在线客服

物理模型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物理模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物理模型论文

篇1

(一)围绕教学目标,精炼物理模型

建立物理模型最终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而不是用来供学生观赏的一般艺术品。所以高中物理模型务必做到精炼,尽管一些旁枝末节的部分可能在客观上也是研究和学习对象本身的一部分,但之于本教学目标,并不能够起到促使学生认识物理现象本质的作用,物理教师应该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时候删去这些不必要的环节,以更简单明了的形式,集中突出教学目标要求的知识范围即可。这样做的理由就在于,过于花俏的物理模型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偏移教学的主要目标,物理模型也就失去了本来意义。

(二)围绕本质理论,发掘模型作用

物理是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所以从物理模型的定义来说,高中物理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各种物理的现象去认识其本质,充分发掘物理模型的作用,让学生透彻理解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关联因素和发生发展规律,加深对物理本质理论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模型教学的表面现象。从这个意义层面来看,物理的模型教育如果不围绕本质理论,就可能会仅仅落个课堂上的三分钟热闹,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几乎帮助很小。

(三)围绕物理规律,避免失败模型

根据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不同,教师在建立物理模型的时候,应当做到有所侧重。比如某些物理模型,正如方法一所介绍的那样,应当突出体现事物或现象的主要因素;又比如某些物理模型,主要是针对某些常见且相对容易理解的物理现象,所以建立的物理模型也只需适当的模拟描述即可。但归根结底,无论建立什么样的物理模型,其依据必须是科学的,如果脱离了科学真理,就会成为一个失败的物理模型,不能用之于高中的物理教学。

三、高中物理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以概念模型强化概念理解

人们通过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进一步产生主观的认知,反映到大脑里面,便形成了一般性的概念意识。和人所亲眼见到的事物或现象不一样的是,概念通常是对其本质属性进行理性化和抽象化加工处理后的存在,概念的正确和深刻与否,取决于和人脑中已有储存信息的关联程度[2]。而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物理模型的建立一般也都是以概念为出发点,对教学中的物理理论建立理想化模型,撇开对研究对象不大或可忽略不计的影响,抓住主因,如此就更能够强化对其概念的理解。比如在气体和电荷相关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很难理解其实质的情况下,一旦建立了理想气体和点电荷这样的概念模型,就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很非常有效的思维方式,理解也变的容易了许多。

(二)抓主要因素建立整体模型

整体模型就是把发生作用的关联物体当成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抓住作用于整体的主要因素,而忽略单个对象某些局部次要的个因,从而把表面看似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比如在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我们在探讨两个物体发生碰撞的时候,就可以把两物体看成统一的整体,而把存在于个体的次要作用力如摩擦力忽略掉。建立整体模型,可大大简化多系统关联的物理现象。

(三)多角度考察建立分解模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针对不同的物理知识教学,分解模型与上面介绍的整体模型绝对不存在矛盾,而是说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种方法的运用应该是各得其所,相辅相成的关系。具体来说,分解模型就是把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多角度考察,将其整体发生发展过程从各个方向来逐一解读,从而化整为零,再以零求整,实现对整体现象的理解。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由于惯性的作用,物体保持继续向前运动,在竖直方向,由于重力,物体表现为自由落体状态,综合起来,物体呈现的运动轨迹为曲线。通过建立分解模型,不仅使学生把难以理解的过程细化,而且更能培养其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用关联过程建立等效模型

等效模型往往是以概念模型为基础的,是通过对现象本质的认知,从而把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过程相互关联,其实他们在本质是都是基于同一物理规律或定律,所以,可以把表面复杂的物理现象或过程转化为已知相对简单的模型去理解。例如,在圆弧形光滑的轨道内做周期滚动的球体,通过关联后,我们就完全可以把它建立成与之等效的单摆模型。

(五)将学科交叉建立数学模型

其实这点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以来,数学方法都是进行物理研究的常用工具之一,甚至可以说,数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着物理研究的发展[3]。所以在高中的物理教学中,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分析物理现象,更有利于培养他们善于用数学方法来解决物理问题,特别是以后有可能从事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话,这样的方法尤为重要,所以有必要从高中的物理教学工作中就逐渐渗透此方面的意识。

篇2

1.模型建构活动是满足学生所需的一个理想课堂。

不久前笔者对所教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经调查发现,学生心中理想的生物课堂是充满科学性、探究性、趣味性的课堂。而高中生物相较于初中生物理论性更强,涉及到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知识,很多理论抽象、晦涩,学生很难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感知想像去理解有关概念和理论体系,导致很多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大大降低。模型建构活动是能满足学生心理需求、发展需求的一个课堂。学生通过在模型建构活动中的主动参与,将在生物体中存在的结构或发生的抽象、晦涩、难以理解的生理变化通过所建构的模型直观呈现,在动手中不断思考、探索,最终在愉悦的心情中建构新的知识。

2.“遗传与进化”模块中适合进行物理模型建构活动的内容归纳。

笔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模块可进行建构物理模型活动的内容。

篇3

一、经济型酒店概述

经济型酒店在国外被称为“床和早餐饭店”(Bed&BreakfastHotel),但目前国内的经济型酒店尚无统一的行业标准,也没有权威的定义。简单来说,经济型酒店是在保留了星级酒店的客房设施水平的基础上,简化会议、娱乐、餐饮、购物等附加功能,通过统一的品牌实施连锁化经营,降低采购成本,减少人员配备,从而为人们提供性价比远高于星级酒店的一种标准化酒店服务。

经济型酒店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价格实惠。价格实惠是众多的消费者选择经济型酒店的主要原因之一。经济型酒店的平均房价一般比三星级酒店略低,大约在200元左右。(2)环境干净、舒适、方便。价格实惠并没有降低经济型酒店的基础服务,干净的房间、舒适的床、可口的早餐、方便快捷的宽带连接仍然是经济型酒店所必须的。比如,房间虽然没有豪华装修,面积也比三星级酒店小,但是重点渲染它的舒适性,满足客人追求舒适睡眠的需求。(3)性价比高。性价比是经济型酒店的制胜法宝。经济型酒店必须在提高基础服务水平的同时,使得经营成本不断下降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二、我国经济型酒店行业的宏观环境分析

1.政治环境(PoliticalEnvironment)

中国稳定的政局、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于中国的经济型酒店行业,如雅高集团的宜必思、圣达特集团的速8等。商务部商业改革司负责人透露,我国将从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制定出台相关标准、加强信息交流和引导、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等四个方面促进经济型酒店的发展,这无疑将为我国经济型酒店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2.经济环境(EconomicEnvironment)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速增长的经济催生了酒店行业的飞速发展。中国旅游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商贸活动的频繁往来,更是为经济型酒店带来了不少的观光客和商务客。

3.社会文化环境(Social&CultureEnvironment)

勤俭节约是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教育,这种教育会直接影响到其长大后的消费观念。对很多人来说,要的只是“B&B”(bed&breakfast),床和早餐就够了,不愿意为不需要的服务支付额外的费用。尤其很多公司规定了200元之内的住宿标准,使得他们在旅行或商务途中基本上会选择经济型酒店。

4.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Environment)

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实现差异化提供了可能。如,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使得管理的效率提高,互联网的发展使得连锁酒店的统一采购更加便捷,外包等管理理论和技术的出现为经济型酒店降低成本提供了新的途径,新材料的发明和运用使得酒店的环境效果匠心独运,凸显了差异化。

三、武汉经济型酒店的五力模型分析

一个行业除了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外,还受自己特殊的行业环境的影响。波特所提出的影响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的互动关系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利润能力。

1.现有企业之间的竞争

(1)数量多规模小。武汉目前的经济型酒店数量非常多,国外连锁的有宜必思、格林豪泰、速8等,国内其他城市进入的有莫泰168、7天、锦江之星、如家快捷等,武汉本土有艳阳天、扬子江等。虽然数量多,但规模上并没有任何一家占有绝对优势。虽然如家快捷在美国的纳斯达克上市,募集到大批资金,但进入武汉市场的时间不长,优势暂时没有显现;艳阳天虽然进入经济型酒店的时间很短,但其在武汉餐饮界可谓红透半边天,其品牌辐射力不可小觑。各方之间势均力敌,竞争异常激烈。

(2)酒店增加速度太快。基于行业的技术特点或规模经济的要求,如果产业内企业在一定时间内迅速大幅度提高生产能力,由于生产能力的提高已经提前透支未来的增长因素,从而导致在一段时期内生产能力相对过剩,最终会使竞争加剧。有关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至今,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呈现强劲扩张态势。截至目前,武汉经济型酒店开业店数已近200家,扩张幅度达到90%,位居全国省会之首。虽然目前的市场尚未饱和,但是照此增长速度,不久的将来,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将会供过于求。

(3)同质化程度高,价格竞争成主导。武汉的经济型酒店数量虽然多,但差异化不明显,各酒店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价格竞争。随着经济型酒店迅速蔓延带来的竞争压力,各酒店都推出会员制及优惠价,武汉“7天”的首次入住价仅77元,艳阳天为99元,其余酒店也推出低于100元的尝鲜价。

2.新进入者的威胁

新进入者的进入壁垒低。主要是由几个方面的原因导致的:(1)资本需求相对小。开一家经济型酒店投资大约六七百万元,像如家等品牌一开张,入住率便可达九成甚至百分之百,三年时间就可收回成本。而开一家四星级或者五星级的酒店,投资少则几千万元,多则数亿元。(2)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低。转换成本是指购买者变换供应者所付出的一次性成本。消费者的转换成本低为新进入者与现有企业之间争夺客源提供了便利。此外,现有企业之间产品或服务同质化程度高,也是进入壁垒相对较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3.替代品的威胁

经济型酒店的威胁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高档酒店。在经济型酒店进入武汉市场的同时,高星级酒店也纷纷入汉。锦江国际大酒店即将开业、马可波罗酒店和新世界酒店也已进入营业前的最后准备,加上2007年年4月开门迎客的光明万丽酒店,武汉年内增加4家五星级酒店。此前,武汉共有五星级酒店6家,四星级酒店22家,高星级酒店数量排位已经名列国内城市前十强。目前,武汉五星级酒店淡季入住率在50%左右,旺季普遍在80%以上。(2)旅馆、招待所。一些设备简陋的旅馆和招待所以其超低的价格仍然吸引了一大批收入不高的旅行者和农村进城人员。(3)自助公寓。自助公寓是一种新兴而时尚的商旅短期居住方式。其特点是省钱、私密、贴心、舒心、放心。非常适合商务考察、因公出差、探亲访友、观光旅游的人士居住。如武汉汝家自助公寓,其开发的房屋都是地理位置最好,物业管理最完善的成熟小区或商住两用楼盘。房间设施其全:厨房配有全套厨具,可自己动手做饭;卫生间里卫浴设施齐备;客厅、阳台、电视、空调、洗衣机、冰箱、沙发、双人床、写字桌一应俱全,让你有如在自己家里。

4.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

影响经济型酒店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建筑成本,二是服务成本。为了节约建筑成本,许多经济型酒店往往会以低价租下或买下临街的居民住房、单位仓库、甚至烂尾楼,然后经过简单的改造和包装之后,就开始开门营业;为了节约服务成本,经济型酒店在很多方面实施业务外包的方式,比如将员工培训交给专业的培训公司来做,而选择一个合适的订房中心,不仅会给酒店带来更加合适的客源,而且它的佣金可能是较低的。

5.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

对经济型酒店而言,顾客讨价还价的能力是很高的。其原因有几个方面:(1)顾客的转换成本低。因为武汉的经济型酒店多,且彼此之间的

差异化程度很低,顾客的选择余地大。再者,武汉的交通发达,公交线路遍及城市的每个角落,出租车的起步价也只有3元钱,这在全国的同等城市可能不多见,因此顾客在各个酒店之间进行转换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不高。(2)受到企业出差费的限制,不得不讨价。以往,星级酒店是商务旅游者的主要选择。但随着私有经济、中小型企业的发展以及一些公司对差旅经费的限制,商务客人在酒店选择上更加注重性价比的选择。很多公司将出差的住宿标准规定在200元以内,使得许多顾客不得不讨价还价,否则就只有自己讨腰包。

通过上述的五力模型分析,我们发现,武汉经济型酒店要想求得发展,可以选择三种竞争战略:一是低成本战略,通过在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一些关键环节或高成本环节,去想办法控制成本而获得成本优势,比如在前期的开发中通过收购、租赁、合资、加盟及委托管理等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在后期的运作中通过将一些内部功能外包给中间商加强成本控制;二是差异化战略,通过新颖的概念与新奇的住宿体验吸引消费者,赋予企业独特的文化,塑造独有的概念,让企业形成文化氛围,从而在将传统星级酒店物质服务成本简约之后把服务向精神领域延伸,以获得差异化生存;三是集中化战略,通过将目标顾客集中在特定的消费群体打造概念主题店,以满足个性时代的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

参考文献:

篇4

在信息时代,网络资料日益丰富,网络已经充分融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成为了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的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其为教学活动所用,丰富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内容.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事先在网络上搜索有关初中物理教学的内容,对网络资源进行分析筛选,找到一些合适的视频等资源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了学生的物理知识,也通过学生熟悉的方式迎合了学生的需求,提升了他们自主学习物理课程的兴趣.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于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需要进行重点的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提升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通过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在课本知识之外找到学习物理知识的新途径,激发他们自主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物理的兴趣,极大程度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是对课本教学的一项有力的补充和拓展.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辅助教学,也符合时展的需求,迎合了学生对于网络的新鲜感,真正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趣味性.

三、增加物理实验的比例体现趣味性

篇5

保理业务是保理商在国际和国内贸易中对买卖双方提供的一项贸易服务综合性产品,在国外也被称为应收账款买断、应收账款承购、保付等,通常是指在以赊销或承兑交单(D/A)为贸易条件的情况下,由保理商向卖方提供的包括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项目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保理业务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保理服务体系:完备的法律基础,相当数量的客户群体、多层次保理服务机构等。目前中国地区有二十多家商业银行能够提供保理服务,规模均不大,且保理业务在银行内部一般被认为是银行的“副业”,其服务能力和业务品种往往满足不了企业的需求。中国地区已成立了数家专业的保理公司,但由于缺乏银行背景,在服务能力、满足客户需求和市场影响力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局限。银行成立专业的保理公司不仅可以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保理服务,同时也是我国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个有益尝试。

一、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及作用

保理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进入我国,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在2000年以前,我国保理业务处于市场起步和培育阶段,商业银行中只有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开办了国际保理业务,且业务规模较小。2000年以后,开办保理业务的银行不断增多,业务量大幅增长,并开始办理国内保理业务。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有近20家银行开办保理业务,其中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I)的有18家。根据FCI资料,2000年我国内地的保理业务合计为212亿欧元.2006年为143亿欧元.2008年逾550亿欧元,一跃成为FCI出口双保理业务量全球排名第一的地区。

我国保理业务的发展潜力仍然较大。据世界银行统计发现,全球保理业务量与GDP之比约为2.93%,在保理业务相对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保理业务量可占GDP的6%以上,英国、意大利、中国台湾甚至达到了15%。2008年,我国内地的保理业务量只占我国GDP的1.78%,表明其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保理业务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首先保理有利于企业管理应收账款风险。在赊销方式下,卖方销售货物时要承担较大的风险,卖方在货物发运后,能否顺利按期取得货款,完全取决于买方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在保理业务中,买方发生信用风险无力支付或无理拖欠货款时,保理商将承担担保付款责任,保理商将按协议约定的时间向卖方无条件支付货款,且对卖方无追索权。这样就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赊销方式下应收账款的商业风险。其次,保理业务有助于企业获得银行融资,加快资金周转。在保理业务中,卖方可以在货物装船后立即将发票,汇票、提单等有关单据提交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买断全部或部分的应收账款。保理商来承担买方的信用风险,卖方融资银行在购买应收账款时着重审查应收账款的质量和历史履约记录等.而不过多地审查企业本身的资金实力,通常也不需要企业提供额外的担保或抵押,有助于缓解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再次,保理业务有利于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货物买卖市场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的余地越来越小,卖方之间的竞争逐步由品质、价格的竞争转为销售条件方面的竞争。绝大多数的买方不愿再继续使用信用证收付货款方式,转而要求卖方接受赊销的商业信用付款方式。在保理业务中.卖方应收账款的收款风险由保理商来承担,保理商定期催收管理应收账款,有效地帮助卖方采用赊销的贸易方式来开拓市场,获取利润。最后.保理业务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小企业信息的内部化和不透明使中小企业寻找贷款和外源性资金时无法向银行提供令人信服的信息,以证明其偿还贷款的能力,所以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保理业务主要依据贸易双方综合财务状况、应收账款的历史履约记录,付款记录和违约记录等来判定买卖双方的信用风险水平,对抵质押等担保条件要求较少,因此保理业务更适合于难以提供抵押品或保证人的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需求。同时,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保理融资改善财务报表,企业的应收账款和银行贷款在财务报表上都表现为负债,而通过保理融通资金不但不增加负债。反而表现为应收账款减少、现金流增加。

二、商业银行可以设立专业保理公司来提供保理服务

(一)保理公司模式是国际上保理业务运营的主流模式

在保理业务的发展历程中,商业银行一般选择以下模式之一来运营保理业务:

1.成立附属的保理公司;

2.成立银行内部的保理部门;

3.由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合资成立保理公司。

在国际上.附属子公司模式是商业银行运营保理业务的主流模式。例如,美国富国银行旗下的富国贸易资本公司(WellsFargoTradeCapital),日本瑞穗银行旗下瑞穗保理公司(MizuhoFactorsLtd).法国巴黎银行旗下的巴黎银行保理公司(BNPParibasFactorSA)等。

我国内地提供保理服务的银行有中行、交行等大型商业银行、招商.民生等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还有汇丰(中国)、渣打(中国)等外资法人银行。其中,有18家银行加入了国际保理商联合会(FCf),保理业务运营模式均采用银行内成立保理部门或团队模式进行保理业务运作.无一家采用保理公司模式,和欧美等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保理业务运营模式较为单一。

(二)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有利于银行和保理业务的共同发展

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后,可通过保理公司的发展让商业银行分享更多的收益。保理业务作为一项中介服务,能获得较高的服务佣金。保理公司可按照其提供的买方信用风险担保、催收、资信审核、提供融资等逐项或合并收取保理手续费,通常为发票金额的05%一2%,同时,在提供融资时还收取融资利息。近年来,我国经济连续多年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也逐步恢复增长,预计2009年我国已取代德国成为全球第一出口大国,这些都给我国保理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条件。专业保理公司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保理产品和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保理公司在分享市场发展的收益时也给母银行带来更多的利润。

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模式有利于建立符合保理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保理业务的风险控制侧重于产品特点、贸易背景、履约记录、违约概率等贸易行为的分析,而较少侧重于企业的资金实力,抵押担保情况等。可以说,保理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传统的银行借贷业务管理,而是兼顾了信用保险公司和银行两种风险管理的模式。设立保理公司,可以建立符合保理业务特点的风险控制体系,采取适当积极的业务发展策略,同时可以将风险限制在公司本身范围内,避免向银行传递。

商业银行采用保理公司模式有利于保理专业服务团队的建设。保理业务为企业提供的是包括结算、担保.信用评估、销售账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风险管理甚至保险等多方面的服务组合,这种服务组合需要保理商拥有一支包括前台营销、业务处理、后台技术支持在内的专业化团队,并建立进行业务处理和风险控制的专业化电子平台。保理公司的建立有利于银行打破目前内部的条线管理模式,打造专门的服务团队和服务平台,从而以更高的效率,更专业的水准为企业提供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具有设立保理公司的有利条件

我国大中型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和运作子公司的经验较为丰富。中国地区有多家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了多家子公司,有保险、信托.基金管理公司、租赁等子公司。随着这些公司的设立和运营,商业银行已积累了高度市场化条件下开展综合经营的各项管理和运作经验。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和内控机制不断完善。商业银行一向重视公司治理和内控建设,特别是部分商业银行在香港和上海上市,更进一步强化了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研究和管理。目前,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日趋完善,风险控制意识和管理能力不断提高,为今后保理公司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充分。商业银行普遍重视信息披露工作。商业银行需要遵循国内监管机构的监管要求定期披露资料,部分上市的商业银行还根据证交所的《上市规则》披露各类信息。商业银行普遍坚持定期对外披露财务信息,不隐瞒各类风险因素,并通过形式多样的投资者关系管理活动,主动将公司重大信息告诉投资者。良好的信息披露制度和透明度强化了外部监督和监管,有利于商业银行设立保理公司的风险防范和健康发展。

三、保理公司的公司战略、竞争优势和风险控制

(一)保理公司的公司战略

我国商业银行保理公司的战略目标应该是能够为企业提供多层次保理服务、有盈利能力、可持续发展的专业保理公司。

保理公司在创立初期可以学习、借鉴国外专业保理公司运营模式,结合商业银行积累的保理营运经验,以稳健经营和开拓创新并举来开拓市场,侧重产品开发,与专业机构开展合作,通过细分客户来确定目标市场.全面提升服务质量,追求在特定市场上的领先和创新,树立公司品牌。

保理公司提供的保理服务主要有三类:国际双保理、国际单保理和国内保理。保理公司的服务对象可主要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保理服务,并兼顾大型企业的保理服务需求。

中小企业公司数量多,规模较小,交易对手相对固定,企业运营和账款管理能力较差,风险评级相对较低,资金压力较大,难以获得银行授信,需要包括资信调查、账款管理、信用担保、资金融通在内的一系列服务。从保理业务自身特点来看,中小企业将是保理业务最主要的目标客户群体。

大型企业一般规模较大,易于取得银行授信,交易对手较多,账款管理水平较高,主要需要保理服务满足其进行风险管理和买断应收账款的要求,通过保理来调整其现金流量和资产负债。

(二)保理公司的竞争优势

商业银行设立的保理公司在公司实力、人力资源、客户基础和同业合作渠道等方面有着很多的有利条件。首先,商业银行设立的保理公司一般为商业银行ioo%控股或绝对控股,股东实力雄厚。商业银行为设立保理公司一般均要投入相当数量的资本金来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其次,商业银行在银行业务领域和保理业务领域从事业务多年,积累了一大批懂金融、懂保理业务的专业人才,再次,我国主要的商业银行经过10多年来的业务运营和开拓,已形成了广泛的保理业务客户基础,同时商业银行雄厚的公司客户也为保理公司构建了更为深厚的基础。最后,我国商业银行通过加入国际保理商联合会已建立起了全球合作的网络。商业银行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广泛的同业合作网络使未来的保理公司能够为客户的国际和国内贸易提供全面支持。

(三)保理公司运营中的风险控制

篇6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指在中药药理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它包括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人类证候动物模型、人类病证动物模型三部分的内容,它既是实验动物学的范畴,又是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核心。

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作用

2.1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理学的基石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的作用和作用机理、以及体内过程,从而阐明其防治疾病原理的科学。它包括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三部分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中药药性药理、中药实验药理、中药临床药理的研究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

2.1.1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中药药性药理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补泻、毒性等方面的药理研究,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药性药理的研究手段。如梁氏用温热药建立热证动物模型,再用寒性中药龙胆草、黄连、黄柏、银花、连翘、石膏治疗,观察中药寒凉药性的药理学基础;用寒凉药建立寒证动物模型,再用热性中药附子、干姜、肉桂、党参、黄芪、白术治疗,观察中药温热药性的药理学基础[2]。又贲氏应用血虚肝脾损伤动物模型,研究中药当归、熟地、川芎、白芍的归经药理[3]。

2.1.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中药实验药理是中药药理的研究核心,中药实验药理主要是应用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研究中药功效的药理作用,揭示中药功效的现代内涵。中药功效是中医辨证论治体系在药学中的体现,对中药功效的揭示,必须以中医证的研究为基础;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中医证在实验研究中的载体,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实验药理的研究基础。如研究补气药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组成的四君子汤对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结果四君子汤能抑制正常动物离体器官小肠的运动[4],对正常在体动物小肠推进运动无明显影响[5];但能增加脾虚动物小肠推进运动[5,6]后者与临床实际相符,与补气药健脾益气功效相符,是健脾益气功效在肠功能中的体现。这个例子说明,建立和使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才能真正揭示中药的功效,丰富中药实验药理的内容。

2.1.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临床药理的桥梁中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方兴未艾,但学科有待建立。由于正常动物的结构形态、功能代谢与人类的病理状态相差甚远,故必须应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来连接中药实验药理与临床药理的研究,为中药临床药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奠定基础。

2.2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突破口中医药的学术发展相当缓慢,其原因就是缺乏实验研究体系,缺乏与现代自然科学的沟通与融合,忽视基础理论的研究,未建立起自己的科研规范、指标体系和方法论,致使其理论研究对实践缺乏推动作用,与世界医学缺乏共同语言。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方法,以实验动物、器官、组织、细胞为研究对象,建立的具有人类病证表现的实验模型。弥补了中医药研究的不足,成为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的中介部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必将促进中医药的现代化。

2.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中医以系统-综合医学模式为特征,坚持功能主义的原则和视角来研究人体。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生物学特征的认识,将弥补现代以形态结构为原则进行研究的不足,建立新的指标体系,丰富实验动物生理学、实验动物医学和比较医学的内容。而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研制与增加,又将丰富实验动物病理学和动物实验技术的内容,对实验动物疾病的病理过程和实验操作技术进行重新认识。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建立与深入研究,将成为实验动物学发展的新领域。

2.4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可用正常动物观察药物对生理状态下各种生理、生化、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以判断新药的疗效。但生理状态与病理状态有本质的区别,对药物的反应常有质的不同。有些药物对正常动物无药效作用,而对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则有治疗作用,如清热药对发热动物有降温作用,而对正常动物体温则无影响。因此,仅用正常动物不能全面准确地评价新药有效性,必须选用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观察新药对病理状态的影响,才能更准确地评价其有效性。故中药药理动物模型是中药新药有效性评价的工具。

3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现状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自唐·陈藏器《本草拾遗》首次记载用精米喂猫、犬造成脚气病模型以来,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已初具规模,分为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三类。

3.1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疾病动物模型分为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和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诱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者通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结构方面的改变。如发热动物模型、四氧嘧啶糖尿病(消渴)动物模型、肥胖症动物模型等。自发性疾病动物模型是指实验动物未经任何有意识的人工处理,在自然情况下,发生染色体畸变、基因突变,并通过定向培育而保留下来的疾病模型,如无胸腺裸鼠、重症肌无力小鼠、青光眼兔、高血压大鼠、肥胖症小鼠等。

3.2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自60年代邝安建立第一个类“阳虚”动物模型[7]以来,已用200多种方法,复制建立了肾虚证、脾虚证、肺虚证、心虚证、血瘀证、血虚证、肝郁证、寒证、热证、痹证、里实证、厥脱证、温阻证、温病等证候动物模型。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在动物身上复制的中医药证候,是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独具一格的有别于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方法。而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中药药理学发展的需要,急待增加研究投入,提高研究水平。

3.3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用现代医学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嫁接,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如高脂性疾病血瘀证动物模型、失血性贫血血虚证动物模型、感染性休克厥脱证动物模型等。把现代医学的辨病论治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结合起来,中西汇通。另一种是在中医药病证理论指导下,建立中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8]。这方面的工作急待开展,以深化中药药理模型的研究,纠正证候动物模型难于深化、不好应用的不足。

4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发展方向

中药药理动物模型在今后一个时期内,主要是应总结分析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理论,加大中药药理证候动物模型和中药药理病证动物模型的研制,建立中药药理动物模型的科研规范、研究体系,为中药新药研制和开发、中药药理研究、中医药学术发展、中西医合流提供坚实的实验基础,也将为我国实验动物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陈克恢,SchmidtT.PharmacolExptTherap,1924;24(5)∶339

2梁月华.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87;19(1)∶54

3贲长恩.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1;14(增刊)∶23

4黄树明,等.中医杂志,1988;(9)∶60

5彭成,等.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5)∶6

篇7

相关文献回顾

国内关于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关系的研究文献十分僵乏。陈宪和程大中(2003)定性地论证人力资本是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关键因素张燕(2005),从异质型人力资本的角度出发研究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相关性,论证人力资本是决定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形成与转换的关键因素。总的来说,我国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起步较晚,对人力资本和服务贸易关系的学术研究较为薄弱。针对这种现状,本文将尝试利用1985~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试用VAR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本与服务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为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借鉴。

模型及数据说明

在已有的研究服务贸易影响因素的文献中,多数选取GDP、FDI、世界人均GDP、汇率科研投入等等变量进行研究。本文只将人力资本和历年服务贸易出口额纳入VAR模型,重点分析人力资本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动态影响,揭示二者长期均衡关系。

变量解释与数据说明。本文的变量包括服务贸易出口额(SEX)和人力资本(HM)。服务贸易出口总额数据是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编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下的服务贸易统计,按照前后口径统一计算而得;人力资本(HM)的测度方法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口径,本文用受教育年限法来计算。由于劳动力人口中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对经济效率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本用从业人口数与受教育年限乘积的累加值来衡量。其中,从业人口数和受教育年限数额是根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9)中相关数据计算而得。

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简介。本文试图从长期均衡关系研究我国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的关系,而向量自回归模型正是解决这个问题最为合适的方法。向量自回归(VAR)是基于数据的统计性质建立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由多元时间序列变量组成的向量自回归模型。

本文要处理的是2个变量间的动态关系,故采用含有2个变量滞后k期的非限制性向量自回归模型(unrestrictedVAR)。用下式表示:Yt=μ+A1Yt-1+……+ApYt-p+μtμt~∏D(0,Ω)

其中,Yt为2×1阶内生当期变量列向量,μ为2×1阶常数项列向量,A1,……,Ap均为2×2阶参数矩阵,μt~∏D(0,Ω)是2×1阶随机误差列向量。

实证检验

(一)平稳性检验

在现实中,许多经济变量是非平稳的时间序列,如果使用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容易产生“伪回归”问题,协整的前提是各序列都是非平稳时间序列,所以第一步对序列做平稳性检验。

单位根检验结果(如表1)显示,LNSEX、LNHM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是非平稳的,对它们进行一阶差分后仍然是非平稳的,但是对它们进行二阶差分后发现都是平稳的,所以LNSEX、LNHM~I(2)是二阶单整序列。

(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由检验结果(如表2)可知,除了2阶的检验结果不显著外,滞后1阶、滞后3阶和4阶时,人力资本是服务出口的Granger原因。这说明人力资本的增加,从总体上能够推动服务出口的大幅增长,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持续的增长效应。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增加我国人力资本存量,发挥人力资本的外部效应,起到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三)协整检验

对于Johansen协整检验,采用最大特征根确定协整向量个数。由于J-J检验是以VAR为基础的检验方法,检验过程中涉及大量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选择,滞后阶数、趋势项、截距的确定,不同的选择结果对计算结果将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为保证实证结果的客观性,采用AIC和BIC准则选择VAR最优滞后阶数,根据计算结果最终确定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为1。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3所示。

协整检验结果显示,在5%显著水平下,服务贸易出口与人力资本之间至少存在一个协整关系,即在研究的数据期间内,这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标准化的协整向量(如表4)为(1,-2.039887,-42.80263),即VEMt=LNSEX-2.039877LNHM-42.80263;其中,表示误差序列,对其进行ADF检验,结果表明它为一个平稳序列,说明该方程所显示的协整关系是显著的,其长期均衡关系式为:LNSEX=2.039887LNHM+42.80263

协整变量的参数代表弹性系数,反映变量间长期稳定的平均速率关系。从长期看,人力资本每增长1%,服务贸易出口增长2.039887%;人力资本的边际产出很大,对服务贸易出口促进作用异常明显。

(四)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

篇8

摘 要:任务型教学就是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是考试的分数)

来体现教学成就。任务型学习的理论认为:以功能为接触的教学活动中有许多活动并不是来自于真实生活,最多只能是准交际,而要

培养学生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应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笔者在本文中主要谈一谈在外语

教学中的应用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关键词:英语学习;社会文化;任务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51(2013)-12-0002-01

第一部分:英语学习社会文化理论———任务型学习与英语教学。

一、主要观点

任务型学习的主要原则有交际为核心,意义为灵魂,强调通

过语言交流来学习语言;将语言运用于真实情境的机会,将真实

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的环境,以及把课内的语言学习和社会的语

言活动结合起来;强调通过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互动来

完成任务。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辩论、相互问答、分

角色表演、采访等形式,使小组成员通过合作来完成任务,以起到

小组成员间知识能力的相互促进。在这种课堂组织下,学生不再

是被动的学习者,师生关系非常和谐,学生成了学习的主角,教师

是导演、咨询者和参与者。

二、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和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分为:任务准备阶段,即输入

阶段;任务实施阶段,即习得学习过程阶段;任务后阶段。Willis

(1996)称之为三段式教学法:任务准备阶段———介绍教学主题并

说明任务内容;任务执行阶段———学生执行任务———计划报告内

容———发表成果;语言加强阶段———进行语言结构分析与练习。

(二)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要考虑如下几个方面

1、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差异。设计任务教学时安排任务活

动要层层推进,逐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在运用中由浅入

深。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的教学中,我每模块的每个单元都有

一个任务型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

动。要把“学生带任务的学习”落到实处,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

从准备到点拨的过程中,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确学习意识,做到鼓

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通过任务型教学实践,我发现学生对这

种教学方法产生极大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

自己的创造和别人合作共同完成交际任务。

2、划分小组,合理搭配小组成员。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

习情况,自主探究,进一步锻炼学习英语的语言能力和创新实践

能力,又让学生学以致用。活动中要注意到学生个体差异,因此,

要合理搭配小组成员。根据不同问题,小组成员可多可少,有时

让大家自行解决分组,完成任务。加强学生的活动,并能及时给

予个别辅导。

经过几年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我认为,任务型教学不仅提高

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运用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实践

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大作用。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不仅表

现在学生在课堂内容的学习参与上,而且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达到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以牛津高中英语第四模块第一单元TASK板块为

例,探讨高中英语课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

根据本节课的写作目的即为公司的ChocoLocoBar写一则广

告的最终目标,在课开始的时候,迎合许多学生喜欢音乐的兴趣

爱好,我在网上找到了学生喜欢吃的德芙巧克力的音乐广告,虽

然学生可能没有听过,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歌曲赏析和

辨析来训练学生的听的能力。

然后通过对德芙广告的中英文广告标语的介绍和在网上找

到的市场调查数字报告自然导入,帮助学生复习分数,小数和百

分数的表达方式,并提醒学生注意小数点后的数字的正确读法并

对数据变化的各种表达方式如增加、减少、变化、范围和限度通过

条形图表的形式出现,形式相对新颖,让学生在读图中自然而然

的学会各种数字的句子表达方式,然后再进行该部分的词块总结

呈现。

在第二次听力活动前,让学生用以上相关词块进行句子翻译

练习,学生四人小组操练,老师将一张有六句中文句子的练习纸

发给每个小组,由一人说出中文句子,其他三人抢译。由复习与

总结如何说各种各样的数字到用所学词块进行翻译练习,此时学

生们已经对听力内容中所要涉及到的句型比较熟悉,接着适时进

行听力练习。听力任务过程中,适时地停顿让学生有时间思考各

个数字的表达和书写,然后再抽取个别同学汇报答案,这种做法

提高了最后答案的正确度,也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掌握连词的用法,训练学生能够有条理地

陈述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求学生结对练习对话,

通过同桌做采访的活动,鼓励学生应用所学表达方式和不同的句子

结构陈述理由,表达观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然后帮助学生辨别不同形式的句子并要求连线以辩识不同

形式句子的能力,再通过阅读书上三则广告并总结广告中所阅读

到的广告用语词块,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写作模仿,并为一些基

础薄弱的学生提供了写作模版和任务,保证每个学生都有了写作

的素材,而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自行发挥,广告文章的写作也就水

到渠成。

最后要求学生用自己最有说服力的图片和语言向全班同学

展示和推销自己的广告产品。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导演、咨询者和参与者,学生则是

活动主体,学生的任务是开放型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的任务,

方便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与之前的教学活动相比,该教学难度

降低,但能保证各个层次学生的不同层度的提升。学生以小组为

单位进行讨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生个体的活动则

给整个课堂增添了一抹抹亮色,学生回答精准之处无不增添了学

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贾冠杰.英语教学基础理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贾冠杰.二语习得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Ellis,R.TheStudy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Oxford:

OxfordUniversityPress,1994.

[4]林立,王之江.任务型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M].北京:首

篇9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过程中,评价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它是基于前期对于关键因素的识别和分析以及可靠的调查数据来对评价目标进行合理分级与排序的系统化过程,是突发事件预防、救援、应对的基础,也是应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

相对于一般评价而言,应急管理评价由于评价对象更为复杂,情景更加不确定,因而评价难度更大。目前许多学者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相关概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模型构建、实证研究方面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工作,对于突发事件预防和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本文将在阅读文献基础上,对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总结,最后为未来研究提出了建议。

研究概况

2013年2月10日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在“篇名”输入“应急评价”检索词,能查到的国内对应急管理评价展开的理论研究始于1986年,但直到2003年SARS发生之后才有大量研究论文出现。随着对应急管理研究的越来越重视,近年来研究论文数量逐年递增。1986-2012年论文公开发表数量共计374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05篇,研究对象包括煤矿;交通;地震、干旱、气象等自然灾害;卫生;物流;核电;高校、城市等(见图1)。考虑到笔者无法穷尽所有的相关研究成果,本文选取文献样本时,主要选用了105篇核心期刊文章。

作为一项公共性很强、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应急管理评价的相关文献以新闻报道、政府政策等形式出现。中国政府网(http://)对应急管理的定义、机构设置、工作动态、应急预案、法律法规、典型案例等有全面、系统的收集与。各地方政府网站也有相应的应急管理专题。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应急管理研究组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网”(http:///)、设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http://.cn/)、华图教育集团主办的“华图政府风险管理研究中心”(http://.cn/)、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主办的“应急管理研究中心”(http:///)等是目前国内应急管理研究方面的知名网站,它们对应急管理理论研究、教育培训、政府风险评价等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现状

(一)研究视角

深入分析这105篇文献可以发现,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研究主要包含以下9个主题(见表1)。由表1可知,在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相关文献中,有关“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以及“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的文献占了较大比重,而“高校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评价”则涉及相对较少,由此可知国内学者近年研究的侧重点和较少考虑的问题。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如何将目前研究的零散思想、经验和理论进行系统化,并进一步提升,形成一般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是今后需要进一步考虑的问题。

(二)研究类型

许德音、周长辉(2004)把学术论文的类型分为:规范型、描述型、文献型、概念型、实证型、定性经验型、演绎数学模型。笔者根据这一分类对105篇文章进行了论文类型的鉴别,文献型论文有5篇,马建华、陈安(2011)从事前、事中、事后的角度讨论了应急评价,并给出九种不同应急评价的特征和研究进展。侯兰功(2006)、袁艺(2010)、王宝华(2007)、王军等(2008)等对自然灾害应急评价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侧重于灾情评估、灾害损失评估方面。描述型、演绎数学模型论文共73篇,所占比重最大,达到了69.5%,其次是规范型论文,共19篇,达到了18.1%,由于实证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其余的论文,特别是实证型论文所占比重较小。应急管理评价论文大多是建立指标体系,然后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定量评价,笔者对105篇文章进行的论文类型研究结果也正好和评价类论文的特点相吻合。

(三)研究的主要观点

通过归纳现有的相关文献,有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主要涉及以下9个主题,代表性的观点有:

1.一般应急管理评价理论。通过实施国家应急能力评价加强政府的应急能力建设,美国是世界上做得最早、也是最成功的国家。FEMA和NEMA联合开发了具有56个要素、209个属性和1014个指标的应急管理准备能力评估程序(CAR)。1997到2000年,美国全部56个州、地方和海岛都应用该程序完成了应急能力准备状况评估工作。这之后,引发了世界学者和实践者对与应急管理评价相关的一般理论的思考和探讨。

韩传峰等(2007)从政府为主体的角度,构建了20个二级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并运用AHP-FCE法对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进行综合评价。赵希男等(2009)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个体标准对应急决策的有效性进行评价。陈安等(2009)认为应急管理中存在“可挽救性”、“可减缓性”、“可恢复性”三大类灾中评估,并设计了一个可量化计算的“可挽救性”评估模型。

2.城市应急管理评价,是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的一个方面。2002年7月和2003年12月,河北理工大学会同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河北省社科院等单位召开了两次“中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研讨会”,在国内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把城市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张梅颖自从在全国政协十届二次常委会上首次提出关于在我国实施灾害应急能力评价的若干建议后,又多次撰文提出“强化我国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的思考与建议”。自此,国内城市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大幕被拉开,一些研究单位和学者纷纷开展类似研究。

铁永波(2005)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杨青(2007)用综合评价表对政府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王绍玉(2011)、汪志红(2011)、王薇(2009)、李强(2009)等就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目前常用的有:AHP-Entropy确权法、Logistic曲线、可拓评价模型、G1法等。研究角度也从电力、交通、卫生等单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向综合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转变。

3.高校应急管理评价。2007年,国务院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社区、农村、学校、企业等基层单位应急管理工作。学者们加强了高校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周勇(2010)从导师制的角度,评价了校外导师制对预防医学本科生应急能力的培养效果。陈伟珂(2011)应用霍尔三维结构,构建高校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G1法并结合实例对天津市某高校的应急管理能力进行评价。

4.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同自然灾害不断抗争的奋斗史,近年来,学术界对自然灾害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侧重于损失评价、次生灾害评价、应急能力评价方面。1993年李翔、周诚对我国灾害经济统计评估系统及其指标体系进行研究。赵阿兴、马宗晋(1993)从自然灾害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出发,对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工作准则、评估指标和方法进行了探索。魏一鸣(1997)等探讨了用于灾情评估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裕列说明了其应用。王跃杰(2002)等研究了地震次生灾害预测和评价。

5.应急物流评价。还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评价问题,刘小群(2007)等人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与构成体系,周尧(2009)、邓爱民(2009)、马丽(2010)等人运用层次分析方法、DEA方法、模糊灰色综合评价等方法研究了应急物流能力、应急物流预案评价问题。韩瑞珠(2007)利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模型。

6.煤矿应急管理评价。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其安全生产十分重要。煤炭行业是我国工业安全生产中伤亡最严重的行业。目前,煤矿企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侧重事前评价,包括煤矿安全评价、煤矿安全风险评价、煤矿应急救援能力评价、煤矿应急预案评价等,应急绩效等事后评价较少。张洪杰(2010)构建了基于安全风险指数的煤矿风险综合评价模型及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分析的煤矿安全综合评价模型。谷威丽等(2011)分析了煤矿应急管理的内涵,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对煤矿应急能力进行评价。汪涛(2010)利用DEA方法对我国2009年25个产煤省份的煤矿事故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7.交通应急管理评价。交通应急管理很重要,但是在核心期刊发表的交通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文章却不多,而且时间集中在2011年以后,包括轨道交通应急能力评价、地铁应急能力评价、机场应急能力评价、铁路应急预案评价等。祝凌曦(2011)以青藏铁路公司为例选用改进的DEA法对铁路应急预案编制绩效进行综合评价。田宝林(2011)运用人-机-环境系统理论,建立机场应急能力递阶结构模型,并使用一种改进的区间数层次分析法对各个能力的权重进行计算。卢文刚(2012)以广州市为实例进行研究,构建了城市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体系框架。

8.核电应急管理评价。1993年8月由总理签署的124号令:《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和1994年10月的卫生部令第38号《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是我国核事故应急工作的法制管理依据。关于核电应急管理评价的核心期刊文章最早发表的是1992年胡二邦等介绍了在核电厂事故应急局地实时剂量评价系统中应用的拉格朗日烟团模式及相应的参数,并给出了内边界层条件下烟团公式的处理方法。随之,韩育茹(1995)对已经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所实施的应急措施的执行效果进行实地考核,并进行评价,旨在为我国核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更为客观的评价依据。常宝盛(2007)等均以大亚湾核电站为研究对象,对应急柴油机进行了概率安全评价。

应急管理研究评述

综上所述,本文发现关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如今,学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已经从偏重于单项应急管理评价拓展到了综合应急能力评价的研究。从侧重于事前风险评价、事后损失评价,拓展到了事前的风险评价、脆弱评价、能力评价;事中的演化评价、破坏评价、救援评价;事后的损失评价、绩效评价、衍生评价集成的应急管理全过程评价。第二,应急管理评价的一般理论,不再是零散的、局部的,而是逐渐成为系统的、体系的、全过程的。第三,AHP、专家打分法、模糊综合评价法、DEA法、粗糙集法、灰色聚类分析是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第四,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已经成为现代应急管理评价的主要方面,作为综合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研究,城市应急管理评价越来越受到学者和决策者的关注与重视。

当然,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是应急管理评价研究的关键和难点问题,然而目前学者对于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以及指标权重的计算还偏于通过定性分析和带有主观性质的专家打分确定,这些对于客观地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是不利的,对于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大规模应用也是不利的。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单项研究较多,相对比较分散,而对于应急管理评价的全面研究和系统研究较少,有必要进一步进行理论的提升,形成系统的、更具普适性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给出评价体系内容和要素的多,设计各要素具体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指标权重的少。建立单项灾害评价模型的多,建立综合评价模型的少。应急管理评价研究中定量分析很多,但是大多停留在单个案例的分析中,或者是算例应用中,由于数据的较难获取性,对于实证研究还非常少。专门针对应急管理评价研究文献的系统性评述文章较少。

关于未来研究应急管理的建议

在对目前国内集成管理研究的现状作出分析之后,笔者认为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该研究方向下的许多领域和层面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十分广阔,还有很多基本问题有待学者进一步研究,也有许多有意义的空缺等待后来者去填补。结合本文综述的内容,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入:

第一,构建并完善较为全面、系统的一般性应急管理评价理论,扎实理论基础,并用其来指导中国应急管理的实践。

第二,有必要加强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评价模型以及评价标准方面的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如何能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和进行大规模应用?如何能挖掘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能使各利益相关者满意作为决策依据?应急管理评价结果如何为灾害预警研究服务?这些都是应急管理评价中不可规避的现实问题,也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第三,有必要引入更为丰富的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应急管理评价的研究。n年(n≥2)多个城市应急管理评价如何开展?如何能解决多指标面板数据的应急管理评价问题?这些就需要拓展目前常用的应急管理评价方法。

第四,有必要加强应急管理评价应用层面的研究和实证研究,进而对提升我国的应急管理水平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总之,构建完善和有效的应急管理评价理论,对于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长期来看,应急管理评价领域的研究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今后需要结合突发事件的不断发展、演化,使得相关理论在理论上更加系统化,在实践上更具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陈长志等.流脑A群多糖菌苗普种与暴发点应急接种效果及经济效益评价[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1986(3)

2.许德音,周长辉.中国战略管理学研究现状评估[J].管理世界,2004(5)

3.马建华,陈安.应急管理评价国内研究进展[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5)

4.袁艺.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J].地球科学进展,2010(1)

5.韩传峰.政府突发事件应急能力综合评价[J].自然灾害学报,2007(8)

6.赵希男等.基于个体特征识别的应急决策有效性评价方法[J].系统工程,2009(7)

7.上官艳秋,陈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可挽救性”度量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9)

8.钱永波.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J].城市问题,2005(6)

9.杨青.基于过程管理的城市灾害应急管理综合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7(3)

10.王绍玉,孙研.基于AHP-Entropy法确权的城市公众应急反应能力评价[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11,32(8)

11.汪志红,王斌会,张衡.基于Logistic曲线的城市应急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1,21(3)

12.王薇,廖仕超,徐志胜.城市综合防灾应急能力可拓评价模型构建及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9(6)

13.李强,陈翔,陈晋,唐巧.考虑危险源的城市应急交通疏散风险评价模型[J].科学通报,2009(16)

14.陈伟珂,张力英.高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1)

15.赵阿兴,马宗晋.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3,2(3)

16.魏一鸣,万庆,周成虎.基于神经网络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模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1997,6(2)

17.刘小群,游新兆,孙建中,孙其政.应急物流能力的内涵剖析与构成体系[J].灾害学,2007,22(2)

18.邓爱民,张凡,熊剑,吴鹏飞.基于模糊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应急物流能力评价[J].统计与决策,2010(6)

19.韩瑞珠.基于FAHP的应急物流外包供应商绩效综合评价[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 (11)

20.张洪杰.煤矿安全风险综合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篇10

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理论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推进区域良性互动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战略目标,又一次强调了区域协调发展和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的目标。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分为时间过程和空间过程[1],发展不是均衡地发生在地理空间的,同时区域发展又是具有外部性的,因此区域发展扩散是区域协调发展理论中的一部分,可以为区域协调发展和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补偿机制等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区域发展扩散还是一个较新的提法,国内外还没有太多的研究[2]。区域发展扩散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复杂的活动过程,因此,如何将问题简单化,从一个合适的视角去研究它是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从边界的视角对源于发展外部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扩散的理论进行一定的研究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区域发展扩散理论研究综述

目前关于区域发展扩散的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还不多,相关的主要研究包括外部性理论、扩散效应理论等。

(一)关于区域发展外部性的研究

经济学中的外部性理论源于马歇尔的“外部经济”,众多经济学家又从不同的角度对外部性做了深入分析,例如庇古从“公共产品”角度的分析,科斯从“外部侵害”的角度,诺思则从“搭便车”问题入手,布坎南运用经济函数来分析外部性等等。对外部性内涵的理解主要包括[3]:认为当一个行为主体的行动不是通过影响价格而影响另一个行为主体的环境时,便有外部性存在;外部性是这样一种事件,即它将可觉察的利益或损失加于某些主体,而这些主体并没有完全赞同或间接导致该事件的决策;当某个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主体本身的成本不等于社会成本,主体本身的收益不等于社会收益时就存在外部性。徐天祥等人(2004)对区域发展外部性研究认为,由于区域间存在地理区位、社会人文、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差异,就必然产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存在发展不平衡,就必然产生发展外部性。发展的外部性是指一个地区的发展对其他区域的正效益或负效益影响。因此,区域发展扩散可以理解为区域发展的外部性。

对外部性的研究表明,外部性是区域发展中存在的必然现象。而外部性的含义和特点也决定了需要对正外部性的产出主体进行相应的激励和补偿,这样才能符合公平原理,使区域能协调发展,这就需要对区域发展外部性的作用和效益等理论的研究。但目前对外部性的研究微观层面成果较多,对于区域外部性的深入研究和相应的解决方法研究不多。而区域发展外部性是通过区域发展扩散实现的,因此需要对区域发展扩散相关理论的深入研究。

(二)关于扩散的研究

扩散可以分类为很多不同种类的扩散,在不同学科其含义有着一些不同。经济学和管理学中的扩散(diffusion)是(创新等)通过一段时间,经由特定的渠道,在一定空间中传播。扩散是一种社会变化,可以被定义为社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在经济学和管理学中对于扩散的研究较多的主要有增长理论中的扩散效应理论和技术扩散理论等。

1.扩散效应的研究。20世纪50年代法国经济学家佩鲁的提出“增长极”的概念及相关增长理论。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区域产生不同的影响。随后学者又提出了著名的“缪尔达尔-赫希曼模型”,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存在“极化效应”和“滴涓效应”,及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于是对“增长极”和“扩散效应”的实证研究开始多起来。目前国内对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回浪效应”和“扩散效应”的作用规律、作用条件和应对策略研究较多,其它地区如北京、重庆、浙江等区域的扩散效益的研究也有一些。这些研究表明不同地区受本地和周围地区条件的影响,扩散效应会有所不同。认为增长极应该强化其扩散效应,通过扩散效应的过程给予周边地区以利益。因此要发挥扩散效应需要政策的协调和统筹,在宏观上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和措施以加速区域经济扩散的步伐和作用。

2.技术扩散的研究。对于扩散和扩散效应的另一个重要领域就是技术扩散理论的研究。现实表明新技术扩散所产生的经济推动力甚至比技术创新本身所直接产生的推动力大得多,因此技术扩散是技术管理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自熊彼特提出技术扩散概念以来,对其研究一直是热点,呈现出多领域、多学科融合、多角度的特点,研究成果也较多。技术扩散理论的发展,也使理论界把技术创新与技术扩散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对技术扩散研究的主要内容有技术扩散的含义、过程、扩散速度及影响因素、扩散机制和模式、扩散的模型等。研究的主题是扩散速度,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才能提高技术扩散速度。

Caves(1974)第一次比较全面的对技术扩散可能存在的外在性进行了研究,从此技术扩散的外在性成了经济学领域进行技术扩散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4]。目前对技术扩散的模型和实证研究成果都较多。对技术扩散的研究在单一行业企业层面、企业集团层面、产业层面、地区层面以及国家层面都有。如何利用模型生成福利最优的技术扩散路径,进行技术扩散政策的设计等也是技术扩散研究的一个方向。

总之,目前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经济扩散、技术扩散等的研究,而对发展扩散理论的研究还很少看见。“经济扩散”和“发展扩散”是有区别的,发展扩散比经济扩散包含的更多,因此研究起来也更困难。而目前即使是对经济扩散的研究也主要是集中在经济增长、创新、知识溢出等具体经济现象、问题的研究,全面、综合的研究较少。

(三)扩散效益定量方面的研究

目前对扩散效益的定量方面的研究不多,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技术扩散效益和中心城市经济扩散效应的度量等。赵维双(2001)、刘爱雄(2004)、吴添祖(2008)等对技术扩散效果进行评价,构建了效果的指标体系。周尚意等人(2000)用“转移――份额法”对上海经济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进行度量,即经济扩散的度量方法。在研究中他们也认为只是对扩散效益中的经济增长部分进行了计算的研究,没有对经济发展部分进行衡量,因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陈源泉等人(2007)认为生态足迹和生态系统服务是两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它们的核算方法尚无统一标准,方法急需要完善。“可持续发展”也对环境经济学定量的研究有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不断深化,研究广度的不断扩展,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展,人们深感环境经济学研究越来越需要借助于“数据说话”。近年来,模型工具在环境资产价值评估、发展趋势预测、情景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提升。其中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有一定的价值。吴玉鸣认为经典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一个点上的经济活动规律,然而,任何经济活动都不能离开一定的地理空间载体。空间因素被完全忽视是目前研究中存在的明显的不足。Audretsch & Feldman(1996)将产业活动的地理集群与知识溢出(外部性)联系起来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Bode(2004)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技术对区际知识溢出的各种可能的经济空间模式进行了经验判别分析。我国学者吴玉鸣[5]将地理空间因素纳入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框架,检验空间邻近效应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经济行为的时空二维性要求经济学研究的观察单元必然要转向空间(李青,2007),而以往的理论抽掉了空间因素,难以解释许多经济现象。而目前统计与计量技术和分析的手段已为更客观、更现实地考虑空间交互作用和深入认识经济问题提供了有力和有效的途径(吴玉鸣,2005)。

总之,目前对区域发展扩散还没有深入、系统的研究。系统研究发展扩散的相关理论,在对发展扩散理论尤其是发展扩散效益评估进行研究有着理论和现实意义。区域发展扩散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视角来进行研究。

二、边界理论研究综述及边界视角的可行性

区域是具有差异性的,区域发展扩散是外部性的体现,因此可以看出区域是有边界的。本研究认为从边界的视角去研究区域发展扩散相关的问题是一个可行的、合适的视角。

(一)边界理论研究综述

边界研究始于理学,经济管理领域的边界问题开始于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并得到学术界广泛响应[6]。“边界”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自然科学中常常是以物理(硬)边界的研究和应用为主,主要是借用边界的限定含义;而社会科学中多以边界的身份和媒介的意义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用于解决区分问题;在系统论中,系统的边界即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其它系统)之间的一定界限,又是系统与其环境(其它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只有在系统与其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条件下,系统才可能形成其一定的自组织演化过程。随着系统科学的普及,特别是适用边界的提出,使边界引入了动态和长期的概念,拓展了边界的内涵和应用的领域。

近年来边界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引起各领域学者的关注,尽管各领域的研究都认识到边界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但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边界理论体系。大部分的研究是根据分析目的界定边界,导致边界的概念在不同领域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差异。不过在边界作为一种稳定的秩序,以及边界位置和性质的确定决定了事物变动的轨迹等方面形成了相当的共识。

目前的经济管理领域对边界研究中对企业边界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派和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从分工角度将边界视为一种生产函数,将企业构造成一个技术上的生产函数,根据长期生产成本曲线的最低点来确定边界。以科斯开创、威廉姆森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把对边界的认识扩展到交易成本,通过交易成本边际比较选择企业内部生产与市场交换之间界限,威廉姆森从资产专用型、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三个维度定义交易费用,提出了边界确定原则以及“有效边界”,并建立了边界启发式模型。新产权理论则认为企业与市场的差别在于存在剩余控制权,而所有权规定了企业的边界;新自由主义学派认为,边界由预期利润最大化决定,即边界依企业对利润预期改变引发的经营和管理范围的变化而变化;演化经济学从遗传、变异和选择的角度将企业看做是一个认知与学习的组织。阿尔钦和德姆塞茨则从企业是一种团队生产的角度,以团队贡献不可测模型、考虑内部机会主义的监督能力及剩余控制权的激励机制确定边界及其稳定性。国内外学者[7-10]还从实证角度,构建了边界决策模型论证了并购与联盟的效率和适用边界的选择。周梅华[11]侧重虚拟组织边界的存在问题,而蔡进兵[12]则探讨了知识理论对企业边界变化的影响。靳景玉、蔡继荣等[13]从经济空间和制度经济学两个方面研究,认为城市联盟是城市合作博弈的结果,城市联盟边界具有的动态性、模糊性和无形性等特征。可见,行为个体性质的不同界定边界的确定方法也不尽相同,且行为个体间的活动和影响等(如联盟、外包等)同样存在边界问题。

边界的多元化、多重标准和相对模糊性使边界的决定因素、稳定性及其管理等研究仍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认识。Madhok指出,边界的选择不仅依赖于交易的特征还依赖于战略目标、其自身的能力特征以及治理结构;钱德勒等认为边界是由外部因素与目标函数共同决定的,外部因素决定目标可实现程度,目标可实现程度决定边界的变化;陈春花将边界影响因素归纳为生产性要素和组织性要素两类,并揭示了行为个体(企业)边界变化的五种状态、演化特征和适用边界条件等;安第斯・潘罗斯建立了资源-能力-成长-边界的分析框架,契斯[14]以整体和全过程的视角,认为能力状况与边界高度正相关,“边界的变化在于能力的适用边界”,即能力的强弱、大小决定了边界的具置。

演化经济学与虚拟组织的研究,揭示了边界动态性、路径依赖性和“中间地带”――边界存在厚度的特征;社会学[6,15]则从组织和个人身份的区分角度界定边界,对心理边界、社会边界和物理边界做出了描述。系统科学在系统边界具有复杂机制的研究中,在随机性对系统边界运动的影响以及边界对系统演化的决定性作用等进行了阐述;朱振涛[16]等在两个企业项目合作的组织观念演化特征研究中,明确了非线性耦合作用下,观点演化的临界值将影响合作意愿的趋同;而Gabbay[17]等则认为运用计量模型可以刻画和描述观念演化的适用边界。

总之,边界的研究在很多领域有所应用,并起到了更好的认识和解释一些现象的作用,因此近年来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但也由于边界的多元化、多重标准和相对模糊性等使得对边界的研究没有太多的明确统一的认识。因此,对边界理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边界视角的可行性

从边界理论可知边界是区分系统与其环境、系统与其它系统之间的一个界限,又是系统与其环境和其它系统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环节。边界的变化也反映了系统与环境或其它系统之间不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也能反映系统一定的演化过程。区域是有区别的,具有异质性,因此区域之间是有边界。这种边界不只是有形的边界,如地界等,还有无形的边界,如心里边界、社会边界等。而目前对边界分析不再将边界看作是僵化不变的,而是把边界作为渗透性的膜,可以不断地被输入和输出所改变,因此边界是开放的、可跨越的。这样跨边界的研究也更有意义。具有不同性质的区域之间的作用要通过这些边界,跨越这个边界,而边界就是这些作用的场所。区域发展扩散理论的出发点是特定区域与其它区域的互动关系,而这种关系可以通过边界范围形成和变动等来给予解释,因此从边界的视角来研究区域发展扩散问题是一个可行的、合适的视角。

区域发展扩散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复杂的活动,很难把这个时间和空间过程描述的很全面,而以边界为视角来研究这一过程,可以把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抽象化、简单化。同时把区域之间的作用和演化过程可以通过边界变动来体现,更具可衡量性。这样在研究区域发展扩散的效果时能更有的放矢。

总之,从边界的视角去研究区域发展扩散具有具体可视性、简单化、可衡量性、有针对性等特点,因此是一个适合的视角。

三、基于边界视角的区域发展扩散含义

区域发展扩散是指在一定的空间不同的区域以发展为目标,在一些资源可以流动的基础上,不同发展势能和发展能力的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紧密关系体后,各区域为满足自身发展需要进行相互调整行为,而使得发展从一个区域向其它区域的流动和转移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紧密关系体中应该包括4个必不可少的因素:(1)发展扩散源,即发展的拥有区域,是具有较高发展势能的地区;(2)发展扩散汇,即接受发展的区域,一般具有较低的发展势能;(3)发展扩散客体;(4)发展扩散系统所处的环境。其中:发展扩散源是指将发展传播出去的区域,是发展输出方的空间表现,也可称为是发展的带有体。它拥有发展的优势,可以向周围区域扩散其发展的成果,形成发展扩散源辐射发展的一个系统区域。发展扩散汇是指那些吸收采用发展的地区。区域对发展的吸收行为对发展扩散的过程而言致关重要,区域由于主动或被动的原因对在一定的时机、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环境影响因素的作用下,通过一定的媒介进行发展的吸收。这些时机、条件和环境决定了扩散的速度、范围和质量等。扩散客体是指在扩散过程中被传播的事物,也是发展扩散的载体。其可以体现的形式有资金、人力、技术、制度、文化、创新等等。环境是指处于系统边界之外与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事物。环境是系统存在、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技术创新的扩散过程与扩散环境之间是一种典型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互动机制[18]。区域发展扩散也一样,扩散过程一方面受扩散环境的影响与制约,另一方面又作用于扩散环境,使其得以进一步发展和演化。扩散环境的组成要素很多,根据影响的来源,区域发展扩散环境可以分为扩散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主要是指扩散源、扩散汇和扩散客体所具有的质量,即区域发展的能力,自身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扩散的过程。外环境主要是指除扩散源、扩散汇和扩散客体以外的区域政策、市场、中介机构、社会支持等等要素,它对扩散过程的影响是非直接的。

区域发展扩散过程中涉及到的各方,即发展扩散源和发展扩散汇,它们在发展扩散的作用过程中会在特定的领域形成一个体系,类似于合作体,可称为“区域发展扩散合作体”。这个合作体是有边界的,它的边界也是各区域边界的一部分。各区域自身的边界基于一定的扩散客体会有接近、形成、融合、重合等变化,同时形成的合作体的边界也在变动和发展,而这个复杂的过程就是区域发展扩散作用演进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受到各区域内部和外部其它环境的影响,各区域的各种能力也会在这个边界有所表征,其它外部环境对扩散的影响也都会反映到这个边界中来。因此可以通过对边界的识别、理解来更好的认识区域发展扩散过程。

四、基于边界视角的区域发展扩散过程分析

区域发展扩散过程一般包括四个典型的扩散阶段,即扩散的形成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对这四个阶段的划分主要是从区域发展扩散合作体的状态变量的发展趋势和合作熵的变化趋势来衡量。运用生物学中的研究种群增长的逻辑斯蒂曲线(又称S曲线)的特征来进行各个阶段的界定标准(如图1)。当区域发展扩散开始出现时,开始并形成了合作体,此时发展扩散的速度还很缓慢,合作熵较大,随着演进开始不断减少,但其变化速率较小,这一阶段为形成阶段。随后,合作熵从高熵状态开始减小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且随着速度的增大,区域发展扩散的速度也不断增大,即为成长阶段。当合作熵进入低熵状态后,区域发展扩散的演进将趋于成熟,当合作熵会达到最小熵的状态,此时的合作体会达到其发展的顶端,即成熟阶段。随后熵减机制结束,合作熵开始增加,系统向无序转变,区域发展扩散将作步入衰退阶段,直至不存在差异,扩散活动结束。

在区域发展扩散的不同阶段,其边界也表现为不同的特征。首先在一定空间内具有不同发展势能的不同区域,基于一定的资源的流动开始产生一定的关联,这时边界开始形成,边界有无到有,并且随着演进边界开始不断扩大,但扩大的速度还不快,边界还很小,这时处在第一个阶段形成阶段。随后,在区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自主和被动的拉动和推动的作用下区域发展扩散的边界快速的扩大,这时进入了第二的阶段成长阶段。当然也有可能有些区域发展扩散由于内外部环境中的阻力过大而无法扩大边界,边界逐渐减少,直至没有,使得扩散活动结束。但我们在研究区域发展扩散时重点是要通过研究发展扩散的研究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是各区域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影响,因此对那些影响不大的情况并没有去研究,因此只考虑的能够进入第二阶段并向后发展的情况。在第二阶段,不同发展势能的区域在一定领域内进行着一定的联系和作用,这种作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影响着边界的变动。在演进发展了一段时间后,边界增加的速度开始放缓,边界仍然在不断扩大。在增长速度变为零时,边界达到最大状态,区域发展扩散达到最高点。随后边界开始缓慢缩小,增长速度开始变为负值,这一阶段为第三阶段成熟阶段。在这一阶段发展扩散的作用在达到最大之后,发展势能的差距开始缩小。经过一段时间的缓慢缩小后,减小速度开始增大,这时进人的第四阶段衰退阶段,此时边界也开始迅速缩小,许多领域在没有发展势能的差距后开始逐渐减少联系。直至没有发展势能差,没有联系,合作体的边界消失,各区域的边界没有交集。这时,区域发展扩散的演化过程结束。随后各区域的发展会引起新的发展势能的差,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形成新的一轮的发展扩散。这样反复螺旋式的作用,使得区域之间在不断地联系、作用中不断地发展。

五、结论与展望

外部性、技术扩散、扩散效应等理论,边界理论在管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这些都为区域发展扩散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区域发展扩散区域发展扩散是一个涉及很多方面、复杂的活动,很难把这个时间和空间过程描述的很全面,而以边界为视角来研究这一过程,可以把对这一过程的描述抽象化、简单化。从边界的视角来看区域发展扩散会形成一个合作体,而这个合作体的边界的变化是区域发展扩散的反应。在区域发展扩散的不同阶段边界的特征也有所不同,因此可以通过对边界的研究来研究区域发展扩散的很多问题。本文认为以边界的视角来研究区域发展扩散的很多方面的问题都是一个可行、新颖的角度。但本文只是对区域发展扩散的过程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对合作体的边界的描述、扩散效应的评估等很多问题都将是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沙飞,张仕俊.区域经济扩散效应模型研究[J].科技与经济,2006(22):3-5.

[2] 杨凤敏.发展扩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3] 王志凌, 谢宝剑, 谢万贞.构建我国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探讨[J].学术论坛,2007(3):119-125.

[4] 梁 丹,吕永龙,史雅娟,任鸿昌. 技术扩散研究进展[J]. 科研管理,2005(7):29-34

[5]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 地理科学,2004(12):654-659.

[6] 尼尔・保尔森,托・赫尼斯.组织边界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7] 蔡继荣,胡培.基于生产组织模式选择超边际分析的战略联盟稳定性边界[J].中国管理科学,2007(2):141-148.

[8] 蔡继荣,郭春梅.战略联盟的稳定性边界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103-105.

[9] 张秋生,高愈湘.并购重组――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10]陈杨.并购与联盟战略的适用边界[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10-11.

[11]王继涛,周梅华.虚拟组织的边界问题[J].管理现代化,2007(5):22-24.

[12]蔡进兵.企业边界的变化: 知识理论的解释及其发展[J].现代管理科学,2001(1):34-37.

[13]靳景玉,蔡继荣.城市联盟边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8):30-33.

[14] Teece D J, Pisno G, Shuen A. 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strategic management [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el, 1997,18 (7).

[15]Charles. Tilly. Identities, Boundaries & Social Ties[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138-141.

篇11

但是,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对认知的分析和研究,是在预先设定规则的建构理性框架内进行理论演绎和推理的,它们对认知的解释,通常表现为一种规则遵循。例如,新古典理性选择理论关注个体应怎样符合理性(最大化)的选择,而不是关注个体的实际选择,它对认知的学术处理是从属于效用最大化的(Harsanyi,1977)。现性选择理论所关注的,或是在忽略认知的基础上建立解释和预测实际选择的理性模型来说明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以阐释个体如何选择才符合理性(Edgeworth,1981);或是通过行为和心理实验来解说实际选择的条件配置,以揭示实际选择的效用函数(Kahneman and Tversky,1973,1974,1979;Smith,1994),因而对认知的学术处理同样是从属于效用最大化的。基于选择的结果是效用,而认知与偏好都内蕴着效用形成的原因,我们可以认为,经济学在将个人追求效用最大化视为公理的同时,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表明理性选择理论对效用函数的描述和论证,不是依据数据分析而是一种通过理论预设、判断和推理得出的因果思维模式。

因果思维模式在信息完全和不完全情况下的效应是不同的。在信息不完全状态下,如果研究者以信息完全预设为分析前提,依据自己掌握的部分信息对问题研究做出因果逻辑判断和推论,则其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认知。在信息完全状态下,研究者不需要有预设的分析假设,也不需要依赖逻辑判断和推论,而是可以通过数据高概率地获取正确的认知。经济学的信息完全假设对认知研究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例如,新古典经济学假设选择者拥有完全信息,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它对偏好与认知以及认知与效用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处理,是通过可称之为属于该理论之亚层级预设的“给定条件约束”实现的(信息完全假设是第一层级预设)。在该理论中,偏好被规定为是一种处于二元化的非此即彼状态,认知在“选择者知晓选择结果(效用)”这一亚层级预设下被跳越。很明显,这种因果思维模式有助于使其建立精美的理性选择理论体系,但由于没有对认知阶段作出分析,它很容易严重偏离实际。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偏离现实的程度有所降低,原因在于开始重视认知的研究。半个多世纪以来的经济理论研究文献表明,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正在做逐步放弃完全信息假设的努力,它对偏好与认知以及认知与效用之间因果关系的逻辑处理,是在质疑和批评新古典经济学偏好稳定学说的基础是进行的,该理论用不稳定偏好取代偏好的内在一致性,解说了认知的不确定性,以及不完全信息和心理活动变动等如何对认知形成约束,以此质疑和批评新古典经济学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并结合认知分析对个体选择的效用期望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相对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虽然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仍然是因果思维模式,但它有关偏好与认知以及认知与效用之因果链的分析衔接,明显逼近了实际。

现代非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不仅彻底放弃了完全信息假设,而且彻底放弃了主流经济学中隐性存在的属于新古典理论的某些“给定条件约束”。具体地讲,它对偏好与认知以及认知与效用之间因果关系的论证,不是基于纯理论层次的逻辑分析,而是从实验过程及其结果对这些因果关系做出解说。至于效用最大化,该理论则认为认知与效用最大化的关联,并不像先前理论描述的那样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现代非主流理性选择理论通过实验得出一个试图取代传统效用函数的价值函数(Kahneman and Tversky,1979),该函数体现了一种以实验为分析底蕴的不同于先前理论的因果思维模式,开启了以实验数据作为解析因果关联的理论分析先河。但由于现代非主流理性选择理论毕竟还是一种因果思维模式,因而同先前理论一样,在理论建构上它仍然具有局限性。

从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看,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因果思维模式之所以具有局限性,乃是因为它用于分析的信息是不完全和不精确,甚至有时不准确,以至于造成认知不正确和决策失误。当研究者以不准确或不精确的信息来探寻因果关系时,极有可能致使认知出现偏差;而当认知出现偏差时,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就会出问题。诚然,因果思维模式本身并没有错,但问题在于,单纯从现象形态或单纯从结果所做出的理论判断和推论,不足以让研究者揭示真实的因果关系。人们对因果关系的理解过程伴随着认知的形成过程,在非数据支持的因果思维模式存在局限性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依据这种模式所构建的理性选择理论,难以得到符合实际的认知理论。那么,在未来世界是什么影响和决定认知呢?人类认知有没有可能达到准确化呢?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大数据,或许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

二 、运用大数据能获得正确认知吗?

在迄今为止的经济理论研究文献中,经济指标或行为指标所选用的样本数据,不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所言的大数据。大数据具有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等特征,极大量和完备性表明大数据有可能提供完全信息,多维度意味着信息可以通过大数据的相关性得到甄别和处理。广而论之,人类的行为活动表现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堆积,个别行为所产生的数据只是这个庞大数据的元素形式。如果我们以人们的投资和消费活动作为考察对象,对大数据蕴含的因果关系以及由此得出的认知进行分析,那么,我们可认为投资和消费不仅在结果上会产生大数据,而且在运作过程中也会产生大数据。换言之,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在“结果”上显示极大量数据的同时,也在“原因”上留下了极大量数据让人们去追溯。因此,人类要取得因果关系的正确认知,离不开大数据,而在样本数据基础上经由判断和推理得出的针对因果关系的认知,至少是不全面的,它不足以作为人们投资和消费选择的科学依据。

1、运用大数据分析因果关系的条件配置

人类认知的形成离不开因果关系分析,但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因果关系以求获取正确的认知,必须具备以下条件配置:1、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等的覆盖面要足够大,以便能搜取到极大量和完备性的数据;2、需要探索对极大量(海量)数据的算法,能够对大数据进行分类、整合、加工和处理;3、需要厘清和区别数据的不同维度及权重,以至于能够运用大数据来甄别因果关系的内在机理。显然,人类从两百年前的工业革命到今天的信息革命,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加工和处理还不全然具备以上的配置条件,人类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因果关系,还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联系经济学理论看问题,经济学家分析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以及对其因果关系的研究,主要是在抽象理论分析基础上运用历史数据来完成的。其实,对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的研究,不能只是从结果反映的数据来考量,即不能只是局限于历史数据分析,还需要从即时发生的数据,乃至于对未来推测的数据展开分析。这可以理解为是运用大数据思维来研究经济问题的真谛。从大数据观点看问题,投资和消费的因果关系应该是历史数据流、现期数据流和未来数据流等三大部分构成的。经济学实证分析注重的是历史数据流,很少涉及现期数据流,从未考虑过未来数据流,因此,现有经济理论文献的实证分析以及建立其上的规范分析,很难全面反映或揭示经济活动的真实因果关系。

2、未来几十年大数据揭示因果关系的可行性

在互联网悄然改变人类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可理解为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前期“人与信息对话”的1.0版本,经由中期“信息与信息对话”的2.0版本,近期正走向“信息与数字对话”的3.0版本,互联网版本的不断升级是大数据运用范围不断扩大的结果,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技术等的广泛运用,人类各种活动的数据将极大量地被搜集,人们行为的因果关系也会以迂回方式通过数字关系显露出来。特别地,若互联网在将来发展成“数字与数字对话”的4.0版本,这样的发展方向则明显预示着数字关系将取代因果关系,或者说,数据思维将取代因果思维,人类将全面进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版本的不断升级以及大数据运用范围的无边界扩大,看成是未来几十年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因果关系的重要配置条件,那么,如何对大数据的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的完备性和相关性来获取因果关系的真实信息,则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配置条件。工业革命后的人类科学文明对因果关系揭示的主要方法和路径,是先利用掌握的信息再通过抽象思维建立复杂模型,然后在实验室通过试错法来设置能反映因果关系的参数使模型具有操作性;但这种方法和路径涉及的数据,是样本数据而不是大数据。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大脑是使用“数据驱动法”来设置模型和参数的(吴军,2016)。具体地讲,是用云计算集约化及其运算模式来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大数据,通过数据之间的相关性来探寻在样本数据基础上无法判断和推论的信息;同时,对模型的处理,不是建立复杂模型而是建立许多简单模型,并通过数以万计的计算机服务器对模型进行优化和设定相应的参数,以至于完完全全地运用大数据来揭示因果关系。

有必要说明的是,数据驱动法使用的数据不仅包括“行为数据流”,而且在某些特定场景中,还包括“想法数据流”;前者是指历史数据和当前发生的数据,后者是指从已知数据的相关性所推测的未来数据。社会物理学认为,人们实际行为与“想法流”之间有着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而得到的可靠数量关系,这种关系会通过互联网成为一种改变人们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阿莱克斯?彭特兰,2015)。诚然,在未来几十年,数据驱动法是否能成功地成为解析因果关系的有效方法,尚有待于大数据运用的实践,特别是有待于它在人工智能运用上之成效的检验。不过,数据驱动法作为解析因果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无疑是智慧大脑的人机结合在大数据思维上的重要突破,它至少在如何展开大数据思维上打开了解析因果关系的窗口。

3、运用大数据分析因果关系所获取的认知,包括对历史数据分析的历史认知,对现期数据分析的现期认知,以及推测未来数据而形成的未来认知

经济学家运用大数据来研究经济现象的因果关系,对经济现象原因和结果关联的解读,只有以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的数据为依据,才是大数据意义上的思维。大数据思维较之于传统逻辑思维,最显著的特征是它可以通过对不同维度数据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得到比传统逻辑思维要精准得多的信息。这里所说的精准信息,是指由大数据规定且不夹带任何主观判断和推测的信息。例如,经济学家要得到特定时期某类(种)产品的投资和消费的认知,其大数据思维过程如下:1、搜集、整理和分类前期该类产品的投资和消费的极大量和完备性的数据;2、加工和处理业已掌握的数据,并在结合利润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收入水平和物价水平等的基础上解析这些不同纬度的数据;3、根据不同纬度数据的相关性,获取该类产品投资和消费的精准信息,从而得出如何应对该产品投资和消费的认知。当然,这只是在梗概层面上对运用大数据分析而获取认知的解说,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

然则,现有的关于投资和消费的模型分析以及建立其上的实证分析,主要是以非大数据的历史数据作为分析蓝本的,因此严格来讲,经济学对投资和消费的因果关系分析所形成的认知,属于典型的对历史数据分析所形成的历史认知。众所周知,自经济理论注重实证分析以来,一直存在着如何“从事后评估走向事前决策”问题的讨论。由于经济学家对投资和消费展开实证分析所使用的数据,几乎完全局限于(样本)历史数据,这便导致对投资和消费的因果关系分析对现期认知和未来认知的缺位,它不能解决“从事后评估走向事前决策”问题。国内一些著名的成功人士指责经济学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我们看来,不熟悉大数据的成功人士的这种指责是可以理解的,但深谙大数据的成功人士带有调侃风味的指责就不公允了。经济学家要在理论上立竿见影地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能得到现期数据和未来数据(而不仅仅是历史数据),这需要计算机学家的配合和支持,否则便不能在精准信息的基础上分析投资和消费的因果关系,但经济学家又不是计算机学家,因此,经济理论的科学化需要大数据挖掘、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处理、模型和参数设置、云计算等技术及其手段的充分发展。

历史数据是存量,目前计算机对其处理的能力已绰绰有余,难点是在于模型和参数设置;现期数据是无规则而难以把控的流量,对这种流量数据的挖掘、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取决于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的覆盖面,以及云计算的集约化的运算能力;未来数据是一种展望流量,它依赖于对历史数据和现期数据的把握而通过大数据思维来推测。如果说经济学家对投资和消费的因果分析以及由此产生的认知,主要取决于历史数据和现期数据,那么,解决“从事后评估走向事前决策”问题,既要依赖于历史数据和现期数据,也离不开未来数据。也就是说,在“历史数据 + 现期数据 + 未来数据 = 行为数据流 + 想法数据流”的世界中,经济学家要解决实际问题,其理论思维和分析手段都受制于大数据思维,经济学家运用大数据分析因果关系而得到正确认知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利用历史数据、现期数据和未来数据以获取精准信息。

就人类认知形成的解说而论,现有的社会科学理论是以信息的搜集、整理、加工、处理、判断和推论,作为分析路径来解释认知形成的。当认知被解释成通过数据的挖掘、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而形成,对认知形成的解释,就取得了大数据思维的形式。大数据思维是排斥判断和推论的,它否定一切非数据信息,认为产生精准信息的唯一渠道是大数据。在现有的社会科学理论中,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对人类认知的分析和研究具有极强代表性,经济学家对投资选择和消费选择的解释,便是理性选择理论的代表性运用。基于人类认知形成和变动的一般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与理性选择理论有关动机、偏好、选择和效用等的分析结构有很强的关联,我们可以结合这个理论来研究大数据思维下人们对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的认知变动。事实上,经济学关于动机、偏好、选择和效用等关联于认知的分析,存在着一种可以通过对大数据思维的深入研究而得以拓展的分析空间,那就是大数据思维会导致人类认知的变动。

三 、大数据思维之于认知变动的经济学分析

我们研究这个专题之前有必要指出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大数据思维可以改变人的认知路径,可以改变不同阶段或不同场景下的认知形成过程,但改变不了影响认知的动机、偏好、认知和效用等的性质规定。如前所述,传统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在完全信息假设下,认为个体选择的动机和偏好以追求最大化为轴心,传统理论的这个真知卓见从未被后期理论质疑;但由于传统理论的完全信息假设存在着“知晓选择结果”的逻辑推论,因而认知在传统理论中是黑箱,也就是说,传统理论无所谓认知的形成和变动问题。现代主流经济学尤其是现代非主流经济学在不完全信息假设下开始重视对认知的研究,在他们看来,认知形成过程是从理智思考到信息加工和处理的过程;他们特别注重从心理因素来考察认知变动(Schandler,2006;Rubinstein,2007;),注重通过实验且运用一些数据来分析和研究认知(Kahneman and Tversky,1974,1979;Smith,1994),但这些分析和研究不是对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的数据分析。因此,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发展到今天,还没有进入对大数据思维改变人类认知问题的讨论。

1、经济学家能否对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进行数据分析,决定其认知分析是否具有大数据思维的基础

经济学关于人类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反映人们追求最大化的基本性质分析,以及从这三大要素与认知关联出发,从不同层面或角度对认知形成的分析,主要体现在理性选择理论中。但这方面显而易见的缺憾,是不能对动机、偏好、认知和效用等展开数据分析。现实的情况是,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没有问世或没有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前,经济学家对这些要素只能做抽象的模型分析。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要跳出抽象模型分析,必须选择具有解释义或指示义的指标对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进行数据分类分析,以便给认知的数据分析提供基础,显然,这会涉及抽象行为模型的具体化和参数设计的具体化,需要得到大数据和云计算集约化运算模式的支持(吴军,2016)。作为对未来大数据发展及其运用的一种展望,如果经济学家能够围绕最大化这一性质规定来寻觅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的特征值,并以之来设置参数和模型,则有可能对直接或间接关联于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认知分析提供基础。

大数据的极大量和完备性有可能消除信息不完全,这给认知的数据分析提供可行性。诚然,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只是反映人们选择的现期意愿和未来愿景,其极强的抽象性决定这样的数据分析还有很大困难,但由于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等会通过实际行为迂回地反映出来,因而我们可以找到解决这一困难的路径。例如,人们在准备投资和消费以前,一般有各种调研活动,即对影响投资和消费的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调研活动会在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定位系统和社交媒体中留下大数据的痕迹,这些数据痕迹会从某个层面或某个角度显现出投资者和消费者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的倾向或意愿。

智慧大脑依据什么样的标准来数据化这些倾向或意愿,从而对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以及进一步对认知展开数据分析呢?这里所说的标准,是指通过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对人们实际行为的数字和非数字信息进行相关性分类,把反映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的具有共性特征的倾向或意愿进行整理和归纳,以确定符合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之实际的参数。如果智慧大脑能够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完成以上工作,根据认知是偏好与效用的中介这个现实,智慧大脑便可以对认知进行大数据分析。如果经济学家能够利用智慧大脑提供的大数据分析成果,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将会随着信息不完全假设前提变为信息完全假设前提,选择动机、偏好和效用期望的抽象分析变为数据分析,认知的抽象框定或心理分析变为数据分析而发生重大变化。以上的分析性讨论,是我们理解大数据思维改变人类认知之经济学解释的最重要的分析基点。

2、运用大数据思维进行偏好分析会改变认知形成的路径,使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接近现实

现有的理性选择理论有关动机和偏好的分析和研究(这里集中于偏好的讨论),主要集中于偏好如何界定和形成以及如何随认知和效用期望调整而发生变动等方面,并且这些分析和研究是采用“个体行为”为基本分析单元的个体主义方法论。在大数据时代,虽然个人、厂商和政府的选择偏好仍然是追求最大化,个体选择行为仍然是整个社会选择的基础,个体主义方法论仍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合理性,但互联网平台改变了选择偏好的形成过程和机理。具体地说,现今人们的选择偏好已不是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意义上的选择偏好,而更多地表现为是一种以最大化为底蕴的具有趋同化特征的偏好。例如,某种产品投资或消费的介绍会和研讨会,对某种产品投资或消费的点赞和评价,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某种产品投资或消费的统计数据,专家和新闻媒体对某种产品投资或消费的评说和报道,等等,都会成为人们选择偏好出现一致性的催化剂。因此,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跳出抽象模型分析,已经在偏好分析上具备了大数据思维的条件和基础。

智慧大脑与非智慧大脑的区别,在于能对人们消费和投资的偏好展开大数据分析,能通过大数据的搜集、整合、加工和处理,运用云计算得到来自不同维度数据之间相关性的精准信息,以至于能获取建立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之上的认知。从理论上来讲,偏好会影响认知但不能决定认知。就偏好影响认知而论,它主要是通过利益诉求、情感驱动、身心体验和时尚追求等对认知产生诱导或牵引作用。但在非大数据时代,这些诱导或牵引作用无法数据化,于是经济学家对偏好影响认知的研究便只能以抽象模型来描述。大数据思维对偏好影响认知的处理,是使用以许多简单而相对具体的模型取代高度抽象的单一模型,运用数据驱动法来设置参数和模型,对利益诉求、情感驱动、身心体验和时尚追求等偏好特征进行解读,这样便实现了很多非数据化信息的数据化,从而使以偏好为基础的在理论上对认知变动的研究有了新的分析路径。

阿里巴巴公司正在奋力打造的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新零售”模式,是以大数据分析和运用的阿里云平台为背景和依托的。这个模式试图通过充分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已发生的历史消费数据,正在发生的现期消费数据和有可能发生的未来消费数据,捕捉人们消费偏好的动态变化,以期构建符合大数据思维的全新商业业态。撇开新零售模式在运营过程中的诸如数据处理、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运用等技术问题,仅以该模式对人们消费行为的系统梳理、分级整合及相关处理来说,它无疑会在引领人们消费行为的同时促动消费趋同化偏好的形成。尤其值得关注和研究的是,随着该模式运营所积累的数据量全然达到大数据的标准,人们的消费认知将会在消费趋同化偏好的导引下发生变化,这种情形不仅会发生在消费领域,投资领域也会出现投资趋同化偏好。很明显,趋同化偏好具有共性特征,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对个体选择偏好的否定,对于这种偏好所导致的认知应该怎样理解呢?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3、在大数据时代,趋同化偏好会改变认知形成过程,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知不再是自己独立思考和理智判断的产物,而是在趋同化偏好驱动下对智慧大脑认知的认同

厂商的投资选择偏好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永恒的事实不妨碍或排斥投资趋同化偏好的形成。一般来讲,大数据发展初期的互联网平台对选择趋同化偏好形成的作用力,在消费领域要比投资领域来得更加直接和迅速。究其原因,是两大领域的机会成本和风险程度不同的缘故。但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机器学习等的充分发展,智慧大脑有可能对历史、现期和未来的大量投资数据进行搜集、整合、加工和处理,有可能通过云计算集约化模式来分析不同维度数据之间相关性而获得精准信息,同时,智慧大脑会根据市场“行为数据流”折射出“想法数据流”而产生预见能力,寻觅和遴选出高收益的投资方向和投资标的。若此,智慧大脑投资选择的胜算率(利润率)将会大大提高,厂商会效尤智慧大脑进行投资选择,从而出现投资趋同化偏好。经济学曾经对诸如“羊群效应、蝴蝶效应、从众行为、信息重叠”等现象有过许多研究(罗伯特?希勒,2001),但严格来讲,这些研究是描述性的,不是联系偏好和认知等的分析性研究。

消费和投资的趋同化偏好主要是针对消费者和投资者的选择行为方式而言的,它不改变消费和投资选择偏好的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性质规定,这是问题的一方面。另一方面,在将来大数据充分发展的鼎盛时期,消费和投资的趋同化偏好会改变认知形成过程,这可以从两种意义上来理解:1、从原先通过对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来获取认知,转变为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来获取认知;2、消费者和投资者的认知不再是自己独立思考和理智判断的产物,而是在趋同化偏好的驱动下认同智慧大脑的认知。关于第一点,大数据思维的认知之所以会取代独立思考和理智判断的认知,乃是因为它能够运用云计算集约化模式将消费和投资的历史数据、现期数据甚至未来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和相关性分析,能够运用数以万计的计算机服务器对特定事物的因果关系展开深度机器学习,从而通过分类和归纳不同维度数据而得到精准信息(精准医疗就是基于此原理)。人类对因果关系探索的手段和路径发生变化,认知的形成过程及其机理就会发生变化。

关于第二点,消费者和投资者在未来放弃对信息的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认同和效尤智慧大脑的认知来进行选择,这可理解为是他们进行效用比较(投入与收益)时的“幡然悔悟”。尤瓦尔?赫拉利(2017)有关一切有机和无机实体都可以运用算法来解构的前景预期,(吴军,2016)关于未来制造业、农业、医疗、体育、律师业甚至新闻出版业都将由大数据统治的观点,凯文?凯利(2014)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分析底蕴对新经济十大重要准则的论述,均认为具有大数据思维且不作出主观判断的智慧大脑将是未来世界的操控者,而Master和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的实践,则显露了人工智能完全有可能战胜人脑的端倪。现实中的普通消费者和投资者通常只是依据有限或不准确的信息进行消费和选择,经济学家也只是根据有限或不准确的信息进行因果关系分析而得出认知,因此,相对于智慧大脑的选择效用,消费者和投资者是相形见绌,经济学家的理论见解和政策主张往往不吻合实际。

智慧大脑是运用大数据思维而超越一般智人大脑的大脑。不过,从性质上来讲,极少数拥有智慧大脑的人通过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所得到的认知,仍然属于人的认知。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这种认知不同于经济学理论及其他社会科学理论所阐述和论证的认知,它是在大数据思维驱动下的人类认知。对于这种新型认知的理解,如果我们结合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对其展开解说,则有着基础理论的分析价值。

4、在未来,智慧大脑的认知将引领非智慧大脑的认知,其结果是导致认知趋同化

熟悉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的学者知道,无论经济学家是从信息的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获取认知,还是通过心理分析或行为实验获取认知,他们都是在不完全信息或有限理性约束下进行的,这不仅存在着以不精准信息推论认知的问题,而且存在认知形成过程的主观判断问题。智慧大脑运用大数据思维所形成的认知的最大特点,是在接近完全信息基础上获取认知的,并且不夹带任何主观判断。现代未来学家曾分别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展开了许多讨论,他们的共同见解是认为大数据的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将有可能解决信息不完全问题(包含信息不对称),并且能够给人类选择提供精准信息。倘若如此,人类的认知问题便完全成为智慧大脑对数据的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问题,一旦人类可以通过大数据思维获取精准信息和完全信息,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将会在根基上被颠覆。

智慧大脑只有极少数人才具备,绝大部分人(包括智人)都是非智慧大脑。在未来世界,智慧大脑将引领非智慧大脑进行选择。这一引领过程是由前后相继的两个阶段构成:一是智慧大脑运用大数据对偏好进行分析,通过互联网将偏好传送给具有从众心理和从众行为倾向的非智慧大脑,形成非智慧大脑的趋同化偏好;另一是智慧大脑运用大数据分析获取认知,同样是通过互联网让非智慧大脑效尤智慧大脑的认知,形成趋同化认知,从而使非智慧大脑以智慧大脑的认知为认知来选择。这些情形表明,未来人类智慧大脑将决定非智慧大脑的偏好和认知,进一步说,则是智慧大脑将影响非智慧大脑的选择行为。这里有一个极其重要问题须讨论:对绝大部分非智慧大脑而言,他们在选择过程中是否还存在认知?事实上,无论是趋同化偏好还是趋同化认知,非智慧大脑的偏好和认知并没有彻底消失,只是形成的路径和内容发生了变化。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联系经济学的认知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或许会有更深的理解。

如前所述,传统经济学以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将认知作为理性选择模型的外生变量,“认知”是被理论分析跳越的。现代经济学以不完全信息为假设前提,在理性选择模型中,努力通过心理和实验分析把认知作为内生变量,易言之,“认知”被解释为个体对信息进行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的结果,显然,以上分析在分析对象、分析方法和分析路径上,是与大数据思维不同的。现代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所分析的个体,是通过逻辑推论所抽象出来的芸芸众生;虽然智慧大脑也可以看成是个体,但人数极少,是具有大数据思维之共同特征的个体。现代经济学理性选择理论是借助于偏好分析来研究认知的,虽然认知已在一定程度上被视为内生变量,但分析方法和路径仍然是逻辑判断或推论为主;大数据思维对认知分析将会采用的方法和路径,是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数据,试图从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的数据中获取精准信息以得出认知。因此,尽管认知出现了趋同化,人类在大数据思维下仍然存在认知,只不过是非智慧大脑放弃自己的认知而统一于智慧大脑的认知罢了。

总之,偏好和认知的趋同化显示了大数据思维的魅力,这种魅力根植于大数据能够经由智慧大脑而产生精准信息。其实,智慧大脑如何设置参数和模型,如何运用云计算集约化模式,如何利用互联网以及寻觅广泛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和途径等,主要是计算机运用层面上的技术问题。我们研究大数据思维下人类认知变动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非智慧大脑究竟还有没有认知,其效用期望会呈现什么样的格局?既然非智慧大脑只是没有独立认知而不是完全跳越了认知,那么非智慧大脑便存在着效用期望,关于这种效用期望,我们可以联系效用函数来解说。

四 、认知结构一元化与效用期望变动的新解说

经济理论对选择行为与效用期望之间动态关联所建立的基本分析框架,展现出一幅“偏好认知选择效用期望”的图景。各大经济学流派的理性选择理论对这幅图景中的 “”有不同的解说和取舍(前文有所涉及),概括来说,或侧重于分析这些箭头前后要素之间的相互关联,或侧重于分析这些箭头前后要素之间的影响和决定作用。但就人们选择动机和目的与效用之间的关联而论,几乎所有理论都不怀疑“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公理性,于是,“最大化”在成为效用函数核心变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被作为理性选择的判断标准。以上图景的逻辑分析链是建立在信息不完全分析假设上的,各大经济学流派的理性选择理论对这条逻辑分析链各环节的不同解说所产生的理论分歧,可归结为是在信息不完全假设分析框架内的分歧。值得学术界关注的是,当大数据在未来有可能提供完全信息时,这些分歧将会让位于新的理论探讨。

经济学家对效用函数的研究是与认知分析紧密相联的。但无论是传统经济理论还是现代经济理论,他们对效用函数以及最大化问题的研究存在着共性,即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抽象的认知结构一元化基础上的。具体地说,传统经济理论在完全信息假设上认为,选择者可以得到“获悉选择结果的认知”,从而主张用“最大化”来描述选择者的效用函数。现代主流和非主流经济理论在不完全信息假设上认为,选择者受有限理性约束不可能得到“获悉选择结果的认知”,从而主张不可用“最大化”来描述选择者的效用函数。这里所说的抽象认知结构一元化,是指不是以具体的认知主体作为分析对象,而是把整个人类描述为一个同一的抽象主体,让“最大化”问题成为效用函数的核心问题。在大数据思维的未来世界,随着信息有可能出现完全化,“最大化”问题将会成为不是问题的问题。

诚然,智慧大脑对大数据进行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并通过云计算、机器学习乃至于根据人工智能实践来选择参数和设置模型,仍然没有越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这一效用函数的性质规定,但由于智慧大脑的认知形成过程是建立在具有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的大数据基础之上的,大数据能够提供完全信息的特点有可能会让智慧大脑取得效用最大化。人类绝大部分选择者是非智慧大脑者,从科学意义上来讲,大数据对他们可谓是长期的黑箱,而他们依据自己认知所做出的选择又不可能实现效用最大化,于是,非智慧大脑者将以智慧大脑者的认知作为自己认知而做出选择,这便形成了大数据时代实际意义上的一元化认知结构。如果说我们划分智慧大脑和非智慧大脑是对人类选择主体的一种新界定;那么,我们揭示这两大选择主体实际意义上的一元化认知结构,则是对大数据时代人类认知问题的一种新解说。

大数据背景下人类实际意义上的认知结构一元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相对于经济理论抽象意义上的认知结构一元化,它容易把握和理解。但它在将来能否成为一种固定化趋势,取决于智慧大脑在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意识形态等领域进行选择时获得的效用函数值。对于该效用函数值的预期,大数据思维下的智慧大脑是具备这种能力的。从经济理论分析看,对效用函数值的讨论,将涉及内蕴且展示效用函数的效用期望问题的讨论。传统经济学的期望效用函数理论,是一种运用数学模型论证选择者能够实现最大化的理性选择理论((Von Neumann and Morgenstern,1947;Arrow and Debreu,1954),现代非主流经济学是在分析风险厌恶和风险偏好的基础上,用一条S型的价值(函数)曲线取代传统的效用函数,并通过相对财富变动对选择者感受的分析,解析了选择者的效用期望会不断发生调整的情形(Kahneman and Tversky,1979)。那么,大数据时代选择者的效用期望会发生怎样变动呢?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人的主观期望与实际选择结果之间会发生经常性偏离。选择者的效用期望能否实现最大化,一是取决于选择者能否得到完全信息,另一是取决于选择者认知过程的科学化。事实上,现代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以最大化为核心的效用函数的质疑和批评,主要是围绕信息不完全和忽略认知过程展开的。大数据时代存在着提供完全信息的可能性,而智慧大脑利用互联网和运用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手段,正在实现着认知过程的科学化,这便提出了经济学必须回答的两大问题:1、大数据思维下的人类选择是否可以实现最大化,2、大数据思维下选择者的效用期望会不会发生调整。这是现代经济学没有提及的两大问题,但当我们分别从智慧大脑和非智慧大脑来讨论这两大问题时,结论或许会让笃信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学者大跌眼镜。

在未来世界,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日新月异以及移动设备、物联网、传感器、社交媒体和定位系统等搜集大数据手段的覆盖面的日益扩大,大数据的极大量、多维度和完备性给人类选择提供了完全信息的基础。智慧大脑在云计算、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的支持下,以数据分析为基础的认知过程也越来越科学化,于是,智慧大脑便可以知晓选择过程的结果,有可能实现最大化,这说明智慧大脑不存在效用期望的调整问题。另一方面,非智慧大脑以智慧大脑的认知为自己的认知,其效用期望完全依附于智慧大脑的效用期望。具体地说,非智慧大脑不对数据进行搜集、整合、分类、加工和处理,跳越了认知过程,同样不存在效用期望的调整问题。非智慧大脑效用期望完全依附于智慧大脑效用期望的情形,或者说,非智慧大脑以智慧大脑效用期望为自己效用期望的情形,统一于智慧大脑与非智慧大脑的认知结构一元化。如果要追溯非智慧大脑效用期望的变动,那就是从原先属于自己的效用期望转变成了智慧大脑的效用期望。

智慧大脑有可能实现最大化,以及不存在效用期望调整是一回事,但智慧大脑能否在所建模型中给定效用期望值却是另一回事。效用期望作为一种主观预期或判断,它不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可供大数据分析的历史数据流、现期数据流和未来数据流,也就是说,不会在互联网上留下可供大数据分析的行为数据流和想法数据流,这在决定智慧大脑难以跟踪、模拟和推论效用期望值的同时,也给非智慧大脑放弃认知而效尤智慧大脑提供了某种聊以。推崇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人脑的学者,好用Master和AlphaGo战胜世界顶级围棋高手的事实作为这种替代的立论依据,但无论我们怎样在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运用等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也找不到智慧大脑能在所建模型中给定效用期望值的科学依据。智慧大脑不能确定效用期望值,也就规定了非智慧大脑不能确定效用期望值。这又提出了一个在理论上有必要回答的问题:非智慧大脑还有没有效用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