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农业工程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业工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业工程论文

篇1

1.3应严格遵循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招标范围、招标组织形式和招标方式,以及招标行政监督部门的招标要求例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增加招标内容和核准招标事项暂行规定》中[11],明确在可行性研究报告、资金申请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中增加招标内容,报项目主管部门审批(核准)。农业建设项目一般将可研报告批复的各类土建工程建设内容,作为项目招标的依据。在实际招标中,划分标段(标包)时应注意招标范围与批复的一致性,原则上不能超出批复范围,也不能遗漏建设内容。对于农业建设项目中农业科研实验室、农业生产服务建筑招标,应根据属地管理要求,进入有形建筑市场操作。标段(标包)划分应符合工程所属地的招标规定,不能将归属多个招标行政监督部门管理的建设内容划分在同一个标段中[11]。

1.4符合施工许可要求按照属地管理要求进行划分,例如《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办法》规定[11]:“施工许可证应当以建设项目为单位领取。但房屋建筑工程可以以一个或者若干单项工程为单位分别领取;线状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可以分段领取。”“新建道路的地下管线工程应当随同新建道路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房屋附属设施工程、与房屋配套的线路、管道、设备安装工程应当随同房屋建筑工程领取施工许可证”。北京地区的农业科研实验室、农业生产服务建筑[12],在划分标段时应将附属于它们的供水、供热、电气、燃气、通风空调、弱电等设备、管线安装工程、道路、围墙、绿化等场区工程划入主体工程中,否则难以取得施工许可证。另外还应注意勿将属于不同施工许可部门的建设内容划入同一标段(标包)内。

2工程的工艺因素

2.1工程功能整体性从《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文件编制规范》(NY/T1715—2009)[3]看出,农业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突出特点是对项目的工艺部分进行单独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工艺设计和单项工艺设计总说明,实验室单项工程还需有单独的实验室工艺流程设计。标段(标包)划分时应以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之间、各生产环节之间的工艺流程关系为划分依据。一般不应将一个完整的或者阶段性的工艺流程所涉及的土建工程内容进行拆分,同时还应考虑各类工艺之间平行、顺序或者搭接的关系,不能影响项目整体功能的实现。

2.2施工组织设计[13]标段(标包)划分可能会影响到工程施工总平面布置、施工工期、施工人力资源、施工机械的投入,以及施工现场总、分包协调管理等诸方面。一般来说,对于施工平面布置,应以缩短施工运距、便于工作面展开、减少施工人员间相互干扰以及便于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为原则。对于工期,应以便于有效缩短工期为原则,尽可能使各标段平行或者搭接施工,同时兼顾冬、雨季对工期的影响。对于现场施工机械、人力资源的投入,应充分考虑劳务人员供求结构变化的影响,数量上应满足施工期间各专业合理配置的需要,同时费用总体最低为宜。对于现场总、分包协调管理,应以清晰划分现场各施工单位责任界面为原则,协调配合,共享施工资源,防止相互推诿、扯皮。

3潜在投标人竞争因素

3.1标段(标包)划分应结合工程建设需要,要求潜在投标人的资格条件目前农业建设项目工程的施工承包资质参考同类型工程建设项目要求,参照《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执行。标段(标包)划分应以资质序列、类别和等级与相应建设施工要求相符合为标准。对于在一个总体设计范围内的工程,建成后实现一个生产功能的单项工程应划分为施工总承包招标标段;类别和等级要求以形成充分竞争、就低不就高原则为宜。对于需要深化设计和只有专业工程施工队伍才能完成的建设内容,应在施工总承包招标标段中划出暂估价专业分包工程或者建设单位直接发包的专业工程;类别和等级要求也以形成充分竞争、就低不就高原则为宜[14]。如果标段(标包)划分不科学、不合理,在招标时对投标人的业绩很难提出要求。例如将农业科研实验楼和温室工程划分为一个标段(标包),在要求投标人业绩时就不能要求既有科研楼的业绩又有温室工程的业绩。因为行业、专业跨度大,一个施工单位难以同时满足。再如,将田间工程中的水源工程和田间道路、围墙(栏)池塘划分为一个标段(标包),业绩要求也难以提出。因此在分析项目工程时,还应以行业、专业跨度小、功能相近为标段(标包)划分原则。3.2以形成投标人的良性和充分竞争为标准,为能力相当的投标人提供公平的竞争平台尽可能将施工难易度、履约要求、资质(资格)、企业实力和项目部人员技术力量等要求相当的建设内容划分为同一个标段,否则评标标准将难以设定,导致投标文件编制质量参差不齐,形成竞争假象,给后期施工管理埋下隐患。例如,一个农业建设项目中同时包括一般普通民用建筑工程和有特殊洁净度要求的实验室建筑(P3\P4实验室)就不应划分为同一标段。

4评标专家因素

农业建设项目工程招标的评标委员会一般应由招标人负责组建,其构成一般为5人以上单数[10]。其中评标专家人数不得少于评标委员会人数的2/3,一般应从行政主管部门组建的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招标人代表由招标人派出,具备同等专业高级技术职称。因此,标段(标包)划分时应考虑2个问题:(1)满足专业条件的专家。例如农业建设项目中常见的科研实验类项目,常包括科研实验楼和实(试)验温室工程、畜禽舍、池塘等。如果将科研建筑工程、温室工程或者畜禽舍中任意2个或者全部划分为同一标段,评标委员会中评标专家的专业跨度会很大,难以就同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沟通,可能会出现某一专家的意见左右评标结果的情况。(2)招标人代表。招标人是否有足够的人员能满足各标段的评标需要。

5招标成本控制因素

5.1招标服务费农业建设项目招标服务费的计取执行《招标服务收费管理暂行办法》[15],采用差额定律累进计费。从工程类招标服务费费率变化规律看,计费基数越小计取费率越高。如果标段(标包)划分越多,招标服务收费就越高。标段(标包)划分时,不能以多收取招标服务费为出发点,应结合以上4个因素综合考虑,统筹、合理划分。

5.2评标成本评标成本主要包括评标专家费、招标交易服务费、评标其他费用(评标场地租赁费、交通费、就餐费)等。一般来说,标段(标包)划分越多,一方面可能涉及专业越多,需要的评标委员增多,评标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每一标段涉及的潜在投标人可能增多,评标时长增加,评标成本也会增加。如果标段划分过大,符合要求的潜在投标人数量很少甚至没有,招标失败的风险会提高,评标成本也会增加。

6案例分析

6.1案例基本情况某综合性畜禽改良中心招标项目,土建工程投资1.5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所本部和昌平区实验基地。所本部新建科研楼15000m2,框架结构,地上4层、地下1层,动物实验用房1000m2(有普通洁净度要求),地上1层,配套建设场区工程;实验基地新建畜禽现场检测室1300m2,畜禽饲养舍7000m2。立项批复土建工程全部公开招标,工期567日历天。项目建设单位为科研类事业单位,由后勤基建部门负责全过程建设管理,主要管理人员6人。监理单位已经确定。6.2标段(标包)划分分析与结果

6.2.1从法律和法规因素考量项目全部投资为2.1亿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为1.5亿元(所本部9000万元,昌平基地投资6000万元)。选择招标单位时应要求具有工程招标甲级资质,并能在北京市建设工程招标交易服务中心(总包市场)操作的单位。

6.2.2从工程工艺因素考量所本部土建工程建设内容为科研实验建筑,主要服务于科研实验人员工作需要,实验基地建设内容主要服务于实验动物饲养。两部分有独立的设计图纸,工艺分界面明显,施工场地较为宽敞、供水、供电等施工条件较为完善。所本部土建工程科研实验室除1000m2实验动物房有普通洁净度要求,施工组织设计有特别要求外,其他均为常用民用建筑工程。标段划分时,首先应先考虑分为海淀区所本部和昌平区实验基地2个部分。其次,依据特殊要求对科研实验室建设的洁净工程、空调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弱电工程等按暂估项进行专业分包。

6.2.3从评标工作因素考量评标所需专家的专业与一般建筑工程类似,行业均为建筑行业,有形建筑市场专家库分类均能满足评标要求。招标人基建部门有2人具有工程建设类专业、1人有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均为高级以上职称,最多可同时满足2个以上评标现场工作要求。

6.2.4从招标成本考量本项目投资较大,施工难度不高,符合要求的建筑企业较多,结合以上因素基本已能确定项目标段的划分,因此招标成本因素在本项目中可不考虑。综合上述分析,标段划分结果已经形成,即海淀区所本部标段(连同所本部场区工程)和昌平区实验基地标段,委托招标公司分别招标2个施工总承包单位。海淀区所本部的科研实验建筑包含的洁净工程、空调工程、消防工程、智能弱电工程按暂估项进行专业分包,待总承包招标结束后,进入北京市有形建筑专业和劳务分包市场进行招标。实践证明,本案例标段划分科学、合理,招标工作清晰、顺畅,实施效果良好。

篇2

1.3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生态文明现代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水利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不可或缺的保障系统;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还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建设为防洪、供水、生态等提供了安全保障,因此,要加强农业水利工程的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2农业节水抗旱技术

2.1节水抗旱栽培技术深耕深松技术指以土蓄水,进行深耕深松,以便加厚土层,增加土壤的透水性,从增加土壤的蓄水量;选用抗旱的农作物品种,也可以达到节水抗旱的目的;在旱地上施足有机肥,可降低用水量55%左右,因此,要合理增施有机化肥,以肥补水,降低单位产量作物的用水量;防旱保墒的田间管理,正确运用耕种技术保持和维护土壤的水分;地面覆盖保墒技术,可选用一些容易找到的材料进行覆盖,例如:薄膜、秸秆覆盖。

2.2节水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有很多,像田间地面灌水、管灌、波涌灌溉、畦灌技术等。其中,田间地面灌水技术可以节水20%,在习惯大水漫灌的的地区,可进行推广使用,长沟改成短沟,可以有效控制田间灌水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灌水的利用效率;也可采用管灌,一般可节水40%左右;采用地面灌溉技术和微灌技术,可节水80%以上。

3发展策略

3.1加强整治要对农业水利工程和设施加强整治,对大中型灌溉排水泵站进行更新改造,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农田的灌排体系进行不断完善。

3.2进行总体的规划为了促进农业更好的发展,就要根据我国新增的粮食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规划,由市、县组织,各乡镇负责实施,编制灌溉区总体规划,增加灌溉渠道和配套设施等,保证不打乱自然排水流势,立足实际,合理布置灌溉区,例如:在资源充足的地区,科学选择沟、渠,新建一些灌区,这样可以有效增加农田灌溉面积,也为农民灌溉农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民灌溉农田投入的成本。

3.3改进、完善农业水利新机制对于完善农业水利工程新机制,需要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优势,要为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提供财力的支持,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力度,建议市、县将中小型水利建设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并每年拨出专款,解决资金投入问题;另外,政府要做好水利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重点宣传建设水利工程对农民的好处,进而激发农民自动参与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去,有利于解决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人力问题,有利于水利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

3.4以重点县水利工程建设带动其他水利建设为了扩大农业水利工程建设的范围,就要加强重点县的水利工程建设,以拉动其他地区水利的建设。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并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以保障农业正常生产,实现旱涝保收的目标。

3.5实施水利惠农政策政府要加大对农民的扶持力度,按照区域面积,实施惠农政策,例如:实施电费、水费的补贴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实施水库管护财政补贴,确保水库正常运转,避免大旱之年无水可用现象的发生。

3.6积极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加快建设中小型水利设施,像小塘坝、小水池等。建设时,要立足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如喷灌滴灌、管道输水等,增强抗旱的范围和面积。

篇3

1.3实践教学内容脱离农村污水防治现实,教学效果不明显工科院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相对完善和稳定实践教学体系,如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单位有专门的实践教学指导人员、与企业有合作科研项目等。农林院校与农业企业和农村地方管理机构联系紧密,与实力强的环保和工业企业等单位合作关系较弱。我国农村环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实践指导技术人员更加缺乏。这些因素造成针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内容的实践教学力量不足,而城镇或工业环境保护内容实践教学质量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如许多农业院校虽然与部分工业企业、市政环保企业和省市级环境监测部门建立教学实践合作关系,但实习内容与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有一定差距,学生对农村农业污水处理和控制领域仍然感到陌生,今后难以尽快进入农业环境保护工作。

2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改革方向

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具有自身的特点,如农业污水性质没有工业废水性质复杂,也不像城市污水处理和控制技术工艺路线相对稳定。虽然多数为生物处理工艺,农村和农业污水处理通常会结合地理、生产、以及居住条件等因地制宜。因此农村污水处理应用技术相对单一,但处理形式多种多样。因此环境工程课程改革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2.1调整课程建设目标,形成适合农村农业环境工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依据目前我国农村和农业对环境保护人才的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侧重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实际能力的培养。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和设计课程的教学,形成面向农村和农业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建设具有专业院校特色的实践基地,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加强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效果。

2.2建设具有农业院校特色的污染控制课程教学内容我国农村水环境保护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发展缓慢。近年来,国家从路线、政策和基金等方面,对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都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和投入,农业院校有责任义务为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培养工程性人才。课程改革中,在突出基本知识与原理的基础上,设置农村和农业处理教学的大纲和内容。如:将《水污染控制工程》中污水的稳定塘和污水土地处理及适用于小型污染水的技术内容规定为一定课时必讲内容;由于农村和农业环境污染控制往往与农村地理状况、居住和生产紧密联系,增设应用案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多种处理方式的联合应用;在处理固废尤其是沼气工程中的固废等,还要考虑后续沼渣和污水综合处理等。因为农村和农业环境工程保护技术发展迅速,应补充相关新技术及应用内容,甚至专设讲座;配套与农业水环境治理相关的前修课程,如农用化学品污染,面源污染控制等,为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2.3建立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环境工程的教学体系应该包括理论、实验、实践、课程设计和工程意识教育等环节,农业院校在完善实践课程体系上应做出更大努力。理论教学基础上可以设置验证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等不同类型的实验性。因为环境工程实验的综合性强,普通意义上的验证性实验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如《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实验中《污泥性能测定实验》是污水生物处理的一项重要指标,但不同来源的污泥其性能不同,实验过程中还必须测定多项指标,是综合性强且时间持续时间也非常长(通常需要一周)的实验,应该设置综合性实验来完成;污水处理效果根据污水来源、工艺等不同而不同,设计完整创新性实验,包括污水来源选择、不同工艺设计、实验设备综合应用、检测指标与检测手段选择等。可以较好的锻炼学生从整体上系统解决实际工作中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建立农村和农业企业为主的生产实习基地。实践类教学被证明是对学生今后工作帮助最大的课程类型之一。仅靠短期的如参观城市环保企业等的认知性教学实习难以达到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也无法让学生了解农业环境工程保护的实际内容。设置2个月以上完全进驻实习单位的生产实习,聘请合作单位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地指导老师,跟随实习点的工作节奏锻炼学习,实习期间要求撰写实习的工作日记、调研报告和实习专题报告,作为考核实习的依据之一。教师定期到实习单位检查实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作出总结。实习合作单位的选择是建设农业院校特色的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关键。合作单位应该是农村环境保护企事业单位如乡镇级的环保单位;拥有农村和农业环保处理设施的农业生产单位,如大型或家庭式畜禽和水产养殖场;新农村美好乡村居民居住和旅游地的环保处理设施单位等;大型或家庭式沼气单元等。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农村和农业环境保护事业,这些单位其实非常缺乏有专业理论知识人员,期望与相关科研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也期望有理论知识的人员指导。在校的大学生已具备相当的书本知识,可以应用甚至帮助实习单位的工作,在实习中发现问题可以及时与学校老师联系,帮助或协调问题解决。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包括行政管理、专业技术、协调能力等都会得到极大提高。相反,城市环保事业单位组织机构相对成熟,企业技术稳定、生产运转顺利。学生即便是蹲点实习,但基本就是每天例行上下班,如,一个成熟氧化沟工艺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基本是全自动化控制,正常生产运转中,参数短期内不会也不可能调整,学生感性认识收获不大。依靠科研项目,通过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项目,引导学生在农村污水控制方面进行实验,如畜禽污水处理、农产品安全生产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完善教学体系,加强课程设计学习24小时后的知识保持率统计显示,讲授5%,阅读10%,视听结合20%,示范30%,讨论组50%,实践练习75%,向他人讲授/即时应用90%[10]。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应用课程是目前大学教育难以取代的优势。课程设计是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进行实际应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农业院校水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往往被忽略,完成理论、实验和实践教学后,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突出理论应用,训练大学生工程整体设计能力。并将课程设计开设在实践教学的后期,设计的内容可结合实践课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利于学生的创新。

2.5制定合理的实践课程考核制度实践课程考核因为指导人员、地点和单位性质的不同,相对理论和实验类课程难度更大,往往流于形式,不能积极促进教学。制定合理的水污染控制工程实践课程考核体系,可以针对不同的实习内容综合考察。学生实践中的表现由实习单位指导教师和校内指导老师联合评判,并以实习单位老师为主,考察学生的实习主观能动性,如到勤率、工作表现等。第二项考核内容依据学生的书面报告,如工作日记、调查报告和专题报告等是否完整,质量水平如何。设置不同权重,实习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提出问题等都是考核的重要内容。因此,可以将现场考核的权重加大,充分体现现场工作能力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实习的难易,对不同实习单位加不同的权重分。

篇4

2.1渠道施工技术

渠道主体是灌溉沟渠的核心设施,在施工中应注意各项施工技术的控制,其中包括了土模水泥砂浆施工、土模浇筑施工、预制混凝土小板、预制U型槽、预制涵管等工作。在实际的工程中,通过对灌溉网络的设计与调整,因此新建的沟渠往往会在回填的新土上进行施工,所以在施工中利用预制件来控制管道的质量以及沉降等就成为施工中的关键环节。同时预制件可以大幅度的降低施工作业的工程量,因此预制U型构件和涵管技术就成为沟渠施工的主要技术。按照干渠和支渠的设计,U型槽的尺寸也不同,所代表的深度和宽度也就不同,多数的预制件在宽度700-600mm;深度700-600mm,厚度则统一为30mm。在施工中应注意一下关键环节:

(1)土模构筑。

土模开挖是沟渠施工的第一步,开挖U型土模的时候应注意线路和深度的控制,首先应按照土质情况进行放样和划线,按照U型槽的尺寸、沟渠底部纵坡按照比例进开挖,渠道首段应考虑预制安置后与田面高度一致,尽量减少土方的开挖,控制开挖深度,保证U型槽顺利放入即可。

(2)U型槽施工。

土模开挖完成后,将U型的预制槽按照放样位置进行放置,安放过程中应保证槽的平稳和直顺,槽和槽之间预留缝隙,模型有出入的应从两侧进行找平,减少整体预制槽之间的高程差异,增加整体渠道的协调和美观性。

(3)培土施工。

完成U型槽的安放后,需要进行培土,将槽与渠堤之间的孔隙进行填充,培土时应注意质量控制,如果培土的质量差就容易导致土层流失,导致预制槽失稳,从而影响沟渠的使用效果。此时应注意进行分层夯实,回填。渠堤的顶部应保留一定的宽度,靠近田地的一侧应保留边坡,渠堤顶部应充分考虑沉降因素,夯实后高出预制槽顶10cm。

(4)镶嵌施工。

对施工嵌缝的处理也会影响整个渠道施工的质量,在施工中主要是利用嵌缝的材料对预留缝进行填充,选择C15的混凝土作为填充材料。嵌缝回填前应对缝隙进行清理,然后将混凝土填入,找平使其与U型槽内壁一致。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渠道的使用和美观。

2.2排水干沟的施工技术

(1)修筑土模。

按照梯形开挖的方式进行土方处理,两侧按照渠道的规划进行放样,开挖时应注意渠道的高程差,保证落差从而实现顺利排水,沟底宽度应按照设计要求施工,沟底的纵坡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放样,边坡比例可以设计为1∶0.45,同时保证边坡平整。

(2)沟渠基础浇筑。

排水干沟往往设置在渠道的旁边。如有车辆行驶则会对干沟产生影响马路边的土对多孔板的影响也会随之增加,如果沟底不进行处理则会影响干沟的使用状况,多孔板会出现塌陷,所以应对基础进行浇筑处理,在开挖基础上铺设碎石垫层,并浇筑混凝土。

(3)设置多孔板。

完成开挖和基础浇筑后就是安放多孔板,将多孔板依照边坡的坡度安放,板与板之间保留5cm的嵌缝,然后在板顶的外侧铺设碎石垫层,厚度应保证大于10cm,在上面浇筑大于7cm的混凝土,最后安置预制的顶条。

(4)培土施工。

干沟的是也需要对土层进行回填,并夯实。干沟堤培土应注意的是边坡的控制,靠近道路一侧应与道路进行合理的衔接,靠近田地的一侧则应保证回填宽度大于5cm,高度10cm以上,并回填一个50cm平台,利用边坡1∶0.75与田地平面衔接。(5)嵌缝回填。和干渠施工一样,完成培土后就是对嵌缝进行处理,尤其是干沟的嵌缝处理应分层进行,上部利用混凝土回填,下端则利用无砂细石混凝土进行回填,使得板后的水沿着下端渗出,避免板后的积水过多而影响多孔板的渗透效果,甚至导致坍塌。

篇5

地面水资源的污染,使得地下水过量开采、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其中苏州市的地下水开采量为1.8亿m3占总供水量的4.6%,位于全省之首。苏锡常三市城区的地面沉降中心的最大累积沉降量分别为1682mm、1100mm和949mm,三市已连片形成近3000km2的沉降区。

水环境污染除了受工矿企业污水的超标排放及生活垃圾的影响外,一个不容忽视的污染源就是农业面源污染。在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灌溉方式下,不仅浪费水源,而且大量的化肥、农药随灌溉退水流失到水体中,造成水体严重的富营养化。

推广节水灌溉、发展节水农业,可以缓解水资源紧缺的矛盾,增加环境容量,对苏锡常地区的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水资源浪费严重,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尖锐

苏锡常地区丰富的可见水资源掩盖了水质型缺水的实质,导致人们对水危机的认识不足。在农田灌溉中表现为:大水漫灌仍然是主要的灌溉方式;灌溉渠系建筑物工程与田间工程配套率较低,工程老化、失修严重;节水工程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对先进的节水技术推广力度不够。

由于苏锡常地区乡镇经济发达,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农业用水必将被工商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大量挤占。表1为苏锡常三市和全省用水构成情况,由表可以看出,苏锡常地区的农田灌溉用水比例分别为38.8%、30.9%和41.4%,远远低于全省51.3%的平均水平,并且比重逐步下降的趋势不可逆转。要保持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是一条根本出路。

二、目标和原则

江苏省《农业节水规划》中要求:苏锡常地区的节水改造要以减轻水体面源污染、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为目标。水质型缺水的现状要求我们在大力推进节水工程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做到“质”“量”并重,以增加可用水资源的总量作为节水工程的最终目标,在推进节水灌溉工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苏锡常地区总体经济水平较高,但传统、低效的农业相对于发达的工商业来说远远滞后。加大农业的投入,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是保持该地区全面繁荣、社会稳定的坚实基础。

2.坚持科学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农业节水工程应与本地区水利规划、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做到灌溉、防洪、排水、降渍统筹考虑,田、林、路、生态、环境、居民点等统一规划。

3.统一管理、优化配置的原则。根据各地水资源的承载能力,统筹考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把节约用水放到优先位置,千方百计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减轻农业用水污染,保护农用水源,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节水型社会。

4.农业节水软硬件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大中小型工程并举,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配套,先进技术与常规技术结合;在搞好节水工程措施的同时,做好农业节水工程的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

三、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重点

1.建设高效型节水灌溉工程,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区

农业高效灌溉工程是指近年来兴建的以喷灌、滴灌等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它体现的实质是节水农业要走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道路。与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喷滴灌工程主要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节水量可达40%~50%,节约的水资源和提水的动力能源相当可观;其次,与地面灌溉工程相比,非地面灌溉可增产20%~30%;而且,它不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可免去平整土地所花费用。另外,这种高压管道配水设施能够实现用水量的终端计量,为用水管理体制的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喷滴灌的产出效益与节水灌溉追求的目的是完全一致的。

从国际发展趋势来看,一般说来,人均GDP越高的国家,对农业节水的投入就越大,节水工程设施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如法国、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几个国家在1980年以前的喷滴灌面积分别达到75%、58%、80%,这主要是由于喷滴灌工程设施一次性投资较大。在江苏省典型区投资概化指标中,喷滴灌工程的单位投资为16305元/hm2,如果没有当地政府的资金投入,农民没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不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喷滴灌工程技术的推广是不可能的。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均收入在全国名列前茅,具备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经济基础条件。为了提高灌溉工程的效益费用比,工程建设应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适量发展果、茶、蔬菜、药材等高效经济的种植面积。

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不但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产生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对减轻农业造成的面源污染以及推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发展生态渠道建设,修复生态环境

生态水利是在人类实现“生态文明”过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途径。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开发水利,发展经济,为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服务。节约用水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生态水利,谋求资源—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例如德国的莱茵河,1993年和1995年发生两次洪灾,造成德国经济损失估计达几十亿欧元。分析洪灾原因,主要是由于莱茵河河流生态遭到破坏,水泥堤岸限制了水向沿河堤岸渗透所致。90年代以来,德国、美国、日本等国都花费高昂的代价拆除以前人工铺设在河床上的硬质材料来对河流进行回归自然的改造。这些经验教训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应贯穿于每一个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始终,不仅要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还要努力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

苏锡常地区目前的水质污染已经相当严重,在进行污染源削减的同时,应积极寻求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提高环境自身的修复能力。由于该地区的黏土和壤土土质占90%,土壤的持水性和饱水性较好,因此建设自然生态渠道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它能使水体充分利用水边环境(包括土壤、生物和空气等)的自然净化功能,改善水质,提高水资源的可用性,同时又不至于使水在输送过程中大量地渗漏掉。

该地区的水稻种植比例较大,如果能把节水型水稻优良品种的研发推广与控制灌溉技术的普及适用结合起来,不但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而且能减轻过量灌溉用水对水体造成的面源污染。同时,由于减少河湖的抽水量,河湖的自净能力得到加强。在少量的沙土区,可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代替混凝土衬砌的渠道输水方式,以减轻对周围水体环境的压力。

随着地表水水质的改善以及灌溉用水量的减少,苏锡常地区超采地下水的问题将得到缓解。地下水的开发应以利用浅层地下水为主,严格控制深层地下水开采量,引蓄雨季洪水回补地下水,确保在2010年前基本消除地下水漏斗。

参考文献:

篇6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具有农民户籍而又长期在城市打工的人。从20世纪80年代初少数农民离开土地到城市谋生,逐渐发展到后来轰轰烈烈的“民工潮”以及最近两年出现的“民工荒”,足见“农民工”已经成为一个存在于中国社会的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有关统计显示,我国第二产业就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7.6%,其中加工制造业占68%,建筑占80%;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中,农民工占52%。这组数据佐证了2004年中央1号文件的判断:“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是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看来,农民工的知识水平、技术能力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自己的生存质量,也关系到“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加强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深刻认识农民工

提起农民工,我们就会想起电视连续剧《民工》中鞠广大父子,他们是我国一亿多农民工的典型。从身份看,他们是农民,户籍在农村,拥有承包土地,农忙时回乡参加农业劳动,从土地上可以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看,他们大部分时间在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打工,通过劳动获得一定的报酬,对于许多农民工而言,这份报酬正是他们的主要经济收入。我国社会尚属城乡二元结构,而农民工恰恰处于“两栖”的尴尬境地,以城市生活为主,而又居无定所,工作不稳定,因而生活在城市的最底层。但是农民工的付出却凝成了现代城市巨大的物质财富,许多创新思想是通过农民工的手才变成了现实的。透过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的表象,我们看到了他们精神品格。

农民工出身于“农民世家”,以农为业,祖辈如此。到城市谋生,置身于另一种相对文明发达的环境会遇到诸多问题:干活苦脏累,工资待遇低,权益无保障,饱受城市人的歧视。这一切并没有把农民工击倒。他们一代又一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奔向城市,做那些文化人不愿做也不能做的事,顽强地走出了一条“产业工人重要组成部分”的希望之路。农民工以自己的行动锻打出属于农民工特有的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格,这是享受生活、讲究快乐的城市人无法比拟的!

当然,农民工自身的弱点也是极为显著的。

一是文化水平低。从200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占7.59%,小学文化的占到30.63%,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到49.33%,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09%,而大专及以上的仅占0.56%,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7年,另据对全国7个省市247名农民工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具有高中学历的65人,占26.3%;具有初中学历的163人,占65.9%;小学学历19人,占7.8%。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3.7%,显然,当代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偏低。

二是缺乏劳动技能。据调查,从接受职业技术培训情况来看,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职业培训的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培训或教育的占3.4%,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占0.13%,而没有接受过技术培训的高达76.4%。抽样调查显示,农村劳动力科技素质较文化素质更差,在抽样调查的46076个劳动力中,接受实用技术和一技之长的培训人数仅占总数的16.4%,而无一技之长或缺乏实用技术的人数高达83.6%,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只占调查总数的2.2%,获各种技术等级证书的只占5.2%。

三是观念落后,思维定势。农民工长期生活在农村这样一个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社会里,他们的人生从最初社会化开始,接受的就是农业经济观念,自由,闲适,目光短浅,没有志向,没有追求。他们进城打工为的是挣几个钱,养家糊口,从来没有想什么“产业工人”,“市民”,更不会去考虑市民化、城市化、现代化等问题。在许多农民工眼里,挣钱的“挣”变成了“糊”,在“糊”的观念作用下,往往可以做好的事情,也未心甘情愿做好。显然,这样的农民工与现代产业工人相距甚远。他们对先进文化很多时候是不屑一顾的。农民工落后的观念和意识导致他们的思维定势,固步自封,顽固保守,已经严重影响了自身的发展,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竞争力。作为城市产业工人一部分的农民工,要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学习,苦练内功,提高素质,使自己成为本质意义上的产业工人。

二、教育培训农民工

教育培训农民工最直接的目的是为城市塑造新型的产业工人队伍。农民工是教育培训的主体,脱离农民工的实际和需要而高谈阔论教育培训农民工是难以取得实效的。农民工的需要是生存需要,我们必须紧紧围绕这个实际来讨论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和效果诸问题。

篇7

一、农业水利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水资源无节制的开发,忽视水资源的载力问题。一定意义上说环境也是不可再生资源,一旦遭到破坏在短期内是无法恢复的,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上千年才能恢复。水资源自身的生态平衡也需要一定的水量,例如渗入地下的水、蒸发的水、排沙除淤的水、排盐碱的水、湖泊洼地的水量等等,一定要保留维持其基本平衡的水量。国外的研究表明,河道内径流为多年平均值的30%,这是保持大多数水生生物有好的栖息条件所推荐的基本径流量。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大自然才会给我们最多的回报,否则大自然的报复常常给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危害,水土流失、沙尘暴已不再是距离我们很远的事,每年春季北京及中国北方的沙尘暴天气已让我们认识到大自然的惩罚。

(2)对地质结构考察不细致,工程选址不当造成大面积库岸崩塌,诱发强烈地震,地下水位上升而引起盐碱化问题。

(3)在水库建设中缺少生态考虑,给一些濒临灭绝的水生生物带来致命打击。规划中还应设计一定的工程构造,以满足大坝流域内水生物的生活习性。

(4)给社会环境如工程带来的移民问题和耕地补偿问题,以及由于其安排不当而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都是我们要考虑的。

(5)工程施工对当地环境的影响。由于工程施工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粗放型的施工造成大量的环境污染。

二、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影响的评价方法及具体实施内容

以上重点阐述了水利工程设计和施工不当而造成的一系列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农业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起开始受到重视,国务院规定今后凡大型的水利工程都要进行环境评估,但是往往由于缺少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导致我们在环境保护这方面做得仍然不够。但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这一现象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也总结出了很多评价方法,形成一些比较成熟的理论。

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评价方法可以归纳为3种:预断评价、回顾评价和现状评价。评价方法很好理解,这里就不做过多的陈述,重点说一下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内容,可以分为四个部分:①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研究;②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③环境影响的预测;④综合分析评价,在此我相应的展开论述。

2.1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

环境状况的预先调查是第一步,也是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它为此后的工作提供依据,所以预先调查的翔实准确与否直接影响的由此的产生的一系列结论。简单说就是对工程范围内的自然和社会状况进行调查,为现状的分析和今后发展变化的预测提供基础资料和依据。具体执行上又分为自然方面和社会方面,自然方面主要有地形、地质、水文、水质、泥沙、气候、生物等等,社会方面是人口、民族、土地、经济发展、文物、军事设施等等。

2.2环境状况的具体分析

在环境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工程的特征,列出与工程有关的环境因素并且加以分析、预测,根据每项因素对环境影响程度的不同有主次的进行分析,根据各自的权重综合平衡评价。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个:

(1)清单法:将可能影响的环境因素根据作用的大小以表格形式列成清单,这一方法又分简单清单法、分级加权清单法和提问式清单法3种,分级加权清单法是目前常用的方法。

(2)矩阵法:将影响环境的因素排在纵列上,将环境效应排在横行上,构成阵列。其中,各项效应对环境因素的正负影响均按不同等级示出其影响的程度。通常,还多采取加权的办法,以识别各项因素对整体环境影响的总和。

(3)网络法:属于一种流程图的结构,由箭头与方框做有序的组合,用以说明人类活动可能产生的逐渐影响。这一方法的特点是可以形象地反映人类活动——效应——环境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

(4)叠置法:其做法是先区分影响类型并加以分别制成环境质量等级分布图,然后再将各分布图叠置起来,进行识别,筛选。

2.3环境影响的预测

环境影响的预测即预测工程兴建后可能发生的变化和影响。预测的结果一般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两种。对一些能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可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或物理模型作定量的预测估算。如预测水库建成后对局部气候的影响和对水库水质、水温的变化影响等,已能通过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估算;预测水库对库区泥沙淤积和对下游河道冲刷的影响,多兼用数学和物理两种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一些难以用量度单位表示的环境因素,则可通过类比分析或机理分析作定性的预测。如预测水库形成后对疾病流行的影响,多采取类比分析法,即选择与拟建水利工程具有相似自然、社会环境和水利工程特性的类比工程,进行对照并作出判断;对水生生物、陆生生物的影响,多采用生态机理分析法,即针对各类生物对环境要求和对环境变化的适用性,按工程兴建后的环境状况,预测分析其在数量上或种群、群落上的变化。

2.4综合分析评价

根据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将工程兴建对各个环境因素产生的影响或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工程对环境的综合影响,提出减免不利影响的措施和方案。由于水利工程对各个环境因子产生的影响错综复杂,环境效应之间又往往具有相关性,因此综合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

三、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历史悠久,勤劳的中国人自古就有行修农业水利工程的传统,都江堰、郑国渠被人们所熟知,尤其是都江堰历经二千多年仍然造福着四川人民,使自古蜀中就有天府之国之称。然而也有一些水利工程,尤其是时期的水利工程,由于人民偏执的相信人定胜天的思想,违背自然规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建立的一些水利工程给当地的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的人民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危害。新疆的农垦区越来越多的内流河干枯,沙漠化日益严重,北京的十三陵水库也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典型,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教训。所以怎样才能与环境和谐发展、怎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要深刻考虑的问题,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

任何一项水利工程都会带来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只要我们考虑周密,科学计算,科学管理,按自然规律办事,一定可以把正面影响发挥到最大,把负面影响压缩到最小。以往我们总是先破坏后治理,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效益,这是不可取的,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有责任保护好环境,保护好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

四、总结

兴修大型水利工程,必然要打破当地原有的生态平衡,人类要生存要发展,自然需要打破那些恶性的生态平衡,使其变成良性。这个过程往往要带来一些问题,从经济学上说就是一些成本,但只要我们作出科学的评估、科学设计和施工完全可以把这个成本压缩到最小,趋利避害。加强建设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观念上要更新,认识上要提高,做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资源,造福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参考文献

1郭宗楼.农业水利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0(16)

篇8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

转贴于

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

篇9

承办:河南农业大学

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

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

近年来,面对能源需求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突出矛盾,发展可再生、清洁、环保的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农业和农村作为我国清洁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重要领域,对国家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举足轻重。开发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以及低碳节能技术等,已经成为农业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了加强学术交流,提升我国清洁能源及低碳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水平,展示相关科研成果,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由中国农业工程学会主办,河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村能源工程专业委员会、《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和河南省农业工程学会共同承办的“全国农村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学术研讨会”,定于2010年4月22~24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会期3天,会后组织技术参观。

会议拟邀请国内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从事清洁能源与低碳节能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成果推广,并为企业、厂商提供科技合作的平台。

会议征集论文并出版论文集,通过评审优秀的论文拟安排在《农业工程学报》(正刊)发表,基本通过审核的将在《农业工程学报》(增刊)上发表,正刊和增刊均送El收录。欢迎相关专家、学者、企业家、研究生参加此次大会,并踊跃投稿、展示、交流。

一、会议内容

会议主题: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新进展

1)清洁能源政策;2)藻类能源利用技术;3)生物质固体燃料技术;4)生物质液体燃料(生物柴油、乙醇等)技术;5)生物气化(CH4、H2)、生物质热解气化工程技术;6)生物质发电技术;7)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8)小水电;9)小风电;10)地热开发与热泵利用技术;11)低碳节能新技术。

二、会务费

1000元/人,在校研究生600元/人。

会议期间安排住宿,食宿费用自理。

三、参会报名截止日期及汇款方式

参会回执见附件,填好后发送至,报名截止2011年4月10日。收到报名信息后,将发邀请通知。

银行汇款开户行:农业银行北京朝阳路北支行户名: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帐号:040101040009001。

邮局汇款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41号501室《农业工程学报》编辑部收,邮编100125。

汇款务请注明“学报会议费”字样,收款后统一开具发票。

四、联系方式

秦学敏电话:010-65929451,15110257104 简保权电话:010-65910066转2503,15010386132

篇10

篇11

国际上热带综合类期刊主要有来自荷兰、美国的ActaTropica(《热带学报》)和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热带保护科学》)2种期刊。ActaTropica④由荷兰主办,Elsevier出版,1944年创刊,是世界上创刊最早的热带研究期刊。月刊,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2.218,是一本有关传染病研究的国际杂志,内容涵盖公共卫生科学与生物医学等研究,特别强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人类和动物健康有关的主题;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的人畜健康、疾病生态、数学建模、社会科学、气候变化等方面的论文。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⑤由美国MongabayCorporation主办和出版,2008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38,为开放存取电子杂志;主要出版有关欧洲、北美地区热带森林和其他热带生态系统保护领域的原始性论文和最新评论,接收研究论文、评论文章、通信、观点文章和短讯。

热带地理类期刊

热带地理类期刊主要有来自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加拿大等国家的《热带地理》、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新加坡热带地理》)、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马来西亚热带地理杂志》)、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加拿大热带地理杂志》)4种期刊。《热带地理》⑥由广州地理研究所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双月刊。主要报道国际上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研究方面的成果,报道内容涵盖地理学及其各分支学科、相邻或交叉学科具有创新性和前瞻性的研究论文、前沿动态、研究进展、社会热点等。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NationalUniversityofSingapore)主办,Wiley出版,1953年创刊,季刊,为S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277;影响分区为地理类Q3;主要刊登热带地区自然、人文环境方面的理论研究、实证研究、评论,以及与地理相交叉学科的发展问题。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⑧由马来亚大学地理系(DepartmentofGeography,UniversityofMalaya)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半年刊,为EI收录期刊,主要刊登人文地理、自然地理、热带亚热带地区地理与环境等方面的论文。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⑨由加拿大劳伦森大学(LaurentianUniversity)主办和出版,2013年创刊,半年刊,英-法双语出版;暂无影响因子;专注于热带环境,重视开放讨论;其报道内容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地理、制图、遥感、环境、文化地理、经济地理、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城市地理、地缘政治等。

热带生态类期刊

热带生态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英国、德国、印度的Journalof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学杂志》)、Ecotropica(《生态热带》)、TropicalEcology(《热带生态》)。JournalofTropicalEcology⑩由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CambridgeUniversityPress)出版,1985年创刊,为SCI收录期刊,双月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0.904,影响分区为生态学Q4;主要报道热带生态学领域的原创性研究或评论,重视通过实证研究来调查陆地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对种群进化和生理生态方面的思考,对热带地区生态科学在定量和统计方面的提升是其重要目标之一。Ecotropica⑪由德国热带生态学会(German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主办和出版,1995年创刊,半年刊。TropicalEcology⑫由国际热带生态学会(InternationalSocietyforTropicalEcology,ISTE)、印度BenerasHindu大学植物系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季刊,主要刊登热带、亚热带生态学各专业论文,包括植物生态、生态系统、土壤生态、生态压力、生态保护、生态恢复、生态演化、国际上生态变化、可持续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人文生态等方面的内容。

热带生物类期刊

热带生物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美国、哥斯达黎加、中国、澳大利亚等国的5种期刊:Biotropica(《生物热带》)、TropicalPlantBiology(《热带植物生物学》)、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热带生物学杂志》葡萄牙文版)、《热带生物学报》和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热带草地》)。Biotropica⑬由美国热带生物与保护学会(AssociationforTropicalBiologyandConservation,ATBC)主办⑭,Wiley出版,1997年创刊,双月刊,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为1.730,影响分区为生态科学Q3;主要报道关于热带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以及热带生物的进化、行为和种群生物学方面的原创性研究。TropicalPlantBiology⑮由美国于2008年创办,Springer出版,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1.400,影响分区为植物学Q4,季刊,该刊报道内容涵盖快速发展的热带植物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学、进化、发育、细胞和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组学、基因组生态学和分子育种,多发表原创性研究和评论文章,偶以专题的形式聚焦单一热带物种或某种大的突破。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⑯由哥斯达黎加大学(UniversidaddeCostaRica)主办,SciELO出版,1969年创刊,季刊,葡萄牙文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95,影响分区为生物学Q4,主要报道内容:热带生物学和保护热带生物领域的文章。选择标准是具有新的信息,论文具有相应实验设计、长时段实地工作和完整体系的分类学系统研究。《热带生物学报》⑰由海南大学主办和出版,2009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报道热带生物学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专题评述、学术问题讨论、研究简报(或快报)、成果摘要等。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⑱由澳大利亚热带草原协会(TropicalGrasslandSocietyofAustralia)主办,热带农业研究中心CentroInternacionaldeAgriculturaTropical(CIAT)出版,1967年创刊,英-西双语刊,在线期刊,3期/年,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林业、牧业的研究成果,包括奶业和牲畜研究。

热带农业类期刊

热带农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源自中国、印度、马来西亚、墨西哥、牙买加等国的8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杂志》)、TropicalAgriculture(《热带农业》)、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波坦尼卡热带农业科学杂志》)、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热带与亚热带农业生态系统》)、《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⑲由印度科技部科学与工业研究局(DepartmentofScientificandIndustrialResearch)主办和出版,1961年创刊,原名AgriculturalResearchJournalofKerala(1961―1992年),半年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关于作物科学、农业生态系统管理和保护等各方面的文章,特别是将生物、工程、生态和社会知识应用于热带地区农作物、种植园和园艺作物的管理。TropicalAgriculture⑳,由牙买加西印度大学(UniversityoftheWestIndies,Jamaica)主办,1921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范围:综合性热带农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21由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UniversityPutraMalaysia)主办,Putra大学出版社(UPMPress)出版,1978年创刊,季刊,OA期刊,为Scopus收录期刊,主要报道内容:热带农业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生物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昆虫学、渔业、林业、食品科学、遗传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和管理学、生理学、植物和动物科学、植物生产、兽医学。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22由墨西哥尤卡坦自治大学兽医和动物科学学院(FacultyofVeterinaryMedicineandAnimalScience,UniversityofYucatan,México)主办和出版,2001年创刊,在线期刊,季刊,为Scopus收录期刊,该刊致力于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认识和发展,鼓励与该领域相关或交叉学科的成果来稿。《热带农业工程》23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1976年创刊,中文刊,双月刊,主要报道内容为农业机械工程、水土保持、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电气化与自动化工程、仿生科学与工程、农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生物工程(生物资源)、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农产品转化增值工程、经济与管理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领域的内容。《热带农业科技》24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云南省热带作物学会主办,1977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以天然橡胶、咖啡、热带水果、南药、热带花卉等为主的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论文和快讯,内容涉及热带农业资源与开发、遗传育种、生理生化、土壤农化、植物保护、农业生态、热作气象等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试验简报、综述述评等。《热带农业科学》2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报道范围是:国内外热带农业科学研究与生产技术动态;有关热带可持续农业理论和实践研究论文,动植物品种选育、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现代集约化种养技术、农业生物灾害防治、农产品储运保鲜加工等科学试验报告;农业经济管理,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研究,新技术开发、应用和推广等。《热带作物学报》26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主办和出版,1980年创刊,中文刊,月刊,主要刊登国内外热带作物特别是巴西橡胶树、胡椒、咖啡、剑麻、香草兰、椰子、木薯、甘蔗、热带果树、南药等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新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以创新性学术论文为主,兼顾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试验总结、专题评述和学术问题讨论等稿件。

热带林业类期刊

热带林业类期刊主要包括来自马来西亚和中国的2种期刊。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热带林业科学杂志》)27由马来西亚林业研究所(ForestResearchInstMalaysia)主办和出版,1988年创刊,英文刊,季刊,为SCI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466,影响分区为林业科学Q4,主要报道关于热带森林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管理学、造林学、保护、利用和产品开发和发展方面的原创性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热带林业》28由海南省林学会主办,1973年创刊,中文刊,季刊,主要刊登林业方面的研究论文、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综述与述评、科技信息等。

热带气象类期刊

热带气象类期刊主要有《热带气象学报》29的中、英文版,由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主办,中国气象出版社出版,中文版创刊于1984年,现为双月刊;主要刊登海―气相互作用、中低纬相互作用、低频振荡及遥相关、低纬大气环流异常及其机制、热带大气环流异常的影响、季风动力学、热带气旋动力学与运动学、热带应用气象、热带大气探测、热带大气物理、热带大气环境与化学、热带气候变化及其与国际上变化的联系、热带大气科学试验、以及相关方面等的学术成果。英文版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30于1995年创刊,季刊,为SCIE收录期刊,2016年影响因子0.600,影响分区为气象与大气科学Q4,集中刊登热带大气动力学、天气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大气环境及数值天气预报等方面的学术成果,报道新的预报方法和成功的经验,综述本领域科研进展及动态。

热带海洋类期刊

热带海洋类期刊有《热带海洋学报》31(JournalofTropicalOceanography),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1982年创刊,中文刊,现为双月刊,这是国际上唯一的一份专门研究热带海洋的期刊。该刊主要刊载南海及邻近热带海洋学研究中有关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沉积、河口海岸、海洋生物、海洋污染与防治、海洋仪器与技术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学术论文以及反映最新学科前沿动态的综述性文章。

2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分布特征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区域分布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主办国分布在五大洲的12个国家。其中,亚洲国家的热带研究期刊种类最多。包括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等4个国家;其次为拉丁美洲,有墨西哥、牙买加、哥斯达黎加等3国;北美洲有美国、加拿大两国;欧洲有德国和荷兰两国;大洋洲仅有澳大利亚。在热带研究期刊的主办国中,中国主办的热带研究期刊数量最多、学科最全。包括《热带地理》《热带气象学报》(中、英文版)、《热带海洋学报》《热带作物学报》《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学》《热带农业科技》《热带林业》等,涉及热带地理、气象、农业、海洋等多学科领域。

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的语言文字分布

国际热带研究期刊从语种上看,包括英文、中文、葡文、西文、法文等5种语言期刊。国际上热带研究期刊中,英文刊的数量最多,共15种,占总刊数的一半以上。包括:ActaTropica、TropicalConservationScience、Singapore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Malays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TropicalEcology、JournalofTropicalEcology、Ecotropica、Biotropica、JournalofTropicalForestScience、TropicalPlantBiology、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e、TropicalAgriculture、PertanikaJournalofTropicalAgriculturalScience、TropicalandSubtropicalAgroecosystems、JournalofTropicalMeteorology。2.2.2热带研究期刊的中文刊热带研究的中文期刊数量仅次于英文刊,为9种。占热带研究期刊数量的1/3,即《热带地理》《热带生物学报》《热带林业》《热带农业工程》《热带农业科技》《热带农业科学》《热带作物学报》《热带气象学报》《热带海洋学报》。葡萄牙文刊1种,RevistadeBiologiaTropical;英-西双语刊1种,TropicalGrasslands-ForrajesTropicales;英-法双语刊1种,CanadianJournalofTropicalGeography。

篇12

[2]宋坚利,何雄奎,张京,等。TT型循环喷雾机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4):31-36.

[3]杨学军,严荷荣,徐赛章,刘仲。植保机械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m.农业机械学报,2002,33(6):129-131,137.

[4]邱白晶,李会芳,吴春笃,史春建,周宁。变量喷雾装备及关键技术的探讨[J].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5(2):97-101.

[5]武丼田。喷杆式喷雾机的喷头高度和喷头间距的实验探讨[J].农业机械学报。1987,2:90-92.

[6]陈树人,韩红阳,陈刚等。喷杆喷雾机机架动态特性分析与减振设计[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⑷:50-53,20.

[7]魏新华,蒋杉,张进敏,等。脉宽调制间歇喷雾变量喷施系统施药量控制[J].农业机械学报,2013,44(2):87-92,86.

[8]王万章,洪添胜,李提,等。果树农药精确喷雾技术[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6):98~101.

[9]何雄奎,严苛荣,储金宇,等。果园自动对靶静电喷雾机设计与试验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6):78-80.71

[10]宋坚利,何雄奎,曾爱军,等。罩盖喷杆喷雾机的设计与防飘试验[J].农业机械学报,2007,28(8):74-76.

[11]王熙,史万苹,王新忠。变量喷药机MSNC控制系统应用研究,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2007,19(1):52-55.

[12]张京,李伟,宋坚利,等。挡板导流式喷雾机的防飘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5):140-142.

[13]翟长远,王秀,密雅荣,等。PWM变量喷雾喷头流量模型[J].农业机械学报,2012,43(4):40-44.

[14]王波,宋坚利,曽爱军,等。剂型及表面活性剂对农药药液在植物叶片上铺展行为的影响[J].农药学学报。2012,14(3):334-340.

[15]张俊雄,曹峥勇,耿长兴,等。温室精准对靶喷雾机器人研制[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增刊2):70~73.

[16]Oerke,E.C,Croplossestopests[J].AgriculturalSciences,2006.144(2):31-43.

参考文献

[1]冯哲志,沈月新。食品冷藏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394-400.

[2]周惠明。影响速冻食品质量的关键因素[-!].食品工业,1998(6):42-43.

[3]王欣,刘宝林。速冻羊肉冷藏链中断后的品质变化模拟实验及保藏期预测[J].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2):154~157.

[4]肖琳琳,张凤英,杨宪时,等。预报微生物学及其在食品货架期预测领域的研究进展[J].渔业学报,2005,27(1):68-73.

[5]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GB/T24617-2009冷冻食品物流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

[6]李子雨,潘治利,艾志录,等。动力学模型预测速冻饺子贮藏品质[J].食品与机械,2010,26(2):50-53.

[8]王欣,刘宝林,谷雪莲,等。冷藏链中温度波动对速冻水饺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R].上海市:上海理工大学低温医学与食品冷冻研究所,2007.

[9]华泽钊,李云飞,刘宝林。食品冷冻冷藏原理与设备[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16-118.

[9]曹平,于燕波,李培荣。应用WeibullHazardAnalysis方法预测食品货架期[J].食品科学,2007,28(08):487-491.

参考文献

[1]李广弟等单片机基础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1.7

[2]楼然苗等51系列单片机设计实例北京航空航天出版社,2003.3

[3]唐俊翟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冶金工业出版社,2003.9

[4]刘瑞新等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

[5]吴国经等单片机应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1

[6]李全利,迟荣强编著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

[7]侯媛彬等,凌阳单片机原理及其毕业设计精选2006年,科学出版社

[8]罗亚非,凌阳十六位单片机应用基础200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9]北京北阳电子有限公司,061A凌阳单片机及其附带光盘2003年

[10]张毅刚等,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哈工大出版社,2004年第2版

[11]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

[12]霍孟友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学习概要及题解,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

篇13

主办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2-2090

国内刊号:23-1275/S

邮发代号: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1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