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乡村教师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本文作者:张俊莲工作单位:河南大学档案馆
1.硬件设施的差异。城市的教育硬件条件好,在很早的时候已经实现教学楼上课,交通条件好。而农村现在政府加大了对中国农村教育的投入,一些地方也实现了教学场地教学楼化,但有一些地方,教学的场地还存在着危房,即使实现了教育场地的教学楼化,但级别低,不配套,冬天没有暖气,特别在中国的北方,天寒地冻,有的教学楼缺少窗户玻璃,不得不用塑料纸,甚至不得不用硬纸板把其堵住,但寒风还是从缝里吹进来,教室里与外面的气温基本一样,只是风小些。夏天,在农村的教学楼只有几个吊扇,有的还是不能工作,由于往往农村的教学楼只有一两层,不像四五层的教学楼的下两层凉快些,教师和学生在里面上课,往往都是汗流浃背,不停的抹汗。在当今信息化的社会,城市的家庭和学校大都普及了电脑。而在外国的广大的农村地区,有一部分地方国家为其配备了一台电脑,但大多地方是没有的,即使有的地方有,由于在中国的农村上网费比城市贵的多,所以学校的校长为了节约教育经费,也常常不上网。在教育经费的保障上,中国现在在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实行的是按学生人数分发教育经费的政策。而农村的学校往往人口居住分散,每个教育点年纪不少,而学生少,而这样,分得的教育经费就少。教师数量配备少,这是由于中国在大多数农村地区的骄傲是的配备是按照学生的数量配教师,而农村地区年纪多,而学生少,所以所配的教师就少。2.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差。中国对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而高等教育实行收费教育。而农村的人均收入大大低于城市居民的收入,中国是世界少有的存在着这样严重的城乡这么大差距的国家,而在高校教育收费这一方面对农民子弟完大学生梦的影响方面,虽然国家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对农村贫困家庭孩子的倾斜,但就是这样,让一个农民供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也是一个相当大的牺牲和负担;再一点,中国现在对大学生的就业实行双选择,这一政策无疑给用人单位和择业者都提供在选择上的自由,但作为农民,他们还是喜欢以前的由国家分配的政策,由于在公务员招考和国有事业单位的人员招录用上存在着严重的腐败和不正之风,而农民是一个缺乏各种资源的弱势群体,这就造成了一个对供自己的子女上大学的期望值极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农民对自己的教育大多是不重视的,虽然,他不敢说:我的孩子学习不行,也考不上大学,现在小,不能去打工,就在这里长长身体的话。但是,如果碰上一个刚毕业的做了教师的大学生,不知深浅,经常给学生在放学后或星期天不可,这里的农民大多不会感激,而是要在背后骂娘的,这我见得多了。而在城市,以农村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城市的教长对自己的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视,往往会采取各种措施,包括贿赂教师,来提高其子女的学习成绩。3.生存环境艰苦。由于近几年国家对农村的倾斜政策,农村的交通等基础条件已有很大的改观,特别是在城郊的农村,由于摩托车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已在教师中大大普及,所以其生活条件与城市已基本无疑,甚至还有许多在城市置有房产。而在中国广大的偏远的山区学校和教学点,虽然,与以前的条件有极大的改观,但是,其落后、艰苦的自然环境是依然存在。在这些偏远的教学点,第一是,教师少,有一些是本地的教师,甚至是代课教师,放学后人家就回家了,而外地来的教师就只有一人伴电视了,在一些偏远的山区,由于中国收缴猎枪,所以半夜还可听到狼嚎,这对一个男教师就已够毛骨悚然了,更何况,甚至还有极少的缺少背景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遇到天旱,在夏天吃水就成问题,有的要跑数里的山路去挑,更不用说吃蔬菜了。
这种的环境的条件对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育和教师造成的后果是严重的,对教育上的影响,大家都明白,这里就不赘述。在这里主要谈的是对农村教师造成的影响。1.待遇不公。大家都知道多劳多得的道理,这是一个设计公平正义的问题,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当地的教师付出的就多,可是他们获得的就少,而不是多。我们知道,在中国存在着严重的城乡差别,在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师,付出的多,却获得的远远小于城市教师。即使在同一地区,虽然,当地政府或教育部门对在偏远地区教学的教师,有一定的补助,但这杯水车薪。我上面说过,中国的现行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经费的划拨是按照学生的人数,而中国实行的也是双重标准,城市的标准高,而农村的低。而在同一地区,处于偏远地区的学校学生比城郊的少的多,那么,其教育经费就多,而且这里的学校由于有许多人愿意上,所以就有收得许多的教育赞助费。在这些地区教学的教师的福利就好,学校也就经常以组织听课交流等为名,让自己的教师去旅游,当然,由于家长对教育的重视,教师不仅能获得一些现实的好处,在社会上也受人尊敬。而在偏远地区的教师,由于实行安学生人数的多少配备教师,表面上,这里的教师还有可能多于其它地区。但是由于班级多,一个老师要教好几门的课,甚至是两个年级,有的不得不实行复式班教学。这样,这里的教师的负担是大大加重了,有时确实是没有办法,而实际的情况是,大多人不愿到此地教学,教师不够,不得不雇佣一些初中都不毕业的女孩,来这里代课,这样,学校的教育经费更是捉襟见肘。另外,由于现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实质还是唯学生考试成绩论英雄(虽然国家有明令政策禁止在中小学生中进行比赛性统考),学校管理者就是这样的成绩来决定了事的奖惩和评级晋职称。由于,在这种环境下偏远山区的学习成绩很难考上去,所以,在开教育的会议上,环境好的地区教师大都是授奖的对象,而山区的是受批评的对象。2.影响青年男教师的终身大事。在偏远山区任教的大多是没有背景的教师,特别是没有背景的男青年教师。刚刚毕业,正是到偏远地区进行锻炼的阶段,一般的刚毕业的女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分到这里的极少。而没有特别特殊背景的刚毕业男青年教师大多旧的到这地方锻炼,过两年,一部分门路活的,就跑关系走了,而一些没关系又老实的就成为长期的留守人员。现在,由于可以打工,门路多,大多有点姿色和想法的女子,甚至是农民,并不愿意嫁给这些在以前还有一点魅力的吃商品粮的男青年教师。而一些认为自己读过几年书,又不愿意降低自己的要求娶一个太一般的女子,这样在教师里面,就有了一些这样的老光棍。
综上所述,要解决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首先得关心偏远山区的教师,特别是一些大龄未婚年青年教师的生活,改善办学条件,提高他们的待遇,在福利和评优、评先和晋级方面,向他们进行必要的倾斜;以人性化管理为主,对他们多鼓励,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婚姻和家庭状况,用实际行动感化他们;对他们少批评,理解他们的奉献,其实能长期坚持在偏远地区教学的,有一部分是脾气耿直,不愿意走那种关系之路,这种人最需要的是理解,只要管理者能够真的关心他们,而不是高高在的用官话训斥他们,这些人是愿意努力工作的。
篇2
马克思说:“不仅五官感觉,而且连所谓精神感觉、实践感觉(意志、爱,等等),一句话,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是由于它的对象存在,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1〕人的“人化”,首先需要具有“人的本质客观展开的丰富性”的对象。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文学成为幼儿生命成长和心灵发展的精神之根。正如黄云生先生所言:“一个人呱呱落地之初,心性尚处在混沌未开之时,便有文学来和他陪伴……在整个幼儿时期,文学对人们当时,以后乃至一生都产生有益的影响。”〔2〕幼儿文学悄无声息地将向外的审美活动内化升华为幼儿精神世界的自我建构能力,使“混沌”的人逐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然而在自然状态下,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进入幼儿的视野,与幼儿建立属人的关系,具有太大的偶然性,所以需要幼儿文学教育的参与。
一、认识论与存在论的分野
审视幼儿文学教育的历史和实践,我们发现,我们没有时刻以提升幼儿的精神品质为旨归,有时甚至在远离这一命题的地方徘徊不前。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言》教材,对入选的幼儿文学作品基本是按照“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的维度来设立教学目标的。如《拔萝卜》的教学目标是“使幼儿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学习词:拉、帮忙、一起;词组:拔萝卜”。同样,《小熊请客》的教学目标是“教育幼儿爱劳动、有礼貌”,“学习词:讨厌;词组:又懒又馋”。上述幼儿文学作品的教学目标并没有以文学为本体,而是通过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为思想品德教育和语言教育服务的目的,文学由此成为手段和中介,甚至被异化为非文学。郑荔在《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中也揭示了文学教育的这种“工具化”现象。“我们考察了幼儿园很多文学作品学习的教学目标,发现主要是学习某种句式或者词汇,而通过作品学习明白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就是更普遍的目标,在比较次要的目标中才有可能谈到儿童的情感、态度方面的变化。”“要孩子们懂得撒谎是不良行为,就给他们讲述《狼来了》;要孩子们戒骄戒躁,《龟兔赛跑》就成为首选的作品。”〔3〕
文学教育的这一偏离甚至背离文学本体的现象由来已久,已经成为幼儿文学教育的“集体无意识”状态。我们认为,这种“集体无意识”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了认识论哲学的统摄和规约。
认识论哲学是一种二元论哲学,认为人是认识世界的主体,世界则是被认识的客体,人和世界的关系就是认识与被认识的关系。认识论哲学进而把世界分成“现象”和“本质”两极,并运用本质的一极去压制、取代现象的一极。认识论哲学的本质是知识论,人可以通过对世界的认识,通过判断、推理等逻辑方法,获得一切关于世界的知识。认识论制约下的文学理论认为文学是对世界的模仿、复制、再现,由此我们可以通过文学达到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其本质的把握。
上述幼儿文学教育的“思想品德工具论”倾向和“语言工具论”倾向,都是认识论哲学的折射。“思想品德工具论”认为幼儿文学作品是思想品德的载体,文学作品蕴含的思想品德内容是幼儿认识的客体,而且是幼儿必须把握的本质。“语言工具论”则把幼儿文学作品作为学习语言知识的手段,文学作品为幼儿提供的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的例子。在这两种倾向中,幼儿文学作品都被看作是认识的对象而不是感受、体验的对象。基于认识论哲学的幼儿文学教育就这样把掌握语言知识、形成道德认知等作为教育目标,把语言知识和道德认知的学习作为教育内容,把讲授和灌输作为主要的教育方法。然而,这样的文学教育堵塞了幼儿与幼儿文学的天然通道,离文学教育提升人、塑造人的目标距离太远甚至南辕北辙。指导幼儿文学教育的哲学思想应该从认识论走向存在论。
与认识论不同,存在论从揭示人的本真存在出发,揭示世界的意义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存在论反对把主客体对立起来或分离开来的二元论倾向,认为必须消弭现象与本质、个别与一般等二元对立格局而走向“主客消融”、“物我同一”。在方法论上,存在论倾向于人的感受、直觉、体验、想象、领悟、意会等。反映在文学上,存在论认为文学不是对世界的模仿和再现,而是对世界的建构和照亮。认识论关心的是文学对世界的模仿是否正确,执著于事物的“在场”;存在论则关心文学对世界的照亮和拓展,企求通过文学把人们的眼光和心灵引向无穷的“不在场”,使人们对世界的感受和理解得到延伸和扩充。
在存在论视域内,存在被认为是超越了主客体二元对立而进入主体间的存在,孤立的主体性变成了交互主体性(或主体间性)。这也正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马丁・布伯认为,人在面对外物时持有两重态度,“我―它”和“我―你”。在“我―它”关系中,人总是出于自我的种种需要将周围的一切当作“它”,当作与“我”对立的客体。“它”是“我”利用的对象,是满足“我”之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我”与“它”之间是一种有限的利用关系。而在“我―你”关系中,人不再以“利用”的态度对待外物,不再将外物视作“它”,而是将其看作“你”。“我”和“你”是两个平等的世界,“我”以“我”的整个存在接近“你”,发现“你”,在“你”中照出“我”自己,发现“我”自己。〔4〕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正是这样的“你”,幼儿正是在与“你”的对话和融通中走出混沌。
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这是幼儿文学教育的一场革命。正如王尚文先生所说:“‘主体间性’这一概念让我们找到了文学教育新的理论依据和更为有效的进行文学教育的途径与方法。”〔5〕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法的分野
认识论把幼儿文学作为客体,追问它的在场意义,即“文学是什么”;存在论把幼儿文学视为促进幼儿精神品质提升的另一主体,追问的是文学的不在场意义,对文学的提问方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向,关注的是“文学对我意味着什么”。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强调“文学有什么,我就教什么”,文学有语言,我就教语言;文学有思想,我就教思想……基于存在论的文学教育更强调幼儿从文学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体验文学与自身生命之间的精神联系。当小红帽被狼吃到肚子里的时候,“我”仿佛也被吃到狼肚子里去了,“我”感到恐慌、愤怒;当猎人将小红帽解救出来时,“我”又和小红帽一起欢呼,一起雀跃……幼儿以文学建构出来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以文学人物体验的悲欢为自己的悲欢。
基于认识论的幼儿文学教育与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有根本性差异:认识论旨在让幼儿认识文学,而存在论旨在让幼儿亲近文学。认识论文学是把幼儿的心灵引向知识,幼儿与文学是分离的、疏远的、没有感情的。如此久陷科学主义的泥淖,幼儿很难成长为健康、自由、和谐的人,相反,倒可能成为马尔库塞所诟病的“单向度的人”。存在论则让幼儿在亲近文学中从一个人的天地里走出来,走进一个与人来往、与人沟通、与人共享的“属人的世界”。正是在与他人来来往往的沟通中,幼儿建立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广泛而美好的精神联系,积累起对于这个世界丰富而美好的情感,进而一步步获得马克思所说的“属人的本质”。
教育目的不同带来了教育方法的分道。要达到认识论的教育目的,让幼儿从现象中把握本质,教师只能采取讲授和灌输的教育方法。通过分析、推理,抽象出道德的教条,汇集成理性的知识,这成为认识论文学教育的基本程式。这一切与亲近文学无缘。而文学教育的实质则是情感教育,亲近文学必须用感情召唤感情,用感情打动感情,而且必须用感情去体验感情。所以说,体验才是幼儿文学教育的必经之路,教师应该引导幼儿去体验幼儿文学作品中的生活图景和情感世界,从而让幼儿发现自我,拓展自我。发现自我,不仅仅是“我看见了”,“我知道了”,而且是“我体验到了”,“我”化入“他”的形象之中,和“他”一起期待、渴望,和“他”一起欢歌、痛哭。发现是感情对感情的发现,开拓是感情对感情的开拓,正是在发现和开拓中,幼儿扩大着自我的疆域。
三、存在论幼儿文学教育的实践意义
基于存在论的幼儿文学教育在实践层面如何落实?这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这里不存在一个可以预设的方案,必须随着实践的展开而不断趋向丰富和完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语言教育内容和要求中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为幼儿文学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一些实践工作者也开始自觉不自觉地走在从认识论到存在论转变的途中。
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选入了下列一首童谣: 〔6〕
逗蚂蚁
童 昌
蚂蚁来呀来,
快快来吃饭。
什么饭?黄米饭。
什么菜?炒青菜。
什么筷?毛竹筷。
什么碗?烂泥碗。
吃不了,往回搬。
哼唷哼唷搬得欢。
教学指导:
《逗蚂蚁》由传统童谣改编而来,节奏活泼,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但与大多数传统童谣一样,其逻辑性不强,有些形象和词句不适宜用道理去“推究”。因此,组织活动时不必拘泥于“黄米饭”、“炒青菜”、“毛竹筷”、“烂泥碗”等概念的推究,而要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娱乐性内涵。
在《逗蚂蚁》这则童谣的教学指导中虽然没有提出具体教学方案,但已经非常明确地提出要挖掘文学作品的趣味性、娱乐性内涵,而不是紧紧抓住几个概念不放。教师可以在挖掘作品的趣味性和娱乐性上下功夫,通过分组朗读、表演等方式来展现这首童谣对幼儿的存在性意义。
还有教材对美国作家洛贝尔的《圣诞节前夜》设置了如下教学方案:〔7〕
目标:
1.感受、理解故事角色间真挚的友情。
2.懂得朋友间应互相关心、帮助。
准备:
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
过程:
1.青蛙和癞蛤蟆真要好。
(1)请幼儿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2)教师:生日那天,癞蛤蟆为什么着急?它担心什么?
(3)请幼儿再次完整地听一遍故事。
(4)教师:癞蛤蟆准备好长绳子、提灯、平底锅,它想去干什么?
(5)教师:青蛙为什么来迟了?它为什么要送癞蛤蟆一只钟?
(6)教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好朋友?
2.学学青蛙和癞蛤蟆的对话。
(1)教师出示青蛙、癞蛤蟆的布绒玩具或自制指偶,引导幼儿思考:癞蛤蟆看到青蛙来了心情怎样?应该怎样表现?
(2)教师左手操作“青蛙”,右手操作“癞蛤蟆”,表现癞蛤蟆连珠炮似的发问过程,引导幼儿体验焦急、关切的心情。
(3)教师扮演癞蛤蟆,幼儿扮演青蛙,学学它们的对话。
3.有朋友真好。
(1)教师:癞蛤蟆看到好朋友没来,十分担心。原来青蛙是为了给好朋友准备生日礼物才迟到的。它俩互相关心,真是一对好朋友。
(2)教师:有好朋友真好,你有好朋友吗?
(3)教师:有的小朋友暂时没有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帮助他呢?
建议:
1.生日那天,癞蛤蟆不见朋友前来,心中涌现出一连串可怕的遐想,它准备去救助青蛙。作者对癞蛤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和动作的描写十分细腻,真切地传达了它们之间纯洁、真挚的友情,质朴但具有感染力。
2.该活动可重点引导幼儿了解故事角色的思想情感,从而影响幼儿的交往行为。
该方案在教学目标上强调感受,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验,在教学中尝试用变换问题的方式让幼儿倾听文本,而且问题的设计注重引导幼儿体验文本中“不在场”的一面。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教师用玩具和指偶表演的方式让幼儿学习作品主人公的对话。幼儿表演的过程就是进入文本的过程,感受语言的过程就是体验爱和友谊的过程。这样的方法饶有趣味,引人入胜。上述方案从教学目标到教学过程,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存在论思想,可资借鉴。但可能是摆脱不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影子,在教材中这个故事已被改名为《有朋友真好》,而且在方案设计中时常过分强调文学作品的教育意义。可以说,该活动方案仍然存在继续探索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87.
〔2〕黄云生.文学,在人之初〔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5,儿童文学专刊.
〔3〕郑荔.教育视野中的幼儿文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17-18.
〔4〕〔5〕王尚文,徐珞翰.从主体间性看文学教育:兼谈
《新语文读本》小学卷的编写〔M〕//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中国儿童文化第一辑.杭州: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88-89.
〔6〕浙江省《幼儿园课程指导》委员会.幼儿园课程指导手册:语言〔M〕.北京:新时代出版社,2003:216-217.
〔7〕王瑞祥.儿童文学创作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69.
Preschool Literature Education: from Theory of Knowledge to Theory of Being
Dong Wenming
篇3
一、我国高等学校道德教育的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高等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了越来越显著的成就。具体表现为:学生的政治思想状况是积极健康的,他们关心国家大事,积极拥护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并且有积极参与改革的意识,有价值观的学生和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逐步扩大,在学生中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和较好的导向作用。道德价值取向是健康的,他们既重精神,重成就,也注重现实的自我。竞争意识、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精神进一步增强和发挥,他们渴求知识,成才目标明确,学习目的更加明朗化,“读书热”再度兴起。参与意识增强,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校园文明状况明显好转。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中西文化交流碰撞,“德育为首”的原则还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尤其是实现的方式,即道德教育,还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倾向和问题。其主要表现是:德育内容单调、陈旧,与社会现实脱钩或错位;集体观念的淡化,价值取向的偏差,生活情趣的趋庸,在部分大学生中时有表现。这些问题如长期得不到根本解决,就不能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将严重影响我们的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对社会主义事业造成危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应该只给学生讲道德理想,还是在讲道德理想的同时,也让学生尝试应对相对复杂的现实呢?
二、高等学校教育的道德教育模式
道德教育有两种重要模式,一是道德灌输,二是伦理论证。这两种模式的优劣一直是各国教育家激烈争论的话题。灌输模式的突出代表是亚里士多德。他认为孩子没有认识能力,所以不必跟他们详细论证伦理原则,而应该向他们灌输各种美德。等他们到20来岁,懂得进行推理,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另一种道德教育模式,即伦理论证是一种充分说理的做法。由于多数判断都会因为反例的存在而不能成立,进行伦理论证就要尽可能排除一切同正面观点不相容的反例。教育者要证明自己的主张,就应该同时介绍不同观点,通过推理证误解除它们对自己主张的威胁;还应该鼓励被教育者说出不同意见,然后对它们进行分析。如果教育者不能指出相反意见的破绽,就得承认自己主张的失误。这样,被教育者的尊严得到肯定,他们具有参与道德教育的积极性。教育者也因为表现出诚实、勇敢和思辨能力而赢得尊重。
这两种模式都存在于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之中,但我国高等学校得道德教育主要以道德灌输为主。我国高校道德教育普遍以开设课程教育的方式,如《中国革命史》、《社会主义建设》、《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辩证唯物法》,通过课程考试由老师对学生实施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灌输。甚至在硕士生入学考试也需要进行考核。内容几乎没有变化,而且是从上至下的灌输,学生必须通过强记死背,考试过关获得道德教育合格的认可。这既使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混为一体,很多学生视教育为德育的替代品,也使学生所学的道德知识皆为理想境界,是最高道德,与他们的现实生活有着不小的差距,而容易造成学生思想的混乱。
至于伦理论证则是自然生长状态,以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自由开展的各种活动和讨论为主。学生们通过对社会现象和问题的困惑与反思,展开讨论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行讲座,由学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把关联系,而这种模式又使得这些老师面临一个尖锐的问题,如何把握活动标准,即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是只让学生明确价值判断,还是让学生尝试价值选择,使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后较能与社会兼容,不致与社会过早对立而被排异。
三、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发展走向
这个标准反映了我国现今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的困惑与争论。一种观点坚持认为,高等教育之为高等教育,就在于它坚持道德的纯粹性,就在于用这种纯粹的道德来培养纯粹的人,高贵的人,培养精神贵族。必须以这样的精神贵族来引领社会,我们的社会才有净化之日,才有希望。如果不这样,那就不叫高等教育,就培养不出精神贵族,我们的社会就要断绝道德的活水源泉,就要永陷黑暗之中。从这种观点出发,现在的高等院校的道德教育不是多了,而是力度不够,还需要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纯洁他们的心灵,强化他们心中的道德概念。等他们走向社会,原来灌输的美德就会成为他们分析伦理问题的良好基础。
现实中我们对这种做法可以进行检验。道德灌输的前提是认为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如果这个前提成立,结论必然是他们对灌输的内容不理解。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是否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诚实”的美德,坦率地向老师提出尖锐问题?要是他们提出问题,教育者马上就陷入两难境地:教育者一开口讲理论证,那就说明灌输和道德教育不相容。
让我们放过这个逻辑矛盾,假设教育者可以对大学生讲理论证。由于前提是大学生没有认识能力,后果自然是怎么论证他们也不明白。那么他们应不应该实践教育者灌输的“勇敢”的美德,执着地、不断地提出问题,以至进行争辩?要是情况如此,结果就是没完没了而又毫无成效的纠缠,道德教育无法继续。
逻辑上固然针尖麦芒,涉及个案更是各不相让。比如谈到红包现象,一般坚持认为对医生收红包不可一味指责,医生收红包从道德理想的角度看无疑是可耻的,是应该绝对禁止的。但医生收红包有着极其复杂的社会背景因素,因此对医生收红包既要从原则的角度坚决反对,但对特定个案又要作具体分析。
比如最近在报纸上看见的一个报道,某省一位从美国留学归来的著名医学专家,就因为拒收红包和其他灰色收入而与同行对立,遭到排挤,被迫下岗而且四处求职无果,只好再次远离祖国。这位医生固然可敬,但不值得效法,因为如果效法他,结果往往是成为“烈士”。高等学校不能是“烈士”的摇篮,道德教育不能是教人做“烈士”的教育,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要有道德理想和道德激情,还要有生存智慧。比较道德代价也比较小的选择,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收红包,但随后把红包捐给希望工程,笔者认为这样处理最妥当。高等学校的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以告诉学生收红包可耻为满足,还应该把拒收红包、拒绝无耻的风险告诉学生;不能仅仅以教导学生道德高尚为满足,还应该把道德高尚的后果、道德高尚的代价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告诉学生,把各种选择的成本和收益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最坏的选择,绝对不能做的;再明白什么是次坏的选择。要学生一方面守住道德底线,另一方面又保留现实回旋空间。而这又是伦理论证的方式了。
篇4
中国的乡村教育是个严峻沉重的话题,其中涉及到多层面的因素 。而近几年来,乡村儿童中出现的“留守儿童”、“流动儿童”,使这话题更令人忧心。所谓“留守儿童”,是指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就业、打工,大部分人没能携带子女一同前往,致使许多乡村儿童远离父母,依靠祖父母外祖父母监护看管,我们把这一新的弱势群体称之为乡村“留守儿童”。而“流动儿童”则是少数随父母进城的乡村儿童,他们虽身在城市,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儿童,就学生活等都受到极大的限制。
(一)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乡村留守儿童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缺失父母的关怀照顾,出现了监护人学习辅导不力,生活照顾不周,亲情缺失等现象,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的成长发育中容易偏离正常轨道。
第一,学习较差。首先,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不高,调查中发现,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将子女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定位在外出打工。其次,监护人年纪大,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大,沟通有障碍,教育弊端较多,“隔代教育”问题严重。我班有好几位学生就是留守儿童,其中有位男生,父母为了生计在外务工,他和奶奶相依为命,但老人不识字,对孩子的教育有心无力甚至无能为力。
第二,性格缺陷。“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奔波与孩子联系少,跟孩子缺乏沟通交流,儿童正处于情感性格的成长期,长期缺少应有的家庭教育,容易使孩子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另外,也有“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管不了,不敢管,导致“留守儿童”任性偏执。
第三,心理障碍。留守儿童监护人对孩子心理健康关注不够,介入较少,无暇顾及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儿童在自身生理变化、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方面会有许多烦恼与冲突,没能及时得到疏导和教育,进而引发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封闭,缺乏对生活正确的理解。而这些都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隐患。
第四,行为偏差。留守儿童年纪小,自律能力差。部分留守儿童在家不听祖辈教导,迷恋台球、网吧、游戏厅,甚至受社会上一些小痞子影响,经常逃课、打架,甚至小偷小摸。
(二)流动儿童的教育状况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超过1亿人,其中流动儿童占了19.37%”。事隔7年,可想而知,现今远不止这个数据。随着人口流动的增多,人户分离日益增多,原有的儿童保护政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变化,并由此影响了流动儿童包括受教育等权利的保护。《我国9城市流动儿童状况调查》就用数据反映了了这种现象。
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已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这问题的产生是受到我国户籍制度影响的结果。一个适龄儿童,没有现居住地户籍,离开户籍所在地,在现居住地是很难得到同等的受教育机会。城乡间的区域壁垒,随着外地人口流入城市,在城市里悄然竖起了一道巨大的隔阂与屏障。特别是在流动人口儿童幼稚的心灵,筑起一道精神上的壁垒。这些流动儿童从小就深刻地感受到社会“二等公民”的不公平待遇,他们觉得在城市“到处要钱,赶人,查证”。
但是,流动儿童还得在城市环境下生活,他们不仅接受了城市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接受了城市人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但这些流动儿童受到户籍制度的制约,终究是城市的边缘群体、弱势群体。
(一)乡村教育欠缺是因为贫穷?
虽然国家免了农业税,提倡新农村建设,对农村加大了投入力度,但就目前国家的经济状况而言,还不大可能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农民要想改善自身的经济条件,一般来说,出门打工,通过跟城市的交易,是一种最方便,也最易于实现的途径。而现在的中国乡村儿童教育,对于家长的配合要求更高,但家长出门打工,常年在外,往往谈不上和老师的配合。外出打工的农民走了,乡村儿童教育问题多了,社会问题也接踵而至了。
国家经济发展中心宏观部部长卢中原教授在CCTV2《对话——解读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中说“中国农民的现代化实现了,中国的现代化就完成了”。但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存在着我们已经非常习惯的落差,乡村是否永远应当负担不均衡发展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乡村教育是否只能建立在城市对乡村的同情上?
“农村小学教育质量低下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农村经济条件、教育条件落后......;二是农村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水平落后”。其实,像奥特说的,离开了人的真实的境遇来谈论人,你是无法对这个人有一个真实的描绘的。同样地,没了解乡村基础教育的真实情况而侃侃而谈那是很空洞的。乡村教育落后,乡村教育欠缺是因为贫穷吗?不是的,至少,贫穷不是乡村教育问题的唯一原因,也不是乡村教育落后的终极原因,而是穷背后的原因导致了乡村教育的欠缺。乡村教育之所以很难有显著的发展,一个很关键的原因就是城市中心主义。乡村在很艰难的情况下,用可怜的有限教育资源培养了优秀的人才,当我们在为这些人才感到骄傲时,这些农村的优秀人才又融入到了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在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中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城市的强势阶层又进一步加强,而乡村“风采”依然,依靠教育来改变乡村面貌又成了一种期待而已。卢梭说人生而平等,实际上我们现在是人生而不平等,起点不平等就意味着以后所有的发展路径都不平等。“现在的义务教育状况有些像《圣经》上说的‘马太效应’:多则给予的愈多,少则得到更少”。若现今的城乡割据制度没改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乡村教育越发展,城乡的距离会越拉越大。
华东理工
大学社会学曹锦清教授认为“差距拉大是必不可免的,情绪化是不对的,但同时我们也必须强调:我们要尽量缩小差距。......国家如何调节,使得下层民众能够分享现代化带来的好处......;应该要求先富起来的人关注民众,关注下层,因为关注民众就是关注他自己”。近年来已经有不少学者指出:中国最大的现实经济问题是“三农问题”,因为最大多数的人口在乡村,中国人最为广阔的栖息地是乡村,而乡村之所以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基础教育的落后。但是教育落后不能作为一个孤立的原因来考虑,现实的制度安排和初始资本匮乏更能解释乡村落后的现象。(二)乡村教育“留”还是“走”?
“哈姆雷特感慨道,活着,还是死去,是一个问题。今天,我们的乡村教育,留还是走,都是一个问题,在我看来,更为紧迫的,是走的问题”。
张文质老师和林少敏老师在《保卫童年—-基于生命化教育的人文对话》中认为,按照罗尔斯正义理论方案,用机会原则即发展原则可以让弱势群体得到补偿,弱势群体才会不断缩减。于是,我们本着高尚的人性作引导,尝试着改变。
第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从家庭的角度看,有必要改变家长外出的方式和亲子沟通方式。从调查材料可以看出,父母双双外出,对子女学业成就的影响比较大,但是如果有一个在家,则影响相对就要少得多。父母外出务工时,如果孩子已经上学,而又没有适合的人作为监护,最好就留一个在家监护孩子的学习与生活,保证家庭教育完整性,这样家长可以和学校保持联系,共同承担起教子责任。另外,如果父母都外出,最好把孩子带到务工所在地上学,便于教育,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要改变与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在沟通和交流上,注意时间上不能相距太久,要保持与孩子经常性的联系,并对孩子的情况非常熟悉。具体来说,一是在沟通时间与机会要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连贯性;二是在沟通的内容上,不能只学习、考试,更多的关心他们的生活心理与情感,更多的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为;三是在交流沟通的方式上,除了电话联系外,还可以用书信的方式。
第二建立新的学校管理体系。日本重视教育已经成为传统,他们城乡基础设施一致,城乡的学校没有优劣之分。而中国,越往偏僻的乡村,学校的基础设施越简陋,教育资源越匮乏。大学生支教、希望工程等国家与民间干涉的措施对乡村教育来说只是杯水车薪。乡村教育中的一切问题的解决最重要的是依靠乡村教育当事人的智慧,但智慧若被约束,一切将无从谈起。中国乡村教育,关键在于建立一种新的秩序和管理体系,一种能使中国乡村土地上兴起千万个生机勃勃、创新进取、各具特色的学校的管理体系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获得村庄秩序大致有五种途径:一是习惯法,如宗族制度;二是现代司法体系......;三是国家行政的强控制......;四是建立在高度分化基础上的精英控制;五是民主自治。”
而要达到改革目的,只有运用综合模式才是真正切实可行的。“乡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尽快建立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校长民主选举制、“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
“喷灌式”乡村教育财政体制是中央及省级财政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直接将乡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各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既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
乡村教师自治委员会基础上的校长负责制,使教师获得必要的民力,是把乡村教育这样一件头绪繁多、困难重重、点多面大而对整个国家民族发展意义极其重大的大事办好的必要前提。
另外,国家政府合理地配置乡村教育资源,让乡村教育达到应有的水准线,别让“贫困需要教育,教育改变贫困”的旧模式使乡村教育再度陷入恶性循环。现今,金字塔式的教育等级结构,城市和乡村教育的差别得有多少的弥合?坚信,教育平等的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能让国家腾飞得倍儿快!
第三建立乡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儿童少年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区共同的责任。目前,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由于很大部分没有建立相关的儿童少年教育组织,使乡村在儿童少年的教育与成长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原来那种稳定的由家长亲自伴孩子走儿童少年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父母短期、长期缺位的家庭生活将越来越多。这样,儿童少年的监护与教育的责任就几乎全部落在了学校肩上,但是,孩子在学校的时间只有全部时间的四分之一,而其它时间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会度过的,因而,在家庭教育缺位的情况下,建立和完善乡村留守儿童指导站、乡村教育机构就显得尤为迫切,同时,现在也初步具有了建立乡村教育和监护体系的可能性和基础。
篇5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性质认识不清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课程既有着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质。思想品德课不仅是智育的课程,更是德育的课程,同时也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水平获得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
可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设定为应付考试。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这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也最终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正确建立进行引领和培养,学生也难以通过思想道德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此以往,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课程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不良的改变。
2.主要任务存在偏差
现在依旧有少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有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尤其是中考获得优异的思想品德成绩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自己全部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忽视了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获得科学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些教师便以学科的本位观念作为起点,片面强调课程在考试中的地位,争取到大量的课时之后,进行的不是对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而是无尽的练习和训练。更有甚者,个别初三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增加到每周七节,并且内容几乎全被复习资料的学习,模拟试卷的讲评所占据。这直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妨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观念方法需要改善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个别教师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激情和创新热情,延续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他们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大多通过生硬记忆让学生进行学习,懒于甚至不愿接受新鲜、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给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形象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4.课程标准把握不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基础和纲领性文件,也是以国家名义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的规范。新课标不仅具有权威、富有时代气息和指导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师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新课标紧密结合,让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有力指导。
可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仅仅是一次性的,应付差事,学过即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把教材内容作为唯一标准,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学生学习没有科学性,知识点无法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而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这一目的更是无从谈起。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1.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研读
正如上文所述,新课标内容是国家进行教科书编写、考试的命题,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料,更是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的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具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以此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站在全局的层面对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中包括课程的主题设置,各主题的详细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应当达到的教育效果等;其次,教师必须把握不同板块间、单元间、课程甚至段落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提炼主线的方式确定课程的逻辑体系。最后,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和国家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分类,构建思想品德课程的结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的方式把教材读“薄”和读“活”,进而有的放矢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本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合理统筹课时安排。同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均衡性,通过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间分配和结构安排上还要预设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由于学校放假、临时考试、教师临时外出等原因造成教学安排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研读和安排,可以使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与主旨进行整体性掌握,有利于明确教学思路,合理安排教学,并且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也能充分体现,重难点突出,让学生可以从整体学习中熟练掌握必需的知识。
2.将教材知识内容实现整合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均有效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以及学生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助于发挥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引导作用。加之教材内容符合课程理论的内在逻辑,同时对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规律实现了很好契合,因此教师必须尊重教材中的基本观点和活动设计,同时通过对教材中各栏目、标题、文字甚至图片的内容整合,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价值。
针对这一点,教师在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每堂课和每个教学细节上进行落实的基础上,还要认识到教材作为一个内容相对稳定的教学资料,部分内容尤其是引例难免会有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和滞后性。所以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当地的社会现状,在充分整合教材内容体系、尊重教材理论观点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合理加工或进一步引例。事实上,这个问题在思想品德学科中体现得尤其明显,教师应当针对课程极强的时效性以及实践性特点,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让教学内容和活动能够紧随时代的步伐。
3.充分发挥师生教学的主动性
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地位,并且在教学中让学生正确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相信大多数教师都会通过各种方式响应这个理念。可是,也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后,害怕学生因为惰性或学习方法的不科学而导致学习能力下降,尤其是对思想品德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分析不够透彻,一再讲解和传授,结果导致学生的依赖性反而增加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反而被削弱。
事实上,这些教师的担心不无道理,而且也很能理解他们的良苦用心。但是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拥有自信,并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获得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并且在教学中还要保证全员参与,切实将自主学习的理念和行动落实到所有学生身上。
另外,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自主学习当中,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他们参与的时间和空间。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特征,给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的机会。比如,在教材中有很多较抽象或者“矛盾”的内容,学生在掌握过程中容易产生困难甚至误解。这时,教师应当通过恰当的问题和情境创设激发和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知识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从而希望自己的思维向着更加宽广和深入的方向发展。
当然,教师的问题和情境必须创设得精确,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性质。比如,在讲到“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时提出“是否说明我国已经属于发达国家了”;或者“如今贫富差距拉大”和共同富裕道路是否矛盾?这时,教师一定要给学生留出时间进行讨论、交流,从而使他们在讨论中掌握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高。
总之,初中作为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通过思想品德教学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他们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确形成。所以,教师必须响应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将教学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解决,从而达到教学效率和质量的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篇6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3.051
初中政治学科教学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如果做好政治课堂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每一位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传统的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的一言堂使得自己教得很累,学生学习更累,可是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这和新课程理念是背道而驰的。所以,本文将针对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几个问题,谈一谈相应对策,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改革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初中政治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教材方面
政治学科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时政性很强。事物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然而我们的初中政治教材的变化显然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这样的现实情况导致政治学科理论和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教材的严重滞后性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的低下。
(二)教学内容方面
政治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科学,教材中所涉及的部分知识都是学生在平时经常听到,但是不能真正理解的内容,比如,举世瞩目的世界杯、奥运会,中美之间的关系、印巴问题,还有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日常的买卖关系等等,这些看似经常接触的问题实则是学生很难理解的抽象的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具体的形象,也没有像数学学科这样的严密性和系统性,更没有像语文学科那些的生动和优雅,因此,教师需要将这些抽象难懂的知识运用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效果
进入初中学习之后,一下子增加了很多科目,学生一时无法适应,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成绩,一味地讲解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没有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探索的机会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受到抑制,直接讲解答案极易使学生养成不思考、不听讲的不良学习习惯。有时候教师就一个问题反复强调,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做题时学生还是会出错。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体会不到学习政治的快乐,教学效果不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政治学科的学习中,是每一个政治学科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
二、针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
(一)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
教师不但要教给学生基础的学科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行为去改变。要实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将初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由知识传授型向实践型转化。
(二)教师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
传统的政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始终是教学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着教师的教来展开,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所以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所以,新课程改革下的高效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提高发展的教学过程。教师要完成自己的角色转变,做好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三)教师要提高自己的自身修养
每一位教师都知道这样一个道理:我们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江水,甚至是源头活水。具体到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政治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了解自己的每一个学生,因材施教,运用各种教学新手段和新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从修炼自己的专业素养入手,以饱满的教学热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大方得体的教学姿态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政治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篇7
(1)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够。乡村与城市的最大区别也体现在教育氛围的差异上,而教育氛围又包括社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几个方面,就美术教育情况来看,城市的小孩子基本上可以受到较为正式美术教育,而校外的美术辅导班也成了学生的第二课堂了,可乡镇小学一般第一课堂都没有得到保证,更谈不上受到好的美的熏陶和教育了!
从上级领导到基层教师,从家长到学生本人,都存在着重智育、德育,轻美育的认识,他们往往把眼睛盯在语、数、外等文化课的教学上,而忽视了美育对德育、智育的辅助作用。许多学校的美术课开设不完整,随意性很强,有的既便是开设了也不能正常上课,在多数家长对美育的功能更是一点也不知道,认为孩子读书就是为了考大学,美术与考大学无关,学不学无所谓,开了这些课反而会占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影响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影响自己的孩子“升学”。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做好宣传工作,特别是我们美术老师自己要先重视再渗透给学生和家长。 对哪些痴迷于美术的学生,天真的以为在家里就能拥有一方静土,可是刚刚操起画笔,就听到家长的严厉训斥:“有时间不好好搞学习,总搞这些没有用的东西干什么?你还能成画家不成?”“咔喳!”画笔连同孩子的“美梦”,一同被扔得无影无踪!
(2)美术师资的匮乏与浪费并存。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教师,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他们极少经过艺术教育的培训,就是有这些老师也被安排上其它课了,农村小学真正开设美术课的学校也只有中心校,即使课程表上有美术课也是拿来应付上级检查的,其实是拿来上语文、数学等要统考的课。
笔者从师范美术教育专业毕业,先是在农村中学工作十几年,现在又在一所小学从事美术教育!而我的不少同学在小学教起了语文,还做了班主任,有的则在中学教起了其它学科,到现在真正从事美术教学的屈指可数的几个了。在很多学校严重缺少美术师资,而另一方面美术专业毕业的又不能从事自己的专业,师资严重浪费?
试想没有一支合格的师资队伍,如何才能实现美术教育的正常化呢?所以如何把这部分美术教师留下来,稳定下来应引起我们的教育部门重视。
(3)缺少教学工具和教学场所,难以有效开展美术教学。多年来不少学校虽然有了美术教师,但学校从来就没有配置专门的画室和有关美术教学的用具和材料,教师很难按学科特点进行规范的教学,就是示范也只能用粉笔在黑板上演示罢了,根本就没有起到示范的作用,象中国画没有宣纸、没有国画颜料、毛笔等怎能去画好国画,岂不是笑话吗?那学生又能怎样知道中国画的博大精深呢?美术教学就是直观教学,需要教师亲自示范,不示范就起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改善乡镇小学美术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强化领导意识,转变教育观念。应提升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观念和领导水平,这样方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充分认识美术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2)改善教育资源不均衡、不合理的投入现状。应加强乡村小学的硬件、软件的设施配备,加大对乡村小学的教育资金的投入和配齐美术专业师资及专业师资的合理利用,这样才可以缩小城乡与偏远山区的教育差距。同时,要充分调动艺术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自制教具和学具,以弥补美术教育器材不足的问题。
篇8
作者:王康钱 单位: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一些学校的教学指导思想不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主要表现是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中教师的作用发挥缺乏较为科学的规划要求,导致“新瓶装旧酒”,没有因为新的学习方式的出现而制定出同步趋进的教育教学规范,使他们对学生情况的系统分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等研究较少。具体体现:由于数字技术发展非常快,相应的培养目标变化较快,而目前的教学内容及现代教育技术使用形式普遍落后;有相当数量的教师对信息技术课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不能够动态调整教学内容,选择合适教学方式及方法;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仅注重基本信息能力的培养,缺乏逻辑思维方面的创新培养,等等。农村现代教育技术教育中教师的主体意识发挥不够,被动地适应数字化教学。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异常迅速,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模式多种多样,教师很难自己动态适应这些变化情况。因此,如何结合数字化技术为教师提供有效的应用保障支撑体系,变得尤为突出重要。但是,目前普遍缺乏系统的、有效的应用保障体系以及教师培训体系。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往往只重视了学科教学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而忽视了教学过程的适应性改革。
明确教师的教育技术态度对其数字化学习中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的重要作用教师的教育技术态度决定其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态度实际上就是指教师对教育技术所产生的积极或消极的倾向和反映,它由教师对教育技术的认知、情感和意动三个因素构成。其中,认知因素指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这一事物的了解和评价,是对教育技术带有评价意义的叙述。情感因素指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这一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即对教育技术有关原理、媒体、手段、方法喜爱或厌恶的程度。意动因素指由认知因素、情感因素决定的教师对教育技术的反应倾向,也就是行为的直接准备状态,它指导教师本人对教育技术的理论、媒体、手段、方法等作出某种反应,表现为“做不做”、“怎样做”的行动指令。教育技术态度的这三个因素,相互协调一致。教师应有良好的教育技术态度,包括需要正确对待教育技术工作,主动运用、主动研究、主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多类知识,不断提高中小学生参与数字化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对农村现职教师教育技术积极态度的培养
教师是否会使用、愿使用、能善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制约和决定现代教育技术学习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广大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及信息化时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没有起码的认识和评价,那么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就不可能顺利实现。因此关注和研究中小学现职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态度,加强对他们教育技术态度的培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1)采用举办讲座等多种培训形式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方面的宣传力度。省级电大可以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培训方案,下发各地市电大、县级电大,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后所产生的教学方法、手段、模式、效果的巨大变化及与传统教育教学的巨大反差,引导中小学教师逐步转变教育观念,以全新的视野审视当前教育技术发展和教学改革的大趋势。同时反思和认识传统教学方法的陈旧、手段的落后以及模式的局限,用新的认识,拓宽自己的视野。(2)各级电大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使广大中小学教师充分认识到提高自身教育技术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倡导积极使用所学教育技术,为学生学习的深入开展提供良好的保障和支持服务。建议采取的措施:一是制定教师学习计划。引导他们主动地学习教育技术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和操作,学会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选择和设计各种教学软件,不断探索和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二是做好教学激励工作。各电大教学单位可经常开展优秀教学软件的演示、展播和评比,对积极使用教育技术媒体、手段和方法,并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师及所教课程大力宣传,积极推广。在公开教学、观摩教学、讲课比赛中,将教育技术媒体、手段、方法的应用和效果作为评价的一项基本条件等。(3)中小学校各级领导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工作,重视发挥教师的主体意识。要为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和教学改革的实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提供支持条件并形成制度,作为一项常规工作开展。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按教师的需要及他们在教育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水平,请电大有关专业人员对教师们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及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教师们学会用活的同时,养成一种使用教育技术的习惯。(4)各级电大应抓好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校外培训,解决本单位《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可以选送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到高等院校的教育技术学系(电化教育系)或专业班进修学习,然后以他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示范、榜样和言传身教,带动教研组甚至整个学校的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逐步培养对现代教育技术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篇9
首先,职业角色认同感低。在高校中,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非常枯燥难懂,无论怎么改革学生也难以喜欢,教师的社会地位也难以提高,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其职业角色认同感非常低。
其次,懒于改变惯性。人们都习惯自己原有的思维和行为方式,由惯性而产生惰性,从而阻碍变革。教师都有自己的“舒适地带”,有自己熟悉的活动范围、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经验等,甚至不用备课也能对上课方式、方法和内容驾轻就熟,这使其觉得轻松和愉快,有这样的捷径可走,在人的惰性的支配下,教师就会抵制课程改革,而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舒适地带”。
最后,信心缺乏导致无安全感。人们面对新生事物时由于缺乏信心而产生不安全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课改的不安全感来自于人对未来不确定事物的恐惧,不清楚在发生巨大变化的课程体系中能得到什么,而会更加担心失去即得利益,因此也会参与课改但由于心态问题而表现出表面积极而实际消极的状态。
(二)客观上能力不足
开展课程改革,就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知识的储备。思想政治理论课其实是政治理论性很强的课程,要上好思政课,不仅要求思政课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求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专业素养要求其实比一般教师要高。但是,有不少思政课教师是从学校党政机关和相近专业抽调出来的富余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难以很好地完成教育教学改革任务。
(三)高校政策支持不够,缺乏资金
学校为了响应上级政策,开展课程改革,只是要求教师进行课程改革,却没有在政策上真正给予支持。教师要进行改革,打破常规,就要有必要的经费支持,如课程研究的确要花费金钱:如材料、顾问、合作、印刷、装备、参加会议、调研等都需要资金。由于资金的缺乏,导致教师无法真正进行课程改革。
(四)教师培训进修机会少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进行改革,首先教师要进行学习,自我提高。但是,很多高校认为这门课,不能马上带来看得见的经济效益,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训,即使参与培训进修,时间也较短。从整体上看,高校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素质提高,还是投入不足、激励不足、力度也不够。
二、改进的对策及建议
(一)教师要加强自身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首先,要不断学习,充实知识。学习是提高技能和境界的过程。思政课是内容磅礴的一门课,在研究上除了讲“专”和“深”之外,讲课的内容还要力求丰富,讲“博”和“广”。除了要研究经典的著作之外,还要涉猎各类学科和知识,随时关注时事政治和重大事件,保障教学内容的前瞻性和透彻性。同时,还要注意围绕课程内容精心搜集资料,结合理论精心运用资料,运用资料来恰当地解释理论,并注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来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做到“以理服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索启发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专题讲授、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通过研究与比较确定哪些教学方法更符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不同教学方法的运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内在动力,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再次,参加各种教学比赛,增强竞争能力。高校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各种教学比赛活动,符合条件的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大胆的参与。通过参加比赛活动,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也能向他人学习,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促进自己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改善其知识结构
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改革,就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培训,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培训体系,不断改善教师的职称和知识结构,使教师不仅在数量上,更为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知识结构、实践能力与教学水平等方面都能够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的要求。
加强职业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社会总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要想适应新形势、新情况,使思政教育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加强对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就是必不可少的。针对高校的实际,在思政课教师的职后培训方面,应重点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重视学历进修和培训,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通过脱产、半脱产、在职等形式进修完成学业,提升队伍的学历学位层次。二是开展社会实践,并逐渐形成制度,要创造条件让思政课教师参与社会实践考察和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素养。三是开展校内培训,各院校应定期组织思政课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如定期组织备课会和研讨会,促使思政课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交流经验、提高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同时还可以聘请重点大学的思政课专家、教授到学校讲学或指导科研工作。四是加大对中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对于一些道德品质好,业务能力强的中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应大胆起用、重点培养,使他们的业务素质“更上一层楼”,改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人才“断层”的局面。
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培养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能够有效地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社会活动能力,培养大学生的求真务实精神。通过开展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可以锻炼大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交流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认识社会,了解世界,建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环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有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指引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思想觉悟状况直接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所以说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不光让大学生从理论上认识到我国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而且要让大学生在具体的实践中真真切切地理解体会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由于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考核评价体系,使得我国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1.缺乏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投入不足。我国的高校正处于一个发展阶段,高校教学对于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缺乏一个正确认识,从而对于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缺乏相应的投入。高校教学中只是片面注重高校思想政治课的理论教学,而没有注重理论实践教学对于高校大学生能力和思想培养的意义。在高校思想政治课的实践教学中只是做一种形式,没有深刻的理解实践教学对于整个高校教学体系和大学生能力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在高校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投入不足,缺乏相应的投入来支持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使得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能够顺利的开展。
2.缺乏专业的实践教学教师,教学活动缺乏规范性。因为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实践专业老师需要专业的实践经历,只有老师具有专业的实践经历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工作,但是由于思想政治课老师自身的能力不足,使得实践教学的目的难以实现。在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中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实践教学部分,同时还明确了实践教学的各种教学方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特定的教学大纲进行规范,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内容、目标、方式和要求,使得实践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的随意性增大。由于没有相应的标准使得实践教学活动没有能够达到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其结果只能使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3.缺乏科学的实践教学指导,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完善。高校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教学,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涉及到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各个环节和因素的顺利进行和保障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一个良好手段,但是由于对思想政治课实践教学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缺乏科学的指导,让实践教学的具体工作落实不到位,缺乏一个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让整个实践活动和实践教学不能全面的开展,对于整个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指导,对于整个实践活动缺乏相应的具体实施措施,从而使得整个实践教学的意义很难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实现。目前许多高校的实践教学考核方法过于陈旧,不够完善、科学,忽视过程性评价,强调结果性评价。考核依据主要是查看学生是否参加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实践报告质量,对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具体表现没有足够重视,从而导致学生不够重视实践教学课,只专注于文字资料的收集整理,忽视实践课的参与过程,甚至于对实践活动敷衍行事,实践报告抄袭了事,更有甚者是不参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成绩反而比参与者的好。
篇11
一、城郊贫困地区——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
本文所言城郊贫困地区,是指地处都市郊区,经济发展水平却比较落后的地区。本文所指的城郊是指距都市繁华核心区域在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城市近郊地区。
重庆北碚区地处重庆市东北方向,东北边与四川邻水县接壤。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是在2005年由原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两镇合并建立的一个建制镇,幅员面积69.20平方公里,总人口168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827人),共辖原属金刀峡镇和偏岩镇七星洞、五马、小塘、胜天湖、小华莹、永安、石寨、响水等8个村委会,偏岩社区1个居委会。金刀峡镇是北碚区最边远的镇,距北碚城市中心50多公里,是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地处城郊却交通不便,基本上没有工业,乡镇企业发展水平很低,全镇经济发展长期处于比较落后水平。2006年全镇财政收入仅16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只有3100多元,这对城郊地区而言,是属于比较贫困落后的乡镇。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金刀峡镇却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镇内有国家AAA级自然风景区金刀峡,有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偏岩古镇和市级风景名胜区胜天湖。这为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近几年来,金刀峡镇以金刀峡旅游资源为龙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整治优化景区环境,完善各项基础设施,促进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金刀峡藏刀洞、二龙洞、森林公园、银塘阁等景点也相继得到开发,形成了集山、湖、洞、峡、民俗文化于一体的重庆市重要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作为北碚区乡村旅游重镇的基础已经初步形成。经过申报,偏岩古镇在2007年5月30日被国家建设部、文物局批准为全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这为古镇的进一步包装、开发,开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刀峡镇开展乡村旅游还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与金刀峡镇相距不过二十多公里的北碚区静观镇,是重庆市著名的花木之乡,花卉苗木是其主导产业,镇里所产梅花远近闻名,北碚区每年都在静观镇举办梅花节。静观镇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高,依托花木产业开展乡村旅游起步也比较早,通过招商引资建成的“乡村嘉年华”旅游景区已经开业,在节假日吸引了大批的都市旅游观光客。另外,重庆市也规划重点建设以“碚金”(北碚-金刀峡)路沿线高水平的“百里花卉长廊”和江东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休闲带,这些都为金刀峡镇利用优势资源,借助开发时机,开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极为难得的机遇。
二、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乡村旅游是广泛利用乡村农业资源和山水田园景观、乡村民俗风情及乡村文化等优势条件,发展具有乡村特色的集观光、体验及游乐于一体的休闲旅游活动。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新的需求,城郊乡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成为满足城市居民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发展乡村旅游对于城郊贫困地区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对于拓宽城郊贫困地区农民的增收渠道,带动城郊贫困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改变城郊贫困地区农村面貌,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具有重大作用。
1.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城郊贫困地区虽然地处城市近郊,但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都比较落后,产业结构都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以维持生计之农业为主。随着乡村旅游业的兴起,极大地促进了城郊贫困农村由单一的农业产业向以旅游和旅游配套服务的第三产业转移。比如在金刀峡镇,依托金刀峡风景名胜,出现了以小塘村这样以旅游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旅游村。
2.促进农民增收。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最为直接和显见的一个意义就是促进农民的增收,通过为旅客提供吃、住、行、游、玩以及小商品服务,大大地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在金刀峡镇小塘村,从事乡村旅游服务的农民户均可达到1万元~3万元年收入,多的可达到10多万元,小塘村也因此成为了该镇八个村中农民最富裕的村。
3.促进村容村貌改善。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必然会促进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展,农民收入以及村集体收入增加,也会促使农户能够有资金投入改善村容村貌。金刀峡镇小塘村和胜天湖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建成了一批具有建筑风格特色的农家小院,形成了村容村貌整洁、环境美化、基础设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雏形。
4.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旅游与观光农业经常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利用乡村旅游,结合特色农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时,举办特色农事会节,可以极大地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和农产品销售。金刀峡镇每年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搭建起了培植、宣传优势农产品的平台,促进了农产品销售,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品牌价值,使乡村旅游与农业产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与对策
城郊贫困地区地处都市近郊发展乡村旅游,虽然在吸引都市游客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便利,但因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定然会存在许多困难,特别是在起步发展阶段。主要困难表现在:一是交通滞后。发展乡村旅游,交通是首要。乡村旅游主要依靠双休日等节假日城市居民前来游玩,时间较短,交通不便是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首要制约性因素;二是经营服务水平提高难。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多是当地农民,城郊贫困地区的农民由于文化水平及服务意识不高,也缺乏必要经营管理、规范服务的知识技能,严重影响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比较难;三是环境建设不适应乡村游发展的要求。城郊贫困地区由于受财力制约,在乡村旅游初期,不可能投入足够的资金来改善旅游环境,因此,在城郊贫困地区的乡村旅游,普遍存在卫生条件差,旅游设施简陋,经营点周边环境不协调,景点吸引力不强等问题;四是突出乡村旅游特色难。贫困地区乡村旅游一般是依托本身所具有的资源优势,要突出别具一格的风土风俗及挖掘独特的文化底蕴有一定难度;五是树品牌,营销推广难。财力所限,不可能投入大量资金对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
重庆北碚区金刀峡镇作为典型的城郊贫困地区,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同样存在上述困难。像金刀峡镇这样一些有资源优势的城郊贫困地区,如何克服困难,发展乡村旅游呢?
1.依托政府的支持,改善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城郊贫困地区要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改善交通等旅游基础设施。金刀峡镇发展乡村旅游,破烂不堪的“碚金”公路的改造是最重要的。目前,碚金公路的沥青改造已经到静观镇,距金刀峡镇也就只有二十余公里,争取政府早日把这段公路改造好,加上即将建成通车的重庆市外环高速公路,其出口距金刀峡镇不过三十余公里,交通便利了,必将促进金刀峡我乡村旅游的发展。此外,乡村旅游所必需的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也要依靠政府之力来大力改善。
2.依托国家级旅游风景区,作好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景区布点规划。金刀峡镇要依托镇境内的国家AAA级风景区金刀峡及市级风景区胜天湖两大景区,规划好景区周边乡村旅游经营点的布局和经营活动。景区(点)客源充足,容易形成休闲农舍、休闲山庄扎堆经营,要通过规划控制,合理布局,保护旅游资源环境。休闲农舍、山庄等经营场所,要突出民居建筑风格,使其与景区(点)自然环境,文化背景协调一致。
3.依托古镇山乡风光,突出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风土民俗特色。特色是乡村旅游的魅力所在,没有特色就没有吸引力,最终也将失去竞争力乃至生命力。金刀峡镇在发展乡村旅游要特别突出以下特色:土:利用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和农业手工艺制作等农家风情,展示乡土气息、原始风貌,满足游客的怀旧心理;奇:通过展示冬桃、清家脐橙、脆红李等优良果种以及奇花异草、珍稀动物等,满足游客好奇、开阔眼界、学习参观的需求;特:通过展示当地放火炮、熏腊肉、挂灯笼、打糍粑等年节活动,斗鸡、放风筝、捉迷藏、滚铁环、抽陀螺、猴儿鼓、彩龙船、舞狮子等地方游乐活动,来突出地方民俗特色,吸引城市旅客;鲜:通过农村美丽的田园风光、清新的空气和生态环保的新鲜果蔬、家禽家畜,让游客放松身心,满足其“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心理,并尝鲜农家饭菜;体验:设计学农事、干农活休闲体验活动,如通过采果、摘菜、锄地、薅草、推磨、插秧、捕捞等农活的劳动过程,让游客参与,并结合趣味项目,让游客在参与中得到锻炼身体和体验劳动的乐趣。
4.依托旅游企业和节会,提高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知名度。城郊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捷径之一是发展“公司+村庄”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拥有特色旅游资源的乡村,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开发、农民参与的发展模式,形成企业与农户紧密的利益关系,实现双赢,打造旅游专业村。此外,通过有效的促销手段,吸引城市旅客是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乡村旅游品牌知名度、争夺客源市场的关键所在。城郊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还仅仅靠“回头客”及口碑传播,许多经营有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尚少人问津。因此,需要积极拓宽信息渠道,构筑信息服务平台,通过媒体宣传、组织旅游线路、策划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扩大影响,提高知名度。金刀峡镇举办的“品冬桃,观古镇”文化艺术节以及静观镇每年举办的梅花节等农业节会,是对外形成宣传品牌,对内凝聚人心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参考文献:
篇12
高校研究生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质量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主义优秀人才的基石。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多元社会思潮在我国高校的存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加强和改进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状况总体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发展态势,但也存在着研究生政治信仰缺失、价值观念模糊、理想信念淡薄,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僵化、方法落后、学用脱节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学习和研究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讲话精神,并以此指导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优秀后备军。
一、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新时期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需要的是有着坚定的政治信仰和崇高理想追求的新时代青年,是有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和高尚的思想道德的全面人才。如今,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不高,没有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研究生、教师队伍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等方面反映出许多问题。
(一)研究生群体自身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念模糊。研究生价值观念模糊是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全球化浪潮中,文化与思想的交流和融合,使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西方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会不断渗透进来,对于思想不成熟、‘免疫力’较差的一些研究生来说,很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1]当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主流价值观教育不到位,导致研究生的价值观极易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左右而发生摇摆,对我国提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认同感,而把西方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念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位不明确,价值取向多元,价值观念不清晰等问题,使得研究生很容易驶向错误的轨道,严重危害着研究生的健康发展和未来社会建设。
2.政治信仰缺失。研究生政治信仰缺失是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西方社会各种思潮流入我国,直接影响着研究生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心。他们对西方的普世价值过于推崇,对社会主义制度认同略显不足,有些甚至持怀疑态度,不能全身心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进行。当今社会矛盾凸显,许多研究生在面临就业、结婚、住房的压力时,因思想过于偏激,缺乏坚定的政治信仰,对国家体制、政策等信心不足,极易出现扰乱社会秩序的过激行为,甚至导致犯罪,影响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不仅要有效抵制不良思想的入侵,还要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其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信心,努力形成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合力。
(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问题
1.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足,工作落实不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承载着全校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许多高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师资投入不足,教师引进速度迟缓,于是出现了“生多师少”的局面。他们常常超负荷工作,疲惫的授课降低了课堂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工作落实不到位也是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如今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一批年轻的队伍,他们有着较高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但是缺乏实践经验,单纯传授理论知识,所讲内容空洞乏味,缺乏感染力,难以起到思想引导的效果。而那些富有经验的教师或者退休,或者调到行政职能部门,这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一大损失。
2.没有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当前研究生教育中,导师的积极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尤其忽视了对学生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教书和育人是导师的两大基本职责,导师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首要的责任。受研究生扩招的影响,导师带的学生数量增多,很难兼顾到学生的各个方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难免会有疏漏。有的导师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学生学术科研上。还有一部分导师,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科研成果,不舍得把时间花在学生身上,没有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因此,充分调动研究生导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问题
1.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视不够,工作体制不完善。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许多高校把分数、科研作为衡量研究生的主要标准,对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够重视。在当今社会这个大染缸里,各种思潮混杂,青年的价值观还不稳定,受各种不良思想的误导,容易走入歧途。部分高校对学生的生活现状、思想状况、感情问题关心极少,导致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缺乏。随着研究生人数和规模不断扩大,过去授课模式及运作方式很难跟上新时期研究生发展的步伐。课程授课模式、师资力量分配、课堂管理方式、教育资金投入等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就直接导致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质量不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下降,从而降低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引发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方面的各种问题。
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伴随着高校的创立而产生,并一直延续着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模式,缺乏创新,直接降低了授课效果和研究生听课的积极性。研究生是新时代的青年,更需要一些新鲜空气的注入。陈旧的教育内容会禁锢学生们的头脑,使学生丧失活力,达不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缺乏活力和创造力。高校一直以一种“灌输式”的授课方式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一刀切”“一锅端”是最常见的现象。研究生会、党支部的一些活动打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旗号举办,而活动大多出于形式,很难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因此,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更新的不仅仅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更需要创新。
二、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
党的十提出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国家、社会和公民提出的新的价值要求,也为研究生树立了新的价值观念。研究生是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的优秀人才,正如所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2]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导向,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广大研究生要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修养,外化为实际行动,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崇高的政治信仰。同时,研究生有着较为成熟的思想和独特的想法,希望教育可以以一颗宽广的心胸包容多样,尊重差异,保持研究生独特的个性,实现多元发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研究生导师的育人作用
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学生在教师们的教育、熏陶下成长。因此,高校首先要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数量,保证师资充足。其次,理论课教师在专业知识和授课态度方面也要严格要求,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以自身良好的品行、高尚的道德,无形中起到教化作用。最后,要注意教学方法,时常做到理论和实践结合,教会学生怎样以高尚的道德感染更多的人。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3]研究生导师不仅是研究生学习的导师,更是生活和人生的指路明灯。“导师不仅要着重加强学术道德教育,还应当主动发现研究生思想状况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4]导师要做好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促进学生各方面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充分合作,共同承担起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责,将研究生培养成学术规范、道德高尚、行为严谨的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三)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工作形式
对青年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指出,中国梦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时代主题。”[2]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中国梦”为主题,引导研究生将个人青融入到“中国梦”之中,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理想相结合,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要求注重价值观方面的培育和养成,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思想和行为的基本遵循。要求以党史国史为教材,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要求汲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切身感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同时,高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育方式,不要把教育局限于课堂上,以专家讲座、学术研讨、社会实践等形式,多方面开展教育学习活动,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白清平,陈巧玲.我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对策[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10):17.
篇13
二、社会不良行为风气的影响――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在教学中,我们致力于进行系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其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全球化迅猛推动,多种价值观念冲突的情势下,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社会与道德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扭曲,形成老师你讲你的,我信我的。
三、网络信息的不准确性影响了学生的“判断力”和“辨别力”
调查显示,大学生已然成为网民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多元化的思想文化、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等汇集,使一些虚假信息隐蔽在包罗万象的信息中。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中的一个敏感和脆弱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统驭能力还不强,主观控制能力较为薄落,容易受外界的干扰。这些不良的网络信息对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冲击很大,一旦他们不能正确辨别网络信息,很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进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从而造成道德人格上的缺失。
所以,网络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认同感。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对外来思想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
四、个别教师缺乏人格魅力、职业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榜样。而教师的榜样作用源自于自己的人格魅力。从调查得知,现有的教师不能以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吸引学生。部分教师教学热情低下,心态冷漠,对社会现实不满,甚至有些人社会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这些现象,削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高职院校教师尽管有自己的诸多优势,但也存在着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老化,不求上进,缺乏教学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弱项,因此对于思想活跃的学生,存在着明显的“代沟”,有的学生甚至认为教师太“OUT”了,对于社会中的一些情况不了解,闭门造车,对社会不良现象不能够进行有理有据的辩驳和剖析。这种现象的存在,必然直接地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学方式老化,实践课落不到实处
虽然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方式,其中许多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了许多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现代化教育手段得到了初步的运用,但是仍然有一些老师中存在着教学方式单一及缺乏创新的问题。另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过多注重课堂教学,忽视了实践环节,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所接受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进一步的理解、深化和提高,否则这些知识难以被学生自觉地接受,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当然,客观条件也不许。
六、考核方式单一、机械化
高职院校的很多模式,就是一个中学的升级版。在绝大部分学校还一直沿用中学一样的考核方式。这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相背离。于是就出现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上的怪现象:老师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在台下窃窃私语,甚至呼呼大睡。考试之前,学生只要死记硬背,把书本上的知识强背一番,就能及格,也就算是完成了学习这门课程的任务。这样的考试表面上看学生取得了好的分数成绩,但是实际上其教学效果甚微。学生既不能深刻理解教材知识也不能掌握理论,更不会运用理论去解决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因此,高分的学生,有可能并不信仰,也有可能做出违背社会公德的事情;而真正信仰的、道德品质好的学生却并不一定能够获得高分。有的同学几次补考,并不能证明他们的思想品德不好。这样的考核导向,一定会抑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体现。
七、课程设置边缘化及某些内容本身的不足
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性的人才为目标,个别的领导及一些教师认为思想政治课可有可无,在课程设置上,能挤就挤,逐渐使其边缘化。加之,思想政治课程中内容有脱离实际的情况。教学内容和当前学生的需要和期望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与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不紧。尽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改革一直在不断地进行,但是由于其内容的特殊性,存在滞后性在所难免,这就需要在教学中根据实践的发展予以补充和完善。然而在当前的部分教师中,对教学内容仍只是一味灌输,不能把教材内容自然地转化为学生喜爱的、真心接受的、为学生所真切需要的生动知识,这就加剧了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不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