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会计出纳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赫怡娜.强化企业出纳工作的措施与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01:54.
[3]杨峰.出纳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2013,05:213-215.
[4]陈以东.对企业出纳工作的管控措施的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8:137-138.
[5]李玉香.出纳人员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及培养途径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4,17:288.
[6]黄英.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纳人员素质的重要性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20:82.
[7]张新丽,程丽.出纳工作在会计工作规范化管理中的作用[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1:18-20.
参考文献:
[1]刘玲玲.《出纳业务》课堂教学改革[J].中国连锁,2013(10).
[2]赵宇.高校“出纳实务”课程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3.
[3]程艳.高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探讨[J].高职教育,2012(1).
[4]胡志强,杨明娜.四川省级精品课程“出纳实务”的教学与改革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3).
参考文献
[1]张岩.浅谈出纳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及其管理方式的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2(05).
[2]陈丽娜.浅谈出纳在学校财务管理中的作用以及管理方式的改进[J].现代经济信息,2014(09).
[3]简玲.基于Web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4]李燕雯.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D].复旦大学,2008.
[5]王美艳.A公司财务一体化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5.
篇2
一、出纳岗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内部控制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其内部控制风险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各个企业单位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收支及使用情况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制度上讲应该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各种违规、违法、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出纳人员却往往无法制止或纠正,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很多人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不了解,认为出纳人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只要领导同意,就必须付款。②管理制度设计尤其是审批制度不合理。目前,多数企业或单位对款项的支付都设计了垂直型的审批环节,即按照单位领导、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顺序实行签字审批,但由于很多单位领导对各项财务法规甚至财务工作都不甚了解,仅仅根据管理工作或其他需要就认可了某些有问题的经济业务的发生,由于有了领导的签字,其他审批环节一般也是一路绿灯,等到出纳人员发现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错就错,却已无法纠正或制止了。另外,很多企业和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够。如盘点制度、设立备查账制度、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等在不少单位往往执行的不好。
2.会计核算风险。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最基础的环节,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出纳工作并不复杂,工作程序也相对简单,但这却不意味着出纳工作难度低,要求低,实际上,由于一般单位设置出纳岗位均不多,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出纳岗位往往是接触人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如某所高等专科院校,各类在校生年均万余人,再加上各种培训班、短训班,近两万人次的各项收费以及学院的日常往来核算均由几名出纳人员(含收费岗位)负责,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与其他会计岗位不同,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一但发生错误往往是无法更正(会计制度专门设有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在发生核算错误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按规定进行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因此其差错往往是可以更正的),发生损失时,也只能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样出纳岗位就面临巨大核算风险,同时也给出纳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几乎所有出纳人员(尤其是现金出纳)均有过自己承担损失的经历。
3.职业道德风险。长期以来,在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的管理中,对财务工作及财务人员普遍不够重视,近些年来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依然还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财务工作的评价度不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偏低,升迁机会少等。而作为财务基础的出纳工作虽然重要,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认为,出纳工作相对程序简单,技术性不强,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或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出纳岗位的设置仅从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角度出发,并未过多考虑其岗位的特殊情况及要求,另外,无论是各项相关财务法规、制度还是日常管理,均更多的是强调岗位的要求及人员承担的责任,却忽视了出纳岗位及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出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并产生懈怠、反感乃至抵触情绪,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诱发职务犯罪。所以说,出纳岗位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对化解出纳岗位的风险及压力的设想
1.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人管理,对重要的证、章、票据严格管理,尽量实行分人保管并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严格实行定期盘库制度,做好盘点记录,积极核对账项,定期编制银行账户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不留后患,对各项由出纳人员记录的日记账要由专人定期审核,建立健全备查账制度,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努力抵制白条入库,杜绝账外资金。完善管理制度,在现有的授权审批制度中,设立出纳岗位初审环节,在经济业务发生前或在费用支出报销时,由出纳岗位人员对该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及其相关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初审,对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签字认可,然后再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后方可付款,对不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抵制或责成相关人员改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纳岗位的风险。
2.规范资金的收付制度,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的各种理财手段,灵活运用网上银行、信用卡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款项的收付,尽量减少并严格控制现金收支业务,从技术上减少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的核算风险。
篇3
财务会计管理最主要的一项工作组织原则,就是对存在于财务组织中的不相容职务实行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是指在经济业务处理过程中,集中一人办理容易产生漏洞和弊端的两项或两项以上的职务。
不相容职务分离其核心在于实现牵制、制衡。企业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首先要确定哪些岗位和职务是不相容的;其次是要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岗位的职责、权限。不相容岗位是指涉及经济业务的岗位不能交叉,不能重叠,不能由同一人担任,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能够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体系。无论何种企业,从经济业务活动的处理上,不相容职务大体不外分为以下类型:授权批准职务、业务经办职务、会计记录职务、财产保管职务、稽核检查职务。所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必须按照不相容分离的要求,合理设计相关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内部牵制、内部制衡机制。
2 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实施要求
控制不相容职务的方法,就是从组织设计以及职务安排上进行分离,将不相容职务分别安排给不同人员、甚至不同部门,以形成一个可以相互监督、相互牵制、相互核查的业务机制。具体如下。
2.1 授权批准职务与业务经办职务分离
比如,有权决定材料采购的人员不能兼任采购员。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见过很多既是单位的供应科长又同时去亲自采购的现象。曾有实例反映,某企业物资部门主管同时也兼任采购员,利用职务之便,购买其亲属开办企业所生产的质次价高产品,从中获取高额利益。这就是利用了不相容职务未进行分离所带来的内部控制缺陷,从而谋取私利的典型案例。
2.2 业务经办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分离
例如:现金出纳、会计与稽核职务相分离,采购员与库管员职务相分离,库管员与盘点稽核人员职务相分离等。这样可以做到出纳、会计、采购、保管等业务执行人员都受到应有的监督。同时也应使稽核、审计人员处于相对客观、独立、超脱的地位,保证监督质量。业务经办职务与稽核检查职务分离,会使得经办人员相对有所顾忌,督促他们更加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质量,保证各项经济业务正常工开展。 转贴于 2.3 业务经办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企业必须要将业务执行和记录职务分离,不应该让员工自己记录自己经办的业务。比如:企业的会计绝对不能兼任销售人员,对自己的销售行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企业的会计也绝对不能兼任采购员,对自己的采购行为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如果不进行职务分离,业务执行的过程和结果就缺乏了在记录时所应该进行的复核和确认。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最基本的要求。
2.4 财产保管职务与会计记录职务分离
会计和出纳相分离就是一个最基本的不相容职务分离。全国各地关于会计兼出纳而发生的贪污、挪用案件发生过很多起,这一方面是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没有配备应有的会计人员,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故意减少内部控制环节来谋取私利的可能。
2.5 业务经办职务与财产保管职务分离
企业财产物资的保管职务应该与实物核对和财务盘存职务相分离。如果一个企业的材料采购员既负责材料采购又负责入库保管,那么这样身兼数职的行为,就有可能给经办人员创造舞弊的机会,缺乏内部牵制和监督,形成职务犯罪的隐患,给企业造成损失。
篇4
《出纳实务》是高职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课程所对应的会计职业岗位是出纳岗位。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是:通过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掌握出纳岗位的货币资金收付业务的操作流程,具有正确处理货币资金业务的能力,胜任出纳岗位工作。围绕着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按照“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相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统一”的理念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运用中的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一)创设教学情境
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首先,分析出纳岗位的岗位职责,明确出纳岗位的职业能力;其次,根据职业能力,确定教学内容。根据以上思路,将本课程分解为3个教学情境。每个教学情境对应出纳岗位职责和职业能力。
1.教学情境一:现金收支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熟练点钞,熟练使用保险柜级计算器,快速识别假币和假发票;购买保管各种支票、票据、印鉴,保管库存现金;按照国家和公司的规定,办理现金收款业务;按照公司的财务制度报销结算各项费用,办理付款业务。(2)职业能力:出纳基本技能,如点钞验钞、填写票据等;现金业务处理能力。
2.教学情境二:银行结算业务处理。(1)岗位职责:办理各类银行账户的开立、变更和注销;及时办理银行存款业务和转账业务;熟练运用银行结算方式办理转账结算。(2)职业能力:银行账户管理能力;银行业务处理能力。
3.教学情境三:(1)岗位职责:编制现金日记账,定期进行库存现金清查,保证账实相符;编制银行存款日记账,定期清查银行存款,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资金报告。(2)职业能力:月末及其他业务处理能力。
(二)明确任务
根据创设的教学情境,进一步确定学习任务。每一学习任务通过典型业务加以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学生完成每个学习任务的过程就是从事出纳岗位的工作过程,这样使学生更加形象直观的掌握出纳岗位的具体操作。学习任务和典型业务确定如表1所示:
(三)协作学习
课程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和评价六步骤,完成教学情境的整个过程。
1.确定目标。发放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任务和目标;
2.制定计划,决策指导。围绕工作任务的完成,教师给予提示并提供相关信息,在必要的时进行授课,使学生获得相应知识。根据教师的提示,各小组确定学习步骤和工作计划,教师对小组指定的工作计划进行指导,并帮助小组确定合适的方案;
3.实施检查。各小组实施工作计划并自行检查活动过程和结果,教师对于小组执行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产生的结果偏差等予以指导;
4.评估演示。学生根据教师制订的评价表,对完成任务全过程进行初评,之后教师加以复查,并作出评价。教师评价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即所学知识的评价,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各小组的协作学习能力及小组成员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价。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运用举例
下面以本课程的“学习情境一:现金业务处理”下的“任务一: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为例,具体阐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本课程中的运用。
(一)确定典型业务,给出业务描述
现金收入业务的典型业务之一是“取现业务”,描述如下: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
(二)明确任务目标,实施工作计划
1.任务提出。教师发放工作任务单,提出任务。明确本次课的任务目标。根据取现业务描述,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确定为: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
工作任务单的设计要包括以下内容:(1)基本信息:班级、姓名、组别、负责人、指导教师、课时。(2)学习情境:现金业务处理。(3)学习任务:现金收入业务――取现业务。(4)任务描述:出纳李华发现保险柜中的现金余额不足,致电开户银行查询银行存款余额,并向财务经理申请提取备用金2000元,财务经理予以批准。接下来,完成出纳李华的工作任务。(5)任务目标:掌握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和内部控制点,熟练进行取现业务的技能操作,重点掌握现金支票填制方法。(6)知识点提示: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现金支票的填写审批盖章支付密码的生成现金提取现金日记账的登记。(7)小组计划。(8)工作任务完成过程描述。(9)个人体会。(10)任务评价:包括组长评价、组员评价和教师评价。
2.知识点提示。教师提示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点,重点强调取现流程以及现金支票的取得方式和填制方法。具体提示事项一并在任务单中注明,包括:(1)取现流程;(2)现金支票使用登记簿的填写;(3)现金支票的填写;(4)审批盖章;(5)支付密码的生成;(6)现金提取;(7)现金日记账的登记。根据教师提示,小组制定学习计划,由组长统筹安排,进行知识点的学习。
3.任务实施。为了加深学生对于取现业务的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各小组采取情境再现的方式,完成工作任务。具体操作是:小组成员分设角色,轮流扮演出纳,另外设银行柜员、财务经理和总经理三个角色。由出纳描述企业取现业务的流程,并且使用“出纳单据簿”中的实训资料,按取现流程独立完成出纳岗位的“取现”工作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小组成员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对取现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
(三)检查工作过程,进行结果评价
各小组成员的工作任务完成后,以小组为单位,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互评,指出存在的问题,然后进入评价总结阶段。评价总结阶段,首先是小组总结,然后是教师根据巡回指导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强调注意事项,最后各小组成员认真填写任务单,并上交任课教师,至此课程的教学任务圆满结束。
通过创设学习情境,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的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真正采用了“教学做”的统一,达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篇5
一、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一)精心设计课程开发程序。应在充分体现职业教育课程的定向性、能力观、应用性、整体性、过程观等特征基础上,精心设计工作步骤。包括:1、建立信息渠道,获取需求信息;2、进行社会调研;3、进行第一次论证;4、进行教学分析;5、进行第二次论证;6、进行方案修订。(二)仔细进行教学分析。首先,可以按照能力逐步减弱的顺序,由复杂到简单提取会计专业核心岗位群和相关岗位群中的典型工作任务,并进行整合和归纳,形成与专业对应的工作过程;其次,分析典型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所需的知识,并进行提取;最后,按照典型职业工作顺序,由强到弱安排课程内容,将与学习型任务对应的知识排前,将与行动型任务对应知识排后,形成串行结构。(三)合理设计课程类型。在课程类型的设计中,既要强调符合学科逻辑顺序的纵向直线式排列,又要强调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横向式排列,还要贴合职业工作过程。这种课程类型主要包括职业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过程
(一)通过专业市场调研确定就业岗位和职业能力。调研内容包括会计专业人才结构现状、专业发展趋势、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相应的职业资格、学生就业去向等。可采用实地调研法和小组座谈会等方式。调研对象是企业财会人员、部门领导和本专业参加工作的学生。我们在河北省及周边地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北地方经济特色及人才需求,确定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岗位和能力要求。出纳岗位,要求能进行现金收付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收付核算、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的登记、库存现金和有价证券的保管、有关印章的保管、往来结算业务的办理、企业备用金的管理等;财务会计岗位,要求能进行资金业务的会计处理、材料物资的核算、固定资产的核算、无形资产的核算、工资薪酬的核算、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处理、往来款项结算业务的处理等;税务会计岗位,要求能进行公司涉税业务的核算和管理以及公司各种发票的领取、使用和保管工作;财务审计岗位,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监控,以促使其有效运行;对企业的资产安全和完整进行审查和评估;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日常工作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并定期出具审计报告;财务管理岗位,主要负责公司资金的筹集、运用和分配的相关工作。(二)工作任务分析归纳为行动领域。通过调研和分析,我们将会计专业行动领域归纳为出纳业务操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方面。与出纳业务操作行动领域相对应的工作任务是现金的管理、银行存款的管理等;与财务会计行动领域相对应的工作任务是应收和预付款项管理、存货管理、投资管理、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管理、流动负债的核算、长期负责的核算、所有者权益核算;与成本会计行动领域相对应的工作任务是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三)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学习领域课程是一个由职业能力描述的学习目标、工作任务陈述的学习内容和实践理论综合的学习时间(基本学时)三部分构成的学习单元。具体要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课程。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包括基本素质课程与职业能力课程。基本素质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邓、三重要思想概论,体育,英语,经济数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人文素质教育,形势与政策讲座,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选修课主要包括科技创新、人文知识、艺术修养、创新能力拓展等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分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包括应用文写作、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统计基础、市场营销实务等课程;职业专门能力课程包括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经济法、财政与金融、纳税实务、成本会计、审计实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职业综合能力课程包括会计基本技能训练、手工记账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ERP沙盘模拟实训、会计岗位综合实训、毕业设计(论文)、顶岗实习等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包括管理会计,会计制度设计,国际贸易,小企业会计制度,证券投资实务,保险实务等课程。
作者:刘毅 干冀春 王翠敏 单位: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篇6
副组长:韩瑞功、李建刚
张君、齐素红、苗翠萍
二、顶岗实习目的
顶岗实习是落实党和国家高职教育政策、是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提高我院人才培养水平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的重要环节。毕业实习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组成部分,通过毕业顶岗实习的实操训练,使学生熟练地掌握公共技能和专业技能,进一步提高专业素质,强化岗位能力,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矗
通过顶岗实习,使学生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巩固专业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达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培养学生综合择业能力和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调查研究能力,为撰写毕业论文打好基矗
通过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培养、锻炼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精神,实现学生由学校向社会的转变。同时可以检验教学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积累经验。
三、顶岗实习内容
实习内容要与实习岗位相结合,以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为主,对会计专业的基本技术进行全方位的操作实习。主要包括:
1、了解企业(或单位)的经营性质和特点,了解企业(或单位)生产技术的特点和生产工艺流程及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了解财务会计岗位的设置。
2、熟练掌握各种会计方法及程序操作的基本技术。其中包括建账方法、填制与审核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的方法与程序、登记现金的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以及登记各种明细账和总分类账的方法与程序。掌握结账、对账、编制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基本技术。
3、熟练掌握各种成本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操作的基本技术,其中包括产品成本的构成要素核算、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再产品之间的分配、产品成本计算的各种方法、产品成本核算的账务处理程序等。
4、了解企业(单位)纳税的种类,纳税的计算及与纳税部门的联系情况等,务处理程序,掌握常见税种的业务处理程序、计算、核算与交纳的方法。
5、熟悉财务软件,掌握会计电算化操作业务。
6、初步了解企业筹资、投资等资金管理业务,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与审计工作的实施业务。
具体采取按岗位轮岗实习的方法。会计岗位一般分为会计主管、出纳、财产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账务成本核算、资金核算、总账报表等,具体分为出纳的职责、明细会计岗位职责、主管会计岗位职责等。
四、顶岗实习组织方法
顶岗实习单位的落实采取学生自己落实与系部帮助落实相结合。顶岗实习指导实行院内指导教师和生产单位指导教师联合指导的办法
五、顶岗实习的基本要求
1、实习过程中,要认真执行实习单位的考勤纪律,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有事先请假;要严格执行实习单位的保密纪律,严守商业秘密;要注意自己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有重要的事情应及时与辅导员、班主任联系;
2、要虚心向实习单位的师傅学习,做到嘴勤、手勤、腿勤,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在短时间内上岗打下基础;
3、实习开始后三个月内,实习学生必须将接收单位开出的《聘用函》寄给辅导员。
4、指导教师负责与实习学生的定期联系与理论指导;实习过程中,原则上实习学生不得随意变动实习岗位,因特殊情况要求调整实习单位或岗位的学生,须向指导教师提出申请,同时提供在上一个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表以及下一个单位接收函,方可变更实习单位。
5、实习过程中应注意积累资料,及时填写实习周记、实习结束后写好实习报告和毕业论文。
6、学生实习完成后必须提交:①实习周记;②实习单位鉴定表;③实习报告。
六、顶岗成绩评定
依据实习周记、实习鉴定、实习态度及实习报告等,由实习指导老师结合实习单位的评定,综合评定成绩。
实习成绩评定:满分100分,其中纪律考核成绩20%,劳动态度考核成绩20%,技能考核成绩30%,实习单位评定成绩30%。
七、附件:实习报告要求
1、实习报告要按时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是衡量实习效果和评定成绩的重要依据,在指导教师指导下完成。一旦发现由他人或抄袭他人的实习报告,按不及格论处。
2、实习报告内容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四部分内容。
(1)实习单位概述和生产工艺流程
(2)实习单位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状况
(3)具体实习内容及完成工作的情况
(4)实习体会或收获。
3、实习报告要求:3000字以上。实习报告要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行文流畅,符合逻辑,文字简练。
4、实习报告格式要求:排版打樱
一级标题:宋体,小二号字,加粗;
篇7
一、建立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
货币资金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工具。它不仅有利于加强货币资金管理,而且有利于对整个财务活动进行有效的组织。货币资金预算是对企业在整个预算期的货币资金收入和支出的估计,也是对企业预算期货币资金收支结果的预算。实行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对于完善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货币资金预算为控制企业日常货币资金流动提供了主要依据,也是评价企业对货币资金管理成绩的考核标准和重要手段。货币资金的预算制度,增加了资金运行的透明度,从制度上、管理上防止挤占和挪用的现象产生。
在货币资金预算中,应把整个预算期分为若干个时期分别计算货币资金的余额。长期货币资金流量预测虽然重要,但在货币资金管理中所编制的预算,主要是一年以下的短期预算。划分时期的长短要根据企业的性质不同来决定,但一般情况下是一个月,即月度财务收支计划,某些货币资金流入流出变化大的企业,还可以按周或按日编制预算。
编制货币资金预算的主要依据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面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成本费用预算等等。完整的货币资金预算应包括货币资金收入、货币资金支出、货币资金千余缺以及货币资金筹集等部分。
货币资金流入量来源于销售收入、投资收益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收入。其中销售收入是最主要的部分,其金额可以直接从销售预算中得到;投资收益的货币资金收入时间比较固定,数量也容易确定;其他货币资金收入可根据企业以往的资料关考虑预算期的情况分析确定。预算期货币资金流入量加期初货币资金余额,构成预算期可动用货币资金数量。
货币资金流出量主要包括购货支出、营业费用支出、利息支出、上缴所得税、利润分配以及其他货币资金支出。其中购货支出可从材料预算中得到;营业费用支出如工资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可以从费用预算中得到;利息支出所需的资金可以从偿债计划中得到;所得税付出以及利润分配支出可根据企业的盈利计划预先估计,支付的时间也比较固定;其他货币资金支出可以根据企业以往的资料并考虑预算期的情况分析确定。
二、完善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完善货币资金的同部控制制度,规范会计行为,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要求,完善企业内部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对本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负总责,并明确单位内部各职能部门在预算安排、计划管理、实物资产、对外投资、项目招标、工程采购、经济担保等经济活动中的管理权限、方式、方法、程序、责任和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
三、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
理顺财务管理关系,建立职务分工控制制度,从组织机构设置上确保资金流通安全。建立内部监督制约机制,资金的管理人员要实行不相容的职务相互分离制度,合理设置会计、出纳及相关的工作岗位,职责分明、相互制约,确保资金的安全。会计出纳不能相互兼职,不得由一人办理货币资金流通的全部过程。
一是会计人员负责分类账的登记、收支原始单据的复核和收付记账凭证的编制;二是出纳人员负责现金的收付和保管、收支原始凭证的保管、签发银行有关票据和日记账的登记;三是内审人员应当负责收支凭证和账目的定期审计和现金的突击盘点及银行账的定期核对;四是会计主管应负责审核收支项目、保管单位和单位负责人的印章;五是单位负责人应负责审批收支预算、决算及各项支出。
四、建立收入和支出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
要加强对货币资金的预算编制、执行各个环节的管理,规范货币资金的管理程序,确定货币资金执行的审批权限和制度,超限额或重大事项资金支付要实行集体审批,严格控制无预算或超审批权限的资金支出。严格企业内部资金收入和支出审批程序。
1、对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
①每笔收入支出都要及时开票;
②要尽可能使用转账结算,现金结算款项要及时送存银行;
③尽可能采用集中由财务部门收款的方式,分散收款要及时送交单位出纳;
④不得坐支各项收入;
⑤出纳员收妥每笔款项后应在收款凭证上加盖“收讫”章。
2、对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
①每笔支出都应有单位负责人的审批经、会计主管审核、会计人员复核;
②出纳人员每一笔款项都应以健全的会计凭证和完备的审批手续为依据,付款后,需在付款凭证上加盖“付讫”章;
③各项支出都有预算和定额控制执行;
④要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现金,尽可能使用转账支付;
⑤银行单据签发和印鉴保管应当分工负责。
五、强化货币资金的保管和控制
加强对货币资金、会计凭证、原始的管理,要依法建账,及时核对银行账目,认真履行定期对账、报账的制度,建立定期进行检查的制约机制。不符合审核程序不能支付资金,按规定实事求是报账,不作假账。
篇8
一、实行柜员制存在的主要风险
(一)柜员能力风险
银行是全社会的现金出纳中心,现金出入频繁,特别是对公业务,常常单笔金额较大,综合柜员制要求柜员具备较全面的业务知识和较高的操作技能,知识和技能不适应必然造成操作失误的增加;单人为客户提供 金融 服务是综合柜员制的基本要求,其表现形式为单收单付,柜员与客户“一对一”,因是单人临柜,柜员稍有疏忽大意就会发生差错,柜员自身承担风险和银行防范业务风险的难度同时加大。
(二)监控设施及出纳机具存在的问题
实行综合柜员制后,对现金的复核完全依赖于机具,我们现用的钞票版别多且防伪技术复杂,这对点、验钞机的性能提出了很高要求。若出纳机具的性能不过关,将给临柜人员造成误导,给客户或自己造成 经济 损失。另外,目前银行采取的是录像监控和配备相应数量的复核员等措施。录像监控难以做到多方位监控,在监控时间上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盲点。这样,在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硬件监督上,就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多数数字监控效果达不到要求,丧失了监控的取证价值,而且售后服务一般,维护很不及时,经常出现故障。
(三)业务授权风险
如储蓄网点人员多在5人以下,每班3人,作为授权人的储蓄所主任常常因公不在岗,而委派柜员相互授权,这样,既办理业务又授权,容易造成失控。而且,主管人员虽不直接面对客户经办业务,但由于有授权的权力,对下控制多个柜员,如果主管人员违背道德,只需突破下线中的一点即可形成联手做案。另外,授权操作也存在隐患,授权在记账柜员终端机上进行,使用记账柜员打开的界面,授权密码暴露在他人视线之下,存在泄密危险,风险极大。再有柜员之间还存在着互不防范、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如授权是在柜员键盘上输入密码,有的在柜员面前直接输入,没有任何防范意识和措施,且密码不按规定及时修改,这极易给有意作案的人以可乘之机。
(四)柜员道德风险
综合柜员制下的现金业务是一个手工点钞和电脑操作相结合的过程,没有专人复核,多收少付、错款错账隐瞒不报、转移现金等现象就有发生的可能。如果柜员本身素质不过关,道德水准偏低,视规章制度于不顾,更可能利用内控管理存在的漏洞自我作案或与客户联手作案。
(五)应用程序风险
综合柜员制业务的应用程序设计,必须能够满足综合柜员需要受理。 会计 、出纳、储蓄、中间、代收等种类繁多的业务综合处理的需要。综合柜员制是金融业务 发展 、金融科技进步以及金融服务创新的必然产物。在实行综合柜员制的过程中, 计算 机电算化水平的高低,科技力量的支撑是至关重要的,否则也容易给柜员造成风险。
二、完善综合柜员制的意见
(一)完善规章制度,狠抓制度落实
首先,要不断修订和完善制度,使之更加规范化、 科学 化。重点是对业务操作进行的实时监督。其次,要对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的完善。改革分配制度,明确经营责任,量化考核目标,严格奖惩制度, 要在认真落实制度上下功夫,加大对违规 操作的查处力度,形成遵守制度、按章操作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二)加强稽核监督,强化内部控制
上级主管部门要在完善健全柜员制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强化稽核监督,保障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到位,一是建立起柜员岗位制约为主的第一道防线,做到责任到岗,落实到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以减少一线的风险;二是全面落实财会监管员、监督中心、坐班主任“三位一体”监管体系的第二道防线,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内部监管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对柜员经办的每一笔业务及时进行审查监管,落实检查责任,严肃处罚,切实达到发现问题,堵塞漏洞,消除隐患的目的;三是加强事后监督,完善监控系统的功能,实现监控系统联网集中管理,加强对监控信息的分析利用,充分发挥第三条防线的作用。四是发挥审计作用,加大再监督力度。要充实审计部门的力量,提高内部审计的频率,加大内部审计的查处力度,充分发挥再监督的作用。
(三)加强岗位轮换和强制休假制度
篇9
用友ERP-U8财务管理系统包括账务生成系统和处理系统。账务生成系统通过总账系统和四个子系统(应收款管理系统、应付款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薪资管理系统)构建完成。账务处理系统自动对已登记记账的账簿进行报表生成以及财务分析处理。U8财务管理系统的总体构建如图1所示。
一、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总账系统日常业务处理包括输入和处理各种记账凭证、审核凭证、记账、查询和打印输出各种凭证、日记账、明细账和总分类账、进行月末对账和结账、生成和输出各种常用报表等。
总账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注:(1)制单人不能和审核人是同一人。(2)要进行出纳签字的操作应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①在总账系统的“选项”中设置“出纳凭证必须经由出纳签字”;②在会计科目中“指定科目”;③会计科目在总账系统中设置了“日记账”辅助核算。(3)已记账凭证不能再进行出纳签字。(4)对于自动转账凭证需要对以前凭证进行审核、记账后才能生成。(5)反记账:对账(Ctrl+H)(恢复记账前状态激活),凭证(恢复记账前状态);反结账:Ctrl+Alt+F6。
二、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是以销售发票、其他应收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销售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收款项的收回、转账、坏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收款的管理。应收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坏账准备。
注: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客户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收系统”。
应收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三、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处理
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以采购发票、其他应付单等原始单据为依据,记录采购等业务所形成的往来款项,处理应付款项的支付、转账等业务,提供票据处理的功能,实现对应付款管理。应付款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
注: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付账款,应在总账系统中设置其辅助核算内容为“供应商往来”,并且其受控系统为“应付系统”。
应付款管理系统的日常业务操作流程:
四、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的主要内容是进行工资核算、工资发放、工资费用分摊、工资统计分析和个人所得税核算等。薪资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主要涉及的会计科目有:应付职工薪酬。薪资管理流程:建立工资类别―部门选择―人员档案―工资变动―代扣所得税处理―银行―工资费用分摊―工资表―月末处理结账。
注:本月工资分摊、计提凭证传输到总账系统,如果总账系统已制单并记账,需要进行红字冲销后才能反结账;如果总账系统尚未制单、记账,只需删除此凭证即可。
五、固定资产管理系统日常业务处理
篇10
会计管理制度是对会计活动的规范,当然它的形成与发展也是循序渐进的。早在奴隶制时期就出现了基本的会计管理制度,主要是官厅会计制,而其中以周朝的财计官制最具代表性。
《周礼》一书中也曾对周朝的财计官制进行的记录:周王之下设六卿,天官之长大宰为六卿之长总揽王朝政务大权,包括采集筹划,组织与管理。下设两大职能部门。即是说,周朝的会计管理主要是两大部门,一个是会计组织部门,一个是国库组织部门。管理会计工作的总负责人是大宰,即是天官。相当于企业的财务经理,接受周王的监督管理。
会计组织部门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围绕企业的会计管理制度。周朝的会计组织部门设最高长官是司会,类似于现代企业的财务主管。他的主要职能有三个:一是组织对官厅财政收入的全面核算,定期提供会计报告,供大宰理财使用,接受周王检查。在企业中,财务主管总管公司会计、报表、预算工作,定期将自己的各项工作及下级部门工作以书面的形式向总经理报告,同时领导会计部门定期编制会计报表,供股东以及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使用。二是通过定期钩考,监督各种税收的实现及财物在各管理部门的收支动态,凡财用必管,凡会计必揽。而财务主管则是负责财务部门的运行,负责制定和管理税收政策方案及程序,制定公司利润计划、资本投资、财务规划、销售前景、开支预算或成本标准,这点也是相似的。三是通过下属司书掌管户籍及土地图册,将此数据作为考核赋税征收的依据。这是与现代财务主管职能的不同之处。因为古代要按人头征税,而司会此时相当于人口统计人员,向国家提供土地面积,农作物和人口数量,以作为征税依据。
在司会下面又设了四个职能部门,分别是司书、职内、职岁、职币。司书掌管户籍及土地图册,相当于现代企业中的会计一职,管理会计核算。而职内、职岁、职币这三个职位则相当于现代企业中的出纳一职,即主要负责现金业务。而与现今出纳的不同之处在于,他是将出纳一职一分为三,也就是分工更细,其中职内是负责现金的流入,职内负责现金的流出,职币则负责现金的余额。职内、职币、职货负责的事务时整个国家的,事关重大,再加上当时没有计算机,经济业务的记录,确认,计量等的速度当然不能与今天的相提并论,分工的细化在当时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是很有帮助的。
2周朝财计官制与现今国库管理制度比较
2.1会计组织部门的比较
当然以上我们只是将周朝的会计组织部门与现今企业的会计组织体系进行了比较粗略的比较,其实在我们当今的国家会计管理体制中,也有一些与其相似的地方。我国当今的国家会计管理模式:①围绕企业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截至目前为止,共出现了三种会计管理模式,它们分别是会计委派制、财务总监制和稽查特派员制;②财政拨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组织管理方式、方法上的制度安排所展开的会计管理体制,截至目前为止,共出现了两种会计管理模式,他们分别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其中,财务总监制是国家以所有者身份凭借其对国有企业的绝对控股地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直接派出财务总监的一种会计管理体制。在这种会计管理体制下,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或国有资产管理局向管辖的国有企业派出财务总监;财务总监根据授权,对国有企业的整体财务进行专业、专职财务监督。这与企业的会计主管相似,也与周朝的司会工作职能相似。
2.2国库组织部门的比较
除会计组织部门外,周朝还设有另一个管理财务工作的部门,即国库组织部门。相当于企业的物资保管系统以及政府的国库。在周朝的国库组织部门中最高长官为小宰,与司会平级,掌握预算,相当于企业中的预算管理部门。国库的具体领导官员为大府,也属于天官系统。,级别小于小宰。大府的职责有四个:一是总管国库的财务收入,二是统领各库长官,三是总管国库的财务支出,四是岁终组织总考国库财物入出,向上报告考核结果。在大府之下,分仓设官专库管理,即不同物品放入不同仓库管理,不同仓库由不同人员管理,同样也是分工明确。而现代国库管理职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财政国库是财政部门受政府委托、代表政府履行职能的一种体现;第二,财政国库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国库资金收支操作,而是一系列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第三,财政国库重在控制预算执行,要保证财政资金收支严格按照部门预算规定执行;第四,财政部门要对政府资产和负债实施管理,要提高政府资产和负债的管理效率。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都是接受政府委托的,都负责预算工作,对政府资产负债进行管理。当然我们也有创新,比如说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它的特点主要是:其一,财政部门统一设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不设立财政资金存款账户,所有财政资金收付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其二,财政资金收付方式规范。税收和非税收入通过银行系统及时缴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财政资金支出由国库单一帐户体系直接支付给商品和劳务供应者或用款单位;财政资金余额只保存在国库单一账户。其三,实现财政收支实时动态监控。财政部门实时监控每一笔财政资金收入以及支出情况。
2.3税收事务管理的比较
对于部分税收事务也不由国库管理,而是由地官大司徒主管。周朝时,大司徒系统分掌税负收入组织工作,从税种方面讲主要集中在商税和农牧赋税的组织管理方面。也包括部分杂税。商税征收由司事下大夫征收,由泉府负责铅笔保管。商税可以赊货;农业税由载师,闾师及县师负责,所收粮谷的保管发放由廪人负责。
周朝的国库组织管理制度与部分税收事务的管理类似于现今的分税制,也就是为了有效的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关系,通过划分税权,将税收按照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两大税类进行管理而形成的一种财政管理体制。这样中央与地方各有所得,一方面有利于集中中央财政收入,加强政府的转移支付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调动地方的积极性,同时减轻中央工作负担,有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
3对周代财计官制的评价及启示
周朝的财计官制确定与组织设置总体格局及其所体现的总精神,主要是“九府出纳,统由司会监管”。所谓“九府出纳”,“九府”是指职内,职币,大府,玉府,内府,外府,泉府,及春官宗伯统管之下的天府和秋官司寇统管之下的职金。天府掌管祖庙里的全部财物,职金则掌管锡石,颜料和罚金。由于以上九大保管部门掌管着整个王朝的财物保管与收发工作,古史称“周礼九府”。所谓“统由司会监督”,从组织设计方面讲,在这“九府”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牵制的关系,其中总出纳部门起总控制作用,通过大府,地官,春官,秋官系统控制国库,而大府直接控制玉府,内府和外府。这九大保管出纳部门又统一受到司会的控制。司会通过司书控制总出纳部门,而总出纳又控制着国库组织系统,这样,最终使王朝的财物保管,出纳之权通过会计核算都置于司会控制之下。这种相互牵制的,分工明确的现象在现代企业会计管理制度中也有应用。比如出纳和会计这两个岗位不能由同一个人担任。
在周朝还设有宰夫,他负责对会计工作进行监督,相当于现在的审计。
从上面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现在的会计管理制度有许多历史的痕迹,当然也有自己的创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进步。
篇11
1、会计专业的参考文献要注意时效性,要检索近两年的文章。
2、参考文章要注意确保质量,除了要在权威的论文库检索相关文献外,还可以考虑会计专业类水准较高的期刊。
3、如果是涉及到会计核算方面的专业,一定要熟读相关的最新会计准则,包括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等。
通过上述几点要求,完成大量的参考文献搜集,阅读和整理工作后,即可进入到毕业论文选题阶段,关于如何选题,可以参考如下步骤:
1、明确选题方向
会计学毕业论文选题可以根据专业的具体方向来决定论文选题,如:会计核算(包括对会计准则的学习质疑)、财务管理、审计、税收、内部控制、薪酬制度、公司治理等方面着手,也可以根据作者学习阶段所完成的课程内容进行分类,根据专业研究的找重点来确定论文选题。
2、选题要小而具体
毕业论文选题不应太宽泛,导致论文内容体现不出研究内容的重点,需要细化到小而具体的方面。例如选择企业财务管理方面就要具体到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作者可以选择写建筑、化工、服装行业等关于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了具体的行业或者企业作为研究目标和实例,避免出现泛泛而谈的情况,需要注意学生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不同行业进行探讨,也避免了选题出现重复。
3、选题要结合实际
学生在选题时,一定要根据自身的专业或者工作内容来选题,这样才能更容易的展开论文写作。更重要的是,针对论文内容所需要的资料以及写作思路的建立能够促进今后的择业和实际工作。比如针对出纳的工作,建议可以选择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方面的选题
如果是销售方面的工作,可以选择应收账款内部控制和风险防范等方面的选题、以及薪酬制度激励机制方面的选题等;如果是财务管理,建议从财务管理体制、预算管理模式、纳税筹划等方面进行选题思考。
篇12
一、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
社会需要的会计人员是有层次分别的,有出纳、会计、财务主管、企业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政府机关会计、注册会计师、教师和科研人员等。不同层次学校的培养目标应有区别。专科学校培养会记帐、算帐、报帐的会计人员,可满足社会对普通会计人员的要求(出纳、会计)。本科高校培养的会计人员不仅要会记帐、算帐、报帐,更要会用帐,其发展前途是会计财务主管和注册会计师,还要为专科学校培养会计教师,也就是说,培养的是应用型为主的人才。培养硕士主要是为高校培养教师和适应大型企业集团及政府各经济管理部门要求的国际化会计人才,兼有学术型和应用型的人才。博士和博士后则主要是培养科研人员和高校教师,培养学术型人才。
知识和能力可以互相促进,互相能动。本科毕业生必须有合理的能力结构,即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具体讲,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指分析综合能力、归纳推理能力、逻辑判断能力)、应变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自制能力、自学并不断优化知识结构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科研能力等。
综上所述,笔者将我国高校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身心健康,富有创造性,对未来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有较强适应性的会计通才。
二、改革专业设置
我国原来会计学专业划分过细,知识结构单一,面对着企业经营多元化、集团化的发展,普遍存在着适应性差和后劲不足的缺陷。这也是会计毕业生在数量上供大于求,在质量上仍嫌不足的原因。国家教委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培养目标要求,改革了专业设置,要求只设一个会计学专业。但有些学校还设置了财务管理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业,笔者认为欠妥。为了使会计毕业生能适应不同岗位的需要,可以有所侧重,如设立财务会计专业方向、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和审计专业方向等。但不宜有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因为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即能成为注册会计师,而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则要通过考试予以认定。再说,注册会计师只是为民间审计服务,社会还需要内部审计和政府审计,显然审计专业方向比注册会计师专业方向涵盖的内容更广泛。
三、改革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当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在培养专业人才时,都注意到通才教育,即不论哪一门理工科,一律要求在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领域学习一定的课程。我国现在的课程设置是按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主干专业课、选修课五大类,忽视了人文、社会、自然、科技等学科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为此,笔者提出一个不太成熟的设想,按知识结构的布局设置基础知识课、专业知识课和相关学科课三类。每一大类课程都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在课程内容方面,总体讲,应该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首先,尽量避免内容的重复,在有限的课时内加大课程容量,使学生即使在一门课程中,也要力求知识的广博性。其次,要培养学生创造和思维的能力。目前过分重视传授前人的知识经验,忽视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期间很少受过系统的科学思维和学习方法训练,人云亦云,唯上、唯书倾向严重,缺乏独辟蹊径、开拓进取的勇气难以培养出这些领导世界学术潮流的杰出人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不仅要教惯常的思维模式,还应教反向思维等一些新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应在原有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在大学几年中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基本素质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环节不可或缺,即毕业实习。现在有些学校出于经费紧张及其他一些原因取消了毕业实习,是不妥当的。
四、改进教学方法
就教学方法来讲,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地、科学地去思维、去探索,使所学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东西,真正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素质的提高。启发式教学法不是单指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观念,是各种教学方法的总称。启发式教学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启发式提问:在讲授过程中多提几个“为什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也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和大胆质疑,这对一个人的成才非常重要。
2、研讨式:针对一些理论和实务问题,介绍几种流派和做法,让学生去查找文献资料,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给以适当的提示、指导和总结。具体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个人也可以分成小组,准备充分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还可做到“教学相长”。
3、论文写作:授课过程中,根据授课内容和学术界的热点难点问题适当布置写作小论文,教师可给出参考资料目录,也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以锻炼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为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乃至以后的科研打下良好基础。
篇13
1、对实践性教学没有予以应有的重视
虽然我国中职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对实践性教学还处于摸索阶段,传统的理论型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不少中职院校教育工作者没有对实践性教学予以应有的重视,甚至认为实践性教学可有可无。有些院校的会计专业从来没有进行过实践性教学,即使有,也只是流于表层,没有深入发展。还有些院校虽然设置了模拟实验室,但应用很少,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
2、实践性教学形式单一、陈旧
就形式而言,中职院校的实践性教学应该包括模拟实习和校外生产实习两种,旨在培养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的能力。但目前,不少中职院校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沿袭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会计实践性教学中存在职业岗位意识不强的现状,不重视税务会计岗位、审计岗位和出纳岗位,导致学生在实习后仍不知道企业办税人员应该如何缴纳税款,不知道审计人员应该如何审计,也不知道出纳人员具体要做什么工作,难以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扎实的基础。
3、实践性教学基地严重缺乏
如今,我国中职院校与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等会计职业界联系不够密切,没有构建固定长期的联系机制和合作关系,导致会计专业教学缺乏基本的实习、实训基地,进而导致实践性教学环节无法形成一个持久而良好的运行机制。另外,由于中职院校经费紧张,学校自己也很难建立自己的实习、实训基地,不利于实践性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解决当前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
1、对实践性教学予以高度重视
首先,中职院校要做好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打破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按照突出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原则,重新建构课程结构,建立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方面,实践性课程要占据总课时的50%,并安排相应的基本技能训练和模拟训练课程。其次,中职院校会计专业的理论性教学也要以突出应用为目的,以“够用、必需”为原则,为学生讲清基本概念,所有理论内容围绕培养能力来开展。再次,中职院校还要对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基本设施加大投入,建立校内模拟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2、改革实践性教学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首先,中职院校要构建全新的会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形式,为学生开展项目教学、合作教学、演示教学、案例教学、模拟实习、校外实习、社会调查、撰写论文等模块。通过这些教学方式提高中职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现中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其次,中职院校要按照现代企业对会计职业岗位的要求来开展实践性教学,设置审计岗位、出纳岗位、税务会计岗位等实习岗位,促使学生清晰这些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和任务,并培养起应有技巧。
3、开发实践性教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