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中国红色经典文化论文

篇1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篇2

一、化用

现在学者的论文,如引用了别人的东西就要表明出处,否则就被视为抄袭。热奈特在《隐迹稿本》里写道:“最逐字逐句和最直白的形式,就是传统手法上的引用;直白性和经典性稍逊一筹的形式是抄袭,这是未加申明的借用,但还是逐字逐句的。”[5]引用与抄袭的区别就在于是否在文中标明出处,然而诗人在写诗时会存在在诗中镶嵌着别人一两句诗而不加标明的情况,像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都存在,特别是在中国的古诗词中,因格律形式的要求,更不会在文中标明出处。

引用与抄袭的情况在诗歌的互文中不占主体,更多是以化用的形式存在。化用是在引用与抄袭之间,它的文字既不标明互文本的出处,又不存在整句抄袭,而是在自己的文本中镶嵌几个互文本中的词语,读者只能通过仅有的蛛丝马迹发现现文本与互文本的关系。

戴望舒以《雨巷》一诗而闻名,而《雨巷》中“丁香”的经典意象却是从前人诗句中化用而来的。卞之琳说这是旧诗“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抒意或者稀释。[6]杜甫《江头五咏》之一有:“丁香体柔弱,乱结枝犹垫”的诗句;李商隐《代赠》有:“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的诗句;南唐李《浣溪沙》有“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词句。这三首诗中都出现了“丁香”的意象,可知“丁香”是古典诗词中的传统意象。丁香本来是做香料之物,在古典诗词中却是柔弱纠结的象征。《雨巷》中的丁香意象就是从前人的这些诗句中生发的,丁香柔弱与纠结的象征含义还在沿袭,但“旧的古典应用是无可反对的,在它给予我们一个新情绪的时候”[1]P128。诗人在化用丁香意象时,还对传统意象做出了新的处理。诗人以丁香比喻姑娘,王文彬说:“丁香在这里不仅是喻体,而且同喻本相互整合,形成意象叠加,姑娘的意象中有丁香意象的特点,丁香的意象中有姑娘意象的神态。”[7]P93姑娘染上了愁怨惆怅,丁香又成为诗人惆怅哀怨情绪的一个象征体。与之前三个互文本相比,《雨巷》中的丁香意象在艺术向度上发生了很大变化,其所含的容量大大增加。

如果说“丁香”只是古典诗词一个简单意象的化用的话,那么“无边木叶萧萧下”则是对杜甫诗歌整句的化用。因“无边木叶萧萧下”这一化用的诗句的意境在《秋蝇》中反复出现,我们看看这首诗中某些诗句:

木叶的红色,/叶的黄色,/叶的土灰色,/窗外的下午!……木叶,木叶,木叶,/无边木叶萧萧下。……飘下地,飘上天的木叶旋转着,/色,红色,土灰色的错杂的轮回……什么东西压在轻绡的翅上,/子像木叶一般地轻,……

《秋蝇》这首诗蕴涵丰富的古典意象,诗歌以“木叶”和“苍蝇”两个意象交互呈现,营造空灵幽远的意境,具有一种复古、迷离的美。《秋蝇》中的“木叶”不仅是诗人情感的体现,而且它是与秋蝇的生命融合的。将两个不同生命的离逝紧密联系,木叶与秋蝇两个意象重合,目的在于揭示人生存的痛苦与生命的衰落,以及人自身卑微生命的无力。“对木叶的描写,并非‘具体的表象’,而纯然是主观视觉里的映像。因而这回环式的伴奏就显得更灵动。象征主义手法用到这样的规模,早就不是中国古典诗词里古已有之的样子了”[8]。杜甫诗歌《登高》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落木”是诗人艰难苦恨的苍凉人生的寄托物,同时传达出人在天地之间感受到的生生不息的力量。《秋蝇》与《登高》相比,更凸显出现代人内心对自我生命的关照。

戴望舒受禅学影响很大,在其诗歌中曾化用过王维的诗句。比如《赠克木》:“也看山,看水,看云,看风,/看春夏秋冬之不同,/还看人世的痴愚,人世的倥偬:/静默地看着,乐在其中。”这分明是从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诗句中化用而来的。戴诗不仅承袭了意象,在意境上也与其有相通之处,但在思想上戴诗更具有生死宇宙意识。

二、用典

用典(allusion)是作者对某个事件、人物、地点、艺术作品等的间接性的或不经意的采用,它依赖读者对上述内容的了解才得以辨识。可以说,用典是一种经济的文学手法,它借作者与读者共有的对历史、文学传统的认识而实现[9]。用典区别于化用,在于用典包含的范围更大,化用只是针对互文本中个别诗句词句而言的,个别诗句或词句如果经常被化用,久之可能就会成为典故。用典往往走向互文本之外更大的文化传统,包括神话故事、英雄传说、历史事件等。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文中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新文学以来,文学创作不主张用典。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改良文学应从“八事”入手,其中之一就是“不用典”[10]。但是对于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中国新文学来说,想摆脱用典几乎是不可能的。戴望舒在诗论中说:“不比一定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我不反对拿新的事物来做题材)旧的事物中也能找到新的诗情。”[1]p128下面我们看看戴望舒新诗语言的用典现象。

戴望舒诗歌有一首《微辞》:“园子里蝶褪了粉蜂褪了黄,/则木叶下的安息是允许的吧”,园子里的蝶乱蜂狂,然而它们也有疲累的时候,需要在“木叶下安息”。蝶和蜂都是传统的恋情喻体,比喻恋人们之间也是一样需要休息的。徐迟在《谈比喻》中说:“戴望舒的‘蝶褪了粉蜂褪了黄’的比喻,写在一首很美丽的诗中,懂的人不多。”[11]因为“蝶褪了粉蜂褪了黄”是用了典故精巧而微妙地表达了他和恋人之间志趣不投,不能心心相印的痛苦。戴望舒诗句中的比喻是从李商隐《柳枝五首(一)》和《闺情》等诗句点化而来的。《柳枝五首(一)》:“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闺情》:“红露花房白蜜脾,黄蜂紫蝶两参差。”谓蝶宿花房(花蕊),蜂酿蜜脾(蜂巢),黄蜂与紫蝶,虽同时出现,不是同类之物,比喻男女非同类同心,不可能彼此相思[7]P107。说到戴望舒新诗中的“蝴蝶”这一典故,不得不提到《我思想》这首诗歌:

我思想,故我是蝴蝶……/万年后小花的轻呼/透过无梦无醒的云雾,/来震撼我斑斓的彩翼。

刘保昌说:“戴望舒诗歌中的经典意象,如铃声、蝴蝶、野草、古树、山、水、云、风等等,也是道家文化系统中的经典意象。”[12]并指出戴望舒曾“非常得意地用16世纪的法文翻译《庄子》”。[13]可见,戴望舒深受道家文化的影响,《我思想》中“我思想,故我是蝴蝶……”就是对《庄子・齐物论》中“庄周梦蝶”这一典故的承袭。在戴望舒之前就有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的经典化用。《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这里的“物化”是指取消了事物之间的差别,万物任其自然,随性而变化,生与死,梦与醒,你与我,庄周梦为蝴蝶,还是蝴蝶梦为庄周,都不能分得清,万物化为齐一。冯友兰说:“在错觉中或者在梦中,一物可以是另一物。‘物化’表明,不同事物之间的区别不是绝对的。”[14]“我”与“蝴蝶”统一为一体,诗歌借中国经典的寓言,引发了对人生宇宙的深沉思索。

《秋夜思》中更使用了多种典故。诗的第二节有“听鲛人的召唤,/听木叶的呼息”,这两句诗里就有两个典故。汉代郭究《洞冥记》卷二云:“乘象入海底取宝,宿于鲛人之舍,得泪珠,则鲛所泣之珠也,亦曰泣珠。”《博物志》中云:“南海水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能泣珠。”李商隐在《锦瑟》中亦化用此典故成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鲛人”这一带有神话色彩的意象被历代的诗人所喜用。“木叶”这一意象则源自屈原的《九歌》:“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后代的诗人对“木叶”意象的使用也很频繁,上文已经说到杜甫《登高》中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之诗句的经典化用,不过新诗中的“木叶”已经从典故变成一个普通而习见的意象。第三节开头诗句“诗人云:心即是琴”。再结合后面的诗句“为真知的死者的慰藉”、“为天籁之凭托――/但曾一度谛听的飘逝之音”,我们不难发现此中有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知音”典故。诗的最后两句:“而断裂的吴丝蜀桐,/仅使人从弦柱间思忆华年”是套用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的诗句,李诗源出《史记・封禅书》“太帝使素女鼓五十弦瑟,悲,帝禁不止,故破其瑟为二十五弦”。诗句中“而断裂的吴丝蜀桐”既与第二节的诗句“心的枯裂之音”相呼应,又暗合俞伯牙摔琴知音不在的典故。

三、结语

戴望舒新诗艺术与古典文化的互文性程度之高,表现在诸多方面,前面是从主要的化用和用典两个方面谈论互文性,当然戴望舒新诗艺术文本与其译诗文本也存在互文性,与同时代的现代作家、诗人的文本之间存在互文性,戴望舒新诗艺术文本间的自我互文性是显而易见的,它们共同构成与戴望舒新诗文本语言间互文性。正如罗兰・巴特所说:“所有文都处于文际关系里;其中在不同的层面、以或多或少可辨识的形式呈现出另外的文;先前的文化之文和周围的文化之文;一切文都是过去的引文的新织品。”[15]

参考文献:

[1]王文彬,金石主编.戴望舒全集(散文卷)[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176-173.

[2]李怡.现代新诗与古典诗歌传统[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241.

[3][美]T.S.艾略特著.王恩衷译.艾略特诗学文集[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2.

[4]王瑾.互文性.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

[5][法]蒂费纳・萨莫瓦约著.邵炜译.互文性研究[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20.

[6]卞之琳.戴望舒诗集・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5.

[7]王文彬.雨巷中走出的诗人――戴望舒传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3.

[8]夏仲翼.走向世界文学――中国现代作家与外国文学[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471.

[9]邓军.热奈特互文性研究[D].厦门大学,2007:32.

[10].文学改良刍议[J].新青年,1917,2(5).

[11]徐迟.网思想的小鱼[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324.

[12]刘保昌.戴望舒与道家文化[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43-47.

篇3

由此,有识之士试图通过传播文化经典来挽救大学生失落的精神家园。大声疾呼大学生生命教育必然要进行文化传统教育。而且一些院校开始了身体力行的实践:从江西师范大学“生命教育课”(以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开设,到南阳理工学院在学生中推行中华文化经典的诵读,可以说,他们的努力使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生命教育本质上是培养人格完善、心智健全的人。人的生命在教育中不断成长,人通过受教育而成为人,夸美纽斯说:“有人说:学校是人性的工场。这是明智的说法。因为毫无疑问,通过学校的作用,人真正地成为人。”[1]郑晓江先生把人的生命分为“血缘性生理生命、社会性的人际生命和超越性的精神生命”。[2]前者是生理生命,后两者是人文生命。人文生命体现出人之为人的本质。人之所以位列三才之一,可以顶天立地,在于人有情有义有灵,即人的精神性生命。

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经典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遗产与精神财富,塑造了中国的文化精神及中国人的思想品格,生命教育中社会性的人际生命与超越性的精神生命都是文化传统所赋予的。传统文化经典是塑造人生命的基本力量,利用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

其一,传统文化经典尤其是思想类经典,具有丰富博大的生命意蕴,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命。传统文化经典浩如烟海,学者徐春林把传统文化经典分为四类:即思想类经典、文学艺术类经典、生活类经典、科技类经典。思想类经典可分为儒释道三类经典。儒家经典主要有四书五经,讲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从成己而成人,着重建构人的社会性生命。道家经典以《道德经》、《庄子》为代表,以得道成仙、自然无为为旨归;侧重生命的超越性精神生命。佛教禅宗经典以《坛经》为代表,以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为核要,直指人的灵性存在,侧重生命的超越性。儒释道经典中所探讨的生命问题虽然各有侧重,但万论归一,讨论的是“有心灵生命的存在”。

其二,传统文化经典中蕴含丰富的生命智慧,有利于提升人格,涵养心灵。中国大学生生命教育无法离开传统文化而自成一格。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涵的丰富的人生智慧,如道家的重生养生、少私寡欲;儒家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佛家智悲双运,自利利他等思想,对于引导大学生确立生命的价值与信念,保持良好心境,处理人际关系,提升大学生的生命智慧与修养,不无裨益。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传统文化课,但是却没有很好地发挥生命教育的作用。纵观大学校园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仍然不尽人意。虽说《论语》、《孟子》等一些传统文化经典一直是很多大学本科生的必读书目,但在经典教育中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面临困境。

原因似乎显而易见:

其一,西方的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的价值观的影响。近些年来,西方的实用主义的思潮,伴随着市场经济,席卷中华大地。人对物表现出无限的贪恋,金钱曾一度成为生命价值的标尺。大学校园亦非净土,实用主义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价值观,“学ⅹⅹ有什么用?”成为大学生思考问题的主要方式。所谓“有用”即是否有利于考证、就业、赚钱等等,以此为标准来衡量所学知识与教育的价值。“教育即成长”的内在生命价值消失,“大学生”的生命开始物化,实用功利成为生命的全部价值,精神价值与智慧价值一片荒芜。美国教育家艾略特不无讽刺地说:“要不是教育意味着更多的金钱,或更大的支配人的权利或更多的社会地位,或至少一份相当体面的工作,那么费心获得教育的人便会寥寥无几。”[3]所以阅读经典在一些学生看来,费时费力,又不能获利,没什么大用。自然不会去阅读,更谈不上以经典涵养生命。

其二,一些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与人文素养无法承担教育的责任。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高中“应试教育”以高考为终极目标,与提升人格的教育主旨无关,与功利性的目标有关。学生在挤过“高考”的独木桥后,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也发生急剧的变化,人生开始失去方向,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引导。

而大学教师的理论素养,人文素质,道德水准不尽人意。无法承担起生命教育的责任。院校中真正懂得传统文化的教师,数量并不多,难以满足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需求。而更让人忧虑的是,高校教师的人文素养让人堪忧,君不见高校教师抄袭事件屡屡见诸于报端,其中不乏名校;一些“专家学者”因为缺乏社会责任,正在使这一称号失去光环,“高校教师”这个神圣的称号不再神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在的大学教师更多是在“授业”而非“传道”。大多在“谋食”,而非“谋道”。“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4],一语道破高校教育现状。很多教师成为教书的机器和工具,而非教育者。人文教育与素养,绝非几节人文课就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的言传身教仍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中庸》有言:“修道之谓教”[5],讲授传统文化经典的教师,应是“经师”与“人师”的合一。

古人“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6],庄子认为教诲之人,“语仁义忠信,恭俭推让”[7]反躬自身,仁义忠信,恭俭推让这种素养,我们多数为人师者并不具备,而大学生命教育的主要承载者是教师,教育的本质是人对人的启迪!笔者以为,要让学生的生命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得以涵养,必须塑造教师自己良好的人格与心灵,否则无法涵养学生的生命。夸美纽斯说:“我们真正的工作是什么?它就是学习能提升我们、使我们思想高尚的智慧——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之为道德和虔诚。”[8]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启迪与教育将是最为直接而有效的,胜过任何教学技巧。老子言:“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9]

针对传统文化经典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与教育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尝试:

其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多角度渗透传统文化经典,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在阐释“和谐社会”的理念时,从“和而不同、中和为美、以和为贵”等角度阐释其文化内涵,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儒家理念。并介绍道家和谐观念,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与自我生命的和谐,强调道家“道法自然,敬畏与尊重生命”的发展理念。由于课时有限,不可能在课堂上过多讲述,为使学生达到自身生命的和谐,把笔者所撰写的论文《老子的心理和谐观》发到学生公共邮箱,供学生阅读与参照!在阐述先进文化时,介绍传统文化之精粹,激发学生阅读传统文化经典的兴趣,鼓励学生修身养德,经邦济世,承担社会责任。其次,课外开设讲座,讲解经典的读书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对经典的兴趣,应学生社团之邀,专门做了“以经典浸润人生”的讲座,结合自己的求学读书经历,从各个角度阐述以经典浸润人生的重要性、必要性与意义。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我所执教的班级有一部分学生开始对传统文化经典产生了兴趣。

再次,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计入学分。在笔者所列学生的书目中,除了与毛邓课程相关的一些红色经典外,还有《论语》、《孟子》、《道德经》等传统文化经典。朱光潜说:“我国古代学者因书籍难得,皓首穷经才能治一经,书虽读得少,读一部却是一部,口诵心惟,咀嚼得烂熟,透入身心,变成一种精神的原动力,一生都受用不尽。”[10]所以在开学初,我告知学生“与其到处挖井,不如深凿一井”,在对书目做了具体介绍后,让学生选择其中一本,作为本学期的经典精读书目。让我感到惊异的是,百分之六十的学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论语》。要求学生的读书笔记字数不限,但必须结合人生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体会。写读书笔记的过程既是认知的过程,也是自我教育的过程。一位同学在读书笔记中这样写她关于曾子三省的体会:我们每天也应该反省自己,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事情,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守信的地方,反省一天中所学的知识,是不是已经熟练掌握了,不能虚度每一天!”。从所交上来的读书笔记来看,学生确实从阅读文化经典中受益。

其二,课外组织《论语》读书会,以经典滋养生命。在教学中发现,少部分学生对经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缺乏教师的指导!因势利导,组织了《论语》读书会。之所以选择《论语》这本经典,原因有三:首先学生之兴趣与需要。近几年,随着于丹百家讲坛《论语心得》的热播,《论语》几乎家喻户晓。大学生渴望接近《论语》又缺乏指导,尤其是人文知识比较薄弱的理工院校学生。其次从《论语》这本经典的文体来看,是格言语录式的对话,又比较贴近生活,很少有抽象思辩与论理,大学生读起来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读来会有亲近感。再次,《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心魂”之所在,其所体现的实用理性有助于学生在行动中践覆。正如李泽厚所说:“这里很少有‘什么是’的问题,所问特别是所答(孔子的回答)总是‘如何做’的问题。但这些非常实用的回答和讲述,却仍然是一种深沉的理性思索。[11]所以这些处事格言关乎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从而成为准宗教性能的教诫与体会。因此容易得到学生的情感认同。

因此利用业余时间,每周与学生一同学习与讨论《论语》,学习分为几个过程:注音解字、释意连篇、涵泳讨论。由教师先主讲几次,每次不可贪多,不宜超过五章。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以由几个学生分别主讲。目的只是让学生通过《论语》的学习,了解儒家文化,体会人生,躬身自省。在讨论阶段必须结合自身与社会现实,如孔子在《论语》第二篇《为政》中集中论述了“孝道”观,我结合《弟子规》与《孝经》介绍了中国传统孝的文化观念,也指出要辨证看待“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孝道观。学生结合自身的实际,谈到了对父母的孝道,发现按照儒家的孝道观,我们每个人自身有很大的差距,深刻体会了孔子所说“色难”之理。结合社会现实,大家也讨论了现代社会对传统孝道观的冲击。最后形成了“行孝当及时,论心不论迹”的共识,对待父母尽力做到愉色婉容。在这样的经典阅读中,《论语》变成了启迪生命的文本,生命与生命可以真诚地交流,卢梭说:“利用日益成长的感性给这个青年人的心中投下博爱的种子。正是由于在他一生中,只有这个时候对他的关心教养才能取得真正的成效。[12]。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个引导者,同时也是参与者,每一次与学生讨论《论语》,自己仿佛做了一次心灵体操,自身的生命同时得到教益与提升!在共同的阅读中阐述道理,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滋养生命。

其三,在读书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成立“《论语》修身会”的学生社团。社团以“阅读文化经典,提升人文修养”为宗旨,以生命来影响生命,形成良好的氛围。学生在读书之余,组织了考察孔庙的活动。学生组织者对杭州孔庙先进行了考察,有一位学生讲解,提出相关问题,并召开了协会的会议,大家互相介绍,彼此熟悉。在考察的过程中,对孔子生平主要事迹,儒家思想及礼仪有了感性和具体的认识,又发现了传统文化知识的不足!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论语》。结合孔子弟子颜回与曾子的事迹进行教育,当学生面对塑像时候,他们了解知识与人物的愿望比较强烈,教师的言语更容易渗入他们的心田!“《论语》修身会”刚刚起步,作为教师,如何更好地引导?还需要进一步探索与实践。

在探索以传统文化经典浸润大学生生命的过程中,深感“知易行难”!以传统文化经典进行生命教育,由于各方面的因素,还不能吸引起大多数学生加入其中。同时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经历,真正做到“诲人不倦”。指导学生进行传文化经典阅读,关键在于教育者的真诚。孟子言:“诚者,天之道;思诚,人之道也”[13],坦诚地对待学生,与学生一起分享生命的悲欢与感受!此外,一人的力量极为有限,需要学校多方力量的配合,教育应该形成合力!由于初步探索与实践,从笔者自身素养与教学教育实践来说,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播种一个信念,收获一个行动;播种一个行动,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收获一个命运。”生命教育本身是“以心传心”的。没有经过实践与思索的理论是苍白与肤浅的,生活与教学中的生命教育是鲜活与丰富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躬身而行!相信经过同仁的共同努力,生命教育的星星之火终有一天会成为成燎原之势!

参考文献

[1][8][捷]夸美纽斯著:任钟泉译,《大教学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70页,第191页.

[2] 郑晓江:《生命教育演讲录》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96—105页.

[3] [英]艾略特:《艾略特诗学文集》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204页.

[4] 刘宝楠:《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18页.

[5][6]陈绍敏主编:《大学·中庸》中国致公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第10页.

[7] 王先谦:《庄子集解》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7页.

[9] 朱谦之:《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10 页.

[10]朱光潜:《谈修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南宁,2008年版第92页.

篇4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阔,传统图案只是它浩瀚江海中的一支涓涓细流。而正是这支永不枯竭的细流至今依然浇灌和渗透在许多的现代艺术领域之中,标志设计就是其中之一。

一、中国传统图案

传统图案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几千年的生产劳动中所创造出来的,是一切工艺,美术的渊源和基础(如:年画、家具装饰、青铜器具、戏剧脸谱、亭台楼阁和民间剪纸等等)。从历史上看,一切形式的工艺美术,都是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从传统图案存在的基本形态和创作心理来看,它的创造目的是“实用与审判的完美结合,是劳动人民以其丰富的艺术想象力,综合了理性和感性思维方式,运用了独具魅力的视觉形态”①P6,向世人传达着独具特色而朴素宜人的视觉信息,重叠了实用意识、民俗风情、伦理道德、宗教习俗等逐步发展起来的,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心理的艺术形态体现。

从传统图案的历史渊源来看,“早期的甲骨文字图形符号,彩陶抽象几何纹样图案,青铜时代的器具纹样,汉画装饰艺术,古代的壁画,民间的各种装饰纹样(如青铜器具纹样、戏曲脸谱、亭台楼阁、玩具、年画、剪纸等等)以及中国历代书法图形符号等”②P6,形成了气脉贯通,连绵不断的中国传统图案艺术形式。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从其地域的文化特征来看,由于各地区地理形态和区域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民族传统图案特征,形成了华夏民族传统图案的资源体系。

二、传统图案的思想意蕴

从古至今,世世代代,人们之所以反反复复地描摹着同一个图形,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外形具有很好的欣赏价值,更重要的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些传统图案后面,往往蕴藏着更多的意蕴。外在的形态是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方式,是内在涵义的外化和物化,所以最初只是源于人们对自然和宗教的崇拜的传统图形,经过时间的衍变进而期盼“生命繁衍昌盛、生活富贵康乐”等许多的美好象征意义来。③P6

中华民族的思想素质、文化心理结构是由儒、佛、道三家为主而构建,社会的运转与维护以此“三合而一”的哲学思想为轴心,我国传统图案对此也有充分的体现。

传统的动物纹样如龙凤、麒麟、狮虎等以其威严的外貌,在佛教中它们是皇室、贵族及寺院等地的守护者。中国古代神话传说的四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天之四灵以镇四方,称四方(东西南北)之神。以后为道教所信奉,作“卫护神”,以壮威仪。被儒家所崇尚的竹与梅、兰、菊、松,因有出众的奇姿、高尚的品格而深受文人志士的偏爱,被大家称为“岁寒三友”和“四君子”,历史上许多文人乐于为它们赋诗予以赞美。佛家宣讲佛经时手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以后又把柄端改成灵芝形或祥云形,其糟微曲,造型优美,供玩赏用,曾被作为天帝力量的象征。道教的“太极图”概括世界发生、发展变化规律的图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生,完美的造型、永恒的哲理,独显魅力!另外由于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当中的创造,又产生了一些内容丰富的符合劳动人民情趣的民间传统图案。它们大多含有吉祥意蕴,符合劳动人民对生活的追求。

三、传统图案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法则尽管是老调重谈,但是它对于现代设计师的艺术创作思维来讲,又总是会产生出许多现实意义来。这些传统图案的艺术审美规律,往往时时刻刻地在影响着我们的美术设计,如果我们能运用现代人的思维,对传统图案作进一步细致探究,那肯定会产生别开生面的艺术效果。传统图案的审美艺术规律,对于现代美术设计来讲,它无疑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也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财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图案必将会产生愈来愈积极的作用。

标志传达信息的功能性很强,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超过语言文字,因此它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带有传统意蕴的图形应用到标志设计中,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

备受世界瞩目的北京2008申奥标志可以说是现代标志设计中的一个经典之作。该标志整体结构是来自中国传统图案中的“盘长”,但可贵的是它没有将这一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书法中所特有的“笔不到而意到”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的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动势与意向,并藉以表达标志主题和表达人民的望。

深圳市民间名吃饮食文化发展公司,品牌设计以“国花牡丹”为设计基础。牡丹图案作为装饰语言,(下转第60页)(上接第59页)具有浓郁民族气息。牡丹纹样(图案),是我国人民所喜爱的传统图案之一,她以富丽饱满的形态和艳丽夺目的色泽,在我国人民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标志设计作为本民族精神象征,她融进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意寓繁荣昌盛,渊源流长。

中国联通公司标志是由古代纹样图形“盘长”纹样演变而来。回环贯通的线条,象征着中国联通现代通信的井然有序、迅速畅通和事业的无以穷尽、日久天长。新标志保持了原有标志的一致性和承接性,但在色彩上引入全新理念,由意寓科技、理性的蓝色转变为满足和提升消费生活为代表的红色突出了公司创新、

活力、时尚的品牌形象。红色和黑色搭配具有稳定、和谐与张力的视觉美感。红色双“i”是点睛之笔,既象两个人随时随地的沟通,又在竖式组合中构成了吉祥穗造型,“让一切自由联通”来满足人们更高层面的精神需求,体现了公司的品牌价值。

中国邮政的标志也是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图形设计相结合应用的成功范例之一。该标志其基本元素是中国古写的“中”字,在此基础上,设计师根据我国古代“鸿雁传书”这一典故,将大雁飞行的运势融入到图形中,该标志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归纳变化,表达了服务千家万户的企业宗旨,以及快捷、准确、安全、无处不达的企业形象。

四、如何发展与创新

以传统艺术中优秀的漆器装饰、陶器装饰、壁画装饰以及民间美术、少数民族装饰艺术中的经典内容作为标志设计的创意原点,是标志设计中常见的方法。传统图案不是一门孤立的造型艺术,由于现代社会超时空观、多学科交叉综合发展的加快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思想观念的深入人心,高度发达的现代美术设计思维被广泛地利用。传统图案的借鉴,应基于再创造这一原则,以避免原图形的简单翻版。另外,所借鉴的图形应该是与该标志所表现的意义相适应,避免张冠李戴。传统图案从来就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的,在发展中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也不断产生与时俱进的新面貌。

由以上的成功实例可以看出,在现代图形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将本土文化自我延伸,在世界信息交流方面也表现出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树立我国的国际形象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因此对于设计师应准确的把握传统图案的深刻内涵,并将它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赋予它新的时代感和生命力,让古老的艺术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不断得延伸下去。

参考文献

[1]郭友南[M].《艺术探索》第96页.2005年第8期.

[2]董锦 徐青青[M].《书法研究》 第72页.总第51辑.

[3]李东娜[M].《艺术探索》2005年第4期 .

[5]王南溟[M].书法向世界开放[J]书法研究.总第51辑.

[6]叶国强[M].传统文化在标志设计中的魅力.艺术探索2006年4月第2期.

[7]韦丽娜 于壮[M]《VI设计实例篇》.

注 释:

①郭友南[M].《艺术探索》第96页.2005年第8期.

篇5

(一)落实教学常规,优化教研效益

1、强化理论学习,注重师德建设:开学时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尤其是新高考改革理念和学科素养方面的学习。加强师德教育理论、教育法及国家有关教育政策的学习,在教育教学总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履行教师职责,为人师表。

2、注重经验积累,开展专题讲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专题讲座,本学期围绕今年高考高三两位教师进行专题讲座。

3、分类别听评课,推进听课效益:以徒弟和师傅为抓手,以备课组长和老师为主体,以教研组长和老师教师为辅助开展了各类听评课活动,有助于教师相互取长补短。

4、注重学情,各有侧重:高一注重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习惯,夯实基础,突破学考;高二一轮复习,构建体系培养历史思维品质;高三抓好复习关键,打造高效课堂,整理好高考真题,高效训练,学法指导。

5、参与远程教研,弥补资源短缺。参与自治区高中历史“基于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中小学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共听了三节优质课和两场专题讲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先进学校老师课堂教学设计的睿智和新颖,也感受到了老师自身素质对高效课堂的重要性。

6、优化资源库,打造共享模式:完善历史学科的教学资源库,查找相关资料,并做到资料共享,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二)突出主题教研,彰显学科特色

1、凝练课堂模式,有效推广示范。在上学期分年级探索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本学期我们进行了总结提升,通过组内示范课、汇报课进行推广示范。高一:情境导入——情景教学——升华主题——课堂小结——课堂练习。高二:情境导入——基础回顾——主干梳理——高考热身——课堂小结。高三:情境导入——(单元体系构建)——主干梳理——重难点突破(横向、纵向关联)——强化高考真题——小结归纳。

2、研究新教材,构建新体系:为适应新高考,我们在专业方面最大的活动就是提前熟悉部编版课程体系,构建必修2本、选择性必修课程3本的知识体系,开展部编版教材研究。目前我们已经组内分享了部编版教材电子版,利用教研活动先梳理《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目录,然后对整本书进行了单元知识体系构建,对《中外历史纲要(上)》这本教材整体结构有了初步认识。

3、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科功能。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活动:2021年5月12日我们组在风雨操场开展“铭记党史 筑梦”历史红色经典演绎大赛。本次活动以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为主线,以经典演绎为形式,分为屈辱篇、探索篇、屹立篇、富国篇、强国篇五个篇章来演绎历史、弘扬红色文化,丰富学生党史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树立红色文化意识,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发挥历史学科对学生人格和心灵塑造的作用。

4、借力2.0培训,加快技术融合课堂:督促信息化技能培训和运用,针对重难点或者党史教育进行制作微课,公开课、钉钉课、录播课教师都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作为支撑,鼓励青年教师使用其他类型的技术教学。比如我组青年教师王妮媛在本次经典演绎就充分使用了格式工厂、迅雷下载等手段帮助我们完成视频剪辑、字幕呈现,消音、去水印等多种需求,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5、收集整理四史,录制党史微课。充分发挥历史学科自身优势,收集党史丰富史料,并针对党史教育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微课。

二、注重专业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自主成长。

1、注重业务读书,强化做题:组内老师利用线下休息时间阅读专业方面的书籍,比如鲁庄阅读《大国崛起·欧洲篇》,李建平阅读《中国大历史》,开阔视野以提高专业知识,以年轻教师参加二模和所有教师参加三模为契机,强化高考真题(2018——2019年)和老师做高考真题的能力,高考结束后我们正对今年高考真题进行了初步讨论,大家普遍认为今年文综偏难。

2、针对有效课堂,打造精品课:本组围绕教学模式在组内开展示范课,依托和田地区“智慧云”平台,我组在组内群策群力之下推荐了赵阳和李建平两名教师上了示范课并上传了相关资源。

3、开展“红色活动”,强化育人功能:加强老师红色教育意识,在组内集体学习“学习强国”中的“党史故事”、“红色映象、“文献纪录片”等资源,促进教师红色素材的积累和中国近现代史教学能力的提升。

4、注重以校为本,提升科研能力:以校本课程和研究性学习课题为突破口,加强校本教研力度;依托自治区教学论文大赛,促进教师教学经验积累,强化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努力实现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5、申报了地区级课题,撰写了申报材料。

三、优化课堂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1、发挥集体力量,优化备课方案:加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落实集体备课,通过教师间的合作探究,解决教材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提高整体的备课质量和教学质量。

2、以模式为突破,开展课例研讨:围绕“教学模式”组织教师结合《我的模式我的课》进行交流讨论并结合总结出来的课堂模式进行高一教学课例的讨论,不断探索国语授课形势下历史学考课堂新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3、注重学习过程,落实笔记作业:三个年级的学生都要求做好笔记,养成听课就要动笔做记录、做批注的好习惯。教师按要求跟进学生作业批改和讲解。

4、遵循学科特点,注重学法指导:各位老师给自己所带班级学生分别进行了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6

研读全书,研究的重心所在乃是第三章至第六章,分别论述在高度组织化和集体化的社会政治文化秩序中,作家作品所呈现出的几种心理冲突状况。在第三章,作者选择这一时期的红色经典为主要证据,尤其是结合作家的创作谈和对作品的阅读阐释,分析人物形象的再创造和作家对文本的修改,从创作的表层状貌研究许多作品所普遍存在的“革命英雄情结”、“文化恋父情结”、“完美主义社会性格”,以及这些因素在创作中的具体呈现方式,论证40-70年代的多数作家在面对来自权威文化(文学)规范的外在压抑,承受了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后,有意无意地采用了一种向红色文化规范表示认同的心理策略[1] 134。

第四章则通过分析作家们“被压抑的启蒙英雄情结”、作品中的“反抗者的心理画像”,以及“文化审父”内容,来论述处于红色文学话语边缘地带的少数创作主体的“话语反抗立场”。作者指出,话语反抗立场是通过抵御异己的符号性文化秩序的入侵,阻碍或延缓创作主体的集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顺利成形,积极地促成创作主体的个体化的理想化自我的潜在形成[1] 240。该章有别于当代文学史对“十七年”和时期的一般认知,通过分析在红色文化规范中的尽管被压抑但也一直活泼不息的文心,强调创作主体对真实自我的坚守或者某种留恋。

第五章是李遇春在霍尔奈的心理防御策略三种类型之外,根据40-70年代作家创作的实际情况而单列出来的。这也显示出作者不囿于理论而灵活运用的思维特性。这一章主要论述作家们在将自己的作品处理为试图谋求政治救赎的“自白书”或“忏悔录”的同时,也通过有限的、曲折或变形的话语策略进行反抗;在屈从于革命文学话语的政治忏悔情结之外,出现人道主义忏悔立场的回归;呈现处于革命秩序边缘地位的作家们表现出的自卑或自尊的心理反射。

在第六章中,作者将认识对象分为两类:一是与权威文化有意识保持距离的另类作家,二是主流作家。他认为前者主要通过日常性人伦情感空间的构筑和审美性的自然(风俗)空间的营造,表达对权威文化秩序的话语反抗;后者则主要是在作品中展现出文化恋母情结,以真实的自我疏离于权威文化秩序。

总的说来,该论著并不在意是否突显这段时间文学史的阶段性和异质性,而是根据建国后红色文学话语秩序建构过程中出现的多次、连续的作品修改的背景,以一种在场感和将心比心的情感体验,站在创作主体的话语立场建构与文本解读的结合点上,不但分析外在文化场与文学场的相互渗透,也着眼于不同文学作品的内部,将其分别视为一个个发展的、动态的、开放的对象进行研究。作者深厚的文学积累、文学史积淀,以及非凡的文学审美感受能力,为最终结论的得出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材料。这些材料既具有理性的审视,也保有感性的同情,这为全书能成一家之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篇7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张艺谋神话”地位再次凸显出来。

这场全球直播的开幕式晚会中,观众超过四十亿,收视率之高,突破了其指导的任何电影作品的票房记录,创造了观众记录之“最”。而从观后效果来看,没有人不被这具有东方的独特审美视角和浪漫梦幻的艺术表现手法的艺术作品所吸引、震撼,这也创造了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法之“最”。

在此次开幕式中,张艺谋秉承了其多年来在艺术创作中一以贯之的美学思想与哲学理念,融合了奥运会中的奥林匹克精神,并揉合了多种“中国元素”,使之有所突破创新地以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完美地呈现在观众视野当中。下面就开幕式中的经典片段作一分析。

一、开幕式中的传统美学思想

1.“天人合一”与“和”的美学思想。

中国传统的和谐观源自“和”。

庄子说:“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

“和”是人和自然的和谐,是为“达到生命精神与宇宙本体的统一,达到‘以天合天’的境界”。“和”更是强调天、地、人的完整性、联系性和统一性,也即“天人合一”的思想。

在奥运会开幕式中,张艺谋在整场晚会中贯穿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晚会开场,张艺谋通过万人活字印刷“和”字表演道出了整场晚会“和谐、天人合一”的主题与美学理念,同时也叩响了绿色人文奥运“和平、团结、友谊”的主旋律,表达了人类的共同愿望:对世界和平的向往,对绿色自然的亲近,对天地人和的憧憬。

“天人合一”也即强调“天、地、人”的一体性,其主张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民族之间的和谐、万邦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家庭之间的伦理本位等。晚会中一幅画卷铺开了诗情画意的“人与自然”,其中“太极”一段通过独特的形式又将“天人合一”的人生态度进行了很好的诊释。“太极”空灵的意境与一群孩子无忧无虑绘画、游戏的场面,共同完成了最美丽的行为艺术。其间,二者与自然融为一体,人与人的和谐关系也在此得到升华。

“祖国山河日月图”贯穿画卷的始终,由一两只黑色“小笔头”到“我们一起走”更成为“天人合一”理念的完美展现。全场上万名来自世界各地最优秀的运动员和现场的演员默契配合,共同“演绎”了这个“我们一起走”,也完成了最壮观的行为艺术,更是此次北京奥运会“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主题的最好体现。

同时张艺谋也表达出了庄子在《礼记·乐记》中“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审美境界。晚会上,所有的艺术家在“和”的生命境界中,忘掉荣辱利害,以淡泊宁静的心追随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和谐;从而达到美的、超然的、自由的“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也引领观众进人这种近乎虚静的审美体验当中。

2.“仁”与“礼”的艺术审美和社会标准。

开幕式当中,孔子的三千弟子手执竹简,高声吟诵《论语》,一字一句,声震长空。伴随着这浩浩荡荡的气势,张艺谋向世人展示出这部历经两千多年而光辉不减的中国传统儒学经典的精髓,其旨亦体现了中华五千年文明与孔子“仁”与“礼”的思想内涵。

《论语》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礼”则是社会礼仪道德规范的标准。《中庸》宣告:“仁者,人也”。“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同时,孔子认为:“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

孔子希望最终建立一个“礼仪之邦”,让“天下有道”。张艺谋在开幕式中通过“文字”一段将华夏的五千年礼仪文明呈现出来。他幻化历史古今,引领孔子的三千弟子奔跑至会场的中央,与今人相聚相欢,带着高昂的激情高声诵读“有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开场的千人击击而歌,一同以“很中国”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人民亲切的友善之心和急切的欢迎之情,也为开幕式共同揭开了华彩乐章。

孔子认为的“仁”是修养、学习的结果,人们只有通过知识的学习与道德的完善才有可能达到“君子”的境界这一理念也在开幕式当中有所展现。我们听到了画外音对论语经典古语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的倾心领读与孔子三千弟子“学而不思则阁,思而不学则殆”的认真跟读,这一幕恰到好处地体现了弟子们坚持“求仁而得仁”的理念,并内化了“里仁为美”的观念,向具有“仁”这一道德标准的“君子”形象努力的历史原景。这三千弟子代表了民族的形象,也代表了民族的一种学习精神、一种文化底蕴。

3.中国画写意、浪漫的美学品格与中国传统意境美。

开幕式开篇的画面:一个卷轴,在广场中间渐次展开,铺就一幅晶莹剔透的七十米长卷。一个5秒的航拍镜头画面,象征中国的写意画和笔墨精神,中国画的美学品格延展开来,它的意境和味道,烘托出整场晚会写意、浪漫的基调。

张艺谋用兴于我国宋元时期的文人画作为整场晚会的载体,凸显了极其浓烈的“中国味道”。文人画独特的意境美,以其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黑白相间、气韵生动、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画面构图展示了独特的有韵味的美感。

“意境”是情与理、形与意、意与法、形与神的高度统一而达到的一种境界。张艺谋运用中国文人山水画中独特的意境美,营造出中国式的浪漫。在中国画中,有形亦可以虚,无形亦可以实。一幅黑白的画卷徐徐展开,一笔笔黑色的线条逐渐呈现在一张白纸之上。在此画中,云水烟霞、浩月长空不着笔墨,化为虚象;而这几处留白又与那泼墨写意的山峦叠嶂相应成辉,显出云、水、烟、霭无形可实的意境。利用这无形可实的空白,烘托渲染,收到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的效果。

而在历经一群可爱儿童的着色与所有运动员的“脚印”之后,这“行云流水”般的线条的“黑白写意”自然变成了山川秀美的“现代派”画作。而且这幅“现代派”画作也不乏中国式的“温柔浪漫”,神州山河的豪迈秀丽喷薄而出。用有限的画面传达出无限的诗意,处处体现了对诗意的追求。

画卷中,这一白一彩的转变之所以这般自然流畅,是因为导演在其中融人了太多产生意境美的意象元素。尤其是美妙的昆曲跃然纸上,亦真亦幻。唱词清新,唱腔婉转,韵律优美,艺术家承载着昆曲的灵魂,向画外之人展现着“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千古经典。春,江,花,月,夜,中国“诗”的元素曼妙多姿地浮现出来。而这一唱,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意境之美再次尽收眼底。

这幅充满着写意、浪漫美学品格的画卷,处处表达着诗之浓烈情感,诗之奇思妙想,纷纭众象又统一于中国的古老文化。中国古老的四大发明、江湖舟桨、丝路奇幻、敦煌飞天等诸多意象幻化在这巨幅画卷中,组合成立体的中国。而这其中,大到全场灯光、色调,小到吟诗、做画,仍不断流露出中国特色的意境美。

张艺谋在这个广场艺术中也体现了庄子《逍遥游》中独特的审美追求,电影中的“余音绕梁”,在开幕式中体现得更为突出。庄子认为要通过“心斋”、“坐忘”才能使自我达到自由的、艺术的境界,从而进行审美关照。观众在欣赏这场如梦如幻的晚会时,自然地就被融人到庄子的这种艺术境界当中,充分显示了张艺谋将中国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中国元素”意象符号与整场晚会的美学理念融合的巧妙,以及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法的圆熟。

二、诗、乐、舞、画相结合的中国元素之意象符号

开幕式上张艺谋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渗透到了全场晚会当中,并对之进行了现代意义上的解读,让西方人领略了“内道外儒”的东方精神。这体现在一个个充满中国元素的意象符号当中。下面仅选择两种表现诗、乐、舞、画相结合的中国化意象符号进行解读。

1.肢体作画。

开幕式《画卷》章节开篇,“灰、白、黑”的灯光调子铺就一张清新淡雅的水墨画,几名身着黑衣的舞蹈演员在画卷上用肢体挥毫泼墨,一个黑衣者一根线条,或圈或点,或直或曲,春云浮空、流水行云般地在晶莹剔透的画轴上飘逸又行止如意地书画。行云流水,骨力追风,刚柔相济,方圆适度。虽只是白描勾勒,却勾画出了层峦叠嶂,云雾缭绕,富有层次质感。而且这几个黑色的“笔头”还在不经意中完成了一场传统与现代无缝对接的行为艺术。

在这张画轴里,舞蹈已不再只是一种观赏的可变图画,这活动的雕像,配以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诗的境界得以体现。气韵生动,气理神妙,与之融为一体。人们都被带人这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当中。

2.武术太极。

奥运会开幕式选择了与奥运精神一体的武术作为承载元素,无疑取到了非凡的艺术效果。而再从武术中去选择极具中国风的拳术时,张艺谋选择了“代表哲学含义更多一点”的太极。

圆者,和也。以圆形队列打太极,以八卦图形演太极,配合着自然主义的行云流水,直接渲染出了生生不息之态。由一位太极高手在舞台中央的画纸上缓缓起势,引出百人团队舞起太极。其后树起三层沙幕立体空间,时而大海波涛,时而绿树成荫,时而星空旋转,构成花开花落、生生不息的意境。太极高手们在灵性之中演绎着平和典雅、气定神闲、松静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间仙风道骨、尽显智者风范。此时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随飞流而下的瀑布落地,与神秘的太极共寓一体阐述着“天人合一”的美学理念,呼应着整场晚会“和”的思想,表现出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

当诗歌、音乐、舞蹈、书画相融为一体时,整个开幕式文化意象呼之欲出,审美境界也得以体现。

三、中西合璧的色彩,光影形式美感

依黑格尔之见,艺术美的要素可分为二: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一种是外在的,即形式。外在形式的价值就在于用不同的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指引内容,彰显意蕴。康德也认为,美感生成于对形式的观照。张艺谋也曾明确宣称:作家在创作作品时应“更注重个人风格,更注重独特的视觉”。

开幕式当中,张艺谋继承了其对创作形式的敏感,用色彩·光影系列的形式美组织着对“天人合一”思想、奥运人文理念的外显,显示出其一贯的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

1.色彩美感。

凡看过开幕式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开幕式中的色彩运用一看就知道出自张艺谋之手”。张艺谋的电影到处充斥着大块的纯色,电影中的“红高粱”、“红灯笼”、“红棉袄”这些大红色的意象久久留在人们脑海。在这次开幕上的大色块的黑白灰、红黄蓝的写意手法也继承了张艺谋在电影中一贯近乎国画泼墨般的描绘,形成“空灵的”中国式“浪漫”。

(1)在开幕式中,张艺谋凭借对色彩的敏感,使用了大面积的、不同的、明亮的、饱和度强的色彩进行写意,从而达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在晚会当中他将这些黑白灰、红黄蓝重新组合成不同意象符号,组叠生成了新的意境,并将这些色彩语言发挥到了极致。

在一片蓝色的夫空,升起璀璨的奥运五环标志,宁静深邃。五色环中蓝、黄、黑、绿、红,五种颜色环环相扣,将和谐、和平的主题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张艺谋也把这五种颜色运用到了整场晚会当中,而尤以红、黄、蓝三原色彰显了华丽与盛世太平。

红色。这位“偏爱红色的导演”在开幕式中根本不会割舍红色这一主题颜色,他怀着特殊的情感将其表现出来,再次体现了他对色彩的敏感。晚会中红色为赤子情感的集中体现,对祖国的热爱与颂扬在此得以表达。一位身着红色连衣裙的小女孩站在红色的地毯上,唱着震撼亿万人心灵的《歌唱祖国》。她双目注视着远方的五星红旗,直至它徐徐飘到鸟巢上空。歌声、乐声、亿万人的心跳声合成了统一的节奏,全中国人民对祖国母亲强烈的感J清都被唤出;此时,整个鸟巢被渲染成一片红色,这火红的魅力感动了四十多亿观众的情绪。《礼乐》章节中,张艺谋同样大手笔地用红色渲染场面,再叙中国古代的盛世华彩。千名古装舞者,红绿妖烧,他用富有强烈视觉性的影像与富有民间特色的色彩展示了一片祥和盛世,用这一今一古的盛世繁荣讲述着祖国的强大,与观众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

黄色。黄色灿烂、辉煌,有着太阳般的光辉,象征着照亮黑暗的智慧之光。作为承载整场晚会的画卷本身,大面积的黄色,尤其是卷轴腾空而起的时候,作为大手笔的“媒介”—国画纸,张艺谋选择了作旧黄,以展示画卷的质感;上面呈现着黑白基调的水墨画,起到了古朴典雅、形象逼真、生动感染的艺术效果。

蓝色。蓝色是博大永恒的颜色,自然界的天空和大海都呈现一片蔚蓝色。张艺谋在开幕式中大量使用蓝色作为背景色,也用之展现了博大和永恒。《文字》章节用蓝色作为背景,用以烘托中华五千年文化背景的悠远与厚重,并传达了孔子“和为贵”的人文理念。《自然》章节,蓝色调子烘托着太极文化的平静、中和、圣洁、神秘;同样,蓝色也在此章节中代表了水的颜色,在一阵击流声中,蓝色主旋律如瀑布般奔腾而下,流淌着生命的音符,营造出了生命繁茂、生生不息的美好意境。纯净的蓝色表现出一种美丽、文静、理智、安祥、平和与洁净的情感,所以观众看到开幕式中那只美丽的和平鸽也用这最纯净的天蓝色表现,自由地翱翔在蓝色的天空背景中,深化着奥运的主题。

(2)开幕式中,张艺谋同样表现出对黑白两色的特殊偏爱。为了在一部作品中同时表现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创作者常选用黑白和彩色两种色彩形态,通过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色彩话语,来叙述时间的似水流变,划分时代的不同特征,展现空间的驰骋想象,这也是客观写实与主观表意色彩结构相结合的一种类型。一般来说,黑白片适于表现严酷的历史,适于表现严肃的题材,而彩色片能够传达欢快、喜庆、幸福、热烈等积极的情绪;冷色调应对主题沧桑陈旧,暖色调应对主题华丽浪漫。

在开幕式中对色彩的运用与主题的烘托形成了积极的呼应效果。张艺谋依据人们的审美习惯,用黑白灰的色调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时光的流变,用彩色部分展示大唐的美丽盛世,现代的高科技与文明的发展,以及新社会新世界的和谐浪漫,用色光怪陆离,流光溢彩。

2.光影美感。

光与影是张艺谋追求视觉表现性的另一组元素。光与影是一个可感性的充满欢乐与哀伤、正直与阴险、宁静与狂热的多义的无声的语言世界。银幕上的光与影是最易穿透人物的表层空间直达人物内心世界的造型因素,它将人物的心灵和灵魂像物品那样通过银幕展示给观众,同时也表达出了特殊的情感体验。开幕式中,张艺谋在光影运用中也包含并传达出了人类共同的情感,而不只是简单的光影堆砌。

张艺谋曾说:“搞创作是什么?必须尊重自己的情感,必须从情感入手……作为创作者,我越来越重视的是情感。看一部作品,选择一个东西,我现在只有一个标准:我的情感能不能被它打动。

晚会中,张艺谋在运用光影时融合了其浓烈的情感体验,将西方的光影艺术与高端科技和本土意象进行融合,产生了特殊的中西合璧的艺术效果。

西方光影美感多是通过光影的外在运动、变化和对比等主观形式和手段直接表现客观物象与精神世界,故泛称之为“梦幻影像”。中国的意象则多注重朴实、含蓄、内在与品格,与偏重华丽、浪漫、外在和情绪的西方光影相结合,营造出了中西合璧的非凡艺术效果。前者品味意韵与情趣,后者钟情宏大与气势;前者讲究“藏”和“隐”,后者在乎“露”和“幻”。结合在一起,我们看到了一场如梦如幻的经典广场艺术。

从四大发明、茶道艺术、大漠飞天等一系列的“中国印象”造型符号在五光十色的画卷上流动变化,到“梦幻五环”在广场中央的缓缓升起,这些不同意象的组合重叠,借助西方的光影现代高科技手段,呈现出一系列“梦幻影像”。

开幕式从“击击而歌”开始,分为《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星光》、《自然》、《梦想》等众多章节。而在每一场的场景衔接转换之时,除了叠化对接等简单的效果处理,运用更多的仍是光影“蒙太奇”手法的转场,让人在平滑的效果中自然过渡到下一个主题。加之写意手法的运用,在以象写意、以像达意中,将“意象合一”与光影变换相结合,形成连贯完整统一的空灵浪漫的“梦幻”效果。尤其在后三个章节中,灯光设计使用现代装饰画和电脑绘画的手法,强化了表演气氛,灯光艺术照明的变化节奏层层递进,逐步升华,将光影艺术与奇幻的科技世界融为一体。

在晚会中除了大背景、大主题、大色块的写意灯光LED系统运用之外,灯光也被张艺谋运用到了整场晚会的细节之处,比如晚会中绿色舞者、“飞天”、“星星人”、“太空人”、“飞人”身上多达几千只的LED“小灯”,也收到了神奇的效果。

开幕式中的代表中国元素的意象有很多,但当它最后归结为一个充满光影效果蓝色星球的时候,达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统一,也是最能表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亮点。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开幕式中,烟火也是运用光影的独特手段之一,象征奥运会一步步走向北京的29个大“脚印”,从“鸟巢”内壁飞泻而下的“星星瀑布”,以及张张绽开的“笑脸”,都成为了此次开幕式的特色“光影”符号,一次次将舞台整体气氛推向。

整个开幕式运用光影效果摹画出文化的语言,从中国图像史的角度,也反映出中国民族文化融人世界的漫漫历程。

四、结语

篇8

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的一块“五色石”——读王学振新著《民族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话语嬗变(晚清至民国)》

明代乌江流域的移民活动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宋代翰林学士与契丹(辽)及金的交聘

卢作孚与中国近代乡村现代化的“北碚现象”

■匜铭文集释及西周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窥探

巴赫金“主体间性”思想解读

规训化的身体:思想根源、社会建构与管制技术

论话语理解的认知基础——意向性

李白与苏轼的创作个性之异

金代遗民文人李俊民生平行迹述考

19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及模式的发展转变

敦煌契约文书词语考释

影视领域新词语结构与性能考察分析

师范院校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改革与反思

“教康整合”理念下特殊教育职前师资培养模式探析

内隐与外显——越南华裔汉字学习缺陷与教学应对策略

人文精神与纪录片文化景观

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09级绘画黔东南风景写生部分作品

历史发展的“正-反-合”逻辑——中国传统政治中的文武关系及其近代变化

巴蜀“竹枝”的酒香

论抗战时期文化普及读物的出版与新启蒙运动的兴起

建国初期的《西南区禁绝鸦片烟毒治罪暂行条例》评析

朱熹关于封建伦理纲常“形而上学”化思想研究

智德·智能·才性四本——汉魏之际从重智德到尚智能的演变及影响

“致良知”视野下的教育思想

柯勒律治眼中的知识阶层

把欢乐还给儿童——论高洪波儿童诗

生命哲学的诗意阐释——沈从文《边城》解读

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

自然描写与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

论师范大学学生的素质及其培养

人的本质及其教育立场——基于M·兰德曼《哲学人类学》的思考

论文科研究生教学方式的“道”与“器”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管理制度体系的创新与设计

小学—初中聋校听力残疾儿童社会适应行为量表的编制

残疾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及实践研究

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区域差距分析

中国古代惩治盗墓行为的礼俗传统和法律制度

清代重庆的商业诉讼及其审理

虔敬与苏格拉底审判的二重性

存在之思:人在世界之中存在——论海德格尔对人道主义的批判

论朱子《尚书》学章句义理之得失

汉代夫妻合葬习俗的思想史解读

《春秋穀梁传》的作者为穀梁子

红色经典文学中的“英雄之死”

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中国现代知识者的窘困——巴金小说中的多余人形象解读

现代性、地方经验与人民立场——论文艺思想的历史语境与意识结构

论左翼电影的艺术形式创新

李成山水画树石形式的美学意蕴

也说《中山狼传》与《中山狼》杂剧的作者与寓意

《介之推火封妒妇》性别叙事的两重语调

茨威格文学传记与精神分析学说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文本中的历史张力

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优化探讨

篇9

彭银祥:我们的优势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

优势一:建立了政府强力推进的运作机制。2013年肇庆市工作会议和2014年《肇庆市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了要在全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任务,由市委市政府倡导这项工作,在全国应该是首例。

优势二:准备充分,试验先行。我市的课程决策至少经历了四年多的试验和准备。在多方听取意见,多次进行调研、咨询和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这个《方案》,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课程政策的科学性、可行性和适用性。

优势三:教学内容更具导向性、系统性、可持续性。我市目前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既较好地体现了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又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以儒家经典“四书”和《礼记》为重点,兼及《道德经》和《周易》,形成了系统完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如此明显的优势,想必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一定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彭银祥:是的,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和实践,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色日渐凸显。

首先是形成了立德树人“知行结合”的课程运作模式,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什么教”的问题。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全覆盖―扩面提质的基础上,制定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知行合一”行动方案,推荐若干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拓宽德育渠道,通过“学典立德”内化学生的思想品质,通过知行合一外化学生的行为,达到“修身育人”的教育目标。

第二个方面是规范“学典立德”教学模式,解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落地”问题。课堂教学一方面强调传统文化经典诵读的规范化要求,一方面突出经典教学对于学生个体价值观形成的关注,总结出诵读经典―理解经典―拓展延伸(领悟和实践经典)―背诵经典这样一个基本的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结合学校实际,开设“孔子文化”“包公文化”“龙母文化”“端砚文化”“竹文化”“玉文化”“花文化”“红色文化”等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扩展了我市的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多个抓手,其中课程是最基本的保证,肇庆是如何整合这方面资源,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教材的?

彭银祥:我市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问题。一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融入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学科课程中去。三是教育环节全覆盖,形成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

首先来说教育人群的全覆盖。我市目前从有教材、有课时、有教师、有经费这“四有”上保障传统文化教育课程的落实。从幼儿园到高三,每班每周一节传统文化经典诵读课,安排专任教师上课,教材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分层设计: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使用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小学高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使用“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九年级至高二着重传统文化经典选读――《道德经》《礼记》,高三主要是“中华文化之源”――《易经》。这样的设计既体现出每部(篇)经典的独立精神,又能兼顾系列经典的整体关联,具备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好地遵循了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

再说说学科课程的全覆盖。我市各学校结合思品、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利用课前五分钟、早午读、大课间和升旗礼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樱让学生做到“乐读”“美读”,从而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认同感,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和传世智慧,感悟民族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全方位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人格修养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来谈一谈教学环节的全覆盖。根据《方案》要求,我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由进校园到进课堂,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社团活动作延伸,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为拓展,县(市、区)主题活动为窗口,各中小学通过周末大讲堂、研究性学习、艺术节、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初步理解和理性认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进而辐射社区和家庭,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关键一环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学生才能更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那么,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肇庆做了哪些工作?

彭银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研训结合的原则,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素养,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搭建多元学习平台,全面提升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能力:

专业指导引领。我们成立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中心,制订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目标、计划、方案,组织指导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与实验工作,定期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有力推进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常态化开展。

强化教师培训。市教育局联合有关单位共同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组织各类学校分管领导、教师参加中华书局、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艺术中心等专业机构举办的传统文化教育培训班,培训教育教学骨干教师三千余人次。各县(市、区)和学校也纷纷组织传统文化专题培训,为老师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

注重教研提升。教育局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努力通过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打造一批骨干教师,锤炼一批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也通过举办教学比赛和传统文化教研活动,以传经、教研的方式进行培训学习。

搭建展示平台。我们还开展了全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规划和教案共享活动,通过经典诵读展演、演讲比赛、教师素养比赛等活动,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引导教师创新发展,促进教师的自我肯定和专业成长。

健全激励机制。市教育局每两年评选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秀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多方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教师的活力和创造力,真正打造出一支热爱传统文化、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学校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都离不开家校合作。请您谈一谈,肇庆是如何搭建家校合作平台,发挥家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作用?

彭银祥:一方面强化家校互动。要求各学校通过“小手拉大手”形式,邀请家长参加学校举行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把《肇庆市中小学生传统美德行为指引》和低年级教材印发到学生手中,开展亲子诵读活动、传统美德“五个一”实践活动;通过评选“经典诵读家庭”“美德之家”等途径提高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借助家长会、校讯通等平台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另一方面创设交流平台。市教育局编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简讯》,开设肇庆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网站和新浪、网易博客平台,及时全市各地各校教育动态,报道各地各校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学习心得,开辟“锦言录”专栏,反馈分享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观点和心得体会。

: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来,肇庆教育系统发生了哪些变化?

彭银祥:最明显的效果,就是学生精神面貌的改变。根据我们的访校记录和家长、学校反馈,课程实施以来,无论城区还是乡村的学生,都已经能熟读或背诵相关经典选段,学生通过诵读和吟诵,熟悉经典、领悟经典,培养了学习兴趣,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尊师行孝等行为有明显的改善,日常行为更趋规范,涌现出一批“美德少年”和“美德之星”。在公布的2015年“创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测评中,我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得分以高于第二名15分的压倒性优势取得了广东省五个城市中第一名的好成绩,得到了测评组的高度评价。

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我市教师积极参与,深入研究,大胆创新,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教育成效显著。市教育局先后面向全市教师进行了“示范教案推荐”和“优秀课程规划与教案征集”,评选出25部优秀课程规划和203份优秀教案,并向全市推广使用。此外,在由国家重点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研究”工作委员会等机构举办的“第四届全国传统文化进课堂教学研讨会”录像课、教学设计、论文评比中,我市教师获得三个项目的特等奖,有27名教师获得一等奖,获奖总人数达51人,获奖档次之高,覆盖面之广,令人瞩目。

全市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通过学校教育辐射整个社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辐射到家庭和社区,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市教育局还接到家长表示赞扬和支持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电话,一对耄耋之年的退休大学教授,听说学校专门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还专程到学校听课。如今,传统文化经典亲子阅读、创建“书香家庭”、传统文化进社区等活动在肇庆蔚然成风。

:正所谓努力耕耘结硕果。四年播种,肇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诸多可喜的成就和变化,但实施的过程中必定有苦有甜,请您谈谈这中间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彭银祥:确实如此,我想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认识是先导。同样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县区之间、学校之间、甚至校内班级之间,课程教学水平和质量一直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均衡现象。造成不均衡现象的根源,主要是管理层以及任课老师的思想认识差异。帮助全体教育工作者觉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是推进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先导性问题。

篇10

炳灵寺第126窟位于下寺石窟群中部距原地面20余米高的悬崖上,为北魏开凿的大型石窟之一。窟平面呈方形,高坛基,穹窿顶。窟内石雕三世佛,壁画经明代重绘,面积约20平方米,保存比较完整。

第126窟壁画为藏传佛教内容,布局严谨。窟顶为大轮金刚;正壁(西壁)绘密集金刚、三世佛及黄教祖师;南壁以金刚持为中心,绘罗汉、佛母、财神等;北壁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绘罗汉、佛母、护法等;东壁绘天王、护法等。在诸多造像中,罗汉布局独特,分布在南、北两壁,共18尊。

罗汉,梵名“Arhart”,音译“阿卢汉”、“阿罗诃”、“阿罗汉”,简称罗汉。意译有杀贼(断除一切烦恼之贼)、不生(不再受轮回之苦)、应供(受人天供养)三种含义,称为“罗汉三义”。佛教认为一个人修行可能达到四个阶段,一个阶段就获得一个果位,即初果(入流果)、二果(一来果)、三果(不来果)、四果(阿罗汉果)。获得阿罗汉果的人,诸漏已尽,万行圆成,所作已作,应办已办,永远不会再投胎转世而遭受“生死轮回”之苦。[1]阿罗汉果是小乘佛教修行达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修行达到声闻四果最高位者为阿罗汉。罗汉属于声闻类,与佛、菩萨、缘觉合称“佛教四圣”。

最早将罗汉传译到中土的佛教经典是公元5世纪北凉道泰所译《入大乘论》:“又尊者宾头卢。尊者罗T罗。如是等十六人诸大声闻。散在诸渚。于余经中亦说有九十九亿大阿罗汉。皆于佛前取筹护法住寿于世界。”[2]该经中只提到了宾头卢和罗T罗的名字,并没有将其他14位尊者的名字一一列举出来。后来在其他佛典中又出现了四罗汉、六罗汉、十罗汉等。虽然许多佛教经典记载了罗汉事迹,但罗汉信仰并不普遍。

7世纪,唐玄奘译《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

佛薄伽梵般涅时。以无上法付嘱十六大阿罗汉并眷属等。令其护持使不灭没。及敕其身与诸施主作真福田……友答言。第一尊者名宾度罗跋惰^。第二尊者名迦诺迦伐蹉。第三尊者名迦诺迦跋厘堕^。第四尊者名苏频陀。第五尊者名诺距罗。第六尊者名跋陀罗。第七尊者名迦理迦。第八尊者名伐^罗弗多罗。第九尊者名戍博迦。第十尊者名半托迦。第十一尊者名怙罗。第十二尊者名那伽犀那。第十三尊者名因揭陀。第十四尊者名伐那婆斯。第十五尊者名阿氏多。第十六尊者名注荼半托迦。如是十六大阿罗汉。一切皆具三明六通八解脱等无量功德……第一尊者与自眷属千阿罗汉。多分住在西瞿陀尼洲。[3]

译经中强调了罗汉受佛临终嘱托护持佛法,永不涅,为施主作真福田,并逐一说明了十六罗汉的名字及其眷属所在地。此后,十六罗汉的名字就确定了下来,也成为后来罗汉信仰发展的主要依据。此后,罗汉信仰日渐兴盛。

许多汉文经典记载了每尊罗汉的名字,但没有说明其渊源及相貌特征。印度没有罗汉造像,也没有制作罗汉像的传统工艺。《大唐西域记》详细记载了玄奘游历印度等130多国的所见所闻,书中记录了罗汉事迹,但没有提到罗汉造像,这就为罗汉像在中土的诞生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佛经记载罗汉为佛陀在世时获得阿罗汉果的弟子,画师们依据佛典,在当时社会习俗和审美潮流的影响下创作出了一尊尊光头赤足、身披袈裟、具有比丘形象的罗汉,罗汉像的出现在我国古代佛教艺术中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中晚唐以后,突然出现了大量描绘对象明确、以十六罗汉为造型构图的罗汉群像创作。[4]同时,也出现了以画罗汉著称的画家,如唐代的卢楞伽,五代的张玄、贯休等,他们创作了不同风格的罗汉像。在罗汉艺术的影响下,罗汉信仰愈来愈盛,至宋代罗汉信仰非常兴盛,并出现了十八罗汉。十八罗汉没有经典依据,是罗汉信仰在中土发展、演变过程中出现的,成员由十六罗汉及补进去的两位组成。补进去的两位人物并不固定,有的为降龙和伏虎,有的为玄奘和庆友,具有一定的随意性。

罗汉传入中土后组合丰富,造像异彩纷呈,寺院所供奉的罗汉没有固定的成员和顺序,罗汉组成随意性很大,成员主要取决于功德主和匠师的意愿。后来,十八罗汉成了我国罗汉信仰的主要内容,也是佛教艺术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

罗汉信仰与汉地有所不同。罗汉传入的时间尚无定论,从现存实物及典籍看,明代罗汉信仰很盛。最早记载十六罗汉的典集是15世纪克什米尔学者释迦西日所著《十六罗汉礼供》,书中详细记载了十六位罗汉的名字、特征及住地。[5]此后,关于十六罗汉的典籍层出不穷,如甘钦益西嘉措的《能仁圣者十六尊者传记》、阿羌阿吉旺保贡嘎仁钦的《能仁王十六尊者供奉仪轨》、旬钦楚臣仁钦的《能仁王十六尊者赞》、班钦班丹益西的《圣十六尊者传记》等。这些著作中十六罗汉的排列次序不尽相同,有的以宾度罗跋堕为首,有的以因揭陀为首(以此尊为首者居多),虽然人物次序不同,但名称一样。十六罗汉依次为因揭陀、阿氏多、伐那婆斯、迦理迦、伐^罗佛、跋陀罗、伽罗迦伐磋居、迦诺迦跋黎堕、巴古拉、罗T罗、注半托迦、宾度罗跋堕、半托迦、那迦希、苏频陀、阿秘特。每尊罗汉都有自己的渊源、相貌特征及标志,他们出生于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王子、平民、商人等,生平事迹也很具体。

藏传佛教寺院除供奉十六罗汉外,还有十八罗汉,与汉地一样也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位,但所加人物不同,藏地第十七位为羯磨札拉(达玛居士),第十八位为汉地和尚,十八罗汉的组成也较为固定。关于罗汉的来源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直接源于印度,[6]有的认为是从中原传播到的。[7]佛教传入的途径很广,除中原、印度外,还受克什米尔、孟加拉、尼泊尔等地佛教的影响。从藏文典籍看,十六罗汉次序不同,说明译者依据的版本来源不同。十八罗汉信仰兴起于中原大地,从十八罗汉的组成及成员看,十八罗汉的出现受到了汉地罗汉信仰的影响。据传,在朗达玛灭佛期,六位大师逃往西康地区,看到当地许多寺院供奉十六罗汉,卢梅、钟穹大师临摹了罗汉像。法难后,将罗汉像带回了藏中的耶尔巴地区,受汉地传说的影响,十六罗汉又增加了两位。宋代,十八罗汉信仰在汉地非常兴盛,此时正是藏传佛教再次在雪域高原兴起之时,汉地十八罗汉信仰影响到了藏地罗汉信仰。

炳灵寺第126窟罗汉组成为藏传佛教十八罗汉,一尊罗汉一幅图画,这些罗汉图以连环画的形式整齐地排列在壁面上。正壁为燃灯、释迦及弥勒佛,十罗汉作为侍卫,分列在三世佛两侧,每列五尊,每幅罗汉图约0.06平方米。其他八罗汉作为南、北壁主尊的侍卫,北壁主像阿弥陀佛,两侧各列二罗汉;南壁主像金刚持,左、右各列二罗汉,每幅罗汉图约0.08平方米,共18幅图。

从罗汉的布局看,此窟是以因揭陀为首的十八罗汉,第1~8尊分布在南壁,第9~16尊分布在北壁,布袋和尚与羯磨札拉位居南、北壁最下面。罗汉起于南壁金刚持的左上侧,经右上侧、右下侧,最后至西南角下部,依次为因揭陀、降龙罗汉、阿氏多等;南、北壁罗汉对称分布,依次为巴古拉、罗怙罗、注半托迦等,终于法增居士。

第一尊者:因揭陀,黑发,双目前视,内着交领衫,外着袈裟,右手持佛尘,左手持长柄香炉,游戏坐于岩石上,前有侍者,身后祥云缭绕,画面意境幽远。《十六罗汉礼供》记载:“大圣因竭陀尊者,罗汉围绕千三数,右持佛尘左香炉。”图中罗汉的特征与《礼供》中记载一致。

因揭陀出生于王舍城,出生时释迦预言将来会成为阿罗汉,因此受到外道的迫害,其父死后继承了家业,家产又被波斯匿王儿子占有,他离家出走,后来又成了富翁。几经挫折后,他认识到财物是导致嫉恨、矛盾的祸源,于是在27岁时舍弃财产皈依佛教,终获阿罗汉果。

第二尊者:降龙罗汉,怒目仰视,神态镇定,身着袒右肩袈裟,下着裙,游戏坐于岩石上,右手持金刚杵置于腿上,左手举钵作降龙状。空中一蛟龙腾云驾雾,张牙舞爪,从天而降。画面惊险十足,动感强烈,寓意清楚。

降龙罗汉的事迹源流甚古,典故较多,早在佛陀时代便有流行,入华后,西晋时代便有降龙事迹的尊者传记译本传世。[8]东晋Y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所译《增一阿含经》卷14记载:

尔时。世尊便往至优留炒寰鬯。尔时。连若河侧有迦叶在彼止住……去迦叶不远有石室。于石室中。有毒龙在彼止住……

迦叶报曰。我不爱惜。但彼有毒龙。恐相伤害耳。

世尊告曰。迦叶。无苦。龙不害吾。但见听许。止住一宿。

迦叶报曰。若欲住者。随意往住。

尔时。世尊即往石室。敷座而宿。结跏趺坐。正身正意。系念在前。是时。毒龙见世尊坐。便吐火毒。尔时。世尊入慈三昧。从慈三昧起。入焰光三昧。尔时。龙火。佛光一时俱作……

是时。彼恶龙来向如来。入世尊钵中住。[9]

这段经文描述了世尊降服毒龙的情节,也是最早记载降龙故事的汉文经典。此后,降龙事迹愈来愈多,如佛弟子沙曷比丘、舍那婆斯等的降龙故事。罗汉降服毒龙显示了其神通力,但更重要的寓意乃在于降服内心的贪欲、嗔恨、愚痴,那才是真正的毒龙,是人们必须降服的对象。[10]

据陈清香先生考证,降龙图像最早可能出现于唐代,但没有确凿证据,明代后出现了大量降龙图像。[11]炳灵寺石窟周边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地区,藏传佛教传入时受到当地汉民族文化的冲击,罗汉信仰自然也会受到影响。藏传佛教十八罗汉组成中没有降龙罗汉,降龙罗汉在汉民族的信仰中地位很突出,因此,第126窟十八罗汉中出现了降龙罗汉是汉文化影响的具体表现。

第三尊者:阿氏多,头及身着红色袈裟,双手禅定印,跏趺坐于岩洞草铺上,左旁有石台,台上置一水瓶。《礼供》记载:“大圣阿氏多尊者,罗汉围绕数一百,双手平置结定印。”藏传佛教中阿氏多造像常头裹巾,身形瘦削,在岩洞中静修。

第四尊者:迦诺迦跋黎堕,长眉,举目仰视,内着绿色交领衫,外着袈裟,禅定印,跏趺坐于草铺上,身后怪石林立。《礼供》记载:“双手平置结定印。”

第五至八位罗汉竖列在西南角最下面,由于潮湿,壁画起甲脱落严重,造像基本不可辨。

第九尊者:巴古拉,黑发,头微侧,戴圆形大耳环,上着袒右肩袈裟,下着长裙,游戏坐于岩石上,双手于胸前各持一鼬鼠。《礼供》记载:“双手捉执吐宝鼠。”据记载,人若能看到或触摸此鼬鼠便能获得色、声、香、味、触等快乐。

第十尊者:罗怙罗,头微前倾,上着袒右肩袈裟,下着裙,跏趺坐,右手前举皇冠,左手置于胸前,神情专注。《礼供》记载:“双手珍宝冠冕托。”其造型与《礼供》记载完全一致。

罗怙罗为释迦牟尼之子,6岁时随父出家,侍奉父亲三年。他对自己要求非常严格,在释迦众弟子中赢得了“密行第一”的称号,后取得阿罗汉果。

第十一尊者:注半托迦,黑发,面向佛,内着交领衫,外着袈裟,双手禅定印,跏趺坐。《礼供》记载:“双手平置结定印。”

注半托迦出生于古印度室罗伐悉底城,是半托迦亲弟,生性愚笨,随半托迦、阿难等学习经文,但他一句也记不住,后受世尊教化,茅塞顿开,终得阿罗汉果。

第十二尊者:跋陀罗,黑发,双目前视,内着红色交领衫,外着袈裟,右手说法印,左手禅定印,跏趺坐于岩石上。《礼供》记载:“右说法印左禅定。”

跋陀罗出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其父是净饭王的马车夫,自幼聪明好学,后成了学识渊博的大学者,被释迦收为徒弟后,研习佛法,在很短的时间里取得了阿罗汉果。跋陀罗在十八罗汉中位居第六,而在此窟中位居第十二。

第十三尊者:半托迦,面向佛,双目前视,内着绿交领衫,外着红袈裟,右手作说法印,左手持经书,跏趺坐于岩石上,身后为山石。《礼供》记载:“右说法印左经函。”

第十四、十五尊者:因壁画起甲脱落,图像不可辨。

第十六尊者:阿秘特,长眉,面向佛,内着红色交领衫,外着绿袈裟,跏趺坐,右手持物不清,左臂弯曲托塔。《礼供》记载:“菩提宝塔手中托。”

阿秘特出生于古印度王舍城一个富有的婆罗门家庭,从小接受婆罗门教育,精通吠陀经典,听了世尊的说法后皈依佛门,精研佛法,取得了阿罗汉果。阿秘特为人慈善,常帮助别人,释迦称他为最具慈悲的弟子。关于他手托佛塔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一天,阿秘特去须弥山罗刹处说法,被罗刹拒之门外,他无法战胜罗刹,释迦得知后,送他一座佛塔,他手托佛塔降服了罗刹,并为众罗刹说法,众罗刹及其子女受感化皈依佛门。因此,他的造型常以手托佛塔。

第十七尊者:布袋和尚,此像已风化脱落。根据十八罗汉的排列顺序,布袋和尚应与羯磨扎拉对称,位居南壁罗汉末尾。布袋和尚是五代时期浙江奉化的契此,因常身背一布袋而得名,自称是弥勒菩萨的化身,其艺术形象出现于五代,流行于两宋。造像丰圆,笑口常开,肚大,右手持数珠,身背布袋,周围小孩嬉戏。炳灵寺第70、190等窟中有此造像,第126窟第十七尊者很可能是布袋和尚。

第十八尊者:羯磨札拉,头戴笠帽,右臂前伸持佛尘,左手持水瓶,身背经箧,躬身迈步向前,眼前有无量佛,身旁有猛虎相伴。据传他是一位在家居士,具有神通法力,因侍奉十六罗汉而得到感应,每日无量光佛出现于他面前。

此窟十八罗汉共分两组,前八尊为一组,后八尊为一组,增加的两位分别在两组的末尾,且替换进了降龙罗汉,不同于藏地奇数一组偶数一组的分布形式。罗汉特征与《礼供》记载完全一致,他们身着汉式僧服,姿态各异,形象生动,在云雾缭绕的深山中修行,画师把超凡脱俗、自由自在的罗汉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十八罗汉组合中,藏传佛教认为前十六位是罗汉,后两位不是罗汉。炳灵寺石窟中没有十六罗汉造像,而有许多十八罗汉、布袋和尚和羯磨札拉造像,他们拥有汉人的面孔,身着汉僧服装,手里却拿着罗汉的法器,这些罗汉既有汉人的风格,又有藏传佛教的特点。因此,第126窟十八罗汉是藏、汉两种佛教艺术交流、融合的杰作。

炳灵寺第126窟十八罗汉组合自由,布局独具匠心,18幅罗汉图中有11副保存完整。这组图采用传统的线描与平涂技法,线条流畅,饰色艳丽,人物造型准确,绘画既有汉地传统的技法,又有藏地绘画的特点。西汉形象有老有少、有壮有弱、个性鲜明,身着汉僧服饰的罗汉,俨然是一尊尊有血有肉的世俗僧人,他们在山势突兀的岩洞中或静修,或诵经,或降龙,神态镇定自若。画面主题明确,意境幽远,既是一幅情节动人的佛教故事画,又是一幅构图简练的人物山水画。

十八罗汉是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产物,炳灵寺第126窟中的18幅罗汉图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精神信仰,反映了藏、汉佛教艺术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发展历程,罗汉由此也成了佛教艺术中成员最多、个性最鲜明、表现力最丰富的题材之一。第126窟的十八罗汉图是研究藏、汉佛教艺术文化发展、交流的珍贵资料。

[注释]

[1]见邯郸博物馆学术报告:《中国佛教造像中的十六罗汉――从邯郸博物馆〈古代石刻艺术展〉中的几件罗汉造像说起》。

[2]《入大乘论》卷上,《大正藏》第32册,第39页。

[3]《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大正藏》第49册第13页。

[4]王仲尧:《中国罗汉造像艺术的诞生及其特征》,《装饰》, 2006年第10期。

[5][6]黄春和:《藏传佛教造像题材分类及其艺术特征》,《法音》, 2001年第8期 。

篇11

我曾经是一个对自己很没有自信的人。上课时,不敢举手回答问题,怕答错;考试时,心里十分慌乱,怕考砸;主持早读时,声音很小,怕被同学疏远……然而,在二年级时,我终于自信起来,发出了自己的光和热。那是一堂语文课,那节课让我感受到了温暖。由于我对自己不自信,胆子很小,所以上课时经常当“观众”,一声不吭,以往的老师也没太在意我。

但二年级的开学初,彻底改变了我。老师一走进教室,就开始抽查背诵昨天布置的古诗,一向不起眼的我竟被老师注意到了。她让我起来背诵,可我十分忐忑,心都快要从嗓子里跳出来了。我低着头,脸像被涂了一层红蜡。老师见我不做声,便和蔼地对我说:“没关系,慢慢来,老师相信你会行的。”顿时,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暖流,让我忐忑不安的心情平静了下来。

有一股力量驱使着我,使我不得不开声背诵起来……放学后,老师找我谈话,对我说:“我向你以前的老师了解了你的性格,他们都说你缺乏自信,可我相信你,你一定会行的,你并不比别人差,你要给自己信心,勇气,才会成功,老师永远都会默默地给予你力量,相信自己,相信老师,你是最棒的。”老师的这一番话,是我非常感动,我心想:我一定要加油,一定要自信。

之后,在上课时,老师的这一番话让我鼓起勇气,重拾信心,大胆举手发言,最后赢得了雷鸣般的掌声和老师赞许的目光;在考试时,异常轻松,最后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主持早读时,声音格外响亮,最后获得了更多的友谊……

由此可见,自信是多么重要。如果失去自信,就像鸟儿失去了翅膀;如果失去自信,就像大树失去了寻找水源的方向;如果失去自信,就像花儿失去了大自然的哺育……给自己一份信心,就是让自己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2浅唱低吟,中华文化化为句句名言,涤荡心灵,增强中国自信。

但当下,韩剧风靡中国,欧美风尚席卷华夏,国人沉醉于纸醉金迷中。在外来文化的侵入,与中华文化的被漠视的现实惨象下,中国的脊梁骨软了,中国的自信心弱了。莫不知,何须外国的浅碧深红,因为中华本来就是第一流。

君不见,汉唐边关,金戈铁马,枕戈待旦,多少壮士为国而战。千里白骨铺,万里热血洒,九天忠魂佑中华,护我国平安。君不见,欧美风潮席卷下,中华文化独悲哀,环寻海内,却无几人传文明,国亦悲哉。

看当年,丝路贯亚欧,引来马可·波罗笔耕不辍,传我中华文明。多少外国来朝我中华,多少书画捧赏于外国帝君手,多少陶瓷陈列于桌餐美宴上——甚是自信。怪不得李清照高吟一调:“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但现状是:提笔确忘頔汉字,张唇谌缺美诗词,学堂遑论状元子,足手不谈武术姿。由此,鲁迅先生才在歇斯底里地呐喊:“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还好,中国已在正视。不信?请看新教材上的大比例的古文名篇,请看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中国声音,请再看“一带一路”上的中国自信。

风还在吹,雨仍在落,但中国自信不能被吹走,不能被遗落。我们都在风吹雨打中砥砺前行,坚守着中华文化的最低底线,这就是中国自信所以不被完全磨灭的原因。

火还在燃,水依旧流,请点燃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接引中华文化之滚滚洪流。乘千里长风,破万里骇浪,在世界文化云月鏖战中出奇制胜,耀我华夏荣光,增我中国自信!

当今新时代,我们是勇敢无畏的弄潮儿,勇敢于激流勇进创世纪,无畏于踏浪乘风惠万民。中华文化传承之责,毋观他人如何,但在我雄心勃勃少年顶天立地稚肩担,做那中国自信人。

当世界在问,中国为什么还在自信时,我们何不自信答道:“因为中国有我!”

当世界之水汩汩向前涌时,我们在海浪上弄潮,自信地振臂高呼:“数风流国度,还看中国!”

——这,便是中国自信!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3人生中,胜败乃兵家常事,当你处于人生的黑夜,处于人生的低谷是,也别忘了自己一缕光吧!这一缕希望的光,这一缕自信的光,看似微弱却重如千斤。它是我们生存的动力,它是一种无形的、抽象的精神支柱,它让我们扬起希望的风帆,笑对人生,驶向未来生活的彼岸。

时间快如闪电,六年的付出在最后那一天必将得到果实,成功?失败?谁也无法预料。恐惧笼罩我们心头,压力、自卑让我们快要崩溃,考试的前一天,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们似乎等待着死亡的宣判,压卷题、阅读、作文自卑得让我无法抬头。夜晚,我怎么也不能入睡,望着漆黑的夜空,心里像打了五味醋一样。望着窗外,忽然看见一缕缕的光给一对母女照亮了前进的道路,看者看者,我不由得想到了自己,在自卑中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吧!它也许会让你我成功,也许将改变你我的一生。

第二天,我不再自卑,昨晚看到的一切让我顿时间醒悟了,我自信地走入考场,又充满着希望,充满着等待地走了出来。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很开心,因为它让我明白了,在“黑暗”中给自己一缕光,会让自己有一种精神支柱,也让我战胜了自卑,变得自信,变得坚强,更让我深深地懂得了在遇到挑战时,要勇敢面对,要充满自信,更要笑对人生。

是的,自信是人生的一盏明灯,它照耀着我们走向成熟的人生。在世界的科学领域中,本应有更多的爱迪生、弗莱明、莱特兄弟、爱因斯坦,在文学中,本应有更多的,更多的泰戈尔、笛福、海伦彭斯,然而,是自卑埋没了一个个人才,是自卑断送了他们美好前途,是自卑让他们永远默默无闻。

因为自卑,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因为自卑,就没有挑战自我的决心;因为自卑,就没有勇气追寻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卑就得过且过,放任自流;因为自卑,在事业中不敢出人头地,绽放出与众不同的光彩。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得说自卑就是自我埋没。自我葬送,自我扼杀!一个人想要写下无悔的青春,要写出人生瑰丽的诗篇,就要摆脱自卑的困扰,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

朋友们,走出自卑的峡谷,给自己一缕自信的光吧!你,我,他我们大家都应该成为学习的强者,生活的强者,我们的人生将因此而闪烁出瑰丽的光彩。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4有一句话曾被无数的人和事例证明过:自信是通向成功之路的基石。

在古代,“大将之才,类出天授”一直是主流观点,很少有人认识到自信的作用。可是随着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一群除了自信什么也没有的“杂碎”就使庞大的秦王朝土崩瓦解。

西楚霸王项羽,面对秦国名将王离、章邯率领的数十万军队,居然在军粮仅能维持三天的情况下,率领几万楚军杀向敌营,结果大破秦军,活捉王离。

王勃作为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面对阎都督暗藏私心的“请求”,竟不推辞,援笔一挥而就,作成《滕王阁序》,不易一字。可见血统、年龄和阅历有时只能用来唬人,自信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关于自信还有个的悲剧,主角是物理学家普朗克。1900年,他提出了光量子理论。本来这是个伟大的发现,但他并未因此而高兴。相反,他却认为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把本来很和谐的经典物理弄得一团糟,内心不安,诚惶诚恐,甚至企图将能量量子化纳入经典物理的轨道之内。这多像晚年的牛顿。牛顿也曾经对自己的学说产生过怀疑,甚至把“第一推动力”归结为神的作用。费尽心血提出来的理论,经过许多次的修改,能够解释那么多的现象,这是一代甚至是几代科学家努力的成果。在尚未验证真假的情况下,只是因为信心不足就放弃了,这是历史的倒退,也是科学的遗憾。

现在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很多,社会制度也公平了许多,人们还需要自信吗?当然需要!一个人,有自信的时候和没自信的时候看上去判若两人。一支球队,一旦有了自信,那么行云流水的进攻,眼花缭乱的配合,都会一一呈现。甚至幸运女神的垂青,也会降临到这支球队。再想想你自己,有没有自信指数超高,做什么都能成功的时候?这些事情本来就能做到,只是由于没有自信,造成了这些事情不可完成的假象。

人活在世上,不论是顺风顺水的时候还是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都得有点自信。顺风顺水的时候有自信无可厚非,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时候有自信就会做到。既然已经付出了的努力,就请你加上的自信,去收获的成功。

高二自信的议论文800字5清晨,万籁俱寂,天蒙蒙亮,黑夜正欲隐,破晓的晨光唤醒沉睡的生灵。“这天可真怪,早上天还乌蒙蒙的,可这下午太阳却毒辣的狠。唉,还得在太阳下晒一下午,想想都可怕。”旁边的阿信说道。“没办法,谁让这是体育考试。”我无奈的摇摇头。“别说了,别说了,下面要考跳远了。”

旁边的阿言着急的说。好不容易到了我,我猛身一跳,“一米九。”老师叫道,声音中带着着急、愤怒,甚至嘲笑。待他人跳过后,我又去重跳,这本是几分钟的等待,此刻却如此漫长。风儿在耳边刷刷的吹着,把脑袋吹胀了。本就无花,仅只剩草,草儿似乎摇摆着脑袋谈笑着我那笨拙的动作。又到我了,我耻于去看周围的一切,低着头,看着沙坑中,那些丑陋的沙子似乎在龇牙咧嘴的嘲笑着我,闭起眼睛,奋身一跃,“过。”仅仅是淡淡的回应。

“下面一个项目是扔实心球。”随着老师来到场地,此时心情依旧沉在刚才的伤心中。当我扔出球的一瞬间,脑袋昏昏的。“好极了!”老师兴奋的声音唤醒了我,看着那些黄灿灿的球在阳光下,听着老师兴奋的声音:“差一点就到男生满分了,作为一个女孩子是特别优秀的。”心忽然恍悟了,那些阳光下的球似乎都一闪一闪的发着光呢。

篇12

通过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发现,中学生喜欢看的课外书中,30.9%的人选择了恐怖小说,57.7%的人喜欢看青春小说、武侠小说、奇幻小说、网络文学和流行杂志等。相比之下,经典名著颇受冷落,只有11.4%的中学生表示爱看经典名著。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85%的中学生表示“没有看完”《红楼梦》,像《高山下的花环》、《红岩》、《烈火金刚》这些红色经典书籍,几乎很少有人去关注。阅读《飘》、《呼啸山庄》、《茶花女》、《三个火》等外国名著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调查二:课外书的来源

调查发现50%的中学生的课外书都是由父母购买的,32%的中学生的课外书是老师、同学和亲戚推荐的,只有18%的中学生利用节假日自行到书店选购。初三学生张迪说:“我喜欢看漫画书,从《灌篮高手》到《我为歌狂》,从《死神》到《海贼王》,我几乎都看过。一套漫画书往往数百元,价格有点贵,但作为藏品也算是个人爱好吧。”

调查三:看课外书的目的

调查显示,75%的中学生看课外书是为了娱乐消遣,17%的中学生是为了扩展知识面,只有8%的中学生是为了丰富自己的兴趣爱好。赵媛媛是一名初三学生。她从小喜欢阅读,凡是“目所能及”的书,她都纳入阅读计划,尤其是文学类作品。不过,自从升入初中,赵媛媛再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看课外书了。因为学校禁止学生往学校带课外书,一旦被老师发现就被没收。赵媛媛说:“我看的课外书都是文学类的,是对学习有帮助的,再说,学校阅览室的名著版本老旧,类型单一,根本不能满足我的阅读需求。”

调查四:中学生的阅读倾向

24.5%的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为实用型,包括阅读新闻类、科普知识、人物传记以及相关的学科辅导书等,75.5%的中学生喜欢阅读流行的、时尚的言情小说或幻想小说。喜欢科普的中学生一般都读过《时间简史》,这是一本探索时间本质和宇宙最前沿的通俗读物,它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观念。这本畅销世界的《时间简史》已成为科学著述的里程碑。这不仅归因于作者史蒂芬・霍金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今年初二的冯世章刚刚读完《奥巴马回忆录: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他说:“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奥巴马的故事。45岁的奥巴马演说极具魅力,灿烂的笑容更虏获许多民众的心。与过去有意竞选总统的黑人前辈相比,奥巴马是首位在初选前民调获得全国性支持的明日之星,2008年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与这些实用型书籍相比,沈阳市某中学的李姗姗则把自己的阅读点放在青春故事和幻想小说上面。李姗姗说:“我很喜欢雪小禅的书,她的《看我青蛙变王子》、《戏子》、《像冰一样疼,像火一样蓝》、《一地相思两处凉》等我都看过。我不仅喜欢她的写作风格,关键是故事情节引人入胜,读后有一种暖暖的感觉。”在调查中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把阅读目光投向了漫画。赵小天说:“学习太紧张,看漫画书可以解除疲劳。另外,故事内容富有幻想性,打斗场面很刺激,人物形象逼真,读了有身临其境之感。”

分析

名著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无疑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时代、文化的差异性,使名著与中学生离得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感”,这就造成了中学生宁愿看漫画,读青春小说而不愿意看名著的主要原因。另外,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中学生的阅读习惯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他们以快捷的网上阅读代替了纸面阅读。从课外书的来源上看,中学生看名著处于被动,也许是学习时间紧张,也许是名著枯燥乏味,也许是父母的过多干涉……总之,名著就好像是身边的一缕风,可有可无。

有人认为名著是文学的经典,能影响人的一生;有人认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标杆,为什么一定要读去名著?到底如何看待这个文化现象?笔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调查采访。

不读名著的三大理由

理由一:名著内容陈旧,缺少新意

张利伟(初二学生):我们初中生大都不喜欢读名著,《梦里花落知多少》、《那小子真帅》、《哈利・波特》之类的书倒是很受欢迎。什么原因?名著读起来十分无聊,使人读不到一半便不想再往下读了,就拿《西游记》来说,故事无非是说有一群怪兽贪吃,抓了唐僧就走,而每次又不吃,等着孙悟空来救,最后怪兽输了。每次的故事无非如此,毫无新意,我读到一半便不想往下读了。另外,我感觉名著的语言习惯和我们现在大不一样,如果看得多了,我还担心自己模仿上了,那样就有可能写不出东西了啊!

理由二:“名著”是闲书,应以学习为主

李宏达(大一学生):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开始接触《水浒传》《西游记》《格林童话》之类的书了,开始并不是很愿意去看,只是父母总在耳边说看这些书能受益一辈子。尽管名著中的语言不太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但是我还是能感觉到,里面的故事很经典。

我和“名著”划清界限是从高一开始的。有个周末,我一睁眼就发现枕头边的《红楼梦》不见了。没多久,母亲敲门进来,对我说:“你已经上高中了,高中就意味着学习,以后不许看这些闲书了。”“闲书?”我诧异地看着母亲,一时说不出话来。母亲一边说一边开始收拾我的书桌,把所有和学习无关的书籍都没收了,临走时还呵斥我:“等你考上了名牌大学,随便你怎么看!”我知道母亲这样做是为了我好,就是一时无法接受她的这种做法。高中三年,我从没来没有读过名著,偶尔看几眼杂志,也都是母亲拿来的。去年,我考上了大连理工大学,给母亲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可是每当同学谈论文学典籍时,我很少能插上嘴。在此,我要劝学弟学妹一句:不要为了考大学而忽略了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其实,读一些名著是很有必要的。

理由三:时间紧,放弃课外阅读

赵晓冬(初三学生):我从来不看课外书,中外名著,我也打小就没有接触过。但是你不能据此断定我不爱学习,相反,从我有记忆以来一直在忙着,甚至远远比一般的同学要忙。记得初一的时候,有个朋友来我家做客。当他看到我的书架上一排一排花花绿绿的书时,大为感叹地说:“想不到你不是个书呆子嘛,知识面这么丰富啊!”但是不过三分钟,他又说了一句:“这么多书,怎么连一本名著都没有啊?”我还没来得及答话,就被妈妈抢了先:“现在,我家冬冬正准备出国,最重要的是补外语,没时间看那些课外书。

是啊,小时候是不知道看,现在是没时间去看,我什么时候才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名著呀!

读名著的三大好处

好处一: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田丽莎(学生):读名著的好处真是数不胜数。它能在我掌握知识的同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能在我提高文笔的同时,领略到了大文豪们的风采。名著中还能体现许多文豪的人生观,使我懂得许多人生哲理。读名著还可以使我们的人生少走许多弯路,不去赴那些过了一辈子失败人生的人的后尘。《时间简史》是一本人人都能读懂的时间简史,一部深入浅出、简单明了的科学经典,我读了三遍。这不仅归因于作者迷人的表达方式,还归因于他讨论的令人敬畏的主题:空间和时间的本性,上帝在创生中的作用,宇宙的历史和将来。《时间简史》让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识。

好处二:提高人的文化素养

董力夫(学生家长):经典书籍是我们永远需要的,因为经典书籍能提升我们的人文的价值和人文的精神,能够培养一个人的素养。《老子》、《孟子》、《论语》等古籍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其理论思想一直影响到今天。“百家讲坛”风靡一时,它借助名人名家之口将中国古人的思想精髓传播开来,产生了轰动效应。我认为孩子从小就应该养成读名著的习惯,读名著对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孩子通过这些不朽的文学作品来认识世界和感悟世界,增强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对人生哲理潜移默化的接受,比我们大人肤浅的说教要深刻得多、有效得多。

好处三: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赵维江(语文教师):大部分中学生不读名著,原因很复杂,有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因素,也有是出于个人原因。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学生热衷于考大学是情理之事。在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充斥下,一些中学生跟着浮躁的风气走,扑向网络和卡通,名著当然就被冷落了。但是,名著都是经典,而经典是永恒的,有着永恒的价值和魅力。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玩乐而忽略了对经典的阅读。说到名著与考试的关系,这几年,部分省市为了提倡读名著,语文卷都要出几分的“名著题”,“名著题”多是普及性的简单知识的填空。有些同学认为分数少,不得也罢,其实,“名著题”是很容易拉开分数的,如果同学们对名著很了解,对提高考试成绩会助上一臂之力。

链接:中学生必看的十大名著

《老人与海》

推荐理由:小说语言简洁,情节激动人心,洋溢着英雄主义精神,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的读者。1954年,《老人与海》使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部小说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世界文学名著。

《边城》

推荐理由:《边城》,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不朽杰作。该书分别从沈从文的《湘行散记》、《湘西》、《从文自传》中搜辑名篇,基本囊括了沈从文作品的精髓,且较能体现沈氏文风的别样神采。

《繁星・春水》

推荐理由:作用微带着忧愁的温柔的笔调,述说了心中的感受,同时也在探索着生命的意义和表达着要认知世界本相的愿望。

《骆驼祥子》

推荐理由:作者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使通俗朴素的语言文字变得生动新鲜,充满了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格列佛游记》

推荐理由:该书充满了奇异的想像和童话色彩。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是该书的灵魂所在。另外,作者借游记、借外人之眼来评议自己国家的现状。

《鲁滨孙漂流记》

推荐理由:小说对鲁滨孙荒岛生活的描写逼真自然,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小说语言明白晓畅,朴素生动。

《名人传》(《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

推荐理由:该书采用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书中,作者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长篇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童年》

篇13

日本动漫取材非常广泛,除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还广泛取材于外国文化,如作品《七龙珠》、《最游记》均取材于我国名著《西游记》。日本是保守与开放并存的国家,它非常善于吸收其它国家的文化,同时又十分坚持自己的民族文化精神。日本动漫积极引进外国优秀动漫作品,但并不奉行“拿来主义”,而是从日本文化的视角对这些作品进行解读和改造,从而使之和日本本土文化紧密融合在一起。下面就以日本动画片《最游记》为例,从动画运作方式、故事改编及人物造型特点的角度来分析日本对外来文化资源的本土化再创造。

一、市场导向的动画运作方式

日本动画一直都很注重动画的商业化,可以说,手冢治虫的《铁臂阿童木》是开启日本动画商业化的一把钥匙。早在1952年《铁臂阿童木》最初是以漫画的形式出现的,由于深受观众喜爱,在1961年的时候手冢治虫的虫制作公司将其“动画化”,这种由人气漫画改编成动画的模式在日本动画作品中也屡见不鲜。《铁臂阿童木》也是日本第一部电视长篇动画,从它诞生起,就确定走商业化的道路,其海外出口及形象衍生产品开发战略带来了相当大的收益。

日本动画的商业运作模式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在动画片《最游记》中也得到了体现。《最游记》是由日本现代女漫画家峰仓和也创作的漫画,并于1997年开始连载的,由于漫画人气很高,在1999年的时候推出了首张DRAMA CD,2001年发表《最游记》小说版本。总之,自漫画《最游记》出现以后,各种不同版本的动画以及小说,音乐剧,游戏开发就没有间断过,这也足以证明《最游记》在商业上的成功,既然是商业运作理念下的创作,必然在故事内容和动画制作上有它自身的特点。

二、将熟悉题材“陌生化”的再创作

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口味也是不断变化的。《最游记》漫画连载开始于1997年,这个时候,受众更倾向于接受富有娱乐性,有现代感,新鲜感的作品。峰仓和也在《最游记》的创作中融入了很多日本民族元素和一些现代元素,以此来表达新的主题思想,适应新的受众审美需求。她没有完全按照原著《西游记》的故事编排,而是大胆得对熟悉题材进行陌生化的处理,给观众展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情节,可以说几乎完全颠覆了原著中所描写的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内容。

《最游记》中的师徒四人不再是为了去西天取经而取经,而是在人妖共同生活的桃源乡,为了防止妖怪异变,阻止牛魔王复苏重生,捍卫桃源乡的和平。三藏接受三佛神的命令,才带着过去的同伴――悟空、八戒和悟净前往西方“天竺国”。桃源乡本来是人类和妖怪可以和平共处的一个地方,但是由于玉面公主想让牛魔王复苏,导致桃源乡的妖怪们发生异变,破坏和平,使世界失去平衡。于是三藏一行人前往西域寻找原因,并阻止事情的恶化,从而想要恢复桃源乡的安宁与和平。如果说原著《西游记》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魔幻的神话世界,那么《最游记》则给我们重新演绎了一个虚幻与现实生活交融的故事。动画片中故事情节添加了很多现代元素,如三藏手中的“升灵枪”,原著中三藏的坐骑“白龙”现在却可以变成吉普车,由悟能驾驶等。《最游记》在故事题材上也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在情节的设置上多个主题元素交织在一起。除了表现他们在途中一次次地与妖怪作战之外,也还有别的情节,比如互相调侃、娱乐休闲等,并且每个人的性格也是多元的。

日本向来重视集体主义与团队精神。《最游记》(第一部)第二集中有一段对白,观世音菩萨回答为什么让三藏师徒四人走陆路而不走空路时说:“为了完成真正的目的,现在他们四人的实力及团队精神都非常缺乏,如果当做是加强训练的话,让他们做辛苦一点的旅行也是不错啊。”这种将熟悉题材陌生化的改编方式,借助《西游记》的知名度的同时,又融入了本民族的民族精神和现代娱乐元素,从而使整个影片更有真实感,更加迎合了大部分观众的审美情趣。

三、个性而现代的漫画风格造型

《最游记》对三藏、悟空等主要角色的塑造上也融入了日本本土化特色,使人物性格更加多元化,也完全颠覆了原著《西游记》塑造的人物形象特点。比如,《最游记》中的孙悟空不再是神通广大、机灵聪明的“齐天大圣”,而是被塑造成一个整天嚷着“肚子饿了”的少年,甚至还有点“头脑简单”,经常被悟净称之为“猴子”。妖力制卸装置卸下之后,悟空的头发和指甲就会变得很长,完全失去理智,甚至会变成杀人狂,一旦戴回金箍后又会丧失之前的记忆;猪八戒由那个好吃懒做又好色的老猪,转变成为一个温文尔雅且沉稳大度的知识青年形象,并且长得一张白面书生的脸;沙僧则是人类与妖怪生下的禁忌之子,是个半妖,“痞气”十足。爱好玩麻将、嘴上还叼着烟,美女和香烟是他最大的爱好,平常行动不拘小节,在片中经常被悟空喊作“色河童”。而且老是喜欢和同伴对着干。同时他又爱打抱不平,有着豪爽的一面;三藏也不再是凡事以慈悲为怀的僧人,相反 ,“去死吧”、“杀死你”这类的话可以说是他的口头禅,时而会破口大骂,时而枪声大作,必要的时候会念魔天经文来化解危机,他脾气非常暴躁,也爱抽烟,非常冷漠。升灵枪是他的常用武器,枪法奇准,还有“魔界天净”的绝技,且威力非常强大。

在日本改编的动画片中,可以说除了名字,这些主要角色的外貌及其性格特征与原著几乎没有任何联系。这些个性十足的人物形象的性格不仅仅是靠故事对白体现的,其人物造型也极具现代感,在风格形式上将欧美画法与中国的白描相结合,创造出自己的特点。悟空长着一双金色的眼瞳,咖啡色的头发;八戒有着漂亮的碧绿色眼睛,还戴着眼镜,深褐色的头发,经常穿一件深绿色的中式外套,白色长裤,这些外形特征都反应了八戒的温柔与稳重;悟净最显眼的就是红色的头发和眼睛,左脸颊上还有两道细长的伤痕,经常穿一身很酷的衣服,脚蹬一双靴子;三藏除了紫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以外。最有特点的就是其衣服的设计:白色的法衣,里面是黑色无袖的紧身衣,双肩上有经文,脚上穿的是双木屐,嘴上经常叼着香烟。从造型上看,峰仓和也的动漫作品有点“颓废”风格特色。但是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每个人物的外型设计和角色内在的性格都是相吻合的。一个是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开枪的三藏,一个是整天叫嚷“饿死了”,看似傻乎乎的悟空,还有整天叼着烟卷,自称是“流浪的女性崇拜者”的悟净。这些人物看似很“颓废”,但是每个人又都有着自己的理想。虽然影片中很大部分时间他们四人整天喋喋不休,互相吵架。但是关键时刻,却又异常团结。他们四人之间的关系与其说是师徒,不如说是朋友关系,这些都体现了日本的集体主义和平等主义。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最游记》借助我国名著《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的“名气”,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全新的故事。当然,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宣扬这种对我国名著的“颠覆性”的改编方式,也不提倡“恶搞”式的改编名著等文学作品,更不赞成全盘“日本化”。日本动画创作中那种既坚持自己民族文化又大胆吸收外国经典的思想以及敢于打破常规,推陈出新的创作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国动画产业要想发展,就应拓宽创作思路,从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出发,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相结合,创造动画“品牌形象”,创作出更多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优秀动画作品。

参考文献

[1]徐振东.经典动画赏析[M].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高晨.《〈西游记〉在日本动画中的变异》[D].贵州师范大学.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 李笑寒.《日本动漫创作中的中国传统文学题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8

[4]周海清.中国动画形象创作与本土文化传承创新[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12)

[5]符瑞.中国动漫的发展空间与方向――与日本动漫之比较[J] .科技信息.2011(16)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