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内科医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内科医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内科医学论文

篇1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患者对症治疗后,严密检测病症变化情况。观察组患者采取缜密的临床护理模式,分别针对患者的住院环境、治疗等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1.2.1环境心理干预

呼吸内科患者对空气质量要求较高,因此要保证病房内良好的空气流通,可在病房内安装空气净化器。并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扫,尤其对灰尘,尽量运用吸尘器进行打扫,保持病房内整洁。禁止摆放花草,探望患者人员带来的花束,说明缘由后给予带回,避免患者因花粉过敏加重病情。由于病情较长,患者极易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尤其重症患者,感觉治疗无望,极易产生绝望、消极心理。护理人员应针对患者出现的不同情绪,做好患者的心理工作,让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勇气。

1.2.2治疗干预

对不同病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后,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等进行严密观察,要特别留意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奏。一旦出现咳血、咳痰等症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抢救。同时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状况和短期治疗结果,制定相应的抢救预案并做好基本准备工作,可为抢救节省出时间。对患者讲解药物名称、疗效等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患者的用药剂量、浓度等。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分别为一般药物的输入、特效药物的输入。另一种给药方式为雾化吸入,可确保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1.2.3通气干预

及时对患者进行通气治疗,可改善患者的呼吸障碍症状。在治疗时,需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程度,对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及时进行清除,可减少感染的发生率。病情相当危重的患者,无法进行自主呼吸,可运用呼吸机给予辅助呼吸。在进行辅助呼吸时,要严密细致的贯彻呼吸机上各项参数的变化,若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纠正。

1.3统计学分析

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41例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病情得到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的患者为38例,无效的患者为3例,好转率为92.68%;3例患者进行及时抢救后,已基本恢复生命体征;无死亡患者。31例对照组患者病情得到好转的患者为23例,无效的患者为8例,好转率为74.19%;8例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后,6例患者抢救成功,2例患者病情突然加重抢救无效死亡,病死率为6.45%。观察组的整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篇2

1.2临床症状

15例SAP患者具有:腹痛、恶心、呕吐、同时伴有血尿淀粉酶增高等临床症状,CT检查显示胰腺增大、腹腔积液、回声增强、胰周渗出。15例SAP中,10例脏器功能衰竭,以肾脏、呼吸功能衰竭常见,1个脏器2例,2个脏器2例,3个脏器1例。

1.3治疗方法

该次选中的患者中选择使用非手术治疗的有7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为能够及早发现心、肺、肾等器官是否产生功能障碍,对心、肺、肾等器官的功能进行密切的检测;对患者采用禁食、胃肠减压、管喂及灌肠的方法以达到利胆导泻的作用;为抑酸抑、制胰液的分泌,也可选择药物进行治疗,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及生长抑素(奥曲肽);同时对患者水、电解质失衡进行纠正;积极扩容抗休克;并给予抗感染和营养支持。选用手术治疗的有8例,其主要治疗手段为:对胰腺及胰周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对患者进行置管引流,主要含:胆囊、胃及空肠造瘘;对患者腹腔进行灌洗;对患者进行胰腺包膜进行切开术等。

2结果

篇3

2.方法

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传统一般带教方法,实验组具体方法为由带教老师讲解关于神经内科的书本知识,并在课上传授临床经验以及临床示教操作为主。对照组41位实习生实施循证护理带教,实验组教学过程具体过程如下:

(1)成立循证指导小组,由经验丰富或者经过培训的护士长或者责任护师组成。首先,对41位实验组学生进行神内科常见疾病的课程指导教育,对神内科流行病理论知识指导,为学生耐心讲解常用的临床知识。让学生对神经患者的病史、临床特征、检查结果进行仔细分析,指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靠的解决方案。

(2)指导学生循证医学的基本知识,对循证医学资源数据库进行介绍、学习文献的评价方法以及指导学生分析循证医学的结论等。包括EBM研究效果如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正确与否,力求为EBM问题的提出提供科学依据,力求为每个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及时必要的改革。(3)针对患者情况结合临床知识对患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终决策。并且在方案的实施过程中指导学生加强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对患者出现的情形进行全面分析,锻炼学生分析患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的能力以及搜集信息的能力。全面培养见习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分析实验产生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在检验水准α=0.05的情况下分析两种带教方式下两组学生的成绩,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带教方案差异显著。

4.指标

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成绩、临床疾病诊断能力进行评定。理论成绩采用笔试方式,满分为100分,临床疾病诊断能力的评分由循证指导小组进行,满分为100分。

二、结果

对两组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采用EBM带教的实验组41位见习生,理论知识平均成绩为(95.42±8.14),相比之下,采用传统带教的对照组仅为(84.78±10.47);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实验组的平均成绩为(94.48±7.97),对照组仅为(78.45±11.54)。不难发现,实验组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在理论知识和临床疾病诊断考核中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篇4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内科学内容,还含有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诊断学等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促进各学科间沟通和学习,促进学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可加强学生对临床各学科的联合理解和联合运用。部分指南中提及的先进的实验室检查,很多医院没有此检查项目,更加需要检验科和临床科室进行沟通、交流。检验科能了解到某项实验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发展检验科的业务。临床科室也能了解某实验项目的可行性。通过各科室的相互协作,提高医院实验检测水平,又能提高诊疗技术。如:①甲亢的治疗,可选用抗甲亢药物治疗、碘131治疗、手术治疗。就一个病例而言,就需要外科、放射科、内科相互沟通,才能选择最好的治疗方案。②嗜铬细胞瘤,以高血压为首发症状,在诊断和治疗,需要内分泌科、心血管科、外科相互参与,才能得到正确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

3强化基础知识

临床指南除了包含临床学科内容,还含有药理学、诊断学、病理学等基础学科知识。临床实践指南引入到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中,能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融会贯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并能灵活运用诊断等基础知识,有助于指导治疗。临床工作中,也能促进相关科室业务开展。如:ATA甲亢指南中,诊断部分提及多种实验室检查,而临床医师对实验室的检查方法、原理、结果都难以掌握和理解。通过检验科人员的指导,才能更好地使用实验检查。深入理解各项检查,能提高临床诊断和指导治疗。学生才能理解检查项目的重要性。

4及时更新知识内容

目前,有部分医院、科室、相关学术会议组织相关医护人员、研究生开展指南的学习,有助于业务水品的提高和知识的及时更新。如: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治疗。目前的部分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内科学教材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药物替代治疗中,仍将甲状腺干粉列入治疗药物。但由于甲状腺干粉制剂生物效应不稳定,已不推荐使用。通过这样指南的学习,能让学生了解最新知识。②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2000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其他特殊类型。现在还可以看到地区医院的诊断中写到Ⅰ型糖尿病。诊断命名更改超十年了,还有地区没有更新。治疗方面每年更新,就更需要及时学习、早日运用,给患者带来福音。

篇5

“究天人之际”是我国古代哲学和科学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在所有的天人之间的关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观念就是天人合一,这是我国文化的一种基质,而且对我国的科学文化各个层面都产生了很深刻的影响。中医是在传统文化中孕育并发展的,所以也具有很深的天人合一的观念,所以具有浓郁的东方文化色彩,是一种整体的医学观。中医学认为,在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之外,人还和自然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是一种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主要表现在:1.天人合气,我国传统科学中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而气又分为阴和阳,所以就有“积阳为天,积阴为地”,“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等说法,因而天地和人都统一于气,只是处于气的演化过程中的不同形态。2.天人同构,也就是说天人在结构上具有相同性。古代的医学家将各个人体视为小宇宙和小天地,同天地和宇宙相应进而同构。凡是天地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人类的身上都有相应的器官、部位和功能同它相应,如果天地自然发生了一些变化,那么人体的生理功能也就会发生一些变化。3.天人同理,也就是说人和自然在运动和变化的过程中会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各个时代的医学家都吧阴阳变化的规律、五行运行的规律、太极的规律当做人和自然共用的的普遍规律。

有了以上三种理论,中医学在进行构建的时候,就会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着眼,利用气作本体,将阴阳五行作为结构模型,这样就能把人放在自然的时空当中进行考察,从而有效建立人的生理和病历模型,然后找出相应的治病方法和原则。在中医学中,保健的前提就是人与自然的协调,而人们生病的原因就是天人系统失调导致。

天人合一的整体医学观念将人和自然的统一性当做基础,在宏观的角度上认识并控制人体,有及其深刻的合理性,蕴含着朴素的系统思想的萌芽,在早期的医学发展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的生态医学、气象医学、时间医学等在现代医学当中也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观念过分的强调了认同自然的统一,没有关注到人体的差异性,更没有实践研究,所以使得中医学的理论具有相应的模糊特征和思辨色彩。

(二)中医学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观

我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我国才传统文化具有崇古尊经的价值理念,同时还具有追求同一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价值观念深刻的影响了中医学。黄帝和神农氏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人物,但却被我国的医学家尊为医门的圣人,后来的张仲景又被尊为“亚圣”,他著的《金匮》《伤寒》等被中医学家奉为经典。也正是基于此,几千年来我国的医学发展十分缓慢,基本没有范式革命。一旦某位医者提出了反对先贤医学的观点,不但不会被接受,甚至会遭到其他人的排斥。所以在当今,要想积极发展中医学,就必须不断进行改革,对医学经典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利用现代化的手段和方式,推动我国中医的发展,积极创新,勇于批判,为中医的发展注入全新的活力。

(三)中医学具有重神轻形特征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是重道轻器,这种价值观反映在医学中,就形成了重神轻形的特征。在中医学的方法论上,神比形更重要,那些掌握形的只是初级大夫,掌握神的才能称之为名医。脏象说是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和核心。虽然历代都有对人体脏器官的描述,可是在中医中的脏腑功能却不是或者说不是主要从这些描述中得出的。所以中医学在诊断人的病情的时候,主要观察的是人体生理功能的变化,而不是具体器官形态实质的改变。这种方法论为中医学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但同时使中医学变得神秘起来,例如经络、脉象、命门等有无和定位的争论,这些名词是一种功能但不是概念,并不是从相应的结构的分析中得出的功能,而是从功能来对结构进行“虚设”。所以,必须从重神轻形的方法论着手,才可以合理解释和科学研究这些概念及理论。

(四)中医学具有得意忘象这种思维境界

象和意属于我国古代很重要的一对意识范畴。“医者意也”就充分反映了得意忘象这种思维特色。通常情况下,中医都是通过“象”,也就是人体功能的外在表象对人体进行相应的认识,然后以象作为基本来构建人体的生理病理模型。中医学中有这样的说法:“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脏象。”由此可知,象是中医认识人体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和工具,而不是人体的本质,所以必须经过“忘象”这一过程,才能“得意”,这样就能抓住人的本质。中医学的临床诊断主要以象、言作为基础,通过问得到言,通过望、闻、切得到象。再通过得象来忘言,这样得意忘象的思维过程才能够更加正确和辩证。

    通过相应的得意忘象、忘言,从而追求直觉的体悟,这种思维境界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有效激发医生思维的想象和灵感,有较好的创造力。在比较丰富的经验的基础上,在宏观的角度把握人体,从而揭示出独有的人体奥秘。可是这种思维没有严密的逻辑,没有相应的实证分析,因而具有臆测性、模糊性和或然性。

二、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

要想研究中医文化,必须以我国的文学、哲学、史学为基础,将我国的中医名家、点击、文物、史迹当做对象,来研究相应的理论及规律,思想和观念、名家风范等等,促进中医文化的发展,推动我国中医的进步。

一般情况下,中医文化的核心内容主要有以下这些内容:以仁、和、谦、诚作为主体的一种文化理念,以精、慎、严、廉、作为主导的一种文化实践和以美、雅、馨、便最为主线的一种文化环境。在中医文化中,理念是根本,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实践最为重要,可以充分表现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环境最为直接,体现的是中医学的民族性特征,三者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缺一不可。

篇6

“理论实践一体化”是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是知识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转换、相互促进的必经之路。所谓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整体的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真正实现空间和时间同步、理论和实践交替、直观和抽象交错,理中有实,实中有理。体现的是学以致用、手脑合一的职教理念,通过做中学、学中做,知行合一,达到职业能力的提升,理实一体化教学注重的是职业能力的培养,符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学方针,同时也能充分体现“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三理实一体与传统教学

比较世界近代著名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创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学理论体系。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弊端。理实一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区别点在于。

四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构建方案

“内科护理学”是高职护理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内科护理过程就是护理基本能力和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过程,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内科护理学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旨在改变传统内科护理学课堂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通过创设理实一体的内科护理职业情景,以解决患者健康问题为任务导向,融知识掌握、知识应用、技能实施为一体,在理实一体的氛围中,实现护理知识、护理基本技能、护理核心技能的整合发挥和应用,促进学生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同步提升,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能力。

1系统化构建思路

构建理实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从“内科护理学”职业情景设置、教学平台设计、项目任务确定、理实一体式教学课例设计、教学组织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研究。由文化、基础、专业、护理、临床老师组成的跨学科型师资团队共同参与教学方案设计与评价,并借助“学生行动”过程,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问题驱动学习,行动探索知识、参与推动应用、任务分层突破等途径,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理实一体的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基本技能、核心技能水平的综合提高。

2优化教材结构,重组教学内容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教材编写必须体现“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技能为核心”的职教理念,突出内容的应用性、实践性,有利于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顺利实施,既往的内科护理学教材往往延续了本科学科型教材特点,很难适应理实一体教学需求,因此,对于教材进行内容和结构上的改革与探索很有必要。依据课程特点,本研究中内科护理学教材编写体例按照典型案例、项目任务、理论基础、任务驱动、项目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其中,任务驱动则依据护理程序要求展开,分别从获取信息、提出问题、达成任务三个环节进行。为了显示疾病处理流程的动态性、多样性以及个性化特征,也为了综合评价学生对项目任务的达成度“,项目评价”过程以A3型题型习题形式出现,就病例进行分层提问,以此来综合判断学生对知识应用的综合能力。这样围绕典型病例的健康问题展开,以护理程序为项目分层依据,以理实一体为教学手段,构建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将整体护理项目渗透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参与并实施整体护理过程,实现文化、基础、专业知识以及基础护理技能的综合应用,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篇7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获数据采用t检验。

2结果

2.1学习内容理论考试比较首先我们把1、2班(共116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易位式教学法,呼吸系统考试成绩为(92.5±10.51)分,循环系统考试成绩为(94.2±12.33)分;3、4班(共112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呼吸系统考试成绩为(86.2±11.12)分,循环系统考试成绩为(85.5±10.21)分,每个系统考试成绩实验组均好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我们再把3、4班(共112人)作为实验组,采用易位式教学法,消化系统考试成绩为(93.8±11.55)分,泌尿系统为(93.78±11.81)分;1、2班(共116人)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消化系统考试成绩为(88.2±10.97)分,泌尿系统为(86.95±11.28)分。两组考试成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最后我们把两组所有成绩汇总进行比较,仍是实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

2.2问卷调查结果比较从问卷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课堂气氛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效率、满意程度等多方面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3讨论

内科学是学生在经过基础医学学习后开设的课程,是内科医师职业岗位的完整体现,并是专业其他核心课程学习的基础,是医学院校终端课程。系统学习内科学,打好内科学的基础,熟悉医患沟通的方法和技巧,训练与领会诊断、防治疾病的临床思路,对于今后无论做哪一科医师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这门课学习的好坏对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内科学所涉及的科目及内容繁多而且复杂,无论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都有一定的难度。目前,课堂教学仍然是我国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最重要手段,其教学方法使用的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及对学习的热情。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曾应用过传统讲授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分层教学法、床边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各种教学方法的相互渗透,有机地融合在内科学教学实践中,以求提高教学效果。师生易位教学法是近我们正在尝试应用的教学方法,要顺利地实施师生易位教学法,必须先制定好详细的教学计划。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标出哪些部分采用师生易位教学法,哪些部分采用教师授课的方法。

篇8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对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与综合分析。1.2.2非实验设计由于教学班级的限制,不能采用随机和匹配等方法去选择和分配被试,不能主动操纵自变量,不能有效控制无关变量,因此,本研究采用非实验设计研究的固定组比较设计,采用观察、问卷调查、作业与记录分析等方法分析学生的行为态度与成绩。本研究在2011-2012年度对浙江师范大学大学体育课程健美操初级班2个女生班,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非实验设计教学实践。其中,实验组学生36人,控制组学生35人,实验组7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控制组11人有健美操学习经历。实验组采用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范畴,按课内外一体化模式实施教学,并进行相应的学习评价。考虑教学对象都为初学者,以低年级学生为主,结合本学期的体质测试任务要求,确定具体评价方案。实验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4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课外学习占20%,理论占10%,平时表现占10%。将课外体育锻炼、比赛表演、资源利用等课外体育学习与活动作为课外学习评价内容,并采用自评、互评与系统记录等辅助评价形式。控制组:专项技能(成套动作)占50%,体质测试(50m、800m)占20%,理论占20%,平时表现占10%。1.2.3问卷调查法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后,对实验组学生36人(一年级26人、二年级10人),控制组学生35人(一年级27人、二年级8人,1人特殊情况未参加问卷调查)进行了主观态度问卷调查。1.2.4数理统计法对调查结果和学生成绩进行数据整理,并利用EXCEL进行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系统构建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按教学组织与管理形式进行分类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4]。对学生的课外体育进行引导与管理,并将课外体育纳入课程学习评价是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关键特征。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协调统一的系统工程,需要有关部门、基层单位及广大学生的协同配合,才能形成切实有效的管理与评价机制。学校体育长期以来以课堂授课的形式为主,受传统观念,特别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体育课甚至可有可无,课外体育锻炼更是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因此,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外体育,建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从课程学习评价方面进行改革探索。近年来,随着高校教学与校园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逐步完善,体育设施与场地器材投入的不断加大,以及体育俱乐部与学生社团的发展,使大学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实施条件日益成熟。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也为实现课堂内外的连接提供了契机,校园网络环境为非面对面教学与管理提供了保障,基于网络环境的学习平台,不仅实现教学资源的系统化建设,而且能充分利用网络平台服务于学生的课余体育学习与锻炼。将学生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教务管理系统功能,与校园一卡通、《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的健身服务平台(包括课外学习与锻炼的监控与管理、同伴与教练的预约、健身方案的制定等功能)、体育俱乐部、课程QQ群等功能建设融为一体,发挥教务管理部门、场馆中心、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等各职能部门的联动作用,构建具有长效机制的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学习评价系统,将学习评价系统融入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中,对学习行为实现引导激励、诊断鉴别、反馈调节等功能,真正实现“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2.2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实践效果分析

2.2.1学生对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接受程度调查显示:无论是实验组还是控制组,大部分学生对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认识是明确的。实验组一半的同学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实施效果好或非常好,有1/3的同学对体育课程实施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管理持满意及以上态度。可以说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能被大多数同学接受,实施效果也被多数同学认可,但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效果及教学管理还需进一步提高与完善。2.2.2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改革的重点是课程学习评价的改革,学生对学习评价的接受程度也关系到学习评价的执行效果。从两个班级对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态度来看,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满意度较高,说明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具有积极意义。实践过程中,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与热情得到不断改善,总体认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效果。2.2.3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选择从赞成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比例来看,课外体育作为大学体育课程学习评价内容基本得到认可。学生对课外体育评价内容的按选择多少依次排序是(见表7):体育锻炼、比赛表演、知识学习、社团活动、体育欣赏(与社团活动相同)、资源利用、运动训练。可见,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义与价值具有较深刻的认识。2.2.4学生对学习评价采用互评方式的态度评价方法的选择是课程学习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本研究在对健美操成套动作评价和学习态度评价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结合教师评价计算最后得分。学生对运动技能与学习态度两方面采用互评,以及互评指标与评价具体方法上的态度,明确表示反对的极少,但表示赞成及以上的人数都未过半(见表8、9、10、11)。可见,互评方式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互评方式促进学生积极学习的动力一般,互评方式产生的其它隐性学习功能尚需进一步研究。2.2.5学生成绩比较分析学生的课程综合评价中专项技能考核内容为成套健身健美操动作,实验组中值为86.5,平均分86.3;控制组中值为85,平均分84.9。另外,体质测试内容为50m、800m,实验组中值为73.8,平均分75.5;控制组中值为72.5,平均分73.5。从专项技能考核与体质测试的平均分与中值的比较来看,实验组较好。但由于非实验设计的局限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对学生成绩的直接效果还需进一步实践探索。

2.3“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思考

2.3.1强化学习评价的激励与导向功能大学体育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终身体育”教育的关键环节。能否科学地教育引导学生将体育作为生活的一部分,终身坚持体育锻炼,是大学体育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目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中明确指出“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要提高课外体育学习与体育参与的效果,学生需要获得教师及外界的引导、激励和帮助,同时,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地管理与监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学习习惯,循序渐进地培养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课内外一体化的课程教学与管理中,同样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不仅倡导“自主选择教师、自主选择项目、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三自主教学形式,而且注重引导激励学生自主开展课外学习、自觉参与课余锻炼。大学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不仅是简单增加学生课余锻炼的任务,而是强调建立课堂与课外学习的紧密联系,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学习模式,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2.3.2拓展学习评价的时间与空间学习评价应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过程的评价,包括体能与运动技能、认知、学习态度与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不仅要整合课内外教学资源,将课程学习的时间与空间拓展到课外,还要把课外学习纳入学习评价中。体育俱乐部活动、课余体育竞赛、体育表演、体育相关技能与资格认证、体育社团活动等都可作为学习评价的内容,将丰富多样的课余体育内容纳入学习评价中,确定适宜、可行的课外学习评价内容与比重,使学习评价范畴延伸到课外。将体育运动委员会、俱乐部、学生社团、体育单项协会等各类校内、外组织也纳入课程资源建设与管理中,加强各部门的联系与配合,使其在学习评价中也发挥作用,促进学习评价主体与内容的多元化。2.3.3以信息化带动评价过程的智能化建设当前,实现课内外一体化学习评价的关键是如何客观、准确、便捷、有效地对课外体育学习进行评价,包括学生在课外的健身参与、体育文化活动等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对课外活动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服务成为可能。具备选课、学分管理及学习成绩评定等功能的教务管理系统,以及网络教学与服务平台是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环境,特别是校园一卡通的应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管理系统,以及专门健身服务平台的建设,不仅服务于学生的体育学习与锻炼,而且使体育学习与课外体育参与也能得到很好的管理与帮助,使有限的课程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实现教学资源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校园网络与信息技术平台,还能服务于课程管理和课程学习评价,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驱动使管理工作日趋智能化,使记录与统计工作便捷、准确,形成多部门的联合协调工作,提高管理效率,以信息化管理促进学习评价过程的智能化,为课内外一体化模式下学习评价改革发展提供了动力。2.3.4权衡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与针对性课内外一体化教学中,考虑学习评价内容全面性的同时,还要兼顾评价内容与指标的侧重点和针对性。既要将体能、技能、认知、态度、行为、交往与合作精神、情意表现等全面纳入学习评价体系,又要考虑课内与课外,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任务、内容不同,学习评价的侧重点也不一样。课堂学习评价关注教授内容取得的直接成效与学习反馈,课外学习评价关注自主行为与态度。课内、外学习任务与内容繁多,体育活动参与的形式也灵活多样,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既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紧密联系、融合统一,又要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的任务内容与培养目标各有侧重。在制定学习评价方案时,针对不同年级或不同能力层次学生,学习评价内容也应有所差异。低年级以掌握好基础理论、基本技术和技能为主;高年级以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性为主,提供更多的主动空间,自由选择项目和课堂,逐渐过渡到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不同教学阶段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不同,学习评价的内容也应有所侧重。初始阶段一般以体能素质、技能基础和学习态度为主;基本阶段以掌握技能的优缺点和学习态度为主,进行全面评价;结束部分以技能掌握与素质提高情况为主,兼顾其它。2.3.5考量学习评价形式与方法的适宜性学习评价需要有一定的客观标准,进行客观的衡量和科学判定需要通过各种测量和相关资料的收集,当然,影响成绩的因素有一定的复杂性,有些是无法通过测量获得的。科学的学习评价不仅包括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定量描述(测量),还应当包括定性的描述(非测量)。难以做到精确评价时,模糊评价也是适宜的评价方法。根据评价内容与指标的特点,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与差异化评价相结合,从而提高评价方法的有效性,使其有利于实际操作,有利于促进学习,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可将自评、互评等形式引入学生学习评价中,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为辅。通过自评与互评,实现角色的转换,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视自己的学习情况。另外,还需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发展需求,既要有相对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程度,不仅给弱势学生提供动力与关怀,还要为体育尖子生发展特长创造条件,保证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

篇9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实施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常规的病情监控和治疗过程中的用药、输液等方面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具体的实施办法为:①提高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状况的认识和了解。通过相关的宣传报道、讲座、座谈会以及口头交流的方式,帮助患者了解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以及患者自身病情的发展和具体的治疗措施。针对患者的文化教育水平进行相关的教育。②心理方面的健康教育。在患者了解了自身病情状况后,要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适当的疏导,帮助患者消除疑虑,建立康复的信心,更加积极地面对生活。③饮食方面的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疗期间,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合理的搭配,并告知患者在用食过程中谨遵医嘱,以利于患者的治疗。④帮助患者建立合理的运动锻炼计划,并教授一些有助于恢复的康复锻炼方法。帮助患者在治疗后尽快实现自身体能的恢复。⑤增加对患者的关注,并对具体用药的情况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不得自行更改用药剂量和停药,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1.3观察指标

采用WHOQOL-BREF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评价记录,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主要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满意度=(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

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的4项生活质量均明显提高,且实验组患者的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3项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94.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7281,P=0.0002)。

3讨论

目前,随着医患关系的恶化以及舆论导向的问题,建立和谐医患关系成为解决医患沟通问题,提高治疗过程中医患之间信任的重要措施。临床研究显示,大量医患纠纷的发生都由于患者对病情状况不了解,医生不予以及时的沟通和指导所造成的医患沟通缺失。心血管内科患者常伴有各类心血管的基础疾病,病情常迁延,治疗周期长,在治疗期间,患者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因此,健康教育和有效的医患沟通成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法。本研究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接诊的100例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有计划的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采用健康教育对心血管内科患者实施健康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的护理方法(P<0.05)。

篇10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也是临床其他各科的基础。在《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中医内科的理论学习不够重视。究其原因,该课程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其理论教学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等基础课程上,教学内容上有许多与基础课程交叉重复之处。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学生常对教材中涉及以往重复的、已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兴趣不大。同时,《中医内科学》涉及的名词术语多、概念较抽象,且内科病证中的一些内容如病因、病机、证型等重复较多,学生常常感觉《中医内科学》的教材枯燥、内容陈旧重复、学习难度较大,故常常表现出对《中医内科学》的理论学习重视不够、兴趣不大。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医内科学》理论学习的兴趣,对提高《中医内科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加强:

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例如,对各病证的定义、概念、内容,教师不应仅简单地用文字加以讲解表达,中医内科的许多病证都具有典型的症状特点,学生由于经验所限,往往缺乏对病证的具体认识,如果能结合各病种的特征与临床特点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授课,学生的兴趣也将会随之提高。如中风病人的语言謇涩、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痹证患者关节僵硬、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甚至肌肉萎缩等;哮病患者急性发作时的“喉中如作水鸡声”;痫病病人的多种发作形式;鼓胀患者的腹部胀大如鼓、脉络显露、赤丝血缕等体征;黄疸病人的目黄、身黄、小便黄及阳黄、阴黄的不同临床特征;水肿病人的眼睑、头面、四肢、腹背的液体潴留;等等。这些均可借助对图片、音频、视频等的综合应用,使学生看得见,听得懂,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印象,从枯燥深奥理论转为生动易懂知识,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随之提高。

2.加强古代经典医籍的学习。《中医内科学》内容丰富,各病证的“概述部分”中均有大量古代医家对内科各病证的精妙论述。通过对历史源流的讲解,进行《中医内科学》知识内容的拓展,从而加强学生对古代医籍的学习过程,加深学生对病证的感悟,激发其想象力,并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升。如对“胸痹”一病,学生如能在课前将《金匮要略》中提到的“阳微阴弦”充分理解,则会对胸痹的病因病机、辩证分型易于掌握;再如讲授“水肿”病时,掌握《素问・汤液醪醴论》中“开鬼门、洁净府、去菀陈s”的治水三法对了解水肿病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中风”的病因病机复杂,在讲授历代医家对病因病机的认识时,结合唐宋不同阶段前后对中风的不同认识,可讲述唐宋以前的“内虚邪中”、《黄帝内经》的“气血逆乱”、金元时代主张的内因(心火、肝风、气虚、血虚夹痰)及明清医家逐渐形成完善的“内伤积损、肝风内动、气虚血瘀”及至清末民初张伯龙、张山雷、张锡纯倡导中西汇通,“气血不足”、“肝阳肝风挟气血并走于上”等,从而了解中风病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与成熟。

3.重视病因病机内容的学习。系统掌握病因病机对学生能否具备清晰的临床辩证思维而言十分重要,所以也是《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由于中医病因病机学说多为思辨性质,内容常表现为单调性、重复性,不似讲解《西医内科学》中的内科疾病病理机制那样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例如病因部分不外乎外感六、饮食不节、情志不调、劳倦久病、先天禀赋不足等;病机部分不离气血津液受累及脏腑精气受损,虚则为气血阴阳不足,实则为气滞痰浊瘀血水饮,故学生学习时常常觉得枯燥乏味。针对本部分的内容,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采用图表教学法来讲授本节内容。通过各种图表信号,可使复杂的内容简洁明了,并便于学生结合以往的知识,简要地把需掌握的知识表现出来,迅速地理解和抓住知识要点,以增强学习效果,提高思维能力。例如,在讲授“痹证”时,总结了下面的图表。(见图1)

在讲授时,通过对图1的讲解,让学生理解图表,才能便于记忆。从图表中,可看到痹证的病因为感受风寒湿热(外因)和正气不足(内因);基本病机为经络闭阻(肝胆络脉失疏和肝胆络脉失养);病性有“邪实”与“正虚”之分,邪实以风寒湿、风湿热、痰瘀为主,正虚以气血不足、肝肾亏虚为主,日久可内舍脏腑,形成“五脏痹”。证型及其代表方为:风寒湿痹证,薏苡仁汤;风湿热痹证,白虎加桂枝、宣痹汤;寒热错杂证,桂枝芍药知母汤;痰瘀痹阻证,双合汤;气血虚痹证,黄芪桂枝五物汤;肝肾虚痹证,独活寄生汤。只要理解并记住上图,痹证病症的重要知识点就基本掌握了。通过把疾病总结为由重要知识点组成的图表,学生就很容易掌握每个病症,减少对病症的混淆。

4.结合临床实践、病案讨论进行教学。《中医内科学》实践性较强,单凭课堂上的教学远远不够。《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虽讲解了内科50余个常见病证及其相应的附病,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知识密集,但教材仍不可能将临床病证千变万化的表现和各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均记载其中。因而学生真正面对患者时常感束手无策、无从下手,究其原因还是临床辩证思维能力不足。如果不结合临床实践,学生很难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我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常对临床经验很感兴趣,如能结合临床实践中典型有效的病例或中医名家的临证验案,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大大提高,从而更明确学习目的,也能进一步促进对《中医内科学》理论的学习。此外,案例教学法也是《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有效的方法,它以临床诊治典型实例进行教学,通过源于实际的案例来反映辩证论治过程,举一反三,可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注意总结、归纳和比较。学生们常反映《中医内科学》的内容冗繁、难记,但是在临床实践中,只有把知识熟练记忆,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遇到患者才不至于无从下手。在教学的过程中,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如比较、归纳、联想、总结等,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如运用比较法,可有效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相关病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引导学生在比较、辨别中增强归纳、分析与研究的能力,并避免死记硬背,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胃痛的寒邪客胃证、腹痛的寒邪内阻证,均有外感风寒邪气的病因,均为急性起病、疼痛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加重,但疼痛部位不同,胃痛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腹痛则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为主,其代表方分别为良附丸、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均以良附丸为主方。咳嗽、肺痨、咯血均可见肺阴亏耗证,均以干咳、咳声短促、痰少黏白或痰中带血丝为主症,但主方则有沙参麦冬汤、月华丸、百合固金汤的不同。归脾汤在《中医内科学》中是运用最为广泛的方剂,可引导学生归纳用于心悸、不寐、健忘、眩晕、郁证、阳痿、血证、内伤发热、汗证等病。在讲授的时候,采用比较、归纳的方法中,前后联系,总结规律,便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疾病。

总之,对于《中医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只有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使学生对《中医内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和自我学习的意识,帮助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理论教学的关键内容,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临床思维,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合格中医人才。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ory Teaching in "Internal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NG Xiao-yun,HUANG Feng

篇11

一、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1.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需要

人本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重视人的“主体性”,人本主义认为,教学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各种潜能的充分发展,满足人多层次的心理需要,从而造就一代人格更为健全,发展更为均衡的人。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顺应了发展的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些都是对人本主义思想的体现。

2.优化课程结构的需要

我国教育大辞典认为“课程是为实现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总和,包括学校所教的各学科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课外活动”。并进一步阐明,课程不仅是正规的课堂教学的内容,还应包括学生课外学习的内容,应当把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内容有机统一起来。上述课程的阐释为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的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1.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教学过程的核心是创设一种环境,学生在这个环境里通过相互影响,学会如何学习。在概念体系理论中,亨特强调了环境和发展的关系,即环境允许人们在各个阶段有效地活动,以便于取得下一阶段的成长。亨特还明确地阐明了不适是成长的先兆,为了刺激发展,我们应该有意的使学习者和环境不相适应。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就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为其提供“课内教学—课外训练—校外实践”三种教学环境。即通过课外高校羽毛球训练强化课内高校羽毛球教学,通过校外实践对课外高校羽毛球训练的效果进行检验,然后把在校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课堂里。让学生在不适中快速成长。具体见下图。

(1)课内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课内教学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高校羽毛球的基本技能和战术,另外,一些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要了解并能熟练的处理。在技能方面,学生在课内需掌握高校羽毛球发高远球、正手后场高远球、后场吊球、后场杀球、正反手发网前球、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接杀球等动作要领。在进行发高远球、正手后场高远球、后场吊球、后场杀球、正反手发网前球、正反手挑高球、正反手接杀球等专项技术多球练习时要达到60%以上的击球成功率,动作的准确率要达到85%以上。

②实施过程

课堂教学部分共有五个阶段的活动组成:导向、讲解、组织练习、指导练习和独立练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提出课程目标,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对新概念或技能进行讲解,并做示范。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强化正确动作,并给学生留下足够的练习时间,对所学技能进行进一步的强化巩固。教师在学生完成练习之后,对学生练习结果的精确度是否保持稳定进行评估,为需要的同学提供反馈,从而确保学生的进步。

③实施条件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现有12块室内塑胶羽毛球场地和4块水泥羽毛球场地,硬件设施完备。图书馆内有关高校羽毛球技能学习、战术学习、高校羽毛球赛事欣赏、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史等图书和杂志有三十余种,可供学生业余时间翻阅学习。另外羽毛球课的老师有三位,副教授一名,讲师一名,还有一位教师是省体工队退役运动员均拥有丰富的教学和比赛经验。这些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④教学评价

考虑到学生的自身素质的差异,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评价过程中我们会运用到激励性评价。对后进生,中等生做自身纵向比较,设立后潜能生进步表,中等生提高表,优秀生荣誉表,使每一个同学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这一部分的分数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进步程度直接打分,占总分数的5%。另外,我们会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努力程度、学生的出勤情况,结合绝对评价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评价。

(2)课外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通过团体活动,帮助学生逐渐掌握用科学的方法去改善与人交往和与社会交往的能力。另外,在技能掌握方面,要求学生掌握技能的准确程度达到90%以上,各种专项技能的发球成功率要达到80%以上,准确掌握作为高校羽毛球裁判的基本能力。为进行校外实践做好充足的准备。

②实施过程

在课外教学阶段,我们通过学生建立的高校羽毛球协会这个小型社会团体对学生进行管理。学生在进入院羽毛球社团以后,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并在小组内安排一帮一互助学习队,然后给各小组设定目标。为了使小组获得好的成绩,学生必须尽快的适应并且进行合作学习,如:有些同学反手技术较好;有些同学擅长高压;有些同学理论知识掌握全面,但实践不行。小组要通过对各人的长处进行研究并融合,以取得进步。在这一教学阶段,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技能指导,并起到一定的组织管理作用。

③实施条件

学生通过申请成立了院羽毛球社团,社团的招收对象是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全体学生,学生自愿参加。协会里设有会长、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等职务。羽毛球课的老师共有3位,3位老师会利用课外时间轮流义务对学生的技术进行指导。另外,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共有标准高校羽毛球场地16块,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必要的硬件设施。

④教学评价

在课外社团体育教学评价中,教师除了定期进行系统的测试,还要利用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观察,了解并记录学生认知发展的情况。日常观察,不仅有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总结性评价,还是进行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收集必需信息的一种手段。在课外训练中,体育教师只有认真地做好日常观察工作,才能比较真实的把握学生的学习进步和学生的认知变化情况,为真正地做好相对评价提供前提条件。

(3)校外教学模式

①教学目标

在校外实践阶段,我们要充分利用周围的环境来促进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更加积极地融入社会,使学生更加成熟,更加自信。另外,学生通过校外实践能够更好的进行自我整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在校外实践环节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需求,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自己学会有效地做出与自己有关的教育决定,逐渐培养起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实施过程

校外实践阶段,我们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安排学生在健身场所做健身指导、教练员或者陪练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如果碰到技能或情感方面的问题需及时和教师进行沟通,寻求帮助。这一阶段对教师进行角色转换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什么时候做一个纪律严明的教师,什么时候是指导员,什么时候以朋友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

③实施条件

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在温州市区,我们联系了国际会展中心,具有高校羽毛球场地的温州大学,以及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学院等共35个含有高校羽毛球场的健身区,共有高校羽毛球场地350块。安排学生在课外、双休日或节假日长期做健身指导或羽毛球陪练和教练。另外,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在健身场所竞聘自己喜欢的或擅长的工作,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④教学评价

在校外实践阶段运用外部评价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原则。外部评价包括学生所在实习单位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和学生之间的互评。在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中,我们往往会忽视学生间的互评,尤其是对学生的自我评价不够重视,但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许多方面是学生自己看不到的,必须通过他人的评价才能发现,并做出判断。因此,我们通过要求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书写个人学习小结等方式,来发展学生的独立性及自我教育等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具备的重要品质。

2.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及评价

(1)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运行

首先,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教学周期设为一个学年。第一个学期安排学生进行课内学习和每周两次的课外训练。技术是根本,学生必须准确牢固的掌握了高校羽毛球的基本技能之后才能有效地发展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第二个学期,实行“三手”一起抓,“三手”都要硬的教学原则。在保证学生完成课堂任务的前提下,安排其进行校外实习。实习阶段遇到的技能问题可以回归课堂,重新进行学习。

其次,就是教学环境的变化,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有利于学生进步和能力提升的一切有利条件,使高校羽毛球场地设施及温州市含有高校羽毛球场地的健身区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2)课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

课内“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评价应充分体现考评制度对学生参与运动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考试方式上运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考试内容上就是期末技术考试+平时表现+业余锻炼+实习单位评价+体育知识相结合(根据本学期开课的内容进行具体调整,如第二学期增加了校外实践部分);考核的方法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另外,提出以下设想:只要学生参加课内教学的出勤率达到90%,业余锻炼的出勤率达到规定次数,就可以获得60分基础分。

三、小结

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的技术、身心、交往能力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能为社会培养专业的高校羽毛球健身指导,而且还能培养出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专门人才,为我国大众体育、养生健身、休闲娱乐等相关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社会体育专业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每一个教学模式都有一定的适应范围,“高校羽毛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也不例外,各高校在实施过程中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邹继豪.面向21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200-203

篇12

        (1)微针联合硬化剂对鸡冠毛细血管网作用的实验研究 徐思达 韦强

        (4)射波刀治疗中患者拍摄的千伏级影像数量统计及受到的剂量评估 徐慧军 李玉 张素静 韩萍 杨晓

        (7)衡阳地区2749例女性宫颈人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陈友军 唐双阳 李乐

        无

        (10)科技论文正文书写的要求 无

        论著

        (11)卒中后抑郁患者载脂蛋白h与血脂的相关研究 李静 郑振雨 郭康 宋景贵

        无

        (13)《中国现代医药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无

        论著

        (14)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不同qrs间期心衰患者左室收缩同步性的研究 李琳 芦芳 段银玲

        (17)亚低温对于心肺复苏后大鼠海马神经细胞ros产生量和caspase-3mrna表达的影响 陆件 张艳

        无

        (21)医学论文选题的原则 无

        论著

        (22)不同麻醉方法在小儿肠镜检查中的应用 陈慧 张林勇 罗曼

        无

        (24)科技书刊阿拉伯数字及汉字数字的用法 无

        论著

        (25)钉棒系统与髋臼上外固定架在骨盆tileb1损伤模型中的生物力学比较 李尚政 苏伟 谢能峰 何肖丞 郭杰

        (29)ceacam1和ca199测定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许先锋

        (31)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邓钧 郑鹏远 李晶

        无

        (34)著作权的概念 无

        论著

        (35)动脉血乳酸清除率与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评分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预测价值 申彪 郝东侠

        (38)p188在电损伤动物实验中疗效观察的研究 陈国华 陈浩杰 李梅 余文富 于新国 王彬彬

        (41)无功能肾上腺疾病的外科治疗分析 胡世成 王军起 朱旭光 曹成松 马祝新

        (43)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临床分析及外科治疗策略探讨 欧阳远武

        (46)高龄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处理研究 翁少涛 李廷坚 陈钊诚 王博智

        无

        (48)单位符号使用和书写规则 无

        论著

        (49)单管或双管引流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影响的研究 宋杏

丽 王钢

        (51)妇科体检中应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价值 陈冬梅

        (55)后路减压联合不同融合节段固定治疗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研究 周新强 汪代东 彭军 赵有春

        无

        (57)医学论文中引言的写法 无

        论著

        (58)剥脱性食管炎诊治经验并文献复习 孙中武 牛雷芳 马亮

        (60)超声冲浪式浸浴治疗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观察 周蓉

        (63)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身心恢复的影响 陈少芬

        无

        (66)医学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 无

        临床经验

        (67)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10例胶囊内镜结果分析 邸雅南 彭德银 张波 杨林英

        无

        (69)医学论文选题的类型 无

        临床经验

        (70)急性脑梗死与血清载脂蛋白a、b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探讨 王继勋

        无

        (71)表格形式的选取 无

        临床经验

        (72)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脑中线移位与血肿复发的相关性研究 周晓坤 杜贻庆 莫万彬 阳永东 杨保华

        无

        (73)论文摘要的分类 无

        临床经验

        (74)a型肉毒素治疗眼睑、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 田林 杨全兴 熊伟

        无

        (75)医学论文选题的基本程序 无

        临床经验

        (76)ct引导下臭氧治疗在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 刘勇 杜朝辉 赵寰飞

        无

        (77)论文摘要的意义 无

        临床经验

        (78)剖宫产指征6046例初步分析 姜云兰

        无

        (79)医学论文科学性的标准 无

        临床经验

        (80)tct异常患者274例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病理分析 方煜蓉

        (82)利多卡因联合布比卡因预防气管插管拔管期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马新 王克满 蔡团序

        无

        (83)科技期刊的定义和特征 无

        临床经验

        (84)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用于口腔正畸临床效果观察 蔡嘉喜

        (86)重组人干扰素αlb联合消旋卡多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 史跃杰

        (88)重症急性胰腺炎应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疗效分析 付华 马国英

 

       无

        (89)论文摘要编写的注意事项 无

        临床经验

        (90)补佳乐配伍复方萘普生栓用于绝经后妇女取环的临床观察 吕秋云

        (92)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钱红翠

        病例报告

        (94)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例 常炳庆 邹煦 李爽 黄新春 邸雅南 彭德银

        无

        (95)医学论文书写中的有关规定 无

        病例报告

        (96)肠内营养液错位输入静脉1例 曹一波 马晶 侯英卜 马亚辉 杨凤斌 金伟 丁玉泊

        无

        (97)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无

        病例报告

        (98)平阳霉素治疗新生儿龈瘤1例 张魁山 马莉

        无

        (99)医学论文选题的重要性 无

        护理

        (100)健康教育对初产妇健康知识知晓率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 陈娟

        无

        (101)医学论文书写中的有关规定 无

        护理

        (102)slipa喉罩与lma喉罩用于全身麻醉的护理配合 郭婷 郭丽娟 陈素丽

        无

        (104)受保护作品的特征 无

        护理

        (105)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徐海君

        (107)提高三伏贴贴敷效果的护理干预措施 何玉梅

        无

        (108)关于文稿投送介绍信的要求 无

        护理

        (109)糖尿病住院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 汤金珍

        无

        (110)作者署名的意义及原则 无

        药物与临床

        (111)我院门诊西药房电子处方的开展与意义 林良沫

        无

        (113)医学写作的概念 无

        综述

        (114)socs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邱辉 张俊萍

        (117)急性胰腺炎相关致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张瑜(综述) 张炳太(审校)

        无

篇13

    2.1论文标题问题及对策

    论文标题是论文内容的缩影,要求简明扼要,明确反映主题,便于检索。一般来说,医学科技论文的标题通常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的形式出现,少数标题使用句子的形式。我国医学科技期刊英文标题的主要问题是:首字母大小写混乱、标题过长。英文标题的书写形式主要有三种:1)每一个字母都大写。2)除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外,其余均小写。3)除虚词(包括冠词、连接词、介词),每个词的首字母都大写。当标题中间有破折号或者冒号时,其后面的冠词、介词通常也要大写。医学论文标题中医学术语多往往较长,但一般不超过16个单词,所以应注意省略不必要的词语。在论文标题中,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一般可以省略,但固定短语如afew中的a不可省略。汉语论文标题中经常出现一些表示谦虚或者用以引起陈述的“套语”,如“试论……”、“探讨……”、“关于……研究”、“……观察”等标题。这些词语对于研究性的学术论文来说无任何学术意义,只是一些赘语,所以在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将其省略。但是,如果“研究”、“观察”等词带有限定成分时,则不宜省略,如“……的回顾研究”(Retrospec-tiveStudyon…)。试举一例说明正确标题的写法。例1.StudyOnThe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宜省略StudyOnThe且介词小写,应改为EffectsofBerberineo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盐酸小蘖碱治疗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应用)。

    2.2英文摘要时态问题及对策

    由于汉语中没有时态,因此时态是大多数中国作者遇到的一个大难题,以至于不知何时用何种时态。有的全文从头到尾只用一种时态,或者几种时态杂错,给人不知所云的错觉。结构式摘要主要采用三种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和完成时。Objective(目的)部分,在叙述该文的写作目的时使用一般现在时;表示试验或研究目的时使用一般过去时。现在常常用不定式短语进行表达,如“tostudy…”。Methods(方法)部分,因为都是过去做的事情,故采用一般过去时。Results(结果)部分,也都是过去得出的结果,也应用一般过去式表达。Conclusion(结论)部分,是作者对所的结果的评语,乃写作时作者所持观点,文章得出的结论是科学的、客观的,所以谓语应该用一般现在时表达。完成时态较少使用,一般用来介绍该领域的背景情况,如他人已取得的成果,做过的试验,得出的结果,对现在或过去造成了影响。当然,使用何种时态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来最后确定。近年来的趋势是更多地运用一般现在时,国外学者一般现在时的运用比例要大大高于中国学者。例2.CONCLUSION:Thefindingssuggestanassocia-tionbetweensuboptimalcareandcerebralpalsy,butthisseemstohaveroleinonlyasmallproportionofallcasesofcerebralpalsy.此例结论中的句子用一般现在时表达了作者的观点和认识。

    2.3英文摘要的人称和语态问题及对策

    被动语态的使用是科技文体追求叙述的客观性和规范性一个重要手段。国外语言学家曾统计,在科技英语里,全部限定动词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用被动语态。其原因是被动语态将所要讨论的对象放在主语的突出地位,因而更能突出所要论证及说明的主旨而且,被动结构也往往比主动结构更加经济、紧凑。国内科技期刊英文摘要中也以被动语态居多,尤其是国内医学论文的英文摘要,被动语态的运用更是占据主流,甚至出现了被动语态滥用的现象。我国颁布的国家标准《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也要求用第三人称,不可以用第一人称,汉语的无人称句译为英文就往往选用被动语态表达。然而,被动语态的文风在国外科学写作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被摒弃[5],国外医学论文越来越多地采用主动语态,主语多用第一人称复数“we”,这是因为主动语态在结构上更简练,表达更为直接有力。因此,为了简洁、清楚地表达研究成果,在论文摘要的撰写中不应该回避使用第一人称和主动语态。例3.Weenrolled150patientswithinfectiousmononu-cleosisduringtheacuteillness.本句使用了第一人称复数“we”和主动语态,不但表达简洁、清楚,而且还可以避免实用被动语态造成的句子“头重脚轻”的问题。例4.SUBJECTSANDMETHODS:Weanalyzeddatafromaprospectivecohortstudythatcaptureddetailedclinicalinformationandlongitudinaloutcomesforallpatientswhoun-derwentcardiaccatheterizationinAlberta,Canada.Westudied11,468patients,1959(17%)ofwhomhaddiabetes.(WilliamA.Ghali,etal,2000)本例摘自《美国医学杂志》,对象和方法的叙述中都用了第一人称复数we和主动语态。国外期刊中有诸多这样的例子,在此不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