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篇1

如果人类不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人类的灭绝并不是不可能的。而且人类的灭绝并不意味着生物世界的终结。著名古生物学家D. V. 阿格尔教授甚至预言,在一个没有人类的世界中,啮齿类动物将是优势的动物种类。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场环境保护的热潮正在兴起,人们开始审查自我行为,开始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更可喜的是,人们开始用法律和条约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反映在1991年开放签署的《生物多样性公约》上。像人类的先祖一样, 现代人类又一次勇敢地接受了环境的挑战。人与动物的关系将又一次发生飞跃的质变。人与动物关系的演化折射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其实,人们对动物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人们对身边的、周围的、还有那些遥远的动物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可以从动物园里川流不息的人群、电视机前野生动物纪录片的忠实观众、广告中随处可见的动物形象中得到证实。然而,动物成员众多、无处不在。即使是专门研究动物的人士,对动物的所知也是有限的。普通读者更是限于活动空间、活动时间的限制,由于观察手段、观察方法、参考资料的欠缺,不可能了解许多动物学知识。例如一些简单的动物学问题:它们叫什么?它们在哪里?它们吃什么?即使是这样一些常识性问题,也不是容易解答的。对此《文明》杂志担当起普及科学知识的重任,为读者提供了从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的科普文章。

《文明》杂志自2001年创刊以来,除了追溯人类文明的源流、介绍世界的文化习俗之外,还用很大的篇幅介绍了世界各地的各式各样的动物。《文明》杂志将弘扬文明,传播知识为己任,在办刊中坚持介绍动物学知识,揭示人与动物的关系,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暴露野生动物保护中的问题,提倡环境保护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将一个活生生的生物世界呈现在读者的面前,提出了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问题,激励读者了解世界、认识自然,意义重大。在蹒跚学步中,《文明》走过了五年,我希望《文明》保持一贯的风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知识,为中国的文明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成群结队的大火烈鸟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湖边,声势浩大,令人叹为观止。夜暮下的它们,火红的外衣上被镀了一层金黄。

《燃烧的火烈鸟》

撰文/李湘涛 摄影/夏富祥 吴常云

2006.7

专题介绍:

第一次见到大火烈鸟,我就被极大地震惊了。这种喜欢扎堆生活的大鸟,往往成千上万只甚至多达10万只聚集在一起。从高空看,遍地通红,绵延好几公里,就像一块巨大的红地毯,又宛如一片在泥沼原野上沸腾的红色波涛……

朱性情温顺,再加上优雅的外形和飞翔姿态,轻易就获得了“诗人”称号。

《拯救大鸟朱 》

撰文/丁长青 摄影/奚志农 祁云 丁长青

2003.1

专题介绍:

在亚洲的东部,生活着一种名叫朱 的大鸟,传说它能给人们带来福音。它体态优美、气质温雅、羽毛清丽,但它生性害羞而脆弱,面对灭顶之灾却无能为力,那么人们为朱开展的空前拯救行动能否弥补人类对自然界的伤害呢?

虽然名称里有“鸡”字,但是作为世界上珍贵的鸟类,藏马鸡自有一番高贵的气质。

《高原藏马鸡》

撰文/吴秀山 摄影/红杏 吴秀山

2005.9

专题介绍:

为探索藏马鸡这一珍贵的物种不为人知的一面,我奔赴它们的原产地,开始了艰难的引种、饲养和繁殖等工作。在科研取得成功的同时,我不禁陷入深深自责: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带着它们或它们的子孙重回,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形态优雅的黄嘴白鹭,因为它美丽的外衣而遭到大量捕杀……

《白衣绅士―海驴岛上的黄嘴白鹭》

撰文/张学武 赵一龙 马得东

摄影/张学武 赵一龙

2004.3

专题介绍:

由于黄嘴白鹭的羽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加上它们喜欢群居生活,因此遭到人类的大量捕捉,导致数量锐减,现在几乎陷入灭绝的境地……

在野化训练的过程中,东北虎繁殖能力也能得到增强,现在老虎“拿下”一只黄牛前后不过半分钟的时间,王者之风在奔跑中显露无遗。

《王者何时归来?》

撰文/王远昌 王敏 吕晶 摄影/王福春 王远昌

2004.9

专题介绍:

由于滥杀和生态恶化,20世纪中期,具有300万年历史的古老物种东北虎已到灭绝的边缘。跨世纪拯救东北虎的宏伟工程历尽艰难。1986年以来,摄影师深入“虎穴”,亲身见证了“虎威”重振的全部过程,捕捉到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夜幕中的雕双目炯炯有神,它的翼展达两米,如果有谁侵犯了它的领地,它会悄无声息地发动致命一击。《雕―夜幕下的幽灵杀手》

撰文、摄影/王永军

2006.5

专题介绍:

这是一种凶狠异常的大型猛禽,一种令许多小动物闻风丧胆的神秘掠食动物。它会在无声无息中对敌人甚至人类,发动致命一击。然而事实上,我们几乎很难见到它的庐山真面目……

环尾狐猴在分类学上属于哺乳纲,但却是较为低等的种类,被称为原猴类。与高等的灵长类相比较,它们的面部更像狐狸,而与人类相去较远。

《崇拜太阳的“幽灵”―环尾狐猴的隐秘世界》

撰文/李湘涛 张斌 摄影/张词祖 李湘涛

2004.7

专题介绍:

环尾狐猴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特有物种,目前由于人类的原因已经濒临灭绝。不过漂亮与温顺的外表正在挽救它们的命运,人类通过饲养繁殖,使这些习惯于向太阳祈祷的“幽灵”的数量得到增长。

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蝙蝠们的猎食种类也在变化。因此一些种类的蝙蝠已可以在夜晚捉鱼。

《发现食鱼蝙蝠》

2004.2

撰文、供图/张树义

专题介绍:

全世界大约有1000种蝙蝠,中国有100多种,北京有近20种。吸引我前去房山拍摄大足鼠耳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是在我国首次发现的食鱼蝙蝠。

眼镜蛇在遇到危险时会将颈部立起并侧展开来,它们不但能够用毒牙咬人,而且还会喷射毒液,但是它们并不会主动攻击人类,这样凶巴巴的行为只是出于自卫。

《蛇的行动密码》

撰文、摄影/肖诗白

2006.9

专题介绍:

传说它在伊甸园引诱人类吃下了禁果,冷血、神秘、危险、神出鬼没,如同幽灵一般游走,甚至胆敢杀死地球上的王者―人类,这就是蛇。

竹直锥象在我国南方比较常见,笔者曾看到有小孩子捉到后用细竹棍从尾部刺入拿着玩耍。这是一对正在交尾的竹直锥象。

《披头士的精彩世界》

撰文、摄影/买国庆

2003.2

专题介绍:

威猛的虎甲与步甲,“含金量”颇高的金龟子,为非作歹的天牛,令人遐想的萤火虫,轻功了得的“草上飞”叩头虫,热爱“自由搏击”的锹甲……构成了一个精彩奇妙的甲虫世界。

马达加斯加曼蛙又称马加彩蛙,这是曼蛙属中色彩最艳丽的一种,因而经常被误认为是箭毒蛙,其实它并没有毒。由于色彩华丽,它们遭到了大规模的捕捉,已被列入濒危动物。

《奇异的蛙家族》

撰文、摄影/乔轶伦

2006.4

专题介绍:

惊蛰的春雷刚刚掠过乡间的池塘,久违了的蛙鸣声便开始在田野中唱响。对于深居都市的人们来说,这仅仅是一种对于青蛙的美好记忆。那么,一个更加鲜为人知的蛙类世界又是什么样子呢?

差不多同一时间出世的小螳螂你推我挤,互不相让,好不热闹。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们来到世间仅半个小时。

《杀手螳螂》

撰文/张瑜 摄影/张瑜 唐志远 张仁琴

篇2

篇3

1、知识是人类的根本属性和需要

一般认为,科学是最为权威的知识体系,似乎已经成了知识的代名词。中文“科学”的英语对应词“science”一般是作为natural science(自然科学)的简称来使用的,其词源于拉丁语词Scientia(Scire,学或知)。Scientia就其最广泛的意义来说是学问或知识的意思。直到今天,科学的德语对应词Wissenschaft仍然包括一切有系统的学问,不但指称我们所谓的science(自然科学),而且也包括历史,语言学及哲学。[1] “科学”一词成为自然科学的专利是近代的产物,科学一词的原初意义即是所有系统化的知识。

人类的知识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现象之一,它包罗万象,并且时刻处于变动当中。从宏观上来看,人类主要具有两类知识,一类是追求客观规律的知识,即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另一类是关于价值的知识,即关于人的尊严、权利和全面发展的知识,它的典型代表是各种人文学科。当然从事实上来讲,追求规律的知识和关于价值的知识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紧密勾连在一起的。规律的知识里蕴含着价值,价值的知识里也有对于规律的反映,并且二者在发展过程中相互影响。这种内在勾连是科学与人文紧密互动的前提和基础,但这种内在勾连并不妨碍我们从宏观上进行区别认识。

两类知识都源于人的根本属性,是人的内在需要。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理论,认为“驱使人类的是若干始终不变的、遗传的、本能的需要”[2] 。人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对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各种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人类必须不断地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所以,人类的各种需要就相应地转化为追求知识的需要。因此,马斯洛指出:“我们应该假设人有一种对理解、组织、分析事物、使事物系统化的欲望,一种寻找诸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意义的欲望,一种建立价值体系的欲望。”[3] 寻找事物之间的关系即追寻客观规律,建立价值体系即对人的各种意义和权利的探讨。所以,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的历史相伴随的。

2、关于规律的知识及其演化

最初,面对大自然人类是极其被动的,因为我们没有动物与生俱来的身体技能,相对其他动物,人类在身体上没有任何先天优势。当动物运用自己的本能保持生存时,人类只能不断提高大脑的思维能力,通过对事物之间规律关系的发掘,进而逐步利用自然和控制自然,这样就有了关于自然的知识。恩格斯认为“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4]。早期的知识是从人类的日常劳动中获得的,反过来知识又改造和推进了人类劳动。可以说,不断创造和积累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人相对动物最大的优势。人类在日益复杂的劳动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明。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5]人是社会的动物,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提高,对于社会本身运行规律的思考也成为人类的重要任务,这样就产生了关于社会运行与管理的知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构成人类对于世界的认识,这种认识成为改造自然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石。

篇4

篇5

在人类社会早期,它的复杂性还在于,在十分漫长的岁月里,它不是一个独立的领域,它与人类的全部活动交织包容,附着在人类活动过程之中,是一种弥散的存在。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教育不过是一个组成要素,一种维系社会运行的机制,要清晰地描述它是困难的。但,它又是须臾不可或缺的。因此,研究教育的起源,应首先弄清人类为何需要教育,教育有什么作用,这得置于人类社会的产生、发展的过程中加以考察。

首先,教育的发生,人的本质属性的矛盾性是其内在根据。人类学的研究表明,人与多数动物相比,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人的原始特性是他的未特定化,即人的本能的匮乏。我们知道,大多数动物出生后很快就能独立生存,其生存能力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是本能的,而人之初生,赤身,孱弱无力,没有先天赋予的生存装备,因此人的生存装备需要外界赋予,具有人工性,例如抵御寒冷的衣服,对付野兽的武器等等。人出生十来个月后才能站立,然后蹒跚学步,十多年后才能成熟,并得到生存能力。然而,这种生存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后天由外界赋予的。正是这种人的未特定化产生了对教育的需要性。人的这种很长的成长过程就是通过学习来获得独立生存能力的过程。人只有通过这一过程,才能学会掌握和运用其生存所需的人工性装备。

其次,人与动物另一个区别是其行为并非受本能的指引,而是受思想指导的。人有思想,因而其活动是能动的,具有很强的目的性。马克思在比较动物界与人类的区别时曾深刻地阐述了人类思想的性质,他指出:“蜘蛛的活动与织工的活动相似,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人的大脑的充分发育,脑容量的增大,是思想发生的自然物质基础,然而,人的思想也不是先天生成的成熟系统,而是要在后天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也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传递社会文化的工具。这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机能之一。人是具有极强社会性的生物,人不能离开社会单独生存。人类把自己的经验系统化、社会化,积淀成特定时期的文化,并代代相传,作为后代进一步发展新经验、开拓新知识领域的基础,从而使文化越来越丰富。否则,让个体单独去探索如此丰富的人类经验,是难以想象的。人类意识到了这是社会赓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因而自觉地把传递这些经验当作自己的使命。

第四,教育也是人类社会运行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人类取得的一切进步,都有赖教育予以保存和传承。教育是表示:当人们尝试着解决生活中无数问题的时候,从应付生存环境的偶然做法,进一步演进到起初是零散的,随后成为有条理的关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知识的授受过程。所谓有条理的知识,就是可重复运用并可传授给他人的知识。这种由零星的、个别的、不稳定的知识,变为有条理的、共有的、稳定的、靠学习获得为主的知识之过程,是一个逐渐积累、不断扩展的漫长过程,与人类最初的社会活动有着客观的、横向的、内在的联系。教育,使人明白如何为人,如何生活与生产、恪守规范与习俗、知晓责任与义务、明确地位与角色、懂得光荣与耻辱……等等,成为人类维护在社会中的互相关系、保持社会正常运行的重要机制,也是人类进化得以连续的基本保证。教育不是亘古不变的抽象物,教育本身是历史的、具体的,有其自身的时代特征。在人类初期,人类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人脑的发育以及随之而来是思维能力的逐步发展,人类社会活动的广泛进行,社会延续的客观需要──总之,教育发生的条件,主观的客观的都具备了。在人类社会早期,教育与人类生活的基本内容是混同的,人是如何生活的,那么教育就是如何进行的,教育是人类生活内容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活的方式,教育寓于人类最初的社会性活动之中,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教育最原始的本意。

教育是传递社会生活经验并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在人类社会初始阶段,教育是涵盖最广的社会现象之一,人类社会生活在各个层面、方面与其有着广泛和紧密的联系,无时无处不直接间接存在其影响和作用。

首先,教育与人类劳动有着横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如此紧密、重要,甚至劳动本身就是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劳动与教育密不可分。但不能因此简单地结论,教育就是起源于劳动。教育所面向的是人的全部生活,从幼年到成人,在不同的生活层面,都有教育给予的影响。而劳动,毕竟是人类生活的一个方面,主要是成人的活动。如果我们考察教育起源,仅仅从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人生的一个阶段出发,其局限是显而易见的。许多学者对此已有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笔者强调两点:

1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有着十分突出的重要作用,这无庸置疑。但许多材料可以说明,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是同步的,互为条件的,即是说人类在认识自然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身、对社会的认识,没有人类对自身和社会的认识,孤立地认识自然是无法想象的。石器是能够保留至今的关于人类劳动最显著的遗存,通过石器我们依然能够发现人类对自然规律的某种认识与掌握和由于劳动的出现而引起的人类社会的变化。劳动促进了人类的进化,包括人类思维、身体机能和人类的社会组织等方面,反过来说,人类其他方面的进步,也促进了劳动的发生、发展。教育于其中也有自己的地位和作用。这里,所有关系都是互动的,绝非线性因果关系。没有人的思维的发展,没有人类对自身、社会和自然的认识,没有教育保存、传递人类所取得的进步,那么,即使生活中出现了某些新的因素,也只能理解为动物本能的扩展,无助于理解人类的全部进步,当然也无法理解教育的起源。因此,就方法论而言,应当摒弃线性因果决定论,将教育、劳动等置于系统之中考察,尤其是注意其互动,或能得出较为可靠的结论。

2人类史前史证实,古猿到人的转变,所敲打的第一块石器使之成为人类早期的生产工具,这是人类劳动发生的明证,是猿向人转变的最重要的标志,但绝非唯一标志。恩格斯认为,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是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而生产又分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两种。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阐明了人类自身生产方式是如何决定性地制约、支配着原始时代的社会发展过程,指出:劳动愈不发展,社会制度就愈在较大程度上受血族关系的支配。这种支配关系,同劳动等方面一起构成了人类最初社会生活最基本的内容。恩格斯强调劳动在人类起源过程中的作用,但从未轻视家庭发生的历史意义。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指出,血缘家庭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这是人类起源又一个重要标志。笔者认为,劳动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明确的地位和作用,不然人与动物就难于分别。与此同理,人类教育也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有确定不移的意义,不然人的教育与动物群体中存在的某些“教育”因素也难以分别。

其次,人类早期的教育与古猿的本能的“教育”行为有着纵向的联系。这种联系是连续的,不能分割的,但是,又是可区别的,有着本质的不同。由于人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人又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这些天生的缺陷,并非是从人开始才有的,古猿也是如此。因此,古猿为使幼仔适应生存,一定程度的“教育”也是存在的。这使人们经常感到困惑,似乎可以得出结论,人类的教育源于古猿的教育,而古猿的教育又是本能所为,由此推演出“生物起源论”。如果,我们这样来看待问题,也许能获得一些有益的结论。古猿是人类的远祖,而进化为人类的仅仅是古猿的一支,这需要有这样那样的条件和机遇,才能使这一支古猿与其他古猿不同,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并非所有古猿都能进化成人类的。尽管古猿与人类有着割不断的亲缘关系,古猿的“教育”与人类的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过程上是连续的,衔接的,甚至在人猿转变关头还可能是重叠和交错的,这一切都会模糊人们的视线。然而,古猿在未进化为人类之前只是动物界的成员,人与动物毕竟有分野,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也不是一回事。马克思认为,“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因而动物的生产带有片面性,“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而人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表现为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其能动性表现为人的生产带有普遍性或全面性,可以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成为改造自然界(包括社会)的主体,婚姻关系的变化和劳动的产生,就是人类能动活动的确证。人正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造和支配自然界(包括人本身),造成了人与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这种能动性就是超越生物本能的人的本质力量。正是这种本质力量,才成为人类教育发生的根源,同时教育也是这种本质力量的体现及其得以保持和不断扩展的手段和途径。人之成为人,人类社会绵绵不绝,正是人类本质力量的获得和教育的发生使然。

再次,人类的早期教育与模仿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模仿可能是早期人类教育最直接、最有效因而也是最常见的途径。就个体而言,人从生命的第一天起,就在同伴的包围之中,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模仿,以获得生存能力;就群体而言,人类祖先在最初必然要向动物学习,模仿动物完美无缺的生活技能,并互相授受,以应付恶劣的生存环境。因此,人类最初的教育起源于模仿,这似乎顺理成章。然而,这两种模仿活动,如果脱离了思想的指引,那么,就其本质而言都是本能的,是与动物一样,与“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与人类教育无涉。由于,人本身是从动物演化而来,人之初期动物性并未泯灭,在人猿转变之际,人的动物性占有一定的成分,动物所特有的本能的活动还是常见的,但,这并不妨碍从混沌中分离人的教育。人的教育与古猿的“教育”,最大的也是最后的区别是是否受意识的支配。当人类的自我意识萌发时,并将对自身、对社会、对自然界的认识,有目的地授受时,人与动物的教育了就划清了界线。尽管模仿依然可能是教育的途径与方式,但在本质上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此外,人类最初获得的进步,也并非单纯依赖模仿能够得到传承。例如,人类最初婚姻关系的变化,是人类自我觉醒、自我认识的伟大开端,是从种的蕃衍方式上将自己同动物相区别,表明了人来自动物,又高于动物,是人类社会最具本质意义的进步之一。血缘婚姻关系体现了最早的人类社会规范。这是同本能与习惯斗争中建立起来的规范,这种规范,需要群体的认同,并建立起正常遵守的机制。这种规范,所克服的是本能,无法靠“模仿”来推行,有时强制则是必要的。无论人们使用什么方式来维护规范,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劳动也是如此。当人类祖先试着敲打石头制造工具时,科学和技术也就发生了。人类开始了认识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石器从选材、敲打、形状确定到使用方法等是一个连续的、不断重复的过程,需要长期的经验,表明人类社会对工具的制造与使用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系统的认识,并积累了相应的技术规范。元谋人遗址与同时代的西侯度、小长梁文化遗址所出土的石器主要有四种:石片、石核、尖状器、刮削器。在不同的区域,在很长时间内,石器的型式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人类祖先已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知识体系和技术体系。“模仿”学习可能是一个保持知识和技术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主要的途径。因石器的制作,仅是人类劳动的一个重要方面,远非劳动的全部内容。笔者认为,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决非仅仅是个体意义上的,而更重要的是集体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教育。这种教育是具有某种系统性、某种组织性的,通过教育,确定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还有人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它同劳动一起,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在劳动的其他方面,如采集活动、火的使用与保存、对自然条件的适应和利用,还有生活的其他层面,也一样发生着类似的情况。

篇6

一、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

组成生态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存在着“物物相关律”和“相生相克律”两大基本规律。“物物相关律”是指自然界中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关系,改变其中的任何一个事物必然会对其他事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生相克律”即在生态系统中,每一生物都占据一定的位置,具有特定的作用,它们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化。[1]因而为维护生态平衡,不能任意在某生态系统引进某一物种,也不能任意灭绝某一物种否则两者都会引起生态失衡。

为此,《世界自然》指出“每种生命形式都是独特的,无论对人类的价值如何都应得到尊重,为承认其他有机体的存在价值,人类必须受行为道德准则的约束,人类是自然界的一部分”。[2]所以说,动物与人类一样具有生存权。本文作者将动物生存权定义为:动物因存在而固有的,免受不必要杀害和受到保护的权利。在我国法律中也明确规定了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是并行不悖的。但是实际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多种野生动物都濒临灭绝。

二、生态伦理关系的两大主张

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分别是“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利益至上主义”这两种生态伦理关系的主张。

(一)“人类中心主义”

1.基本内涵。随着“上帝中心论”哲学思想的瓦解,人逐渐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加之蒸汽机革命,使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人类自信心增强的同时追求主体精神的野心空前膨胀。反映在哲学思想上,人类认为自己是万事万物的主宰,人类可以随意的剥削和掠夺自然,自然是为了人类的利益而存在的,即"人类中心主义"。2.理论依据。首先,“每个人都有权取得自己所需要的一切”,人类与动物的关系,被视为财产占有的关系,任何人都有权为了自身利益占有、使用、处置这份财产。其次,“理性人”的法律标准:人类之所以拥有权利,因为人类有理性,有意识,有社会性。因为人类满足这三项标准,在拥有权利的同时,才能承担义务。动物没有理性、意识和社会性,因而不能承担义务,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因此动物不能成为权利主体。[4]第三,功利主义伦理观认为:维护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是自然界生命中最大的善,人类作为自然界的成员,理应把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作为最大的善,此外人类相较动物而言,要承担更多的义务,因此人类理应有凌驾于动物之上的权利。[5]第四,权利主体范围的要求权利主体从男人扩大到妇女和儿童,从白人扩大到黄色及黑色人种后还未扩展到无意识的动物种群。因此动物不是权利主体。3.人类中心主义的弊端。正是在“人类中心主义”将人类从神性中解放出来,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然而,以人类为中心主体地位的膨胀,人类肆意的掠夺剥削自然,使大自然一次又一次遭受人类的涂炭。

(二)“生态利益至上”

“生态利益至上”的主要观点是:人类只是生态系统的一部分,人类是自然生态系统这个大网中的一个点,人与自然界的其他动植物没有质的差别,只是发展阶段不同而已;因此,不仅人是价值主体,其他生物也应成为价值主体,当人类与其它物种种群的利益相冲突时,人类应服从生态利益至上。“生态利益至上”承认了动物的价值,认识到了缓解人类与自然关系的重要性,但却走上另一个极端。“生态利益至上”认为:当东北虎要吃人时,应当保护东北虎的生存权。因为东北虎属于珍惜濒危保护动物。所以,个人和东北虎这个种群相比,东北虎种群的价值高于人类的价值,东北虎种群的善大于个人的善,应该维护东北虎而不是个人的生存权。

三、“人类和动物为价值主体”的理论观点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和“生态利益至上”两个理论的极端性,笔者主张,在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上,应该采用“人类和动物为价值主体”的观点,此观点似乎有些中庸之道,但是这是对人类健康权和动物生存权共同保护的一个良策。其核心内容是:承认动物也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关心的对象,是价值主体,拥有权利;但是当动物生存权与人类生存权及其他权利发生冲突时,要以有利于人类发展,生态环境和谐运行为处理的原则。

(一)动物扩展为权利主体的理论依据

首先,将动物扩展为权利主体符合法律权利主体范围不断扩展的规律。随着社会的进步,法律权利的主体也从男人扩张到妇女和儿童,从贵族扩张到奴隶,从白种人扩张到黑人和黄种人,因此,我们认为权利主体扩张到动物也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其次,权利源于需要。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生存权利,因为人类有生存的需要,因此拥有“生命健康权”;动物同样作为自然界中的成员,也有生存的需要,因此也应该具有生存权。

(二)动物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发生冲突时的解决原则

当动物的生存权与人类健康权二者发生冲突时,应以有利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为原则。比如,在“非典”和“禽流感”事件中,为使人类和其他动物免受病菌的感染,及时的宰杀染上病菌的动物,不仅不是对动物生存权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的尊重生态发展规律。由于“人类中心主义”对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很多学者走向另一个极端“生态利益至上”,对于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是不利的,

四、中国动物保护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中国动物保护法的立法目的仍受“人类中心主义”的支配。《环境保护法》对立法目的作出这样的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制定本法。规定的保护范围过于狭窄。我国的法律主要保护野生珍稀动物,对非野生非珍惜动物缺少关注。如《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规定: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五、对动物保护立法的建议

鉴于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现状,制定一部专门的动物保护法已是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1.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承认动物的价值。我国动物保护现状与“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思想有很大关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立法初衷,才能使动物真正得到保护。2.将动物上升为权利主体。现行保护动物的法律,都是把动物作为客体加以保护。但是,只有赋予其权利主体的法律地位,才能切实使动物的生存现状和环境得到改善。3.将动物保护范围扩大到野生非珍稀动物和非野生动物。4.对野生非珍稀动物的保护要侧重其“野”性:现有的法律法规大多提倡驯养野生动物,这样本身对于动物“野”的天性的束缚和虐待。

加强对非野生动物,尤其是对工作动物和实验用动物的关爱。实验用动物和工作动物对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其工作和被实验的“使命”,往往无生存权可言。因此,我们应在立法中规定实验用动物的实验次数、手段进行限定,减少实验时痛苦程度。工作动物是为人类提供服务的,经常是常年累月的辛苦,当其体力不再胜任繁重的劳动时,就以屠宰场为归宿。因此在立法中,需要明确规定动物每天的工作强度、休息时间、退休制度等,切实保护它们的利益。

篇7

《森林大帝》哲理思考的核心是关于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动画片(本文分析的对象是97剧场版)选取的是原漫画的后半部分内容,雷欧已经在环境的磨练中承继父业成为真正的森林大帝。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围绕着寻找月光石展开。这种神奇矿藏是无污染、高能量的天然能源,对于面临能源危机的地球来说,也许是希望所在。但正如剧中人物指出的:“月光石是柄双刃剑,使用不当也会成为恶魔之石!”这柄双刃剑成为拷逼人类灵魂的试金石。

雷欧之子鲁内羡慕人类物质文明,曾漂洋过海来到大都市,见识了人类世界的精彩,可人与人的不同也使他困惑不已:有善待动物的好人,可也有虐待动物、鞭打动物的人,“究竟那一种是人类真正的样子呢?”在寻找月光石蕴藏地月山的问题上,人类的态度更是截然不同。科学家希盖、科技厅的拉木内与调查队长哈姆艾格等人的态度显然有天壤之别。希盖在非洲巴第拉斯森林脚踏实地地调查研究了六年,始终坚持不破坏环境、不伤害动物的原则,他救助陷入困境的鲁内,他冒着被误解的危险为动物们医治可怕的死斑病等行为都向动物传达了人类的善意。当然,人际关系的和谐也是题中应有之义,希盖被当地人尊称为胡子大伯可见他的为人也赢得了别人的广泛敬重。调查队队长哈姆艾格却对希盖的所作所为很不以为然:“我是为了寻找月山,管什么动物死活!”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完全不顾及手段是否正当甚至伤及无辜,处处显露出他的贪婪凶狠。“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哈姆艾格召集来的调查队员也个个发财心切、心狠手毒,同样对希盖的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意识和举动不屑一顾。以哈姆艾格为首的调查队为开出一条通往森林深处的道路,竟开山炸炮、砍伐树木,任意践踏环境,随意向动物开枪。希盖对调查队的行为感到愤慨,毅然站出来阻止他们滥杀动物、毁坏森林:“你们没有破坏森林的权利!”与执意践踏森林的哈姆艾格等人爆发了正面冲突。这场冲突的焦点是对于自然环境的态度,在态度的尖锐对立中蕴含的是双方目的的差异:希盖及拉木内是以科学工作者的严谨态度去争取造福人类的机遇;哈姆艾格等人看中的则是其中包含的经济价值,把这一切当作实现个人发财欲望千载难逢的机会。

人类内部有矛盾,动物内部也同样出现了矛盾冲突。面对调查队烧毁森林、伤害动物的野蛮行动,森林里的恐慌情绪在蔓延滋长:“太可怕了!这些人类究竟想干什么?”人们的不当行为在动物里激起了强烈的复仇情绪,动物们在一群大象的带领下要和人类去拼命。雷欧一家则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不愿激化矛盾、两败俱伤。但无论是莱亚和颜悦色的劝阻,还是雷欧坚定不移的宣言:“保护森林是我的使命,我不打算跟人类打仗”,都未能阻止狂热的复仇派。在哈古拉的煽动鼓噪下,动物们纷纷离开雷欧,森林之王前所未有地成为孤家寡人,只有鲁内从自己被人搭救的切身经验出发认定不应和人类敌对,成为父亲的坚定拥护者。让动物世界出现的矛盾对立尖锐化,从人物塑造的意义上说是为了将本片主人公雷欧推上风口浪尖经受严峻的考验,从主题内涵的挖掘上则是创作者清醒地意识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理想境界同样需要得到动物的理解和配合,而动物的相应态度取决于人类的所作所为,人类社会的各种行为都会对动物世界产生各不相同的影响。

人与人、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纠结在一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动物之间的矛盾化解、雷欧一家摆脱孤立状态,得益于希盖为动物治病的真诚行动赢得了动物的信任。通过这个和蔼可亲的胡子老爹医术高明的拯救行动,森林里的动物世界才真正明白人与人是很不一样的,既有毫无顾忌地毁坏森林、杀戮动物的人,也有十分友善地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的人。对人类抱有最强烈敌意的大象哈木拉,也因为染病的儿子比佐被胡子老爹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而改变成见,开始理解雷欧对人类的和解态度。其实,正是雷欧对人类的友善态度成为矛盾化解的关键因素。在传染病流行肆虐的危急关头,雷欧不顾耳边一片反对质疑之声,不惜违背森林规则,邀请希盖治好了自己病重的女儿鲁琪,拯救了森林里一场灭顶之灾,也让动物有了了解人类、消解复仇情绪的机会。

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成为主线推动着情节发展走向。代表着人类健康、向善力量的希盖和拉木内,与代表着人类自私、阴暗一面的哈姆艾格及其调查队的同伙,同时向露出端倪的月山进发展开了一场寻找月光石的竞赛。而雷欧出于对救命恩人的感激之情自愿成为希盖和拉木内的向导,作为举足轻重的参与者,介入了人与人之间这场正义与邪恶,造福人类与一己私利的尖锐冲突。其间,有克服恶劣自然环境构成的似乎难以逾越的障碍,人和动物齐心合力;有遇雪崩时长毛象舍身护友,人与动物的真诚相助;有为了独占月光石利令智昏,丧心病狂的人类相残。最让人感慨唏嘘的是,掌握了月山秘密的希盖在严寒断粮的绝境中是靠白狮雷欧的自我牺牲,吃它的肉、盖它的皮才能活下来。虽然“食肉寝皮”这样的字眼令当事人——历来爱护动物的希盖情何以堪,也难免会引发一些负面的观感,但雷欧为了帮助陷于绝境的人而表现出的崇高的献身精神,分明寄寓着作者对于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期望。

手冢治虫不仅仅是一个漫画家,还是一位思想家,他的作品里充满了东方的智慧,以及对未来的思索。1953年,正处于《森林大帝》创作过程中的手冢治虫不满商业化潮流对艺术创作的冲击和干扰,曾感慨:“我所追求的漫画世界,是不止有欢笑,还有泪水和梦想,且更具有思想体系的世界。可是,现在报章杂志并不认同我这样的做法。报章杂志对我的要求是:给我把最后读者欢迎的元素全部拼凑成一部作品比如说手枪、打群架、失之交臂、泪水等等。”[1]《森林大帝》里的“思想体系”就是对人类向现代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关系的思考。影片中情节冲突的焦点“月光石”是无污染、高能量的天然能源,成为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希望,那当然是虚拟的矿藏,它只是作者用以表达自己思考的高度概括性的象征。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历来是人与动物、人与大自然关系中的核心问题,“月光石”正是用来表现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所面临的矛盾。

《森林大帝》将故事发生的背景放在生机盎然的绿色非洲,那里有世界上种类最多的动物、植物和美丽壮观的自然景色,广袤的原野人迹罕至,处在原始状态,是地球上自然资源保存最完整的一个洲。在那里,动物们不受人类文明的制约,在自然状态中生活得自由自在。动物天堂的形成受益于非洲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手冢治虫先生创作《森林大帝》的年代,非洲大陆的状况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一个个殖民地相继摆脱了宗主国的统治,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手冢治虫先生在创作中溶入了他美好的理想,即希望非洲能被建设成“最有希望的大陆”,同时也不希望非洲大自然的现存状态被破坏。在他的理想中,后发国家自有其优势,非洲经济建设的发展繁荣,可以从先行国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得到借鉴,能够更合理地处理经济的快速发展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矛盾,非洲可以长远地保持绿色,动物们依然能像过去那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但经济繁荣发展和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兼容只是手冢治虫先生的美好愿望。现实情况是,非洲经济的发展正在蚕食非洲的绿色,野生动物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偷猎者为了猎取象牙大批屠杀野象的血淋淋镜头也时而出现在电视新闻中。《森林大帝》中将破坏非洲自然环境的责任归咎于哈姆艾格和他的同伙,这是集中矛盾、激化冲突,制造戏剧效果的剧作手段。其实,自然环境被破坏并不仅仅因为存在为一己私欲而肆无忌惮的道德败坏者(如同那些偷猎者),本性善良的人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也会破坏自然环境,这是个别坏人的力量无法办到的。因而,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兴起的生态伦理学认为,应当“增加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维度,使之贯穿、渗透于人与自然的各项活动,成为对人类活动一种约束和引导,必将促进人与自然关系健康状态的恢复。”[2]影片中希盖、拉木内等正面力量,就是站在这个道德维度上致力于在发展人类文明的同时又全力维护生态环境。影片最后,当希盖将解决人类能源危机的希望、却引发一系列血腥事件的月光石抛在地上,再也没有回头看上一眼,观众都充分感受到他维护生态环境的坚强意志。影片的主角雷欧这只白狮子也接受了人类的先进观念,它成为森林之王,更成为人类与动物沟通的桥梁,力图促进自然界的关系和谐健康地发展。在他影响下的儿子鲁内,提出和谐相处的办法是和人类成为好朋友,“然后拜托他们不要毁坏森林就可以了!”雷欧比鲁内清醒得多,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在你们这一代也许可以实现吧,人和动物和睦相处的世界。”

《森林大帝》中幻想人类与动物和谐生存的世界至今还没有实现。但可以告慰已经离世的手冢治虫大师,和为之献身的森林大帝雷欧的是,在现在世界上,自觉地维护生态环境,“只有一个地球”①①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的《人类环境宣言》中提出的口号。的意识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

篇8

可是,随着人类的认识与实践能力的日益加强,特别是近代工业革命以来,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人类开始习惯于以一种功利性的眼光居高临下地审世度物,开始自视为“万物之灵长”。形形的动物依人类的标准被分成各种类别:有用无用、好的坏的、可爱凶恶等等。中华鲟,也因今天人类活动的无限扩大,而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庆幸的是,在“人是万物之灵长”这一观念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对待动物的态度。在基督诞生前,比苏格拉底更早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就提倡“与麋鹿共处”、“同与禽兽居”;庄子指出“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万物‘齐,熟短熟长”:北宋张载主张“民吾同胞,物吾与也”。世人皆为我同胞,万物皆是我同类,自然万物同根同源,人类并没有什么特别高贵之处。自然万物虽然各属其种,各行其道,但相互之间应该共存共荣,而不能彼此残害。

更值庆幸的是,自上个世纪全球生态环境危机爆发以来,“天人合一”、“物无贵贱”这一古老的东方智慧,正在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并焕发青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热衷于回归自然,并将伦理关怀普及到人类以外的生命,对自身在自然界中的价值和地位有了全新的理解,对动物的态度也一改过去居高临下的俯视、怜悯或分析,而是将动物视作与人类平等的生命存在。于是人们发现,包括中华鲟在内的一切动物,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自然生物链中的一环,有着极美的生之姿态、独立的生存方式以及属于自己的秘密与梦想。当大坝阻断了中华鲟洄游金沙江产卵的通道时,他们又在葛洲坝坝下找到了新的产卵场繁衍后代,来完成他们的生命延续之旅,他们有着超乎人类想象的美丽、聪明与坚强。

篇9

其实,狗与狼在幼崽时期就表现出了不同的特性。美国麻州大学的研究人员饲养了7只狼崽和43只狗崽,这些幼崽都是刚出生的。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研究人员发现,狼崽和狗崽基本上都是在2周内发育出嗅觉,4周内发育出听觉,6周内发育出视觉的。

但有所不同的是,在出生两周之后,狼崽几乎是在又瞎又聋的情况下,就开始尝试着行走和摸索周围的环境,它们走路非常艰难,但仍坚持着。在此期间,它们也经常因为一些新的声音和视觉刺激而感到惊恐不安。相比之下,狗崽则要在嗅觉、视觉和听觉全都发育完全后才开始行走和摸索环境。

这种差异性究竟会给狗与狼的驯服进程带来了什么影响呢?研究人员认为,狼在幼年时,就能表现出如此顽强的意志与执着的精神,不达目标,则不罢休。它们天生就不依附人类和外界力量。而且,那些从小的惊恐经历使它们对周围环境的细小变化始终都保持高度的机警和警觉性,这些特异性便造就了狼的天性,生来就是桀骜不驯的,所以,人类才难以驯服它们。

但狗却不一样了。与狼相比,狗却是很依赖于人类的动物,而且依附性还很强,自然就会对人类非常服从和忠诚了。如在主人遇到危险或受到攻击时,狗往往能挺身而出来显示它的忠心。因而几千年来,狗就是这样从当初人类的得力助手逐渐演变为极受人类喜爱的宠物,成为人类最好的朋友的。

狗的基因进化了

狗在从狼群成员转变为人类宠物的过程中,包含的不仅仅是具有与人类相处的能力,还有它体内的基因也随之进化了,像人类一样,狗已经进化为一种食物更加多样性的动物。

篇10

“一百多年来,科学进步了,越来越多的人类祖先的化石被发现了。所以我曾经认为,大多数人已经充分准备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我们是灵长目进化不可分割的一部份。我曾经想,人们愿意仔细看看自己的动物属性并从中学习。我心中的对象就是这些人,但情况不久就清楚了:我还不得不进行更艰苦的斗争。我发现,人这种动物仍然觉得,他还难以面对自己的生物学本质。”多年后德斯蒙德?莫里斯回忆起自己这本书所引发的风暴时,这样解释《裸猿》为什么引发了这么大的争议。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当时正处于嬉皮一代的西方人渐渐迷失在寻找自己的路上。在痛苦地周旋于欲望和道德之间的同时,愈来愈多的人开始接受了《裸猿》中的观点:“人是进化阶梯上的暴发户,像一切新贵一样,我们竭力掩盖自己卑微的狩猎猿根子,但那只能是欲盖弥彰……我们不过是裸猿而已。”《裸猿》全球发行1000多万册的数据,正是愈来愈多的人们开始正视自己身体中潜在的动物性的表现。

正如德斯蒙德?莫里斯想要告诉人类的那样,我们每个人身体里都住着一只的猿猴。那充满动物本能的它,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呢?

摆脱不了的裸猿

稳固的家庭关系、奋力拼搏的事业、复杂的社交……你以为这些是诞生于人类进化之后的道德理性思考?让德斯蒙德?莫里斯告诉动物性是如何在潜意识中控制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进步。

婚姻这种固定的配偶关系是人类社会的基石,德斯蒙德?莫里斯认为固定的配偶关系更主要地是为了解决人类幼儿过长的依赖期和繁殖生存的公平压力。人类完成性别分工之后,男子外出狩猎、女性在家,双方都需要一个稳定的配偶关系来减少不断寻求新配偶而浪费的生存时间。另一方面为了发育出强力的大脑,人类婴儿就需要很长的发育期,这份沉重的责任使人类不能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将养育幼儿的重担扔给女性,必要父母双方来共同完成。人类的配偶关系,就是这样产生的,并且一直延续到今天。但人本身的追求更多配偶的动物性,几千年来也在一直不断挑战婚姻这个人类社会的基石,这便是婚姻背后烦恼与挑战的来源。如果这种动物性一旦在整个人类社会打破了婚姻这块基石,人类就有可能向另一个方向进化或是退化,所以人类的婚姻史就是生存延续需求和动物性斗争的历史。

而工作与事业,则是早期人类狩猎生存的基础动物性的演化。德斯蒙德?莫里斯发现了现代社会的工作和早期人类狩猎行为的延续关系,只不过早期狩猎单纯的生存压力,在现代社会被赋予了事业、自我满足感、存在感、被需求感等更多的内容,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固锁于人类基因中的狩猎生存,只不过带回家的血淋淋的鲜肉变成了货币。而在工作、爱情等多方面的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则更是人类动物性的支配,不是为了建立自己在社会等级系统中的支配地位,就是为了建立自己在一块地方的领地权。所以才会有了或大或小的权力斗争、办公室政治,才会有了为了建立属于自己的巢穴而奋斗一生的房奴……只要拨开人类社会不断进化出来的复杂、瑰丽的皮毛,就会发现,推动这些的还是那最原始的动物性需求。

篇11

在众多影响人类的植物中。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植物——烟草。这种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的植物。这种古代印第安人宗教仪式、治病救人、定心安神的“神圣之物”。到今天。却变成了现代社会普遍认为的健康杀手。烟草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本身没有变化。那究竟是什么决定着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认知?

烟草本相,不但包括这一客观的生命存在信息,而且由于始终是“人”在研究、反映,人的认知手段和认知心理极大地影响着所谓“本相”所反映的内容。烟草消费本身对人的影响就充满矛盾。吸食烟草的过程中伴随着有利于心理调节的“尼古丁的双向调节作用”。这就生动地显示烟碱对人的心理存在安定和激活的矛盾效应。吸烟摄入的主要功能成份(烟碱)作用于人的神经系统的特性。使烟草成为能显性、正面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理调节的植物。而对于人的生理而言,烟草烟气中所含的数十种微量成分。对人的健康又存在直接的危害性。吸烟可导致或加重多种疾病。

我们说生命智慧无处不在。从烟草的消费对人的身心影响来看。就生动、直观地给了我们一些认知宇宙自然中存在方面的启示。这种一切生命都存在的一体两面性。也许能启发我们让我们更加放低自己,融入生命中去用心感知,认知到存在的本元,看到宇宙万物存在的真实影像。

篇12

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根源

在人类与自然交往的过程中,人类运用自己的认识能力与科技理性不断改造自然、创造新的生存环境的同时,往往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世界古文明中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爱琴海文明、希腊文明、地中海文明、玛雅文明、伊斯坦文明等的衰退、衰落以至灭绝就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基础遭到破坏的最好例证。正如恩格斯所说:“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足迹所过之处留下一片荒漠”。因生态环境危机而导致的人类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严酷的现实。正如安东尼·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一书中所言:“生态灾难的厄运虽不如严重军事冲突那么近,但它可能造成的后果同样让人不寒而栗,各种长远而严重的不可逆的环境破坏已经发生了,其中可能包括那些目前为止我们尚未意识到的现象。”①

资源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特定区域或局部地域,而且关涉到全球与全人类的生存与持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生物多样性消失以及海洋污染等全球性资源环境危机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困境与危机,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是一场具有全球性特征的生态灾难,其影响已不再是单一的或特定性的,而大都具有复合性,并逐步演化为社会政治问题。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有:

片面强调资源的无限性。丹尼斯·米都斯在《增长的极限》报告中指出:“地球能够维持人类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是有限的,在这样一个有限的封闭系统中,如果任由人口和经济自由发展,那么总有一天地球的资源会耗尽,人口和经济因此而陷入衰退状态。②随着人口、经济、科学技术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发展与提高,自然资源的短缺问题愈加突出,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已不再如现代主流经济学所描述的取之不尽,而是非常有限。无论是耗竭性资源、非耗竭性资源还是其净化与修复地球污染与破坏的能力都具有一定的阈值,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一旦超过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必将引发生态危机。

价值观念的片面性。资源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源于经济的非自然发展与人类对物质财富的过度追求。在现展观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预设自然资源具有经济价值、资源价值、工具价值与使用价值,并且可以为经济的无限增长提供持久的支撑,从而无限度地对自然资源无限度的掠夺与践踏,在生产与生活方式上越来越“不自然”。“资本的逻辑”所刺激的社会物质财富的增长与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口激增以及资源短缺的积存已远远超过地球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恢复与承载能力,使得人类的持续生存面临严重的资源环境挑战。

科学技术运用的不合理性。现代科学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不仅实现社会物质财富的无限增长、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同时其违背自然的演化进程与规律,亦会导致令人类不堪重负的能源危机、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为一体的科学技术“一方面是闪电般前进的科学和技术,另一方面则是冰川式进化的人类的精神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以世纪为单位来测量的话。科学和良心之间、技术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这种不平衡冲突已达到了如此地步:它们如果不以有力的手段尽快地加以解决,即使毁灭不了这个星球,也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③科学技术本身只是人类适应生存环境、追求品质生活的工具,它可以是善的工具也可以成为恶的工具,关键在于人类对其运用合理与否。

资源环境问题的实质及其体现

篇13

通俗来讲,文物即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考古即把古代社会生活留下来的物品挖掘出来进行研究,对文物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了解我国过去五千年的辉煌文化。文物考古既让我们了解过去,也促使我们展望未来。

1.文物考古研究类别

1.1文物来源地研究

在考古学界来说,研究文物来源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我国文物考古过程中,每当发现文物,首先都要研究其出处,因为文物的来源地可以反映许多信息,而且有助于研究员的研究工作。在考古发现文物后,研究人员需要对文物进行测定分析,通过文物材料、做工、文字等信息,提取出它的来源信息,并结合考古学和文物来源地背景,对古代文物的生产与传播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对文物反映的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比如考古发现的一大奇观:位于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兵马俑,通过研究兵马俑的产生地,可以结合历史背景,了解当时皇家墓葬的习俗。

1.2古人类食谱研究

古人类食谱研究同样是文物考古的一个重点研内容,通过对其食谱研究,可以了解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对古人类食谱的研究可以采用化学方法,一般使用文物的骨骼和牙齿进行化学分析,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追踪,比如C、N元素,同时,也可以利用Ca等微量元素进行化学分析。通过对骨骼或是牙齿的化学分析,就可以得知古人的食谱结构,了解食谱中动物和植物所占的比例,甚至可以得知古人是以陆生动物还是海生动物为主。了解这些信息后,便可结合古人生活的历史背景,研究其获取食物的方法,分析出古人采集、狩猎、捕鱼等社会活动发展程度。

1.3古DNA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古DNA研究也成为了可能。对于古DNA的研究材料和古人类食谱一样,都是古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偶尔也会涉及到一些古代动植物遗骸。DNA是人类内在的身份信息表,通过对DNA序列的分析,考古学家可以了解都许多信息。另外,对于同时发现的多个文物遗体,使用DNA研究方法,可以了解文物遗体之间的亲缘关系,构建出家族结构,从而对古人类生活有一个初步的构想。将不同地域文物遗体的DNA序列进行对比分析,还可以了解不同种族之间的差别与联系,甚至可以研究分析出不同种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2.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研究方向

2.1动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现阶段我国文物考古最为广泛的是对古代动物遗存的研究,这些动物一般是人工驯养或是被人类捕猎的野生动物,通过动物考古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旧石器时代的存在和编年。现阶段的动物考古已经明确石器时代出土的动物遗骸全是野生动物。对于古代动物的研究一般包括动物头部骨骼形态特征、足部形态特征等,通过这些研究可以了解古代动物脑部发育情况与爬行运动情况,也可以了解当时动物生存的自然环境,了解几千年前地域气候状况,同时可以将其与现代动物进行对比,分析出动物种群的进化与灭绝,对恐龙化石的研究就是最好的证明。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的研究对于古文化遗址相对年代的探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2.2植物考古发现与研究

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的生命活动与人类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对古植物的研究也能够帮助我们了解过去人类的社会特征。古植物既包括人类有意识种植的农作物、植被,也包括野生植物,通过对人类有意识种植的植物研究可以使我们了解当时社会的农业发展文明,通过对野生植物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进化史。总之,无论研究何类植物,都与人类的关系都十分密切。现阶段,我国通过对古植物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我们了解到许多灭绝的植物,也因此推断出气候演变过程与人类生活迁移路线,对古人类的生存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2.3冶金考古发现与研究

除了动物与植物,金属是探究古带文化发展的重要文物。金属是古代富贵的象征,从夏商周开始,中国便进入冶金时代,一个国家一旦掌握了冶金技术也就建立了成为霸主的基础。冶金考古主要是以古人类在从选矿、采矿到金属冶炼、器物制作、使用的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冶金材料、金属纯度、成品工艺等方面的研究,了解古代社会的科技文明发展程度。现阶段,我国对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都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与发现,显示出古代人类辉煌的科技成果。

3.文物考古保护研究

文物对于古代人类社会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的价值遗产,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十分必要。化学试剂一定程度上会对文物造成伤害,但是也会对文物起到保护作用,比如苯三氮唑(BTA)是铜及铜合金优良的缓蚀剂能够有效防止铜器腐蚀。许多漆木文物存放时会吸收水分,极易造成文物的干缩、变形等,所以在进行文物保护工作时必须定期对漆木文物进行脱水定形,必要时要在文物表面涂加油膜。另外,明矾也是保护漆木文物的最佳选择,在应用时首先将饱含水分的漆木文物在浓的明矾溶液中煮沸数小时,使明矾分子充分渗透到漆木文物中,然后趁热拿出,使其自然干燥冷却,此时明矾溶解度减小凝结在木质内部,多余的水分也就随之排出,同时文物也可以得到加固。

结语

文物是我国几千年文化的缩影,反映着整个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人类文明演变历程。如今,我们探索古代文物,是对人类历史文明的敬仰与遵从,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使我们拥有更高的价值观念。现阶段的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也对文物遗产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考古工作还需要不断改进,我们既要揭开历史的面纱,也要保护历史的魅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