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当代手工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自人类最初的意识诞生,造物或者说设计最初的形态就已经诞生了。在工业革命之前的漫长历史时期,由工匠同时身兼设计师和艺术家及工程师,这一切都通过手工性的劳动来完成,手工艺活动成为沟通技术与艺术、物质与精神、实用与审美的最初媒介。而工业革命之后,标准化、机械化的生产方式使得手工艺的美荡然无存。
一、工艺造物发展的历史描述
(一)前工业时代的工艺
1、前工业时代工艺状况
前工业时代在时间上是指第一次产业革命爆发之前,大部分造物活动由手工完成的阶段。从历史来看,最早的工艺造物是以满足功能为目的的,由于条件局限,人们只能通过对自然材料施以简单的加工,来满足于日常初步的吃、穿、住、行,等初级的需要。随着技术与审美的发展,人们对器物的认识逐步深入,于是诉诸于设计上也相应地有了更高要求。因此,在漫长的前工业时代,人类仅凭双手和自然打交道。但正是这一双最朴素的手构成了最直接、最人性的力量。手是人类文明历史的起点,也是生命个体介入文化世界的起点。
同时,卢梭也曾在《爱弥儿》里说阐述过类似的观点――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的成长。①
2、前工业时代工艺的分类及特征
本文参照张道一先生的分类方式,将手工时代的工艺大体上分为四类:宫廷工艺、文人士大夫工艺、宗教工艺以及民间工艺。
宫廷工艺,是为宫廷贵族们制作的。历朝历代,宫廷中设立多种管理工艺的机构、作坊,工匠数以万计。由于阶级的差异,在无视费用、选择良材、不惜工本的前提下,工匠们制作出奢侈的、华贵的器物,在体现贵族们权威同时,还能再现他们的生活。
文人士大夫工艺以士大夫为主体或以其为服务对象。该工艺不仅仅以实用为目的,更以表现美为准则。此类工艺更加靠近于艺术,器物表现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心理状态,强调雅致的格调、闲逸的情趣。
宫廷工艺与文人士大夫工艺在形态上虽然都是工艺品,但是在这些工艺品中,“看”的因素要胜过“用”的因素,两者多半都是供人欣赏的工艺,与一般民众的生活无缘。
宗教工艺,主要是指佛教和道家的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工艺。以服务于宗教为目的的工艺品具备一定的审美价值,具有浓郁的精神内涵。
而民间工艺是指以实用为第一目的,为服务于民众生活而制作的器物。此类工艺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最为紧密,生产数量最多,而且价格更便宜。生产与消费相统一的民间工艺体现了实用与审美一体的基本原则,体现最贴近生活的美,反映劳动者最本真的情感。
3、前工业时代人与物的关系
(二)在漫长的前工业时期,探讨工艺造物活动中人与物的关系,可分为原始造物阶段和手工造物时代。“早期的人类‘制器造物’,实际上是借用和模仿自然物的功能和形态,是受自然启发而主动地发现和发明,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条件为目的的活动。”②古代社会,人类利用大自然唾手可得的物质材料如石块、树枝、泥土等,根据需求来完成打击、采摘、投掷等活动。随着人们逐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造物活动进入手工造物时代。由于主体的个性和技术差异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特征,造物活动注入手工艺人的心智,贯穿着个人的精神。在手工艺造物活动中,工具脱离了原先的闲置状态,和掌握它的劳动者一道进入人的生活内部,和人的生命本体休戚与共。此时,人与物的关系表现为人逐渐征服物,物作为人的手工工具而存在,从而形成一种“握在手里用着”的“在手”③状态,这种平常而朴素的手工劳动蕴涵着重要的人文意义,它意味着人和工具的“物我一体”关系的确立,这种关系肯定了“手”的人性力量,它始终保持“自然―人―社会”的生态与和谐。
二、机器夺权时代的工艺
(一)机械时代的工艺状况
机器夺权时代是指工业革命发生之后以大工业生产方式为主、机器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的时代。在第三次生产力革命后,人类劳动作品中手直接参与越来越少。高度的机械化、规模化带来大量的实用产品,人类的物质需要虽然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当机械工业成功取代人力出现在劳动现场的时候,人文情感逐渐被剥离。
(二)机械时代的工艺特征
机械时代工艺朝着机械工艺和手工艺两个方向并行发展,同时指向艺术和技术两极。一方面,机械化生产代表技术的进步。1851年,英国举办“水晶宫”国际工业博览会,集中展现英、美等国工业革命以来生产的产品,其中多为机械产品,这些产品朴实无华,价格低廉。另一方面,手工艺作为对抗工业化的方式,成为人们选择逃避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三)机械时代人与物的关系
工业革命发生以后,人类造物活动的生产方式发生改变,日趋机械化、自动化的机器生产方式占主导地位。为了使工人拥有更高的生产效率,雇主努力改进机器,忽视操作者的易用性;为了能跟上机器的节奏,工人必须拼命从事技术水准很低的工作。机器成为生产的主宰,人成为受制于“物”的附庸。从电影《摩登时代》里我们就能窥探到机器的速度与效率对人身心的摧残,“自动喂食机”将人基本的吃饭时间也“效率化”了。卓别林扮演的工人形象就如同机器上的零件,进行程序化劳作;标准化、机械化的工作方式磨灭了人的本性。
三、工艺造物发展的现代境遇
(一)新时代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统一
当今的时代,设计已经从实体的、物质的文化转向为越来越不可触摸的非实体文化。人们已经从人与物的交流转向人与机器的交流,从实体空间的交流转向虚拟世界的交流。人们过去多数以传统的“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理解世界,如天与地、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感性与理性、人文与自然等。然而,在非物质社会,随着信息的侵入,这种思维方式发生根本改变,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这种理性所依赖的逻辑原则也正在受冷落。高技术与高情感这一对立的两极也随之发生变化。
(二)信息时代人与物的关系的困境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逐渐进步,使当代社会大众的工作方式与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时代人与人、人与物的交流呈现互动关系,通过互联网、手机等高科技设备,人们可以随时进行远距离沟通。但是在网络世界里,时间和空间的距离已经模糊,网络空间随时都可以打招呼、报平安;网上的交谈可以随心所欲却也拒人千里之外,没有手握手眼望眼的感觉,也没有白纸黑字,情感如同电脑屏幕一样的苍白。手机的便利性也冲淡了人与人之间见面的渴望,以直接交往为基础进行的情感交流正在减少。手机、网络等技术应用下的远程交流,只是纯粹的语言或图文对话,使“身体的惯用语”的交流受到阻隔,造成了“身体”的缺失,信息和情感的传递“缩水”。
(三)后工艺时代的生成语境
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手工艺的定位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同时人们不断思索工艺与技术、设计、艺术的关系,不断思考手工艺在后现代、后工业社会中的地位、属性与边界。
从20世纪50年代起,越来越多手工艺人尝试翻越纯艺术与手工艺的樊篱,兴起一场“工作室手工艺”运动,西方手工艺人将先锋艺术、实验艺术的观念、方法、风格移植于各传统工艺门类,以期实现传统手工艺的现代转型。他们希望摆脱传统“作坊”的束缚,步入现代“工作室”的运作模式,从而实现由“工匠”向“艺术家”的身份转换。20世纪70-80年代,后工业化社会在西方发达国家初现端倪,设计领域也随之出现了由批量化大生产向个性化、小批量、甚至单件化产品复归的迹象。手工艺与艺术、设计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翻开新千年的篇章之际,关于手工艺的不同学校、研究机构相继更名,促使人们不断思索手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学科属性、社会定位。例如久负盛名的美国手工艺博物馆(American Craft Museum)④突然更名为“艺术与设计博物馆”(Museum of Arts and Design)。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将焦点对准了手工艺发展现状分析与前景预测。例如,2006年,美国“手工艺组织发展协会”以“创造价值、激发变革:手工艺的未来”为主题举办年会。2007年11月,加拿大举办“新工艺:手工艺与现代性”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旨在探讨全球现代化进程中手工艺的社会定位与多样可能性。2007年5月,当第10届纽约SOFA展如期举行之际,“后工艺”的概念由马克・雷曼(Mark Lyman)提出。他在SOFA网站上发表了名为《工艺还是后工艺?》(Craft Or Post-Craft?)的短文,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后工艺”的概念,并宣告了“后工艺运动”的到来。在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商业紧密结合的当今社会,工艺与技术、与设计、与艺术间的关系出现新的变化,逐渐形成一个工艺发展的新语境。
四、小结
面对信息社会的到来,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得人们不断处于被技术挟持的处境,高技术与高情感的矛盾再次暴露,我们需要在物质和精神现实之间找到新的平衡。随着工艺造物的发展,人与物、人与人的关系呈现不同的状态,由“物我一体”的手工造物,演变为机器时代“人役于物”,信息时代人与物的关系出现困境,进入“后工艺”时代,人与物的关系必然出现新的变化,“物我和谐”的手工艺必然获得发展契机。
注释:
①杭间.手艺的思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P19.
②赵洪江.设计艺术的含义.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P2.
③吕品田.动手有功.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论文:P45.
④美国手工艺博物馆1956年由美国手工艺理事会的前身在纽约设立,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收藏、研究与推动当代手工艺实践的中最重要机构之一.
参考文献:
[1]杭间.手艺的思想.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篇2
二、装饰美化类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发展现状
1、现代生活方式改变了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土壤民间传统手工艺根植于传统的农耕生活,最大程度地继承了原始文化或民族传统文化,是一种“本元文化”。生态文化是人类的文化积淀,是由特定的民族或地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风俗习惯、伦理道德等文化因素构成的具有独立特征的结构和功能的文化体系,是代代沿袭传承下来的。但是随着我国由农业化向工业化转变步伐的加快,受社会政治经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活习俗、人文观念和审美发生了较大改变。新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在一夕之间,许多具有民俗特色的村落、具有历史韵味的街道被无情拆除,代之以冰冷无温度的现代立方体,隔离了传统邻里间情感交流与人情往来,移风易俗间,耕植传统民间装饰艺术生存的土壤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许多传统手工艺因无存在的理由而逐渐退出了人们的生活。2、价值观的改变导致民间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后继乏人目前,我国很多年轻人择业价值取向从集体本位向个人本位转变,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轻视社会责任的承担。选择社会热门职业,忽视那些可以为人民服务的冷门职业、基层职业。择业标准趋于实用化、功利化,将满足自身物质需求和发展作为择业价值标准,轻视精神、责任和义务。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越来越少,以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作为谋生手段的作坊,社会生存越来越艰难。要练就达到大师级别境界的技艺,要耗费人生很长的经历,且经济报酬微薄,属于冷门寂寞的“无前途”行业。在当下全社会追求高报酬,青年择业价值观本位化现状的大环境下,传统手工艺从业人员越来越少,后继乏人。3、传统的手工艺传承形式束缚了民间装饰艺术的创新查阅我国传统手工艺发展历史资料,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是通过师徒、父子、母女间的口传心授以及物传,将工艺技术的艺诀、经验、装饰艺术样谱代代相传。这种传承方式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后人在前人一脉相承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得工艺、图式逐渐完善,但是也正是这种相对固定内容和形式,束缚了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使得装饰样谱跳不出原来的样式,有的几乎几代一成不变(如图不同时期的杨柳青年画)。如表现连年有余必用莲花和鱼元素,表达长寿要用寿星翁或松鹤等元素,这种程式化使得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案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受到束缚。
三、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活化途径探索
装饰类传统手工艺,产业化规模很小,随着民众观念和审美的改变,已经不作为普遍的日常装饰使用,大部分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被用作收藏或者发挥工艺礼品的功能。虽然新的生活方式,使得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走向消亡,但是其物化过程反应了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智慧,将会对新生手工艺的产生起到启智和推动作用,这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动态传承。虽然传统手工艺的生存日益维艰,但是依靠政府部门的保护政策,以创新为钥匙,通过全社会多方努力与配合,满足不同受众的审美需要,在流淌着传统血脉的土地上,传承之路必将充满希望。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为民间装饰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创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通过颁布一些有助于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政策、制度,为传统手工艺的“活化”保驾护航。一方面,加强农村建设规划,确保民生的前提下,尊重农村民俗习惯,保护传统村落文明,避免村落“空心化”,重新构建传统手工艺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为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土壤。另一方面,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抢救工作力度,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资助力度,鼓励地方院校开办非遗专业,加强非遗人才培养,保障传统手工艺后继有人。再次,引导和推动传统民俗活动正常有序开展,很多传统手工艺因为民俗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涉及到服饰、室内装饰、活动物品等。通过各级政府部门多渠道入手,尊重传统民俗,构建传统文化环境,让年画、剪纸、刺绣等传统装饰手工艺回到百姓生活中,把民间传统最富有创造性的源文化留住。同时,用现代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传统民俗、传统手工艺,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深入了解我们自己民族文化的平台,增强文化归属感和认同感。2.发挥传统手工艺文化技艺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传统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它最大程度上承载了我们这个民族的造物智慧,包括造型语言、工艺技法、民俗内涵等等。可以说是典籍之外的-支活态文脉。但是市场需求决定发展规模,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转变,审美的转变,导致传统装饰类手工艺产品需求量剧减,使得原先轰轰烈烈的传统手工艺产业日益萧条,如苏州桃花坞年画,朱仙镇年画等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的鞋子、衣服、帽子等服饰用品琳琅满目,再也不用为了满足使用功能而自己动手。因此,因服饰制作而存在的民间服饰的花样剪纸也很少见了;有些传统技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被现代化新生产工艺所取代,如传统手工雕刻到现代的数码雕刻,原先的雕版、丝网印刷到现代的数码印刷,传统刺绣到电脑刺绣等,不仅节约人力,效率也飞速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因快速工业化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多元化的市场需求,需要传统手工艺产品的文化性、情感性特征,这给传统装饰类手工艺活态化留出了继续存在的空间。传统手工艺独特的人文魅力是对机器标准化产品的情感补充,为消费的多元化提供了富有人文气息的选择。传统手工艺的社会功能已经大大弱化,传承的核心是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要以创新为动力,发挥工匠精神,运用传统技艺,制作限量版的艺术品或纪念品,把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品的艺术人文气息发挥到极致,满足小众爱好者和收藏者的需求,不失为保护和传承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方式。3.发挥DIY的亲和力,让传统装饰类手工技艺走近市民生活。根据装饰类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流程,开发成DIY体验项目,既能让民众丰富生活,排解日常工作压力,也在参与过程中了解手工技艺操作流程,体验中国装饰类传统手工艺文化与智慧。如剪、刻纸类工序较少的可以开发成单独的项目;如果工序多的,如年画类,可以按照工序分解成画稿、刻板、印刷等几个项目,组成系列项目,体验者在精心制作的过程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悠远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制作的过程,也是放下繁杂,自我精神享受的过程。4.融入文化创意产业,传承与创新并驾齐驱。所谓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要将抽象的文化直接转化为具有高度经济价值的“精致产业”。换言之,这就是要将知识的原创性与变化性融入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之中,使它与经济结合起来,发挥出产业的功能。查阅传统手工艺的发展历史,没有哪一门传统手工艺是亘古不变的,都会随着时代科技的进步和审美心理的变化而产生流变,有流变就有创新。传承与创新不是矛盾关系,而是相辅相成沿着螺旋线向前发展的关系。没有创新的传承是难以为继的,同样没有传承的创新是没有依托和支撑的。装饰类传统手工艺融入创意产业行业的途径有多种,用现代解构的理念和方法,根据创意产业具体产品设计的需要,局部融入,可以是艺术形式、工艺的运用、传统图样的提取应用。在艺术形式应用上可以运用现代软件编程技术,既能体现传统装饰类图样的艺术风韵,又提高了效率,通过变量的改变,还能改变图样的视觉效果。比如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就能把剪纸的镂空特点用于建筑设计、产品展示设计、产品包装设计、形象代言人的服饰设计中,形成一种通透、斑驳的艺术效果。在装饰纹样的运用上,要用现代创意思维方法对装饰类传统手工艺图样进行提取,并运用现代造型方法进行新的构想与再创,“借其形,承其意,传其神”,打造具有东方文化品质,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形象。传统装饰美化类民间手工艺的“活化”,要营造适合传统装饰类手工艺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不仅要原样保护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装饰图样,传承传统手工艺技艺和传统造物思想,更要以创新为灵魂,用现代设计给过去一个未来,使民众在享受现代设计过程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记忆,产生中华民族文化归属感与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潘鲁生唐家路民艺概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3.1p32
〔2〕王楠论当代大学生择业价值取向[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2.1P170
〔3〕潘鲁生工艺美术的转型与复兴[J]上海工艺美术2016.3.15P8
篇3
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手工技艺资源十分丰富。按照各种技艺所具有的不同文化内涵,应采取不同形式进行积极保护,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资料性保护,利用对有关文献资料及实物的征集整理,归档并妥善保存,这是所有对于列入不同级别的传统手工技艺名录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二是记忆性保护,现代技术将手工技艺尤其是生产技术代替,这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一些在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的项目蕴含的比较丰富的技术,进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遗。比较有效的办法就是基于资料性保护并进行弘扬,采用文化记忆方式获得教育效果。三是政策性保护,传统工艺的生命力较强,虽然现代化浪潮对其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但还是有很多手工技艺具有良好的经营潜力,发展前景广阔,因此通过避免恶性竞争等有效措施,使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四是扶持性保护,一些传统工艺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观念等方面因素影响到其传承,需要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支持,才有希望由扶持性保护向自主传承转化。五是维护性保护,一些传统技艺见证了先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技艺不断变化赋存状态,进而影响到对其的保护形式。基于此动态保护格局,需要对基层情况加深了解,采取有效形式,进而使预定目标才能实现。
2. 手工技艺传承方式
我国传统手工技艺主要采取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传承机制,大部分都是家族传承形式,但该方式也存在不足之处,如技术过度保密、人亡技艺失传等,都受到该传承体制的影响。但也要注意到,目前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传统工艺由个体、家族经营逐步转变为企业经营。受此情况影响,尤其是企业采取现代经营管理体制,艺术院校中新的技艺教育方式逐步取代了师徒相承的传承方式,成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多样化的习艺历程主要源自实际工作,也留不开培训班、各类学校的培养。特别要引起注意的是,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明显变化,传统手工技艺作为一种活态文化,其传承最重要的是艺人传承,这为培养传承人指明了方向,具有指导性作用。
3. 手工技艺在艺术院校中传承的优势
在艺术院校中,手工技艺传承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目前在传统工艺传承中受经济利益驱动,传统工艺受急功近利方式开发过度,恶性竞争使其发展畸形化,进而造成工艺及产品品质对其声誉产生不利影响,一些学者不愿继续开拓传统工艺市场,刻意回避对传统工艺保护传承,自信心严重不足。尽管这种理念与倾向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比较片面,与联合国保护非物遗公约中的有关内容的理解相悖,阻碍了其实践,进而产生比较严重的危害。确保非物遗的生命力,涉及到确认遗产各方面内容,通过研究、保存、弘扬、承传等措施使其得到振兴。这是目前对非物遗保护采取文件界定形式中最明确和完善的,对于保护传统手工技艺也是十分合适的。据此,保护不只是保存、维护,而是通过很多环节对其工作过程和体系进行有机结合,进而实现传统工艺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
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具有多种丰富的内容方式,在历史发展中,传统工艺的产生及发展与社会需求和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起初,先民们主要满足生产生活实际需要,随着不断扩大的分工,一些手工技艺逐步发展为专业化和商品,在形式、格局、内涵等方面与社会经济、人文发展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具有影响作用。不可否认,目前还存在纯粹源于个人爱好的手艺制作,但传统工艺生存、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这一客观事实,没有市场,手艺人难以生存,也影响手工技艺的传承及发展。艺人及其所在社区是手工技艺的主体,保护手工技艺离不开艺人的努力,政府扶持也是十分必要。
千百年来,民间艺人因不断改善的物质生活,其制品形式和纹样不断开拓,引发了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手工技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传统工艺的生存与市场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传统工艺的传承离不开市场开拓。在艺术院校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教育资源优势,学习韩日等国传统手工技艺保护的成功经验,提高对民间智慧和首创精神的重视程度,坚决遏制急功近利的过度开发策略,才能使传统手工技艺得到有效传承。归根结底,都是对其生命力的保护。手工技艺振兴的前提就是传承,为其传承提高重要保障。有关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好职责,将保护传统手工技艺列入重要工作日程,通过制定保护法规、减税等扶持政策,才能对手工技艺传承及振兴产生促进作用。在政府规划指导下,手工技艺传承人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使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不断创新,使年轻艺人在技术院校中得到正规化培养,这也有利于传统手工技艺的传承及持续发展,进而对传统工艺价值内涵提高认识程度,树立保护非物遗传统手工技艺的意识,才能弘扬传统文化底蕴。
4. 结语
综上分析可知,目前传统手工技艺同时存在家族及社会两种传承方式,这对于两种方式的同时存在具有互补性作用,也有利于传统工艺的保护。保护手艺作为一项重要事业,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命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萌.传统手工艺合作社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
[2] 李永刚.传统手工艺发展与现代技术结合的机制分析[J],当代经济,2016.10
[3] 赵巧艳.非物质文化z产视角下传统技艺的传承与保护――以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为例[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14.5
篇4
传统手工艺产业集聚区以省会石家庄为建设基地,实现创意、生产、教育、展示交流、销售一体化。使其成为省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亮点,也让大众更加了解河北省传统手工艺文化的平台,同时带动河北旅游业的发展。发展模式的制定需结合现代市场需求,以市场调动传统手工艺产业。帮助传统手工艺生产成功转型,解决艺人及传承人的生活生产经费问题,增加就业机会。
一、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
我省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武强年画、蔚县剪纸、藁城宫灯、衡水内画、大名草编、曲阳石雕、易水砚、大厂花丝镶嵌、衡水法帖、定瓷、安新芦苇画等均为河北独具地域风格和代表性的传统手工艺,门类达几十种。目前,这些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缓慢甚至处于停滞状态,存在大量与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状况。建立产业集聚区域,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以现代管理方式、市场规律进行重新规划,提高产业发展的整体实力,实现传统工艺在新时期的发展。同时,打造地域品牌,吸引外界商机,实现文化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从传统手工艺的生产模式来看,主要为个体生产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生产工具和手工加工的生产形式。生产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由手工完成,对生产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经过专门训练,生产周期长,数量有限。目前传统手艺品的生产大部分集中于当地村户。整体来看,工匠及手工艺人的经济收入普遍不高,主要依靠农业生产作为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利用农闲的时候进行手工业副业生产,批发零售。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制约都成为阻碍传统手工艺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难以在艺术创作、技法创新投入精力,更不易在创新研究上投入资金,容易导致技术失传并与时展脱节。
另一方面,也产生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工艺品制造加工的生产模式。采用标准化生产,进行专业化分工,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但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因市场大批量开发往往失去其中的艺术细节,文化内涵也大大削减,成为纯粹意义的商品,只得其形不得其神。一些价格较低的产品更有在做工中偷工换料的情况。
二、传统手工艺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文化保护存在误区。目前,在传统手工艺的保护工作中投入精力主要围绕手工艺品展开,整理现成品,编辑名录,收集入库,只保存了民间艺术的表层现象。在保护中没有将其作为活态文化进行认知,制作过程的保护、传承、创新这一核心问题并未得到解决。在价值观念、信仰观念、思维方式、审美观念、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不可能依靠简单的保存,或依然要求人们仍生存于旧式民居环境中从事手工业生产,以维持其原有面貌。对传统手工艺的收录虽最快速、便捷,但也只是一种被动保护。遵循传统手工艺发展规律,对其在文化与市场角度进行合理开发是根本问题,应变被动保护为主动发展。
2.文化意识薄弱。与单纯的手工艺品整理保存不同,想要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引导当地民众主动参与生产、创新过程,建立文化意识并形成群众基础。随着传统手工艺的功能作用和生活中的地位逐步下降,目前大部分传统手工艺中的文化价值和潜在经济价值尚未被开发出来,民众文化意识薄弱。仅有少数民间工匠或老艺人从事这项生产活动,其目的也是以其生存或增加经济收入为主。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泛的就业空间,新时期的农民更多地选择了其他行业作为收入来源。相比之下,经济收入不高的传统手工艺产业在目前就业市场中不具备优势,即便是一些以手工艺品生产为生的家庭在祖业继承上也出现了问题。因此,相关单位应加大扶持力度,提高传统手工艺产业的经济收入,建立文化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年轻一代群众基础,使其对传统手工艺的文化价值形成正确认识,同时建立整体文化氛围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
3.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差异。传统手工艺多为农耕社会生活的日常用品,或传统民俗的组成部分。从使用人群到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革的现代社会中,其原有的实用性往往不再重要或被更为先进的现代产品所替代。传统手工艺成为了以欣赏、装饰为主要功能的特殊产品。但大部分传统手工艺品的观赏性又与当今社会的主流审美观念不相符合,只能被少数从事艺术工作的群体所认可。传统与现代社会审美观念的极大差异,使其传承和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大量传统手工艺品由于缺乏创新,在市场竞争中无法取得优势。
三、传统手工艺产品的市场需求
在市场经济下,市场竞争成为产品生存的手段,创造经济价值是产品能够进一步发展的前提。目前,传统手工艺以收藏观赏为主要功能的产品,其审美功能远大于使用功能。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主要集中于旅游商品、家居装饰、海外出口等领域。特别是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旅游文化产品成为游客消费对象,在一定程度拉动传统手工艺产业的发展,能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接触。加上新型文化元素的融入,赋予传统以新的生命力,迎合消费者审美认知。如北京地区在这一过程中取得了可观成果,顺义“巧娘工作室”、北京通州的烙画葫芦、北京怀柔的藤式布贴画、北京延庆的豆画、昌平小汤山农业园的鸵鸟蛋雕刻画、平谷的桃木雕刻等均在新时期找到发展的立足点并形成品牌效应。又如天津杨柳青年画、上海金山农民画、陕西户县的农民画等已逐渐走出地区并走向国际市场。总之,发展手工艺文化产业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一条可行之路。
四、传统手工艺产业集聚区建设措施
1.成立手工艺人创作工作室。手工艺人工作室是集研究、创作、生产、人才培养、订单销售于一体的创作型生产机构。在产业集聚区内根据不同门类成立相关工作室,发挥行业带头作用。手工艺人虽掌握熟练的制作技艺,但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满足现代消费需求,无法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将手工艺人进行组织管理,形成区域性文化组织,将民间工艺生产转向艺术研究的层面。推进手工艺人等级评定制度,给予相应荣誉称号及奖励措施,划拨研究经费,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同时,工作室也承接订单,进行手工生产,产品以求精为特征,建立品牌效应。除创新研究外,工作室的主要职能还包括招收学徒,担任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教育者、组织者、管理者,使学徒在学习技能的同时参与创作及生产。使传统手工艺在相对单纯的教育管理环境中得以发展,保持独立性及固有特征。
2.建设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在产业集聚区内建设手工作坊一条街,由若干独立或相互合作的手工艺作坊聚集而形成,按不同地域进行划分形成特色手工艺品生产区。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在发展中加入现代经营理念,合理引入现代生产技术替代部分手工制作过程,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调整价位,使传统手工艺更贴近大众消费。手工艺作坊一条街以销售店面或前店后厂形式进行组织,以独立经营为主,兼顾生产合作。手工艺作坊建设弹性较大,可以是雇佣工人进行生产的大规模作坊,也可以是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的小规模作坊。手工作坊之间以市场竞争带动发展,生产灵活,市场反应力强,通过建设发展打造区域知名度,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以手工艺作坊一条街带动旅游业发展,开发旅游纪念品,形成旅游业与手工艺产业的互动发展,成为河北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3.形成创意产业园区。利用石家庄批发市场环境优势和艺术工作者的集聚优势,形成文化创意创作空间,打造创意孵化基地,使其成为工作、交流、展示和居住的空间。产业园区的建设为创意群体提供了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并成为与社会进行交流的平台。引入现代管理体制,建立创作工作室和办公场所,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包括创意工作室、美术馆、策展机构、创意产品机构等。集艺术创作、作品展示、交易活动、服务提供于一体,是手工艺产业集聚区新的发展点。每年定期举办传统手工艺产品博览会,宣传本土产业的同时也吸引外界商机。打造文化创意展销空间,定期在美术馆举办专题展览,在石家庄各大公园内部建立艺术活动展演区,为大型艺术活动提供活动场所。
4.建立专业合作经济平台。开拓市场是传统手工艺生存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扩大宣传范围,提高民众自觉发展的驱动力。将传统手工艺推向国内外市场为发展中的资金投入增加了来源,使其能够自主发展。从单纯的区域市场推向复杂的国内、国际市场也带来了发展中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第一,开拓国内外市场要建立在扎实的现实基础上,选好发展时机,避免盲目投资。第二,把握发展方向,保持原生态艺术特征,特别要保持发展理念的端正,在市场环境中保持理智的创作观念。在手工艺产业集聚区建设中成立专业经济合作平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专业经济合作平台由政府统一管理,通过对市场的考查评估制定产品开发方向,提供技术服务,安排组织产品生产,提高产业发展的科学性,优化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同时,制定市场指导价格,规范经营行为,协调生产方与销售方的关系。弥补分散个体生产完全交付于市场,缺乏整体规划而产生的不足。由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品牌将产品输入市场,设专门商店进行销售,销售所得按比例返还生产方。同时建立电子商务体系和实体店面营销体系,接收订单安排生产,实施商品化运作。
5.发挥政府在建设中的政策支持与引导作用。(1)完善资金支持。物质基础是手工艺顺利传承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为手工艺人从事创新、生产、研究工作提供物质前提,另一方面也是接班人培养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将传统手工艺创意产业纳入财政预算,制定产业发展支持计划,设立专项发展基金、项目补助、研发支持、信用体系建设等。制定和完善优惠税收政策,产业发展初期减免税收减轻产业负担,以优惠政策吸引手工艺产业创业发展。以金融政策支持产业发展,扩宽融资渠道,建立符合手工艺创意产业贷款特点的审批方式。扩展手工艺产业投资渠道,充分吸纳社会和海外资金支持产业的发展,鼓励由单一投资向多元化投资方向转变。(2)加强科技支持力度。合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手工制作与机器生产的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及质量。如,苏绣的生产将科学技术运用于画稿制作阶段,以电脑喷绘替代传统的手绘上色,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又未对产品质量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应鼓励高校、研究所发挥人才培养作用,为手工艺产业提供科技及创意型人才。加强手工艺创意与人文、艺术、历史的融合,赋予其更深厚的人文内涵,保持生命力。推进市场营销信息化发展,扩展市场,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实现科学化管理。(3)发挥行业组织作用。组建手工艺创意产业协会,进行积极引导,健全自律机制。通过产业协会的核心作用整体规划行业发展,推行行业标准,实现生产发展的规范化。维护行业权益,促进行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产业结构的科学规划及协调发展。加强行业协会的社会服务功能,开展行业调研、人才培养、品牌宣传、品牌保护等,提高手工艺产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向政府部门提供行业发展趋势的报告,提出行业发展政策。
五、总结
手工艺的现代产业集聚发展模式研究具有必要性和适时性。在综合分析传统手工艺产品市场需求、生产形式、生产主体等要素的基础上,对当下新环境中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为其在新时代的民间生活中找到新的文化生态平衡。从生产性方式保护的角度研究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途径,使其能够走上现代产业发展之路。结合传统手工艺的生产特征及以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特征,为产业集聚区建设制定发展提供参考性建设策略及管理组织机制。
参考文献:
[1]左叶松.安徽泾县传统手工艺的当代传承问题之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08.
[2]杨晓玫.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空间保护与更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苏菲.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几点思考[J].河北学刊,2007,(5).
[4]余婕.浅析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新手工艺”之路[D].南京师范大学,2009.
篇5
技术教育的历史同教育一样源远流长,但“技术”作为一门科目,正式进入普通教育领域,却是比较晚近的事。考察当今世界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美国无疑可以称之为技术教育发展最快、也最成熟的国家之一。尤其是2000年《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STL)的出版以及随后一系列配套文献的出台,对世界各国普通技术教育体系的构建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而考察美国普通技术教育百余年的历史演变脉络,既有助于理解技术教育本身,又有助于像我国这样的技术教育后起国家鉴往知来。
一、 美国技术教育的孕育期(19世纪60年代—19世纪末)
在19世纪60年代,美国学校教育仍依附于过时的绅士文化的理想,“读、写、算”依然是其主要的教学内容,技术在学校课程中无任何地位。直到1868年,在波士顿的极少数中小学校,才首次出现了有关工程制图的内容,而这一变化来自于多方面的影响。
从教育思潮来看,美国技术教育的源头可追溯至被称之为“手工教育之父”的裴斯泰洛齐。裴斯泰洛齐在实验中逐步认识并揭示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在培养儿童能力全面发展上的意义,并预言二者结合应是未来新教育的基本途径。他的这一教育思想为美国推行技术教育,尤其是将手工技术纳入普通学校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正是在其去世后不久,在美国掀起了“裴斯泰洛齐运动”。其后,由于美国学者不断造访欧洲,一些欧洲教育思想家诸如福禄贝尔、赫胥黎等关于手工和技术教育的主张也在美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这种影响最明显的体现在美国教育家对欧洲教育思想家的学习、发展和实验上,19世纪70年代,被尊称为美国“手工训练之父”的伍德沃德(Woodward)猛烈地批判公立学校依附于过时的绅士文化的理想,他认为“旧的教育是无用的,对一个人谋生来说,经常碰到的是不适应而不是适应。”因而把手工教育引入普通学校极为必要,1879年,他创办了美国第一所手工训练学校——圣路易斯手工训练学校(St. Louis Manual Training School),在该校成立的宗旨中,伍德沃德明确提出:本校不仅教育学生数学、制图及英语等学科,同时教学使用木工、钳工、车工及机械等实务,新的技术应随时代的需求而更新。
从社会和时代背景来看,19世纪60年代开始兴起的工业化运动直接促成了基础技术教育的诞生。但导致技术教育变革的直接决定性事件是1876年在费城举办的百年博览会,这次博览会所展示的“俄罗斯法”以及来自莫斯科帝国技术学校的工具作品,给许多技术教育工作者以强烈的震撼。时任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朗克尔(Runkle)在参观博览会并对俄罗斯法进行了解后,感叹美国教育以后决不能再是老样子了。他不仅撰写了大量文章强调技术教育应对学生心智训练与手工训练并重,并在出席美国教育学会时极力强调手工训练的教育价值。由于朗克尔的支持,更加坚定了伍德沃德对于手工训练重要性的认识。
但是,美国的手工训练教育进展并非一帆风顺,手工训练在进入普通教育时,遭到了诸如哈里斯和怀特等著名教育家的猛烈抨击。哈里斯认为,手工训练不具有任何智力价值,教一个儿童木工,是给他有限的关于自我和自然的知识;而教他阅读,就是给他一把开启人类所有智慧的钥匙。怀特也尖锐地指出,“去教所有人手艺或手艺过程,就是破坏正当的和重要的公共教育。”然而,伍德沃德据理力争,并在1890年发表了《教育中的手工训练》,在该书中,他系统提出了手工训练的十四项教育成果。结果他不仅赢得了这场争论,也掀起了美国普通教育改革的浪潮,许多工业城市开始将手工训练课引进普通中学。
二、 美国技术教育的探索期(20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中期)
随着手工训练在美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占一席之地,手工训练教育开始出现一种尴尬的境地。一方面,伍德沃德等技术教育家们否认手工训练是职业性质和职业目的的,而在现实中,手工训练却越来越带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这也导致技术教育家的专著在这一时期大量出版,如伍德沃德的《美国的手工教育、工业教育及技术教育》(1903)、邦瑟(Bonser)的《工业教育的基本价值》(1911年)及与莫斯曼(Mossman)合著的《小学工艺教育》(1923)、班内特(Bennett)的《论美工教育》(1917)及《手工及工业教育史》(1937)、华纳(Warner)的《反映技术的课程》(1947)、韦伯(Wilber)的《普通教育中的工艺》(1954)等,与此同时,这一时期对于技术教育的实践模式探索也一直在进行中,它们或同时并存、或你方唱罢我登场,即使是同一个名称,在不同阶段也呈现出不同的目标内涵。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大致可以划分为手工艺教育(Sloyed)、美工教育(Manual Arts)、工艺教育(Industrial Arts)等阶段。
(一)手工艺教育阶段
这一阶段从时间来看,大致可以追溯至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40年代末。从源头上看,主要来自于瑞典的手工制度。当时,瑞典的萨洛蒙(Salomon)积极推行手工艺教育,他认为手工艺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譬如木工手工艺教育就与木匠教育不同,后者是为就业的学生做准备,而前者则通过眼与手的协调,通过模型的使用,促进儿童的智力发展,更多的强调教育性。萨洛蒙的这一思想以及他在手工艺教育领域的努力,通过出版物迅速传播到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当时麻省理工学院的奥德维(Ordway)专门到瑞典师从萨洛蒙学习并将瑞典的手工艺教育引进美国。随后,萨洛蒙的学生拉尔松(Larsson)也来到波士顿,创设手工艺学校,这对当时正在发展的手工训练教育过于强调经济性而忽视教育性的倾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自此,手工艺教育开始确立了在美国手工教育的领导地位。
(二)美工教育阶段
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开始兴起一场美工运动的风潮,随着这股风潮传入美国,一些学者开始倡导将手工训练的内容融入审美的训练。被后来尊称为“美工教育之父”的班内特积极将手工训练与美工运动融为一体,取名为美工教育,这就是美国技术教育史上著名的“美工教育运动”。班内特最大的贡献在于,首次提出了美工教育内容选择和组织的问题,包括究竟哪些美工应该被教、一些内容更为基础吗、怎样对这些美工进行归类等,正是从这些问题出发,1917年他在《论美工教育》一书中系统论述了适应当时美国社会需要的美工教育应包括最基础的五个方面:即图形艺术、机械艺术、造型艺术、纺织艺术、加工技术。班内特还认为这五类美工主题不能孤立存在,应该贯穿到初中阶段美工教育的每门课程,同时根据社会的发展还可以不断增添新的门类。正是由于班内特的努力,美工教育得到迅速发展,与手工艺教育一道并存于当时的普通教育课程中,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初至30年代中期,美工教育更是在美国技术教育课程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三)工艺教育阶段
从现有文献来看,邦瑟可以说是工艺教育的奠基者。他在1911年首次对工艺作了明确的定义,并认为,“工艺”较“手工艺”而言代表着更好的目标和方向。但由于当时手工艺的观念刚为公众接受不久,因而提出更名为“工艺”的时机尚不成熟。1923年他在与莫斯曼合著的《小学工艺教育》一书中,不仅强调工艺教育是面向所有年龄和年级的男孩和女孩的普通教育,同时再次对工艺做出了较为成熟的定义,即工艺指的是“研究材料形态的变化以增加它们的经济价值以及与这些变化带给人类生活相关的问题”。毫无疑问,现代技术教育可以直接追溯到这一理念,尤其是这一定义所蕴含的社会文化观念依然是我们现代技术教育的重要方面。邦瑟对于工艺教育内容的不断探索也深深地影响了其后美国的工艺教育,正是在邦瑟的持续努力下,“工艺教育”终于逐渐取代“手工艺教育”和“美工教育”而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被人们所接受。
其后,在华纳等工艺教育学者的努力下,工艺教育在美国普通教育中逐渐居于独特的地位。1929-1932年,由西部工艺协会发起,华纳直接领导的“工艺教育正名调查”启动,1933年该报告书发表,报告书研究并定义了许多被教育者经常交叉使用的各种术语,并对工艺与手工训练、美工、职业教育做了明确的区分,认为“工艺这个名词应普遍地取代传统狭义上的手工训练,与美工相比,也有实质的差异。美工教育比较偏重手工技艺与美的结构,而工艺教育则比较偏向工业上的技艺。”1937年,华纳被选中参加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会议,该会议公布了由华纳起草的《工艺教育:在美国学校中的意义》报告,这也是美国联邦教育委员会首次专门为工艺教育发表的报告。该报告认为,工艺不仅包括材料、程序、产品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应成为普通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其后,随着1939年美国工艺教育学会(American Industrial Arts Association, AIAA)的成立以及华纳另一本著作《反映技术的课程》出版,更是推动了工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同时这一时期,恰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也导致美国教育界对工艺教育更为重视,使得工艺教育涵盖更广泛的工业内容。
在工艺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提到杜威的贡献,杜威非常重视工艺的教育价值,在其芝加哥大学实验附小的课程中,就将工艺列为核心课程。也正是杜威对于工艺教育价值的肯定止息了当时怀疑工艺价值的辩论,也给了工艺教育工作者极大的鼓舞。从邦瑟、华纳的工艺教育实践中都可以看到杜威教育哲学的影子。而杜威的“项目教学法”(project method)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工艺教育的实践。
三、 美国技术教育的转变期(20世纪50年代末—20世纪80年代初)
由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内在原因以及二战结束所带来的美国社会变迁,进步主义教育开始走向衰落。而随着杜威的去世,进步主义教育更是失去了吸引力,1955年,进步主义教育协会正式宣布解散,两年后它的刊物《进步主义教育》也被迫停刊,这标志着美国教育学上一个时代的结束。工艺教育的实践也陷入了一个停滞的状态,一些学校甚至又开始流行着1910年代和19.20年代的手工艺教育,这一时期的工艺教育,正如美国工艺教育学会在1976年召开的第38届年会的主题所揭示的,工艺教育正处于“十字路口”。
1957年苏联的人造卫星发射是美国大规模寻求教育改变的另一个也是直接的原因,这种改变同样也波及了技术教育。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政府开始对教育研究的投资,技术教育也开始呈现出技术导向、工业导向、生涯与职业导向、整合导向等多面向的转变。虽然这一时期工艺教育的理念在不断的变化,但正是在这一转变期中,技术教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内容构建逻辑,它们为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技术教育奠定了较为系统化的课程架构基础。这些不同导向性课程或它们的变式,对于今天的技术素养教育依然有相当的影响。
然而,技术教育究竟以什么为其内涵,技术教育究竟该往何处去,依然是一个需要达成共识的问题。在1979年至1981年间,美国有21位工艺教育学者对工艺教育的理念与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其成果就是杰克森坊工艺课程理论,正是这种研讨不仅辨清了工艺教育的方向与前景,同时也奠定了工艺教育更改为技术素养教育的哲学基础。
四、美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初—21世纪初)
1982年发表的杰克森坊工艺课程理论认为,社会文化的演进是基于人类四个知识领域(技术、科学、人文与形式知识)不断互动的结果,该理论首次引入了系统的观念,将人类技术分为:传播、营建、制造和运输四个子系统,并以“输入——过程——输出”的系统模式呈现。这一思想随后体现在各州的新课程之中,也为当今美国“系统导向”的技术素养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85年,美国工艺教育协会(AIAA)正式更名为“国际技术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 Association,ITEA)。随着这一更名,此后在英文文献中我们较少发现“工艺”一词,“工艺教育”正式步入“技术教育”时代。随后,国际技术教育协会与美国职业协会、技术教师教育委员会合作,期望能够提出一套更为严谨的技术教育理论架构,至1990年,其合作成果《技术教育的概念架构》一书出版。“概念架构”的基本理念是以“问题解决”的技术活动概念来建立技术教育的理论。其所建构的课程模式将人类技术知识分为生物、传播、生产与运输四个子系统,并认为技术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求和欲望,然后形成问题与机会,进而在资源和技术知识导引下,透过技术过程,并深入评估可能造成的问题后,最后获致最佳的解决方案。至此,标志了技术教育正式迈入技术素养教育时期。
1994年,为发展美国K-12技术教育课程,国际技术教育协会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和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资助,启动了面向所有美国人的技术项目(TFAAP),其目的在于提供对技术教育感兴趣人士了解何谓技术素养、如何使全民都具备技术素养以及何以需使全民具备技术素养等方面的愿景。
1996年,该项目第一阶段的成果——《技术学习的原理和结构》(TAA)发表,该文献认为:所有公民都应获得基本的技术素养——使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文件不仅对技术的概念进行了非常深入的阐述,还为《技术教育内容标准》奠定了基础,并为每个人“应知应会”些什么才算具备技术素养提供了指南。
随后,该项目第二阶段成果——《技术教育内容标准》和《促进技术素养之卓越:学生评估、专业发展和学程标准》(AETL,2003)发表。其中,STL阐明了要成为具有技术素养的人,每个学生应知应会些什么。技术内涵的标准分为五大类20条标准,包括技术的本质、技术与社会、设计、应付技术世界所需的能力、设计世界,每项标准分为K-2、k3-5、k6-8、k9-12年级段,都有一个衡量标准。与第一阶段所提出的技术素养不同,该标准对技术素养的定义更为完备。而AETL则对学生评估、专业发展及学程标准提出具体建议。
篇6
一、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加强本地区内各民族的交流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说:“在往昔,不同的文化接触是人类进步的路标。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效仿拜占庭帝国。”可见,纯粹属于某一民族的文化很少存在过。与各民族之间自然、感性的文化交流不同,地方高校为本地区内各民族提供的文化交流方式更为明确和具体。在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观念的落后及其保守性造成了作为社会变迁主体的人的“价值困境”——对于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缺乏主动接受的意识,从而使民族文化结构缺乏现性因素的碰撞,造成民族社会变迁动力的不足。而地方高校的发展,恰恰为民族文化的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首先,地方高校的师生大部分来自于本地区的各民族,随着地方高校的发展,来自其他省份、地区的教师和学生不断增加,这种大规模的聚居为外地民族文化与本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为便利的条件。其次,地方高校通过思想观念的传递将外来的先进文化输入到师生的思想观念中,有助于改变民族地区保守、落后的文化观念,使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与外来先进文化得到有机的融合。再次,地方高校还可以通过传授知识技能提升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的基础,如通过地方高校知识技能的教育,可以改变民间传统手工艺父子师徒世代相继、口传身授的传承模式,使传承更加规范、系统与科学。最后,地方高校的科研进步和实验设备的不断更新,可以推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优化民族传统技艺,为民族文化创新奠定扎实的基础。通过教育,地方高校除了能够改进民族文化的传承方式之外,还能够提升民族成员的文化水平,提高整体民族素质。
二、地方高校的发展为本地区的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了组织保障
地方民族文化的创新虽然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是更需要相应的社会体制的支持,因为制度可以通过激励和约束的机制将个体成员的行为与奖惩机制结合,最大限度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而地方高校的发展能够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第一,地方高校可以在院校范围内建立民族文化相关的研究所、学生社团等组织,并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对这些团体进行管理。第二,地方高校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教育、文化、民族事务等部门的领导下制定民族文化人才培养方案,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并且完善聘用程序。第三,地方高校可以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活动提供场所和一定的经费保障。如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成立于200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于2008年拨付建设启动资金20万元;贺州学院给予配套资金10万元,并为本基地配备了相关办公条件和专职人员;2010年基地获得国家财政部支持地方院校发展专项资金200万元。可见,地方高校可以将相关经费直接投入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上。
三、地方高校的发展丰富了本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方式
第一,通过课程设置对本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地方高校开设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课程,既能够展现地方高校的办学特色、实现错位竞争,又能够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如百色学院开设的少数民族工艺欣赏、民族纹样设计、民族包装设计、旅游工艺品开发等课程,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传统民族文化艺术,又可以促使学生对民族图案、手工艺品进行再设计,并运用到现代包装、服装、海报、室内装饰设计中,从而使传统的图案、工艺等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有效提升了百色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创新能力。而贺州学院的“南岭走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社”则以志愿服务的形式使大学生直接参与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针对传统的民间技艺,如蜡染、编织、陶艺、竹藤编织等项目,可以通过田野调查或将民间手工艺人请入课堂等形式,使学生与民族传统文化技艺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并且能够亲自动手进行手工艺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既掌握了一些民族手工技艺,又能够将学习到的民间手工艺的艺术风格和工艺运用到现代产品设计中,也是对传统艺术的一种创新。而在旅游纪念品开发类课程中,师生通过不断地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将地方的一些手工艺品、服装服饰、生产工具、乐器等进行再设计,将其传化为旅游纪念品,通过游客传播到各地,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一种传承创新和传播。百色学院教师申报的课题“广西民间传统工艺产业化开发模式研究”获得了广西社科基金立项,是对民间手工艺创新开发的进一步研究。此外,通过指导教师的引导,很多学生在毕业论文、毕业设计中将民族文化艺术研究、民族文化创新应用等内容作为选题,取得了一些成果,并将一些设计转化成了商品。可见,地方高校通过思想引导、课程设置等手段使地方民族文化艺术深入学生的意识中,有效激发了广大师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兴趣,有助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后人、焕发生机。第二,通过学术研究、建立研究机构、举办学术论坛和研讨会等形式对少数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百色学院建立的广西高校优势特色学科“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是西南边疆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和广西文科中心的签约基地;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河池学院的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资源研究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红水河文化研究所”等都是地方高校建立的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机构。此外,地方高校可以与本地区的民族文化传承中心合作办学,聘请民族文化传承中心的业务骨干入校担任指导教师;同时,文化传承创新中心也聘请了地方院校的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相关作品的创作等。地方高校的教师也对本地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入研究,发表了大量论著,如百色学院教师撰写的《广西西部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调查研究》、贺州学院教师撰写的《贺州民间特色传统节庆文化的保护性开发研究》、河池学院教师撰写的《壮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研究》等,提升了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的创新能力。举办学术论坛、研讨会可以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方面的专家、学者邀请到地方高校,共同探讨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习先进经验,深入进行学术交流,对于民族文化的发掘、保护、传承与研究都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如由贺州学院和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秘书处联合主办、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原生态民族文化高峰论坛”,以及在河池学院举办的“第四届仫佬族文学研讨会”等对地方民族文化的研究传承与创新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通过整理、出版、翻译民族文化艺术有关文献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由于地方高校处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很多高校教师就是少数民族,对地方的民族文化艺术有一定的认识基础,而这部分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教师以地方高校现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每年发表大量关于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论著,此外,还对民族文化艺术相关历史文献进行搜集、整理、翻译出版,这些是地方高校为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创新所做出的贡献。如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立项的项目“壮族典籍英译研究——以布洛陀史诗为例”,将壮族的传奇史诗《布洛陀史诗》进行翻译,并以原古籍抄本五言诗体进行编排,将原文古壮字标注拼音壮文、壮语国际音标、现代汉语译文和英文,对壮族文化的传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还有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歌谣嘹歌进行收集翻译而出版的《平果壮族嘹歌》,也是地方高校对地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并向世界传播的一项优秀成果。河池学院教师出版的《仫佬族古歌》《汉族题材少数民族叙事诗译注》(壮族仫佬族毛南族卷)也对当地民族文化文献进行了梳理和传承。第四,通过教研活动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地方高校特色教学的发展促使教师不断深入研究民族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百色学院获得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的“基于民族文化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民族地区高校民俗学教学改革”、贺州学院“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的立项“地方本科院校英语人才本土文化教育研究——以广西东部多族群区域为例”,以及河池学院的“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特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等。第五,通过校园建设、文化活动与学生社团等形式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传承创新。随着地方高校的不断发展,可以通过校园建筑的风格样式、园林雕塑等设计规划体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元素,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同时,地方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文化演出,通过民族歌曲、舞蹈、乐器表演,以及展示民族服装让学生体验民族文化;还可以通过开展社团活动、采风活动等让学生在生活中切身体会民族文化之美;在一些传统的民族节日,如“三月三”“泼水节”等举行节庆活动;在校运会、体育课中加入少数民族运动项目。可见,地方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建设及文化活动对民族文化艺术进行立体的、全方位的传承创新。第六,通过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的建设为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创新积累素材。有条件的高校能够建设地方民族博物馆、档案馆、史料馆等,对本地区的民族手工艺品以及相关的文物、史料进行保存和展示,在对史料进行保存的基础上,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民族文化研究和传承创新的素材,如百色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等机构就起到了类似的作用。贺州学院的“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基地”采集到各种仪式、碑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照片15000余张,对相关的民间歌手和民间仪式进行了录音录像,已制录光盘200多张,并建立了“广西东部族群文化研究资料室”。研究人员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立项课题5项,主持广西“十五”“十一五”社科规划课题9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结语
传承创新民族文化是民族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需要。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离不开民族成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与教育密不可分。就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而言,地方高校从树立价值观到传授知识技能,再到引导师生对民族文化进行研究、传承、创新,可谓功不可没。地方高校的人才健全,可以从地方语言(特别是濒危方言)、族群关系、文化人类学、生态美学、民族学、社会学等角度全方位地对民族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可以说,地方高校一直都在为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承创新提供重要的支持,因此,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有助于提高本地区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的能力。(注:本文为2014广西高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项目编号:LX2014408)
参考文献:
[1]杨发庭.罗素论中西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篇7
铜文化 传统文化 传承 产品设计
铜文化博大精深、魅力无穷,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体系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西方文化的渗透,铜文化受到强烈的冲击,使得很多人抛弃了本土文化的精髓,让铜文化慢慢地消失在了人民的视野当中,铜似乎成了我们儿时的记忆,严重打击了中国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对绿色,传统材料的日益向往和怀旧情感加剧,这为“铜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也为铜在产品设计中的创新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1.铜文化与家居产品的关系
1.1铜文化与家居产品的释义
铜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关于铜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祖先留给我们最灿烂的文化遗产之一,象征着高贵、权利、地位和财富。铜文化最基本的物质表现形式就是铜雕,铜器等载体,这些器物都凝聚着当时传统手工艺人的心血和智慧,并且每个时期都有一段自己的发展印记。在奴隶社会时期,青铜器就大量使用,并创造出一个个世界青铜之最,如“青铜人立像”,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最大,最完整的青铜大立人像,号称“铜像之王”,在其后的朝代里,铜文化概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如货币、建筑、天文、气象等,陕西皇陵的铜马车,甘肃威武的马踏飞燕,以及长信宫灯,无不例外地把青铜铸造技术推向另一个高峰。家居产品与人生活息息相关,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与家居产品打交道。家居产品从用途上分类可以分为观赏性家居产品和实用性家居产品;从材料上又可以分为陶瓷、金属、塑料等不同材质的家居用品;从类别上进行分类,家居产品叉可以分为家具、床上用品、厨卫用具、室内配饰及日常生活需要的商品。总之,家居产品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并离不开社会传统文化和精神的需求,家居产品的深层内涵应该更贴近消费者的心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满足这种文化需求才是现代家居产品前进的主流方向。
1.2铜的优势分析
从铜的分类来看,我们大致把铜分为黄铜,红铜(叉称紫铜),白铜和青铜,从它本身的物理属性来看,它在锻、铸、刻等加工过程中会呈现出不同的纹理美,并在氧化、涂饰、焊接时会反映出质地感和视觉感,它的颜色及其丰富,是集富责、庄重、环保于一身,适合于各种场所。基于这两点,为铜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更为广阔的现实发展空间和丰富艺术创造的可能。
从文化承载来看,铜文化是中国人普遍认同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铜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它具有澄黄闪亮的光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贵气的色彩,不像别的金属那样让人感到冰冷,相反,它看上去很温和,能更好地融入不同的家居环境,另一方面,铜材质容易实现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所以,它符合绿色设计的要求和可持续设计的思潮,在家居产品设计中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1.3国内研究情况
中国的铜文化源远流长,所以,各位学者们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几十年来在海内外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出版多部独著与合著,如:《青铜器简说》、《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新铜器新时代》、《吉金文字与青铜文化论集》等等…一其研究的主要内容为青铜文化,工艺设计以及对铜雕大师朱炳仁一些作品的研究。有些论文已被收入《世界学术文库》或获奖,研究内容也相当广泛,如2010年,在中国(铜陵)青铜文化论坛国际学术会议的召开,为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关于《铜在家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这方面的内容,国内关注度相当匮乏,对于“铜家居”这方面理论著作的关注度还是不太高。因此对于铜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没有起前瞻性的作用。如何在铜文化的传统和创新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并如何将铜艺与家居产品、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这是我们设计师应该考虑和深思的问题。
1.4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中的应用
1.4.1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形态中的应用
家居产品的形态是营造产品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主要是通过产品造型的尺度,形状,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构成关系所营造出来的一种产品氛围,这种形态会使人产生一种不同的心理情绪,如夸张、趣味、神秘。具有象征性意义,在产品形态中融入铜文化元素,会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认知和心理感受,如青铜时代的司母戊鼎,将其四平八稳、雄伟庄严的形态运用到家居产品中,其精细神秘的饕殄纹和雕饰也会给人以大气但紧凑,不乏精致的感觉。当然,在家居产品中我们不仅仅是简单的形态模仿,而是应该把铜文化的这种内涵和心理感受通过设计表现出来,这才是真正地将铜文化元素的形态语义融入家居产品设计中。
1.4.2铜文化元素在家居产品色彩和机理中的应用
色彩是家居产品中最抽象化的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表现手段,是情感和文化的象征,在家居产品设计中,不仅具有审美性和装饰性,而且还具有象征性,这种色彩所带来的视觉感受,深刻地影响着产品的文化内涵,作为铜文化的基本载体之一――铜材质的色彩是及其丰富的,如青铜是红铜与其他化学元素(主要是锡)的合金,其铜锈呈青绿色,称为青铜。黄铜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制成,耐磨性好。它的色彩不仅是吉祥、富贵的象征,而且非常醒目,能够引起人们的视觉动感和心理反应,白铜呈银白色金属光泽,用在家居产品设计中让产品看起来更简洁,更时尚。所以,将铜这种丰富的色彩运用在家居产品设计中,可以让铜从金属的生硬变得柔软起来,并使得铜锋芒的现代感和温婉的历史感得到了最后的交融,它特有的美感、生命力、艺术品质和环保性,切合现代社会的审美趋势。
2.铜在古代家居产品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2.1长信宫灯案例分析
在古代,从铜的开采与冶炼,到生活中使用的器具,再到与青铜文化相关的信仰等这些都是铜与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体现,汉代的长信宫灯就是古代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具,是古代设计中的精品,集审美、实用、科学于一体,对现代家居产品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该灯具高约48厘米,高约44厘米,整个造型是一个宫女呈跪坐直腰姿势,惟妙惟肖。她一直手在下面拿着底座,另一只手往上护灯,整个产品无任何装饰,所以显得整洁干净,作为一件日常用品,它保证了其基本功能,最值得一提的是,此灯具的灯罩和灯盘都设计得非常合理,使得光照效果和角度能进行调节,为了方便使用者更好地操作灯盘,制作者在灯盘的外缘设计了手柄,使用者可以转动手柄从而控制光照的方向,整个产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的智慧和结晶。长信宫灯除了具有审美性和实用性外,还具有科学性,当宫女呈跪着的姿势,断开的中空右臂与灯罩相连所形成的空管会使烟雾从此处被吸入宫中腹腔,为了更进一步吸收烟雾,我们可以在灯具的底部盛满了水,而且,在宫女的腰及腿的连接处设计了一个转角,使得未被吸收的烟雾被挡在内部而不致于迅速回流,符合绿色设计的设计理念。总之,长兴宫灯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上的瑰宝,无论是它的工艺还是它的功能,都对现代家居产品产生深厚的影响。
2.2被中香炉案例分析
被中香炉是中国古代盛香料熏被褥的球形小炉,又称“香薰炉”,这里所提的香薰炉是以铜材质为主的,它的设计符合人机工程学,在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在炉体的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可以自由转动。同样,内环和外环相互支撑,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受重力作用的影响,导致它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由此可见,被中香炉是古代一种先进技术的载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反映出中国古代铜文化在家居产品上的科学应用。
2.3古代铜家居给现代家居产品设计的启示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让铜文化重新回归到家居产品设计中,将铜文化与家居产品设计相结合,将其古代铜家居的美学思想运用到现代家居产品设计中,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提炼铜文化中的精髓和灵魂,用时代的角度去认识传统,创造出独特的、优秀的现代家居产品。
3.对未来铜家居的展望
现代的家居设计应该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认识的基础之上,将现代元素与传统元素结合起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用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家居产品。以下几点是我对未来铜家居所寄予的创新与展望。
第一,将铜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达到和共生的整体生态观。即铜及铜艺与其他材质或现代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出既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要求,又具有文化底蕴。如在2015年的米兰设计周,由杨明杰设计的新手工艺之屏风系列――中国画的三围解构。利用紫铜跟亚克力结合,整个造型简洁叉不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对中国传统手工艺――铜艺的再发现、再思考、再设计,利用传统工艺,结合当代的设计手段,让由传统的工艺演绎而来的创新产品具备当下人们的审美标准与生活方式,让传统手工艺焕发新生。
第二,将铜文化的精髓和灵魂来渲染家居产品,使家居产品更加具有文化魅力。铜的颜色是及其自然与丰富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将黄铜、紫铜、白铜等进行不同的搭配,使其家居用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同时,将不同色调的铜与其他文化结合,如将国画,太极、旗袍等中国元素运用在铜家居中,用来表达设计理念,彰显民族个性。
篇8
长株潭地区是湖南省经济文化中心,伴随该地区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步伐,其空间布局、功能定位、经济结构和社会形态等都发生着迅速而深刻的转型。在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一些优秀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生存空间不断受到倾轧,其原本依托的生态环境也已经或逐渐被破坏殆尽。如何挽救长株潭地区濒危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并对其进行“活态”地保护与传承,是必须直面的问题。从“活态”角度研究其传承模式,不仅延续了历史与文化脉络,更有利于传统工艺美术在现代社会焕发蓬勃生机。
一、重构文化生态,打造传承载体
民间美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类别,它的存在和传承方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有可供静态展示和流传的“有形”艺术品,还承载着诸多 “无形”的文化特征,如手工艺和民俗等。谈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延续,就必须考虑到这种精神性的存在对生存环境的特殊要求,它不能脱离文化遗存原本存在的土壤,只能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空间”中生存。在长株潭城市一体化的高速进程中,大量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基础事实上已经不复存在了,能否重构这种文化生态,正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建立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展示馆。
长沙的“湘绣博物馆”馆藏了大量湘绣名家的绣品,但这只是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静态”保护,近年来,在杭州和江西等地新建的“手工艺活态展示馆”采用“情景还原”的方式对“文化生态”整合与重构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此类博物馆一般分为:陈列展厅,用以介绍各类工艺品的历史渊源、制作流程、艺术特色等;另设手工作坊厅及兴趣室,由艺人为参观者表演传统工艺,游人也能动手操作,现场体验同时兼有教学功能;此外还有配设有生产厂房和营业厅等。这正是“活”态保护的一种形式,长株潭地区亦可借鉴这种保护范式,建立“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活态展示馆”,将展馆作为文化的传承载体,“静态”展示与“活态”传承并行,实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在当代乃至未来的不断延续和发展。
据2012年普查的情况,长株潭地区民间美术类文化遗产的分布状况为:长沙市26个,株洲市14个,湘潭市5个。①可将湘绣、火花、铜官窑陶瓷、浏阳石雕、望城剪纸、棕叶编、醴陵皮影戏、中国红釉上彩绘技术、株洲县朱亭邹桂文木雕、株洲县刘双喜油漆画、芦淞区百井剪刻纸艺术、蓝印花布等内容遴选后纳入展馆,展馆不仅展示完成的作品,还同时展示制作过程和工序,如能以展示、教学、体验、生产、销售结合的形式呈现,则较之静态的实物、文字、图片更为全面,能让文化遗存保持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
(二)保护民俗文化,全民参与,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
尽管以“活态展馆”的形式能呈现传统手工艺的部分形态,但毕竟是一种标本式的保护,已经全然脱离了民间美术的生长环境,且保护的种类有限,只能是挽救濒危文化遗产的权宜之策。“上导之为风,下行之为俗。形成习惯,世代传承,是为风俗。”②唯有形成风俗和习惯,民众才会自觉自发地将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融入日常生活。在这个问题上,最关键且长效的办法是需要政府积极引领保护民俗文化,全面提高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全民参与保护与传承,营造适宜的社会环境。譬如在高度现代化的日本和韩国,民众的日常生活依然中会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集中展示各类传统工艺品;在政府划分出来的历史街区和民俗村,工匠依然在手工作坊从事着传统工艺,生产和售卖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用品。也唯有如此,各类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态”的保护和传承。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和韩国的做法切中肯綮,我们当效法之。
二、赓续文化薪火,构建传承体系
(一)传承人、后继者、民间协会共同构成的传承队伍
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保护与传承的另一个关键是保护“人”,作掌握特殊技艺的民间艺人是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他们是极其珍贵且濒危的文化资源。要解决民间美术传承人“断代”问题,我们应该通过宣传和激励提升民间艺人和传统工匠的社会地位,使全社会意识到他们的文化价值,将他们等同于“艺术家”而非“工匠”来对待。此外,还需要定期向公众开放手工作坊,吸引公众注意,提升艺人自豪感和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要求传承人不断研修、学习以促进技艺的提高;再以文字、图片、录音、录像等方式全面记录他们掌握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技艺和知识等;分阶段、有计划地征集并保存他们的作品,制作成教材和宣传片,以电子媒界的形式传播等。
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要保持“活态传承”的状态,还要注意艺人工艺技术的继承与改善以及“后继者”的培养。尽可能为艺人提供活动空间,定期组织手工技能表演,以展览或竞技等形式供艺人交流、施展和拓展技艺等。提升年轻人学习和从事传统技艺的兴趣;通过媒体传递授徒信息,在全国范围开展拜师学艺活动、组建民间协会等都有利于“传承人队伍”的形成,能确保该项遗产后继有人。
(二)将民间美术与学校教育结合,持续培养有生力量
培养民众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开发和利用地方美术资源,自觉自发地参与保护与传承,需要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课程纳入整个教育体系,使民众从小接受民间艺术的熏陶和潜移默化,成为传承与保护工作中可持续发展的有生力量。
幼儿的民间美术教育主要是对孩子进行有目的渗透和熏陶。通过家长带领幼儿参与民俗活动;在幼儿园设立民间美术体验教室来欣赏作品,培养儿童对艺术品的感觉、知觉和美感意识;选取能进行实践操作的民间美术样本进行临摹和创作等;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对家乡传统艺术的热爱。
小学阶段,长株潭地区各学校可以因地制宜,与校内资源进行整合,进行校本课程的研发,如蓝印花布、火花设计、剪纸等易于实践的内容等,都是丰富的民间美术课程资源。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制作过程并举办展览,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此外,还可以以“民间美术文化遗产”为主题,定期举行全省绘画和作文竞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儿童对当地民族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中学阶段,注重拓展对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学生对本土的民间美术的关注,了解地方民间美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当地民间美术的主要种类、地方民间艺术造型特点、审美特征、工艺流程等。在日常教学中以“熏陶、渗透、融入、践行”的方式培养保护与传承的后备人才。
地方高校应邀请民间艺人进课堂授“绝活”,鼓励美术教师向老艺人拜师学艺,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课程列为必修或选修科目。有条件的高校,还可成立民艺系,培养有志从事民艺工作的专业化人才,肩负起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重任。
三、振兴传统工艺,摆脱传承窘境
长株潭地区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且分散,除“湘绣”已形成规模化发展外,其他多属于规模极小的零散作坊,处于无序发展和自生自灭的状态,因不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面临濒危窘境。要避免单一以“遗产”或是“馆藏”的方式存在的局面,就应该让民艺作品成为民众生活的一部分。不断被生产和销售,在发展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真正的“活态”存在方式。
这需要政府职能部门承担具体而有效的工作。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不断开拓市场,为该地民艺作品的生产和销售提供信息,再设立长株潭地区工艺品信息网,搭建艺人与消费者沟通和对话的平台。其次,对在传承发展传统技艺、大力培养后继者以及拓展销售渠道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民间艺人进行表彰和奖励,以促进传统工艺的振兴。第三,对学习民艺品制作的年轻人发放生活补贴,保障其生活,能专心致志从事民艺传承工作。第四,定期举办民艺作品的展览和展销活动,让民间艺人彼此交流和展示技艺,以促进技艺的提高。
振兴传统工艺,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是民间美术文化遗产摆脱传承窘境的有效途径。要建构合理有效的手工产业,长株潭地区应该将经济价值较高的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加以利用,如重点扶持和建立湘绣、铜官窑陶瓷、浏阳石雕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作为展示与宣传民间艺术的窗口;帮助长沙粽叶编、石、醴陵皮影、株洲县朱亭邹桂文木雕、株洲县刘双喜油漆画、芦淞区百井剪刻纸艺术、蓝印花布制作等民艺品走向市场,吸引更多民营资本进入民艺产业等。
科学合理的产业化既能为民间艺人带来理想的经济收入,改善其生存状态,又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文化价值。以传统文化拉动地方经济,又能推动民艺品与市场结合。从“湘绣”的保护来看,在产业化后得到了稳定的传承和发展,已经成为长沙市经济产业和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不仅为社会提供了所需的产品,还使“湘绣”本身找到了存在价值,更为重要的是保持了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活”性,使活态传承成为可能。
四、尝试创新思维,实现传承发展
在现代工业化生产的背景下,由于民间美术作品墨守成规和因循守旧,不可避免地经历了由盛而衰的过程,被视作粗鄙俗气的物品而遭到疏离,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让传统工艺和民间美术作品融入现代社会,既满足民众生活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并最终成为现代化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现代文明的发展和民艺品的使用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倘若两者能互为补充、相互融合,往往能创造出令人惊讶的经济和文化奇迹。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寻求变革与创新,实现民间美术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倘若一味只依靠政府投入来保护,那注定只能是苟延残喘,逃不过湮灭无形的命运。更何况“持续变化”本就是活态美术文化遗产的基本属性,正是一代代民间艺术家们的继承与创新,才使得遗产本身不断增值。
石涛说过:“笔墨当随时代”,民间美术之所以逐渐淡出时代潮流之外,其主要原因依然是维持固有形式,没有紧跟时代步伐。就像长株潭地区濒危的遗产蓝印花布,其图案的依然只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二方连续、吉祥图案等规整的纹样。如果能在图案的设计上寻求创新,结合现代艺术形式、融合传统与当代艺术,立刻就能拉近与世界流行时尚的距离,从而广受欢迎。此外,我们还能在蓝印花布的功用上做文章,比如设计整合含蓝印花布元素的坐垫、抱枕、腰靠、汽车内饰、包装盒、旅游纪念品等等,都能引领时尚,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生机,重回民众的日常生活。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曾说:“旧邦新命”,“旧邦’是应当保持且珍视的文化传统,“新命”当指随时代而变,对传统文化进行改造和推陈出新。也唯有不断地吐故纳新,才能增加民间美术文化遗产对现代社会的适应性,参与现代化的构建,时刻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劲的发展动力。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1c0096)
注释:
①徐美辉著.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报告.艺术中国,2012年第10期.
②顾禄著,王昌东译.图说古风俗:清嘉录.北京,气象出版社,2013年版,第2页.
篇9
一、标准化概念的定义及发展脉络
1.标准化的定义
1934年,美国约翰・盖拉德(John Gaillard)在《工业标准化与应用》一书中对“标准”作了如下定义:“标准是以口头或书面形式,或用任何图解方法,或用模型、样品或其他物理方法确定下来的一种规范,用以在一段时间内限定、规定或详细说明一种计量单位或准则、一个物体、一种动作、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项实际工作、一种能力、一种职能、一项义务、一项权利、一种责任、一项行为、一种态度、一个概念或观念的某些特点[1]。”
2.标准化概念的发展脉络
标准化的发展源于欧洲的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在美国得到了突破性的发展,产生了“美国制造体系”,怀特尼常被称作“美国制造体系”设计之父[2]。标准化的发展首先从军用产品开始,继而在民用产品包括:钟表行业,缝纫机行业,打字机行业,汽车行业,家具行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标准化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主要的时间段:
(1)1750-1914年以前,工业革命发展导致机器的大量生产,继而引发了标准化与传统手工艺之间的革命。
(2)1915-1939年之间,正当工业技术的发展时间,导致了以理性主义机器美学为主导的现代主义设计风潮,从建筑到产品,无一不遵循“少则多”的设计理念,减少了设计中的个人主观意识,提高了产品的效率和经济性。
(3)1940年-当代的工业设计,标准化产品的刻板与僵硬,现代主义设计的功能主义与反装饰特征,引发了设计思潮的多元化发展。
二、产品创新研发设计流程
产品在创新研发过程当中功能设计和形式设计缺一不可,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功能设计必须要考虑到外观设计的审美性,同时,外观设计也必须要考虑到功能设计的可操作性,同时,还要把量产的成本预算充分考虑在内,才能完成产品的生产和投放。
三、标准化与多样化之间的互动关系
产品生产的标准化与多样化同美国建筑师文丘里(Robert Venturi)在1966年提出的建筑学中“矛盾性与复杂性的”[3]一样,都力图解决“功能与形式”设计之间的交错关系,
3.1外观创新设计与标准化之间的协调关系
随着工艺的发展与市场需求多元化的发展,产品在外观设计创新方面的要求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也就是说外观设计应该与当前的工艺标准同步发展,既要满足市场对时尚设计的需求,同时更要符合现有工艺技术水平趋势,两者应该进行综合考量,力争满足结构与外观的共同要求,从而实现标准化原则下的外观创新设计。
3.2基于工艺美学基础上的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美学是德国包豪斯(Bauhaus)设计体系中的核心思想,Bauhaus认为所谓标准,可以释义为,任何一种广泛应用的东西经过简化,融合了先前各种式样中的优点而成为一个切合实际的典型,这个融合过程首先必须剔除设计者们有个性的内容及其特殊的非必要的因素。而一个公认的标准,是比已综合进去的任何个别原型更为成熟更为肯定的范本,往往可以成为整个时期正式的共同标准。
标准化美学基于两项基本概念:理性主义与功能主义。这两个概念同样也是包豪斯(Bauhaus)思想的出发点。标准化美学提倡的是基于制造业与工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对建筑,工业产品,进行模块化设计,以简约的体块与简要的线条构成的空间产品与工业产品,一方面从美学上剔除对风格的赘述将形式形态简约化,还原对建筑与工业产品的功能关注。令一方面简约造型与模块化的设计将大大提高对制造业对工业化材料生产的效率。因此,标准化美学概念的普及与推广在我国目前有社会性的公众意义[4]。
3.3基于成本预算基础上的标准化原则
现代主义的设计第一次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把经济问题放到设计中,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从而达到实用、经济的目的.,而标准化的设计原则又将经济成本问题推向了新的高度,标准化有利于成本的降低,相反却不利于产品的创新和形式的多样化,因此,作为设计师,在充分发挥主观创新意识的前提下,还要综合考虑产品的生产成本预算,依托现有技术进行标准化设计的创新。
结论.标准化设计并非毫无美学意义可言,其设计原则同样可以兼顾工艺标准与外观设计之间的需求,应将二者实现要求定位在同等的高度,运用本论文所提到的标准化设计原则进行综合评估,从而使“需求-设计-加工”三要素紧密结合,实现产品的标准化与时尚化设计需求。(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参考文献:
[1] 《工业标准化――原理与应用》Industrial Standardization-It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约翰・盖拉德(John Gaillard)
篇10
现代设计理论中“人本主义”的思想正日益浓厚,主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工业界提供新款式,而是关心社会,关心人类问题。产品设计的目标从单纯提供便利,向满足所有人(包括儿童、病人、残疾者)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转变,设计中力求人与物的和谐配合。
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而也造就了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并形成《考工记》、《工艺六法》、《漆经》、《木经》、《天工开物》等记载古代造物思想和工艺的文献。对这些文献稍加研究就会发现,我国传统造物中蕴含着丰富而优秀的设计思想,其主旋律——和谐对现代设计仍然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造物的含义
本文所说的“造物”,既指通过人工劳动而获得的物态化产品,同时也包括人们得到这种物态化产品的劳动过程或动作。前者可称为“人工物”,是使用一定的材料,为一定的使用目的而制成的物体和物品;后者可称为“造物活动”,是人类为生存和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生产,包含人类造物的劳动工程、方式及其意义。
人从自然的物质世界出发,利用自然所提供的材料,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通过造物活动,创建了一个人造物的世界。人造物与自然物的本质区别是其“人工性”,人工性的基本特征是:(1)经由人综合而成的;(2)可以模仿自然物的外表而不必具备被模仿自然物的本质特征;(3)可以通过功能、目标、适应性三方面来表征;(4)讨论时,主要着眼于描述性和规范性。这也就是说,人造物的本质特征是人工性以及人所赋予的目的性和价值。
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造物本质上是文化性的,它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人类的造物和造物活动作为最基本的文化现象而存在,它与人类文化的生成与发展同步,并因为它的发生才证实文化的生成。二是人类通过造物和造物活动创造了一个属于人的物质化的文化体系和文化世界[2]。
2《考工记》中的先进设计思想
《考工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手工艺技术专著,又名《冬官考工记》,问世于春秋战国时期,汉代又对其进行整理和编校,并作为儒家经典文籍之一,收入在《十三经》的《周礼》(即《周官》)之中。
《考工记》详细地记载了我国先秦时期许多重大科技成就和一些具体的工艺制造技术,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涉及制车、兵器、礼器、钟磬、练染、建筑、水利等手工业技术,还涉及天文、生物、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源流[3-4]。
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是古代历史上思想和文化成就最为辉煌灿烂、群星闪烁的时代。奴隶社会制度与封建社会制度相交之际的剧烈社会变革,为知识分子和工匠们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自由空间,出现了百家争鸣、空前繁荣的学术局面,为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思想文化传统奠定了基础。更可贵的是《考工记》在总结前人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和生产实践中形成了先进的设计理论,使其在中国乃至世界科学技术和设计艺术发展史上,都具有十分突出而重要的学术地位,东南大学张道一教授说:“凡是从事科学技术和设计艺术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考工记》。它不仅记录了2500年前的一些主要的造物活动,并且其中渗透着丰富的智慧,显示出一种科学与人文精神,能够给人以启迪,至今仍发出璀璨的光辉。”他归纳出《考工记》具有以下10个方面的“启示”: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智慧和经验;论述了“创物”与“造物”的关系;给出了“工艺”的完整定义;为工艺规定了设计和制作的原则;具体体现出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强调制造物品,要分析其机制,发挥其功能,以收到最佳的效益;体现了美学原则;具有总体规划的设计思想;记录了当时科学技术成就;是工艺技术的综合运用[5]。事实上,《考工记》就是一座丰富的宝藏,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就能挖掘出不同的珍宝。就拿“设计思想”来说,其内容也是特别深厚,下面仅以笔者的粗浅理解介绍其中的几个对现代设计仍然有价值的思想观念。
2.1强调设计及设计者的重要性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3]。这是《考工记》的开篇部分,意思是说“百工”是国家6种分工(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妇功)之一,有智慧的人设计发明、创作产品,再经“巧者述之守之”加以传承和推广的。百工的各项工作,不论是制兵器、烧陶、作车、造船等都属于“圣人之作”,都是神圣庄严的事情。它强调“百工”——传统手工艺设计者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古代社会人们不仅重视手工艺之设计创新,而且重视手工艺传统的继承和推广。设计者(“知者”)的成果(“创物”)通过“巧者”述守,使其在整个手工艺生产活动中得以传承。
2.2强调设计分工
《考工记》记载六大门类30个工种的手工艺技术,几乎涵盖了古代手工业设计的所有门类,包括木工7种、金工6种、皮革5种、染色5种、刮磨5种、陶瓷是2种。也就是说,一个具体的工艺往往就对应于一个工种,每一个工种有相应的称谓,例如:“木工”中包含了木制工艺的各项工种:制轮、造车厢(盖)、乐器、食器、弓箭、农具、建筑等,有“轮人”、“舆人”、“梓人”、“庐人”、“匠人”、“车人”等职。除上述这些专业分工外,书中还列举了各种交叉或更精细的分工;不仅有了细致分工,还有了技术协作。事实证明:分工有利于提高设计水平,有利于磨练百工的精湛的专业技能;而协作则突出了群体的智慧与力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可满足社会大批量生产需要[6]。
2.3强调设计规范,运用参数化设计方法
《考工记》对设计的“规范”思想是贯穿始终的。首先,在设计指导思想上,遵循严明的“以礼定制、尊礼用器”的礼器制度和“天人合一”的造物观,体现了对自然法则的膜拜,这使得我国传统造物从一开始就重视规范。其次,从设计和技术上来说,《考工记》本身就是作为官营手工业的技术规则和工艺规范而成书的。
《考工记》中强调“设计规范”的例子处处可见,例如:它用规范而统一的方式标示出产品及部件的名称用语;各种工艺规范里强化了标准的度量衡设计观的运用;从产品的制作生产到检验都有相应的工艺参数、要求和标准。
《考工记》还体现了中国古代运用参数思想和方法进行设计的思想。《考工记》中的实例很多,如:古钟、古车的设计制造[7-8]。《考工记》所载古代的参数设计方法,一般是选择器物的一个基本的或最重要的几何尺寸作为参数尺寸的基准。然后再按不同的比例常数确定相应的尺寸。
2.4强调“和谐”设计观[1-2,9-12]
普遍认为,《考工记》对中国造物思想的卓越贡献在于它提出了一个极为深刻的造物原则或审美价值标准,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是中国形而上的文化精神之“道”对形而下之“器”的规约,亦是中国传统造物思想之精华的扼要表述。
所谓“天时”和“地气”,《考工记》有专门的解释,书中写道:“天有时以生,有时以杀;草木有时以生,有时以死:石有时以泐,水有时以凝,有时以泽,此天时也。”“桔逾淮而北为枳,鸜鹆不逾济,貉逾汶则死,此地气然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意思是说,天有时助万物生长,有时令万物消亡;草木有时欣欣向荣,有时凋落枯萎:水有时凝固成冰,有时又转化为泽。这些都为天时。而“地气”指的是地质、地貌、地况、植被、矿物等多种客观存在的地理环境。而各地因天时地气的不同,就有了各地不同美质的各类材料,如“燕之角、荆之干、吴粤之金锡等”,这些即谓之“材美”。“天时、地气、材美”共同构成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中国古人素来讲究应天之时运,承地之气养,主张人与自然的沟通融合。这种“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对造物观念发生了重要的影响,将顺应天时与地气作为造物原则的重要内容,便是受中华民族文化精神深刻影响的造物观念。
《考工记》强调一切工艺制作都要以符合自然生态的规律和特点为先决条件,并且认为这些条件制约或决定着工艺制品质量的优劣。“材美”与“工巧”的原则,是在强调人适应于自然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出改造自然的原则。所谓“材美”,是肯定人对材料、质地品性的选择性,要求人们根据自身的需要和旨趣去主动地辨认材料对象的美质。如果说“材美”的原则还包含着一定的适应于自然要求的话,那么,“工巧”则包含着一定的主体创造性的肯定。它要求造物主体对“美材”予以“巧”治,即古人常谓的“因材施艺”、“适材加工”。也就是说,人尽管不能左右大自然,但人可以在认识、协调大自然因素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制天命而用之”,利用自然规律改造自然界。进一步说,这其中包含三层设计与造物思想:首先设计行为应遵循自然规律,这是设计的首要条件;其二,设计者应主动辨认材质之美,并在设计中做到合理地选材及用材;第三,精湛的技术也是设计成功的关键。
“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的造物原则也是整体思维在传统造物中的具体体现。这四项原则中每一项都是制约整体效能的关键,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构于造物的整体观念。也就是在观察上从整体出发,在工艺技术上重视局部;在物体造型上,重视整体;而在装饰上,则注重局部的刻画。民间的建筑木作、石雕、砖雕都是采用这种表现方法的,从选择材料到制作过程,采用以大取小,以方取圆,以粗取平的原则,这种减法的设计原则对后世颇有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造物原则的4个基本要素最终都归结到“天人合一”与“和谐”的统一性基础上。“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中的“合”字,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工艺造物的最高价值准则,唯有符合“合”之要求,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造物。古代中国传统工艺品和民间工艺品无不体现着“合此四者”的原则。贯穿在《考工记》里的“和合”思想,不仅反映在传统设计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上,还反映在人与物、物与物的和谐统一上。如“车舟人为车舟”篇中,强调车舟的设计应顺木理弯曲适度而无折痕,这样才能配合人、马进退自如,保证马行驶数千里也不会伤蹄怯行,御者终年驾车驰骋也不会磨破衣裳。这则二千多年前的设计标准已体现出现代社会“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主张,反映出我国古代社会充满人文关怀的“人性化”设计风格。3《天工开物》中的先进设计思想[13-14]
除《考工记》外,《天工开物》是反映中国传统设计领域所获得的丰硕成果的又一部巨作,作者宋应星是一位失望于科举而转向实学的普通读书人,他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于1936年撰成此书。《天工开物》共十八章,其中有十三章与造物设计有关或属于造物设计范围,大体上可分为七大类:农用工具设计;衣料染织设计;金属铸锻设计;陶瓷砖瓦设计;造纸设计;交通工具设计(舟车);珠宝琉璃设计(珠玉)。几乎涵盖了除漆器之外造物设计的各个方面。
3.1主张造物设计应该着重关心民生
《天工开物》所撰内容,主要着重于一般造物,并主张造物设计应“效用于日用之间”。全书以“农用工具设计”为首,着重于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造物,阐述了人赖以生存的水稻、小麦种植,筒车、牛车、踏车、拨车、等水利工具及耕种器具的设计及使用情况。在“衣料染织设计”篇,着重介绍各种布衣和毛皮、毛布、毛毡的设计制作。“陶瓷砖瓦设计”中首先论述民用器物;“舟车”篇也以民用杂舟实用槽舫和普通驴马大车、独辕车为主。
《天工开物》的编排和内容表达出“造物设计”应该适应商品市场和生活需求、注重实用器物的观念,体现了明代知识分子对下层社会生活民间百姓之需的理解和关注的思想。在《天工开物》记载的普通造物活动中,已看不到类似《考工记》中所表达的那种森严的伦理等级规范,所看到的主要便是设计、技术、分工、生产的发展痕迹。造物设计发展到这一时期,与文化艺术一样,越来越明显地分化为上层(为宫廷和士大夫服务)和下层民间(为普通民众服务)的两大支流。
3.2主张造物设计科学化,追求实用、和谐、适应自然《天工开物》探其一般造物规律,以普通日用物品为主,记述设计结构、数据、操作方法等,很多都有设计工艺图示,这反映出明代重实践、轻空谈,重试验观察、轻烦琐考证,重实用技术、轻神仙方术的科学精神。
《天工开物》对造物的“和谐性”与《考工记》是一脉相承的,并且得到了发扬光大。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更加强调“天人合一”,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了恰如其分的诠释——天工开物。这4个字本身及著作中的内容都表明:只有在人的工巧与天然物质条件相互协调适应,互相配合作用下,才能开发出适用之物。“适应自然、物尽其用”是对中国传统设计普遍要求。因为传统设计以自然材质为主要物质基础,只有适应自然才能符合客观规律。
第二,强调在设计时保证整个造物过程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规范性
不少学者在总结古代造物思想中的“和谐性”,注意了古人注意“人与自然”、“人与物”、“物与物”等多方面的协调,从《天工开物》中,还不难发现,古人造物设计时也特别强调“造物过程”的系统性和协调性。
“造物过程”系统性体现在要求各造物制作生产过程都能有效地协调各个环节要素,对每一环节具备的功能和外部资源都有详尽的类型分析。例如:无论是冶金、锻造还是制陶、造车,从原料与能源消耗、成品产率到设备构造以及器物尺寸、重量、容积比率和工艺生产所需工时、技术规范等等都有详尽的分析说明,某些关键处还给出工艺操作和结构示意图解,体现系统的设计安排。
“造物过程”的协调性和规范性体现在强调工艺的每个环节都代表着一个独立的单元,它们的完成一方面需要单元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另一方面必须按照严格细致的步骤、往复时间来操作,以保证环环相扣,确保有效性。
4结语
中国传统的造物体现了中国重视家庭和亲情,重视道德和人格培养,朴素节俭的传统人文价值观念。崇尚自然、归真返朴、天人合
一、物我相忘,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自然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传统造物重自我、以人为中心、物为我用的传统哲学思想。而这些观念也是现代产品设计中所必须和缺乏的。因此发掘传统造物观念中的精神内涵并将之融入到现代工业产品的设计之中,不仅可以使产品达到物质之美与精神之美的完美结合,同时,在全球价值体系重构的今天,摆脱对西方现代科学理性精神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是复杂的,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的造物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经过许多许多理论研究工作者的探索和设计人员的身体力行。但无论如何,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必将随着经济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而不断被发掘,与自然的和谐、对人性的尊重、对物品文化内涵的追求等传统造物精神必将会通过现代设计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潜铁宇,孟永刚.论中国传统造物思想的和谐观对当代产品设计的启示[J].包装工程,2005,26(5):276-277.
[2]唐林涛.设计理事学理论、方法与实践[D].北京:清华大学,2004.
[3]闻人军.考工记译注[M].闻人军,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3.
[4]戴吾三.考工记图说[M].济南:山东书画出版社,2003.
[5]张道一.考工记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6]肖屏.《考工记》设计思想探析[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7):41-44.
[7]刘克明,杨叔子.中国古代机械制造中的数理设计方法及其应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1,14(3):56-58.
[8]麦秀好,沈法.论中国古代车辆设计思想[J].包装工程,2006,27(3):165-167.
[9]胡飞.论中国古代造物的设计文化观念[J].艺术百家,2007,(4):142-144.
[10]李倍雷.试论中国传统造物观念[J].设计艺术(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5,(4):20-21.
[11]郑凌.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7,(6):8-10.
篇11
他乡遇龙舞
2003年春节,已获得日本NEPON株式会社聘请的陈洁没有回家过年,走在大阪街头,她心涌惆怅。突然,耳边传来阵阵欢庆的锣鼓唢呐声,这不是家乡龙舞的音乐吗?她寻音而去,看见一条雄姿英发的中国龙腾空而起,吞云吐雾,气势如虹,围观的大阪市民啧啧称赞。原来,是家乡的舞龙队在大阪做龙舞表演。
日本同事对来自中国重庆的龙舞表演大为称赞,这让身处异国他乡的陈洁倍感骄傲。后来,陈洁回国探亲,想带几件铜梁龙舞的纪念品给日本朋友,却发现铜梁并无此类产品。
“当年,航天英雄杨利伟来铜梁做报告,我做了一条微缩版的铜梁龙赠送航天英雄。由于工艺复杂又不方便携带,后来也没有量产它。”扎龙老艺人傅泉太的话让陈洁心中一动,“我何不开发关于铜梁龙舞的文化产品。”
铜梁龙舞历史久远,始于明,盛于清,繁荣于当代,多次亮相国际大舞台,不仅是铜梁的地方名片,也是中国乃至全球华人的民族徽号。以铜梁龙舞为文化背景开发产品,一是有深厚的文化根源和独特的文化元素可供挖掘,二是可以借助铜梁龙舞的全球影响力开拓市场、塑造品牌,三是龙舞文化衍生品本身是对铜梁龙舞文化的有益补充,有助于铜梁龙舞文化的传播。
就像写论文一样,陈洁把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梳理分析,创业的念头越发强烈。经过几番市场调研,她毅然放弃了日本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铜梁,创办“铜梁龙绣”。
定位做“龙绣”
“为什么会选择用传统挑花刺绣工艺来表现铜梁龙的形象,其实有两个方面的原因。”陈洁娓娓道来。铜梁龙舞是以彩扎的龙和灯为道具的舞蹈,是集舞蹈、音乐、美术、手工艺为一体的民间综合艺术。无论是气势恢宏的大蠕龙、端庄威严的正龙、激越火爆的火龙,还是古朴豪放的稻草龙、典雅灵秀的荷花龙……其龙头的制作都会用鲜艳精巧的挑花刺绣工艺增强装饰性。
除了彩扎龙灯本身离不开刺绣工艺,陈洁本人与刺绣也颇有缘。在四川外语学院读书时,因为学校离磁器口古镇很近,喜欢传统文化的陈洁经常去古镇玩,有一次,她见一位绣娘在绣一尾鲤鱼,穿针引线之间,鲤鱼栩栩如生,好似在荷塘里活蹦乱跳着。陈洁目不转睛,久久不舍离去。绣娘见小姑娘兴趣盎然,就把针交到她手里:“你来试试。”陈洁捏着那枚小针,小心翼翼地刺过细密的白绢,感受到丝线划过白绢发出的轻微震颤,非常美妙。
那天的尝试让陈洁迷上了刺绣,她诚恳地请求那位绣娘收她为徒。从此,陈洁的课余时间就泡在了师父刘明清的绣庄里,经过师父手把手的指导,她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刺绣技法。
回国后,陈洁第一时间来到磁器口古镇,邀请师父刘明清做“铜梁龙绣”的工艺师,负责为绣作配线制样,并培训绣娘。陈洁的认真劲儿打动了师父,她将自己熟识的几位蜀绣工艺师引荐给了陈洁。
陈洁将几位工艺师请来坐镇龙绣坊,等着铜梁福果镇的留守妇女上门学习刺绣。尽管是免费教学,签约回收刺绣作品,但看热闹的多,却没人愿意坐下来试一试。“绣这个一天能挣几个钱?还不如我打一下午麻将。”“一天弯起腰杆绣到黑,好伤眼睛哦!”陈洁每日苦口婆心,一遍又一遍解释,但就是没人愿意来。
三个月时间眼睁睁就过去了,陈洁坐不住了。她跑到福果镇镇长的办公室,将自己创办“铜梁龙绣”的思路仔仔细细地讲给镇长听,镇长欣喜地说道:“你这是在做十分有意义的事情啊,既帮政府解决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又在宣传铜梁的龙文化。”很快,福果镇政府免费给陈洁提供了一间教室作为绣娘培训基地,并且安排人手挨家挨户做动员工作。“第一期就有60多位留守妇女来参加培训,最终留下来了15位。”
“解码”龙文化
研发产品的过程就是不断“解码”铜梁龙文化的过程。最初,陈洁从网上找来一些龙的图案,彩印在白绢上让绣娘们刺绣,虽然绣的是龙,但铜梁本地人并不认同。“铜梁龙的尾巴是金鱼尾巴,不是一般的鱼尾哦!”一位老人看了陈洁店里的作品,摇摇头说。
陈洁很虚心地向老人请教,老人聊得兴起就将陈洁带回家,拿出一箱子关于铜梁龙舞的图片、文献资料,“这是我积攒了50多年的素材,从这些资料里你可以找到铜梁龙的原始特征。”陈洁如获至宝,认真研究之后,创作出了《双龙戏珠》、《荷花龙》两幅绣作,颇具铜梁龙的特征。
与此同时,“铜梁龙绣”成功加入了重庆市微型企业的队伍,得到了微型企业补助款。在参加微型企业创业培训期间,陈洁的绣作引起了重庆传媒职业学院院长石美珊的注意,石美珊决定在铜梁县召开的全县政府工作会议上呼吁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与保护,当石美珊讲到保护非遗的内容后,陈洁提着两幅绣作冲上了讲台。她手中金光闪闪的双龙和粉色的荷花龙立刻吸引了主席台上领导们的目光。多年来,铜梁在旅游文化纪念品开发上进展缓慢,但没有一样成型了的。会后,工商局长宋大荣将陈洁叫住:“‘龙绣’的定位,非常好。”
“铜梁龙绣”在铜梁县城的文化仿古街开了第一家品牌形象店。政府将这家店作为宣传铜梁龙文化的窗口,每有外宾来访,都会带来店中参观。“‘铜梁龙绣’的第一个顾客是一位来铜梁考察项目的巴西商人。”
2011年5月,陈洁接到一通电话,铜梁县旅游局通知她选送几幅作品去参加“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评选。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陈洁决定为这次大赛专门创作一幅精品之作——《龙腾四海》,为了完美呈现这幅作品,她决定请一位画家创作底稿。
陈洁敲开重庆市书画协会会长陈启树的办公室,说明来意后,陈启树坦言相告:“画龙不是我的专长,我给你介绍一位真正厉害的画龙人,就在我们铜梁。”
这位厉害的画龙人叫梁文勋,家中画有几百幅千姿百态的龙,全都是地地道道的铜梁龙。梁老得知陈洁放弃国外高薪回家乡创办“铜梁龙绣”,十分感动,当即表示将所有的画稿拿给陈洁用。
陈洁将《龙腾四海》的创作构想描述给梁老,这位80多岁的老人连夜创作,第三天就完成了画稿。在几位刺绣师傅的共同努力下,赶在大赛之前完成了这幅绣作。
龙体造型逼真,构图虚实相间,色彩明快夺目,绣工细致精美,这幅《龙腾四海》绣作代表重庆市旅游特色商品获得了“2011中国旅游商品大赛”的优秀奖。虽然不是拔得头筹,但是这份荣誉大大鼓励了陈洁以及每一位绣娘,她们意识到了自己一针一线缝出的是艺术、是荣誉。
荣誉不仅安抚了人心,也带来了良好的市场反响,温州一家电子商务公司主动找上门来定制了上千件小幅的龙绣摆件,接着银行采购绣品赠送VIP客户、星级酒店定制大幅绣作装饰大厅。曾留学日本,攻读中日商贸经济的陈洁对出口贸易颇有心得,很快她就与日本、英国建立起了长期的订单合作。
短短两年时间,在这位行事风风火火的重庆美女的带领下,“铜梁龙绣”走上了正轨。刚刚过33岁生日的陈洁坦言:创业非常累,也很快乐。
陈洁创业经验谈:
篇12
马勺脸谱造型因子提取
1.谱式因子提取
马勺社火脸谱的谱式概念是民间手工艺人经过无数代人的摸索和经验提出的。艺人在绘制大量的脸谱时为了便于记忆,按一定规律总结出不同的谱式,以便于社火脸谱的绘制。这是一种类型化、程式化的绘画方法。社火脸谱中谱式依据塑造角色的身份和性格等的不同可以将脸型分为对称型、破型、旋型、固定型、立体型五大类。对称型多表现忠正、庄严、尊贵的任务;破型多表现刚强、勇猛、不稳重且身份相对不高的人;旋型多表现凶恶、残暴且身份不高的人;固定型用来表现一些特定的角色,如包公、关羽、赵公明、杨任等。在马勺脸谱中,一般多采用的是对称型谱式。这也形成了马勺脸谱左右高度对称的艺术特色。
2.色彩因子提取
色彩是社火马勺脸谱最重要的视觉元素,它不仅能够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还是用来表现所塑造角色身份、性格的重要工具。色彩处理上,民间多以大红、大黑、大绿、大黄为基调,间以粉红、青紫等色,或以黑、白二色为各鲜艳色彩的间隔介色。黑白二色强有力的调和作用使原色彩艳丽却不浮躁,在对比中更厚实沉着。马勺脸谱色彩属于中国民间美术的色彩体系,因此具有中国民间美术色彩体系的特点。“民间美术色彩不只是具有欣赏功能的物质存在,更是创作者与受众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体现了民众心理的深层需求,代表了具有普遍意义的意识存在,是民族心理感情和文化思想的综合载体。”象征性是中国民间色彩体系的鲜明特征,其内部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伦理内容。在社火马勺脸谱中亦是如此:红色多表现忠正的形象,粉红色多表现老年的文臣武将,黑色多表现刚直的形象,绿色多表现侠义豪爽的形象,黄色多表现身份尊贵或性格刚烈、暴躁的形象,青色多表现勇敢凶猛的形象,蓝色多表现草莽豪杰的形象,白色多表现奸诈的形象,金、银色多表现神仙、妖怪类形象。民间艺人将此编成口诀:“红为忠勇白为奸,黑为刚直青勇敢;黄色猛烈草莽蓝,绿是侠野粉老年;金银二泽亮,专画妖魔鬼神判。” 赤、黑、黄、青是马勺脸谱中最主要的几种色彩。红花脸是马勺脸谱中数量最多的一类。进一步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因子分析法对红花脸马勺脸谱中的主要色彩,进行更深入地提取,取得最具特点的色彩,最后归纳出这几种代表色:红、黑、蓝、绿、黄、白。
3.纹样因子提取
纹样是马勺脸谱除了色彩之外另一最具特色的要素。陕西社火马勺脸谱的纹样稚拙,造型夸张豪放。繁杂的纹样也是马勺脸谱粗中有细的体现,以细腻、柔和之美中和过度的粗犷、雄壮。马勺脸谱的纹饰、图案使得角色具有更好的辨识度,也使其色彩纹饰更为丰富,更具艺术观赏价值。纹样作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时代的象征性,因为各个时期的纹样各自代表了当时人们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所以不可避免的被烙上时代文化的印记。而象征手法的广泛运用是我国传统纹样的一个明显特征。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与摸索中形成了一定的公众审美标准,并为所见的事物赋予了独特的内涵与象征意义。这使得事物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外在形象,还上升到了情感化的境界。马勺脸谱中所运用的一些纹样正是符合群众共同的民族文化情感的。宝珠纹、佛手纹、太极图、火苗纹、旋纹、金钱纹等都是较常用的纹样。
结论
篇13
传统竹文化;竹材特性;现代竹材产品;创新点
1竹文化的核心与概述
1.1竹文化概述
在探索中国竹文化时,先收集、整理了竹材在传统产品中的运用情况,然后对竹材在现代产品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收集了相关资料,提出了自己的设计观点和理念,并将竹材运用于现代产品中。纵观全球,我国是竹资源比较多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开发、使用竹子的国家。竹子的生长周期短,砍伐之后仍然可以再次生长。对于环境不够好且天然林数量极少的我国而言,竹确实是一种非常好的替代材料,也是一种非常好的生态环保材料。结合现代加工制造技术,目前,已经研发出了全新的现代竹材料。新型现代竹材料的出现为创新主产品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竹材产品天然的纹理使产品具有大自然的魅力,带有简约感和朴素感。无论是现代电子产品,还是家具,都没有充分运用竹材,只是简单的尝试。其实,借助现代技术可以更好地推广竹材产品。
1.2研究总体思路和框架
本研究主要从3个角度探析了我国传统竹文化,即人文价值角度、审美价值角度和生态意义角度,最后把焦点落在现代产品设计应用方面。经过前期调研、分析,简要研究了竹材的创新运用设计,并将其融入相关改良产品和创新产品的设计实践中。经过相关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运用方法和途径。本文主要采用的是理论研究与调研相结合的方法。笔者在充分阅读、研究哲学、审美专业等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实验方式和调研方式探析审美方面的内容,并参照材料学等一些领域的理论成果,结合具体实践项目完成研究。
2竹材的可行性
竹材具有丰富的特性——纹理清楚,用竹材制成的产品典雅、清新;竹质细密,而且硬度大,有较好的韧性,用它制成的产品比较结实,表面光度好且不滑溜;竹材不易膨胀,特别是经过碳化处理的竹材,不会轻易受到温度和湿度的影响,用它制成的产品耐潮、耐干,不易形变。
3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切入点
3.1不同材质的搭配设计
通过对市场中竹材产品的调研可知,竹质产品不多,除了一些竹制地板、竹制工艺品、家具外,还有部分款式常见的竹纤维衬衫。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材质方面的创新。但是,现代设计对这些竹制品的影响微乎其微。金属材质能够展现出坚硬、挺拔和简约的特性。与原竹或者竹压板表达出来的自然、朴实的感觉完美结合,不仅能够展现出竹材完美的纹理,而且竹材原本的色调也与不锈钢相辉映,让人们在休息的同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竹压板与金属型材的组合极其协调,表现出了一种极其明显的现代感。尽管有些设计颇具新意,但是,普遍表现出了一个共性,即突出竹材与其他材质,特别是现代材质的组合。经过比较可知,我国大部分竹材产品选用的材料比较单调,竹产区的优势只表现在竹材的加工方面,在新产品的设计、研发等方面还有待提高。竹材与塑料材质搭配在一起体现出了产品的创新性,也增加了产品的看点。陶瓷与竹材的结合将两种不同材质的特性发挥到了极致。这种搭配不仅美观,还传达出了产品本身的简约、朴素之美。
3.2竹板材作为设计载体
传统的竹材产品还停留在竹原材的加工上——采用雕刻、编制等工艺制作产品,但是,现在利用竹原材设计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批量化生产的设计要求。竹原材经过加工、压制成形,变成了性能稳定、结实、坚固的竹板材。这样做,有效解决了不能批量化生产竹材产品的问题,扩大了竹产品的使用范围。优秀的竹丝编织工艺师凭借手工艺术能够做出各种各样的竹工艺品,展现出竹的美,重焕其光彩。将竹这种古老的元素融入现实生活中,能够让人们体会到手工艺的温馨和自然的美妙。
4结束语
此次研究让人们对竹材有了新的认识。我们要好好利用竹材这个强大的可再生资源,将传统的材料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将其融入到当前的设计中。当前,木材资源紧缺,乱砍乱伐现象严重,再加上木材的生长周期长,直接破坏了生产环境。因此,开发新的资源迫在眉睫。在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下,竹材具有优越的性能,所以,它必将慢慢走入人们的生活中,更好地为人们的生活服务。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承者,也作为将来设计行业的从业者,笔者去了解竹文化,研究传统文化的精彩篇章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设计是一种态度,它不是简单、肤浅地给出造型——只有有生命的东西才会有它无法复制的精彩。然而,赋予设计产品精神与内涵的莫过于深远而厚重的文化,莫过于对本土文化深刻而出色的解读。
作者:于淼 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王艳.浅谈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C]//2008年国际工业设计研讨会暨第13届全国工业设计学术年会论文集.深圳:中国机械工程学会,2008.
[2]芦希.竹文化在陶瓷产品设计中的运用[J].佛山陶瓷,2010,20(3).
[3]卢艺舟,陈斗斗,陈海燕.浅谈竹材在现代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竹子研究汇刊,2006,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