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行政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不紧。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主要是通过制订和实施一系列合理的规章制度制约引导学生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更多地由教育者将教育内容“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通过各种教育活动探化到大学生的头脑中,内化为他们自身的品行和习惯”。②从理论上说,管理能促进教育,教育能保证管理,管理必须与教育相结合。因此,应克服只讲管理不讲教育,或者只重教育不重管理的倾向。但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常规行政管理与思想教育存在着脱节现象。我们知道,作为管理对象的大学生,是有思想、有理智的人,他们的行为虽受制于规章制度,但主体行为还是由思想意识和价值观直接控制的。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只有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配合才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三)缺乏系统的管理知识,管理效率不商。由于高校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没有统一固定的被所有管理者接受的模式,也由于这种管理还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因此缺乏理论的指导,靠经骏管理者居多。若是这种状况不改变,要想提高管理效益是有难度的。
(四)管理学生的制度不够完善。在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中,逐步确立一系列科学的管理制度,有着不容忽视的极其重要的作用。从制度管理上来说,有三个环节:一是管理制度的制订;二是管理制度的实施;三是管理制度的补充修改。在高校管理过程中,对有些不完善、不成熟的管理制度,没有及时加以修正补充,这影响管理效率。
另外,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某些方面管得过细,而某些方面缺乏严格要求,有时视学生为被管理对象,有时管理的民主度放得过宽等现象,所有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当代大学生管理的实际,需要对常规行政管理进行再认识,慎重积极地进行常规行政管理理论新建构的探讨,以便进一步发挥“管理育人”的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特点
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统一性。它是指常规管理政策、法规、制度的统一。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以及其他行为管理的法规,是全国高校都要贯彻执行的。这种政策的统一性,对管理好学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说,它是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关键。学校其他规章制度的制订和执行都不能与此相背,否则,学生管理就会乱套,管理工作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杂乱无章。
(二)强制性。它是指对学生具有非常严肃的约束力。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而更多的是靠采取强制性的行政管理措施。学校行政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象思想教育工作那样具有灵活性和弹性。思想教育往往表现为通过知识传授、人格感染以及启发、诱导、说理等方式,影响教育者成长和发展。而常规管理总是同规章制度、法制纪律相联系,是通过一定的规章制度、法制条文和纪律措施以约束、控制等方式影响被管理者成长和发展。它一般有“法”的约束功能,不允许违反,否则就会受到纪律处分。如《学生违纪处分条例》中的有关规定,就是针对那些不守纪律的学生而制订的,只要触及到就要受到纪律处分,以此来促进他们改正错误,做遵纪守法的学生。
(三)程序性。它是依据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流程,完成常规行政管理任务。这种管理任务往往是基本不变的。如从学生人学至毕业,整个过程可分为人学阶段:招生、新生报到、注册等;学习阶段:学习管理、生活管理、奖学金与助学金评比、三好学生等奖励和学生处分等;毕业阶段:毕业鉴定、颁发毕业证明、调配、派遣等。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但这都是常规性的任务,具有周期性流程的特点。
(四)动态性。它是指常规行政管理要适应学生的变化和发展。每所学校的学生数虽处于相对稳定,但亦有变化,每届学生或多或少有些差异;往往同一届学生人学时与毕业时相比,思想观念、价值观、人生观和兴趣爱好都会出现新的变化。更何况,作为被管理者的学生具有能动性,“在管理对象运动变化的情况下,如何注意调节,适应各种变化,以达到整体的、长远的目标,这就是动态原理的实质。”③因此,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搜集信息,随时进行一些调节,适应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客观现实需要,要在动态中实现管理目标。
三、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作用
根据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已有的实践经验,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基本作用主要有:
(一)约束作用。大学生行政管理既靠教育,又靠制度。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什么是应该做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应该做而没有做或不应该做而做了就要受到处罚。制度为大学生提供有约束力的行为准则,许多规定具有“法”的作用,如学籍管理办法、考场规则等.都是不允许违反的。正是这种管理的约束力,保证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学习秩序的正常化。
(二)教育和激励作用。学校的一切措施包括行政管理制度,都是基于培养合格的人才这一基点制订的。约束学生的某些行为规范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指导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说常规行政管理政策和制度,既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又是一种教育的手段,起着教育学生、激励学生的作用。对大学生的教育激励作用,在执行奖励条例时,表现得尤为明显。
(三)评估作用。“学校对学生的评价,是通过贯彻执行各种规章制度而进行的。”④学校评价学生,是根据培养目标以及各阶段的培养要求,制定出一套对学生的奖惩办法和条例,依据这些办法和条例,衡量学生的表现,确定奖惩。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学生在思想、学习、行为、品德及遵守规章制度等方面有关情况或资料进行收集、登记和整理综合,从而作出合乎学生本来面貌的客观评价。
(四)反馈作用。常规行政管理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管理制度的一种检验过程。常规行政管理的指导思想、组织协调和所订的规章制度是否合理,管理过程是否得体,管理的手段和方法是否科学,管理的效率是否高,管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诸如此类的问题,只有通过反馈才有可能作出正确的回答。
四、树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的新观念
观念虽然是客观的反映,但它同时又支配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要突破常规行政管理中的某些框框,首先得从观念转变人手,只有常规行政管理观念的更新,才会有常规行政管理行为的转变。
(一)树立创新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冲击,各种文化的冲突和整合以及大学生群体的变化,原有的一些程式化的常规行政管理已变得不再完全适用,因此也不能再套用和照搬原有的管理方式。应从实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借鉴国内外的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大胆地进行创新,从常规行政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上进行新的摸索,走前人和别人没有走过的管理之路,逐步形成新的管理理论。
(二)树立信息观念。当今的时代信息瞬息万变,大学生正处在接受知识、获取信息的最佳年龄段,他们思想活跃,接受信息快,容易与时展的脉搏产生共振。因此,在大学生的管理过程中,要想随时把握他们的发展趋势,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就必须建立起信息观念。比如,学生中横向联系的社团组织,由少数发展到多数,由单学科发展到多学科,由学校发展到社会,向着纵横交叉的网络化组织发展。如果管理者还是墨守成规,闭目塞听,不树立起信息观念,要想对此进行管理,是很难的。
(三)树立服务观念。常规行政管理者必须正确对待大学生在教育和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不仅是教育、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所以管理者在把学生作为管理对象的同时,也要把学生作为服务的对象,从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学习生括等方面全面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因为“要搞好人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就必须从人的心理规律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征出发”,⑤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正是考虑及满足学生某些心理需要的表现,在常规行政管理中取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使学生能自觉纠正某些片面的认识和过激行为,真正起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作用。
(四)树立整体观念。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从横的结构关系看,有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断面,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从纵的层次关系看,从校、系到班级,有行政管理部门又有学生各级组织,他们之间既有上下的关联性,又有各自的独立性;从常规行政管理活动看,既有管理的连续性,又有其阶段性,同时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思想政治工作等还有一个整体协调的问题。因此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必须有全局观点,有一个系统的运筹规划。坚持管理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与思想工作相结合,坚持常规行政管理与其他工作相结合,只有这样,才会发挥其管理的整体作用,克服与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等彼此脱节的状况。
总之,大学生常规行政管理工作有其相对的独立地位和作用,它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有着思想政治工作等不可取代的特殊影响力。目前大学生管理工作存在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原先那套学生管理办法不可能完全适用,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联系实际,进行理论上的探讨,以提高大学生管理的实际效率与水平。
注:
①顾翔主编:《大学生管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版,第70页。
②④李锦坤主编:《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天津人民出版社l988年7月版,第120、242页。
③何钟秀等著:(领导与管理》,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12月版,第224页。
篇2
3、提纲。在反映思考,理清思路,并形成条目后,写出提纲。提纲是论文的基本骨架,有了提纲,作者写起来就会目标明确,思路开通。提纲的内容主要是按题题目、前言(文章的宗旨目的)、 实验材料与方法、讨论与结论的顺序进行。
篇3
1、网络思政社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随着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给人们提供相当多的便利,大学生网民越来越多,网络上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可以说是无奇不有,吸引着大学生们。大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引导,出于既能满足大学生上网的需求又能净化大学生的思想的考虑,在贯彻中央关于“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的思想,易班采用严格的实名认证可以保障师生的健康网络环境,易班的出现正适合了目前网络思政教育的现实要求。
2、打破传统观念下获取信息的单向性
传统观念下,学生获取班级、院系以及学校的通知的途径是单向的,学生只能接受信息而没能主动去获取信息,比如老师的通知会让学生干部口头或信息传达,院系的各项活动主要通过学生干部宣传、纸质海报宣传、电子屏幕宣传等等,花费相当多的宣传资源。利用易班开展学生活动,不仅打破了传统学生活动所面临的时空限制,即单向性。易班网是师生现实活动的虚拟构建,提供了传统学生活动所缺乏的虚拟互动平台,其独有的院系班级的网络关系优势还有助于组织者创新学生会活动形式,包括活动通知、活动计划贴宣传、后期活动成果展示以及同学们话题互动等等。易班平台有利于班级、院系乃至全校学生主动获得学生会活动宣传资料,超越了传统单向性的传达活动通知,也超越了传统局限在班级范围内的活动,学生们可以选择性的参与非本班级、非本院系的活动,同时学生获取信息的时间非常及时有效,获取活动内容宣传直观明了,从而更加全面、及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会活动。
三、学生易班网络社区的现状分析
1、参与度不高、吸引力不够
易班起初在推广的过程中依靠行政力量从上往下地推广,从校级到院系再到班级。很多学生习惯QQ、人人网以及微信等互动平台,在这些平台上进行交流,分享一些娱乐性信息。易班的开展以“网络思政教育”为主,加上起初的信息量较单一,学生往往会将易班和QQ、人人网以及微信平台进行对比,易班上缺乏娱乐项目的现实、缺乏非主流的信息使得学生一下子难以适应,而且学生对易班各版块的熟悉度也不够,使得学生的参与量不够以至难以进行互动,学生们会产生一些抵触的心理。在平日的班级管理、院系管理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QQ、飞信,师生之间的互动主要通过QQ空间和邮箱的回复、微信状态时时沟通,这些沟通方式也是比较便捷的。目前,老师们尤其是辅导员对易班的认可度不断地上升,但是现实实施过程中,比如院系从辅导员中选一位担任易班指导老师,该指导老师易班活跃度较高,其他辅导员参与度不够,没能真正使得易班成为思政活动、资源共享的平台。
2、易班社区平台信息缺乏整合性
如今易班作为思政网络社区具备通知、主题班会活动、院系活动报道、学生作品展示、学生博客撰写等等一系列功能,当然也存在一些特色板块比如公益板块、创意板块以及热门话题等等,从目前易班的发展情况看,信息分类较多,在班级、院系都有帖子发放处、公告发放处,但是各种板块分类较多、较杂,信息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比如按信息内容进行分类、按信息时间先后进行分类等,使得学生们寻找信息难度大,花费的时间多,也使得学生感受到信息可信赖度低。学生学习是第一任务,易班在教学方面的板块相对较少,即使得专任教师较便捷地进行带教互动、作业布置等板块较少,教学资源信息较分散。目前,在易班网络所有师生均在一起,没有区分辅导员还是专任教师,两者在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上是有区别的,没有进行板块划分,毕竟学生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目前,易班上第二课堂活动较分散,第一课堂内容稀缺。当前,沪上很多高校校园网信息平台已经较完备,易班所拥有的一些功能和信息项目校内网上也会设置,学生经常会浏览校内网上的动态和个人信息门户内的个人上课安排和成绩情况,校园网一般是比较系统的,这一点易班暂时还没有那么系统,但是易班拥有优于校园网平台的双向互动功能,校园网仅仅是一个单向信息的一个平台,两者若能整合资源相互兼容,这样,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整合后易班网络社区平台应该在校园网基础上进行信息和内容的增加,增强师生之间双向互动。
四、如何更好开展学生易班网络社区的对策探究
1、“校-院系-班级”管理模型构建。
目前本校易班管理实践模式从上往下依次为学校易班发展中心、院系易班分站、易班班级三个层次。在接下来的易班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加强学校易班发展中心的统筹作用,统筹作用包括整个学校层面信息的和活动建设,院系层面需要将易班分站和本院系的学生会紧密联合,做到院系学生会职务和易班职务共兼完成院系易班分站建设,包括院系通知、活动开展以及作品分享等等,班级层面需要班团干部带头分工明确、积极凝聚班级成员充分利用易班做好易班班级建设;其次,学校易班发展中心定期给院系易班分站站长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市易班相关政策、易班板块变更介绍、易班用法的挖掘、易班的奖励政策、易班网络社区平台的技术支持以及鼓励学生们对易班的支持和信赖等等,院系易班分站站长负责定期给院系层面的团队进行培训,院系层面的团队负责定期给各班班团干部培训,班团干部定期给班级成员培训,这样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们在易班上的凝聚力,从而调动学生在易班上的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