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交际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交际性。因为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交流,一方要根据另一方(或多方)的反应作出相应的反应,所以它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是包括听觉、视觉、感情、记忆、思维、评价、认识、创造等活动的动态过程。
由于口语交际是口头的语言表达,不像书面语言那样规范,存在着较强的随意性,所以教学时不必过多地传授口语交际的知识,而应把信息的传递、情感的沟通置于口语交际教学第一位。也就是说,成功的交流应看是否传递和接收了信息。虽然口语交际以听说训练为基础,但是口语交际教学并不同于以往单纯的听或说的训练;不同于看图说话、写话的训练;不同于口头作文;也不同于课本剧的表演等,教学时要注意它的特点。
二、口语交际教学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听说训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定要重视听说训练。能认真倾听别人说话,领会主要内容,才能针对别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能把自己的见解清楚明白地说出来。可见,听说训练是口语交际的基础,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尤其是低年级,刚开始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听说训练的时间要大于交际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升高,口语交际能力的逐步提高,学生之间交流的时间就会加长,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2.交际的内容要来自学生的生活。
口语交际训练首先要确定话题(选题)。交际的话题应来自生活,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就是说学生的需要是交际的前提,学生感兴趣,才愿意说,才有话可说,才有可能说好。比如,练习打电话;扮演小记者,对同学进行“假期生活采访”;针对一则广告谈自己的感受,大家评论;做“传话”游戏,再讨论为什么会传错话;介绍自己最喜欢的一本图书,然后互相借书,并说明想借这本书的理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在表演买卖东西之后,观看的学生评选出“优秀售货员”和“文明顾客”,并讲明理由;在全班展示自己制作的贺年卡,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设计,打算送给谁,然后评选出最佳设计和最好的祝词;给家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应该怎样过,提出你的看法,然后评选出理想的方案……中高年级还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设计一些讨论题或辩题,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的情境。如:
动物应该人工饲养还是应该放回大自然。
过年时给压岁钱好不好,说明理由。
帮助家里干活儿该不该收取报酬。
小学生做数学题该不该使用计算器。
针对家长打孩子谈谈你的看法。
放学回到家应该先做作业还是先看电视。
3.要重视群体活动,调动全员参与。
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要使每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学中要加强群体活动,可安排自由说、同桌说、小组交流等方式,使每个同学都有说的机会。要注意口语交际是双向互动的过程,应在听说的基础上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在交流的同时又锻炼听说能力。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平时不爱说话、不善于交往的学生,对他们的每一点细微的进步都要予以充分的肯定,及时的表扬。
4.教师的指导要及时到位。
(1)激情
口语交际的过程也可以说是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上课时首先要激起学生的情感,调动起学生的感情投入,使他们想说,愿意交流。特别是刚刚开始上口语交际课,激励学生愿说、爱说、敢说比会说、说好更为重要。他们想说什么就应该让他们说什么,不要给予过多的限制和苛求,否则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要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与别人的交流中去。
(2)打开思路
在学生交际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千方百计地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支持他们大胆的想法。尤其要注意打开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多角度地思考问题,鼓励他们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课堂上要经常问一问“有没有不同的想法”,“谁有新的发现”。对学生中的不同见解,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给予肯定,不要形成一方压倒一方的局面,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要引导学生能够友善地讨论或辩论一些问题,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提取信息,从而提高认识水平,锻炼能力,发展思维。
请看顺义天竺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一次课堂教学实录的片段;
师:请同学们看录像。(过年热闹的情景,大人给孩子压岁钱。)今天我们聊的话题是:“过年时给压岁钱好不好,为什么?”分小组讨论,谈谈你的想法。
师:刚才在小组里有不少同学发表了不同意见,现在按不同的想法分组,意见相同的在一个组,再讨论,主要是讲明理由。待会儿全班讨论,看哪一组说的理由最充分。
生:给压岁钱好。我可以用压岁钱买花。
生:要把花儿养死了怎么办?
生:有这么多同学呢,怎么不会养?
师:咱们现在讨论的是……(纠正跑题。)
生:我觉得给压岁钱不好。每年都是你给我,我给你,换来换去的没意思……
生:给来给去挺好的,多有春节的气氛。
师:你们注意了吗,他看问题的角度有意思,而且刚才同学们都敢于说心里话,说真实的想法,很好。(提示不同角度。)
生:你们家有两个孩子,我们家只有我一个,我该亏了……
生:给压岁钱能得到老人的祝福。
生:有了压岁钱容易养成乱花钱的毛病……
生:他不买书,买零食怎么办?
(学生发言十分踊跃。)
生:我觉得给压岁钱好。等到爷爷过生日的时候,我可以用压岁钱给他买生日蛋糕,让他高兴。
师:你很孝顺。
生:我有了压岁钱可以买书,长知识。
生:我可以给我爸爸买牛。
生:我想买电脑。
生:老师,我给您提个问题,您到底觉得好不好?
老师在小结的时候,肯定了大家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并讲明给不给都有道理,关键看怎么处理。
(3)规范语言
教学中,要重视学生交际的态度和说话语气的引导。对于学生明显的语病、用词不准确等错误,应适时给予纠正。可以让学生互相评论,互相帮助,在实践中逐步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听说态度和语言习惯。可提示:“你们注意听,他哪个词用得好。”“他能针对别人的观点谈出自己的见解,应该向他学习。”“对于他的说法,大家评论一下。”在规范语言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心理品质的熏陶,使学生逐步养成有礼貌以及尊重、善待他人的良好的品质。
口语交际的教学时间不必限制过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一般在20-30分钟即可。
篇2
1.教学目标多元化。《语文课程标准》有关口语交际的总目标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交流”见诸课程标准的目标,而不现于原大纲。“交流”有两种情形:一是每个人轮流独自说(读)一段事先准备好的长而连贯的话,一方“表达”,一方“倾听”,因“倾听”“表达”的主体互相转换,彼此把自己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对方,自然而然形成了“交流”。二是交际双方就共同的话题进行对话,不断根据对方说的内容随机应变地作出言语回应。
前者是活动的形式,过去的听话说话课,不乏这种“交流”。学生轮流“倾听”和“表达”,“交流”便因此形成。这种“交流”为培养“倾听”、“表达”能力服务,是在班级授课机制下培养“倾听”、“表达”能力的必然途径,我们不妨称之为“形式的交流”;后者既是活动的形式,也是应对、应变的能力。语文课标将“交流”与“倾听”、“表达”并列,可见其与“倾听”“表达”一样,是一种能力,都是我们培养的目标,这个“交流”,当属上述的后一种。对应于前者,我们可以称后者为“能力的交流”或者“目标的交流”。
2.交际形式多元化。口语交际课不能采用单一的“独白式”或单一的“对白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独白”、“对白”两种方式兼顾,并加以合理调配。其一,交际内容和教学计划要统筹安排,既要有“独白式”训练,也要有“对白式”训练。其二,话题对交际方式有一定的制约作用,有些话题更适合于进行“独白式”训练,而有些话题可能相反。对“独白”为主的课堂,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穿插一些“对白”训练;反之亦然。两种方式穿插起来,不仅能使多种交际能力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而且两种方式之间互相启发,彼此铺垫,互相促进购成一种互动的关系。“倾听”、“表达”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独白式”口语交际训练来实现,其中“形式的交流”必不可少。而作为“能力和目标的交流”,则必须通过“对白式”口语交际才能练就。
3.交际角色多元化。交际对象的不同,语言的遣用也不同。在口语交际课中,应赋予教师和学生多重的角色身份,并不断实现转换。指导点拨时,师生之间构成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在参与课堂交际活动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构成了交际关系,他们都是交际者。
就学生来说,一方面,学生是口语交际的学习者,课堂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和合作者:当教师传授必需的口语交际知识时,他是知识的接受者;当其他同学展示他们的交际过程时,他是欣赏者、评价者。另一方面,他们又是交际者,他与老师和其他学生互为交际对象,必须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与交际对象展开对话、交流和沟通。
就教师来说,教师既是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的指导者,应承担起指导者的所有职责;同时作为交际者,应该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4.评价视点多元化。评价视点既有听说还有交往,既要关注语言因素也要关注非语言因素。在语言因素方面,不仅要继承听话说话课的一贯做法,借助评价激活学生语言储备,规范口头用语,还要借助评价,培养学生语言的应变性和得体性。在非语言因素方面,要把交往态度、习惯、方法、沟通能力、处事能力等也置于评价的视野,以全面完成口语交际课教学的任务。
二、生活化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教学要“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生活化的策略,就是以学生亲历的或熟知的生活为口语交际素材,以生活的实际需要为交际目的,让教学的过程成为实现某种需要的生活的过程,完成“有实际意义的”生活任务是课堂活动的明线,完成学习任务则成了暗线,两线交融,完成学习任务蕴藏在完成生活任务的过程中。
如“打电话”,上课伊始,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打电话,接着教给学生打电话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练习打电话。在这过程中,学生始终都意识到自己是在完成学习的任务。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则先让学生听一段天气预报,从中得知第二天要下雨,原计划的登山活动因此要取消,班主任李老师正在校外开会,不知道这个消息,他还打算当天下午上山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呢。怎么把活动取消的消息告诉李老师呢?让学生选择各种办法,大家一致认为打电话最可行。接着,才让学生两两组合,轮流扮演李老师,练习打电话,教师简单交代打电话应注意的问题。在学生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借助评价,把有关打电话的方法渗透其中。之后,再挑选两位学生,到学校办公室给李老师打电话。这就是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教学,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几乎不认为自己是在完成教师分派的学习任务,而认为自己是在完成生活的任务,淡化头脑中的课堂和学习意识,仿佛不是在学习口语交际,而是在日常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与同学、老师和其他人进行平常的交往和沟通。
采用生活化策略,要做到:
1.话题贴近学生生活。这是使交际任务具有“实际意义”的前提。首先要求话题具有现实性,但具有现实性的话题未必适合于学生。因现实生活涵盖了学生的生活,可靠的做法是从学生的生活中去寻找交际的话题。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是学生口语交际活动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可以触动学生的所思所想,保证人人有话可说,能激起学生倾吐的冲动和交流的欲望。
为保证话题与学生生活的贴近,必须活用教材。口语交际的教材与阅读教材不同,后者是学习的范本,而前者只是提供一个话题。总体上,教材安排的话题,努力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学生有话可说、有话乐说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但是,学生生活阅历或环境不同,知识经验也不同,教材中的某些话题可能贴近了部分学生,却难免远离了另一部分学生。课程改革提倡教师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口语交际教材的特点,便给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留下了更大的空间。
提倡活用教材,不全是鼓励教师对教材另起炉灶。教材的安排有特定的意图,任由教师,随心所欲,难免陷入随意性和盲目性。有些教材稍加改造,就可能成为一个贴近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的话题。如,人教版教材一上“语文园地三”,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这样做不好”,教材安排了两幅插图,一幅插图画的是几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一位戴红领巾的小姑娘前来制止;另一幅插图画的是妈妈洗菜时浪费了自来水。总体上,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但不是所有学生都目睹这样的生活。一些农村学生,根本没有见过草坪,他们所知道只是,草是庄稼的对头,或者是喂养家畜、烧火做饭的原料。这样的生活阅历,不可能有爱护草坪的经验和意识。以这样的插图为内容进行交际活动,这部分学生也就无从说起。教学时,我们不应拘泥于插图,最好能用学生身边发生的同类的事例取代图中发生的事,如,本校同学或者校外小孩经常折断了学校的花草树木,或者街道公路两旁的树木经常遭受破坏;有些同学没有及时关上学校卫生设施的水龙头。对那些在周边有草坪的环境中生活的学生,也可以用现实生活中有人不爱护草坪的事例来替代图中的内容。课前可以带学生实地看看,有条件也可以拍下录像、照片,课堂上再现给学生,让学生就此展开交际活动,这样就可以实现话题与学生的零距离。
2.动机来自生活需要。活动的动因来自于动机,动机又来自于需要。采用生活化的策略,就是要使学生交际动机的产生不仅是为了满足得高分的需要,不仅是为了完成老师指令的需要,不仅是为了获得老师表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生活本身的需要。
揭示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径是呈现生活情境。做法通常有两种:一是呈现真实的生活情境,即在课堂上直接呈现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现象,或者走出教室,直接介入社会生活,引发交际的需要和动机,以真人为对象,以真事为内容,在教师的指导下,展开真实的交际活动。这样的交际活动,同时就是学生亲历的真实生活,生活与教学完全融为一体。于老师的“打电话”就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创设虚拟的生活情境。根据生活自身的逻辑和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精心设计某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投入交际活动;或者根据社会生活的需要,比照现实生活的场景,设置虚拟性的情境,让学生以他人、成人、社会化的人的身份参与交际,比如,扮演记者、售货员、推销员、导游,尝试他们不曾经历过的生活。如,人教版教材三下“语文园地一”,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介绍家乡的景物”。对多数学生而言,特别是农村学生,由于生活环境的狭小,家乡的每一处景物,几乎都为全体学生所共知。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有许多场合需要我们向他人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但同乡人互相介绍彼此都熟知的家乡景物,却不需要,这样的交际活动在现实生活中也并不存在。在班上直接让学生互相介绍,失去“实际意义”,很难激发学生的交际动机。如果创设适当的虚拟的生活情境,交际活动便可能成为生活的实际需要,从而产生相反的效果:上课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自己有位外甥女(或者其他什么人),是某地(一定要外地)某学校三年级(同龄人便于沟通)的学生,还没有来我们这里玩过。这次她给老师来信说,今年暑假她要来我们这里玩,问我们这里有什么好看好玩的景物。老师想让同学们向她介绍介绍,因为你们是同龄人,由你们介绍,在她听来更加亲切。接着让学生先在小组练说,然后在大组说,甚至可以煞有介事地给学生在大组所说的话录音,告诉学生要把带子寄给自己的外甥女。由于创设了具体的虚拟情境,使本来不可能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的交际活动,成为现实生活的需要,具有了“实际意义”,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交际动机。
三、历练策略
篇3
歧义的产生要具备语义、句法和语用三个条件,这三个条件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语义上的多义性为歧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句法歧义则为歧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而语用则为语义和句法所引起的歧义提供了合理解释的多种可能性。本文主要从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阐述英语无意歧义现象,并结合实际教学分析和总结排除歧义的方法。
一、英语教学中的歧义现象
1.语音歧义(PhoneticAmbiguity)
语音歧义是在口语中由于同音异形异义词、同形同音异义词,以及由于连读、弱读、不同的重音位置等,使听话人可能产生多种理解而造成的歧义。例如Ididn''''tmakea[seil]lastweek,英语中的sail和sale的发音均为[seil],是一对同音异形异义词,于是此句可理解为:“上周我没制作船帆”或“上周我没卖出去货物”。英语中有许多这样的词,如break(破坏)、brake(刹车),fair(公平的)、fare(费用),right(正确的)、write(写),die(死亡)、dye(染色),cell(细胞)、sell(卖)等。而fan(扇子/爱好者),long(长的/渴望),kind(善良的/种类),mean(卑鄙的/意味)等属于同形同音异义词,它们在句子中极易造成理解上的歧义。
在说话过程中,连音造成相连的词或词组之间的音位切分的变化,也会产生歧义。如Mybrotherhada[greidei],此句中的[greidei]既可以理解为“gradeA”,也可以理解为“grayday”。以上这两种歧义只在口语中存在,变成文字形式后,歧义便可消失。
此外,重读和弱读也会在语音层次上产生歧义。如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可以理解为Whydon''''tyoucomealongandhavelunchwithus或Whydon''''tyouhavelunchwithusratherthansupper
2.词汇歧义(LexicalAmbiguity)
词汇歧义是指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主要表现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两个方面。
(1)一词多义是指一个词有多种不同的意义,这些词之间常有某种内在的联系,在字典中归属一个词条。如Theboybrokethe[ZZ(Z]glasses[ZZ)]lastweek(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玻璃[ZZ)]/这个男孩上周打碎了[ZZ(Z]眼镜[ZZ)])。有些词组也存在多种意义,如Heisrunningafterher,这里的“runningafter”既可以理解为“追赶”,也可以理解为“追求”。
(2)同形异义词包括异音同形异义词和同音同形异义词,它们通常形式相同,却是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完全不相关的词,在词典中一般被列入单独的词条。如bow(弓/鞠躬),lead(铅/引导),tear(眼泪/撕开)等词就属于异音同形异义词。再如:Marycan''''t[ZZ(Z]bear[ZZ)]children(玛丽不能[ZZ(Z]忍受[ZZ)]孩子们/玛丽不能[ZZ(Z]生[ZZ)]孩子);She[ZZ(Z]turnedout[ZZ)]anefficientsecretary(她[ZZ(Z]赶走[ZZ)]了一个能干的秘书/她[ZZ(Z]原来是[ZZ)]一个能干的秘书)。这里的“bear”和“turnout”就是同音同形异义词(组)。
(3)词义的转移也会引发句子的歧义。这是因为许多词汇在已有的含义上又产生了新的意义。如Manyscientistsandtechniciansareengagedintherecoverytechniques,“recovery”原意指“复得、痊愈”,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recovery”意指“人造卫星等的回收”,“(废物利用的)提取”或“(击剑、划船等)预备姿势的还原”等。
3.句法歧义(SyntacticAmbiguity)
美国语言学家Roberts曾经指出:“这种因句法规则使用不当而引起的语法歧义是由于人们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而引起的”[2]。句法代号是指限定多义词用法的词缀、单词或结构等,如用情态动词或一般过去时的后缀限定动词的词性,用定冠词限定名词的词性等。句法歧义现象往往出现在一个可以理解为不同层次或可以变换的结构体中,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句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
(1)平行结构引起的歧义:句子里的某一成分可以和平行结构中的任何一个结构连在一起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产生歧义。例如:Theboyansweredthequestionwhichhisteacherasked[ZZ(Z]withouthesitation[ZZ)](这个男孩毫不迟疑地回答老师问他的问题/老师毫不犹豫地提问,这个男孩在作答)。
(2)省略结构引起的歧义:有时省略某些词会使句子产生歧义。例如:HeknowsmoreaboutliteraturethanMary(他比玛丽更懂文学/在文学和玛丽之间,他更了解文学)。
(3)状语和形容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policemanpunishedtherobber[ZZ(Z]withastick[ZZ)](警察用警棍惩罚这个盗贼/警察惩罚这个拿着棍子的盗贼)。
(4)介词和副词界限不清引起的歧义。例如:Thedoctorlooked[ZZ(Z]over[ZZ)]myhead(医生检查了我的头/医生从我的头顶看过去)。二、在以交际为目的的实际教学中
如何排除歧义现象如前所述,歧义的出现是使用者措辞不当或语法结构及意义上的模棱两可,造成学习者在理解上对特定语境条件下的话语意义和所指的范围产生不确定因素,这种不确定因素阻碍了言语信息的有效传递,造成理解上的失误。我们从语音、词汇和句法等方面分析歧义产生的原因,主要是通过对歧义现象的深刻认识,对它进行种种限制,最终达到消除歧义的目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建立英语语言“歧义”这一概念,让学生知晓在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不同的语境中会产生歧义。然后,教师可以系统地从纷繁芜杂的歧义现象中,总结出一些避免歧义、消解歧义和排除歧义的方法。以下笔者结合实际教学探讨如何应对歧义,力求帮助学生扫除语言交际中的障碍,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言语交际的意图。
1.语音手段
在语言交际中,语音、语调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语调承载不同的信息,只有语音、语调正确,才可以避免失误,消除歧义现象。教师可以有侧重点地给学生做专项练习,指导学生使用正确的停顿、连续等方式,区别自己想要表达的重点,控制歧义现象的出现。例如,That''''sthecellphoneyouboughtme,若重读“cellphone”,并用降调,则表示赞赏;如果把重音移到“That''''s”,并用升调,则表示强烈的讽刺意味。此外,如果在词与词之间稍做停顿,互不粘连,也可避免歧义产生。如:Iscream(我尖叫)与icecream(冰淇淋)。
2.词汇手段
在日常交际中,字面词义和意象意义有时相差甚远。教师在讲解词汇时,不应单纯着重于语音、语义和语法特征,更要揭示其在不同交际环境中的内部变化和外部联系,可将此类词汇作一归纳,辅之以不同情景,让学生体会使用这些词汇进行信息传递时,可产生不同的理解和反应。此外还可以介绍一些有效的排除歧义的方法,例如:通过改变词汇搭配或调整词序来避免歧义。如Thebankisthesceneofthemurder,“bank”的两个意义“银行”和“河堤”都可以解释这个句子。这时,可以在bank前加上修饰语“money”或“river”,句意就一目了然,不妨碍理解了。
3.语法手段
在书面语中,我们可以运用词法和句法知识,采用调整词序、补全省略成分、改变连词、增加时间状语、扩展句子、改变句型和运用标点等方法排除歧义。如Marycan''''tbearchildren可以扩展为Marycan''''tbearchildreniftheyarenoisy和Marycan''''tbearchildrenbecausesheissterile,这样就清楚地表达了各自的含义。再如,Itwasaprettysmallroom可理解为:①这是一个漂亮的小房间;②这是一个相当小的房间。如果在句中加上标点,就可以避免歧义:Itwasapretty,smallroom。
4.语境手段
语境对于英语歧义的确定有着重要的意义,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必须依赖于它所使用的语境才能得以确定[3]。语境可以分为广义语境和狭义语境。广义语境指与言语交际相关的整个自然、社会和文化环境。狭义语境则指上下文,即词组语境、句子语境、段落语境和篇章语境。如“Afghanistan''''soccupation”是指“阿富汗占领其他国家”还是“其他国家占领阿富汗”这个句子是由于所有格的使用而产生了歧义。但如果知道在2001年,美国打击阿富汗政权这种广义语境,自然就会消除歧义。
此外,语言不仅是一个符号系统,而且是一种文化载体,语境制约着单位语言的选择,意义的表达和理解。因此,知晓语境对正确理解语言形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我们今天所说的Broadway,不仅是指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指美国戏剧艺术的精粹。语言形式和意义的用法都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在教授语言时,应给予极大的重视。
三、结束语
英语歧义问题是一个大课题,它面对的是语言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矛盾这一普遍事实,因而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歧义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不断深化对语言现象的认识,正确理解语言结构及其运行规律,以便能按照语言的规律去学习和教授语言。作为语言工作者和学习引导者的教师,应重视这一语言现象,将英语歧义理论研究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使其产生语言学和教学两方面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4
(二)展开大量的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指出了读的重要作用,这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读是语言输出与输入一体化,既可以在读中丰富语言素材,为学生的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说话训练方式,可以在读中增强语感,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让学生在读中来增强流畅性与完整性,感受不同的语气与语调。这既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提高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读,如全班读、分角色读、同桌对话朗读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材,对于精彩的段落与篇章,要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这样长期坚持,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语言素材,同时在读中来提高对语言的感知与驾驭能力,这无疑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核心因素。
二、丰富训练,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说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多听多读,增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并不直接代表着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最终需要在大量的口语训练活动中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为学生构建全英学习环境,用英语教学,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外,还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口语训练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说的机会,在大量的训练中来内化知识、提高水平。
(一)表演情景剧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表演的话题以及学生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剧,并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即创作、表演与说话训练于一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而且可以让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与具体的场景、人物等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如问路、打电话、购物、就诊、聚会、访友、旅游等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话题,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话题来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在运用中内化,这正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重要活动形式。
(二)课前自由谈话
我们要利用好课前导入环节的时间,可以选取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谈话。这样的交流形式更灵活,氛围更活跃,更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此时再加以教师必要的引导,自然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来进入新知的学习。谈话导入既避免了直接教学的枯燥无味,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展开积极而自由的对话,这同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口语训练方式。
(三)组建课外小组
引导学生自由结组,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课余时间来开展丰富的口语课外活动。如建立英语广播站,开展辩论赛、组织口语大赛等。其活动更为丰富,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听说训练机会,而且这些活动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在课余时间总是能看到学生参与的身影,这样既实现了教学面对全体,全面参与,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享受口语交流的乐趣,从而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乐于交流。
篇5
(二)传统高中词汇教学的现状
从2005年9月开始,江苏省开始使用《牛津高中英语》,与老版教材相比,新版教材中词汇可总体归纳为新,长,杂,多。平均每个单元平均有七十到上百个单词,这中间还不包括wordpower中的生词和task以及project中的指示词。一般两个多星期就要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而词汇的学习只是英语学习的一部分,对于很多学生来讲,常常是死记硬背,完了就忘了。除却本身词汇的变动之外,词汇教学课时的安排也存在着问题。在中国,尤其是高中阶段,由于面对巨大的高考压力,传统的英语语言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考试为导向的。语法翻译法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法,尤其是在单词课上,主要体现在老师长篇累牍的讲,学生被动的记,笔记可能记了满满好几页,但是效果却并不明显。
二、交际法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一)交际法简介
在当前英语课堂教学中,当被问到采用的教学方法时,很多老师都会把“交际法”列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种。但是如果让他们给出一个具体的解释时,答案往往多种多样。有的人认为交际法就是完全摈除语法,在课堂中只教授对话;也有人认为运用交际法,就是要把开放式的讨论作为课堂的重点。那么交际法到底是指什么呢?交际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或CommunicativeApproach)也叫功能法(FunctionalApproach)或意念法(NotionalApproach)。英国语言学威尔金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根据美国人类学家和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和英国的现代语言学韩礼德为代表的系统功能语法观点构成了交际法语言学习理论的基础。交际法是一种教授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教学法,此教学法强调互动的重要性,是语言学习的工具,也是其终极目标。交际法的目的就是教授“交际能力”。何为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对应语法能力而言的。语法能力指的是时态,语态,句子结构等,是如何运用一系列的语法规则来创造句子。虽然语法能力是语言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是在掌握了句子的规则后有时候仍然不能进行有效的交际,这个时候就需要交际能力。而交际能力则指的是语言的一下几个方面:1.知道如何使用语言来达到不同的目的和功能;2.知道如何根据语境和参与者的不同而改变语言;3.知道如何创造和理解不同的体裁(叙述,报道,采访等);4.知道如何在语言能力有不足的情况下仍能继续交流。
(二)交际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交际法的诞生,它正慢慢的在以语法为主的传统课堂中流行起来,英语课堂的重点也慢慢从对话,文章的背诵开始往双人作业,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发展。但是这种转移并不是完全转移,交际法的应用还是应该以背诵,重复等作为基础的。美国匹兹堡大学的Paulston提出的MMC体系就是指三种操练的有机结合,一种是机械操练(MechanicalDrills),一种是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Drills),一种是交际性操练(CommunicativeDrills)。这三种操练从结构到意义到交际依次过度,能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明显提高。机械操练是反应受到完全控制而且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操练,此种操练学生不理解也能进行。有意义操练则是反应受到一定控制,学生需对操练的语义和语法有所理解才能进行的。而交际操练是从所学语言材料到能自由运用的升华和转化,反应一般不受控制。这三种操练的重点在于交际操练,机械操练和有意义操练不过是过渡。下面就详细阐述交际法在词汇教学中常用的活动:
1.角色扮演(RolePlay)在角色扮演中,学生被赋予了各种虚拟的角色。不管复杂程度如何,Paulston都认为老师在角色扮演时应该注意三个方面:一是情景,老师应该详细的描述情境和情节,并且告知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和达到的效果。二是角色,分配角色时一定要注意角色不能太复杂,要确保在学生的能力范围之内。三是有用的表达,这些表达能够帮助学生表演出这些角色。比如说,在学习模块六Unit4Helpingpeoplearoundtheworld这个单元的单词时,就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来促进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应用。在讲解了一些重点词汇之后,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首先是想学生描述场景,我把场景设置为一个记者采访一个亿万富翁,问他如何能为中国作出一点贡献。两个角色也是中国课堂中最好操作和控制的,相邻的同学就可以一个扮演记者,一个扮演亿万富翁。分配好角色之后,我会在黑板上写出一些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在采访中把这些词汇用上去。比如说:voluntary,awareness,takeon,remote,accessible等。经过8分钟的时间准备之后,可以通过volunteer来进行表演,其他的学生都是听众,是学习者也是纠错者。在表演的过程中不管学生范什么样的错误都不可以打断,因为角色扮演的关键是交流,只要对方能听懂,那么这个交际就是有效的交际。但是在角色扮演结束之后,可以指出学生犯错的,或者不能熟练的掌握的词,包括用法和读音,再次进行强化。经过课堂实验,这比单纯的翻译句子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也更加显著。
2.解决问题型活动(Problem-SolvingActivities)在这项活动中,老师给出一个问题已经几个回答,问题和回答中都包含本单元所涉及的单词和短语,要求学生思考选择自己认为最恰当的回答,也可以自己给出认为恰当的回答。
篇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对外交流活动越来越多。许多人已经认识到英语在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大量的社会工作人员积极接受继续教育学习英语,为自己的工作增加动力。成人学习英语与青少年学习英语存在着许多的差异。如何能使成人学好英语?交际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就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运用进行分析。
二、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及理论基础
1.交际教学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指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它包括具体的教学步骤、教学活动和教学技巧,也包括有关教与学的一般性原则。理想的英语交际教学法应该是借助有效的交际教学手段,实施交际教材提供的任务,达到交际大纲所规定的目标。
2.交际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主要受三大方面学说的影响,即社会学与社会语言学、哲学和语言学。在社会学和社会语言学方面,德尔•海姆斯首先提出关于交际能力的学说。他和冈珀斯等人,强调语言使用中的社会文化因素。哲学方面主要有奥斯汀和塞尔提出的言语行为学说。这一学说对英语交际教学法理论有间接影响。语言学方面的影响主要有韩礼德关于语言的功能、语言的衔接与连贯和社会符号学方面的学说。此外,辛克莱和库尔特哈德的语篇分析学说也对交际法英语教学法理论产生影响。
三、交际教学法的基本原则
1.以交际为中心
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交际活动,活动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展开,从而使学生在交际环境中学习语言。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学生能用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际。
2.模拟真实交际过程
交际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比较,最大的不同就是尽可能地在课堂上重现语言使用的交际过程,一般而言,交际过程中出现的交际特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信息填补、自由交际和信息反馈三个要素。首先,交际双方应互相提供一些对方所不知晓的信息,从而实现信息填补。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上学生所从事的交际活动和练习都必须有信息交换,否则这只是简单的句型操练。因此,教师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有信息交换内容的活动和练习,并引导学生用恰当的语言进行交际。其次,交际双方交际的内容和方式可以自由选择。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创造真实的语言环境,鼓励学生就某个话题进行自由交际,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最后,交际双方应根据对方的信息做出相应的调整。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时,应使交际教学法的课堂练习力求让学生在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中提高自己判断对方语言、语气和态度的能力,提高自己做出相应的语言反应能力,以求达到自己的交际目标。
3.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
交际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又一个明显特征就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特别是语法错误采取比较宽容的态度。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一个创造语言结构,不断判断语言使用正确与否的过程。交际教学法强调意思的相互传递,语言的自由选择和交际目的的实现;交际教学法认为有错必纠的做法会使学生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敢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会妨碍学生的自由交际,成人学生更是如此。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是给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提高自己,以求不断接近完美。其次,根据英语交际教学法的观点,学生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运用此种语言学习、工作和生活,即以交际为目的。最后,交际教学法不是对学生的语言错误不做纠正而是对错误做具体分析,区别对待。由此可见,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不断接触和使用语言直至最终掌握此种语言。总之,由学生自己发现错误,帮助其他同学发现错误,或在教师指导下进行错误纠正,比教师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答案的做法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四、交际教学法的主要关系
1.教师与学生
传统教学法强调知识的传授,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交际教学法
与传统教学法相比有很大区别,主要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具体的讲,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教师首先要了解和分析学生的交际能力和交际需要。教师应该认识到作为交际过程的促进者(组织和向导),教师在课堂上不是“教”学生,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指导、促进学生自己学习,及组织学生开展交际活动。作为教学资源本身,教师给学生提供的服务是咨询。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以和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活动,不“喧宾夺主”,不干扰交际,它既是交际的一方,又是一个观察者。作为交际过程的参加者,教师在参加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学生们有许多潜在的能力和期望可供教师探索和利用。最后,教师也是一个研究者和学习者。交际教学法强调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生的需要才是教学目标。交际教学法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学习环境。课堂上,教师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控制他们自己的听、说、读、写等交际活动,学生们才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学习。交际教学法强调学习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学习是相互依赖的行为,应该在相互合作的环境中进行。教师应在各个教学实施环节都关注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学习的需要。最后,在交际教学法里,学生的一个重要角色就是信息反馈者。总之,在交际教学法里,教与学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驱除心理障碍,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学习规律。
2.准确与流利
英语教学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要求,一是要求学生的语言形式正确恰当、符合规范。另一种要求是学生在使用外语时能够像使用母语一样自然、流利。区分准确与流利对英语教师有重要意义。从理论上讲,教师希望学生使用的语言既准确又流利。但在实际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法比较重视准确,而交际教学法则强调流利。我们的英语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学习语音是为了学习说话,为了能听懂别人的话;学生学习语法是为了能理解别人,也为了能让别人理解自己;学生学习阅读是为了能获得信息、得到消遣,增长知识。过分强调准确会影响学生在流利方面的发展,妨碍语言的自然使用。因此,我们要加强语言流利性的培养。
3.学习与习得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处理的第三对关系是学习与习得。学习指有意识地去获得语言知识,了解和认识语法和语言规则,能够谈论这些规则。习得是个潜意识的过程,类似学母语的孩子发展自己的语言能力一样,不是去可以追求,而是自然发展。心理语言学家克拉申认为习得比学习更重要。学习能使语言准确,但习得能使人自然流利地使用语言。如果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一点语言习得作用的话,教师就不会急功近利,上课满堂灌,下课搞题海战术,陷学生于书面语法作业之中。我们也许会花时间多创造一点自然的语言学习与语言使用的环境和气氛,让学生像学母语一样学英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通过交际学会一门语言,而不仅仅是通过课堂句型练习来习得语言。
交际教学法所提供的交际活动鼓舞着潜意识的语言习得,因为在交际活动中,人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语言的意思方面,而不是在形式方面。语言使用中出现的语言学习,必定主要是潜意识的。因此,正确处理学习与习得之间的关系也是交际教学法的任务之一。
五、成人英语学习特点、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成人教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成人加入到学习英语的行列中来。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成人学习英语成为英语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们学习英语的方法和儿童是不一样的,这也要求我们的教师要采用针对他们的有效教学方法。1.成人学习英语的特点
成人学习英语有其不同于其它学习者的特点。(1)年龄偏大。大多数处于20岁至45岁。(2)工作和家庭压力大。日常时间安排紧张,不仅有兼顾工作和家庭,还要利用晚上和周末到学校进修。(3)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职业竞争力。英语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意识到。在城市,尤其是像广州这样的大型城市,对外交流多,很多工作都直接或间接地要和外籍人士打交道。为了在职业上能有更大地发展,许多在职人员不得不来高校进修英语,提高语言技能和学历水平。(4)学习方法和策略不当。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离开学校多年,学习习惯和策略不能适应现在高校英语学习的环境。(5)语言学习环境缺乏。工作和生活中,较少使用英文,害怕开口说英文。(6)文化背景缺乏。闲暇时间,他们较少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这也成为他们学习中的障碍。(7)学习动力大。成人学习英语的目的性强,主要是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和学历证书的获得。(8)社会经验丰富,理解力强。
2.目前成人英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而事实上,在我国的很多课堂教学中,许多的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等。这种在英语课堂中使用母语的教学方法,有其不利的影响。骆微微,程幼强认为其不利影响主要在于:(1)教师或学生只有把目的语(外语)翻译成母语,才觉得真正理解了语言内容。(2)教师或学生很难辨别两种语言在形式、语义及语用特征上的不同,只简单地使用一些并不准确的翻译。(3)即使当学生有能力使用外语表达自己的意思时,他们也习惯性地用母语和教师交流。(4)学生不能随时意识到课上应该只讲目的语(外语),避免使用母语。这使得许多的学习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仍然局限于擅长做语法、翻译题,而不能熟练、恰当的使用地道的英文,口语和听力水平仍达不到自由交际的目的。教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帮助成人学生掌握英语?张伊娜认为究其实质,交际教学法倡导的是一种以方法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它给语言教师的信息是不管在何种环境下、教何种学生、为何种目的、学习何种语言,教师所要做的最要紧的事便是以各种方法制造交际语境,帮助学生投入到教学所预设的交际活动中。下面就交际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使用,谈谈笔者的观点。
六、解决方法
要使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积极营造和谐的交互情境
和谐的交互情境是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基础。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份爱心,要善于理解学生。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明确交互的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课堂交互。课堂的一定时间应用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上面。从学生角度来说,了解教师课上的交互意图很重要。明确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师生平等地位的确立,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听取学生对教学交互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交互才有可能朝着有效交互的方向发展。
3.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交互,设计问题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问题应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2)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4)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此外,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修正和完善。简言之,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互之路畅通。
4.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
英语教师应切实提高对英语课堂交互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师应不断探究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会话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必要的交际策略,使他们的互动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实践性作业、利用网络为学习载体等方式帮助成人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七、结语
本文论述交际教学法的概念、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主要关系及我国成人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交际教学法在成人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及运用。文章旨在说明在成人英语教学中,语言教师能积极营造良好的交互情境、明确交互的要求、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以及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将更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和重点放在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上,运用符合我国成人英语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玉梅,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PaulDavies.SuccessinEnglishTeaching[M].Shanghai:ShanghaiForeignLanguageTeachingPress,2002.
[4]王庆,张鸿.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5]晨梅梅.探索与变革:转型期的英语教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6],黄金岩.实用英语教学论[M].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7]于秋波,隋岩,戴卫平.论成人英语教学中的输入与输出[J].石油教育,2007,(1).
[8]迟振峰.成人英语教学的特点与对策[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3).
[9]骆微微,程幼强.英语专业学生对课堂使用母语和目的语的矛盾心理[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
[10]张伊娜.交际教学法问题之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
篇7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本课的内容已有初步的认识,能简单地使用某些购物用语进行交流对话,但缺乏系统的归纳、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对以往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达到熟练掌握、使用购物用语,为下堂的阅读理解课打好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掌握有关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
2)掌握“be worn out”用法。
3)复习有关服装、日用品的名词及有关颜色的形容词(dark…,light…)?
2、情感目标
通过购物的情景教育学生运用礼貌的语言去参加日常活动。
3、发展智力目标
1)在特定的购物情景中掌握用语,通过听录音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2)通过口、笔头操练,总结购物的日常交际用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重点
1、“购物”的有关交际用语。
2、“be worn out”的用法。
五、教学策略和方法
情景法、观察法、游戏法、演示法。
六、媒体的选择与应用
录音、投影、实物。
七、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过程
Ⅰ、Revision
1) Greetings.
2) Duty report(Oral English training).
3) Review shopping expressions.
Ⅱ、Presentation
1) Listen to the tape.
2) Answer the questions about the dialogues.
3) Read the dialogues.
4) Under line some important expressions.
Ⅲ、Practise
1) Students summarize the“shopping expressions.”
2) Read Slide Show I.
Ⅳ、Consolidation
1) Play game, “shopping” in the“Lucky shop” in 13 groups. (One student acts as the shopkeeper, the other as the customer. They perform how to buy things in front of the class. The teacher shows: dark blue suit, light green dress, shoes, T-shirt, jactet, coat, pencils, erasers, schoolbags, PEPSI-COLA and milk on the desk).
2) Sum up.
篇8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全国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规模迅速扩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比例的增加。因此,各高等学校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普遍采用的就是大班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大班教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教学资源紧张状况,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优势,提高教学的效率,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但是却存在很多的弊端。
一、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
1.班级人数过多。说到大学英语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得不说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由于高等学校的扩招,学生人数在逐年递增。数据显示,我国从1999年高等学校扩招以来,全国高等学校录取人数由1999年的160万人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人教育教学论文,短短十年间扩大了三倍,但是高等学校的教师数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倍数的增加。这就直接导致了全国大多数高等学校普遍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因此,很多高等学校为了缓解师资短缺的状况,就采取了大班授课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英语课更是如此。现在在很多高等学校,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高校和高职院校,大学英语课的人数都在50人以上,甚至有的人数在150人以上论文格式范文。
2.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本身就是十分枯燥无味的,再加上学生人数较多,教室较大,因此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不能够充分地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会有很多学生睡觉、看小说、心不在焉等,以至于老师与学生互动时学生没有反应。这样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3.师生之间缺乏互动,教学效果差。英语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在授课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听力和口语这两个应用性较强的模块尤为如此。但采取大班授课以后,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地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能够使每一个学生完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这样就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教师授课任务偏重,教学手段单一。由于学生数量较多教育教学论文,而同时英语教师的数量相对不足,因此在我国很多高等学校,大部分英语教师的授课任务较重,很多老师的周学时都在12学时以上,最多的可能达到每周20学时甚至更多。如果采取大班授课的话,教师的工作量就很大。比如批改作业,一次就可能要批改300到400本,甚至更多。由于教师的工作量很大,很少时间甚至是没有时间去对教学方法等进行研究,这样就造成了教学手段的一成不变,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果较差。
二、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对策
1.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挺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学生人数较多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应该: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准备,针对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任课教师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特点要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授课结束以后,任课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学生对自己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同时对下次课所学知识进行预习。
2.根据学生的水平教育教学论文,分组分层教学。由于学生英语水平的差异,使得在学习过程中各个学生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因此,在授课前,任课教师要对所教学生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根据各个学生的英语水平采取分层教学。在给程度好的学生授课时可以适当加快进度,增加一定的难度,而对于程度稍差一点的学生可以适当的放慢教学速度,降低难度。另外,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各个学生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中既有程度好的也有程度一般的学生,既有内向的又有外向的学生。然后根据讲授的内容给每个小组下达任务,各组同学相互帮助,共同完成任务。这样会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有所提高论文格式范文。
3.根据不同课型,采取不同授课方式。广大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课型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比如在上理论性较强的阅读、语法和写作等课时就可以采取大班教学,而上应用性较强的听力和口语课时,就需要进行小班教学。这样大班授课和小班授课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授课方式的优点,避免各自的缺点,从而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
4.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自主学习。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的成熟,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有很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学文件、教学录像及学习材料等内容传到网上,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进度教育教学论文,进行自主的学习。同时,学生如果遇到疑问,可以进行提问,任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进行答疑。任课教师还可以编写试题库,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考试和评价。这样可以大大地减轻教师的工作量,提高教学的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高校扩招以后,各高校的大学英语课普遍采用大班授课这样一种模式,这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事实。但是,作为教师,我们要克服一切困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提高大学英语课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满意,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雪.探索非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的课堂互动[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
[2]姚兰芝.高校英语大班教学的策略[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6,2 .
篇9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新教材把情感教育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反映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在强调对学生的理解和尊重,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英语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愿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所谓兴趣是指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表现为一个人渴望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些都说明兴趣在推动人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加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操作方式来发挥学生的智力和潜力,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学起来也就轻松、无负担。因此,教师应设计一些幽默、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问题,以活跃课堂气氛,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回答问题的成就感,及时给予鼓励或表扬,这样就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要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英语墙报、黑板报,开阔学生的视野,结合各类学生的特点进行听力、口语、阅读等方面的训练,通过开展单词拼写比赛、课文复述比赛、自编短剧表演赛、课文朗读比赛等活动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探索创造精神,促进其心智机能的发展,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组织、交际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一、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双差生”学英语是让很多老师头痛的事。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双差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种种好处,恐怕收效甚微。如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正如“四两拨千斤”。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裨益。很多“双差生”对电脑比较感兴趣,而电脑里的英语单词有很多不认识。笔者告诉他们:学好电脑将来也能找一份好工作,而学好电脑的前提是学好英语。英语学不好,电脑里常用的单词都不认识,想学好电脑是天方夜谈。因此,“双差生”上课也比以前认真多了。
二、用各种有趣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英语的热情。
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有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 you用are; 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又如,Double O的长短音,编“三字经”如下:煮毛木,看了书,脚送[u],立后屋。除之外,读长u:。
前面7个单词是:cook, wool, word, look, good, book, foot;接着是2个动词过去式:took(take),stood(stand)并带出另两个过去式mistook, understood;然后是一些“后屋”,classroom, bedroom, meeting room等等。教师只要常收纳,多积累,勤总结,有趣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三、创设情境,Group task等手段激励学生说英语,体会成就感。
情境的创设努力再现了现实生活,实践证明学生乐于在情境中学习、交流。在上JEFCBook1BLesson74我在讲台上开了一个food shop,有bread, coffee, tea, orange juice, apple juice, coke, Sprite, water, milk, cake, hamburger, apple等事物或卡片。这个场景,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了他们的心理,学生跃跃欲试想上来露一手,当售货员的文明礼貌,扮演顾客的精心挑选喜爱的食品。这样的英语交流真实有意义。
篇10
由于不正确的思想,学生不敢说英语。在英语交际方面,正确与流利似乎是矛盾的。许多人持这样一种观点,正确第一,流利第二。这对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弊大于利,原因是它导致了学生因害怕犯错而不敢张嘴。其实只有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学会如何正确的表达。根据我的经验,学生在做交际练习时,我们应鼓励他们,而不是为了纠错而打断他们的话,否则就会挫伤他们的说话热情。显而易见,“正确第一”只能导致学生宁愿闭嘴也不愿犯有时看似十分幽默的错误。
(二)话题
教师或教材事先定好的话题往往使学生不知说什么好。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最容易的是那些他们熟悉且生动有趣的话题。只为了语法教学而编辑的材料不能使学生说。比如“Tomisaboy.”“Kateisagirl.”等句型有语法意义,但缺少练习价值,很明显,学生会很快厌倦它们。另一个学生不配合的原因是教学材料脱离现实,“TotheTibet”,“ToGuilin”等话题只能帮助学生学点语法。另一方面,材料应主要反映英美文化。只有有吸引力的文化背景才能使学生学到地道的英语。如果我们把文化与语言分开,交际练习就会失去光彩。
(三)语言环境
由于有限的语言环境,学生缺乏练习的机会。以下因素可能导致了这种情况:对于书面语的过分重视;教师很少真正说英语,即教师在课堂上很少说,在课后也不与学生用英语交流;教师在课堂上说得过多,即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学生通常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不注重培养说英语的习惯以及交际教学不能列入教学计划。
(四)动机和责任
如果没有自我动机和教师的引导,学生往往不会坚持用英语交际。一般说来,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学生的自我动机和教师对于在课堂上所使用的练习材料的正确而充分的使用应持的负责态度。每个人都有理想,问题是某些学生的自我设计与他们现在所学的课程相距甚远。因此,我们应主动接近学生,引导他们形成现实的态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把他们的理想与我们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由于缺乏对于实现教学目标来说十分重要的客观压力,学生也可能不会坚持说英语。通常教师对学生的交际练习不作严格要求,没有确定的时间或让学生每天或每周练习。结果,学生只说汉语或半汉语来取乐。因此,很难取得期望中的教学效果。
一解决办法
(一)思想
建立正确的口语教学指导思想。那种认为交际能力一点不重要的观点必须完全转变。教学的每个方面,不只交际教学,都应确立这种观点;流利第一,无可非议。每位教师都明确的态度来支持这种观点;每个学生都应积极承担起说英语的义务。在每学年评定学生英语能力时,不应只看他们的书面英语,而且还要测试其交际能力。如果交际能力测试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话,学生的交际能力怎么会不提高?
(二)课堂中心
将课堂中心由教师变为学生。分组讨论比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更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它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进行交际。讨论组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两两讨论。根据我的一点拙见,讨论的话题应是可行的、有趣的、可争论的。我们应抓住指导讨论的时机。选择合适的话题可不是件容易事。我们可以提供话题供学生选择,当然学生亦可提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我想,这种方式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
(三)语言环境
必须创造一个更生动的语言环境,彻底改变那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代替学生思考和练习的“哑巴英语”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说英语。通过设立英语角,举办英语话剧比赛等活动,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环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中检验应用和扩展课堂上学得的知识。有了生动具体的语言环境,学生的交际能力会提高。
(四)课时数
篇11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有效把握一节课的重难点。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对教材的重难点把握不到位,首先是不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其次会导致课堂教学过于分散,使学生听课后无法把握教材知识,不能做到学有所获。教学重点是一堂课中教师依据课程目标确定的,一般而言,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只集中在一两个知识点上,教师要通过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有效把握,并在课堂上充分落实。教学难点一般而言是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需要教师运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讲解明白,让学生真正理解。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找规律”这一内容时,依据教材给出的场景,给学生规律性地摆放了三种物体:盆花的颜色依次是蓝、红、蓝、红彩灯的颜色依次是红、紫、绿、红、紫、绿彩旗的颜色依次是红、红、黄、黄、红、红、黄、黄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大家能观察到盆花、彩灯、彩旗这几种物体的摆放规律吗?按照这种规律,右起第12个是一盆什么颜色的花?”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有些教师认为让学生通过计算的方法找出简单的周期规律是重点。但笔者认为,这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通过多样的方法找出规律,运算只是其中的方法之一,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计算的具体方法,这样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三、课堂小学数学设计与教学生成
教学设计是理想化的课堂,教学设计中最重要的其实是教学生成的具体效果。教学设计最终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实践去检验其设计得科学与否。因此,教师要把教学设计落实到课堂中,并不断完善教学设计。例如一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会设计一些师生间的互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在设计之前一般只是设想,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状况,比如由于学生知识的不足,导致教学环节不能充分有效地开展;或者由于预留时间不足,导致在活动后,教师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去发现和改进。有的时候,课堂教学的生成效果和不同班次间学生的差异性也具有密切联系的,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针对不同班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要进行适当地调整,这样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教学设计是理论,课堂教学是实践,教师必须要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设计。
篇12
在机电教学开展之前应结合机电教学知识制定合理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机电理论知识。另外,要合理划分小组,明确教学目标,并制定详细可行的机电教学计划,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机电教学开展的时效性与合理性。教师的引导是否发挥了作用主要体现在课下学生对机电知识的探究,比如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使学生在课下自觉性研究机电知识等这些都属于教师引导的范围。通过课前引导能够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机电知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还能够促进师生之间的共同交流,可以说机电教学课前准备工作是有效开展机电教学工作的基础。
1.2正确应用及创新行为引导教学法
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当然机电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因此在机电教学实践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对行为引导教学法做出适当的调整与创新,使机电教学始终保持其独特之处,这样一来就可以培养学生对机电学科的兴趣。行为引导交教学法中涵盖了多种子方法,比如角色扮演法、头脑风暴法、案例分析法及引导课文法等等,这些方法可以在机电教学中单项应用,也可以进行合理的综合应用。教师在机电教学中可以依据教学条件、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状况,正确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那么不论是应用单项教学法还是多种方法综合在一起,都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及时为机电教学注入新的血液,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1.3全面贯彻行为引导教学法在机电教学中的应用全过程
在机电教学中应用行为引导教学法不仅要制定完善的机电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课堂中全面贯彻落实,教师作为机电教学的引导者应该合理引导机电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注意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意见反馈及疑惑的问题,及时引导学生正确完成任务。与此同时还要正确引导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正所谓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进步,只有充分发挥集体力量,个人能力才会得以快速提升。在机电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保证机电教学环环相扣,但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把控好学生的活跃度,切不可过分活跃导致机电教学偏离主题,不论是在行为引导教学任务操作中,还是机电教学引导中都要始终围绕教学主题,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为企业及社会培养一批批复合型人才。
篇13
(二)不注重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
目前一些初中数学教师在中考的压力下不注重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经常给学生布置或者是讲解一些比较高深的数学难题,对于数学中最基础知识和内容完全没有重视起来,甚至一些家长也持有这种观念,只给孩子讲解难题,以为这样就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这种现象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收获却甚是微小。因为大部分的学生不能够很好地适应教师所讲的数学内容,使得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如云遮雾罩,糊里糊涂就上完了一节课,课堂上这些学生基本不参与课堂讨论和一些其他的课堂活动,使得这些人在一节课中只是扮演着旁观者的角色,没有一点数学知识上的收获。当前教师不对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进行了解和分析,不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在教学上就不能有很好的质量,产生严重的本末倒置,时间一长就会产生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
二、根据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需要采取的针对性措施
虽然当今课改搞得轰轰烈烈,但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要注重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教育
学校和教师都必须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基础教育进行深刻的认识,理解其在日常教学和开展一些课堂活动中的重要性,下面分两个方面来详细阐述基础教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首先,学校和教师就要认真对待基础教育,要摆正心理,不能一味地在课堂上只追求新奇和求怪,要引领学生扎扎实实地学好数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将课本中的基础知识真正掌握和能够灵活运用,在此基础上才能在课堂上开展别的活动,并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其次,初中数学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毕竟每个学生智力、情商都有所不同,人生经历、生活环境、家庭教育的不同会使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数学教师要勇于承认这一点,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学生基础和学习水平都一样,也不要将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句话挂在嘴边,因为这毫无意义。班级中一些基础特别差的学生在基础知识方面有着明显的不足,所以教师就需要将这些学生的基础做一详细的了解,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来提升他们的数学基础,而对于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比较高层次的教学内容,这样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二)教学要多联系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初中数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课本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真正尝到数学的乐趣,提高用数学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数学课堂教师不能够只是空谈课本上的公式定理,需要将课本上的数学知识和我们的实际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并且启发学生去寻找我们生活之中的许多数学知识,真正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当前的社会背景,要把课本中的知识点和重难点转变成学生生活中的鲜活例子,这样不仅能够活跃课堂的气氛,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魅力。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数学课堂授课的时候适时穿插逆向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能够提高思维质量,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年轻好胜,喜欢表达和出风头的心理,采取比赛、抢答辩论等方式来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课堂活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