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旅游文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旅游文化研究是旅游学与文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直接影响中国旅游业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否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学术研究领域。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旅游业起步不久,就有学者指出了旅游业与文化之间的密切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旅游文化在中国作为一个专业概念出现,尽管现在看来当时人们对这个概念的解释是不够准确的。此后,有关旅游文化的零星论述,频频出现于报刊杂志之中,部分文化学的论著也涉及到了旅游文化学的基本研究范畴。但总体上说,这些研究还是很零散的,没有引起旅游学界和旅游业界的足够重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中国的旅游文化研究发生了明显的改观,中国旅游文化学研究学会的成立和几个重要的旅游文化研讨会的举办,标志着中国旅游文化研究开始由自发的、零散的状态向自觉的、有组织的状态转化。特别是近几年来,中国专门研究旅游文化的机构或团体组织大量出现,全国性的或区域性的旅游文化研讨会不断召开,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远非昔比,旅游文化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学和文化学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当前,旅游文化学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一是对旅游文化概念、特征、内容及其结构体系等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目前学术界对旅游文化的理论研究还存在许多分歧,比如不少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论文其实只是研究旅游人文资源的形成和特性,无形中将旅游文化等同于一般社会文化,针对学术界在这些最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作者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和看法,旨在为旅游文化理论大厦的构建锦上添花。二是对旅游文化的概念体系、内涵外延准确、科学的把握以及对旅游文化和旅游文化学的全面、系统阐述。这既表明了当前中国旅游文化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也无疑会促使得旅游文化研究走向将会更加深入而细致,从而为促进中国旅游文化学的创立和繁荣抛砖引玉。三是如何为人们了解中国旅游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提供了良好的途径。旅游文化学是一门揭示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学科。文化和人是相互规定的,人类创造文化,文化塑造人类,有文化的发展,才有人类的发展。旅游文化既是人类固有文化在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也包括人们在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创造出来的新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新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旅游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旅游文化学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和它发展的规律,从根本上说也就是从科学的高度对旅游业经营与管理活动中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的研究和揭示,由此,人们才会进一步发挥主观能动性,开创出一个丰富多彩、美妙绝伦的产业世界。四是就形式上讲,旅游文化学似乎是一门理论色彩很浓的基础学科,但从它研究的目的、特点及其作用来看,它却又具有应用性。旅游文化学这门学科直接根源于对旅游业发展中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反思,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研究目的。旅游文化工作者要针对旅游业经营与管理过程中的难点、疑点、重点来开展研究,以保证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指导实践工作。五是进一步完善旅游文化研究方法体系。旅游文化学需要从其他学科借用、移植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文化学研究方法有机交融在一起,使旅游文化研究的手段、技术和模式有一个自然的更新,各项研究进一步确切化、精确化和科学化。
近年来,旅游文化是一个曝光率非常高的词组,尤其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这个词组更是屡见报端。这一研究热点的形成主要基于以下考虑,旅游和文化两者的关系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热门课题。围绕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之争,从来就没有停息过。就二者关系而言,文化和旅游是密不可分的,旅游是文化最好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没有文化,景区的生命力是不可能长久的。少林寺这么小个寺庙,如果没有少林文化支撑,那么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寺庙。这就是文化的力量。反过来,文化在市场经济要发挥其功效,被公众所享用,又必须借旅游以行其道,并使其发挥作用,特别是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当今低能耗高产出的新型绿色产业,更让身处能源、环境恐慌的世人,看到了新的发展曙光。因为中国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无疑会大大减轻因发展经济而给资源储备带来的压力,同时也能极大地满足中国人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中国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完全符合中国的国情需要。现在,人人似乎都承认文化内涵是旅游的生命。各种旅游规划也都大谈本地文化,国内不少地区和城市甚至将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立市之本”、“立区之本”,从某种意义上这是一件好事,毕竟已经有如此多的城市和地区认识到了发展旅游产业的意义。
但是,文化毕竟是有地域性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客观环境的不同,往往会使同一事物向不同的方向发展。同样的道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也会因为地区之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要促成文化旅游产业在一个地区生根发芽、枝繁叶茂,首先要求这个区域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和基础。否则,无论多么精妙的发展蓝图终将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事实上,旅游产品开发越成熟,原汁原味的民风越来越难找到了。在湖南耒阳的新市古镇的古街上。几条互通往来的古街都被当地居民用大理石铺好,外表贴着瓷砖的火柴盒式的房子伫立在清末民初的古民居旁边,特别扎眼。新市古镇是耒阳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其以历史存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沿江秀色、田园风光吸引着各地游客。目前,能否保持古镇的原始风貌是新市保持魅力的关键所在。据了解,新市8条街共有清代的古民居上百间,但如何保护好它们成了一大难题!比如,对古镇危房的维修,风格虽然能够模仿,但往往不能达到清代建筑的工艺水平,而且费用由村民自己负担,这让村民无法接受。实际上,在新市古镇可以看到不少扇窗都是用铝型材料制作的,和旁边古色古香的雕花窗显得格格不入,完全处于古今混合的尴尬状态。一些有识之士开始关注新市古镇的保护问题,并多次向有关政府部门建议。他们认为,“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控制破坏旅游景点原貌的行为”。现在新市古镇的原貌被破坏的程度还不是很大,应该赶紧出台管理办法来保护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民居。显然,加强对旅游景点的保护,市政府应该制定关于保护新市古镇旅游区的管理办法,规范村民的生产和生活行为,规范对旅游景点的建设和开发。
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旅游业竞争经历了从资源竞争到产品竞争、产业竞争再到目的地竞争的发展阶段,即城市或地区的整体性竞争,这里既包括各类旅游吸引物、各类旅游服务设施、旅游接待体系,也包括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地理区位、整体环境等内容。因为旅游者在选择购买旅游服务和产品时,不仅仅考虑产品本身,也要考虑该产品的生产环境。因此一个地区发展旅游的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塑造整个城市、地区的形象,如何改善社会、经济、文化的整体环境,如何提高各个相关产业、部门、主体、领域的综合素质。对于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来说,促进接待人数和旅游收入增长并非主要目标,而是要通过发展旅游,带动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不是仅仅发展旅游产业本身,而是建设一个成熟的、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也就是说,旅游要成为城市名片、引擎产业、社会凝聚剂、文化升华剂。而文化在旅游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全球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来看,进入21世纪以来,旅游目的地之间、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为文化的竞争。文化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概念,既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艺术、文字,更体现在现代人的生活、生产、生存之中;既包括固化的部分,也具有活的载体。谁能够从现代人的需求出发,充分利用本地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的表现手段,谁就能够赢得市场的青睐。
文化旅游发展问题涉及诸多学科和问题,研究难度非常大,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研究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从文化角度而言,一方面,要重视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利用历史的、地方的、民间的文化要素,结合现代的、国际的、主流的展示方式,开发出适合一般现代旅游者需求的产品,在这里关键是如何将各种文化产品从过去的观光型转变为休闲型,把旅游活动从原来单纯的教育、宗教功能转变为全方位的体验,把原来静态的、历史的、死板的观赏对象转变为动态的、现代的、生动的体验对象;另一方面,在其他旅游产品(如度假、休闲、商贸旅游等)的开发中,注意文化内涵的挖掘,在各种类型的产品开发中,大到景点开发、设施建设,小到服务人员的素质、服饰,都要充分体现地方文化的主题和特色,在这里关键是如何把区域文化渗透、融合、揉进各类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使其有灵魂、有主线、有品位。其中,旅游节庆在目前的各类活动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旅游节庆是对以旅游为导向的节日和特殊事件的合称,一般多是借助民俗风情、地方特色、人文历史而开展的地域性活动。按照主题和内容可以将其划分为:文化庆典、文艺(娱乐)事件、商贸事件、体育事件、休闲事件等,它们在挖掘文化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和塑造旅游形象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罗文,陈国生.《旅游文化学》课程立体化教材建设问题[J].职业时空,2008,(8).
[2]陈国生.关于快乐旅游教学的运用[J].中国旅游报,2008-10-17(11).
[3]杨刚,陈国生.现代旅游文化学原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篇2
1 语言、文化、旅游之间的关系
语言即文化、文化即语言,脱离文化的语言教学不仅生涩,呆板,更重要的是不符合旅游英语教学的要求。
文化是旅游的魂,它关系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更是一切旅游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旅游过程中的吃、住、行、游、购、娱若失去了文化的特色,那么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将大打折扣。 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育有责任承担起弘扬和传承新疆本土文化尤其是旅游文化的使命,为新疆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新疆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2 旅游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及其原因
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2010)一文论述了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中新疆本土旅游文化导入的现状,然而新疆国际旅游对旅游英语专业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新挑战以及旅游英语教学如何应对国际旅游发展的研究和探讨并不多。为此,本文对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现状做了进一步的调查和分析。
2.1 旅游英语“教” 之现状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旅游英语教学为例,针对其教学过程中教材使用和教师授课情况进行了调查:目前主要以唐飞和陈丽主编的《旅游英语》教材为主,同时以杨忠桥和李欣等编著的《新疆旅游导游辞》为辅助教材,但是这两本教材对新疆旅游文化涉及很少。
其次,就授课情况讲,大多老师的英语水平毋庸置疑,但是在讲授的过程中始终摆脱不了以词汇,句型和翻译为主的语言授课模式,对英语文化和新疆旅游文化的讲解并不系统,造成学生对英语文化和新疆本土文化的学习仍是一知半解、支离破碎。
同时,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一文对新疆高校包括新疆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旅游学院、新疆财经大学旅游学院等七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各大高校普遍使用的《英语导游教程(第二版)》和《导游英语情景口语》中有关新疆景点,文化和旅游的文字介绍甚为廖廖,试想这样的教材如何能满足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育的要求,新疆旅游文化传承和对外传播又将何去何从?
2.2 旅游英语“学”之现状
本文以塔里木大学旅游英语教育为例, 对现有56名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及其学习效果等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发放总数为56份,收回50份,回收率达98以上。
据此次调查结果显示,首先就学生在学习旅游英语过程中涉及新疆旅游景点内容的多少来讲,持“少”与“极少” 观点的人数总计34,占总人数比重的68%,这表明现有的旅游英语教材中涉及新疆旅游景点内容并不多,与岳福曹的《模因论视角下审视新疆旅游文化的对外推介—以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材料为例》的调查结果一致,从而证明了目前新疆高校旅游英语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新疆旅游文化不足。
其次,就平时阅读旅游书籍和资料时,是否注重新疆旅游资料内容的学习,持“多”的人数总计32,占总人数比重的64%;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新疆旅游文化的学习引起了普遍的重视。
同时,就是否增加新疆旅游景点和文化以及是否增加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等问题进行统计,持“应该”态度的占多数,这表明学生对英语文化,特别是新疆文化导入的期待超过了对内地景点的支持,也表明了学生对新疆文化和英语文化的重视。
就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调查结果看,持“满意”态度的学生比重为100%,但这并不能表明旅游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学习效果的方面作用显著。
除此之外,就学生在旅游英语课堂上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的结果来看,持“一般”观点的学生占多数,这说明学生虽对旅游英语教师的教学模式持肯定的态度,但是旅游英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篇3
国外学者与旅游文化学有关的研究起步比较早,在长期的研究过程中,已经实现了从不同的角度开展学科分野研究,并且在识别出多种旅游文化的基础上开展实证分析,如:均质化、人造景观、麦当劳化、游客凝视、文化真实性、旅游族群性、文化商品化等。其在开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过程中,将研究的重点放在文化的解释上。而我国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在旅游文化有关的研究方面起步相对来说比较晚,并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旅游文化本体认知上,其认为必须要先明确的界定出旅游文化的概念,才能够将其应用具体的旅游文化现象中来,但是始终未能对旅游文化的概念做出明确的界定,这也使得关于旅游文化的研究存在一定的迫切性,并且旅游文化也被赋予了工具性的特点。但是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其中产生了大量的旅游文化之实,只是还没有形成名正言顺的旅游文化之名。这也是我国旅游文化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一方面存在大量的学科研究成果无法通过旅游文化学整合;另一方面旅游实践当中存在的很多案例都没有在文化视野下降进行考察,这也是导致旅游文化本体一直模糊不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总的来说,国内外在开展旅游文化研究时,在研究重点及喜好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二、旅游文化研究所面临的困境
在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当中,对于旅游文化具有明确的要求,要求能够明确的界定旅游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但是当前不管是在学者的研究还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旅游文化一词出现的频率颇高,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定义。随着各项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在寻找一种能够摆脱旅游文化认知困境的方法,于是通过跨学科的方法来审视旅游文化的方法应运而生,其中以文化人类学视野来探究旅游文化就是各种方法中的一种典型代表。
作为一种的特殊的、新兴的文化类型,在开展旅游文化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若是仅仅局限在旅游学的范畴当中开展相关研究,就会导致所给出的认知结果、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要想真正促进旅游文化学研究跳脱出当前的困境,在现有基础上开展跨学科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三、文化人类学视野下的旅游文化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重点是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该学科当中积累了与文化功能、文化特性、文化内涵等有关的理论体系,若是能够借鉴这些体系,应用于旅游文化的认识、解读与界定工作当中,对于旅游文化学有关研究是非常有利的。在实际的开展研究的过程中,若是在发生层面来限定旅游文化的外延,那人类学对于文化的传统认知与旅游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的,这就需要在开展相关研究的过程中,能够从深层次来探索文化人类学与旅游文化学之间的共性,如:结构、功能、内容等方面的共性,这对于确立旅游文化本体是非常有利的。但是若是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完全不做限定的开展跨学科研究,那么旅游文化就可能与多个学科之间存在联系,如:艺术学、建筑学、宗教等等,这不仅仅容易导致旅游文化本体的泛化,也容易导致出现旅游文化学被多个学科瓜分的现象。但是相对之下,文化人类学对于旅游文化学认知研究的利大于弊。可以说,在文化人类学所包含的各种文化当中,旅游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其是在旅游这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之下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文化表征,在这种特殊文化的指引之下,人们能够实现某一种特殊的功能需求,但是实际情况中,这种功能需求实现与否受到目的地文化及客源地文化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旅游文化能够看到人类存在的复杂性,从而对人类的存在状态有一个新的审视,另一个角度来看,要想对旅游文化的产生、形成及演变过程有一个全面准确的理解,也可以借助于文化人学的民族志等方法开展研究,从中获取一些特殊旅游文化现象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予以升华,演变成为与旅游文化客观认知有关的积累。由此也可以看出,旅游文化确实是文化人类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分析旅游文化是可行的。
篇4
(一)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来提高语文教师的备课质量和授课质量
教师的备课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备课的质量对授课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一般来说,教师的备课主要是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参考教参,并通过阅读其他与本次课程教育主题相关的内容,对其从整体和细节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并总结而制定出来的,通过这样的方式备课才是比较完善、质量较高的备课。而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表达出课文中所写内容的真实接触和感想,那么其备课质量必然会大大提高。比如在姚鼐的《登泰山记》这一课的学习中,作者的登山路线是课文的线索,备课前教师需要一步步地根据文字理清作者的登山路线,将其系统起来才能进行下一步教学。而如果教师已经亲自登过泰山,经历过登山的过程,体会过登山的感觉,那么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登山经过并结合这篇课文的描述,在很短的时间内理清作者的登山线路并通过将自己的登山情感与作者的情感相融合,加强备课质量。另外,讲课时,教师的心境、感受会影响到学生,教师在授课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将自己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登到山顶时的感受以及自己的情感变化等与学生进行分享,使课堂教学内容更丰富更充实、生动,情感更加真挚,更加有趣和真实,进一步将心境升华,深化,唤起学生的向往之情。
(二)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提高语文教学课堂的活跃性
在课堂上利用旅游资源能够有效克服语文课堂教学的乏味和刻板,如果学生曾经见过去过这些地方或者这些景物,那么他们就会踊跃阐述自己对课文的见解,这样教师就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导出作者的思想意图,将文章还原到生活中,这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提高他们的情感感受,升华思想。现在很多学生都沉迷于电子游戏中,忽略了与周围人的沟通和交流,使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理解产生了偏差,而通过旅游资源的利用,提高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的活跃性,为学生创造了自主交际的场合;提高了学生的思想交流意识,将语言知识转换成了与外界沟通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积累,并激发了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利用旅游资源,使学生亲身体会大自然赋予的课文意境,并通过旅游知识的串联,使学生对文章有更加深刻的印象,调动学生的逻辑思维,拓展学生的心智培养,通过这种方式还可以大大增加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促进学生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
古诗词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它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了解古代文化,传承古代文化的主要途径,再加上流传下来的古诗词都是精髓,因此更加具有学习价值。我国古诗词中绝大多数作品都是作者身临其境写出来的,它们都是通过精炼的语句,来向我们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和深远的意境,因而具有不朽的魅力。当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就经常会发现在游览的地方会有一些作者写下的古诗词,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都成为不朽的诗句在世间代代流传下去,当我们在诗人们曾经到过的地方读着他们留下的诗词,我们更加能够真实地领悟到作者所描述的那种意境,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抒发的那种情感,这才是文学真正的享受和体验。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加重视真实感受,只有通过真实的感受,学生才能对文学中的魅力进行深层次地理解、感悟和欣赏,将旅游文化资源运用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增加诗句的直观感受和文学感染力。如果你曾经登上过泰山,当你站在泰山顶端,居高临下,极目远望时,你一定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唐代诗人杜甫所写下的那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如果你曾经游览过古寺、古桥、古关、古镇还有古运河,那么当你在阅读张继的《枫桥夜泊》时,你才能够亲临其境,想象到当时的月亮中天,乌鸦在凄凉地哀啼的景象,感受当时满天霜华的寒意,并进入诗的意境,体会到当时面对江枫和渔火时作者难眠的心绪。
(四)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利用提高语文写作的教学质量
语文教学的一个主要教学任务就是积累,这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积累是无法在短时间之内完成的,是需要通过很长时间的坚持和持续才能实现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达就是通过语言的方式或者书面的方式将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表述出来,没有丰厚的积累,就没有流利的表达。旅游文化资源就是一个积累的很好方式,它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真正地体会到名人名家是如何写出那些脍炙人口的佳作。比如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学生可以按照事物的顺序,将旅游经过从头到尾、真实、有条理、有重点地进行叙说,内容要详略得当,并在记叙中要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情感,并抒发自己的所感所想,其中较为著名的代表作为《登泰山记》和《故宫博物院》等。
篇5
西安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其大量的历史文化风景区也受到了了许多中外游客的喜爱。旅游文本的翻译,在西安旅游文化传播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人们把能够反映特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积累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反映民族独特的活动方式的词汇称之为文化负载词汇(culture-loadedwords)。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是要让外国人了解和理解原语文化,因此译者应该从英语受众的角度出发,恰当处理文化信息,恰当选择翻译策略,有效传播中华文化。经研究,我们总结出西安旅游文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直译、音译、意译和加注。针对不同的词汇对应关系,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达到翻译和交际、促进文化有效传播和交流的目的。
1、音译
音译,即将一些颇具汉语特色的词汇通过借用汉语拼音或拼写的方式融入英语词汇。这种方法能够完全地保留汉语的语音形式,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在西安旅游文本的翻译中,也有很多词汇采取了音译的方法,比如西皮(Xipi)、锅盔(GuoKui)、乐府(Yuefu)等。不过,完全音译的翻译法不宜过多使用,否则拼音字母会对外国读者造成阅读障碍。对于文化负载词音译法的使用体现了中国的很多传统生活习惯和文化风俗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和认可。
2、直译
所谓直译是指在符合译入语规范的情况下既保持原文思想内容,又不改变原文表达形式的翻译方法。直译不会引起读者的误解,不会产生信息传播中的噪音,反而会使读者感到信息很充足。比如汉砖(Hanbricks)、民间剪纸(thefolkpaper-cuts)、皮影(theshadowplay)、凉皮(thecoldnoodles)等,既能保留原文的风味,在不失去原文所表达的语言特点和民族文化特征的基础上,又能使译文易懂,以有利于中英文化的理解、交流和交融。
3、加注法
有些文化负载词在文化中涉及面比较广,内容丰富,简单的直译或音译会使异国读者在对源语言的文化背景缺乏足够了解的情况下难以理解。译者可采用加注法把原语里的词汇直接移入到译语中去,以使译语读者从译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尽可能地等同于原语读者从原文中获取的交际信息并同时丰富译语文化。采用这种译法翻译旅游资料中的文化负载词能够让外国游客感受到独特的民族文化,并产生旅游兴趣。加注法主要分为音译加注释和直译加注释,原文中如果出现该语言和文化中独特的表达方式、人物、事件等,在译语语言和文化中又找不到与之相似的表达方式、人物或事件时,译者可以考虑用音译加注释的方法来处理。如,人文初祖——RenWenChuZu(founderofthehumancivilization),是黄帝陵简介中对于黄帝的赞誉,外国游客读到“RenWenChuZu”可能不知所云,但读到注释就会对黄帝在中华文明中起到的作用了然于心。又如,才人——cairen(thefifth-gradeconcubineoftheemperor),若只有音译,外国读者可能只闻其音不详其义,读了注释就能明白,这是中国古代皇帝妃子的第五个级别。当直译可能会对外国读者的理解带来不便,但译者又试图彰显原文的文化特色时,可以采用直译加解释性说明的方法,既可以保留源语语言文化的特征,又使译文含义明确,便于外国读者的理解。如,大雁塔——theBigWildGoosePagoda(alsocalledDaCi’enTemplePagoda)、玄奘法师——MasterXuanZang(MonkTripitaka)。
4、意译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直接地表现在汉语与英语的差异上,旅游文本中大量文化负载词的存在,增加了翻译及旅游文化的传播难度。使用意译法可以使文化负载词在形式上和内容上都可以保留原文的民族语言特色,更好地传达该词汇的文化内涵。如,陕西十大怪(the10localpeculiarities)、百家争鸣(contentionbetweenahundredschoolsofthought)、太学(ImperialCollege)。
篇6
2.1缺少以完成技能培训为目标的实践性
教学需要的旅游文化教材当前高职旅游文化教材存在两种问题:一是成为本科专业的“压缩饼干”。混淆了高职教育和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异性,仍然片面强调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只是在本科旅游文化教材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化的删减。没有一套符合高职培养要求的,体现实践性教学需要的旅游文化教材。二是成为“拼盘菜”。没有构建起具有内在关联的逻辑体例,其内容抽自各个文化领域,这些内容并列在一起缺少内在关联,不成体系。没有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建设,缺乏针对性。
2.2缺乏体现实践性教学特点的评价体系
很多教师在观念上仍然认为旅游文化课是一门纯理论课,只强调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进行学业评价时,仍然沿用纯理论课的评价方法,形式上以书面出卷笔试为主,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缺少实践性教学考核。这种评价体系也影响了学生对旅游文化课程的认识,认为旅游文化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枯燥的课程。
2.3缺乏与实践性教学要求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满堂灌,讲授的内容也只是从概念到原理,很少使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师生间很少互动。一味地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原理,原本生动活泼的课堂,变成了一潭死水。在教学手段上,只满足传统的纸质教材和板书,很少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教与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不能被激发出来。无法实现提高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的目标。
2.4缺少高质量的实习实训场所
近几年高职院校虽然不断加大了对校内实训场所的投入,但往往只注重硬件的投入,软件开发严重滞后。如何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旅游文化用现代化的手段生动地展示出来,形象地介绍给学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此外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浮于表面,校外实践性教学基地不稳定,使得实习实训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为缺少实习实训场所,目前旅游文化课程的教学主要还是在课堂上,完全成了一门理论课,严重影响了该门课程功能的发挥。既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对学生的未来从业也没有帮助,从而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评价。旅游文化课程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严重地制约了学生应用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影响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必须要探索如何增强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性。
3强化高职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性的路径
3.1开发“旅游文化”课程立体化教材
所谓立体化教材,是指“旅游文化”课程的教材包,既有该课程的主教材,又有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编写的辅助教材;既有纸质教材,又有音像制品。从而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教学资源。[3]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教学过程的体现,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根据旅游文化课实践性教学的要求,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基本框架是:首先,确定立体化教材的形式。旅游文化课立体化教材应包括:主教材、学习辅导、练习题、实训指导、案例选编、音像资料、地方旅游文化汇编等。其中主教材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要载体;学习辅导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该门课的性质、学习方法、重点和难点等;练习题是提供给学生用来检测学习效果的;实训指导、案例选编和音像资料都是用来提高教学实践性的辅助手段;地方旅游文化就存在于学生身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亲切感,对提高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实践性具有重要的价值。其次,应按照岗位设置,根据业务流程,以完成工作任务为目标设计课程内容。要改变传统教材“压缩饼干”和“拼盘菜”的模式,从传统的以理论学科本位转变为职业能力本位。课程内容设计应按照旅游企业岗位设置的特点,根据旅游业务流程,以完成旅游工作任务为目标来安排,要把旅游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有关要求渗透到课程内容之中[4]。此外,课程内容的设计还应注意“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
3.2构建与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在设计教学体系时,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核心,形成“以课堂教学为基础,以实训为重点,以实习为延伸,以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提升能力”的教学体系,达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目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旅游文化的基本理论知识,打好理论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等手段,通过影像、图片、声音使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深印象,使知识的掌握更加快捷和牢固。实训教学:使学生能够在开放、模拟、仿真的实训情境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旅游情景展示厅,结合动态展示,让学生把在课堂教学中掌握的旅游文化知识进行现场的运用和演示,体验导游的实际工作过程,老师和其他学生作为观众,在讲解结束后,指出他的优缺点和努力的方向,这样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文化知识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习教学:采取校内模拟实习和校外实习基地实习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社会认知能力。校内模拟实习方面,运用旅游情景展示厅、模拟客房、餐厅等实训场所开展旅游案例教学、互动教学以及情景教学。校外实习基地实习,一是通过多种合作,建设一批稳定的、高质量的实习基地。二是鼓励学生多参加各类旅游技能大赛、导游比赛、酒店服务技能比赛等,并积极为他们提供指导和帮助。毕业设计与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列入学校管理体系的竞赛以及“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以及课程论文(设计)、毕业论文(设计)、社会调查、志愿者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环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这一环节是对前三个环节实习实训教学成果的验证与提升。
3.3运用与实践性教学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
根据旅游文化课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加强研究与探索,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在课程教学中以案例分析、情境教学、实践体验、团队学习、师生互动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视频演示、旅游情景展示、构建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所学知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如讲授“园林文化”可采用实践体验法:在向学生介绍完基本的园林文化理论知识后,将学生带到风景区,实地欣赏各式园林,之后分小组对“中国园林和西方园林各自的特点”进行讨论,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然后由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而且在讨论中,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可以加强学生的之间的协作,从而不断发展职业技能,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旅游文化课实践性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以综合性的考核评价方式替代单一的书面闭卷考试。要做到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理论考核尽量减少死记硬背,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考核学生对文化内涵的理解。实践考核关键是考核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把所学理论运用到工作现场的能力。要做到书面考核与口头考核相结合。书面考核可以使用调查报告、论文、导游词设计、游览图绘制等多种方式进行,口头考核可以讲述历史故事或就某个景点进行现场解说等。
3.4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性教学当然离不开与企业的合作,要鼓励学生到旅游企业实践,验证所学的理论,在实践中训练和提高技能,以解决所学的文化理论与旅游实践之间脱节的问题,通过实践发现课堂上所学知识的不足[5]。作为旅游文化课程,“校企合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3.4.1校内教学环节方面
在教材的开发上,与旅游企业共同开发立体化教材。从立体化教材的编写提纲到内容的确定,都有旅游企业的人员全程参与。案例选编和情景展示都来自于旅游企业一线。在课堂教学的执行上,与旅游企业共同完成校内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内容分成若干模块,分别有校内教师和旅游一线人员共同完成,各有侧重,互相补充。在学生校内学业考核评价上,理论考核以校内教师为主,实践性考核以旅游一线人员为主。
3.4.2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现在高校里的旅游文化课教师,一般都是年轻教师,他们学历都比较高,理论功底比较扎实,但不足之处是缺乏实践动手能力,无法将旅游文化理论转化为职业应用能力。因此,他们要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到旅游企业挂职锻炼,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旅游企业一线人员具有丰富的实践动手能力,但由于工作繁忙,无法对旅游文化进行深度的梳理,往往只关注一些孤立的故事或传说,缺乏系统性和文化深度。因此,他们也可以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重返校园再次进行“充电”。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可以逐步培养出既有深度的理论功底,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双师型”的文化旅游课程师资。
3.4.3顶岗实习方面
由于旅游企业一线人员全程参加了教材开发,课堂教学执行和学生学业考核评价的全过程,他们对学校、学生都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因此,顶岗实习的指导应该以企业一线人员为主,学校教师辅助。
篇7
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入旅游外语课堂,使学生不再局限于单纯地学习语言,而是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也学到了使用这一语言的文化,更易于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言及文化,并能改善知识结构,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旅游英语》第一册LESSONFIVE的REVISION中,Porter有一段话“Thisisthesecondfloor.Hereisyourroom,Mr.andMrs.Morri-son.Yourroomis223.Thesingleroomisoverthere.”[1]讲到这里,教师就要结合文中出现的房间号码,给学生讲解不同民族对数字有不同的看法。如中国人喜欢选择在带有“3”、“6”、“8”数字的日子旅游,也喜欢带这些数字的楼层和房间;西方人则忌讳“13”,旅游时常常回避这个数字,也不会住饭店的“13”层和13号房间。再如数字“4”在中国人的眼里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常说“四季发财”;“四季如春”。可是日本人却不喜欢这个数字,其原因是在日语中,“4”和“死”的发音相同,所以,日本医院一般没有4号床位、4号房间、4号楼,电影院也没有4排4号,饭店里很少见到以“4”结尾的房间号码。如,中国自古就喜欢数字“9”,如“九州”、“九九归一”等;在日语中“9”因与“苦”的谐音而遭日本人忌讳。由这么一个枯燥的数字和没有多大意义的房间号码,教师却能引发出丰富的中外文化差异知识,这比起单纯教学生如何读数字,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就掌握了数字在不同民族中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并在今后的实践中,不会出现由数字而引发的“文化冲突”。再比如,我们在讲到“dog”一词时,虽然“dog”与中文的“狗”在语言意义上没有什么差异,但从其价值取向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来看,却有着很大的区别。在汉语表达中,与狗相关的词语绝大部分带有贬意,例如“狗仗人势”、“落水狗”、“走狗”、“丧家狗”、“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然而,在西方人眼里,“dog”却令人好生爱意。在他们看来,“dog”是忠实的象征,是人类忠实的朋友,以狗来喻人是褒义的。如“luckydog”意为“幸运儿”,人疲惫时可用“dogtired”来形容,“Loveme,lovemy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因此,如果把“dog”一词与汉语中的“狗”联系起来,可能曲解原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中外文化的知识,而且还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收集“语料”,促使他们时刻留心吸取和积累有关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资料。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问答等活动,使学生在学到语言知识的同时,也了解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意识和能力。本人曾作过一项调查,结果表明,90%以上的学生喜欢教师在旅游外语教学中讲解中外文化的有关内容;85%以上的学生表示,通过文化差异的讲解,能牢固记住所学的语言知识点,95%以上的学生认为,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有必要讲授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知识。
二、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能有效培养谙熟中外文化知识的旅游
外语人才,提升涉外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渗透中外文化差异的有关内容,对于我们培养涉外旅游人才有着重要意义。藉此培养出来的旅游外语人才,就会有意识地抛弃“中文思维+外文形式”,在涉外旅游活动中,知道如何尊重外宾的文化传统,知道如何与外宾进行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有效提升旅游活动的文化品位。深入了解了中外文化差异,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会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接待前来旅游的外国旅客时,就不会犯文化错误。如果我们说:“Youmusthavebeentirednow.”(你一定很累了。)“Youhavehadahardtime.”(你累坏了。)“Youhavehadatir-ingjourney.”(你这一路辛苦了。)这好象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但结果恰恰相反,对方会觉得受到了伤害,因为他觉得在你眼里他好像是“弱不禁风”似的。所以我们应该说:“Howwasthetrip?Didyouhaveapleasanttrip?”(这次旅行如何?一路愉快吗?)“Welcome!Ihavebeenexpectingyou.”(欢迎!我一直在盼望你的到来。)“Iamgladtoworkwithyou.”(能和你一起工作非常高兴。)“Ihopethatwewillhaveapleasanttriptogether.”(希望一路愉快。)有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我们在涉外旅游活动中,就能够对外宾加以引导。比如,被中国人喻为“岁寒三友”的“松、竹、梅”,在汉语中有很丰富的内涵,象征着高尚人格,的著名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就是一个例子,以“岁寒三友”为题材的文化作品在中国也十分受欢迎。当我们在旅游中看到千奇百怪的松树时,就会联想到松树的高贵品质,进而联想到人的毅力等。而一个外国客人可能就很难有这些联想。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外宾与我们有共同的情感体验,就需要在介绍时加入“松”在中国文化中蕴含的意义,从而激发外宾与我们的共鸣。有了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就能够游刃有余地做好涉外旅游工作。如,当我们带着外宾走进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就可译为“TheParkofSweetOsmanthusisnotedforitsprofusionofosmanthustrees.Flowersfromthesetreesindifferentcolorsareinfullbloomwhichpervadethewholegardenwiththefragranceoftheirblossoms.”这样的译文,打破了原文的句子排列,改写原文华丽的词藻和细节描写,整体概括,简洁明白[2]。又如,浙江兰溪有个济公纪念馆,里面写有:“济公劫富济贫,深受穷困人民爱戴。”我们给外宾介绍时,可译为“Jigong,RobinHoodinChina,robbedtherichandhelpedthepoor.”在这里,我们把济公比喻为英语民族的人都很熟悉的罗宾汉,他们听起来不仅易于理解,而且还倍感亲切[3]。
三、在旅游外语教学中,把中外文化差异知识介绍给学生,有效地提高旅游外语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繁荣中外文化的交往。
篇8
一、设计美妙的课堂导语
在每节课开始前,导语设计的精妙与否关系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失败。导语设计要精而巧,要通过简洁的语言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同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审美教育长采用的导语有以下几种:
(1)谈话式导语。这类导语一般适用于记叙文。如教学《金色的鱼钩》、《丰碑》等课文时,先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途中的感人故事,教师参与讨论。大家在讲与听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战士不畏艰辛、用语为革命牺牲的悲壮美。在师生热烈的讨论和对话中引出新课,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
(2)导游式导语。这类导语适用于散文游记类课文。如《葡萄沟》,课前在黑板上绘制一条葡萄藤,枝繁叶茂,挂满葡萄,学生一上课就被画面吸引,教者相机引入导语:同学们,你们认识黑板上这种水果吗?你们知道它盛产在什么地方吗?新疆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的葡萄有的晶莹剔透,有的色如玛瑙,整个葡萄沟都飘着诱人的香味。你们想去那里看一看吗?好!今天请同学门跟老师一起登上开往葡萄沟的列车,共同去这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3)想象式导语。这类导语旨在通过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学《月光曲》,先播放音乐,让学生凝听、感受、想象、表述,然后适时运用简短导语把学生带入课文:刚才同学们听到的这首美妙的乐曲,就是德国著名作曲家贝多芬创作的《月光曲》,它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而且关于它的诞生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由此进入新课学习。
二、讲课时间要恰到好处
“效率”的含义,就是指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和取得的收获。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到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课堂的利用率。
三、课文内容要讲到点子上
语文教学要主则祥,次则略,不可平均用力,或按照“作者介绍、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这种八股味很浓的程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样就难以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教学效率必然低下。即紧抓住课义的重点,牵动人隅而提挈全篇,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功夫,关键在于认真备课
强调备课,是说备课要充分,准备要认真,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尤为重要,我们只有课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上课才有精力去调动学生学习,课前教师的备课准备的越充分,课堂气氛就越活跃,就越能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激情,就越能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活的有用知识。
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整节课只是教师一味地讲,满堂灌,讲得津津有味,到头来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而没有得到消化,更谈不上理解,这样是达不到教学目的的。教学中要处理好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要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地参与课堂教学,达到师生融为一体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多年的教学使我发现,学生们不喜欢静静地听,喜欢动,那我就多让他们动脑、动手,把自己的思想、生活、对课文的理解等,或参与讨论,或上台表演,或通过画的形式直观、形象地表现出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学生学起来也会轻松自如。如我在上《挑山工》这课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描述的挑山工挑重物上山所走的“折尺形”路线,就让学生自己去默读理解有关的语句,然后尽自己的理解用线条和箭头画出来。通过读课文、作画,学生的印象深刻了,也理解了文中所说的“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程加长,挑山工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同时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培养了学生思维和表现的能力。
篇9
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演示示范实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观察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有些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将演示现象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
例如,在“测定物质的密度”这个实验中,其实验目的就是练习使用天平,学习使用量筒,学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物质的密度。在这个实验中,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测量小金属块的体积。因此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应先教学生如何使用量筒,如何正确读数。而量筒的刻度较小,教师演示讲解,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楚。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将刻度放大,学生就容易看清。在讲“磁场”和“电流的磁场”这两节课时,磁场的概念比较抽象,条形磁铁、蹄形磁铁、同名磁极之间和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分布以及直线电流的磁场的磁感线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形状各不相同。传统的演示方法一股是:将玻璃板放在磁铁上面,将铁屑均匀地撒在玻璃板上,轻轻敲动玻璃板,使铁屑在磁场的作用下形成平面的磁感线分布图形。因平面放置,学生看不清楚,教师只好端着玻璃板走到讲台下,让一部分学生看看,这样既浪费时间,还有许多学生看不清楚。利用多媒体,则完全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将教材上所讲的几种演示情况投影到银慕上,使全班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各种情况的磁感线分布,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磁场的认识,使抽象的问题容易理解。
二、利用实验课件,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大多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学生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依靠教师的演示讲解,许多学生很难看得清楚,等到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时,仍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因此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先观看一段所做实验的操作录像,在看实验操作录像的同时,教师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向学生讲清楚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能够为学生做这个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地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
篇10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圆满落幕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成功申办,中国的知名度日益提升,其古老而神奇的东方文化吸引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据国家旅游局统计,2000年到2008年我国入境游客平均增长率是12.89%,以该平均增长速度和2008年为基数,预计2020年,我国入境外国游客将达到6181.25万人,中国成为一个旅游接待大国是一个必然趋势,我国经济的腾飞使更多国人走出国门的梦想得以实现。由于出入境游客的增加,对旅游人才的需求也日益迫切,中职旅游服务专业是培养旅游、饭店行业第一线劳动者,具备良好的交际能力可以使他们为客人提供更有效、周到的服务。因此,提高旅游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中职旅游英语教师必须面对的课题。就目前情况而言,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论著大多从大学生层面进行研究,本文拟从中等职业旅游专业学生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角度进行探讨。
二、培养中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1.语言文化与旅游紧密关联。
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的过程就是文化体验的过程,语言文化与旅游紧密相连。社会语言学家认为:语言通过语音、词汇与语法等有形的东西构成语言的物质外壳,其中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族文化背景知识。语言反映文化,文化影响语言的使用和发展。“文化内涵是语言交际的具体内容,文化意识是语言交际的思维基础”。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整体,文化通过语言起作用。社会语言学家D. Hymes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了交际能力的四个参数——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就是语言使用者的社会文化能力。毋庸置疑,语言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旅游是一种人们对不同地理空间的选择、经历和体验的过程。旅行者对不同文化的好奇和追求使旅游具有“跨文化”属性,因此,旅游从本质上看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活动。对游客而言,旅游从业人员是跨文化交际中重要的角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文化的传播者,好的旅游服务带给人们精神上的满足。由此看来,语言文化与旅游密切关联,随着出入境游客的增加,作为导游及饭店服务人员的后备军,中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既要具备英语语言能力,又要了解本国及来访者国家文化,只有这样,才能担负起传承文化、服务宾客的重任。
2.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有利于提高交际能力。
中职旅游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是涉外导游或饭店服务人员,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利于提高其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为中外宾客服务。旅游英语是专门用途英语,是涉外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语言,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桥梁,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中职英语教学内容“渗透”了相关的文化内涵。从以往使用的教材来看,其文化因素体现在问候、寒暄、介绍、姓名、称谓、节庆、告别、聚会、交友、宗教、感谢、饮食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然而从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看来,学生常在对外宾服务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套用汉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主动扶老携幼,打听他人年龄、婚姻、收入、等这类西方人视为个人隐私问题,从而冒犯对方,造成交际失败。由此看来,教师应当根据中职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加强英语课程的文化导入,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从而提高其交际能力。
3.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学生未来发展。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涉外交际成功的基础,具备这一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专业中职生的未来职业特点决定了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其择业、就业及未来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目前,大多数中职生初中毕业后就读于职业学校,文化水平较为薄弱,毕业后学历不占优势,就业面临巨大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如果具备较好的语言水平和交际能力,学生在择业面试中就会有足够的信心去应对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从而占据先机,在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率先找到自己的岗位。在工作中,良好的跨文化交际和沟通能力也会使学生在服务客人时从容不迫,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因此,中职旅游专业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益于其自信心的培养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其事业发展。
三、培养旅游中职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1.转变观念,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观念决定意识,只有在思想上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师才能自觉地将文化教育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与过去比较,我国英语教学已经迈出了“哑巴”英语的误区,比较重视英语口语训练,这一做法为旅游英语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根据实习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中职学生在服务过程中因对文化知识的缺失而使交际失败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思想从“语言本位”转变为“语言应用本位”,在教授语言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注重文化知识的摄入,因为教师思想上的重视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保证。
篇11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Colleg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QIN Meiyu[1], LI Zhao[2]
([1] Management Faculty,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Sichuan 610025;
[2] School of Humanities, Xihua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39)
Abstract Tourism and Cultural is the basis of profess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course. There are still critical issues to be resolved in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the paper from the status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school starting, the undergraduate colleges, Tourism and Culture Studies disciplinary position, teaching materials, teaching methods, in-depth discuss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theories and methods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quality personnel train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ourism and culture; course; teaching
1 旅游文化学课程现状
旅游文化学是我国高等院校“旅游管理”及与旅游相关的各本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掌握旅游基本理论及基础知识的入门课程。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决定了旅游文化学课程地位与作用、教材选择、教学方法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笔者通过浏览各大院校精品课程网站及CNKI相关论文查询发现,对应不同教育层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建设系列内容针对性不强,不能较好地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需要进一步理清与完善。例如,通过中国知网以“旅游文化 课程”为关键词进行精确查询,收集到19篇相关学术论文,其中高职类14篇,高等本科院校仅为5篇,加之对其研究内容梳理不难看出,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较为凌乱,未能达到本科教育层次对应用型人才专业能力培养要求,课程设置与建设没有真正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本科院校开设旅游文化学时遇到最大问题是:旅游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学术研究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学科理论研究薄弱,旅游学的学科基本体系框架和理论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同样,关于旅游文化学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仍存在较大分歧;旅游文化学课程教材版本较为单一,内容选材普遍存在陈旧问题,现有教材与民俗学、旅游地理内容有大量的重复。应该说,本科院校旅游文化学课程教学中有不少问题尚待深入探讨,尤其有必要在教材、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特色化建设。
2 旅游文化学教材
国内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层次较多,具体包括本科院校、高职高专本专科、成人教育本专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以及外国留学生等。①不同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需要不同体系与结构的教材相匹配,也将影响课程教学的实践效果与培养目标的吻合度。目前旅游文化学教材大体有两类:一类是沈祖祥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概论》、由谢元鲁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文化学》为代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旅游专业系列教材,该教材较好地实现理论性、实务性、前沿性相结合;一类则是以旅游文化命名的教材,例如张文祥《旅游文化》,该教材具有知识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较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层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体系较为完整,但应用于旅游管理本科层次教学中教材理论性强。经过对教材具体内容梳理得出,第一类教材是对旅游文化概述、特征和传统等进行剖析,理论有余,但实用性不足;第二类教材是对与文化相关的旅游进行梳理,实用性很强,但理论不足,深度和难度不足。可以说现有旅游文化学教材不能很好地满足本科院校教育层次需求,缺乏适合本科学生的旅游文化学教材。
3 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旅游文化课程建设起步较晚,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学科基础建设理论论证期,到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学学科应用性发展期,至今旅游文化学初步形成了学科基础理论体系,并伴随着旅游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旅游实践的纵深发展,旅游文化学内涵与外延不断丰富扩大,需要新的理论和方法给予指导与参照,②特别是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建设应首先做出改革。由于各院校及专业特色不同导致目前本科院校的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认知与理解存在差异,呈现出旅游文化类型概述和三要素理论两大课程体系结构特征,尽管大多学者都认为围绕旅游主体、客体、媒体三要素展开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结构安排较为合理,但由于教材、专业特点、学科基础理论存在争议等原因,旅游文化学实际课程体系安排仍沿用旅游文化类型的概述,再加之本科院校旅游地理、旅游民俗、导游理论与实务等课程间具有极强的交叉性,未能满足本科院校“强理论”与“重实践”的双重课程体系建设要求。
笔者依据多年教学经验,认为旅游文化学课程体系框架应包括中国历史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基础、旅游文化区域发展完整理论教学体系内容,即以文化旅游化与旅游文化化两大主线展开课程内容安排,充分体现本科院校对课程体系设置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特征。首先,结合中国传统旅游民俗文化相关内容纵向探讨旅游文化植根的土壤以及生成原因、特征,揭示旅游文化内在本质和发展规律;其次,结合不同院校和专业课程间统筹内容,弱化旅游文化形态的比重,创新旅游文化学基础理论教学内容,例如结合旅游学研究对象的“旅游系统说”加强课程教学中旅游目的地、客源地以及旅游通道的基础理论内容,以此完善目前旅游三要素课程教学体系;最后,针对区域旅游实践中旅游文化相关理论与方法具体运用,形象理论讲授内容、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探究中国旅游文化产生、发展及变化趋势。
4 旅游文化学教学方法与手段
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心理实验结果表明,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为“视听”,占到94%,并且二者搭配比例也直接影响接受效果,③而目前传统填鸭式课堂讲授方法严重影响学生综合素养和解决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上,首先,应该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倡导“教师引导、学生主体”理念,明确课堂教学教师与学生角色分工,在积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同时给学生以专业意见与建议。因此,可以尝试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教学、专家进课堂、辩论赛等适合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有效调动学习积极性,加深对旅游专业的感性及理性认识。
对本科教育层次而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资料收集与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学手段上应该通过课程安排与课程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团队建设、主题模块、学生互评、案例讨论、多样化多媒体技术运用等教学手段建立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将抽象化理论及业界疑难杂症等具有广度与深度的教学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处理,促成学生理论与知识互相转化能力的提高,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
和我国旅游学研究的年轻化特征一致,旅游文化学课程的建设与完善将成为较长一段时间内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课题和教学工作,其课程教学改革系列问题将不断调整与完善,有效促成本科院校对旅游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从而为我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注释
篇12
一、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问题
(一)关于旅游文化基本理论研究
1、旅游文化的定义之争。界定旅游文化是进行实质性旅游文化研究的第一步。窦石认为,旅游文化是一个金字塔结构的文化体系。其“主体应当是鲜明地反映了旅游经济和旅游活动的特殊需要部分。”除主体外,旅游文化还有广泛的部分,它表现在一般社会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及其与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体系相交错的瞬间。杨时进在其由中国旅游出版社1987年出版的专著《旅游述略》中对这一见解进行了进一步完善。魏小安则认为,旅游文化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由此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晏亚仙指出:“旅游文化,是根据发展旅游事业的规划和旅游基地的建设,以自然景观和文化设施为依托,以包括历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内容,以文学、艺术、游乐、展览和科研等多种活动形式为手段,为国内外广大旅游者服务的一种特定的综合性事业。”陈辽主张“旅游文化是人类过去和现在所创造的与旅游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喻学才在《中国旅游文化传统》第一章中写道:“所谓旅游文化,是指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各种关系的总和”。20世纪90年代后期,贾祥春提出:旅游文化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尽管旅游文化研究在我国已经发展近30年时间,对于旅游文化的具体指向,到目前为止,学术界仍然没有一个基本共识,旅游文化的基本内涵与外延一直都是旅游文化研究的重中之重,在未来的研究中将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2、旅游文化的学科地位之争。随着旅游文化研究热的出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还出现了专门讨论“旅游文化学”的学科地位的论文。唐友波、徐吉、郭青生、高蒙河的《旅游文化学发凡》已经意识到旅游文化是一种“从本质的高度对旅游进行综合研究,进行宏观的规律性的研究”的学科。据北京刘垣生《文化――旅游的灵魂――第二届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侧记》披露,1994年8月在南戴河会上代表们也曾对旅游文化学科的建立问题进行了讨论。毛桃青的《旅游文化应有自己的学科地位》认为无论是对旅游业健康发展,还是从学科分类的角度上都应设立旅游文化学科。它标志着高等旅游教育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旅游业对旅游文化的呼声,也从学科建设角度显示了旅游文化在旅游学中的重要地位。与上述学者急于赋予旅游文化研究以学科地位不同的是:郭栩东、傅吉新两位学者在其《基于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一文中并不认为旅游文化研究能够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旅游文化应该被看成是一种概念――“对旅游文化含义进行了阐述。认为旅游文化其实是一种概念而不是一种现实。它是过去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并且与旅游目的地的政治文化密切结合的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个概念,旅游文化不断地体现一种矛盾:一方面,它吸纳了一种均质化的政治议程,它暗示生活在一个特定旅游地场的人以相同的总体方式活动,并为一个群体划出界限来确定该群体的身份;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人仔细观察被描述的行为模式,将会发现这些模式并非真的可以划出界限。因此,对旅游文化是一种概念的理解应侧重于:作为一种继承。旅游文化可视为从过去保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作为一种选择,旅游文化可以被视为一种接受和妥善处理变化的创造性力量。”在论文主体部分,他们对于这个提法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尽管事实上人们说旅游文化是‘真实的’,确实‘在那里’存在的,但实际上它却是一种知识观念,用以表达一系列复杂的人类行为、思想、感情和人工制品。学者们提出这一点已经几十年了。人类学家洛伊(Lowie)在1937年写道‘文化不变的是一种为方便之目的而分离出来的人造单元’。克罗伯(Kroeber)在1945年进行了类似的断言。人类学家格尔茨认为:‘描述一种文化……尤其在描述旅游过程中,并非陈列某种古怪的事物……而是尽力引诱某处的某人来看某些事物,如我被旅行亲眼所见和对话所引诱而看它们那样’,与其陷入对什么是、什么不是旅游文化的争论和寻找一种(或多种)本质含义,也许不如聪明地采取实际的观点来问一问:当提及旅游文化时,倾向于表达什么具体问题?”
3、关于旅游文化在旅游业中的作用的研究。1985年,上海旅游学会率先开展了旅游文化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指出:从旅游业的特殊性来看,旅游经济结构的综合性、时间和空间的延伸性、形体景观的趣味性和活动内容的启示性,及其满足五洲四海游客文化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规律性,迫使旅游业必须有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文化形态。1987年9月,由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组织召开的首届中国旅游学学术讨论会也进行了这方面的研讨活动。代表们普遍认为:发展旅游事业不接受旅游文化的指导是不可思议的。由于旅游从业人员缺乏对旅游文化特性的了解,因此在旅游服务中出现了许多完全可以避免的失误。加强旅游文化研究,无疑是对现有旅游资源进行深层开发的前提。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都指出了旅游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1)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谢春山指出:文化是旅游的本质特征,是国际旅游名城的主要标志之一,其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潜能,而且是提高人的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关键,旅游业提高竞争力的法宝。费振家认为旅游者和旅游资源都是一定社会文化背景的产物。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也是一定社会文化环境的反映,并强调重视旅游文化营销。罕华兴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于邦成、陈晓辉也指出旅游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发展旅游业必须加强旅游文化建设。晏性枝也指出“文化是旅游的内质(特质),是旅游的高级形式和精神享受”;“发展旅游业要树立大文化观”。(2)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
展的源泉。黄佛君、金海龙、许豫东提出“在旅游活动中旅游文化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旅游活动的过程是从经济中进去,从文化中出来的过程,旅游开发的价值最终是体现文化的经济价值”;“可持续旅游业要求生态文化作为发展支撑”;“旅游文化的可持续成为可持续旅游业的基础”。赵文红也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的内涵,旅游文化的载体是旅游资源,而旅游资源又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旅游文化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二)关于旅游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
1、关于旅游宗教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宗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历史现象。据估计,全世界宗教徒占总人口的3/5以上。我国从来没有陷入到宗教极端主义的狂热中,而是以博大的胸怀兼容了许多外来文化,始终没有被宗教化。杨文棋认为,宗教旅游文化业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秦永红提出,宗教与旅游通过文化相联,两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途径之一是通过旅游得以实现的,同时宗教文化又伴随着市场经济的进程日益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专项旅游宗教文化之旅。朱桂凤提出,在新的环境下,作为特殊的旅游文化资源之一的佛教旅游已不仅仅是佛教信徒以朝觐为目的进行佛教文化传播的方式,而更多的是人们在旅游中将其作为一种人文景观加以追求和欣赏。王亚欣提出,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的文化特色和优势资源。是以旅游业促进藏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可以看出,旅游与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文化已经成为我国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2、关于旅游饮食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人类的饮食生活是一定历史阶段文明基准与文化风貌的综合反映。如马晓京提出,我国清真饮食文化的旅游价值主要表现在它的食用性价值和通过清真饮食文化的核心“善”而表现出来的美学价值两方面。唐留雄提出,我们要继承与发扬中华饮食的精华,满足旅游者对“吃”的需要,推进旅游业的发展;营造、提升中华饮食文化氛围,增强饮食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把饮食、饮食文化溶入到旅游节目中去,使其真正成为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刘瑞新提出,只有深层次挖掘饮食文化资源、开发多种特色饮食旅游文化,才能更好地弘扬中华饮食文化,提高旅游地的综合吸引力,促进餐饮业和资源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自己的饮食生活中倾注的心血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民族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中华民族的文化有着更为鲜明独特的“饮食色彩”。这便是中华民族长期积淀形成的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3、关于旅游民俗文化建设及应用的研究。民俗文化是旅游文化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旅游者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如锦英提出,民俗文化与社会生活是水融、混为一体的,民俗从一个角度看。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从另一个角度看,又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张文祥提出,民俗文化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彩的外在形式成为旅游审美的重要内容。刘雷提出,旅游市场的消费需求是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或者说民俗文化转变为旅游资源的基本动因。张军提出,民俗文化的原真性是相对稳定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传统也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发生变化,而民俗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继承和发展的综合作用下才得到延续。人人都有猎奇的心理,人人都想从旅游中获得新奇的体验和感受,作为具有异国他乡的民俗文化,正好满足广大旅游者猎奇的心理需要。
二、我国旅游文化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回归文化成为旅游的核心内容和发展方向的趋势
篇13
2.1旅游文化魅力凸显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旅游业也逐渐转向以文化与精神享受为目标的文化旅游.国际旅游界在分析这种趋势时,认为“人们再也不会简单地把旅游和度假看作是一种消费时间的娱乐形式了,而是把它当作锻炼身体、丰富精神生活和增加知识的途径”.参加文化旅游的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不仅是为了物质上的满足和享受,而是更多地追求知识,获得信息,受到文化熏陶,提高精神享受的质量.文化旅游的兴起对旅游企事业和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激烈竞争使旅游市场由过去的价格、服务和旅游产品多样化逐步转向特色文化竞争——通过挖掘文化内涵,彰显文化特色,增加文化“含金量”,提高文化品位,寻求比较优势.
2.2旅游文化研究受重视旅游学术界长期以来偏重旅游的经济研究,随着旅游的发展,旅游文化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研究者们就从旅游文化的概念开始探讨旅游文化学.对旅游文化概念的研究,大体上是从外延和内涵两个方面入手的.从外延上研究旅游文化是早期研究的基本视角,已形成了广义、中义和狭义三种观点:于光远先生最早提出广义的旅游文化概念:“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而且也是一种文化事业.”狭义的解释以1984年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人文地理学》为代表:“旅游文化即旅游主体在旅游过程中所传播的本国文化和所接受的异国文化的总和”.中义的理解主要以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来概括旅游文化的内涵,如魏小安认为:“旅游文化可以初步界定为是通过旅游这一特殊的生活方式,满足旅游者求新、求知、求乐、求美的欲望而形成的综合性现代文化现象.”从内涵上研究旅游文化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多数研究者都从旅游者的角度探索旅游文化的内涵,与此不同的是苏恒抓住了旅游文化互动过程的特点,提出“旅游文化是旅游最通俗的、最愉快的、最多样的手段.它的活动舞台最大,它的活动方式最灵便,它的价值最多方面.”1990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学者较全面地阐述了旅游文化中的主体、客体、媒体及其相互间的关系:“旅游文化是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物质和精神成果.”
2.3旅游文化类课程受关注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界对旅游文化的普遍重视,作为旅游教育和研究主力的高校,也普遍重视起旅游文化类的课程.尽管不同的学校对于旅游文化学的学科性质和学科定位不太一致,但不外乎三种情况:专业基础课、专业科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总体看,旅游文化学还不是旅游本科院校主干课程或基础性课程,但已经是高职院校的主干课程.不过旅游文化学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不断将旅游文化学纳入到旅游本科教育中来,在这个过程中先开设选修课似乎是在检验其重要性,有的已经将其纳入到主干课程中来.而与此不同的是,各类高职院校普遍将旅游文化课程置于主干课程的重要位置,更是作为培养导游人员不可或缺的核心教学内容.这与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有关,并因此影响其讲授的具体内容.
2.4旅游文化的分类基本固定旅游文化的分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套用文化的结构模式,将旅游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三层.旅游物质文化,即旅游过程中可识别的物质文化实体,如建筑、园林、旅游商品、旅游服务设施等;旅游制度行为文化,即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规范和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旅游观念文化,是指引导、影响人们旅游观念的直接或间接地在旅游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价值观、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另一种是按照旅游的三大基本要素将旅游文化分为旅游客体文化、旅游主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三部分.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历史、建筑、园林、宗教、民俗、文学艺术文化等;旅游客体文化,包括旅游者的思想和信仰、文化素养、心理、性格、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旅游介体文化,包括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商品、服务、文化等.
2.5旅游文化类教材众多教材出版的数量和质量表明了某一学科研究的热度、市场的需求度和业界的关注度.近10年来,旅游文化著作层出不穷,这些以“旅游文化”为题的著作大致可分为三类:纯粹旅游文化资源的介绍;旅游文化学教材;旅游文化学专著.以“旅游文化学”为主题的教材就达数十部之多,比较有影响的研究者和著作有:马波的《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沈祖祥的《旅游文化概论》(1999);谢贵安、华国梁的《旅游文化学》(1999);章海荣的《旅游文化学》(2004);尹华光的《旅游文化》(2005);王玉成的《旅游文化概论》(2005);喻学才的《旅游文化学》(2010)等.
3旅游文化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忽视课堂教学中的跨文化比较旅游活动具有极强的跨文化性.西方对旅游文化概念的表述比较注重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把旅游者放置在旅游文化结构框架研究之中心位置,以交际(或跨文化交际)为媒介,研究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而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突出这个概念的动态特征.但是我国的旅游文化类课堂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对我国历史文化知识的讲授和传播上,较少涉及跨文化比较.在教学内容上,以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知识、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管理文化与服务文化,表现出强烈的应用性倾向,呈现出一种静态、孤立的就事论事和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型课堂教学导向,忽视跨文化交际和旅游文化“碰撞”方面的比较研究.
3.2忽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旅游活动是一种跨文化性很强的活动,旅游工作要求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最具代表性的旅游从业者导游员,在20世纪80年代时被亲切地称为“民间外交家”.导游面对的是形形的旅游者,必然要求他们丰富的知识储备.旅游文化类课程是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活跃思维、激发创新灵感、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跨文化交际者们实现有效交际的关键取决于交际者自身的交际能力与技巧,作为从事跨文化的旅游者需要掌握13种关键性的能力,如自我展示、自知之明、社交关怀、实施弹、获得讯息技巧、交往介入、社交技巧、语用移情等能力.
3.3教学内容体系不健全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内容构成体系还很不完善,基本是由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综合发展而来的,以旅游主休文化、客体文化、介体文化为主线,讲授重点大多落在旅游客体文化的介绍上,旅游主体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以及旅游介体的经营文化、服务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不够,很少涉及中西文化比较和跨文化交流的内容.当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全球最大的旅游地国和重要的出境旅游客源国的方向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常态化,旅游文化的教学内容应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及时吸收新的内容,诸如外国文化、中外比较文化、跨文化交流等.可以说,目前的旅游文化课程内容仅是中国旅游文化的一部分,课程内容严重缺失,很不健全.
3.4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重合度高目前旅游高校普遍开设的旅游文化类课程有“旅游文化学”、“宗教旅游”、“民俗旅游”、“园林艺术”、“导游基础知识”、“旅游历史文化”等,这些课程在内容编排上有许多交叉部分.目前的两个误区是:一是将旅游课程内容等同于文化旅游资源:旅游文化教材内容仅对诸如建筑、园林、宗教、民俗等人文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对旅游文化的本质和规律探讨力度不够,内容肤浅,缺乏深度,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是将旅游文化课程内容等同于导游文化基础:照搬别的课程内容系统,虽然应用性强,却只适用于初中级导游服务人员的培养,部分学校甚至以导游文化基础课程替代旅游文化课程.
3.5教学评价方式单一长期以来,旅游高等教育沿袭由教学管理人员制定教学计划,教师按照多年一成不变的模式实施教学的模式.课堂授课多采用“四个一”模式——“一本书(教材)+一支笔(粉笔或多媒体)+一堂课(课堂讲解)+一张纸(考试试卷)”,这种模式以教学管理人员和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主体及其能动作用,必然导致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三重三轻”现象——“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能力”,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严重制约高校教学质量.
4教学质量提升策略
4.1加强跨文化比较研究,彰显魅力旅游者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是借助旅游企业的媒介作用,在异文化空间中流动实现的.这种流动是不受社会层次和文化层次限制的跨地区、跨国界、跨文化的流动,在这种广泛的流动中,旅游者实现了与目的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频繁交往.一方面,旅游者自身所具有的文化模式随着旅游者到来自觉或不自觉地流入旅游目的地,进行着有限或无限的文化示范和散播,让旅游目的地的人们观照、采择与吸引;另一方面,旅游目的地所展示的人文景观、民俗风情、传统文化以及现实文化生存状态也让旅游者获得直接的观照.旅游活动中跨文化传播现象的客观存在要求旅游服务人员要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才能在旅游开发和接待中有的放矢,更好的适应国际化旅游发展的需要,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4.2丰富旅游文化教学方法,突出特色教学方法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的必须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笔者以为,旅游文化课堂教学中可采取如下方法:课堂讨论法(在课堂上提出某一重点问题,即兴讨论;或提前布置,学生课后准备材料,下次上课时展开讨论;最后针对讨论情况,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专题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针对当前热点问题结合书本知识进行研讨)、视听教学法(运用声、像等电化教学手段,如幻灯片、课件等,通过视觉和听觉对学生进行教学)、试讲评议法(提前一个月左右,精选题目,自愿分组,以组为单位准备资料,制作PPT,由学生登台讲授,再由听课学生和教师对讲课学生所讲的课进行全面评议).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其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组织教学能力、选择教学方法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
4.3细分旅游文化教学内容,形成体系旅游文化现象包罗万象,是一个庞大的大组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透过现象提炼出本质和精华,既要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又有很强的实用性.基于现有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旅游文化课程教学和研究应该以旅游者及其旅游活动为主线,以跨文化交际为线索,以旅游过程中主客“碰撞”产生的各种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突出旅游文化的动态特征.旅游文化教学应以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以中西文化比较为手段,以胜任国际旅游事务为最终归属,具体内容安排上可以采用旅游文化专题模式,将旅游文化类课程分成5大专题:旅游文化基础理论专题(专题介绍文化学、地理学、传播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中指导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旅游主体文化专题(如旅游者审美文化、消费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旅游客体文化专题(如建筑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山水文化、民俗文化等)、旅游介体文化专题(如导游服务文化、餐饮服务文化、住宿文化、企业管理文化等)和地域旅游文化专题(如学校所在的市或省的地域旅游文化介绍等).
4.4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加强师资我国著名教育家梅贻琦如是说,“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可见师资对于一所大学办学成败的重要影响.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和任课老师的文化积淀和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鉴于旅游文化包罗万象的特征,该课程益采取团队教学法——面向全院、全校整合师资和教育资源,组建旅游文化教学团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学科背景多元的旅游文化教学师资队伍.团队中每个任课老师选择1~2个专题作为长期研究的方向,真正做到科研和教学统一,使科研和教学相互促进,开创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成长三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