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跆拳道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跆拳道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跆拳道论文

篇1

一、体育文化生成模式的空间哲学意蕴阐释

一名长期生活在海外的跆拳道运动员能够被国家视为一名民族英雄,这一点是很值得我们研究的。体育是探讨“不同社会环境下种族、人种、民族、文化、认同复杂相互作用”的非常有用的领域。某位跆拳道运动员为诠释这些复杂的、流动的权力提供了样本研究价值。笔者将重点放在某位跆拳道运动员这个被理解为是特殊环境的结果。我们认为在两个国家,对一个某位跆拳道运动员英雄的公开热爱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认同的策略,通过这个战略,某位跆拳道运动员的社会地位得以重建。本文分析了诸如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这样的强势体育商品符号的粉丝认同形式,审视了标志着该粉丝认同形式的张力和不同推动力,同时还探讨了更地域化的当地体育竞赛的粉丝认同形式。本文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为例,指出了韩国对这些相异却又相似的跆拳道文化“产品”的不同参与模式。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的消费与经济发展,全球化和现代身份构成有着积极的联系,而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却陷于失败和疲软的双重泥潭,生存在一个越来越以地方主义为负面品牌价值观的市场之中。对本土的边缘化,在民族和经济界限处变得复杂和分化,阻碍了本土体育文化的成功发展以及在体育竞赛中对韩国民族精神的推广。借由体育发扬民族精神是全球体育的共同特征。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民族主义传统,其对西方商品标志的接受和消费方式有时被“全球本土化”了,揭示了如何在具体的物质背景下质疑抽象东西方二元对立话语。

二、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的空间哲学意蕴

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为核心的后殖民民族认同建构主导着韩国社会,在韩国多个社会、文化和政治机构中被重新生产。然而,后独立时期的韩国国家特征是国家机构和政策系统性编排了民族主义氛围。两者之间的联系十分普遍,以至于韩国公共话语时常(不正确地)互换使用文化这个概念。然而,近年来也出现了更“多元”的公众话语,特别是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也被纳入国家体育发展目标之中。此外,上文提到的民族危机在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中被不同程度的复制。尽管像其他亚太国家一样,中国也接待了来自英国、西班牙和美国等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访问,但却未能在国际体育场合中表现出强大的民族主义血脉,有时发展成民族主义。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冠军奖杯巡回展”已经成为联系位于“边缘”的韩国球迷的方式之一。本文主要通过媒体报道评论来展现在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备受欢迎的背景下,韩国跆拳道运动迷的表现、观众量和人们对本土比赛形式的兴趣消减这一现象。该因果假设十分有力,也得到了文中初步证据的支撑,但要证实它,还需要对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的体育体系机制做更加全面的实证研究。西方媒介体育资本的这一“逻辑”是体育文化更加复杂、多层面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还是与媒体和文化中心主义的传统发展有相似之处。近年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注重于全民参与竞技或全民健身(Sportforall&MassSports)战略。全民健身作为人类与民族健康的有机组成与实现部分,将由单纯的竞技项目促进国民健康转向多元领域(竞技项目、舞蹈、休闲、游戏、旅游观光等)促进,对大众体育从业人员、研究者、组织管理者开辟了新的视野。如游戏(Game&Play)、休闲娱乐、旅游观光(Tourism)等社会领域涉及身体、竞技、健康元素的环节,将作为有机构成与辅助部分再造文化体育新潮流。全球范畴内通过销售(官方和非官方)及媒体报道为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提供了一个与这些全球化商品文化视觉符号相接触的场所,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广泛可得且相对负担得起。所以,韩国跆拳道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相关的视觉消费行为可被解读为连接晚期现代性生活社会经历和全球资本主义的当代文化节点。

作者:朱璞玉 单位: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篇2

1 引言

跆拳道学习兴趣是指对跆拳道知识、技术以及练习跆拳道时所具有的喜好情绪。跆拳道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节制、补偿和催化的作用,它是学生主动地、积极地参加跆拳道活动的内在动力, 也是直接影响跆拳道教学和课外活动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目前高校跆拳道教学现状不容乐观, 教学不规范, 教学内容、方法单调,忽视健康教育、跆拳道品德和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 许多学生对跆拳道课一开始很热情,后来产生厌倦情绪。笔者研究大学生跆拳道学习的兴趣, 旨在为高校的跆拳道教学工作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徐州医学院、徐州教育学院、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六所学校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相关的书籍资料,并对其进行整理、概括分析

2.2.2问卷调查法

设计有关高校学生跆拳道学习态度、跆拳道学习动机、学习跆拳道的感受、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对教师的满意程度、导致学生跆拳道学习兴趣下降的原因等方面的问卷,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发放问卷 600 份, 回收 563 份, 其中有效问卷550份, 有效回收率为 92%。

2.2.3抽样法

对六所高校的学生进行随机抽样,抽取 600 名男女大学生, 男生 300 名, 女生300名, 其中每所学校随机抽取男女生各 50 名。

2.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归纳整理,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SPSS统计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大学生的跆拳道学习态度

大学生对跆拳道锻炼的态度直接决定着他们能否积极参与跆拳道学习, 对跆拳道积极的态度, 就能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如表1 所示, 大部分大学生对跆拳道学习的态度是积极的,男生占 76.5%, 女生占 68%, 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持无所谓和不积极的态度, 而且女生对跆拳道学习的积极态度要明显低于男生,这些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 对跆拳道学习缺乏兴趣。论文参考网。

篇3

跆拳道是以技击格斗为基础,以修身养性为核心,以磨练人的意志、振奋人的精神为目的的一项体育运动,严格讲求“以礼始、以礼终”的礼仪规范,它把精湛的技艺、坚韧不拔的精神、完美的道德修养展现在人们面前。近十多年来,跆拳道在我国开展得如火如荼,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延安市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相对较晚,延安市跆拳道专业队的组建在真正意义上表明了跆拳道运动在延安市的起步,此后大众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在全市逐渐兴起。为跆拳道运动的普及、传播以及对全民健身计划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延安市延安大学跆拳道俱乐部、高丽跆拳道馆、飞虎搏击俱乐部、超顺艺术、红舞鞋艺术培训、雅辰艺术、宝塔区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7家有跆拳道课程的培训机构抽取的200名练习者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针对论文的研究需要,通过检索与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并从中国期刊、中国知网、中国体育信息网、万方数据库等相关网站以及大量的文献书籍中获取大量有关的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收集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了归纳整理,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访谈法

为获得更多更全的信息资料,针对研究的题目,对延安市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成员进行调查。并对延安市大众跆拳道俱乐部的教练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获得了有关跆拳道管理方面的重要资料。对论文写作有了深入的了解,从而获得了丰富、客观、准确的第一手调查资料。

3.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调查对象为俱乐部学员,问卷的发放采用了当面填写回收法。其中向学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83份,回收率91.5%,其中有效问卷172份,有效率86.0%。对市内几所大众跆拳道俱乐部、道馆进行了实地考察。

4.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数据利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得出相应的百分比。

二、结果与分析

(一)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基本情况

1.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年龄段

通过调查,延安市跆拳道练习者的年龄构成主要是5-10岁,占调查总数的39.5%;其次是10-15岁,占调查总数的30.8%。这表明青少年是跆拳道练习的主体,跆拳道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好。

2.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学龄段

在调查中了解到,参与跆拳道练习的人群,幼儿园占15.2%,小学生占45.3%,初中生占25%,高中生占8.7%,大学生占5.8%。其中中小学生占比重最多,高中生、大学生占比重较少,学龄前儿童占比重较多。调查时发现学龄前儿童是近几年兴起的练习对象,这部分练习者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却又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发展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现状的对策研究

1.建立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教学观念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崇尚技术与道德相结合的体育运动项目。事实上,这些精神品德都是现代很多人所欠缺的精神修养,我们应该加强发扬,也是家长们比较关心的问题。

2.改变俱乐部教学的授课方式

以俱乐部形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较高的积极性,同时充分体现了以练习者为主体的指导思想。练习者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达到理解、掌握、提高的目的。上课内容由易到难,进行技战术交流讨论。从根本上解决了练习者的消极对抗心理,激发练习者的求知欲,充分体现了俱乐部的自由学习优势。

3.教练员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跆拳道的日常教学和练习当中,应当充分发挥出教练的主导作用和练习者的主体作用,在教学当中还要运用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注意对跆拳道练习者兴趣的培养。教练员需要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有了宽松的学习环境,练习者才敢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和探索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还充分体现实践操作性的特殊教育意义。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调查时发现学龄前儿童是近几年兴起的练习对象,这部分练习者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却又是俱乐部未来发展的主要目标。

2.延安市跆拳道俱乐部练习者的年龄构成主要是5-15岁,这说明跆拳道的练习群体主要是青少年。由于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与期待比较高,往往不能形成正确的跆拳道练习观念。

(二)建议

1.由于学龄前儿童年龄较小易受伤,完成动作能力差,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身体接触,减小运动量。

2.跆拳道俱乐部教练应该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练习者对礼仪精神方面的认识,注重跆拳道练习观念的培养。

3.跆拳道俱乐部有关负责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教练员素质,提高教学质量,注重青少年跆拳道兴趣的培养。

参考文献:

篇4

1.1、“三生教育”概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人本理性哲学有很多原理,其中作为根基的原理,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在伦理学中的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这样,“三生教育”就有了对马克思哲学在竞技运动中的运用有了的新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三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三生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有分别进行阐述的内容,国外还没有对“三生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论述,但三生理论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哲学背景的。早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就已经提到过: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层次追求。“三生教育”在国内的研究仍处在起步初期。对“三生教育”研究理论的资料大多出现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博论文的文章中,其中,带有先锋性的就有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先生所写的《生命生存生活》一书,为“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推广铺设了理论先河。而罗先生的《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论文,更是“三生教育”的开篇大作。在中国,三生教育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在里面陶先生就主张“教育就是生活”,并且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这些就是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前身。“三生教育”的理念提出,其目的是以此为实践指导思想,让更多育人、育德、育才的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门类,其中也就有在高校跆拳道课程中注入“三生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新课题,要在“三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到跆拳道的课堂组织和教学中去。为了更好操作,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可参考成功活动的范例和模型,建立并创造跆拳道“三生”教学课堂模式。可参照的范例主要有:目前已在个省市有关地区和学校实施,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已三个省在使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三生教育工作站,并将全国所学校建成“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学校”,在回归“三生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为包括跆拳道课堂在内的各大高校的专业课堂提供了实践材料。

2、“三生教育”与跆拳道的关联

2.1、路拳道与生活教育的关联

跆拳道教学如何与“三生教育”结合,可以首先从生活教育入手,让跆拳道课堂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以课堂生活教育为起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以此,注入跆拳道的尚武精神;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跆拳道精神也是这种复合体里的一部分;跆拳道教练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帝,处理好学武与学文、学习与休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2、路拳道与生存教育的关联

其次,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二道路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这一点与跆拳道教育中的强健体魄、发达精神是一直想通的。跆拳道教学本身需要和谐精神,这一点在可以运用生存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运动技能作为生存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起到保护自我的作用,这是跆拳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所在。跆拳道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等同类项目的长处,这有助于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在跆拳道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跆拳道的特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生存教育方面的能力。跆拳道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如今跆拳道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比赛风格、成熟的比赛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如今跆拳道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竞技性强,具有对抗性,简化技术动作等最适合推广普及,适合学生练习。长期练习跆拳道,可以大大提升自我的运动技能,从而间接的学会“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部分内容。

2.3、路拳道与生命教育的关联

还有,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三道路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跆拳道跟所有的运动项目一样,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任务。结合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的教学内容

3.1、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运动技能提高和延展

跆拳道运动能力的提高,要靠运动离理念层次的提升。跆拳道具体包括跆拳道基本腿法、特技击破、跆拳道舞、双人对抗、跆拳道品势、竞技比赛等跆拳道的单个腿法确实没有多大的创新空间,但是在多个腿法的组合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同腿法的组合会运动和视觉效果。在结合“三生”理念的过程中,面对练习跆拳道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创新培养方面,多鼓励学生对己学跆拳道动作的组合编排,在己有的跆拳道腿法基础上大胆的组合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对于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跆拳道的各种腿法动作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跆拳道的品势、特技动作、跆拳道舞等教学。在创新理念这方面,品势要稍逊于特技动作和跆拳道舞。跆拳道舞属于跆拳道与舞蹈的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跆拳道老师可以将跆拳道品势的动作与舞蹈的动作和节奏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自由编排跆拳道舞的一个节拍,然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三生教育”以人为本,可以升华为“爱美体育教育”,运用在跆拳动特技作创新上,与跆拳道的腿法动作基本一致,但是在表现力上,特技动作能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

3.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

“三生教育”的教材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生命教育这方面跆拳道主要是提升体质健康这方面涉及到生命教育,跆拳道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生命这方面非常薄弱,正好通过“三生教育”加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生命观的学习。

4、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建议

4.1、发挥跆拳道的项目优势,优化教学

篇5

通过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扩大学生对跆拳道知识的了解,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与道德修炼的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跆拳道的知识、技术、技能和进行自我锻炼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和锻炼身体的观念。本文从实施、观察、调查学生学习跆拳道选项课的情况入手,通过对所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目前跆拳道选项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措施,供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参考。

1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育理念的落伍

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长期以来办学的指导方针。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能够领先社会的发展速度,培养出许多优秀的为推动社会发展创新思路的娇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人才是当代高校面临的重大课题。在体育教学领域中,先进的教育理念往往能够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创新出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和辅助锻炼手段。跆拳道作为一种外来的体育项目,它吸引人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表层,而是蕴含在其中的文化价值。然而,在跆拳道选项课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只是简单地起到传授技术的作用,只教会了学生腿脚功夫,而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悟道”,背离了跆拳道的发展思路。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形成鲜明的教育理念,只是在一种常规式的教学模式下进行教学,没有研究跆拳道的文化价值,没有正确地定位跆拳道育人的性质,导致教学在没有理念的状况下开展,制约了跆拳道选项课的发展。

1.2体育场馆的严重匮乏

众所周知,跆拳道是光脚在跆拳道训练垫上进行健身锻炼的一种项目。光脚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很直观的感觉到脚用力的正确部位,最大限度的增强踝关节以及脚背力量,还可以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充分体验到人体骨骼与肌肉在和谐用力中美的享受,使学生对动作的潇洒与舒展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在我国普通高校中满足跆拳道教学的场馆设施的严重匮乏影响了跆拳道教学的全面开展,这也是影响普通高校跆拳道课程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在笔者的走访中发现,目前,我国许多普通院校没有跆拳道训练馆或训练设备,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跆拳道课程,但教学设施的简单以及教学场馆的不足使跆拳道教学和其他体育课程没什么区别。在场馆不足的情况下,有部分学生宁愿去校外跆拳道馆学习,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只注重“形”,而不注重“道”的教学严重背离了跆拳道发展方向。在这样的现状下,跆拳道教学会渐渐失去其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与优势,最终会导致学生放弃对跆拳道的学习。

2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学改革的对策

2.1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道德健康和能力都均衡发展的一代新人。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和自我完善的需要,采用把跆拳道教学、课外活动和群体竞赛三者融为一体的教育形式,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需求,有效的促进学生跆拳道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健康水平的提高。

2.2要培养学生学习跆拳道的兴趣

兴趣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与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学生一旦对跆拳道学习发生了兴趣,也就获得了搞好跆拳道学习的动力,对待困难就会有足够的毅力和勇气。因此,要在授课中讲跆拳道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对人体的作用等奥妙,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心和好胜心,并注重跆拳道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跆拳道的乐趣,领会形体美。同时组织各种跆拳道游戏与竞赛,来促进和提高学生对跆拳道的兴趣与竞争意识等等。

2.3要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B

习惯是人生长期形成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老师指导学生锻炼的时间较短。同时,人的一生锻炼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发展的。要学会学习,即在较少依赖别人帮助,能独立而有效的自我学习。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学跆拳道的方法和技能培养,使学生在理解动作作用的同时,会不断增强自我锻练习惯的养成。

3结语

教学改革旨在充分发挥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更加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把公共体育课建设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选项课将会成为未来体育教学的重要形式。针对当前跆拳道选项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跆拳道项目的特点,及时寻找一些解决的途径,对跆拳道选项课教学改革的全面推广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6

一、前言

跆拳道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武技,实战中步法的灵活运用对保证充分发挥腿的威力,取得实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脚法使用时多以后腿进攻,因此跆拳道的步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即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或偏于前腿,而且身体姿势大都以侧向站立,以便保护身体和正要要害部位使后腿通过拧腰转髋发力,增加击打的力量和速度。跆拳道实战中,不论是进攻、防守,还是防守反击动作,绝大多数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因此需要灵活、快速、敏捷、多变的步法连接技术,以保证后面技术动作的完成和发挥,否则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跆拳道的实战是在运动中进行的,没有正确、灵活、多变的步法,就难以取得实战的胜利,灵活机智地运用多种步法,可以给对方心理造成压力,使对方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为战胜对方创造条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跆拳道运动员步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大量有关方面的期刊、论文和文献资料,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阅读了许多西方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针对跆拳道实战训练中的步法问题与北京体育大学两位权威人事及跆拳道教练的访谈,了解跆拳道运动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对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比获取多类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论证,以保证论文思路的科学性、严谨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前滑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运用目的:在比赛中控制距离,一般是在开局双方距离不够的情况下利用前滑步控制距离的远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防守,破坏,在有意识想破坏对手进攻时使用(特别是在对方想长距离攻击和在边角内侧时实施)。进攻,步法创造机会衔接技术进攻,在判断对手会采用后撤防守反击时运用,根据对手后撤的情况可以结合前后横踢,下劈,旋转踢,双飞进行攻击。反击,调动,利用前滑步给对手攻击距离,调出对手重心和动作进行自己的战术运用。

(二)上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在运用时可以结合横踢进攻运用,因为它们的启动路线也是一样的,会让对手感到迷惑。上步步法在比赛中出现比较多特别是女子。运用目的:进攻,上步以后判断对手向后撤了,衔接技术进攻。或是已经判断对手一定会撤时直接运用。可以结合运用的技术有前后横踢,下劈,长距离的双飞,旋转踢,等技术。反击,上步给对手距离调出对手动作或中心,和前滑步一样,迎击时直接结合动作。防守反击时要先结合防守步法再结合技术。防守,上步和前滑步的防守形式一样,主要是以破坏为主,当距离被破坏时可以结合拳攻击对手。

(三)前后小跳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这种步法多用于小幅度的控制距离,但在节奏变化后也可以起到调动的作用。运用目的:控制距离,比赛中相互都在一个寻找距离和机会的状态。小跳步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使用控制距离的步法。目的就是不给对手距离,同时寻找自己的距离。进攻,“偷距离“利用步法的特征(幅度小)来节奏控制距离的远近,在对手不经意的情况下进入击打距离进行攻击。可以结合所有进攻技术实施。反击,主要还是利用小跳步的步法节奏和配合身体的晃动,给对手造成假象,调动出对手的重心或动作进行,迎击时直接结合技术,防守反击时也是要先结合防守步法再结合技术。

(四)试探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运用目的:控制距离,利用前脚的移动控制与对手的距离,同时也是试探对手。进攻,一般是在试探后,根据判断对手会做出的反应进行攻击。反击,录像,一般是在双方都在击打距离上或是距离压得特别近的时候,利用试探步诱骗对手调动出对手的技术或重心进行迎击或反击。和其他步法一样迎击直接结合技术,防守反击结合发防守步法再结合动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是防守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灵活的步法,采用合理的防守技术,才能达到完全防守和相应的反击和双重目的。

2.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在实现诱敌进攻的战术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必须具备灵活快捷、进退自如的步法基础,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战术。

(二)建议

1.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对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步法训练必须强调一定的量即要有时间.次数的规定,又要对动作规格有质的要求。

2.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正确引导运动员,让他们明确的知道只有熟练的运用步法,才能发挥自己的技战术。

参考文献:

[1]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1.

[2] 蔡景台.跆拳道训练内容构件研究[J].温州大年学体育学院.2003(9).

篇7

“三生教育”跆拳道德;跆拳道教学与三生教育关联;

1、“三生教育”理念概述

1.1、“三生教育”概念

“三生教育”是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简称。“三生教育”是:人本理性哲学有很多原理,其中作为根基的原理,是以人为本。在以人为本在伦理学中的体现的是对人的“生命、生存、生活”的关怀。这样,“三生教育”就有了对马克思哲学在竞技运动中的运用有了的新理解。“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就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1.2、“三生教育”的发展现状

目前对“三生教育”理论中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理论有分别进行阐述的内容,国外还没有对“三生教育”相关理论的系统论述,但三生理论是有着一定的历史和哲学背景的。早在卢梭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就已经提到过:人有生存、生活、生命三种境界。这里所说的生命是指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层次追求。“三生教育”在国内的研究仍处在起步初期。对“三生教育”研究理论的资料大多出现在一些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博论文的文章中,其中,带有先锋性的就有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先生所写的《生命生存生活》一书,为“三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推广铺设了理论先河。而罗先生的《全面实施三生教育,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论文,更是“三生教育”的开篇大作。在中国,三生教育的理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编的《生活教育》杂志,在里面陶先生就主张“教育就是生活”,并且提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教,这些就是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的前身。“三生教育”的理念提出,其目的是以此为实践指导思想,让更多育人、育德、育才的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起来,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门类,其中也就有在高校跆拳道课程中注入“三生教育”理念。这是一个新课题,要在“三生教育”理念的指导下,融会贯通到跆拳道的课堂组织和教学中去。为了更好操作,高校跆拳道课堂教学可参考成功活动的范例和模型,建立并创造跆拳道“三生”教学课堂模式。可参照的范例主要有:目前已在个省市有关地区和学校实施,由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三生教育”系列教材,已三个省在使用;在全国成立了多个三生教育工作站,并将全国所学校建成“三生教育实践示范学校”,在回归“三生教育”的理念下,学校的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这也为包括跆拳道课堂在内的各大高校的专业课堂提供了实践材料。

2、“三生教育”与跆拳道的关联

2.1、路拳道与生活教育的关联

跆拳道教学如何与“三生教育”结合,可以首先从生活教育入手,让跆拳道课堂从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以课堂生活教育为起点,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以此,注入跆拳道的尚武精神;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跆拳道精神也是这种复合体里的一部分;跆拳道教练要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帝,处理好学武与学文、学习与休闲、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2.2、路拳道与生存教育的关联

其次,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二道路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这一点与跆拳道教育中的强健体魄、发达精神是一直想通的。跆拳道教学本身需要和谐精神,这一点在可以运用生存教育理念,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存观;帮助学生建立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运动技能作为生存教育的组成部分,在人们面临危险的时候,能够起到保护自我的作用,这是跆拳道学习和修炼的目的所在。跆拳道在充分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础上又大胆借鉴了拳击、柔道等同类项目的长处,这有助于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的提升。在跆拳道的教学中,应该根据跆拳道的特性,充分发掘学生的生存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在生存教育方面的能力。跆拳道这一体育运动项目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如今跆拳道已经形成了具有独特的比赛风格、成熟的比赛系统和规范的教学模式。如今跆拳道符合现代竞技体育的要求,竞技性强,具有对抗性,简化技术动作等最适合推广普及,适合学生练习。长期练习跆拳道,可以大大提升自我的运动技能,从而间接的学会“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的部分内容。

2.3、路拳道与生命教育的关联

还有,跆拳道与“三生教育”结合的第三道路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本身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跆拳道跟所有的运动项目一样,都是以强身健体为主要任务。结合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3、“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的教学内容

3.1、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促进运动技能提高和延展

跆拳道运动能力的提高,要靠运动离理念层次的提升。跆拳道具体包括跆拳道基本腿法、特技击破、跆拳道舞、双人对抗、跆拳道品势、竞技比赛等跆拳道的单个腿法确实没有多大的创新空间,但是在多个腿法的组合上,有很大的创新空间,不同腿法的组合会运动和视觉效果。在结合“三生”理念的过程中,面对练习跆拳道时间不足一年的学生,教师可以因材施教,在创新培养方面,多鼓励学生对己学跆拳道动作的组合编排,在己有的跆拳道腿法基础上大胆的组合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对于已经能够熟练的运用跆拳道的各种腿法动作的学生,可以对他们进行跆拳道的品势、特技动作、跆拳道舞等教学。在创新理念这方面,品势要稍逊于特技动作和跆拳道舞。跆拳道舞属于跆拳道与舞蹈的结合。在学习的过程中,跆拳道老师可以将跆拳道品势的动作与舞蹈的动作和节奏结合起来,让学生自主分成小组,自由编排跆拳道舞的一个节拍,然后让学生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展示,这也是一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式。“三生教育”以人为本,可以升华为“爱美体育教育”,运用在跆拳动特技作创新上,与跆拳道的腿法动作基本一致,但是在表现力上,特技动作能给人很强的视觉效果。

3.2、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与理解

“三生教育”的教材和跆拳道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发现在生命教育这方面跆拳道主要是提升体质健康这方面涉及到生命教育,跆拳道在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生命这方面非常薄弱,正好通过“三生教育”加强跆拳道教学对学生生命观的学习。

4、将“三生教育”理念融入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建议

4.1、发挥跆拳道的项目优势,优化教学

高校跆拳道教学相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有着其独特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结合的优势。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就是“三生教育”的“生命”、“生存”观念的现实体现。在与“三生教育”观渗透结合的过程中,师生在课堂上进行教与学的探讨,而跆拳道在防身技能培训、礼义精神的普及、坚强意志品质、自信心的塑造等方面的教学也与“三生”理念有着互通互惠的联系。所以,跆拳道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为“三生教育”的教学提供参考模板,同时发掘跆拳道在“三生教育”中的其他优势,扩大跆拳道的优势教学,扩大“三生教育”理念融入跆拳道教学的面枳。尽快完善跆拳道的跆拳道舞、击破与特技、双节棍的教学要求,制定规范的教学大纲,丰富跆拳道教学的内容,为跆拳道教学创造出更多的特色项目教学。

4.2、融合“三生教育”教材,拓展跆拳道教学内容

“三生”理念能够拓展跆拳道在生活教育方面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借鉴“三生”教材中的《创造新天地》、《与幸福同行》的内容,结合跆拳道技术教学特点,融入学生创新内容。借鉴“三生教育”教材中的《身边的规则》,跆拳道可在生存教育方面对学生进行法律、环境危机意识方面的培养,还可以融入到跆拳道比赛规则的讲解与练习中,使学生在学习跆拳道规则的同时可以学会运用法规,规范行为。“三生教育”融入到生活安全常识课的教学中,补充跆拳道在生命教育方面认识的缺乏。“三生教育”可以根据不同年级跆拳道的教材内容,制定适应各年级的跆拳道“三生”版教学目标和内容,使跆拳道在教学上更富层次感,建立起跆拳道运动“三生教育”的体系和模式,为其他运动类教育与“三生教育”结合做出示范。

作者:侯东海 单位:张家口市重点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参考文献:

[1]王玉七.学校体育在“三生教育”系统工程中的功能[J].教育理论,2010.

篇8

跆拳道是由韩国人推向世界的一项东方武技,作为东方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跆拳道, 不仅迅速地进入了奥运会,而且已经形成完全独立的国际体育组织和正规的国际比赛。跆拳道在世界的传播,归根到底还是韩国文化的传播。

依据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的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1948年发表的《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一文为我们描述的传播过程和结构的经典W5模式,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显示了早期传播模式的典型特性,把传播主要看成是一种劝服性过程。尽管如此,时至今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仍然是引导我们研究传播过程的一种便捷的综合方法。以此我们可以把跆拳道国际传播看成是由跆拳道传播者、跆拳道传播内容、跆拳道传播渠道、跆拳道传播对象、跆拳道传播效果的反馈五个要素组成的系统。

1 跆拳道传播者

1.1表演者与教练员

表演者和教练员采用出国表演和教学的方式,政府有计划地派遣表演者和教练员到世界各国去表演,宣传,去授教,把跆拳道运动技术传播到世界各地,这些被派出的表演者和教练员,为加快跆拳道国际化传播取得良好的效果。

1.2国家和政府

韩国政府为跆拳道的国际传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政府大力支持,国家统一规划,为加速国际传播制定了新的发展战略,政府每年向跆拳道国际传播投入了大量的专用经费,而且还专门成立了国技院,研发跆拳道新的竞技体系。

2 跆拳道传播内容

2.1把“国技”形象,武道精神作为传播内容

新的跆拳道竞技体系作为韩国“国技”进行传播。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作为跆拳道中的两大分支,都传承了跆拳道修身养性,以礼为中的秉性,都提倡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 推崇"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练习中要以”礼义廉耻,百折不屈”为宗旨,练习者可内修精神、性情,外修技术、身体,培养出常人难以达到的意志品质和忍让谦恭的美德。通过国技院的研发,跆拳道作为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日常生活中已成为一项集健身、防身、修身为一体的时尚体育运动,并且以其浓厚的东方哲学意蕴感染着众多的练习者,这种把现代跆拳道运动作为传播内容,推动着国际传播的发展。

2.2利用国际段位制作为传播内容

国际段位制是跆拳道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 跆拳道是利用段位表示跆拳道习练者学识造诣、技术水平和功力高下的,国际段位制是目前世界跆拳道界公认的跆拳道资质认证体系。段位技术称号从低至高,依次为一段(品)至九段,获得一段(品)以上段位的跆拳道练习者系黑色腰带。腰带的颜色体现着练习者的技术水平,从低到高共分为白带、黄带、绿带、蓝带、红带、红黑带、黑带七种颜色。考试内容包括:技术水平和理论考试。技术水平考试内容分为:基本技术、品势(套路)、实战、击破(特技);理论考试一般适用于4段以上,可分为笔试、论文、面试。符合升段的年限和年龄期限有着严格的规定。

技术等级有十级、三品 、九段等划分。国际段位制考核内容比较科学、系统、严格,合理,便于国际交流,在传播内容上,深受练习者的喜爱和认同,为国际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3结合韩国文化的技术成为传播内容

跆拳道不仅是一种体育运动,更是一种韩国文化的传承。韩国政府为了促进跆拳道的国际传播,把韩国文化注入了技术内容,使韩国文化与技术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地推动着跆拳道文化向前发展,这也为跆拳道的国际传播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

3 跆拳道传播渠道

3.1借助道馆、俱乐部成为传播渠道

道馆和俱乐部是跆拳道的重要传播渠道。布遍世界各地的跆拳道道馆、俱乐部已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传播网络, 成为习练者进行健身、防身、修身的主要场所,吸引了广大习练者的积极参与,成了跆拳道国际化传播的主要渠道。

3.2利用专业机构作为传播渠道

国技院、世界跆拳道联盟(WTF)、国际跆拳道联盟(ITF),是跆拳道的专业机构。国技院是世界跆拳道总部,是各国跆拳道段证颁发机构、世界跆拳道师范(教练)培训机构。世界跆拳道联盟(WTF)是各种世界比赛的主办及管理机构,截止到2012年共有202个会员国。在全世界积极推广发展会员国,把大众跆拳道和竞技跆拳道作为主要技术内容进行推广、宣传、和教学,时常派遣表演者和教练员到世界各地去表演,去授教,等等,通过这些专业机构渠道的传播,提升了跆拳道传播渠道的效果。

3.3重视媒体、媒介的传播渠道

报纸、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各种宣传刊物都是把跆拳道推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新闻业发达的韩国,非常重视媒体、媒介的宣传渠道,通过跆拳道宣传片、宣传册、海报等,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吸引了更多的习练者参与,为推动跆拳道的传播渠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 跆拳道传播对象

4.1选择中东、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成为传播

对象

选择具有影响力,经济上比较发达,练习人群比较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作为跆拳道重点传播对象,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跆拳道国际传播过程中,韩国政府首先选择中东、欧美等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国家作为传播对象,获得了明显的成效。

4.2选择学校作为重点传播对象

跆拳道在进行国际传播时, 选择学校作为重点传播对象。把学校作为向青少年传播跆拳道的主要对象, 具有特别的意义。学校是一个专门用来传授知识和价值体系的地方,跆拳道是正人之道、育人之道,学习跆拳道能够健身、防身、修身,深得青年学生的喜爱,在学校里,时常能见到习练跆拳道人的身影,尤其是在大学校园里,成立了俱乐部、社团,举行形式多样的竞技跆拳道比赛。举办世界大学生跆拳道比赛, 努力使大学生成为传播对象,对于跆拳道的国际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举办竞赛成为传播对象

竞赛可以促进传播,跆拳道的国际传播选择竞赛作为传播对象,与种类繁多的跆拳道比赛有很大关系。在国内包括:全运会、中国跆拳道锦标赛、中国大学生运动会,还有各种杯的比赛等;在国际上有:奥运会、世界跆拳道锦标赛、跆拳道世界杯亚洲跆拳道锦标赛、欧洲跆拳道锦标赛、非洲跆拳道锦标赛,以及各国的锦标赛、邀请赛等等一系列国际体育竞赛项目,举办名目繁多的跆拳道竞赛,不断推动着跆拳道国际传播向前发展。

5 跆拳道传播效果和反馈

5.1加强包装提高传播效果

娱乐包装是加强竞赛的传播效果重要的手段之一,在跆拳道比赛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穿插和安排一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表演等,能给观赏者带来“美”的享受,在欣赏的同时,潜意识地产生“想尝试”的行为,给人以视觉美感和振动,但关键还是竞技比赛的公正、公平,就会吸引更多的观众去参与,去互动, 这会增强观众对跆拳道运动的更深认识, 无形中提高了跆拳道的传播效果。

5.2借助奥运提升传播效果

跆拳道扬眉吐气跨入奥运大门的那一天起,也是快速向全世界传播跆拳道的过程,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应。按照奥林匹克的要求和标准,韩国人对跆拳道的技术和规则进行了全面的补充和更新,改革和创新后的跆拳道,于1986年在第十届亚运会上被列入比赛项目,1988年被列入奥运会表演项目,2000年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从此,借助奥运会的巨大传播魅力,大大提升了跆拳道的传播效果。

5.3通过其作用的检验,对跆拳道的传播效果进行反馈

练习跆拳道,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练人坚忍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人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造就人热爱祖国、勇于献身的思想。练习跆拳道,可使人强身健体,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及肌肉的伸展性和收缩能力,提高人的速度、反应、灵敏、力量和耐力素质,提高人内脏器官的机能和人体神经系统的灵活性,增强人体的击打和抗击打能力,同时也能享受到击打艺术的美感,还能激发人的斗志,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陶冶人的道德情操,使人在欣赏跆拳道竞技比赛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良好的意志品质教育。这些跆拳道的修身养性、强体防身、竞技和娱乐观赏的作用,都是对跆拳道传播效果的反馈,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其作用是被专家和同行认可的。因此,跆拳道吸引了世界上众多的习练者参与。

6结论

21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已经在世界上202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可谓风靡全球。综上所述,跆拳道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对象、传播效果和反馈构成了跆拳道国际传播模式,在当今世界的国际传播中,五个要素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相互配合共同构成了这样的一个传播过程。跆拳道作为韩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国技项目,在韩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整体国际传播是圆满和成功的,跆拳道国际传播模式的构建,既体现了其国际传播的自身规律,也为跆拳道等传统民族体育项目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学习的典范。

参考文选

[1]孟庆波,赵峰.从跆拳道的发展看中国武术的国际化推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2).

[2]王林.跆拳道的推广传播对中国武术国际化的启示[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20(4):51-52.

[3]武勇成,从微观角度解析现代跆拳道运动的推广策略[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7):47-50.

[4]王勇,我国武术国际化发展障碍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38-42

篇9

中国高校全面开展跆拳道运动只有7年时间,历史虽短,但发展速度却很快。自2000年雅典奥运会上,陈中在跆拳道比赛中夺冠;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罗微、陈中又一次创造了神话;及2008年和2012年小将吴静钰脱颖而出,为中国跆拳道在世界又创下了新的历史。中国跆拳道姑娘的竞技水平和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的精神震撼着世界,这无疑推动了中国大众对跆拳道的认识、喜爱和接受,从而使跆拳道逐渐普及。无论是体育总局跆拳道管理中心,体育产业公司还是各个高校的跆拳道社团、协会及个人都积极组织跆拳道赛事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中感受跆拳道带给我们的无穷魅力,为其搭建一个展示的舞台。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焦作大学参加跆拳道学习的86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文研究目的,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搜集有关跆拳道和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资料,掌握大量能支撑本文研究所涉及的基础素材,为本文的写作提供参考依据。

2.教学实验法

在焦作大学新校区中心体育馆对受试者进行16周的跆拳道教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礼仪、技战术、品势、竞赛规则、跆拳道操、特技等方面。在教学开始前一周及最后一周对随机选取的86名学生发放《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试,即学习跆拳道前的测试(前测),和学习跆拳道后的测试(后测)。

3.数据统计法

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统计,采用SPSS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录入、分析,得出与本文相关结论。

三、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后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变化

经过16周的跆拳道教学,对学生进行测试,与实验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学生通过学习跆拳道后社会适应能力总体水平的变化。由表1所示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变化甚微,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有较小幅度下降,而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身心症状有较大幅度提高。

(二)实验组前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能力的差异

采用配对T检验得到实验前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呈现显著性差异(T=-18.425,P=0.000

(三)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角色适应能力的差异

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跆拳道,之所以选择跆拳道课程是因为跆拳道技术动作炫酷,想学一些防身技术;也有一些学生因看了《旋风少女》、《出彩中国人》、《我看你有戏》的跆拳道表演,对跆拳道产生了兴趣;还有一些学生是因为不了解跆拳道,不知道跆拳道是一项怎样的运动,才选择跆拳道课程。根据实验结果T=-8.206,P=0.000

(四)实验组前后大学生学习适应能力的差异

通过配对T检验得到T=-35.098,P=0.000

(五)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职业选择适应能力的差异

通过调查学生的就业动向发现以下问题。一、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意识问题。大部分学生表示学业较重,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的专业上,忽视了综合素质的发展。二、人际关系的处理问题。当代大学生之间缺少交流,有的沉迷网络游戏,有的我行我素,有的自私自利,久而久之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三、学生的择业意识。有学生表示,离毕业还早,没有考虑过;还有学生对自己毕业后从事哪一种工作目标不是很明确,表明如今工作不好找,最好和自己所学专业相近。根据得到的结果T=-0.450,P=0.655>0.05,说明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无显著性差异,表明实验前后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在同一水平线上。而跆拳道教学对学生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影响力并不大,这是因为跆拳道运动与学生本身所学专业相差甚远。

(六)实验组前后大学生生活自理适应能力的差异

调查中发现大学生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偏低,其原因在于家庭的溺爱。其次学生将时间用在学习上,对于有关的生活技能方面的学习接触甚少,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因家境贫寒,而参加勤工俭学。还有学生表示现在的社会服务体系越来越完善,出门在外就餐都有人服务,长此以往使学生养成自私自利,眼里没活,缺乏责任心。

通过对比前后大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得到T=-32.232,P=0.000

表明跆拳道教学对大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在跆拳道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了几种方法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一、要求学生上课必须穿道服,道服要干净整洁。二、学生必须光脚或穿规定的道鞋进入场地学习。三、采用轮流值日制度,值日生不仅负责当天教学活动,还复杂安排教学场所的保洁,使每个学生都是领导者,培养学生的统筹安排能力、自我调控等综合能力。

(七)实验组前后大学生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差异

实验前后大学生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有显著性差异(T=-4.153,P=0.000

(八)实验组前后大学生身心症状表现的差异

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身心症状表现呈显著性差异(T=-32.535,P=0.000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实验前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身心症状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人际关系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的变化甚微,但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有较小幅度的下降。

2.实验前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无显著性差异。

3.实验前后,大学生的人际适应能力、角色适应训练、学习适应能力、生活自理适应能力、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能力、身心症状表现呈显著性差异。

(二)建议

1.教学中加强团队协作训练,通过跆拳道团体竞赛,合理的安排每个学生的位置,明确任务,让学生体会相互协作、相互理解的重要意义,从而强化人际适应能力。

2.在教学中推进团队文化建设,针对学生设计相应角色的教学活动方案,使学生在团体文化中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增强学生的归宿感和责任心,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生活自理适应能力。

3.教学中采用自主互助的方式,引导学生自学自练,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时下跆搏操、跆拳舞成为一种流行的运动形式,增设表演类的项目,促进学生对社会环境与行为规范之间的思考,从而更好的完善学生的环境认同及评价能力。

5.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跆拳道所学的专业进行相应的职业规划设想,培养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思考的意识,使学生的职业选择适应能力得到初步引导和培育。

参考文献:

[1] 田谧.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培养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篇10

跆拳道运动是一项起源于朝鲜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之所以在全球这样盛行,成为风靡全球的大众健身的狂热项目,是因为跆拳道项目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潇洒、舒展的腿法和宣泄激情的发声,使许多人对跆拳道产生了迷恋。另外,以“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为宗旨的跆拳道运动可以培养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磨炼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品质,养成礼让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跆拳道俱乐部伴随着全民健身意识的提高和对健身消费需求的增加而逐步发展起来,同时全民健身运动的不断深入以及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大众体育健身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跆拳道正在以俱乐部和道馆的形式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蓬勃地开展着,跆拳道市场的经营单位也在不断增加。跆拳道俱乐部营销和经营理论方面,还处在欠缺状态,本人通过调查法和访问法对中国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促销等热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旨为体育产业的发展和业内人士的管理和营销提供参考。

一、跆拳道的经营管理手段

(一)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发展新经营模式

1.股份制或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跆拳道俱乐部发展从早期协会的集体制、个人制、合作制、要开始慢慢地向新的方向发展,股份制、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这样以清晰的产权关系为基础,以完善的企业法人制度为核心,施行股份制跆拳道俱乐部或协会+公司+俱乐部”模式的目的是通过股份制跆拳道俱乐部建立真正独立的跆拳道俱乐部法人制度,转换原来跆拳道俱乐部内部的经营机构,使社会资源通过市场方式进行有效配置,改革体育部门和协会的管理机制,它也是一种完善公有制的形式。

2.采用联合经营的策略。跆拳道俱乐部(道馆)若想在今后的运营上能更好地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联合经营策略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首先要抛弃独自经营的错误观念,树立联手合作、联合发展的市场观念,主动和其他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媒体公司、娱乐公司、经纪公司等进行联合经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联合经营则可以资源共享以节约成本,有效地规避风险,增强竞争实力,而联合又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是资金的联合,即在短期内聚集大量资金,可以快速打开市场,同时也减少了风险;也可以是政策上的联合,利用政策上的优势,减少壁垒、从而节省相关的费用;还可以是业界的联合,与同行业相联合,还可以组合成一个利益整体,共同参与市场竞争,从而避免可能发生的各自为政,甚至相互挤兑的恶性竞争局面。各联合经营的道馆可以在服装、器材等方面一起进货,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在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共享。通过联合,共拓市场,在达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目的。

3.品牌连锁加盟方式。跆拳道俱乐部(道馆)通过连锁加盟可以降低竞争风险、采购成本、管理成本,加盟者可以用很少的代价学习到成功的经营管理与知识,让自己少走很多弯路,分享授权者经过长期经营努力形成的著名品牌和信誉从而有力地促进销售,并极大地扩展自己的业务范围,同时提高品牌形象和信誉。

(二)跆拳道俱乐部教学管理科学化

跆拳道俱乐部的管理必须通过健全的工作指导系统,使教练员和练习者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进程的质量和标准,在学习中自觉地贯彻执行,进行自我调控;基于练习者身体素质及技能水平存在差异,应因材施教;VIP一对一的教学,和小班教学,其次要建立科学化的指导体系,对练习者进行医务监督或训练指导,科学地指导消费者进行健身活动,真正地让练习者学到知识技能,学懂跆拳道的人文理念;达到促进身心健康,自我完善的目的。

(三)政府宏观调控,合理布局,避免恶性竞争

随着跆拳道俱乐部(道馆)数量的不断增多,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出现了争抢练习者的局面,为避免这一现象的发展,政府的相关注册单位应起到宏观调控的作用,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俱乐部布局的合理化,调控城市和乡村的比例,引导各跆拳道俱乐部健康发展。

(四)提高教练员指导水平,持证上岗,统一收费标准

教练的指导是俱乐部(道馆)最关键的因素。一个好的教练可以吸引住一个固定的消费群,所以及时对教练进行培训,定时举办省级以上的跆拳道培训班,提高教练员水平,是跆拳道俱乐部(道馆)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对教练进行适时的系统培训,从“道理念”、“道技术”,到教学训练方法,进行完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对无培训合格证的教练员坚决不予以聘任,从而使教练员队伍规范、有序。各跆拳道馆应根据自身的软、硬件设施及社会声誉,会同地方物价部门按规定标准进行收费,并要依法纳税,注重自身发展的投资,以便做到以馆养馆,自我发展。

(五)聘请体育法律顾问和购买体育保险

目前,中国还没有针对体育俱乐部的专门立法,还没有具体的法律来确定俱乐部与行政主管部门、俱乐部与举办它的企业之间的关系,按照国际惯例,俱乐部应当是具有独立法人的资格的实体,但国内的俱乐部都不具备这一点,从而丧失了独立的生存空间。由于缺乏独立性,当俱乐部与社会其他团体产生纠纷时,外界的干预力量往往压倒俱乐部的自主力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体育纠纷解决方式,聘请体育法律顾问科学、合理地解决,不同的体育法律关系进行区别处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得效率和公正得到完美结合。跆拳道是一种对抗性体育项目,在训练中可能发生一些教练、学员等伤残事故,如果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者仅从利润的角度出发,不购买保险,不进行风险的转移和分摊,那么一旦发生人员的意外伤亡所造成的经济后果是跆拳道俱乐部(道馆)难以承担的 其恶劣的社会影响也是不堪设想的。

二、跆拳道的促销手段

(一)采用现代化的促销手段

随着以网络通信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完善,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设置自己独立的网页或网站,通过网络宣传自己道馆的形象,让顾客了解道馆的硬件及软件设施,选择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开展网上报名,开辟顾客与道馆的共同讨论区,进而提供更为人性化、个性化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网络营销不仅使道馆运作的组织精简,成本压缩,而且还会提升道馆的品牌价值,加强与顾客之间的沟通,拓展对外信息的渠道,改善服务,增加顾客忠诚度等,跆拳道俱乐部(道馆)也可以把一些表现优秀学生的训练制成影像资料,通过网络与学员、家长及跆拳道爱好者共享,以之促教、促学,于无形中提升品牌效应。

(二)充分利用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等进行品牌宣传

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广告、媒介电视表演、报纸采访的优势,宣传自己的特色服务,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三)重视品牌经营,培育顾客忠诚性,争创办俱乐部(道馆)特色,全面提高服务管理水平

商品的品牌形象已成为消费认知的第一要素,体育产业作为一种特殊商品也是如此。消费者从品牌认知,到接受品牌,到品牌偏好,到品牌忠诚是一个漫长的、易变的、选择的和比较的过程。为此,跆拳道馆不仅要引来顾客,更要让顾客满意,以便赢得顾客的心,从而留住顾客。因为留住顾客不只是顾客数量的维持和增加,更意味着“顾客质量”、“忠诚度”的提高,这些“高质量顾客”是跆拳道馆义务“宣传员”,节约了大量促销费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广告的泛滥,人们对大众传媒越来越缺乏信任,而看重亲朋好友的推荐,尤其是已有经验者的推荐,这就是“口碑效应”和“群羊效应”

三、结论

中国的商业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由于从21世纪初才发展壮大起来,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的经营与促销直接与经济效益相关。目前中国现有的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经营和促销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而且也没有进行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分析,特别是营销的理念和方法亟待解决。我们从营销学的角度,对现存的营销环境和营销策略入手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给跆拳道俱乐部(道馆)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使中国的跆拳道行业能够尽快地步入国际的先进行列。

参考文献:

[1] 林军.福—厦—泉三市区跆拳道馆经营现状与对策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高校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论文,2007:9.

[2] 刘广君.吉林省跆拳道俱乐部开展状况与发展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2.

篇11

跆拳道作为传统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风格,丰富多彩的内容,以及具有的健身价值和教育价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跆拳道运动包含着屈伸、旋转、平衡、跳跃、翻腾等动作,对人体速度、力量、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均有提高。实践证明,长期坚持跆拳道锻炼,对外能利于关节肌肉,强筋骨、壮体魄;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精神,使练习者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另外,跆拳道练习不受时间、季节和年龄的限制,给自我健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因此,跆拳道在《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可以起到其他运动项目不可替代的作用。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研究内容

2.1研究对象

随机从河南省80多所普通高校中抽取30所高校进行调查,并以这30所高校在籍大学生900名以及55名跆拳道教师为本论文的调查对象。以跆拳道运动在河南省普通高校的开展为研究对象进行本文的研究。

2.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

3.综合分析

3.1已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现状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也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培养学生兴趣和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为目标,对体育课教学改革进行了大胆尝试,有的学校把原来的两年普修课改为一年普修一年选项,两年选项 (一年选一个项目);有的学校还在三、四年级开设选修课;部分高校还开设了体育俱乐部。跆拳道运动作为独具民族特色和具有广泛社会价值的传统体育项目已进入各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开展状况如何反映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成效,从跆拳道运动的开展情况来看,各级各类学校都比较重视跆拳道运动的开展,但开展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选项课的形式开展。一定程度上为学生学习跆拳道创造了条件,但不够全面。

我省普通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还较为单一。据本文调查有些非常热爱跆拳道运动的学生愿意选择在多种形式下学习跆拳道,以满足他们学习跆拳道的需求。如果开设跆拳道的形式比较单一,就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

3.1.1高校开展跆拳道选项课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41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选项课,针对的年级以大学二年级的居多,只有两所高校可以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选项学习跆拳道。选项课周课时的分配均为每周2课时。总课时差别较大,分别有56、64、72课时,这是因为部分高校体育课在教学计划上有区别,高校在一学期体育课上多少周有区别,分别有14周、16周、18周之别。上跆拳道课所需要的脚靶、护具等都由学校提供,服装由学生自己准备,个别高校要求必须穿着道服上课;绝大部分上课不要求必须穿道服,穿运动服也可。

由此看来,跆拳道选项课存在课时少,器材多少不一、种类不一,对学生运动着装要求不同且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3.1.2高校开展跆拳道俱乐部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15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俱乐部,学校俱乐部开设可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学校教师自己开设并担任教练,另一种是由体育教学部组织开设,由教学部的教师负责训练教学。两种方式都同校外道馆一样属于营利性质。俱乐部的目的是为那些想要学习跆拳道的学员提供学习的场所和机会,他们不仅收校内学生,而且收校外的学员。俱乐部的练习次数每周2-3次不等,训练器材如脚靶、护具等由学校或教师自己准备。学校跆拳道俱乐部的开设弥补了选项课课时的不足,学生练习次数增多,最多的一周可达到4次,同时学生可以考段升级,可以学习高难度动作,可以打比赛,不断的提高自己达到理想的技术水平:如防身、黑带等。

但是俱乐部也有它的弊端:一是由于学员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有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又想学习跆拳道的学生就被排除到俱乐部之外了。二是由教师自己开设的俱乐部在管理、运营、发展上存在不正规的问题。三是校外学员的参与一定程度上对教学秩序和安全问题造成影响。

3.1.3高校开展跆拳道选修课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有三所学校开设了跆拳道选修课,选修课学习的内容有跆拳道欣赏,理论和裁判方面的知识。跆拳道欣赏包括特技或高难度技术视频;比赛录像;跆拳道品式和跆拳道腿法教学片等。理论包括跆拳道历史和发展等知识,裁判方面包括介绍裁判知识,培训跆拳道裁判等内容。选修课开课形式多为每周2课时,在一学期内上18-22课时完成选修课的学习。

选修课的形式是对跆拳道运动开展的一个补充,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多的认识跆拳道,了解更多跆拳道的知识。但从现状来看,选修课的开设存在课时太少的问题。高校在选修课的课时安排上仅仅有9-11周,课时数量远远不足。尤其是跆拳道裁判的课程达不到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教学。

3.1.4高校开展跆拳道代表队的情况

在所调查的高校中,仅有两所高校有或曾经有过跆拳道校代表队。河南大学跆拳道代表队在2007年临时组建并由刘丰老师带队,短短集训一个月时间参加了第三届全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有两名学生分别取得了两个比赛级别的第五名;开封大学跆拳道代表队是以社团的形式组建,目的是为了代表开封大学参加各种比赛和对外交流。

高校跆拳道代表队可以带动学校整体跆拳道水平的提高,并促进高校跆拳道运动的发展。但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队还很不成熟,代表队训练不正规,没有固定的训练时间和训练场地,没有系统的训练计划,只是临时组建参加比赛。另外,河南省内没有高校或大学生的跆拳道比赛,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跆拳道代表队的开设。因此,河南省高校的跆拳道代表队仅仅处于萌芽阶段。

3.2未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河南省普通高校现状

3.2.1高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原因

在对各高校体育教学部主任及体育教师的走访中了解到,大部分老师都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重要并且多数高校都想开设此项目,但是由于缺少跆拳道专业教师,没有场地设施等问题。暂时还不能开展此项目。并且他们表示如果条件允许,他们一定开设跆拳道课。

3.2.2学生希望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

在对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统计得出有86.31%的学生希望自己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在对学生希望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调查中,学生大多数认为学校开展跆拳道的形式应多样化,他们多数认为选项课,学校俱乐部,根据学生不同的水平分班上课等形式应同时开设。并且大部分学生表明如果学校开设跆拳道课,他们一定会学习。还有个别学生学校开设也不学,主要原因是认为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2.3高校跆拳道协会的情况

在调查的学校中有2所本科和5所专科院校共7所高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但是由于学生需求比较强烈,因此学生自发的组织了跆拳道协会,对那些热爱此运动但是又没有学习场所的学生提供便利,跆拳道协会是各高校学生自己组织的群体,他们自己聘教练,自己找场地训练,自主管理运作。一般每周训练1次。此协会与学校或体育部毫无关系。

协会最大的问题在于学生自己组织的协会经费不足,缺少教练,缺乏场地,训练不系统,学员不固定,往往刚开始组织者和学员热情都很高,但是时间一长,由于各种原因,坚持训练的人就所剩无几了。还有些协会组织学生报名学习跆拳道,但是学生交了费以后没练几次,这个协会就不办了,学生交了钱又没有学到东西,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因此也就对此项运动失去了信心。这样非常不利于跆拳道运动在高校的发展。

3.2.4部分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的情况

据调查已开展或未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学校都会有一部分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跆拳道,他们都非常喜欢跆拳道运动,想提高自己跆拳道水平。

从表1了解到学生在校外道馆学习的情况,学生每周练习2-3次,每次1.5-2小时,每年的消费金额500-2000元不等。训练器材如护具、脚靶都由道馆准备,道服自己准备。同时从图4-1了解到学生在校外学习的最主要原因是时间自由和运动设施条件好,分别95%和93%,其次是因为学校没有开展跆拳道运动。从上面统计中可以看出,学生在外面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校无法具备的。

3.2.5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评价

高校教师和学生对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态度。教师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很重要的占61.82%,重要的占32.73%,一般的占5.45%,不太重要和不重要的为零,学生认为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很重要的占29.08%,重要的占48.50%,一般的占12.22%,不太重要的占6.06%,不重要的占4.14%。通过表4-2分析分别有94.55%的教师和77.58%的学生认为在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重要。同时,对已开展的学校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调查,69.10%的老师不满意,38.60%的学生不满意,说明现有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多数老师和部分学生都不满意。

4.小结

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然而,据调查可知,发现河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教师都很年轻并且教龄短,职称方面没有副高级和高级职称,学历方面研究生以上学历所占比例还很低,远达不到国家对高校体育教师的学历要求。整体分布极为不合理。现有的河南省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69.10%的老师不满意,38.60%的学生不满意,说明现有的学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形式多数老师和部分学生都不满意。大部分想学习跆拳道的学生却无法继续提高自己的跆拳道水平。学生得不到系统的学习,想继续提高但是学校没有提供给他们继续学习的机会。跆拳道场地器材以及配套设施是跆拳道运动得以有效开展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在对河南省普通高校的部分大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后发现:师生对于跆拳道场地器材、与跆拳道有关的运动设施的满意度很低,大多数师生持不满意的态度。

建议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师资的培养:在高校现有教师队伍中应经常组织教师进行跆拳道业务培训,提高跆拳道教师的技术水平;学校应鼓励教师继续学习并给教师提供学历进修的机会,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本校老师学习跆拳道的运动技能,理论知识和裁判知识。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能力及业务素养,同时也要多多总结教学的经验不断的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制定完善的科研制度,实行科研成果量化指标评价,鼓励和促进现有跆拳道教师重视和不断提高科研能力,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同时应加强对跆拳道教师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培训,转变跆拳道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手段,大量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促进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诗强,杨礼坚.广西跆拳道运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4,3:89-92.

[2]谢玉辉,谢晓艳.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综述[J].陕西教育,2006,(12).

[3]李世森,吴新宇.河北省高校发展跆拳道运动的调查与分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4).

[4]刘和臣,陈佳琪,刁振东.学校开设跆拳道体育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 7(11):63-67.

[5]曾庆国.广东高校跆拳道选项课的教学改革[J].体育学刊,2002,9(4):82.

[6]吴锵.高校开设女子跆拳道选项课的可行性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5,6(02):80-82.

[7]马莙.高校开设跆拳道课的实践探索[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9(3):100-101.

[8] 马晓利.北京高校开展跆拳道运动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10.

[9]李丹.湖南省普通高校跆拳道运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3.

篇12

一、儿童修炼跆拳道的礼仪教育再建需要《弟子规》的现状

“以礼待人”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而跆拳道精神“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这十二个字的前两个字就是“礼仪”,它也强调礼仪在我们生活中和训练中的作用。在小我们就学习《思想品德教育》与学“礼”,我们主要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为主,践行“礼”为辅。通过在现实环境中的实践来完善自身人格,而跆拳道也要求学员“未习武先习德”的教育思想,主张在练习跆拳道技术的同时就要先知道基本的礼貌、礼节准则和要求。在实际跆拳道练习中修养自身品格,而不是照本宣科的仅仅是学习理论和实战技术,而没有礼仪方面深入的学习。在我国大多只依赖于学校的礼仪课程设置,依靠学校来进行礼仪教育,而且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更需要兴趣班的“余力学文”跆拳道礼仪教育,再一次将“礼仪”的内涵精神贯穿于实践中去,使学生知礼、懂礼、尊礼、守礼,最后践行于礼。

二、儿童跆拳道礼仪教育缺失的成因

(一)道馆教育“重技轻礼”的教育理念

杜威认为: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道馆往往存在着“重技轻礼”的教学理念,而不是重在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才,不能把礼仪教育放在首位。在实施礼仪教育的过程中,仅停留在对儿童进行跆拳道技术层面的教育,而忽视了在实际行动中对礼仪教育的运用,礼仪也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它是人们生活中具体细节的规范,因此更容易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得到应用。但是,目前的道馆教育中,很少有专门的礼仪课程。虽有些道馆能够将礼仪纳入课程,却没有一套完整系统的教育内容,使得礼仪教育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淡出部分道馆育人的视野。正是由于道馆礼仪教育的薄弱和缺失,许多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知道该如何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不知道该如何正确体现自己对他人的尊重,结果可能更容易引起他人的误解。还有一些道馆虽然设置了相关的礼仪课程,并开始注意到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却只将礼仪教育限于“走过程、摆形式”,忽略了对礼仪内涵的诠释,学生对礼仪教育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道馆就必须统筹安排礼仪教育内容,并且为了使礼仪教育具有操作性和实践性,道馆也应该使用多元的教育方式,而不能只局限在单一的技术讲授。单一的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只是对学生进行了技术知识的传输,而不能对学生进行礼仪实践,将礼仪的教授融合在跆拳道课堂的教学和平常训练中去,才能授之于“礼”,施之于“礼”。

(二)家庭活动重“智”轻礼教育思想

现代社会,每一个孩子都被报名参加了不少的补习班、兴趣班。从这个现象不难看出,家长对孩子都有着快速成才的热切期望,把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提高学习成绩和忙于各种兴趣班的同时,也让我们不由得深思,谁来培养学生的礼仪素质,谁来在乎学生的礼仪教育呢?孔子认为仁根植于生活体验之中。因此,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家庭礼仪教育,对于儿童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时至今日,虽然人们的社会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在面对传统的家庭礼仪却采取了否定与摒弃的态度,而不是进行科学的扬弃。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下,虽然一些传统的礼仪仍然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规范及行动,但在这些传统礼仪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时宜的规范,如因循守旧、不懂创新的精神。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这意味着家长日常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作用在孩子身上。因此,家长良好的礼仪形象、礼仪气氛是十分重要的。家庭礼仪教育并不仅指一般的礼貌教育,而是对道德修养、对道德人格的教育。

(三)大众传媒及网络对儿童世界观的影响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和变化,网络有各种的有害、不实信息和视频传入儿童的视域里,让不懂事的儿童模仿视频里面的角色去伤及他人。这将导致儿童的自我认识和修养曲折,然而很多时候不容易察觉、发现,久而久之将生成一系列的问题。而《弟子规》正是对儿童启蒙教育树立了很好的礼仪规矩、道德规范的一本书,跆拳道即是能增强儿童体质、体能的项目又能再次利用“礼仪”来严格要求儿童的言行举止,将礼仪全完运用在师生之间和家长与小孩儿之间的交际和相处。

三、《弟子规》中礼仪教育思想对跆拳道的启示

(一)道馆运用《弟子规》中“孝”再建跆拳道礼仪氛围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有了孝顺之心,他才能具有了一颗善良仁慈之心。一个人如果不能孝顺自己的父母,怎么博爱而爱人?没有怜悯、感激之心,又怎能被他人认可。幼儿的模仿性强,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做人的。道馆是孩子每周都要去参与训练的地方,道馆里面所有的孩子都是他模仿的对象,如果道馆注重了礼仪的文化和氛围,平时让学员敬老爱幼,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这种善良的情感行为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人格和性格的形成。《三字经》中“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2],都是说明道馆对儿童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要从《弟子规》礼仪内容上对孩子的训练和生活进行渗透教育,每天提醒孩子见到国旗、教练师兄,还有我们的父母、长辈们我们也是需要敬礼的对象。由此来表达我们内心的感激之情和内心的“孝”意。久而久之的道馆礼仪熏陶和教育,就会内化为孩子良好的礼仪习惯,形成良好的道馆礼仪氛围。

(二)家庭运用《弟子规》的“亲仁”再建跆拳道的友爱情景

《弟子规》中指出“泛爱众,而亲仁”。“仁”即是指具有高尚品德的人。品德的养成是后期教育形成的,需要很好的家庭重视力和家庭对礼仪的严要求。当然现实中具有仁德的人并不多,“流俗众,仁者稀”。流俗,是指随大溜的人。在现代社会司空见惯了,都是大海里的海浪,风哪里起就哪里飘,对自己没有什么要求和追求的人。家长们都希望自己身边有练习跆拳道的小朋友都是具有良好品行的孩子,这是家庭的希求,有这样的希求,我们就要做到在实际生活中严格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教会他们怎样去结交这样的“仁者”。“能亲仁,无限好”否则“不亲仁,无限害”只会给儿童带来无穷的祸害。跆拳道它是一项格斗类项目,将《弟子规》亲仁精神再次贯穿于他们的脑海之中,他们出门在外就会形成懂礼、敬礼和行礼的良好习惯,就是这句话就是“近朱者赤”的现象,如果家庭未对他们的一言一行按照《弟子规》的要求执行,那么他周边的孩子就会没有“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弟子规》中的“亲仁”思想就告诫家庭要教育儿童成为有大公无私的精神、有博爱的胸怀,应该智、勇、言、兼备,遵循中庸之道。

(三)社会传播《弟子规》中“谨信”再建跆拳道为人教育

“谨信”教育作为《弟子规》中启蒙教育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要求弟子要保持严谨有序的生活方式。《弟子规》在生活习惯上“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是在告诉我们要起居有时,韶华易逝,珍惜光阴。在跆拳道社会宣传中都强调“准时”的习惯,准时参加跆拳道训练、准时会面约好的伙伴,不能浪费自己的时间也要珍惜别人的时间。在跆拳道训练当中对他们的时间观念进行规范和纠正,形成一定的时间概念。在跆拳道服装穿着上秉承“衣贵洁,不贵华”,衣服要做到干净整齐,在跆拳道上课之前会让参与跆拳道训练的学员转身整理自己的服装,始终保持衣服的整洁,这是对老师与伙伴的尊重。在《弟子规》中有更详细的“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就要求修炼跆拳道学员们平常生活中语言简洁,不乱发议论,不随便答应别人的要求,如果答应了就要履行责任,实现承诺。在跆拳道训练里,因为是格斗类的项目就更需要诚信和尊重才能将跆拳道真正做到和睦的和别人交往。因此,诚信是一种品行、责任、道义和做人基本准则。

(四)教练运用《弟子规》中“泛爱众”再建跆拳道的处世教育

“泛爱众,而亲仁”这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和谐。“泛爱众”在《弟子规》中是“以博大的、平等的爱心对待社会公众,每个人为自己努力的同时又能兼顾到他人、国家和天下”。平常的跆拳道格斗训练中有很多新学员不熟悉环境、有出现矛盾这就需要老学员去宽容他们、爱护他们、安慰他们、主动带着温暖的心去和他们交流、玩耍,用心感受别人的需要,谦和、有礼貌的和他们交谈,学会出生身边的小事,这对每位学员也是一个锻炼。探究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强调的是“天人合一”。而在跆拳道训练当中要强调的就是“仁”与“武”的天人合一。

四、结语

《弟子规》作为一本至今被广泛传承的国学训蒙著作,熟读它能达到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目的。儿童在第一次踏入跆拳道课堂和进入社会之前,教导他们不论是在家里或是在外面的人际沟通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礼仪与规范,这对“儿童”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能奠定坚实的基础。 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施行礼仪教育要按照生活化的轨道,对实施礼仪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方法进行规定,加以大众媒体的正确导向,家庭、道馆和社会合理营造现代社会的礼仪氛围。因此,如果把跆拳道练习与国学《弟子规》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大力推广,这不仅是给了儿童跆拳道素质教育发展的一个绝好空间和最佳平台,而且对深化全面礼仪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生活化。这对整个社会共建社会主义和平、民主、富强起到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钱文忠.钱文忠解读弟子规[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0.

[2] 李逸安译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 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篇13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练习跆拳道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根据自己所研究的方向和论文要求,到图书馆查阅资料、学报、期刊作为参考依据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体育期刊,查看近几年跆拳道运动相关文献和现状,为论文完成打下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从体育专业和跆拳道社团随机抽取,问卷当场发放收回。共发放学生问卷80份,回收8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78份,有效率为98%。

3.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对问卷数值进行了精确的处理,并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办法进行仔细研究,做到结论公正性。

4.逻辑分析法

根据试验数据,进行总结,按照逻辑思维方式对问卷和谈话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二、结果与分析

(一)损伤时间

由表1统计表所得的数据显示,学生在课后练习时损伤发生的最多,男生20人次占27.8%,女生17人次占23.6%。教学对抗时运动损伤的发生次之,男生13人次占18.0%,女生10人次占13.9%。

当在教师示范和指导的情况下,学生在专项训练时可以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的完成专业技术动作的练习,并且,发生损伤的概率最小。因为课上自由练习和教学对抗时学生不能根据教师的分解动作练习,而是一整套动作的完成和有对抗动作的存在,所以会因动作和用力的不正确而造成的损伤最多。

(二)损伤部位

表2统计所得显示,跆拳道选修课中学生的损伤主要发生在下肢。其中,踝关节发生损伤的次数多,损伤28人次,主是以关节的扭伤和侧韧带的拉伤,损伤率占到了40%左右;其次,下肢肌群发生肌肉拉伤和挫伤的有23人次,损伤率超过30%;膝关节和腰背部的损伤有9例,头面部和上肢关节的损伤有2人次。我校跆拳道课程设的时间不长,学生跆拳道的认识不足,总体技术水平非常低。跆拳道是一项重足技进行搏击格斗的项目。主要的技术动作都是由下肢来完成,下肢损伤的发生也是最高的。

(三)损伤性质

从表3看到,软组织挫伤21人次(占总计29.2%)、韧带损伤10人次(占总计13.9%),肌肉拉伤9人次(占总计12.5%)。

学生在练习时急性损伤的人次最多。在身体对抗的时候,由于存在身体接触和爆发用力,在技术动作不正确的情况下极易发生肌肉和韧带的损伤。韧带损伤主要为膝和踝关节由于用过过度或动作不正确引起;而肌肉拉伤是在运动前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或运动过程中由于技术动作的不正确使肌肉的收缩或拉伸超过了肌肉本身的承受能力。

(四)损伤原因

从表4中看到,损伤的主要原因是局部负荷过大46人次,占19.2%,自我保护不当41人次,占17.2%和技术动作不正确35人次,占14.6%。

在跆拳道前期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单个动作的学习较多会造成学生局部负荷过大,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自我保护意识的不足和技术动作的不正确也是导致损伤发生的重要原因。学生在课后练习或比赛时,由于缺乏教师的指导容易造成“硬碰硬”的对击而相互损伤。

三、结论

(一)跆拳道学习者运动损伤的类型主要为挫伤和拉伤两种;受伤的部位主要在踝关节、膝关节、下肢肌群。

(二)跆拳道学生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主要为训练水平不够及专项技术掌握不够全面,学生准备活动不够充分及思想上不重视和缺乏防范意识。

(三)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水平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同时,在日常的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也可有效的防止运动损伤。

四、减少跆拳道练习者发生运动损伤的对策

(一)预防下肢部分运动损伤及损伤后的对策

1.在课前或训练比赛前,准备活动要充分,增加肌肉的血流量减低粘滞性,使肌肉达到运动所需的状态准备活动是做好训练或比赛的重要环节,肌肉或韧带就可以随着动作的要求被拉长,是防止肌肉造成损伤的有效办法。

2.根据学生自身的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案,循序渐进的学习技术和训练计划。许多学生在训练中追求过早的掌握技术动作,没有遵循科学的规律,形成了基础不牢固,训练没有形成系统,以致于技术存在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

3.注重平时柔韧的练习,提高学生的柔韧性。柔韧是跆拳道技术特点固有的要求,跆拳道专项学生在练习技术的同时应注重柔韧性的练习,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非常重要。

4.在肌肉、韧带出现损伤后,及时进行治疗,并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后再投入训练。事实上很多学生在损伤发生后并没有认真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当他们带伤训练时,自身的状态不佳,容易再次或加深损伤的程度。只有进行康复治疗,慢慢地去适应训练,才能减小训练伤害。

(二)预防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对策

1.在学习跆拳道前,有目的的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及力量练习,跆拳道运动的技术特点决定了其要求踝关节必须要有充分的力量和灵活性,因此,训练时一定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2.学习正确的技术动作,重视学生基本的学习,强调学生不能急于求成,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出发,重点强化技术的正确性,在技术逐步标准的情况下从单项技术进行组合练习,有目的的进行针对性的专项练习,着重练习柔韧性、踝关节的力量,在训练过程中不断对容易损伤的部位进行放松调整,防止造成运动慢性损伤。

3.训练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考虑学生的疲劳程度,技术动作的训练要多样和变化,避免单个动作过久的练习导致局部的负担过重从而发生损伤。

4.踝关节受伤时一定要积极治疗,没有康复时不能进行强度大的训练或比赛,防止踝关节的周围的肌肉和韧带松弛造成以后行惯性的损伤。

5.加强对踝关节的保护,如配戴一些护具进行保护。

(三)预防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对策

1.在进行下肢技术动作练习前,必须做好膝关节的展、收、旋的准备活动,并使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得到充分的活动和拉伸,以防止膝关节的损伤。

2.加强膝关节、韧带和肌肉力量的训练,使关节、肌肉、韧带的伸展性得到发展,使关节既有稳固性又有灵活性。

3.加强跆拳道基本技术练习,把各个动作做准确、规范。

4.平时训练结束后注意对下肢关节的放松。膝关节疲劳的积累很容易造成慢性损伤,训练时一定注意适当地进行膝关节的放松。在专项训练和实战训练中,进攻方要在正确的技术动作的情况下得分即可,不要过猛的进攻,以防止双方的损伤。在对抗强的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必要时佩戴防护具,增强保护自我的能力和意识。

5.膝关节的硬伤和慢性损伤都很突出,在受伤时要区别对待,针对性的治疗。加强医务监督和防护手段的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光强,章要在.普通高校跆拳道选项学生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4(3):78-79.

[2] 曹月勇,李春波.跆拳道运动员常见损伤分析[J].宜宾学院学报.2012(12):97-98.

[3] 袁桂茹.跆拳道项目运动员常见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和恢复性建议[J].福建体育科技.2014.12(6):36.

[4] 董如豹,杨兴龙.跆拳道运动膝关节损伤的预防与中医药治疗康复浅析[J].科技文汇.2013.1:287.

[5] 汪学红.跆拳道运动员膝关节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研究[J].生命科技与医药卫生.2011(10):57-58.

[6] 申旭,韩恩力.我国优秀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状况调查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03(3):67.

[7] 徐勤儿.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查[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07(30):130-135.

[8] 罗琪.跆拳道运动员运动损伤的防治以及康复[J].考试.2011(86):142-143.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