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大学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是一所建于1876年,并于1909年得到皇家特许授权,与牛津、剑桥等大学一起,享有崇高的教学和研究声望的综合性大学。2008年,英国《泰晤士报》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排名中,该校心理学专业位列第四。通过在该校心理系为期一年的访问工作,作者对该系心理学专业本科教育教育模式和特点有了较为深刻的感受。

本文通过对英国心理学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特点的介绍,希望能够对我国心理学专业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一、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制、课程设置

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只有3年,除最后3个月时间是毕业设计外,其余时间均安排专业课授课。虽然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制较短,但由于其课程时间设置上集中且课程量大。比如,除中午一个小时的午饭时间外,其余时间均有可能安排专业课,加上严格的课程管理制度,使得心理学专业本科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在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上,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主要偏重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课为主,重在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素养、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以及掌握心理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具体来说,与国内大多数高校心理学专业课程设置相比较,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在本科生课程设置上主要有以下特点:

1.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在一年级期间的主要课程包括有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基础课,另一类是专业通识课。专业基础课作为整个心理学专业的理论和研究基础,专业通识课作为心理学专业学生均需掌握的专业知识体系。而国内课程设置上一般把专业通识课放在较高年级课程中。

2.在具体课程设置上,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尤其重视目前的心理学主流学派――认知心理学知识体系的介绍。除了在本科一年级有一门“认知心理学”课程外,在本科生二年级和三年级中还分别有专门针对“记忆”、“知觉”、“语言”等目前认知心理学领域较为热门研究方向的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可以更为深入系统地掌握这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

3.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心理学实验课程是整个本科生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国内也有的“统计方法”、“实验心理学”等课程外,还专门开辟了“认知模型”、“高级统计方法”等课程,向学生讲授较为前沿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

4.由于英国不同的心理系各有其特色研究方向,因此,对高年级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还设置了与本系特色研究方向较为相关的课程。比如,在布里斯托大学心理系就为三年级学生开设了“发展障碍”、“营养和行为”等课程。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可以有助于许多本科生毕业后在本校或其它学校继续从事相关领域研究。

5.除心理学专业的课程外,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本科生还有很大的自可以选修其感兴趣的课程。而这些选修课并不局限于心理学学科内,包括医学、社会学甚至计算机、电子工程等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都可以选修,为了保证选修课的学习质量,学校一方面对于每门选修课都明确提出了预先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课程,同时还会有专门的选课导师对本科生的选课进行指导。

二、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教学风格、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英国高校高度重视对心理学专业本科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每个学年开始,每名学生都会有一本学习手册,该手册中对本学年开设的所有课程学习目的以及课程内容时间进度进行介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把握课程学习进度并及时检验各阶段是否达到规定的学习要求。

具体在课堂教学方式上,所有心理学专业的授课模式主要分为“讲课式”和“研讨式”。讲课式教学模式主要针对专业通识课,由教师对各章节知识进行系统讲述,一般讲课式模式都采用大班集中上课的形式。比如,社会心理学。与讲课式模式不同,研讨式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中由教师首先进行背景介绍,然后抛出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案例或者事先要求学生准备的内容由学生分组或者依次进行讨论并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由于研讨式授课模式要求学生在课下对讲授课程进行充分预习,看大量的研究文献做充足准备,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内容上,除教材内容外,每门课教师会为学生列出学习本门课程需要阅读和参考的书籍。在每次上课之前,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或文本的形式获得教师上课的幻灯教案,以便学生在课前对本次课堂的内容进行预习准备。教师的讲课内容并不仅仅局限在书本上已有的经典知识,更多的时候只是对知识点中的要点或者容易产生疑惑的地方进行详细讲解,而把大多数书本上的内容安排给学生课后自己学习,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师上课时的效率。除了参考书籍外,在课堂上或课后,教师还为学生选择了大量最新、有代表性的前沿研究成果文献让学生阅读或进行讲解,尤其是对一些目前存在的学术争议通过和学生讨论的方式进行分析。

在教学风格上,由于采用研讨式教学模式,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发言踊跃,学生对讨论的话题轮流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授课风格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非常有利,学生并不是很被动得接受到知识,而是在一种互动中对课程的内容有了更为充分的理解和吸收。当然,这种教学风格也对授课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应该具备该专业领域较广的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接触最新研究前沿,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这种研讨式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掌握。

三、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考核方法和体系

相对于国内高校心理学专业对学生的考核主要采用考试成绩的方式。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对学生的考核更多地表现出注重能力,体系多样化的特点。在考核方法上很少有课程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而多数采用如研究设计、课程论文的形式作为学生最后成绩的主要依据。

对于每次学生的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教师都会认真地进行批改,除了对学生的论文进行打分之外,教师还会对论文中的优缺点进行详细的点评。由于在研究设计和课程论文的评分过程中,教师更加看重的是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性,很多考试并没有非常明确的正确答案。因此,这就要求学生在完成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过程中并不能简单照搬书本中的知识抄袭拼凑,而是需要在阅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认真地整理和分析,然后结合对当前问题的分析产生既有逻辑依据又带有明显学生个人创新性的观点和想法。同样,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严谨、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均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加强。

此外,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从考核体系中就开始注重培养学生在科研方面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学生的研究设计或课程论文中,不但有要求每名学生必须独自完成的作业,还有一类是由一组学生共同完成的小组作业。由于小组作业的成绩也将作为学生期末成绩计入总分。因此,每名学生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合作完成作业的进程中按照分工承担自己相应的工作,最终在与小组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努力下完成教师布置的课题。

四、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学习资源

在硬件资源上,学校图书馆和各系大楼内,都有供学生免费使用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均能通过网络随时查询学校各图书馆的图书资源,还能免费下载大约12000多个论文数据库,其中仅心理学领域期刊就有近200种。通过查阅这些心理学领域的最新期刊文献,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可以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对于开拓研究视野,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都大有裨益。

在软件资源上,由于教师的指导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信息来源,该系在学年一开始发给学生的学习手册中均详细注明了每门课程专业教师和助教的联系方式以及这些教师每周固定的答疑时间,学生有关于专业方面的任何问题都可以来向教师咨询。除此以外,手册中还对系里每名教师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介绍,鼓励学生积极主动与感兴趣研究方向的教师联系,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参与到教师的课题研究中。通过这些措施,专业教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的学习帮助作用得到了极大的体现。

另外,该系每年还为学生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学术交流活动机会。学生既可以参加系里邀请的各领域专家讲座、报告会,学校或一些研究基金会还会资助学生出外参加各种学术论文报告会。通过这样的形式,大大提高了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开展科研活动的热情和主动性,很多心理学专业本科生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了具有较高学术质量的研究论文。

在其它方面,学校为全校学生开设有各种免费的培训班,这些培训班中,既有针对非英语母语学生的语言提高班、也有针对所有学生的科技论文撰写培训班等。另外,学校计算机信息中心还制作了大量针对本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的各种计算机软件使用教程提供给学生,比如,office办公软件以及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等。这些学习资源都为培养综合性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提供了可靠保障。

五、英国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对我们的启示

上述对英国高校心理学教育模式的分析,对我们每名国内从事心理学专业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由于英国和我国具有不同的国情,如何更好地借鉴英国心理学专业教育的先进经验,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心理学专业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在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方面

英国的心理学专业教育模式对每名心理学专业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一方面需要具有非常扎实全面的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这种理论知识并不是仅仅局限于教师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知识,应该是对于整个心理学专业知识体系的把握。同时,教师还必须紧跟当前最新研究前沿,掌握本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能对本领域学术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今后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很好的把握。最后,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上应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亲和力。因为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感,才能使教师真正把帮助学生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和素质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并投入足够的精力和热情。从以上方面来看,通过合理的培训和考核机制,帮助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是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关键。

2.在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方面

外因必须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作为培养高素质心理学人才的关键,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最为重要的因素。相比于国外心理学专业学生,国内学生在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是为何有很多国内学生到英国读书,感觉难以适应的原因。虽然从表面上看英国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专业课程少、课堂时间短,但由于更多的要求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因此很多学生均感觉到学习压力要远远大于国内的学习要求。

要缩小国内学生与英国学生在以上方面的差距,培养学生养成踏实、严谨的学习态度是至关重要的。单向传授式教育模式以及单一的成绩考核方式会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抱以投机取巧、片面追求高分的不良心态。因此,如何使学生建立认真努力、勇于进取的学习理念,从而使学生在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得到培养是需要全体教师包括专业教师以及学生管理者共同努力的方向。

3.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方面

不可否认,随着我国教育投入的加大,国内心理学专业学生能够利用的学习资源相比以前已经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相对于英国心理学专业学生,国内学生了解心理学研究最新进展的机会和可利用资源还相对较少,其中既包括计算机、网络等硬件资源,也包括可利用的教师智力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以及学术兴趣。因此,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如何通过科学管理改善学生的学习资源条件,最大程度上为保证培养具备高素质心理学专业人才而服务。在这些方面,英国高校心理学专业教育体系已经有许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值得管理者去进一步研究和借鉴。

参考文献:

[1]薛晓燕,张向前.英国高等教育发展及其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9,22(2):90-94.

[2]田洪芳.英国高等教育制度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08,(34):72-74.

[3]汪怿.英国高教改革的最新动向[J].煤炭高等教育,2003,21(6):43-46.

篇2

从学生专业兴趣培养上,由于高中阶段生涯规划教育的缺位,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缺乏了解,对于心理学专业来说,这种情况可能更为严重。刚进入心理学殿堂的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一部分是由于受到影视作品、媒体宣传等影响,更多的是从个体案例或具体应用角度,对心理学产生一种玄妙神奇的印象进而产生兴趣,对于心理学到底是什么存有一定的误解。而在学科教学的课程安排上,大部分院校心理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都是首先进行专业基础课的学习,后期才安排与实践联系密切的模块课程。但是专业基础课理论性较强,相对比较抽象与枯燥,往往又与学生(尤其是新生)原有的对心理学的认知有一定差距。这种个体的认识偏差与课程安排的特点容易导致学生对专业学习产生距离感,由于与自己的主观感受相差太远,难以理解和体会学科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影响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笔者曾随机调查n年新入学的学生,认为心理学很神秘的比例约占78.6%,而认为心理学是科学的不到20%,认为自己目前所学的课程与自己的预期一致的仅有33%,不一致的达54%)。如果通过导师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会出现一个独立于课程之外的新的平台,老师可以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专业中实践性、应用性、科学性较强的内容,而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也能够在实践活动和科研活动中对专业学习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从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上,高中阶段的学习主要是规定性内容的学习,学习目标十分清晰明确,而大学阶段是要培养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才,主要是指导性内容的学习,个人的积极主动性更为重要。但是从已经习惯了的高中的被动式学习,到大学的主动学习需要一个适应转变的过程,尤其是对刚入学的学生来说,自觉性稍差,迷茫期的长短将影响今后的学习心理状态。由于心理学研究对象、内容、方法等比较特殊,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即使有较强的积极学习意愿,也难以立即在专业上找到合适的目标,最后专业学习的积极意愿可能逐渐减弱,或者被其他的兴趣所吸引。而专业导师一般都具有较为明确的研究领域和专业方向,甚至还会有相应的课题,如果通过专业导师制,可以学生自己已有的或有兴趣的项目为支撑,专业导师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经验对学生加以有效引导,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其能够综合地运用各门专业知识,有目的地进行专业学习,从而加强学习的动力和效果。笔者曾在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导师制方式指导部分学生参与专业研究和实践、参加挑战杯课题等,从经验感受上,随着参与的逐渐深入,学生对专业学习的认识明显加深,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加强,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科研作品获奖、等)。王丽萍、杨博涵等提到导师制的良好效果。笔者的经验感受与其实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从学生学习和成长角度来说,实行心理学本科教学导师制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三、从教师教学和科研角度

1.从教师教学角度由于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大多数专业教师以课堂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与学生的交流也以课堂上的“教”为主。而实际上,“教学相长”是重要的教育理念,作为专业教师,除了要掌握好“教”的内容和技巧,还需要了解学生“学”的特点和反馈的问题,及时对“教”进行调整。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价值观念的变化,新一代的学生普遍体现出头脑灵活、主体性强、敢于挑战权威等特点。因此灌输式的“教”可能未必完全适合新一代学生的特点,而导师制的“导”则可能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补充。通过导师制,可以根据个性化培养理念因材施教,帮助和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发展目标和修业方案,同时也可以增加师生间的沟通渠道,在“导”的过程中发现和改进“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教学相长”。另外,大学一般都是以完成毕业论文作为教学实践等的总体考核,在大四时由老师和学生分别列出论文选题,双方双向选择确定论文指导老师,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最终以完成严谨的学术论文的形式作为整个大学学习的总结。笔者在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并不清楚究竟该怎样完成论文而一时难以入手,或者因为平时缺乏综合的训练而导致“书到用时方恨少”,在短时间内要弥补大量之前欠缺的知识,这些都会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完成质量,进而影响教学效果的检验。笔者认为,选择毕业论文指导老师的过程其实就是实行导师制的雏形,完全可以提前到第二或第三学期而不必等到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这样可以保证教师指导的长期性、连续性和针对性,又可以让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状态,有助于提升毕业论文的质量。同时,在实施导师制前提下的师生互选和更换的机制也是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的有效激励,有助于促进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和兴趣出发,以学生为本,拉近师生关系。

2.从教师科研角度高校教师一般都会有自己的学术领域和研究专长,高校的学科建设和发展也要求教师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无论是承担课题还是都需要大量的前期工作,仅凭教师的一己之力完成全部工作可能会导致科研效率的下降,这时学生就可以成为教师科研的得力助手。首先,科研工作要求具有创新意识,能够把握学科前沿,提出适当的题目。新一代的学生,个性突出,思维活跃,往往会有很多创新性的想法,而教师对于学科前沿具有较为深入和准确的把握,二者充分结合有助于促进新观点、新命题的产生,促进心理学科研的发展。其次,心理学科研工作的具体内容有不同层次,有一些是属于基础性的、重复性的或技术性的工作,比如,资料的查找、被试的联系和组织、调查的实施、数据的收集整理等,还有数据的统计分析、实验程序的设计、实验设备和软件的操作使用等,这些是属于研究上“术”的问题,而研究的选题、目的、意义以及思路、方法等是研究“道”的问题。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科研需要,将学生按年级组成导师团队,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特点,给他们安排适合的具体任务。比如低年级以发现问题为主,给予基础性的工作任务,如实施调查、数据录入、信息筛查等,而中高年级以发现和解决问题为主,可以要求其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研究设备、软件等,解决“术”的问题,或者结合学生兴趣给予适当的具体的研究题目,解决“道”的问题。尽管本科教育不以研究为主,但心理学本科毕业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研究思维和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会成为教师得力的科研助手,还能锻炼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科研产生兴趣,逐步提高专业和科研方面的综合素质。

四、结语

篇3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

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新晨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篇4

2.1研究对象

本实验在商丘师范学院一年级专科生中进行。随机选出中文系一个班为实验组,共62人,其中男生28人,女生34人,平均年龄为18.7岁;随机选出数学系一个班为对照组,共64人,其中男生34人,女生30人,平均年龄为18.8岁。

2.2研究步骤

首先采用Derogatis,L.R1975年编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上海精神卫生中心王征宇1984年中文本)。在实验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两组学生进行测试。受试自填量表前给予统一指导语。其次,实验在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实验班开设《心理学》课程,教育时间为一学期(16周),每周3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共48个学时。对照班在本学期不开设《心理学》课程。课程以正式出版的《心理学》为教材,但对其内容进行一定的增删。删除有关介绍国外心理学派别理论观点的内容,保留了基本的概念、原理,增加与大学生有关的实际问题,融知识教育、心理教育、青春期教育、人际关系指导、健全人格培养、抗耐挫力等于其中,让心理学更接近学生的生活。

根据教育需要,心理学教育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或辩论或演讲)、角色扮演、写论文、个别辅导等相结合的教育方法。讲授法,即对心理学教材中的概念、原理要点做重点讲解,使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知识;案例分析,即教师把收集的有关心理病例呈现给学生,并引导他们分析其成因及矫正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心理辅导能力;课堂讨论(或辩论或演讲),即教师提出大学生关心的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或辩论或演讲),如如何面对挫折(或“失恋”)“。通过讨论,学生互相沟通,相互启发,修正自己的观点或认识,让学生之间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互动”,不但培养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掌握了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角色扮演,即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心理短剧,通过角色的体验,让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懂得如何与人交往等,掌握一定的社会技能,?写论文,即要求高师生把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以论文的形式表达出来,既能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又能更深地了解高师生的心理状况,以便做好个别心理辅导。个别辅导,即发现有心理问题或心理障碍的学生,采取个别、具体的辅导和行为矫正,及时给予解决,使他们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课程结束后,利用SCL-90问卷再次对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见表1),以检验心理学教育改革对提高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实际效果。

3、结果与分析

3.1实验前后两组的比较

就对照班与实验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而言,我们分别在对照班和实验班前测结果之间、对照班自身前测与后测之间、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后测结果之间、实验班自身前测与实验后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和差异显著性检验(见表1)。其结果是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在实验前的SCL-90测验中,各因子之间的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班自身前测与后测各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班与实验班后测各因子之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以强迫、人际敏感、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项因子的差异最为显著(PC0.001)。这就表明,对照班与实验班在实验前各因子的均值没有明显的差异,但经过一个学期的心理学教育,实验班的学生在阳性项目数和各项因子痛苦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

3.2实验组不同于性别之间测试结果比较

男生在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等项上前后测因子的痛苦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0.09),其它三项的痛苦水平略有降低,但无显著差异(p>0.05)。

女生在阳性项目数、躯体化、偏执、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项上前后测因子的痛苦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0.001),敌对、恐怖因子的痛苦水平前后无显著差异(p>0.05)。

以上表明《心理学》教育对男女学生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3.3实验组所有学生实验前与实验后的结果比

就实验班学生前后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的情况,我们对所有实验班学生实验前后各因子的均值、心理健康、测验中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实验前,有27%的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的学生存在明显心理障碍。实验后,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人数下降至5%,但存在明显显著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并没有显著减少。上述结果表明,《心理学》教育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疏导轻度心理问题效果较好,但对于存在明显心理障碍的学生的教育效果不太明显。

4、结论与建议

4.1实验表明,高师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重视。学校各管理机构、各科教师都应把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教育任务抓紧抓好。

4.2本实验表明,采用新的心理学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高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对于心理

表1两组SCL-90

问题较严重的学生效果却不明显。心理障碍形成的原因很复杂,单靠心理学教育无法真正解决。因此,需要学校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有必要的话,需要精神病医院的协助治疗。

篇5

考试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所特有的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五大功能[1]是其他教学环节所不能替代的。科学合理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护理心理学考试一直沿袭着传统的考试模式,以教师命题的理论考试为主,缺乏多样性、科学性和应用性。我们对护理心理学考试内容和方式进行了改革,使考试目标和教学目标形成最大关联度,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注重心理学和临床护理的密切结合。以下报告我们在护理心理学考试模式改革的体会:

1传统考试方法的分析

1.1单一的考试形式:

传统的护理心理学考试存在着命题凭经验“讲什么、考什么”,完全的理论考试,试卷组成不注意样本的代表性,不能有效地代表全部教学内容,造成考试与教学内容有偏差,严重影响了对培养人才的评价。

1.2考试内容不合理:

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基本知识,缺乏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综合考查,记忆性成分所占比重过大,缺乏对知识应用的考核,造成普遍的“划范围、圈重点”,学生凭借“死记硬背”来准备考试,达不到对学生的全面考核。

1.3缺乏应用能力的考核:

虽然护理心理学的教学理论课程比重大,缺乏实用有效的实践课程,但是不能忽视护理心理学是一门应用科学,应该注重心理学知识与临床护理工作的紧密结合。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传统的考试对学生实验技能考核体现不出来,不能达到高职人才的培养目标。

2改革措施

改革对象为本院05级、06级三年制大专英文护理专业学生,共4个班级,126人,全部为女生。根据护理心理学的课程性质和特点,考核内容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个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10%、10%、20%、60%,学生的最终成绩按比例计算得出,具体考试方法如下:

2.1提高教学效果,积极进行课堂考核:

课堂考核可以集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开动脑筋。考核内容可以复结,做到课与课之间的联结,考试内容和时间不预先通知,即兴提问,所有学生均在备选之中。所以课堂考核的随机性大,公平性强。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作答情况给予相应的分值,并做好分数记录。

2.2针对具体内容进行实践考核:

护理心理学包括两个方面的实践应用内容:一部分是心理学的应用,如:记忆广度实验、注意分配实验,各种心理测量量表的使用等;另一部分是心理学理论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如:模拟病房场景,对不同阶段不同病人的心理护理,各种沟通技巧的使用等。实践考试时间、地点由教师统一确定,考试项目由学生自己抽取,每项考核内容都有相应的赋分标准,根据表现给予相应的分值,满分10分。

2.3布置开放性和发挥性的问题,供学生论述:

除了课堂考核和实践考核外,我们也给学生布置开发性和发挥性的问题,如:“不同气质类型临床病人,如何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列举自己常用的心理防御机制,并分析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要求学生以小论文形式论述,字数300~500字。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查阅资料,整理论述。在此期间,老师给予必要的引导答疑,以保证论文的顺利完成。2.4必不可少的期末闭卷考试:

期末闭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涵盖了护理心理学的定义、理论基础、具体方法等。在理论上强化学生记忆,为灵活运用奠定必要的基础。考试题目包括客观题占50%,主观题占50%。力求做到内容全面,难易适中,层次分明。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3效果讨论

3.1使护理心理学考试更具有科学性、针对性:

针对护理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及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改革后的考试成绩由课堂考核、实践考核、问题论述和期末考试四部分组成,每一部分占相应的比例,这样的成绩能客观全面地反应学生的实际能力,使培养的学生从“应试型人才”向“应用型人才”转变。

3.2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考试改革得到学生的积极参与,通过问卷反馈,95.8%的学生非常欢迎考试改革,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理解知识、运行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应对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培养学生,顺应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

3.3考试改革促进教学改革:

考试不是目的,也不仅仅是检验教学效果,还有通过对考试结果的分析和应试者的反馈意见,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在四部分考核成绩中,我们发现学生实践考核和问题论述成绩较低,我们通过教学改革,及时增加实践课时数,加强学生的临床心理护理能力;另一方面,在教学中,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护理心理学问题论述,并与教授护理科研、文件检索的教师沟通,进行分工整合,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篇6

现代认知心理学把个体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两大类。程序性知识是办事的一套操作步骤。 程序性知识又分两类,一类为对外办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智慧技能(心智技能);另一类为对内调控的程序性知识,后者又称策略性知识。[2]R.M.加涅认为智慧技能是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而认知策略,是用来对内调控的,因而在R.M.加涅理论中,智慧技能的定义就是“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能力”。[3]

R.M.加涅的女儿E.D.加涅,提出程序性知识划分为两个维度,其中一个就是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与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只适用于特殊领域,而非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用于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作文心智技能属于专门领域的程序性知识。

至于心智技能的特征,还得从前苏联加里培林的智力活动观点说起。80年代以前我国教育理论方面主要受前苏联的影响,心智技能方面主要采用加里培林的观点,他认为智力活动是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默默地完成的。我国的著名学者冯忠良先生认为,这种说法并没有确切反映智力活动的主要特征。他把心智活动的特征归为三点:第一,就活动的对象说,是一种观念的活动。第二,就活动的进行说,它是在头脑里,借助于内部言语默默地完成的,具有内潜性。第三,就活动的结构说,智力活动具有简缩性。[4]并且他认为智力技能指的就是这种智力活动的方式,基本表达了他对心智技能的看法。

我国学者吴庆麟根据对大量资料的研究,归结出心智技能的四个方面的特征:这类知识的动作速度极快,在启用它们时人几乎豪无意识;具有惊人的准确性,它们几乎总能产生正确的预期铜佛;人对于这类知识一般缺乏控制;人们一般不能对这类知识作言语描述。[5]他的理论比较具有概括性。

(二)心智技能在写作过程中的意义

作文心智技能关系着学生作文产出方面的问题,是学生能否顺利写出作文的关键。写作是学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技巧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活动,既综合地体现了学生的水平,同时又对学生将来的社会生活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理所当然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内容。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除了给予大量的作文技能指导,还通过让学生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来进行熏陶,然而有时事与愿违,还是会有一些学生写出的作文不能达到要求。这就涉及到了心智技能,也就是说学生虽然掌握了作文的规则,实际操作却还不行。心智技能与陈述性知识不同,它需要大量练习,熟练了才算掌握,因此学生如果没有真正掌握作文方面的心智技能,他也许能够在理论上滔滔不绝,但却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地完成写作任务。因此,这便要求教师除了讲授作文陈述性的知识,还要注重心智技能的培养训练。

心智技能的培养训练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为注重心智技能的教学更偏重于学生内在的学习,更能让学生意识到自我的存在。

二、心智技能在学生作文教学中的培养

我国学者冯忠良在《智育心理学》中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他把心智技能形成分为三段:1.原型定向,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2.原型操作,即把主体在头脑中应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执行。3.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6]其实从表面看来,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大致和这三段论是相符合的,也就是讲述写作相关知识,然后学生开始写作,最后评讲。然而这套方法的实际效果却不佳,也一直以来受到批判,原因何在?主要是没有体现出心智技能在学生头脑中的内化过程,教学没有给学生知识内化提供指导,也没有针对性地分阶段进行训练。

在写作教学上,教师应该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作文心智技能的指导上,注重训练。首先,应找到能表现学生写作过程中头脑里看不到的思维过程的原型。这个原型可以是权威专著上的,也可以凭教师多年经验归结,当然专著的原型可以更科学些,然后进行原型模拟,也就是摸拟原型对学生一步步进行训练,直到掌握为止。前苏联心理学家兰达,就是原型的最初的提倡者。作文教学设计可以根据科学的原型,把综合训练与分项训练相结合来进行。

(一)综合训练

关于中学生写作原型,我国学者韩雪屏就提出了一个较为细化的写作内在结构:计划――构思――转换――执行――调整。计划阶段:形成动机、认识语境;构思阶段:确定主要内容、搜索记忆信息;转换阶段:记下语义初迹、提炼中心命题、编织命题网络;执行阶段:认真选择体式、规范书写字句、严格遵循行款、正确使用标点;调整阶段:检查失误、修正谬误、润色文句。[7]任课教师可以根据此原型,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写作课进行作文综合训练的教学设计。如在第二个步骤“构思”中,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确定的作文主要内容及大脑中搜索的可用的相关材料,如议论文写作中想用的实例、理论等,都写在纸上,然后进行讨论。第三个步骤“转换”,让学生写出文章主旨,列出作文提纲。总之,让学生把动笔之前在大脑里发生的事情外化,通过多次这样的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写作前的计划。写前做充分的准备能让学生写出更优秀的作文。

(二)单项训练

也就是说作文课以单独的项目作为单位进行教学。单项训练可分两类,一是按韩雪屏提出的写作内在结构,进行分阶段地练习,如:一堂课只练习计划和构思,另一堂课只练转换。另一类是按中学阶段要练习的作文文体来练习,按文体作文可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各个文体又可以分别分为若干个项目,如议论文可分为解题部分、绪论部分(首句、首段)、本论部分(句群的逻辑结构、常用论证的九种方法、内容与结构层次)、结构部分(内容、尾段和尾句)、议论文的过渡、结构列纲、检查修改。这些都可以作为单项进行训练。在单项训练中具有普遍性的教学步骤是:(1)讲解。讲解每一项的定义、特点、公式、例子和注意事项。(2)讨论研读。讨论与本项有关的范文、词语。范文、词语应尽可能地具有代表性,让学生体会该项的特点。(3)练习。按教师的作业要求进行半独立或独立作业。作业可以上完一项就进行练习,也可以是上完几项再一起进行一次性练习。作业一般情况下应尽可能在当堂完成,内容不需太多,达到目的就行。(4)讲评。按单项要求进行讲评,可师生共同讲评,只要符合本项要求即可。(5)布置作业。课后可布置作业,适当增加练习率,能促进学生的熟练程度,达到自动化,以形成相应的技能。这主要是课堂教学步骤,课后教师还可敦促学生平时多按单项进行积累,多做笔记多练笔。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等于“授之以渔”,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培养他们的学习独立性。由于心智技能在作文中的重要性,如今已越来越受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是要真正把作文心智技能的培养落到实处,还任重道远。

注释:

[1]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皮连生.智育概论――一种新的智育论的探索[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4,41-49.

[3]皮连生.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08,129.

[4]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04,112.

[5]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08,92.

[6]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4.

[7]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参考文献:

[1]韦志成,韦敏.语文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

[2]冯忠良.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5]皮连生.教育心理学(第三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6]吴庆麟.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2000.

[7]陈琦.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8]冯忠良.智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9]朱晓斌.写作教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10]皮连生.智育概论─―种新的智育论的探索[J].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04).

[11]韩雪屏.言语能力结构与言语心智运作[J].高师教育研究,1994.

篇7

关键词:研究方法类课程;教学模式;心理学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6-0058-02

研究方法类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类课程,而且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一直以来,对于教师而言,这类课程比较难教;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方法类课程又比较难学。因此,探索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和途径不仅能够指导教师有效地进行教学,降低教师教学中的为难情绪,打破教学困境,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研究技能和实践操作能力。

一、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从教师的视角提供了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则从学生的视角为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

(一)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理论

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是指当个体拥有该知识点的结果知识后,就会不自觉地高估自己和他人能够正确反应的能力,继而影响后继行为,也就是事后诸葛亮[1]。庞爱莲和李晓东的研究表明个体在听觉和视觉领域均存在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2]。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视觉和听觉两种途径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早在1976年,Goranson就指出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师生交流有重要的影响。教师拥有所授知识点的正确答案,这使教师低估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难度[3]。为了避免教师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对教学的影响。庞爱莲等人认为教师可以尝试采用以下策略降低教学中出现的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第一,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教学设计。第二,分析学生在理解知识点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适当地降低难度。第三,增加讨论环节。心理学家指出,解题体验可以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因此,将教师置于解题情境中,增加教师的解题体验,继而使教师了解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提高授课质量。基于此,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同时面临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能够降低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造成的影响,有效地进行教学。

(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理论

一般而言,各高校研究方法类课程设置的学习期限为一学期,大概只有18次课程的学习时间,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一项具体的研究,并且保障学生能够参与到研究的每个环节,这对学生的学习基础、操作能力、可用于研究的时间和研究的参与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指导。

在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潮影响下,教育者提出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抽象知识的习得应源于直接经验,重视实践的重要性。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首要观点是实践,强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的共同参与,强调抽象知识的习得应源于直接经验。其基本原理是,从做中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基于上述思想的后现代课程观,以开放性、过程性为其显著特征。首先,它将课程视为一种开放体系,关注课程在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方面的价值。允许和鼓励教师、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体会进入教育和课程之中,并将这些经验和体会视为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次,它从过程的角度来界定课程,强调师生对话和探究的教育价值。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念允许并鼓励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进行批判性对话,鼓励学生进行真正的实验、探究、反思和批判,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独立判断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有能力的交流者和对已获知识的质疑者[4]。

在建设性后现代教育思想的推动下,课程改革有三个核心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和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造性。后现代教育改革最核心的原则是在共同体中学。当学生在共同体中学的时候,他们将竞争放在次要于合作的位置。他们也将发展出对和谐社会很关键的社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一原因,建设学习共同体在后现代教育改革中是关键性的步骤之一。这些团体将在课堂内外碰面。作为一个共同体,他们有着共同的价值和目标。他们共同安排他们的任务;他们探究和讨论结果以便决定他们的结论;他们共同作报告[5]。

二、研究方法类课程改革的举措

(一)构建异质性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

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教学时间为一个学期,18次课。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求学生完成一项研究,对于学生而言时间比较紧张,而且每个学生前期的学习基础和能力也参差不齐,很难独自完成一项研究,基于以上条件的限制,在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方法类课程可以采用建设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模式。各类研究方法课程应该在学科性质和具体特点基础上,确定共同体的规模。在学生组建共同体过程中,针对组建的原则教师要给予一定的引导。如,心理学研究方法课是一门应用性、操作性极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从理论角度掌握心理学研究设计的每一个环节,即选题、资料的搜集、研究方法、研究设计、数据采集、结果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具体的研究操作技能。基于此,心理学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共同体由3—4名学生组成。学生自愿组合,以便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教师要求成员中要有一个能够组织、调动其他成员积极性的核心人物;组员之间要有异质性,具有不同的学科能力,有擅长资料搜集的,有擅长研究设计的,有擅长统计分析的等。这能够保证共同体对研究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所把握,能够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顺利、有效地完成研究。

(二)实施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

研究方法类课程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实践研究能力,“做中学”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实现“做中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学生共同体的研究始终贯穿于教学中。学生的任务应该是在自己的研究中学会和掌握各个研究环节;教师的任务是将知识点融于学生的研究中。教师以共同体的研究为基点和素材,敏锐地发现学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全体学生思考问题以及讨论如何解决问题,最后,给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因此,这类课程的教学是以学生的研究任务为导向,教师讲到哪个研究环节,学生的研究也随之进行到相应的环节。这种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点在于教师要确定和掌握研究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要将共性知识点和差异性知识点区别开来,考虑如何将这两类知识点巧妙地融于学生的研究中。如,心理学研究包括选题、资料搜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这些环节,而选题、资料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是共性知识点,每一项研究都会体现出这些知识点;而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是差异性知识点,主要包括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研究等具体方法。为了保障这些具体方法在学生的研究中都有所涉猎,从选题时,教师就要考虑这些具体方法是不是体现在学生所选的研究课题中,如果有些具体研究方法没有体现出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共同体进行沟通,将采用相同研究方法的选题撤下,补充采用新研究方法的选题。这种引导能够保证心理学研究方法体系中的共性知识点和差异性知识点都能够得以体现。

(三)推行“共同分+差异分”的评价模式

学生期末的学业考核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共同分,即每个共同体提交一份研究论文,论文成绩作为共同体成员共同享有的共同分,这部分分值为40%;第二部分是差异分,为了避免“吃大锅饭”的效应以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差异分由两部分构成:学生课堂表现和小组成员对本组研究内容的把握程度。第一部分学生课堂表现,这部分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思考其他共同体的研究,并能够提出一定的问题,以及能够对教师讲授的内容进行思考和解答,这部分的目的是避免学生只关注自我共同体的研究,对教师讲授和其他组的研究漠不关心。这部分分值为30%。第二部分小组成员对本组研究内容的把握,这部分主要考查的是小组成员是否全部有效地参与该组的研究任务,从而避免只是一部分学生真正地参与研究,其他人坐享其成的现象。这方面的考核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第一是课堂提问,教师或其他组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可以指定小组的任何一位学生回答该问题,并据此给学生一定的成绩。这部分分值为15%。第二是论文答辩,学期结束时,教师组织学生就研究论文进行答辩,对共同体内的每一个学生,教师从选题、资料搜集、研究设计、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分析和撰写研究论文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就学生的表现对学生做成评价,这部分分值为15%。

三、教学效果反思

课程教学结束之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三个方面的问题,即团队合作、团队成员之间情感亲密度和学习积极性。96%的学生表示这种学习和教学模式有利于团队合作,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92%的学生认为这种合作方式给同学创造了进一步交流的机会,使得同学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提高了同学之间的亲密度,91%的学生体验到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研究总是一环套一环地相继进行,学生具有紧迫感,时间利用率高,并且积极主动地从多途径思考、探讨和解决研究中面临的具体问题。

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前期的专业课学习具有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心理统计学、心理测量学、实验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普通心理学等相关课程。具备了这些知识,才有可能完成研究方法课。然而,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地掌握这些前期知识,在完成研究方法课程的任务过程中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未来的教学可以考虑从这方面做出调整。

参考文献:

[1]庞爱莲.教师事后聪明式知识偏差研究及其教学建议[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9).

[2]庞爱莲,李晓东.听觉后见之明偏差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10,(1).

篇8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高校教学管理;有效实施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16-377

首先教育心理学包含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学科知识,其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学生的心理特征、老师的心理特征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使得其必须要经过大量的实践反馈才能得到发展,只有经过反复实践,综合实践表明其应用方法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情况得到改善、老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得到提升,能够使得学生与教师步伐一致,才能进一步的对该应用进行深入挖掘与发展。

一、高校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

1.当代大学生性格特点

现代社会中,由于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以及普职分流愈近等原因,高校学校在招生时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招生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高校学校的教育质量。现代高校学校中,高校学生大部分年轻处于16-18岁之间,思想、心理、身体都处于发育的重要时期,不能有效对所接触到的外界信息進行辨别,容易被各种不良的信息误导,从而产生思想、心理等方面发育的偏差。高校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城市或者农村中的独生子女,大部分高校学生均属于留守儿童,或者家庭方面存在缺陷。由于家庭教育的不足与年龄较小,其专业也刚刚处于初中毕业阶段,高校学生的学习习惯并没有得到很好养成,自觉性也相对较弱。在高校学校广撒网的过程中,招收到的学生的个性差异会非常大,部分的学生性格特别任性,部分学生比较自卑,心理上较为脆弱,二者在生活与学习上等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并不相同,很容易产生冲突,激化矛盾。大部分的高校生都会存在自己是被淘汰的思想,认为自己很差劲,因此,对待学习时,他们更多是的一种缺乏自信的、消极的态度,在这种态度的影响下,这部分学生不能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在学校中得过且过的生活,只希望能拿到毕业证。因此,高校学校的教师需要更为强大的心理素质与教育综合素养,在面对性格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差异较大、学习兴趣差异较大等学生时,能够对其有更好的教育方式,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与习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1]。

2.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性

在进行多方的实践与研究后,本人发现现目前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并没有得到很高的重视与应用。教育心理学综合了教育学与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可以对高校学生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多种问题进行引导解决,也可以对教师的教学心理与教学方法进行指导与帮助。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育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高校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学习与生活的主动性,也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好的适应高校学校的学习生活节奏,还能使高校学校的教学管理顺利更加顺利的进行。

二、现代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方面的问题

1.高校对教育心理学工作重视度

针对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而言,高校学校的管理层及老师没有意识到教育心理学的重要性,部分管理层及老师认为高校学校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实践动手操作等方面的技术与能力,而不是对学生在心理方面的引导,这些管理层及老师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成人成才的重要作用,只有学生在心理方面健康,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才能更加顺利[2]。

2.高校在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中资金投入及师资力量

针对高校学校而言,部分高校学校没有资本对教育心理学进行建设,这里的资本包括资金成本以及师资力量,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资本开设教育心理学课程,也没有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题研究的团队。如果心理教育老师专业素质不足,也不能对高校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3]。

三、推进高校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流程

1.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开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高校学校需要进一步重视教育心理学工作,推动学校教育心理学工作的进行。在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高校学生大多数心理比较敏感,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其生活与心理的健康,并且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的为学生负责。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真诚的关怀,学生才会更加信任教师,师生沟通才能更加深入与有效。例如:某性格较为自卑的学生考试成绩差,在与其进行沟通时,需要语气更为委婉地指出其不足,并告诉学生,老师相信他能够有进步。

2.组建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

高校应该组织专业的心理健康团队,引进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设置心理咨询室等方式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隐私,心理咨询室的位置可稍僻静,学生咨询的心理问题应该进行保密[4]。

教育心理学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学校应该加强其在教学理念方面的重视,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应用。高校学校应该对心理教学有更为专业、更为正规的实践行投入,培养更多专业素质能力高、心理素质强大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心理学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论文

摘要:当前中学生压力不断增大,有生活压力、学习压力,等等。由于压力而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也不断产生,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初中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甚至对他们的正常生活都有影响。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应该多多注意初中生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心理。本文以此为探究内容,探究初中生心理健康现状,并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心理学初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初中生正是学业转向繁忙的过渡阶段,他们的心智开始成熟,也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事物,在这样的前提下,他们的心理变化是很敏感的。而家长、教师看到了当前的社会压力,所以将孩子从小培养成才的心情十分强烈,但是这样无形之中容易给初中生们造成负担,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没办法与教师或家长好好沟通。因此,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变化,结合实际情况,利用心理学科学、及时地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1]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教育观念落后

当前的初中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中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升入一个好高中,最后在高考中大放异彩。这样以成绩为标尺的状况已经屡见不爽。在这种思想下,学校将初中生们的大部分非统考科目课程全部压缩用来学习统考科,非考试科目遭到挤压。可想而知,在这样的传统的教育观念下,大部分学校是不会拿出时间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而且根据调查显示,有很多学校甚至根本没有开这门课。因此,重视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刻不容缓。[2]

2.教师能力不够专业

心理健康疏导可以是班主任或者是其他老师来进行,但是这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不强,正相反,它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学人员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素质以及优秀的理论知识,并且从事过相关训练。尽管很多地方已经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就实际从教人员来看,很多往往是杂拼的教师,并不具备专业水平。也就是说,在不懂心理辅导策略和技巧的情况下,效果往往不明显。很多地区为此开展了心理教师培训班,但是由于教师们的不重视,再加上人数限制等次要因素,导致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3.教育的模式化

虽然很多学校已经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是教师大多在课程设计上照本宣科,没有对学生们的具体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无序化十分严重。不仅如此,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化还表现在:很多教师名义上是开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但是往往草草讲几句就将时间划为自习或是统考科授课;虽然很多班级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大多是流于形式,仅仅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而进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深入到个体,教师只是将可能的情况告诫学生,但是没有对学生进行单独的交流,导致学生们只能自己胡乱分析自己的心理問题,毕竟初中生思维能力有限,很容易自己走入误区,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3]

二、从心理学分析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对策

1.提高心理学教师的自身素质,提高其实践能力

上面提到,师资力量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顺利进行的关键。学校要在教师资源配置方面慎重对待,采用专业的人才来进行授课。对于心理教师,教师还可以采用统一培训的方式,让他们达到既能提高初中生对自身的认知了解,使他们能主动发现问题并寻求帮助;又能进行合理的团体和个人辅导,在两种维度下自由切换的能力。当然,非本节课目的老师也可以进行培训,防止有学生找其倾诉时不能给出正确的建议,要及时疏导,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心理学教师还应该具备实践能力。教师要实际地解决学生们的心理问题,做出及时疏导,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们。教师要多与学生们交流,要在实际的校园生活中观察他们,深入了解学生们出现的心理问题。在与学生们的相处中应该敞开心扉,争取达到亦师亦友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加方便地看到学生们内心的问题,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更好地接受心理学的知识。

2.更新对学生的教育观念,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虽然教育部号召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和错误认知下,开展过程并不顺利。很多学校认为,只要抓好应试教育下的初中生成绩发展,管理好学生的纪律和升学率就好,至于心理健康问题的辅导根本不在学校负责的范围内,而且教师与学校也没有专业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但是,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们大多数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根源就是学校过分重视升学率、忽视了学生天性发展的结果。要想让孩子将更多的精力与能力投入到学习当中,就要及时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他们精神上的痛苦,而后调动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让他们健康地发展。因此,学校领导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起着决定性的因素。

篇9

1.合作学习的提出

Robert E.Slavin在20世纪70年代第一次用认知理论和动机理论解释了合作学习(coperative learning)的优势,从而使合作学习逐渐被人们认可和应用。合作学习有利于改进学生的学习态度,增进学生课堂学习的心理氛围,同时对提高学生非智力方面的心理品质有显著的效果,所以它被世人称为是最近十年来最重要也是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开设了“社会心理学”课程。作为一门专业限选课,它的内容涉及影响个体社会行为的多个因素,比如个体如何看待自己和他人;个体如何认识到作用在自己身上的社会力量;个体基于积极或消极的社会关系;个体如何将社会心理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去。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他们对心理学理论知识体系的了解和掌握,同时还为他们的学习、应对挫折、人际交往、沟通等多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2.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当前我国大学“社会心理学”主要采用的是教师讲授模式。在课堂上,老师主要向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生按时听课并做笔记,课程结束后参加本门课程的期终考试即可拿到学分。老师没有对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和能力进行关注和重视,这必然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学习的兴趣和热情,缺乏创造意识和能力,缺乏对知识的质疑精神,最终也导致了大学生人才的质量令人担忧的状况。在大学“社会心理学”课堂上实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变学生被动参与教学过程为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合作教学充分调动了教学过程中每一个体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基于相互依赖的学习环境,能够相互帮助、共同促进,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心。这不仅对大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和人际关系和谐是非常有益的,而且这也是我国大学生培养目标的要求。

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必然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式,这就是教学方法。过去常关注教师的教学思想,现在教育工作者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个人心理成长和发展。教师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把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作为教学发展的宗旨,而且更加重视学生思维方式、创造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心理,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学会积极做人、积极愉快的交往和获得终身的发展。笔者在大学“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和中心,特别是针对大四学生到课率低的实际情况,基于合作学习视角之下,发挥角色扮演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得到了院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及其效果

1.合作学习在“社会心理学”课堂上的应用

在“社会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在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大学课堂上的许多理论,依靠单纯的讲授方法,学生无法真正理解教学内容,更谈不上深刻体会这种理论的现实价值所在。如果不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学生听课的积极性不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也不活跃,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程度也不高,更谈不上学生应用和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重大问题的能力的提高了。笔者给大四文科学生上课时发现,学生到课率仅为60%左右,其原因主要是大四学生考研复习、找工作、考各种资格证书,放松了对专业课程的要求。

高校“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方式迫切需要改革,必须打破当前这种僵化和无效的教学模式。作为目前全球众多国家都在采用的一种富有实际效果的教学理论和策略体系,合作学习有利于解决目前我国高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设计时,应考虑到在该课堂的教学设计一般程序中,将构建学生之间积极互动合作的结构为主,同时还要把合作学习的那些基本的要素(比如任务、方法、管理、评估、情境、技能等)纳入到课堂教学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之中。

关于如何实行小组合作学习而言,笔者采借了西方学生小组学习法中的“拼图链接”和主题角色扮演的方法。学生按自愿的原则组成小组,每组成员不超过9人,老师将每次课程的学习内容按小组数量分成一定数量的单元。每个小组随机从学习内容中抽取一个作为本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小组内部讨论和商量每位成员在这个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中担任的角色和身份。尽量让每位学生都有一次机会成为一次合作学习过程中的“教师”或“专家”。小组成员认可抽取到的教学内容,努力掌握内容,同时小组内部进行合理分工和协作,集体备课,写出一份质量较高的讲义。在即将到来的课堂上,“专家”或“教师”将给所有的学生讲授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同时由本组所有同学一起负责全部同学的疑难解答工作。每个小组都必须认真完成其抽取到的教学内容,每位小组成员也不断地进行着角色和身份的转换。在这样一种教学模式中,如何让各小组成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彼此关心,从而共同提高课堂学习的良好社会新氛围是这种合作学习法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

在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中,教师先讲授相关理论,然后要求学生通过在各个主题扮演活动中实际的角色体验活动掌握理论知识。比如讲“偏见”这一章知识时,学生以9人为一组,老师先对学生提出主题扮演活动的要求,然后由学生在各小组组长的分工下查找相关文献和资料,设计主题剧本,讨论主、次要演员的人选,经过彩排,最后开一个角色扮演活动的总结报告。笔者专门拿出6节课(共3次,每次2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全专业总共有76名学生,被随机分成为11组,每组为6~7名学生,这样可以保证每位学生都会参与本小组的主题角色扮演活动之中,而且小组内部成员是缺一不可的,相互之间必然会形成一种相互依赖、相互合作、高度互动的人际关系。在这种良好的人际气氛中,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主题任务。每小组自愿产生一名组长,组员在组长的组织协调下开展准备活动。笔者根据每章的重点内容,给出了11个主题(比如著名社会心理学专家莅校讲座、爱上你、傲慢与偏见、助人为乐、一次重要会议等等),然后按随机原则将学生分为11个小组。其中各组的组长由学生自愿申请担任,但必须得到本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扮演活动一般安排在本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学生在学习了“社会心理学”这门课程的相关理论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程度,通过合作学习,在统一的主题之下,把角色扮演活动作为一种对本门课程学习的成果展示出来。

篇10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xx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禅城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xx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编辑推荐:学科带头人工作总结

2010学年个人年度总结

2012年度教师年度考核工作总结

篇11

1980年,潘运出生在“中国百节之乡”凯里。从小学到高二,这个苗族大男孩从不曾想过自己日后会走上“心理学”之路。但命运总是在不经意间迸发出火花:1998年,潘运面临高考,学校为了缓解高考学生的压力,请来了一位心理学讲师进行心理疏导。

在这次心理疏导中,潘运被讲师讲述的《弗洛伊德梦的解析》深深吸引。他突然发现原来心理学可以这样强大,可以帮助这么多人走出心理困境。于是,这场疏导不仅挥去了潘运的紧张情绪,也为他后来的“心理学之梦”埋下了伏笔。

几个月后,在填报高考志愿时,潘运不顾家人反对,毅然选择了“冷门”专业――应用心理学。

皇天不负有心人,后来,潘运如愿以偿地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就读应用心理学专业。 2006年9月,硕士毕业后的潘运继续考入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攻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研究生,继续他的心理学之旅。

2009年,潘运博士毕业后,放弃了在天津的高薪工作机会,回到贵州师范大学执教。他说:“我想回到家乡,这里有我的家人,更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

此后,潘运一直在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第一线,承担了《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实验心理学》等专业核心课程的讲授。在教学中,他不断吸收心理学最新、最前沿的资讯即研究成果,并将其融入课堂,由浅入深地传授给学生,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潘老师上课很幽默、随意,但不随便。上他的课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灵活生动的授课方式,逐渐让学生们爱上了心理学这门看似枯燥的学科。

直面“挑战”

“实际上,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用科学知识、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这是潘运探索已久的课题,他也坚信能通过教学改革解决这一问题。

但应该如何改革?怎样才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用什么模式去创新?这些问题困扰潘运多年。他查阅了大量资料,花费大把时间思寻探索,就连吃饭走路他都会时不时陷入沉思。然而改革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

潘运说:“这个挑战我虽然很难战胜它,但我愿意迎接它!”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潘运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案。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课程,潘运采用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模式来授课:“是什么”一般是教授概念性知识,让学生学会用生活常识中的现象来认知;“为什么”则需要学生用自己的发现来理解;而“怎么做”则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或用实证的方式来理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理解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理论,还进一步激发出他们对心理学知识的兴趣和热情。

当然,在改革的过程中,潘运也遇到了很多困难,不仅需要他自己不断地更新、丰富知识和理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外,教学模拟设备的缺乏也是一大问题,于是,教学之余,他不断向学校及相关部门申请支持,努力为学生们创造更好的学习条件。

任重而道远

篇12

一、立足于理论与实际结合,改革教学内容

现行的高师心理学教材普遍存在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更新太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技能”的现象严重;教材结构松散,存在“条块分割”现象等。多年来,我们在改革教材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方面作了尝试。改革的宗旨是:紧扣高师学生的培养目标,突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强化能力培养。改革要达到两个教学目的:一是让学生掌握心理科学的基本知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去从事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学素养;二是通过心理学知识的学习,知道怎样去完善自己的个性,提高自身心理品质。

鉴于公共心理学教授的对象是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因而在教学内容的取舍上不但要考虑上述“双目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到新世纪对教师职业角色的要求。也就是说,高师学生不仅要了解未来教育对象的心理特点,还要了解自身的心理特征和未来教育对象家长的某些心理特征以及自己所从事的教师职业特点。高师学生不仅是未来的教师,还应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能承担中小学心理研究工作。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应拘泥于某种体系,而应将中学教师所必备的心理学知识,按照“科学、精练、实用、可操作”的原则进行选择。

在知识结构上,教学内容的体系由导言及六篇十七章组成。通过导言篇,简介心理科学,使学生对心理科学及人的心理全貌有总体的了解;通过认知篇、情意篇、个性篇(共十章),讲授心理学最基本的原理和规律;通过心理保健篇(包括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心理辅导),阐明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通过角色心理篇(包括中学生心理、大学生心理、教师心理、家长心理四章),论述发展心理、教育心理等相关的知识;通过学生心理研究篇,简要介绍学生心理研究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学生心理鉴定的基本技能。各篇章知识的阐述、论证注重科学性和内容的先进性。此外,每章都附有心理品质的自我测量,例如:可进行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的自我测验,情感、意志品质的自我测验,学习动机、兴趣、气质、性格自我测验,等等。这些内容的设置,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能力结构上,教学内容通过“双主线”结构体系以提高学生的教学能力与心理自我完善能力。一是在各章知识特别是规律的阐述中自然引发出培养和教育的措施;二是学习每章内容后,都给学生布置心理自我完善的作业,并进行心理品质的自我测验。教学内容的选择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教材结构上,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从“概念、规律、应用”三条主线展开,内容精炼,重点突出,便于课堂精讲。有些篇章,如心理咨询、家长心理、大学生心理、中学生心理研究等,因教学时数所限不能在课堂上详讲,则以通俗、详尽、便于学生自学的课堂讨论或实践作业为主。

二、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以致用

(一)精讲与略讲相结合

心理学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在教学和自我心理完善中的应用,都是课堂教学的重点,是精讲的内容。对这部分内容应注重在理论的渗透性上下功夫,因为只有学好了这些知识,“迁移”才有可能,学生“应用”才会自觉。当然,精讲并非是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而是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的作用,教师或以典型事例引路,创设诱人的故事情景,自然地引发出某种心理学的原理和规律或讲清某原理后让学生举出教学、生活中的某些现象作例证;或教师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把学生带入思维的王国,师生共同参与知识的形成,让学生自己导出原理和规律。其他内容,则是教师提示思路或导引,扫清理解上的障碍,由学生自己导出命题或结论。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授课方式,学生由被动的客体变为学习的主体,他们大胆质疑,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关键的知识点理解深刻,真正内化成了自己的认知结构。

(二)讲授与心理实验相结合

人的心理由于不具有三维空间,故显得抽象难懂,为了变抽象为直观,由理性变为感性体验,我们充分利用心理实验仪器,尽量多地在课堂或课下让学生演示心理实验,通过实验验证加深对结论的理解。另外,配合有关教学内容,我们还自制了一些简易的实验教具。如在讲到知觉的理解性时,为了让学生明确言语的指导在知觉理解中的作用,向学生展示自制的斑点图。为了让学生明白“理解”可以提高知觉的速度,向学生展示两张同样字数的卡片,一张由互不联系的单字组成,另一张上写着“向张海迪学习”。在展示中让学生体验理解的确提高了知觉的速度,并故意将“海”与“迪”写错,都少写一点,让学生体会理解虽然提高了知觉速度,但有时会让人忽视某些细节,导致错误。学生通过演示,亲身体验,不但深刻理解了心理学的原理,节省了讲解的时间,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培养学生应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对各章有关的内容,我们除了课堂上重点讲授外,课下还要求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认真自学,阅读有关参考书目,经过充分准备之后,写出提纲并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讨论。例如,对“记忆的秘诀”“做自己情感的主人,不做消极情绪的奴隶”“意志磨炼面面观”“气质类型的自我分析”“认识自我、悦纳自我、超越自我”“性格的自我分析”等内容,在课堂讨论中,学生大胆地谈自己的见解,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多角度、全方位地剖析自己的心理世界,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自我完善的措施,气氛相当活跃。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教学模式好”,“学习具有实效性和创造性”。

(四)系统讲授与专题讲座相结合

为了确保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完整性,我们尽力做到系统性地讲述。由于教学时数所限,有些篇章不能在课堂上讲述,但又是未来教师所必备的心理学知识与能力,我们采取了课下自学和专题讲座相结合的形式予以解决。所开设的专题讲座主要有“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人格成长”“发展与成才”“学生心理研究”等,弥补了课堂教学的不足。由于专题讲座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因而学生的参与意识特别强,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效果良好。

(五)理论与动手实践相结合

篇13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在轻松的气氛中让学生学好知识是我一直的探求方向。学生是主体。因此,在教学之前,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研究学生掌握知识的方法。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作为生物课单单做好这些还远远不够,要让生命活动的过程留在学生的记忆中。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提高课堂的时间效率是关键。

首先,我常常利用网络资源、各类相关专业的书报杂志了解现代生物科学的动向,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拓自己的教学视野和思维。我在教学中,同时也鼓励学生收集身边有关生物的问题,在课堂上开辟一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关注问题的天地。通过这样的资料互动形式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体现生物学科的社会性一面。

其次,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总是和情感紧密联系的,是在情感的推动下进行的。教学中,我常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如生物标本制作,小论文的撰写,创意作品,还与开展昆虫名称的认识比赛。丰富多彩的生物课外科技活动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规律,既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激发求知兴趣,也增强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外科技活动把生物课堂延伸到课外,为他们发展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提供了机会,通过发现、探索和解决一些生物学问题,了解生物科学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中的使用,更有助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升华为理想和志向,有利于因材施教和培养生物科学的后备人才。

再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具体的东西比抽象的东西容易被感知,人获得知识是通过各种感觉器官来感知的,使用的感官越多收获也越大。因此,课堂上,我习惯通过媒体影片、实物观察、实验操作、挂图演示、实地参观、事例说明、角色扮演等手段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处理后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学得更轻松也让学生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得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同时,课堂上我重视德育的渗透工作,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陶冶他们爱自然、爱科学、爱祖国、爱劳动的思想情操,树立关心生态环境等的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通过两年的努力,我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迎合学生好奇心强的特性,大胆地进行课堂改革。把课堂与生活拉近,以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为主,让生物课的范围扩大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学上基本创建了一个师生同乐,以生为本的课堂氛围,学生们都喜欢我的课,所教班级的生物统考成绩均能保持前列。同时,教学过程中,我善于总结经验,撰写学术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2006年撰写的论文《浅谈生物课教学中的趣味教学》获禅城区优秀教育论文二等奖并在学科论文交流大会上宣读,创新活动设计方案获禅城区2006年度一等奖。我积极地担任学校的生物公开课任务,积极参与区镇有交流活动、培训课程,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