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专业培训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专业培训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专业培训论文

篇1

摘要:会计专业培训要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专业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作为我国会计教育组成部分的会计专业培训与知识经济的要求却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会计专业培训必须做相应改革。文章简要分析了我国会计专业培训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会计专业培训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会计;培训;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对我国会计职业的执业质量和会计培训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工作必须更新观念,顺应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根据会计专业培训的特点,适时进行会计教学工作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探索培养适应新经济需求的会计人才的新途径。一、会计专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的会计专业培训教育一直以来大多都由普通高校举办,且教学师资等资源主要依赖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会计专业培训也就自然承袭了普教的教学模式,然后缩减课时。教学计划即使修改也是委托普教的教师来代办,而对普教的教师而言,由于目前普教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以及学员基础差等因素,高职称和高水平的教师很少给参加会计培训的学员上课,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学员的实际需求,不熟悉培训规律和学员学习特点,所以,制订的教学计划对学员而言,也就没有针对性。(二)实践教学环境和形式单一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就大多数会计培训的实际情况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同时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采用的许多资料是由教师自编的,无法保证实习实训需求。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员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毕竟与实际情况有一段距离。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因为合作方收入与付出不等同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成为会计培训的会计实训基地。培训班实训基地的严重缺乏,使得学员的专业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三)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学员本身就是会计从业者或潜在的会计从业者,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目前会计专业培训学专业课程体系很少涉及与这方面相关的课程。而且,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相关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未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其中,难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四)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没有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知识面的拓展。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另外,会计实践教学应包括会计(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三类学科的系列课程,还应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种方式。但从许多培训基地的模拟实验教学来看,真实体现模拟实验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还非常少,计算机操作也较少。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及理论不能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导致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做不到扎实和稳固。(五)师资队伍流动性强,教学水平良莠不齐师资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执行者,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一是普教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但他们兼职成教教学,对会计培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相对了解较少。[1][2][][]二是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并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易于与学员沟通,但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教学规律的研究,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三是退休老教师,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但对现代成教思想知之甚少,对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够熟悉,甚至不会使用,影响了会计培训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二、提高会计专业培训质量的途径(一)改革教学方式,推广会计案例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会计培训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模拟内容的比重,以培养学员的实践操行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学好。会计案例教学无疑是理论和实践性的契合点。(二)围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理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层次和培养水平。在课程设置上应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员学会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因材施教为立足点,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基础性、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性,适当增加人文教育及职业素养的课程门类和课时,减少专业必修课,拓宽专业基础,突出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以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为中心,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争取做到学即能用,适当补充会计实务中新出现问题的研讨专题课和“诚信、敬业”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三)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扩大现代化教学的范围,提高现代化教学的质量。(四)开展新会计知识讲座,完善师生的专业知识结构众所周知,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更新快,会计知识也随之更新。作为会计专业教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积极参加新会计制度培训,更新知识。学校应根据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有效地教研活动,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新会计制度讲座,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使学员了解到最新的会计知识及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以致用,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参考文献:1、熊守春.提高会计实践教学质量的思考[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5(12).2、刘天明.试论我国成人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6(12).3、林德明.高职院校会计教学与实践相脱离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市场,2005(50).4、王如彩.高职高专管理类非会计专业会计教学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07(2).

篇2

此次参训学员成分复杂,从工作性质上看,有来自生产一线、偏远队(站)的工人,也有来自机关科室、后勤辅助单位的管理人员;从年龄上看,有刚参加工作的新员工,也有工作30多年的老员工;从学识层面上看,有高级工程师,也有初级工人;从身份上看,有无固定期全民职工,也有劳务派遣人员,学员年龄、身份、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员工思想上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老员工学不进,年龄偏大,不愿意开动脑筋;技术干部不想学,自认为有学识有经验,不愿意涉足新领域;有家室的员工更有抵触情绪,不愿意离开基地,离开家庭。鉴于此,培训班开班第一课就是过思想关,进行形势任务教育,给学员讲局(油田)情,讲厂情,讲拓展外部市场对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性,讲清洁能源的前景,让员工能正确对待转岗,用积极的态度参加培训。

2.开设专业理论课堂,让员工掌握知识

在组织学习时,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是分析转岗员工,掌握培训进度。对受训员工的学历背景、工作经验、素质能力等状况要了然于心,以便合理安排班级,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避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员工一起培训,导致部分员工被迫“陪读”的现象,确保同一批次的学员在学习上能齐步走。二是配强师资力量,保证教学水平。培训老师兼具“培训管理者、教学实施者、改变创造者”三种角色,所以选择老师的基本要求是“六有”,即有热心,有耐心,有责任心,有控制能力,有授课能力,有运用现代培训技术的能力。本次培训任教老师都是从LNG和采油厂技术部门抽调,他们有工作经验也有教学经历。在教学过程中,分阶段明确教学目标,持续开展课程调查,师生共同探讨,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3.开设现场实习课堂,让员工运用技能

实际操作培训中,严格遵循“分岗位指导,重能力培训”的原则,根据学员学历、年龄和原岗位情况,对培训员工进行新的岗位定位,按中控、主操、辅操、电工、仪表、充装、化验等岗位定向确定师傅,并跟班学习。实习中要求学员做到“三个必备”(劳保、操作指南、笔记本),“三个必会”(设备性能,设备操作,故障判断),让员工尽快熟悉生产装置和工艺流程,实现从“门外汉”到“业内人”的角色转变。

二、积极推进培训延伸是提高企业员工转岗培训质量的手段

培训延伸是指员工完成岗前培训后,继续开展的新岗位培训。因受学习时间和实习场所限制,员工很难在岗前培训中实现从“新手”到“老手”的转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继续开展在岗培训,让员工边工作边提高。做好培训延伸服务,必须搭建好三个平台。

1.技能竞赛平台

技能竞赛是提高员工技能水平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让员工在竞赛中得到激励,在竞赛中增长技能。本次企业员工转岗培训延伸服务中,开展了包括技术比武、现场教学、拜师学艺等多项活动。还围绕设备安装调试工作开展专项竞赛,要求员工“一跟二清三明白”,即跟紧安装调试人员贴身学习;清楚安装方法、清楚工作原理;明白安全事项、明白操作规程、明白操作步骤,促使员工尽快熟悉生产流程。每项竞赛结束后,都要检验竞赛效果,奖优罚劣,从而激发了员工自觉学习的热情。

2.学习交流平台

把学习交流活动始终贯穿于生产管理全过程,在转岗员工正式到岗后,充分利用倒班间隙开办夜校,对学员进行岗位轮训。一方面邀请专业人员授课,学习新知识;一方面让学员主动找差距查不足,补齐“短板”。还以装置试车为契机,将培训与生产有机结合。比如,针对试车时机组出现密封不严的问题,举办了干气密封与机械密封知识讲座,聘请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现场讲解设备工作原理和故障处理技术,在学习中排障,在排障中学习。还组织技术骨干到科研院所参观考察,学习各类现代化仪器设备的相关知识,增加技术储备。

篇3

1.2方法

专业英语培训活动包括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多种形式,为期9个月。

1.2.1集中授课和情境模拟演练

每月进行4次集中授课,共8个学时,第4周的2个学时为特定情境的床边演练。①集中授课:由我院编译组教师担任集中授课的教师,这些教师均兼任某大学的研究生英语授课,英语水平为专业8级以上。集中授课分为理论与临床实践两部分,分别选择《新概念英语2》和《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作为培训教材。其中《新概念英语2》为中英文双语编写,附有英汉对照词汇表、课文注释及简短的练习讲解内容,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体系,充分调动学生眼、耳、口各感觉器官的功能,将知识性与趣味性融为一体;《护理专业英语-视听说分册》教材则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分为不同场景,在特定的情境中开展视、听、说教学活动,锻炼护士专业英语的临床应用能力。②分组情境模拟演练:每单元后设置角色扮演、故事复述、情境问答、专题讨论等练习形式。教师讲授完理论内容后,共同观看录像,然后以小组形式进行情境模拟演练。共分为16组,每组10名护士。情境模拟演练结束后,教师给予点评和更正。

1.2.2英语授课比赛

英语授课比赛采取幻灯片授课的形式,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每个小组的护理人员分别在小组内进行初赛选拔,每个小组选拔出1名优秀护理人员,共16名护理人员参加了由护理部组织的英语授课决赛。在比赛前,邀请编译组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指导。最终有4名护理人员获得英语授课比赛一等奖。通过英语授课比赛活动,不仅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授课能力,而且为临床教学和外语交流储备了人才。

1.2.3护理英文学术报告

护理部、科教处组织安排护理人员书写相关专业学术报告,然后组织英语专家团队对上交的护理英文学术报告进行指导及筛查,选取部分护理人员作护理英文学术报告,每半年组织1次,每次3h。学术报告的重点是新技术和本专业最新发展趋势,以帮助护理人员增强对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通过举办护理英文学术报告可提高护理人员学习医学英语的内在和外在动机,提高其在医学专业领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1.3效果评价

在培训前后进行英语笔试和英语口语考核,并统计SCI篇数。①英语笔试考核:满分100分,以历年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英语考试试题为笔试内容,题型包括选择题、阅读理解及词义转换、英译汉、完型填空、作文书写。②英语口语考核:满分100分。聘请山东大学3名外籍英语教师、我院编译组2名英语专业教师和有过出国进修经历的2名博士生作为评委,通过对预先设计的相关问题提问,考查听说能力,然后通过对抽签选中的护理情境对话进行现场翻译,考查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③SCI篇数:统计2012年1~9月和2013年1~9月160名护理人员发表的SCI文章篇数,包括已被录用还未刊出的文章。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描述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英语笔试和口语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比较培训前后护理人员考核成绩的差异。

2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专业英语笔试和口语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1);培训前共发表SCI文章7篇,培训后12篇。

3讨论

为提高在职护士的英语临床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临床护士的需求,在护理部的组织下,对160名临床护理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由表1可见,培训后护理人员的英语口语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21.4分,英语笔试成绩比培训前平均高出1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通过集中授课、分组情境模拟演练、英语授课比赛、护理英文学术报告等培训活动,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与书写能力。多形式的专业英语培训活动为临床护士营造了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并提供了一个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平台。传统的护理英语教学大多采用教师讲、学员听的被动学习方式,其弊端是造就了一大批高分的“哑巴英语”。本次英语培训活动注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活动场地体现了临床护士的实际需求,活动主题贴近临床护士的工作和生活;活动以对话形式开展,突出语言的功能性,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从而提高了培训效果。此外,通过举办英语授课比赛、进行临床护理案例英文学术报告,可激发护士的学习兴趣,促使护士主动思考与临床密切相关的问题,积极检索和阅读相关文献,了解护理新进展,不但有效提高了临床护士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而且促使了护理人员撰写和发表SCI论文。

篇4

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学特点以加深计算机专业应用为教学目标,建立一个合理的、清晰的教学思路,通过由浅入深的系统性的计算机知识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学习,保证学生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现场操作能力的有效提升,保证计算机培训的有效目标,完成学生对于实际就业的需求。在市场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的职业目标逐渐特显,为了加强求助者在市场竞争中的技术能力优势,加深市场的科技改革开放发展,保证计算机岗位的市场需求,合理的安排学生对于计算机培训的课程是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加强市场需求和技术培训学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课程的合理化,加强企业对于实际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方向认识,保证学生可以在技术培训学校学习完成后,直接在企业中有效的进行计算机专业应用,加深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软件维护的能力学习,加强计算机的应用水平培养,保证计算机人才的相关市场实训经验,从而降低企业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技术培训时间,使企业可以更好的完成计算机专业技术人才的有效应用。加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应用,加深学生对于专业的技术能力的培养,树立合理的计算机能力的解决方法,保证学生在实际计算机应用中的能力培养,保证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体系的认识,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知识的拓展性学习,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能力,保证企业对于计算机技术方面的有效学习,从而提高企业计算机专业技术的发展。

三、加强技术培训学校的实际教学能力水平

1.加深技术培训学校对于计算机职业模拟环境的培养通过对技术培训学校的教师技术能力的配需,加强技术培训学校对于专业技术教学的特殊性认识,合理的编排教学课程安排,合理的分配完成专业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于未来职业工作的环境,模拟实验完成用人单位对于技术工作场合的认识,与实际的工作过程相契合,保证实际工作的真实可行性。

篇5

简历越让人看不懂,获得面试的可能性会越大?一些应届生在简历中掺进大量专业术语,利用“论文简历”博得人事经理的认同,获得面试机会。

“人事经理看不懂,就会以为我水平很高。”来自本市一所理科院校的小汤说。记者看他的简历,四五百字的自述,竟然一大半是各类计算机术语。小汤说,凭着这份简历,已经拿到了三四家IT公司的面试单。

小汤坦言,其实那一大堆计算机术语多半自己也不太懂,都是直接从论文和教科书上拷贝的,目的就是弄得人事经理一头雾水。

一家中介机构负责人说,由于缺乏相关专业背景,部分人事经理选才标准的确非常模糊,个别经理看简历时,甚至专挑自己看不懂的一类简历。本市一家IT公司的人事经理干脆说,自己是文科出身,哪里懂得求职者的简历上所描述的计算机术语或者金融术语。

人力资源专家认为,用人单位不仅需加强人事经理专业培训,还应建立多重应聘程序。对求职者而言,“论文简历”实不可取,个人自述过分专业有时会导致相反的结果,从而错失求职良机。

篇6

二、加强专业培训,重视论文撰写,改进教学结构是完善教育素质的有效途径

1.加强专业培训

实践表明,教师具备丰富系统的专业理论是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把握重点、攻克难点、解释疑点的基础。教师只有通过专业培训,不断地给自己进行知识的“充电”,才能适应专业培训,才能适应信息更新、高考改革的形式发展需要,才能使自己的教学空间始终保持“明亮、宽敞”。

2.重视论文撰写

论文是教育研究和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实践的结果。教师要写出有见地的文章,既要在教学实践的同时加强思考和探索,又要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运用先进的理论方法,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去不断实践、总结、再实践……因此,可以说:教学论文的撰写过程,既是经验归纳、积累的过程,又是教师教育水平提高和个人素质完善的过程。

3.改进教学结构

可重点落实在三个方面:(1)教学目标素质化。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技能训练、兴趣激发、品质培养”为中心,充分体现新课改教的现代化教育思想。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水平和高度是教育者育人水平和高度的体现。(2)教学主体学生化。应精心设计和上好每堂课,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人翁地位,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切实立足于学生的“会思、会问、会练”,继而“会学”的能力培养。赞科夫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列夫・托尔斯泰说过:“知识,只有当他靠积极的思维得来,而不是凭记忆来的时候,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本来是“死”的,经过“积极的思维”这条必经之路,才能成为“活”的知识。对于“会问”,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引导学生选择、设计习题,培养“自主式”训练习惯,学会自己设计练的程序、自行尝试答案、查阅资料、自我评价、自我提高。逐步掌握“会练”的基本技巧,才能真正让他们从题海中解脱出来,练得轻松、高效。学生的思、问、练能力得到了培养,就会逐步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继而掌握自学的基本方法。(3)教学手段实用化。革新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记轻思的传统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使自己的教学手段多样化、实用化,乃是目前提高我们教师素质的捷径。

三、恪守师德信念,塑造师表形象是发展教师素质的基本保证

篇7

   一、会计专业培训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缺乏针对性由于我国的会计专业培训教育一直以来大多都由普通高校举办,且教学师资等资源主要依赖普通高等教育的资源,会计专业培训也就自然承袭了普教的教学模式,然后缩减课时。教学计划即使修改也是委托普教的教师来代办,而对普教的教师而言,由于目前普教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以及学员基础差等因素,高职称和高水平的教师很少给参加会计培训的学员上课,他们并不了解这些学员的实际需求,不熟悉培训规律和学员学习特点,所以,制订的教学计划对学员而言,也就没有针对性。

   (二)实践教学环境和形式单一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是,就大多数会计培训的实际情况情况来看,远未达到仿真要求,同时由于实验经费短缺,实训室软、硬件滞后于目前的实际情况,没有完整的会计模拟数据系统,采用的许多资料是由教师自编的,无法保证实习实训需求。这种方式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员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但毕竟与实际情况有一段距离。实训基地的建设也因为合作方收入与付出不等同等经济和其他方面的原因,不愿成为会计培训的会计实训基地。培训班实训基地的严重缺乏,使得学员的专业实习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

   (三)课程体系缺乏完整性

   学员本身就是会计从业者或潜在的会计从业者,一个合格的、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素养的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重要环节和途径。目前会计专业培训学专业课程体系很少涉及与这方面相关的课程。而且,教师也往往忽视了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相关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片面强调专业知识的传授,未将职业素养教育贯穿其中,难以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四)会计模拟实验教材不够完善,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现有的会计模拟实验教材大多是产品制造型工业企业会计的实验项目,而对其他行业的经济业务没有涉及,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员知识面的拓展。

   会计模拟实验教材的项目还应进一步拓宽到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商业、金融业、行政事业单位等。

   另外,会计实践教学应包括会计(含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三类学科的系列课程,还应包括手工操作和计算机操作两种方式。但从许多培训基地的模拟实验教学来看,真实体现模拟实验的课程只有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而涉及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税收、金融等课程的实习项目还非常少,计算机操作也较少。

   枯燥的理论教学以及理论不能与实践紧密的结合,导致学员被动地接受知识,所学的知识也做不到扎实和稳固。

   (五)师资队伍流动性强,教学水平良莠不齐

   师资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执行者,对教学效果有决定性的作用。目前会计专业培训教学师资力量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

   一是普教教师,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但他们兼职成教教学,对会计培训教学的特点和规律相对了解较少。 编辑整理

二是在校就读的研究生,他们具有活跃的思维和广博的知识,并能较好地掌握和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易于与学员沟通,但他们缺乏教学经验的积累和对教学规律的研究,责任心不强,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三是退休老教师,他们虽然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责任心,但对现代成教思想知之甚少,对现代化的教育手段不够熟悉,甚至不会使用,影响了会计培训对高素质会计人才的培养。

   二、提高会计专业培训质量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方式,推广会计案例教学,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会计培训应当注重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增加模拟内容的比重,以培养学员的实践操行能力。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实践性,有利于提高学员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新型教学方法。会计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只有将其理论性和实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学好。会计案例教学无疑是理论和实践性的契合点。

   (二)围绕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合理进行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层次和培养水平。在课程设置上应本着能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拓展知识背景和能力基础的原则,让学员学会怎样“做人、做事、做学问。”以因材施教为立足点,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基础性、科学性、适用性以及各门课程的衔接性,适当增加人文教育及职业素养的课程门类和课时,减少专业必修课,拓宽专业基础,突出能力培养。教学内容应以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为中心,学员实际工作岗位需要什么,就讲授什么内容。教学内容应以实用性知识为主,强调针对性,争取做到学即能用,适当补充会计实务中新出现问题的研讨专题课和“诚信、敬业”等方面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着力培养学员的职业素养。

   (三)积极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手段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的各种方法,它是在传统教学手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它是文字、声音、图像的结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课堂学习气氛活跃,发挥了教师和学员的个性和创造性,同时使课堂教学的知识输出量增加,缩短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我们必须扩大现代化教学的范围,提高现代化教学的质量。

   (四)开展新会计知识讲座,完善师生的专业知识结构

   众所周知,会计制度、会计法规更新快,会计知识也随之更新。作为会计专业教师应及时了解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积极参加新会计制度培训,更新知识。学校应根据会计制度的改革情况,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训师资队伍,开展有效地教研活动,同时组织骨干教师进行新会计制度讲座,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员,使学员了解到最新的会计知识及新会计制度的具体内容,学以致用,跟上会计改革的步伐。

篇8

一.前言

岩土工程的勘察在整个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总体而言,岩土工程勘察的最主要目的是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准确的地质勘察结果及各项岩土工程参数,岩土参数的合理提供直接关系到基础设计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行性。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内容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工程地质调查和测绘、勘探及采取土试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和检测等,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且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同时结合所勘测地区的经验,才能确保勘察结果的精准性。但在实际勘察工作中,总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勘察中出现一些错误,最终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安全事故。因此,加强岩土工程勘察的问题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分析

岩土工程在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强对岩土的勘察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工程整体勘察任务较重,且时间较短,加之进行勘察前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当问题出现时,很多时候施工已经结束,从而为工程建设埋下安全隐患。笔者结合多年的岩土工程勘察经验,从下面几个方面分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

1.勘探点深度不足。在一般的岩土工程中,勘探的实际深度,一方面取决于基础结构的形式,形式不同,则深度也不相同。然而,在实际工程勘探中,不按照规范进行勘探的情况屡见不鲜,特别是在勘察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地方,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2.取样及原位测试不合理。按照有关规范中的规定,取样及原位测试的件数应不少6组,并且应充分考虑取样及测试的均匀性和代表性,这样所得结果的数值才能准确。但在实际操作中,不按规范要求进行取样及原位测试的现象较多,或是虽然满足了件数要求,却未曾考虑土层的均匀性及代表性这两个关键因素,致使取样及原位测试所得出的实际结果与实际不符。

3.地下水的测量不合理在岩土工程勘察的外业工作中,地下水的测量是一项较为重要的工作,地下水位将会直接影响工程的建设,一旦在勘察工作中忽视这一工作,必将为整个工程的建设埋下隐患,如在被勘察的地层中,既含有承压含水层,又含有潜水含水层时,若未进行分层量测,则会导致勘察报告中地下水的性质不明确。

4.试验和资料的整理不够规范试验不规范。如对于高烈度地区的粉土未做粘粒含量测试,从而导致将其错误的判定为可液化土。相关资料的整理不规范。如在统计分析中,未将异常值提出,致使标准差系数过大,最终造成所得结果出现严重偏差。报告书的内容编写不规范、参数不完整、错误较多、重结论轻建议等。

三.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

1.勘察市场不规范。《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五条、第六条对勘察收费和承揽业务有明确规定.但勘察单位没有严格执行国家收费标准,互相压价,互相竞争,中标的勘察费很低,致使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手段选择不合理和布孔不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没有真正达到规范的要求,所以难以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

2.权责不明确。《建筑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办法》第十六条对观测员、试验员、记录员、机长等现场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专业培训,方可上岗的规定.但目前勘察单位大量雇佣农民工,而这些人员又不懂勘察,又未经过专业培训和教育,就承担起开钻机、取样、测试、量测地下水位,甚至还做起了野外对土层鉴定与记录等重要工作。这样就难免会出现原位测试、地下水位量测等诸多野外作业的不规范,难以保证勘察质量。因此对从业人员的必须经专业培训和教育,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操作。

3.缺乏岩土工程专业人才。专业的技术人才是对岩土工程正确分析评价的关键。未经专业培训和教育的人搞勘察,就会导致地基评价力度不足,基础设计参数偏于保守,造成工程的浪费。因此勘察工程项目的负责人,审核人,审定人,国家也应划定门槛,让真正懂行的人员担当,这样才能提高勘察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工程勘察质量,使我们的工程建设真溅建造在既经济,又安全的基础上,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改进措施分析

1. 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

第一加强对勘察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勘察,加强勘察现场工作的监督防止打假孔及不规范的编录、取样及试验等现象发生最后,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核,加强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址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统一审核管理,防止在此过程中只是进行理论的描述而缺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勘察单位自身必须健全和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同时还必须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机构对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即尽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以确保勘察市场健康发展。

2. 加强计算机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岩土工程的勘察和管理业逐渐得到了完善,从总体而言,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和管理逐渐走向标准化和规范化,但是,随着各种工程建设的施工条件越发的复杂,使得岩土工程问题也逐渐的日趋复杂,简单而言,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很多传统的岩土工程勘察方法已经难以完全满足复杂的岩土勘察需要。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则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岩土工程的勘察走向了现代化。通过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可以使得岩土工程在进行勘察过程中能够得到更为科学和系统的管理,同时,可以 很大程度的提高勘察工作的效率;同时,将计算机技术也可以很好的运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的整合处理上,比如,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制作岩土工程模型,可以进行计算机统计指标的分析,同时,在遇到一些相对而言比较复杂的岩土问题时候,可以充分的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形象的模拟一些很复杂,很抽象的地址地貌的状况,比如可以模拟岩土问题的产生演变过程,如此,可以更为直观的对岩土工程作出更为明确的认识,可以更好的找到处理方案,总而言之,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 通过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不不仅仅可以让勘察工作效率提高,也很大程度上让勘察的成本大为降低。

3.加大对勘察专业人才与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

勘察人员与勘察设备都是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重要因素。勘察公司要加强对勘察专业人员的培训,提高勘察人员的专业素质与专业技能。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实施注册土木工程师制度,以提高勘察资质门槛。要加大对勘察设备的投资力度,采购先进的勘察设备,减少因设备老化而出现影响勘察结果质量的现象。

4.规范岩土工程勘察市场行为

要提高岩土工程勘察结果的质量,单靠勘察公司的自觉行为是不够的,还要通过法制和政府力量来加强对勘察市场的监督、检查与引导,规范勘察市场行为。即加强对勘察市场中的原始资料、原始数据的监督检查,有效防止挂靠、造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当然,检查监督行为不能仅以检查报告作为依据,还要将检查拓展到野外源头勘察中去。

5.强化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

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规范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规范勘察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始勘察工作之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不仅要通过现场踏勘对勘察对象的详细资料进行收集,还要根据收集得来的材料编写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纲要,明确勘察工作的主要矛盾问题、技术问题与设计方案,使勘察工作做到有的放矢。应选择适当的勘察手段与方法。不同的勘探方法有其不同的优点与缺点,而在勘察工作中要根据不同的地基选择适当的勘探方法与手段,并严格规范。如钻孔是最为常用的勘探方法,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利用静探孔的手段进行勘探,则可以客观、正确地反映出地基土的强度及性质。又如,在土质较粗的山前冲积地层中,则不适宜使用静探孔的方法进行勘察。当然,对一些地质较为复杂的地基,可以综合使用多种勘探方法进行勘察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五.结束语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岩土工程勘察是一切建筑工程开展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运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各种风格迥异的公共建筑物和现代超高层建筑物层出不穷,给勘察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但只要对勘察中存在的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找到相应的处理措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就肯定能做好,从而为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康朝勇 浅析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对策[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14期

[2] 宋双贝 浅谈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期刊论文]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年24期

[3] 蒋斌斌 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9期

篇9

二、 培训时间及要求:xxx

三、课程设计

四、课程特点

实践性课程——运用前沿学习理论,学员参与性与应用性为一体,多角度管理工作实际经验。

案例式教学——剖析国内外工商管理和企业经营经典案例,介绍最新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

高水平师资——由具有深厚理论基础专家学者和丰富经验实战讲师分享管理经验。

五、组织形式及效果评估(供参考)

在本次培养计划中我们将对以下几个层次的培训效果进行评估。

1.学员对课程质量的评估

在每门课程结束后采用对《培训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来测评,分析学员对现场教学效果的评价,同时关注学员学习情绪、注意力、兴趣等的变化,和授课教师及时沟通调整,确保现场授课效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2.学员学习效果评估

通过核心小组讨论、课外论文、后续跟踪等方法来测定培训者是否自觉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分组培训:将学员分为若干小组,在课程基础上开展日常的课程研讨活动,达到相互学习、经验分享、共同收益的作用。 课外论文:每个小组定期开展论文写作。论文写作成绩将和小组成员最终的学习成绩挂钩,有色人才负责聘请相关专家审阅,给出评价。

后续跟踪:在培训结束后半个月内,公司主管部门应抽取若干学员进行访谈交流,并通过对其上下级、同事、服务对象等相关人员的访谈,了解学员学习结束后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的行动应用情况,提出相关建议,并总结本次培训工作经验,对今后的培养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六、师资介绍

本培训所聘请的老师均在有色行业内为多家企业培训,具有一定的专业培训经验和丰富的有色金属企业培训经验,是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长期聘用的优秀师资。

篇10

长时间以来,通用外语与专业外语的概念没有被区分,专业外语的特殊性与重要性没有普遍得到认识。主要表现在:相关的专业外语教学无法得到重视甚至被忽略;通用外语教师也常被认为完全可以或者只需些许努力与调整就可以具备专业外语能力,胜任任何专业外训或者外事工作,常常仓促接受任务,无法保证工作的高质高效。由此,学生与外语教师的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都没有肥沃的土壤,外语教师的专业转型也往往只局限于个人的意愿和努力,没有大的气候形成推手,实施起来比较艰难。

(二)没有对应的系统培训

长期以来,针对专业专业人员的外语培训比较常见,针对语言专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则少之又少。首先,这类培训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次,专业知识范围广泛,在没有具体需求的情况下不好定位展开;再者,针对专业外语应用的语言与教学方面的培训也很少,尤其是外训口译和双语教学方面,外语教师转型遇到的困难最多,在专业知识,翻译技能和教学方法上都需要投入极大的精力,没有相应的培训,转型的周期必然会拉长,难度也会加大许多。

(三)外语教师的观念转变困难

外语教师能否成功转型,抛去外部和客观的原因,最大的障碍还是自身的观念转变困难。一些外语教师长期定位于通用的语言,文学或者文化研究和教学领域,虽然身在专业院校,却与专业隔膜,甚至对自己院校的专业内容都知之甚少,对专业知识普遍没有兴趣,对就业实际更缺乏了解,从内心深处抗拒贴近专业,对专业外语的认识也比较粗浅,不愿意从事专业外语教学或者翻译等工作。一些外语教师虽然认识到了专业外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也有意愿学习专业知识,却一样有很多思想顾虑,自信不足,并且不知从何下手。

二、对策

(一)重视对外语教师的专业培训

院校应重视专业外语人才的培训,在外语教师转岗、分流前给予一段时间对有应用需求的相关专业知识进行培训,挖掘教师潜力,帮助他们找到发展与转型的方向。同时,也可以组织外语教师参加一些大型的训练或者演习活动,加大教师外出送学或国际交流力度,对转变教师观念、复合知识结构,拓展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开展高级专业外语培训

专业外语虽然以通用外语为基础,但在词汇、搭配、文体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需要专门的训练才能掌握和应用。外训或外事翻译与语言教学的工作特点和要求也大不一样,不经训练和实际锻炼也无法胜任,如有相关的专业外语培训,将会给外语教师的转型提供极大的帮助。语言专业院校理应成为专业外语人才和师资培养的主力军,可以为外语教师的转型提供培训,比如高级专业口译培训,专业笔译培训,外事文化培训等等。此类培训可以集中进行,也可以在远程网络培训,或者制作各种介质的培训资料便于教师自学使用。

(三)教师自身要多方位努力

1.排除思想障碍、培养专业兴趣。面临转型的外语教师,首先要排除思想障碍,应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自我素养。可以先从专业文学,专业文化,国际专业动态、外国研究等等入手培养对专业的兴趣,同时多多关注专业领域各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并且从自身所在院校开始与专业人员增加接触,或者参加一些专业活动,消除与专业的隔膜感,逐渐培养自己的专业素养。要认清自身的优势,找到适合自己的转型方向。

2.克服畏难心理、主动钻研专业业务。外语教师向专业转型还要克服畏难心理,建立自信。学习语言文学出身的外语教师要掌握高数或者化学的确非常困难,但是学习和掌握很多非技术学科的知识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语言本身就是知识的载体,拥有双语能力教师的信息获取,理解和分析能力要高于单语者,教学工作也使自我学习能力持续得到锻炼,所以应该积极主动的通过各种渠道学习专业知识,不等不靠,主动出击。要充分利用院校的资源,除了自己搜集资料学习,还可以跟课修习专业课程,如果可能还可以攻读该专业的研究生学位。即便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培训,没有导师可以系统请教,没人知道从何入手,也可从专业基础课学起,处处请教,多多听课,还可以搜集不同版本教材一起学习等等。总之,只要下定决心,摆正心态,坚持学习,专业转型就会顺利达成。

3.创造机会、全面提高专业外语应用能力。专业外语应用能力可以说是转型需要的能力之核心,对于没有机会接受相关培训的外语教师来讲,就要通过其他方法和渠道尽可能的创造条件去提高。首先,工作中的学习是最有效的。在一些专业资料、外训教材的翻译、专业外语教材的编写或者外事活动的保障工作中,一定要注重积累专业词汇,总结语言规律和使用技巧。同时,尽可能大量细致的阅读专业的原文资料,比如外文专业书籍,期刊等等,近些年出版的一些专业外语教材也是很好的阅读材料。也可以搜集一些外文资料的中文译本,对照阅读,效果更加显著。另外,可以借助网络搜集一些专业或时政多媒体资料用来练习听力,尤其对于一些和我国交流比较多、口音特殊的国家,更要多加关注。

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满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院校改革的需要,院校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专业外语的应用和人才培养,为广大外语教师转型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外语教师只要及时转变观念,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学习专业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多方提高专业素养,也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专业转型、更好的服务于院校建设。

篇11

我是一名小学教师,历任英语科的教学工作、学校英语科教研组长等。该同志从教以来,思想上进,师德高尚;在教学方面,我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念,自觉参加各级各类的教师专业培训,积极主持教学科研课题实验,不断创建有效课堂,教学风格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新形势,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先进,深受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好评和学校的充分肯定。我先后担任班主任、中队辅导员、学校英语科教研组长等职;因各项工作出色,2017年8月提拔为学校教导处副主任。

我同志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努力提高科教研水平,进行了《小学英语合作学习模式》市级课题实验,获得韶关市教改成果二等奖;《乐学——课堂口语交际的研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策略》、《生活知识走上英语课堂》等小课题实验,被评为学校优秀课改专题。

我同志积极探索课堂教学新方法,经过长期的摸索走出了一条课堂教学的新路子:“5+25+10”的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校内外公开课、县城小学对基层学校教学开放课、县城小学片区教研交流和省“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等方面不断尝试、更新和推广,教学效果好,师生评价很高。

我十分重视英语教研组建设,身先士卒,敢为人先,经常开展集体备课、亲自上示范课,有效帮助学校的英语教师提高业务能力、促进他们的专业成长;还悉心指导青年教师撰写教学论文,其中罗丽珍、彭飞燕的教学论文获韶关市三等奖;主持出版了英语墙报、举行了教学英语单词竞赛、英语小作文比赛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想方设法普及与推广英语知识,提高了全校学生的英语知识水平。

任现职以来,我积极收集、整理和总结教学经验,撰写的《让孩子浸泡在英语的氛围中》等多篇论文获市县奖励,《Unit6 The  story  of  rain》等教学设计获县一等奖,县城片美文诵读比赛一等奖,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省级优秀学员,2013年还推荐入选韶关市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委员会评委库入库人员。

篇12

(一)系统培训,提高班主任素质

班主任培训是继续教育的有效形式,它与其他形式的学习相比,其特点时间集中,组织性强,内容系统,容易落实开展有针对性的、规范的、系列的、多层次有、理论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有益于提升班主任的素质。

1.培训途径。采用学习、反思、实践训练、导师引领、专题研讨、课题提升的培训途径。

(1)学习反思。①聘请专家或优秀班主任作讲座、经验介绍等。②外出参观考察、拓展视野。③自主学习、学会反思。④实行培训考试、提高素养。

(2)实践训练。包括教室布置的评比:盛大节日黑板报专刊的评比;主题班会的评比:班主任工作案例的评比;弱势群体学生帮扶教育的个案;与家长联系方法与技巧的金点子评比等。

(3)导师引领。积极开展班主任德育导师制,对班主任工作未满五年的青年班主任聘请德育导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一个小群体的辅导。制定相关制度、提高培训效率。

(4)专题研讨。定期组织进行专题研讨,如:班级活动的构思与组织、班主任工作案例交流、我与学生共成长研讨、弱势群体学生帮扶工作、偶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法研讨等。

(5)课题提升。根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引领班主任把教育科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不断提升班主任的科研意识及研究活动,积极参与课题研究。

2.培训措施

(1)建全班主任专业培训激励机制,实行培训考核制。根据要求对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班主任工作进步情况,分别给予“优秀”、“合格”、“不合格”的评定,并与当年度的班主任、教师工作评优挂钩,与教师职称晋升挂钩。

(2)坚持每月二次的集中培训,保证集体培训时间。每个暑假举办为期3天的班主任培训班。

(3)建立班主任培训学分制。每学期集体培训不少于16学时(每学时为1小时)。记入培训档案和班主任个人成长档案。

(4)建立班主任培训目标责任制。在每年的培训周期内,必须完成“三个一”的培训作业:每学期读一本专业理论书,每学期至少写一个教育案例或论文,每学年设计并主持一节校级公开主题班会课。

(5)凡是通过县级以上德育课题研究项目的,课题组成员每人加分20分。

(6)建立班主任专业成长档案。由政教处对每位班主任和培训对象设立个人档案,记载班主任专业成长轨迹,使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成为学校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力支柱。

3.考核评比。考核内容包括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培训学习笔记及考试成绩、作业四项内容,总分100分。

(1)参加培训出勤情况一项满分10分。每次培训每缺席一次扣除2分,迟到、早退每次扣除1分,扣完本项为止。得分低于2分者,为本轮培训不合格。

(2)培训学习笔记一项满分10分。每轮培训后政教处集中检查参加培训者培训学习笔记,按10分、8分、6分、4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3)考试成绩,每轮培训后,政教处负责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专题考核。此项满分60分。将考试成绩按比例计人该项得分。

(4)作业,每轮培训结束后,政教处责布置案例搜集、论文撰写等形式的作业,并按要求进行批阅。此项满分20分。按20分、16分、12分、8分和0分五个档次记分。

(5)四项成绩综合80分以上评定为优秀,60分评定为合格,60分以下评定为不合格。

学校规定,凡参加培训者其出勤率、论文、发言稿、主题报告、学习笔记和考试成绩等均纳入班主任工作档案。

(二)建设班级,提高班主任教育能力

1.引领班主任在教育实践中成长。

2.提升班主任组织、教育、管理班级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育科研,引导班主任在反思中培养能力。

(三)公平有序,建立班主任工作评价体系

在具体操作中,由政教处牵头,分年段进行。

(四)人文关怀,培育班主任执行力文化

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生态。要关注班主任的精神状态,激发班主任内在的精神力量,激起班主任工作的冲动与激情,形成一种班主任自我生长和发展的意识,就需要进行学校文化的重建,即营造浓郁的“执行力文化”。

1.学校让班主任参与学校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

2.学校恰当地运用激励机制。

(五)投身实践,净化班主任德育源泉

篇13

2、进一步探索网络视频教研。在上学期与大渔中心学校开展网络视频教研活动的基础上,本学年我校各分校之间也要积极开展此项教研活动,要充分发挥网络视频教研活动的方便、快捷、参与范围广的优势,促进我校教研水平的提高和教师教研观念的改变。

(四)、加强对教师的专业培训。

1、邀请手拉手学校******小学、******小学等城区学校与我校开展教研活动,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校际间的交流。

2、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区级以上专业培训。如“国培计划”项目中置换培训、远程培训等,通过这些专业培训有效的提高我校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 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和评选活动。如教坛新秀评选、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评选、教育教学技能竞赛等。

4、积极开展中青年教师结对帮扶活动。每一名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都要与一名青年教师结成对子,帮助青年教师在教学、师德师风中尽快成长起来。

(五)、积极开展校内师生教学竞赛活动

(活动具体通知和方案待定)

四、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