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情绪控制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情绪控制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情绪控制论文

篇1

将个体情商的概念拓展开来,既然有个体情商的存在,那么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团队或组织同样会有情感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在本文中作者要探讨的问题——“企业情商”(CorporateEmotionalQuotient)。

二、企业情商的内涵

所谓企业情商,是指企业作为一个由多个个体组成的有机整体所具有的认知、调节和控制自身情绪并有效自我激励和自我超越,以及对外部环境的感知与外部关系处理的能力。它综合反映了员工情商的高低、企业成员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和凝聚力、以及企业与其它组织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协调沟通能力。

“企业情商”是衡量企业灵活性、适应性以及预测其能否改善企业业绩从而有效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标准。“情商”高的企业一般表现为具有切实可行的组织战略,能够正确认识自身,不断反省,拥有顽强竞争力和社会适应性,在变局中能够泰然处之;而情商低的企业则表现在行事急于求成,盲目扩张,过度的投机心理等等。

美国学者格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把个体的情绪智商概括为五种能力:自我认知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对他人情绪的识别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依据格尔曼对个体情商的内容划分,作者认为企业情商也是多维度的,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企业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

包括企业内成员之间及部门之间的合作、冲突、竞争的情况。目前企业中常见的不良现象是:由于部门之间存在冲突例如生产和销售部门而导致得协调不利,或者因为过度竞争而关系紧张。这些问题的存在常常会破坏部门之间及员工间的合作进而导致企业整体情商的降低,最终使得企业经营业绩不佳。

2、企业员工价值观等方面的一致性

这主要表现在企业是否有员工一致认同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企业理念,是否有统一的行为标准、规则。共同的价值观是员工行为保持统一的内在保证,规则是规范员工行为的外在尺度,规则的确立减少交易成本,能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它体现了企业员工在处理企业内外不同范围的事务时的情感能力,而这种多层次的情感交流所引发的复杂性是个体情商所无法比拟的。

3、企业内部管理中对员工情感的关怀和激励程度

包括管理风格是否符合大多数成员的情感特点和心理需求,绩效考核制度是否公平、合理,上下左右之间的情感沟通是否畅通无阻等等,这一切都是对企业情商的基本保证。必要的情感沟通和激励不仅可以避免员工不应有的情感挫折,还能激励他们以良好的情绪状态从事工作。

4、对外的情感协调性

即企业在处理与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消费者及其他相关利益者关系时所现出来的与社会公众情感的协调程度。具备高情商的的企业能够以冷静和富有人情味的方式处理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避免或化解各种社会纠纷中表现出较高的情感协调水平,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有较好的企业形象。

三、提升企业情商的路径

一项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员工工作业绩的影响方面,情商的影响力是智商的两倍,而在高级管理者中,情商对于个人成败的影响力是智商的9倍。由此情商对于个体的发展可见一斑。而作为由多个个体组成的企业,类推过来,企业情商对于企业的未来发展所起的作用也是相当大的。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探索提升企业情商的路径。

提升企业情商的路径:

1、建立情绪输导机制,减轻员工情绪压力。2、采取措施提高企业成员个体的EQ水平。3、加强各层次间的交流和理解,确保沟通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企业和谐发展的目的。4、设法营造有助于增进员工之间感情的工作环境,构建以人为本、全员参与的企业文化。5、正确处理企业内的团队冲突。6、注重与外部系统的协调与沟通,在听取外界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企业自身的工作。

四、企业情商提升的原则:

1、整分合原则:

在提升企业情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整体把握、科学分解、组织综合的原则。具体来说,就是必须从企业整体出发,把企业、团队、员工个体同步协调,对企业的领导层、一般管理层、普通员工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来达到提升企业整体情商的目的。

2、人本原则:

企业的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人是关系到企业管理优劣的最关键的因素。人的情感问题是企业情商管理面对的基本问题,现代管理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人为根本的管理,随着社会的进步,各种社会矛盾的激化,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人是决定管理绩效及整个企业效益最根本的因素。

3、沟通原则:

篇2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物理教科书中有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还有每章都安排的小实验。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可以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

调节教学以和谐教育思想为指导,渗透愉快教育、成功教育和创造教育,以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为科学依据,使教学系统优化运行、教学信息优化传递、教学过程优化控制。

发挥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符合调节教学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训练为主线、调节为关键、能力为目标的原则,能有效地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一、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降低自学释疑环节中学生遇到问题的难度。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

学生在预习和自学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对某些新的物理概念似懂非懂,对某些物理规律将信将疑,有时想不通就会产生畏难情绪,影响自学效果。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呢?指导学生做个小实验就是好办法。例如小实验“筷子提米”,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确信了摩擦力的存在,认识了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小实验可以起到“引导”、“解惑”的推动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难度,通过对实验的制作、研究、讨论、改进和提高,帮助学生逐步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效果会大幅度地提高。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

二、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学生在训练操作中的主体作用。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

训练操作就是要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操作是检验能力的关键。小实验从开始设计到制作,从演示实验到观察现象,从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都是学生亲身实践,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动手操作练习来完成的。例如在学习导体和绝缘体时,学生用导线将电池(三节)、小灯泡和两个鳄鱼夹组成一个检验物体是否导电的实验组。当鳄鱼夹夹住铅笔芯部分时,小灯泡发光,说明电路连通,碳质导电是导体;当鳄鱼夹夹住铅笔木质部分时,小灯泡不发光,说明干木材不易导电是绝缘体;当用两手各握一个鳄鱼夹时,小灯泡亮了,说明人体导电是导体;当松开一只手时灯泡熄灭,这说明空气不易导电是绝缘体。通过实验,学生认识了导体和绝缘体。知识在训练中巩固,能力在实践中提高,思维在训练操作中也得到发展。

三、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在反馈环节中查缺补漏。

调节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反馈矫正。只有在教学中及时接受反馈信息,根据反馈信息调节教学内容、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尽快纠正偏差,才能做到讲课有的放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生活习惯的“前概念”的干扰,受前面所学知识中的“负积累”及知识综合难度和抽象思维能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习新知识时会有障碍。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抓住反馈及时矫正,学生便容易接受。如为了帮助学生区分熔化和溶解两个概念,我便让一个同学亲自动手做两个小实验,其他同学当参谋。实验一是把一勺白糖放入盛水的试管中,观察白糖有什么变化?思考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实验二是把一勺海波放入空试管中,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观察海波有什么变化?试管里有几种物质组成?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个实验有什么区别,再用熔化概念去对照分析哪种属于熔化现象,最后让学生讨论。论文参考,物理小实验。可见,借助小实验可以形象、具体、直观地说明问题,使学生能够尽快弥补知识和技能上的欠缺。

四、充分发挥小实验的作用,使学生在延伸迁移环节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所学知识延伸迁移、进一步深化与升华,就需借助于小实验开阔学生思路。如小实验“巧找重心”复习了“重心”和“重力方向”等概念,还可使学生学会用吊挂法求不规则物体的重心,搞清楚杂技演员“走钢丝”、“顶碗”、“蹬杀等技巧的道理。这样用小实验说明大道理,即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篇3

一、动作技能的研究与发展

1.什么是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它主要借助于骨骼肌的运动和与之相应的神经系统部分的活动而实现的对器械的操作或外显的肌肉反应。动作技能是以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间的密切协调为必要条件的动作活动方式,因此人们常常把它称之为知觉运动技能。动作技能在时空结构上具有固定性,所有的动作技能都具有时间的先后动作顺序。因此运动技能学是研究人类在学习过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2.动作技能的分类。我们通常将动作技能划分为封闭式动作技能和开放式动作技能两种形式。(1)封闭式动作技能。封闭式的动作技能在进行时,外部情境在一般情况下是保持一致的,因此动作表现也与之统一。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动作技能是靠人体内部的感受器所介入的反馈来进行相应调节的。这种动作技能的学习主要在于通过的反复练习直到达到标准的模式,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进行多次的反复练习从而达到动作技能的熟能生巧。(2)开放式动作技能。开放式动作技能在进行时,外部情境是时刻在变化的。完成开放式动作技能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不断地认识外界变化的情境,例如,打羽毛球、足球、竞技比赛等均为开放式动作技能。

3.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可分为二类,一种是本体的内部因素,主要为学员的个性、智力、运动能力、应变能力以及成熟度与经验度;二为外部因素,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技能的指导与示范,练习与反馈,在音乐学院学习的学生,都是经过严格的入学考试选拔,其内部因素已基本稳定,并且难以改变,所以能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就只有外部因素。

二、动作技能的获得

1.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在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中存在着两种理论,一种是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另外一种是巩固的建立动力定型的纯生理学的联结理论。(1)认知派的整体结构理论。把动作技能的获得过程看作是在特定的情景下,理解性地、有目地地对各种知觉的信息进行筛选,或者检索,有意识地把所摄信息通过有机体的外导系统和内导系统输入到相应的中枢神经系统进行编码、校正,以及经过反复多次的强化(反馈)、整合之后,贮存这个完整信息的过程。认知心理学派将动作技能的获得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动作的认知阶段,第二阶段为动作的联结阶段,第三阶段是动作的自动化阶段。从认知派的这三个阶段看二胡演奏教学,动作的认知阶段就是老师对演奏的姿势进行辅导。正确的学习演奏姿势动作,和大量的练习练习曲,这是对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阶段的联结阶段,在二胡学习中就是老师把动作技能跟乐曲进行联系。在音乐学习中,对音乐的理解是颇为重要的。当学生有了较好的基本技能后,就是常说的基本功,再学习乐曲就会事半功倍。在动作的自动化阶段,学生需要自己对音乐演奏有一定的理解。这样三个完整的阶段的全面学习,会让学生较好地掌握这门乐器。(2)巩固的建立动力定型的纯生理学的联结理论。掌握局部动作的阶段、初步掌握完整动作的阶段和动作协调、完善的阶段。个人认为这个理论更加符合二胡动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二胡这门弓弦乐器,需要左右手的完美配合。在初步的学习中,一般是先让学生联系右手的持弓和运弓。当右手运弓掌握得比较好了,再学习左右按弦。作为没有音品的乐器,左手的按弦是个长时间的学习过程。当左右手的学习都基本完善后,老师就会把左右手联合起来,进行协调学习,这就是最后的完善阶段。

2.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教学条件。练习和反馈是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两个重要的教学条件,练习的表现形式有:练习过程中的进步先快后慢,进步先慢后快,进步先后比较一致和高原曲线练习成绩的等起伏现象。(1)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是原因:在早期练习时教师往往把复杂的任务分解为一些简单的任务进行练习,加上学生的练习兴趣较浓,情绪饱满,学习认真;后期可以利用的已有经验相对逐步减少,学习任务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能会降低。(2)高原曲线。在复杂的动作技能形成过程里,常常会出现进步暂时停顿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当练习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出现下降情况,但当过了高原期之后,可以明显看到练习曲线的上升。在这新旧交替过程中,成绩进步往往不大显著。从主观方面看:可能或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下降,情绪厌倦,身体疲劳或疾病。在二胡学习中高原曲线这种现象体现得很明显。通常在二胡学习者在学习到个新曲子的时候,进步会是飞速的,但是过了这个新曲子熟悉的过程,学习者会突然发现自己进步到一定程度上就没有进步了。可以说每个学习者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如在学习到一定程度上就会觉得自己有长期一段时间没有进步。这个时候老师就会告诉我们这种现象是常见的。学习者自认为自己没有进步,但是要是按照老师给出的意见和新的方向练习,在一段时间内会缓慢地进步。经历了这个过程,对于学生本身是个很大的进步。(3)练习曲线的起伏现象。主要原因:学习的环境、教师指导方法等客观因素,以及学生对学习所产生的兴趣、注意力、情绪,自身的学习方法、意志力和身体状况的变化等主观因素所造成的。不同的练习者,其练习进步的速度和质量也各不相同。

3.影响动作技能获得的练习条件。有分配练习和集中练习、整体练习和部分练习。跟二胡学习结合来看,分配练习就是在技术上面进行不同方面练习。比如长弓、短弓、快速运弓。集中练习就是专门对学习者的某项弱点进行集中训练。整体联系可以练习综合性的练习曲或者乐曲,这样一首完整的乐曲中会包含多种技能联系,可以达到整体练习的效果。部分练习就是分左右手部分进行专门训练。

归纳起来,对于复杂的或连贯的动作技能来说,分配练习方法一般比集中练习效果更为适合学生学习;如果是简单的或不连贯的动作技能,又或者是早已学会了的动作技能,则采用集中训练法可能比分配训练法效果好。

采用整体练习还是采用部分练习更有效,取决于任务的复杂程度,即取决于学习的难度。一般地说,体制化程度高,复杂性小的动作技能,适合于采用整体练习法;体制化程度低,复杂性大的动作技能,适合于采用部分练习法。从二胡演奏上看,练习一首简单的作品可采用整体练习法;而当一首作品难度很大,演奏者没有办法完整演奏时,则需要进行分段的逐句练习。

体制化程度是指动作技能的各部分动作之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联系得越紧密,体制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体制化程度越低。动作技能的复杂性程度,是指学习该动作技能所需要具备的心理协调性和方向判断等能力的高低程度。

三、动作技能学习的反馈理论

1.反馈理论基础。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控制论是“关于在动物和机器中控制和通讯的科学”。维纳的《控制论》发表以后心理学家、神经生理学家和医学家用控制论方法研究生命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问题,促进了对生命有机体的了解。控制理论家用控制论方法研究人体运动系统的调节和控制问题。控制论是通过对其系统的基本流程来进行研究问题并建立流程认知过程的基本模型。

2.二胡演奏的形成与控制。二胡演奏是一种以个人本体感觉或动觉为基础的艺术,两个手部的运动都是二胡演奏的基本载体。二胡演奏动作技能如按照根据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人类一切学习行为的机制都是条件反射”,那么二胡的学习也与之不谋而同。当一段旋律在反复练习时在听觉分析器和双手运动分析器之间所建立起的临时神经联系就是条件反射在心理和生理上的变化,与表现在心理生理上得到强固的现象在运动心理学上称为技能形成的“动力定型”。此现象常称为听觉和手指产生的“惯性”。

一首乐曲在反复练习时,在技能的分类上前者是属于如上所述的封闭的动作技能而后者却是属于开放式的动作技能。演奏是一种既封闭又开放的复杂动作技能。既需要演奏者在封闭的琴房反复地练习,在展示成果的过程中又需要在开放式的舞台进行展示。二胡演奏中技能的动力定型为在多次反复练习后的结果,在完成的过程中,演奏者部分信息是通过本体的内部感受器官所形成的动态控制过程。只有当人的动静平衡,本体感觉及外部感觉的内导作用和监控作用都达到了最高水平,而个人意识的控制作用却降低到了最低水平才能在艺术上产生想象和所相对应的艺术意境,这才是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

综上所述,动作技能学习对于二胡演奏这门学科是有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掌握好最基础的动作技能,对日后在音乐意境上的进一步处理有着积极的作用,也是提高二胡学习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重视学生的动作技能,把学生的基本功打扎实是提高二胡演奏技能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舞蹈动作技能学习的反馈理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8,(3).

[2]杨锡让.运动技能学学科现状与发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

[3]王晰野.论儿童小提琴教学中的心智技能培养[D].硕士毕业论文.

篇4

我的新书《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1】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有人建议我为自己的美学观起个名字。我觉得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起名字是次要的。所以写那本书时我没有想到要给自己的美学观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现在看来,为了交流和讨论方便,起名字也有好处。于是我拟了本文标题,试图举起“需求美学”大旗。上书出版后,我又发现一些说明动物审美和需求相关的图片,很能说明问题,特在此一并提供。

有人说:西方美学史就是功利主义和反功利主义争论史。相对而言,我更加喜欢功利主义美学观,更加不赞成反功利主义美学观。我这里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实际上是改进和发展功利美学。

需求美学和流行的生命美学[1]持有相同的观点:审美是生命活动派生的产物。如果有人把我的观点或需求美学纳入生命美学那也未尝不可。但是,我要说,“生命”概念和“实践”概念一样,非常笼统,生命美学大旗下可以有各种不同观点,包括功利主义观点和反功利主义观点。而需求美学是一种很特殊的美学观,它重在解决美感前因后果问题,或者说美感在生命系统中具体起什么作用的问题。

汪济生早在1987年就发表过从系统论、控制论和进化论的角度探讨美感的专著【2】,我也于同年发表过有关论文【3】,其中有生命美学观点,也有从控制论和进化论的角度对美感的探讨。在努力方向上我和汪济生是一致的,但是我们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不同。我着重解决问题,澄清困惑,而不是建立理论体系。我相信我的模型更加具体,解释力更强。

我象达尔文一样肯定动物有美感,这在许多人是不能接受的。最近,我有幸看到肖世敏的专著《有动物有美感论》【4】,他在理论上详尽地驳斥了否定动物有美感的种种观点,所以我这里不再为此多费唇舌。本文后面的照片将说明,不但动物有美感,而且动物美感起因与人的美感起因相同――需求决定美感。对于反对探讨动物美感的人,可以把本文说的美感理解为视听。

2.功利主义美学及其缺陷

美的功利性意思有几种,一是就美感对人生意义来说的。这一功利性(生物学功利主义观点)是本人竭力推崇的,也是生命美学倡导者中大部分人所肯定的。二是就美的原因来说的。这一功利性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其自身有用,或合乎其自身目的;另一种是说对象品质对审美者有用(如果审美者得到对象的话),美学上主要争论的是后一种。

美学的功利主义观点最初由苏格拉底提出,后来的发扬光大者中有普罗丁(肯定善在美的后面)、夏夫兹博里(肯定人的内在感官通过美看到善)、休谟(最早提出社会功利观)、车尔尼雪夫斯基(提出美在生活说和社会功利说)、格罗塞和普列汉洛夫(从历史的角度看社会功利)【5】。然而功利美学几个致命缺陷,因而遭到历代许多哲学家的批判。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一是:有用不皆美,美的未必有用。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二是:经验告诉我们,美感来自直觉;审美时,人对对象功利的考虑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比如一厢情愿的小伙子爱上某个姑娘,看见就产生美感;但他如果考虑对方如何有用,如何带来其他幸福,那么他得到的要么是某种幻想的满足,要么是失望的痛苦;这些不但不增加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参看康德的论述【5】)。对此,功利主义美学家至今没有好的解答,一个权宜的解答是:我们的内在感官可以通过美看到善,善在美的后面(参看夏夫兹博里的论述【5】)。

反功利主义的理由之三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常常是审美者不能得到的。

比如一厢情愿的小伙子眼中的意中人美,流浪汉眼中别人的家园美(参看桑塔耶拿的论述【5】)。为了弥补这一缺陷,俄国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等人将美的功利说发展成社会功利说。比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说,一个人欣赏别人的农田,虽然没想到是不是属于自己,卖钱是否进入自己的腰包,但是他却不能不这样想:谷子长得好极了,这将给人们带来多少幸福啊!【5】 然而,这种感觉不是美感,而是理性――喜悦感。美感是不加思索产生的。

正是因为功利主义美学的上述缺陷,实践美学代表人物李泽厚不再用社会功利,而是用某种精神胜利解释美感的产生,同时用积淀说解释美感的直觉性。但是,这样一来,解释具体的审美现象(比如:情人眼里出西施;原始森林比高楼大厦美)就更加牵强。

3.进化论中的美学问题

达尔文肯定生物学的功利主义,认为生物的一切构造都因为有利于自身生存而存在发展;比如花朵的香味和艳丽因为能招引昆虫为之传粉,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果实的甜和美因为能吸引鸟兽吞食,以便传播种子,从而被自然选择保留;鸟雀的华丽羽毛因为能赢得异性的喜爱,以致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被保留。但是昆虫鸟兽为什么会有相应这样一些东西而不是那样一些东西产生香甜美等的功能或心理呢?

我们可以用雌孔雀的美感功能解释雄孔雀的羽毛,但是雌孔雀的美感功能是如何形成的呢?如果说昆虫的审美心理选择了艳丽的花朵,那么昆虫的审美心理又是谁选择的?对此达尔文困惑了。

达尔文写道:“最简单的美感,就是对于某种色彩,声音或形状所得的,最初是怎样在人类及低等动物心理中发展的呢?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解的问题。假如我们问为什么某些香和味,引起,而对别的却感觉不快,这是同样难以解答的问题。在这一切情况中,习惯在某种程度上似乎多少有关,但在每个物种神经构造里面,必定还有某种基本的原因存在。” (【6】,126)

这个难题的意义不能小看,因为它决定了适者生存是否是普遍性原理。需求美学不只是为了解决美学难题,同时也是为了解决生物学难题。

4.需求美学的基本思想

需求和之间的关系就象是水流和河床之间的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从控制论的角度看,和需求的关系如图1 所示。它表明,和不是促进意志欲望的随意反馈,由满足返回的信号构成的反馈是稳定反馈【7】。这一模型和河流控制模型结构相同【1】。

图 1欲望和感受(和不)的控制论模型

美感是各种中的一种,它就是视听,其意义是促使人在空间接近我们需要接近的对象――最终是由于生存的原因。而丑感的意义是促使我们回避不利于生存的对象。 美感的意义及其和其他的关系参看图2(来自【7】,描述了康德的三种欲求关系【5】之间的关系)。

图 2说明美感产生前因后果的控制论模型(图1 的细化)

我得到一个更加普遍结论:任何一种或不的结果就是它的原因。比如:好吃的结果是人多吃,人需要多吃就是味觉的原因。丑的感觉是人回避,有必要回避就是丑感的原因。甚至神秘的崇高感也不例外――不屈的心理是结果也是原因【1】。

需求美学和功利美学不同主要在于它肯定:

1) 功利是美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不是有用的就美,而是缺少的,人所追求的才美。

2) 美感产生不需要任何生理或心理上的满足;除非我们把看到听到本身当作满足。

3) 审美对象必须是在空间中,有可能让欣赏者接近――这也是为什么美需要形象、意境或距离,为什么美感是视听; 因为只有视觉听觉对象才好接近。

4) 美感是感觉,和意志欲望相互促进,互为因果;认识通过影响意志欲望影响美感,但是美感产生时无需认识。

5) 人的需求遵循途径变目的规律发展进化,美感促使人把接近某些对生存有用或间接有用的对象由途径变为目的。

基于这样的观点,很多审美现象不难理解。比如,好吃的东西往往也好看,闻起来香的食物看起来也美(参看图3)。功利的原因是显然的。

图 3好吃好闻的食物看起来也美

功利相近而人的接近欲望不同,美感也不同。比如生鸡腿不如熟鸡腿美是因为我们通常乐于接近熟鸡腿――想吃,回避生鸡腿――怕脏(参看图4)。一筐生鸡腿的功用远大于一只熟鸡腿的功用,但是还是后者美。功利美学和需求美学差别由此可见。

图 4 功利相近,美丑不同, 接近欲望使然

从生存的角度来看,安逸环境往往比实用物更重要。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能比实用的高楼大厦更美,对于追求安逸生活的城里人来说尤为如此。

健康的少女美,烤得恰到好处的面包和鸡腿美,一厢情愿的有情人觉得意中人美,宁静安全的自然环境对于城市人来说美,囚犯觉得野外美,流浪汉觉得别人的家园美,这些都是由于缺少并且人想接近的原因。垃圾堆丑,苍蝇丑,毒毛虫丑,病残者丑,这都是由于人要回避的原因。用需求和接近的欲望代替功利,美感的原因更加明了。

5.回答反功利主义的责难

可以说需求美学是功利美学的改进版本。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从需求美学的角度回答反功利主义的驳难。

首先看第一条理由:有用不皆美,美的不皆有用。博克用猪鼻子,库申用杠杆,桑塔耶拿用苏格拉底的大嘴巴,许多人用粪筐、生肉、泥土、机器……来说明有用不皆美【5】,但是这并不能动摇我们对美和功利相关的肯定。因为猪的鼻子、人的大嘴巴仅仅对对象自身有用,而不是对观赏者有用,更不为观赏者所喜爱,因而它们不美;杠杆、粪筐、生肉、泥土……可能对观赏者有用(如果观赏者得到的话),但是,要么是因为它们太普通了,通常并不是人所缺少的从而乐于接近的,要么是因为脏、腻等原因,人通常非但不乐于接近,反而总是回避,因而这些东西不美甚至丑。

博克以及其他许多人曾用光滑、柔软、颜色鲜明……等形式来说明美的不皆有用【5】。的确,只从眼前看,有些形式似乎本身就美,但是从长远处看,我们也不难找到其功利的原因。由于美感功能像河床一样具有相对稳定性,人才视这些形式本身是美的。比如光滑之所以比粗糙美无非是因为光滑的东西,像各种金属或瓷的器皿、青石板、新桌椅,一般贵重、干净而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粗糙的东西则不然。柔软之所以比坚硬美,无非是因为柔软的东西,像虎皮、绒毛、海绵、新毛巾,一般保暖,不伤皮肤并且摸起来舒适;人乐于接近,而许多坚硬的东西则不然。其他形式的美也都如此。其实这些形式的美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因其内容的善与不善而改变。光滑的蚯蚓、柔软的毛虫、颜色鲜明并且红绿对比的红头苍蝇……美吗?它们的外表不美显然是由于其内容不善,人不喜欢甚至讨厌、回避它们。人体的某些形式(比如脸色红润、眼睛有神、身材匀称)美,某些形式(比如残缺、畸形、病态)丑,道理是一样的。

关于反功利主义的第二条论据:美感不因人对对象有用无用的考虑而产生。这意思比如:人见到一座果实累累的葡萄架时,美感只因直觉而产生,并不需要考虑能否得到以致吃上葡萄,如果考虑,他产生的便是喜悦(有人称此为功利感)或失望之痛苦,这些感受非但不是美感,反而会破坏美感(如康德论述【5】)。

我也认为,这是确实的,喜悦和美感不是一回事,两者从属于不同的动求关系。就对象来说,美感的对象是形象,可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喜悦的对象是事件,必须用一个句子来表示。就人的感知方式来说,美感因感官直觉而产生,喜悦因大脑认识而产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同时肯定美和功利相关。人考虑功利会破坏美感,这并不是葡萄功利性的过错,只是因为理性的动求关系占了上风,排挤了知性的动求关系。如果人只注意形象而不注意事件,美感照样产生。美感产生和喜爱情绪相关,而该情绪又和人对葡萄的功利性的需求相关,并且也和人过去对葡萄的功利性考虑相关,因而美感或美最终还是和功利相关。

反功利主义的第三条论据是:美的对象即使是有用的,但通常是观赏者得不到的。这是确实的,比如囚犯面对清新自由的山林原野时,流浪汉眼见别人的安逸家园时……。反功利主义者由此推论:一个具有功利而人又得不到的东西,人只能因它产生失望、不安之痛苦,而不能产生任何(包括美感),所以美感不因功利而产生(如桑塔耶拿所说【5】)。

我们前面讲过,这种否定基于错误的大前提:“满足产生”。本书认为,正因为人得不到,人的美感才格外强烈。因为人越是缺乏的东西,就越是喜爱,越是乐于接近,也就越是觉得它美。在这些场合,人确实能产生失望或不安之痛苦,这是因为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比如当囚犯面对野外而又难以自由时,如果他只注意形象,他就会产生美感;如果他只注意事件——难能自由,他就会产生失望之痛苦。由于两种并列的动求关系存在,美感和失望之痛苦在同一场合产生是可能的,丑感和喜悦在同一场合产生也是可能的,比如人在打死老鼠、毒蛇或看到罪犯受惩罚时。

6.鸟类艳丽羽毛的食物需求原因

现在我们用历史的眼光来看达尔文为之困惑的动物功能问题。

关于花和昆虫,我们可以设想,自然界本没有艳丽多彩、多粉多糖的花,昆虫也没有相应的功能。由于变异,有的花能提供符合昆虫需要的花粉或糖汁,于是,有相应功能的昆虫寻求花更有动力,从而得到更多保留。同时,由于昆虫帮助植物异花授粉有利于植物繁衍,更加多彩更有营养的花能招徕更多昆虫,因而得到更多保留。双方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鸟雀羽毛千姿百态,我相信大多是由于信息的原因。比如,为了便于同类寻找或相聚;便于辨别异性;便于隐蔽, 逃避或迷惑天敌;作为警告标志【1】。但是我和达尔文一样相信,也有许多鸟雀, 特别是雌雄外表差异很大的鸟雀,其雄性羽毛一开始就是为了表现美的,或者说一开始就引起同类美感。比如雄性孔雀、锦鸡和鸳鸯的羽毛。

从需求美学的观点看,孔雀的审美观和它们对葡萄之类的浆果的需求有关。孔雀和浆果之间的需求关系使得有相应美感功能的孔雀寻求浆果更有动力,从而被更多保留。后来雄性因变异带有浆果状羽毛也同样引起雌性的美感,于是在性选择中获胜,从而得到更多后代。

通过网上搜集,我发现表现美的鸟雀还有很多。

许多鸟雀的羽毛都显示出松果的鳞状外表。比如火鸡、松鸡、锦鸡、有些鹦鹉。不难想象,它们对松子的需求造就了相应的美感功能,于是雄性的类似外表因为雌性的选择得以保留。请注意,图5中锦鸡羽毛的外端,它们和松果的鳞片外端是那样相似,我相信决不是偶然巧合。

一种鸟雀是否以谷物种子为食,我们往往凭其外表就能看出。雄鸡颈部和腰上的尖羽毛远看就很像谷穗。图5右边显示的是一种鹌鹑,其身上羽毛是不是很像稻谷?原来鹌鹑也是以植物种子为主要食物的鸟雀。

图 5松果状的锦鸡羽毛及谷穗状的鹌鹑羽毛

图6 显示的是加拿大天鹅。天鹅的羽毛就不像松果,而像是微风吹拂的湖水水波。天鹅最喜欢的环境是什么?不正是水波粼粼的湖面?图示雄性天鹅脑袋上有一片黑色包围的白色。我猜想那正是模拟山洼中的湖泊。图6右边显示的是一种生活在沼泽地的鹬,其羽毛业显示出更细的水波状,这也正反映了他们所需求的环境。

图 6 喜爱湖水加拿大天鹅和喜爱沼泽地的鹬(banded rail)

许多动物头部都有特别装饰,为的是标明物种或性别,便于同类或同类的异性寻找。但是我们也发现,有的装饰可能本来就能引起同类的美感。图7显示的是一种蜂鸟。蜂鸟象蜜蜂一样喜欢花,于是雄性的花冠有了审美价值。

图 7头上长有花状羽毛的花冠蜂鸟(来自【6】, 470)

我发现鸭类的审美趣味和“艺术创造”最令人吃惊。 树鸭(wood duck,参看图8左边)的脑袋后面有一束羽毛,这使得它和脑袋一起看起来很像螺蛳。特别是那两道白线,正好勾画出螺蛳的顶盖。假如我们知道鸭子的习性,那也不奇怪。因为它们最为嗜好的就是螺蛳(老鸭可以把螺蛳整个吞下去并消化掉)。图8右边的绿头鸭有类似情况。其脖子下面的几道线使得其脑袋很像是一个开口的田螺——一种大一点的螺蛳。另外,鸭的羽毛还显示出水的波纹和鱼鳞的形状,联系鸭所喜欢的环境和食物,这些都不难理解。

图 8脑袋呈螺蛳状的树鸭(wood duck)和绿头鸭

最使我兴奋的是关于雄性鸳鸯(也属鸭类)羽毛的发现。原来那羽毛模拟的正是蚌的形状。鸳鸯尾部上翘的橘黄色羽毛正像是蚌升出的肉身, 连颜色也极为相似(参看图9),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

图 9鸳鸯和蚌壳

图10 左边显示的是一种鹬,为什么雄性以那样的姿势表现美?原来这种鹬喜欢在沼泽地低头寻找小鱼。在反光的水面看到一条游鱼,再理想不过。那张开的羽毛表现的正是这种场景(鸟喙象是游鱼的尾巴)。图10右边显示的是北美金丝雀的雄性,其身体和脑袋的颜色和它们喜爱的向日葵相似(金丝雀的雌性脑袋顶部没有黑色,所以不能用隐蔽来解释)。

图 10表现美的鹬(ruff)和金丝雀

图11显示的是脑袋呈蝗虫状的角雉。其胸前气囊带有道道斑纹,那正是蝗虫腹部的形状。想必蝗虫是这种鸟雀最喜爱的食物。

图 11 模拟蝗虫形状的角雉

琴鸟是澳大利亚的国鸟,因其尾部羽毛象竖琴而得名。我一看到其尾部羽毛就相信琴鸟喜欢吃蚯蚓。后来果然在网上找到说明:琴鸟习惯用爪子掏地,寻找蚯蚓等小虫吃[2]。注意,图11右边象蚯蚓的羽毛极有立体感,这决不是随意的装饰!

图 12 澳大利亚国鸟琴鸟――蚯蚓是其主要食物之一

我相信看过上述图片的读者,绝少会怀疑这样的结论:鸟雀的审美趣味和它们的食物需求密切相关。

除了鸟雀,我相信其他动物是也有类似审美趣味。只是鸟雀的“对象化”容易一些。许多猴类雄性头部有着洁白柔软的毛发,这似乎有审美的原因。因为摸起来舒服看起来也好看。雄性大食蚁兽身上有明显的蚁穴状,用需求美学的观点才容易解释。

图 13 身上有蚁穴状的食蚁兽

7.需求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及反映论的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用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问题,需求美学类似。历史唯物主义肯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需求美学有类似观点,它肯定:需求决定美感,美感反过来促进需求;需求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不同的是,1)需求美学所肯定的结论不限于人类或人类社会;2)需求含有主观因素,不只是客观需要。3)需求美学建立在自然科学之上,它采用控制论模型来说明问题,而不采用辩证法来说明问题。

和流行的反映论不同,需求美学肯定美感和艺术反映的不是现实中已有的,而是现实中缺少的,或者是理想的。它否定照镜子式的反映。从这种观点来看,文学艺术需要典型、理想,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人们常常谈到文学艺术发展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社会苦难之际会出现文学艺术高峰,经济繁荣之日文学艺术却反而萎缩。为什么?当一个人伸手拿香烟时,他并不是根据手的当前位置或手已经移动的距离,而是根据香烟和手之间的距离来调节手的运动的;当我们给一个温箱加热时,我们不是根据现有的温度,而是根据现有温度和理想温度之差来调节输入温箱热量的【6】。文学艺术调节社会存在的发展情况是同样的,它所反映的不是社会现状,而是理想与现状之差。只有这样肯定文学艺术的反映,才好说明它反过来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由此不难解释希求神力的古代产生了古代神话,社会动乱年代产生了陶、谢的山水田园诗,农民贫苦的年代出现了《牛郎织女》,中世纪黑暗统治之后出现了文艺复兴,中国长期禁欲后出现了性文学热……

可见,用需求美学取代功利美学,其解释力一下子就增强了许多倍[3]!

参考文献

1. 鲁晨光, 《美感奥妙和需求进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2. 汪济生,《系统进化论美学观 ——人学的感性系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3月。

3. 鲁晨光, 试析达尔文留下的关于香甜美的难题——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的生物学推广,《自然信息》, no.2(1987),25-27。

4.肖世敏,《有动物有美感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9月。

5.大哲学系编,《西方美学家论美的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

6.达尔文著,谢蕴贞译,《物种起源》,科学出版社,1972年。

7.维纳,《控制论》,科学出版社,1992。

篇5

一、高铁调度指挥特点

随着我国高铁的陆续开通运营,高铁速度快、密度大、要求严以及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运用给调度指挥带来了新的严峻挑战。

1、调度设备技术先进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TSR、GSM-R、CTC、防灾系统等新技术、新装备的大量使用,对列车调度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认识、驾驭先进技术设备,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是难点。

2、列车调度直接面对行车安全

高铁调度指挥采用调度集中系统(CTC),车站只设应急值守人员,在中心控制方式下不参与行车工作。列车调度由原来的指挥行车变成集指挥者与执行者于一身,除担当列车调度职责外,还兼有车站值班员、信号员职责,负责CTC控制区域内所有的行车设备操作、调度命令及交付、设备故障登销记、行车闭塞办理和进路排列等工作,并直接向司机等行车人员发出指令,直接面对行车安全。

3、应急处置要求高

正常情况下高铁CTC系统使调度员的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列车按计划自动运行。但是,不良气候、设备故障、地质灾害等会对高铁正常运营产生巨大的影响。高铁严格的行车条件和旅客维权意识的迅速提高,迫切要求在非正常情况下实现调度安全万无一失和列车运输秩序快速恢复的双重目标,对调度的应急处置有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铁调度应急处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全路高铁CTC区段调度应急处置方面的案例分析总结,本人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生产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CTC区段调度员对调度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对安全信息缺乏必要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没有严格执行各项岗位作业标准,存在盲目蛮干和侥幸思想,没有意识到可能造成的后果。如X年CTC区段“5.27”事故,列车调度与助理调度安全责任意识差,简化作业程序是主要原因。

2、调度命令不规范

在高铁CTC区段,调度命令直接通过无线传送系统发给司机,缺少车站值班员卡控这一环节,对调度命令的正确性要求极为严格。但在应急处置实际工作中,由于时间紧迫、责任心不强等原因,调度命令错误、错传漏传调度命令等仍时有发生,给调度安全带来较大隐患。

3、高铁团队协同作战能力不强

遇突况,各岗位间会出现职责界定不清、信息通报传递不畅、现场处理较为忙乱等现象,调度应急处置缺乏统一的指挥、决策、协调、组织。特别是列车大面积晚点后对现场车站通报和协调组织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4、高铁调度员业务素质不过硬

高铁CTC系统对列车调度的综合素质有较高要求,过硬的业务素质是保证调度安全的前提。目前高铁调度大多是从既有线调度中选的,由于调度人员流动性差、培训时间短等因素,部分调度员对新技术、新设备接受能力较差,自我学习能力不强,对管辖区段线路、设备和人员情况不熟悉,在应急处置中分析处理问题方面受到一定的局限,难以准确把握设备故障后的放行列车条件,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瞬间就会发生事故。如列车调度不清楚“进路、凭证(信号)”先后顺序的重要关系,在未准备相关进路的情况下盲目用作允许列车运行行车凭证的调度命令,是造成“6.27”事故的主要原因。

5、规章制度冗余繁杂

铁总、路局以及调度所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卡控措施的不断出台,且各项制度变化更新较为频繁,在遇有设备故障查找相关规定时费时费力,需要对技术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并及时更新,进一步优化规章制度体系,明确各项应急处置标准,防止非正常情况下发生因错误执行相关标准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三、强化高速铁路调度安全的对策和措施

目前,高铁人员、设备等情况总体趋于稳定,列车运行安全态势良好。但是各种影响列车运行安全的隐患仍然不断暴露,突出表现在调度员盲目乐观情绪抬头,安全意识、业务素质下滑。如何进一步加强安全管控,确保高铁的长治久安需要深入思考。

1、更新安全管理理念,推行安全文化建设

如何解决列车调度惯性违章违纪、安全意识起伏不定等问题是安全管理、控制的难点。急需在列车调度作业中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管理者要摒弃人盯人的安全管理控制模式,把精力放在规章制度、处置措施的细化完善及宏观安全形势的预判上,努力为处于操作执行层面的列车调度营造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我调整的安全氛围。

2、规范调度命令的工作

在高铁应急处置中,调度命令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指挥的安全。调度部门要加强调度命令的管理工作,并经常检查监督,考核命令的质量,及时纠正错误与漏洞。为此要组织演练在各种模拟情况下处理问题和调度命令的技能,特别是要锻炼在各种紧急情况下判断情况、采取对策、正确调度命令的能力,达到熟练、果断、准确、迅速的程度,使调度命令的切实做到正确、完整、清晰,保证行车安全。

3、进一步强化作业的自控与互控

进一步强化调度在应急处置方面的组织协调,落实应急处置分工和专业管理责任,认真落实逐级负责制和非正常行车干部盯控制度。并通过深入全面地开展自控型班组建设,提高班组、岗位的自控能力;加强班组、岗位之间的互控,营造“个体自控、群体互控”的良好环境;强化监控手段,落实干部巡查制度,加强对重点岗位和关键环节的监控,形成自控、互控、监控三位一体的卡控机制。对关键时间、关键地点、关键作业实行重点卡控,筑起牢不可破的安全屏障,实现整个高速铁路网的安全。

4、创新安全教育培训方式,注重多样化培训

古板、命令式的课堂讲授,陈旧内容的反复灌输已不适应当前列车调度员的学习需求。突破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培训方式。尝试菜单式培训、互动式教学、演练式考核等多样化培训,调动列车调度员对教育培训的激情,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业务素质。

5、优化高速铁路调度指挥规章制度体系

进一步规范高速铁路规章制度的体系建设,保持规章制度的严肃性。整顿规章下发部门的权限,禁止非主管部门随意下发文电,及时清理、汇总、完善各项规章,废止过期及不适用的规章,消灭规章不统一、杂乱、相互矛盾等现象,建立一套完整规范、科学实用的规章制度。制作列车调度应急处置指导书,使列车调度在遇到突况时能有的放矢,以有力的措施、最快的速度,提高应急效率。

6、构建调度安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安全预警能力

积极引入并构建调度安全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控制论方法和故障诊断模型来分析安全信息,提高安全预警能力,找出倾向性、关键性、前瞻性问题,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扭转安全控制事后灭火的窘态。

四、结束语

高铁应急处置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工作,需要从基础做起,理论联系实际,长期坚持。随着国家高铁网逐步建成,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分析CTC列车调度作业中的问题,及时制定对策、采取措施,确保高铁列车运行绝对安全。

篇6

 

布尔丁(K.Boulding)的《纠纷的一般理论》是较早应用系统论方法的具有法理学意义的专著。书中提出了关于纠纷的各种理论模型并分析了它们在具体纠纷中的适用,具有较大的理论参考价值。例如他提出的“力量均衡曲线”描述了当事人互相服从的情形,对于我们认识法律的性质颇有启发。但他在研究纠纷解决问题时,以完备的法律制度为背景,着重于对选择的条件和要素进行分析,而没有论及立法和司法广瀨和子所著的<纠纷与法——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国际法社会学的尝试》(1970年)一书,补充了布尔丁的究。作者以帕森斯的“行动系统”理论为核心展开分析,把法律实效性、纠解决过程和法律解释机构都收入视野,并对苏伊士运河公司国有化绅纷的苛法过程作了实例研究。作者以一系列联立方程组对法律解_机制迸行了典型的系统分析,播述了纠纷过程(在更一般意义上则是社会对法律)的反馈机制。从这种分析中,我们可以获得一种简洁严密的科学美感,可以体会到系统论方法和数学思维在社会现象研究的精确化以及论证推导方面的潜力。但同时也应注意到,这种分析是以一定的理论假设或结论为出发点的,还不免给人以某种理论的符号翻译技巧的印象。

 

它力图用比一般语言更为简洁严密的方式来描述法律现象中某些内在的函数关系。然而目前这种方法的实用价值却十分有限。首先,将法律现象加以量化的原则和标准很难确定,因而函数式中的变量无法具有实际意义;其次,它能否解决法学的特殊问题,即^效地确定法律的“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相互关系,仍有待于探讨。

 

此外,我们还接触到一些部门法研究的材料。例如卢曼进行了以系统论为基础的整体法学理论的研究尝试,其特征是采用系统论的思维方式、沿着法律历史发展的一般图式展开论述。①棚濑孝雄等人利用系统论观点研究破产制度的社会机能、从变换控制和输入控制着手寻求处理破产案件的适当司法程序。®再如舒伯特(G.SchherU运用控制论方法论证一般审判过程,提出关于司法政策的整体模型。③又如沙弗尔(W.S-haffer)关于刑事审判系统动力学的研究,④布卢姆斯坦(A.Blumstcin)等人关于系统动态模型在刑事政策研究中的运用,⑤等等。似乎系统论方法在犯罪学方面应用得更为广泛和有效一些,这和芝加哥学派率先采用数学方法研究都市犯罪问题不无关系。

 

这里还有必要提及苏联学者的有关见解。在纠正了五十年代轻率批判控制论的错误之后,苏联法学界自六十年代以来对系统论方法的引进日益持积极态度,但是—般说来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深入。亚维奇(几Sbhh)于1980年发表的《法的一般理论》一书具有某种代表性。®作者认为,在法学研究方法论中“系统分析在当代已被提到首位”。法的系统分析的最大特点是对法律现象进行发育的、整体的、结构的、功能的考察。图曼偌夫我国法学界引入系统论方法的努力起步较晚,目前尚处于探索性阶段。有的研究者提出可以把它分为三个层次:即法制系统学、法制系统技术学和法制系统工程。它们分别研究:(1)法制系统科学的一般原理、概念和方法;(2)运用系统技术进行法学理论的建构;(3)见诸立法、司法、守法等法制实践具体问题的技术手段。从已经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基本上还属于第一层次即一般方法论的探讨,有关法学理论建构和法制实践应用方面的具体研究则十分少见。

 

二、系统法学研究必须解决的技术性难题

 

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难免有其自身的局限。作为一种新的探索,法学的系统论研究面临着一些技术性难题。它们主要是:

 

1.技术工程系统与法制系统的差异

 

人们常常使用“法治系统工程”这个词,但似乎很多人都忽略了用工程学眼光看待法治系统的潜在危险。由于法治系统以及整个社会系统与技术工程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异,所以对它们进行系统分析时应该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技术。参照国外有关研究并针对法律现象的特殊因素加以发挥,我们可以把法治系统与技术工程系统的主要区别概括为表1所列举的内容法治系统除了国家控制机制外,还有社区控制机制,个人也可以利用法律来争取自己的权利,达到一定目的。法律除了控制功能以外,还有评价、认识、教育、媒介、标志等多方面的功能。所以法治系统的目的往往是复数的,与工程系统相比有所不同。工程系统分析的手段很难直接用于法治系统的分析。如果要对法治系统进行研究,必须首先开发新的系统分析技术手段,而这项工作又必须以对法律制度及其机制的透彻把握和数理学科的髙水平应用研究为前提。

 

2.法律现象的数学化和定量分析

 

马克思早就说过,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但是数学方法目前尚不能传达诸如法律行为的复杂动机和主观恶意程度等微妙差别。只有了解数学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我们才可能正确理解法律研究数学化的问题。

 

人们往往以法律现象的各个项目未必都能数量化为由,对法律的数学性研究表示异议。其实数量化只是数学化的特殊方面。数学的对象不限于实数及其集合,也不限于复数1素数、群或域。现代数学己经以广泛的集合抽象为研究对象了。在这种意义上,从公理体系的角度对法学进行数学整理是可能的。但回到系统论立场上来看,对法律系统的预测、最优选择和有效控制却并非仅有数学公理体系就能奏效。换言之,如果要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法学,则无法回避法律现象的定量化问题。进行系统论研究的人都很清楚,如果要建立社会系统的模型,那么对于计量性的要求是极高的。

 

在目前阶段,法律现象大部分不能用实数来表现,即使能用实数表现也未必是连续性的。可以用微分方程等数学手段进行计量研究的只是极个别的场合。妨碍法律现象定量化的除了法律所涉及的人的行为的心理性因素外,还由于法治系统的状态变量的维数过大。为此,人们只好把法治系统的状态变量置入“黑箱”,通过“黑箱”输出的可观测到的变量即社会指标来把握它。但是社会指标的维数无论如何总是小于状态变量的,以偏概全几乎成为宿命的弊端。为了尽可能接近对状态变量的正确估计,就需要在适当期间内连续观测社会指标的变动过程,由此推定某一时点的状态变量的值。一般说来,用系统论方法研究法律的目标与其说是确定的状态变量值,不如说是给出状态变量值的范围或临界值。对于不能用实数表现的变量,固然可以借鉴心理学中把变量和实数连接起来的作法(如知能指数),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添加数值。但是这样—来,出现无意义结果的频率将增高,并且会失去许多统计学所期待的性质。

 

3.系统论在价值判断(包括意识形态)方面的局限性

 

系统论在价值判断方面的局限性是必须给以正视的。对法治系统进行研究时应当考虑与价值有关的两个问题:(1)对法治系统本身所选择或所包含的价值判断(如法律意识1伦理观念等)的技术处理“2)应用系统论方法进行研究和社会控制时对价值判断所施加的影响,也就是对价值判断的选择或对既定价值判断的修正问题。

 

对前一个问题似可采用“黑箱”方法来解决。有的研究者从对“法律”和“意识”的系统分析分别入手来把握法律意识的涵义,表明法律意识受到政治意识和社会意识的深刻影响,在它引导法律行为时述会受到个性、偏好、情绪以及状况因素的干预。以此为基础可以提出法律意识与整个法治系统的关系模型。但也只能是大致说明法律章识主要与哪些因素有静态关系,并不涉及它们之间关系的详细结构和动态机制,也不解释它们为什么和怎样发生关系。①更详尽的分析要牵涉庞大的变量,故尔只圩把视点局限在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采用“黑箱”方法提出两者的关联模型。根据哮一模型来设计问卷并进行调查和统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达到计量和预测的要求。但是,法律意识和法律行为的统计数据中&乏可以连续观测的社会指标,因而其可靠程度并不很高。

 

现在我们转入对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即系统论方法对法律和社会价值判断的影响效果。民主德国学者克劳斯正确地指出,如果把系统论的模式机械搬用于社会问题,或者甚至试图用系统论取代社会科学,那是缺乏科学根据的。系统论忽视了具体的历史的个人,'并且舍去了各个系统所特有的历史性、物质性和社会性本质。对于象法律这样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色彩和耷满各种利害冲突的社会现象,舍弃本质问题而片面追求所谓纯粹的技术性与客观性,势将导致凯尔森那样的歧途。应当明瞭,系统控制过程中目标函数的不同可以导致结果的迥异。因而我们首先需要考虑和革新的是如何进行价值判断,进而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函数——譬如在制定一项法律时(我们姑且假定它是破产法),是应当选择社会安定优先呢,还是应当选择经济效率优先?若要两者兼顾,那么又应当怎样配置其关系?诉诸系统论方法本身并不能很好地解决这方面的狗题。

 

4.社会控制与民主改革的关系

 

篇7

“情感教育”这一概念还未被人们普遍地认可,但它所表达的一些教育思想和提出的一些教育主张己经开始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在基础教育工作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成为人们观察、分析和指导教育行为的一个基本概念框架。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来分析情感教育在学校体育中的实施。 

1、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学校体育中实施情感教育的重要性 

情感教育作为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是连接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纽带,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就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开设专门的情感教育课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此举并不可行。所以我们提倡进行隐性情感教育,即将情感教育融入既有的课程,渗透到五育的过程之中;将情感教育融入学校生活中。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领域必然要承担起情感教育的任务因此也就有必要在学校体育中探讨并倡导情感教育的实施。 

2、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实施情感教育 

就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特点而言,在学校体育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有其独特的效果。 

首先,学校体育本身就具有情感发展功能。学校体育能丰富学生的文化体育生活,调剂情感,增加生活乐趣,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团结互助等良好的品质。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特别是那些自己擅长的项目,可以获得一种满足感,使情绪得到有益的调节和放松。其次,学校体育是讲团队、讲协作、讲规则、讲平等的教育活动,他的独特作用是学校体育的特色所在。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特征来看,体育有非常强烈的平等性,这是人类追求的境界,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最平等、最彻底的方式。更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学校体育不同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作用外显性的特点,其特殊效果能够及时地反映在体育教学课堂和体育活动中,比较容易观察到,从控制论的观点来看,起到了及时反馈的作用。 

第一,爱憎情感的教育,具体包括个人与社会间的爱祖国、爱党、爱集体、爱人民,个人与他人之间的骨肉之爱、男女之爱、同志之爱、朋友之爱、师生之爱等等,个人与求知间的爱科学、知识、真理等,个人与事业间的爱事业、劳动、工作等。体育教学应积极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述我国优秀运动员在奥运会及各种世界级的体育比赛中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事迹,讲述运动会升国旗、奏国歌的意义,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利用平时的分组练习,同学之间互相保护帮助,培养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爱。利用平时的游戏增强课的娱乐性,,使学生消除紧张、忧虑、沮丧等不良情绪,达到精神愉悦、心情舒畅。获得体能锻炼的后,继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集体、自然与生命、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第二,强烈的自尊心与正确的荣誉教育。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必须承受一定的运动负荷,克服和挑战不同程度的难度,在这些过程中学生由不会做到会做,由低水平到高水平,其心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实现了自身价值从而获得强烈的自尊心。体育教学是以班集体形式进行的,活动内容多以老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相互配合来完成,平时的分组练习和教学比赛,无处不体现群体的参与性和各小团体领导的模范作用。由于自己的参与,将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团体的结果,荣誉是来之不易的,是靠大家努力的,增强了集体的凝聚力。通过这样的教育可以使学生明白在为社会、为他人做出奉献而争得荣誉的同时获得自尊,即相信自己的认识、能力、行为的正确、光明的前途,希望别人理解、赞同、尊敬自己。 

第三,勇于追求真理、追求美好前景的情感教育,其中包括勇于探索真理的兴趣、渴望和热情,面对探索的困难毫不动摇的自信和豪情,探索取得进展和胜利时所产生的兴奋喜悦,,以及对前景目标的憧憬感、确信感、崇高感等。在体育教学中每个练习前都要给学生提出练习目标,并鼓励学生在特定的时间内完成特定的目标,目标还可以因人而易。当学生尽了最大努力而完成不了既定目标时,可以暂时降低难度和要求,待其能完成后再提高难度和要求。总之每个参与者都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完成练习,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突破。 

第四,美感教育。在生活中,美的感受能使人精神愉快,通过美的熏陶,学生又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感受到生活的意义,而且能调节学生的思维机制,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给美感教育提供了前提和条件。体育教学中美感教育主要包括:(1)环境美:如场地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场地布置、器材摆放、队伍站位美观整齐、和谐合理;(2)仪表美:着装一致,队伍整齐,精神焕发,充满朝气与活力;(3)形体美:身体匀称,比例适中,线条优美,姿态端正,肌肉丰满,结实健壮;(4)艺术美:体育运动本身就是一种运动的艺术。另外,音乐进入课堂及老师通过自己的示范动作,把轻松敏捷、熟练优美的动作姿态展现在学生面前,也能使学生产生美的追求和向往。 

参考文献: 

篇8

一、稳态与健康

“稳态”(homeostasis)又称为“内环境稳定”“自稳态”“内稳态”,起初是生理学和医学中的一个概念。伯尔纳在研究有机体的体液的生理特性和病理改变的过程中发现,由体内循环的体液组成的内环境具有维持自身稳定的机制。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内环境的稳定是自由和独立生活的首要条件”,“所有的生命机制,尽管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目标,就是保持内环境中生活条件的稳定”。坎农于1926年正式提出用“稳态”一词来表达内环境及其稳定的维持,并于1932年再次以辩证判断的形式揭示了稳态概念的含义:“稳态概念指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可变的但又是相对恒定的状态。”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与罗森勃鲁思等通过合作研究发现,负反馈机制是稳态得以保持的基本要素,“一切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看做需要负反馈的行为”,从而深化了人们对稳态的认识。他们指出,一个系统之所以有受到干扰后迅速排除偏差并恢复恒定的能力,关键在于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必须有一种装置来测量受干扰的变量和维持有机体生存所必需的恒值(控制目标)之间的差别;二是目标差的信息本身和这种信息的准确传递;三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下效应器做出反应,使整体达到调节的目的。因此,生理学意义上的稳态是指生命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来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的一种状态。

健康的核心问题在于稳态的保持状态。生理上的内稳态的维持是身体健康的标志,即当个体在生理上保持平衡状态时,身体才是健康的。中医把人体健康看成是人体阴阳最优协调的综合表现,这种协调就是非平衡稳态。这里的“非平衡”是“动态”的意思。稳态并不是一种停滞和固定不变的状态,而是一种易变的但又相对稳定的状态,即在运动中求得稳态。例如,无论饥饿或大量摄取糖时,人体通过各种激素分泌水平的适应性变化,对于剧烈变化的血糖发挥拨乱反正的作用,成为稳态,血糖浓度调整在每百毫升血液80~120毫克。如果血糖变化过于剧烈,超出适量调整的能力范围,人体就会出现疾病。人体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本质上是稳态的恢复或重建过程。

人的精神、心理是一种能通过自动调整机制维持自身大部分稳定状态的动态开放系统。当外界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对人的心理状态进行干扰时,人的精神稳态系统会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对自身的认知和情绪等进行调节,以使精神系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心理调节通过自身的负反馈机制来实现,由于精神稳态系统具有开放性,因而个体的心理调节过程可以在他人的干预和引导下进行。

心理健康是一种以较高的主客观认知水准、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为核心的健全心理状态或人格。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具备良好的心理自我调适能力,在各种行为反应中呈现出积极而适度的表现。个体的心理自我调适是在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的相互作用下实现的。认知过程通常是其他心理活动的基础,它更直接地影响着人的动机和行为。就心理健康而言,认知涉及对自我、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程度。具体来说,要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为基础,对自我要有自知之明,充分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长处和缺点,从而形成对社会、人生、他人及周围环境的正确认知。情绪在心理健康中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情绪状态不仅会影响人的生理变化,而且还直接支配着人们对事物和他人的评价态度,尤其是日常事务的相关态度。认知和情绪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是互为制约互为影响的。很多时候,人们对外界事物给予的刺激,首先要通过认知做出相应的评价后才会产生情绪,而其具体态度往往又受着价值观念的支配及影响。情绪同样也会影响人的认知。当情绪处于正常良好的状态时,人的思路会开阔,思维会敏捷,解决问题会迅速;反之,心境不佳时,人的思路会受阻,行为反应会迟钝。当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采取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策略,帮助恢复或重建心理稳态。认知调节和情绪调节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二者共同维护个体精神系统的稳态。

二、价值观在精神稳态系统中的作用

作为一种信念体系和个体深层次的心理建构,价值观是一种外显或内隐的有关什么是“值得的”看法。它比态度更抽象、更一般,具有评价性、选择性、规范性,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的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心理学家认为,价值观在个体的心理倾向体系中居于核心和统帅的地位,它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并由此指导个体的行为。价值观包含价值认知、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三种心理成分。在以上三种价值观的心理成分中,价值认知居于核心地位,它构成价值观的基本轮廓和实质内容,决定着价值观的方向和性质,是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的基础。另一方面,价值情感和价值意志反作用于价值认知,对价值认知起着制约和调节作用。

价值认知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具有并决定性的影响。在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中,当价值观的变化处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个体的心理健康不会出现问题。但是,当价值观的变化超过一定的限度,精神稳态就会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心理问题就会产生。价值观对精神稳态和心理健康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价值认知产生的。

首先,价值观认知思维模式出现偏差就会影响到心理健康。心理困难和障碍的根源往往来自于异常或歪曲的思维方式,这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价值绝对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以自己的愿望作为出发点在对事物进行价值评价时加上绝对化的条件。当事物未能满足个体事先设定的绝对化条件时,个体就会对事物的价值产生否定的倾向。如果价值评价的对象是自我,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个体就会出现过多的自我否定,从而导致自卑心理或引起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第二种是价值过分概括化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局限于从某一特定角度看待事物,以偏概全。个体用此种模式来对社会进行价值评价时,就会只看到社会的阴暗面,进而产生憎恨社会、万念俱灰等消极心理。如果以这种模式进行自我价值评价,个体就会产生自我否定、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等心理以及焦虑、抑郁等情绪。第三种是价值矛盾评价的思维模式,即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标准是相互矛盾的:在评价自己时采用宽松的标准和功利性的尺度,在评价他人和社会时则采用严格的标准和道德尺度。评价标准的矛盾必然带来认知上的矛盾,因而具有此种思维模式的个体会由认知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和冲突,不仅易引发焦虑的情绪,有时也会导致双重人格。

其次,价值观的认知内容出现偏差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个体以自己的价值观来评判自我、他人和外界事物,解释和处理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但如果其价值观本身在内容上是错误的,就会产生错误的判断和行为,导致适应不良,带来心理困扰。第一,由于在成败与苦乐等问题上持有错误的价值观念,一旦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焦虑、抑郁、自卑等情绪。第二,在该与不该等价值判断上过于刻板、绝对化,缺乏必要的弹性,不仅对其行为形成了桎梏,而且当事情发展的结果与其愿望相悖时,个体就会对自己感到失望、沮丧,怀疑自己的能力,自信心严重受挫。如果个体用这些信念来要求他人,往往会产生对他人的不满,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给个人增加心理负担。第三,在危险与安全的维度上,对环境的危险性和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做出过高或过低的估计。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如果过高,就会产生焦虑,并使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受到限制;如果过低,则容易发生意外。对自己应付危险环境的能力的估计,过高或过低,其后果皆对个体的情绪和实际安危产生不利的影响,其后果与对环境危险性的估计偏差正好相反。

三、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与其价值观冲突或偏差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价值观问题是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根源。大学校园是多元价值观最活跃的传播领域,在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复杂环境中,大学生缺乏足够的鉴别能力,难以依据已有的认知经验合理而准确地选择和认同某一种价值观念作为人生指导,因而陷入无以参照、无以归附的迷茫状态,容易导致心理失调,出现一定程度的病态心理,严重的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出现以心理剧烈矛盾和冲突为特征的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吕可认为,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中,中国当代大学生在价值标准的取舍过程中呈现出不成熟性与可塑性、矛盾性与困惑性等心理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大学生因价值观问题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现实可能性。曾屹丹以及王红时、范晓玲等指出,价值取向模糊、价值评价偏差、价值认同失衡和价值观念错位是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彭晓玲等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大学生价值观与其心理健康存在正相关。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呈现出主体化、世俗化、多元化和复杂化的共同特点,但不同心理健康程度的学生存在差异。丁立平在研究中发现,我国大学生大部分的心理问题是由思想问题造成的,思想问题的本质就是价值观问题,因而价值观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不能回避的重要问题,必须对大学生的思想问题进行价值观的干预,而不能简单地归为心理问题。总之,当代许多大学生的精神稳态系统相对比较脆弱,同时又具有可塑性,而大学生在价值标准取舍过程中的特点使其在多元化价值观环境中容易产生价值观冲突或偏差,从而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四、用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

为促进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的重建,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必要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人是环境的产物。个体的精神稳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开放系统,环境的变化可以影响人的精神稳态系统。就整个社会的价值观环境来讲,我们要努力构建具有广泛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以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和社会思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为引领社会思潮、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创造更加有利的社会环境。既要尊重各种价值观应有的社会地位,包容其对社会无害的局限性和缺陷,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及其对其他价值观的规范和引导作用。

在大学教育中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价值观干预,不是一时一事一处的行动,而应当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和可持续的。

首先,要努力开展观念与制度创新,为价值观干预创造文化氛围。我国大学管理者应当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灵魂当做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将厚德载物、百年树人的价值取向植根于大学校园文化的DNA中,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治理制度、教学计划、绩效考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等方面,强化和体现核心价值体系的统帅和引领作用。通过观念和制度创新,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心灵导航器的大学生精神稳态系统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要进行组织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强有力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这支队伍应当由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老师以及大学里的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中的志愿者组成,并由学校相关主要领导亲自负责指导和总体协调。他们作为教育者,应当率先垂范,在努力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的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践行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为解决大学生的价值观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奉献自己的激情、精力和智慧。

篇9

Vocation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Teaching

SU Cuie

(Hu'nan Chemical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uzhou, Hu'nan 412011)

AbstractBased on the re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of higher vocational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is paper introduces comprehensive program teach learning method, and discusses the author's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the problems and advice in teaching practice.

Key wordscomprehensive program teaching method; classroom programming assignments; classroom teaching

综合程序教学法是南京师大副教授周靖馨同志根据教学规律、教育心理学理论,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原理,经过多年试验总结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在二十多省市、八千多所中学在不同学科中推广运用,取得了相当的好评,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也受益匪浅。

1 综合程序教学法简介

综合程序教学法是把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知识元点,编成综合性的课堂程序作业,然后再用综合性的方法分步完成教学任务。根据笔者的体会,综合程序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大体分两步:

第一步:编写综合性的程序作业。

教师在钻研教学大纲和吃透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要求、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从教材的整体出发,严格地有顺序地精选信息,再用观察、填空、问答、改错、判断、计算、绘图、分析、对比、讨论等丰富多样的形式编成课堂综合程序作业,程序作业的形式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教师在编写程序作业的同时要设计出具体教学方式,并做好教具准备,制作好多媒体课件。这一步相当于传统教学法的备课过程。例如,笔者在讲材料力学中“轴向拉伸和压缩变形”一节时,编写了下例综合程序作业题:(1)名词解释:纵向变形与线应变、横向变形与横向应变、泊松比、弹性模量;(2)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及两种表达式;胡克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3)看懂教材上的两个计算例题,并总结出解题方法与步骤;(4)做教材上的一道综合计算题(教材上如果有多道题,可选其中一道)。

第二步:应用综合性的方法开展七个环节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完成教学任务。

(1)新课导言:用1~2分钟时间,以复习、提问、解说等方式引出新课内容。这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环节,关键在于精。

(2)出示程序作业:教师把事先编好的综合程序作业,以各种形式展示出来,如写在小黑板上;写在幻灯片上;或者课前印好。作业可以分一次或几次展示,这是教学实现的环节。

(3)指导学生自学,完成程序作业:程序作业出示后,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觉,反复阅读教材,完成程序作业。这时教师可以有目的地加以提示,也可以巡回指导。这是提高学生读、写、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掌握时间,抓住学生,及时引导。

(4)讨论程序作业,对照答案:用提问、讨论、同桌互评等形式订正程序作业,得出正确答案。具体做法是:容易的题互相订正;一般的题个别提问;较难的题教师加以解释。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判断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环节,关键在于教师的组织艺术。

(5)串联讲解: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程序作业的情况、教学目的与要求、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进行有启发性、概括性地串联讲授。由于此时学生是带着问题来听讲的,求知心切,精力集中,使学生印象深刻,效果显著。这是使知识系统化的环节,关键在于串讲的准确性和趣味性,最好采用多媒体教学。

(6)质疑释疑:教师串联讲授后,根据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可以先进行知识小结,在小结后,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求异思维能力,师生间可互相质疑。教师可先质疑学生,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新;学生也可以向老师质疑,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活动又一次推向。对于质疑问题,老师在启发学生热烈讨论、各抒已见的基础上,让学生派代表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教师小结。有些问题也可以教师暂不解答,让学生形成悬念课后去思考,指导阅读有关课外科技书籍,推动第二课堂活动,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7)要求学习:这是综合程序教学法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不可少的环节,教师以思考题或作业的形式,对学生提出课下具体要求,要少而精,恰到好处,形式多样,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但不要增加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一环节关键在于督促检查。

以上七个教学环节不拘于成规,可灵活运用。从整个教学过程来讲,笔者认为必须抓好编写程序作业、指导自学和串联讲解三个最基本的环节。

2 几点体会

(1)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程序作业,必然促使学生看书、思考、讨论,激发了学生阅读教材和自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调动了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2)它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编写的程序作业题,有的在课本上可以找到现成的答案,有的要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判断、选择、分析、综合或互相讨论,才能找到答案。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学习情绪高,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它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完成了不同层次的程序作业题,又系统小结了知识要点,课堂教学效率高,学生课后作业少,负担轻。

(4)它利于提高教师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教师既要精心编制综合程序作业,又要指导学生自学讨论,还要串联讲授,质疑释疑;既要引导学生求同思维又要启发学生求异思维,随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灵活地有重点地当场讲评,主导课堂教学,对教师不仅要求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组织教学能力。

3 问题与建议

综合程序教学法,和其它的教学方法一样,不是十全十美,不可能所有教学内容均可采用。编制程序作业所花费的时间多,课前准备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大,需要教师充分的准备。建议条件好、师资力量强的学校,大胆实践,认真探索。

篇10

我们认为,对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将给学生提供一个崭露头角、展示才华的平台,挥洒青春风采的一片天地,充分体现“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合格达标的基础上支持冒尖,在规范和谐的氛围中发展个性”的办学理念。

本课题研究坚持以校为本,以高中语文新课标理念为指导,理论联系实际,着重研究对高中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为提高普通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服务。在具体的操作实践中,我们积极探寻一种适合高中生实际的操作方法与模式,在强化实践、获得经验、提高教育效果方面下功夫。

二、核心概念及界定

自主、探究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为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必须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教学情境,并给予方法指导。

本课题的核心概念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强调学生学习文学作品的自主性,力求让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生成问题和探究目标,教师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导性,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课堂探究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其着眼点就是从学生的课堂学习实际出发,以教师的专业知识、技能及其教学实践与经验为基础,既关注教师日常的教学行为,更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课堂学习之本,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正确高效的方法,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把握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

三、研究阶段及成果

第一阶段(2010年12月至2011年12月):为课题宣传发动和初步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努力学习相关资料,寻求课题理论支撑点”。我们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02020)》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等专著,积极搜集相关资料,认真学习领会。如认真学习我校业已结题的汕尾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运用控制论对高中课外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指导与调控的研究》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学习全国各地有关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成果。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撰写了研究论文《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获汕尾市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一等奖,于2011年4月发表于《师道》杂志,被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转载;蔡赞生撰写了《寻找现代诗歌教学的最佳途径》,于2011年6月发表于《汕尾教育》杂志;张远志撰写了《浅谈小说阅读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探究》,获汕尾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二等奖;郑昌适制作了《滕王阁序》网络课件,获陆丰市2011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一等奖;陈兆慈《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课件获二等奖。

第二阶段(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为课题深入研究阶段,研究重点是“创设各种教研载体,指导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我们让每一次常态性的校本语文教研活动都成为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的专题研讨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课题组教师作专题发言。还确定可以采取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内容,根据“教以学为基础”的教学设计思想,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设计相应的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研讨课。这些专题发言和研讨课,将课题研究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全校语文教师中加以验证、推广,起到了示范、辐射作用,使广大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及研讨活动中及时转变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在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方面的自主、探究能力,并加以方法指导。2012年8月,课题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验收。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撰写的《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实施方案》,于2012年9月发表于《学园》杂志,《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中期阶段研究报告》,于2012年11月发表于《中学语文》杂志;郑昌适制作了《一剪梅》网络课件,获陆丰市2012年度中小学教学辅助课件评选一等奖。

第三阶段(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为课题继续深入研究、调整阶段,研究重点是“调整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能”。我们抓住各种机会学习研讨,提高课题组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针对中期验收后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调整研究策略,提高研究效能。期间,课题负责人郑旺吉利用参加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课题中期汇报检查交流研讨会、广东省高中语文科骨干教师省级培训和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训研修等机会,与省内同行及专家学者交流研讨课题研究,从中汲取营养,回校后组织全校语文教师认真研讨、学习,将其学到的理念、做法应用于课题研究中,使课题研究获得了新的理论支撑和指导,取得进一步的成果。2013年4月,“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研究”课题市级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郑旺吉主讲课题成果汇报课《祥林嫂悲剧原因探究》,并向与会专家、教师汇报了课题研究情况,获得一致好评。同时,受《汕尾日报・教育周刊》之约,郑旺吉分别于2012年5月12日和6月9日在该报“教研”版“教育问与答”栏目发表《高中生如何培养探究性鉴赏力》《如何鉴赏文学作品中的白描技法》,使得课题成果在全市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在这一研究阶段中,课题组其他教师也分别在本校开设了课题成果汇报课,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将汇报课课堂实录和课例分析汇总编辑,形成“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教学资源。

第四阶段(2013年7月至2013年12月):为课题纵深研究、总结提升阶段,研究重点是“整合研究成果,提炼理论价值”。经过三年的研究,我们通过阅读相关研究书报和上网搜索等各种途径,搜集整理了各种文学体裁阅读鉴赏评价理论与方法指导文字资料、文学作品导读文字资料、PPT课件和文学名著电子书籍、“电视文学”“百家讲坛”等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视频材料,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通过开展课题研究理论探究与实际操作,课题组成员基本掌握了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指导方法,在教学实践和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2013年7月,陈兆慈撰写的课题论文《高中散文自主阅读中语言鉴赏与习得》发表于《新课程学习》杂志。2013年10月29日,受华东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和语文教育研究中心之邀,郑旺吉到上海市市北中学,为“国培计划(2013)”――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项目华东师范大学高中语文班全体学员和上海市市北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开设了课题成果展示课――李密《陈情表》“陈情”技巧自主探究,受到与会专家、学者和老师们一致好评。2013年11月,郑旺吉在参加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教师培养项目“走进丰顺巡回大课堂”培训活动中,在梅州市丰顺中学支教,为丰顺县各高中语文骨干教师开设了课题汇报课《定风波》语言技巧、蕴含哲理自主探究活动,取得良好效果。课题研究后期,我们整合了整个研究过程中撰写的课题报告、研究论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课例分析等,形成课题研究成果集,进一步充实了高中文学作品阅读鉴赏评价教学资源。

四、研究结论及价值

我们发现,目前在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指导方面还存在诸多误区,主要体现在许多教师将本该由学生主动质疑的探究性鉴赏评价带入教师精心设计的“环环相扣”的“试题式课堂提问”;过分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给学生“完全的自由”,不给学生丝毫的提示、点拨和指导;在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时将其引向另一个极端――完全脱离了文本,为了探究而探究。为使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差异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多元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和实效性原则。

通过研究,我们对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探索、总结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首先,教师必须深入挖掘、充分利用文学作品的丰富意蕴、空白艺术、多样技巧等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其次,必须善于引导质疑,发展学生的思辨能力;开放教学内容,提供自主探究的源泉;正确评价探究结果,注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而作为学生,在阅读、鉴赏文学作品时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即带着问题去阅读、鉴赏;要相信自己有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自主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样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式主动地培养探究性鉴赏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要变被动为主动,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善于自己发现问题、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就自己对文章的质疑进行自我探究或合作探究;要善于从课内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引申到课外的探究;要善于发掘、利用文学作品的“空白艺术”进行探究性鉴赏。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普通高中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与学的实际,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实践活动,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与反思。通过各种途径为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创设教学情境,并给予方法指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兴趣,充分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育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据此,我们认为,该课题研究是成功的。

本课题研究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从科学的理性、人文的感性角度出发,以课堂教学为第一现场展开实践研究,注重对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中的情绪调控和诱导,确立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自主、探究学习方法指导项目内容及要求,探讨了文学作品鉴赏评价教与学的切合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文学作品鉴赏评价的学习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立足学情,立足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能。

我们认为,所有这些研究成果能够为广大高中语文教师提供参考和借鉴,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篇11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主观教学。现在课堂里传授的各科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把人类认识的最终结果教给学生。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是高度抽象化、概念化、充满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形式。在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对他们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在认识上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教师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学生却一窍不通的结果。问题就产生在已经学过多遍且教过多遍的教师,往往很难体会一个初学者在接触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从《机械基础》教学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初中升入职高一般数学等文化基础较差,且实际生活、工作经验不足,对《机械基础》中的有关计算、机械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等不能马上充分理解,学习《机械基础》的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学不了,学不好。通过调查发现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自信心普遍较弱,有的学生低估自己的潜能.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态势,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主动性和进取心,得过且过,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也不利。如果教师对学生怎样思维、怎样进行学习、心理发展等一些根本性问题知之甚少,那么就会造成《机械基础》教学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的现象。只有掌握学生的一些根本想法才能赢得主动,因此,解决《机械基础》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首先就在于解决好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接口和匹配的问题。

    (2)教学缺乏反馈。现代控制论告诉人们:对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实现控制和无从优化的。一个系统要高效、稳定,必须通过反馈调控才能实现,因此,《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反馈是+分重要的。课堂上的察言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试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费时太多,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准确、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成为单向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盲目性极大的低效传输系统。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了可靠性较差、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的必然结果。

    (3)课堂中角色移位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是机体自我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另一个颠倒和角色移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是“满堂灌”“一言堂”,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1)运用多媒体技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基础》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传统的“一嘴巴、一支粉笔、简单挂图”的说教变成多感官刺激,使抽象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教师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对《机械基础》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所接受,大大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质量。《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图表多。能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机械基础课程中常见传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工作原理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原理的,无法掌握相应其他对应的知识点。反之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枯燥高深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充分展现,同时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充满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使他们带着一种好奇心进入教学中,从而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要点。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曲柄摇杆机构两次共线的运动情况,证明曲柄存在的条件、死点位置、极位夹角、急回特性等问题,感受非常直观,否则你就是费尽口舌也难以讲清原理.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

篇12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主观教学。现在课堂里传授的各科知识是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课堂教学就是把人类认识的最终结果教给学生。人类认识的最后结果是高度抽象化、概念化、充满分析推理的理性思维形式。在学生这个年龄阶段,他们的认识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特征的。科学抽象、理想模型对他们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认识方式,在认识上造成了极大的矛盾冲突,导致了教师滔滔不绝、津津乐道,而学生却一窍不通的结果。问题就产生在已经学过多遍且教过多遍的教师,往往很难体会一个初学者在接触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的种种错误和误解,以自己的主观想象代替学生的客观实际。从《机械基础》教学来看,职业学校的学生从初中升入职高一般数学等文化基础较差,且实际生活、工作经验不足,对《机械基础》中的有关计算、机械运动机构的工作原理等不能马上充分理解,学习《机械基础》的困难较大,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害怕学不了,学不好。通过调查发现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自信心普遍较弱,有的学生低估自己的潜能.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态势,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更谈不上主动性和进取心,得过且过,这对他们的成长十分不利,对学习《机械基础》课程也不利。如果教师对学生怎样思维、怎样进行学习、心理发展等一些根本性问题知之甚少,那么就会造成《机械基础》教学的可靠性较差、效率较低、质量不高的现象。只有掌握学生的一些根本想法才能赢得主动,因此,解决《机械基础》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首先就在于解决好两种不同认识方式的接口和匹配的问题。

    (2)教学缺乏反馈。现代控制论告诉人们:对一个系统的有效控制必须取得足够的信息量,反馈是系统优化的关键,没有反馈的系统是无法实现控制和无从优化的。一个系统要高效、稳定,必须通过反馈调控才能实现,因此,《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反馈是+分重要的。课堂上的察言观色、个别提问、课外作业、测试考试等,无一不是为了从学生那里取得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由于传统的教学手段费时太多,致使教师无法由此获得足够的信息量以准确、及时地调控自己的教学.使教学成为单向的、缺乏有效反馈的、盲目性极大的低效传输系统。这种缺损的教学带来了可靠性较差、效率不高、质量较低的必然结果。

    (3)课堂中角色移位人是能动的个体,学生的学习和个性的发展是机体自我组织的过程,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教学的主体。但在课堂教学中却出现了另一个颠倒和角色移位: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成了被动的接受者,课堂教学是“满堂灌”“一言堂”,一切由教师说了算,扼杀了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挥。

    二、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

    (1)运用多媒体技术,按学生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连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当代高新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机械基础》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使传统的“一嘴巴、一支粉笔、简单挂图”的说教变成多感官刺激,使抽象变得具体、形象,使看不见的变成看得见,使静的变成动的。这就使教师有可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尽可能真实的情景,让学生对《机械基础》认识的最后结果变得生动、有趣、充满魅力,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学生所接受,大大提高《机械基础》教学的质量。《机械基础》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原理多、公式多、图表多。能否使学生真正地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是学好机械基础这门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例如机械基础课程中常见传动机构: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步进运动机构等工作原理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如果照本宣科,学生是很难理解其原理的,无法掌握相应其他对应的知识点。反之采用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枯燥高深的理论通过生动、直观的形式充分展现,同时使教学内容和方法充满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使他们带着一种好奇心进入教学中,从而使他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知识要点。例如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曲柄摇杆机构两次共线的运动情况,证明曲柄存在的条件、死点位置、极位夹角、急回特性等问题,感受非常直观,否则你就是费尽口舌也难以讲清原理.难以让学生掌握知识。

篇13

研究目的经常参加中长跑运动,不仅能提高身体素质、耐久奔跑能力和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而且还能培养他们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优良品质。

对学生来说,要想掌握科学合理的技术动作和较长的耐久跑运动能力,首先要具备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其次是要具备一定的身体素质。一个发育正常、身体健康的学生是完全能够胜任中长跑运动的,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意志品质,影响了他们学习中长跑运动技术的积极性。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中长跑水平,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既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勇往直前的优良的心理品质,还能有效地提高他们参加中长跑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运动训练的技术水平、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1.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学生

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编写的《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等大量有关体育教学、田径训练及教育心理学的论文、著作,并对其中九篇文献资料进行重点研究。(2)访谈法:对体育老师、学生家长、学生进行了访谈,了解他们对中长跑训练方法、作用及意义的看法。(3)数据分析法:跟踪分析研究了多年来的学校田径队及训练方法、学生特征的相关性。

2.结果与分析

学生参加中长跑的心理和生理素质分析。心理素质分析 通过对初中生参加中长跑运动的兴趣爱好方面的调查与分析,发现学生不积极参加中长跑运动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不愿跑"、"不敢跑"和"不爱跑"的"三不"心理。生理素质分析 中长跑运动的特点是速度均匀、长时间连续跑。由于学生生理上各个系统发育不够健全,又缺乏系统的训练,在运动中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这对初学者来说都是常见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主要是以下方面的原因:(1)中长跑技术动作不规范。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中长跑技术动作,从而在中长跑运动过程中产生一些不良反应,但千万不能因噎废食,一定要循序渐进,尤其对"极点"要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来应对导致不能顺利跑完全程的因素。(2)错误的呼吸方法。耐久跑的呼吸方法很重要,正确的呼吸方法对改善氧气交换和血液循环有重要作用。错误的呼吸方法很快让运动者产生疲劳和身体不适应,生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尤其突出。(3)部分学生由于从小营养过剩、缺乏运动,造成身体肥胖,还有部分发育不良,先天不适宜剧烈运动的学生,一定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千万不能搞一刀切。

3.培养初中生积极参加中长跑运动的策略

运用体育心理学理论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培养初中生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的不怕吃苦的心理品质和良好心理素质,应从"不敢跑"开始。因此,在教学训练中,首先要从克服"不敢跑"入手,有意识降低训练难度,由过渡性的分解练习向完整练习过渡,针对学生存在的畏难心理,本人对学生中长跑运动技术能力训练教学进行改革创新,主要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分析"法根据学生自身素质情况进行"优势"因素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使他们建立信心,去努力展示自己中长跑运动的能力。 (2)"激励"法 在初步掌握技术后,应"激励"同学们之间进行友好的良性竞争,并且互相帮助、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3)"反馈"法 反馈是控制论的基本概念之一。成果反馈具有提示和激励作用,在教学中利用此法,能够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有利于纠正错误,改进动作。一般多采用"注意""提示"、"强调"等第二信号,如"加深呼吸"、"吐气"、"摆臂"等等。

树立正确运动观念,激发跑步热情 在奥林匹克的故乡古希腊,奥林匹亚阿尔菲斯河岸的岩壁上保留着古希腊人的一段格言:"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 如果你想健康,跑步吧!"。如今,两千多年过去了,人们依然在追寻着奥林匹克的体育精神前进,并且不断使奥林匹克的精神发扬光大。在教学中,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条件,培养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良好的动机为学习中长跑运动技术和能力训练做好充分的准备。 运用形式多样的训练方法激发学生参加中长跑运动的兴趣 在中长跑运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及时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为了将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意志品质训练融为一体,培养学生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其积极参加中长跑运动的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本人采用了以下几方面的策略: (1)开展"速度游戏" "速度游戏"是在中长跑运动中,几个人主动交替领跑,按照一定速度跑完一定距离,然后慢跑的连续练习的游戏。 (2)跑进大自然 现在很多地方都修建了"绿道",而且在"绿道"两边风景秀丽,空气清新,在教学中改变练习环境,增加自然地形越野跑练习,能将学生带进大自然,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情趣,加强同学们的友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形成跑步兴趣小组,有利于养成热爱中长跑运动,让跑得较快学生带同学跑,利用自然地形越野跑练习等,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3)加强安全措施,避免意外事故 在中长跑运动教学初期,个别学生对动作技术不熟练,呼吸方法不正确,难免会产生一些呼吸困难、腹痛、头晕等不良现象,这样往往容易造成恐惧情绪,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尽量避免这种不良现象的发生,在教学中,要加强安全措施,要求学生一定要及时向教师反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进行正确及时的处理,这样完全可以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结论与建议

学生在参加中长跑运动的训练过程中,除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应从克服"三不"心理开始。因此,对初中生中长跑运动技术能力训练的教学,首先做好思想品质上的动员工作,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参加中长跑运动对健康成长的作用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中长跑运动技术和能力训练的教学质量。在中长跑运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训练,以此提高学生参加中长跑运动的积极性。教学实践证明,在中长跑运动教学中,只要将身体训练、技术训练和意志品质训练融为一体,统筹兼顾,就能使学生克服各种困难,从而提高其中长跑运动的积极性和运动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振明,杜晓红,于素梅.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