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现代传媒技术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中国传统元素在与线的构成中的创新
现代美术设计中对线的充分想象与创造,并且赋予线这个元素很多特征。普通的线可以分为很多的形态、种类,也能体现出不同的特性与质感,因此也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在现代美术设计的同时,只有充分利用线的质感进行创新与改造,就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将线元素与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能够巧妙的展示出事物的性质与特征,以简洁的设计就能体现事物的轮廓,巧妙的表现出艺术的魅力。
3.中国传统元素在与面的构成中的创新
众所周知,设计中的面不存在厚度等元素,人们可以在设计中用长度与宽度就可以表达一个面元素。因此,面能够给人一种深邃、稳重以及较大视觉冲击力的感觉。利用人们看到面产生的这些抽象词语,现代美术设计中可以充分利用起面的这一特征,对传统元素中的面进行切割、重叠、简化以及并置等手法进行创新与融合。与点、线元素一样,将可塑造的部分进行简化或者分割,保留自身不可塑造的特点,根据现代设计意图,可以重新对面进行组合、创新,形成创新的面结构以表达不同的含义。
4.中国传统元素在与肌理构成创新
肌理是一种表现当代语言形式的元素,其不仅给人无尽的想象力,还能发挥出人的潜能与记忆。因此,充分利用起人们对肌理元素的想象,合理利用在现代美术设计中,利用肌理构成手法不断进行设计创新,就能取得良好的成果。例如,在现代的美术设计课程中,对于课本的封面设计,可以运用起肌理构成手法,将课本内容以美术的形式表现出来,赋予设计和书本内容相符合的意义,有效结合,达到美术设计的目的和效果。中国传统元素在抽象几何与解构主义审美上的创新现代平面设计中,对抽象几何图形的应用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和使用意义,虽然几何图形在艺术理念、哲学思想方面和现代美术设计有所不同,但就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特征来说,大体在一个方向。因此,应充分利用传统元素的抽象几何审美,结合现代美术设计的理念和主体、内容,合理的组织有效元素之间的顺序,更加形象的表达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目的。而解构主义则是最有效的创造方式,目前在绘画、建筑等领域使用较为广泛,解构主义强调的是解散、片段与不完整,与结构主义不同,也是结构主义的衍生。因此,在现代美术设计中,根据设计的要求,合理的使用解构主义中的错位、重组、分解等手法,有效地对传统元素进行局部或者片段的分解,使设计达到创新目的。
篇2
美国语言学家兼人类学家EdwardSapir及其学生BenjaminLeeWhorf所提出的“语言相对性假说”在战后广为传播,认为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文化和思维,认为不同语言里所包含的文化概念和分类会影响语言使用者对于现实世界的认知,也就是说不同的语言的使用者会因语言差异而产生思考方式、行为方式的不同。DellHymes曾提出言谈民俗学(ethnographyofspeaking)来研究言语事件。WilliamLabov1966年出版的《纽约市英语的社会层次》认为语言事实上存在社会性层次的区分,而且社会层次(身份)和语言层次(表现为语言结构的异体)是互相对应的。[9]70-80年代间,英国学者Lesley和JamesMilroy在研究这类交往行为时提出“语言的社会网络理论”,对语言的维护和切换进行动态描写,作出了比拉波夫的分层说更细致的分析(李嵬,1995)。[10]70年代以来前苏联(俄国)学者提出语言国情学,强调语言有一种文化积累的功能。同时,大众传媒对“水门事件”的不断传播引发了语言学家在文化背景中对语言构成及其影响的深入研究。加拿大学者HaroldInnis认为,一种新的媒介(包括广义的语言、文字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的文明的产生。[11]美国学者PaulLevinson指出:“人类发明的所有信息技术,没有任何一种技术能够和我们人类基本要素的语言中心相提并论,除非它是对语言的超越和通过某种方式所进行的替代。但是,这些技术还是在有限的层次上对我们的生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2]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认为:人的思维和信息传播受制于传播的基本符号系统——语言,而每个族群、民族、国家成千上万年形成的文化意识和传统,无形地积淀在语言中,通过语言系统的教育而内化为社会成员的集体心智。JiirgenHabermas的三卷本《交往行动理论》揭示了当代传媒如何被注入商业模式,成为制造品牌舆论的工具。[13]
传媒与教育:传媒语言界面的人本回归
作为世界性的教育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充当着传媒与教育的联姻的急先锋。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UNESCO明确了媒体在社会进步的关键作用,制定了参与和利用各种媒体发展目标的具体政策、方案和战略,设立了“媒介教育项目”(TheMediaEducationProgramme),旨在促进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青年通过媒介积极参与社区政治文化活动并发展其批判性赏析能力。教科文组织和联合国文明联盟(UNAOC)共同创建了姊妹大学全球媒体和信息素养和跨文化对话讲座(UNESCO-UNAOCMILIDUNITWIN),具体内容涉及:批判性分析、大学和大众媒体之间的跨文化和合作研究交流、参与学校内发展教育和媒体研发、促进全球媒介信息素养行动、创建媒介信息素养学习研发网络中心、支持全球不同媒体的文化间对话与合作。在语言学学术界,1968年,SusanSontag注意了到传媒对教育的影响远远大于课堂教学[14],英国学者HildeT.Himmelweit等人研究了看电视对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影响[15],美国学者MarieWinn(1977)则得出了相反的结论[16]。MichaelWillie(1979)论述了传媒通过不同语言(媒介肢体语言与文本语言)的结合增强了感官的刺激,从而加深了对信息的理解[17]。英国英语教师全国委员会和国际阅读协会全国理事会(NCTE)制定的英语语言艺术教学指导方针之国家标准要求“学生用口头、书面和视觉语言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在学习过程中作为知识、反馈、创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18]。20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中学课程改革和2003年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强调了传媒特别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路向融合:传媒语言界面的东学交融
篇3
南方报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国家批准的第三家有传媒背景的科研工作站,郭全中有幸成为第一位进站人员,并以优秀的研究成果顺利出站。出站论文答辩时,我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几位指导老师,以及北京大学副校长、指导老师张国有教授,都觉得论文达到了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良好结合。一致给他的论文打了“优秀”的高分。现在他将论文精编之后。交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指导老师我衷心祝愿他取得的丰硕成果。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建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时,我仍在集团的领导岗位上,人力资源中心的负责人与我商议,我们的研究方向是什么?招什么样的人进来研究?我们商议之后取得一致的看法。我们建站不能搞形式主义,不能徒有虚名。我们要分析传媒业当前最缺的是什么样的人才、传媒业发展最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作为传媒单位采编人才并不缺,缺的是经营管理人才。尤其是懂得管理又懂得采编的复合型人才。当前。传媒产业在体制、机制创新以及一系列的改革发展中,碰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我们去探讨、去研究。这样,集团领导和人力资源中心就确定了第一个进站人员,一定要从有经营管理知识的人员中挑选,并且要联合有经营管理背景的学院共同培养。我们选定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与我们南方报业共同联合培养博士后,张国有副校长是光华管理学院的教授,在经营管理领域知识渊博、专业水准高。我们便选定他为指导老师。进站人员的专业为工商管理,主要研究领域为传媒经济、传媒管理与企业管理。进站人员为何挑中了郭全中?看中的就是他从大学本科到研究生的学科背景。他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现代物理系原子核物理与核技术专业;硕士就读于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企业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向);博士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主要研究领域为战略管理、集团化管控、国有企业改革、国有资产管理和工业经济。南方报业多年来吸纳了大量有用之才,但像郭全中这样既有理工科背景又有管理背景的人才太少。而且。郭全中在上学的同时就有意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比如主持和参与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银行项目和首都机场集团公司等企业咨询项目,还经常在多家杂志上。并出版著作和编著7本。我们看中了他的良好的学科背景和较强的研究能力。
郭全中进站之后,果然不负众望。进站时我对他说,研究要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既要有宽阔的视野又要脚踏实地:既要探讨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要研究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由于他的理工科背景,探讨问题时便显示出他的严谨的思维方式;也由于他多年研究管理的背景,因此对传媒经营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看得比较清楚。这是他的最大优势。但毕竟他过去接触传媒不是很多,而传媒的管理又有其特殊性,这对他来说是一个难题。郭全中是个有心人,也是个肯于下功夫学习的人。他一方面向集团的指导老师请教,另方面认真调查研究,访问了各报、各部门的领导或相关人士,从主报到各系列报的情况他都进行了全面了解。在理论方面也抓紧传媒业务知识的“补课”,掌握了相关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传媒业的过去、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有了全面的了解和深刻的领悟。这样他很自然地将过去学到的管理知识与传媒的现状对接,在内部管理、资本运作、新媒体发展乃至传媒发展的整体战略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研究中,根据集团领导提出的“联系实际”的要求,给集团领导班子做决策提交了许多有价值的报告。
由于他的研究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因此他的出站论文报告也就具有较高的价值。我们从他这部以论文为基础写成的专著中可以看出,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解决当前的问题与实现长远发展战略目标的结合等方面,思路明晰、分析到位。文章沿着战略决定体制,体制决定机制,机制决定活力,活力决定效益。效益决定发展的研究思路,重点研究当前制约和影响报业传媒集团发展的主要问题――战略和管理体制。他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传媒集团要想进一步快速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紧紧抓住两个利器:战略和管理体制,即首先必须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其次必须在正确战略的指引下,实现从“单体企业”管理向集团化管理的转变。专著还通过分析影响传媒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发展趋势和我国传媒业市场的整体情况和特点,设计了传媒集团战略管理的理论框架,并提出了传媒集团的切实可行的战略发展路径。在分析传媒集团的经营管理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型现代大型传媒集团要求的母子公司体制,并系统地研究了传媒集团的集团化管理。这些都是当前和未来传媒产业发展必须回答和解决的问题。有现实意义,也有前瞻性。
当前传媒产业发展存在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障碍。未来战略发展也不是很清晰。许多地方对传媒产业的改革发展并未真正达到“高度重视”的程度,谈论得多,研究却不深,具体措施办法更是缺失。我们期待郭全中这一专著能成为推动这一领域研究的共同财富,好的思路和设想自然可以复制过来实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加以发展;不足之处,也可以通过探讨加以完善,并不断超越。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来研究传媒产业,不断开拓创新。传媒产业的发展就大有希望了。
篇4
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起步较晚,毕业论文尚未引起充分和广泛的重视,高校中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新闻院校比较早且有计划地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但多是以选修课形式开设的,如2004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新闻传播信息技术学院首开《媒介素养专业》公选课,同年10月,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创建并开通了中国大陆第一个媒介素养专业网站(WWW.medialiteracy.org.cn)。近几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一些高校也开始面向全校大学生开设了媒介素养教育选修课程。到目前为止,我国仅有中国传媒火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出版了儿本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和教材,如张开的《媒介素养概论》,蔡帼芬等主编的《媒介素养》,陈先元的《大众传媒素养论》,邱沛篁等主编的《媒介素质教育论集》等。同时一些新闻传播期刊和网站也登山了大量的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文章,高校硕、博研究生中也出现了有关专业论文,这都标志着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研究水平在逐步的深入和提高。可喜的是,2002年中国传媒大学正式成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中心;2004年高等教育研究所设立媒介素养教育专业硕士点;2004年10月,以“信息社会中的媒介素养教育”为主题的首届中国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中国传媒人学召开;2006年6月,复旦大学媒介素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另外还有大量相关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个案研究出现,如调查发现,上海火学生对媒介的表征和建构能力缺乏足够的判断和警惕,获取利用信息还不够积极主动,参与媒介互动和媒介内容制作的人数比例较低等方面存在着媒介素养的缺陷等。
总之,社会各界对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促进了媒介素养教育各种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发展。
二、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与必要性
1.媒介素养教育的现实性
最初,以李维斯为首的英国学者是出于对大众传媒文化的强烈批评,才开始倡导媒介素养教育的。直至上世纪90年代,由于大众媒体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欧美国家更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信息时代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必备的基本素质,并把媒介素养教育作为青少年的通识教育,作为一种综合能力的培养训练,而今,全球化的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成为一种现实。在我国,大学生对网络、手机短信、校园DV等新媒体的接触与使用率越来越高。可以说,大学生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新兴媒体的主要接触和使用者。然而,在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定型的时期,可能会受到媒体的某些误导,甚至是诱导和某些不良暗示,可能会影响到其价值、行为判断的偏颇。2003年3月哈尔滨某大学生创作并演唱的FLASH作品《大学自习室》在高校中几乎有口皆碑,但其中展示的某些大学生形象却令人担忧;2005年4月四川成都某学院的4l位在校男女学生露天,上演了一幕名为《41》的行为艺术:以身体组成电子邮件符号“”,此行为艺术在社会各界也是褒贬不一现代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的发展也越来越个性化,这些在当代大学生身上的体现尤为明显,但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认识、分析和判断等系列媒介认知教育,可能会对其媒介素养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2.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2006年l0月,一组以中国人民大学为背景的女生“露腿学士照”在网络上引起巨大争议,中国人民大学方面则表示,大学生的自由开放思想不应该受限制;2006年10月中国戏曲学院大四女生,自称为自居易后代,被网友称之为“国学辣妹”,其针对孔子的大胆言行在网上引发热情“辣评”一片。在大众传播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校的大学生的注意力从诸如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的火众媒体逐渐转向手机短信、网络、DV 等新兴媒体。然而,从诸多的传媒事件中我们感觉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能力的缺失,特别是对媒介素养教育有着重要影响的传媒认知能力的教育需要进一步加强。互联网的开放性吸引了整个青年群体,而大学生又是这个群体的主力军,他们可以利用手机、视频、QQ空间、博客等传播着自己的个性人生,但是如果没有正确的媒介观念与媒介素养,可能会对社会起着负面影响,对青年群体的社会认知和媒介认知起着消极作用。同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高校传媒教育研究理论的提升,也为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可能,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论文和专题讨论也越来越多,媒介素养教育在理论和实践上均不再是纸上谈兵。大学生群体容易为新的技术、新的潮流所吸引,对于互联网上新鲜的东西有着无限的好奇和求知探索,而目前我国高校传媒教育课程体系如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广告学等学科体系均已成熟,加上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等学科课程的支撑,它们能为善于探索求知的学生群体提供媒介素养教育的坚实专业知识基础。
三、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途径
正确认识媒介素养教育的历史与发展概况,硕士论文有助于我们在学校甚至是在社会各个层次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有多种途径与方法,作为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关键问题还是在于以下三点:
1.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
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是理论教育课程体系的确立,必须有一套成熟的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体系。目前诸如《媒介素养概论》、《媒介素养》等专门教材已经出现,加上传媒教育课程列:广播电视学、新闻学、传播学、电影学等学科体系的诸多课程,已基本可形成独立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教材、专业论文和专业教学、研究人员的出现使该课程体系的开设成为可能。各个高校可以开设《媒介素养概论》、《媒介文化》等必修课程,同时辅以《媒介伦理学》、《媒介认知与文化》、《人众传媒与社会》、《理解媒介》等选修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给大学生提供全面的媒介教育,丰富利发展他们对传媒的认知与了解,从学习、认识传媒中发展其媒介素养,从而达到提高个人素养的目的。
2.学生参与传媒实践能力的提高
日新月异的互联网世界对于大学生是具有强大诱惑力的,在媒介素养教育理论课程的基础
上,要注重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更多地给大学生创造参加传媒实践的机会。他们每天都在网上体验着信息时代的传播乐趣,但也因为意识上的薄弱和缺乏把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他们可能沉迷于传奇、魔兽等游戏的虚拟世界,他们可能热衷于FLASH、DV的制作来展现自己多姿多彩的学生生活,他们可能醉心于论坛(BBS)、QQ空间、博客的制作与维护,但是“铜须门”事件、“国学辣妹”甚至是更多的网上“愤青”“网络暴民”却使我们认识到当代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缺失,因此,必须要用正确的媒介素养教育来教育大学生,培养他们的认知能力、动手能力,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基础上有更多的自我约束,有更多的责任意识,不至于自己的个人行为对学校、社会有负面作,也不使自己受现代媒介技术发展消极作川的影响,从而达到正确的认识媒介、理解媒介、运用媒介,提高传媒实践能力为自己认识社会、发展个人综合能力服务。
篇5
(二)影视传媒产品制作和传播方式的变革
传统影视传媒业在信息数字化的环境中,正与网络等新媒介相互融合,传播模式正从单向转向互动,传播主动权向受众转移,从而形成了资源共享的供应中心,延长了传播内容产品的价值链。受众角色也已从单方面的接受信息演变成了拥有充分的互动和自由,可以轻易地参与文本生产和意见评论。如大多数报纸网站都已经建立互联网门户网站,并延伸到了手机端的app软件和微信公众号;电视频道或者栏目纷纷与网络、移动通讯运营商合作,开通了互动空问、视频点播,乃至策划大型活动以吸引年轻受众等。媒介融合拉近了内容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使得传媒产品在传播中的类型更加多样化、人性化。
(三)影视传媒市场竞争基础的变革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传统的影视传媒业不断遭受冲击,但这也是时代给予的新契机,从侧面推动了影视传媒市场竞争结构、竞争权利的转换。新兴媒体应充分把握机遇,正视对传统影视传媒业带来严重危机。原来产业之间的边界和特性都将进行重组,企业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都在发生变化,市场竞争规则也在随之变化。新媒体最显著的特征是“免费”,大量免费资源的出现对于传统传媒产业链是最大的冲击。传统影视传媒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需要进行价格调控,这使得产品经营和盈利方式都将面临着严峻挑战。这样在全媒体时代影响下,新媒体就弱化了传媒产业中的自然垄断属性,使得市场竞争也从资源的垄断转向共享。
(四)影视传媒产业创意思维的变革
全媒体的信息化发展十分迅速,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和受众口味,影视传媒产业中创意思维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发展创意思维也是影视传媒产业的重要变革方向,其中传播内容的创意包装、传播产品的推广、品牌构建等正向着独创性、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方向演变。影视传媒产业在媒介融合下将在用户体验创新、互动创新、运营创新和内容创新上带来新的产业发展特征,使得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转变,产品运营从单线销售向综合的互动内容运营转变,产业话语权将从内容创新主题向服务主体转移,整个影视传媒产业正改变滞后的产业链和游戏规则。
二、国内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的传统模式
(一)传统培养类型
从整体上看,国内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侧重于学术型人才,在课程和学位论文上都注重理论研究,缺乏实务训练。影视传媒类专业在专业硕士学位中设有新闻传播硕士和艺术硕士,但收效甚微。影视传媒类研究生培养类型阶段分MA和MFA两个方向,普通硕士(MA)主要学习和研究电影理论知识;另一种为艺术专业硕士(MFA)专业的多为电影制作,此类人才主要从事电影制作要、写作、导演和后期工作。大多数高校把培养重心都放在了理论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影视实务方面技能,从而造成了一种“闭门造车”现象的出现。
(二)传统培养方案
当前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是由高校相关部门与导师沟通协商共同制定的,学制一般为两到三年,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两个阶段。在课程学习上实行学分制,分为学位公共课、学位基础课、学位专业课、选修课以及必修环节等。学位论文包括开题报告、论文评阅、论文答辩等环节,这些必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硕士生本人独立完成,研究生阶段毕业一般以是否通过论文答辩决定。国内一般综合类高校在影视传媒专业的培养上都把重心放在了理论学习上,通常都以完成学术论文为毕业要求,在整个研究生学习中很少有拍片实践课程,也不会以拍毕业成片作为毕业要求。框架式的硕士培养方案并没有对学生本科的学习起到一个很好的承接作用,其不能满足影视传媒行业对专业影视人才的培养要求,这种目标定位的不准确直接导致影视类硕士教育在理论类和专业实践型研究生培养方面比例失衡。影视行业中技术和理念更新的速度日新月异,若无法根据时代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就会导致教学内容过时陈旧,使得学生毕业后无法适应当今的就业形势。
三、影视传媒类硕士生培养模式转型的传承与创新
(一)完善课程体系结构
全媒体时代对人才的需求偏向多元化和复合型,专业型院校可因地制宜,建设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以吸引学生,或据自身多民族文化的特点,逐步在课程建设上注重多元化、国际化等特点。我国的影视传媒在学科建设上应该有更加丰富的本土课程特色,将历史资源与现代学科理论相结合,以培养学生审视世界的能力。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要注意与本科生课程之间有所区分和衔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专业型影视传媒人才向复合型全能转型
影视传媒类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我们应该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方向”的模式设计课程体系。基础课程包括新闻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与影视传媒人才知识结构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在课程设置中,要相应压缩专业课程的比例,增加素质课程的比例。同时,要将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分解,通过相应的课程板块教学予以实现,使学生的所学与社会需求挂钩。教学重点必须落实到教学生怎么动手、如何操作、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影视传播专业实践性教学而言,是要注意培养学生制作影视节目的基本能力。通过课堂理论教学与课下实践的结合,使学生从电视制作的整体架构上了解电视节目的生成过程,以及在制作的各个环节中需要使用到的设备和基本使用方法。
(三)师资队伍从单一型向一专多能型转型
国内多数高校对全媒体教育缺乏教学经验。为了解决普遍存在的师资匮乏问题,一方面,我们可以优化学校的人力资源,将影视传媒专业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资源重组;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参与媒体实践,通过跨媒体的采写编评等技能培训方式提升教师的业务技能;同时,还可以引进媒体资深人员走进课堂教学,构建业界与学界的长效互动机制。学院应加强与世界各国电影院校、著名电影制作公司、国际间著名电影、电视公司、学术研究机构、科研机构的联系,开展多种双边合作和交流。
篇6
美术展览并.只足简单的美术作品陈列,若要最大限度的发挥美术作晶的魅力,除了美术作品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外,传媒展览的艺术性也会给美术作品增加传播作用美术展览作为一种传播艺术语言体系,在展览过程中体现的不仅只有运作方式和操作技巧.还包括选题视角、人文理念、艺术内涵,主爱就足展览的艺术性问题;许多的学术团体、展览机构或美术馆都研拟自己的策展决策模型,使展览信息的传播快速、广泛的送达到接受者,从而使展览的信息得到较好的传播,但,这种展览模式的套用仅是适应市场快速发展的一种需求,从展览的本质日的h{发,体现艺术魅力,展览还需要奉身艺术价值.规范的、科学的展览流程中加入丰富的艺术元素将使展览更可观、可研存现代传媒中美术展览中加入艺术元素主要有以下具体环节:
选择美术作品的艺术件,举办展览前期需要一份洋细的调查和预测,凋查预测;展览对象其可行性并提出.之后制定详细流程计划全面精心的前期策划至关重要.是美术展会成畋的第一步一前期准备完毕就是选择艺术品,如果是官方展览,这美术作品来a不同的机构;如果是学术展览.主要来自美术专业机构等;如果是商业展览.很多米自、厕廊和收藏机构,美术作品的选择足根据展览的日的而定,确定展览的主题.定位是什么性质的展览来选择所展览的美术作品,但是其中有个协调的过程,无论什么性质的展览,都需要分类进行,所以美术作品的选择就需要考虑到展览目的和作品分类问题,也就是整个展览主题的艺术性统一、和谐:没计展览空间的艺术性展览的具体展现内容包括美术作品、际签、l_f文镶板凳,有时也包括目录根据作品数量、作品风格、作品定位等对建筑环境进行与作品相协调的设计,包括展览柜台、展览框架、照明选择等。掌握展览室内总体设汁风格,设定总体环境色调,在此环节最为重要,除以上因素外,展览的氛同还需要环境的衬托和强调,涉及到色彩和诸方面,定位色彩元素对展览的艺术性有良好的调节视神经作用,所以色彩常被人视为精神上、感情上的重要语言是有道理的,它确实能激发人的各种感情表达。暖色传达给人以兴夼,冷色给人平静、清爽的感觉,而黑色白色则给人以严肃、素朴的感觉,灰色给人以安详、舒适的感觉=不同色彩的搭配、变幻、调和.更加显现风格迥异的感官映像,给人多种媒介汁感觉,它能更深刻的吸引人,达到传媒神经的最高境界,加强造型的效果,它直接地、更好地传递展览的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影响。除色彩不仅给人以美的感觉,同时还会带来更多的联想和思考。
展览中色彩的运用在现代传媒中要有穿透力和时空感,要做到传递的感官丰富性、多样性,就不能仅停留在色彩的形式变化,展览空间色彩设计的真正灵魂其实来自于设计师的意设,没有意念的空问色彩传递,无异于一具空有漂亮的色彩躯壳,只有将创作意念配合色彩元素融人卒间设计中,设计才有灵魂,那些颜色就会向观众传情达意,发挥色彩对展览的配合、衬托灵动作用。传媒色彩的单纯、明确有很强的符号性,适合学术性的展览和宣传,这类的色彩设计相比展览在目的l:更加着重传媒本身的价值,它能有效地统一总体特征,突出个体面貌,对作品起到较强的衬托作用;强烈的色彩对比会刺激人的感官,引起某种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这样的色彩应用于集体展览宣传上,可以融合作品的多样性,统一展室视觉;柔和微妙的色彩则含蓄内向,令人细细品味,对民族风格、乡土风格的展览而言是再合适不过的色彩设计:因此,美术展览的艺术性和现代性在当今的传媒视觉冲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单纯的色彩使展览的个性明显,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力也强;丰富的色彩能极大满足视觉审美,带给观众更加全面的视觉享受一色彩是展览艺术的完善和补充,通过色与色之问的合理配置.以及色与色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达到色彩的和谐,构建统一的展览,延伸空间影响例如,补色是视觉对立中最具有对抗性的,而在媒体补色中一旦得到调和而形成更加完美统一,并通过今日的上具:相机、电脑、电视电影等来实践三类展览媒体激荡人心的和谐的力体日的。色彩具有不稳定性,色彩的各要素之间又相互依赖。在展览空问色彩设计中,在灵活运用各种形式法则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整体效果的把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色彩审美形态。设计者运用色彩艺术知识与应用表现相结合,完成色彩语意,不管是哪种形式,色彩理论是有章可循,可以把握的,恰恰相反,激发全新的想象,找到突出的个性(潜能的独特的特征),结合色彩表现的创意,将全新的演变转化成展览的个性色彩。前者是凭直觉,后者是熟练掌握了知识后赋予的展览空间色彩的主观表现,即精神的前者是直观的观察和表现色彩。所以,在当今设计思想的进步下,我们要努力打破常规的传统色彩设计方式,从模仿的技术导致的程式化中的转换成创新思维的设计,也是目前的理念j就空间艺术性设计还需要细致到作品位置的摆放,充分考虑到展览参观者实地的参观路线,让作品尽收眼底也是美术展览艺术性的一方面。总之,经过周密考虑而将展览空间设计得富有艺术性,让美术作品在富有吸引力的建筑环境中展出,能够给参观者提供激动人心的环境,激发他们对作品互动的兴趣。
宣传展览的艺术性。利用媒体是当代艺术活动的特色之一,媒体与美术展览便成为不可分的孪生~对,构成美术活动的一体。诸如办展览前的新闻,展览前后的媒体报道和刊登作品,就成为一种必然的行为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媒体的宣传作用不可忽视,尤其在现代传媒如此发达的阶段,很好的运用传媒这个媒介,美术展览的影响力将极大的提高,因此有效地利用媒体发动广告攻势,是抢占宣传策略高起点的必然手段。艺术与媒体的关系在各种社会关系中得到展开的,又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显现出媒体的影响力,如何有效地选择媒体,就需要把握传媒特点,选择恰当的操作方式,根据展览性质、地点、观众的层次有的放矢。作品是基石,传媒是外衣,现代艺术的发展是在许多不同层面上展开的,一者属于消闲类艺术,在众多人群的支持下,表现出一种主流性的态势,它所反映出的是艺术本体上的问题,对于艺术未来发展的贡献确有限,但是,它已经成为媒体主要服务的对象。另一方面,属于少数人群体的艺术另类和新兴艺术,如动画,以其实验性的新奇和感官的刺激,又成为媒体猎奇的目标,艺术成为媒体娱乐大众的素材,是媒体的造势,推进了这一潮流的前进。所以说展览是美术作品借助媒体走向社会的平台,它与媒体的宣传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具体到美术展览的宣传不可或缺的需要准备是展览相关资料,例如目录、画册、光盘、视频等,方便参观者的快速了解和收藏。同时,展览之余,整理美术作品出版画集,能够进行学术研究、·收藏和延伸扩大展览的影响和典藏。
提高展览的艺术性应注意到的是:制定科学的展览模式,融人艺术的创新。展览的艺术性首先在策展环节中就应提倡,中国美术展览的现代格局已经明显,但是在体制上尚缺一个基本的模型,展览决策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少形成严格的决策模型,由于决策失误的可能也比较大。
因此,要提高美术展览水平和其艺术性进而能与国际同行接轨,加强展览决策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科学的决策艺术媒介做衬托。从目前情况来看,美术展览策展决策模型应基于科学的专业学术理论和深入的调查研究,必须做到不仅要充分了解展示与宣传的内容,而且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专业学术团体和展览机构与之相关的动态和艺术市场状况。在科学展览模式的应用中,需要根据各个展览的特点,融人创新元素,配合作品内容。进行品味艺术新颖形式的布展,吸引更多人的关注。观众看到作品后,所得到的传媒作用,媒介的影响何等的深入人心并一望可知。
色彩是展览艺术性表现的最直接工具。色彩是装扮展览空间、衬托作品表达、提升展览艺术品味的重要工具。美术展览中色彩的艺术性,最起码要让色彩符合展览的层次定位,表现到作品的特质,这就是说展览在空间色彩上注重了情感,也是以理念为根本、色彩为方式完美体现展览空间设计的表达。
请进展览参观者奉献艺术大餐。作为国家美术机构、学术团体或是美术馆,是最大的传媒传播机构,其所策划或举办的美术展览是面向广大群众的,无论是主题性展览还是实验性展览,都必须考虑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首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地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作为学术性的展览,使观者更有理解性的互动,不仅是层面上的观赏,还要切实的理解。另外,展览作品的风格、形式、内容、材料有不同的样式,展览还必须就此考虑作品与观众的交流问题。从美术展览的组成部分说,举办作品展览首先要考虑的是参观者。在分析并确定了参观者数量最多的那类后,按照其身份和分析参观目的进行布展,不仅仅是符合参观者的欣赏口味,应该是对参观者对展览受欢迎程度上将有很大提高体现以人为本,为艺术而展。欣赏美术展览的另一种目的是在休闲享受的同时,媒介的艺术性深人人心,让参观者陶冶在艺术的氛围中。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在某些情况下,对观众进行引导和演讲,会给人们了一顿艺术盛宴,也是增加了展览的艺术性的又一窗口,体现媒介中的新的理念。
篇7
Key words: literature;science;combination;media of science popularization
中图分类号:G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304-04
0 引言
科普内容很广泛,本文主要聚焦于创新科普途径的建设。科普创新不只是一个理论的界说,它的一个重要实践目标是建构有吸引力的科普创新途径。科普传媒是构成科普实力的重要元素。科普传媒是指传播科技知识的载体,包括与科普有关的报纸、杂志、图书、影视、广播、电视及声像制品和网站等。每一个要素不断优化,就意味着综合科普能力的不断提高。针对河北科普传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如,原创性科普佳作比较匮乏,创作手法单调创新性不强,大众传媒科普功能未能充分发挥等,本文旨在找出一条优化河北科普传媒的创新途径。
优化科普传媒工作需要在保障知识科学性的基础上,在内容和形式上再进一步创新。科普处于科学和人文的边缘,科普创新是科技原创新基础上的再创新,是一种综合创新。科学技术是面对自然的创新,而科学普及则是面向人的创新,因此从知识领域上看,科普创新就是以科技知识为基础的人文创新。科普途径是多样的,而文学途径则是我省急需加大力度建设的。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发现河北科普传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索优化河北科普传媒建设的创新途径。本文的假设是发展科普文学对每一种科普传媒要素都有正的相关性。
篇8
一、专业简介
数字媒体艺术:本专业依托上海师范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办学优势及人文环境,拓展“技术+艺术”的办学特色,注重实际技能训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旨在培养中国数字传媒领域优秀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IT技术、艺术与美学、平面设计、Flash和三维动画、微视频编创、从而掌握数字技术在新媒体艺术领域和移动多媒体艺术领域中的应用原理、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并通过系统的创作训练,获得实践经验,可在全国媒体行业系统和文化部门从事平面数字媒体、动态媒体艺术、影视特效制作等工作。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数字媒体艺术概论、视觉传达基础、设计与美学基础、数码摄影与图象技术、数字画面艺术、数字图形设计、平面动画、三维动画、摄录像艺术、录音与音响艺术、影视编辑艺术、影视特效、微视频编创、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等。
二、招生专业、人数和收费标准
专业名称
学制
招生地区及人数
学费
(元/年)
备注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山东
江西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10
5
4
4
8
篇9
关键词 ]媒体融合 信息服务 舆论引导
“我们面前应有尽有,我们面前一无所有……”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时的描述,几近成为当代传媒生态的写照。互联网浪潮汹涌澎湃,新技术、新介质、新载体层出不穷,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纵横驰骋,但大部分传统主流媒体依然在困惑中苦苦探索转型突围之路。
今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媒体融合发展从媒体自觉探索上升到国家战略,并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系之中。
这份中央文件引发的思想解放热潮方兴未艾,并必将掀起传媒业界一场深刻而伟大的产业革命。本文拟结合一个省级党报集团的实例,就融合发展的路径及商业模式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融合发展:传统媒体蝶变的必然选择
“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个名字”,对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来说,努力的方向就在于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唯其如此,方能危中寻机、衰中求兴,进而化蛹成蝶。
监测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报纸订阅零售总量下滑10.83%,广告刊登额下降8.1%。伴随着新兴媒体日新月异的勃兴,传统媒体到底失去了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宋建武的答案是,失去了社会信息整合平台的地位!从而失去了议题设置功能,也失去了作为商业信息传播主渠道的价值。解决方案只有一个:借力融合发展,重建平台功能。
梳理学术界对“融合发展”的探讨(详见表一),不难发现,媒体融合发展极有可能导致整个产业的重新布局,并将引领传媒产业今后的发展方向。
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新媒体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极大改变了新闻生产方式,也深刻改变着媒体格局和舆论生态,新闻传播正处于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站在这一历史节点,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从美国纽约时报推出数字化报纸,到英国金融时报采用“网络+报纸”的捆绑销售:从人民日报客户端隆重上线,到上海澎湃新闻短时间内风生水起,媒体融合发展大势渐成(详见表二、表三)。
就现阶段而言,媒体融合已脱离了以往依靠外部的力量使媒体结合成一个共同体的初级阶段,而迈向全方位融合阶段:1、渠道融合: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整合渠道资源实现内容共享;2、组织的融合,各媒体间人员、管理、文化的互相渗透深度融合:3、资本的融合,传媒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完成对其他媒体资源进行重组并购。总体来讲,融合发展已迈向渠道多元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的深度融合阶段。
二、红糖与火柴:跨界服务催生新兴市场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到供销社凭票去买红糖经常会搭售火柴,因为火柴一旦积压就会受潮报废。在今天看来,可以像卖“火柴”一样去推送新闻,而“红糖”便是稀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能给予营养、滋养和甜头的物品,那就是服务!
媒体融合发展的一条重要路径就是要凭借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网络技术创新媒体传播方式,从而转向现代信息服务业。浙报传媒通过收购游戏公司,将数以千万的游戏玩家转化为传媒受众的做法就是一种尝试。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自主研发的楚天神码功能性新闻客户端,不仅通过跨界服务创建了新的舆论阵地,而且催生了新的信息服务市场。
2012年8月,腾讯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访问湖北日报时提示,要特别关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当年11月党的十八期间,湖北日报开设“二维码上看盛会”专栏,使读者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可以直观视频新闻,使传统平媒升级为全息媒体。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体验后指示:“湖北日报利用‘二维条码’,通过手机将报纸内容和网络视频联系起来,这是宣传报道上的创新之举,要进一步开发利用好,提升党报影响力。”
2013年5月16日,楚天神码客户端经过4个多月的技术攻关,完成从报网融合到新闻客户端的跨越,正式在全球两大主流平台苹果、安卓全面上线。
“神码,神一样的码”,神码不仅可扫二维码,而且可以扫所有商品的条形码,一扫就可在手机上查到该商品产地、生产日期和在各大商场的价格,这种“扫码查价”功能一推出就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并因其权威性、准确性一举战胜市场上单一的查价软件。
神码还推出“码上惠生活”,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享受商品优惠打折,目前已与上百个商家合作,推出上千种打折商品,为用户带来实惠。“扫什么,得什么”一度在武汉地区成为年轻人的口头禅。
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神码开发出电动车专用的防盗追踪仪,车主可通过手机上的神码客户端实时追踪电动车,一旦车辆位置异常就会自动报警。神码北斗追踪仪一问世就引起市民的追捧。而仅在湖北,追踪仪的潜在市场空间超过十亿元。
到今年年底,神码用户数量有望突破300万。最令人期待的是,目前神码正进行技术升级和新闻改版,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筹资建设省级食品药品溯源监管平台,这一平台开拓的直接市场高达上百亿元,关联市场达数百亿元。(图1、2)
楚天神码初战告捷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基于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的“服务+新闻”的产品接连推出,初步构建起一个新产品方阵:
——“去运动”客户端,与湖北省体育局联合开发,2014年7月14日上线运行,每月有超过50万人次免费或低消费享受了政府购买的公共体育服务,这一体育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图3)
——湖北手机报,2013年8月15日上线,快速拓展地方版、行业版、企业版等20多个细分市场,目前订阅用户突破500万。最近,以4G技术为基础的视频手机报已进入测试阶段,有望成为全国第一个正式上线的视频手机报。
——政务微信群,2013年8月8日,武汉交警微信公众号上线,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用微信查询机动车违章、罚款缴纳、驾照扣分、交通路况查询等多种功能,引起公安部高度重视,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此后,政务微信群陆续推出,拟在湖北代建2000个政务微信公众号。
“用户即市场,产品即服务”,秉承这一理念,湖北日报创建了基于31(传统互联网Internet、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新媒体新闻信息服务平台,业务形态涵盖新闻网站、手机报、舆情服务、户外媒体、动漫、移动客户端、电子商务、金融信息服务、无人机航拍、大数据服务等,日均受众突破3000万人次。
三、市场倒逼:机制改革释放新闻生产力
“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王菲在《传奇》所唱的正是我们媒体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在喧嚣纷扰的信息时代,要想让人记住新闻的“容颜”,首先要争取让人“多看一眼”。为了这“一眼”,必须要改革传统的体制机制,让融合发展进入化学反应阶段。
2013年,湖北日报自主研发并建设了全媒体指挥中心,集同步视频采访、全媒体编辑、实时、舆情监控等功能于一体,构建了前方采访、后方编发、受众互动的新型采编模式。同时加快研发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省17个地市州进行24小时监测,发现舆情信息及时反馈,并提出处置建议,使舆论引导更加及时有效。
2014年6月10日上午11时许,舆情监测系统监测一条信息:“潜江市浩口镇第三小学教室2楼发生社会人员持刀和疑似爆炸物劫持老师事件”。收到线索后,值班编辑一边与驻当地记者、通讯员联系,获取更为准确的第一手信息,一边安排记者赶往潜江现场采访。
经过认真核实,12点15分,荆楚网首发《潜江浩口三小发生劫持事件歹徒张某当场被击毙》,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转载,公安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当即做出了批示。但同时,警察果断开枪击毙劫持者的细节,也引起了部分网民的质疑。
通过对舆情系统检测信息的分析研判,舆情小组很快做出处置方案,以重点报道秦开美、王华林接力换下被劫持师生的方式,将舆论关注的焦点从“果断开枪”转移到“接力赴险”上来,配合新闻漫画、网络评论表现方式,通过神码全媒体新闻客户端、湖北手机报、微博微信、社区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生动刻画了两位英雄人物形象,很快赢得了网民的赞许。次日,湖北日报就此以“接力赴险、义勇担当”为主题刊登的深度报道,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短短4个小时内,两位重大典型人物就被推向全国。记得在2009年12月24日,长江大学生手牵手结成“人链”英勇救人事迹,中央地方多家媒体联合报道,花了近7天才在全国引起反响。
全媒体指挥体系只是湖北日报采编一体化机制中的一环。按照“线索共享、采访同行、全媒体互动、多平台呈现”的要求,网媒记者每天参与湖北日报采前会、编前会,通报网络舆情热点和网民爆料线索,并从纸媒选题中挑选适合新媒体呈现的线索予以跟踪报道,重大报道纸媒与网媒记者同步采访,根据各平台需要进行个性化呈现。
早在三年前。湖北日报出台了纸媒向新媒体供稿制度,要求纸媒采编人员第一时间以快讯形式向网媒发稿。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网媒及时发快讯、网民互动看反应、根据热点挖深度、精品报道见纸媒”的传播链条。在今年对刘汉刘维等涉黑案件庭审报道中,湖北日报报道组按照网络特色第一时间采写图文报道在集团旗下所有新媒体载体进行推广,覆盖2000万荆楚网用户、500万湖北手机报用户、700万集团报网官方微博粉丝、80万楚天神码新闻手机客户端用户、1000多块电子阅报栏,实现了庭审信息的全覆盖。#刘汉刘维案庭审#话题多次被网友顶至新浪“微博热门话题榜”。刊发的近百篇长篇深度报道,被境内外媒体纷纷转发转播,有效引导了舆论。(图4)
2014年7月1日,整合了湖北日报旗下新媒体方阵的荆楚网成功挂牌全国股转系统,证券代码830836,成为全国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省级全国重点新闻网站,同时也为湖北日报媒体融合发展找到资金杠杆。
媒体融合发展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实际工作,我们深切体会到,资金、技术问题不难解决,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克难攻坚也可取得成功,最大的难题在于推动融合发展所需的骨干型人才、领军型人才。诚如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 Ronald.H.Cose)所指出,“中国日益增加的金融资产盈余与巨大的人才赤字相匹配,这种尴尬而刺眼的不平衡,揭示了目前中式市场经济最严重的缺陷。”
在传统媒体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记者群、读者群和最丰富的业态:在新兴媒体领域,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用户群、最丰富的应用和最活跃的市场。媒体融合发展,必将造就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数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让中国声音影响世界,成就梦想。
参考文献:
[1]吴昊天:《以媒体融合发展模式探索传媒产业新型发展之路》,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10
[2]方雯:《确定的未来、不确定的现在》,安徽大学学位论文,2011
[3]姜帅:《媒介融合下传统报业的发展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2
[4]李兴平:《媒介融合下的报业集团发展》,广西大学学位论文,2008
[5]桑翔:《中国媒体融合的现状、模式和趋势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9
[6]黄艳,:《人民网新媒体品牌传播策略研究》,《中国报业》2014年第8期
[7]赵国柱:《太报集团报网互动和新媒体发展的探索》,《城市党报研究》2011年第4期
篇10
小众传播是相对于大众传播而言的。在小众传播时代,受众不再是笼统意义上的一群人,而是按照年龄、性别、种族、收入、职业、教育水平、兴趣爱好等因素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群体,媒介根据不同群体的特征提供其需要的信息,也根据同一群体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应的信息。
1.消费者对大众媒体产生了免疫力。数年前,还是传统三大媒体报纸、电视、广播的黄金年代,受众选择余地少,当时的消费者对其非常忠诚。
2.大众媒体数量爆发式增长,严重过剩。现在顾客所接触的传媒数量是以前的数十倍,所接受信息量更是以前的上千上万倍。每一种媒体的增长都会给受众带来分流,广告在所投放媒体上的效应当然进一步削减。
3.观众分化。雀巢英国市场营销部门把今天一个巧克力品牌的成本和24年前作了一个对比——今天每项电视广告的效果只相当于24年前的13%,价格却贵了6倍!
4.大众媒体的受关注度不断下降现代社会的人脑子里装了信息过滤机,他们只对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关注。
5.新~代的消费者的媒体倾向开始转变。新一代的消费者和40岁以上的消费者完全不同,他们主动规避广告,也主动的搜寻他们需要的信息。
二、小众传媒的起源、发展与现状
“小众传媒”顾名思义,就是满足少数群体个性化需求的传媒文化。
相比于大众传媒,小众传媒更能找到人们的求异需求。通过小范围传播辐射,针对目标人群作出精准传播。
一)小众媒体主要分类
目前我国形成规模化市场的小众媒体主要有:网络媒体、楼宇电视、户外小范围内传播媒介(擦鞋机广告、洗手间广告、公交车内广告等)、售点媒介、接触型媒体(宣传单,桌面媒体等)、手机媒介、POP、DM、产品包装捆绑等。
二)小众媒体产生缘由
1.大众传播自身的分化。由于媒介之间的激烈竞争,大众媒体出现了小众化的端倪:大众媒体出现了各种专业版块、栏目、时段,以满足特定受众的需要。
2.网络传播迅速的扩展。网络传播从外部加速了大众传播的分化与裂变。
网络传播兼具大众传播、个体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的特性,被称为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大众传播自身的分化与网络传播迅速的扩展,其结果便是共同打造出一个“小众传播时代”。
三)小众传播的特点
1.受众数量不再庞大,传播内容细化。小众化传播不再追求受众数量上的庞大,而是着眼于特定的受众群,为其提供符合口味的信息和服务。
2.受众的主动性增强。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要什么样的信息,选择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获得信息。
3.传、受者之间的互动频繁。大众传播是单向性很强传播活动,在小众化传播时代,传者与受众之间的鸿沟被填平了,传、受者之间的区分模糊。人人都是传者,人人又都是受众。
四)小众媒体蚕食大众传媒市场
近两年来,小众媒体和外围媒体的大量涌现和异军突起成了营销界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中国,楼宇液晶电视、短信媒体等小众媒体每年以两位数的增长率发展,市场份额不断加大。而反观当今全球主流媒体,无论数量、从业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削减。
三、路在何方——小众传媒的未来
近年来,广告效果评估、“垃圾短信”、“广告效果日渐降低”似乎触发了小众媒体的命门和天花板。小众媒体要想颠覆大众媒体,目前看似不可能。笔者以为,小众媒体最主要的工作,应是集中力量做好细分市场、精准传播、个性化传媒,不必在大众市场上急于与大众媒体逐鹿。
一)发掘出更细分、更个性的小众媒体
精细的了解、研究和掌握各种群体的活动规律与习惯,围绕着他们的喜好特征去推出真正具有吸引力和独有的媒体来。
比如伦敦地铁广告,车身、电梯、墙面、地铁报、刷卡器,各类广告见缝插针。再“刀枪不入”,也会在某个时点被它“击中”。
二)规避法律风险,不做暴力广告、垃圾广告
短信门给了小众媒体一个深刻的教训:发掘个性媒体,贴身传播给客户,并非要实行暴力式的强迫客户接受广告信息。如果二者混淆,小众媒体可谓走入了大众媒体的老路和死胡同。
篇11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篇12
一、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趋势。
随着新闻装备、人们思想观念、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提高,新闻传播学得以飞速发展,并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与特点。
(一)、新闻学与传播学的相互交叉融合。传统的新闻学研究突出实用性质,淡化理论性。传播学被引入新闻学界以后,新闻学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研究领域,它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等多种传播媒体或形态,而且涉及了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的内容。这种融合不仅是原来两个学科的融合,而且与传媒活动相关的各个学科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新闻传播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这就要求必须创新现有的课程设置以及教材内容的划分方式,重新构建一种适合新的环境条件的新闻传播理论。
(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领域正在不断扩张。近年来,中国的传媒处于大整合的时期,传播业急速膨胀,传媒每日每时与社会发生互动,矛盾冲突的频率上升,新闻官司增加,社会对传媒职业道德不规范的指责增多。因此,传媒业自身的法治建设和职业行为的规范化,越来越成为学界关注的问题。传媒经营、新闻法治与职业道德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
(三)、新闻传播学的内涵不断拓展。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广播电视特别是电视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从行政、综合市场、专业市场三个角度看中国电视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电视产业呈现三大发展趋势:政府导向让位于市场导向;民营电视业将成为市场上的一支重要力量;电视资源要素的流通和集中同时进行,形成区域性传播中心。
二、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渊源。
英国作为主要的西方发达国家之一,在近现代新闻传媒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新闻传播学教育源远流长。
(一)、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起步较早。
英国最早的日报《每日新闻》创办于1702年,是世界上较早采用双面印刷并分栏、较早形成近代日报形式的报纸;1851年出现在伦敦的路透社,是世界上首批诞生的新闻通讯社之一;1922年以民营形式组建的英国广播公司于1927年改组为公立(BBC)以来,已成为西方最大的公共广播电视机构;1936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的电视台是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英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也伴随着新闻媒介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在英国人的观念中,掌握实际本领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从实际接触中学习其中的技巧,新闻传播教育也不例外。这种理念影响着早期的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奠定了英国新闻传播学的地位。
(二)、传播学发展先于新闻学。英国的传播学出现在新闻学之前。早在上世纪30年代,一些社会科学家便开始对媒体效果研究产生兴趣,传播研究与传媒研究院系应运而生。西方新闻学的研究领域很早就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传播学,范围更加宽泛,设计大量的非新闻类的媒体传播内容,以及广告研究,公共关系研究,媒体经营研究等。在英国传媒教育领域颇具盛名的城市大学新闻系被规划入该校的艺术学院,而另一所著名的维斯敏斯特大学新闻和大众传播却在同一个学院,还有一些院校的传播学被划入英语学院和商学院。
(三)、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起始较晚。在新闻与传播学教育方面,伦敦大学曾率先开设新闻学专业本科教育(非学位教育);最早开设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是卡迪夫(Cardiff)大学,于1971年开始进行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伦敦城市大学于1976年开始辨新闻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但本科学位教育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英国的新闻与(大众)传播学教育、媒介教育起始较晚,但英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教育传统和发达的传媒业等基础,在新闻与传播教育/媒介教育与研究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
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现状。
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新闻学教育与传播学教育区别较明显,而且整个学科领域的教育总体上也形成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而各校又自有其特色。
(一)、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从新闻学与传播学教育的区别角度来讲,英国新闻学教育领域的学位点,虽然提供宽厚的理论框架,但更加突出的是强化专业新闻实践。无论是伦敦大学戈德斯密斯学院媒介与传播系研究生教育中按媒介及其实务细分的专业方向设置,还是威斯敏斯特大学媒介、艺术与设计学院研究生教育中划分较宽的专业方向设置,均要求学生深入某种媒介领域进行大量练习。而传播学领域的研究生课程设置,则侧重于传播学、文化学和相关学科的理论视角、争议点、研究方法等,以便为研究生选择课题进行研究,奠定宽广的理论基础。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关于整个学科领域形成不同类型的学位点,英国高校的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研究生教育,不仅有欧美较为常见的研究型、课程(教学)型之分,而且还有研究与课程(教学)型,而且对课程学习的数量要求非常高。就“ResearchDegrees”来说,不但该专业的博士学位点在时间分配上以研究为主,并对开题报告、研究项目和博士学位论文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博士论文达到8~10万,并强调博士论文对于专业的独创性贡献,而且该专业的哲学硕士点(A型)也要求学生聚焦于选定的研究领域并撰写4万词的学位论文。而该专业属于教学型(“TaughtProgrammes”)的硕士学位点,则要求研究生修满4门课,撰写1万词的学位论文。
(三)、社会科学特征明显。英国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研究新闻和传播活动的规律,表现出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从理论课授课内容也可以看出其较强的社会科学特点,比如《新闻理论》,涉及战争与新闻、新闻业市场结构与新闻实践、新闻从业者为谁而工作、新闻与政治、国际新闻流与通讯社等专题。与英国相比,中国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尤其是新闻学教育表现出较强的人文学科特点,新闻学更多地“体现出政治与文学杂揉的特点”,“更具人文学科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这种新闻学教育视角与社会对新闻人才的需要基本合拍。超级秘书网
但是,“当新闻活动越来越表现为一种文化消费活动时,以社会科学的态度对待新闻学已是一种必然选择。”站在社会科学的视点上把握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律,可以让新闻学教育更贴近现实操作。
(四)、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此类学校师资构成较为国际化,不少教师来自国外;其学生结构更呈现出国际化特征,约5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这种师、生构成的国际化特点带来的文化间的相互融合,一方面增加了彼此间了解不同文化的机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对于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的多元文化理解;但同时也因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带着其对一些重要概念的不同理解在一起学习而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社会传播现象和传播学科的跨学科性质,在当今时代传媒的传播活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这种跨学科、个性特色突出的专业方向,有利于培养宽口径、复合型的传媒人才,也有利于对于传媒实践的深刻理解。
四、结束语。
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新闻传播学强调专业实践性、新闻传播学教学要求严格、社会科学特征明显、学校教育国际化特色突出等,英国新闻传播学教育特点,抓住了新闻传播学教育的精髓,对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篇13
现代传媒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由“现代传媒”与“美学”交叉融会而逐渐形成的新兴学科。随着现代传媒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而加快审美化进程,随着它与美学的关系日渐密切,现代传媒美学必将不断地得到发展并逐渐成熟。
一、现代传媒的发展为传媒美学提供了现实基础
人类生活是在传播过程中展开的创造活动,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都与人类的传播活动密切相关。人类传播活动正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
传媒的发展历史,是一个充分展示想象力,力图跨越地域限制走向全面沟通的历史,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局部到广域的发展过程。“把一切基于电子技术的传媒形态都视为具有共同技术内核、动作规则、分享基础的统一体;不同形态的传媒。如广播、电视、互联网、短信、数据库。都是基于数字技术内核及其运作规则、分享基础的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手段。”传媒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地整合、融合和完善。
现代传媒是现代社会所运用的传媒形态,它包括传统传媒和新兴传媒。传统传媒是指人类历史上流行的、在较长历史时期通用的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当前时代萌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兴传媒形态。新兴传媒是传统传媒在信息网络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它萌生与发展的催化剂是信息技术。“社会能否掌握技术,特别是每个历史时期里具有策略决定性的技术,相当程度地塑造了社会的命运”。在现代社会,信息技术已成为一种无所不在、最富活力的变革因素,它催生了新媒介,改造着旧媒介,改变了传媒的结构形式和表现形态。被誉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捷足先登,新闻网站像雨后春笋般涌现;移动通信紧随其后,不甘落伍。新兴传媒所代表的传媒领域的新成果和新变化将人类的信息传播手段和传播能力推向新的高度。
21世纪是现代传媒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新兴传媒不断诞生和涌现,不断替代或更新传统传媒。现代传媒与传统传媒有着密切联系和显著区别,是对传统传媒的继承、更新与超越。在传媒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统传媒并不简单地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退出历史舞台,大多数传统传媒并不会被新兴传媒所取代,而是在更新与重生后,与新兴传媒一道,成为现代传播媒介和传播媒体的主要部分,也就是说,传统传媒与新兴传媒共同构成了现代传媒。现代传媒涵盖了包括从书籍、杂志、报刊、广告、招贴、广播、影视、通信、计算机、网络等一切可视、可听的载体,从平面到立体,从静态到动态,构成了一个视听兼容、平立同构、动静结合的完整的媒介体系。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既是人类使用传播媒介的历史,也是传播媒介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威尔伯・施拉姆说:“我们是传播的动物,传播渗透到我们所做的一切事情中。它是形成人类关系的材料。”正是人们对传播媒介的使用和控制,使人类文化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科学技术作为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产方式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革,包括深刻影响传播媒介的变革。历史上每次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都会带来传媒的显著发展。比如正是科学技术、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才带来了电视的高清化、点播交互化、多功能化,带来了手机的智能化、多功能化、高传输率等。现代传媒的诞生、发展都基于科学技术进步在传媒领域的广泛应用,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传媒的进步和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成为传媒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人类传播媒介的产生和发展,既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展的产物,同时它又进一步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现代传媒的发展,打破了人类社会亘古以来信息传播中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们之间的距离大大缩短了。马歇尔・麦克卢汉认为:“任何媒介(亦即人的任何延伸)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都是由新的尺度引起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日一种新的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人类超越其他生命的地方,不在于自然传递信息的感官能力有多强,而在于其独具的创造、使用和发展传播媒介的能力。现代传媒在依赖科技的翅膀快速发展中,给人们带来了生活和工作的高效率和便捷性,也带给人们美的视听享受,使人们感受到融会高科技的现代传媒的神奇,同时极大地完善了传播手段,美化了传媒形式要素,诠释了传媒美的构成法则,体现了现代传播的艺术化和审美化,为现代传媒美学的产生与形成提供了必要的现实基础。
二、审美融入日常生活成为传媒美学的发展动因
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中,“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生活化”构成“当代审美泛化”趋势,审美与艺术逐渐地降低了身姿,迅速而不可逆转地向日常生活靠近,引起了研究界的高度关注。关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的问题,从西美尔、本雅明到博德里拉,西方理论界对这一话题的讨论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目前已经翻译到国内的理论著作中,费瑟斯通的《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和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都有较详细的论述。迈克・费塞斯通论指出日常生活中“深藏着审美的意蕴”,详细阐述了日常生活审美呈现的三层内涵:第一,指的是艺术的亚文化;第二,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第三,指充斥于当代社会日常生活之经纬的迅捷的符号与影像之流。“受到经常性地追求新时尚、新风格、新感觉、新体验的现代市场动力的鼓舞,将现实以审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是人们重视风尚重要性的前提基础。以前根植于现代主义之中的艺术反文化观念,即生活就是(或应该是)一件艺术作品的观念,就这样与更广泛的潮流相一致了。”而沃尔冈夫・韦尔施的《重构美学》一书,提出美学必须超越艺术问题,将日常生活、感知态度、传媒文化等都纳入审美的视野。
在中国,随着现代传媒技术的提高,以大众文化为代表的消费性文化的快速发展,人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大众的日常生活被越来越浓厚的艺术品质和审美意趣所渗透。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大有迅猛发展之势。本世纪初,陶东风、周宪、王德胜、金元浦等学者关于“生活审美化”的文章,曾引发了激烈的美学论争,历时数年,参与论争的论文达两百多篇,尽管其中不乏许多否定或反对的声音,但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审美生活化的进程。
在新媒介人、新知识份子以及普通百姓的眼中,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生活审美化的现象大量地发生在人们中间。陶东风说,“在今天,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占据大众文化生活中心的已经不是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绘画、雕
塑等经典的艺术门类,而是一些新兴的泛审美,艺术门类或审美、艺术活动,如广告、流行歌曲、时装、电视连续剧乃至环境设计、城市规划、居室装修等。艺术活动的场所也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严重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如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北京音乐厅、首都剧场等),深入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深刻地导致了文学艺术以及整个文化领域的生产、传播、消费方式的变化。”借助大众传播、社会活动、日常工作等,审美不再是贵族阶层的专利,不再局限于音乐厅、艺术馆、影剧院等高雅场所,而是广泛地充盈在大众的现实生活中,如超市、商场、公园、景区、美容院、健身房,甚至农家乐。薛富兴在他的《生活美学――一种立足于大众文化立场的现实主义思考》一文中指出:“美学需要走出观念领域。走出精英心态,走向大众,走向生活。为此,我们提倡‘生活美学’”。人们越益深入地感触了生活审美化带来的社会文化语境。认识了大众传媒、消费市场与审美文化的关系。审美、文化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逐渐丧失了传统的神秘色彩,审美在不断地、持久地、强力地内化着人们的生活。同时,社会生活与现代传媒的关系越益密切,大众日常生活被各种媒介改造、抽象成独特生活方式,将其融入到传播的过程中。媒介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之间也就产生了水融的关系,为现代传媒美学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推动力。
三、现代传媒美学的形成与发展
现代传播的目的与审美具有十分显著的相容性。现代传播是通过大众传媒将相关信息加以有效地宣传、传达、告知、展示、交流等,信息传播通过现代传媒实现其目的,就必然要追求传播效果的最大化,追求通过现代传媒表现出来的易接受性和艺术性。丹尼・贝尔曾说道:“我相信,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十九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现代传媒在追求传播效果最大化和艺术性的过程中,将现代传媒形态及其表现形式的美,通过信息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表现给受众,以唤起受众的审美体验,从而也将现代传媒的审美问题摆到了人们面前。
现代传媒的美首先是一种传播的美,它渗透在传播媒介载体的方方面面。也融合在传播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现代传媒的美又体现在传播表现的创意性方面。优秀的传播表现源于独特的创意灵感,而具有创意性的传媒设计能够唤起受众的关注兴趣、新奇感和情感共鸣,使其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心理震撼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其社会价值和审美价值。现代传媒的美还具有表现的情趣性。现代传媒的美以传播的视听效果形象地感染受众,就必然依赖于富有情趣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为了提高表现的情趣性,应当致力于将善解人意的人文关怀、独到新鲜的审美语境、和谐清新的形式创造、诙谐生动的表意智慧融于一炉,形成独特的传媒审美风格。
现代传媒的发展催生了现代传媒美学。现代传媒与美学的联系和渗透均表现出不同的依赖程度和特殊性。现代传媒审美因其现代传媒的发展而具有独特的发展趋向和时代特征。现代传媒审美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审美认知,它会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现代传媒的振兴而不断向前发展,审美在现代传媒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显示出越来越突出的重要性。
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具有重要的现代特征。形式因素和构成规律是现代传媒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传媒审美既要从传统传媒中继承形式要素,又要吸纳新兴传媒的组成因子;既要考察传统传媒的组合规律,又要体现新兴传媒新的构成法则,从而提取传媒审美形式及其规律的现代特征。从现代传媒的传播形态,诸如图文传媒、彰像传媒、网络与通信传媒等类别各自的审美特征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它们共有的审美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