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煤炭经济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煤炭经济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煤炭经济论文

篇1

(二)煤炭企业自身的结构亟待优化

针对当前我国煤炭企业的发展形势看来,很多煤炭企业依旧沿用以往的发展结构,依靠增加煤炭产量及价格来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资金收益。煤炭企业需要对自身的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创建特定的煤炭产业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发展循环形势的煤炭经济,创建稳定的煤炭结构,从而应对市场的各种突况,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我国对改变煤炭企业的生产发展形势缺少政策性的鼓励与扶持

在改变煤炭企业生产及发展经济形势方面,我国至今仍没有创建对应的法规标准及鼓励扶持政策,从而导致煤炭企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缺少明确的引导与支持。虽然一些煤炭企业尽管已经投入了大量资金来研发多元化的煤炭商品,但没有变成主导性的产业。再加上我国一些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就为煤炭经济法发展制造了困难。甚至一些地区,规模较大的煤炭企业直接变成了管理该区域煤炭发展的机构。

二、提高我国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水平的措施

(一)对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大力发展集团形式的煤炭企业

将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进行整合、重组,可以将部分不符合生产要求的私营、个体煤炭企业淘汰,并且借助大规模煤炭企业的收购、兼并等活动,让大规模煤炭企业带动其规范化发展。对于大规模的煤炭企业来讲,因为其生产结构较为稳定、科学,能够确保为民众及社会提供煤炭商品,进而保证煤炭市场的平稳运行。另外,还需要对煤炭领域的相关标准、政策予以规范,煤炭企业需要创建从自身发展相吻合的规定,同时严格遵照我国相关标准、政策进行生产、运营。将中小规模的煤炭企业淘汰一定程度上也就是将一些生产及管理方法落后的企业淘汰,能够借助优化、整合的方法使煤炭企业的发展同市场经济相协调,促进我国经济更好增长。

(二)以我国创建的相关标准法规作为煤炭企业发展转变的战略指导

想要改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势,就需要由我国煤炭有关标准、法规入手,才可以让此种改变有据可依、有法可查、有章可循,从而提高转变的质量及效果。最近几年,我国以部分煤炭大省作为试验点,通过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形式发展煤炭企业,已经获取了较为明显的成果。因此,我国需要加大有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力度,进而帮助煤炭企业变更经济发展的形式,推动煤炭企业更好发展。借助我国法规标准,煤炭企业能够改造自身落后的机制,从而使生产活动更加安全、环保,推动社会更好发展。

(三)应用现代化的方法转变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式

伴随着现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对于煤炭企业来讲,想要转变自身的经济发展形式,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来对内部生产及运行制度进行革新。自我国改革开发以来,煤炭企业中的科技创新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将科学的方法应用到煤炭生产过程中,能够使煤炭生产更加高效、安全、科学,进而促进企业更好发展。另外,借助现代化的技术对煤炭企业内部结构实施优化与革新,可以让煤炭企业的生产更加清洁、环保,实现工业试验到工业生产的转变,进而推动社会经济更好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四)煤炭企业需要始终坚持自主创新

对于我国的煤炭企业来讲,其经常受到国家经济规划的作用,从而导致部分煤炭企业缺少自主创新的能力,煤炭机械水平较为落后,是我国整体煤炭企业都呈现落后的形式。同一些其他领域相比,我国的煤炭企业缺少核心的竞争力,所以,想要改变此种局面,更新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形式,增强企业的资金收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当前最为关键的就是需要对我国煤炭企业开展技术改造行为,对产业进行升级,更新以往粗犷形式的发展路径,实施集约形式的发展,增强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企业应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升员工们的技术能力,深入挖掘员工的创新潜能。另外,煤炭企业本身也需要创建奖惩制度,鼓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并且不断引入新的生产技术及设备,增加企业的资金收益。

篇2

2.1煤炭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煤炭经济运行的效益仍然需要依靠煤炭的产量和价格来提高,在煤炭的发展过程中,要对煤炭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促进煤炭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大型坑电站、现代化煤化工等逐渐发展起来。但是煤炭经济产业链和循环经济的项目在获取经济收益的时候不够理想,尤其是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使得大多数煤炭企业处于亏损的状态。

2.2煤炭资源约束和环境问题比较突出

煤炭经济发展的时候没有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我国煤炭的消费和生产的强度在不断增加,这导致煤炭资源和环境保护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开采煤炭的时候对矿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政府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发展政策的试点研究,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效果不够理想,无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机制[4]。

2.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力度不够

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没有明确的宏观战略指导,其中较多的煤炭企业为了减少产品经济风险,投入较大资金,其资金投入在与煤炭有关的产业方面,但是没有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没有形成主导产业。政府促进煤炭资源整合,并对小煤矿技术进行改造,将社会责任推到大型煤炭企业中,导致政府相关政策力度不够[5]。

2.4我国的经济体制制约着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形势在不断优化,但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煤炭企业仍然受到政府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严重缺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和生产效率提高的动力和助力,因此导致煤炭企业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仍然在延续。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要对煤炭企业的经济体制进行有效的改进和优化,但是其改进的力度不够深入,企业的运行机制等还不够完善,在多方面还受到政府计划经济的影响,从而导致我国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够深入和彻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2.5煤炭生产安全事故频发,制约着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在不断完善和优化,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我国煤炭企业仍然没有冲破传统发展方式的影响。同时,我国煤炭企业在安全费用的投入方面不够重视,投入的资金较少,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我国一些矿井来分析,矿井的投入还具有历史欠账的问题,前期的安全资金投入还不够充足,给煤炭企业的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将我国煤炭问题与国外相比,我国煤炭问题比较严重和突出,根据相关统计分析,我国一年内的煤矿安全事故的死亡率较高,百万吨的死亡率大约在0.75左右,表明我国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3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3.1科学合理地分析煤炭产业发展趋势,改变发展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各个领域中均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以便有效地促进企业的发展能够与时俱进,从而促进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我国在“十二五”计划中对经济的发展方式进行改革和优化,其中政府就制定出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标准,这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同时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煤炭企业的转型。煤炭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想要有效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需要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对煤炭资源、开采技术、环境容量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便有效确保煤炭在生产和消费方面达到一定的协调性。另外,煤炭企业还需要朝着集约型发展模式发展,需要对生产要素的构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便促进经济的发展,有效地推动煤炭企业的转型,优化配置煤炭资源和产业结构,并树立好科学的发展观念,有效地提高煤炭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3.2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优化调整

煤炭资源属于传统资源,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对煤炭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相符。煤炭企业要想促进经济的发展,就需要对其产业结构进行优化整合,调整发展战略和方针。首先,需要加强煤炭企业现代化煤矿的建设,需要对生产能力落后的煤炭企业进行淘汰处理,关闭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企业,以便有效地提高大型煤矿的生产能力。其次,需要对煤炭的市场体制进行建设,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行业制定煤炭流通和储配的体系,对媒体的价格机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8]。

3.3促进煤炭产业的自主创新

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和方针对煤炭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这使得一些煤炭企业没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导致煤炭机械计划技术的更新比较缓慢,其综合竞争力较低。因此,急需要对爆发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对煤炭产业进行优化升级,转变以往的发展方式;需要朝着集约型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科学技术等,促进煤炭企业的自主创新;需要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以便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将科学技术和创新转变为煤炭企业的生产能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3.4加快煤炭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构建新型煤炭供应体系

要解决我国经济的发展比较依赖于煤炭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需要及时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大力倡导低碳环保经济的发展,提高绿色能源的使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过程需要耗费较长的时期来使煤炭经济转型,尽管煤炭在我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我国主体能源。在转变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时候,就需要加快对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建立起新型的煤炭供应体系,以便确保新型的供应体系与煤炭市场需求相统一,同时还需要确保其是煤炭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首先,需要加快对煤炭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从而有效地促进煤炭企业现代化的建设,将一些生产能力比较落后的煤矿淘汰掉,针对一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没有能力进行机械化开采的煤矿以及不具备改造条件的煤矿,要将其关闭处理。其次,需要加大力度发展大型煤炭企业和以大型煤炭企业为主的现代物流产业,以便形成新型的流通和发展的体系。另外,需要建立全国统一煤炭市场,以便有效地确保该市场的公平、公正以及开放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铁路运输能力,确保煤炭运输的质量,最终形成完善的煤炭发展机制。

3.5加大政府的导向作用,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实质性转变

我国的煤炭企业主要是中央和省级的国资委管理的,其管理的主要对象为重点煤炭企业,在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主要是政府来引导的。其中地方政府主要管理各种煤矿,其原煤的产量占全国的五分之四,因此,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候,地方政府对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实质性转变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国重点煤炭省市把政府的推动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对各种煤炭企业进行兼并重组,同时可以对其煤炭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便促进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因此,中央和地方政府需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有效引导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明确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方向,并加大对其的支持力度,可以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煤炭经济发展的投入,尤其是在节能、低碳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从而有效确保煤炭企业的优化整合,提高煤炭企业的整体布局效果。

篇3

(2)行业内部缺乏竞争意识,没有统一性;

(3)煤炭市场相对比较混乱,经营策略也不规范;

(4)对于煤炭的供给与需求不平衡,造成总量过剩。在国民经济中,煤炭工业是一个基础能源工业,煤炭供求不平衡,就表示煤炭工业经济出现问题了。对于煤炭行业的管理方式、管理途径、管理手段都要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要以行业的长远发展、社会稳定、经济安全运行作为根本出发点,使煤炭行业形成统一的管理体系和信息体系。

二、建立煤炭经济预警系统

经济预警系统的作用就是对煤炭经济活动的发展状态进行预报,能够对经济活动的走向有个初步的了解,预报经济的景气状态是预警系统的基本功能,也是它的目标和根本功能。每一种景气状态都有一种经济运行状态与之相对应,这也体现了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关系状态。景气描述的是经济发展状况,可以给经济的活跃状态给予一个具体的说明。其他辅助功能可以帮助预警系统提供预警信号,最基本的辅助功能就是对经济过程的监测,还要对监测结果进行识别和分析,这样就可以根据监测到的经济特征来景气状态是属于哪一种。预警系统由三个模块组成,分别是输入、计算和输出,其中计算模块是由两个子模块,指标分析和预警模型组成。建立指标体系,一定要坚持可操作性、可行性、科学性、导向性相统一的原则。要根据经济理论来确立指标体系,根据国家统计系统提供的数据结合系统自身的目标,通过专家讨论最终确立起初的指标体系,然后再进行数据的采集,对于收集的数据要保持时间序列和统计口径是一致的,对此必须要严格要求。指标体系分别由四大体系组成,分别是环境指标、资源指标、经济发展指标、社会发展指标。这一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代表不一样的内容,层次上反映煤炭经济的水平与功能;在数量上反映了煤炭行业的规模大小;在空间上反映了煤炭经济的结构域布局;在时间上反映了煤炭经济的发展趋势和发展速度。指标体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煤炭经济的发展进行评价,比如说煤炭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效益的状况,煤炭生产的集中化程度,煤炭生产的质量状况,对煤炭产品是否进行了深加工以及深加工的程度,开采煤矿的技术及设备状况,煤炭行业的资金是否进行了合理利用,一段时期内煤炭行业的经济效益状况,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的利用状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开采区的回采率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及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分别有煤炭开采区的平均月产量、大量煤炭的死亡率、采煤的机械化程度、资金的周转次数、煤炭资产的利润率以及职工对于社会的贡献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深入分析和研究,就可以充分展现主体因素,排除随机因素和非主要因素的影响,找准分析对象,对煤炭经济的运行给予科学的规划和建议。对于量化指标可以运用关联分析模块来处理,非量化指标用不确定推理模块来分析和处理。输出模块可以有效控制经济的运行状态,对未来煤炭经济的发展状况及动向给予准确的预测。

篇4

一、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培养综合能力较强的人才型管理队伍。一个企业的正常运行,都需要很多各部门的员工共同配合,在每个层次上的管理人员只有大力支持企业的工作,才能有助于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只有企业真正实现管理水平理论上的创新,做到可持续发展,才能让企业的中坚力量更好的发挥出来,管理者的业务水平直接影响了煤炭企业长期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出一支具有较高管理水平的队伍。首先,管理者自身要明确其职责,同时也要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增强个人学习外部知识的兴趣端正学习态度,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管理者也可以学习借鉴其他企业成功的管理经验,将先进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引进本企业,从而全面提升学习能力,掌握更加有效的管理技巧。其次,应该意识到对于企业内部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取得的成果,而是经过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奋斗,才逐渐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人才。(二)坚持精细化管理。煤炭企业是一种工作内容较为复杂的企业,其中包含了许多繁杂的工序、工作方法等,在煤炭企业运营的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例如:采矿环境恶劣,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工作时员工的生命安全等,精细化管理符合了当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点强调的内容,它的主要含义在于能够将企业内部人员科学的进行分配,当发生事故时可以很清楚的区分责任,避免有关人员之间相互推诿。目前煤炭企业都是以精细化管理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脚点,这也是使得企业经济快速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三)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战略。人员是煤炭企业管理的主要对象,一个企业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人力资源的优势,则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也取得一定的社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战略,是促使煤炭企业平稳、高效发展的必然途径。企业应真正意识到人才是决定企业发展高度的最重要的因素,企业还应重视人力资源部门在企业发展中所占据的位置,企业应高度重视,完善相关职工的档案资料,站在员工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的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四)加强企业内部的文化建设管理。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企业的运营中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是管理内容上较高层次的内容,企业文化建设可以促使企业经济健康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结合中外一些鲜明的案例,可以看到,每位成功的案例背后都是具有一定企业文化修养的知名企业,这就说明文化建设的力量足以影响企业未来发展的结果,因此需要根据本企业存在的自身状况,打造出具有煤炭发展特色,适合企业发展的一种文化。企业文化都是具有一定本质的,要避免出现简单化等错误做法,要正确理解其深层次的意图。另外,企业还以应注意到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多方面效果的因素,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五)搞好煤炭企业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煤炭行业当前正处于新旧经济体制交替的时期,实现煤炭企业经济的信息化发展,也是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信息化可以将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及时了解市场上的行情,促使煤炭企业平稳发展。信息化是指人们对存在的信息或者物品的共享和交流,从而对得到的信息进行充分的利用,最终为企业服务的内容。若想要搞好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企业领导还应高度重视此问题的发生,聘用计算机知识较为丰富且擅于统计的复合型人才,定期对员工进行信息上的培训,为煤炭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提供人事上的基础。

二、结束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传统的企业管理方法和手段显然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煤炭企业也不例外,企业想要在激烈的是场竞争中,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必须加快转变企业管理的方式,从人才、精细化管理、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文化建设、信息化水平等五个方面,分别介绍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几点具体措施,为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作者:田莉单位: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篇5

近年来,我国东中部地区作为能源和电力消费的集中区域,因大气污染问题,已被要求严格控制除热电联产外的煤电项目。另一方面,国家能源局则要求稳步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在中西部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鼓励煤电一体化开发,建设若干大型坑口电站,通特高压线路向东中部煤炭资源相对匮乏地区送电。意味着东中部未来的电力需求将通过西部大能源基地满足。煤炭企业应在西部按照“煤跟电走、电跟网走”的思路以电带煤求突破。

三、国家大力提倡发展热电冷联供项目

梳理2013年前前后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有《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等,都对积极发展热电联产、全面整治环境,提出了明确要求。透视这一态势,可以判断,热电联产行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良机。“十二五”时期,全国新增煤电机组3亿千瓦,其中热电联产7000万千瓦。同时,要求到2015年,工业园区基本实现集中供热。煤炭企业应充分利用国家政策文件对热电联产的支持,以及国家发论在煤炭经济下行情况下煤电联营的发展董光军(淮南矿业集团财务部投资科淮南232001)摘要:在煤炭经济下行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煤电联营的五个历史机遇:一是蒙华铁路对沿线电力的带动作用;二是国家通过特高压线路实施西电东送的战略;三是实施热电冷联项目;四是旧机组的改造升级需求大量资金;五是电力体制改革。煤炭企业应抓住一切机遇发展煤电联营,实现风险对冲,利益共享。关键词:煤电联营;发展中图分类号:F427改委将“企业投资燃煤背压项目核准”下放省级投资主管部门这一重大利好,在化工、造纸、印染、制革、制药等产业聚集区或工业集中区与合作方建设背压式机组,集中供热或者提供热电冷三联供。事实上,背压机组是热电联产的主力机型,是以热负荷来调整发电负荷的发电机组,能真正实现“以热定电”。

四、旧火电机组升级改造急需资金

目前,我国30万千瓦左右的旧机组旧电厂数量庞大,60万以上机组仍是占总量较少。国家对排放要求越来越严格,旧机组、旧电厂面临着升级改造问题。在今年6月13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就要求对达不到节能减排标准的现役机组限期实施改造升级;从今年7月1日起,我国2012年之前建成的火电厂开始执行号称“史上最严”的新版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燃煤电厂来说,这无疑是个考验。在目前火电企业全面扭亏为盈的大环境下有些老火电厂仍然亏损,净现金流仍然为负数。笔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老厂亏损的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1、人员多包袱重:人工成本相对于其他新建电厂来说居高不下,人均机组容量不到0.3兆瓦。2、小机组劣势明显:随着60万千瓦及以上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率机组比例逐步上升和节能调度的深入实施,30万千瓦机组的电力市场份额越来越小。主要是燃料成本比新机组高。3、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由于上述的原因,许多老厂在升级改造时就面临着资金短缺的困境,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对于那些资金雄厚的煤炭企业来说是难得的参股甚至是控股的机会。

篇6

2.1 区域性瓦斯治理是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措施

长期的瓦斯突出区域开采实践和大量的煤矿事故教训证明, 开采保护层和预抽煤层瓦斯是有效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区域性治理措施, 国家相关规定对区域性防突措施的应用做出了明确规定。《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对于有突出危险煤层, 应采取开采保护层或预抽煤层瓦斯等区域性防治突出措施。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六条规定:“防突工作坚持区域防突措施先行、局部防突措施补充的原则。 突出矿井采掘工作做到不掘突出头, 不采突出面。 未按要求采取区域综合防突措施的,严禁进行采掘活动。 ”

2.2 区域性瓦斯治理是防突工作的关键和根本

实施区域防突措施是实现不掘突出头, 不采突出面的关键和根本。 一方面,要坚持“区域不消突,决不进煤层”的原则,积极采用开采保护层或底板岩巷预抽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积极实施在底板抽采岩巷采用穿层钻孔预抽回采区域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 逐渐取消顺层钻孔预抽区段煤层瓦斯的区域防突措施,从源头上消灭煤与瓦斯突出危险,从而避免与瓦斯这只老虎短兵相接。 另一方面,要坚决取消“局部防突措施”。 因为近年来多数突出事故都是在实施局部消突措施过程中发生的,在采用区域措施后如果经区域验证环节,采掘工作面没有消突,要重新采用区域措施进行消突。 再者,要认识到区域瓦斯治理和良性生产循环的相互辩证关系。实施底板岩巷施工穿层钻孔抽采煤层瓦斯等区域措施短期内明显增加了投入, 抽采达标后可以采取综掘、综采等高效的生产工艺,加快采掘进度。同时可以充分利用顶底板岩巷实施一巷多用,如煤层瓦斯参数测定、治水注浆工程等其它工作,可以促进和实现高产高效,最终形成区域瓦斯治理和高产高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3 区域瓦斯治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根据大量数据统计,焦作矿区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70%以上发生在煤巷掘进工作面。 为了有效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焦作矿区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索,应用了超前排放钻孔、预裂爆破、中高压注水、水力掏槽等措施。虽然在一定时期各种防突措施表现出了较好的防突效果, 但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条件的变化,防突措施的局限性逐步暴露,煤与瓦斯突出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据统计,仅九里山矿在 2008 年一年内就发生了 14 次煤与瓦斯突出,发生频率达到1~2 次/月。 因此,要想彻底改变焦作矿区瓦斯防治的面貌,就要从整个矿区的区域瓦斯防治入手,实施针对性的区域瓦斯治理措施,有效防止采掘生产过程中的煤与瓦斯突出。

3 目前煤炭经济现状

自2011 年底煤价持续下行以来,几乎所有的国有煤炭企业都在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取得的成效较明显。 但受煤炭资源开采条件约束,我国煤矿安全投入、职工薪酬、塌陷补偿支出、环境治理等固定费用支出在煤炭成本中比重大且不断上升, 有的煤矿已经超过70%。随着煤价的持续下跌,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近日通报,煤炭行业亏损面不断扩大。 今年前 4 个月,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亏损额247.4 亿元,同比增长 45.5%。 黑龙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 9个省规模以上煤炭企业整体亏损。 据对 36 家大型煤炭企业 5 月份所做的实地调研, 有 20 家企业亏损,9 家处于盈亏平衡边缘。该通报还指出,目前已有 50%以上企业职工工资开始下滑,部分企业出现了缓发、减发、欠发工资的情况。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浅谈当前煤炭经济形势下的区域性瓦斯治理工作李付安(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焦煤公司,河南 焦作 454002)摘 要:受经济增长放缓、煤炭产能过剩等多种因素影响,煤炭需求疲软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当前煤炭行业发展形势难言乐资金紧张,4 月末大型煤炭企业资产负债率超过了 70%,有的企业已经超过了80%,有的企业已经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这些问题的出现使煤矿安全生产和矿区稳定压力越来越大。部分老矿区、老企业亏损尤为严重。

4 区域性瓦斯治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伴随着煤炭价格连续下滑, 部分突出矿井吨煤成本较高造成的负担日益凸显,亏损严重,但越是在困难的时刻,我们越要清醒的认识到瓦斯治理及防突工作是决定煤矿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如若不能根治瓦斯危害,彻底解决安全之忧,企业就更没有明天。因此,我们要认真做好企业目前倡导的“节支降耗”工作,勒紧裤腰带,坚定区域瓦斯治理信念。结合目前经济形势,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4.1 深入推进瓦斯治理“节支降耗”工作

将矿井瓦斯综合治理规划与采掘生产系统优化紧密结合,全面实施区域瓦斯治理措施优化,继续优化“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区域瓦斯治理技术方案 ,深入推进瓦斯治理节支降耗工作 。对照年初制定的节支降耗计划,明确责任,逐项落实到位,按照不降低标准、 不影响效果的原则, 保证区域瓦斯治理的节约高效。

4.2 积极研究解决特殊区域的瓦斯治理技术难题

随着向深部延伸,个别主要矿井底板岩巷矿压显现剧烈、变形严重,对治理巷道的施工造成极大的困难;同时坚硬煤层的瓦斯抽采治理难度大, 没有有效的增透措施很难保证瓦斯治理快速达标。 因此需要针对这类情况积极进行科研攻关。

篇7

(二)新时期煤炭工业面临的环境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煤炭经济在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煤炭的开采面临巨大的环境污染。我国在采煤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与原煤的比例达到1:1,其中煤矸石的比例达到30%左右。这些废石对空气,水资源以及自然生物链造成巨大的污染,就煤炭企业对环境的补偿力度远远不够,不足煤炭销售额的5%。

(三)新时期煤炭收支分配严重失衡煤炭经济快速发展,出现收支分配失衡现象严重,投资企业通过对煤炭资源的开采,获取巨大的利润。然而矿区的居民与煤炭企业的工人,因煤炭开采遗留下的环境问题,个人健康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使其深受其害,煤炭经济中的收益分配不均衡现象引发的矛盾日益彰显。

(四)煤炭资源开发的过程中资源浪费问题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每开采一吨煤需要消耗2.5吨的资源,同时还会损耗共生的铝矾土、高岭土与耐火粘土等资源8吨左右,消耗水资源约2.5吨。在新时期资源节约,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资源浪费现象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浪费现象严重。同时,过度开采造成的环境补偿大幅增加,煤炭经济对环境的治理与植被再生费用投资巨大。

(五)煤炭经济的发展,缺乏对地方经济的补充煤炭企业属于集体性质的生产企业,拥有专门的煤炭运输与可开采的资源。但是煤炭企业的收入所得税25%归中央财政,而地方财政只收17%的增值税,中央收益与地方收益相差甚远,煤炭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低。

二、新时期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也迎来新的转型期,从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的演变,从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变。在新时期,如何推动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新时期加强资源管理、分配,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自我国煤炭资源管理实行有偿使用的政策以来,实现了收取资源补偿费与资源税。但是征收这两种费用都是基于煤炭的销售额或者产量来进行计算,对资源本身价值没有进行真实的体现,对煤炭资源有偿使内涵与资产化管理没得到体现,资源的回收率仍然不高,资源不能进行有效利用。新时期实现煤炭工业经济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改变煤炭资源管理策略。把资金产化管理运用到煤炭资源管理之中,以实事合理的资源价值为基础,推动资源的合理分配,在提高产能的同时保护资源。同时,加强煤炭产品的深加工,提高煤炭产品的附加值,进而提高产品价值,实现煤炭经济的整体效益提升。

(二)新时期煤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加快煤矿技术的改造,强化科学化管理理念,提高煤炭生产的水平与质量,走品牌经济发展的战略路线。同是加快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深入发展大型洗煤、选煤项目,对水煤浆以及煤制油等工程项目进行扩建,扩大原煤的洗煤比重与炼钢喷吹煤的生产规模,在增加煤炭产品种类的同时,提高其质量。同时进行非煤产品的项目建设,增加煤炭企业新经济增长点。合理利用煤层中的气资源,调整煤矿资源中输出产品的结构,使其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提高,进而提高煤炭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三)新时期完善煤炭经济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制度,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在新时期要加强煤炭企业在开采与生产过程中对资源与环境的补偿力度,增加煤炭企业的社会责任。同时建立健全煤矿开采过程中的生态监督管理控制体系。切实解决煤炭企业的无度开采的状况,加强对安全以及生态环境监督与控制。国家职能部门加在审查与执法力度,对煤炭的开采和生产进行生态环境评价,规范煤炭企业的开采与生产行为。

(四)新时期加快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力推进煤焦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开采利用率,把传统煤矿开采过程中的节能降耗与废弃物再利用,与新时期的高效采煤,精煤外销,劣质煤与中煤进行发电,把煤矿废水与生活废水进行处理回收利用,把粉煤灰与煤矸厂进行合理的开发,形成煤炭资源的循环产业链,把废弃特的排放量降到最低,把环境污染降到最小,同时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率。

(五)新时期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煤炭企业的节能改造力度对传统的采煤方法进行改造,提高煤炭资源回收利用率。按照国家能源有偿使用的原则,对煤炭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坚持煤矿开采与回收标准,同时提高安全生产的能力。加快煤炭经济深入改,提高粉煤与水煤燃烧技术,辅机节能系统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把集中配煤与筛选块煤等技术进行广泛运用。

(六)新时期以煤炭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平稳发展煤炭企业属于集体制的居多,对煤炭价格有绝对控制权。私营煤炭企业都是以集体煤矿炭价格为依据,缺乏市场竞争机制。新时期,就加强市场经济对煤炭企业的作用,企业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动煤炭经济竞争机制的发展,在推动地方经济的同时,加大对集体制煤矿企业的监督,促进为地区经济发展作贡献,充分发挥集体经济职能,完善补偿机制,加大对地方经济与环境保护的支持力度。

篇8

关键词:煤炭城市 技术创新 经济转型

建国初期,在极低的工业基础上,为了推进工业化进程,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资源开发,尤其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随之兴建了一大批煤炭城市。然而,近年来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加之这些城市的产业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的固有矛盾,出现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城市发展中出现的三危现象(经济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受到了政府和学界的广泛关注。

纵观世界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到,各国的煤炭城市都经历了转型,或正在转型,或将经历转型,然后繁荣振兴,走向可持续发展。但也有少数矿业城市未经转型,最后走向矿竭城衰。实践证明,煤炭城市转型是其走向振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选择。

然而煤炭城市的振兴,面临的是全新的问题,根本在于激发其内在的活力及建立新的发展模式。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根本上看,是企业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较量,归根到底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之间的对决。因此,要激活煤炭城市沉睡的僵局,重振昔日的雄风,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1.煤炭城市现状分析

目前煤炭城市的诸多问题与矛盾使其面临全面衰退的现实,在充分分析资源型城市的形成发展机制与现状的基础上,从客观及主观条件出发,通过对煤炭城市近年来不断出现衰退的原因进行分析(如图1所示)可知其衰退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互相影响交叉进行的。

图1煤炭城市衰退鱼骨图

fish-bone diagram of coal city in decline

针对上述因素,东北煤炭城市作为矛盾比较集中、比较突出的地方,提出转型的时间比较早,但是目前看来,转型效果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表面上看已经完成了转型任务,但产业转型的根本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除抚顺之外,多数煤炭城市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接续产业问题。如2002年本溪市将矿井全部关闭,煤炭产业已经从城市中消亡,但由于接续产业并未发展起来,原来煤炭产业所创造的价值并未得到弥补,从而导致一大批下岗职工再就业非常困难,环境治理的欠账也比较多。

(2)处于成长期或已经意识到资源危机的煤炭城市,虽然会遇到一些矛盾,但对转型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只顾加紧开采,使煤炭产业越做越大,而不是未雨绸缪,提前培育接续产业。

2.煤炭城市转型总体规划

通过从系统的角度对我国煤炭城市存在问题、衰退原因进行分析与总结,可知利用技术创新实现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方面的全力配合。因此,总体规划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见图2。

3.技术创新实施流程

3.1结合质量功能展开(QFD)识别用户需求

质量功能展开(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是一种将市场需求转化为开发需求的有效工具,同时它可以催动设计、生产及营销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其他质量管理工具注重解决具体质量问题,而QFD则被用于识别产品改进的机会及提高产品的卓异性,采用QFD可以有效地识别客户及市场需求,将其纳入技术创新的过程,有利于从实际出发,从而最终在成本、质量和性能之间寻求最适当的平衡,帮助煤炭城市转型的顺利展开。因此,根据相关因素建立质量屋,如图3所示。

3.2技术创新路径

技术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源于新创意的产生,经过研究、开发、制造、营销直到产品为消费者接受。这一过程的成败,又与企业外部环境及企业内部因素有关,牵涉众多的方面。因此,技术创新必须从实际出发,抓住核心过程,按照技术创新路径有条不紊的展开。

对于那些在资源储量及资源开发成本虽然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其产业增加值较低,产业辐射影响力不大,从而影响城市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煤炭城市,具有从资源型演变成资源加工型的经济技术基础,可以考虑在转型中利用现有资源,延长产业链的发展,促进资源产业的深加工和产品的升级来增加企业的收入,推进城市的发展。具体过程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寻找后备资源

①加强煤炭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调查工作,为煤炭城市经济振兴提供基础性和先导性资料。

②鼓励利用多渠道社会资金开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商业性矿产资源勘察工作。

③鼓励矿山企业在矿区,特别是资源耗竭矿区的周边和深部开展矿产资源勘察,增加后备资源,减缓产量递减。

(2)持续产业培育

①煤化工。

21世纪煤化工发展的主流是发展煤炭洁净利用技术(包括醇燃料和烃燃料)及多联产工艺技术。为了谋求生产过程的污染最低、能量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最高,可以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煤电化一体化多联产集合或组合技术。此外,还要推进煤炭液化和气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继续做好煤炭地下气化试验,探索煤炭开发和利用的新途径。

②煤层气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为拓宽煤炭资源发展路径,煤层气化工今后研究开发的重点主要在:煤层气制合成气新工艺、新催化剂;煤层气制甲醇(二甲醚)生产装置大型化;煤层气制烯烃;煤层气制乙炔旋焰炉技术及联产乙烯技术。

③煤炭副产品研究与开发。

煤炭作为燃料销售和将其作为化工原料销售以及加工成化工产品销售,其价值相差甚大,同样副产品的利益也不容小视。开发利用与煤共伴生矿物;加强对煤炭副产品和废弃物(如煤矸石、煤渣、洗煤泥等)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研究并提供洁净煤技术,提高煤炭的洗选加工水平等都是可以借鉴的有效途径。

(3) 周边要素协助支持

① 生态环境的治理。

许多煤炭城市的露天矿因资源枯竭而闭坑,因此而遗留下的废坑将会导致各类水涌入,带来一系列的水文地质问题。因此,为避免问题继续恶化,可以通过污水治理新技术和新工艺研发,减少污水排放量,实现清洁生产;依靠科技进步减少水处理厂的建设投资,提高处理效率等,实现从末端向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相结合方向转变,逐步实现污染零排放。

② 人才利用与培训。

建立一套完善的人才引进机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科技人才参与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建设,抢占经济制高点,增强经济竞争能力。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在编制、职务、职称、住房、报酬等方面依据经济建设需要和个人能力、贡献大小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对其亲属随迁、就业等方面从优安置;支持科技人员以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形式获取合法收益;制定人才奖励政策,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提供科研和创业补助经费,对有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重奖。

③ 园区建立与完善。

东北部分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如阜新等)建立科技工业园区,这些科技工业园区作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基地,是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重要的高新技术研发、孵化和产业化平台,是重要的区域经济增长点。目前这些科技工业园区必须寻求新机制、新动力,进行二次创业。

为此,必须加强科技工业园区创新创业环境和创新服务能力的建设,加快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商品化以促进主导产业的产业链培育。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和给予专门的财政贴息;整合东北农业科技资源,建设东北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继续加大对阜新国家农业科技园的支持。

④ 科技政策实施。

为提高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科技水平,既要优化科技组织结构,加强自主研发与自主创新,又要扩大开放,建立有效的适用技术转移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交流和合作的良好环境,吸引发达国家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改变矿业开发中传统的粗放经营方式。

⑤ 其他方面。

另外,企业研发阶段会有创新成果的产出,形成专利;在制造阶段也会有创新成果产出,比如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因此,专利保护成为关键。

4.结论

成功的技术创新,会给企业带来以下效益,表现在:第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第二,企业的市场份额增加;第三,企业主体的素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会促使企业不断从事技术创新,从而形成与企业价值增长的良性循环。

但是目前由于对煤炭城市的系统理论研究滞后于煤炭城市转型实践的需要,转型实践因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而带有很大盲目性。因此,煤炭城市要真正转型成功,必须从煤炭城市存在问题实际出发,对技术创新的核心过程进行分析,从持续产业培育角度,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对现有技术与产品进行改进及创新而达到目的。

我国煤炭城市较多,在历史发展中曾经为国家经济的腾飞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因此煤炭城市转型的探讨不仅仅是学者面临的紧急研究课题,同时也应该受到社会、政府的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 王琼.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要有新思路[J]. 求是,2009(12): 29-31

[2] 李旭红,安树伟.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支撑[J].中国科技论坛,2005(4):21-25

[3] 孙雅静.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路径分析[J].资源产业,2003(6)

[4] 许强,王立杰.煤炭城市经营的思考[J].中国煤炭,2003(6): 18-21

[5] 张武城.术创新方法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煤炭经济研究论文范文二:近年来我国煤炭经济发展研究及预测

我国的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其中尤以煤炭资源所占比例最大,因此在国家经济发展建设方的过程中,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成为了最主要的生产和生活能源,主导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炭能源的地位目前不可替代。但是子啊市场需求急剧加大,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暴露除了很多问题,本文就从这些问题着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然后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目前的煤炭经济局面。

一、新形势下实现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

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与此同时各类矿产资源均出现了大量的消耗,并且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矿产资源逐渐呈现出枯竭的状况,而这一问题也收到了全世界各国人士的共同关注。目前在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各个国家已经达成一种共识,即在科学合理开发的大前提下, 不断加强矿产资源的保护力度,从而实现不可再生资源进行可持续发展。

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在寻求一种保证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其中煤炭资源更是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以非常严峻。在我国煤炭资源在所有矿产资源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自开发以来便成为了主要的能源之一,因此一直主导者国民的经济发展。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我国一直致力于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一惊人的速度前进的同时是以牺牲矿产资源作为代价的,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资料显示近年来国民经济发展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剧增,因此为了满足市场的供求平衡,煤炭资源开采量也随之加大,统计资料显示,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的开采利用率为80%,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也日趋增加,与之相应的煤炭资源的开采并没有因为石油天然气的缘故而缩减,反而呈现出增长的态势。由此观之煤炭资源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是其他类资源不可替代的,所以煤炭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而且必要。

二、目前我国煤炭经济发展中所暴露的问题

1、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报告显示,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对于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非常明显,导致地方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经过仔细的查访和分析发现造成环境污染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①占用了山林和耕地。煤炭资源在开发的过程中势必要占用土地资源,在对农田和山林的占用和利用过程中造成生态系统失衡现象;②在准备工作就绪之后,进行工作面的巷道采掘时会将地下大范围内挖成空洞,比如大型的机械不断的挖掘,可能会在山体等下形成四通八达的隧道,而这些隧道会影响当地的地形和地貌,甚至严重濡染了地下水源,破坏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平衡;③在开采原煤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设备,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工业废水和大量的参杂有煤的污水,水质中不仅仅有煤尘还混合有毒性比较大的化学物质,在流经地表之后,如果居民和动物引用,均会发生中毒或者其他疾病。特别是某些乡镇或者地区的煤矿才开单位,没有对水资源进行净化处理,或者水资源净化系统比较落后,均不能完全实现除尘去毒处理,直接影响生物生长和生态平衡。④污染物处理系统功能落户。调查显示我国的大部分煤炭企业没有完整的污染物处理系统,很多煤矿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限制、追求高额的经济效益等原因根本没有污染净化系统,因此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2、外部因素的影响

(1)采煤工艺落后。我国的采煤工艺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综采采煤工艺、普通机械采煤工艺和爆破采煤工艺。由于就技术的限制导致大部分煤矿企业主要的业务是原煤的开采和生产,而且在没有技术作为支持的前提下更谈不上二次利用,所以煤炭经济的生产效益非常低,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较大煤矿工人的综合素质低下,高级技术型人才严重匮乏,所以根本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

(3)内部管理不到位。煤炭经济飞速发展,政府和相关部门缺乏对煤炭经济管理的经验,因此在煤炭资源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某些煤炭的经营者在受到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之下开始铤而走险经常利用非法手段实施圈地活动。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使得本来可以通过整体全面开发的矿产资源在利益的驱使下分成了若干小份,每一个小份分成不同的开发负责人,因此机械设备不同、生产技术的区别等均会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在煤炭的开采方面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规范的使用适当的方式,一味的寻求眼前利益进行乱采和滥挖破坏了矿藏资源的整体性规划。作为政府和国家面对这种情况却不能拿出一套有效的方案和制度,导致该种事件和现象层出不穷,种种原因都导致煤炭经济不可持续发展。

三、推动我国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篇9

(二)资本存量的核算投资价格指数选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本文参考王玲[3]对煤炭采选业资本存量的计算结果,并利用投资价格指数将其折算为2000年价格为基数的数据。本文选用新增固定资产作为当年投资。统计年鉴中缺少2000-2003年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2000-2003年,煤炭采选业占采掘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约为30%。故用2000-2003年采掘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来估计煤炭采选业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本文利用固定资产原值和固定资产净值计算煤炭工业的固定资产折旧率[4]。1986-1991年,我国煤炭工业固定资产折旧率的官方数据在4.43%-4.87%间浮动。随着现代化煤矿开采的机械设备、材料的更新换代加快,固定资产的折旧率可浮动至10%。故对2009、2010、2012年的折旧率进行调整。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二、实证分析

(一)回归分析1.计量检验各时间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可知lnY、lnK、lnGL、lnT为一阶单整。协整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可知,在置信度为95%的水平上,lnY、lnK、lnGL、lnT存在协整关系,即煤炭工业总产值与煤炭工业的资本存量、一般人力资本、科技人才具有长期的动态均衡关系。该模型的各回归系数的相伴概率均小于0.05。F=1158.689〉F(3,13-3-1)=6.99,通过检验。R-squared=0.9983,AdjustedR-squared=0.9974,说明该模型的拟合性较好且优于原回归方程。D.W.=2.1374说明修正后的回归方程不存在序列相关。

(二)实证结果由上述分析可知,α=1.4815,β=0.4918,γ=0.3518。正规化处理后,α’=0.6372,β’=0.2115,γ’=0.1513。各要素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如表4所示。2000-2012年科技进步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8.92%,2000-2003、2004-2006、2007-2009、2010-2012,科技进步的贡献率在50%左右波动,说明科技进步是推动煤炭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2012年资本存量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7.22%,在各计算基期,资本存量的贡献率逐年增加。这是由于各项目的启动需大量资金支撑,煤炭工业发展呈现对资金的依赖性。200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8%、11.48%。2004-2006、2007-2009、2010-2012,科技人才对煤炭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稳定在20%左右。201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则由2.6%左右增加到9.69%。原因在于,煤炭“黄金十年”期,煤炭工业的规模急剧扩大,导致就业人数增加,经2004-2006、2007-2009计算基期的累积,集中表现为2010-2012年一般人力资本的贡献率的骤增。这也与计算模型的选取和计算基期划分的局限性有关。

三、结论与建议

篇10

2“三软”煤层瓦斯抽采方法

2.1井下压裂生产和科学

实践表明,井下注水压裂技术不仅增加煤层透气性,提高瓦斯抽采率,降低煤与瓦斯突出,并且对防治煤尘、顶板、冲击地压等矿井地质灾害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5-7]。如平煤十矿于2009年2月24日进行注水压裂试验,试验点位于该矿24080工作面,煤层厚4m,瓦斯含量23m3/t,瓦斯压力2.4Mpa,渗透率0.0013m/D,坚固系数0.24-0.37,属于较难抽放软弱煤层。通过水力压裂试验,在影响范围内,预抽钻孔56天单孔抽采瓦斯总量10093m3,平均单孔瓦斯抽放量由77m3增加到7893m3,衰减周期由7天左右延长到80-90天,单孔瓦斯预抽出率33%。根据分源预测法计算,回采期间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将由压裂前的30.13m3/min降到16.67m3/min。按照现有通风条件,回风巷中瓦斯浓度将由压裂前的1.51%下降到0.83%。可见,“三软”煤层的水力压裂试验效果十分显著。注水压裂煤层还能充分湿润煤体,有效治理“三软”矿区的煤尘灾害。煤体的含水量与采面位置有直接关系,离压裂孔越远,含水量越低。注水压裂后的防尘效果也十分明显。

2.2地面压裂地面压裂就是借鉴

地面油气井压裂工艺,在地面布置压裂孔,沿一定方向进行水力压裂,然后进行井下抽采。该工艺克服了“三软”低渗煤层单纯地面压裂井增产效果差的缺陷,有效实现了煤矿“先抽后采”、“采煤采气一体化”,尤其适用于不具备井下压裂条件的中小煤矿,为复杂井田连片整合及区域瓦斯抽采提供了技术保证。2007年9月26日,河南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在焦作矿区位村煤矿试验井田范围内共布置六个地面钻孔进行地面水力压裂。压裂试验后,经微地震测试,GW试-002孔裂缝方位呈NE71.5°,东翼缝长为82.4m,西翼缝长为109.5m。截至2008年底,回采工作面已接近地面井压裂区域,生产矿井在巷道的上下帮沿煤层倾向分别施工抽放钻孔。从钻孔瓦斯抽放效果来看,1号、19号和20号钻孔终孔位置距压裂缝中心线较近,抽放浓度是72号、166号(终孔位置距压裂裂缝中心线较远)的2-3倍以上,平均日抽放瓦斯纯量远大于72号、166号。

3结论

(1)河南省煤炭储量丰富,但“三软”煤层结构复杂,变形强烈,实属低渗难抽煤层。如何综合利用储量丰富的“三软”煤层瓦斯资源,对中原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机遇和挑战。

篇11

我国是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①],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的69.3%,煤炭剩余可采储量占常规能源的70%左右。可以预见,到2020年,在没有重大能源技术变革和新的主体能源出现的前提下,煤炭资源仍将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然而,煤炭开采企业在为社会提供大量原煤的同时,也产生了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煤气[②]、洗矸、煤泥、废水等废弃物和土地塌陷、共伴生矿浪费等现象。如果不充分重视对这些现象的治理,将会导致水质污染、土地塌陷、空气污染、噪声污染、资源浪费等一系列环境问题,对我国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因此,煤炭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象是否能得到重视和有效治理,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减排目标是否能实现。

现阶段,我国不少煤炭企业为盲目追求煤炭产量和节约成本,不注重安全生产和资源的清洁高效开采,存在采厚弃薄、采易弃难、大量煤系共伴生矿物浪费[③],大量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随意排放的行为,造成了煤炭开采企业安全事故居高不下、资源的严重浪费和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地质地貌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现象。这些现象不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环境质量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问题,造成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显尖锐,也与低碳经济的要求背道而驰。发展低碳经济要求煤炭开采企业利用创新技术进行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开采。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开采,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应摒弃传统的单纯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将可持续健康发展作为其战略目标。

二、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业绩目标的实现

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以煤炭资源的安全清洁高效开采为基础。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煤炭开采企业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煤层结构条件复杂、单位领导过分追求煤炭产量、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不足、工人超负荷生产现象严重等。低碳经济下,煤炭企业应增加安全生产设施的投入,完善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另外,在煤炭开采企业业绩评价指标设计中应将安全性指标作为评价经营者业绩和企业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增加管理层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责任,激励管理层对安全生产问题的重视。

煤炭的清洁高效开采可采用循环经济模式,对在煤炭采掘和洗选环节[④]产生的煤矸石、矿井水、瓦斯煤气、共伴生矿、工业废水、煤泥和洗矸等污染物和浪费现象,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利用低碳技术,通过物质的闭路循环流动,实现物料投入的减量化、中间产物和副产物的再利用以及废弃物的资源化,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回收率,挖掘煤炭资源中的“附加值’,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最大统一。“减量化”是从煤炭开采的源头贯彻低碳经济的要求。“减量化”要求企业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消费目的和减少污染。煤炭开采企业减量化投入包括电力、燃油、设备设施等投入的减量化和煤矸石、工业废水、粉尘、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的减量化。煤炭开采企业应进一步推行以节约资源为中心的技术创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研究新技术并创新管理方法,减少矿用物资、设施、设备的占用量及使用量,减少闲置时间、提高利用率,延长矿用物资、设备、设施的生命周期,建立矿用物资、设施、设备等复用及循环利用机制,提高循环利用率,研究物资替代,尽可能用副产品、废弃物、废旧物资等替代其它“正常”的物资,以减少企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设备的资金花费和污染物的排放。

“再利用”是通过生产过程的控制实现低碳经济的要求。“再利用”原则要求煤炭开采企业对于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层气、地热、共伴生矿、矿井水、塌陷的土地等进行有效处理,以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延长物料的使用周期,防止物料过早地成为垃圾。煤层气可进行煤化和气化;地热和共伴生矿产应综合开采和利用;矿井水可用于洗煤,经深度处理后,煤化工用水甚至饮用水,以减少整个企业新鲜水的消耗量;塌陷的土地,可进行复垦和绿化,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土地,还可以形成新的土地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业和生态农业。

“资源化”是通过对最终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变废为宝,化害为利的方式实现低碳经济的要求。煤炭开采企业产生的最终废弃物包括:煤矸石、煤泥、洗矸、污染的尾矿水、粉尘废气等。煤矸石可用于制砖、发电;煤泥和洗矸可替代水泥、黄沙,用于井下注浆、喷浆,制砖、筑路、回填塌陷,这样既能解决煤泥占地以及环境污染问题,又可以替代粘土砖;污染的尾矿水可通过消毒净化处理,实现水资源的闭路循环,减少水资源消耗,杜绝污水排放;粉尘煤气可通过定期洒水、煤气收集分离的方式进行气化处理。资源化要求煤炭开采企业可以应以煤炭矿区为依托,延伸煤炭产业链,发展煤矸石综合利用电厂,优化煤炭企业内部的产品结构,扩大煤气综合利用途径,力求使整个煤炭资源生产形成一个闭路循环,杜绝对环境产生的严重污染。

三、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设计

卡普兰和诺顿教授于1992年提出的基于平衡积分卡的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方法以企业战略目标为核心,从财务、顾客、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四个层面,利用财务和非财务数据,将结果考核与过程控制相结合,使企业战略目标具体化,促进企业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均衡,对有效改善企业经营管理,引导企业有效实现战略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评价指标的重新设计应围绕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目标,结合煤炭资源安全清洁高效生产的实现方式,在关注股东价值的同时,应增加衡量其安全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程度的指标,以有效引导和激励企业管理层对煤炭资源清洁高效开采的重视。我们将根据低碳经济下,煤炭开采企业战略经营业绩目标及其实现方式,以平衡积分卡为基础,以重要性、可操作性为原则,结合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要求,具体评价指标设计如下:

1.财务层面评价指标

篇12

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从广义上讲是在开采时要尽可能降低对环境和其他资源的污染等不良影响,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体讲,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是“保水技术”,即对水资源的保护。其次是通过离层注浆、填充和条带开采来保护土地资源和建筑物。第三点是安全合理地从矿井保护层及安全面抽取大量瓦斯,避免施工时发生突发爆炸等危险,同时也达到了煤矿与瓦斯共同开采的目的。第四,为了保护煤层巷道安全的支护技术与减少矸石排放的技术。第五,地下气化技术。这五种技术共同构成了煤矿绿色开采技术整体体系。实际上,由于煤矿开采所导致的环境变化与安全问题都和开采后所造成的地质岩层运动有关,因为岩体岩层被开采所破坏。所以煤矿的绿色开采技术主要要基于以下几点理论来展开,首先就是开采之后岩层内可能存在的“节理裂隙场”分布和离层规律。其次是岩体由于受到应力而被破坏,所以必须通过岩层的控制技术来保证岩体不会被进一步破坏。最后是要研究开采对岩层地表移动所造成的影响规律。

3绿色开采技术的应用实践

3.1关键层理论

岩层在煤矿开采时受到巨大应力,导致被破坏,所以必须采用控制技术来保护岩层。近年来为了突破这一难题,岩层的关键层理论应运而生。关键层理论之所以被提出,就是为了研究覆岩中硬度较高的厚硬岩层可能在开采过程中出现的节理裂隙,这些裂隙的分布对瓦斯抽放、保水工程以及开采沉降控制可能产生影响。所以,关键层理论可以被视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理论基础。

3.2卸压瓦斯抽放方案的优化

经过不断的实践得出结论,如果煤层开采导致岩层出现移动,即便是渗透率极低的煤层,其渗透率也会骤增数十倍甚至百倍,这就为煤层的气送运移及开采创造了条件,所以煤层的瓦斯抽放应该是我国煤矿绿色开采技术的主要途径之一。因为煤矿绿色开采技术与关键层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将煤层气作为一种资源充分利用于采煤过程中,通过岩层的移动和对瓦斯抽放的卸压作用来优化抽放方案,进而提高瓦斯的抽出率。所以要做到煤炭与煤层气的双向共采,就必须在开采过程中形成采瓦斯和采煤两套系统。借助岩层运动的规律与关键层理论中节理裂隙场的分布规律来抽放瓦斯。

3.3具体实践应用

通过关键层理论中的采动裂隙分布规律,建立了抽放瓦斯的O形圈理论,在我国淮南、阳泉等重要矿区已经投入试验和应用,O形圈理论也是瓦斯抽放钻孔位置选择布置的理论依据。另外,邻层开采煤层的下位关键层会产生破断运动,这种运动有利于控制煤层裂隙的发育。例如阳泉3矿的13煤综放面,初期开采时它的上邻近层在瓦斯卸压及抽放时会遵循抽放孔巷随着开采进程由采空区中部移动到O形圈内的规律。所以阳泉3矿13煤的综放面邻近层的瓦斯卸压就应该采取瓦斯向高抽巷布置的方案进行优化。最后是煤炭的地下气化技术,这是一种整体性很强的绿色开采技术。它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很看重,比如通过对煤炭进行控制性燃烧来控制地下煤炭气化所产生的苯与酚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以及因为煤炭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抽放处理等等。

篇13

1.经济衰退引发下游产业需求减少,是煤炭价格下跌的核心原因。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钢铁、电力等煤炭下游产业发展形势严峻,2008年钢铁行业业绩大幅下降,电力行业全行业亏损。钢铁产量的走低,火电发电量的下降,高能耗产品价格降低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已经造成国内煤炭市场需求趋缓。同时,水电发电量增加,以及可再生能源如风能、核能的快速发展也对煤炭需求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电力行业海外购煤对煤炭需求的分流作用同样不容忽视。

2.汇率变化是导致煤炭价格变化的重要原因。国际市场煤炭价格以美元计价,在2008年煤炭价格暴跌的同时,作为煤炭主要出口国澳大利亚对美元的汇率也在大幅贬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价格。

3.经济危机导致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BDI)由高点11689点(2008年6月5日),大幅下跌至最低671点(2008年12月8日),目前虽有上涨,但仍然低位运行,意味着海运费用的低位运行,这同样对煤炭价格产生拉低作用。

国际煤炭价格的下跌,引发我国煤炭价格下跌,大幅压缩了煤炭企业的利润空间,煤炭企业业绩在过去几年高速增长后,不得不放慢脚步。

(二)企业筹资面临困难

经济危机引发的煤炭价格下降、需求减少,导致煤炭企业现金流的减少,而职工工资、材料采购、设备更新以及安全费用、三项基金的上缴等现金刚性支出,使煤炭企业不得不面临现金短缺的财务状况。在经济危机下,银行贷款和发放企业债券筹资变得更加困难,资本市场暴跌也使股权筹资难以实现,煤炭企业筹资前景堪忧。

(三)企业对外投资受到限制

在过去的几年中,煤炭价格的不断上涨使煤炭企业的利润大幅增加,积累了雄厚的资金实力,同时煤炭主业的巨大利润空间,也使煤炭企业在主业上不断扩张。部分较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在稳步提高职工收入的基础上,逐步走上购买资源,兼并扩张之路,我国逐渐出现了一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这对于做强做大煤炭企业好处颇多,也是国家政策引导方向。但是,在经济危机的打击下,一方面煤炭需求锐减,产能扩大后导致库存大幅增加,又导致煤炭价格下跌,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资金紧张,筹资困难使得煤炭企业的扩张之路举步维艰。

二、煤炭企业经济危机应对措施

(一)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有效面对市场挑战

企业发展战略是指围绕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确立的远景目标以及为实现既定目标而选择的发展方向、发展模式、竞争策略等。煤炭企业发展战略对持续发展和做强做大具有重要意义。面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巨大经营困难,煤炭企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战略,并根据自身特点调整发展战略。首先,在煤炭市场价格滑落、需求减弱的市场环境下,重新确立自己的市场定位,优化煤炭产品结构,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保证并适度扩大市场占用份额,对于市场暂时不需要的煤炭产品减少生产,最大限度创造企业价值。其次,调整产业结构,在坚持做强做大主业的同时,发展多元化产业链,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发展煤-焦-化,煤-电等多元化产业链条,对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力的辅业,要果断处理,使煤炭企业将有限的资金、人才资源有效地使用到对企业发展最有利的产业中去。

(二)利用有利政策,做好资源整合

近几年,国务院正在大力整合煤炭资源。按照全国建设13个大型煤炭基地的产业规划,必须加快形成5000万吨级或亿吨级以上规模的大型煤炭集团。山西省政府通过《山西省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全力推进山西煤炭产业整合和兼并重组的力度,加快煤炭循环经济项目建设。计划于2011年在现有2600座煤矿基础上压减60%煤矿数量至1000座,同时投资约300亿元将一批中小煤矿改造提升为年产120万吨以上的大型矿井。在这样的有利政策支持下,煤炭企业应当积极运作,寻找契机,通过资产重组、收购兼并等方式收购资源,扩大产能。一方面,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做好接续能源的储备;另一方面,通过产能扩大,释放产能,降低煤炭成本,同时扩大市场占用率。资源整合方式可以采取多元化方式,如:兼并地方煤矿,设立新公司,兼并资金通过新公司运作分红方式解决;或者通过向银行借贷、资本市场筹资等方式筹集收购资金,收购地方煤矿。

(三)做好预算管理,降耗节支创效益

预算是一种系统的方法,用来分配企业的财务、实物及人力等资源,以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企业可以通过预算来监控战略目标的实施进度,有助于控制开支,并预测企业的现金流量与利润。煤炭企业搞好预算管理,加强经济活动分析,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料全面管控,加强材料、电力以及其他生产资料的管理,对非生产性支出严格控制,通过“无纸化办公”、压缩可控费用等措施节约开支。做好修旧利废和生产复用工作,杜绝积压浪费现象,通过内部挖潜,降耗节支来降低煤炭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四)加强资金管理,确保企业良性运营

资金是企业的血液,一旦资金流转出现问题,企业将面临巨大生存危机。受经济危机影响,煤炭企业销售收入大幅减少,资金筹措渠道也并不像企业效益好时通畅,加强资金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通过扩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销售及积极的货款回收政策,从主源头上增加资金供给;其次,要通过合理的筹资策略,如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筹资、发行企业债券,以及使用企业信用延迟货款支付等,多渠道融资,有效降低资金使用成本;第三,切实加强现金流管理。通过设立财务公司、内部银行等部门,实行资金集中管理。加强资金管理的信息系统建设,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所属各级子、分公司资金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要实行稳健的资金管理战略,保持必要的现金流量,严格控制大额资金的流向,确保企业正常运行。

(五)实施科学管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立适合企业特点和富有效率的管理方式有助于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国的煤炭企业集团,大部分脱胎于原来的国有大型煤矿。随着企业办社会产业的分离,以及机构体制改革的发展,这些煤炭企业集团逐渐向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但是,这些煤炭企业在很大程度上仍存在粗放经营的现象,最近几年的做强做大主要是受益于国家产业调整政策以及煤炭价格的大幅上涨。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机构臃肿僵化,市场反应迟缓,成为煤炭企业发展的瓶颈。这些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管理层次多、管理链条长的问题,这种状况不及时改变,势必会降低企业的管理效率,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为了提高企业运作效率,要形成一套科学的管理模式,健全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用人机制,加快建立以保护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激励制度;构建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企业创新管理体系,明确企业内部各层次之间的创新职责和分工,整合各类创新资源,不断提高管理效率,确保企业良性运营。

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十项措施中,有六项措施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国家4万亿投资中有95%投资与固定资产投资有关。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内需的措施,将扭转目前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行业增速快速下滑的趋势,使煤炭产业链下游行业保持平稳的增长,使煤炭行业也保持平稳增长,从而维持较高的景气度。目前,全球经济刺激计划和我国国家产业振兴计划效用初显,煤炭价格已经止跌企稳,煤炭库存开始下降,尽管煤炭企业的发展仍将面临一定得困难,如资源税从价计征将加大煤炭企业负担,但我们坚信,煤炭企业快速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参考文献:

1.张庆华.全球银行市值排行:首次4家中资银行同时跻身前十

2.广雯.业内:需求萎缩和汇率变化导致国际煤价继续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