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民俗旅游文化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篇2
一、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民俗文化旅游若想长久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首先,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开发地满足基本发展需求,即开发地要适度利用当地民俗资源,结合实际状况来争取实现一定的经济目标。其次,要竭力保护民俗旅游资源与其环境,地方应该对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将资源与环境发展变化原则吃透,并在开发过程中确保旅游环境系统的自我调节功能正常发挥,最终满足它的可持续发展现实需求。再次,由于民俗文化旅游是具有现代传承需求的,所以它不仅要满足当代人对民俗文化旅游的现实需求,也应该满足未来人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有效利用需求,实现代代公平享受、代代传承的目的。为保证人类社会能够实现资源环境的世代传承,就必须创造一切有利的保护条件,实现人类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梦想目标。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
1.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应该首先从思想层面来树立生态观念发展认识,为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地方旅游产业应该从各个层面体现生态建设观念,做到适度化开发、全程化保护、科学化管理、生态化文化宣扬、个性化服务体现以及公平化消费,全面实现文化与经济的相互协调,满足民俗旅游生态观念的内在需求;凸显环境保护开发内容。2.在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设立专门的民俗旅游环境保护研究机构,将环境保护工作认定为是一项现实意义深远的、具有科学发展观与价值观的科学事业。本文认为,应该从民俗文化旅游的生态与文化环境两方面着眼,实现对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双重保护。再者就是要借鉴海外做法,从历史中追寻文化依据,进行深度挖掘开发,形成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大兴土木,提升建设力度,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进一步优化保护提供有效动力。3.做好民俗旅游文化市场。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完善主要体现在对民俗文化圈的作用重视方面。因为优秀的民俗文化圈可以影响旅游者的心理、意识与文化本质特征,为民俗旅游文化市场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地方旅游产业建设应该重视民俗文化圈与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之间的关系,引导拥有不同民俗文化喜好的游客走向不同的民俗旅游文化市场,把握游客的旅游流动规律。比如说,国内面向港澳台游客就可以推出“华夏寻根游”“海峡两岸游”“中华故土游”这样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而面向海外游客,则可以推出“中华茶文化游”“陶瓷文化游”等拥有浓郁中华文化风味的旅游项目,吸引更多欧美游客前来观光消费。总而言之,民俗文化旅游市场的构成、分布与发展主要由它的民俗文化圈来决定,因此地方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过程中,一定要重视民俗文化圈这一大块市场的良性发展,努力优化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三、以山东淄博为背景的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实证简析
1.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成就。近年来,我国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保护与开发,再加之其得天独厚的丰富民俗文化资源及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独具魅力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区。从过去的2015年春节山东淄博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成就来看,它已经接待游客169万人次,旅游收入也达到11.17亿元,这表明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了该地区最为重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柱产业。2.山东淄博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调控策略。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调控主要走技术、观念和产品研发这三条调控路线,本文给出相关策略。(1)技术调控策略研究。与全国各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策略相同,该地区在自身民俗文化旅游方面也将游客数量与经济收入增长视为当前旅游行业的最重要发展目标,它也成为评价该地区旅游景区开发进程质量的最关键指标。在开发民俗文化旅游方面,该地区主要做到了对游客容量的严格控制,不盲目追求游客数量,而是以为游客创造一定的欣赏与心理空间作为目的,让游客能够从容体验当地民俗文化,达到民俗文化旅游所希望达到的文化审美效应。该地区认为,发展民俗文化旅游的最主要技术层面就是要了解生态环境所能拥有的承载力,要发展符合当地经济状况与民俗文化规范范畴的旅游项目,明确民俗文化旅游区域的环境容量管理限度,争取将游客控制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范围内,以最大限度保护民俗文化生态环境。(2)观念调控策略研究。考虑到该地区在旅游发展方面软硬件基础较为薄弱,大部分乡村人群受教育程度低下,人们的文化保护意识、生态环境意识淡薄,所以山东淄博为了改变这一状况,专门强化了对当地生态意识与文化保护意识的相关教育,制定了相关法律规范,希望将公众自律意识中的道德规范与强制性法律相互结合,严禁各种丑化民俗文化、破坏民俗景观、民俗遗迹,特别是在民俗景观区域周围违建现代建筑、商业网点的不良行为,以教育深入渗透贯彻和坚决杜绝制止作为该地区观念调控策略的重要原则。(3)产品调控策略研究。该地区在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方面坚持走科学规划、有序发展道路,避免陷入传统中重复建设行为的怪圈,也是希望将有限的地方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尽量发展特色,规避与同行业之间可能出现的恶性竞争,确保地方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为此,该地深入挖掘地方民俗文化产品,特别是将地方少数民俗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这两大环节紧密融合于一体,在软硬件层面提高服务管理素质,利用民俗文化对现代化旅游进行全面包装,全方位开发了基于“食、住、行、购、游、娱”为主力的6大旅游要素,围绕它们开展各个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实现了地方民俗文化旅游的综合性发展目标。另外,也强调了该旅游项目发展的特殊性,设立各类旅游培训班,专门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项人才。该地区认为,培养民俗文化旅游专业人才也是对地方旅游产业的产品开发调控过程,因此当地每年都会定期举办公开的民俗文化主题讲座、学术报告会等来提升当地从业人员民俗文化素质,同时也从外地招聘大量专业人才,共同开发本地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尽可能地保留和传承了当地传统优秀民俗文化内容。
四、总结
总体而言,民俗文化旅游调控策略应该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一致,将基于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发展的重要事项作为可调控对象,并将其付诸于实践层面,再配合宏观发展战略,赋予其一定的针对性、现实性与可操作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联动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与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实现地方经济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口小勇.天津民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篇3
一、少数民族传统婚俗的内涵及功能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不仅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民族及地区特有的文化现象,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少数民族婚姻习俗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研究,不仅可以发掘出该民族文化根源,还可以梳理出它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在科尔沁草原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科尔沁婚礼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草原上战争的印记,还处处留有草原漫长的游牧历史。婚礼中使用的马、蒙古包、勒勒车、服饰、奶食品和肉食品以及婚礼上吟诵的祝赞词和演唱的叙事民歌,无不表现出了科尔沁草原独特游牧文化。在进行婚姻仪式的过程中,祭天、拜火等特殊的方式,直接借鉴于科尔沁草原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婚姻使这些行为附上了神圣二字,从而产生了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婚姻习俗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的内容,是在地区民俗旅游开发不可多得的文化资源。在旅游利用开发中的主要功能有以下两点:
一是经济功能。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因它的不可复制性,是民俗旅游开发特色和重点项目。很多旅游者到一个民族地区,有的专门是为观看该民族婚俗表演的,而有的更是为了亲身体验。游客的到来,给当地居民带来经济收入的同时,也提高当地财政收入。
二是继承和发扬功能。少数民族婚俗体现着少数民族人民传统的生活,但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正逐渐被取代、消失。本地居民通过旅游开发中的参与,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游客通过婚俗表演及直接的参与,能更深入地了解该民族的文化精髓,使其得到更大传播和发扬。
二、少数民族婚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舞台化倾向严重
婚俗文化旅游开发晚,又在明显的利益驱使下,多数回报甚少,甚至影响了地区文化的旅游形象。如在西南彝族区,模拟“抢婚”遗俗的仪式,搬上舞台,编排了舞蹈《抢新娘》,在登上舞台初期曾有过很好的经济效益。但舞台化的婚俗表演节目毕竟同现实民俗之间的距离太大。而且,这种表演一日数场,日复一日,没有固定的演员,很多不是本地少数民族,他们只为报酬而敷衍了事,台下的旅游者对演员毫无感染力的表演,产生“审美厌倦”,更谈不上满足游客求异、求知的欲望。
(二)游客参与性比较差
一般来说,对婚俗旅游的开发利用中,有两种普遍的形式:一种是博物馆,以图片及文字为主,通过讲解让游客了解,没有参与性可言;另一种是婚俗表演,这是最普遍也较为泛滥的利用模式。这类模式开发中,有的地区也融入了游客参与的环节,但仅仅是邀请少数游客上台扮演新郎或者新娘,大部分游客还是作为观众来欣赏演出,无其他的参与内容。在旅游区编排的婚俗表演中,一般新娘由当地居民担任,邀请旅游者扮演新郎来参与表演。还有一种较为完整的婚俗表演,也会邀请一名男性旅游者扮演新郎。这类表演中,除了少数男性旅游者可以直接参与婚俗体验外,其他游客尤其女性旅游者只能作为旁观者或者观赏者,根本没有参与的机会。
(三)商业气息浓厚
婚礼作为人重要的人生礼仪,不仅有严格的程序,而且有其自身的严肃性。过程中还有很多要注意的细节,从保持其原生性及保护民族文化的角度来看,婚礼中很多程序和礼节是不能随意更改的。但婚俗的旅游开发利用中,景区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设计旅游项目,有的甚至胡乱编造,任意杜撰一些婚俗内容。不分场合与内容,片面投游客所好,只选择婚礼中表演性以及娱乐性强的部分展示给游客。只为利益,使得婚俗表演及其他衍生产品中,渗透着浓重的商业气息,导致婚俗文化向表演化、低俗化方向发展。此类表演可能只满足了游客一时的新鲜感,但对于这种没有内涵、没有真实情感的表演难以产生兴趣,形成不了长期的旅游吸引力。
三、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旅游产品的系统开发策略
(一)婚俗文化的静态开发
旅游必须通过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载体,或实景,或物品、或建筑等来展示,给游客具体的感受。通过建立民族婚俗博物馆和婚俗文化展览馆等形式“原貌复现”婚俗文化旅游产品,展示其发展历程,开发一个民族婚俗历史寻访游,提供高水准的导游服务、专家讲解和纪念品。科尔沁婚俗旅游开发中,应建立科尔沁婚俗博物馆,完整的讲述科尔沁婚俗形成发展历程,充实孝庄产业园的内容,可开发满蒙联姻寻迹游等旅游产品,举办各类婚俗节庆活动。利用现代旅游会展这一平台,展示科尔沁婚俗嫁妆、首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提高科尔沁物质型旅游产品附加值。
(二)婚俗文化遗产动态开发
民俗旅游资源与其它文化旅游资源相比,其最大优势在它能使旅游者参与到其中,给游客不一样的文化体验。这不仅能开拓游客的视野,也会更加深刻的理解生活的价值。因此,在婚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更加深入挖掘婚俗历史文化内涵,为旅游者制造广泛参与婚礼过程的机会,让旅客亲身参与到婚礼的过程。科尔沁婚礼中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一是组织游客参与真正的科尔沁传统婚礼,就是邀请游客主动深入草原牧民家里,以宾客的身份参加婚礼,不改变婚礼原有的形式和过程,自然而然地融入迎亲、喝喜酒、拜火、唱歌跳舞等活动中。对游客来讲,这将是一种全新的体验,使他们身临其境,从游客变成“亲友”,融入到真实的草原婚俗氛围中,体验做一回“科尔沁蒙古族”的感觉。
二是吸引年轻人到科尔沁相识、相爱,举办独特的婚礼。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讲,爱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希望有一生难忘的相遇。针对年轻人这样的心理,可以以“敖包相会”为主题,举办大型相亲会;针对广阔的婚礼市场,可以尝试将霍林郭勒市“草原婚礼节”中注入更多的科尔沁地域特色,转变为独具特色的真正的“科尔沁婚礼”,吸引年轻人来科尔沁举办特色婚礼或者度蜜月。
(三)婚俗文化的衍生商品开发
旅游纪念品开发是传统旅游产业衍生的一种开发模式。各式各样的婚俗商品,具有很强的地方性、传统性、观赏性以及很高的纪念价值。少数民族婚俗内容丰富,涵盖了本民族居住、服饰、饮食、宗教、歌舞、礼仪等方面,这也是对游客的吸引力所在。如科尔沁婚俗中使用的很多实物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新娘缝制的烟袋、新娘佩戴的头饰、新郎穿的长筒靴、佩戴的弓箭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和地域文化内涵,具备纪念意义的同时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必将受到游客的欢迎。目前少数民族地区旅游纪念品市场上品种单一、没有特色、品位不高。针对这种情况,当地政府或者企业可以依托本地区或本民族婚俗文化特色,挖掘其内涵,设计、制作高端旅游纪念品来提升旅游纪念品的品位。
(四)婚俗文化资源的酒楼开发
旅游业中,餐饮业是重要的开发内容,突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才会为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婚俗旅游开发中,可通过设立以婚俗文化为主题的酒楼,将民族文化概念进行全新的策划和创新。婚俗文化型酒楼的设计上,科尔沁婚俗酒店可以建成蒙古包式,把婚俗文化渗透到整体装饰、局部布景、器物点缀、服务、甚至名字雅号,达到“博物馆和酒楼一体化”。游客得到婚礼上游客的礼节,“情”、“景”的穿插,让游客体会身临其境的现场感,在休闲的过程中享受消费的愉快。例如可以设立一个以诠释满蒙联姻作为主线的酒楼,在设置上复原清初科尔沁草原片断和婚嫁盛况的博物馆,用草原生活具代表性的多个场景讲述孝庄及其嫁到清朝皇宫的科尔沁女子的故事,再现历史上科尔沁草原的生活方式,将人们带进自然、带进历史、带进传统。
四、少数民族婚俗在旅游开发中的合理开发建议
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时, 要注重抓好旅游文化的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强调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合。各种旅游资源之间是相互依托和共生的,婚俗旅游也是一个开放的概念,纯粹的“婚俗旅游”应该是不存在的。在开发婚俗旅游过程中,应将婚俗文化融合到本地区自然资源和其他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丰富资源文化内涵,提高旅游吸引力,发挥地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体综合效应。
二要体现文化的时代内涵,重视文化的市场形式。通过婚礼过程和细节来体现其文化性。
三要反对浅层利用和开发。婚俗文化的创新和开发必须以科学的研究为基础,尊重文化的原生性。
四要注重文化的整体重塑。少数民族传统婚俗有其优秀的内容,,也有糟粕之处, 开发时要客观再现, 保持文化的整体性, 但同时要进行现代诠释和整体塑造,既注重原生态, 又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
五要吸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参与, 保证文化的持续性。就地吸收和培养部分本土人员参与婚俗表演,,创造出原汁原味的文化氛围, 不仅展现本民族婚俗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鲜活的形象, 从而保持其文化持久的生命力,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额尔德木图 孟和. 科尔沁文化史[M].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
[2]魏小安.中国旅游业发展目标与知识化竞争[ J].社会科学家,2000( 1) .
[3]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等闲识得春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J].求是,2002(1).
[4]乌恩.地域文化与旅游规划[J].人文地理,2001.(2)
[5]科尔沁博物馆.科尔沁文化志[M].2008
[6]斯琴塔娜.原文化让科尔沁旅游魅力四射[N],新华网.2010.
[7]于光远.旅游与文化[J]. 望,1986(14).
[8]王丽梅.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开发探析[Z]新西部(下半月)2007(8).
篇4
一、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
我国二十多年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实践与理论探讨中,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关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旅游开发带来的浓厚商业文化侵蚀着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带来的强势现代流行文化冲击着民俗文化。受到侵蚀、冲击的民俗文化,改变着拥有这类民俗文化的地域群体的整个价值取向,改变着群体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这种改变体现在物质、精神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在民俗文化变迁历史进程中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突变特征。
与主流的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属于稀缺的文化资源,弥足珍贵,突显出巨大的文化价值,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适当的方式极易转换为经济价值。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各地普遍将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摆脱贫困为单一战略目标或者为主导性目标,忽视了这样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旅游开发必然会把强势主流文化引到当地,使当地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完全暴露在外来文化环境中,当地以落后经济为基础的弱势民俗文化必然会受到经济实力较强的异文化的强烈冲击、以及旅游开发所具有的浓厚商业文化对传统的朴实的民俗文化的冲击,在仅以追求经济利益导向的旅游开发背景下,导致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流失、甚至丧失。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似乎不可调和的矛盾: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核心资源在于独特的、稀缺的、原生态的民俗文化,通过旅游开发,将宝贵的民俗文化资源转化为丰厚的经济收益,改善贫困的生活条件,但旅游开发过程中原生态的民俗文化却随之削弱,被强势文化逐渐同化,宝贵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资源逐渐消失,旅游吸引力也将随之消失,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设想终将成为泡影,依靠旅游产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也成为不切实际的设想。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构成了似乎难以调和的矛盾对立关系。
二、民俗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统一关系
实际上,旅游开发在科学合理的政策指导下,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会起到积极的正面作用。旅游可唤醒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觉性、增加民俗文化价值、提高民俗文化主体的文化自豪感等。开发民俗旅游“既是挖掘民族文化、展演民族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被价值化的过程”。
因此,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两者之间并非单纯的矛盾对立关系,应从民俗文化所处的客观现状来看待旅游开发对民俗地区文化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作为民俗文化经济价值的转换器,在转化价值的同时,也承担着宣扬民俗文化、挖掘文化价值的角色。在宣扬文化与挖掘文化价值的过程中出现的伪造现象,并非仅仅存在于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个别现象,因此,对于恶意伪造行为,应以政策法规手段进行有效管治。在宣扬文化、利用文化获取经济价值的过程中所出现的过度商业化现象,也并非是仅仅存在于我国民俗文化的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独特现象。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与民俗文化保护相背离的一些现象,其根本原因并非在于旅游开发本身,而是在于旅游开发目的导向设置出现偏颇。根据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依托的文化资源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与依存关系,一个民俗地区的旅游开发首先应是保护民俗文化、其次才是发展旅游经济。在没有保护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实现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只能是“杀鸡取卵”、难以实现长期发展。因此,旅游开发的首要任务应是保护、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围绕着首要任务的次要且平行的任务才是转化民俗文化资源的经济价值、获得经济利益。
依托某一旅游项目保护、传承、挖掘某一个或某些民俗文化事项,以旅游的六大要素形式呈现给游客,在保护、传承、挖掘、呈现独特文化的同时,可以自组织地实现文化价值向经济收益的顺势转化。现实中,在策划旅游开发项目时,往往首先考虑这个项目能获得多高的经济收益、能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多大的带动作用,而不是以能否保护好一个或几个文化民俗事项为首先考虑的问题。正因为这样本末倒置的民俗旅游开发理念,导致了与民俗文化保护不和谐的现象及文化破坏大量出现并难以扼制。
民俗地区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之间存在内在的统一性、关联性。一旦某个民俗地区的特色文化流失或消逝,其经济价值也会随之消减。因此,民俗文化保护是根本,无论是政府的政策、旅游开发项目、还是来自各方的力量,都应以民俗文化资源保护为核心,这样文化价值可持续转化为经济价值才有根本保障。
因此,以民俗文化保护为核心导向的地方政策指导方针的确立、旅游开发的角色定位与开发理念的重新审视,成为加强旅游开发与民俗文化保护之间统一关系的重要前提。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政策引导将旅游开发统一到文化保护的大系统内,协调文化保护与经济收益的矛盾性,通过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经营理念的创新提高两者的内在一致性,建立起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可以遏制民俗文化的流失与变迁速度。
参考文献:
[1]钟敬文,董晓萍.民俗文化学:梗概与兴起[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96.(11):11-17.
[2]李援朝.中国民俗文化知识读本[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1):3.
[3]陈立明,曹晓燕.民俗文化[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3:1-2.
篇5
(一)文献典籍中的记载
民俗文化市场化是经济进步和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故国内早期专门研究民俗文化市场化的著作几乎没有,但关注商品市场与民俗文化之间关系的观念中国早已有之。从历史典籍记载进程来看,《庄子·逍遥游》记载:“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用“章甫”(帽子)这个商品因民俗文化的不同而在市场上无法流通的事例,记载民俗与商业贸易之间的关系。司马迁在《史记》中专辟“货殖列传”专栏,以区域性民俗特点作为该传的基本框架。把各地物产概括为山东、山西、江南和江北四区,然后结合各地的民俗来阐述当时的商业活动规律,认为古代风土人情对区域贸易的影响很大。潘雄先生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如果经济民俗学或民俗经济学能正式成为一门应用科学的话,那么这一学科的先驱者应该是中国的司马迁。此后的《风俗通义》、《荆楚岁时记》等文献也对一些民俗文化事象展开论述,但未见将民俗文化与市场相结合进行叙述的内容。
(二)经济学角度的研究
目前,关于民俗文化市场化有系统研究的成果甚少,从可以查阅到的资料来看,专著类的成果有:何学威所著的《经济民俗学》,围绕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等方面展开,阐释经济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因素,首次提出了民俗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从经济开发角度系统地研究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挂钩。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实质为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民俗文化与经济的关系相辅相成,作者提出以经济腾飞带动民族民俗文化发展,以传统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促进经济繁荣的观点。该著对民俗文化在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没有做深人地探讨与分析。论文类的成果,最典型而且最具代表性的是潘雄的《民俗研究在商业贸易中的重要性)(载于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文。该文作者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追述了中国民俗与贸易之间关系研究的最早典籍记载,见于《庄子》与《史记》,同时与马林诺斯基的“库拉”制度研究作对比分析,以实例论证的方式,阐释了民俗在商业贸易中的巨大作用:作为“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的商人来说,只有翔实具体地了解民俗事象,才能在商品交易中获利与成功。该文只是着重论述民俗在商业化中的重要作用,对市场化给民俗事象带来的影响没有涉及。
(三)人类学角度的研究
20世纪80年代,旅游经济正式纳人国民经济计划,作为旅游资源当中极为重要的部分,民俗文化资源随着旅游文化的发展,渐渐走向产业化道路。目前,真正对民俗文化市场化进行的研究,也着重从民俗旅游和产业化角度进行研究与分析。
从民俗旅游角度对文化资源开发进行研究、分析的成果较多。王德刚的《民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基于实践的民俗资源开发利用模式探讨》(载于《民俗研究》,2003年第1期)一文,通过对民俗旅游发展经验研究,总结出了民俗旅游开发的六种模式:品牌经营模式、社区一历史(传统)街区模式、乡村模式、“生态博物馆”模式、主题公园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同喜琴的《论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与防治)(载于《贵州民族研究》,X006,_年第1期),阐述了民俗旅游对旅游地民俗文化的“污染”: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伪民俗大量涌现,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
和谐性等方面。李彬,包磊的《旅游商品化对民俗旅游本真性影响研究》(载于《商场现代化》2008年3月(下旬刊))文,着力探讨民俗旅游本真性和商品化的内涵,并力图寻求二者之间的内在张力,提出解决的建议,以获得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徐赣丽的《民俗旅游的表演化倾向及其影响》(载于《民俗研究》2006第3期),李正欢,黄远水的《解读民俗旅游本真性与商品化的内在张力》(载于《哈尔滨学院学报),2002年第11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载于《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一系列文章,对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作了探讨与研究。
从产业开发角度进行研究的,主要有何学威的《民俗文化产业与振兴民族经济》,(载于《中南工业大学学报》,2000年第6卷第2期),把民俗文化当作一种隐藏在人民生活与思想中的象征符号,研究民俗文化产业在振兴民族经济中的作用及可行性。姜继为,吕桂兰的《试论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相互融合》(载于《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民俗文化与市场经济相互融合的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民俗文化的生命力与市场经济的生长点的问题。此外,张来芳的《民俗文化产业化的构想》(《江西社会科学》,200()年第5期),邱扶东的《论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方法》(《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等论文都相应分析了民俗文化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可实践性。新晨
(四)国外的研究状况综述
国外旅游产业发展较早,对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研究的论著也较多,美国旅游人类学家格林伍德(Greenwood.1977)就对旅游文化的商品化给予了较多的关注。他认为,文化旅游的开展必然带来文化的商品化,但若是把文化完完全全按照商品来进行包装,就会带来极大的消极意义,因为这实际上“剥夺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剥夺了构成文化的方方面面。商品化使文化失去真实性,使民俗生活置于舞台化和戏剧化之中,故格林伍德反对民俗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将民俗事项商品化,提倡对文化的市场持一种理性的态度。但是,也有学者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待民俗文化的商品化。以色列著名的旅游人类学家埃里克·科恩(ErikCohen)就认为,民俗文化商品化、市场化使其真实性丧失的说法是不贴切和荒谬的。一种新的商品化了的民族文化,可以随时被接受为是真实的,哪怕仅仅只是市场化了的真实,同时这种商品还会得益于悠久的民族文化所赋予的深厚内涵,成为更具吸引力和市场的商品。由于有了商品经济效益带来的资金支撑,又反过来使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加完善和进步,进而促进民俗文化的推广和发展。
篇6
山东省具有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可行性,而深度开发文化旅游资源、走文化旅游的道路也是山东旅游产业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首先,文化旅游是国内外旅游产业发展的总趋势。国外的旅游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其地位也在实际的应用中不断提高。如英国利用电影《哈利・波特》的热播,积极展开了对哈利・波特拍摄地旅游,向世界展示了独特的古堡文化。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则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区域历史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各地区域文化才逐渐得到重视。80年代后期,我国大量的市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来华旅游的外国人大多是出于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民生活方式、习俗的动机。
其次,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徐通过“从旅游看文化”和“从文化看旅游”两个相对角度的审视,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是不可分割的,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文化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山东旅游产业的吸引力,旅游产业的发展也能促进山东文化资源的宣传与影响。
文化是旅游产业的灵魂,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深化文化元素在旅游产业开发中的应用,是提高山东省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的关键问题。因此,对于山东省旅游产业进行文化的深度开发,进行文化旅游建设是顺势应势的举措,也是山东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出路和发展方向。本文从分析了山东旅游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并从文化资源开发方面提出可行性意见。
1.文化旅游和文化旅游资源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和经营范围的不断拓大,文化旅游作为专业名词出现。但对于文化旅游概念的界定至今未形成定论。国际古遗址理事会美国分会(USICOMOS)认为,文化旅游是由多种产品、多种体验构成的,它对于不同的人意味着不同的东西,因而其多样性也是必然的。
本文则倾向于文化旅游是以旅游文化为旅游对象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旅游者通过各自的审美观和亲身体验,得到一种文化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
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内涵的研究国内外很早就开始了,但都未达成一致的看法。本文认为凡能使旅游者生成旅游动力的,能够为旅游业所开发利用的,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可以使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物质,都可称为旅游资源。
“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侧重点和研究重点不同,旅游文化侧重点在“文化”,广义上是关注旅游活动的基础理论,狭义层面上是关注旅游业和旅游活动中的文化;而文化旅游却正好相反,侧重点在于“旅游”,是旅游产品的开发和经营管理问题,以及文化旅游活动的特点、管理体制、文化旅游市场的需求问题等。但二者也有其内在联系,都是对旅游和文化的结合点的研究,旅游文化的研究对文化旅游的实践活动和理论研究能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而文化旅游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旅游文化的内涵。
2.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现状和问题研究
2.1 山东文化旅游资源的主要类型
根据我们前文对文化旅游资源的定义,以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可利用程度的广泛性、必须性、可行性和可利用的程度不同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我们可以将山东省文化旅游资源分为以下三大类。
(1)古代建筑文化资源。山东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俗独特,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文化。这些古建筑之中包含着许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精品。例如,济南长清孝堂山石祠、孔林、田齐王陵、曲阜的孔府、栖霞市的牟氏庄园等。山东处于中国北方和南方不同建筑风格的交汇处,因而在园林建筑上也体现了南北兼有的浑厚雄壮、精巧玲珑的齐鲁艺术风格。
(2)中外交汇的宗教文化资源。山东省的宗教文化资源极为丰富,中国四大宗教的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在山东省都有其文化载体分布,而且根据各种宗教文化兴建了各种特色的建筑和形成的各种文化遗址。如泰山经石峪、历城柳埠千佛崖造像、崂山、沂山、五峰山、昆嵛山、峄山、济南清真南大寺、青岛市区的基督教会等。
(3)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文化是被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齐鲁文化源远流长,至今世人还称山东为“齐鲁文化之邦”。山东某些地方的特产造就了地方特有的风俗和习惯,如烟台的苹果、莱阳梨、菏泽牡丹、潍坊风筝等,都在当地形成了与之有关的风俗习惯。另外,具有山东特色的戏曲曲艺文化,如山东快书、山东大鼓、吕剧等多达30多种。以上各种民俗文化在不同地域是相互交融的,这种交融促进了山东民俗文化的不断发展,并加强了民俗旅游资源的可开发性。
2.2 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
从改革开放到今天,山东省旅游产业走了一条不断加快发展的道路,成为持续增长最快的产业,旅游收入已成为山东省省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表1、表2来分析。
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山东旅游业与改革开放同步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旅游总收入、旅游人数以及旅游占GDP的比例都逐年增加,山东旅游业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随着山东旅游产业的不断提速,文化旅游越来越受到重视,在旅游产业中所占的比重也逐年增加。“十一五”是山东旅游业提速跨越的五年,不仅有了质的跨越,而且“好客山东”文化旅游品牌也是在这一时期形成,成为中国旅游业品牌打造的标杆范本。由此,山东的文化旅游产品日益丰富,体系逐渐成熟,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要素健全、功能完善、特色突出的旅游产业体系。
(资料来源:《2010年山东省统计年鉴》,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3 山东省文化旅游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旅游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根据对三大类旅游文化资源的分析,可以提炼出以下问题。
2.3.1 山东省古代建筑类文化资源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开发虽然相对成熟,但整体仍处于初级阶段,尚未进入管理有序、内涵丰富和可持续开发的成熟阶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开发中文化资源的挖掘深度不够。虽然山东省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文化积淀深厚,然而在各地的开发建设中,对这种文化深积的挖掘不足造成了开发的深度不够,有些旅游区资源仅仅依托资源本身有形的物质进行产品开发,而缺乏一些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包装,缺乏精品意识,造成了一些传统建筑、古迹类旅游产品呈现出老化现象。例如,曲阜的“六艺城”的开发,由于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导致开发比较粗糙,只有冷冰冰的建筑,而没有对“六艺”文化的深层挖掘,游人的可感受性与可参与性差,文化品味不足,这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地位是很不符合的。
(2)开发中缺乏保护性措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处理不当。古建筑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文物,它的保护需要适时地对其进行修缮,但修缮工作中的粗制滥造,对古建筑的整体构造造成重大影响与破坏。比如,建于1964年的福州华林寺大殿中国南方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在进行修缮工作时,无充分根据地“复原”其外观,建筑内外的油饰掩盖了原有古老的彩画和历时千年形成的木材表面的色泽质感,完全丧失了其“饱经沧桑”的历史面貌,以致外国专家在参观时都不相信它们是历时千年以上的建筑物。
(3)山东省文物古迹的管理体制混乱。山东省大部分县市的文物古迹管理往往分属旅游、文物及建设部门,在管理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明、分工不清、管理混乱的情况。各地文物部门虽然是文物的直接管理部门,但它同时又受到地方政府的领导,而地方政府为了发展旅游、繁荣经济,往往随意变更文物的管理权,把文物交由旅游部门来管理,而旅游部门并不十分熟悉文物的保护工作,往往造成严重后果。例如,2000年发生的曲阜的“水洗孔庙”事件,便是这样造成的。
2.3.2 山东省宗教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山东越来越重视宗教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本文主要概括了以下几点:
(1)对宗教文化的挖掘程度低。宗教文化与旅游活动之间结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内容单调肤浅,宗教中启迪智慧、呼唤道德以及重塑人生价值等功能被挖掘的程度很低,没有展示出其精神层次的价值。总体来看,山东省宗教旅游还处于较低的开发层次上,尚未进入深层、可持续开发的阶段,很难令游客满意。
(2)旅游的开发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活动场所往往选择在安静的深山老林,目的就是为了脱离世俗,避免外人的干涉。而旅游开发的目的正好与此相反,这样,宗教与旅游就形成了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山东省内众多的宗教活动场所,已经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其接待人数不断增加,而宗教场所宁静的环境与纯朴的风气也慢慢消失。
(3)部分宗教场所存在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宗教信徒参与旅游经济活动,虽能从经济上改善信徒们的生活条件,但却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宗教本身的纯洁性。随着各地宗教旅游的开发与兴起,一些宗教景观地开始从事高价卖香火、兜售纪念品,甚至从事“算命”等非法活动,有的地方还存在强拉或诱导游客花大钱烧高香现等象,扰乱了宗教旅游场所秩序,侵犯了消费者合法权益,也损害了宗教本身的庄严性、神圣性
(4)宗教旅游中的导游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宗教文化博大精深,如果对其误读和歪曲,则会产生不小的负面影响。目前,山东省的宗教旅游之地,还不具备专业的导游队伍。导游对宗教的哲学思想还缺乏足够的了解,在讲解过程中只能简单地介绍各种建筑、文物、遗址的历史传说,而不能进一步阐述宗教的内涵,更加不能引导游客进行着理性思考,无法向游客传播宗教博大精深的智慧。通过开展宗教专题旅游培训,增强导游人员宗教文化知识,才能针对不同的客人采取正确的接待方案,这对树立良好的宗教旅游观念有重要意义,也才在最大程度地促进山东省宗教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3 山东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也存在各种各样的误区与问题,妨碍了民俗旅游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山东很多富有竞争力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滞后,对外竞争力不强。例如,南方的苏州、扬州等地,运河文化旅游开展得如火如荼,而山东的运河民俗旅游已经远远地落后于他们。水体污染、经费不足等众多因素制约了运河民俗旅游的发展,也使相当数量的运河文化遗迹得不到有效保护。又如,山东省是水浒文化的源头,但中央电视台却把《水浒传》拍摄基地选在无锡,无锡的“水浒城”随着电视剧的热播而扬名,而且,在各种旅游产品推介会上,无锡都打出了以武大郎、潘金莲等水浒人物为代表的水浒牌,源源不断的客流随之而来。而山东省却没有把握住机会,浪费了这一民俗旅游资源。
(2)民俗旅游节庆出现了“千人一面”的不良竞争现象。很多景点的庙会、灯会等的旅游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歌舞表演等,同质化的不良竞争导致了很多问题,甚至造成多败俱伤。例如,济南的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和趵突泉灯会,两大旅游活动都大打民俗牌,展卖的传统小吃、手工艺品以及民间艺术都有许多相同的地方,分流了不少游客,两大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3)开发格调低俗,甚至把民俗“庸俗化”。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有些旅游从业者不去尽力展现民俗的真、善、美,而是刻意追求原始、落后和愚昧,回避精华,偏爱糟粕,专门把一些已经被社会扬弃的封建迷信和陈规陋习展示给旅游者。有些旅游从业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打着一切为了旅游者的旗号,不择手段地策划与开发不健康的民俗旅游项目、旅游产品和旅游商品,刻意把质朴、高尚的民俗庸俗化,最终转变成圈钱的工具。甚至封建迷信沉渣泛起,误导旅游者。
3.山东文化旅游资源三大主要类型的深度开发对策
3.1 山东省古代建筑文化资源的开发的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本论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开发策略。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提高古建和文物古迹的文化韵味。追求文化底蕴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历史建筑、古迹类旅游的开发必须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以提高其文化韵味。山东省古代建筑类旅游资源的灵魂所在就是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则是深入挖掘古建和文物古迹文化韵味的关键所在。与孔子有关的修学、养生、饮食、服饰及生活习俗等旅游项目都是应该重点推出的,而齐鲁文化中的运河文化、齐文化等支脉,都应当根据它们的不同特点,依托它们所积淀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古迹进行相关的深入挖掘,从而提升整个山东省古代建筑旅游产品的文化韵味。
(2)对古代建筑及文物古迹进行保护性修缮,处理好修缮与保护的关系。鉴于在修缮历史建筑中出现的问题,梁思成教授在1964年曾撰文精辟地提出维修历史建筑应以“整旧如旧”为原则。他认为要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其历史信息的前提下,尽量低调处理人为的干预。主张在建筑遗产面前,尽可能弱化在修缮时所不得不加上去的内容和修缮的痕迹,使之只起陪衬作用,以凸显古建筑本身“饱经沧桑”的历史风貌。而他主张的修缮古建筑应做到“有若无,实若虚,大智若愚”的规则,经过长期的实践应当成为我们维修古建筑的共同准则。
(3)建立有序的、高效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在旅游行业管理中,要贯彻政企分开的原则,旅游行政部门应制订和完善相关法律和法规,充分发挥监督职能,提高市场运作效率。将建筑、古迹类旅游资源的所有、管理权与开发经营权分离,行政管理机构要严格审批建筑、古迹类旅游开发项目,应保证任何开发项目都必须经过各级专家学者严格的科学论证和验收,而旅游企业特别是一些传统的带有事业色彩的古迹旅游景点要迅速完成向现代旅游企业的过渡。简言之,就是理顺山东省的旅游开发管理体制,动员各部门的力量,综合开发山东和建筑、古迹类旅游产品。
3.2 山东省宗教旅游开发对策
如何正确处理好宗教与旅游的关系,促进宗教与旅游的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需要旅游界、宗教界人士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大力支持。
(1)要大力弘扬有积极意义的传统宗教文化。弘扬有积极意义的宗教传统文化,是促进山东省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例如,佛教文化中宣扬“报佛祖恩、报国君恩、报师父恩、报双亲恩”的四报理论和“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对今天提倡传统美德、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道教养生和健身的理念,对今天的人们也是一种需求。
(2)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宗教旅游的文化内涵。宗教旅游,不能单单理解为到宗教旅游地观光这一表层的观光性旅游,宗教旅游的魅力,不仅仅是宗教教义的哲理性、道德观,还有宗教建筑文化,宗教音乐,仪式,宗教区民俗活动等多种来源。只有深入挖掘宗教文化内涵,充实宗教旅游内容,提高品位,重视软项目的综合化开发运作,采用“宗教搭台、旅游唱戏”的综合性活动才是发展宗教旅游之意,维护客源之本。
(3)把宗教文化旅游开发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有机结合起来。宗教文化圣地山清水秀,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可将宗教文化与观光旅游、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将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尽量与其他旅游资源开发结合起来,使二者互相辉映,相得益彰,增强组合性旅游的整体吸引力。例如,佛教与茶道的结合,道教与武术的结合,道教与气功、养生的结合,佛教与书法、绘画艺术的结合等形式,从而形成独特的宗教文化旅游,进而提升宗教旅游文化的品位。
3.3 山东民俗旅游的开发对策
民俗旅游开发前景广阔,因此,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山东省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在坚决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地利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节,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机制,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使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快速的得到发展。
篇7
[文章编号]1002-5006(2013)12-0064-07
Doi:10?3969/j.issn.1002-5006?2013?12?007
1 问题的提出及相关理论基础
早在1984年,沃德(Wood)在对东南亚国家进行实证研究时,指出地域民俗文化在其旅游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之后,洛德利格(Rodrigo)研究了巴西村镇波尔图(Porto)和塞古罗(Seguro)民俗风情游的案例,当地居民力图通过销售旅游纪念品和传统手工艺品的“文化复兴”工程,将传统文化以商业化的形式加以展示[2]。其中,奥克斯(Oakes)以中国作为研究样本,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西南地区民族旅游的发展模式,指出中国民族旅游发展应淡化政治目的,更多考虑社会因素的作用[3];杨(Yang)于2008~2011年期间发表了一组研究论文,从政府、项目开发商、员工和游客视角,实证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民俗旅游,通过再现我国云南省民俗旅游村多民族文化旅游现象,指出民俗旅游项目开发进程中,民族元素运用和民俗风情展现的形态类别,并深入探讨了少数民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景区实际规划及相关管理问题之间的差距[4-6]。根据伍德拉夫(Woodruff)、塞丝(Sheth)等人的观点,只有面向顾客价值的产品开发,才是产品竞争优势的来源[7-8]。启德(Chadee)与马特森(Mattsson)从顾客层面来探讨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提出需对游客背景及其旅游经历的质量进行衡量,指出对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游客,不同的质量指标与顾客感受之间存在差异[9];皮尔斯(Pearce)基于马斯洛(Maslow)的需要层次理论提出了“旅游历程阶梯”,指出游客的需要由低到高遵循着放松、刺激、关系、自尊与发展以及实现等5个层次逐步攀升[10];吴(Wu)继而研究了顾客交流、游客同质性与游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协议和交际事件”等游客相互感知六因素[11];帕特里克(Petrick)、威廉姆斯(Williams)等则进一步将顾客价值概念转化为多维构造,其中,帕特里克结合感知价值量表[12]和PERVAL量表[13]构建了SERV?PERVAL量表,对休闲和旅游服务的顾客价值进行了精细的划分[14];威廉姆斯则通过一系列对游客满意度有着强烈的、积极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质量价格关系、情感价值与独特的价值观3个基于顾客面向的产品开发价值维度[15]等。
近年,我国学者保继刚、张捷、陈海波等从顾客价值层面,对丽江古城、九寨沟、凤凰古城等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梳理和经验总结[16-18]。另外,不少学者在对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研究中进一步指出,相对于某一旅游企业产品和服务价值的感知,最值得重视的是“旅游者对旅游产品价值的感知”[19-21]。民俗旅游者有两大追求:一是寻找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寻找现代都市已经或正在丧失的人性中美好的东西,希望通过旅游释放自己平日的疲惫和压力;二是希求满足文化预期[22]。而对于顾客价值构成维度的研究,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也是本研究的主要任务。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选取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了整理(表1)。
但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与顾客价值如何进行有效对接尚属新鲜课题,且尚未出现丰裕的研究成果。本文尝试对此问题进行探讨。2 研究方法与样本本文通过探析顾客价值需求和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质,研究在我国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中,应着重考虑民俗旅游者的价值需求。本文采用顾客价值曲线评价法的思路,即通过评价一个公司相对于该行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关键性要素的业绩表现,来评价顾客总体感知服务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不仅要求顾客作出评价,还要求内部员工和管理人员作出评价,最终目标是发现使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产生质的飞跃的关键要素[29]。首先,本文通过文献梳理和定性分析,确定民俗旅游资源的特质;同时,结合对湘西自治州旅游市场的进一步观察和对游客的访问,获得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游客价值感知的关键要素;然后,依据“资源特质”和“需求要素”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再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获得游客对“资源特征”的重要性排序并绘出湘西州顾客价值需求曲线,筛选后得到民俗旅游顾客价值因子矩阵的两大维度;最后,将民俗旅游顾客的主要价值需求点与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对接,获得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需求因子,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开发的顾客价值矩阵。
3 民俗旅游资源特质分析及重要性排序
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独特的人文资源,体现着某一特定地域人们所普遍认可的传统、信仰、喜好和禁忌,具有文化性、地域性等特点。本文结合湘西自治州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以及理论界有代表性的观点,将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归纳(表2)。
明晰民俗旅游资源特质之后,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要求游客对每个民俗旅游资源特质的重要性程度予以评判,得到最受游客关注的资源特质依次是文化性、民族性、生活化、原生态、神秘性、参与性、地域性和历史性。
4 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顾客价值曲线分析
在前期文献综述基础上,以游客的功能性价值(质量和感知利失)、社交性价值、情感性价值、认知性价值指导,笔者通过进一步市场观察和访谈,归纳提炼湘西州大众旅游市场的游客价值需求面向,得到实惠、健康、安全、舒适、便捷、现代、美景、购物、美食、生态、放松、新鲜、刺激、高品位、活力、娱乐、学习、浪漫和交际19个影响游客感知的价值要素(表3)。
根据顾客价值需求评价法的基本思路,以这19个价值需求点为基础展开问卷调查,让每位调研样本选出10个其认为最重要的价值点,然后统计整理出主要的顾客价值点。本研究组在湘西州5个主要景区(凤凰古城、猛洞河、坐龙峡、德夯苗寨、乾州古城)投放了380份问卷,回收问卷354份,回收率93?2%。剔除无效问卷10份,问卷有效率90?5%,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通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作出顾客价值曲线图(图1)。
5 民俗旅游顾客价值因子矩阵模型构建
5?1 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模型
本研究以湘西大众旅游市场为样本,在图1中进一步截取了市场需求强度最大的12个价值需求点,然后与民俗旅游资源特质进行对接分析,构建出民俗旅游产品创新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图2)。
5?2 结论与建议: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的顾客价值因子矩阵分析
民俗旅游中,游客的价值需求层次丰富并存在着梯度性的强度差异,民俗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应面向不同的顾客价值需求,才能适应并满足市场的需要。
研究所得出的因子矩阵,依据横纵坐标的强度差异,分为Ⅰ、Ⅱ、Ⅲ、Ⅳ4个象限,分别代表顾客价值因子的4个等级。由于游客需求和对资源特质的看重程度不同,这4个等级的重要性也存在差异:Ⅰ象限中的因子为一级因子,包括感民俗趣味、随性生活、猎奇、观民族风情,这些因子代表游客最突出、最普遍的价值需求,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应首要考虑的因素;Ⅱ象限中的因子为二级因子,包括互动体验、城市疏离感、原始本真、赏原生美景、品地方美食,这些因子由较强顾客需求与重要性相对较弱的资源特质对接而成,是民俗旅游产品创新中容易被忽视却拥有巨大市场前景的顾客价值点;Ⅲ象限中的因子为三级因子,包括冒险、浪漫艳遇和艺术创作,这些因子在特定游客群体中表现突出,是景区面向特定人群构建差异化特色的突破领域,其配套的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可有针对性的开发与设计;Ⅳ象限中的因子为四级因子,包括探古寻根、购买特色商品和民族特产,这些因子是游客完成一次完整旅游的补充性需求,在部分差异化小众游客中表现突出,亦不可忽视。
民俗旅游产品创新,应首先关注第Ⅰ象限,不仅其资源价值的重要程度高,而且顾客的价值需求强度大。如:以“随性生活”价值因子为例,当前团体旅游“上车睡觉,下车逛庙,中间停车拍个照,回家啥也不知道”的匆忙旅游模式,已经严重与该价值因子相背离,未来民俗旅游产品、旅游模式及旅游流程的创新,则可围绕该价值因子,进行重大的改革和创新。其次,对于第Ⅱ和第Ⅲ象限,则可各有侧重地进行创新开发,如:对于顾客价值需求高、而对资源本身要求不高的第Ⅱ象限,可别出心裁的贴合顾客的价值需求进行产品设计。譬如以“互动体验”为例,顾客只要求能够参与互动体验,并不苛求民俗资源本身是什么内容,可以在各种民俗资源的开发中,有意识地注入游客参与环节等;而对于第Ⅲ象限,即顾客认为其资源重要性程度高的价值要素,则可多围绕资源本身进行创新开发,如建设艺术创作基地、开发实景山水演艺项目、开辟浪漫的旅游线路等。最后,对于第Ⅳ象限,作为游客完成一次完整旅游的补充性需求,在产品创新开发中,也应给与充分的考虑与重视,并不断进行创新。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研究在矩阵构建中由于选用资源特质作为纵坐标,与游客需求中便捷、实惠对接不明显,故最后的因子表述中游客的功能性价值体现较少。矩阵中横纵坐标共可形成96个对接点,对于矩阵中其余的对接点,不同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观点。本文最后得出的14个价值因子是本研究所得出的对接性相对较强的点,仅代表本研究的成果和观点,并不代表其已囊括所有民族地区的所有民俗旅游者的价值需求。本研究成果的外部效度和适用范围,仍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WoodRE.Ethnictourism,thestate,andculturalchangein SoutheastAsia[J].AnnalsofTourismResearch,1984,11(3):353-373.
[2] GrünewaldRA.Tourismandculturalrevival[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02,29(4):1004-1021.
[3] OakesTS.Culturalgeographyandchineseethnictourism[J]. 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1992,12(2):3-16.
[4] YangL,WallG,SmithSL.Ethnictourismdevelopment:Chinese governmentperspectives[J].AnnalsofTourismResearch,2008,35(3):751-771.
[5] YangL.WallG.Ethnictourism:Aframeworkandanapplication[J].TourismManagement,2009,30(4):559-570.
[6] YangL.Ethnictourismandculturalrepresentation[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11,38(2):561-585.
[7] WoodruffRB.Customervalue:Thenextsourcefor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oftheAcademyofMarketingScience,1997,25(2):139-153.
[8] ShethJN,NewmanBI,GrossBL.Whywebuywhatwebuy:A theoryofconsumptionvalues[J].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1991,22(2):159-170.
[9] ChadeeDD,MattssonJ.Anempiricalassessmentofcustomer satisfactionintourism[J].TheServiceIndustriesJournal,1996,16(3):305-319.
[10] PercePL.TheSocialPsychologyofTouristBehavior[M].New York:Pergamon,1982?67-72.
[11] WuHJC.Theimpactofcustomer?to?customerinteractionand customerhomogeneityoncustomersatisfactionintourismservice:Theserviceencounterprospective[J].TourismManagement,2007,28(6):1518-1528.
[12] GrewalD,MonroeK,parisonadvertisingonbuyers’perceptionsofacquisition value,transactionvalue,andbehavioralintentions[J].Journalof Marketing,1998,62(2):46-59.
[13] SweeneyJ,SoutarG.ConsumerPerceivedValue:The Developmentofamultipleitemscale[J].JournalofRetailing,2001,77(2):203-220.
[14] PetrickFJ.Developmentofamulti?dimensionalscalefor measuringtheperceivedvalueofaservice[J].JournalofLeisure Research,2002,34(2):119-134.
[15] WilliamsP,SoutarNG.Value,satisfactionandbehavioral intentionsinanadventuretourismcontext[J].Annalsof TourismResearch,2009,36(3):413-438.
[16] BaoJigang,SuXiaobo.Studiesontourismcommercializationin historictowns[J].ActaGeographicaSinica,2004,59(3):427-436.[保继刚,苏晓波.历史城镇的旅游商业化研究[J].地理学报,2004,59(3):427-436.]
[17] ZhangJie.Ageographicalapproachtoadescriptiveevaluationof touristvaluesandresourcesofregionalfolklore:Acasestudywith comparisionoffolkloresofTibetannationalityinJiuzhaigou district&WucultureinJiangsuprovince(partⅠ)[J].Human Geography,1997,12(3):20-24.[张捷.区域民俗文化的旅游资源的类型及旅游业价值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一[J].人文地理,1997,12(3):20-24.]
[18] ChenHaibo.StudyonTourists’IntensiontoRevisitSomewherein thePerspectiveofCustomerPerceivedValue:TakethePhoenix TownasanExample[D].Changsha:HunanNormalUniversity,2010?54-56.[陈海波.顾客感知价值视角的旅游者重游意愿研究———以凤凰古城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0?54-56.]
[19] YuQing,WuBihu.Eco?museum:Amodelforsustainabletourism developmentofethnicalculture[J].HumanGeography,2001,16(6):40-43.[余青,吴必虎.生态博物馆:一种民族文化持续旅游发展模式[J].人文地理,2001,16(6):40-43.]
[20] ChenXiaochun.TheExperienceMarketingEmpiricalResearchof TravelAgency’sProductsBasedonCustomerPerceivedValue[D].Changsha:HunanUniversity,2009?7.[陈小春.基于顾客感知价值的旅行社产品体验营销实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09?7.]
[21] WangDegang,ShiYun.Inheritanceandvariation:Theresponse oftraditionalculturetotourismdevelopment[J].Tourism Science,2006,20(4):1-6.[王德刚,史云.传承与变异———传统文化对旅游开发的应答[J]旅游科学,2006,20(4):1-6.]
[22] XuGanli.Lifeandstage:Observationofperformancelikesinging anddancinginfolkloretourism[J].FolkloreStudies,2004,(4):134-148.[徐赣丽.生活与舞台———关于民俗旅游歌舞表演的考察和思考[J].民俗研究,2004,(4):134-148.]
[23] WoodallT.Conceptualising“valueforthecustomer”:An attributional,structuralanddispositionalanalysis[J].Academyof MarketingScienceReview,2003,(12):1-42.
[24] LexhagenM.Theimportanceofvalue?addedservicestosupport thecustomersearchandpurchaseprocessontravelwebsites[J]. InformationTechnologyandTourism,2005,7(2):119-135.
[25] PechlanerH.Enhancingtourismdestinationsthroughpromoting thevarietyanduniquenessofattractionsofferedbyminority populations:Anexploratorystudytowardsanewresearchfield[J].TourismReview,2011,66(4):54-64.
[26] HuangYinghua,HuangFucai.Touristsperceivedvaluemodeland itsmeasurement:Anempiricalstudy[J].TourismTribune,2007,22(8):42-47.[黄颖华,黄福才.旅游者感知价值模型、测度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7,22(8):42-47.]
[27] LiuQian.Astudyonrelationshipbetweenconsumptionvalueand customers’senseofbelonging:Taketourismservice?type businessesasanexample[J].JournalofJinan(philosophyand socialscienceedition),2008,(5):65-71.[刘倩.消费价值与顾客归属感关系研究———以旅游服务性企业为例[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65-71.]
[28] ZhangXueting.Researchontheconstructionoftouristexperience qualitysystemaboutfolkloretourismproductinethnicminority areas:AcaseofFengHuang[J].TourismForum,2009,2(4):497-503.[张雪婷.少数民族地区民俗旅游产品游客体验质量要素体系构建研究———以凤凰为例[J].旅游论坛,2009,2(4):497-503.]
[29] CuiLixin.Valuecurve:Theassessmentmethodforconsumer perceptionsofservicequality[J].NankaiBusinessReview,2001,(6):21-25.[崔立新.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价值曲线评价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1,(6):21-25.]
[30] MagnoniA,CableM.Whosecultureisitanyway?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onidentityandrepresentationinthecontextofethnic andheritagetourism[J].JournalofHeritageTourism,2008,3(4):227-230.
[31] TaoSiyan.Onthefolklorecustomstourism[J]TourismTribune,
1997,(2):37-39.[陶思炎.略论民俗旅游[J].旅游学刊,1997,(2):37-39.]
[32] HuangLiang.LuLin.Analysisonthefunctionoffolkcustom
tourism[J].YunnanGeographicEnvironmentResearch,2007,19(1):127-130.[黄亮,陆林,丁雨莲.民俗旅游的文化功能分析[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7,19(1):127-130.]
[33] DengFeng,ZengTianxiong.Fuzzycomprehensiveevaluation:Ethnictourismdevelopmentbasedonthetouristsatisfactionofin westernHunanAutonomousPrefecture[J].JournalofCentral SouthUniversityofForestry&Technology(SocialSciences Edition),2011,5(4):92-95.[邓峰,曾天雄.以游客满意度为基础的民俗旅游产品开发———模糊综合评价法———以湘西自治州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4):92-95.]
[34] XuGanli.Acasestudyonquasi?folkloreizationandculture authenticitywithfolkloretourismofLongjiareainGuilin,Guangxi[J].TourismForum,2009,2(6):932-935.[徐赣丽.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类民俗化与文化真实性———以广西桂林龙脊景区为例[J].旅游论坛,2009,2(6):932-935.]
[35] WangZewei.TheStudyontheExploitationofFolkloreCustom TourisminFujianProvince[D].Fuzhou:FujianNormal University,2007?13-14.[王泽巍.福建省民俗旅游开发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13-14.]
[36] MengZhigang.TheStudyontheExploitationoftheMiao NationalityFolkloreCustominLeishanCountyofGuizhou Province[D].Guiyang:GuizhouNormalUniversity,2009?11-12.[孟志刚.贵州省雷山县苗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9?11-12.]
篇8
在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度假流行选择的主体态势下,古村落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文化遗产、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已然在旅游市场中赢得了众多游客的眼球。同时,伴有乡愁回忆的民俗文化旅游,更具有亲民性和体验性,古村民俗旅游日益为人们所青睐和重视。然而随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推进和不断走热,其对文化环境的影响愈加明显,文化生态失衡问题日益突出。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位于苏州西南角,嵌于太湖之中,11个古村落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中的东山岛和西山岛。苏州市级认定的古村落共17个,吴中区独占六成11个,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8个,其分别为陆巷、明月湾、三山岛、东村、杨湾、植里、f里和东蔡。吴中区太湖古村落[1],作为太湖古村落集群面积最大、最完整且高品位的区域,集中反映了太湖之畔吴地特色乡土民俗风情,充分显示出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性与独特性。
然而当前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古村观光、农家休闲为主,内容单一而非物质文化利用不到位;有形物质遗产备受青睐,深挖经济价值,而忽略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内涵,尤其是融于古村生活常态的文化生态环境。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对其民俗文化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村落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视角
古村落旅游以其历史性的旅游空间和传统的社会人文气息,博得诸多游客青睐。古村民俗文化囊括了古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凝聚世代传承的智慧,是古村延续并保持活力的灵魂和魅力所在。一定程度而言,古村落旅游的尽数内容,从古建民居、古街商贸到特色餐饮都属于民俗文化范畴。民俗文化作为古村落的文化瑰宝,是古村旅游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动力。
吴中区古村落群体性保护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特色地域文化、民居风貌、建造技艺、民俗风情历代传承,从物质到精神层面都传达着太湖吴地乡土文化,极具保护与旅游开发价值。
(一)耕读传家
吴中古村自古人才辈出,乡举里选之风极盛,有“进士之乡,教授摇篮”之美誉,勤敏为贵,代有其人。太湖第一古村陆巷,南宋文学家叶梦得、明代王鏊连中三元,两朝宰相、两大书香世家为故里传延下淳厚的诗书习教之风,至今儒风习习。“积金积玉不如积书教子,宽田宽地莫若宽厚待人” [2]思想广为村民流传,成为古村人之家风家教。同时坚持“蓄千金而樵汲树艺未尝废”,即使是家有千金财富、位有宰相之高,也不忘上山砍柴修剪果木,或育苗栽种,或下地劳动。至今可见耄耋老人坚持日耕、富贾官员从事耕作,并非完全为了生计,而为承袭一种勤勉的生活习惯。
(二)商帮文化
洞庭商帮作为历史上十大商帮之一,说的即是如今吴中区古村落之所在。因地狭民稠、不堪重赋,借其物产丰富、水路之便,而行贾四方,厚积资产,亦有“钻天洞庭” 赞叹其精明能干,无物不营,糜远不到,无业不精。清末民初由洞庭商人投资开办的上海钱庄就有65家,在上海钱庄业占相当比重,实力雄厚。涌现出席、叶、翁、王、沈、周、吴等一大批富商望族,他们审时度势、和气诚信、乐善好施、重文化教养,使洞庭商人在长江八九百年的经商活动中,经久不衰。
洞庭商人尤珍视乡帮情谊,互帮互助,情重桑梓,敦亲睦族,义举乡里。修桥铺路、兴学施药、办善堂、置义渡,恩报故里。告老有还乡筑宅的传统,可见虽吴中偏隅乡村,巨宅连片颇有衣冠礼乐、博采人文的大邑规范,这都与洞庭商帮文化密不可分。
(三)游艺民俗
吴中古村落游艺民俗异彩纷呈,不亚于苏城之热闹精彩,而为外人所注目与向往。正月猛将活动作为古村春节期间的全民盛会,从初一出巡“贺年”,初五“路头会”接财神,初六“逛会”,初八“出灯”,初九至十二“漫山转”到十三猛将诞辰,各种猛将活动热闹持续。旗伞蔽日,锣鼓震天,威仪甚盛,一村一猛将,一村一节目,人声鼎沸,蔚为壮观。非物质文化遗产东山台阁为民间演艺,以高空杂技表演剧艺为主,两孩童被抬至高空,手持道具,一脚悬空,衣裙飘拂,飘然而又惊险,令人惊叹叫绝,为东山一绝。原汁原味、精彩绝伦的游艺民俗文化,独树一帜,为吴中古村落一道靓丽的风采。
(四)本真生活
吴中古村落大多背山而拥太湖,依地势而建,讲究天人合一风水观,古街古巷空间宜人,住宅、祠堂、庙宇、池塘井然有序,封闭式宅院园林化、盆景意趣盎然。大量留存的古民居多由明清时期和民国留存至今,民居风格上延续苏州特有的粉墙黛瓦,在型制上更显内敛与简约,营造法式以“人”为中心,建筑营造技艺精细考究,雕刻冼练彩绘秀美,集“太湖文化”之大成。古村物产丰富,常年花果不断、湖鲜肥美,饮食讲究时令,村民天明即起、午来吃茶,生活自然生态又讲究细致,透露出浓郁的太湖流域的吴地乡土气息。如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台阁、婚俗及以太湖水产农产为原料的船餐、开捕节等,都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古村落旅游虽如火如荼,然而其民俗文化利用与开发却并不如人意。吴中区古村落保护与旅游开发多年,古迹探幽、观光游览、农家乐休闲、特色采摘初具品牌。而民俗文化旅游近年兴起,以庙会活动、民居体验、时令性登山活动等暂时性群体活动为主、以热闹吸引眼球为主,民俗文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和利用,存在着民俗旅游开发的共通性问题。
(一)民俗文化资源,因“看不见”而被忽视
目前,相关部门对古村落的保护尚集中停留于物质层面,如沿古街立面的整治、古建筑的评定和修缮及村落卫生环境的改善等。即使是开发较早的陆巷和明月湾,对民俗文化的生存空间也关注较少,尚未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调查与开发。
民俗文化概念有待深化,对其理解不应只包括物质部分,非物质部分更是其生命和灵气所在。区别于传统手工艺、特色服饰、地方特产、大型民俗节庆活动等“看得见”的有型遗产,古村落在历史的积淀中形成的特有历史传说、饮食、乡里民风等无形资产更没有纳入到保护与开发的视野。“看不见”资源――民俗文化的开发脱节致使古村落徒有其形,失散其神,古风古韵打折。
(二)民俗文化环境,变迁与冲击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尤其是现代生活方式对古村带来的影响,民俗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变化,原有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迁,受到冲击。以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各种技艺、民间习俗等不断消失,文化内涵被弱化,以农耕渔猎为基础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被淡化。以乡里社会交往为目的的各类活动,如庙会、台阁等活动的市场渐渐萎缩,取而代之的是网络、电视的普及。大量古建民居因缺乏严格的保护,年久失修而失去了旅游开发价值,部分民俗文化景观也因低水平的修补或改造,造成隐性破坏和不可逆转的文化环境破坏和退化。
(三)民俗文化产品单一而合力不足
古村落现有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局限于原有物质载体范围,如陆巷古村落遗风的参观游览及杨湾杨梅节,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吸引力低,资源的整体开发层次低。
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受同一文化氛围影响,主体民俗文化趋同。同时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割和影响,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从而导致开发利用上难以协调、不成系统,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三、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认识
(一)民俗文化生态理论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研究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的新兴交叉学科,关注人类文化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不可分离的关系。参照自然环境生态,借用“生态”来表示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环境、秩序、状态等[5]。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各类民俗文化事象糅合了创造者和传播者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理解。民俗文化作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集体性文化,表现为富有情趣的社会生产和生活领域的一种程式化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惯例[6],具有明显的环境适应性和历史延续性,蕴含了其文化生态特性的内在的规律与秩序。因此,全面审视民俗文化,认识、掌握其文化生态性,并尊重民俗文化生态,对多样民俗文化形式的保护,民俗文化内涵的传承,民俗文化活力与旅游发展的可持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特性
以吴中区古村落为例,南渡中原文化、原始太湖文明与吴文化根基碰撞交融,并在其特有环境感应下融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质而经典的文化生态特性。
1.独特的太湖地域文化。吴中区古村落群像颗颗珍珠散落在太湖之畔,是太湖文化的典型代表。自北宋以后,中原士族的迁入带来了中原文化和吴地文化的碰撞,形成了吴文化的一个亚圈层。既有吴文化的地域背景,又与宋室南渡历史渊源极深,同时又深受太湖特有文脉的影响,在饮食起居、工艺审美、节庆礼仪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特点,可以看成是典型意义上的太湖孕育下的独特地域文化。并表现出可贵的原真性和原始性,是具有保护价值的典型代表。
2.多样民俗群落式富集。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资源丰富,保存完整。现存民俗资源中,包括传统节日民俗、游艺民俗、自然崇拜和婚庆民俗、工艺民俗和饮食民俗、乡里民俗和农耕渔猎民俗等,其中被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碧螺春茶叶炒制技艺、东山台阁、婚俗。形成质朴而独特的吴地太湖民俗资源集中分布区,如表1所示。
3.天人合一的本真内涵。民俗是民族的古老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的智慧。吴中区丰富的民俗资源中,无论是传统手工技艺、营造法式,还是自然崇拜、乡里民俗或传统节庆,无不暗含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本原哲学观,折射出太湖人家独有的儒雅气质和文化精髓。
4.安居乐俗的原生态传承。调研发现,与其他地区古村落民俗资源过度开发、商业化和舞台化不同,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文化由于开发较晚,受商业化影响较小,较好地保有其特色和自发性,在当地呈现为原生自然式安居乐俗的和谐状态。如西山村民修复天后宫,杨湾人集资重建刘宫祠、重塑刘猛将,自主开展庙会等民俗活动的自发行为成为吴中区古村落民俗保护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四、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文化生态启示
(一)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
市场经济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旅游景区化的侵蚀,古村落遭受内外夹击。看得见的是古村环境污染、古建坍塌消失、传统工艺不再,看不见的是古村文化意蕴的淡化、陨灭,人心不古。历史街区拆旧建新,而忽视文化生态环境、割裂文脉式地开展旅游开发,必将陷入生搬硬套的死胡同和古村发展危机,失去了纯朴乡情传统民俗的乡土村落就像失去了灵气的展品,留下的只是一个物质的空壳而已。
古村落民俗,是自古延续的活着的文化,其旅游开发是以保护为基础,合理利用以彰显其地域文化魅力为目标。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树立文化生态保护意识,厘清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保护的4大层面:民俗文化景观及空间的保护、传统人文风貌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民俗文化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民俗传承人与传播者的保护。突破“看得见”才为资源的误区,将自然环境基础、人文环境底蕴纳入保护范围,健全民俗文化资源观,重新审视和更新民俗文化资源库。
(二)尊重古村落民俗文化生态,挖掘民俗文化内涵
吴中区古村落旅游开发作为社会各界的共识,已取得的发展成果有目共睹,其民俗文化资源正为人瞩目,据了解多个古村均已有民俗旅游开发计划,正处于起步阶段。民俗文化旅游主题作为地区旅游形象的关键词,具有重要影响力。民俗文化旅游应赋予什么主题内涵、展示什么,值得努力探讨研究。如西双版纳以经典的泼水节民俗活动突显傣族水文化,并融入民族服饰、舞蹈等民俗内容,从而树立起西双版纳傣族水文化的旅游形象。因此只有尊重古村落的民俗文化生态,分析其民俗文化资源,依据历史文脉挖掘民俗文化内涵,方能把握民俗文化旅游主题。
苏州吴中区古村落以太湖文化、吴文化为本质特征,其经典内涵是吴文化。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应围绕“太湖吴地人家”这一主题内涵,挖掘太湖文化、吴地风情的特质要素,融入风水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信仰文化以及孝道文化、廉政文化等,开发恰当的旅游产品,真实反映太湖吴地人家的生活风貌,构建太湖古村落吴地乡土文化圈,保证其地域性和真实性,诠释其民俗文化的本原内涵。
(三)优化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突显文化旅游效益
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方式历来备受研究,主要可总结为博物馆型、民俗村(寨)型和异地模拟型三种,也有针对“孤岛式”弊端提出生态博物馆概念。文化生态学理论,从文化生态视角对不同文化景观的开发模式作出了分类研究及建议,见表格2,以最大保持原真性、减小破坏性。
吴中区古村落呈群落式分布于太湖之畔,大小11个古村民俗各有特色和亮点,其民俗文化生态也各有差别,原生―次生―再生民俗文化生态类型俱存,因此,按照民俗文化生态要求,需要考量其不同生态类型,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开发模式,深入结合每个村落的个性特征,形成一村一品的民俗旅游特色。
此外,吴中区古村落的民俗旅游开发,还应把握集群化战略和协调原则。一是将古村落群作为一个整体,纳入统一的保护开发体系中;通过资源共享与重组,提升太湖各个古村落民俗文化旅游的整体竞争力;通过旅游品牌与项目的整体开发和创新,提升整体旅游形象,打响“太湖古村落民俗文化传承示范区”、“太湖吴地人家”品牌。二是系统协调保护、传承与利用三者关系,以多元价值利用为手段,既注重对古村落民俗文化的活态传承,又防止过度的开发利用,破环民俗文化生态平衡,使古村民俗文化资源利用与保护互生共进,相得益彰,实现古村落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契合。
五、结语
古村落凝结了灿烂的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历史记忆的活态体现,而民俗文化正是其灵魂所在,对古村落民俗旅游的研究也将随着民俗开发热潮不断深入扩大。本文立足于文化生态理论,结合深入详实的实证调研,尝试探讨文化生态性对旅游开发的要求,对苏州吴中区古村落民俗旅游开发是一次有意义的思考与探究。
参考文献:
[1]沈庆年.古村遗韵――苏州市控制保护古村落寻踪[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208-235.
[2]薛利华.东山人文[M].中国文联q大众文艺出版社,2008.
[3]潘鲁生.关注旅游文化――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护与旅游资产开发[J].山东社会科学,2000(5):108-109.
[4]孙兆刚.文化生态系统演化及其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 35(5):69-72.
[5]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22(5):1-7.
[6]巴兆翔.中国民俗旅游[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7]王乃举,黄翔.基于文化生态理论中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市场营销创新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67-174.
[8]郑玉玉.旅游与文化生态保护研究进展[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2, 24(1):105-108.
篇9
1、宏观管理力度不够
在管理上,缺乏统一的全国性的关于规范 农业 旅游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缺乏对农业旅游主体的基本规范。没有有效的协调和数量控制,出现了较为严重的 市场 秩序混乱。由于缺乏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市场门槛低;缺乏 统计 和评估机制,使农业旅游产品的质量较差,服务不规范,游客的怨言很多。缺乏农业旅游发展目标和长远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和相关制度不健全,助长了农业旅游市场的无序; 农村 “一家一户”的个体经营形式,松散的基层组织 管理体制 和薄弱的基础条件,也使农户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宣传促销活动,从而制约了农业旅游的发展。以上各种阻碍因素要得到根除,仅靠市场、企业运作、农民的参与是不可能的,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尤其是在政府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政府的积极作用对于推动农业旅游的发展也必不可少。即在农业旅游发展的现有阶段,政府可以在创造一个优良的基础设施 环境 、政策扶持、管理体制改革等各方面发挥作用,扮演好政府应有的角色。
2、无序盲目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本土 文化 遭到破坏
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完整、有效地保护好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辨证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是促进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一些旅游从业人员甚至还形象地把发展 民族 地方经济与保护民俗风情的关系比喻为没有开发的保护是“等死”,没有保护的开发是“找死”。同时,相关研究却指出“我国民俗风情旅游资源面临着消失和破坏的威胁,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护工作严重滞后”,“对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作为文化传统之一的民俗文化,至少是其中结构性较松散、稳定性较弱的那些部分,呈现出急速的变形或消亡之势”。可见,民俗旅游资源的保护,至少在现阶段并非卓有成效。对此,旅游开发者和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对策和措施,如政府主导、法制规范、保存 教育 、物质激励等,这些对策及措施在实践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该研究缺乏对民俗旅游资源的进一步细分,对它的构成和来源认识不足,对造成资源被破坏的原因的复杂性分析不够。因此,提出的建议不能涵盖全部的资源范畴。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只有从民俗旅游资源的类型分析入手,在明确保护的内容、层次、重点等问题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保护的方式、方法问题。
3、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基础设施问题也是乡村旅游开发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旅游业基础建设不完善突出表现在与乡村旅游发展息息相关的 交通 、 电力 、通讯、医疗卫生等方面建设水平的落后,由此导致许多问题的出现,如游客苦于交通上的不便放弃出游;清新秀丽的乡野风光和恶劣的住宿条件带给游客 心理 上的巨大反差:不卫生的饮食造成了疾病却没有配套的医疗救治……可见,一个乡村社区本身的自然条件再优越、民俗文化再深邃,如果让基础设施建设拖了后腿,发展乡村旅游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4、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我国,乡村中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主要表现在服务业不发达,服务人员总体素质较低。由于我国乡村教育事业落后,造成了乡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不高,而乡村旅游的服务主体是当地农民,农民对乡村旅游的认识有限,观念落后很难高水平的投入到旅游服务工作中去,而旅游业是一个集合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对服务水平要求较高的行业,所以,如何在较短时间内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实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另外,在我国乡村旅游的管理层中也普遍存在着管理者素质不高、经营管理的科学水平低、管理不够规范、开发中缺乏保护意识、重设施建设轻服务环境营造等诸多问题有待我们积极的发现改善它。
二、实现乡村 旅游 和谐发展的措施
1、充分发挥政府对实现和谐旅游的支持和 指导 作用,实现政府主导、健全相应 管理 体制
实施规范化管理政府的作用应建立在积极审慎地把握当前 农业 旅游发展形势的基础之上,应当处理好“宽”与“严”的关系问题,即政府的作用应当有合理边界,在农业旅游发展的不同阶段,政府应当发挥不同的作用。在农业旅游发展的初期阶段,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扶持是必要而有效的。由于目前看来,我国农业旅游的发展仍然停留在初期萌芽阶段,政府在农业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观念先导、宏观指导、政策引导、完善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旅游发展 环境 等方面。
2、完善相关设施设备条件,实行规模化经营
政府应承担牵头开发农业旅游线路的职责,加大 农村 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投入,以消除农业旅游发展的最大障碍。要加快农业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解放思想、大胆开拓、优化 投资 环境、拓宽基础设施的投资渠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进行:一是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在涉及农业旅游发展的公路、铁路、民航等方面,通过加大投入或整体、局部使用权招标等方式,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农业旅游的硬件环境,提升景区景点的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 经济 的发展。二是在引资方式上力求多样化,通过组织和参加投资会、洽谈会、招商引资会,宣传当地的农业旅游资源优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渠道吸引资金,加大对开发农业旅游的投入,形成全方位发展农业旅游业的新格局。
3、结合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 社会 、 文化 、生态环境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要综合开发旅游功能,结合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旅游业良性循环。发展旅游业的出发点,不仅是经济的目标,而且应该充分地把旅游景区发展与社会、环境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使旅游业适应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趋势,增强旅游产品在 市场 上的吸引力和竞争力。这是旅游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一是充实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适应旅游者不断增强的文化需求。我们坚持在经济发展中兼顾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把 教育 人、熏陶人、开启人的心智和开阔人的眼光作为开发、经营旅游景区和产品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让文化通过旅游这个载体和媒介 传播 并发扬光大,通过不懈的努力,逐步建立有益于社会、服务于大众的新的旅游文化。二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合理开发、优化利用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依存于生态环境之中,同时也是旅游业生存之本,特别是以海滨旅游为主的旅游业,有赖于海水、沙滩、空气等自然生态环境。而蓝天、碧海、金沙滩又是最容易受到污染的旅游资源,一旦遭到破坏,损失将无法弥补。因此,我们把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促进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个先决条件,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制定严格的防范、保护措施,严禁粗放式和掠夺性地开发、利用资源;限制污染项目、强化环境治理;立足以更经济的方式开发旅游资源,千方百计地以更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更大的效益产出,切实做到发展旅游业为当代人谋利而不以吃子孙饭、断子孙路为代价。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基础,创造了条件。保护和利用,两者兼顾,相互促进,形成了良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旅游,展示旅游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协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向前、曾莺:绿色经济——21世纪经济发展新模式[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篇10
(二)武当文献蕴藏着旅游资源
武当文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的武当道教文化,是反映武当山区域一切自然现象和人文社会现象,融合了丰富的武当道教思想内涵,蕴藏着丰富的武当文化旅游资源。1.记载了奇峰高耸,雄浑奇特的武当山自然风光。巍巍武当山,绵延八百里,群山峰林将峨眉的秀、华山的险、庐山的幽、黄山的雄集于一身,构成了一座莲花状形的山系,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壮丽景观。武当文献中对这些秀丽景点既有全面的概况介绍又有具体的描述。2.记载了气势恢宏、规模宏大的武当古建筑群。武当山古建筑群是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整体布局是以天柱峰金殿为中心,以官道和古神道为轴线向四周辐射。体现了道教“崇尚自然”的思想,集中体现了皇宫的宏伟壮丽,道教的神奇玄妙,园林的幽静典雅,民间的淳朴节俭等多种特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传统建筑风格。3.记载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武当武术。武当武术源于张三丰创立的内家拳,后经历代武术家不断创新、充实、积累,形成以“宇宙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宗旨,以“厚德载物”、“道法自然”为原则,以“动静结合”、“内外兼修”为方法,成为中华武术一大流派,素有“南尊武当,北崇少林”之称。4.记载武当香客朝山进香的民俗。武当山朝山进香的历史始于宋代,延续千年。民间信士为家庭幸福、事业有成、祛病除疾、消灾免祸、健康长寿等来武当山进香,朝拜真武大帝。有进散香、苦行进香和香会进香等多种形式。5.记载了武当人物故事与传说。在卷帙浩繁、撰述宏富的武当文献里描述了很多传奇人物故事与美丽的传说,这些故事都根植于本土、根植于人民心中,具有很强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武当文献涵盖的文化旅游资源内容非常广泛,如武当道医、武当道乐、武当文学等。
二、武当文献服务武当文化旅游的重要作用
武当文献记载着武当的秀丽风光、人物传说、历史遗迹以及民俗风情等,凸显出武当道教文化内涵,是开拓创新发展武当旅游活动的重要信息源。
(一)提供历史考证,丰富文化旅游内涵
武当经典及有关研究考证的文献,挖掘出武当山道教历史等多方面的翔实史料,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如现存放于武当山紫霄宫内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上,中,下三卷。此经为玉皇崇拜的道教经典,道士诵此经作为功课,有关玉皇的朝、忏、灯仪等也以此为依据,所以在道教中和民间都有很大的影响。《武当山志》、《武当道教史略》等专著,参考了大量道教文献、正史、野史、地方志、个人文集,甚至小说笔记等方面资料,对武当山自然环境、古建筑、文物、武当武术、景区建设与旅游等领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历史考证,丰富了武当文化旅游内涵。
(二)为故事传说、修复景点提供依据和参考
武当文献研究和记载了其故事与传说,如《历代名人与武当》、《武当神仙鬼怪传说》、《武当道教暨神仙人物》、《武当民间文学》等,增加了游客对这些故事传说认知的可信度。武当景点由于时代久远、风干物化等因素而遭到破坏,为了修旧如旧,就得利用文献有关记载,进行修复以保持其原始性。如《武当山道教宮观建筑群》,对武当山道教宮观、古桥、石牌坊等,进行了考证和续写,有利于其修旧如旧作重要参考,增强游客对武当建筑认知的真实性。
(三)体现文化特色,扩大旅游宣传
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武当文化经过千百年的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传统与内涵。武当文献保存和传递了武当历史、人物、民俗风情、文物古迹等众多方面文化内容。如:《武当民俗》介绍了武当的婚姻、生养、寿诞、丧葬、衣食住行等习俗。影视作品《大武当》,歌曲《天下太极出武当》等扩大了武当旅游宣传,要善于从这些信息资源中捕获开发武当旅游商机。
(四)传承民俗文化,增强游客体验
武当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普及面广。如武当主要宫观场所,每逢朔月、望日,重要节日,祖师圣诞,都要举行祝寿、庆贺等典礼。还有藏于民间的婚丧嫁娶、民歌演唱、说书唱戏、民俗表演等多种形式习俗。这些在武当文献上都有详细的记载,如:《武当山古婚俗研究》、《武当民间歌谣》、《武当道教法事》等,对武当民俗文化起了传承、保护、利用和发展作用,构成了独特的武当民俗旅游资源,帮助游客参观,领略武当道家庄严神圣的氛围和博大精深的内涵,丰富了武当山旅游内容。
三、武当文献服务武当文化旅游的几点思路
武当文献典籍保留和反映武当特色的原生态文化资源,如历史遗存、、建筑艺术等,如何利用这些文献资源为发展武当文化旅游服务,是十堰地区高校图书馆及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既可以促进文献信息增值,又可促进武当旅游文化事业持续发展的重要特色服务。因此,图书馆应根据旅游信息用户的需求,走出馆门,深入社会,多渠道向有关旅游部门了解情况,利用武当文献所载的旅游信息资源,多层次多形式服务于武当文化旅游。
(一)加强武当文献的挖掘与收集工作
全面系统、多途径收集武当文献,除了在新华书店订购外,还要在互联网上及民间进行文献调研与收集,内容包括所有的有关武当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的研究论著及民间传说、口碑文献、实物文献等,以满足旅游用户的文献需求为武当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文献保障。如郧阳师专图书馆自20世纪80年代始就十分注意收集武当文献,通过书店、地方志办及民间调查获取,目前已收藏汉水、武当等文献万余册。
(二)深度开发二、三次武当文献及建立专题
数据库就是要根据武当旅游产业建设,积极对武当文献进行加工、整理,深层次、多方面揭示和开发文献内容,如编制武当旅游书目、索引、文摘、题录、旅游专题评述、动态综述等,使之转化为二、三次文献,以满足旅游者的求。与此同时利用计算机,将武当文献编制出各种旅游专题目录、提要、题录、索引和建立不同专题、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将武当地区旅游交通图、导游图、景点图片、自然人文资料等加以数字化,结合视听、音响等方式,扩大旅游信息源,便于游客检索利用。郧阳师专图书馆正是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目前已建立了“武当道教文化研究索引”数据库,成立“汉水武当文献资料中心”,利用现代技术,将分散于不同文献的武当信息资源进行整序、储存,为武当文化研究提供专题服务,提高武当文献的开发利用率。
(三)努力实现武当文献开发利用的产业化
武当文献包含着巨大的信息量和知识量,也蕴含着无限的商机。武当文献资源为旅游服务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图书馆要走出馆门,密切与文化部门、旅游部门相结合,利用其独特的文献,为旅游部门提供最具时效性的国内外动态信息,帮助决策者及时调整旅游规划与营销策略;同时要善于利用武当文献信息资源,到市场招商引资,创建旅游品牌,开发旅游产品,实现武当文献开发利用的产业化,使信息服务既有社会效益,又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篇11
冰雪旅游经济发展策略
一、人文环境
(一)人文环境概念
人文环境,特指人类的语言、文化及各种意识形态领域的活动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环境和氛围,它是人类精神文化产品中的一部分。[1]人文环境是由千百年来,人类文化在社会实践中的积淀、凝聚孕育而成,它具有历史的继承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2]人文环境是一个庞大的、完整的有机体系,它全面地反映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并多角度、多方面地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多元化的需要。正是主、支流文化相容互补,圆融通达,才聚合成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中华人文之瑰宝。现阶段急需的就是要加大支持的力度,加大领导力量的投入,加大政策投入,加大资金投入。任用人文社会科学的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精心营造有利于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学术环境和社会氛围,确实抓好人文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人文素质水平。
(二)齐齐哈尔人文环境现状
齐齐哈尔市历史悠久,有35个少数民族,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绚丽的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很多历史文物古迹、古代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革命遗址及革命纪念建筑物、古代园林、宗教人文景观、民族风情和事件发生地。它们生动地记载着齐齐哈尔各个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也是各族人民生活生产活动的艺术成就和文化结晶。如昂昂溪古文化遗址、金东北路界壕边堡、金代蒲峪路故城、塔子城遗址等古遗址,大乘寺、卜奎清真寺、圣弥勒尔教堂等宗教人文景观,梅里斯区雅尔塞镇达族风情园、富裕县三家子民族风情园等民俗旅游,西满革命烈士陵园、苏联烈士陵园、马识途烈士殉难地等革命烈士纪念地等。人文旅游资源有231个,占全部旅游资源总数的80.7%。齐齐哈尔市旅游资源形成以人文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的格局。
(三)齐齐哈尔冰雪旅游文化现状
齐齐哈尔冰雪游览会是融文化艺术、观光旅游、体育竞技、招商引资、集市购物为一体的节庆活动。自1963年创办以来,现已成功举办了30届,每年12月下旬开始,到第二年2月中旬结束。为期两个月的冰雪盛会,已成为深受中外游客喜爱的冬季冰雪旅游项目。冰雕艺术是由古老的灯会冰灯发展、演变而逐步形成的。它充分利用北方冬季的气候,采用人工浇注和雕、砌、堆、筑等工艺,使其成为人造的冰雪景观。齐市传统的龙沙公园冰灯游园会,已经举办了几十年,每年都接待大量的外地游客和本地游客;投资3亿多元的劳动湖水系改造已基本完成,冬季已经有很多人在湖面上健身,齐齐哈尔大学近几年每年都在湖面上建造2~3块冰场,为教学和大众健身服务;应运而生的冰刀出租和磨刀服务,为部分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湖面上还有多处出租冰爬犁、雪地摩托等服务。冬季的劳动湖面和嫩江如果能得到充分开发,必将对齐市全民健身活动和经济发展产生促进作用。市体育局所属的多个室内滑冰馆的对外有偿开放和承办全国、省、市冬季项目的比赛,都将拉动我市相关产业的发展。以上几点,将成为齐市发展冬季冰雪旅游的基础条件。齐市今年成功举办的第2届关东文化旅游节,接待了大量的省内外游客,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2007年全国冬季运动会将在齐市举行,冰雪体育场地设施将进一步改善和增加。齐市应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旅游产业。以冰雪旅游产业发展为核心,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二、人文环境开发的作用
(一)人文环境的开发促进群众的冰雪旅游经济开发的创新意识
任何一种行业都需要有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来自于每一个群众,我们的群众具有埋头苦干的艰苦创业精神,具有不惧艰辛的吃苦精神,具有不计报酬的奉献精神。但是仅仅具有这些精神对于我们的冰雪旅游的发展是不够的,还需要群众的创新精神,把每一个人的创新精神发挥到极致,我们的冰雪旅游产业将得到不可估量的发展。然而如何培养群众的创新意识,这就需要人文环境的开发,因为创新意识关键是要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发挥出来,良好的人文环境的开发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具有其独特的功能,将促使创新意识的发挥,从而促进冰雪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人文环境的开发有利于冰雪旅游后备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任何一个行业、一种产业都需要人才,而且人才将对这一行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谁掌握了人才,谁就掌握了本行业的未来。冰雪旅游后备人才的培养也是一样,我们必须认真地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培养,才能使本行业有人可用。而人才的培养,人文环境的开发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人文环境可以使社区、家庭、学校的冰雪旅游环境得到相互协调,共同促进的发展,从而促进冰雪旅游人才培养的长足发展。
(三)人文环境的开发有利于冰雪旅游经济产业可持续的发展
冰雪旅游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人才的培养以外,还需要文化、卫生、市场营销等很多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的相互协调,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人文环境的开发恰恰是起到把这些部门协调到一起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冰雪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人文环境的开发有利于冰雪旅游产业的现代化、科学化、国际化
冰雪旅游产业的现代化和科学化直接受制于人文环境开发的现代化和科学化,既要把现代技术引入到人文环境的开发中,又不能盲目地引进,要有选择地、科学地引进,使人文环境的开发得到健康地发展,使冰雪旅游产业得到科学地发展。而国际化是在现代化和科学化的基础上发展的,要使冰雪旅游人文环境的开发从国内发展到国际,使具有良好人文环境的冰雪旅游产业吸引更多的国外友人来到我们这里,参与到冰雪旅游产业中去,体会其中的独特人文文化,促进冰雪旅游产业更好地发展。
三、冰雪旅游产业经济
人文环境开发促进群众基础发展对策
(一)加大政府政策的扶持和资金的投入
政府的政策是一切行动的指导,没有政府的支持和扶持,任何好的想法和课题都不会执行得太好,所以要想把人文环境开发落到实处,必须得到政府的支持指导和扶持。只有政府支持和扶持了,人文环境的开发才能又快又健康地发展起来。另外,也需要一定的政府资金的投入,使开发更有动力。
(二)促进社会各种资金的投资
除了政府资金的投入,社会各界各种资金的投资是人文环境开发的重要资金来源,只有争取这一部分资金,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才能使人文开发连续不断,步步为营,有条不紊地开展。
(三)地区特有的特色风俗文化提高人文环境
齐齐哈尔具有独特的地域风俗文化,鹤文化、流民文化、达族文化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冰雪旅游文化的人文环境开发的基础和外延,使人文环境的开发更具有齐齐哈尔冰雪旅游的独特内涵,让其更加丰富,更加具有吸引力,使游客流连忘返。
(四)提高旅游区公民的冰雪旅游文化素质,提高人文素质
公民的冰雪旅游文化素质主要体现在人文旅游活动中,则主要是指旅游地居民素质及民族群体行为,包括风俗习惯、社会经济及文化活动行为、文艺及体育活动行为等。
四、发展冰雪旅游群众基础
促进齐齐哈尔的冰雪旅游经济产业的开发和发展齐齐哈尔冰雪旅游经济产业具有一定的群众基础,但是比起冰雪旅游大国韩国、日本、加拿大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齐齐哈尔冰雪旅游经济产业的群众基础还是显得太少。
(一)专业冰雪运动人员
专业冰雪运动人员是冰雪运动的先驱和引领者,冰雪运动的发展将使更多的民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从而带动冰雪旅游的发展。这就像NBA的发展带动美国游,李娜网球的大满贯带动网球运动的发展等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将使大量的冰雪旅游群众参与到冰雪旅游中。
(二)冰雪旅游地居住和从业人员
在冰雪旅游地附近居住的民众和从业人员是宣传和服务冰雪旅游的先锋军,冰雪旅游者最先接触的就是这些人群,这些人员对冰雪旅游的宣传和服务将使冰雪旅游者对这一地区的认识和感受加深,将促进旅游者更加广泛地带动更多的旅游者来到冰雪旅游地,从而促进冰雪旅游的发展。
(三)青少年儿童学生等后备人员
篇12
一、山东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现状
1、热点地区的开发现状。山东道教旅游的热点地区包括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和泰安五个地市。包括道教在内的各地市的宗教旅游景点的年营业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甚至过亿。例如,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威海市的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相应的重点开发,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文登的昆嵛山和圣经山风景区也随之成为道教旅游的热点地区。
2、 温点地区的开发现状。温点地区包括:与泰山景区毗邻的济宁、临沂地区,与青岛相临的日照,还有处于沿海道教旅游热点地区和内陆热点地区之间的潍坊。论文写作,宗教旅游。这些城市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较丰富,受周边热点地区道教旅游活动的辐射与带动,近年来的道教旅游活动渐热。2007年各地市包括道教在内的宗教旅游收入在100万到1000万元之间;景点投资金额均在千万元以上。
3、 冷点地区的开发现状。鲁中地区的淄博、莱芜,鲁西南地区的菏泽、枣庄及鲁北地区的聊城、德州、滨州的道教等宗教旅游文化收入较低,属于全省道教旅游的冷点地区。各地市宗教旅游的营业收入、接待人数与投资金额在全省所占份额较低。然而,近年来淄博市的宗教旅游资源开发建设进展很快,个别大景点的投资额在千万元以上,有向温点地区靠拢的趋势,这主要得益于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地区经济优势。
二、山东省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山东道教旅游产品文化特色不够鲜明。现已开发的专项旅游产品,如山东道教之旅,尽管对各个历史时期遗留下来的道教古迹进行了时空上的结合,但由于游览内容与周边省份之间的道教旅游产品可替代性强,体现山东特色的道教旅游活动项目少,因而无法满足游人的多层次心理需求,不仅影响了国内客源的回头率,而且难以打入国际市场。
2、 从全省范围来看,以道教旅游为主的旅游景点未能按照深层次的旅游需求联成网络,道教文化旅游资源未能得到宏观规划和整体开发。各地市的道教文化资源的管理分属于宗教、林业、园林、文物和文化等部门,各部门之间缺少积极的横向联系,而旅游主管部门又无权对其进行协调管理,这直接导致了全省道教旅游活动中跨地区长线旅游产品的匮乏。
3、 山东道教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存在漏洞。具体表现为:其一,对道教文化资源本体的保护措施不够充分。其二,对道教文化资源所处的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不够。在某些景区,如青岛崂山和泰山,频繁出现旺季游客量超饱和的现象,使道教文化旅游资源质量受到了严重影响;其三,存在相关保护性法规执行不利的弊端。如在崂山风景区内,村民大肆放炮采石,上伸直逼崂顶,毁木伤景。论文写作,宗教旅游。
4、道教旅游商品的开发和销售的潜力未被充分挖掘。在开发中存在着诸如导游人员素质不尽人意,宣传中文化色彩不够凝重,旅游纪念品无特色等许多问题。论文写作,宗教旅游。 三、对山东道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1、 旅游产品开发。
(1) 道教艺术类。以崂山为例,它的道教经典内容丰富,经韵保存完整性在全国居于首位,历史上吸引了无数的道士纷纷前来挂单学艺。现在,崂山太清宫中沿用的是地道的金山派崂山韵曲,它继承了唐朝以来珍贵的道乐曲牌,综合了崂山与十方丛林各派的精华,曲牌难度高且体系较完整。针对它的这种特色,举办崂山道教音乐演奏会等专题旅游活动,以配合单一的观光和朝拜游览活动,可提高山东道教旅游产品的艺术品位。
(2) 道教节庆类。道教在传播过程中,一些道教仪式与地方风俗习惯相结合形成了一些道教节日。山东省现在正式对外开放的道观有十余处,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道教场所的开放性,通过各种法式活动,让游人亲身体验道教节庆仪式的庄严肃穆与神秘法度,进一步增加道教旅游的吸引力。
(3) 道教健身与养生类。武当之祖张三丰年少时曾在崂山学道,武当山成道后复来山东居住多年,在泰山北麓岩洞内修炼真丹,留下了“懒张石屋”一景。明永乐年间,他三次经青州去崂山传道、教武术,不仅向崂山道士传授了武当拳艺,而且为潍坊增添了“武士道”新道派。在开发山东道教旅游产品时可通过武当派与山东的这段历史渊源,面向武术爱好者推出习武建身,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
(4) 道教遗迹建筑类。崂山的太清宫、上清宫、太平宫等皆为旅游价值极高的古道观。论文写作,宗教旅游。此外祭祀道教俗神和自然神的各类坛观在山东也分布极广为数众多,因而对道教教义的辐射作用巨大,并逐步成为当地的道教传播中心和后世的旅游景点。论文写作,宗教旅游。著名的有泰山碧霞祠等。对它们,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其精心选址、合理布局、独特风貌、深厚文化和神秘感应气氛进行旅游产品的开发,满足旅游者的需求。
2、旅游客源市场开发。
(1) 国际市场。山东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道教文化是齐鲁宗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周边国家如日本、韩国以及东南亚国家的文化、宗教、伦理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山东道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应以日韩和东南亚市场为主,兼顾欧美等远程市场。
(2) 国内市场。 第一,对国内目标市场的开拓方向,要以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为主,与旅游产品的定位相匹配的市场为主。第二,市场开拓工作要有针对性的、组织性的引导自发信徒从道教朝圣者向道教文化爱好者转化。第三,市场营销宣传应着力从体现道教旅游景点的人文价值和艺术价值入手,录制发行有关宫观、道教名山及道教盛会活动的幻灯片、录象带及光盘,丰富省旅游网站的有关道教文化旅游资源介绍的内容和内涵。第四,出版介绍道教文化的宣传册或书籍,并向国内外饭店、旅行社赠送,宣传册应使用多种语言。第五,要注意利用现代传媒方式如因特网、卫星电视、手机网络等进行宣传促销。
(3) 应注意依附其他旅游产品的发展,充分利用其客源市场,如民俗旅游客源市场和生态旅游客源市场,注意各种旅游产品客源市场的共用,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增加旅游收入。
(4) 加强地区间的协调和联合促销,力推长线道教旅游产品,提高同一客源的利用效益,将道教旅游融入其周边区域旅游市场的大循环当中,体现整体效应。
3、旅游商品开发。论文写作,宗教旅游。
(1) 道教文化旅游商品的开发要集观赏性、收藏性、馈赠性为一体,质量档次要高,切忌粗制滥造,否则会使旅游地的形象大打折扣。同时,道教旅游纪念品、小商品的制作要突出地域及景点的鲜明特色,使之成为游客只有置身于当地才愿意购买的旅游商品,并成为游客心中的感情寄托物。如可利用潍坊剪纸、济南刺绣、青岛贝雕、淄博陶瓷美术玻璃等形式围绕当地建筑物及其周围风光,有关道教人物、故事及传说来选题,生产旅游商品。
(2) 对道教旅游商品的生产要选择正规定点生产单位,严把质量关。加强商品技术监督,提高产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改进包装,形成规模经营,创造一批山东名牌旅游商品。
(3) 道教旅游商品的销售网点布局要合理,渠道要畅通,既方便顾客购买,又不破坏道教旅游景点的庄重和神秘氛围。对旅游商品店要进行有序的行业管理,做好购物的后续服务,以一流的产品,优质的服务吸引游客,使得旅游购物在旅游总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小结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近代以来的道教文化与鼎盛时期相比,确实衰落了,然而它内在的生命力并未消失殆尽,其传统信仰与现代生态养生潮流相结合,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占主导的今天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这一背景下,山东省作为道教旅游资源大省只要做到深挖内涵,面向市场,统筹规划,定会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宗教与文化》何小莲著——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4;
2.《道教三百题》王卡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
4.《中国旅游文化》何佳梅翟忠义主编;学苑出版社1999.12
5.《旅游宗教文化》沈祖祥主编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1
6.《旅游商品学》钟志平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2
篇13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需要的是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又有多种能力的人才。未来职业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智能型的操作人员。作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的语文课程,在整个中职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职学校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均离不开学生的语文能力。因为语文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提中职校学生的应用语言能力和修养,而且也为其它课程学习打下基础。但就目前中职教育发展来看中职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大问题:普高模式教材的套用,灌输式的教学,不能很好的将乡土文化融入到课程中,致使学生对本地区特色文化资源知之甚少,这些都间接影响了民族特色文化的传承。该论文主要介绍了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给教材加点“土”,乡土文化的融入等,其目的和意义主要是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丰富中职语文教学内容。
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中职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中对语文学习有兴趣的几乎没有。从学习目的看:不少学生不明确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认为学语文没意思,一提作文就头疼;还有学生认为,我们在初中已学过语文,早会了。从学习基础看:多数学生语文基础知识薄弱,能力差。表现为:错别字普遍存在,不重视也不太会使用标点符号,听课抓不住重点,注意力不集中,回答问题三言两语,逻辑性不强,阅读能力差,似懂非懂,缺乏综合概括能力,写作水平低,多空话、套话,有的文不对题,辞不达意,各种文体弄不清楚,有的干脆抄作文选。从学习习惯看:多数学生学习浮躁,边学边玩,心不在焉,学习不入门,自学能力差,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没有养成认真读书、思考的习惯,没有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这是职业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不幸的是,如此重要的课程在中职教学中却处于勉力挣扎的尴尬境地:(1)在一些职业学校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往往被视为可有可无的内容,或者任意坎削,或者轻易缩减,或者降低评价标准。(2)语文课与其它文化课一样,不断努力与专业课建立自然的对接关系,但又始终难遂其愿。(3)语文课虽然竭力进行着改革的尝试,却始终沿袭着普通教育的传统语文程式。以上问题,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教材等需要改革。
三、中职语文教学的改革――教材加点“土”
二期课改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多渠道的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这是语文课程观念的更新和完善,也是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和新世纪语文教学改革深化的必然。教育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学生往往会沉浸于课堂学习、电视、网络等之中,而忽视身边的文化资源,对乡土文化或一无所知,或嗤之以鼻。所以我们应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去发现乡土文化、感悟乡土文化,从而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增强积淀、提升品位。
1.从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看
中职语文的教学任务不能等同于普通高中,从生源比较来看,由于普通高中扩招吸纳了大部分初中毕业生中的优秀生源,进入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较过去大幅度下降。虽然中职学校招生的对象要求初中以上的学历,但现实是近年来中职新生中有很大比例不具备初中毕业水平,生源质量状况决定了中职语文教育具有低起点的特点。因此,中职语文教学在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在重视学生个性、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发展因素的基础上,努力追求学科价值的实现、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和兴趣的满足、感情的宣泄的人文目标,但另一方面要更加重视让学生掌握可见可测的知识技能技巧,“使学生在掌握必要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那些对他们一生都有重要价值的,最基本的知识,掌握那些可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适应职业要求所必需的知识。由此可见“综合职业能力”是中职语文最基本的要求,因此,要理清中职教育的内涵,重新解读中职语文的性质,确立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导向。即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能力。
2.从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对象看
中职《语文》教学的对象是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学时数也不一样,因此,中职语文教材必须从学生学习实际、毕业后的工作实际需要及语文课本身为专业课服务的实际出发,以就业为导向,本着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现行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进行进一步改革。这就需要针对实际情况,结合专业特点,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特点加上“乡土文学特色”,创新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把德育、美育、智力因素的开发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渗透于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的训练中。以文学欣赏为主,发掘作品中的人格力量,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加强情感体验,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教师还应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有效的途径,不断改革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能使他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按照自己的方式,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提高。总之,就是要大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乡土文化进教材的意义
3.1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开发乡土文化资源,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改变过去“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乡土文化的悠久灿烂,从而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和责任意识。在感受人类文化精神的同时,形成良好的乡土资源学习环境,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并能结合书本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生活、思考历史、思考个人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完善自己的人格。并能促使他们积淀一定的文化,能用文化的眼睛去阅读、观察,用文化的心灵去体验,用文化的头脑去思考,用文化的语言去表达,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有利的条件。
3.2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关注课外生活,拓宽语文学习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使学生能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能力去参与活动,能自主地选择、收集相关资料,撰写研究报告,从而提高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3让学生在收集、整理材料的过程中,一方面培养他们收集材料、处理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提高他们信息收集处理的能力;另一方面,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知识,加深对家乡青山秀水、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学会沟通、合作,以适应信息飞速发展的社会,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教材如何加“土”,以河池中职校为例
如果作为广西人却不知道“彩调剧――刘三姐”;作为河池人却不知道关于韦拔群的事迹;作为金城江人却不知道小三峡的风光,那岂不成了笑话……。因此,语文教材内容应在与全国中职教材接轨的同时,根据当地实际适当增加地方教材,或给教师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
河池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人口420万。境内聚居着壮、汉、瑶、仫佬、毛南、苗、侗、水等8个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17.71万人,占总人口的83.67%,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地区之一。河池市的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2006年广西19个项目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河池市就占了6个。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11个,河池市2007年6月确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42个。总之,河池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浓厚。
1.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
近年来,河池市大力推进多种形式的“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把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将当地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音乐、民族舞蹈、剪纸绘画、体育竞技以及传统手工艺制作引进教学活动。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传承了民族文化,活跃了学校教育,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取得了多重效益。
这是因为,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是民族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其一,河池市的学生大多生长生活在民族的生态环境当中,他们耳濡目睹当地乡土民风民俗及民族文化的活动,他们把这些活动信息由社会输入到校园,又通过老师的指导、传授输出到社会,从而具有民族文化传播辐射的作用。其二,学生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对象。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从学生的年龄来说正处于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时期,是接受民族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的最佳时期。通过学校开展的民族基本素质和民族民间艺术系列学习活动,并通过他们再向社会和其他人员传递,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以乡村校园为基地,以学生为对象,对本土的特色民族风情文化进行承前启后的挖掘整理、学习传承,从而保护民间濒临失传的艺术、工艺和技能,是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方面看,通过开展乡土文化进校园活动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复合能力,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从而促进民族学生的成长、成才。所以,教师要充分抓住这个机遇,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内容可以包括,普及乡土人文、历史地理、民族特色文化、民族风俗、民族民间体育知识等乡土文化知识;弘扬和传承乡土艺术、民族民间舞蹈、山歌等;开展演唱革命歌曲、祖国颂歌及反映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优秀歌曲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民族气节教育。
2.弘扬刘三姐文化
河池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因此,形成了刘三姐文化,刘三姐文化是与时俱进的,其内涵也是丰富多彩的,其核心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是根植于人民大众心间的,是人民群众广为接受,喜闻乐见的壮民族先进文化的代表。刘三姐文化的根之所以在宜州,绝非偶然,因为宜州有2100多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这里壮民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水融,互相激荡,最终才诞生了刘三姐文化。
河池作为刘三姐文化的发源地,现在可以明确的告诉学生,急需要做是如何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而要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就需要理解一个概念,那就是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概念。只有强势文化才能够得到最广泛的弘扬和发展,而弱势文化往往需要挽救和保护。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区别是多方面,有经济方面的,有社会方面的,是综合因素决定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语言。世界上有很多种小语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再过几十年就很可能会失传了,而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却在世界上广为流传。前者就是弱势文化,后者就是强势文化。因此,教师必须向学生灌输:传承和弘扬刘三姐文化就是要把刘三姐文化打造成强势文化,这就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个经济发达,社会和谐,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河池家乡,能够有效的辐射,影响周边地区的宜州,才有基础,才有能力,才足以打造强势文化。所以,现在就要努力学习,掌握知识,为弘扬刘三姐文化做出贡献。
3.沐浴铜鼓文化
东兰是我国著名的铜鼓之乡。两千多年来,铜鼓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民族文物。它集冶炼、铸造、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宗教于一身,是中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创造的独具特色的青铜艺术瑰宝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来看,铜鼓有它的发生、发展历程,它的用途也由单一用途发展到多种用途。铜鼓还是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品,集雕刻、绘画、装饰、音乐、舞蹈于一身,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它既有精美的圆雕、浮雕的艺术形象,以及由各种流畅的线条所构成的独具特色的装饰艺术,可以作为静态的艺术来欣赏。它造型厚实、庄重、耐看,引人品味,使人着迷。它又能演奏出雄浑铿锵的音调,加以舞蹈造成极为壮观的场面,激起人们炽热的感情。这是动的艺术产生的审美效果。
可以指导学生常通过书籍、期刊、电视、网络等媒介进行关注,对铜鼓的起源、类型、特征、族属、社会功能以及歌谣等问题的了解,让学生完全沐浴在铜鼓文化的阳光里。
4.感受山歌艺术文化
广西的山歌源远流长,而河池又是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当地男女青年常以山歌传情示爱,如今,当地政府还借助民众喜闻乐见的山歌对唱形式宣传政策法规。
山歌是一种民歌,具有民歌和诗歌的许多艺术特点。但山歌与别的民歌和诗歌又有所不同,山歌艺术有其独特性。山歌艺术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赛歌中。山歌比赛,既是语言艺术的竞技,又是智慧的竞技,是语言艺术和智慧的完美结合。像歌剧《刘三姐》里面的赛歌,语言形象生动,旋律优美动听,又机智风趣,寓意深刻,令人回味无穷。所以山歌才具有强大的魅力和生命力,能够以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在世界民族艺术大观园中占有一席之地。
目前,各级政府继续大力保护和弘扬山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对山歌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可以保护和传承壮族优秀民族文化遗产;其次,广泛开展山歌活动,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可以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歌颂真、善、美,鞭挞丑恶现象,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第三,举办高规格、高层次的山歌比赛,扩大山歌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可以提高壮族的知名度,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并为世界民族文化事业做出独特的贡献。 所以,可以让学生收集山歌歌词,观看山歌对歌场面,学唱山歌,学写山歌……从而感受山歌伟大意义和艺术魅力,同时也提升学生语文的能力。
5.体验民俗旅游文化
民俗文化的内容丰富多彩现已成为旅游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积极地挖掘和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不仅可以为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同国际间的友好往来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形成旅游特色,弥补以纯观光旅游为主,产品结构单一的不足,提高我国旅游业在国内国际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民俗作为一种传承文化代代相传,保持着社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维系着成员的民族情感。可以让学生了解河池民俗旅游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参与、体验民俗旅游活动,可以深入了解伟大祖国不同的民族、地区所呈现出来的特色各异的民俗风情,体验到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风韵,在游览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提升语文素养。
6.品尝长寿产品
巴马是著名的世界长寿之乡,这里的长寿系列产品更是闻名世界。我们看到巴马寿乡红土地上到处是热气腾腾的发展景象。寿乡工业园里,蕴含着巨大潜力的工业项目相继落地;各种特色支柱产业,在注入科技含量后展现出欣欣向荣的面貌;工厂企业的车间里,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成了巴马寿乡发展的一个个崭新亮点。用长寿理念统领产业结构的调整,目前蔗糖、巴马神保健酒、矿泉水、苦丁茶、三蛇蛤蚧酒、蛤蚧大力神酒、火麻饮料、珍珠格嘉王、格嘉酥、格嘉糊等长寿食品产业已形成规模,产品名扬海内外,远销欧美、东南亚。以长寿系列食品为主打产品的工业园区已成为河池市四大工业园区之一,被自治区经贸委确定为自治区“发展县域工业试点县”。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用图片、课件等向学生介绍,还可以让学生到商场去观看、品尝等。充分使学生体验民俗旅游文化和品尝到长寿产品,使学生更热爱家乡,并提高语文的兴趣。
是呀,走出山门知海大,跳出井口见天高,每一次学习、每一次体验,都能让学生们开阔眼界、深受启发,在思想上受到的触动和冲击非常巨大。河池地处桂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资源,刘三姐文化、铜鼓文化、长寿文化等享誉世界;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水电之乡”等。河池的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都非常丰富。
此外,可开发的资源还有:动力能源文化、红水河文化、自然绿色文化等等。这些方面可以布置给学生课后作业自己去完成,激发他们去感受、探索、研究……从而,达到提高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
五、培养学生的生活写作能力
中职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之后,听说读能力也相应提高,那么,最后就要落实到写作能力方面了。
学生写作文,不仅仅是为了学写作方法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眼睛看到的、自己心灵感悟到的的东西写下来,表达自己的乡土生活经验,显现自己乡土生活的情趣,阐述自己对乡土生活的见解,抒发自己内心的感情。乡土化的“生活写作”,既可以让学生有切实的“生活”可说,不至于胡编乱造,说假话空话套话;也可以有个性化的情感可说,有一个自然流露的思路,而不需要考虑固定的技术套路。这样,从这两者的实践对照结果来说,较之传统的“形式写作”,走乡土化道路的“生活写作”有着更为可行的实践价值。
笔者在进行“生活写作”教学中发现,土生土长的龙江河畔的学生利用乡土素材进行写作时,往往会因为知识背景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选择不一样的写作内容,即使所写的内容一样,所体现的写作风格也可以完全不同:
“烟雨瓯江第一城,诗画江南最高峰”,龙江的山山水水有着独特的风格,碧绿的湖水给我以温润的意象,翠绿的山色给我以无尽的遐思,四月的马鞍山就有一种与众不同的韵味。
……早晨,我踏着青灰色的石阶,走进了绿意正浓的马鞍山。只见两旁树木错落有致,像两排整齐的仪仗队伍,频频向我致敬。树叶很绿,绿的发青,这使湛蓝的天空更绿了几分。微风吹动轻约曼舞的绿叶,牵引着我的思绪,漫游于绿色的波海中。(学生习作选段1)
龙江这个地方是剑气冲天的,是窑火烈炽的,是山高入云的,是山兽出没的,是樵夫放歌的。龙江雄浑深厚,龙江龙江!樵夫怒呼裂浮云,竹筏顺江泣冤魂!龙江龙江!你是河池的另类,是江南水乡的一座孤屿!(学生习作选段2)
以上两段文字的作者一为女孩,一为男性,学生描写的对象均为龙江山水,但所体现的风格却是一为“轻约曼舞”,一为“雄浑深厚”。从哲学上讲,两人的知识背景不同,理解起家乡来就会有差异。笔者认为,恰恰是这种在哲学意义上的个人知识背景和思维特点的不同,使龙江乡土“生活写作”获得了无限的意义生成的可能,使得本来就十分浓郁的乡土风情在不同作者的笔下变得生动有趣、有情有意!由于文字所描写的对象是大家所熟知的,其他同学一看之下便心领神会,一时间相互传阅,“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在班级里面引起了不小的凡响。学生一看到自己熟悉的抒写对象,马上引起他们的兴趣,纷纷下笔描写自己的家乡。
走乡土化道路的“生活写作”必须考虑学生的写作水平。学生升入中职后,他们的作文水平在一定群体里呈现出从低到高的分布状况:一小部分人还处于写作的萌发阶段,难以书写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类学生需要进行单独辅导,使其能写作一般性的表情达意的文章;大部分同学的写作水平较一般,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写作话题,让他们选择其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家乡生活写作;另有一部分学生经过初中的基础训练,已经掌握较为成熟的写作能力,对他们亦要进行单独辅导,平时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家乡环境和心理想法,根据他们的兴趣特点指导他们进行不限定时间的研究性写作,第一遍写成后继续谈论,让他们知道文章该增删的内容并再次修改,直至完成付诸真情的乡土写作。学生对家乡地理历史、人文景观、文化风俗、甚至一草一木的认识进一步加深了。学生获得了不同层次的人文精神的提升。这样,写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从而,也促进了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各方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版)2005.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