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关系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财务关系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财务关系论文

篇1

会计学可分为理论会计学和应用会计学,其中理论会计学包括会计理论、会计史等;应用会计学包括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国际会计、法务会计及成本会计等,可见法务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分支,与财务会计都属于应用会计学。

(二)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财务会计为信息使用者进行经济决策服务,法务会计为法律工作者处理法律事项服务,因此它们都属于会计服务活动,其最终成果(财务报告与专家意见)所依据的事实材料都来自于各项经济活动。但案件所涉及的财务会计业务通常是由会计事项和会计活动组成,而法务会计活动本身是对案件涉及的会计事项或会计活动进行检查、验证和鉴定,并据此作出判断,发表专家意见,通常是在财务会计工作基础上开展的。因此,财务会计是法务会计产生的前提和基础。

二、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一)主体不同

财务会计是为某一特定主体(会计实体)服务的,要对特定主体(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等)的经济过程和结果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法务会计的主体不是单一主体的单一会计,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会计,凡经济纠纷、诉讼案件中涉及到会计事项的认定、判别,均与法务会计有关。法务会计的空间范围主要存在于三大领域:一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二是社会中介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三是司法机关(检察、公安机关和人民法院等)以及政府审计部门、纪检部门。

(二)职能不同

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财务会计有核算、监督两项基本职能。核算职能侧重对事实的描述,主要是对某一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过程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对其结果进行报告。监督职能侧重于纠正偏差,主要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以达到预期的目的。财务会计的这两项基本职能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而会计监督又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障。法务会计职能的作用范围则远远超出了财务会计,不仅局限于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且在解释财务问题、强化会计的控制职能、收集会计数据以提供诉讼支持、保护和惩戒会计职业人士以及其他有关人士等方面也能提供信息支持。

(三)目的不同

法务会计与财务会计虽然都有“会计”二字,但二者的目的却有着天壤之别。财务会计的目的是着重向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对经济决策有用的信息,能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所提供信息具有公开性。而法务会计提供信息的目的在于完成受托责任,它是对经济活动(或者经济纠纷)中的法律责任问题进行调查、取证、提出专家性意见,为法庭、仲裁或鉴定机构提供相关证据。会计

(四)内容不同

财务会计的内容是用财务会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一般会计事项,具体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大会计要素。法务会计的内容则取决于各国法律体系的完善程度及法律、法规对经济活动、经济行为、财产资源等规定的详细程度,因此,不同国家及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法务会计的内容都有所不同。我国学者对当前法务会计内容的认识较为统一,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税收理算会计;(2)债权、债务理算会计;(3)保险赔偿理算会计;(4)社会公正会计;(5)物价会计;(6)基金会计;(7)司法会计;(8)海损事故理算会计;(9)社会保障会计。

(五)工作程序和方法不同

在工作程序上,财务会计有一套比较科学的、统一的、定型的会计处理程序。财务会计的工作程序即会计循环可概括为七个环节:(1)审核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2)过账;(3)结账前账项调整与结账分录;(4)对账;(5)试算平衡;(6)结账;(7)编制财务报告。各环节具有连续性和继起性,且凭证、账簿、报告的格式、内容、编报程序与要求多由国家统一规定。而法务会计服务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工作程序的特殊性,大多是从接受受托责任到事件结束工作报告的报出,不存在会计期间的连续性,更不需要继起性。一般来说,其工作程序应包括:(1)会见委托人,明确受托责任;(2)初步调查,收集有关资料;对受托任务进行风险评估和预测;(3)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实施的策略、步骤、方案等;(4)获得证据材料;(5)计算、分析;(6)报告,即将法务会计工作的最终结果以报告的形式系统表达出来。

在工作方法上,财务会计大量使用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法务会计作为一门复合性学科,不仅使用会计的方法,有时还大量使用审计的方法、统计的方法(如抽样分析法等)及收集证据的方法等。常见的方法有:审阅查验法、关联核对法、座谈询问法、实物勘察法、分析比较法、综合计算法等。

(六)执业规范不同

实现财务会计目标的关键在于保证财务报告的质量,因此需要有专门的会计规范。财务会计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遵守《会计法》的有关规定,还要受到统一会计规范(如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的约束,其中,企业会计准则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会计规范形式,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分为基本会计准则和具体会计准则。法务会计的执业活动涉及三个规范,即会计准则、法务会计准则和专家证据准则(谭立,2006),前两者为会计行业规范,后者为法律规范,三者关系密切,又相互区别。法务会计工作就是将会计语言记录的财会事实翻译成法律语言表述的案件事实,也就是说财会事实经由法务会计之手以专家意见形式送达法官手中,成为其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据。在这一过程中,法务会计准则作为会计与法律两个职业的联结纽带,起到了由会计准则通向专家证据规则的桥梁作用。目前世界上除了美国、加拿大等少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法务会计准则外,许多国家的法务会计业务活动都是参照审计准则执行,但制定统一的法务会计准则仍是必然趋势。只有建立健全法务会计准则,才能使法务会计工作有规可循、有章可依,才能保证执业质量,提升职业信誉,才能实现法务会计准则与法律法规、准则和惯例的联系和沟通,指引法务会计健康发展。2006年初,我国财政部颁布了1项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具体会计准则,这一准则体系已基本上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完成了48项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工作,标志着我国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已基本建设完成,为建立法务会计准则提供了基础性框架。

(七)报告不同

财务会计报告是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法务会计报告是法务会计工作者根据有关的财务会计资料、卷宗材料,以及其他相关的资料等,对案件或纠纷等法律事项所涉及的财务问题进行解释、说明,并作出专业判断所形成的一种书面结论性文件。法务会计报告与财务会计报告有十分显著的区别:

1.用途和使用者不同。财务会计报告的用途在于为投资者、社会公众、政府机构等利益相关者提供经济决策所需的相关会计信息;而法务会计报告适用于诉讼实践,为法律事项承办人、当事人等提供认定相关财会事实的专家证据。

2.反映的范围不同。依据“会计主体假设”,财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事实仅局限于某一会计主体的相关经济业务;而法务会计报告不存在“会计主体”的限制,它是依照法律事项来划定空间活动范围,凡是法律事项涉及的会计事实都必须查清、核实,并向委托人报告。可见,财务会计报告与法务会计报告所反映的事实范围差异较大。

3.内容和格式不同。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报表及其附注和其他应当在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常见的财务会计报告是以格式报表为主题,表注及相关信息和资料作为辅助,其中每张报表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而法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反映了法律事项所涉及范围的财会事实,通常情况下,法务会计报告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引言、对财务会计资料的分析论证过程和最终的结论等。如果报告人占有资料不充分或资料很少,也可发表“无法作出明确结论”的报告结果。不同经济纠纷或案件的性质、内容不同,所依据的法律规范不完全一致,因此,法务会计报告没有固定格式,通常是根据不同的业务对象和使用对象,按委托人的要求分别采用不同的格式。

篇2

收入包干制环境下的各所只对其可用资金数量感兴趣,这就明确的强调了准确的设计院、所之间资金结算的重要性。完善的内部会计核算体系要尽快的建立,帐套设计科学合理,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上做进一步的加强。对设计院同设计所之间的资金核算情况做出客观、准确和及时的反映。对于资金的分配使用,使用设计院内银行管理的方式。分成内部存款内部应付款两个科目。前者根据设计所设置的部门进行辅助账的核算;后者根据内部划转、目标利润、成本费用和结算总额等进行耳机明细账的设置,同时根据设计所的不同进行辅助张的设计。扣除代垫款项的流程,要求对被扣款所开局出结算通知书,做出详细的说明,结算通知书一式五联,用在存根、应收所和应收所的留存和记账上。扣除代垫款项时只需开具三联。同时,按月对各设计所的科目余额进行核对。

(二)财务监管控制的加强

篇3

【Keywords】FinacialLeverageBenefitonFinacialLeverageFinacialRisk

财务杠杆是一个应用很广的概念。在物理学中,利用一根杠杆和一个支点,就能用很小的力量抬起很重的物体,而什么是财务杠杆呢?从西方的理财学到我国目前的财会界对财务杠杆的理解,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将财务杠杆定义为"企业在制定资本结构决策时对债务筹资的利用"。因而财务杠杆又可称为融资杠杆、资本杠杆或者负债经营。这种定义强调财务杠杆是对负债的一种利用。

其二: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筹资中适当举债,调整资本结构给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如果负债经营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上升,便称为正财务杠杆;如果使得企业每股利润下降,通常称为负财务杠杆。显而易见,在这种定义中,财务杠杆强调的是通过负债经营而引起的结果。

另外,有些财务学者认为财务杠杆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总额中,由于使用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而对企业资金收益产生的重大影响。与第二种观点对比,这种定义也侧重于负债经营的结果,但其将负债经营的客体局限于利率固定的债务资金,笔者认为其定义的客体范围是狭隘的。笔者将在后文中论述到,企业在事实是上可以选择一部分利率可浮动的债务资金,从而达到转移财务风险的目的的。而在前两种定义中,笔者更倾向于将财务杠杆定义为对负债的利用,而将其结果称为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或正(负)财务杠杆利益。这两种定义并无本质上的不同,但笔者认为采用前一种定义对于财务风险、经营杠杆、经营风险乃至整个杠杆理论体系概念的定义,起了系统化的作用,便于财务学者的进一步研究和交流。

我们在明确了财务杠杆的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伴随着负债经营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以及如何更好地利用财务杠杆和减少财务风险。

一、财务杠杆利益(损失)(BenefitonFinancialLeverage)

通过前面的论述我们已经知道所谓财务杠杆利益(损失)是指负债筹资经营对所有者收益的影响。负债经营后,企业所能获得的利润就是:

资本收益=企业投资收益率×总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债务资本)-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

=企业投资收益率×权益资本-(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息率)×债务资本①

(此处的企业投资收益率率=息税前利润÷资本总额,所以即息税前利润率)

因而可得整个公司权益资本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为

权益资本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企业投资收益率-负债利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②

可见,只要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财务杠杆作用使得资本收益由于负债经营而绝对值增加,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大于企业投资收益率,且产权比率(债务资本/权益资本)越高,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所以财务杠杆利益的实质便是由于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率,由负债所取得的一部分利润转化给了权益资本,从而使得权益资本收益率上升。而若是企业投资收益率等于或小于负债利率,那么负债所产生的利润只能或者不足以弥补负债所需的利息,甚至利用利用权益资本所取得的利润都不足以弥补利息,而不得不以减少权益资本来偿债,这便是财务杠杆损失的本质所在。

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通常用财务杠杆系数(DegreeofFinancialLeverage,DFL)来衡量,财务杠杆系数指企业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相对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其理论公式为:

财务杠杆系数=权益资本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③

通过数学变形后公式可以变为: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利润/(息税前利润-负债比率×利息率)

=息税前利润率/(息税前利润率--负债比率×利息率)④

根据这两个公式计算的财务杠杆系数,后者揭示负债比率、息税前利润以及负债利息率之间的关系,前者可以反映出资本收益率变动相当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倍数。企业利用债务资金不仅能提高资金的收益率,而且也能使资金收益率低于息税前利润率,这就是财务杠杆作用产生的财务杠杆利益(损失)。

二、财务风险(FinancialRisk)

风险是一个与损失相关联的概念,是一种不确定性或可能发生的损失。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使用债务资本而产生的在未来收益不确定情况下由资本承担的附加风险。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良好,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使得企业投资收益率小于负债利息率,则获得财务杠杆损失,甚至导致企业破产,这种不确定性就是企业运用负债所承担的财务风险。

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财务杠杆系数的高低。一般情况下,财

务杠杆系数越大,资本收益率对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弹性就越大,如果息税前利润率升,则资本收益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上升,如果息税前利润率下降,那么资本利润率会以更快的速度下降,从而风险也越大。反之,财务风险就越小。财务风险存在的实质是由于负债经营从而使得负债所负担的那一部分经营风险转嫁给了权益资本。下面的例子将有助于理解财务杠杆与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

假定企业的所得税率为35%,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的计算表如表一:

项目行次负债比率

0%50%80%

资本总额①100010001000

其中:负债②=①×负债比率0500800

权益资本③=①-②1000500200

息税前利润④150150150

利息费用⑤=②×10%05080

税前利润⑥=④-⑤15010070

所得税⑦=⑥×35%52.53524.5

税后净利⑧=⑥-⑦97.56545.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⑨=⑧÷③9.75%13%22.75%

财务杠杆系数⑩=④÷⑥11.52.14

假定企业没有获得预期的经营效益,息税前利润仅为90万元,其他其他条件不变,则权益资本净利润率计算如表二:

项目负债比率

0%50%80%

息税前利润909090

利息费用05080

税前利润904010

所得税31.5143.5

税后净利58.5266.5

权益资本净利润率5.85%5.2%3.25%

财务杠杆系数12.259

对比表一和表二可以发现,在全部息税前利润率为15%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所获得财务杠杆利益越大,权益资本净利润越高。在企业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为9%的条件下,情况则相反。以负债比率80%为例,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就会提高2.6个百分点[(22.75%-9.75%)÷(15-10)],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率比负债成本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权益资本净利润率则下降2.6个百分点。如果息税前利润下降到某一个特定水平时(以全部资本息税前利润等于负债成本为转折点),财务杠杆作用就会从积极转化为消极。此时,使用财务杠杆,反面降低了在不使用财务杠杆的情况下本应获得的收益水平,而且越是较多使用财务杠杆,损失越大。在息税前利润为90万元,负债比率80%的条件下,财务杠杆系数高达9,就是说,如果息税前利润在90万元的基础上每降低1%,权益资本净利润将以9倍的速度下降,可见财务风险之高。如果不使用财务杠杆,就不会产生以上损失,也无财务风险而言,但在经营状况好时,也无法取得杠杆利益。

三、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的因素

由于财务风险随着财务杠杆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且财务杠杆系数则是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体现,那么影响财务杠杆作用大小的因素,也必然影响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下面我们分别讨论影响两者的三个主要因素:

1、息税前利润率:由上述计算财务杠杆系数的公式④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小;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因而税前利润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由计算权益资本收益率的公式②可知,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息税前利润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却是呈相同方向的。

2、负债的利息率:同样上述公式②④可知,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比率一定的情况下,负债的利息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负债的利息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而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则是呈相反方向变化。即负债的利息率越低,资本收益率会相应提高,而当负债的利息率提高时,资本收益率会相应降低。那种认为财务风险是指全部资本中债务资本比率的变化带来的风险是片面的观点。

3、资本结构:根据前面公式①②可以知道,负债比率即负债与总资本的比率也是影响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的因素之一,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相同。即在息税前利润率和负债利息率不变的情况下,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反之,财务杠杆系数越小,也就是说负债比率对财务杠杆系数的影响总是呈相同方向变化的。但负债比率对资金收益率的影响不仅不同于负债利息率的影响,也不同于息税前利润率的影响,负债比率对资本收益率的影响表现在正、负两个方面,当息税前利润率大于负债利息率时,表现为正的影响,反之,表现为负的影响。

上述因素在影响财务杠杆利益的同时,也在影响财务风险。而进行财务风险管理,对企业来讲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作,这是因为除了上述主要因素外,影响财务风险的其他因素很多,并且这其中有许多因素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必须从各个方面采取措施,加强对财务风险的控制,一旦预计企业将出现财务风险,就应该采取措施回避和转移。

回避财务风险的主要办法是降低负债比率,控制债务资金的数额。回避风险的前提是正确地预计风险,预计风险是建立在预计未来经营收益的基础上的,如果预计企业未来经营状况不佳,息税前利润率低于负债的利息率,那么就应该减少负债,降低负债比率,从而回避将要遇到的财务风险。转移风险是指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转移他人的做法,其具体做法是通过选择那些利率可浮动,偿还期可伸缩的债务资金,以使债权人与企业共担一部分财务风险。此外,财务杠杆作用程度的确定除考虑财务杠杆利益(损失)和财务风险之外,还应注意经营杠杆联合财务杠杆对企业复合杠杆和复合风险的影响,使之达到一定的复合杠杆作用,根据经营杠杆的不同作用选择不同的财务杠杆作用。

综上所述,财务杠杆可以给企业带来额外的收益,也可能造成额外损失,这就是构成财务风险的重要因素。财务杠杆利益并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是既定财富在投资人和债权人之间的分配;财务风险也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向投资人的转移。财务杠杆利益和财务风险是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资本结构决策需要在杠杆利益与其相关的风险之间进行合理的权衡。任何只顾获取财务杠杆利益,无视财务风险而不恰当地使用财务杠杆的做法都是企业财务决策的重大失误,最终将损害投资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辅导教材《财务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

立信会计丛书《现代管理会计学》李天民立信会计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会计系列教材修订版《财务管理学》荆新王化成刘俊彦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财务管理的杠杆作用》王京芳薛小荣陕西工商学院学报(西安)1995.4.24--28,48

《论财务杠杆利益的计量和应用》席彦群广西会计(南宁)1997.2.3--7

《负债经营初探》吴思明广西会计(南宁)1995.11.10--13

《谈"财务杠杆系数"及"期望资本金税前利润率"》严鹏飞朱学麟内江财贸学校

篇4

(一)财务职能的转变

即财务职能由记账算账型转变为经营管理型;财务工作由先前的全部事后管理型转变为事件全过程、全方位、全频率的事前、事中控制及少量的事后总结型;财务管理工作从高层管理型转变为全体员工参与型。通过“三个转变”,可以提高广大员工的生产、管理、节约积极性,从先前的被动管理到现在的主动管理,并且可以增加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比重,同时,具有突破性意义的是事后管理向事前、事中管理的转变,可以真正对风险进行预测,并认真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从而规避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增加企业效益。

(二)拓宽财务管理领域

通过分析、细化及整合财务管理内容,对不断深化企业管理质量和财务管理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大财务”战略即为财务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方针,是指通过拓宽财务管理领域,制定出以“计划-分析-决策-实施-控制-调整-优化”为准则的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真正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并且将企业中的各部门紧密团结、同心协力为企业创效益,提高员工整体凝聚力。

(三)以增加企业效益为目标

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归根到底还是体现于企业效益上,财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是通过不断地拓展财务管理工作的横纵范围,深刻挖掘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潜在价值,并且追求财务管理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带来的高附加值,着重树立“大财务”观念,将精细化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每个细节,最大限度地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

三、企业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不断推行精细量化预算管理理念,实时建立大预算管理平台

财务精细化管理,应将预算的精细化作为首位。针对预算设置编制、考核、控制、评价以及审计监督等岗位,并对企业中涉及的各类业务的预算进行统一规范管理。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设置专岗专员,指导各项目预算的编制,细化项目预算指标,将各项目细化后的预算汇总得出具体的预算指标,并经过预算管理委员会等机构审核后进行逐级下达。各单位根据公司下达的各项指标,进行逐级分散下达,通过公司、部门、下属单位、科室、最终落实到个人这样一个层级过程,形成全公司专人专岗、专项专责的指标落实模式。从而保证单列指标的相关工作到位。在考核和控制环节中,建立了相应的监察和考核机制,从基本支出的细化和项目编制、以及编制过程中本级财务批复预算的到位率均配有科学的标准以及公司以往月度计划作为依据,以此为依据制定各下属部门的耗费标准,在耗费标准内限额控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实行动态的预算管理,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根据预算考核指标的执行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总结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实时优化调整。

(二)加强目标作业成本管理,落实精细化成本费用管理

通过加强目标作业成本管理,在财务管理中注重“标杆的力量”。加强财务职能管理部门与作业部门的沟通,深入了解作业流程,充分调研市场,确立作业部门内部作业的耗费标杆,并据此重视产品研发与设计,改善作业流程达到目标成本。同时,在核算成本费用过程中,以最小颗粒作为核算单元,将成本落实到部门、科室、个人,强化成本责任意识。对于公共消耗的、需要分摊的成本费用,按照“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合理确定各收益单元之间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

(三)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

目前,我国有许多企业都在运用精细化财务管理,但是其管理成效并不是特别显著。尚未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是精细化财务管理成效不显著的重要原因。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定相应的成本费用精细化核算管理制度、细化预算考核指标制度、细化预算编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搭建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平台,从制度上和流程上保障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施,落实成本责任制,辅以预算考核指标,引导企业做好精细化管理。健全的制度体系有助于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和有效化,流程化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各个部门分工明确,通力协作,促进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实现。由此观之,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精细化财务管理制度体系,搭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是企业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必要条件。

(四)健全企业的内控体系,保证及时管控风险

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是企业健康成长的内部保证,是实现精细化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以企业内部情况为始点,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并借助内部评价、内部审计加大对企业管理的监管、督促,从企业内部的视角去有效地发现风险,防范风险,化解风险。

(五)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运用财务专业知识去指导业务,加大财务对业务支撑力度,保证企业精细化财务管理落实在业务的各个方面。提高人员的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措施如下:严格准入条件,在企业招聘选拔和任用财务人员时,除了要求财务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品德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重要方面。强化内外部培训。创造财务人员内部培训机会,拓宽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面,普及前端业务知识,使其能更好的运用财务知识,去指导业务部门的精细化管理。当然也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传帮带,让有经验的资深财务人员,对新入的财务员工进行内部培训,在更短时间内能胜任财务管理工作。与此同时,积极组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进行外部培训,更新现有财务管理知识,与时俱进,学习科学的精细化财务管理理念,从而提升企业的精细化财务管理水平。

篇5

物产集团作为一个大型流通企业集团,经营范围比较广泛,是以生产资料流通为主业,集国内外贸易、物流配送、加工业、宾馆服务业、期货拍卖业等领域为一体的大型综合集团。物产集团各下辖单位地域分布广阔,管理空间跨度大,各单位在规模和经营范围等方面差异较大,集团总部控制力度也有所不同。总体来说,物产集团在管理上面临以下挑战:

1.企业地域分布较散,管理空间大,从而增大了管理成本,增加了异地监控的难度。

2.对下级单位业务控制力度差异较大,对所属企业可能存在的经营风险监控不够。

3.企业规模差异较大,相同级别的下属企业,有的规模较大,有的规模较小,从管理规范要求上难以统一。

4.经营范围差异较大,呈现出多种经营的发展趋势,企业面临跨行业经营的管理挑战。

浙江物产集团实施ERP的动因在于:

一是在金融平台、信息平台、物流平台的建设中,信息平台属于基础设施,贯穿其他两大平台。

二是公司需要在地理上分散的各个实体之间整合其管理系统,集成管理。

三是在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经营方式的变革过程中,需要用ERP突破管理拐点。

但当时的基础条件不够成熟,集团公司还没有一家成员企业全面实行财务信息网络化,集团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的单位共129家,各项基础工作还达不到实行信息网络化的要求,具体情况为:1.近1/4的单位未实行会计电算化。129家产生合并报表的个别表企业中,98家使用会计核算软件,且所用软件各不相同。

2.报表合并和传输效率低。各级报表合并以手工为主,报表上传有纸质、传真、电子邮件和软盘等方式,没有使用网络,效率较低。

3.报表信息及时性较差。从每月2日开始成员企业通过层层合并,最后合并报表到集团公司的时间在18日左右,导致集团公司的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要在18日以后才能产生。

4.财务信息不共享,数据资料查询困难。不同的会计核算软件、电算化和手工操作并存,导致了财务信息的不能共享,数据资料查询困难。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客观需要,是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企业管理中突出问题的有效措施。国有控股公司战略目标的基本要求是资本保全(保值、增值),实践证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影响企业战略贯彻到位的主要因素。

随着物产集团的迅速发展,资本投入的多元化、专业化、国际化,外部监管和内部管理都对迅速、准确提供财务信息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为顺应信息时代的这种新要求,物产集团迫切感到企业的发展,需要全面系统地引进先进的企业管理方法、手段及工具,集团高层领导对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高度重视,希望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支持管理模式,改造并整合公司的信息资源,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资源,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以此信息资源为基础为公司高层决策提供强大的支持,建立竞争优势,以保证集团战略管理目标的实现。

二、实施方案的探索之路

浙江物产的管理层很清楚一个ERP系统的实施远没有想象中的那样简单,借鉴了国内大量的企业实施ERP的经验,他们组建了一支包括主要高层在内的规划和实施团队,开始实施方案的探索之路。

1.确定报表监控方案

集团财务的信息化是作为浙江物产集团ERP实施的第一步。“从企业管理而言,财务信息化只是一个方面,但财务信息化最标准化,最模块化、最容易实现。而从使用要求而言这也是最迫切的,所以先建设整个集团财务的信息化”。

在确定了集团财务信息化作为ERP实施的第一步后,项目组依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在项目组的最初计划中,集团财务的核算、预算、资金、合并报表等业务是要一起开始实施的。但是,集团下属企业正在使用的8种不同核算软件让项目组犯起了头疼。当时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解决方案是将现有的8种软件全部替换,另一种是实现异构系统的集成,达成集团的管理目标。

第一种方案很快就被项目组否定了,之所以否决,考虑到这不但是个成本问题,而且所有的下属企业使用人员还涉及到一个重新学习和应用熟练的问题:“原来使用很多不同的软件应用系统,我们已经有路径依赖了。在集团层面实施的新软件要和这些原有软件能够兼容,实现一些无缝的数据连接”。

在决定了下属机构的软件系统不需更换之后,项目组同样遇到了一些问题,首要的就是财务管理的具体业务内容中,到底哪一块该首先实施。

经过对现状的仔细研究与分析,项目组决定首先实施集团的合并报表系统,浙江物产集团信息部的徐部长描述那段历史时说:“我们迫切需要应用一个系统对所有成员企业进行财务监控,进行财务这条线的集中管控,在无法统一下属成员企业的软件系统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报表监控。”

2.实施思路

当时的报表合并在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上与集团财务管理的要求还存在不小的差距,并且业务处理的工作量也很大。基于加强集团与子集团的信息集成与共享、提高财务监管和控制力度、实现科学的决策管理、加强绩效考核管理、规避企业经营风险等目标,在整个实施过程中,需要贯彻“从上而下规划、从下而上实施”及“整体方案、分步实施”的指导思想,按照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的方法,紧紧抓住集团合并报表基础信息化,切实建好信息化基础平台,为物产集团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信息化打好基础。

3.实施策略

(1)先贯穿主流程,再全面推广

由于物产集团主体层次多、行业多元化、地域分布广、成员主体多、报表报告多,因此这项工作将非常艰巨、繁杂。为了使工作能够有序进行,采取了先在小范围内做到有序、可控,在积累经验以后,再将成熟的方法和模式推广到其他企业。

(2)先重点报表,再完善体系

企业的报表种类繁多,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由于时间的关系,需要将报表进行初步的分类,对于迫切的、重要的报表先上线,等操作人员熟练掌握系统以后,再逐步完善。

(3)先实施软件核心功能,再细化方便

在试点或推广的时候,采取“先拉通主流程,再细化方便”的策略,在确保主流程已经完成的前提下,逐步细化方便性和灵活性的操作。

(4)统一规划,统一管理

由于项目实施涉及到129家成员企业,他们对报表编制内容的理解也各有不同。为了提高报表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可比性,从集团层面对报表的格式、内容、经济意义、编制方法进行统一。从集团层面“统一核算制度,统一报表体系,统一科目体系”,各成员单位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报表的编制和上报。

三、实施步骤和内容

第一步:集团总部统一建立合并范围

首先针对详细分类为“合并报表类型”的合并范围,集团总部根据法定权益关系定义合并范围,合并范围建立时按组织架构层级建立,先建立浙江物产集团集团合并,在浙江物产集团集团合并下建立二级子集团合并,在二级子集团合并下建立三级子集团合并,一直到最明细分子公司并选择各合并的合并单元。

针对只需要进行汇总的报表建立平行关系的集团大合并范围(由浙江物产集团集团总部直接将所有参与合并的公司的报表直接进行合并,实际上只有二级),选择合并单元为集团所有的下属公司,不论层级关系。

第二步:集团总部定义个别报表模板

集团对于需要进行法定合并的报表,制定个别报表模板,同时定义往来明细个别报表和各种合并报表模板。

第三步:集团总部将个别报表模板分配到法定合并下属公司

按合并范围的层级关系,集团总部报表将“合并报表类别”的个别报表分配到各子集团合并范围,各子集团将个别报表层层下发到最明细的下属公司。同时将直接汇总、汇总报表、综合分析表类型的个别报表模板分配到集团大合并范围。

第四步:集团下属公司编制个别报表

对于法定合并范围内应用财务软件的分子公司,在现有的系统报表模块中定义和模板对应的报表,从现有的ERP系统进行科目余额表取值,形成个别报表。没有使用财务软件的企业直接在EAS系统(新一代企业管理应用套件,即金蝶最新的ERP应用解决方案)中进行编制个别报表。

第五步:集团下属公司将个别报表导入EAS系统

将生成个别报表通过接口导入工具导入EAS系统,生成EAS系统中的个别报表。

异构系统数据集成实现流程如图。

第六步:下属单位对个别报表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

各法定合并范围的分子公司在EAS系统中对填制或导入的个别报表进行报表项目差异、表内勾稽关系、表间勾稽关系进行检查,确认无误后提交个别报表。

第七步:集团总部或下属子集团接收下属公司上报的报表

对于需要逐级进行合并的报表,子集团接收下属公司的个别报表。不需要逐级进行合并的个别报表直接由集团总部接收。

第八步:子集团在系统中自动生成汇总报表

子集团接收下属公司上报的个别报表后,基于子集团层面进行汇总,得到各子集团需要的汇总报表。

第九步:子集团编制工作底稿

子集团根据下属公司上报的往来明细,自动生成往来抵消分录后,编制子集团合并报表的工作底稿。

第十步:子集团合并报表后,提交合并报表

子集团根据工作底稿生成合并报表,确认无误后提交参与上一级的报表合并。

第十一步:总部报表汇总

总部接收二级子集团提交的“合并报表类别”的子集团合并报表生成集团汇总报表。

第十二步:总部工作底稿编制

总部对涉及总部和二级子集团的往来交易明细自动生成抵销分录,然后编制合并报表工作底稿。

第十三步:总部报表合并

集团总部根据工作底稿在系统中自动生成合并报表,确认后进行保存和归档。

三、企业应用效果

EAS系统的应用,为浙江物产带来了一些明显的效率和效益:

①集团财务报表的报告时间由原先的15天缩短为5天。

②集团总部能够实时在线监控所有分支机构的财务状况和集团的一些管理报表。

篇6

由此不难看出,本案例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盲目决策,资金结构安排失调,忽视激励机制的建立。

二、现代企业离不开财务监督、科学的制约和制衡机制

本案例企业的控股股东是一个净资产为5亿元左右的企业集团。该集团主要从事房地产、物业管理、传统加工业等业务。集团的领导者敏锐地意识到,集团要想获得长远的发展,力争营造一个百年企业,必须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结合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集团的领导者果断地作出向高科技产业进军的决策。经过多方努力,该集团将高科技企业定位在高科技人才济济的上海,并得到了上海某著名高校的60余位从事IT行业研究的博士的技术支撑,最终定位在银行系统的平台结算系统的研制与开发。为确保该企业的高效运作,集团的领导者对该企业的运作模式定位为股份制加年薪制,以期吸引高素质的IT人才加盟到企业中来。具体做法是:集团通过出借资金的方式将资金借给掌握关键技术的科技人员,借此确立了关键技术人员在企业中的合法股份,该类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近40%;授权关键技术人员招聘技术人员,所聘用的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一律实行年薪制,年薪在15~20万元之间,对外地人还一次性支付10~15万元的安家费;为充分调动关键技术人员的积极性,集团不介入该公司的日常财务管理。我们从中不难清晰地看到,该集团试图超脱地以大股东身份分享高科技给其带来的丰厚回报,该集团的领导者的胆量和气度确实令人赞叹。

那么该企业的实际运作效果如何呢?经过一年的实际运作,实际的结果与该集团的预期大相径庭,一年的实际亏损近2300万元。这一数字令人震惊!经过深入了解,笔者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概括一句话则为:缺乏制衡机制、管理失控、费用开支过大。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工资过高且冗员过多;二是财务监督形同虚设、费用开支没有约束。实际已经面临不追加投资公司运转不下去、追加投资有去无还的境地。透过这些表面的现象,经过认真的分析后,笔者感悟到如下两点:第一。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高额年薪制,不能真正发挥激励作用,只能助长人们的惰性;第二,股份制作为良好的企业组织形式,只有在科学的监督和约束机制下,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优势;第三,当自然人不是以“真金白银”投资人股,而是以超越其自身的偿债能力被动地从他人那里获取所谓的准“干股”时,并不能激发起这些所谓的股东的自我约束意识。面对出人意料的结果,该集团的领导层痛定思痛,客观分析导致企业运转不理想的症结,并果断地作出调整企业运行机制的决策。一方面,对高额年薪制附加了相应的约束条件,将高科技人才真正推向市场,让他们依托自身优势到市场上去挣工资;另一方面,将财务主管人员聘用的决定权交给公司董事会,强化了财务监督,以便将公司所制定的激励机制真正落到实处。目前,经过近两个月的实际运作,该公司的运作状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受聘员工的紧迫感明显增强,冗员大幅度减少,控制项目费用率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该公司在新的运行机制下,依靠高科技人才的强有力支撑,一定能够实现该公司投资人与公司受聘员工双赢的格局。而不再是“牺牲”大股东,“幸福”打工人。

三、充分利用本行业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企业成功运行的根本保证

本案例企业的主人公是一群有着特殊经历的人,他们共同来自于某知名的上市公司。两年前,该知名上市公司的二号人物,因为体制上的原因带领近50名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中层和基层干部愤愤地离开了他们十分眷恋的公司,踏上了新的创业征程。之所以50余人同时离开该知名的上市公司,一方面是因为领头人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另一方面是因为这些人认识到他们的组合具有强大的“无形资产”。离开上市公司后,这群人倾其所有注册成立了本案例企业,人人都持有股份。带着自己投入的真金白银,他们开始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运营。由于他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该知名上市公司的市场营销网络,只要能生产出产品就能顺利销售出去。但是,企业刚刚组建尚不具备生产能力,他们就将视野盯在本文的案例中的某企业上。他们一行九人集体受聘于案例中某企业,主管该企业的供应和生产。由于案例中某企业流动资金周转紧张,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他们就设法与该企业签署委托生产协议,借助该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生产出产品,利用该知名上市公司的营销网络迅速将其品牌推向市场。尽管半年左右,案例中某企业的老板发现了这些人的真实身份,解除了聘用合同,但此前他们已经选择了另一家加工企业,从而保证了产品顺利供应。在采用委托加工方式迅速占领市场的过程中,适时利用所赚取的利润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及时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在产品有了一定知名度的前提下,该企业逐步上了生产线,一方面减少对受托加工企业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产品利润率。通过上述的稳扎稳打、步步为营,该品牌在全国已经有了较高的知名度。

可见,该企业充分利用本行业内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人为本、科学决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是其成功运转的根本保证。

四、结论

通过对上述3家企业实际运行案例的介绍与原因剖析,笔者试图对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做如下小结:

1、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现代财务管理方法的充分运用。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能够构造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的展开创造必要的外在环境。即该类企业的财务管理的主体明确、动力充足。这样就可以使该类企业在财务结构和资金成本安排与选择、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利润分配中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取舍、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流动比例的把握乃至各项业务周转率的控制中,充分利用现代财务管理的科学方法,借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行之有效的年薪制作为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员工收入最大化,实现企业效益与员工收入双赢的格局。

2、现代企业制度不会自发地形成科学的财务管理。通过本文对案例二企业实施股份制和年薪制实践过程和实际效果的介绍,我们不难看出:该企业控股股东的决策者简单地认为,实行股份制并附之于年薪制就会产生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作为大股东可以分享“丰盛的晚餐”。而实践的结果远非如此,沉痛的教训应足以引起我们的思考。实施股份制后,必须利用其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科学的相互监督和制约机制,使管理层在限定的范围内活动,才可以避免管理失控。年薪制只有配以相应的考核指标时。才能激发其员工的积极性,经过不懈的努力,实现了企业和员工的“双赢”格局。否则,在人们固有惰性的作用之下,企业只能见到“费用频频发生、不见收入进账”。股份制只有在科学的监督、约束和考核机制下,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功效。

篇7

一般我国企业的股东都会依照其向企业所投入的资金来获得一定的资产收益的权利,同时在企业的所有重大的决策中进行参与,如分配利润、对企业的监事与董事进行选取等。就算是企业对其股东所投入的资金有着一定的最终所有权,可是对于这项资金企业是无法对其进行直接的支配,企业中的每一个管理者都对不同的资源进行管理与分配,而这些股东所获得的利益都只是所规定的薪资,当风险利弊的权衡、职务与报酬上升的时候,当他们的权力无法被制衡的时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制造一些虚假的企业财务信息,以此来实现个人的利益,这是我国的企业其经营者最应该重视的问题,也是造成财务的信息不真实的主要原因。

三、企业财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

企业的财务信息其真实性能够有利于强化并改善企业的管理。科学化的企业管理是无法脱离会计而独立存在的,企业把其经营的整体状况进行一定的收集与整理,然后把一些分散的信息都加工成为系统的资料信息,在把这些信息传递给企业内部的各个管理部门,这样企业的管理层就能够在其经营的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且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经营管理的模式,同时还要做出一些重大的筹资、投资与决策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能够确保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

四、强化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无论是什么样的原因导致了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所欠缺,都会给企业的经营管理、日常的工作以及重大的决策造成一定的影响,这样就可能会导致企业逐步的衰亡下去,这时如果企业实行的极其有效的措施来强化企业的真实财务信息,那么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水平进行有效的推进,从而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才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向前发展。

(一)加强利用财务的信息

我国的企业一定要积极的利用其财务的信息,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管理经营的主要业绩进行全面的反映,同时还能够客观、准确的对企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进行评价,对于由于管理经营的操作不当而出现的一些重大的失误或者是资产的严重损失,我们一定要严格的对其所应该承担的一定法律责任进行追究,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财务信息的管理与监督的体系得到更好的完善,从而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不真实的财务信息的延展进行遏制,还能够对企业财务的管理与监督的力度进行加大,使不真实的财务信息与其造价的成本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过财务信息其所进行造假后的收益,这样还能够严格的在企业内部执行财务的基本准则,从而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公开财务的信息,使其能够真正的成为大众都可以接受并认可的基本财务准则,并以此在企业的经济管理之中树立一个良好的财务工作人员的形象。

(二)对财务的基本准则进行落实

有关的部门一定要尽最大的可能以最快的速度颁发出财务的基本准则,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财务的行为进行促进,同时还能够使企业财务其行为变得更加合理与规范。我们在对财务的基本准则进行应用的时候,一定要尽最大可能的制止主观的随意性,并且对于以后的财务环境可能出现的变化进行有效的应对,还要实行能够具有的分许和预测,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企业的财务工作能够更加持续而稳定的开展,从而还能够在一些无法确定的未来环境之中有效的预防其对财务行为的影响。同时,我们还一定要把有关的利益在对财务的基本准则进行那个执行的时候进行协调,一定要注意协调其制衡的关系,从而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在参悟的基本准则当中把各方的利益进行充分的体现。

(三)为财务的风险构建一个防火墙

为了能够使企业的目标得以实现,监事会、会计师与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要共同进行工作。就算是其所使用的方式与手段都不相同,其所身处的位置也都不相同,可是他们却在企业的工作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监事会借助对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相关的信息与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的验证,来直接的对企业的高级管理层、董事会进行监督工作,这是企业的会计师与内部的审计机构都不可能与之相比较的地位,可是监事会其成员的人数很多,这样在财务的信息中进行验证的困难就会很大,所以企业一定要构建一个财务风险的防火墙,这样就能够使财务的信息公开化、透明化。

(四)对注册会计师的队伍要充分的重视其发展

篇8

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企业管理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企业在一定的战略目标指导下,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和投、融资活动实施有计划、协调运作的各项财务管理活动,通过有明确职责、适当的风险控制机制来贯彻落实的价值化管理体系;它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财务管理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规划活动、机构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实现自身设定的财务表现水平,并不断地改进财务行为,不断达到更新更佳的境界,从而促进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1]

本文将以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及要素为切入点着重分析财务管理体系的建构模式,探索建构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新途径和方式。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构建原则与基础分析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企业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之中。财务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财务管理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在这里,本文将分析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原则及要素。

(一)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基础

(1)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弱点主要是体系不健全,绝大多数企业仍在沿用传统的方式方法,以记账、算账、报账为主,甚至财务报表说明都不够真实和准确,不能跟上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要求。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不健全,不能给决策层提供科学、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财务的现实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致使一些企业由辉煌到倒闭。但是有些企业的破产纯粹是忽视了财务管理体系和其财务管理体系未起到相应作用而造成的。

随着我国加入WTO,市场竞争将愈来愈激烈,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需要企业有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因为企业资本的安全和取得最大利润是其工作目的,这点上势必导致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中失败。

(2)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符合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逐步建立起来的,而且还具有具体的表现形式。

第一,在成本控制方面,实行制造成本法进行核算,结合企业经济责任制,逐步建立了制造成本法与目标责任制相结合的成本控制制度。

第二,在财务分析方面,在与国际惯例接轨同时,建立了规范的财务报表体系,初步形成了符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分析体系。

第三,在资金管理制度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资本金制度,实行资本保值增值、资本保全原则。同时,取消传统的专用基金专款专用、专户存储制度,企业资金由企业统筹运用、统一管理。

第四,在筹资方面,依法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金融市场需求的筹资机制,采用了包括发行股票、债券等各种证券在内的各种筹资方式,扩大了企业资金来源渠道。

总之,随着我国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到目前,我国企业已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务管理体系。

(3)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第一,科学的现代化财务管理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要,采取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多种方法,注重企业经济的预测、测算、平衡等,求得管理方法与企业需求的结合。

第二,明晰市场发展。一切目标、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市场是竞争地,优胜劣汰的地方。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要有的放矢,适应和驾驭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以求得企业长足发展。

第三,会计核算资料。企业的会计数据及资料是企业历史的再现,这些数据和资料经过整理、计算、分析,具有相当的借鉴价值,因此,要务求会计资料所反映的内容要真实、完整、准确。

第四,社会诚信机制。要求具体的操作和执行者在社会经济运作中遵纪守法,严守惯例和规则,不断树立企业诚实、可靠的信誉,绝不允许有半点含糊,因为企业诫信度的高低预示着企业的发展与衰败。

(4)建立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条件

第一,思想配合行动。领导者、决策层在思想上要重视,企业的总会计师和财务主管应是建立财务管理体系的第一责任者。

第二,以人为本管理思想。企业财务管理体系需要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光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要有较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能够掌握和使用科学有效的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适合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要求。

(二)财务管理体系构建原则及构成要素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应遵循的原则是指导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行动指南,它反映了财务管理的环境和财务管理活动的本质,它是连接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桥梁,并有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2]

财务管理体系原则不同于财务管理原则。财务管理原则是指人们对财务活动的共同的理性的认识,是联系财务理论和财务实践的纽带。而财务管理体系的原则是指财务管理在企业财务实践中通过不断的摸索总结出来的适用于多数企业财务管理实际的经验,与财务管理理论并无直接关系,而是与企业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管理惯例、制度等相关。

(1)财务管理体系构建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依据原则。正确的决策需要管理者用科学的态度,以事实或正确的信息为基础,通过合乎逻辑的决策理论和决策方法做出的正确决断。这就要求企业明确规定收集信息的种类、渠道和职责,确保财务数据和相关的非财务数据及信息准确、及时、可靠,决策者利用获得的这些信息基于事实分析,权衡经验与直觉,做出相关的决策。

第二,系统管理原则。在财务管理中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将财务管理体系视为一个大系统,在理财过程中遵循整体性、层次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思想,对组成财务管理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加以辨识、理解和管理,以达到实现财务战略、财务方针和既定的财务目标。

第三,高层管理者重视原则。财务管理体系建立与否、保持实施状况如何、体系运行效果能否满足需要,都与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密切相关。高层管理者应以身作则,按照财务管理体系运行的要求进行各项财务活动。

(2)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第一,财务实施。为使财务管理规划中的各项目标实现,需要将财务管理具体措施予以落实,并在实施的过程中加以调整和改进。

第二,财务规划。财务规划是财务管理体系建立、实施、保持的基础,同时也是财务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向。其主要由财务战略、财务方针、资金及其运动、财务管理环境、财务目标、财务管理方案等要素构成。

第三,财务绩效检查。财务活动实施后要对其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以了解企业前期财务运行状况、把握现在并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进行改进。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

现代企业管理是一个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企业的计划、生产、技术、质量、营销、财务等众多子系统。其中,财务管理是联系企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企业管理中最具综合性的管理活动,它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是现代企业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3]

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着重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优化,是基于资产展开的一种精细化的管理。它基于企业环境的要求而产生,该体系和传统的财务管理体系又有着本质的不同,与传统体系相比,现代财务管理体系能够及时对企业各个方面的资源配置产生指导、评估和预警的作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更多的是停留在反映方面。

在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中,应该注意财务预算管理体系、财务控制体系、监督核查体系、风险管理体系、投资决策体系和财会人员培训体系等这六个方面。下面本文将谈谈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立的模式和途径。

(一)财务预算管理体系建设

企业预算是企业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和价值最大化的一种方法。预算体系具体内容包括资本性支出预算、长期资本筹措预算、销售预算、产量预算、采购预算、成本预算、各项费用预算、现金预算和总预算。通过预算体系的建立,可达到对所属部门的协调、控制和考核作用,使企业的基本经济活动得到有效的管理,从而为企业送入市场奠定基础。

预算管理是当今信息社会对财务管理的客观要求。[4]市场经济越发达,要求企业的管理水平越高,预算管理将会越得到重视。从一定程度上说,一个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预算管理水平集中代表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变化情况,编制以财务预算为中心的全面预算体系,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预算管理,实施财务政策,科学理财。搞好财务管理体系建设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搞好财务信息的收集和分析工作,增强财务预警能力。企业应注重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反馈,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安排企业工作,尽可能做到早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围绕目标利润编制生产预算、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及其他各项预算。企业制定合理的目标利润及编制全面预算,有助于企业开展目标经营,为今后的业绩考评奠定基础。

(3)围绕效益实绩,考核预算结果,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积极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企业在日常经济活动中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日常工作记录和考核责任预算执行情况的信息系统,并将实际数与预算数相比较,借以评价各部门的工作实绩,发现偏差及时纠正,强化会计控制。

(4)搞好销售目标利润预测。销售预测是全面预算的基础,同时也是企业正确经营决策的重要前提。只有搞好销售预测,企业才能合理地安排生产,预测目标利润,编制经营计划。

(5)各部门制定经营和预算计划。企业各部门或项目设立自己的经营预算计划,据此制定自己的计划。计划处汇总各部门和各项目的计划,发现潜在问题及其缺口,提出初步调整建议。

(6)编制预算方法。编制预算方法的时候,由于目前分块编制预算,缺乏完整的全面预算体系,导致各种预算相互矛盾,企业内部各部门相互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状况,所以我们要做到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根据市场情况,全面均衡考虑各种分预算,系统编制相互协调的全面预算。

(7)编制预算方式。我们要克服只是简单推行静态编制预算的做法,推广使用各种先进的预算编制方式,根据变化的市场情况推行弹性预算编制方式;根据企业内部强化长远管理的要求,克服预算编制的短期行为,推行滚动编制方式。

(二)财务控制体系建设

资金管理主要是对企业现有的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资产耗费和资产保全等内容进行监督和控制。[5]建设财务控制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一个内容:

(1)建立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个主要包括有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费用、担保等经济业务的会计控制。

(2)对各项资产运行状况进行控制。财务部门要联合各个资产实物管理部分对资产运行地点和价值转移等方面进行监控,保持资产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时效性。

(3)对资产的耗费进行控制。加强成本费用管理。既要控制资产的有形损耗,又要控制资产的无形损耗;既要降低资产价值的构成成本(如买价、运杂费等),又要降低资产的管理成本(如储存成本、资金成本、机会成本等);既要降低资产的运行成本又要降低资产的使用成本(退货、售后服务等)。

(4)实行资金管理责任制,抓好内部财务制度建设。企业在财务收支上要实施严格的财务监控制度,强化内部约束机制,合理安排资金调度,确保重点项目资金需求,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挖掘内部资金潜力,狠抓货款回笼,调整库存结构,压缩存货资金占用,增强企业支付能力,提高企业信誉。

(6)建立自补资金积累机制,防止费用超支现象。企业按税后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合理制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

 (三)监督核查体系建设

监督核查体系是旨在保障集团或公司成员安全的体系,主要包括了三个子体系:财务审计,目的是保证财务报表真实性;商务审计,目的是保证内部合规性;法律审核,目的是保证外部合规性。[6]

(1)强化对企业法人代表的管理,真正贯彻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约束其行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加强任期审计和离任前审计,防止其违反财经政策,损害投资者和债权人利益。

(2)调整财务部门的组织结构,加大管理会计的建设力度,形成会计实务系统和会计管理系统两大部分。财务部门要监督企业已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合理合法,是否符合企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

(3)建立快捷灵敏的企业信息网络。企业应逐步建立起以会计数据处理为核心、与销售和财务报表分析等信息系统相连接的信息网络,及时反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项信息,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抓好资金的流程管理。首先,随着国际金融业竞争的加剧,各种新型金融服务相继产生,企业将获得更方便、更全面、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而风险也更大的金融服务。企业必须研究面临的资本市场和筹资渠道,加强金融风险的管理,谨慎控制财务风险,科学确定资本结构,重视资产负债的风险收益匹配管理,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和资产结构的动态变化和相互关系,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其次,为保证资金“满负荷”高速运转,财务部门要对企业的资金统一管理,集中调度,有偿使用,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内部银行等资金统管形式,内部使用资金模拟银行结算,改变只计单利不计复利或只计现值不计终值的现象,拓展资金成本核算内容。最后,要规范企业融资行为,克服重商品轻信用的现象,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树立良好的财务形象。

(5)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防止过多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投资等方面;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尽可能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促进企业自我滚动发展;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金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

(6)建立资金投入效果的保证机制,抓好资金的源头管理。决策失误是资金低效甚至无效的重要原因。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作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预算、论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程度,准确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和筹资成本率,把好项目的财务预算关;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加大对在建工程的财务监督,跟踪考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益。

(四)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现代社会中,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市场供求变化莫测,特别是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用户需求和竞争对手等情况,对企业来说都是难以控制的因素,因而我们应重视风险,增强风险意识、分析风险性质、制定风险对策,减少和分散风险的冲击。[7]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动荡的市场环境,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通常以两个先进的系统作保证:一是敏感的风险预警系统,二是信息数据处理系统。由于风险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始终,因此企业应通过建立自身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存在于平静背后的危机,校正企业行为,将风险的损失降至最小。

风险管理工作主要包括财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工作。要建立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财务风险识别系统,确定什么样的因素要纳入风险识别体系;其次,要以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风险可能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损失,即损失的量化,为控制和化解风险提供决策依据;三是要强化风险管理,实施风险控制,通过建立先进的信息处理系统和企业内部经营活动实施监测,实现针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和准确的反应。

(1)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我们不仅要对未来的风险进行分析,还要对风险的信号进行监测。如果企业财务状况出现一些不正常情况,如存货激增、销售下降、成本上升等,要密切关注这些反常情况,及时向企业有关部门反映,以便采取措施,防止严重后果的出现。

(2)在筹资决策上应慎重分析比较,选择最适合的筹资方式,以避免企业陷入债务危机。如果财务杠杆率过高、借入资金过多,一旦投资利润率下降、利息负担过重,就会威胁企业财务的安全。因此,国有企业要加强销售客户的信用调查,合理确定赊销额度,避免呆账损失。

(3)加强筹资活动的风险意识。筹资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取得企业所需要的资金,包括筹资数量、筹资时间、筹资来源和筹资方式等。为了规避筹资风险,企业在筹资过程中遵循谨慎性原则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筹资数量适当。不同时期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是不一样的,企业财务人员应采用一定方法,预测资金的需要数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这样,既能避免因筹资不足,影响生产经营活动,又可以防止筹资过多,造成资金闲置。第二,筹资时间与用资时间相适应。这样。既能避免过早筹集资金形成资金投放前的闲置,又能防止取得资金的时间滞后,错过资金投放的最佳时机。第三,采取多种形式的筹资组合,以分散筹资风险。权益资金的风险一般小于负债资金的风险,但资金成本较高。采取多种筹资方式筹集资金,可以扬长避短,分散筹资成本。

(4)加强投资活动的风险意识。投资管理须考虑投资规模,同时还须通过投资方式和投资方向的选择,来确定合理的投资结构,以提高投资效益、降低投资风险。由于投资时间的长短不同。其谨慎性原则的运用也不相同。短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不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应收账款、存货等。长期投资是指影响所及超过一年的投资,如固定资产投资、长期有价证券投资等。由于长期投资涉及的时间长、风险大,更需要运用谨慎性原则规范企业投资行为。

(五)投资决策体系建设

现代财务投资决策体系是建立一套完备的投资决策程序以确保投资决策和战略的有效整合。

投资决策程序主要涉及5个方面:

(1)市场感觉评测

针对投资项目的商业感觉是否良好,项目看起来是否有较好的回报,项目前景是否看好。实施市场感觉评测一般是包括总裁在内的成功商业人士组成的临时评测委员会。

(2)专业投资评测

投资项目的战略制定是否符合商业规律,是否符合公司整体战略;投资项目从专业财务和经济分析上来看是否可行并具备良好的回报。实施主要通过集团或公司的投资部门。

(3)经营性评测

公司的各项资源(人力、资金、管理、信息)是否能支持投资项目的运营,项目的运营在什么方面和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现有业务的运作。这种评测一般是由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主要项目主管组成的执行委员会实施。

(4)投资人评测

从投资者和决策者的角度看投资项目的可投性和盈利性。由总裁或董事会实施。

(5)实施评测

跟踪项目的实施过程,准确掌握项目执行信息,及时反馈并调整战术或战略;项目结束后进行项目后评估,总结经验。一般这项评测是由投资项目执行部门和总部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项目组进行。

(六)财会人员培训体系建设

财务工作管理对象特殊,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1)加强财会队伍的建设,注重培养和选拔既有专业知识又善于管理的年轻人才,会计岗位要严格把握任职条件,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2)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规定是“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守机密”;

(3)增强法制观念,会计人员应当按照会计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进行工作,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不但要为本单位领导的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还要使单位外部的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以及社会监督部门能依照法定程序得到可靠的会计信息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六章对单位及其负责人和会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规范了会计人员的行为,为开展正常的财务工作创造了良好的法制环境

(4)严格会计人员的管理制度,提高会计工作质量水平。没有会计人员的参与,会计造假就不可能最终出现。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保护会计人员的合法利益,是杜绝会计造假的保证。因此要加强财会人员尤其是高级财会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的财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对财会工作的管理水平,要支持和鼓励财会人员严格执法,对坚持原则,公正执法的财会人员公开表扬和奖励,对打击报复财会人员的行为和责任人,要协助有关部门依法严肃追究其责任。

(5)强化高层管理人员责任,约束高管人员行为。尽管高管人员承诺对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但会计造假还是层出不穷,因此应该通过立法将高管人员对其会计造假行为进行处罚,追究其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有效的会计监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各个方面进行统一协调、综合平衡。它是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要保证,最终达到杜绝会计造假现象的发生。

(七)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已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核心的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体系和以筹资、投资、资金运营和分配为主的财务管理方法体系。我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现状,决定了我们不能照搬套用西方做法,而应积极探索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不发达条件的财务管理内容和方法,吸收利用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中的先进成分,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管理理论体系。

三、结语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集约化、体系化的基本要求,作为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大系统中一个重要组成部门,财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将引起管理科学的革命性创新。今后一段时期,企业只有加强财务管理,使之有机地融合在整体性管理体系中,以促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跟上当今企业信息化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向市场化、经营化方向发展,企业财务部门要根据经营的实际需要,构造一套与财务管理的地位、作用、职能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而财务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它对我国计划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加强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申筱洁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体系浅析[J]企业经济,2001(1)

[2]于秉群企业现代财务管理体系的构建[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4)

[3]梁德仪现代企业制度与财务管理模式财务与会计2003年第7期,第17页

[4][美]罗伯特、c.希金斯著。沈艺峰等译。财务管理分析(第五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科文(香港)出版有限公司

篇9

一方面,信息时代企业的很多商业交易在互联网上进行,双方互不见面,这就需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相互认证,保证电子商务交易的安全。而传统的财务管理软件一般采用口令来确认身份,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口令。口令维护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显然这种身份验证技术已不适合基于互联网的财务管理。另一方面,互联网体系使用的是开放式的TCP/IP协议,它以广播的形式进行传播,易于拦截侦听、口令试探和窃取、身份假冒,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威胁。而传统的财务管理大多采用基于单机或者内部网的财务软件,没有考虑到来自互联网的安全威胁,特别是企业的财务数据属重大商业机密,如遭破坏或泄密,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2.与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不配套

在网络环境下,企业的原料采购、产品生产、需求与销售、银行汇兑、保险、货物托运及申报等过程均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完成,无须人工干预。因此,它要求财务管理从管理方式上,能够实现业务协同、远程处理、在线管理、集中式管理模式。然而,传统的财务管理使用基于内部网的财务软件,企业可以通过内部网实现在线管理,但是它不能真正打破时空的限制,使企业财务管理变得即时和迅速。

3.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的要求

电子商务的贸易双方从贸易磋商、签订合同到支付等均通过互联网完成,使整个交易远程化、实时化、虚拟化。这些变化,首先对财务管理方法的及时性、适应性、弹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财务管理没有实现网络在线办公、电子支付、电子货币等手段,使得财务预测、计划、决策等各个环节工作的时间相对较长,不能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再者,分散的财务管理模式不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信息时代财务管理的变革方向

(一)财务管理理念的更新

1.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客户目标、业务流程发生了巨大变化,具有共享性和可转移性的信息资本将占主导地位。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必须考虑更多的影响因素,不仅能协调企业各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注重企业的预期成长效益和未来增加值,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信息时代,财务管理者可以在离开办公室的情况下也能正常工作,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实时查询到全集团的资金信息和分支机构财务状况,在线监督客户及供应商的资金往来情况,实时监督往来款余额。企业集团内外以及与银行、税务、保险、海关等社会资源之间的业务往来,均在互联网上进行,将会大大加快各种报表的处理速度,这也是管理方式创新的目的之所在。

2.财务管理软件的更新。传统的财务软件功能相对独立,数据不能共享,企业在人、财、物和产、供、销管理中难以实现一体化。运用Web数据库开发技术,研制基于互联网的财务及企业管理应用软件,可实现远程报表、远程查账、网上支付、网上信息查询等,支持网上银行提供网上询价、网上采购等多种服务。

(二)建立并完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

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将建立在Internet、Extranet和Intranet基础之上。会计信息传递模式将变为“报告主体—信息通道—信息使用者”。网络方式从企业内部财务信息“孤岛”直接转向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则以价值形式综合反映企业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运动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与实际生产经营过程及其业绩的全部信息。

(三)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完善的内部控制可有效减轻由于内部人员道德风险、系统资源风险和计算机病毒所造成的危害。从软硬件管理和维护控制、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管理和控制、系统环境和操作的管理和控制、文档资料的保护和控制、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与消除等各个方面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财务网络系统的安全运行。在技术上对整个财务网络系统的各个层次(通信平台、网络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应用平台)都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和规则,建立综合的多层次的安全体系,在财务软件中提供周到、强力的数据安全保护。

三、信息时代的财务管理模式

1.各分、子公司把原始信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传递到总公司或总部的计算机上。主计算机收到原始信息后,把需要核对的数据凭证等发送到互联网上,向有关方面(如税务、银行、工商等部门,债权债务人等)核对。

2.对不需要核对的和已核对相符的原始数据,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自动编制记账凭证,并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汇总总账、分户日记账和分户明细账,并随时将各类账户进行核对。

3.计算中心的主计算机根据各种账簿编制各类会计报表并上网,各信息使用者可以上互联网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四、财务管理技术方法的创新

1.网络财务管理

企业运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职能。并将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管理中,从而实现解决一系列目前的财务活动无法解决的问题,如跨地区财务数据传递、会计报表合并、动态分析财务及资源状况等,便形成一种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

2.财务柔性管理

网络时代中企业为了增强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的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必须实行企业柔性管理,推出新产品和个性化的产品,以适应动态的、持续创新的网络经济需求。企业柔性管理包括生产、人员、信息等各方面的管理,财务的柔性管理是从财务的核算、计划、控制、分析角度,通过网络技术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核心和目的是使企业信息资源具有柔性,以促使企业提高各种财务信息资源以多种方式被使用的程度,从而促进企业全面的经营管理。

3.财务虚拟管理

凡是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虚拟企业都要实施财务虚拟管理。这是一种动态的短期的战略同盟,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公司组成。以网络为依托,虚拟企业突破了企业的有形界限,虽然表面上有着生产、营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组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取得竞争中的优势地位,企业只掌握核心功能,即把企业知识和技术依赖性强的高增值部分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把其他低增值部门虚拟化。财务虚拟管理就是以企业的核心功能为财务管理的中心,对各虚拟化的职能部门进行集中协调性的财务管理。虚拟企业的中层经理的监督与协调功能被计算机网络所取代,企业的组织结构趋向扁平化,财务虚拟管理是与之相适应的一种横向管理,可去掉很多中间环节,使价值的产生与确认直接相对应。财务虚拟管理还包括对通过网络进行的虚拟经营、虚拟交易所产生的财务信息及其他信息的管理。财务虚拟管理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全面创新的,以实现财务信息资源优化的一种财务管理策略,所以又是财务柔性管理,财务再生管理和网络财务管理等技术方法的综合。

参考文献:

[1]温兴琦,王哲.网络环境下的反不正当竞争问题研究[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4,(1).

[2]刘军.网络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创新[J].世界经理人周刊,2003,(12).

篇10

2.促进业务集成,贯穿企业财务管理基本理念

企业可以进一步促进ERP系统的业务集成,从而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与实际业务的协同。其一,充分完善各业务流程的系统化程度,强化各系统对财务核心模块数据的直接推送功能,逐步减少人为手工操作干预环节。其二,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管理人员需要懂得基本的计算机技术,便于熟练操作ERP系统,熟悉公司前端业务,对业务模块传递到财务模块的异常数据具有敏感性;加强对业务前端工作人员的财务基础知识培训,帮助其了解简单的财务知识,增加业务数据录入准确性。其三,鼓励相同或相近系统模块的集成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确保ERP财务系统能够与企业其它系统模块紧密结合,使得企业安排采购、生产、销售等工作时不会因系统集成度问题产生差错。因此,促进ERP系统的业务集成,加强前后端横向纵向沟通,并将集成性的系统贯穿在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个过程之中,将会是ERP系统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策略。

3.敏锐关注市场变化,加快财务反应速度

敏锐关注市场变化,对公司业务进行合理分割,分别建设独立业务模块,最大限度减少企业经济业务发生变更时ERP系统升级所带来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当经济业务发生变化时,财务应率先进行反应,公司财务管理机构需及时准确把握市场脉搏,全面预见业务变化对企业经济业务带来的影响,比方说针对目前全国税制改革对企业经济业务所带来的冲击,财务部门应及时建立数据模型,预测企业经济变化走向,在系统优化后对业务数据进行比对测试,充分验证系统升级的有效性。同时要迅速修订各类业务、财务管理报表,保证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有力依据。ERP系统的及时响应保证了财务信息的合理、真实、准确,对规范公司管理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篇11

企业财务分析的内容包括:a.外部分析内容。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盈利能力分析;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社会贡献能力分析;企业综合实力分析。b.内部分析内容。除以上外部分析内容外,还包括:企业筹资分析;企业投资分析。

另外,内部分析内容还应有:企业经营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形成原因分析。

c.专题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将会遇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企业和外部信息使用者可根据自身的特点,结合特定的目标选取特定的资料及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一些专题分析。

如公司财务信息质量分析、资本资产结构优化分析等。d.关于财务分析与相关学科关系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我国财会学界学科体系的改革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由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财务会计之争深入到各二级学科,这是理论发展的必然。学科的分分合合是由于环境的变迁,历史的发展而致,是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进入20世纪到90年代,财会论坛上就有财务分析要独立成科的微弱声音,到了现在,对此论题的讨论越来越热烈,且似乎已达成共识,即由于市场机制、竞争机制的逐步完善,财务分析必须独立出来。那么,独立的财务分析学科在财会学众多学科中地位如何,包括哪些内容,与其原附着的学科关系如何?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减法问题,而是一个漫长的选择和甄别的过程。

1内部分析指标体系。

内部指标体系的设置,主要是为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可根据企业所在行业的特点和管理的特殊需要灵活设置,其内容相当广泛。

一般说来,可从筹资、投资等方面设置。

1.1企业筹资分析。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经营所需资金需靠企业自己来筹集,这样,筹资分析便成为企业财务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筹资分析中,首先要分析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其次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获利能力;再次分析企业的资金成本和筹资风险;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筹资方案并与资金供应者进行协商,使企业筹资活动顺利进行。可设置筹资结构比率、资金成本率等指标。

1.2企业投资分析。

企业对投资活动首先应进行可行性分析,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这是投资分析的重点;其次应对投资活动进行事中分析,以控制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最后对投资活动进行事后分析,以考核投资效果、评价投资业绩,为改善企业今后的投资决策提供依据。企业在投资分析时一般需考虑货币时间价值、投资的风险价值、资金成本和现金流量等财务因素。在投资阶段为考察投资方案的可行,可设置内含报酬率,为考察投资的收益可设置投资报酬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

2外部分析指标体系。

2.1企业偿债能力。

分析企业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其债务的能力,通过对它的分析,能揭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按债务偿还期限的长短,又将其分为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

2.1.1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一个企业以流动资产支付流动负债的能力。设置该指标对外部信息需要者非常重要。对于企业来讲,该指标也至关重要,短期偿债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企业营运资金的大小以及资产变现速度的高低。

另外,可动用的银行贷款指标,准备很快变现的长期资产、偿债能力的声誉、未作记录的或有负债、担保责任引起的负债、未决诉讼等对它也有影响。短期偿债能力通常设置以下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或酸性测验比率;现金比率

2.1.2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以资产或劳务支付长期债务的能力。对长期偿债能力进行分析是因为企业的利润与其有紧密的联系,分析长期偿债能力时不能不重视企业的获利能力,这是因为企业的现金流入量最终取决于能够获得的利润,现金流出量最终取决于必须付出的成本。此外,债务与资本的比例也是极其重要的。影响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因素很多,除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外。还有长期租赁、担保责任、或有项目等因素。长期偿债能力指标有:已获利息倍数;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

2.2企业资产运用效率分析。

资产运用效率是指对企业总资产或部分资产的运用效率和周转情况所作的分析。企业经管的目的在于有效运用各项资产获得最大的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企业必须凭借资产、运用资产才能取得营业收入。资产周转速度越快,表示其运用效率越高,利润越大。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有无过量投资?有无因设备短缺而导致生产不足?有无因资产闲置而导致利润降低?凡此各种问题,皆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相关人士所关切。通过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则可以评价企业营业收入与各项营运资产是否保持合理关系,考察企业运用各项资产效率的高低。资产运用效率指标有:存货周转率;应收帐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

2.3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分析是指对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分配情况所作的分析。它是企业财务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综合表现。企业经营之目的,在于使企业盈利且使其经营与规模不断成长与发展。

各方信息使用者无不对企业盈利程度寄与莫大的关切。投资者关心企业赚取利润的多少并重视对利润的分析,是因为他们的投资报酬是从中支付的,如果是股票上市公司,企业盈列增加还能使股票市价上升,从而使投资者获得资本收益。对于债权人来讲,利润是企业偿债能力的重要来源。政府有关部门关心的则是微观和宏观的经济效益以及各种税费上交的可靠性。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讲,可通过对盈利能力的分析,来评价判断企业的经营成果,分析变化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企业获利水平。它是管理者经营业绩和管理效能的集中表现。对于职工来讲,则是丰厚报酬及资金的来源,并可保证工作的稳定。它也是集体福利设施的不断完善的重要保障。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指标可从一般企业及股票上市公司两方面制定。一般企业盈利能力指标有: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权益利润率。股票上市公司除上述指标外,还可借助以下指标:每股盈余;每股股利;市盈率;股东权益报酬率;股利支付率;留存盈利比率。

2.4社会贡献能力分析。

社会贡献能力是从国家或社会的角度衡量企业对国家或社会的贡献水平。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的利润。但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企业,单纯的片面的追求企业个体的经济效益是不行的,还必须包括对社会的贡献。对盈利企业可用实现利税来衡量,但对一些主要体现为社会效益的企业讲,则无法适用。故为此设计的社会贡献率、社会积累率可兼顾反映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情况。

篇12

篇13

近年来,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越发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中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市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关系到全市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就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就我市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作粗浅的探讨。

一、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得知,目前我市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现象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违纪收费现象严重

一是超标准收费。当前,虽然实行了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在资料费、班会费、住宿费和代办费等方面超标加码。二是巧立名目收费。这种情况多见于一些特殊的年级,如毕业年级的照相费、考试费;起始年级的档案费。三是重复收费。这主要表现在学期开始已收缴了的费用,在学期结束或中途时,又再次收取该项费用。如有些规定的用书资料,其费用已包含在开学初规定的征费标准中,而中途发放时又要学生再缴这笔费用。四是搭车收费。主要表现在某些学校趁开学统一收费之机,将一些学生无需交纳的费用也“一视同仁”地收取。如某些学生未在学校搭膳住宿,也被学校收缴了搭膳费或住宿费。上述四种乱收费现象往往同时或多数存在于我市某些中学,积少成多,往往一学期、一学年乱收费的数量极其惊人。

(二)支出泛滥混乱

乡镇中小学的经费虽然紧张,但支出的无计划性和无预算性,使得支出过滥过乱。主要表现在:一是吃喝招待费过多。近年来财务管理论文,乡镇中学的招待费有增多趋势。有些乡镇干部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借口到学校检查工作,往往要求中学接待,大吃大喝,甚至还洗头、按摩、包小姐。学校也常常利用请吃请喝与地方拉关系。二是乱送礼现象普遍存在。每年春节、中秋节、教师节等节日,许多中学都有给镇领导、主管部门领导送礼送“红包”的惯例论文提纲格式。三是盲目购物。特别表现在各中学普遍存在乱购乱订复习资料、参考资料和教具等,尤其是近年来有关中学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名目繁多的“验收”,耗费大量资金,购买了大量的一时难以利用的幻灯机、录像机、电视机和电脑等。四是乱发钱现象时有发生。逢年过节,学校就想方设法给职工发些什么福利;教职工工作上每拖一点时间,校长都要发些加班费;每次考试,学校总想方设法发资金。吃喝招待和乱送、乱发乱购,是目前我市乡镇中学支出上的“黑洞”。

(三)会计制度不健全,票据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没有使用符合规定的标准收据。部分乡镇中学收费不但没有开具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据”,而且开具的收款收据手续不全,除了收款人签章外(有的甚至只写一个“姓”),没有任何其他签字和印章,更有甚者连学校的公章都不盖。二是收费干脆不开票据。部分中学除开学初的收费外,中途的其它收费,不管合理不合理,一概不开票。三是支出票据“白条”多。这种现象几乎各校都有,普遍存在。除了学校集体从新华书店购进的课本教材和主管部门统一购物和调拨的经费外,其余支出许多都是“白条”,并且“白条”上“经办人”、“证明人”、“使用人”和时间、地点都不全,往往只是会计写个条子,校长签了“同意支出”就入账。

(四)大量教育经费被严重侵占

一是学杂费被大量调用。按国家政策规定,中学的学杂费主要是用于改善办学和学校办公条件,而有的镇政府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不顾政策规定,大量调用中学的学杂费用于发放党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工资,甚至有些学校的代办费都被调用一空。学校处于“无米下锅”的状态,不得不出“乱收费”之下策。二是各种摊派伸手学校。什么治安费、环卫费、赞助费、捐款等应有尽有。三是固定资产被占现象屡禁不绝,突出表现在学校的操场、房屋常常被占用,至于课桌、砖瓦被盗现象则更为普遍。

(五)财务赤字严重

收支不平衡,财务赤字已成为各中学的通病,尽管大家都不停地乱收,但远远不能满足支出的速度,因此赤字在不断加大。在制止乱收费的社会氛围中,在赤字的压力下,许多乡镇中学又不得不靠拿贷款过日子。个别无法拿银行贷款的中学又不得不去拿民间的“高利贷”。

二、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乡镇中学财务管理问题的成因很多,归纳起来分析,共性的原因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

一个地区中学财务管理客观上受这个地区生产力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本人认为,我市乡镇经济发展水平的低下,尤其是地方政府对中学教育投入总额的不足财务管理论文,是造成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政府该给的钱没法给,该发的没法发,该办的事没法办,逼着许多中学违反政策“自谋生路”。相反,因政府困难,不该调用的钱调用了(比如代办费),不该摊派的摊派了(比如订报纸、强制性捐款等),这些都加剧了中学经费的困难和管理上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说,经济越困难的地区,中学教育越难办,中学的财务管理越不规范。

(二)乡镇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忽视对教育资金使用过程的管理

近年来,许多乡镇政府对中学的财务管理,往往是注重了投入和支出,疏忽了使用过程的管理。乡镇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往往重视了各中学的教育教学管理和人事管理,而淡忘了对财务的管理,甚至对有关中学财务管理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睁只眼闭只眼,包庇问题阻碍查处。许多中学财务管理中问题的发生,还直接与某些有关领导及部门有关,比如“专款不专用”,招待费开支居高不下等问题。

(三)校长和教师队伍的不稳定

教师的职业对一个教师来讲是很稳定的,一个大中专毕业生一旦跨进乡镇中学教师的行列,那么他(她)要改行从政或从事其他事业单位的工作,往往比登天还难。但乡镇教师的工作位置也不够稳定,许多乡镇每年暑假都要进行一定规模的学校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的调整。队伍的不稳定是造成学校财务管理混乱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许多校长和教师对前任领导财务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概不负责”,而在自己短暂的任期内,对经费的收支也有恃无恐,更谈不上责任。

(四)教职员工的师德和法纪观念淡薄

应该说,这是造成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非常重要的内因。目前绝大多数乡镇中学教师对教育经费收支的政策与法规知晓极少,对会计制度更是很少了解,因此往往是想收费就收费,想花钱就花钱。更有许多教职员工师德观念淡薄,目光总是盯住资金福利,不比贡献只攀收入,甚至逼着校长乱花钱。

(五)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因为绝大多数乡镇没有统一制订规章制度,许多中学也不主动制订关于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预算制度、结算制度、内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规章制度是应有全无,所以无制度可依也使许多乡镇中学在财务管理上是无拘无束,职、权、利、责和风险的关系非常模糊。

(六)财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目前,我市部分中学的财会人员甚至由学科教师兼职,不仅不懂《会计法》、《审计法》等财会法规,而且对财务账目业务知识也是糊里糊涂,至于编制预算、提出财务报告和作出财务分析财务管理论文,更是不可能的事,而且这些乡镇中学的财会人员大多数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电算化合格证”等证件。财会人员应是学校的管家,但“财会盲”型的“管家”是无论如何担当不起自己责任的,“不会管”必然造成财务管理的“不规范”。

(七)审计和督查工作滞后

及时审计和督查是预防和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市教育主管部门、审计部门财会人手少,很难及时把握审计这一关;年度的例行审计无法解决财务管理中诸多的问题。甚至部分中学的财务多年没有被审计过,一直是“我行我素”,以致混乱的问题成堆,达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才被引起过问。

三、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无可置疑,解决目前乡镇中学一系列财务混乱的问题,应成为各级地方政府关心教育和教育主管部门管理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一系列混乱问题,至少必须采取五大措施:

(一)地方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强化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极其重要,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前提条件是地方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要强化对乡镇中学财务管理重要性的认识论文提纲格式。认识到强化财务管理是加强乡镇中学管理的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是政府行为的重要职责,是提高教育投入的效益、保证地方教育等社会事业持续发展的有效保证。现在有些乡镇的党政领导抓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力度很大,对教育的投入也比较重视,教育经费的投入一般在地方预算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重,但往往只管拨付经费,不管经费的使用过程,这种状况必须改变。其次,要落实乡镇政府的财政所、乡镇分管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和审计部门等各职能部门领导在乡镇财务管理过程中的责任,尤其要进一步明确有关部门和领导监督的责任。再次,要定期通报各中学财务管理的状况,及时处理违规的人和事,尤其是对管理混乱、问题很多,并且领导和教职员工有以权谋私和经济问题的中学,一定要尽快审计和查处,迅速解决问题。

(二)加强教职工的教育,提高教职工的素质

广大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是强化乡镇中学财务管理的基础。强化这一基础的重要和必要的手段是强化教育。一是要加强对广大教职员工的政治理论教育,不断提高其政治素质。二是要加强法纪教育,不断增强守法意识。尤其是要加强《会计法》、《审计法》、《中小学校财务制度》以及预算内、外资金管理规定的教育,使广大教职员工尤其是中学校长在收钱和用钱问题上进一步慎重。三是要强化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弘扬敬业精神和增强奉献意识。尤其是要通过教育,制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唯利是图”思想对广大教职员工的侵蚀,使大家忍耐经济上的“贫穷”,追求精神上的富裕,坚决不做违反财务管理规定的事。四是要强化乡镇中学财会人员业务知识的专项培训,不断提高财务管理的业务素质。

(三)建立和健全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

防止和解决乡镇中和学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重要的保证是建立健全有关财务管理的制度。从目前状况来看,必须建立和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预算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帐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账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财务管理论文,取消校级招待费制度。当然建立和完善这些制度最好遵循“由粗到细”的原则,必须结合本地和本校实际,要在操作性和实用性上动脑筋。

(四)强化全方位监督

光有整套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一定就能解决目前乡镇中学财务管理中的混乱问题,关键的是坚持监督,以防有关规章制度变成一纸空文。一是要坚持领导监督,二是要坚持群众监督,三是要坚持社会监督,进而形成全方位监督网络。特别是要强化学校内部的民主理财,强化学生家长、乡镇干部对学校的监督和教职员工对财会人员的监督。

(五)改善教育管理体制

解决乡镇中学财务管理混乱的状况受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要在整治和管理效果上求突破,管理体制的突破很有必要。国家财政部和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从1997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规定:“不具备条件或不需要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中小学校,实行‘集中管理,分校核算’的体制。即在一定区域内,设置中心财务机构,统一管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财务活动,学校只设报账员,在校长领导下,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统一向中心财务机构报账”。“具体实行何种体制,由地方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本人认为,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要从实际出发,有必要对部分乡镇中学迅速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规范乡镇中学的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李周宁:《学校财务会计手册》,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年3月

2、张以名:“高校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刍议”,《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3月

3、张荣海:“我国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制度的现状与改进措施”,《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