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流行音乐本科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流行音乐本科论文

篇1

音乐传播教育之现状

在26日上午举办的新闻会上,音乐传播学会会长曾遂今介绍了前两届音乐传播学术研讨会情况,及其教学与科研在各地院校的发展,指出从本科到博士的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在中国传媒大学已经形成,目前已有5届学生毕业。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院长王建元在介绍本院音乐传播专业本科毕业生分配与就业情况时指出,音乐传播专业本科就业率高达97%,以广播电视和文化传播公司为主,在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举步维艰的局面下,已成为本院音乐类毕业生就业率最高的专业。记者从会议了解到,近十年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武汉等城市的高等院校相继开办了音乐传播专业,一个音乐传播专业教育平台蔚然形成。

音乐传播理论之思考

音乐传播(Music Communication) 究竟为何物?是学科、是专业、是研究方向、论文题目,还是职业方向,或者公司运营项目?从第一届音乐传播研讨会开始,这就是一个争论激烈的话题。这个争论也延续到本届研讨会。与会代表除开对音乐传播学的音乐学归属、传播学归属等学科性质地位的讨论继续深入而外,许多研究者跳出各执己见的争论,直接进入学科主体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曾遂今教授《音乐传播的时空关系研究》与薛艺兵教授《流动的声音景观――音乐传播与地域分布研究方法新探》论文是这方面研究的代表。前者提出音乐传播“零信道、信道、盲信道、网络信道”四种模式,探讨其时空规律,解释音乐生命力形成的时空原因;后者以论文为基础进一步提出音乐传播“狭域、广域、泛域、异域”和“即时、共时、历时、待时”时空传播各自四种不同的模式。王建元教授则根据音乐传播专业在本院建立10周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科建设“音乐编导策划、音乐商务、音乐传播研究、音乐治疗”四个发展方向;庄元教授“试论数字化传播新技术媒体对音乐传播的影响”论文集中讨论了数字化传播对音乐传播的影响。冯光钰先生“音乐传播视野中的曲牌考释研究”和伍国栋教授“江南丝竹的传播”等论文则集中研究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与流变情况。

音乐传播实践之研究

音乐传播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必然介入新闻出版、传媒工作的实践活动中去,会议一大批论文集中于各种不同的音乐传播实践活动研究。音乐传播,自然是传播音乐,从理论上讲不是一个问题,而面对实践却成为问题。

篇2

跨入21世纪,民族音乐学的发展又有什么新动向呢?美国前任全美民族音乐学会主席、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音乐学系名誉主席、艺术与人文学术研究院副院长蒂莫西・莱斯(Timothy Rice)教授2006秋季的“中国之行”①的讲座给了我们一个满意的回答。

莱斯把最近二十年的民族音乐学新趋向分为9类:

1.对全球化、跨国主义、海外移民、旅游的以及认知现象的兴趣和高涨。对于这一新倾向,莱斯列举了最近已出版的代表性书目:

音乐、货币与全球想象:南非与西方(Erlmann,Veit.1999);

笼子的歌,自由的歌:音乐与越南难民的体验(Reyes,Adelaide.1999);

津巴布韦的国家主义者、世界主义者与流行音乐(Turino,Thomas,2000);

抨击过去:安第斯山脉的音乐、记忆与认同(Romero,Raul R.2001);

班达(Banda):跨越边界的墨西哥人的音乐生活(Simonett,Helena.2001);

伊尔玛达尔(Ilmatar)的灵感:芬兰民间音乐的国家主义、全球化与变化的音乐景观(Ramnarine,Tina,2003);

与歌:南美日本人的音乐、记忆与认同(Olsen,Dale A.2004);

在波兰塔特拉斯山(Tatras)创造音乐:旅行者、民族音乐志学者与山区音乐家(Cooley Timothy J.2005)。

2.第一部世界音乐百科辞典的出版。

《加兰(Garland)世界音乐百科全书》是最新出版的首部由民族音乐学家撰写的英文百科全书(莱斯本人也是这部百科全书的作者之一),于1998年至2002年间出版。全书共有10卷,包括了世界的9个主要地区,另外还有一个增补卷。这是民族音乐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3.世界音乐课程教材的出版。

最近出版了很多有关世界音乐大学水平的教科书。出版商一直要求要民族音乐学家写关于概论式的给大学本科用的有关世界音乐的教程(莱斯就写了这样一本关于保加利亚音乐的小教科书),这种出版上的需要、热情是民族音乐学越来越受到重视的表现,也说明了大学音乐系从过去只教欧洲艺术音乐到现在注重民族音乐学的转变。

4.新版权法的需要。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颁布版权法、民间音乐的录音在各国以及全球市场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商业利润,这使得民族音乐学家们关心关于知识产权和文化版权的问题成为必然。版权法的实施,意味着现在在没有经得有关表演者的同意录制、翻译或者散布表演者的录音都是不合法的,也暗示现在的民族音乐学家不能像以前那样随意出版他们田野工作的录音了。像莱斯他们这一代的民族音乐学家,他们的田野录音主要是为了学术研究,不会想到这些录音还会有什么商业价值,因此不会刻意去取得什么许可。但是,现在他们的田野资料在被许多人运用到一些商业项目中,诸如录制CD、拍摄电影、印制教科书等。这就使得很多谨慎的协商成为必需。新一代民族音乐学的学生在这一方面必须要训练有素。

5.对大众传播(mass-mediated)流行音乐之研究的重视。

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研究大众传播的流行音乐,研究这种大众传播音乐,本身并不是一个新的潮流,新的情况是学生几乎只对这种情况感兴趣。莱斯举例说,在最近一个田野工作方法课上,学生对基本的录音等技巧没有兴趣。他们说,他们要研究的那些音乐已经录好了,他们在做田野工作时不必再录了。这对老一代民族音乐学家来说是一个很惊人的变化。

在有关“大众传播流行音乐”的著作中至今还有一个没深入研究的课题是有关技术本身的问题,如技术是如何操作来产生它的文化和社会的影响的?

在近15年中只有很少的关于这方面的专著:

磁带文化:北印第安的流行音乐与技术(Manuel,Peter.1993);

南非的声音:在南非的一个工作室创作祖鲁(Zulu)音乐(Meintjes,Louise.2003)。

6.有关暴力、战争与流行疾病的音乐研究。

这是一个很新的主题,涉及到音乐与暴力、战争以及流行疾病的关系。现在,我们赖以生存与创造音乐的世界似乎变成一个越来越暴力化、越来越难以容身的地方。以前的民族音乐学重视研究那些静止的、和平的社会、社区中的音乐,这种“稳定”创造了我们所谓的传统的音乐生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忽略了那些不太安静的、有麻烦的地方,忽略了这些地方的音乐的命运。现在这个空白逐渐被一些博士论文开始填补。最近至少有两篇博士论文涉及到音乐对非洲艾滋病流行之回应的一个课题。明年会有两本论文集涉及到我们所称的“一个真实的世界”,其中一本将在音乐上反映2001年“9・11”纽约世贸大厦被袭击的情况。第二本叫“冲突中的音乐”。

尽管这些工作都是一个开端,但它将会在以后的几年里变得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样的研究对我们的领域也是很重要的贡献。

7.关于“爱好群体”(affinity group)音乐的研究。

“爱好群体”,最初由民族音乐学家Mark Slobin提出,是指围绕一种特别的音乐爱好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群体,比如说对日本音乐的特别爱好。这样的群体不因种族、民族而联系、联结在一起。在这个特别爱好的群体中,他们创造了小范围的村落式的社会。在这个多元的、复杂的、都市的社会里,我们今天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这样的“爱好群体”中。

有些人认为这样的一些群体为治愈我们在大范围的社会中所产生的孤立感提供了一剂良药。

有一本研究南斯拉夫人移民到美国的情况的书涉及到这个主题:巴尔干的魅力:在美国创造一种另类的音乐文化。(Lausevic, Mirjana.2006)。作者惊讶地发现在美国有很多人竟然喜欢他家乡的音乐以及巴尔干等其它国家的音乐!这些人跟巴尔干没有民族的关系,但他们却去设法找到这种音乐,去学习表演它,并且爱上它。

在未来的15年中,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关于这种爱好群体以及他们运用音乐在这个彼此疏远的现代世界中来制造一个小规模的社区感的研究。

8.关于中产阶级、日常音乐的研究。

对没有特别名称的音乐现在越来越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莱斯把这种音乐叫做“中产阶级音乐(middle-class music)”或“郊区音乐(suburban music)”,或者称之为“非常普通的、每天熟悉的、每个人都没有兴趣参与的音乐”。

过去民族音乐学家经常研究那些“文化之都”(cultural capital)类型的音乐,这是被认为有价值、有兴趣的音乐。民族音乐学家选择这些音乐来研究是因为这是古老的、有深厚传统的音乐,或者因为它跟贵族阶层有关系,由此认为是艺术价值;或者因为它有异国风情,所以很有兴趣、有意思;或者因为这音乐很流行,是大众的价值表现……由此,我们忽略了每天都听到的音乐。

现在这种音乐也走进了研究者的视野,比如国歌,它的研究是为能告诉我们当前的政治进程。莱斯列举了他的一个学生研究俄国国歌的论文:俄罗斯的国歌与国家认同的协商(Daughtry,J.Martin.2003.《民族音乐学》47(1):42―67)。

对于这类音乐的更多研究:

四声部,不用等待:美国理发店和声的社会历史(Averill,Gage.2003),是一个关于理发店四重唱的研究。这是一个由美国中产阶级男士创作的集体性音乐的典型例子,他们把演奏当成一种爱好,他们不在乎他们的音乐是否是流行的、有深厚传统的、民族的、少数民族的、异国情调的或有艺术价值的。

在2005年英国举行的由国际传统音乐协会主办的“世界大会”上,关于业余铜管乐队以及风笛乐队的类似研究也正在进行中。

奇妙的噪音:巴西东南的魔幻之旅(Reliy,Suzel.2002)――研究居住在巴西圣保罗郊区的工人,他们演唱圣歌行进时的音乐。

关于犹太中产阶级以及关于基督教等宗教音乐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有个研究生的硕士论文是关于香港的手机铃声的研究。

所有这些研究都是新开辟的领域,他们履行了很多年以前内特尔的一个承诺――民族音乐学家要研究社会当中所有的音乐。相对于这些研究,莱斯又补充了一条:还应包括那些最普通的、最熟悉的、最乏味的音乐。

9.关于因特网上的音乐生活的研究。

因特网是很多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作为研究人们音乐行为的一个场所,应该对其产生兴趣,这是毫无质疑的,但目前还没有很多这方面的研究。1995年,有一个学生莱斯认为是第一个发表了互联网上音乐生活的扩展田野工作的研究,他的博士论文叫《“虚拟音乐共同体”:作为文化体系的民间音乐互联网讨论群体》。2005年,另外一个学生在一次会议上宣读他的论文《虚拟的田野工作》,他的很多项目包括俄国音乐的采访都是通过因特网制作、实现的。莱斯预言,在因特网上的研究将会变成一种时尚、潮流。

由此看来,从70年代内特尔的《民族音乐学的理论与方法》、90年代的《民族音乐学新方向》,再到21世纪蒂莫西・莱斯的“21世纪民族音乐学的新趋势”,西方民族音乐学的视野从最初的关注音乐种类飞跃到对研究方法的重视,直至现在对特殊视角的探索,形成了当今西方民族音乐学以“差异”为基础的理论框架。“差异”是指诸如一群人在性别、年龄、种族、阶层等方面存在着有形、无形的劣势,即一些重大的差异的方面。这些方面显然超越了民族的界限。这些个体与亚群体的特性被看作是由矛盾、差异和对立造成的,由此,共识的研究几乎完全消失,个体和亚群体现象变得更重要了。这使得西方民族音乐学研究的视野“超越了所谓的‘其他’民族,而转向了差异所造成的女性、儿童、移民、社会下层等亚群体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历史的轨迹》[J],《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2期第44-62页。

篇3

高校音乐鉴赏公选课开设对象为非音乐专业的在校本科生,旨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提高自身的音乐审美能力、增强音乐素养、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授课方法、课目设置多元化、加强课程改革对推动高校美育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普通高校音乐鉴赏课的现状分析

1.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前高校培养综合素质大学生的教育要求。

伴随我国经济文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综合性程度要求越来越高,即使高精尖人才也需具有广博的人文素养,一专多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培养能够在某一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才,提高学校整体教学水平是高校发展的基础。但培养能够适应现代社会需要,软硬实力兼备,既有优秀的专业素养又可通过良好的人文素养彰显个人魅力的综合性人才则是高校谋求自身发展的重点。因此,音乐鉴赏课成为人文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之一。

2.开设音乐鉴赏公选课符合当代大学生求知的基本需要。

学生渴望成才,渴望获得社会的认可,渴望自我展示的机会,对自身综合素质的要求亦随着社会的需求不断提升,对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素养有主观愿望。这种愿望从追求个性张扬,正向积淀成熟魅力而迈进,这一发展的观念使得学生不再满足本专业学科知识的默默学习,而是希望通过广泛涉猎人文艺术、体育等学科培养自身多才多艺的综合能力。“高雅音乐”在社会发展中也正由少数人的纯粹的“艺术”逐渐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平台,成为人们证明自己个人修养的标尺之一;大学生愿意通过音乐鉴赏课提高自己的音乐艺术修养。

3.目前音乐鉴赏课内容的基本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开设的音乐鉴赏课大多以名作赏析为主体,古今中外名曲兼容并包。按历史时期、地域特点、风格流派划分单元,以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授课。各单元的名作赏析均选择有代表性的经典作品,并贯穿相关音乐常识、人文知识,将知识点融入具体作品并延伸到课外审美实践中。

存在问题:通过与学生日常的沟通交流和专题问卷调查,结合实际教学效果发现虽然课程内容的设置将音乐的发展重要阶段、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典型作品基本包括,符合“主流”及“传统”;学生对有关曲目都有耳闻,也能够认同这些名曲的欣赏意义;但缺少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拉美音乐、潮流人物等,与时代贴近不够,内容设置呆板,缺少“时尚”及“雅趣”。虽然学生喜爱的未必是高雅音乐的代表,但它们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贴近情感容易引起共鸣的特点,成为当代大学生喜爱的理由,自然也就成为音乐美育教育不可回避的内容。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反映出学生想要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想要了解音乐知识,但传统的内容专业性太强,不容易理解,而学生自身又对流行音乐缺少甄别能力,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

4.目前音乐鉴赏课教学的基本方式及存在问题。

针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为了上好音乐鉴赏课,任课教师都会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多元化的视听展现,每一个专题都想办法从学生的兴趣点入手进行导入(如中国民歌赏析之前播放姜昆的相声《劳动号子》),力求课堂教学简洁直观。在赏析音乐作品过程中,浅音乐技法分析、重音乐人文交流,即尽可能地把每一首音乐作品作为散文、抒情诗赏析,使学生通过情感共鸣认识到音乐的美,实现心灵的升华。

存在问题:音乐作品本身虽然有其主题,有其表现的思想内涵,但它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抽象艺术。费尔巴哈在《基督教的本质》中指出:“如果你对音乐没有欣赏力,没有感情,那么你听到最美的音乐,也只是像听到耳边吹过的风,或者脚下流过的水一样。”所以,对音乐作品的欣赏应该是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欣赏方法,从官能欣赏、情感欣赏到理性欣赏的不断升华,然后感受一首音乐作品对自我的心灵冲击与灵魂净化。据问卷调查统计(以西安在校大学生为例):在高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10%,在初中上过正规音乐课的学生不足50%,大多数学生没有乐理知识基础、不识谱,听觉上没有音高概念等。因此教师仅凭借课堂讲授、知识点的灌输只能完成知识和方法的引导。实际的音乐鉴赏课堂不同于音乐会,不同于CD播放,一是课堂上只欣赏片段,二是学生以前未必听过,感官刺激不足、情感体验无法得到共鸣,教学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所以赏析课其实是无赏浅析。也有些教师为了迎合学生而降低知识标准,在课堂上随意播放一些不经甄选的流行音乐、影视音乐或通俗的音乐剧等,如此种种均与陶冶情操、提高素养的音乐美育的初衷相去甚远。

二、对音乐鉴赏课进一步改进的设想

1.课程内容改进的设想。

首先,以往总是基于学生没有音乐基础等思想,对所有曲目的赏析过程都是浅尝辄止,学生不懂之处永远不懂。由于不懂之处太多教师讲授的部分也不易理解,最终收获甚微。其次,课程涉及曲目内容过多,仅一个学期就要学习古今中外各时期、各流派的代表曲目,内容庞杂,学生不易疏理。再次,为了吸引学生,引入过多逸闻趣事,影响学生对音乐本质的关注。故在以后的课程内容设置方面设想做以下改进:第一,在音乐作品赏析之前深入浅出,以实例对照学习基础乐理知识。第二,曲目数量减缩,着重分析重点作品且分析透彻反复聆听,让学生在真正理解一首作品的基础上学会聆听音乐。第三,将音乐与文化、音乐与科学有机结合,并针对工科、理科、文科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设想。

(1)加强课堂讨论环节。结合知识点,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赏析及讨论。讨论学习是一种习惯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是习惯就需要培养。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也设置这样的环节,但由于学生不习惯讨论或对作品一无所知、言之无物而很少有人参与,没有气氛此环节形同虚设,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也无法调动。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技巧调动学生积极性,如设置预听环节、让学生课前准备交流资料等以保证课堂讨论环节的顺利实施。

(2)搭建网络教学交流平台。一是教师与学生网络教学沟通,二是学生专项课目的心得交流平台。网络交流学习可以使学生纵向延伸既有知识,横向拓宽未知领域;同时,教师可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的不同问题进行解答,使学习更具实效性;再者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一个人知识技能的提高更多地来自于同伴之间的获取,这一点教师望尘莫及。

(3)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在教学中设置学生自主学习环节,即由学生自己完成课堂讲授。有这样一节课:教师课前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自己喜欢的音乐。这堂课效果非常好,老师的导语一结束立即就有学生要求上讲台,上台的学生大多精心准备了PPT。有一位女生介绍的是巴赫的《G弦咏叹调》,她是在电影《七宗罪》中听到的这首旋律,非常喜欢,随后查找乐曲出处再截好视频,粘贴乐曲相关资料,最后在课堂上与大家分享。很多学生口才很好、讲述条理清晰,能充分展示大学生的风采,不时赢得在座听讲同学的掌声及喝彩。这正体现出教与学互动的实效性,历来教学互长,教与学的角色互换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成效。

三、对音乐鉴赏课的多元化课目设置的探讨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得出:音乐鉴赏课是以“学生所熟悉的”为媒介实施“教师所要讲授的”,最终使学生经历“深入了解自身所喜爱的”这样一个艺术实践过程。因此音乐鉴赏课应拓展延伸设置多元化的课目。可开设以音乐基础知识为主的“音乐入门”综合课,亦可开设针对学生兴趣的“欧美流行音乐”鉴赏课,还可开设时尚的“影视音乐赏析”课及崇尚传统的“戏曲音乐”鉴赏课、突显地方文化特色的“地方音乐志”,也可将“中外名曲赏析”分成“中国音乐作品赏析”及“西方音乐鉴赏”两门课程,等等。

音乐的美好可以带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正如古罗马美学家朗吉弩斯所说:“和谐的乐调不仅对于人是一种很自然的工具,能说服人,使人愉快,而且有一种惊人的力量,能表达强烈的情感。例如笛音就能把情感传给听众,使他们如醉如狂地欢欣鼓舞。”(《论崇高》)因此通过公共音乐鉴赏课程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美的听觉;以杰出音乐作品中对美好事物的赞颂、内心情感的表述引发学生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从而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最终达到普通高校产出“专业素质过硬”、“人文素质优异”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廖家骅.音乐审美教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8.

篇4

今年亮相春晚的一首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让处在音乐干涸期的流行乐坛为之一震,成为此次春晚的一个亮点。《老鼠爱大米》以其诙谐、风趣的歌词和简单明朗的旋律走进了万户千家。而我们的音乐课本呢?有多少歌曲是现在的学生所喜欢的呢?这也并不是说我们的课本过时了,也不是说让我们的课本完全的改版成通俗歌曲曲谱。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流行歌曲因其大众化正正被更多的非音乐专业的听众所接受。因此,选取近年优秀的流行歌曲到中小学音乐课本是完全有必要的。而对于现存音乐课本中的优秀的歌曲应予以保留,虽然这些歌曲离我们的生活渐渐变得遥远。但是,其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是人类精神的宝贵财富之一,我们有必要并且很有必要将传成下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再来谈谈关于音乐创作的问题。众所周知,儿童歌曲的创作后的利润是非常的低,而创作一首流行音乐,再经过包装,它的利润将成倍增长。因此,当今乐坛总趋势是创作儿童歌曲的作家越来越少,而创作流行音乐的作家却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可悲的局面,不知道那些整天高喊着“一切为了孩子们”的专家作何感想,连让孩子们唱的音乐都没有,还谈什么素质教育?现在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曲竟然还是那些70-90年代的儿童歌曲,而近年的虽为数不多却也不乏优秀的儿童歌曲却没有或几乎没有选入现在的教材,更别提音乐界的一些最新成果的展示。一方面是优秀歌曲的数量无法保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教材更新时间根本无法保证,造成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外部设施的缺乏,使我国的广大地区的音乐教育形同虚设。这是我国的各级官员们特别是打着“孩子至高”应旗号的人们应该认真检讨反思的。我们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当今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材总体数量较多,而几乎每本教材都会谈到音乐基本理论、视唱、练耳等音乐专业课程,不是中小学音乐课就不该介绍这些内容,是在是因为其难度以靠近音乐专业本科教学难度。这一点似乎是受大浪潮(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们被填塞满了诸如音符、休止符、音阶、音程、和弦、调、调式、曲式以及数十种音乐记号,并视唱带有一个、二个、甚至三个升降号的曲调,听辨音程、和弦、调式,听写旋律,分析曲式等等。这种状况,使得我们的基础音乐教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由于无法逾越“双基”高墙而面对音乐产生自卑与冷漠心态的失败者。我们进行中小学的音乐教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回答却也很好回答的问题。为了孩子,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艺术素养。但是,通过这种填鸭式的方式真能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答案是否定的。孩子们爱音乐却不爱音乐课,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滑稽却又最伤悲的事了。那种先练打节奏,接着唱音符,然后读歌词,最后填歌词的老套教学法以不能再适应如今的音乐教学,老师一本正经的严肃认真的教学恐怕也是收效甚微,机械、呆板的训练方式使如今的渐渐适应快餐文化的孩子们感到厌倦。因此,音乐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我国的音乐教育是从学堂乐歌发展起来的,而当时的学歌的唯一形式就是口传心授,这是由当时的教学环境所决定的,而如今,处于21世纪前沿的新一代的人民音乐教师还用这种老式的教学法那才是贻笑大方。首先,我们的了解音乐是一种怎样的艺术?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把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使人听之产生美感的艺术。既然它是听觉艺术,听也就是欣赏才是真正的“主角”。因此,我们的课程教学方向应该逐渐转向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开设音乐课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广大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正如周大风同志在其《音乐教育改革刍议》中提到的那样“当务之急首先要改变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学校的音乐教育的结构。改革‘以歌唱为中心,识谱为辅’,而代以欣赏、器乐、歌唱三者并重的音乐教育结构。尊重音乐教育艺术是以感受为特征的规律,让学生在课内课外多听民族的乐曲,……从小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感情和爱好。特别要注意‘听比唱更重要的规律’。”。

认识到了现在所存在的问题后,我们的老师们应如何改良我们的音乐教学法呢?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1895—1982)给出了明确的答案。这种用音乐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形式,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具有以下几点:

1、综合性;

2、即兴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 本;

4、从本土文化出发;

5、适于开端;

6、为所有人。

篇5

戴嘉枋代表评委会进行点评来稿问题:1.文章多为书评,对鲜活的音乐生活关注度不够。其症结在于“听音乐太少”,他用“纸上得来终觉浅”来形容此类文章,倡导关注社会音乐生活才是音乐评论得以发展的长久之计;2.获奖文章集中在几所院校中,~方面反映出这些院校的参与带有明显组织性,应该鼓励和提倡。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文章内容雷同”的缺陷,尤其是“书评”类文章多以几个专家的某几本书为主。对此他建议“书评的写作要打开眼界、拓宽思路,在书目范围上更丰富,这样才能有利于整个学术视野开拓。”3.文风、结构太相似,在立意和文风上缺乏新意,究其原因是“学院式”教育模式的结果。他指出“评论写作是在对评论对象有广泛涉猎的基础之上,对其优、劣有所见地的评价,不是说套话”。笔者认为,指导教师应该特别关注这个问题,多反省自己的教学,思考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后他呼吁“音乐批评的从业者们应投身到社会音乐生活中去”。明言结合往届“学会奖”的情况指出:本届评奖文章在以下几点有所提高:1.研究深度有所深入、文化视野有所开阔;2.涉及音乐活动更为广泛;3.作者来源广泛。虽然仍以高校为主,但也有社会上的音乐爱好者参加。与此同时,他还指出两个问题:1.评论文章以出版物学术评论为主,书目选择过于狭窄;2.文章内容对社会音乐生活关注度还不够全面。两位老师的点评集中了评委会的意见:“音乐批评应该全面地关注社会音乐生活、反映社会音乐生活,真正成为社会音乐文化传播、交流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音乐批评对社会音乐文化生活的引领作用。”

二、学术研讨

学会研讨主要围绕着音乐评论的学风和文风问题展开。

学会会长王次熠发言认为:一、音乐评论写作要加强学术自觉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选题自觉性;2.评论态度自觉性;3.评价内容自觉性。他以《纽约时报>中音乐评论的例子作为范本,指出音乐评论不是一味的阿谀奉承或者挖苦讽刺,而是能够发现音乐生活中的硬伤,并一针见血地指出,使其在学术高度上有所提升。二、呼吁音乐评论关注社会音乐生活。这一点与评奖环节的呼吁一致,他认为“长期以来集中在专业音乐院校中的音乐评论,习惯以一种学院式(“四大件”技术模式)的眼光来评价音乐,显然这对于丰富的社会音乐生活来说是单一的。”解决此问题的第一要务,是吸收社会乐评人,“用多种眼光去评价音乐”。另外他还提出“专业音乐评论的意义是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促进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真正推动社会音乐生活发展。”三,强调批评意识在各个专业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他说:“所有的音乐研究领域都应该重视批评意识,它是使研究取得学术提升,推动其深入的重要因素。”他还倡导音乐评论界要成为学术民主的领地,老一辈的专家学者不以“学霸”、“权威”的姿态对待莘莘学子,年轻学生更不能妄自尊大、一味批评前辈思想僵化,而是要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术问题。最后他对学会寄语:“多产生高质量的音乐评论,使音乐评论真正地推动社会音乐生活进步。”王次熠的讲话触及到了音乐评论写作、社会作用、学风建设等多方面的问题。“三个学术自觉性论题”对音乐评论写作具有启示意义,关注社会音乐生活的提议开阔了音乐批评活动视野,强调批评意识建立和对学术民主的呼吁更是体现了音乐批评对社会文化所承担的职责。

上海音乐学院杨燕迪教授以《论音乐评论写作的文字表述>为题发言。作为活跃在当代的专业乐评人,数十年来他不仅积极投身评论写作,发表了多篇音乐评论文章,还对音乐评论写作的方法论和教学有深入研究。他以自己多年的写作经验告诉大家:音乐评论的写作首先要好看、耐读,其次要清楚自己的读者是谁,这是音乐评论文风的核心问题。对于文风问题他提出两个反对:警惕学院“八股”和避免业余“八卦”。一语中的直指当下音乐评论的通病,如何在两者之间取舍,他讲到音乐评论的最佳状态是文字表达与技术分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是由于音乐无主题性、情感文字一般性以及评论出版篇幅限制等原因,写作中很难达到这种状态。面对挑战我们应该何去何从?答案是:“首先要意识到这一问题的存在,其次应积极地寻找方法解决。”随后他开列了三个方法:1.借鉴相关发达学科评论文章(如台湾文学评论家王德威);2.学习同行业优秀乐评家的范文,如约瑟夫·克尔曼(Joseph Kerman)、查尔斯·罗森(Charles Rosen)、科恩(Edward T.Cone)等人。3.不牺牲音乐本质技术分析前提下,充分发挥文字的修辞功底(当然这需要长时间的磨练)。笔者在奋笔疾书做笔记时,也在思考一个问题:在依靠文字与音乐本体说话的音乐评论中,大量的阅读和广泛的倾听无疑是开启评论者写作灵感的不二法宝。

上海音乐学院韩锺恩教授发言《描写、表述与评价一兼谈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教学与实践》。他认为:1.“学院式”批评教育应以艺术音乐为主要对象,尤其是正在上演的音乐会。音乐会评论写作要善于从作品入手去把握演出,作品整体结构、历史背景、文化历史价值等都是考量演出的标准;2.音乐批评的两种极端文风(纯粹感性语言描述或干冷技术分析)与音乐批评学科没有建立自己的学科语言有直接的关系。音乐评论亟待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语言,这种语言应该以音乐批评对象为基础,在描写时切中其特点,在表述时凸显个人语言风格,在评价时深入到文化价值高度;3.关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批评专业学生的培养,他谈到前不久学校举办的音乐评论评奖活动及与《文汇报》合作的音乐评论活动,提出音乐评论人才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经历术有专攻去培养,凸显个人特色;4.音乐批评学科建设,音乐批评意识应该逐渐渗透到各个音乐学学科研究中,“批评音乐学”是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对音乐批评教育和学科建设所做的思考表现出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超前的学科意识,对音乐批评的教育者们具有启示意义,对学科发展更具有指向作用。

《人民音乐》原主编张弦老师发言《热爱音乐、尊重音乐、解读音乐——关于音乐评论学风、文风的一些感触》。她指出当前一些评论文章之所以不好看或者比较干涩,主要原因是评论者写作时对评论对象没有付出热情,应付工作和出于功利目的写作都是不可取的。她认为,评论者首先要对对象付出热情,这是保证文章有血有肉、有生命气息的基础;其次要尊重批评对象,这体现着乐评人的职业操守。另外,她还谈到音乐评论中一味充斥溢美之词的现象,认为这是牵涉多方面利益的结果,也是音乐评论面临的一个雷区。呼吁乐评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以音乐艺术的品质为准则衡量作品,尽量杜绝此类现象的发生,这是社会赋予批评家的责任。张弦的发言切实反应了读者的心声,指出现实问题同时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如何做一个真正热爱音乐、尊重音乐、理解音乐的乐评人?是我们每个从业者都应该思索的问题。《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高拂晓发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审稿谈音乐学论文写作问题》。来自学报的大量的投稿是他发言的材料基础,他把审阅稿件分为综述、作品分析、学位论文、音乐表演评论、书评几大类,就这些论文中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总结,并结合个人经验一一提供了解决方案,同时提出文章写作者应注重培养“道德、问题、语言、自省”四种意识。他的发言直面每一个投稿人,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期刊、出版社等平面媒体对文章的投稿要求,对写作和投稿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性。

篇6

大学三年级的常平感觉自己的视野不够开阔,这时候,他开始关注中央音乐学院有关作曲方面的人和事。大学毕业留校任教几年后,带着继续深造的愿望,2001年常平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攻读作曲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唐建平。2004年考取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考入中央音乐学院时,常平说他感觉和同学之间有很大差距,为此,自己只能更加努力地去学习。终于有一天,自己的作品演出了,也有获奖的了。

从沈阳音乐学院的老师到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也让常平对于老师的职业多了许多认识。“做老师的时候,说你不好的人比较少,然后做了学生,说我不好的人就多了,呵呵,不过这样也好,听了意见可以让人进步。”常平现在也在教音乐学院本科和附中的学生,对于如何做好一名老师他说:“带好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有实践上的经验,这样能够避免学生走很多弯路。我的老师唐建平就是把很多创作经验告诉我,这样我的作品成活率也比较高。唐老师提供给我一个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这样就有利于我自我的发挥。跟老师在一起根本不会感觉到有任何的紧张,从他身上我学到了什么叫做宽容。”

刻意打造精品很难

作为一个职业的作曲人,常平给自己的要求是任何事情都应该做好,委约的人要求你写什么样的作品你都应该写好,这是技术范畴的事,自己喜欢什么样的作品是另一个问题。“我更偏好写乐队,这样的作品更抽象,更有发挥的空间。想写出好的作品不容易,你要有平时的积累,多听大师的作品,多听音乐会”。

对目前现代作品创作遇到的瓶颈,常平觉得新事物总会遇到一些困难,演奏员有自己的技术习惯,听众有听觉习惯,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一定要提倡新的作品创作,只有保持一定的产量才会留下少量好作品。如果别人对自己的作品提出意见,在不违背创作初衷的前提下可以做适当的修改,但如果原则上的意见有冲突,常平说:“我会说服他。其实除非技术达不到,一般演奏家都会尽量遵循曲作者的意图,演奏家、指挥家的努力对于一部作品成功非常重要。虽然演奏家容易接受技巧比较难的作品,但如果一再追求难度而没有音乐效果,大家就会反对了。如果我们拒绝不成熟的作品,而刻意打造精品是很难的,很多作品也是经过反复修改才存留下来的。允许有不好的作品,好的作品才能够产生出来。”

“鬼点子”少了是成熟的弊病

篇7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众多,比较知名的有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音乐学院、悉尼大学音乐学院、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蒙纳士大学(又译莫纳什大学)音乐学院等。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进行了一些调整,一些原本独立的音乐学院与综合大学合并,成为半独立的音乐教育院校,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下面笔者简要介绍几所知名的澳大利亚音乐院校。

悉尼音乐学院始建于1915年,1990年并入悉尼大学,定名为悉尼大学音乐学院。学院靠近大海,与悉尼歌剧院相邻,校园环境优美。学院师资来源国际化、教学模式多元化、文化艺术交流常态化,且设施完善、管理科学、人才培养水平一流,是澳大利亚乃至世界顶尖的音乐院校之一[1]。学院教师主要来自澳大利亚本土和西欧地区,20世纪90年代以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一些杰出音乐家也移民到澳大利亚并受聘于悉尼音乐学院。学院还聘请了许多世界一流的艺术家作为客座教授,兼职讲授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他们不仅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能够有力提升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

墨尔本大学成立于1853年,是澳大利亚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于1891年。1994年,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合并了教育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专业,正式将培养音乐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并对课程体系进行了改革。在保留部分音乐表演专业的同时,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将公共音乐教育作为教学重点,注重音乐教育的创造性和职业化。

昆士兰音乐学院成立于1957年,位于昆士兰州首府布里斯本市区。20世纪80年代,昆士兰音乐学院与格里菲斯大学合并为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自创办以来,昆士兰音乐学院见证了澳大利亚音乐教育的变迁,培养了诸多优秀的音乐家。作为澳大利亚最大的音乐院校之一,昆士兰音乐学院各类学生总计超过800人。[2]

二、教学体系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继承了欧美尤其是英国的教学体系,同时吸取了各国音乐教育的精髓,并与本土音乐和人才培养实际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

(一)学制和专业设置

澳大利亚的音乐教育体制与英国的音乐教育体制相似。本科阶段的音乐专业有两种学制:一种是学士学位教育,学生需要进行四年的学习并通过考核方可获得音乐专业学士学位;另一种是大学文凭教育,类似国内的专科教育,学生通过三年的课程学习获得毕业文凭,没有学位,如钢琴专业学生通过三年学习可获得钢琴演奏文凭。研究生阶段的音乐专业教育分为硕士教育、博士教育两个阶段。硕士研究生教育分为两类:一类为课程型硕士教育,学生只需完成一年的全日制学习,获得一定的学分后即可毕业;另一类为研究型硕士教育,学生需要完成两年的全日制学习,并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硕士学位论文,毕业后可获得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需要完成两年至四年的全日制学习,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研究并完成博士学位论文以获得博士学位。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专业设置多样。例如,悉尼大学音乐学院设置有表演、指挥、作曲、音乐学、计算机音乐等专业,其中,表演专业又包括声乐、弦乐、管乐、钢琴、吉它、爵士乐表演等。昆士兰音乐学院的专业也非常丰富,包括现代流行音乐、爵士乐、西方古典音乐、音乐技术、音乐理论等学科,可授予音乐学、音乐技术、现代音乐、音乐研究等学位。墨尔本大学音乐学院设有音乐教育、表演、作曲、音乐学、音乐治疗等专业[3]。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一般都设有辅修专业。在昆士兰音乐学院,二胡、古琴、琵琶等中国乐器的演奏也被列为辅修专业。

(二)教学理念与培养目标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的教学理念体现了人本化的特点,其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相连。

悉尼音乐学院秉承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通过多元化教学全方位发展学生能力,使之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悉尼音乐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一批音乐家而不是少数独奏家。学院推崇快乐学习法,认为学习音乐是一个享受音乐、享受生活和享受工作的过程[4]。这样的教学理念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平和从容。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比赛,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舞台实践能力,发现教和学的不足之处,而不是刻意追求获奖或衡量教师教学能力。

昆士兰音乐学院提出学以致用、将教学与学生职业发展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昆士兰音乐学院因材施教、注重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院将创新实践与艺术转化融入教学,与昆士兰艺术学院、昆士兰电影学院开展合作,促进音乐艺术与电影艺术、设计艺术等交叉融合,鼓励学生整合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学院以就业为导向,与音乐产业广泛合作,并引入团队协同创新模式,开设大量艺术实践课程,培养复合型音乐技能人才,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澳大利亚的音乐学院与社会联系密切,注重为学生艺术实践及职业发展提供机会。一些文化机构、知名公司经常资助音乐院校举办各类音乐会,设立各种社会奖学金,为学生学业发展提供资助和艺术实践舞台。澳大利亚音乐院校经常举办校园“开放日”(open day)活动。在开放日,学院会举办大量的师生演奏会、音乐会,并热情接待社会各界来访者。参观者可以免费欣赏音乐,所有学生都有演奏或演唱的机会,拉近了学校和社会的距离。

(三)课程设置和教学形式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教学形式多样,有个别课、小组课、集体课、表演课、实践课等不同类型的授课模式。

同一音乐院校中不同专业的课程设置也都不尽相同。悉尼音乐学院为了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根据多元社会的多种需求来设置课程,“悉尼音乐学院小提琴专业学生主科可学习四种不同风格的乐队音乐(交响乐队、室内乐队、古典乐队、现代乐队)”[5]。小提琴专业的学生除了主修的专业科目之外,还可以自主选择大量的选修课。最受学生欢迎的选修课主要有教学法、室内乐、交响乐、爵士乐、即兴演奏、理论文献、教学实习等。

昆士兰音乐学院钢琴专业课程设置简约且连贯,“形散而神不散”。必修课程系统性较强,主要课程有钢琴教学法、键盘基础能力、键盘乐、表演、音乐理论、听觉训练等,具有很强的连续性,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音乐功底与个性化创作的能力。选修课注重因材施教,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主要分为作曲系列、指挥系列、爵士乐系列、键盘伴奏系列、音乐英语系列、音乐行业研究系列、音乐文学系列、音乐学系列、音乐技术系列、歌剧和音乐剧系列、音乐理论与听觉训练系列、教学法系列、音乐实践项目系列等十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又由若干门相关课程组成。

三、人才培养特点

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移民国家,注重吸收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并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进行整合,其音乐教育体现了以生为本、注重实践、宽口径、国际化程度高的特点。

(一)注重音乐教育的“人本化”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都强调因材施教,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以及学习程度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在教学形式上,许多课程以研讨会、演讲、表演、即兴创作的形式展开,给学生充分的展示空间。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严格的监督与评估制度。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将学生学习兴趣、实践操作、就业前景相结合,教学过程层层推进、有序展开,不仅使学生拥有扎实的音乐功底,还为其日后从事艺术实践工作提供长期的理论指导,进而使其对音乐艺术有更广泛和深入的领悟。

(二)注重音乐教育的“宽口径”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为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宽口径”地引入多种音乐文化。此类院校的师生的国际化程度高,专业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国际化程度也非常高,各国音乐都可以成为学生选修或辅修的课程。澳大利亚音乐院校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各种音乐会、学术报告、音乐节等交流活动让人目不暇接,拓展了学生的音乐视野。与此同时,澳大利亚音乐院校也非常注重学科交叉。在教学内容上,音乐理论与音乐表演实践相结合,音乐专业课与音乐通识课相结合,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相结合,学校限定教学内容与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相结合,音乐艺术与电影、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课程设置充分融入人文历史、现代音乐、电影及其他艺术形式等课程,既能让学生领会音乐的真谛,感受人文的气息,也能使其对人生有所感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宽口径培养学生的音乐及文化素养。

(三)注重音乐教育的“实践性”

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实践教学,突出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强调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以提升其职业竞争力,体现了其音乐教育的“实践性”特点。在课程设置上,澳大利亚音乐院校设置了即兴创作、室内乐、教学法、音乐管理等实践课程;在教学环节上,明确规定学生须背谱上课、参加音乐会(交流会)、公开演出,参与音乐行业实习、音乐艺术管理实习;在学习形式上,鼓励以小组团队的形式跨学科展开学习活动;在考试考核上,不仅对学生的音乐能力进行考核,还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的学习日志、活动经验、准备工作、排练彩排等。在澳大利亚,专业的音乐团体或各类学校对音乐人才提供的全职岗位非常少,音乐专业毕业生面临激烈的工作竞争。澳大利亚音乐院校注重职业教育,引导音乐专业的毕业生以“音乐会表演者和歌剧演员、指挥、教师、音乐机构行政管理者、交响乐团经理、音响导演和音响工程师、电影音乐作曲家、音乐评论家”等为职业。总之,澳大利亚音乐学院在人才培养的各环节都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竞争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值得国内音乐院校借鉴。

参考文献:

[1]悉尼大学音乐学院简介[EB/OL] .http://music.sydney.edu.au/about/history,2013-12-18.

[2]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音乐学院简介[EB/OL].http://griffith.edu.au/music/queensland-conservatorium,2014-01-25.

篇8

谭晶一岁多就时常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演出。乖巧的她躺在道具箱上,常常伴着后台音乐进入梦乡。这种艺术熏陶,使她从小就有良好的艺术天赋并喜欢唱歌。谭晶刚学说话时唱的第一首歌就是《妹妹找哥泪花流》。家人从未教过她,是她自己听收音机学的,虽然有些歌词含糊不清,但委婉的曲调却唱得非常准,这让爸爸妈妈感到很惊奇,也使妈妈开始关注女儿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谭晶7岁时,妈妈去了北京,到中国音乐学院进修。从音乐学府回来的她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希望谭晶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在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深造。但是学习音乐的开支极大,为了让谭晶在演唱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妈妈决定放弃舞台转行到其他单位。而爸爸也因为歌舞团效益不好,开始了自己创业。虽然爸爸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专业,但他在商海的辛苦打拼使谭晶在演唱事业上的发展有了基本的经济基础。

就在这一年,妈妈和爸爸省吃俭用,花2400元为谭晶买了架钢琴。2400元,这个数字对于当时的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相当大的,他们家是侯马市给孩子买钢琴的第一个家庭。所以,谭晶深有感触地说,“没有妈妈就没有今天的我,是她造就了我。”为了学习钢琴,谭晶小时候没少挨打,严厉的管教起了作用,她终于能在键盘上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乐曲了。学习钢琴为她学习声乐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她还跟妈妈系统地学习了四年声乐。9岁时,谭晶就在一次市里的晚会上与妈妈同台演唱《洪湖水浪打浪》,博得台下阵阵掌声。第一次演出的成功给了谭晶很大的鼓励,她更加喜欢唱歌了。

上初中的谭晶更是学校的文艺积极分子,且小有名气。参加市里各种唱歌比赛也开始获奖。1989年,谭晶参加市里的一个比赛,曲目是《海风阵阵愁煞人》,第二天就要录音了,可是跑遍整个城市都买不到伴奏带。妈妈知道后二话不说就坐火车去了太原,那时候从侯马到太原要坐七八个小时的车。晚上妈妈回来了,走路却一瘸一拐的。原来那天太原下雨,她一下火车就急着找伴奏带,一不小心摔了一跤,看到妈妈为自己而受伤,谭晶难过得哭了。

正是在妈妈的帮助和鼓励下,谭晶的歌唱得越来越好。

1994年,妈妈带着17岁的谭晶来到北京考试。没有地方住,她们就租了一间招待所的地下室。因为地下室太冷,妈妈得了感冒,但她每天都陪着谭晶去中国音乐学院练声。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年在全国400人的竞争中,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一副天生的好嗓子,谭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为中国音乐学院声乐系本科生,师从朱以为副教授,主攻民族声乐。

演唱路上精益求精 通俗唱法硕士第一人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颇有收获的。谭晶不但民歌唱得好,许多老师发现她唱通俗更有潜力,她自己也感觉在唱民歌的基础上唱通俗十分轻松,于是便将两种不同风格的演唱同时驾驭起来。她边学习边实践,参加电视台及等大型晚会的演唱,并在国内许多大赛中频频获奖。1995年在全国中外电影歌曲大奖赛上获“全国十佳歌手”奖,在“第二届中日友好卡拉0K大奖赛”中获第一名,1996年在“全国首届推新人歌手大奖赛”中获通俗组第一名……

由于对绿军装有着特殊的向往和崇拜,1998年毕业后,谭晶成为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但谭晶连军装都没来得及试穿一下,就风风火火地参加了大红鹰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并直接进入决赛。正当她信心百倍地作最后冲刺时,却接到了国务院文化部选送她参加“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比赛的通知。这场比赛让谭晶兴奋而激动,为了祖国,她毅然忍痛割爱,于7月28日飞抵哈萨克斯坦,代表中国参加了第九届“亚洲之声”国际流行音乐比赛,在与17个国家参赛选手的角逐中以一曲《唐古拉》摘取银奖桂冠,并因此荣立三等功。

2005年,在北京台的文艺晚会上,难得亮相的妈妈和谭晶同台演绎了一曲韵味十足的《人说山西好风光》。在没有介绍身份的情况下,谭妈妈首先登台演唱了一首晋南民歌,赢得一片掌声和喝彩。一曲唱毕,她激动地说道:“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山西民歌能唱响全国,唱响世界。但现在,我把这个愿望寄托在我的女儿身上了。”正当观众相互打探她女儿的庐山真面目时,谭晶在一片惊讶声与热烈的掌声中缓缓登台,与妈妈一同深情地演绎了这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和多年未登台的妈妈一起演唱,谭晶既激动又难过,“妈妈离开心爱的舞台,都是因为我。一想到这些,我就难过得想哭。”

2006年的3月初,本来就忙于各大晚会登台献唱的谭晶,还要挤出时间刻苦钻研烹饪。原来她在为妈妈准备妇女节的礼物。她特意买了几本教烹饪的书,一有空就拿出来琢磨一番。谭晶在生活中是厨房的“绝缘体”,是一个连鸡蛋都会炒糊的人。但是为了让妈妈在妇女节那天开心,她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给妈妈一个惊喜――不但破天荒地走进厨房,还颇为“大手笔”地做了四菜一汤。当乌鸡枸杞汤等四菜一汤端到妈妈跟前时,妈妈的眼睛湿润了,不停地说,“我的女儿真的长大了!”

很多人都认为谭晶成功了,但她更愿意把这当作自己成长的一个阶段。她说喜欢这样一直向上的感觉。所以,她会在歌唱事业如日中天时考取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并成为中国第一位通俗唱法硕士。2006年,在毕业论文答辩会上,谭晶以全票通过。当天晚上,在学校的音乐厅,举办了一场硕士研究生毕业音乐会,由一起毕业的四位同学同台演出,音乐会掀起一轮又一轮的,非常成功。她说,这是我在人生道路上的又一次成功飞跃,感谢那些爱我的人们。

金色大厅洒满中国音符

2006年,在中国、奥地利建交35周年、纪念伟大的音乐家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之际,受维也纳市政府和奥地利“奥中友协”之邀,中国将选派一名项级歌手在奥地利金色大厅举行独唱音乐会,这也是“中国年”活动的一个重头戏。非常幸运,谭晶被选中了。

刚到维也纳的一段时间,谭晶对当地饮食不太习惯。虽然吃的最多的还是中餐,但是谭晶觉得这里做的味道跟国内大不一样。她最想吃的菜是妈妈炒的酸辣土豆丝,还有黄瓜和刀削面。谭晶在餐馆点了炒土豆丝,没想到那土豆被切成了土豆块。

好在没几天,谭晶的爸爸妈妈来了,带了三箱行李,其中两箱全是食物和药品。谭晶惊喜地发现里面还有黄瓜。爸爸和妈妈一直称赞这里的空气好环境美,当看到路上那么多漂亮的车又开始感慨,说谭晶有福气,出生时坐了市里刚接回的第一部小车,接着又说起谭晶小时候多么能吃,是个小胖墩,生怕她一直那样……听着爸妈的讲述,谭晶再一次感受到父母浓浓的爱意。

2006年9月12日晚,隆重的音乐盛会终于开始。演唱会上,谭晶以汉、蒙、德、意、英5种语言演绎了16首风格迥异的歌曲。不但一一展示了《在那东山顶上》等多首代表作,还用蒙古语演唱了展现大草原风情的《酒歌》,用德语演唱了鲁道夫・希金斯基的代表作《维也纳,我梦中的城市》,用意大利语演唱了著名歌剧《唐璜》选段《在那里你将伸出你的手》,用英、意双语演唱了《告别时刻》。

篇9

二十世纪初,正值中国社会革故鼎新、民族救亡图存的特殊历史时刻,刘海粟先生于1912年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图画美术院,这便是南艺的前身,1930年更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成为中国第一所美术专门学校,由先生任上海美专董事局主席。1922年,颜文先生在苏州创办了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这两所中国最早的私立美术学校于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与山东大学艺术系美术、音乐两科合并成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择址于江苏无锡社桥。1958年华东艺专迁校南京,选址于丁家桥。于1959年定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制改为四年,从而完成了学校的本科建制。1967年迁址南京市虎踞北路15号。经过一个世纪的建设和发展,南京艺术学院经风雨而茁壮,历沧桑而弥坚,已发展成为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艺术院校,也是我国独立建制创办最早并延续至今的高等艺术学府。

沧桑百年,南艺始终铭记先生“闳约深美”的校训,坚持“发展东方固有艺术,研究西方艺术蕴奥”,以及“求实、创新、致美”的教育、科研、创造的发展方针。目前,设有美术学院、音乐学院、设计学院、影视学院、舞蹈学院、传媒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另设有艺术研究院、信息化建设管理中心、附属中专、图书馆等直属单位。按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学校设有美术学、绘画、雕塑、艺术设计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服装设计与工程、动画、音乐学、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戏剧影视文学、表演、播音与主持艺术、舞蹈学、舞蹈编导、摄影、艺术教育、戏剧影视美术设计、广播电视编导、公共事业管理、导演、数字媒体艺术、广告学、文化产业管理、会展艺术与技术等27个本科专业,专业方向30个,专升本专业8个,各类专修科(含成教)专业27个。

回顾百年,从先生确立的“闳约深美”办学理念,到刘海粟先生提出“不息的变动、不息的改造”办学精神,陶甄了一代代优秀的艺术人才。诸如民国女高音“四大花旦”之首黄友葵、中国军乐事业奠基者洪潘、当代江南丝竹大师甘涛、民族乐器革新家程午嘉、盛氏小提琴之家的缔造者盛雪等一批乐界名人,师生作品获全国美展金奖3项、“金钟奖”金奖2项、“文华奖”金奖1项、全国声乐比赛金奖1项,以及舞蹈“桃李杯”、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多项大奖。此外,拥有手工艺课程实验教学实验室、数字音频教学实验室、版画艺术实验教学中心等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点)。百年辉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辉煌正等着南艺人去书写和缔造。

艺术类专业执牛耳

作为一所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始终将发展“艺术”类专业作为安身立命之本,使得专业特色明显,学科建设成绩卓著。在现有的美术学、绘画、雕塑等27个本科专业中,涌现了动画、艺术设计、绘画、音乐学、表演等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音乐表演(中国乐器演奏)、艺术设计、绘画、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学、美术学、工业设计、绘画、艺术设计学、表演、录音艺术、服装设计与工程、戏剧影视文学等13个江苏省品牌、特色专业(含建设点)。

动画专业是南艺的老牌专业,口碑不错。南艺动画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特殊,它将漫画、动画和卡通产品三大板块作为学生选修课范围,并实行“大卡通”教学理念,即在讲授动画理论、技术、创作的基础上,还包括与卡通有关的出版、网络、影视、产品和理论研究等,同时重视漫画创作实践等。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广播电视部门、影视制作公司、动画基地、网络公司等单位从事动画原画、动画创意设计和编导及三维电脑动画创作理论研究等工作。

艺术设计专业是南艺的王牌专业,在江苏省内有一定影响,该专业包括平面设计、媒体与图像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公共艺术与综合设计、现代陶艺、现代漆艺、现代首饰、纺织品设计与纤维艺术等方向,专业所在的设计学院汇聚了国际著名设计师曹方老师、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研究权威张抒老师等名师,教学上实行学分制教学体制,即学生入校后第一学年统一学习基础课程,后三年进入具体专业方向学习,同时有一定的教学时数选修外专业课程,此外重视设计实践及社会服务,师生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大设计竞赛中获奖。学生毕业后主要到广告公司、杂志社、网络公司、高校等单位从事广告设计、出版、研究等工作。艺术设计实用性很强,因此考研的学生比较少,而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进入高校工作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表演专业在南艺也是比较有名气,前些年张艺谋因拍《山楂树之恋》在南艺单招的现场发现了周冬雨,在拍《金陵十三钗》时又在南艺附中选中了李瑞琦和王靖雯,一时间南艺的表演专业名声大噪,2012年竟有3万余人报考了该专业,最终仅录取100余人。该专业学生在校期间需学习形体、台词、声乐、表演、中外电影史、中外戏剧史等课程,从而成为能在专业艺术团体、院校及文化传媒部门从事电影、电视、戏剧艺术表演和教学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此外,流行音乐学院的音乐和乐器修造为南艺特色专业,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大的影响;音乐编导与策划专业是南艺新兴专业,良好的声誉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专业具有一定实力,2009年起就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艺术管理专业2006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篇10

Ocarina是这样一款App,它可以将你的iPhone变成乐器。你用手持埙的方式捧着你的手机,用嘴对着手机话筒吹气,再配合以手指动作,然后就能像吹埙一样让你的手机发出同样的声音。“准确来说,应该是陶笛,埙的声音更低沉,而陶笛的声音更明亮和快乐,我们只是把它的中文名定为埙,中国人都知道埙这个乐器。”王戈说。Ocarina借助了手机里面的声音感应器。另外,Smule产品所依托的底层技术属于王戈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随后在斯坦福大学教书时所专研的领域。

Ocarina不同的地方在于,当时它重新界定了乐器的概念和机制。Ocarina把人和手机的关系变成了人和乐器之间的关系,只不过你的手机成为一个“数字化”的乐器,后者的发生机制是震动和共鸣,而前者依靠的是代码。“我的导师Perry Cook在人机交互,具体来说也就是如何把不是乐器的计算机变成乐器方面给了我很多的建议。”王戈说。

开源的音乐编程语言CHUCK是王戈在普林斯顿大学递交的博士论文的题目,它在后来成为Smule旗下10个App—以及已经下架的,初期一些实验性质的产品所依托的计算机语言。在2007年进入斯坦福大学之后,王戈组建了第一支移动电话乐队,乐队成员用装有运行CHUCK语言的移动电话演奏乐曲。

“我们第一个试验的智能手机是诺基亚N95,那个时候苹果公司还没有推出iPhone,当时手机的CPU已经非常快了,不过那个时候我还没有想过要建公司开发商业化的产品,并且也没有合适的机会,即便明白手机替代台式机或者笔记本是一个趋势”,王戈说。

2008年春天,苹果公司向移动应用者开放了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软件开发包),开发者可以在上面为同年上线的苹果应用商店撰写以及App。

那一年,硅谷电信安全商Tumbleweed的创始人Jeff Smith在斯坦福和王戈相遇—两人决定创办Smule。“开发产品并不是我的初衷,”王戈说,“我只是觉得它或许是研究的一部 分。”而Jeff Smith除了在1999年推动Tumbleweed上市之外,在硅谷还经营过几家公司。

Bessemer投资在Smule种子投资阶段注入了160万美元。王戈觉得这不管是对于Smule还是自己来说都是一件幸运的事情。“Jeff Smith是一个优秀的公司管理者,在硅谷他也有丰富的人脉”,他将公司的管理事务交给Jeff Smith,自己主要把握产品设计和方向。

Smule推出的第一个产品叫Sonic Lighter(中文名是“打火机”),王戈觉得它更像是一个玩具,一个试验性质的产品。“利用移动设备的话筒,用户可以通过向话筒吹气来吹灭屏幕上的蜡烛。”它的试验特性在于Sonic Lighter首次尝试了社交。“我们在界面上做了个地球仪,用户可以看到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之外,还有哪些人在玩这款Sonic Lighter。”

这个地球仪代表了Smule的愿景,通过音乐让用户连接起来。“我只是觉得,当你在用Ocarina吹奏《茉莉花》时你或许会想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另外一个人也在干同样的事情,于是你在界面上拨弄这个地球仪,你发现比如在澳大利亚的悉尼有另外一个人也在吹同样的曲子,当然你可能没办法知道这人是谁,但我觉得这个过程挺有意思。”王戈说。那个被当做社交象征的地球仪在之后的包括Ocarina,Magic Piano(魔法钢琴)和音乐社交软件Sing!上被运用和完善。

Smule产品系列的一半功能都被安置在云上,包括用户曲目等等。而云服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它在2011年对Khush的收购,后者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和声音软件的开发公司。王戈说对Khush的收购有助于公司对说唱应用Autorap的完善,不过他并没有透露收购价格。

在2008年至今的时间里,Smule陆续了包括演唱应用T-pain和Glee等,Smule的市场团队会对全球的流行音乐趋势做调研,将受欢迎的英文歌经制作团队修改后放到乐库中,这些音乐都被储存在云端。

团队根据产品自身特性将其到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设备比如iPad上,同时也针对iPad开发了自己的App,比如2011年12月上线的Magic Piano—考虑到屏幕的大小,它并不那么适合放在iPhone上。不过研发团队增加了Magic Piano的发音形式,将传统的钢琴键盘设计成坠落的圆点,用户敲击这些圆点同样能够发声。

篇11

一年来,学校持续对未完成的问题进行整改落实,虽然在前期回访检查过程中还存在个别问题,但通过努力,其中 34个问题已得到整改,其他3个问题因受学校层面、上级政策、历史遗留等客观原因限制在限期内一时难以解决,其中1个问题年底内完成,还有2个还需逐步推进。

二、整合提升工作持续推进

一是改扩建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项目自今年3月份正式启动以来,在市文广旅游局的大力支持下,着手对一期基建遗留问题进行整改,并积极与市级有关部门对接,为一期部分建筑拆除做好准备。在市交司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现已顺利完成了项目立项、项目选址、用地预审、可研报告审批以及初步设计方案审批等工作,目前正在办理概算审批和土地征用相关工作。全年已累计完成投资额170万元,计划于年底前正式动工建设。二是学校五年发展规划基本完成。根据年前规划论证专家组的意见并结合文旅融合的发展趋势,学校五年发展规划现已基本定稿,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建设方向等进一步明确。

三、党建引领作用不断发挥

学校党总支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把党建工作与学校教学、德育、安全等工作相结合,严密部署,职责到人。党总支班子成员和党小组自学和集中学习原文原著并交流心得体会;认真落实书记专题党课活动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开展校领导班子下基层“推门听课”走访调研活动,并对书面征求和座谈征集的22条意见建议进行专题研讨,主动检视问题,抓好整改落实。

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召开廉政专题民主生活会等“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动。继续深化党员结对教育活动的“1234”行动计划,积极开展强化“三服务”戏曲进校园、文化惠民下基层演出、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五水共治入户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

严格落实主题党日和党课学习活动。一年来,先后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开展“学习詹文锴先进事迹”、党性教育体验等主题党日活动和《弘扬胆剑精神,参于担当作为——八项规定精神再学习》、《不忘初心,做新时代合格答卷人》、《不忘初心教好书,牢记使命育好人》等党课学习活动。推荐申报市级“党员先锋岗和“先锋标兵”各1个,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文旅融合有新举措

今年是绍兴文旅融合的开局之年,学校积极发挥专业优势,挖掘推广绍兴本土音乐素材,组织开展传统文化的校内外展演活动。一年来先后举行了流行音乐专场音乐会、钢琴专场音乐会、民族打击乐专场音乐会和戏曲文化进校园进广场等普及推广活动。为庆祝70周年,又在绍兴大剧院举办了“新时代、新征程”民乐专场音乐会,规模之大,影响深远,取得了领导的肯定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起草完成了音乐推广与普及的相关建议方案和戏曲校本教材《绍剧板胡曲集》样稿。组织召开2次表演艺术专业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对如何为文旅融合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进行专题研讨。此外,还积极配合参与公祭大禹陵典礼等重大旅游文化活动,做好省部级领导观摩《沈园之夜》的接待演出、央视《记录东方》拍摄非遗专题“水乡社戏”演出、绍兴国际马拉松比赛展演以及“活力绍兴 智引全球”人才综合推介会展演等重要活动,并协助拍摄完成越剧电视《兰亭记》。

五、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一年来立足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终身发展,学校创新教学管理与教师培训,组织开展系列基于“校本研修”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活动,取得了成效。

(一)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优化了外聘教师队伍,开展了一系列教师资格证考试的专题辅导培训与服务工作,全年又有4名教师完成教师资格证注册登记,未持证教师参加资格考试达90%以上;培养教师入选绍兴市中职各学科教研大组成员7名,市中职语文教研大组副组长1名,浙江省语文信息化教研组成员1名,“戴智敏省网络名师工作室”学科带头人1人,市级优秀指导教师1名;累计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发展研讨培训99人次,开展师德师风、教学与科研能力提升专题校本培训8次,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校级交流及省市级学科交流40多人次,组织骨干教师参加专业教学培训及技能大赛教学能力赛前培训10人。

(二)教科研建设方面:完成了2019级音乐、舞蹈、戏曲三大专业的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方案修改、专家论证和有序实施。组织校本研修专家、名师讲座7次。组织开展2次教学反思读后感评比活动和为期2周的第四届主题教研活动周,累计展示各类公开课24节、推门听课30节,教师听课率达95%。本年度市级课题结题5个,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立项课题1个。组织教师参加省市中等职业学校职业能力大赛、职成教优秀论文评比、市中职工美教师作品展评、成长导师比赛、中小学艺术节“艺术作品”评比等活动,获省级优秀案例论文2篇,优秀舞台作品1个,获得市级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4个,在省级刊物15篇,参编教材(微课程)4本。完成校本教材4本(共6册)。完成原创音乐舞蹈作品6个并已面向社会公演。

(三)高考和实训管理方面:高考升学率和重点艺术院校录取率再创辉煌,高考升学率达86%,重点艺术院校本科上线 55人,录取26人,录取率达47.2%。组织选拔4位同学参加市、省、国家级技能大赛获省二等奖3名和三等奖1名,总成绩位列全省第三,晋级国赛并获1个二等奖。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毕业季展演、艺校好舞蹈、抖音舞比赛、声乐、钢琴专场实践音乐会14场,师生艺术作品对外展2场。

六、德育管理再上台阶

一年来,继续以创建“以美辅德,德艺并修”为核心的德育品牌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活动育人、以文化人。一是坚持开展德育教育月月有主题活动。如上半年的“养成教育月”、“学雷锋月”、“我爱阅读月”、“职业规划月”,下半年的“美形象,行为规范月月”、“爱祖国,运动健身月月”、“展技艺,校园文化月月”、“爱生命,校园安全月月”等。同时组织开展“告别陋习”集体签名承诺、学雷锋献爱心义卖募捐、首届读书节、“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趣味运动会、校园艺术节等寓教于乐的活动,促进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二是加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以现有2个名班主任工作室为平台,积极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分享以及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不断提升班主任管理水平。同时继续做好校内“名师”、“名班主任”建设和“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评选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三是为学生身心健康保驾护航。通过“阳光加油站”心理咨询室和心理咨询团队的组建,确保学生心理健康。成立校园防诈骗宣传小组、并结合住校生会议、黑板报、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形成和谐校园,创建平安校园的良好氛围。开发完成并正式启用德育校本教材——《修德本》第二册;继续开展绍兴艺术学校第四届感动艺校十大学生评比活动。四是积极发挥团组织作用。学校团委认真做好入团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新团员发展工作,不断创新团支部团员组织生活模式,积极开展团员学生干部“五亮”行动(即亮身份、亮职责、亮形象、亮承诺、亮业绩),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荣誉感。全年校团委组织开展爱心义卖(共募集善款14188.4元)和爱心捐衣活动(共收到170件衣物),并为身患重疾的学校职工募集医疗款10余万元。

七、招生就业有新突破

为确保2019年招生工作顺利开展,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学校适当进行了专业结构调整,突出艺术表演类专业,停办美术三年制,缩小学前教育规模,积极与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绍兴文理学院、绍兴职业技术学院的中高职一体化合作办学,顺利完成2019年新生招生录取相关工作,瑞安越剧订单班也顺利开班。

与此同时,学校通过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会,让用人单位“看活儿挑人”,除了大部分高考升学外,35名高职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已全部达成初步就业意向。

八、服务社会获好评

篇12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篇13

中图分类号:J639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现代科技的进步推动了音乐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为网络音乐的诞生及发展创设了条件。具体来说,网络音乐是通过电子信息网络传播和交易的电子化音乐,包括网站背景音乐、网络邮件音乐、网上点播音乐、FLASH动画音乐、贺卡音乐、网络游戏音乐、网络广告音乐、手机下载铃音及网络歌曲等。而根据其创新度的不同,也可将其分为3大类型,即原创歌曲、翻唱歌曲和改唱歌曲。目前,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进一步普及,网络音乐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音乐的影响将进一步加大加深。

一网络音乐的魅力及特点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整个艺术领域从观念形态到创作实践,都将远远超越传统的局限,音乐的表现形式和涉及的内容也注定要发生革命性的突变。而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网络音乐因其顺应时代的需求,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魅力。总的来说,网络音乐主要有以下3方面特点:

1创作群体扩大化

网络平台使音乐人摆脱了对音乐商品载体,如唱片、录音录像带演出活动等的依赖和束缚;同时,网络技术的介入也改变了传统音乐的创作方式。这一切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进入音乐创作这一领域的门槛,促使更多音乐爱好者积极投身于音乐创作中来。

传统的作曲方式一般是作曲家在谱纸上写出总谱,然后抄成分谱交给乐队排练,作曲家有不满意之处再修改,乐队再排练。一部音乐作品的完成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网络音乐借助于网络的免费与便捷,为每个人提供了传播、编辑、制作音乐的可能。创作者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电脑制作音乐作品,很方便地修改各个声部、各个音符,并进行效果监听,直到满意为止。在网络的世界中,可以没有唱片公司绚烂的包装,也无需媒体大手笔的炒作,音乐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心意同广大网友共同分享自己的成果。很多“草根”歌手正是通过网络这一途径走上了音乐之路。

可以说,历史上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有那么多的人投身于音乐创作活动之中。网络音乐创作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具备了影响音乐创作整体格局的力量。网络音乐是一种平民化的音乐。

2传播媒介便捷化

一部音乐的发展史就是一部音乐的传播史。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提高,音乐的传播方式经历了6次革命,分别是:留声机与唱片的发明、有声电影的发明、广播电台和收音机的发展、录音机的发明和普及、电视和彩色电视的发展、CD 等传播工具的发明和普及。每一次音乐传播的“革命”,都使音乐产生了巨大变化,而此次网络音乐的变化更为突出。

网络音乐生存在一个虚拟空间上,它拓宽了音乐演绎的空间,使音乐的发展能更好地摆脱时间、空间、地域等的限制,变得更为快捷,更多样化,更大众化。网络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使得音乐与音乐受众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单便捷,只要轻轻点击鼠标,进入相关网站进行搜索,每个人都可以在网络上倾听、下载自己喜欢的音乐。网络技术给音乐带来了新的风格,给音乐传播手法带来了革命性变化。网络音乐的传播广度和深度,是以前的传播媒体所根本达不到的。

3欣赏受众自主化

在网络技术出现之前,传统的音乐传播方式为定时单向传播,音乐受众除了自己购买磁带、CD等欣赏方式外,还可以通过电台、电视台欣赏到喜欢的音乐。但个人的购买和收藏量是有限的,电台或电视音乐的选择性也很狭窄,欣赏者不能随时随地随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很难形成与音乐之间的互动交流。

网络具有双向甚至多向交流的功能,使原有的人类交流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变革,音乐传播方式也转变为立体式,即时双向互动传播。网络音乐带给人们的是优越的选择自主性及即时性,欣赏者地位由被动晋升到主动,甚至还可以将自己创作的音乐或演唱的歌曲放到网上,推广出去,争取大家的认可。这是一个欣赏者走出被动感受音乐作品,从而进入主动选择欣赏对象的欣赏者时代,同时这种自主性也能使欣赏者更好地理解和评价作品,促进音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

二网络音乐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网络普及,网络技术丰富了传统音乐的表现形式,对音乐的创作、传播及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进一步深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现代音乐的发展方向。

1对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创作方式、乐曲风格方面,网络音乐带给了传统音乐巨大冲击。首先,网络技术丰富了传统音乐的表现方式,例如通过MIDI 制作软件,在键盘上可以弹出任何想要的音色,从西洋小提琴到印尼甘美兰(Gamelan)这些音色都被统一在一个数位的标准操控介面上,冲破了传统的五声、七声音阶和十二律、二十四律等,音色表现已经趋于无限。其次,走在时尚尖端的网络音乐,先天就有着一定的先锋意识与创新精神,这也为传统音乐带来了新鲜的空气。而随着网络的普及,地区之间的音乐交流更加密切,不同地区的音乐相互影响,加剧了新时期音乐风格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如今,乐坛呈现出对立的风格与思潮共存、传统与先锋派的作品纷呈的局面。例如,出现了将非洲与印度打击乐器、吉他、钢琴、三弦、二胡与西塔琴微妙交织;将西方前卫爵士、即兴音乐、传统音乐乃至电子音乐大胆组合的尝试。人们仿佛自由穿行于各地域民谣、非洲打击乐、西洋摇滚乐与新古典之间。通过传统创作手法与网络音乐技术组接的生产模式,音乐正向着更为自由的方向发展着。

2 对音乐教学的影响

网络及网络音乐的发展,为音乐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成为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第二课堂。互联网上有着丰富的音乐资源,目前我国仅音乐下载网站就有七八千家,再加上网络音乐的综合模块,总数量约在3.5万家以上,这些网站储存了大量的音乐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网上音乐资源丰富课堂教学。另外,在网络上有很多的音乐软件,包括音乐教学软件和音乐学科工具软件等,如FL STUDIO软件、Cute MIDI简谱作曲家、MIDI作曲软件、作曲大师V6.0等。教师可以利用音乐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课件,丰富音乐教学,也可以指导学生下载音乐制作软件,鼓励他们进行音乐创作。网络资源也为学生乐队的出现及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从上个世纪末开始,我国乐坛就一直活跃着众多的学生乐队,例如曾经小有名气的“活性炭”、“午夜飞行”等。中国传媒大学的蒋安庆老师认为,做过乐队和没做过乐队的学生的音乐基础和经验的区别是很大的。这样的经历激发了学生的音乐热情,也为中国的音乐培养了实践型的音乐人才。教师应当充分发挥网络优势,使其成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有益补充。

3 对音乐传播的影响

在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中,文字和音符需依靠书籍的出版发行,声音和影像靠磁带、数字化的CD、VCD、DVD等载体的发行,其传播受到地域、时间和容量上的限制,并且需要特别的技术和规模生产的支持。网络是一种新型的音乐传播媒介,凭借其强大的传播优势成为音乐存留和传播的最佳途径之一。这一特殊传播载体――网络的传播范围是以全球来计算的,网络延伸到哪里,它所承载的音乐就可以传播到哪里,任何国家、民族的音乐文化都可以利用简单的网络技术即时,提供给全球范围的人们同时阅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时尚音乐都开始摒弃传统的传播方式而选择网络媒介进行传播。如在2007年12月,莫文蔚就曾宣布《拉活》是她发行的最后一张CD,以后再创作的歌曲将改由互联网:“CD终究会被淘汰,我想在CD被淘汰前以新方式做音乐。”网络的存在使音乐的传播打破种种限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高度。同时,网络所特有的互动性,为音乐的创作者和接受者之间创建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使音乐欣赏呈现出极其开放性的特征,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 如何应对网络音乐的影响

作为音乐家族的新成员,网络音乐担任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网络音乐同时也是一种新兴事物,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也正是因为网络音乐正处于发展阶段,必然有不成熟的一面,需要广大音乐工作者端正态度,给予网络音乐以公正客观的评价,并对网络音乐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使其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1 客观科学的评价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优秀音乐文化传统,但网络音乐只是一个新生事物,还不够成熟。由于网络音乐创作主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传播环节的不够完善,价值导向的稍显庞杂等多方面原因,直接导致了网络音乐内容复杂、层次较乱的特点。要想使网络音乐健康有序地发展,必然要经过各方面较长时间的共同努力。同时,对于正在发展的网络音乐,我们也要保持一种客观科学的态度进行评价,既不可以一概而论,也不可以一棒打死。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网络音乐的先进性。网络音乐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便捷的传播方式、深厚的现实基础、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我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重要补充和主要助力,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由于个人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许多网络音乐创作者并没有精心挑选歌词、曲谱等要素,使网上出现了口水歌、恶俗音乐,一些网络音乐甚至以“原创”为名而行“恶俗”之实,如《坐在马桶抽烟喝茶》、《我爱人民币》等,这些都给网络音乐内容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挑战。恶俗的网络歌曲会误导网络音乐的发展方向,更会降低流行音乐的品质,对网络音乐的长远发展是有巨大危害的。

2 积极正确的引导

网络音乐创作的趋势不可阻挡,但目前网络音乐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期,我们更应该对其进行正确地引导,使其早日成熟完善起来。

首先,有关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出台相关规定,为网络音乐的长久发展指出方向并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其次,网络音乐人要自觉抵制不良思潮的影响,承担起传播文明,共建和谐的重要责任,坚持积极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宣扬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高尚的道德观念。再次,网络音乐受众在进行自主选择音乐资源进行赏析活动时,也要有正确的审美标准和积极的审美趣味,自觉进行一些健康的音乐赏析活动。

网络音乐的影响,与网络音乐欣赏者面对网络音乐这种新生事物时的心理、思想特点密切相关。因此,要正确应对网络音乐的影响,就要靠网络音乐的创作者和网络音乐的服务商及社会方方面面的合作,力争在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参与、引导下,实现对网络音乐的规范化管理。

四 结语

网络音乐是传媒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一种历史进步的表现。网络音乐较多地关注社会人的文化需求及审美需求,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同时,网络音乐以其丰富的网络资源、多彩的艺术形式、便捷的传播方式而焕发着强烈的艺术魅力。实践证明,网络音乐及技术已经给音乐的创作、表现、传播及现代音乐教育方面带来了积极而深刻的影响。目前,尽管网络音乐乃至作为传播媒介的网络本身都还处在发展的初期,还有诸多不成熟的表现。但网络音乐依托不断进步的网络迅速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完善,网络音乐将成为引领中国未来音乐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文献:

[1] 曹遂今:《中国大众音乐――大众音乐丈化的社会历史连接与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2] 纬桩恩:《音乐意义的形而上显现并及意向存在的可能性研究》,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

[3]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郭小平、翟灿译:《艺术心理学新论》,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4] 黄李娜:《中国大陆网络音乐的现状分析》,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5] 孙蕤:《中国流行音乐简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