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化工大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化工大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化工大学论文

篇1

队伍建设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决定一支队伍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重要组织保障,关注学生成长的贯彻落实,与队伍建设密不可分,而队伍建设则要以工作实效为目标,以讲学习、练素质、塑形象、做表率为重点,充分调动干部队伍的积极性。化学化工学院制定了《化学化工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突出“六看”:一看是否用心,二看是否主动,三看是否负责,四看是否有效,五看是否被学生认可,六看是否有突出贡献。较好地发挥了导师心理疏导、学业指导、生活引导等作用;通过学生干部素质拓展训练和学生干部培训班,在学生干部中开展“作风建设月”,强化学生干部的服务意识,提升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践行学生干部“六要”要求,强化化工精神,尽职、守纪、做好服务;出台《化学化工学院团委学生会部门考核制度》,完善学生工作制度体系,形成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

三、以品牌活动、科技创新为依托,强化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化学化工学院以宣传引导、经费支持、业绩激励几个方面着手,推动了品牌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强化素质教育。化学化工学院持续开展“新生趣味运动会”“阳光宿舍”“化工之星”“化工达人秀”“家长教师寄语进宿舍”等品牌活动,保持活动主旨,创新活动形式,让更多的学生可以参与其中,达到在活动中感染人、教育人、锻炼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并借助学校心理健康活动月等平台,鼓励并指导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各具特色的主题团日活动及创新党日活动;依托《化学化工学院科技创新管理办法》,挂靠化学化工学院科研部,吸纳更多的人参与到挑战杯科技创新竞赛、化工设计大赛、大学科技园创新项目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加快化学化工学院“一院一品”工作的推进;落实“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的职业发展课要求,争取与更多的单位确立社会实践基地。

篇2

1.重新定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

扬州大学围绕“大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改革,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进行重新定位,提出:培养面向行业、面向未来的高层次复合型“大化工”人才应该具备宽广的知识背景、良好的创新思维、较高的实践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具有扎实的化工、材料、制药、环境等学科基础知识,能综合运用化工过程、绿色工艺、工业催化、材料制备、药物合成和环境化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备独立从事化工-材料类、化工-制药类、绿色化工-环境保护类等多个大类方向的研究工作和解决多样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按照“方案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出口多方向”的基本原则,重新制定了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2.构建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

针对化学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新的培养方案,学校在充分发挥自身办学特色和整合学校教学资源的基础上,由化学工程领域牵头,校内多个工程领域协调配合,改革了传统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见图1,构建了基于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模块化双螺旋”课程体系,见图2。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模块化”的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

通过设置模块能够实现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多链交汇,有效解决了传统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脱节的问题。对相关课程进行模块化处理,使得课程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加上多个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理论课程平台和多元化实践课程平台所整合的多种教学资源,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大工程领域”人才培养的需要。

(2)“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更加贴合人的发展规律

“双螺旋递进式”的课程排布,既保持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相对独立性,又确保了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的内在联系性,使得各模块之间呈现了从掌握多学科基础知识———构建基本工程技能———建立初步工程概念———获得多领域工程科研训练———亲历工程实践———实现“大工程领域”的知识、能力、素质综合提升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

(3)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学校多元化的实践课程平台由校内和校外两部分组成。校内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大学国家级测试中心、江苏省环境材料与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扬州大学药物研究所、扬州市材料性能强化技术中心、扬州大学联环生物化妆品研究所、扬州大学超分子化学研究所、扬州大学高分子化学与材料研究所、扬大-中化精细化工研究所、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验室、药物合成专业实验室等;校外教学实践资源包括扬州市化工园区、高邮市电缆材料科技园区、大学科技成果孵化园、泰州医药城、江苏油田、扬农集团、长青农化、上海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联环药业等多家单位,以及50多家江苏省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近70家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能够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和个人能力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多工程领域应用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有效支撑,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培养的需要。

3.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大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

应该摒弃传统的学科主义色彩,充分体现实用主义的根本诉求。学校通过打通相关工程领域的课程设置,将多工程领域学科交叉的构思细化落实到相关课程之中,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1)少而精地设置学位课程

学位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类课程、外语类课程、工程数学类课程以及相关工程领域所共用的最基础的课程。最基础的课程并不强调学科系统性,而是以“必需、够用”为度对相关课程和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优化,旨在为学生提供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2)有针对性地选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首先要重视其学科交叉性、宽广性、应用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次要能反映本工程领域和相关工程领域的前沿知识,使学生熟悉多个工程领域科研的最新动向,增强科研兴趣;此外还要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或工程案例引入教学内容,使学生对企业工程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增强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分析能力;最后课程内容的选取还要考虑系统性,做到与后续课程和课题研究的有效衔接,减少学生课程学习的盲目性。

(3)充分发挥选修课的灵活性

选修课的设置除了相关工程领域的专业课程外,还要设置大量的交叉学科课程,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能力在全校开设的研究生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解决知识结构单一化的问题,适应不同类型研究方向的需要,促进学生的自由发展。

(4)加大实践课程的学分比重

“大工程领域”课程体系设置中,实践课程学分占到1/3左右,实践课程的内容将不仅仅局限于本工程领域的教学内容,更多是要提供多个工程领域的实践教学内容。而且,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还将贯穿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知识学习、科研选题、工程实践,以及延伸至对论文写作阶段工程应用性的指导。同时,还要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内在联系,提高知识学习与工程应用的转化效率,强化学生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

4.科学合理地配备师资“大工程领域”的课程在师资配备上

除公共课及部分专业基础课外,主要采用“三三制”,即多个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企业及研究单位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院内有企业工作背景及长期与企业有业务合作的教师讲授课程占总课程的1/3。尤其对于实践课程的师资配备则要充分体现“工程背景”,可以是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校内教师,也可以是拥有一定数量面向企业横向科研项目的校内教师,或是来自企业具备一定教学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时,积极尝试采用多教师串讲的授课形式,例如:在化工—材料类课程中醋酸纤维的生产和应用这部分内容,将安排三位老师进行串讲和指导,两位校内教师一位主讲化工工艺与设备,一位主讲材料的制备及功能化,而邀请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则讲解醋酸纤维的应用及市场行情分析。从而实现了多学科知识配置—市场认知—企业应用三位一体的综合性教学目标。

篇3

上海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城市,拥有一批全国重点高校,还有一批各种类型的大专院校,可以说有一定的代表性。上海市各个大学的图书馆建设进入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图书馆楼富丽堂皇,设计新颖别致,为校园内最美、最高或最大,位于校园的中心;一些原来的老馆也在不断的装饰甚至改建和大修,包括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全国众多著名高校莫不如此,因而上海市各高校图书馆逐步拥有高楼广厦,空间视域开阔,各种硬件设施一流,不但有敞亮的阅览室、自修室、研讨室、多媒体空间,甚至有大会议厅以及咖啡吧、购物或纪念品超市等,众多师生流连忘返于图书馆内的各个区域,徜徉于知识的海洋,获得学术上的熏陶;也有休闲的便利。优良的硬件设施和丰富的纸质文献以及电子资源给广大读者带来的知识途径有很大的提升,也在其中获得了很大的身心愉悦,能给长期出入图书馆的人带来真切美好的情感体验。

近几年,上海市大学图书馆展开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效果明显。大学图书馆拥有众多的展览活动,包括书展、绘画展、邮票展、古籍展等。还有在大学图书馆内有一系列的高水平的学术讲座和学术沙龙以及学术研讨活动。名人名家的学术型讲座活动展开很是频繁而且司空见惯,已经成为图书馆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对图书馆文化的重要拓展。

一、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名人名家讲座活动

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2014年四月份为例,2014年4月世界读书日――“放眼世界・阅读经典・追梦未来”系列活动之五,刘统教授做客上海交通大学“思源讲坛”,为同学们带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后对日本战犯审判》主题讲座,一起分享有关战后审判的研究成果。本次活动由图书馆、人文学院、东京审判研究中心和秋水书社联手举办,吸引了众多师生热情参与。4月13日上午,上海交大图书馆在举行上海交大李政道数字资源中心开通上线――“走近李政道”专题报告会举行。李政道先生专程发来贺信。作为李政道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资源中心将实现相关资源的全球化交流与共享。中心将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与实体图书馆联袂实现“三个中心”、“一个基地”的职能,即李政道先生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国际化研究交流中心,李政道先生相关文献、实物及资源的最完整、最系统、最全面的收藏保存中心。2014年4月23日,在这第十九个读书日里,上海交大图书馆和秋水书社联手举行 “放眼世界・阅读经典・追梦未来”系列活动之四,即“金庸传奇爱情,邂逅美丽故事”,为大家带来关于金庸小说中爱情模式的讲座。

二、同济大学图书馆的名人名家讲座

以同济大学图书馆2014年五月份的讲座看,突出了艺术性。5月15日,同济大学中国书画协会会长江理平做客图书馆闻学堂讲授”近现代名家字画与印章”。书因印显,印以书彰――在中国美学中,书法与印章以其字墨色与印泥的朱红为比,使字幅平添韵味,独有一种贯穿全幅的精神意境。此讲座从印章种类的角度详细介绍了收藏、鉴赏章和落款章,展示了吴昌硕、齐白石、陈巨来等现代名家的印章,又以书画中的印章布局、章法入手,就书画印这三者相辅相成的创作关系解读了海派书法大师如沈尹默、钱君、吴湖帆等人的作品。5月16日,茶艺大师陈国义先生做同济大学图书馆客闻学堂,来自香港大学的校外进修课程”中国茶文化”导师陈国义先生给大家讲述茶艺新文化并现场示范泡茶请大家品鉴。5月22日晚,由同济大学图书馆闻学堂主办的”方寸之间――中国印章艺术文化”系列讲座之四开讲。上海博物馆副研究馆员、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专家委员会成员柳向春老师做客闻学堂,为大家讲授书籍中的印记与印文化。

三、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2014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在“人间四月天”的芳菲季节,在这读书人的嘉年华――“世界读书日”,2014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拉开了帷幕。本次嘉年华将围绕“利用激活资源、服务深入人心、技术贴近学科、文化共创校园”的理念,于4月23日至5月28日期间,为全校师生奉上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书香年华春季系列讲座第一讲:“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由台湾著名画家、诗人、文论家、古画鉴定家罗青教授主讲,时间是3月18日。罗先生幼从大师溥儒习画,台大毕业后赴华盛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学成回台后开创后现代诗派,被余光中誉为台湾后现代诗第一人。迄今为止,其诗作已被译为十四国文字出版,其画作被全球二十三家著名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等多次展出他的作品。罗青在文论方面造诣也极高,已出版文论著作四十余部。简言之,罗青是罕见的通才式人物。书香年华春季系列讲座第二讲:“蓝蛇之首尾与诗学问题”,由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主讲。胡晓明教授是国家重点学科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华东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思勉高等研究院中国江南文学文献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兼任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讲座时间是在4月2日。书香年华春季系列讲座第三讲:“清代诗学研究与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建构”是在2014年4月21日,主讲人是蒋寅研究员。蒋寅研究员现任文学所古代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院高级职称评审委员、院青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顾问、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4月30日,书香年华春季系列讲座第四讲:“莫言与当代文学”在华东师大图书馆举行,主讲人是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陈思和教授,陈思和教授是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中文系主任。5月16日,书香年华春季系列讲座第五讲:“性别差异――季娴(1614-1683)诗歌中隐士形象的建构”由加拿大麦基尔大学东亚学系教授方秀洁主讲。2014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圆满落幕在连续五场高水平的讲座之后结束,5月28日下午,图书馆在闵行校区馆二楼大厅隆重举行“2014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活动闭幕暨颁奖仪式。此外华东师大图书馆还开展阅读推广及图书展览活动,先后组织了“乱世犹闻读书声 ― 晚清民国的上学记”主题书展、国家图书馆文津奖获奖图书展、中国图书馆学会2013 年“好书中的好书”推荐书目展、港台图书展暨本校师生选书活动及世界读书日还书罚款免除活动,评选了2013图书馆“读书之星”,征集主题书展策划案,开展图书馆空间预约系统上线暨征名活动。为使图书馆服务更贴近读者需求,举行了“啡常时光:图书馆馆长与您面对面”活动。学术文化建设方面,举办了书香年华系列学术讲座,组织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和“再现甲午风云”两场立体阅读,开展“教授独门书架”征集活动,举行“我读经典”征文等活动。

以上名人名家讲座活动只是选取2014年四月五月上海高校图书馆学术讲座活动的一部分,近几年上海市各个高校讲座频繁展开,场次数量很多,影响很大。此外的一些研讨沙龙也影响很大。如2014年5月23日,华东师大图书馆举办“从‘富春山居图’说开去”。作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被后人推崇为中国文人画的巅峰之作,对后世影响巨大,吴门画派、董其昌、清四王都深受其影响。何以此画如此备受推崇?何以后人对其如此着迷?此次沙龙邀请华东师大图书馆馆长胡晓明教授、美术学系教师汪涤、郑文、钱保纲等四位嘉宾分别围绕文学、艺术史、鉴赏、创作、国画教学等不同领域展开对话,与观众们一同分享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的传奇故事。

5月12日―5月16日,华东师大图书馆举办“华彩墨韵――水墨体验及展示活动”。华东师大图书馆还在2014年春节前举办“在那华枝春满的冬日――‘妙手参造化,人人写春联’活动”。

篇4

从内容上来说,高校学生公寓文化是以高校学生为主体,以宿舍为载体,以物质、意识、制度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环境文化四个层面。它是一个具有多元素、多层次的有机复合体。

二、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

高校公寓文化是一种群体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规范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优化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文明养成,提升学生素质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良好的公寓文化能激励大学生自觉培养重集体、讲道德的高尚情操,促使大学生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塑造完美的人格,保持朝气蓬勃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

2.建设优良校风,维护校园稳定的客观需要

一方面,学生公寓是学校的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社交、娱乐的主要场所,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高校通过积极正面的教育引导、严格规范的校纪校规、典型的正面示范、良好的舆论导向、有力的奖惩措施等手段,教育引导和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并增强集体主义信念、对公寓寝室、学校和社会产生归属感,在思想和行为上与集体成员相一致。因此,建设好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是创建优良校风的必要前提。

另一方面,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维护高校安全稳定的客观需要。稳定压倒一切,纵观我国高校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高校通常是各种思潮与社会稳定的晴雨表,一些社会思潮往往是首先在高校中敏感地表现出来。大学生思想活跃、社会责任感强、接受新鲜事物快;然而他们社会经验少,对事物的认识和自身的情绪容易受到相互的影响和感染,好多“集体创意”都直接或间接的出自于学生公寓。因此建设好大学生公寓文化对维护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安定秩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凸显其育人功能。新形势下,主动占领学生公寓这块育人阵地,大力加强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于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健康全面成长意义重大。在长期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实践中,我校从学生公寓工作体制的创新入手,突出学生公寓精神文化的感染力、制度文化的约束力、行为文化的示范力、环境文化的熏陶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初显成效。

1.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创新学生公寓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

为适应新时期对学生公寓管理工作的要求,更好地发挥其育人功能,进一步理顺学生公寓管理体制,我校学生公寓主要采取的是学生工作处传统管理模式与社会化物业管理模式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对公寓园区学生的养成教育、常规管理、床位管理、开展一系列公寓文化活动,并对物业公司进行监督考核等;社会化物业管理主要负责卫生保洁、安全保卫、设施维修等服务性项目。

为了加强对学生公寓的组织领导,我校贯彻执行分管校领导、学工处副处长负责制,直属于学生工作处的职能部门宿管办代表学校行使学生公寓管理职能。我校学生公寓管理规范、科学、高效,按照“以人为本,服务学生”的工作理念,积极倡导“服务管理”模式,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公寓的育人功能和服务功能,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住宿环境。我校学生公寓分为两个公寓园区,宿管办干事分工明确,一名负责a公寓区女生教育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一名负责b公寓区男生教育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督考核,一名负责b公寓园区女生教育、全校床位管理、公寓文化建设。

同时,健全了公寓学生管理组织,拓宽了民主管理渠道。成立了校宿管部,并下设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各楼栋有栋长,各楼层有层长。在宿管办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宿舍卫生检查、安全隐患查处、文化氛围营造、学生宿舍联谊、公寓信息传达、学生意见反映、先进典型建树等工作,进一步强化了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宿舍的民主管理与服务的热情、积极性,使学生公寓真正成为学生的家园,学生成为公寓的主人。

2.推进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创新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方法和手段

我校公寓文化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前进的道路,也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大胆的将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四个因素有力的糅合在一起,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提高公寓文化的品位,使公寓文化具有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提高素质、陶冶情操、锤炼品德,为早日成才打下基础。

①推进优秀文明寝室建设,创建节约型公寓

为了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步伐,加强学校学生的文明修养,推进节约型校园建设,学工处宿管科自2007年以来,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推进文明寝室建设,共建节约型公寓”主题教育活动。此类活动以推进学生公寓文明建设为主题,以充分体现学生寝室在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阵地作用为主要内容,积极发扬优良传统,增强节约意识,共创节约型公寓。

“优秀文明寝室”活动每月开展一次,宿管科对全校学生寝室进行全面检查,对内务卫生优秀、学习风气良好、晚就寝按时熄灯、不使用大功率电器、节约用水用电、爱护公物的寝室进行通报表扬并予以“优秀文明寝室”挂牌;对一学年度连续3次以上被评为“优秀文明寝室”的寝室评为“五星级寝室”;在&ldquo ;优秀文明寝室”、“五星级寝室”的寝室长中评选出“十佳优秀寝室长”等。

为了保证评比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学工处宿管科制定了《学生住宿管理规定》和《优秀文明寝室评比细则》,严格规范宿舍检查程序和考核标准,并接受全校师生的监督。

②建设“示范性”公寓,打造环境友好家园

园区“示范性楼栋”创建活动,即先选择一栋公寓作为试点,继而全面铺开。活动旨在加强对学生的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每个宿舍每天自行将生活垃圾带出公寓,放在指定地点,杜绝乱扔、乱丢、乱吐现象的发生,共同打造和谐、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活动的主要内容有:

(1)所有同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杜绝乱扔、乱丢、乱吐行为的出现,并请大家相互监督。(设有举报电话)

(2)请寝室长安排好卫生值日表,每天由值日生将各寝室的生活垃圾带出公寓,丢在指定的垃圾桶内。

(3)请劳动课任务区分在各楼栋的同学按质按量地完成每一次劳动任务。

(4)请各寝室的同学自觉维护好宿舍门口的卫生,勤扫勤拖,齐心协力,共同打造洁净、和谐的美好家园。

活动的宣传方式:

(1)学工处宿管办在各公寓园区利用橱窗进行了前期活动宣传,并统一制作精美的宣传标语张贴在各个公寓楼层。

(2)经过前期多层次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向各系宿管干部、学生公寓自治管理委员会干部将活动的宗旨和意义宣讲透彻,通过干部向每一个寝室宣传。

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各楼栋的同学们正在逐步适应这一新的管理模式,我校学生公寓的楼道(尤其是女生公寓)呈现出干净、明亮的局面,公寓公共环境明显好转,生活垃圾基本已经带下楼。

3.举办“寝室文化节”,丰富寝室文化生活

大学生寝室是校园文化的窗口,寝室集体作为大学生基本群体组织相对于其他学生组织有着独特的功能和影响。寝室成员长期的共同生活影响着每个成员的生活方式、学习态度、行为规范、价值理念和理想信念,形成独特的寝室文化。为了进一步推进寝室文明建设,营造温馨舒适的寝室环境,校学工处、宿管办每两年举办一次寝室文化节,更好地加强我校学生的文明修养,提高宿舍文化的品位,陶冶学生情操,创造绿色环境,营造温馨气氛,营造健康、活泼、文明的生活氛围,丰富大学生寝室文化生活。

迄今为止,我校已成功举办三届“寝室文化节”,均由学工处主办,宿管办承办,各系协办。第一届“寝室文化节”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第二届以“温馨、和谐、个性”为主题,第三届以“弘扬美德、增进团结、美化环境、展现自我”为主题。通过开展动员大会、寝室形象设计大赛、寝室文化生活作品征集大赛、寝室趣味运动会、“红色之星”党员先进模范寝室创建活动、“十佳宿管干部”评选、“优秀寝室长”评选、“活动组织工作先进个人”评选、寝室文化节颁奖晚会等九个涉及文化、体育、娱乐、艺术、生活等的一系列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和寝室文明建设。

总之,当前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既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给公寓文化发展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更好地构建新型高校公寓文化,进一步发挥高校公寓文化的育人功能,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朱志猛,张显伟.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8(5).

[2]陈益飞.高校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的探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报,2010(10).

篇5

大学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生生不息的发展动力和源泉,体现了大学人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的追求,反映着一所大学的整体精神风貌。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隐性导向功能。大学精神引导大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朝着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方向发展。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不具有强制性,却能使学生产生感情上的共鸣与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大学精神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大学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的隐性导向功能,主要融合在学校各种优秀的报刊所倡导的理念、校园物质条件到精神活动所营造的文化氛围、学校各种制度以及领导工作方式中,给每个校园人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认可学校所倡导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大学精神文化对道德具有激励和凝聚功能。大学精神文化本身具有—种“内驱力”,能对大学师生产生激励作用。大学精神文化使一所大学成为一个共同体,成为一个由理想、价值、荣誉等凝聚起来的教育机构,作为人类精神家园,使人形成一种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大学制度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概括地说,大学制度文化是高校所制定的各种大学规章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制度文化反映大学与社会、大学与政府、大学内部机构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是促进大学物质环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并将其转化为高效有序行动的保证。从大学本身来说,大学制度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规制作用更为明显,而“文化化”的制度或者说制度文化,对学生道德养成的功能作用同样明显。首先,表现在规范和约束功能层面。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思想方式、伦理道德、技术能力、行为规范和知识水平都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并且是环境的产物。学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理念,离不开一定的组织和制度的调控,制度是学生最好的导师,良好的人文环境必须要依靠制度文化来保驾护航。制度文化隐藏在学校的仪式、教育观念、学校管理结构、教育目标乃至心理氛围中。科学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权威性,就会成为集体价值理念,师生员工就要自主地接受它,并认识到这种校园物质文化的价值、功能,防止人为破坏。制度文化具有组织性和规范性。例如,教学制度、培养目标、校规、校纪等都是师生应严格遵守执行的。制度文化是大学教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表现在积淀功能层面。大学治理从表现上看是制度本身,但其本质却是大学制度的“灵魂”即大学制度的文化属性。大学制度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组织制度,区别于政治、经济乃至一般的文化制度,它是一种文化的积淀,体现着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精髓。

4.大学活动文化与行为文化的道德养成功能

篇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5-0054-05

“彰显大学生精神风貌、蕴含大学生行为方式的大学班级文化本质在于文以载道、以文化人。”[1]然而,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在充分发挥释放自由、渗透主流价值、促进对话交往、提升精神品质等功能的同时,也广泛存在着深度异化的问题。因此,探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追问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方式是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必经之路。

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功能

学界对“班级文化”理论的阐释不断深化,诸如,亚文化视角认为,“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成员在学校环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产生的生活式样。”[2]文化综合体视角认为,“高校班级文化是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3]虽然学界研究的视角不同,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其最基本的内涵,主要包含从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三个维度对大学班级文化进行剖析。首先,从社会文化维度,大学班级文化在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传播、借鉴先进外来文化,培育并创新新型文化的同时,将自身与社会文化有机结合,是社会文化发展最为牢固的根基;其次,从大学文化维度,大学文化通过促进、提升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尺度等产生积极影响,辐射到大学的各个领域,推动班级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共同发展;最后,从青年文化维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认同的独特的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以及生活方式的总和”[4]。大学班级文化的主体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纽带,体现着青年人的思维以及对大学班级文化的认同感。虽然不同时期大学班级文化会产生变化,但大学班级文化中始终彰显着青年人特有的气质和精神的价值观。

明确“大学班级文化”的基本内涵是探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对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问题进行分析则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要求。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指在社会文化、大学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响下,发挥其释放、渗透、促进、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过扩宽渠道、凝聚共识、联结生活、选择高雅文化,从而实现班级文化主体的认同和内化。

(一)释放自由功能

“班级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教育的自觉意识与能力”[5]。释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将班级学生追求内心自由、生命自由,成为实现理想、促进班级学生全面发展的真实要义,并让班级文化成为学生陶冶、锻炼、反省、培养的精神摇篮。大学班级文化为学生绽放自由、释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个自由的生态环境。“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释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营造宽松环境、搭建实践平台等方面不断发挥作用。释放班级学生自由主要体现为两个优势:其一,激发班级文化主体的创新能力。自由使创造绵延,班级学生按照新的方式对原有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和联想,从而形成独有的个性特征,进而成为具有创新个性的班级主体。其二,唤醒班级文化主体的自我意识。倡导彰显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人意愿表达的班级目标与正确价值观,使其成为班级学生认同的深层次的行为准则,唤醒班级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渗透主流价值功能

“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就是要千方百计、不遗余力地使这些主导文化进入班级,并被班级文化主体认同和内化。”[7]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把社会主导文化渗透到学生中并被学生吸收、内化的功能。所谓渗透主流价值功能,是指通过班级文化环境、活动等间接的文化形式将正确的价值观进行渗透性引导,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吸收、整合、内化的过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质和素养的功能。一是通过主题渗透。通过理论知识研讨、名师座谈等渠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到教育内容的问题与观点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二是通过实践渗透。利用班级文化活动、社会实践等平台,帮助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引导行动,在行动中渗透知识;三是通过环境渗透。通过硬件环境、制度环境、人文环境以及网络环境的渗透,使其发挥潜在的导向作用。

(三)促进对话交往功能

“大学班级文化的移情、承载和凝聚的功能,会通过各种形式和传播载体,对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3]促进对话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级活动、班级网站等载体,以提升班级学生的对话意识与创造对话情境为前提,借助适宜的主题与时机,促进辅导员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并实现班级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文化的相互联系。首先,提升班级学生对话交往意识,创造良好的对话交往情境。辅导员以“激发者”的身份,鼓励学生彰显个性,尊重学生的心灵世界,从帮助与关怀的视角唤起学生对话兴趣。其次,找准对话交往的主题与时机。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具有正确引导性的主题开展班级文化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思维与言语能力的重要环节。最后,促进精神交流与自由对话。“对话的深层蕴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进人内心世界的丰盈,实现人心灵的陶冶和充实”[8]。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就是以人性为出发点,重视学生独立思考与表达思想的能力,通过知识传授、生命领悟、行为规范等方面,激发班级学生心灵碰撞,产生共鸣。

(四)提升精神品质功能

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着眼于教育者有意识指导和受教育者潜意识接受,主要以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领学生的价值选择、精神品质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级学生追求高层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确的舆论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班级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熏陶和激励的作用。”[9]为此,运用好班级文化形态中的提升精神品质功能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一是培养班级学生的理性自觉,这种独特的理性自觉不仅将学生的生活意义、价值实现与美好生活的普世价值相联系,与校园、社会发展相联系,而且将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班级成员的幸福生活相联系;二是培养班级学生追求卓越、优秀的精神动力,帮助班级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成长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养班级学生审思明辨的能力,引导学生明智地处理社会、班级以及个人事务。

二、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大学班级文化建设,虽有其独特的优势,但在开展的过程中,依然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和问题。

(一)在顺应中逃离自由

在当前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大学管理者遵循着马克思所说的“形成真正集体的前提条件是个人自由,集体不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束缚和绊脚石,而应该成为个人自由的重要条件。”然而,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在顺应中逃离自由”的问题十分突出,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自由”本质内涵的错误解读,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行动上发生了偏差。其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在充满种种利益诱惑的市场社会,存在着在顺应中媚俗的大学班级文化,正如钱理群先生哀叹的“我们在培养极端的利己主义者。”二是将自由等同于绝对自由,也就是无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部分班级学生认为“随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约束是不可分开的统一体,没有绝对的自由,也没有绝对的约束,二者互补互渗。”[10]因此,长期地不能正确地认识自由、理解自由,将导致班级学生认识问题发生偏差、对待事情极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离价值

在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班级文化异化为犬儒文化,一种顺应主义的文化。受网络媒体错误引导的影响,班级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的问题表现得最为突出。“辨不清个人理想与他人理想之间的关系,导致个人主义滋长;重视追求物质生活之梦,轻视对精神生活之梦的追求”[11]。究其深层原因,就是对主流价值的错误认知。其具体表现为:一是功利主义成为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准,使学生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很少关注集体利益。学生在参与活动之前首先考虑的是能否对自己的专业能力、人文素养有帮助,自己的投入与回报是否成正比。“较强的目的性导致部分同学对自己目标以外的其它事情不闻不问,认为参加活动会浪费自己的时间,因而拒绝参与班级活动”[12]。二是功利主义使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形式化。学生认为班级开展班级文化活动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义使价值取向个人化。学生一味地追求显性的、即时的效益,并不考虑对自己长远的影响。因此,学生在功利中逃离价值问题将直接影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

(三)在形式中逃离对话交往

班级文化活动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现形式。但目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着班级文化活动形式化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续性。班级活动只是停留在“活动”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没有多少实际内涵的“空中楼阁”式的班级文化,把大学生的真实生命丢得干干净净,脱离了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创新性。班级文化活动主要以传统的娱乐形式开展,未能实现开展活动的真正意义,“并未为人们提供一种充分体现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为生命意义新的荫庇所。”[14]而且,开展的活动过于重视数量而缺少对质量的关注,导致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倦怠,以及对班级的集体荣誉感削弱。“对待班级文化建设,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号召上,也不应‘大呼隆’运动式地开展,必须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一个思维创新的空间,一个实践的舞台”[15]。因此,班级文化活动是否具有持续性、创新性、主导性将会影响开展的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功能发挥。

(四)在追求外在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对人的内在精神世界的开掘,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支柱。”[1]从当前大学班级文化建设来看,班级学生存在着在追求时尚中丧失精神品味的问题。一是班级学生主体选择具有盲目性,素质具有差异性,认识具有封闭性;二是功利化问题日趋严重,对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体表现为:首先,盲目追求时尚。班级学生呼吁举行以时髦的节目、话语为主题的班级活动,但在活动中却“忽视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在班级塑造中独特的地位,并没有将行为、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的班级文化深层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动中,大学生往往处于“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他们的精神生活并没有因为物质生活的满足而自动地获得相应的补充。因此,在追求时髦中丧失精神品味将直接影响班级文化建设价值的体现。

三、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

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首先是要在保证学生与教师有一个正确定位的前提下,积极扩宽教育渠道,搭建实践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一)扩宽渠道,让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

大学生思想自由释放将直接影响着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整体定位与实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扩宽班级文化建设的渠道,释放大学生思想自由是开展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首先,扩宽教育渠道。通过利用主题研讨的形式,以“国家梦・社会梦・我的梦”为主要内容,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热点进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讨论,以增强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养教育;其次,扩宽宣传渠道。通过利用班级宣传栏、海报、编排话剧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将正确的思想传递给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扩宽网络渠道。“调查显示,新媒体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见,网络渠道成为大学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径,并起到促进教育渠道、宣传渠道的作用。网络渠道主要通过利用班级网站设立“班级文化建设,从我做起”为主题的讨论专栏,为班级学生创造沟通、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并建立专栏维护、监督小组,以保证讨论专栏的持续性、话题的准确性以及班级成员的参与性。

(二)凝聚共识,在尊重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个社会不再有至高无上的文化权威,人们的道德行为也失去了解释标准,造成了价值选择的迷茫、价值尺度的失衡,大学生也只能跟着感觉走”[18]。因此,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础上,回归社会主流价值至关重要。“寻找主流价值取向归位的途径和方法,要在充分认识大学生价值取向多样性、差异性和超前性的基础上,侧重大学生价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强及其与社会主导价值取向的整合。”[1]从班级这一独特的基本组织出发,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回归社会的主流价值是社会、国家发展的重要路径。凝聚班级学生思想共识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将幸福观教育与日常情感熏陶相结合。在日常管理中将正确幸福观传递给班级学生,解决班级学生实际问题。其二是要将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教育与推进生涯规划与发展的针对性活动相结合。班级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分析会、就业技能培训会”等,针对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三是要将培养批判能力与案例分析活动相结合。“在班级文化建设中,同样须经历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与重建”[19]。班级文化建设亦是如此,班级学生更应具有批判能力,班级举办案例分析活动,对社会的话题、行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选择、判断能力,并不断增强学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与自律精神。

(三)联结生活,让大学生有交往对话空间

大学生有交流对话空间是推动大学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素,要从联结学生实际生活出发,拓展主题教育空间,提升大学生交往对话能力。班级是“组织动员大学生围绕教育主题开展教育活动,形成的以依托空间为基础的特定社会场域”[20]。由于创设地点、发展形态不同,班级将拓展班内与班外主题教育空间。首先,班内主题教育空间。班级组建班级文化建设研讨组,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发展、特点、趋势进行探讨与分析,增强班级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题教育空间,以“班级梦,志愿行”为主题,开展“三化”志愿服务活动。基地化。班级在偏远山区学校成立志愿服务基地,帮助贫困学生实现学习梦;团队化。走进社区建立班级志愿服务站,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常态化。以内在建设和外在宣传两种途径打造班级志愿服务文化。通过建立志愿服务制度,结合班歌、班训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级学生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同时以内部建设为核心,班级将志愿服务时刻体现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组建班级一帮一互助小组,实现班级学生共同成长。

(四)选择高雅文化,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创造的智慧和理想,内涵着人本质的全部意义,将对人的情感、价值取向、思维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大学班级文化建设应将提升大学生精神品味作为核心,全面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首先,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责任感的高雅内容,“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正确价值观教育,确立的坚定信仰”[21],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融入班级文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其次,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对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培养。大学生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因此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先要了解和培养大学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们的兴趣与追求,进入他们的精神世界,使其个性联结关系,联结世界,以提升大学生个人的精神品质。最后,要引导班级学生选择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结合的高雅内容,使学生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发挥个人创造性的同时,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应拒绝现世社会的各种诱惑,不能失去自己的灵魂而沦为现实的附庸,从而在帮助学生处理好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的基础上,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品味。

参考文献

[1] 黄正夫,易连云.意蕴、境遇及诉求:大学班级文化的德性审视[J].大学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晓磊.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8.

[3] 马丽华.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刍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万美容.论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5):17.

[5] 张桂生.高校班级建设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杨骞,蒋洪波.大学生自我管理系统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0.

[8] 成雁瑛.论大学教育的对话机制[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9] 海国华.积极建设班级文化 构建学生精神家园[J].中国教育学刊,2008(8):25.

[10] 马海花.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11] 骆郁廷,史姗姗.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课题[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陈志刚,孙长清,赵永吉.探析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7.

[13] 王泓.大学生文化的俗化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189.

[14] 叶薇芳.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思想理论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家园建设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博士论文,2012.

[16] 李合亮,王辉.新媒体与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17] 苏旭东: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主流价值取向的理性回归[J].教育探索,2012(10):124.

[18] 李琰,易连云.基于道德精神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0):4.

篇7

一、大学生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

1.建筑形式及内部功能布局单一:着眼全国高校公寓建筑,基本都是一种模式复制下来,其内部各类使用空间功能不完善,进而大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储存、个人空间也不完善,嘈杂拥挤的居住空间环境很难满足当代各专业学生多方面的情感需求。

2.整体空间布局不适用:上下布局,即学生全部在上铺休息,生活设施等都放置在下铺,下面的书桌、书柜、衣柜等功能设置能够满足的学生的基本生活需求,但是上铺由于距离墙顶较近,学生在铺设被褥等极为不便,所以怎样人性化的考虑这种使用关系我么应当考虑的。空间纵向布局,动静皆宜,空间较为开敞,学生休息学习互不干扰;缺点是学生缺乏私密性的领域,集体共占整个公共休息空间。如果横向布局,优点是学习区域不仅光线好,剩余的空间还可作为研讨、相互交流和娱乐等集体性活动的地方;不足之处是两个床铺之间的空间较紧密,储藏空间严重缺乏,学生生活起居等行为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国内大学生对公寓居住空间设计的情感需求

1.大学生特殊的生活方式

多数大学生是第一次融入集体独立的生活。这种生活方式决定了在进行大学生公寓空间设计的时候考虑到结合他们的情感,进而有方向、有指示的完善他们目前的居住环境。“如果没有另外一些兴奋点让他们从这些个人忧虑当中排解出来,仅靠心理辅导是作用不大的。这个公共生活的欠缺如果继续存在的话,会有不好的影响。”所以当代大学生的课下生活应该是丰富的、多彩的,充满一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青春精神”。从客观上看,大学生活中,学生需要按照学校的相关条例去进行时间上的安排,上课学习与休息、娱乐的时间也具有一定的规律;从主观上看,当然也不排除一些时间是由自己支配和把握的,从而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独立学习思考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的能力,以及社会交流与人建立沟通的能力等。所以大学生的行为方式按行为科学来分析,有以下四个主要特征:(1)规律性与多样性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学生公寓是重要的课余生活区域。学习、休息、集体活动等均在生活区内进行。大学生的生活有其规律性,学习与起居的时间学校是有明确规定的。同时,大学生活也是丰富而多姿多彩的。所以学生需求的多样化导致行为的多样化。然而这就要求提供多种设施与这些行为活动相适应,为丰富多彩的活动创造可能。(2)集体性与私密性大学生不仅在指定的教室进行集体学习及研讨,在日常生活中,集体的生活对学生全方位兴趣的培养起重要作用。“我们可以发现,今天的社会非常注重团队精神,不要说公司,就是在大学你搞研究,都是形成各种各样的团队。有些人很有天分,但是他不善于与别人交流,也就不善于与别人合作,这就无法担当大任。”因此,学生公寓的设计要创造多种层次的集体交往空间,考虑到当代大学生的集体需求。虽然大学生活中应注重集体协作精神,但是大部分时间是靠个人支配的,需要有私密的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及钻研。我们比较常见的在学生公寓中学生安装布帘的现象映衬了私密空间设置的必要性。

2.大学生在公寓空间中的心理特点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人的需要与心理发展的理论,“需要的层次越高就越涉及他人与社会。”大学生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自我意识逐步成熟:“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随着自身身心的发展,他们不愿因循守旧,勇于变革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建构自身知识体系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其旺盛的精力和敏锐的洞察能力为他们学习新知识提供了有利条件;注重社会交往: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是容易接受别人亲密关系的时期。所以这一阶段是大学生进行周边关系交往的最佳时期。

三、大学生公寓情感化设计体现

1.适宜大学生生活交流的空间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大学生在居住空间内进行的多样化的基本活动也就体现了着他们居住空间布局的灵活性以及多样化,需要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从大的方面来说要具有较开放的集体公共空间和较为私密的个人空间,创造出动静皆宜的空间。从使用的频率基本上来说包括休息空间、集体学习空间、娱乐空间、个人生活空间(储藏空间等)和生活辅助空间(包括阳台和通道等)。为了更有效地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它们当中可以有重叠和穿插。

2.情感化空间设计考虑婚姻情况

2004年教育部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在校大学生只要符合我国《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条件即可结婚。因此,学校应考虑已婚在校大学生在使用学生公寓空间功能布局上和其他学生的不同,适当为已婚学生公寓进行人性化设计,例如增添一些必要的生活空间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例如厨房等空间以方便已婚学生生活的需要。“已婚和未婚的学生分开居住,便于校方后勤管理,也是人性化制度的体现。”

3.情感化空间设计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

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情感化的居住空间设计,理工科专业和艺术专业的性格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挖掘他们各专业的兴趣点,在居住空间设计的色彩以及功能布局、家具配备上都体现他们之间的差异,能够满足他们对自己起居空间的基本需求。可以适当考虑不同专业的学生在住宿分配上能够科学的分配一起,例如,环境艺术设计的学生和视觉传达的学生如果能在一起生活学习、一起交流,便于这种多学科进行交叉性学习,更利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总结通过对大学生公寓环境,生理和心理,行为不同方面的影响,考虑大学生的行为模式特性,讲究多样性和创新性,以及人性化进行方案的设计。

作者:秦方 郜四勤 单位:郑州轻工业学院

参考文献:

篇8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导向功能是指大学校园文化可以通过自身各种文化要素集中、一致的作用,引导师生员工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使他们向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包括领导集团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办学理念、学校定位、管理理念、人才观、教育观、发展观、质量观等,这些价值观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是通过规章制度、工作计划等来具体体现的。在校园文化中,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是处于主导地位的,它决定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所以,校园文化中蕴涵的领导集团的价值取向直接制约着各种管理行为,管理实践中的所有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实现领导集团所确定的预定目标(价值取向)来展开的。师生的价值观是校园精神的内核,制约着师生理想的产生、行为的选择,构成他们的活动方式和目标,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体现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

二、大学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一个学校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源于学校绝大多数成员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然而,这种认同并不是天生的,是学校通过灌输、教育、约束等多种途径逐步达成的。学校管理和学校领导的实践证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全体师生员工对大学校园文化所创造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行为规范等,尤其是大学精神的认同过程,也是校园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的过程。

1?郾学校的校训、校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等对学校的成员时刻发挥着陶冶情操和规范行为的教育作用。

2.教育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实施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学校价值取向最直接的反映,也是管理过程中规范各成员行为的依据;规章制度从制定到变为绝大多数成员的自觉行动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校园文化中的环境因素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幽雅宜人的校园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仅彰显着学校集体的审美取向,而且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精神境界、审美情趣、集体意识的培养等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三、大学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

校园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文化传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旦校园文化的价值体系为绝大多数校园人所认同,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强大的同化功能。这种同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文化传统的影响和同化作用。文化传统实际是建设校园文化的过程中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先进的、优秀的观念、价值取向、管理模式及物化形态的文明成果之总和。文化传统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沉积并经过历史检验的。因而,文化传统对师生员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凝聚力和同化作用。

校园文化的同化功能还体现在行为示范上。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园文化通过示范而体现的同化作用主要表现为领导集团的行为和学校成员的行为的相互作用。领导集团的行为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演示;学校成员的行为则是对学校价值取向的认同。在领导集团行为和学校成员行为产生的影响合力下,任何不同价值取向的言行都会被逐渐削弱,且最终被同化。

四、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的规范约束功能,主要通过有形的与无形的规范和约束两种形式来规范、约束人们的行为。有形的约束主要通过高校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等来规范师生的行为;无形的约束主要通过校园精神辐射作用体现出来,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管理、制度、纪律的控制作用所不能替代的。校园文化主要借助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情操,这种观念形态的东西虽不具有强制性,但却能引导学生产生感情上的认同,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和强大的感召力,促使他们去主动地完善自己,适应并改造社会。校园文化对个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点。从根本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继承和传递,它融化在学校这个集体的血液中,积淀下来并一代代地传递下去。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这种强大的规范约束力量,使受教育者在日常校园生活中完善了个性,促进了创造力的发挥,并为其今后走向社会打下了全面的、良好的基础,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大量的管理实践证明:在一些条件下,这种来自校园人“内心”的价值约束比行为的约束更加有效。

五、大学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

校园文化的激励功能的实质是解决动力问题。价值观作为校园文化的核心,一方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在指明方向的基础上,还表现为一股推动力量,推动师生员工朝向校园文化所倡导的方向不断努力,从而起到激励的作用。另一方面,价值观本身就是驱使人们努力朝某一方向前进的动力。因为价值观指向的是未来的目标,它不是一种对“实然”的事实描述,而是一种对“应然”的理想设定。无论是对教职工,还是对学生,这种理想目标都具挑战性和激励性,能激发他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从而促使其努力实现更高的目标。

校园文化就其短期影响而言,它能形成对教职员工士气的激励、鼓舞作用,会帮助学校克服暂时的困难和挫折,从而形成学校良好的环境氛围;从长远发展来看,校园文化对于一个学校的成长壮大更是起到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成为影响学校发展的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高校管理者,尤其是中层以上干部,都应深化认识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努力学会以学校核心价值观去建设校园文化,去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积极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多种管理功能。

参考文献:

[1]李雷.校园文化的管理功能[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篇9

1.2大学体育的制度文化。制度文化包括高校体育制度、教学规程、体育规则、体育评价制度以及相关规章等,属于制约性的文化,使得体育教育中的教与学有章可循。比如体育教学制度对教师实施教学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进行明确的规定,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体育竞技规则是人类长期进行体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项目规则,对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规范体育行为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之,制度文化是大学体育文化的中层文化,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和习惯,树立学生坚定的体育信念和价值追求。

1.3大学体育的行为文化。文化行为包括体育宣传、竞技比赛、群体活动等,高校可以通过创办运动会、专项体育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丰富校园体育文化,营造一个活跃、生动、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比如通过宣传横幅、宣传活动、宣传单等方式扩大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使体育文化观念深入学生的心间,促使学生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体育的教学质量。

1.4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大学体育的环境文化是高校实施体育教学的基础条件,包括学校的体育器械、体育场馆、体育教材等,是大学体育文化实施的物质基础。高校体育文化的发展依赖于环境文化的发展和完善。因此,高校应当加大投资力度,增设充足的体育设施,建设完善的体育场馆,提高环境文化的价值,促进高校的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二、大学体育文化的功能及拓展

如前文所述,大学体育文化结构内容丰富,是一个开放性、可创造性的结构体系,通过有机整合创新,可以充分拓展其相配套的功能,提高大学体育文化的影响力度,促进大学体育文化事业和谐稳定发展。

2.1大学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大学体育文化功能不仅局限健身的功能,其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竞技规则、民族精神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具有教育功能。通过学习体育文化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民族荣誉感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并指导师生正确的进行体育锻炼,规范的参与体育活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教育功能可以陪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2.2大学体育文化的体验功能。大学体育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不同,其教学过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丰富的实践体验对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和学习,属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教师或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通过身体和心理对活动进行深刻的体验,感受其中的文化和乐趣,在获得肢体锻炼的同时享受到体育活动带来的情感刺激。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情感体验功能,使得师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活动情感的愉悦和满足,进而产生个性化的精神、文化、价值取向,对于发展师生的体育特长和个性意义重大。

2.3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高校是传承文化、构建文化、创造文化的特殊社会组织,而大学本身是文化发源和创新的源泉,而丰富的体育文化同时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所在。因此,大学体育文化具有生成功能,是对体育价值观、精神主旨、活动方式、体育竞技规则等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能力。大学体育文化的生成功能是高校适应社会文化发展而自觉形成的驱动能力,促使高校体育文化不断的随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进行更新,达到与社会精神文化高度吻合的最佳状态。当前,国民体育健身意识不断提高,时代赋予大学体育的使命不仅局限于对高校师生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更应该衍生成社会全民健身锻炼的局面,达到提高我国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

篇10

[7]赵笛.大学图书馆能否向公众开放[N].青岛日报,2007

-08-31:2.

[8][9]石银, 关俊华. 刍议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J].文化研究,2009,(27):224-225.

[10]闫真.大学图书馆服务社会的系统思考[J].晋图学刊,2007,(6):53-55.

[11]Peltz, Richard J.Pieces of Pico: Saving Intellectual Freedom in the Public School Library[J].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Education and Law Journal,2005: 103.

[12][15]王彩云.论高校图书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0,(1):26-29.

[13]榻. 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积极作用促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科技信息,2010,(17):726.

[14]陈凤琴,潘梅. 信息视野下研究型大学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分析[J]. 现代情报,2007,(11):95-97.

篇11

校园活动文化是指在校园精神文化的指导和校园制度文化的规范下开展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是以各类“活动”形态表现出来的彰显学校办学精神和办学特色以及师生个性发展的一种校园文化形式。校园活动文化包括校园一切文化活动,它是校园文化中内容最丰富、方式最灵活、表达最直接的校园文化形态。校园活动文化按其活动的内容可分为:宣传教育活动、文娱体育活动、课外科技活动、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技能拓展活动、志愿服务活动、文明校园创建活动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文化,不仅对于培育大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团结合作精神、塑造健全人格、促进全面发展等都具有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而且也是加强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由思想上认同外化为自觉践行的有效切入点。把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融入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可通过开展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格调高雅、富有特色的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诸如通过开展大量体现校园日常生活的各类活动,包括文体竞赛活动、专题报告或演讲活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公益服务活动、文明班级创建活动等,通过开展集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各类大学生社团活动,以及通过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等,切实把包括共同理想教育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于各项校园活动文化中,发挥校园“活动”文化的熏陶、凝聚和激励作用,引领大学生对共同理想形成思想共识和情感认同并转化为自觉行动。加强高校校园活动文化建设,进一步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应注重提高校园活动文化的品味和水平,增强校园活动文化的品牌意识,确立校园活动文化品牌战略。为此,应注重采取以下相应对策:(1)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科学管理。学校各级党团组织应重视和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校园活动文化健康开展的管理体制机制,校党委宣传部、共青团和学生管理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强化科学管理和指导,促进校园活动文化的规范化。(2)积极加强引导,注重活动实效。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和引领作用,邀请校内知名专家、教授做专题教育报告、担任相关活动的评委或颁奖嘉宾;根据各社团的特点,聘请有关教师和社会知名人士作为社团的指导教师,加强对社团成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社团活动的水平和感召力。(3)强化激励措施,吸引学生参加。积极发挥大学生在加强校园活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激励机制,把参加校园活动文化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评先评优等奖励的条件之一,激发学生主动参加校园活动文化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总之,通过开展各项寓教于乐的校园活动文化,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在各项“活动”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陶冶情操,确立和不断巩固共同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三、着力使大学生共同理想教育与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相结合

篇12

培养一名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医术精湛、医德优秀的医学人才,是高等中医院校工作的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高等中医院校与其他医学类院校不同之处在于,高等中医院校还秉承我国传统的中医文化精神,是中医院校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高等教育工作对象的一个显著特征,在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开展中医文化教育是高等中医院校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从专业教育和行业特色角度的分析

中医学专业不同于其它专业,其产生根源和学习过程与中医文化密不可分。中医文化也就是指有关中医的思维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生活方式、文学艺术,甚至一些影响深远的事件等。[1]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中医文化对中医院校大学生来说,是伴随着他们学习和今后工作的精神基础。中医文化蕴涵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人文精神影响了中医院校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医院校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首先要具备一定的我国传统文化知识基础。中医学的和谐观体现在中医辨证施治的各个环节中。[2]中医文化中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注意调整阴阳的平衡观;动静结合的恒动观有助于培养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辩证思维,也将影响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世界观。

(二)从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角度分析,中医文化教育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1.从对人的教育角度分析,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医道不仅仅是治病之道,它关涉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关涉到我们对宇宙万物整体的认识。于是,一个独特的,不同与其他医学的一种新型医学就是在这样的人文背景下产生了。

2.中医文化倡导“悬壶济世、大医精诚、以人为本”的伦理道德。“人命至重,有贵千金”的救死扶伤精神是中医医德观的体现。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名利思想“此医人之膏育也”,作为一名医生必须“无欲无求”、“志存救济”。张仲景的医德[3]观完全体现了中华民族以“仁爱”为核心的传统美德,形成以“仁”为核心的职业道德。中国医学史上著名的“医乃仁术”的命题,充分体现了医疗实践的伦理价值。

可见,中医文化的内涵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要达到的目标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当前高等中医院校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从目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待中医学和中医文化的态度看,有的学生不热爱中医专业,不相信中医、学习不认真、缺乏职业道德和人文精神,更不愿意去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有的学生毕业后不愿意从事中医药事业,而已经走上中医业岗位的人员,他们的中医文化知识和底蕴不能让人满意,这样就难以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从业人员。形成这些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新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给中医文化教育带来了挑战

1.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化和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和多元文化背景下,给中医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带来了挑战,也给高等中医院校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现代中医大学生,进大学前接受的主要是以现代科技文化为主的教育,再加上他们从小就接触了大量的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一旦接触到精气、阴阳五行这些传统理论,自然就会与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发生冲突,容易导致认识上的困惑、理解上的偏离,甚至对所学专业失去信心。

2.此外,近代以来一直没有消除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带来了危机。近代百年曾有过三次关于中医废存的论争。在中医文化发展过程中,近代以来的中医废存之争给中医文化的发展带来了危机和困境,同时,也给中医院校大学生中医文化教育工作带来了一个新的课题。

(二)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中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现代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的偏差也是导致中医文化教育淡化的主要原因。面对强势西医的冲击,现代高等中医教育应该遵循继承与创新并举的原则,在坚持中医传统理念、保留中医精髓的基础上,学习借鉴西医学的先进技术和方法,以培养具备传统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等中医人才为目标。然而,目前高等中医教育强调掌握中西医两套本领,即“两条腿走路”,这种教育模式使得高等中医教育正在丧失中医特色。同时,因有限的教育时间变得更加有限,也就决定了学校的目标定位和质量标准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中医文化教育的淡化。

1.中西医课程同时开设的教育模式,冲淡了中医传统理念的确立和中医特色思维方式的养成。由于就业压力和中医创新发展的需要,现代中医院校普遍开设西医课程,中西医课程开设比例普遍达到了6:4,有的甚至达到了5:5。[4]这种教育模式也造成了中医思维模式养成的滞后性。

2.传统人文课程开设不足。从中医院校目前开设的课程结构来看,人文素质类除必须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外,某些院校也探索性的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了一些医学人文课程,诸如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但作为中医学文化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史》、《中国古代哲学史》等课程则普遍没有开设,或者也仅仅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3.中医学术研究“西医”化。近年来中医学术研究严重偏离中医传统,走上了西医化的研究道路,中医科研在中医现代化的光环下,被“异化”为采用西医的实验方法对中医的印证性研究,却放弃了经典著作的研读,忽视了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中医文化教育工作面临的危机与挑战,高等中医院校工作者不仅要从意识和理论上重视中医文化教育工作,也应在实践中加强中医文化教育工作:

(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对中医院校大学生进行中医文化教育的主阵地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体现中医文化教育,提高中医文化育人效果课程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要加大传统文化课程比重,形成对中医大学生进行多学科的中医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将专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医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相关知识教育课及在其它学科中渗透中医文化思想。

(二)在校园文化活动突出中医文化主线

大力发展中医文化,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必须构筑浓厚的文化氛围,积极开展学习中医文化相关社团建设,定期组织中医文化等传统文化讲座;在校报、网站等媒体开设专栏;开展征文比赛等方式,让学生潜移默化接受中医文化的精髓,在继承祖国医学的同时,也得到品性的培养和锻炼;在人文素质教育中侧重进行医学人文与中医文化教育。

(三)在科研活动中重视中医文化研究

中医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突出中医文化研究的地位与作用。中医院校应注意培育中医文化科研队伍;在各类各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申报中,加大中医文化相关课题的申报力度;撰写和发表高质量的中医文化研究论文;培育和建设中医文化研究与教育基地;指导大学生学习和研究中医文化。

(四)在中医院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传播中医文化

鼓励中医院校大学生走出校园宣扬中医文化,引导中医院校大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在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教育中融入中医文化内容。

进一步发掘中医文化,结合时代特征,对中医文化进行扬弃,找出时代背景下中医文化的合理内核,将中医文化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培养工作有机联系起来,进一步探讨中医文化与中医大学生的教育工作的联系,探索将中医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内化到中医院校大学生培养工作中的手段、方式,对中医院校大学生开展中医文化教育,培养具有中医文化精神的中医药从业人员,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3]曲黎敏.中医与传统文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3,15.

篇13

一、大学校园文化的含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具有独特凝聚力的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师生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积淀过程,是学校全体成员同心协力、长期坚持、不懈努力才能完成的。校园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校园文化是指学校这个组织全部存在方式的总和,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反映着学校的校园风貌、办学特色,表现于物质精神、内容形式、课内课外、组织制度、师生关系等各个方面;狭义的校园文化则只是指学校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风为灵魂的第二课堂、课外文化艺术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教育。

(一)物质文化

物质文化主要是校容校貌,如校园的建筑风格和布局,室内外的绿化、美化、净化等;还包括行政装备、教学实验设施,如办公设备、教学实验仪器配备;另外,传播特定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也包含在内,如经过精心布置的教育教学场所,张贴在适当场合的具有鼓舞性的标语、口号、名人名言、各种人物肖像、有纪念意义的碑铭、人物雕塑、校史陈列室等。校园物质文化属校园文化的器物层,是校园文化的物质体现。

(二)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校园管理制度、宿舍管理制度、勤工俭学制度、奖励制度、社团活动制度等以及校园内独特的风俗、礼仪等等。这种制度文化形态使得校园环境能够对学生实施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全面教育,保证学校的教学、生产、科研、生活等各项工作与学习秩序,从而对学生起到控制和调适的功效。

(三)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如学校的传统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气氛以及代表学校主流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理想信念等观念形态的东西。这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综上可以看出,校园文化指学校的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培育、形成,并且共同遵循的一种价值、目标、信念和行为规范,以及相应的一种环境和氛围。它既是一种管理文化,更是一种教育文化,还是一种组织文化。校园文化的形成是从外化到内化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员工和外界的认可。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个历史积淀的过程,是一个主动营造的过程。

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亚文化必然对古往今来的价值观念、知识体系、道德标准、行为模式、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从而实现对学生个体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校园文化就如引路的旗帜,引导着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和方向。

(二)规范功能

校园文化中的精神、道德、制度、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可以内化为个人自律意识和自律行为,直接起到规范和约束学生思想行为的作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是外加的行为规范,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它维护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也促进学生养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的独特节日、典礼、仪式和特殊的习俗,则是学校群体价值观和群体行为规范的另一重要体现,影响是间接的。往往通过暗示、模仿、从众、集群和舆论等群体心理的作用和影响来约束和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例如,进入图书馆、阅览室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场所,阅读气氛的要求就迫使学生遵循这里的规则。

(三)陶冶功能

墨子说过:“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处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之中,会给人以无形的力量,激励和感化大学生开拓进取、积极上进。例如,清华大学经常邀请在各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回学校作关于励志成才报效祖国的报告,这在精神上便对在校学生产生了强烈共鸣,促使他们奋发图强。这就使得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灵的感染、情操的陶冶、哲理的启迪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发生变化,甚至转变原有的思想并提升正确的思想。

(四)凝聚功能

优秀的校园文化富有吸引力,能够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内聚力和群体意识。如目标、价值、理想、信念、共识、同感等,为解决矛盾冲突提供了正确准则与良好氛围,唤起和激发师生对校园文化的情感归向。许多报考北大、清华、复旦、武大、交大、南开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及其家长,就是被这些学校的良好的社会形象和优良的校风学风所吸引,一旦入校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又像一种粘合剂,将万余师生凝聚为一个朝气蓬勃的整体。

(五)调适功能

校园文化的调适功能不仅表现在物质文化环境上,也表现在精神文化环境上。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形象地比喻为“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并指出:“用环境,用学生创造的周围情景,用丰富的集体精神生活的一切东西进行教育,这是教育过程中最微妙的领域之一。”造型优美的建筑物,协调的装饰,与绿树、鲜花、丛林、景观相映成趣,折射出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反映校园的独特风貌,不仅能给师生员工带来舒适愉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又能使师生调节情趣,消除内心抑郁。同样,良好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心理氛围、文娱活动也能对师生的不良情绪起调适作用,使人心旷神怡,身心放松。

三、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应注意的问题

(一)以“和谐”为基本理念

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高校应把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作为大学生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重要使命,构建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校园文化。和谐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人格和尊严。

(二)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

高校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理应成为整个社会的典范。建设和谐有序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依法治校是必由之路。依法治校就是民主在高校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校得到贯彻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依法治校就是学校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依法得到妥善协调,学校内部矛盾依法得到正确处理。

(三)突出民族性

大学校园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而先进文化又总是代表着民族的根本利益,体现出民族精神的本质风貌。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主要是靠崇高的民族精神。概括地说,我们的民族精神就是勤劳勇敢、和平友好、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就是团结一致、前仆后继和敢于胜利的精神。建设大学校园文化,必须突出民族性,用民族精神强化育人意识,完成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