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人居环境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乡土文化的内涵特征
我国乡土文化源远流长。乡土文化是华夏民族得以繁衍生息的智慧结晶和精神寄托,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文化的唯一特征,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优秀的乡土文化既表现了乡民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和审美情趣等,体现了乡村和谐为美的社会伦理思想,强调了人与人的和谐、家庭和谐、邻里和睦到社会和谐,又体现了乡民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还体现了乡民勤劳、朴实、热情、开朗、健康的品质特征,民族性情尽显其中,更体现了乡民崇尚劳动、尊亲敬祖、敬老敬贤等传统伦理观念。所以,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无论是制度的还是生态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已深深地融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血液之中。因此,乡土文化具有以下内涵特征:
1)乡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延续力。
纵观世界上各个主要的农耕文明,大都发生过中断或衰落,唯有我国的乡土文化从未中断过,它一脉相承直到今天。
2)乡土文化是一种农耕型的文化。
这种形态的文化,不仅在意识形态上使农民群众形成了重农、尚农的思想,而且在社会心理和行为上也产生了深刻影响。
3)乡土文化是一种开放型文化。
它总是能够积极地吸纳和融合异质文化,而不是盲目地排斥或应付。
4)乡土文化是一种和文化。
这种和主要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我身心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
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灵魂,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乡土文化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之间的联系又是密不可分的。新农村人居环境受乡土文化的影响,又是乡土文化在物质环境和空间形态上的体现,是乡土文化的写照。由于乡土文化具有延续性的特质,因此可以根据需求从乡土文化当中找寻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素材来获得设计的思想源泉。同时,乡土文化作为乡土生活方式的一种载体,在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时也是对新的乡土文化的创造和完善。即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一旦形成,就会对该地域人们的思想、心理、行为、生活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形成新的乡土文化情景。不同的乡土文化反映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上会产生不同的人居环境风格。
2乡土文化的作用
乡土文化使设计者在认识理解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乡土制度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转化为设计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产生深刻的影响。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文化根基。
乡土文化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记录着乡土文明发展的轨迹和特殊性,承载着乡村的历史和传统,聚集并沉淀为一定的社会密码,是传统农业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原生态文化。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必须从中吸取营养,寻找设计灵感。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模式或载体的选择,只有与当地的乡土文化相结合,才能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由此可见,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根基。
2)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导向作用。
乡土文化导向功能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乡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与乡土精神文化,发挥着无形的导向功能,能够为设计者提供方向和方法,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者的设计思想和设计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他们面向农村美好未来,以农民、农业、农村即“三农”整体利益为重,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业为重,使设计者自发地去遵从,把“三农”与设计者的意愿和愿景统一起来,从而促使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更加符合“三农”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农民、农业、农村整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起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农业、农村树立大局观念,支持和配合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的设计。因此,乡土文化就像一个无形的指挥棒,使设计者自觉的按照农民、农业、农村要求去设计人居环境。
3)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乡土文化具有传承的作用。乡土文化一旦形成,就会薪火相传、稳定延续下去。今天的乡土文化,是建立在对传统乡土文化的传承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优秀的乡土文化凝聚了乡民世世代代的智慧,是乡民赖以生存的精神力量。乡土文化的传承表现为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等方面的传承。所以,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不能无视这些宝贵财富的存在,不能离开对乡土文化的传承,否则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对乡土文化的传承要批判继承,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对于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又积极健康向上的内容,应继承和发扬,对不符合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要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
4)乡土文化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具有指导调适的作用。
乡土文化中有乡土奋斗目标、乡土的行为规范和乡土的共同价值观,这些都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有着强烈的指导作用。它让设计者明白自己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哪些地方该发扬,哪些地方该规避,为设计者指明了调整和适应的方向。通过这些指导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设计者明确工作意义和工作方法,从而提高设计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的运用
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挖掘乡土文化元素,尊重当地自然与人文印迹,坚持可持续发展设计理念,实现人居环境设计与人的天人合一。乡土文化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
3.1对乡土物质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物质文化中有乡土山水风貌、乡土聚落、乡土建筑、民间民俗工艺品以及乡土地貌、乡土气候、乡土植被、乡土材料、乡土色彩、乡土符号等元素。它是在乡土地域范围内自然产生,且能被设计者利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带有乡土文化的真实性和朴实性,对节约新农村人居环境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对乡土色彩的运用。设计者在进行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前要深入了解当地农户的风情民俗,体验当地的生活环境和场所精神,运用乡土地貌色彩、土壤的色彩、植物生态、人文内涵、天空、大地、山林、水体等自然物质实体固有乡土色彩,挖掘出当地的乡土色彩,并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去,使得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富有乡土气息,创造出独具匠心的色彩映像。乡土色彩对整个造型赋予了乡土个性语言,它是造型要素无法取代的。又比如对乡土符号的运用。设计者将乡土符号作为物质载体,再结合当地的风情民俗,并以艺术的造景手法运用到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从而设计出能真正体现乡土文化特色、个性突出、生态和谐的新农村人居环境。还比如对乡土材料、植被的运用,呈现出的是自然美。取材于大自然的石材、植物、木等自然材料,通过造景手法处理使普通的材料变得不普通,利用地产的瓜、果、梨、桃等水果或蔬菜作为绿化设计素材,使之成为新的景观观赏对象。同时那些乡土建筑凝聚了历代民间建筑设计师的灵感,体现了民俗风情与乡土文化,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设计者应重视保护乡土建筑,注重从乡土建筑的布局、墙体、屋顶、门窗和其他细部中吸取地域元素,让新农村人居环境与乡土建筑和谐共生。
3.2对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看得见的东西是它的物质文化存在形式,那些看不见的是乡土精神文化,它飘离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载体之外,隐藏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形式的背后,透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物质文化所反映出的传统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文化、心态、审美情趣、设计理念、设计思想、创作手法、设计方法等,是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乡土精神文化。而这些共同思想、价值观念、基本信念、乡土精神、农耕传统、地域风情和民间技艺是乡土精神文化的精髓,可以作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主题和设计理念,通过新农村人居环境载体设计,去营造空间环境,不仅能体现乡民的意识观念、审美情趣、心理需求和行为方式,同时还将反映蕴含在其中的深层次的乡土精神文化内涵。因此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乡土精神文化特征的表达,重在意境、神韵、场所精神的塑造上,在潜移默化中将地方的风俗遗存、生活模式、传统空间格局传达出来,作为一种乡土精神文化特色的见证。
3.3对乡土制度文化元素的运用
乡土制度文化介于乡土物质文化与乡土精神文化之间,相对于乡土精神文化而言,更具有外观的凝聚性、结构的稳定性和时间的延续性,它既起着规范乡民行为和办事规程的作用,也起着规范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作用。乡土制度文化为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提供了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设计规范,这些共同的设计准则和规范反映了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的共同意愿。同时,乡土制度文化是非物态文化,它的乡村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乡土纪律制度、乡土道德准则、乡约村规等,有利于增强设计者的文物保护意识,了解乡村的发展历程,知晓先人留下的文物古迹,促使他们增强保护文物的意识,使之合理利用乡土物质文化、乡土精神文化和乡土生态文化资源,以乡土制度文化为切入点,引导设计者对新农村人居环境进行设计。如以乡土生产生活组织方式为物质载体,引入当地农业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乡土材料,如古井、水车、石磨、古树等器物和农耕文化的簸箕、斗笠、锄头、风斗等原生态的生产农具经过艺术化的处理,充分展现乡村特有的艺术美。
3.4对乡土生态文化元素的运用
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应有效利用乡土生态文化元素。因为“环境的背后蕴含着千百年来生态演进的历史和文化发展变化的历史,它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经过了千百年来的改造,深深打上了人的实践的印记,成为‘人化的自然’”。然而,目前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缺乏对生态文化必要的尊重,对其运用还比较薄弱,大多以损害乡土生态文化为代价,过度的设计已造成乡村资源浪费。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是发展乡土生态文化、建设乡土生态文明的需要,设计者必须站在国家目标和发展战略的高度,有效地运用乡土生态文化资源,在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遵循生命的规律,把地形、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微生物、土壤、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土地、人口、体制、文化、历史等组成一个多维的复合生态体进行设计。也就是说,设计者要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充分考虑,合理安排乡村土地及地上的物质和空间,创造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整体优化和美化的乡村人居生态系统,为农户创造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篇2
1.2环境心理学理论所涵盖的必要要素分析
虽然环境心理学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环境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因素,学术界有着一致的认可。这主要的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心理环境。本节就此三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主要载体,围绕着整个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主要的包括水体、土地、植被、动物、矿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等等,这些物质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条件。第二,建筑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着人雕刻自然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创造着艺术形式,而这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还是属于洞穴,虽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创造物,但是因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变得温暖而更具人性化。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的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类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第三,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详细分析,其实心理环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环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烦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同样的环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温和的。
2与当代人居区域环境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因此,遵循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说环境心理学虽然的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模糊的,但是在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2.1生态知觉理论
所谓的生态知觉理论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较看重人的先天遗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指人的直觉是一个过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主要的包括娱乐、安全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对环境的好坏而产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们一般的都会选择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充足的水源,人们将会选择逃离该区域,另寻去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与环境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这就符合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对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由EgonBrunswik提出,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现实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这就必然与人类的后天学习能力相挂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解决生活环境的问题。比如就客厅来说,从后天的知识结构中人们会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种设计理论,主要的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功能,并潜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对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出比较大而且边缘比较广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小区进行景观覆盖,其实潜藏的功能是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2.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没有具体的理论内容,但其主要的对形式和内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如果在小区的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环境处理法,环境就会被规划成合理的族群,塑造丰富的景观。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结合以上三种设计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景观的实际操作,对以下两个特殊场所进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间的设计上,主要的应包括座椅、凉亭、方桌和简易运动设施的基础建设,并注意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因老年人性格各异,设计者要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闲和娱乐等等的需求,提供观赏和园艺种植场所、简易运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并设置专门的老人托管所,为老人的安全负责。
3.2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心理素质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该注重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所的设计,在位置上应该远离车道、过道、走廊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条件考虑在内,以缓解因过度吵闹而造成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篇3
小区景观是居住环境主题,是对自然环境的恢复和对城市环境的补充。小区景观设计范围包括所有空间环境构成因素,如各种休息设施,植物配备以及停车唱,公共服务设施等。
在进行景观设计的时候,不能拘泥于一种风格流派,而是应该视具体条件和构思而定。我们的追求是要追求宜人、舒适、富有美感的居住环境。创造出一种可参与,可观赏,轻松有情趣的居住空间。以下是我们进行居住小区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
(1)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的需要为导向。设计者应该更多地从人体工程学,行为学以及人的需要为出发点。
(2)融入生态设计的思想
生态设计思路的融入,使我们更多的考虑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设计从单纯的体现功能最大化到考虑居住环境的整体生态性转变。
(3)追求生活情趣
紧张的人或使人们愿意在工作之余有更多的休闲和放松。
(4)强调可参与性
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设计,创造视觉效果是其一个目的,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居住者的使用。所以我们在设计时要强调人的参与性。
2.人居环境与居民行为心理
一般来说,人的居住环境是由众多因素构成的:树木,草坪,雕塑,喷泉等。这些因素都有明确的功能与意义因此我们在进行居住环境设计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每个因素的功能和意义,才能做到真正设计出适合人居住的环境。
人类有着复杂的行为模式。在居住环境中的活动也一样(这里的居住环境主要是居住小区的环境)。而在人类复杂的行为模式中,在居住环境中的行为却是以步行和坐下这两种基本行为为基础的。为了弄清楚怎样的小区环境才适合居民的活动,应该这两中人类最基本的行为---坐下和行走入手。
人居环境新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人居环境需要以人为本,人与环境相和谐的新理念,新思维。人居环境是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复杂的系统,拥有着边缘学科的特点。根据以上特点,人居环境应是地理、城市规划、社会、生态、人口、园林、环保、建筑等学科的互相渗透。
新理念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1.在水景设计中的应用
水具有两个重要特点,一是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可以在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直接接触到水。
水的第二个特性是:在常温下水是一种液体,无固定形状,其视觉效果取决于于容器,周围的环境。容器设计得好,周围环境好,我们设计所期望的效果就出来了。
为此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元素不同搭配,以达到我们的设计目的。水景设计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自然水景,自然水景与海、河、湖、溪流有关联。因此在设计这类水景时必须遵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设计者在设计这类景观时,要充分利用自然生态景观,创造出新的亲水型景观形态。二是瀑布跌水,城市里,一般会利用人造的小型瀑布改善小区景观。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每种形式又表达不同的情感。
2.在植物配置中的应用
小区植物选择原则如下:
(1)优先选择乡土树种。选择乡土树种的好处在于乡土树种绝对适宜当地气候,易于维护管理。(2)以乔木为主干。乔木树冠面积大,能够制造更多氧气,也能吸收更多灰尘和有害气体。(3)保健树木的选择。我们在选择树木时,也要考虑树木的保健,香味。既要有利于人的保健,又有利于调节身心健康,美化环境。
小区植物配置原则如下:
(1)植物要层次分明、注重色块。在小区植物进行配置时,要注重其层次的搭配。使得颜色在三维空间中都有表现,使空间具有自然节奏。(2)季节性观花观叶植物相搭配。季节变化对景观设计也提出一些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保证每个季节的颜色不单调,观花植物和观叶植物互相补充。达到一年四季景色不断的效果。(3)以草本花卉弥补木本之不足。草本花卉相对来说容易成为造景要素,与木本植物可以互补。但是在组合时,一定要考虑到小区植物的高度,形状,和颜色搭配。使之和谐一致,互相协调。
小区人居环境的趋势
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的环境与能源危机让我们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不再一味强调人对环境的塑造,而是看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总体上讲,景观设计呈现了以下趋势。
1.生态化
首先,21世纪的住宅向着更加人性化,生态化的方向发展,越发强调生态平衡。我们希望设计出的景观能与自然和谐统一,也希望其可持续,不成为自然的负担。
2.个性化
景观不是元素的简单搭配,而是要考虑因地制宜,根据特定的环境来设计景观。
3.回归自然
目前景观设计日益呈现精细化和复杂化的倾向。但使用材料的多样化导致污染。这种看似精细和复杂的设计反而让人们越发脱离自然。我们的设计应该尽量体现自然之美,充分发挥自然优势,让自然东西发挥作用。
结束语
篇4
[项目来源:浙江省2012年访问工程师校企合作项目(项目编号:FW2012013)
作者简介:李兴举(1977—)男,安徽砀山人,建筑学硕士,讲师。从事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人居环境设计研究。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2 浙江华宇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引言
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是指提供人们日常居住生活使用的建筑物。包括:住宅、别墅、宿舍、公寓。同时不仅意味着住房和住区本身,还几乎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相关联。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二年级分别安排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居住类建筑设计课程,是整个专业教学的重要环节。居住建筑教育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
近几年来,本人与其他教师一起共同承担了住宅设计和居住区规划设计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
2.课程特点与实施存在的问题
居住建筑设计是建筑设计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讲求理论与实践并重。该课程教学要求以培养目标为导向,结合市场需要,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实现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但是,该课程以往的课堂教学基本上仍是以教师为中心,重理论、轻实践,忽略了教师和学生的充分交流,学生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1)原理部分内容的陈旧。随着我国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建筑学科得到了迅猛发展,新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层出不穷,在学科研究和设计实践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课程在讲授居住建筑设计的相关原理时,许多书本知识明显滞后。教材上实例虽然经典,但较为陈旧,与现代生活联系不够紧密。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学生参照教材所做的户型被老师给否定的现象,产生负面效果。
(2)课题追求广度但忽视细致。本课程在设计课题的选取上往往奢望涵盖工作中所遇到的大部分住宅类型,比如别墅、多层住宅、高层住宅及住宅区等。但常常会在实践中遇到很大问题,即在有限的教学实践内追求“大而全”从而忽视每个课题的“精耕细作”。这样反而得不偿失,往往造成每个课题的完成度过于肤浅。事实上,我们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是无法也不可能做到使同学们掌握全部居住类型的。因为市场在飞速进步,居住模式也日新月异。
(5)评价体系有改进空间。在考核中往往较注重课程设计最后所完成的图纸质量情况,及平时及出勤情况,忽略了学生在个阶段的努力及进步状况,学生往往更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点。
3.课程改革的思考及探索
鉴于居住建筑设计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并希望通过教研组的教学实践能够建立起一套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居住建筑设计方法,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1)更新丰富教学内容。中国近十年的持续经济增长,居民生活水平和居住品质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同时也带来了居住建筑以及人居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因此在新时期的居住建筑设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教研组以现在正在销售、建设的一些商品住宅为范例,弥补教材的滞后性。内容采集方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去参观一些已建、新建、在建的居住建筑实例,亲身体验与感受这些真实的建筑、空间,再由老师加以启发,学生自己从中归纳出特点,总结理解书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户型设计、建筑尺度、细部构造以及人居环境等有直接认识。另外,教师在教学中所选择的工程实例,应当典型生动,既能反映当代建筑的新科技、新工艺等,又充满时代气息,以激起学生强烈共鸣,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2)深耕细作设计选题。针对本课程以往选题存在“大而全”而忽视“细致性” 的现象,本课题组经过多方研究摈弃了原来的做法而在设计课题“深耕细作”上下文章。我们在12级住宅设计课程上设置了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及多层户型设计。第一,在低层住宅设计上,我们侧重于住宅的平面功能、常用空间尺度、建筑造型、环境营造等较为全面细致的建筑设计与表达。使同学们对住宅建筑有个较为深入细致的理解。第二,在低层住宅设计与多层居住组团课题设计中,我们较为侧重于多层住宅组团的空间设计,包含建筑与周边环境、住宅间日照及间距、住宅户型设计等与工程实际密切衔接的内容。同时保证做到教学时间充足。总之,我们在新课程的设置上注重设计的细致性,“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3)完善考核体系,注重过程化考核。在考核方式上也做了相应调整,将平时成绩比例提高,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注重提出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在课堂内外的沟通表达能力。另外,学生图纸等作品的成绩评定也由老师及学生共同完成。在此过程中,学生要仔细观察别人的作品,通过对比给出评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更使得学生因为能参与考核评价,提高对成绩的认同感。反观自身的设计作品,对自己更是一种学习和提高。通过教学验证,调整考核方案的做法,确实促使同学们更加重视平时学习,积极性也更高。
4.教改效果与结论
本论文针对我院建筑设计技术专业居住建筑设计教学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问题进行详尽的总结分析,思考及探索了一些教学改革方法,经过一年多的改革实践,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仍存在需要继续改革的方面,如学时问题、调查的针对性问题、以及与其他课程的衔接问题等,这还需要从专业层面进行调整。当然,课程教学研究与探索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不能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并在学生的反馈中继续完善,这样,才能达到这门课改革的预期目标,即课程内容与时俱进,学生能够掌握居住类建筑设计方法及技巧。
参考文献:
龚恺.东南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建筑设计教学研究[J].建筑学报,2005(12):24—26.
王雪英,曹犇,许东,丁波.锦州市三室两厅住宅套型原型设计的探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篇5
住宅环境质量优劣与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的关系,不合理的居住环境设计已经给人类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威胁人类的身心健康。现在国内对于居住区生态设计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室内环境和建筑本身,而对于室外环境的研究涉及较少,以及在生态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如何通过设计进行室外环境改善的研究还不够深入。
1.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文的研究建立在生态设计原则的相关内容和居住区设计的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大量参阅国内外关于生态设计理念和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研究成果,发现了有研究者已经对这些理念的结合进行了不同深度的探究。
国内关于居住区室外环境生态设计的理论研究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从90年代末开始逐渐升温,这些理论虽然对居住区室外生态设计界定有所不同,但都从不同方面对城市住区的生态规划设计趋势、方向、原则等内容进行了探讨。于2002年出台了《上海市新建住宅小区环境导则》《上海市生态型住宅小区技术实施细则》等一系列住区环境建设标准。这些原则或评价标准的制定,显示出我国城市住区建设的环境意识向正在向更高层次迈进,也使我国城市住区环境的生态建设开始有章可循。对城市住区外环境进行专门设计的方法研究始于经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改善居住环境的方针政策认为居住与环境的设计必须达到4项要求:安全、卫生、方便和舒适,①这些政策的制定为居住环境设计奠定了早期的理论基础。前苏联自50年代起开始研究居住与环境问题,,并设立住宅生态学来专门研究居住环境设计问题,其目的是为了获得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保证居民健康,满足居住区的功能要求,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②70年代后期以来,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人们也为居住区创造物质条件的基础上,同时重视居住区的社会功能和在精神、心理上的作用。
2.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及设计原则
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设计缺少人文关怀;缺乏环境个性和特色;③盲目追求大型化、豪华化,为了追求气派和宣传效果,不少居住区内硬质铺地、广场泛滥,整体宏伟有余而亲切不足,难以保证居住区开放空间应当带来的生态效益和疏解精神压力的作用。
首先,地域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原则。在设计时应该适宜这种特定的场所,应该挖掘其中反映了当地人精神需求与向往的深刻内涵,同时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要考虑所在城市的历史文脉。其次,人性化的原则。居住区室外环境是为居民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无论从室外环境的整体规划,各种服务设施的配置、绿化小品等细部设计直到建设实施,都要从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最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中要尽量加强自然环境要素的运用,恢复和创造城市中的生态环境的完美结合,改变现代城市中琳琅满目的沥青、混凝土、玻璃、钢材等工业化的面貌,让人尽量融入自然,与自然共生共存。
3.国内外实践案例分析
3.1 南京咏梅山庄绿色生态小区
咏梅山庄建于2001年,是建设部认可的绿色生态住区,该住区以维护生态平衡、坚持可持续发展为规划设计原则,采用最新的生态环境技术,建立太阳能利用、管道直饮水、雨水回收和中水利用、生态绿化、绿色建材、土建装修一体化等六大系统,营建住区良好生态环境。另外小区运用现代景观设计理念,从各层面上由里而表的构筑社区景观环境,按照景观均好性强,使用度高,生态化优良,文脉承传与发展的延续性适度,居住业主的归属感强,并满足建设与后期维护成本的经济型等设计原则,并引入区外环境,对于区外极其优越的自然环境,设计有通往仙鹤山的视觉走廊,并令大多单元向山体展开,形成现代都市山景住宅。④
3.2 英国伦敦拜得(Bed)零耗能小区
曾获得2000年英国皇家建筑协会“可持续建设最佳范例”奖,并被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选择作为2000年伦敦“可居的城市”展览中心可持续开发的范例的拜得零耗能小区,位于英国伦敦西南的萨顿市,由Peabody Trust公司承建,拜得零耗能小区采用一种零耗能开发(zero Energy Development)系统,即小区任何方面的设计都以最大限度保护自然资源和最小限度地影响环境为目的,其环境保护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⑤(1)利用棕地(BrowfieldS):所谓棕地,就是城市地区中已经进行过开发,现在处于闲置状态的土地,在英国,有大约20%的城市土地属于这种类型。(2)绿色交通:以减少小汽车交通为目标,社区内提供一定的就业场所和服务设施以减少居民出行需求;提供良好的公共交通联系,包括两个铁路站点、两个公共汽车和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提供替代小汽车的选择,如小汽车共享。
4.国外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设计对我国的启示
对以上国外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总结,为我国目前开始进行的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提供许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经验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多角度、多层面、系统化的研究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多种方式促进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建设;大力开展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示范工作;提高市民环境意识,加强居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的公众参与。
参考文献:
[1] 郭峥.从“健康住宅”看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6
[2] 胡安明.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5
[3] 张秀.后中小尺度下城市住区外环境生态设计探究[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5
[4] 刘家贤.新形势下苏州居住建筑生态设计分析[M].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3
[5] 何昕家 张子超.初论台湾地区生态设计迷思[M].新建筑,2011.2
[6] 余世金 朱坦何.有关生态住区几个问题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5
[7] 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8] 邓晓红 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3)
[9] 何静.关于生态型社区发展状况与趋势的研究[J].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1)
注解:
① 姚时章 王江萍.城市居住外环境设计[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0
② 邓晓红 李晓峰.生态发展:中国传统聚落未来[J].新建筑,1999(3)
篇6
1、工程概况
汇雅风尚住宅小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东路,总用地为2. 771 86hm2,住宅用地1.116hm2,公建用地0. 523hm2,道路用地0. 524hm2,公共用地0. 598hm2。总建筑面积146 100m2,地上建筑面积114 946m2,住宅建筑套净密度1 271套/hm2,住宅面积毛密度36 938m2/hm2,住宅面积净密度91 740m2/hm2,绿地率40%,汽车位总数683辆。
商业用地指标:用地面积7 172.60m2,总建筑面积53 148m2,地上建筑面积43 035m2,地下建筑面积10 113m2,基底面积2 895.06m2,容积率6,建筑密度40. 36%。
住宅用地指标:用地面积20 546m2,总建筑面积92 952m2,地上建筑面积71 977m2,地下建筑面积21 041m2,基底面积3 203. 58m2,容积率3.5,建筑密度15 . 53%。
2、总图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2. 1适合宜居的绿色生态环境
在总图环境设计中,注重了绿色生态住宅的理念的设计,充分利用环境,以有益于生态、健康、节能为宗旨,使居住者无论在身体上、精神上都完全处于良好的舒适状态,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本着以人为本,健康舒适;节约能源;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与融合相结合的生态住宅来进行设计。
以人为本设计宜居的绿色生态住宅环境时,注意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技手段,合理安排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住宅和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在设计的定位中,小区南北各有一个出人口与市政道路相连,从创造生态环境的空间规划布局出发,注意住宅楼的朝向和风向,使住宅区形成自然风道与生态绿化环境;同时考虑到建筑单体和群体与园林绿化对于阳光与阴影的影响,注意阳光对环境及住宅日照的影响;最大限度地满足景观环境用地,使小区绿化率达到40 0},使之成为景观生态场地,并且绿地中景观设计运用了水景来营造舒适宜人的居住小气候,并注重植物种类的多样性,达到真正具有生态效果的宜人的居住环境。
2.2和谐交往的心理环境
从住宅区中心绿地到楼前绿地到庭院绿地,按“公共一半公共一半私有”空间格局,在居住小区中以不同组合形态构成景观带,形成居民户外活动的领域,并经过精心布置绿色植物、花坛、座凳、雕塑等环境小品,及可供老人和儿童休闲游戏的场地和设施。楼前绿地可称为半公共领域,也是院落空间的延伸,是便于居民闲暇散步休息、儿童游戏的场所。而中心绿地不仅可以设有小区雕塑的主题小品,还可以提供老年人和儿童休闲的设施。
2.3安全健康的环境要素
小区实行智能化管理,设有电子监控系统,对讲系统等高科技手段,24 h的小区警卫巡视,小区的出人口设有智能化系统等一系列安全措施。在小区设计上也考虑了卫生环境的安全性,如设有集中收集处理存放的垃圾清运站,并设有独立出人口,与小区道路环境,住宅楼相对的分隔开,形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公共设施及楼房空间的开关等,用声控方式,以减少人流触摸交叉感染病毒的危险。小区还安装了报警、闭路电视监控、对讲与防盗门控、住户报警、巡更管理、信息管理系统等,可以对安全防范系统实行监控、车辆出人与停车管理,供电设备、公共照明、电梯、供水等重要设备的监控管理。
3、单体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3. 1在住宅单体设计中有关空间的舒适度
居住空间不是越大越好。在设计中考虑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对所居住的环境,居住的空间是有一种最基本的要求的。住宅的舒适度就是一种居住者的心理感受,太过大的空间环境,会使人们从心理上产生不安全感,因而要考虑居住建筑的私密性。汇雅风尚住宅小区单体房间设计如图1所示。
住宅的舒适度要重点考虑住宅空间尺度对人的居住环境的心理感受。在住宅设计中还注重体现以人为本的关怀,增加更多方便合理的使用功能、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因而设计要准确的把握空间尺度,提高住宅空间的舒适度。
住宅设备管井集中设置在公共走道内,便于设备的维修安装检查等,使设备管尽量减少在户内的穿人和维修检查等方面造成的不便,充分改善了户内的居住空间环境。
3.2生态环保设计
住宅的生态环保设计小到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到关系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而是每个建筑师要认真思考的。在小区景观设计中,照明灯均采用节能型的灯具,如太阳能灯具。绿地浇灌系统为节水节能型的喷灌系统。住宅单体设计中:建筑材料均采用绿色环保型建筑材料,如,涂料,底漆,密封胶等。建筑的节能:墙体均采用挤塑板外墙保温,门窗采用断桥铝合金,玻璃均为中空玻璃,人口做门斗等措施。建独立的垃圾清运站,集中处理小区居民每日垃圾,及时清运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有害污染并有垃圾回收等有效的利用。
3. 3安全健康设计
单体建筑实行智能化管理,设有电子监控系统,对讲系统,住户报警及监控、闭路电视监控等安全防范系统。
公共设施如开关等,用声控方式,以减少人流触摸交叉感染病毒。楼里不设垃圾井道等措施减少污染。
住宅单体设计中不但要满足使用功能,而且也在设计上注意户内的卫生防疫功能。通过设计尽可能切断病菌的传播渠道,避免公共空间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改善居室内空气自然净化条件。
3.4住宅的无障碍设计
篇7
0、引言:
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在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正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效益,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危机日益加深,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身心健康。生态危机说到底就是人类的生存发展危机,20世纪80年代,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并迅速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并达成共识:人类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涉及诸多方面,包括如何建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在国际建筑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人们开始对现代建筑的发展进行反思,深刻认识到其耗费能源、浪费土地、破坏自然(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是不可持续的,必须改弦易辙。“建筑对环境的干涉及其程度的不确定性使建筑的生态环境和建筑本身的生态化愈来愈受到建筑师和社会的关注”于是,国际上,20世纪60年代应运而生的生态建筑获得了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并迅速发展。
1、生态建筑研究的现状
1.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等是较早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运动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生态建筑的研究和设计。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 “有生命的有机体”,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德国于 20 世纪 70 年代就进行生态建筑的研究,在建筑节能、节水太阳能利用、生活污水处理、屋顶绿化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已使德国成为生态建筑和建筑新技术的展示地,开发的各种节能设备、技术已在建筑设计中广泛应用。
20世纪60年代,人们对全球环境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关注。1962 年美国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唤醒了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关注。1969年L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最早提出了在城市规划和环境评价研究中运用生态学和生态设计的方法。
1987年Brutland 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和广泛的认同,此后人们对建筑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多方位的探索与研究。1992 年在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宣言》两个纲领性文件以及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签署了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两个公约。1995年美国绿色建筑委员会提出了一套能源及环境设计先导计划。1999年美国建筑师协会选择了10座本土建筑作为现阶段生态建筑创作的范例。
为了探求人类更加理想的居住模式,关于生态城市的研究占有重要的地位,各国相继走向行动。1990年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洲的伯克利城召开第一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与会12 个国家的代表分别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与实践。1992年在澳大利亚的生态城市阿德雷德召开第二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大会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原理、方法、技术、政策进行了深入的探讨。1996年在西非的塞内加尔召开了第三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讨论生态城市的重建计划。2000年在巴西的库里蒂巴召开第四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进一步交流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实例。2002 年在中国的深圳召开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会议,会议就生态城市的设计及实践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1.2 我国研究现状
在20世纪80年代顾孟潮就提出了“未来的世界是生态建筑学的时代” 的观点 ,1994年5月,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提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1972 年斯德哥尔摩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以后,我国环境保护运动日益扩大和深入,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为目标的绿色革命蓬勃展开。1996年3月,中国国家环保局推出两大举措:一是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二是实施“中国跨世纪绿色工程计划”—在九五期间重点治理淮河、海河、辽河等的污染。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正式将“绿色建筑体系研究列为“九五”重点资助课题”,1998年又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人居环境研究”列为重点资助项目。2000年我国颁布了《建筑节能技术政策》;2001年,建设部通过《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首次明确提出了绿色生态小区的概念、内涵及技术导则;2001年开始实行《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1年我国第一部生态住宅评估标准 《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 出台,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节约资源、防污染、保护生态为主题,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推进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对生态建筑的正确理解
生态建筑的概念国内外学术界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核心的内容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建筑学、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合理安排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的关系,使建筑物与其周围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建筑物的自我调节能力,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改善生态环境等优点。但是有人认为只要将建筑物周围加一些绿化就是生态建筑,在建筑物内部点缀一些植物就是生态建筑,建筑物单纯的节能就是生态建筑,还有人认为建筑的平面将来有重新划分的可能就是生态建筑等等。但这些观点只停留在生态建筑的表面,对生态建筑的理解是不全面的。
2.2 缺乏对农村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生态建筑的系统研究不平衡,其中城乡的差别较大。目前各个学科研究的重点大多局限在比较发达的城市,缺乏对农村居住环境的系统研究,特别是东北地区。大部分的研究都从本学科(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农业建筑学、能源等)的专业角度出发,虽然研究的内容较为丰富,但是各个学科之间没有很好的结合起来进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如何在特定地区将人居环境与植物环境工程结合起来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2.3缺乏生态建筑的广泛实践
目前,我国建筑界发表了许多关于生态建筑的论文,这些论文对于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推动生态建筑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绝大多数的论文都停留在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理论框架、设计原则及生态学理论对建筑学的指导、 国外先进生态建筑的经验介绍,缺乏实际工程实践模式、计算机模拟、环境效果的测试分析。关于农村生态建筑的深入理论研究较少,工程实践则更少。
生态建筑的思路与对策
3.1普及生态教育加强生态宣传
目前,我国教育发展总体水平有限,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比世界发达国家低得很多,特别是生态文明意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加大教育发展是提高全民族素质、 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通过多层次的公共教育和自我教育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唤起人们的生态觉醒并转变为行动。
3.2 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尽管我国生态建筑在理论方面已经取得一些成就,但总的来说还处于自发、朴素状态,国外对于生态建筑技术已经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我国对于一些技术虽有介绍,但不全面 ,科研立项较少,国家应该加大生态建筑的科研投资、建立相关的鼓励机制 ,为我国建筑工作者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3.3 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加强人居环境的生态内涵
城乡建设在尊重自然特性的基础上,还要保持城乡文脉的延续。加大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生态建筑方面,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规划、设计经验,加大对节能、节地、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的质量和文化内涵。
3.4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与合作
篇8
1绿色生态建筑设计标准
绿色建筑是资源和能源得到有效利用、保护环境、亲和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建筑。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采用耐久、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创造自然、健康、亲切舒适、生机勃勃、丰富多彩,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2绿色建筑设计的原则
绿色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针对其各个构成要素,确定相应的设计原则和设计目标。同时,这些构成要素又是设计人要具体操作的对象。在绿色建筑设计体系中,对设计原则的分析和把握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这里以生态要素为主要对象,扼要阐述其设计原则。
2. 1整体及环境优化原则
建筑应作为一个开放体系与其环境构成一个有机系统,设计要追求最佳环境效益。建筑要体现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态环境的关心和尊重,主要表现在保持当地文脉,保护历史人文景观,重视建筑场地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加强建筑对当地技术、材料的利用,加强绿化,减少环境污染,用独特的美学艺术让建筑体现时代精神。
2. 2简单高效发展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体现对能源的节省,尽可能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加大智能化设计,广泛利用电子通讯和信息技术,要有预见性地研究建筑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做到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结合,为扩建和建造留有余地。
2. 3健康舒适的原则
绿色建筑应保证建筑的适用性,体现对用户即人的关,增强用户与自然环境沟通,让人们在健康、舒适、充满活力的建筑中生活和工作。主要体现在创造良好的通风对流环境,增加建筑的采光系数,保证室内一定的温、湿度,创造良好的视觉环境及声环境,建立立体绿化系统净化环境等。
3绿色建筑设计方法
3.1整体环境的设计
所谓整体环境设计,不是针对某一个建筑,而是建立在一定区域范围内,从城市总体规划要求出发,从场地的基本条件、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气候条件、动植物生长状况等方面分析设计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进行综合分析、整体设计。整体环境设计的方法有:
(1)引人绿色建筑理论。城市开发建设应与当地自然环境、资源、社会、人文等背景相结合,在加快建设的同时,创造性地保护和利用已有条件。一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布局模式、区域划分、空间结构和资源配置;另一方面,让城市的历史文脉、自然地理特征得以沿袭。
(2)加强环境绿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深深地感受到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绿化不单是可以创造空间,还可以美化环境,创造良好的生活氛围。
用绿化覆盖地面,由于大量水分蒸发,往往可以造成比较凉爽、舒适的环境;高大的乔木在地面上形成了较大树荫,减少路面吸热,同时可以净化空气,提高空间的氧含量。因此,在人居环境住宅区的设计中,一定要注意绿化环境设计,创造出良好的微气候,应该将绿化量化标准引人设计规范。当前,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小区周围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一、小区周围环境的绿化。尽量减少硬质铺地,扩大草坪面积,并尽可能多种植高大乔木。因为乔木的绿化效果要比同面积的草坪高几倍。目前,多数住宅小区常采用水泥砖铺地,这对小区环境很不利,应尽量采用具有渗透性的生态铺地,如格状铺地砖,方格中可以种草等。二、立体绿化。引人“土地空间化”的概念,包括墙面绿化、屋顶绿化和阳台绿化。墙面绿化主要是在强烈阳光直射面爬满绿色藤状植物,避免阳光直射墙面,降低外墙表面温度,保证室内温度的稳定性。如重庆的“天奇花园”的墙面绿化,在西墙面上设计由柱子和圈梁组成的构架,并设置种植槽和集中喷灌系统。夏季爬山虎覆盖墙面形成一道绿墙,绿墙与墙面之间形成大约300 mm宽的间层,这间层形成了良好的通风竖井,增强了墙面的散热性能,而且绿墙还能避免阳光对墙面的直射。屋顶绿化是在建筑屋顶上采用蓄水覆土种植,屋面上种植花草和一些低矮灌木,形成一个“空中花园”。阳台绿化是在居民家的阳台上种植一些花草植物。
(3)从整体出发,通过借景、组景、分景、添景多种手法,使住区内外环境协调。例如:滨临城市河道的住区宜充分利用自然水资源,设置亲水景点;临近公园或其他类型景点资源的住区,应考虑设计景点视线通廊,促成内外景点的交融;毗邻历史古迹保护区的住区应尊重历史,让珍贵的历史文脉溶于当今的景点设计元素中,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并为保护区的开发建设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笔者在雅安市滨河公园方案设计中较好的应用这样的设计思想,充分体现了《穿越时空,聆听茶香》的设计构思。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3. 2建筑单体的设计方法
(l)建筑的体型系数即建筑物表面积与建筑的体积比,它与建筑的热工性能密不可分。曲面建筑的热耗小于直面建筑,在相同体积时分散的布局模式要比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大,具体设计时减少建筑外墙面积、控制层高,减少体形凹凸变化,尽量采用规则平面形式。
(2)外墙设计要满足自然采光、自然通风要求,减少对电器设备的依赖,设计时采用明厅、明卧、明卫、明厨的设计,外墙设计要努力提高室内环境的热稳定。①采用良好的外墙材料,利用更好的隔热砖代替粘土砖,节省土地资源,如上海现代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研制了以秸杆稻草为原料的绿色建材—稻草板,并在上海青浦县推广使用,它与传统的粘土砖相比,不仅具有色彩丰富、重量轻、体积小、保温、隔热、隔音等多项优良性能,而且在环保上解决了秸杆焚烧的问题;其次它自然降解,不会给环境带来任何污染。②采用选择性镀膜窗户,其导热系数较小,能够改善室内环境的热稳定性。③加强门窗的气密性,减少热交换。④使用各种轻便可调节的遮阳设备抵卸夏季太阳的直接辐射,同时冬季能够调节便于采光。
(3)采用弹性设计方案,提高房屋的适用性、可变性,具体表现在建筑结构、建筑设备等灵活性要求上。①楼梯的可生长性,包括基础的预留量、楼段板承重的预先考虑,周边环境的生长预留地等。②预留管道空间,包括水电、通讯的发展空间。③家具系统的可变化性。
(4)建筑节能设计。要节约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如煤、石油、天燃气等,积极开发可再生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无污染能源。建筑材料尽可能利用可降解、可再生的材料,严格做到建材无污染、无辐射。
(5)建筑智能设计。目前,大量电子通讯和自动化技术在建筑中得以运用,出现了智能化建筑,可以根据温度、湿度、风力的情况自动调节“智能壳体”的开闭和空调量,保证了智能化大楼中智能化生产和脑力劳动的高生产率,智能化的发展可以促进绿色建筑在“高标准、低能耗、高效能、低污染”状态下持续发展。
篇9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住区的景观环境愈来愈受房地产发展商和居民的重视。作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居住是最主要的一项生活构成,现代社会,居住区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建设规模越来越向大型化社区发展,居住区的环境和景观建设已经成为开发者和消费者最关注的因素之一,对促进住宅建设的经济活动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人们越来越重视居住区的环境设计,是因为美的环境景观不仅可以美化住区环境,还可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创造出和谐融洽的邻里交往气氛。一个居住区的成功的景观设计,可以给住户提供一个优美舒适,有亲密归宿感的情感场所,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不仅是设计场、空间及其内容,而应是体验,即住户乐于其所、情融其中的真实感受,因此,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强调功能分区、软硬地面处理、植物配置和环境小品设置的同时,更要注重景观的立意和主题的表达,以意立景,以景生情,激发住户的“审美”。
二、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元素
城市居住区景观的构成元素主要有两种:
1、精神元素
所谓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精神元素就是指人们心理上的需求。一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的精神元素具有地域性、历史性和社会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职业、地位、文化观念的居民,对居住区景观环境的要求都各不相同,环境景观在人们心中的感受、在心理上产生的共鸣也不同。居住区景观环境的主题、立意、居住区环境的历史积淀、人文精神都属于精神元素的范畴,但是遮羞都需要通过景观构成的物质元素来体现,
2、物质元素
物质元素是真实的,可见的、可触摸的存在,是实实在在存在于生活空间中的。居住区环境景观构成中的物质元素包括自然元素和人工元素两个部分:
(1)自然元素,是指居住区基地内原有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包括原有建筑物、构筑物、大树、古树、山坡地形,河湖水体,原有道路及地下管线等。
(2)人工元素,使指根据居住区基地的具体条件,通过人工的手法,创造出的令人舒适又赏心悦目的环境景观。这其中植物景观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们的占地面积通常在70%以上,而且其对居住区环境保护也是最有效果的:绿色植物可以净化空气,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并呼出氧气;可以隔离和减少噪音;可以调节气温,改善居住区环境的小气候等,一个居住区的绿色植物景观的质量直接影响居住区景观环境的生态性、舒适性、观赏性及市民对居住区环境的认同感。另外,人工元素还包括除植物景观以外的环境景观元素,比如道路景观、休闲活动场所、景观建筑(亭、廊等)、景观小品(花坛、雕塑、标志等)、水景、假山石景、景观照明等。
因此一个成功的居住区环境设计需要运用一定的设计手法,将环境景观的构成元素按一定的规律、形式及设计理念组合成一个综合的环境景观系统,使整个居住区环境景观系统具有生态、功能和观赏的效应,并与城市大环境相协调。
三、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探析
为了创造出具有高品质和丰富美学内涵的居住区景观,在进行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时,要注意美学风格和文化内涵的统一,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1、居住区环境设计应与整个居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
居住区的设计风格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主要依据,居住区环境设计一定要与居住区整体风格相协调,不同居住区设计风格将产生不同的景观配置效果,现代风格的住宅适宜采用现代景观造园手法,地方风格的住宅则适宜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采用具有地方特色和历史语言的造景思路和手法,只有二者相协调,才能设计出令人满意的成果。另外,居住区环境设计在考虑住区地理位置和所处历史文化背景的同时,其立意与主题要紧扣住区的主人,重视他们真实的本性和需求,尽量满足他们身体、思想和精神的需要, 了解他们的职业构成、年龄结构、文化层次和价值观念等,以至于其设计风格可以引起居民的情感共鸣。
2、注重艺术空间创造的多样性
居住区环境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在其中的居民感到安全、方便、舒适,其设计应通过城市居住区艺术景观环境绿色活动空间的创造,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年龄层次及不同兴趣爱好的群体的需要,满足居民进行各项户外活动的需要。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通过对地下、半地下车库的地形处理、架空层的利用等,营造多层次的立体绿色艺术景观活动空间;也可以利用高低错落、层次丰富的树木花草、花坛坐凳、山石小品,使城市居住区户外活动空间掩映在一片绿树丛中。通过设计者的尽心设计,是居住区环境设计在形式、内容、性质、景观等方面呈现出多样性,达到生态化、功能化、景观化、便捷化、多样化。
3、注意点线面三者的完美结合
点线面结合是居住区环境设计的基本手段: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线景观元素使得居住区的空间变得有序;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居住区中景观汇集的。在现代的居住区环境设计中,还应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由此构建出新的空间网络,将点线面完美结合,达到用一样基础物质元素传递出不一样的精神风格的效果。
结语: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是一项较新的专业领域,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需要探索的问题还很多,在居住区环境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环境景观的设计也愈受重视,其设计原则、理念、手法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研究,建筑、景观设计师要关注生活、不断创新,积极拓宽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创造出富有当地特色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人居环境。
参考文献:
篇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1-0041-04
收稿日期:2006-09-27
作者简介:陈丰(1975-),男(汉族),湖南南县人,2002级工程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建筑技术科学研究工作。
1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观念的内涵
受传统“堪舆学”(俗称“风水”)的影响,我国古代民居的营建大都按风水师的建议去择址建屋。风水术中对民居住宅地的选择、民居外形环境、以及宅内空间布局在某种意义上体现了古人营建民居环境的生态意象。
托名于人文始祖黄帝所传的《宅经》中“凡修宅次第法”一节有“宅以形式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林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俨雅、乃为上吉。”之语,观点精辟,堪称我国古代对居住环境最早、最权威的注释。这句话清楚地表达了古人勘察地理、相地择居的传统规划思想和环境观,对中国传统民居的选址和布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左右着传统民居的格局形态。
古汉语词义与现代汉语有差别,从文中“宅――以舍屋为衣服”可以推断,当时“宅”字的含义,应为居住区域,居住环境。
人的肉体是生命的载具,是各脏器有机结合的一个整体。《宅经》将居住环境中地形、风水、植被、房舍、入口等诸要素之间的关系,比喻为人的身体各部与服饰,十分贴切。
凡人不可无衣服冠带,但服饰与身体相比,轻重自有分别。服饰可以随意更换,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改变。中国人历来造屋多用土木少用石材,并不刻意追求房舍长久存在,这是因为宅邸在古人心目中如黼黻衮冕一般,可以随主人身份的变化而更换。房舍与门户除提供舒适的活动空间之外,还应满足显示等级、门第、身份之要求。天子赐给诸侯、大臣有殊勋者的“九锡”中,就有朱户、纳陛两种宅邸元素,这正是中国历朝都把宅第纳于舆服的写照。
《宅经》认为在人与居住环境之间,应是共生、共存、共荣的关系。《宅经》认为:“宅吉则人荣”,“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又说:“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并有“故不可独信命也”的结论。
《宅经》认为居住环境的各要素组织在一起,作用既各不相同,又有机统一、相互协调,犹如一个鲜活的生命体,主次分明,但缺一不可。《宅经》的这种观点很大程度上暗合黄老“道法自然”思想,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具有天生的吸引力,因此,它不仅仅常见于后世的诸多风水术书之中,同时也为广大士人阶层所接受,从而成为指导中国人选择、评价、改造居住环境的理论纲要和实践指南。
近代以来,《宅经》中关于“风水”的论述受到许多有识之士的批判,被认为是伪科学甚至迷信,但事实上,它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人追求理想居住环境的代名词,是古人试图人为的调整环境,以保持人与自然的有机融合。它决定民居村落营建的选址、朝向、空间结构、景观构成等,同时也充分反映了古人朴素的生态保护意识。这些意识在今天仍然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2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的类别
如果按居住所在地的地域类别而言,古代民居的环境一般可分为山水、村野、市郊、城邑四类。中国人迷恋山水福地,古已有之,明代文震亨《长物志》有云:“居山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由此推论,未言之届于城邑当为最末。这句话集中体现了儒家知识分子阶层对于居住环境的审美取向,即居住环境以亲和自然为上。
山水地有林泉草木之生机,又有丘壑洞石之幽静,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本来就是最为宜人的居住场所。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人审美观念逐步扩展,大致到了魏晋时期,中国人已经对自然的山水奇趣及其所蕴含的意境有了极为深刻的体验,出现了许多隐逸泉林的名士高人,比较著名的,如东晋时谢灵运所居的“傍山带水,近幽居之美”的始宁墅,宣州谢眺建于当涂青山的池馆,唐朝时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庐山草堂”等等。
无法依山傍水而居的历代统治者,想方设法,不恤民力财力地大肆堆土为山、广植林木,环园建廊,为自己营造自然山水之奇趣的皇家苑囿,比如东晋简文帝造“华林园”,北宋徽宗建“艮岳”,清代建颐和园“万寿山”。而肇始于东晋、南朝,兴盛于明清的江南私家园林,更是创造出幽静雅致、郁郁葱葱,可游、可观、可居的城市山林,如无锡寄畅园、苏州留园、拙政园、同里退思园等等。凡此种种,都从不同侧面体现出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迷恋。同时,丰富的实践造就出如计成、周秉臣、张涟、叶洮、李渔、戈裕良等一批从事造园活动的专门家。他们中间有一部分人有很高的文化艺术素养,将古典诗词、水墨山水画的意境引人园林景观之中,因而把园林创作推向了极高的艺术层次,使得园林创作变成一个独立于绘画雕刻的单独艺术门类,成为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明代计成著《园冶》,乃是我国古代最为系统、成就最高的园林艺术论著。
山水地被推崇为最佳居住环境,除了上述原因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的美学伦理要求。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使山水成了美德和智慧的具象。居住环境为“礼之具”,山水地的景观能够很自然地满足文人“养心”、“自省”的处世要求。
由于城市道路限制了住宅的规模,在元代,居住于元大都内的权贵阶层中流行建别墅于郊外以供游玩、休闲。城郊离城市近,既能得城市中优厚物质生活之便,又可享受山水林泉的乐趣。无市井之喧哗、有山野之幽静,林木葱郁、环境幽静。这和当今西方国家的富裕阶层,纷纷在市郊建别墅以满足远离喧嚣,回归自然的诉求,是一个道理。
市居环境虽远不及山水村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市居规模却日益扩大。这是因为:①城市是一个地域之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传统儒学中又有非常强烈的人世观念,城市可以提供参与政治与经济、文化活动的种种机遇;②“城市便家”,居住在城市,可以享受到村野无法享受的生活便利;③对市居无法令人满意的生活环境,古人能够提出一系列措施加以改善,如雅洁门庭,清扫室庐,可以“种佳木怪箨,陈金石图书,令居之者忘老,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还要建筑界墙,以“门掩无哗”。
中国古代城市民居采用闾里制,居住区按居民的社会地位划分为一般市民阶层所居住的“廛”与士大夫等贵族官僚所居住的“里”,在建筑布局上,“里”类似宫殿;“廛”则按职业类别分区居住,井然有序。“间”为里门,闾里制的建筑布局形势,颇类高墙围筑
的小城堡。这种宅居制式大致形成于周,延续约两千年,至北宋前后逐渐消失。
3 中国古代民居聚落的环境营造
中国古代民居大多组合在一起,形成聚落,这是由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决定的。按照聚居性质划分,大致可以归为三类,即地缘性聚居,血缘性聚居,志缘性聚居。地缘性聚居一般为古城邑内各阶层、各职业百姓杂居一处的群体居住环境;血缘性聚居则十分常见,聚居者之间有血缘关系,一般为同一祖先的后裔,组成同一姓氏的血缘村落;而志缘性聚居则是聚居在一起的,同职业或同信仰者的居舍组合在一起的聚居环境,比如书院的同窗宿舍、寺庵中僧尼的禅房、行伍中士兵的营房等。本论文认为,这三种聚居类型中,以血缘性聚居对现代居住环境的营造最具有启示意义,故着重加以探讨。
相较之于城邑,野外村庄建筑密度低,与自然山水融合好。以宗族血缘为纽带的传统村庄,村落宅居的建设和改造历来被认为与宗族的兴旺与发展息息相关,而“祖宗家法”在族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在客观上提高了对宅居环境中的植被、水系、文化建筑、公共建筑、休憩空间、道路以及周围自然山水的保护、开发能力。绵延数百年的持续建设和改造,使得这些传统的自然村落在宅居环境方面做得十分完善。
中国这种传统的血缘村落主要建立在农业经济和农耕文明基础上,受传统哲学思想和风水术影响下“天人合一”的建筑生态环境观,它的生态意义在于它尽可能地顺应自然,或者虽然改造自然却又加倍补偿,达到生态的平衡与自然的循环;充分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资源,非常节约资源尤其是土地资源;重视局部的生态平衡,以达到“人――天――地”的和谐统一。①居舍一般都是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屋后的山峦可以阻挡北面来的冬季寒风,而面朝河流,便于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效果,水面也具有明显调节热环境,改善局地气候的功能,河流、湖泊等水体可以为人的生活和动植物的驯养种植以及农田的灌溉提供充足水源,同时山水作为良好的景观资源提供人们一种美好的居住环境。因此往往村居聚落的布局形成一种“村落――山水――农田”良好的景观安全生态格局,组成一个有机的大地生命整体;②屋舍背山而处,尽量不占用良田,节约土地资源;③聚落选址勘察风水,汲取充沛水源,或傍水、或近水、或跨水,充分利用地表水资源建立灌、排水渠以利于耕种和生活用水,营建聚落内部的水圳、水塘、水池、水院,蓄泻生活的地表水,改善聚落小气候,美化环境,凿井利用地下水;④民居外形及其环境安排上也具有一定的科学生态意义,协调水体、植被、山峦、岗阜等各环境因素,形成风水中所谓“气场”,做到“气不外溢”,“地有佳气”,“随土而生”,在居住区内气候温暖湿润,气流通畅;冬避寒风,日照良好,植被丰茂,创造出非常宜人的生态环境。
相比之下,现代农村的行政村镇里,居民之间的血缘关系相对淡薄,行政领导者的权威和凝聚力更无法与过去的族长相比,所以村落的居住环境建设大都各自为政,缺乏组织与统筹,这对传统的村落居住环境与周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延续显然十分不利。比如东部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富裕起来的农民在原来的居住地拆除旧宅,建造在他们自己看来十分豪华现代的居合,虽然每栋房屋单独来看富丽堂皇,但总体上没有完善的规划,更没有像过去的血缘村落那样,长时间持之以恒地对总体居住环境加以改进与完善。
古代城邑中的血缘性聚居,一般表现为类似于周庄沈厅式的深宅大院,这是由城邑中人口数量和居住环境所决定的。这些深宅大院构成城邑血缘性聚居的基本单位,但是单位之间并无血缘关系。与血缘村落一样,等级森严的宗法是维系这种聚居式大家族的纽带和制度。在这些占地庞大的宅院里,长幼有别、尊卑有别的宅第位置、交通空间,灵活多变、气象万千的庭院布局,以及深厚内敛的文化底蕴,都可以为今天如何满足用户越来越高品味的需求,创造雅致、充满归属感的居住空间提供参考。
4 中国古代民居环境营造中的宅主参与
中国古代历来有宅居主人亲自参与居住环境建设的传统。如果宅主对环境和景观的营造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和艺术修养,那么这些参与往往涉及到环境设计、策划,营造细节等各个方面。古代谚语有“三分匠,七分主人”之说,足见这类宅居主人在营建过程中所起作用之大。此处“主人”的文化品味和人生价值取向决定着居住环境与景观设计和建造,可以将宅主的这类参与称为“操作参与”。
如果宅主对于居住环境的营建不熟悉而又有足够的财力支持,一般是委托当时较为著名的“都料”、“工师”进行宅居的环境营造。这类古代的景观设计师们既有较高的艺术品味,又有丰富的环境设计与施工实践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宅主仅仅在策划工程中向设计师提出要求,并对设计方案进行认可,督促施工进度。这类宅主的参与类型可称为“策划参与”。
无论是参与操作,还是参与策划,有一点是共同的,宅主个人的愿望、个性、雅好一定要在居住环境的营建中得到充分的展示和体现。
不象现在的商品房开发,中国古代从未出现“房地产”这一行业,住宅也从来没有成为商品(不包括抵押、变卖)。在古代,宅主集“开发商”与“业主”为一身,开发商对环境设计的干涉等同于业主对环境设计的干涉,这就是古代宅居环境与宅主不会产生矛盾的原因。
还有一种现象需要说明,即宅第的易主。宅第易主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家产继承中的房产再分配,另一种是因仕途不顺、家业破败或其他等等原因造成的房产的抵押、变卖易主。前一种情况,因两代主人之间不同品味、不同个性造成宅居环境的变化与调整;而后一种情况下,宅第具有了商品性质。除了因品味、个性以及功能需求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居住环境的变动之外,还有中国社会特有的传统习俗和心态的原因。上文提到,《宅经》中有“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之语,中国人一般认为个人的祸福时运与宅第凶吉密切相关,于是往往将原主人的“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归咎于宅第门庭的不吉,故在人住之前,一定要对原宅居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建,以求避凶趋吉,举家平安。
古代建筑大都为木结构,空间分隔灵活,结构构件更换方便,因此宅第的改建扩建一般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结构难题。而在工程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业主们在对房舍进行改建或者装修时,却会因为怕影响结构安全而受到种种限制,这似乎是对人类科技进步的反讽。工程技术人员在进行房屋建造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为空间的可变、可换提供支持,如何适应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古代宅居建设中所用的方式,也许可以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5 结论
5.1一个成功的居住环境设计,不但要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同时还应满足人的心理需求。对于前者,设计师们可以通过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和手段来实现,而对于后者,则需要设计师通过发掘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理想环境模式,并使设计与这一心理模式相和谐来实现,但这是十分困难的。古代中国人以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哲学思想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关于传统居住环境观的完整思想体系,对于今天我们解决居住环境建设中的这一难题,仍具有现实意义。
5.2在进行居住区环境设计时,适当参考中国传统血缘聚居民居的做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家族观念运用于现代的居住区建设,使得居住区环境充满对自然的尊崇和对人的关怀,充满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归属感,应是现代建筑师可以探索的方向。
篇11
Keywords: residential area; ecological; greening
中图分类号:B845.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引论
当今,随着自然环境加剧恶化、人口增多、资源缺乏等现象的出现,城市生态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现代人较以往更渴望自然,希望生活在自然的环境中,从而具有生态化的居住区便成为人们居选择的首选地,因此景观生态化设计势在必行。
何谓生态绿化设计
生态绿化设计是及于生态原则生态过程相协调,尽量使其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设计形式都称为生态绿化设计。这种协调意味着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因地制宜,维持植物生长环境和动物栖息地的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生态绿化设计将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摒弃了掠夺式开发的弊病,达到人与自然共生的理想。[刘文军,韩寂。建筑小环境设计[M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
目前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片面理解生态绿化设计
当下很多居住区为了迎合大众对生态的需求,一味地建绿地,造水景,种名树,以绿化代生态,盲目追求绿地率的现象比比皆是。然而,绿化并不代表生态。不考虑居住小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客观实际,缺乏对小区景观生态系统的全面分析,错误以假生态的铭牌误导消费,事实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生态系统自身的合理性,直接挤占了小区户外其它的功能用地,增加了后期维护的高成本,是一种浪费资源和能源的行为。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生态是以尊重自然为基础的。尊重自然资源,尊重自然环境的现状,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才是真正的生态设计,毫无疑问,最自然的就是最生态的。
(二)忽视自然条件刻意追求人工效果
与国外环境景观设计的程序恰恰相反,我国居住区户外景观设计是在建筑规划之后才开展的工作,因而缺乏对基地原有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意识。至今仍有少数居住区把原有的地形完全整平,开山挖湖,建造出人工化的现代感很强的景观,比如人工味很浓的铺地、模纹花坛和其他小品等等,就像在白纸作画一样,只是注重环境的再生和环境的改造。其实,居住小区景观的人工化不可避免,但是如果以忽视生态价值为代价,忽略对自然的尊重,显然就是一种极不生态的行为。例如场地原有植被被人为干扰和破坏后,就大大削弱了植物生态功能的发挥;再加上盲目引进外来植物,会减少原有植物类型和本土植物的数量,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减少和生态效益的降低。综上所述,充分保护原有自然环境,既能够节约成本,又能够因地制宜,维护环境的真实面貌。
(三)盲目追求水景忽视水循环
在居住区户外景观中,没有经过生态化设计的水景景观,欠缺对水循环和更新问题的考虑,再加上日常能耗和维护费用成本较高,居住区内的水体景观久而久之,经常出现池中无水、水质恶化、水中无鱼等尴尬局面,影响整个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此外,户外景观所采用的不环保的建设材料,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在设计前期缺乏对小区户外景观动态的、长远的、发展的考虑,伴随着花草树木的不断成长,会导致比例失调。空间拥挤等一些潜在问题的发生,不利于居住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三、居住区生态绿化设计原则
(一)因地制宜
坚持因地制宜是居住区绿化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既对绿地有条件、园林植物的合理选择,对绿地条件的合理利用是指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设计自然起伏的园林景观,既节省了费用又真切自然,富有诗情画意。植物的考虑主要以本土为主,适当选择一些适应性强,观赏价值高的外地植物,增加植物的多样性,改善植物结构,设计中应注重各种植物的科学搭配,常绿树与落叶树。速生树与慢生树,乔木与灌木,草本与藤本相结合不同花期的草花与木本花卉相结合,达到春天繁华似锦,夏天绿荫暗香,秋天霜叶似火,冬天翠绿长延的世界景观效果。[李汉飞.环境为先巧在立意—浅谈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2(2):11-12
]
(二)创造自然化人工化环境
居住区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景观的构建应该模仿自然群落的结构和特征,按照自然群落演替的规律和负反馈调节的机制,保证生态系统演替的稳定性。居住区户外景观应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人工技术和手段来创造人工化自然,根据生态学原理,在生物种群和群落的配置及地形地貌、水体等设置方面模仿自然生态景观,尽可能赋予居住区景观自然的特征,塑造出具有自然特色和艺术化的居住空间。
(三)有效利用节能系统
在自然系统中,自然界本身是没有废物的,其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源—消费中心—汇”构成的首尾相接的闭合循环过程。但居住区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流动却是单向不闭合的,因此产生了垃圾和废物,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在居住区生态系统,建立循环或者部分自循环系统来减少资源输入和浪费,减少对环境的压力和负荷,如雨水回用技术,有助于将能源和资源的损耗降低到最小。
住宅应该从结构、功能及过程等层面开展生活供水、污水、雨水、景观水及流域水循环、再生、美化的生态工程规划,以体现住宅的水生态活力。具体而言,一方面,收集处理中水进行花园灌溉,收集雨水及生活废水冲洗厕所、清洁道路、绿化,采用高技术新型材料的自来水管道以防爆裂,以及采用节水设备;另一方面,节约用水既减少污水量,又节约了污水处理的能源和设备损耗。
主要参考文献
[1] 刘滨谊 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12(4)
篇12
“居住伦理”,即人们在日常居住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内容,居住伦理重在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关注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塑造健康的居住方式,树立理性的居住伦理观和行为方式。目前国内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可以从近30年来关于居住学研究的成果中体现出来。居住学研究的主旨虽然在于探索人类居住生活的内在规律,生活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和结构关系等①,但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关涉对现实伦理问题的阐析,而且有的伦理研究(如建筑伦理)已呈独立的态势,因此,本文基于居住伦理的内涵与居住学的三个重要范畴: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结合国内的居住学研究成果,对其中伦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成果和研究的不足做一述评。
一、居住建筑伦理研究
正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所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作为一门综合诸多软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居住学与建筑学关系密切。人类居住的本质在于建基于人类生活与行为之上的家屋,家屋并不仅仅包括具体技术、材料等实在的内容,还包括抽象的文化传统意识、价值取向等范畴,而这些使居住建筑的伦理研究成为可能。
居住建筑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其兴起,一方面源于建筑本身与伦理之间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因现代建筑实践中涌现的大量伦理问题的推动。中国的建筑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建筑学者发起,他们在其论著中开始涉及建筑的伦理问题,如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沈福煦在《宗教·伦理·建筑·艺术》一文中较早论及建筑与伦理的关系,指出:“建筑伦理学是从建筑实践中引出的经验和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对与建筑相关事物的态度,或者是说,对这些事物的判断。”②21世纪,随着居住学研究在国内的深入展开及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建筑师职业精神缺失等多重危机的出现,关于建筑伦理的讨论日趋白热化。除了建筑学者,一些伦理学者也加入其中。拓荒之作为秦红岭的《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成果,其主要是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的。
第一,以伦理视角阐析古代居住建筑的思想特征,揭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伦理意蕴及伦理功能。伦理概念在建筑中的形象反映构成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而伦理观的流变与建筑发展间的关系则构成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有的研究从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出发,指出中国“居以载道”的建筑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如秦红岭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陈喆等在《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中以家庭伦理为主线,考察人类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划分方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伦理旨向;马旭初在《北京四合院与传统伦理观念》中以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为例,揭示了四合院内宅、外宅的划分体现着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内宅的居住安排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观念;张峰率在《“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影响》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男女空间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传统居住建筑设计的深广影响。从以上研究成果看,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内外有别的空间格局、尊卑有序的标示功能以及注重礼制的精神承载等特征,这些特征皆源于传统儒家伦理规范——“礼”,“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价值内涵,因此,由“礼”的精神影响的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等级差序。有的研究则从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出发,探析伦理观念的流变与民居建筑的赓续构成的源流关系。有学者以民居建筑嬗变之“流”为立足点,指出导致这一嬗变的原因是伦理观念的变迁。如董睿在《居住文化的变迁与传统伦理的嬗变》中,从大历史层面揭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伦理观念从大一统走向民主、从强调等级走向主张平等的巨大嬗变,而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民居建筑则见证并体现着这种嬗变。有学者以道德观念的嬗变之“源”为立足点,微观论证观念客体,即民居建筑的巨大变化。如陈斌的《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转变看家庭居住方式的变化》指出,不仅社会文化、伦理意识的变迁会深刻地影响居住建筑、居住生活的变化,居住建筑、居住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第二,从应用伦理的视角,探讨建筑师的职业伦理问题。建筑师的职业伦理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前者指建筑师从建筑的价值属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进行的哲学探究;后者则基于西方的伦理准则,围绕建筑师的个体责任和义务,研究建筑师在民居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伦理难题和责任冲突及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建筑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如秦红岭在《试论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中将责任伦理视为建筑师首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建筑师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原始伦理责任,诗意地创造和守护人类的家园,让人更好地存在着。秦红岭在《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中还提出了保证这种责任有效的方式。除了责任伦理,有的研究还从美德理论出发,指出建筑活动内蕴着求真、臻善、趋美的伦理价值,所以,“建筑师不仅有求真的欲望,更有求善的欲望……希望自己的目的能够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活动中实现,希望人们在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中幸福地生活”③。这是建筑师的普遍良知,这一良知甚至在制度伦理缺位的时候也能发挥巨大的规范与引导作用。这些研究开拓了国内职业伦理学的新视野。
第三,以中西方哲学元理论来探讨居住建筑的伦理基础,拟构建国内居住建筑伦理体系。对此,有的研究从传统建筑所载之“道”着手,汲取其中的建筑理念,赋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以生命。如邱建伟的博士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通过哲学与科学的综合分析,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反思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应秉持人性的、人文的理念,要使建筑与人实现“天人合一”。有的研究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来探讨建筑的伦理本质问题,对其“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如郭宇力的硕士论文《历史的栖居: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性存在”筑造思考》,把“面对事实本身”作为理论视角,将历史街区问题的研究置于“人之存在”的深度和城市、建筑整体演化的背景之下,从哲学和现实“筑造”两个层面展开命题式的探讨,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危机根源予以反思。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国内建筑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筑活动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建筑工程伦理、建筑技术伦理等问题,不同利益阶层的利己行为、弱势群体的居住质量问题等,这些研究强调未来的居住建筑实践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建筑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兼顾公平与正义等。
第四,从代际伦理的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这些研究或者运用建筑学、人类学、哲学等方法,反思城市化的功过,认为城市化导致普遍的文化平庸状况,这种平庸已经使历史丰富性丧失,城市记忆力模糊,甚至失语;④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时期,正在走向反人性、反人文之路,城市化应有的伦理目标应该是为历史留空间,为生活留空间,为子孙留空间。⑤或者运用文献学、建筑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拼贴、还原中华传统古老民居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这些由城市、乡镇、集市构成的复杂社会文化现象会随着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行政局面、伦理文化赓续的盘根错节而融为一体,它们是中华悠久历史馈赠给后世的丰富遗产,我们的伦理责任就是让其得以存续;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的“寻根”,在“实用”哲学大行其事的今天,我们要完成个体灵魂的完善,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从冷僻、萎缩走向“适应、合理、变通、兼融”。⑥
综上分析,目前国内建筑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如秦红岭在《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中指出的,国内建筑伦理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如此,建筑伦理研究的成果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建筑而非乡村居住建筑的伦理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化意蕴而非人居建筑伦理价值的思考,这是由居住伦理的非独立性所导致的。但应当肯定的是,相较于居住伦理其他范畴的研究,国内建筑伦理的研究成果最丰硕、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这些研究,一方面,为中国建筑伦理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城市的人性、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居住伦理学建立之先声,居住建筑伦理的研究也为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居住环境伦理研究
挪威建筑理论家C.N.舒尔兹认为,“居住”意味着人与给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人想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必须“认同”于环境,即人赋予环境以意义、对环境有“归属感”,这才是居住的真实意义。⑦因此,有的学者甚至将居住学视为全面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学科。人类居住生活与社会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居住学形成之前,就已是学界关注的主要伦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邹德谨和一些日本学者就对这一方面做了最早的探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居住学的确立,日本学界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广阔的理论视域不断推动研究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对居住环境伦理的体系化研究,时至今天,居住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研究已成为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显学。但由于政治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些建筑学者、伦理学者的推动下,中国的居住环境伦理研究才渐趋复兴。居住环境包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人工环境。⑧所以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人居环境伦理研究给予述评。
第一,基于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探讨传统的居住观念、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有之利”、“现有之弊”与“应有之义”。其中,“既有之利”指居住环境伦理研究重在把握人类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指出中国传统居住追求“宜居”,强调居住环境与人和自然间的融合。如谭刚毅在《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伦理”的概念,可实际生活中却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源自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朱力认为,“在中国古代依靠经验来营造宜居环境,并以阴阳五行等思想加以引导,而产生了风水学说,按照‘趋吉避凶’的原则,以指导居住环境的选址、定向、施工等,其中隐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都认识到指导传统中国人“宜居”生态理念的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现有之弊”主要指出了人类居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危机,分析了造成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错误的生态观。荆其敏等强调,导致空气、水等居住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类生存的价值观及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弊。传统的住宅讲究“天人合一”,但现在,由于建筑师缺乏土地生态学的观点,城市和乡村在建房时只会挑选最好的地段,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⑩对此,秦红岭也在《试析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价值原则》中揭示,现代人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将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具,这种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发展、城市建设、民居建筑和人们居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朱力以本雅明的批判理论分析了这一价值观的哲学根源,其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崇拜与确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宰了人类的价值体系。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环境伦理问题产生的价值根源。“应有之义”旨在基于导致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价值和人性根源,强调借鉴传统,以新的自然观应用于当代居住设计与建设、居住生活理念之中,培育现代人的环境伦理道德意识。如孙彩萍从宏观层面指出,传统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不仅是中国未来居住建设的文化资源,还是遭受现代机械自然观之苦的西方文化观念变革的契机所在。朱力从微观层面强调,明代文人在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对自然的审美与尊重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构建生态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自然价值的思维定式。此外,有的研究也正确地看到正是人类的欲望造成了今天的环境问题,所以必须抑制人类的消费欲望,善待环境,关爱万物,建立起一个“低熵”社会。
第二,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居住行为间的伦理关系。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伦理研究的社会文化环境既包括居民的居住观,也包括居住区内的安全、邻里关系等问题。研究者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居民生活的意义。宏观层面,有的从历史主义视角研究儒家礼制文化与阴阳风水等神秘文化对城乡聚落方式的影响,如肖群忠指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手段,形成了亲仁善邻的道德态度、乡邻和睦的价值目标、相容相让的基本道德、相扶相助的伦理义务;有的研究,如林永匡的《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立足社会大变动时期,探讨新旧文化在城市居住伦理中的共存与冲突。有的研究立足现实,阐述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民居建筑和居住生活产生的利弊,如郭晓蓓的《“城市生活”今昔:民生伦理的审视视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德思考》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俗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这一俗文化在商品社会中以群众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为内核,极大地影响着当代的居住文化、居住伦理和居住道德。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各区域及少数民族人居环境伦理的探讨,这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得比较充分的部分,为中国古民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人工环境的伦理性及其对居住生活的选择、居住质量的影响。“人工环境”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住宅的设计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卫生绿化等。调查显示,人工环境的质量直接反映居民的居住质量,决定着人们的购房行为,成为衡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标准。罗雪中认为,与以往人们“被居住”不同,现代人在选购商品房时更追求住宅区的人工环境。与传统的宜居理念不同,现代的“宜居”与“便利”紧密联系,进而与幸福感、城市的满意度与认同感等伦理心理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停留于艺术、建筑的层面。
总之,现代人迫切需要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居住环境的状况虽已得到一定改善,伦理研究也已起步,但与民生需求相比,都是相对滞后的。主要体现是:缺乏类似国外学界将居住、社会和环境问题联为一体系统地归纳和阐述居住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理论的系统化、评价理论的理论化等研究成果;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或囿于现象的描述,学理分析不足,或仅局限于形而上的论述,而建筑、环境学等科学知识背景匮乏;针对居住环境问题开出的很多“药方”只能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诸如居住安全、居住用水等居住环境的范畴研究尚待起步。这些既是居住环境伦理研究的局限性,也是其未来研究与发展的生长点所在。
三、居住方式伦理研究
居住方式伦理以居住主体的价值,居住主体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社会中各种因素成长、组合与嬗变综合作用引起的居住方式流变为研究内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伴随世界范围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居住学形成,居住方式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逐渐为西方的多个研究领域所重视,出现学科综合、交叉的大趋势。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居住方式研究开始是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内容承担着启蒙民众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叶得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发展。21世纪,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居的矛盾,居住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与住宅理念一元化的矛盾,贫富差距、居住空间的隔绝与社会制度的公正性问题之间的矛盾以及西方居住学理论的引进,推动了居住方式研究的迅速发展。综合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居住方式的伦理本质及现代居住行为的价值缺失问题。有的研究综观古今中外的居住文化,主张住宅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让人们对生活更满意,才能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现代城市高层住宅与小区正背道而驰,造成使用者的不满。有的研究认为,虽然现代城市住宅建筑已开始强调人的参与和改善人的居住感受,但中国的城市规划本质上仍未摆脱功能主义的影响,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鉴于此,邱建伟博士在其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中,主张研究或借助西方建筑模式、生活模式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指导中国的建筑观、居住观,或者致力于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作为今天住宅建设者的学理依据。
第二,从政治伦理层面探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居住建设的权利。根据198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布赖顿会议宣言》提出的城市住宅的发展均势,未来的居民是最主要的决策者与建设者。按建筑规划设计的步骤,市民、设计师、政府官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义务,由此产生了对不同角色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目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府官员的职业伦理的探讨,而对于城市规划、居住决策的“公众参与”问题的伦理研究很少有涉及。其中,对政府官员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主要从百姓“难住”、“住难”的现状及其居住政策、法规的研究中加以体现,如张增船指出,“住有所居”是当前的一项民生大计,有着人道主义、制度公正、人权等内在伦理意蕴,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政府责任的缺位、财税体制和土地政策的伦理失范,使“住”成了居民的沉重负担。居住危机实质上就是制度伦理危机。
第三,从制度伦理与关怀伦理层面探讨中国的弱势群体居住生活中凸显的伦理问题。这是目前中国居住伦理研究亟待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却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现有的研究有的着力从整体探讨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伦理问题,如焦怡雪的博士后报告《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将“居住弱势群体”界定为居住现状水平不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又无法通过市场途径改善居住状况的群体,提出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目标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社会权利。有的则具体研究了“年龄弱势群体”——城市老人的居住问题。21世纪,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居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与20世纪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王江萍在《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中指出,孤独感和沮丧感是独居老人的普遍精神状态,传统的以“孝”为核心建构的住宅设计和家庭居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老人的这种状态,使老人能够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研究针对“绝对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作以初探,如单孝虹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新区的道德伦理建设初探》强调,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居住方式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实际上,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彰显出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等伦理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应当成为伦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四,从家庭伦理的视角透析反传统的“特殊家庭”的居住伦理问题。由于家庭组织形式和成员间伦理关系、社会地位的不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日常的交往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研究探讨了“丁克家庭”的家居方式,如梁旭的《“丁克家庭”的居住问题研究》指出了“丁克家庭”这一居住方式对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有的则研究了城市的“空巢家庭”,如侯立丽的硕士论文《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居住模式研究》指出,计划生育造成“空巢家庭”成为未来中国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对于“空巢家庭”,除了来自家庭、社会的人文关怀外,还必须实现空巢家庭住宅设计的人性化、住宅环境的环保性和住宅社区的交流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空巢家庭的和谐。实际上,除了城市“空巢家庭”,乡村也表达出日益纠结的家庭、社会伦理困境:夫妻长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形成“空巢家庭”,由于相比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的伦理问题,老人的居住伦理问题已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部分的伦理研究少有人问津。
第五,从社会伦理的层面探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居住方式伦理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分化,由此映射出社会阶层分化后不同阶层居住方式的封闭与隔绝、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住房资源不仅被市场“看不见的手”掌控,更为权力所控制,于是,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有限的住房资源分配失衡。就此,刘精明指出,旧城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优势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权力和金钱占有教育、交通、环境等最好的资源,而拆迁居民逐步被边缘化为弱势群体的过程。居住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空间使用上的隔离与分化,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层隔离和贫富隔离。鉴于此,研究者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秦红岭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启示下,强调了城市规划者的社会责任。有的研究则通过对美英等国的实践分析,提出“混合居住”的方式,以解决居住分异、空间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唐晓岚反对“混合居住”方式,认为这样可能引发和激化阶层矛盾,应该加强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社会调控的介入,以达到各阶层居住利益的公平。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从各个层面反思了中国现代居住方式存在的伦理困境,但研究也存在非独立性、非系统性特征。此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制度伦理的否定维度即保障性制度的研究,而非诸如公众权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等的维度;研究还局限于城居生活方式的探讨,乡居方式的研究甚少涉及;对居住主体范围的伦理研究也亟待扩大。
四、结语
“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行为,而以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与居住方式伦理为本质内容的居住伦理,蕴含着人道、人性和人本,公正、平等和幸福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不管时空如何变幻,都必然折射出个体的追求与价值、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它本应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理论成熟、视阈开阔、方法多元的居住伦理研究,中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还处于对居住的伦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反思与学理基础的探索阶段。因此,这些反思和探索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弥补这些不足,推动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走向独立,实现学理化、系统化和人居价值指导正是未来研究者的目标所在。
篇13
Key words: Yiwu, rural, residential area, coupling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党的“十”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给新农村建设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是,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资源一经济一环境一社会之间的发展矛盾日益突出。农村住宅平均使用年限普遍过短,这在经济极为发达的浙江义乌更为突出,根据在义乌城乡结合部地区抽样调查显示,农村住宅平均寿命约为20年,个别地区农村住宅寿命不足15年,住宅过短的使用年限不仅造成经济成本的增加,而且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程度加剧。此外,在义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明显落后,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多数农村在村庄建设规划、建造实施、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欠缺经验,具体表现为:农村建设无村庄建设规划,无建造技术标准,建筑形式与使用功能之间矛盾突出,缺乏协调,基础设施等建设滞后,不注重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不注重住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和文化的培育等[1]。因此,农村住宅区既有建设模式急需完善,同时,其本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也函待解决,才能全面实现农村小康建设目标,促进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
1.义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建设品位及建设标准不高,存在着大量的土地浪费现象
为扩大城市规模,提高义乌市城镇化水平,自2000年开始,义乌市陆陆续续开始了城市周边新农村建设工作,义乌城市规划院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向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城市学习,并在满足广大村民愿望的基础上,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旧村改造规划工作。规划设计要求,凡是进行旧村改造的村庄,不论家庭经济情况如何,土地面积大小如何,每户均建造为4层半,建筑外观立面、色彩、空间构成基本相同的连体排屋。连体排屋在义乌城市周边
图1 义乌某旧村改造后效果图
周边的大规模出现,使得义乌城市规模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城市的美观度,整洁度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广大农民瞬间享受到了城市居民,甚至优越于城市居民特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但是随着旧村改造的不断深入,由此带来的弊端逐渐显现,虽然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中到处都是4层半,甚至3层半,高度不超过13米的连体排屋,见图1,俨然一个农民城,这与经济极为发达,在国际上享有盛名的义乌城市形象极不相称,更为严重的是,旧村改造中,广大居民享有超大居住面积的同时,却发现旧村改建后,建筑密度超大(超过了40%),绿化率极低(低于15%),在2009—2012年新建的村居建筑中,除了新建房屋和宽敞的水泥硬化路面以外,几乎看不到绿地和树木的影子,更谈不上村中有公园,门前有绿化,与想象中别墅的身份极不相符;另外超大连体别墅的建成,造成居民有房住不完,房屋空置率很高,这给寸土寸金,土地资源有限的义乌造成了极大的土地资源浪费。土地的严重流失,使得失地农民不断增加,农村无业游民逐年增多,靠房屋租金过日子成为义乌很多地方的普遍现象。
1.2建筑外立面雷同,统筹规划滞后
在义乌近十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中,每年都有大批崭新的旧村改造村居建筑落成,综观义乌的旧村改造建筑,不难发现,所有旧村改造建筑外观造型除了色彩方面略微有差异以外,其外观形状基本相同,在义乌,看不到村与村之间建筑的差异,感受不到村居建筑的丰富多彩。统一设计风格,统一的建造经营理念实在有悖于义乌国际化的发展理念。在新农村规划设计方面,对未来发展缺乏长远打算,规划设计一味迎合群众的经济利益,导致大量“三和一”用房在新农村建设中屡见不鲜[2],图2为义乌某村旧村改造房屋中最为常见的两间用房平面方案图, “村村专业街,到处是作坊”式的镇村工业发展现象在义乌非常普遍。
图2义乌某旧村改造平面方案图(2间)
1.3 过分注重房屋出租经济效益,忽视绿化及环境保护
近年来,义乌在环境保护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0年5月,义乌名列全国绿化委员会刚公布的“全国绿化模范县(市)”,成为了浙江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2008年,义乌市委、市政府以建设“森林城市、品质义乌”为目标,确立了创建森林城市的目标,提出“森林下山、上路、进城、入村”等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封山育林工作。义乌市还相继实施了绿色村庄、城市绿肺、立体绿化、废弃矿山修复等十大民心工程。这些项目的开展为美化义乌,改善义乌生态环境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是土地资源稀少,农民想多建房以提高建筑本身的使用功能在义乌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义乌的许多村庄在旧村改造中,村中绿化率由原来的大于30%降低15%以下,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这就导致很多新建的村庄,除了漂亮的建筑,繁华的商业街,几乎看不到一丝绿地,一棵树木,见图3所示。村民在建房过程中,基本上将第一层按商铺进行处理,中间层根据出租要求划分为多个空间,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所需。通过旧村改造,很多村民靠租金提高了经济收入,但是随之而来的脏乱差现象在新农村中日益增剧。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引发的社会冲突逐年增多,直接影响到义乌的和谐稳定,这已成为义乌在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图3缺少绿色的义乌新农村建设
1.4 新农村建设滋生了一批懒汉村民
城市的快速扩展,新农村的加快建设,极大地推进了义乌城市化的发展水平,经济的繁荣,使得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涌入义乌,外来人口的剧增,带动着出租用房市场迅速发展,但是原本作为人文优势的东西被弱化,凸现出特有的“文化硬伤”。主要表现在:部分村民靠房屋租金生活,根本不愿就业,缺乏进取精神,部分富二代满足现有的生活,开始比吃、比穿住、比豪车,沉浸于吃喝玩乐之间,外来人口的增多,导致部分义乌本地家庭矛盾突出,离婚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义乌整体市民素质的提高,有悖于义乌向国际化迈进的战略意识。
2.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的总体要求
为了引导农村生态村建设,促进建设过程中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协调发展,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12月5日了国家生态村创建标准(环发【2006】192号)提出了建设国家级生态村的建设指标体系和标准。义乌市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建设要求:(1)规划科学,布局合理、村容整齐、绿树成荫、水清汽洁;(2)自觉遵守环保法律法规、自我保护环境意识强;(3)经济发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4)有村规民约和环保宣传设施,倡导生态文明[3]
3.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耦合
3.1 耦合的概念
耦合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系统或运动方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是在各子系统间的良性互动下,相互依赖、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动态关联关系[l6]。它是物理学概念,后来被引入到对系统关系的分析研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农林业资源系统,城市交通,物流、供应链,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领域。通过对义乌新农村建设中各要素耦合作用的协调程度的研究,可以分析并解答义乌新农村居住区建设矛盾和问题,并运用仿真手段模拟不同条件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系统耦合可为协调义乌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实现生态化建造模式转变,优化农村住区建设管理决策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4]。
3.2 建设系统内耦合机理
义乌新农村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藕合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区开发建造行为与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四个子系统内的耦合;另一类是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四个子系统间的耦合。这两种耦合共同决定和构成了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耦合机理。
生态居住区建设系统开发建造包括:居住区建造时序、农民住房建设、基础
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等四个因素。资源子系统包括:建设土地利用、建筑材料利用、建筑设备利用、劳力资源利用、水资源利用、清洁能源利用等六个要素,建造主分量中的建造时序包括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营管理和拆除回用等四个阶段,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均需一定条件的资源支撑,建造时序各阶段则要求输入不同类型的资源条件。从显性影响和直接需求分析,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上地的利用和建筑材料利用等,建设实施阶段需要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劳力资源利用、水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等,运营管理阶段需要建筑设备利用和清洁能源利用等,拆除回用阶段需要考虑建筑材料利用等[5]。
3.3新农村生态住宅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
根据对建造主分量与资源、经济、环境和社会四个子系统内的耦合机理分析,可构建农村生态住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6]
图4新农村生态住宅区建设系统内总体耦合关系
4.利用耦合关系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建议
利用耦合关系进行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彻底颠覆了义乌固有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改变了义乌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建筑高密度、低容积率,低绿化率的现状,规划中引入新的规划理念:公园式居住+公园式购物模式。公园式居住模式使得整个小区休闲和动感,整个居住区被绿色包围,呈现出生态、自然的园区景观,也体现出“在绿色中运动,在森林中呼吸”的设计理念;公园式购物模式使得居民在购物中游玩,在游玩中购物。两种模式的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陶冶居民的生活情操,从而彻底改变义乌目前混乱的居住状况。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调研组.改造“城中村”建设农村新社区[J].调研世界,2006.08:28-30
[2] 王影.新农村人居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7:11-12
[3] 刘盛楠.生态住区实现技术的探索 [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河北工业大学,2007(3):l-16
[4] 王永初,王启志,耦合度的新定义及其应用. 华侨大学学报 1999,20(3):273一277
[5] 何绍福.农业耦合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6]姜涛,袁建华,何林.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一经济系统分析模型体系.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