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实用心理学结课论文

篇1

近十年来,应用心理学专业在我国多所高校包括不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得到迅速发展,然而有调查显示,该专业学生认为本专业存在课程设置欠合理、理论联系实践少、实验少、教学手段较单一等不足,特别是“缺乏实践,缺乏处理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被认为是当前心理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最近对207名在校学生的专题调研中也发现,学生对实践教学环节表示了较为强烈的愿望!根据以往的调研和我们的体会,不少地方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主要存在如下不足:一是专业教育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二是实践教学模式较单一,缺乏创新性,实践教学系统性、针对性不强;三是实践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亟需具有理论知识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这方面突出表现为传统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基地偏重学校心理教育,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发展需求,亟需形成全方位、多元化、灵活机动的实践教学基地;五是实践环节与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联系;六是实践教学资源的利用与共享程度较低。

二、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内容

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在心理学教学中,应该始终把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健康教育等实践紧密结合。心理学要与不同个体、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等密切结合才会有生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等都大有裨益。应用心理学实践教学体系应适应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专业学习的需要,注重分层、多样化、立体化协调发展,以利于培养培养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一)实践教学目标建构的层次化、多元化

根据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应有不同取向的实践教学目标,可以在不同教学阶段进行多样化的单项能力培养、综合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质培养;或毕业、就业前的上岗前培训、技能提高培养等。在实践教学目标层次上,应使整个实践教学体系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

1.认识实践

认识实践的课程主要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实践的目的是对专业知识进行认知,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感性认识;实践方式有教师讲解、课堂演示、实验演示、软件仿真模拟,进行课堂讨论,参观见习与实习、考察、进行案例分析讨论、参观等。还可在假期安排集中实践,如心理学调查等。

2.模拟实践

模拟实践的目的在于配合专业课的课程实习,促进专业学习,为校外实践奠定基础。模拟实践主要利用校内实践场所,如心理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心理咨询室等,进行模拟心理咨询、普通话实践训练、人际交往训练等。

3.专业综合实践

专业实践的目的以形成和提升专业能力与素质为主。校内专业实践主要是在中、高年级进行综合性专业训练,如在心理实验、心理咨询、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广告与营销心理学等课程中的综合性项目中,学生综合运用实验、测量、访谈、问卷调查、个案研究等方法进行专业实践;校外专业实践主要是专业实习,时间至少8周以上,最好实施轮岗实习。

4.研究实践

研究型实践教学是指在实践教学中,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是学生在辅导教师的指导下,以完成课题研究为动力,经历选题、搜集资料、选择方法、研究设计、组织实施、分析结果、提炼观点、撰写论文(研究报告)的实践过程。研究实践的目的以展示能力、拓展能力为主。研究实践应提倡选用来自于社会生活实际的实用性课题或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的课题。

研究实践应注意处理好一般要求与提高层次的关系:如对于那些有较强的专业兴趣、专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根据学生专业学习的特点,在自愿的基础上试行导师制度,师生结对,具体指导。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心理学知识,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创业大赛”等科技实践创新活动。同时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习惯、专业意识、思想行为等多方面进行指导。要使各个不同层次上都有指导教师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本专业这方面近年来每年均有10余位学生的项目获得大学生挑战杯校级立项。

(二)实践课程设计的系列化与实践教学项目设计的多元化

实践课程设计主要是在某一门专业基础或专业课内安排系列实践教学学时或专用周,这些课程主要有心理测量、实验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学校心理学、行为矫正、心理学研究方法、广告与消费心理学等。课程设计的选题尽量来自于社会的实际需要,使课程具有真实性,从而使结果具有实用性;课程设计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要根据现有学生已学的知识结构情况而定,并使课程设计题目层层深入,形成系列,从而来系统地提高学生的基础技能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教学项目设计除了各种多样化的单项实践教学项目外,可以开展各种综合性实践教学项目。如根据专业情况和实践教学内容对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可以采用“复制型”、“模拟型”:在校内复制、模拟某一实际工作现场,重在模拟职业环境、职业氛围和工作流程,建立与工作现场的设备和工作情景完全相同的实训场所,如学校心理咨询的场景训练等;也可以采用“虚拟环境型”:实训中的学生形成虚拟工作环境,采用案例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法等手段开展实训活动,让学生以专业人员的身份(学校心理教师、心理咨询师、社区心理学工作者、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师、企业营销人员等)出现,完成某项虚拟专业任务;还有“混合型”:即进行各种混合型实训项目训练。

(三)建构分层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环境

1.校内实践教学体系的分层立体化建构

一是实验室实训课程的实践训练。实验教学是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通过自己主观努力完成的教学过程,它的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是无可替代的。通过实验教学,主要是深化理论知识,掌握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基本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心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其实验教学体系包括基础实验(基本实验技能、基本规律验证等)、专业综合实验(现代心理实验技能、专题实验等)以及研究性实验(心理学规律的探讨与研发工作等)三个不同层次的实验教学。具体如开设SPSS与心理统计、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认知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技巧等实验实训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心理学实验可以区分为两大类,一是在实验操作台上通过机械和手工完成的实验,二是计算机模拟实验,它们各有功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以相得益彰。然而实验教学应该避免完全以计算机软件系统模拟和代替传统的仪器操作的趋向,以利于培养学生整个实验的操作能力以及创造性研究实验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实验室的开放,要将实验室的所有实验项目对所有学生进行开放,对不同实验课程设立不同的实验教学计划,建立网上选课的机制,设立相关值班制度,充分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

二是开设应用技能课程。这方面课程主要在校内通过校内实训场所(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心理,咨询实验室、团体心理训练室等)的课堂教学进行。以该专业学校心理教育方向课程为例,应用技能课程要围绕“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课程与教育”和“心理测评及应用”三大实践技能展开,以便完成对服务对象心理“了解”、“发展”和“补救”的任务。在应用技能课程教学中,可以广泛使用案例教学,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以案例情节为线索,自觉进入案例现场,充当其中角色,独立思考,独立决策,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相应的实践技能。

三是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撰写与研究。课程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要求学生综合性地应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自主研究与探索。特别是教学计划中,第八学期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学位论文,这不仅是对过去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总结凝练的过程,更是对学生综合科研实践技能的检阅与提升的过程。

2.校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分层、多样化建构

主要通过校外见习、实习活动,综合培养及检验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其目标是形成独立而灵活的相关行业的从业能力。这项工作仅仅靠一两个实践教学基地是难以达到效果的。为了保证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校外见习、实习的效果,应形成较为完备的层次合理的实践教学基地梯队。如以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实践而言,我们适应面向针对不同层次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的群体进行相关了的教学实践:一是针对普通心理需求的群体(如普通学校);二是针对一般问题行为群体(如青少年成长特训学校);三是针对严重问题行为群体(如劳教所);四是针对心理障碍与精神疾病群体(如康复医院)。

3.注意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与课外非常规体系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课内常规体系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中有系统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包括:一是集中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专业课程中的实验、实训环节,如在心理统计、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中增加实践内容,增加运用专业知识从事科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专业见习、实习、毕业论文及专题性、有组织的系列社会实践。如将专业实习、见习与理论课穿行,让学生参加一些实际的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使学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学得一些书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课外非常规体系主要包括:一是积极指导与心理学相关的学生社团活动等课外活动,每年组织心理社团成员开展大规模的新生心理素质测量与评价活动;经常举办应用心理学学术沙龙或学生论坛;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心理援助服务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二是定期邀请校外名家和校内专业教师举办一些心理学专题的讲座,如“应用心理学发展前景”、“心理援助知识讲座”等;三是举办“心理剧”、“心理学知识大赛”等比赛,以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竞争意识。四是在校内通过导师制培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研究活动,培养创新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创业团队间的合作能力。对于有突出表现者,如各种重大学习竞赛、辩论大赛、演讲大赛、心理剧比赛、知识竞赛中获奖,在正式学术刊物或学术会议上者,经本人申请和学院批准后可酌情代替选修课或实践课对应的学分。五是校外实践。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必须参加的实践活动,包括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各种调查与专题研究、案例分析和学生的兼职工作等。对于参与课外工作实践表现突出的学生,设置奖励学分。通过课外实践环节,拓展个性化教育的空间,保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们指导本专业学生为主体的湘中大学生心理学协会等学生社团开展了多种富有成效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特殊教育学校支教活动、四川地震灾区心理援助等),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该协会荣获“湖南省优秀大学生社团”荣誉称号(2007年)。

4.注意实践教学实体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协调建构

互联网的兴起,为拓展实践教学实体资源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平台。如实验室建设可以采用网络化管理,形成了各实验分室―实验室办公室―校园网的三级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建设开放实验室,实行开放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营造不同层次的、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实践教学环境;学生可以在网上递交报告、下载作业,教师可在网上批阅实验和设计报告、布置作业等;另外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验项目、课程设计项目和实习内容都制成多媒体教学课件挂在校园网上,方便学生进行下载。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与教师的教学信息交流、与同学的学习资源共享,这样极大地拓展了实践教学的资源空间与灵活性。

5.注意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的协调建构

实践教学校外资源与校内资源是相辅相成的。如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或考研方向选择毕业论文的选题,并结合毕业实习进行调研、访谈等,通过使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与就业意向相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这项工作与校外实习基地、校内实验室、图书馆等资源均相关联。又如实验教学其实既包括实验室实验,也包括实习基地的实践性实验,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科研实现一体化,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进行心理学研究的能力和素养。

(四)在实践教学上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注重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多元化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重视采用“启发式”教学,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如在实验教学中,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项目的比例,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和研究创新实验项目的比例,在实验过程中,分层次提出实验要求,并加强实验过程的指导。在各类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给出不同层次、不同设计要求的多个设计项目,加强引导,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学生必须完成设计文档。在设计指导安排上,学生可自主进入开放实验室,也可通过校园网进行预约,教师在网上进行设计过程的指导。

在教学形式上要注重多样化。如对于综合性实践教学可以采用“产学紧密结合型”,如在实践单位、实践教学基地进行实习的毕业前学生,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专业实践,由学校实践教师和所在单位专业人员人员共同指导实践教学;也可采用“试用型”、“定单型”,对于已经联系就业单位的学生,除结合实践教学基地进行产学结合实践教学外,可以与就业单位进行订单式实践教学,根据用人单位的要求采用“提前就业方式”进行实践教学――“单独实习”;“创业型”,对于创业型专业人才,可以提供创业条件,进行创业实践训练。

(五)实践能力评价的多元化

对于实践教学的能力考核可以由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专家评价、社会评价等不同方面的评价;考核形式可以采用解决实际问题式考核、试卷式考核、小论文形式、口试、答辩、实践小组评议、自己申报与小组评价相结合、专家评价等不同方式对学生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保障

1.相关政策与行政支持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坚实支撑

这方面包括:学校行政对实践教学环节的支持、在仪器供给和维护中的支持、在课程教学方式、大纲和考试设计、立体化教材的编写、学生社团活动的组织等方面赋予教师更多的灵活性和支持、在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专业分层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创造和谐的外部环境等方面的支持等。

2.“双师型”专业教师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主导力量

建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必须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予学生有效的指导,这就要求专职教师在掌握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和熟练掌握计算机和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相关应用性知识和技能,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提高,努力成为“双师型教师”。可通过参加专门的心理学师资培训、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以上证书、主动服务社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些有心理学应用实践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兼职来充实师资队伍。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既能从事心理学专业教学与科研,又能亲自参与各种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我们现有6位教师拥有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有多位教师面向校内外开展了讲座、心理咨询与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服务。其中有教师如陈杰副教授也在学院和社会上具有较高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于2009年获得湖南省优秀教师荣誉。教师在学科专业建设、教改与科研方面也注重突出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取向,有较丰富的相关教学与科研成果。这些成果紧紧围绕当代应用心理学的重要专业方向之一――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为专业办学提供了较为强有力的学科专业保障。教师队伍在服务社会、服务学生方面面向广泛,社会效益显著。

3.积累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社会资本,注重实训场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

校内实训场所建设主要由学校自己投资兴建;也可学校与社会共同投资兴建,引进企业或科研院所在校内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利用企业在学校投资实践教学设备为企业做广告宣传等方式。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主体也可多元化,要积极取得政府、有关企事业单位特别是学校、医院、劳教所等的支持。

总之,要逐步摸索一条符合学校实际情况、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并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有机的整合,使实验教学、实习、竞赛、毕业论文等相关环节不再孤立,彼此都能够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起到积极作用。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的需求,形成阶梯的立体化培养方式,让各层次的学生均能充分的发挥其个性,得到适合其的培养,并使之均能成为具备高素质、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应用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秦素琼,等.我校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查研究[A].李其维.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

[2]任其平,黄警钟.基于能力培养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改革探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29-30.

[3]谢倩,辛勇.构建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81-82.

[4] [7]阴山燕.对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思考[J].医学教育探索2007,(9),819.

[5]谢爱武.关于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思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4).140.

[6]吕建国.应用心理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思路[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3):33-37.

篇2

1、影响心理学科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从内部来说,心理学由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组成,兼具自然科学属性与社会科学属性;从外部来说,心理学并不是一个孤立于其他专业的学科,相反,心理学的诞生、发展都与生理学、物理学、哲学、医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学等相关学科联系紧密,对于人才培养的要求是理论扎实、技能过硬、知识结构完善、具备多学科综合能力。因此,综合科学技术领域发展成果及趋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等因素,结合各高校实际情况,就心理学人才培养规划工作制定动态修订机制,将人才培养工作纳入心理学科整体发展中考虑。

2、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规划制定遵循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人文精神,指导人才培养规划编制工作。其次要紧密联系实际,经常性、广泛性地征求各类各层次学校、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城市街道社区、农村贫苦地区等社会各阶层、各行业,对心理学人才在规模、层次、领域、结构等方面的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心理学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正确处理人才培养定位问题。最后要统筹发挥好学科建设同人才培养之间相互促进的积极作用,坚持学科建设以人才培养为首要任务,引导和鼓励学科研究成果优先向人才培养领域转化应用,向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方面集中。

二、提升教师实践示范能力与改进教学方式

1、教师实践示范能力提升方面―以“双师型”教师成长为例

心理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在师资,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是核心。当前,师资队伍缺乏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导致人才培养示范性不强是个主要问题。高等院校心理学任课教师及科研人员学历层次高、理论知识渊博、科学研究能力强,成为培养心理学人才的保障条件。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学科研人员绝大多数在进入学校以前的主要工作经历是学校学习、教学科研,心理学社会实践工作经历匮乏,对中小学校学生管理、医疗卫生临床、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安全部门等的实际情况不了解,没有体验,无法将理论与社会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必将导致理论能力强,实践技能薄弱的困境,造成教学空洞,不能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这是心理学师资队伍建设需重点加强的环节。

高校应加快研制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和培训的中长期规划,并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3]探索“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机制,促进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示范能力提升。“校企联合,产学研结合”将成为“双师型”教师人才培养实现途径之一。[4]发挥高等学校在科研等方面的优势,同高等、中等职业院校在职业化人才培养方面的教学技术、教学装备、实践基地的特色有机对接,开展互派互学、挂职教学等多形式的合作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推动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队伍“双师型”人才团队建设。鼓励高等院校心理学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服务社会公益性活动,深入中小学校、医疗卫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一线,了解社会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与需要,掌握困扰人们心理健康的各方面因素,运用丰富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研究成果,制定适用于中国本土的咨询方法与促进方案,在服务群众心理健康的同时,探寻和总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总结经验与方法,反哺高等学校心理学教育教学。

2、教学方式改进方面―以教材使用为例

在心理学人才培养中,教科书的功能与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科学研究成果的充分吸收、国外经验有选择的借鉴、经典理论知识与实验方法的应用等成为教课书编写的主要内容和依据,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心理学教科书体系,反映了心理学科发展取得的成就。但在教师、学生教材与教辅资料的选用、征订与教学处理上还有待规范。

首先,面对心理学系列教材门类繁多的现状,教师用书与学生用书的选择上可以有所区别,专业课的教师用书也可以不止一本。学生教材的选用要适时以图书市场的资源变化及课程培养目标、教学大纲为依据,经过学校院系教研组同仁共同认定。鼓励教师编著、选用内容贴近我国社会现实,能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教材,已有研究反映出公共心理学的课程内容体系单一陈旧,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比如能力这一章,教材中就用了大篇幅的版面介绍了各种能力的理论与能力的测量方法,却只字未提和学生息息相关的能力的培养。因此,不难看出目前心理学课程内容严重缺乏其应有的实用价值。[5]

其次,要本着服务于学生、服务于教学的原则规范征订管理体制,避免教材征订配发工作滞后于教学工作、频繁更换教材版本,而出现的实用性不强、教材与教学大纲不匹配等结果。教材属于生产资料范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理论知识消化、实验原理融化、社会实践升华、达到教材服务于教学、传递知识、指导实践、增强能力的基本作用,改变传统教学情境中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考试完全依赖教材的现象。

最后,应该把电子教科书的便利性、丰富性、非线性等基本特征和纸质教科书不具有的优势以恰当的方式引入教学活动中,提升教育教学信息化、便利化水平。[6]因此,在教材教辅资料的处理上,鼓励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技术、设备、学术资源改进教学,如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解决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学习主动性严重不足而影响教学质量的现实问题。[7]教师参阅国外优秀教材,获取其附带的数字化、立体化的网络教学资源,包括优秀课件、教学建议、经典案例探究、视频库、习题库,相关专业软件等,用于教学互动元素、能力提升等环节;同时要防止过度依靠信息技术,忽视纸质教科书在教育教学当中的核心作用。

三、创新学生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1、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通行的心理学考试组织形式和方式暴露出的弊端是考试形式单一且范围狭窄、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且重理论知识、考试时间过于集中且学生学习压力大、考试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试卷分析与考试结果反馈力度不够等。[8]但课程考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可靠方式之一,认知心理学关于学习的理论强调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刺激,做出反应的过程,而应重视学习者自身的建构和知识的重组。因此,要采取课堂讨论、课后作业、学期作业、课程论文、课程实践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反映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熟练程度、学生学习能力差异化、个人与团队素质等综合能力。本着“人人都有特长、人人都能成才”的教育观,对每一位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以此,建立“灵活多样、区别对待、全面发展”的考试综合评价体系。

2、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科学,实践教学体系是应用型心理学人才培养的核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方面基础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等三个层次和方面。[9]应充分运用三维实践模式打造五个“会”的心理学专业应用型人才。[10]任何一门应用性基础研究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将人才培养的理论知识、技能技术同对应的科学实验、社会实践结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式,是增强学科发展水平的驱动因子。鼓励学生经常性地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市场从业准入条件、社会用人需求及就业方向等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增强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对接意识。强化学生科研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涉猎人类学、生物学、医学、计算机学等领域知识,追踪心理学科研究最新动态和前沿成果,创造性的开展毕业论文设计。通过毕业论文设计环节,检验学生在综合知识应用、研究方法选择、科研能力激发、就业能力锻炼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完善主要以考试或校内活动绩效为主的评优选先、考核人才的机械化机制,适当将社会对人才的选拔认定标准纳入学校学生考核系统,如:获取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国家从业资格等级,见习企业(单位)对见习期的鉴定结果。以此,建立“理论+现实、实践+创新、毕业+就业”的实践考核评价体系。

四、创新心理学人才质量的培养机制

目前,心理学研究呈现出横向同关联学科融合、纵向不断衍生拓展的态势,更加注重对微观心理机制的探讨,对人性价值潜能的关怀。心理学科学研究要加强基础性研究同教育、医疗、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应用研究相结合,建立长期稳定的实验室和科创孵化机构(企业),将人才培养的课堂放在实验室,把社会实践与需要作为人才培养的教科书。

《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明确提出“发展多样化健康服务。加快发展心理健康服务,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由此可见,心理学科社会化应用已经上升到国家层面,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纳入到居民身心健康范畴。在人才培养机制方面,应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篇3

(一)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图式的研究,国外起步较早,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8世纪康德论述了图式的哲学意义,他认为,一个人在接受新思想、新信息、新概念的时候,只有把它们同这个人脑海里的固有知识联系起来才能产生意义概念。20世纪初,格式塔心理学家们以及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将图式概念引入心理学。20世纪30年代试验心理学家巴特利特有关记忆的研究被看成是图式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为图式理论的产生及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智能专家鲁梅哈特(D.Rumelhart)对图式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他称图式是“构筑认识的建筑模块”,由常量和变量或称空位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于研究阅读理解心理过程的理论,即图式阅读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图式理论已经发展成为阅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式理论清晰地指出人们通过激活他们头脑中相关的图式来理解新信息。很多心理语言学家开始将图式理论使用于外语教学,用来解释外语学习者的心理语言加工过程。例如Patricia L Carrell的论文Some Issues in Studying the Role of Schemata, or Background Knowledge,in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二)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英语教育界引进图式理论的时间较早,研究范围也比较广。目前国内关于图式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英语阅读,写作,听力,幼儿教学以及教材编写等方面。

例如:英语阅读方面,《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郑文英,2009)中指出影响阅读效率主要有四个因素:语言图式、内容图式、修辞图式和阅读策略。《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宋娟娟,2010)中指出背景知识的积累有助于学生在阅读时激活相关图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英语听力方面,《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周相利,2002)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讨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基于图式理论的英语新闻广播听力对策》(孙美娟,李东东,2011)详细解读了如何在新闻听力教学中构建图式,激活图示和重建图式。

二、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土壤。尽管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正逐渐加强,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分歧仍然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价值观,才能实现彼此间的有效沟通和理解包容。英美文学课作为我国高等院校英语专业教学中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知识课程,从文学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西方社会文化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为我们了解西方历史文化价值观及风土人情,增进对西方社会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根据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所述,“文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然而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21世纪,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在商务英语、经贸英语等实用英语课程应运而生的同时,英美文学逐渐走向了边缘化。不仅如此,学生在学习英美文学的过程中也遭受了种种困惑。为此,我们结合目前英美文学的教学现状,以及学习英美文学的必要性的客观要求,开辟出了一条学习和掌握英美文学的新道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将图式理论运用到英美文学的学习中去,是我们项目的一大亮点。

项目特色:

(一)选题具有较强针对性。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此项目结合了小组成员对英美文学学习的切身体验,针对学习中切实存在的弊病和误区,在对图式理论进行了深刻研究的基础之上,建立学习应用模型,并将其运用于创新实践。加之国内关于图式理论在英美文学上的运用研究较少,从而使我们的调研更具前瞻性,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二)学科交叉,视角多样化。项目研究与心理学和教学法等众多学科相结合,为研究提出创新性和建设性意见的目的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我们的项目充分利用心理学对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研究优势,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探索图式理论在英美文学中的应用,并结合了教学法中对学习程序的科学研究及对教育目的和学校课程的分析探讨,研究英美文学学习领域的独特学习模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项目研究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项目创新:

(一)学习模式的推广与创新。本项目从研究图式理论在英美文学中的运用这一课题出发,积极探寻英美文学与其他英语课程在运用图式理论进行教学的相似之处,推广借鉴图式理论在其他英语课程中的应用模式,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属于英美文学课堂的独特的图式理论应用模式。

(二)理论联系实践。项目成果模型可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将对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在图式理论指导下进行主动性的英美文学课程学习提供范本。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2-0135-02

公共心理学课程是高校教师教育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承担着为学生传授教育教学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促进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形成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等重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生活乐趣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整个教师教育课程乃至专业课程体系中居于基础的地位。但目前学生普遍反映不愿意听公共心理学课,为了改变学生对公共心理学课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中心,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与题库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推动学校“教学应用型大学”战略的具体实施。

一、公共心理学教学突出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的必要性

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现实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对课程教学产生的真正效益并不“感冒”,普遍反映课程内容与现实实践严重脱节,学生学、教师教的积极性都不高,实际教学效果离教学要求存有较大差距。造成公共心理学教学的现实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课程教学与学生真正关心的现实生活问题、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缺乏必要联系,不能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切实的指导;教学内容偏重于心理学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忽视相关技能的培养,学生不知道如何将知识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等。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学习要建立在丰富的个人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的基础上,在学生面对新的心理学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学习到实践操作的转化,这是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公共心理学教学必须确立新的教学目标,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

从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由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心理学等部分组成,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是传授心理学知识应以“基础”为主,强调“应用性”,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基本现象、主要概念和主要理论与生活现象和教育现象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活动性”,培养学生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实现公共心理学教学的实践应用性改革目标,需要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考试方法与试题库建设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作必要的调整。

二、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教学内容

教材选择在实现教学目标中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尽管各高校对心理学教学目标描述相近,但所选用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可能不同,在不同时期也会有变化。如长江师范学院曾经使用华东师范大学叶奕乾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北京师范大学章志光教授主编的公共《心理学》教材,教师自编的《心理学》教材,还专门建立了心理学题库,但效果总是不太好,讲授内容总是按照从心理现象的生理机制开始,然后讲认知、情绪、意志和个性的模式,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教师讲起来生搬硬套,课堂气氛沉闷。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对教师的参考书籍做了统计,主要有彭聃龄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黄希庭教授编写的《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孟昭兰教授主编的《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等,这反映出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仍然没有脱离普通心理学的结构模式。要改变高校现有公共心理学教学现状,应以实践应用性教学目标为依据,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

首先,在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要减少对通俗易懂的概念的讲解,增加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的分析。在原来的讲解中,传统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如感觉,要讲、要背,还要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讲完一个概念后,一节课时间已经所剩无几,但学生却感到没有多少收获。其实对感觉等心理现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概念,只需稍加提示即可,不需要花整节课的时间讲授。但对于社会关注较多的热点心理现象,如在重庆万州发生的,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兽兽现象等,学生关注较多,社会也较为关注,而且其中蕴涵着非常丰富的心理学规律与知识。这要求我们站在实践应用性的角度上,审视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既保留传统教材内容,又增加反映学科最新发展水平的内容,让学生对心理学有基本认识,但又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如可增加心理现象脑成像研究成果、无意识心理、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问题、情绪对认知和行为的影响与情绪调节、智力理论的新发展和“大5人格”理论等。

其次,要加强对心理学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介绍。不能生搬硬套,要在介绍研究成果时顺便讲授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如跟学生说认识观念会影响情绪,跟学生讲影响学生情绪的认识观念有哪些,学生听起来就可能似懂非懂,感觉好象是教师把一些判断句与一些情绪词语生生扯到了一起。但如果讲研究过程,即使是很通俗简单的介绍,情况也可能要好很多,因为学生可从中理解心理现象的发生机制,听了以后能够对心理现象说出原因。

再次,增加心理活动课的教学内容与比例。心理活动课以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全面优化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等心理素质为主要目标,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保持心理健康。公共心理学的各个章节都可以设计相应的活动性教学内容,如在知觉一章中可结合自我知觉设计“认识我自己”“我是谁”等活动,在思维一章中可结合思维类型设计“动手又动脑”等活动,心理活动课内容还可以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通过角色扮演、行为训练、认知讨论、游戏活动等形式进行。

最后,要强化应用性的内容,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突出介绍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医学心理学、销售心理学等应用领域的研究成果,如行为矫正情绪调节、老年人的行为调适等,这些内容学生感兴趣,可操作性较强。

笔者认为,要搞好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凝练特色,促进高校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首先应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内容,不是重新选择教材,不是不痛不痒地改变其中的某部分内容,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让学生感到教师讲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用,对提升生活质量和学习效果有帮助。

三、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探索新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心理学教学需要让学生掌握心理学基础概念和理论,帮助学生完善自我,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善于应用心理学基本知识分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形成教育教学能力。这决定了心理学教学既要有学科教学的方法,又要有活动教学的方法。特别是在学生缺少感性认识的前提下,学习心理学理论和规律离不开活动教学方法的全面实施。具体来说,新的心理学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两个部分。

首先,体现为活动性与应用性的教学方法的变化,包括以下教学活动成分的显著增加:一是讨论活动课。传统的心理学课堂教学模式几乎是教师的“一言堂”,一节课下来学生说不上几句话,当然不是学生不愿意说,而是根本就没有机会说。学期结束时,学生只能依赖死记硬背通过课程考试。如果在公共心理学教学中运用讨论课,想办法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将对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应用的能力产生很好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一个学期中,可安排2~3次讨论课。讨论课前要跟学生提要求,如事先查阅文献、写出讨论提纲,对某一问题形成自己的看法等。讨论课上学生尝试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现实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获得关于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心理学观点,可有效培养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演示实验课。传统心理学课堂是没有实验课的,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很少。心理学实验课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具有课堂讲授课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学生众多,虽然开设实验室实验课缺乏现实可行性,但完全可以尝试开设演示性心理学实验课,如“注意的广度”“颜色的混合”和“大小恒常性”等实验,以很好地增加学生对常见心理学现象的另一种奇妙视野和独特理解。心理学教研室要能够形成制度,如演示实验项目教研制度、心理学实验方法学习制度等,特别是实验方法学习制度,让大家先学习,教师先具备了基础,以开展好心理学实验教学活动。三是课外练习与实践作业。公共课心理学教学过去很少布置作业,这是教师上课的通病,特别是随着各高校对公共课教学重视程度的降低、高校工作重心向学科建设的转移,这种情况更为明显,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任课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观念。学生缺少练习和动手的机会,学习效果常常很不好,这是造成学生诸多怨言的重要原因。对作业的布置,不一定要每周都有,但一学期下来至少要有3次甚至更多,才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作业形式可灵活多样,如课后思考与练习、写小论文、关于教育心理现象的主题演讲、小板报、小讲座等。

其次,教学手段的显著变化。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高校办学品位的提升为高校改善办学条件带来了机会,教室变成了多媒体教室,实验室装上了现代化的实验控制系统。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大量使用,为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了可能。在公共心理学课程教学中,至少要充分利用好以下两方面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第一,多运用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备课、写教案、讲课都可使用计算机。使用现代化手段备课和教学,不仅节省了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加大了教学内容的信息量,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而且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新的教学需要,随时补充和调整教学内容。在具体教学中,可尽量多地使用图片、幻灯片、模拟情景片等手段,把心理学概念、理论、观点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止”的知识变成“活动”的现场。第二,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平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学生已经将校园局域网当作课程学习的重要资源。一些优秀的教学录像带、经典的心理学实验(如艾宾浩斯记忆实验)等内容,如果放在课堂教学上,必然占用较多的时间,如果舍去会较为可惜,因为这些内容对拓展学生视野、丰富学生感性认识、促进学生对心理现象的科学认识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可考虑将这些内容放在校园局域网的课程资源平台上,不仅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有限空间,而且也给学生提供了探索自我心灵的更多机会。

四、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改革考试方法,建设案例库

一般来说,各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学生学期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占70%),作业(占30%)。无论期末考试还是平时作业,都是对知识记忆的强调和运用知识分析固定问题的现实状况,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健全人格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发展情况。在公共课心理学的成绩评定中,建议分成三部分,分别是考卷分数(占60%)、活动课分数(占20%)、平时作业(占20%),即适当降低期末考试分数的比重,这样既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了解学生人格与能力的基本情况。

为了贯彻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建议进行心理学案例库建设。案例库的内容应包括:经典的心理学实验案例,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案例,良好的师生关系案例,分析与处理学生学习、行为以及社会适应问题案例,常见心理现象分析案例等。案例库在初步形成后,可进一步扩大规模,完善形式,提高案例及其分析的质量,并拓宽案例库的使用范围,使之成为配合公共心理学教学、有效检验教学效果和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较为全面的资料库。

五、突出活动性和应用性,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公共心理学的育智、育能和育心功能相应地对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心理学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基础教育教学经验、现代教育观念,还要有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以及更高的教育教学能力。但由于任课教师本身工作经历的限制、工作态度与教育观念的狭隘,造成其心理学教学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为了与实践应用性教学改革目标相适应,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可做以下工作:

做好新教师的选拔引进工作。总体上看来,各高校心理学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的专业基础还不够扎实,个别教师甚至还存在教学态度不端正的问题,如有的教师认为现在上课好不好无所谓,甚至会说“我不上课又怎么样,你找别人啊,你能找到别人吗?”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始终没有一种危机感。当然引进新教师不仅是为了营造一种竞争的气氛,也是为了提升教学水平,因为教学水平要建立在渊博的学识基础上,不然无法谈及丰富的信息量和课堂的即兴发挥。

制定合理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目前,各高校基本上都实行了每学期的学生评教和领导评教制度。但高校内人际网络相对单纯,领导们评教时往往会照顾大家的面子,不敢把分数打得太低,这样容易使领导的评价失去客观性,所以不妨以学生评教作为根本依据,制定必要的奖励与惩罚制度。活动课的增加、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与考试方法的变化无不考验着教师既有的教学观念,但这些改革与学生的学习兴趣或者说学习积极性与效果紧密相关,因此以学生评教结果作为心理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根本标准是必要的。

加强心理学教师与学生教育实习的联系。实际上,让每一个心理学教师都从事中小学教学显然不现实,但在组织上保证心理学教师充分参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是可行的,如参与学生的试讲、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检查等。这样不仅可以督促学生的教育实习效果,还可以接触中小学教学实际,弥补自身工作经历、感性认识的不足,特别是对中青年心理学教师,要让他们参与学生的中小学教学实习,并形成制度。

在突出活动性和实用性特色后,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得到了提高,公共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提升。虽然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学生及社会的期望仍有距离。高校公共心理学课程建设的目标是要做到真正让学生满意,让高校各个教学系院满意,让全社会满意。为此,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

篇5

机械制图是培养学生形象思维的一门工程类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操作性。而传统的教学形式表现为比较呆板,授课内容比较枯燥,所用的教学时间比较长。为了解决传统机械制图在教学上的这一不足之处,我们目前采用了现代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点和集知识、操作、娱乐为一体的优势,以培养学生对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果,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但是在多媒体的教学过程中却事与愿违,常常听到学生“课堂里的知识浅而易学,课后习题却困难重重”的反映。这引起笔者对教学形式产生了探索的想法,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多媒体教学有悖于初衷的现象呢?多媒体是否适用所有的教学内容呢?传统教学是否过时?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运用心理学原理(学习过程其实是一个心理活动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等),对多媒体与传统教学这两种方式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与探究,找出解决的方法,以真正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所产生的困惑。

1 从认知过程进行分析

认知过程要经历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等几个阶段才能完成。本文就学习的注意和记忆展开探讨。

1.1注意过程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是将课程的全部内容预先制成课件,在大投影上播放的一种教学形式,它以丰富的信息、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响等效果,把抽象的内容变为生动具体、将繁琐过程变为简单易懂、把枯燥乏味转变为生动活泼,令人从知觉上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其目的之一是增加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根据心理学就注意稳定性研究发现:注意力集中是有阶段性的,随年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一般成人在最初的巧分钟后注意力开始下降,同时注意发生转移。未成年的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一般只有8-10分钟,转移的次数也比成年人要多得多。由此可见,在90分钟的上课时间里,多媒体所传输的信息之多,信息出现的时间之短暂,前后信息内容之连贯,连一般成年人都很难做到注意力连续集中,何况是活泼好动的学生,注意力集中就更难了。因此学生在听多媒体课时,所听到的内容是断断续续的、不连贯的,知识的获得是部分的、间断的。所以对学生“课堂里的知识浅而易学,课后习题却困难重重”的反映,也就不难理解了。

传统教学是以说课、板书为主要形式的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虽然授课内容有限,信息量没有多媒体 、那么多,但知识出现的时间相对较长,前后知识内容连贯较缓,能符合学习的心理规律,在教学中能将学生有限的注意稳定性得到充分发挥,在教师分析解题手写板书的过程中,学生有时间进行想象与思维,能够将知识点及时有效地进行吸收、消化和整合。

1.2记忆过程的分析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工具,一般要求教师按照事先准备的顺序播放与讲解内容,其教学内容浓缩,因果关系明确,形象直观清晰。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记忆能力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需要识记(瞬时记忆)、保持(短时记忆)和回忆或再认(长时记忆)的过程来完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研究表明:保持对记忆是非常重要的,对识记的保持有效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一般保持率在80% --40% ,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持量日趋减少,许多识记的信息在有限的保持之后被遗忘。同时又由于在学习过程中抑制干扰的影响,一般保持率将会更低。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内容多、节奏快。对记忆中的保持是个挑战。从保持曲线来说,多媒体大量的信息是否能得到及时的再认或回忆(长时记忆),也是因人而异的,不仅由学习的动机与态度来决定,而且要靠及时的复习来保证。如果学生来不及复习,尤其对知识要点和重点的复习,那么大部分知识在保持2.4小时后逐渐被遗忘,这就是学生会有“课后作业做不.来”的感叹。由于这种负性的情绪体验,刚因多媒体新颖的教学模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受到减弱。如果整个课程连续使用多媒体教学,这对学生掌握知识是不利的。教学的目的不在于传授知识量的多寡,而应关注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多少。

笔者在机械制图教学中,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效果比较理想。因为传统教学方式是教师通过在黑板上讲解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教学思路走,而且通过板书的间隙,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与想象时间(符合记忆中保持与回忆的特点),引导学生吸收和消化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记忆,若有疑问之处,还可以直接向教师提问,以求得真正搞通弄懂知识的目的。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学生的表现与反映,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控制教学的节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突出重点,澄清错误、讲透要点,使学生真正学到课堂所讲的知识。

2 从情绪情感过程分析

心理学认为,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识过程而产生,情绪情感的适应、动机、组织和信号功能将对认识过程产生重大影响。

在多媒体教学中由于信息量大,学生在认识过程中不宜完全掌握,又受到课后作业不会做的负性情绪情感的体验,使情绪情感的适应功能下降,产生对多媒体教学适应不良而出现学习的焦虑,削弱对学习需求的愿望,进而影响到学习的动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互动性较强,学生在认识的过程中,通过吸收(感觉、知觉的过程);消化(记忆、思维的过程),将知识进行及时有效地整合,在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课堂练习中,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质疑以及教师进行提问,根据质疑与提问所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澄清,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要点,体验对知识“弄懂学会”的正性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提高学生对本学科的适应能力,增强学习的动机,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3 意志过程分析

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来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是意志的基础,情绪情感是意志的动力,意志行为是认识与情绪情感的表现,三者是密切联系的。

由于学生在多媒体课后,有作业不会做的负性体验,因此会影响到自觉地确定目标和克服困难的勇气,对是否能学好本课程的目标产生怀疑,对学习的意志力就会受到影响。学校不仅要授予学生科学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这对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是极有帮助的。因此在学生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在培养学生积极排除问题的同时,作为教师要换位思考,及时改变教学的方式,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

4 结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方式各有特点和所长,应相互取长补短,拾遗补缺,优势互补。那么如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教学的授课形式呢?根据两种教学方式的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提出以下想法供参考。

4.1以多嫌体教学为主遵守系统原则

根据多媒体的特点,在本学科的开始以及各个章节的开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发挥其信息量大与博览全书的特点,将本课程的结构一览无余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对于本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便于学生更好地进行预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在小结与总复习时,利用多媒体高效的特点,对本课程第一堂课的概述进行全面的复习与回顾,将第一堂的概述课贯穿本课程的主线框架中,以丰富其内涵,把全部知识点进行一次大盘点,使各个章节的知识点相互关系串连在一起,以及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点进行疏通,从局部单个的学习到全部系统的整合,从而将各学科的知识点连成一张大网,以便融会贯通,活学活用。

4.2两种教学方式兼而有之遵守理解原则

4.2.1传统教学为主

在讲授基础知识、习题解法时,应发挥传统教学的启发、互动的优势,在讲授基本知识内容后,通过课堂练习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加深学生对本堂课内容的吸收、消化与理解,并使其切实掌握制图的方法与技巧,从而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目的。

4.2.2多媒体与传统结合

在上完一次机械制图的多媒体讲课后,就及时地安排一节习题课,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通过实例的讲解,启发学生的思考,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然后留出较多的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练习,教师巡回检查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练习,及时解答不同学生的疑问,将共同的疑点记录在案,在下一次课中重点分析与讲解。通过巡回检查,了解掌握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根据每一个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差异,因人施教,对掌握较好、完成作业较快的学生,增加一些有难度的习题,培养其知识深度学习。对一些掌握能力较弱的学生,重点放在掌握基本概念与内容上。

篇6

朱光潜在欧洲留学期间写成《文艺心理学》初稿,回国后用作他所任教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相关课程讲义,屡经修改增补,1936年方定稿,由开明书店出版。新增的五章内容以及原稿内部某些观点的调整,在反映作者本人美学意见“很重要的变迁”的同时,必然也在一定程度上追求与当时的学院氛围及学术环境接轨。由于作者的主观意图乃是介绍西方美学,并以中国古典传统映证之,全书与现实语境及当时文学现场的联系多少被隐蔽在了“洋人”与“古人”的身影之后。《文艺心理学》的地位被定位为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京派”代表人物的文学主张的理论背景、思想基础。然而仔细观察,全书所包含的惟一一处提及时人为例的注解,显然是归国任教以后增补的,却恰好紧密地将《文艺心理学》与其文学主张直接地勾连起来,能够作为一个探索其知行合一的突破口。

《文艺心理学》第十四章“艺术的创造(二):天才与人力”,根据里波等心理学家的论述,将文艺创造分为两种,反省的与直觉的。反省类的作者在创造之前已有明确的中心观念,直觉类作者则没有,只以平日普遍的修养酝酿观念,到时机成熟时以灵感的形式突然爆发,伴随着中心观念的发展完成作品。在并举歌德创作《浮士德》与《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不同过程为例之后,作者在括号中增添了一条注解:

“注:这种分别就是周作人先生所说的‘赋得’与‘偶成’的分别。‘偶成’全凭一时兴会,往往是长期修养后的收获。‘赋得’是有意为文,苦心刻划,许多大艺术家也往往走这条路,也不可一概轻视。据废名先生谈:他的散文小说都是惨淡经营的结果,他的诗则偶然兴到,一挥而就。这也是‘反省’和‘直觉’两种作法的好例。”

纵观全书乃至朱光潜20世纪30年代的早期著作,这是极少见的在学术论著中明确提及时人的地方。以周作人与废名这两位“京派”代表作家的创作观,来比附心理学意义上“反省”与“直觉”的创造方式。此举无疑直接引出了两个问题:一、“直觉”说作为克罗齐的代表思想,在《文艺心理学》及朱光潜的早期著作中被反复论及,而此处引入里波等人创作论意义上的“直觉”,与在全书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克罗齐哲学是否有关联?二、选择此二人的创作观为例,除却他们的观点带有的中国古典传统色彩,是否还有别的原因?与“反省”和“直觉”的生发又有何内在联系?

误读与纠偏

从“作者自白”来看,比起初稿,正式出版的《文艺心理学》对克罗齐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增补的五章中,有一章是专门的“克罗齐派美学批评”,开始“根本反对克罗齐派形式美学所根据的机械观,和所用的抽象的分析法”。虽然克罗齐的地位在定稿中已经有所下降,但不可否认“直觉说”仍是朱光潜前期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石。《文艺心理学》二十余万言,其核心是对“美感经验”的分析。他认为所谓美感经验,“就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最基本的特点,就是克罗齐所说的“形象的直觉”。

外界事物被人的心灵感知,除了它的形象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相关的因素,如成因、效用价值等等;人们把握事物,除了用直觉以外,还要用知觉和概念等等。但是,直觉是对于个别事物本身的知,是“审美的知”;知觉是对于诸事物关系的知,是“名理的知”。在美感经验中,心所以接物者只是直觉,而不是知觉和概念;物所以呈现于心者是它的形象本身,而不是与它有关的其他事项。因此,朱光潜指出:“美感经验是一种极端的聚精会神的心理状态。全部精神都聚会在一个对象上面,所以该意象就成为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美感经验就是不带实用目的、不用概念地对形象的凝神观照;超概念、超功利的直觉静观状态是美感经验的最大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朱光潜在阐述克罗齐理论的同时,结合中国人的审美心理实践进行了中国化的解说。这不可避免地给《文艺心理学》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如沙巴蒂尼所说,实质上朱光潜并不是克罗齐的虔诚信徒,他援用克罗齐的术语和理论,存在相当程度的误读。如克罗齐曾鲜明地反对用心理学学说来解决美学问题,而朱光潜恰恰“把文艺的创造和欣赏当作心理的事实去研究”。而更关键的是,克罗齐在创造论的意义上强调直觉,认为直觉是文艺创作的动力,心灵创造性地赋予材质形式,使它们成为明确可知的意象,即使有判断,所起的作用也远远低于直觉,并且应当服从于直觉。可是朱光潜明确反对这种看法。“在艺术活动中,直觉和思考更递起伏,进行轨迹可用断续线表示。形式派美学在这条断续线中取出相当于直觉的片段,把它叫做美感经验,以为它是孤立绝缘的。这在方法上是一种大错误,因为在实际上直觉并不能概括艺术活动全体,它具有前因后果,不能分离独立。”显然,在他看来,直觉只是凝神观照某一事物形象或创作过程中意象涌现的一刹那现象,在它之前与之后,抽象的思考、判断及道德、政治的观念等,都会对文艺创作发生作用。这与克罗齐把直觉看作创造的动因,统领整个创造过程的看法,是截然不同的。

已经有研究者分析了这种误读的成因,首先是朱光潜留学期间接触的克罗齐译本并不完善,且以自身非理性主义的心理学知识背景去解读克罗齐;而相应的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论多半基于体验式的反映论,极少分析综合性的创造过程,朱光潜习惯在传统反映论的框架内理解直觉,因而忽略了它能动的一面。直到四十年代,在着手翻译克罗齐《美学》原著之后,朱光潜才通过《克罗齐哲学述评》在这方面进行了突破反映论的纠偏。“这直觉不是被动的感受,而是主动的创造。主动者是心灵,被动者是直觉以下的物质,……印象成了意象,物质得到了形式,就是直觉,也就是表现。”

那么当他在“艺术的创造”章节中使用另一种意义上的“直觉”,并以京派作家的创作论比附、阐释时,便流露出了一种过渡阶段的非自觉色彩。他已然意识到“直觉”的价值应当突破经验哲学的反映论,但对克罗齐的理解的局限让他不能从“美感经验”系统之外来发掘克罗齐哲学中“直觉”的意义。于是选择了他熟悉的心理学知识背景之下,相对更浅显、常识化的另一个“直觉”,甚至可以说,利用字面意义上的重复多义的巧合,不自觉地来补完创作论上“直觉”的空缺。而深究起来,将“反省”与“直觉”的对立统一关系,与周作人“赋得”与“偶成”,以及

废名“惨淡经营”与“偶然兴到”这样充满传统文论色彩的论述接轨,除了与原有的习惯框架保持联系以寻求稳定结构与安全感的因素以外,更隐含有文化立场的复杂成分在其中。

文艺的双重维度

朱光潜推崇周作人的缘由,早在1926年《雨天的书》评论中便流露无疑。“像是偶然的凑合,但是实际上这并非偶然。”“这种清淡的文章比较装模作样佶倔聱牙的欧化文容易引起兴味些。”在1937年创刊的《文学杂志》“编辑后记”中,他留下了其学术生涯中少见的作品评论文字,认为周氏看似“偶得”的小品文,“思想宽大,见识明达,趣味渊雅,懂得人情物理,对于人生与自然能巨细都谈,虫鱼之小,谣俗之琐屑,与生死大事同样看待”。对于废名的小说,他更是给予了极大的器重,然而强调的却是它与周氏小品文不同的“浓厚”、“彻悟”的一面。“《桥》是在许多年内陆续写成的,愈写到后面,人物愈老成,戏剧的成分愈减少而抒情诗的成分愈增加,理趣也愈浓厚。”

朱光潜对二人的推重,着眼点虽然不同,但其内在的共通之处是京派趣味的“反差转合”结构模式,周文的意义在于“言近旨远”,而废名的魅力则落实于“愁苦之音以华贵出之”,一方面,作品的言与旨或立意与情感之间,态势互逆,充满张力,但另一方面,互逆的双方在审美效应上又能“欣合无问”,共同形成厚重而有韵味的艺术整体。这种结构模式不仅存在于作家的创作实践内部,更存在于京派文人群体的构成关系之间。当朱光潜将周作人“偶得”之小品与废名“经营”之小说并举,认为“反省”与“直觉”不可偏废轻视时,无疑已经在学理化的《文艺心理学》中,不经意地完成了京派趣味的一次自我指涉。

对于各种“反差转合”,朱光潜有清醒的认识。“有意要调和折衷,和有意要偏,同样地是成见。我本来不是有意要调和折衷,但是终于走到调和折衷的路上去,这也许是我过于谨慎,不敢轻信片面学说片面事实的结果。”这话不仅适用于《文艺心理学》内部并非无懈可击的对思辨派与经验派的调和,也适用于京派趣味在现实中的尴尬立场。在当时的语境下,京派追求文学本身的内敛与圆融自足,依然具有其执着的现实目的:反拨左翼对文学的宣传工具化,反对片面强调文学的现实功能。但是京派文人松散的结构、学院派相对狭小的圈子以及疏离政治的态度,都大大限制了其影响的力度。调和折衷,在学理上和实践中,同时呈现为一种若即若离而力不从心的姿态。

后来,朱光潜还撰写了《诗的普遍性与历史的连续性》一文,进一步阐释京派的文学立场,认为“诗与艺术本来都是天机与人巧的配合,天机是情感思想与语文的孕育,人巧是洗净这三个要素的工具”。“诗的生命有纵横两方面:横的方面是当时全民众所能表现的公同的精神,纵的方面是全民族在悠久历史上的成就。”文学既是当时风气的反映,又是历史传统的继承。文章末尾尖锐地指出,文学不可能打破传统而生存,新文学惟一的出路是恢复传统,文学在不了解自己的民族传统的同时盲目移植西方传统,同样只能流于空洞,疏远民众。其时与《文艺心理学》出版、《文学杂志》的发刊已经相隔十年,朱光潜经历了不断的反刍,将“反省”与“直觉”合一的京派创作论折射出的趣味观,上升到了“天机”、“人巧”乃至历史文化整体视野的高度,其间流露出的使命感与在新诗问题上的实践性意义,多少弥补了早期学院风格的不足。但是随即而来的一波波时局演变与政治风潮,已经不允许他在这个问题上继续徘徊下去了。

认同的建构

通过一条注解折射出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到,以《文艺心理学》为代表的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与文学主张,借助有生命力的西方思想重新阐释中国,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中国文化在内忧外患之下的曲而求生,但另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文艺心理学》所蕴含的人文趣味远远超过了科学主义,与当时的社会维度也并不合拍。作为中西思想碰撞交汇的夹缝中的老一辈学人的代表,其经历的焦虑与抗争可见一斑。他们所面临的,既是一个语境转换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主体意识转变的问题。重新梳理以上的论述,我们或许能从一条注解的裂隙中,窥见变革中的文化共同体内,那一代研究者寻求立足点的认同过程。

首先,《文艺心理学》1936年由开明书店出版后,曾一度引起热烈的反响。学术界对其评价极高,朱自清在代序中赞扬其为“美育代宗教说”以来,第一部“头头是道”的书。朱光潜以其作为教材在北京数所大学设课,进一步奠定了自身在“京派”文化圈中的地位与影响。而来自梁宗岱、巴金等人少量的批评声音,也是伴随着对“主流”的敌意以及“边缘化”的自我标榜出现的。这些都从反面证明了朱光潜及其著作在当时学院之中的有力影响。他通过在学院环境中建立学术范式的实践活动,在文化共同体机制的权力运作中获得了合法性地位。

篇7

一、关于学习动机理论综述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行为最初是由内部或外部的刺激所发动的,然后有机体就根据过去的经验或已形成的习惯确定他所要采取的行为的方向(定向)。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强化、惩罚等来加强、保持或削弱某种行为。学习行为也是这样,如果这次作业想得到高分,那么就要做得用心一点。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动机作用,例如,强调外部事件或来自外部的奖赏、强化的作用,而不大考虑学习本身的情况。因此在实际应用于教育工作时,强调分数、等级以及对学习的其他外部奖赏等。

认知派对动机作用的看法却正好相反,他们认为行为是人们对事件的理解作出反应,行为是由我们的思维来决定的,并不是简单地由我们能否得到奖赏或惩罚以及生理需要来决定的。由此可见,认知的观点强调的是内部的动机作用。例如,学习的满足或成就。人们有理解周围环境、自我决定、和周围世界达到平衡这样一种需要。在认知结构中,动机作用是以选择、决策、计划、兴趣、目标以及对可能的成败的分析等为基础的,特别是对成败的分析,在动机作用的成就理论和归因理论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人本主义在解释动机作用时强调个人的自由、选择、自我决定以及力求个人的生长或像马斯洛所称的自我实现。这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关于动机作用的观点与许多认知心理学家的研究是趋于一致的,两者都强调内部的动机。

社会学习理论融合了行为派和认知派的观点,它们既考虑行为的结果,又考虑个人信念等的影响。如著名的期望理论强调,动机可被看作是两个主要因素的产物:个体达到目标的期望和目标对于个人的价值。其中缺一个因素,都不能激起有效的个人行为。对动机作用的解释除了上述观点以外,还有本能论、生物需要论等,从有机体组织的需要出发,为保持体内平衡来解释动机。

二、关于参与动机的理论综述

1.能力动机论:Harter(1978)认为:“个体倾向在能力较强的领域表现所长,同时在表现中增进技能。如此一来,成功的表现就会带来自我效能和正面的情感,使得继续参与的动机增强。”因此个体之所以知觉到较强烈的自我效能和表现的控制,乃源于正面的情感和动机。一个高自我效能,且作内在、控制归因的人表现的会比较努力、愿意持续追求成就,而且容易感受较多正面的情绪。

2.成就动机取向理论:根据Maehr&Nicholls(1980)提出成就动机取向理论,认为个体动机主要来自以下三个目标导向:能力、工作和社会支持取向。能力导向的人努力表现以和他人进行比较;而工作导向的人以精熟为目标,以自我比较为评价标准;以社会支持为导向的人则期望从别人那里获得正面回馈。根据这个架构,Nicholls(1984)进一步探讨目标导向、知觉到的能力和工作难度之间的交互关系。Nihcol1s认为以能力为导向,且对于身体能力有高度知觉的人最倾向表现高度的参与和持续动机。

3.社会交换理论:Smith将Thibuat&Kellye提出的社会交换理论重新以认知--情感的模式加以架构。这个理论主张社会行为受到扩大正面经验和缩小负面经验的驱使。只要结果是个体想要的,行为便可能持续。

三、国外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英国的古达斯(Goudas&Biddle)通过现场实验,研究了不同的教学方式对学生上课的内部动机的影响。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种是直接方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做出所有决定,所有的学生以同样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全班的学生进行集中指导,而不对学生单独进行指导;另外一种教学方式为区别方式,在这种教学中,学生有很多的自我选择的机会,同时还可以自己的水平选择相应的难度水平进行练习,教师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在课后进行内部动机的测验。结果表明:“在使用区别方式进行教学的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更高的内部动机水平。”

Biggs & Mooes 把学习动机分为四类:(1)外部动机,是指学生的学习动机指向“学习结果带来什么”。这种动机是不稳定的。(2)社会动机,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身边的某类重要人物高兴,这种学习动机不是指向物质后果,而是指向一种人际关系的和谐或情感的和谐。(3)成就动机,学生可能是因为期望通过和其他同学的竞争击败对手来提高自我,因此重视学习的价值。 (4)内部动机,学生学习仅仅是对学习任务活动本身感兴趣,而不是因为学习之外的什么东西令人感兴趣。

Houle(1961)在《心灵的探究》(The in quirking Mind)一书中所提出的三个因素类型论,即学习活动可分成三种动机类型:(1)目标取向:以学习作为完成明确目标的方法。(2)活动取向:参与学习是基于学习环境的意义,而与学习活动的目的或内容无关。(3)学习取向:为求知而求知。Sheffield第一个对Houle的动机取向分类研究进行系统而广泛探讨的学者,他根据 Houle 的分类体系参考其他成人教育学者和有关的文献制定了一个量表,以实证的调查数据为基础。他采用因素分析法抽出五个因素,分别是学习取向、活动欲望取向、个人目标取向、社会目标取向、活动需要取向。

心理学家 Bremnnaoibson、MargaretAndesrne、JohnNiehols 等人关于内部动机的研究表明(1994):“个体在全力以赴完成某一学习目标时都会表现出先天的学习动机。”同时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而且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者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

四、国内有关学习及选课动机的研究综述

路海东在《学校教育心理学》中指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一个学生是否想要学习,为什么学习,喜欢学习什么,以及学习的努力程度、积极性、主动性等等,都能够通过学习动机加以说明。”学习动机是由多种心理成分构成的,其中,学习的自觉性和认识兴趣是两种重要的心理成分。

梁丽萍等研究了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成就行为,认为大学生对追求成功具有较高的期望,而对于失败的种种焦虑和担忧较少,其消极的成就动机较弱。大学男生与女生在追求成功的倾向和逃避失败的倾向两个变量上均无差异。研究还发现大学生成就动机与学业成绩呈正相关,高成就动机者较之低成就动机者在职业观和择业标准上表现出对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更为强烈的重视和关注。

鲁克成、李健荣、夏应春提出大学生学习动机具有如下特点:学习动机的产生受社会环境、教育过程和个体身心发展水平的影响。随着大学生身心发展的日臻完善、生活阅历的增加、知识的丰富,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呈现出多样性。

毛晋平认为大学生学习动机特点如下:“(1)学习动机复杂多元,且极不稳定,学习目标迷惑不明;(2)学习动机、目标多指向近景性、直接性方面;(3)学习动机、内容多功利性和实惠性;(4)学习的成就动机强度呈中等水平”。

五、关于大学生选课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张志梅(2009)在《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一文中指出:从选课积极性看,越低年级对选课热情越高;任课老师、课程内容、从众心理、课程的开设时间、学分收费问题、修读年限和双学位问题都会对选课动机产生影响。

郭德侠(2009)在《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一文中指出:高校公选课的内容、结构、管理等方面因素会影响学生选课,大部分学生有着积极的学习动机,通过公选课的学习达到了了解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开阔视野以及培养兴趣、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素质能力与修养的目的。但大学生在选择课程时往往带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倾向,偏好于能为自己带来实用价值的课程。

纪滨、秦锋、马丽(2008)在《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一文中指出:学生的选课行为和心理受“选课时的感觉”、“所选课程与所学专业密切程度”和“学生自身的学习类型”等方面因素影响,并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马杰在《高校公共选修课的定位与教学质量控制》一文中指出:要真正提高高校公共选修课对学生的吸引力,让公选课成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途径之一,就要深入挖掘校内老师的潜力,开出能满足学生将来就业和走向社会的需求的课程,不断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舒醒(2005)在《大学生自由选课背景下的历史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探索》一文中指出,大学生选课有两大特点:一是实用性,大学生热衷于选修和自身就业密切相关的实用型课程;二是轻松性,这类学生对公共选修课要么选择一些考试考核不严、教师管理较松的课程,要么选择一些学起来轻松、好玩、比较容易通过的课程。

杨靖、蔡明(2009)在《湖北经济学院公共选修课学习状况调查报告》一文中认为公选课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优化课程结构。

吴自力(2008)在《对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选修课制应用研究的几点思考》一文中认为:完善知识结构,拓展思维;发展个性,陶冶性情;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升思维水平。这些是大学生选课的重要动机。

参考文献:

(1)栾伟元,《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项提高课学生的选课动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9

(2)王薇薇,《动机理论在高校两课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陈维亚,《学生学习动机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教育学刊,1999年5期

(4)吕陌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调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5

(5)郝云鹏,《高等师范生成就动机取向特点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3期

(6)张志梅,《高校学分制下学生选课心理探析》,科技信息,2009年33期

(7)郭德侠,《大学公共选修课的调查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9年6期

(8)纪滨、秦锋、马丽,《大学生的选课行为及心理研究》,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3期

篇8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把问题解决作为主要情境来实施教学的模式,它是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形成的。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提出,该理论主要探索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揭示意义建构的过程和学习环境对知识建构的作用。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与情境紧密联系的自主操作过程,学习者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其知识的获得不单纯依靠教师的传授,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意义建构。在这个过程中,知识、内容、能力等只能被建构。但是,这种建构过程不是从零开始,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者在已有的知识结构基础上有选择地获得信息,也就是“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就是在这种理论支撑下形成的一种模式,它强调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

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

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主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对已有知识和信息的重组,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它非常适合英语写作课程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具有极大的可行性。

第一,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英语写作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课,具有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写作知识都是高度凝练的理论精华,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其作用主要通过学生的实践来实现。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突出学生的写作实践,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符合英语写作课的教学内容。英语写作课的教学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文体写作,一方面是文章写作。文体写作是按照文体的具体特点和写作规律进行。文章的写作包括一般的综合的写作方法和具体的写作技巧,同时也包括英语语言的使用技巧。这两个方面的内容都是需要写作实践来实现的。写作能力归根结底是写文章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在不断尝试解决问题各种途径的过程中磨练自己,才能真正掌握英语和提高写作技能。

第三,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英语写作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面对的是要完成的具体任务,所以往往会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需要概括、分析、综合、推理等抽象思维的能力。学生通过不断解决问题的写作实践,可以提高这些抽象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更自觉、更深刻、更持久地掌握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

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实施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既然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非常适合英语写作教学,那么应如何把这一模式切实有效地应用到实践中去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做好总体规划。在采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总体规划英语写作教学的全过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如何,教学步骤如何,设置什么样的问题,哪部分应该由教师加以指导,哪部分应由学生独立操作,如何组织学生间的交流,如何进行结果评价等,教师都应该心中有数,做到统筹安排。一般来讲,这种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大体可分为三部分:一是知识的准备,二是问题的解决,三是结果的评价。教师应该安排好各部分时间和权重,突出重点。在此,教师切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间不宜过长,课程的大部分时间应用来解决问题,由学生充当主要角色。

第二,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在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中,问题的设置是最关键的环节。设置什么样的问题、设置多少问题都是教师应该考虑的。鉴于写作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该设置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问题尽量贴近大学生活,贴近社会现实,让学生们感受到时代的韵律和青春的气息,同时也可以使他们的情感得到提升。例如,在学习描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描写自己的爸爸、妈妈、朋友、校园等。在学习记叙文的时候可以设置:The Most Important Day in My Life, An Unforgettable Event in My Life等问题。在学习议论文的时候则可设置这样的问题:Is College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Is It Right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Skip Classes? Shopping on Line。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会对所涉及人和物进行详细观察,对相关的事件进行回忆和思考,对不同的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和论证,这不仅使学生们对各种细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使他们在提高写作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心灵的感悟能力。在学习实用英语写作的时候,所设置的问题更应该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就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开动脑筋,给出解决方案。比如,在学习便条的时候,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班级要召开班会讨论如何提高英语口语的问题,你是班长,请写一个便条邀请系主任参加。而在学习信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真实情况写一封求职信。在解决这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可以感觉到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表现出极大的参与热情。

第三,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与自由,鼓励有效利用各种学习资源。问题的解决要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自由。教师要放得开,摆脱旧的观念,把课堂的主要时间留给学生。教师还要打破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走出课堂。教师应鼓励学生深入社会,走进图书馆,充分利用图书、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各种学习资源。学生们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做实际的调查研究,查阅大量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分析和总结。这既可增长学生的才干,又可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有效交流。教师应充分估计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时为学生提供正确指导。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往往是感性的,所以教师应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系统地给予指导。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知识的准备,鼓励他们利用业余时间扩大阅读,广泛涉猎,增加各方面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这方面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必读书目和可读书目,让学生有一定的参考目标。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间的互相交流,让他们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评价,互相鼓励,创造良好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环境,共同进步。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深入生活,提高观察能力和感悟能力。学生应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用心灵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从司空见惯的东西之中,发现新事物,从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真谛,从一点一滴中,发现人间真情。学生只有通过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才能对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才能形成深刻的情感体验,提高思想水平和综合素质。

第五,建立切实可行的英语写作评价体系,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在以往的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往往偏重于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却经常忽略学生写作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实,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高低不单纯表现在语法是否正确,句子是否合理。英语写作课对学生有更高的要求,这包括学生对文体的把握程度、对文章结构的把握程度、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程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能力等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从以往的误区中走出来,寻找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闪光点,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不断地获得前进的动力。

总之,把问题解决型教学模式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去,具有其先进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有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形成,有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与发展,是值得尝试和推广的。英语写作教师应该勇于对传统教学模式提出挑战,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形成完整的有特色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沃建忠.智力研究的实验方法[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 320.

篇9

1面授辅导到课率不高

开放教育不同于纯粹的远程网络教育,虽然它在很大程度上也要借助于网络教学,可面授辅导又是学员学习必不可少的主要途径,这也正是它区别于其他远程网络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它能兼容单纯远程网络教学不能解决的所有问题,具有远程网络教育无法比拟的独特优势。面授辅导能充分实现广大师生同时互动交流,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传授知识、答疑释惑、言语交锋和思想碰撞,就能够解决网络教学无法解决的问题,使学员更能直接具体、形象生动地学习知识。然而现状是各地面授辅导的到课率并不令人乐观,有的课堂因为听课的学员太少致使面授辅导老师讲课没有激情,甚至有的面授辅导老师在教室里空等,出现令人尴尬的冷场面。教学质量是教师和学员共同演绎的成果,没有学员的教学,教学质量这个命题就不能成立。笔者曾经到过多个基层电大进行实地了解,并查阅了数十家电大关于这方面的情况和措施,然而从获得的情况看,面授辅导到课率的情况令人堪忧,可操作的有效管理措施实在有限。

2面授辅导到课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的:

2.1 某些教师授课水平不高,没有吸引力,只是照本宣科,不能联系实际,且没有新意,抓不到重难点。尤其是文科的内容,学员一看就懂,听讲和自己看一回事,讲者乏味,听者无味。

2.2 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讲课不认真,草草应付,甚至在课堂里与学员谈天说地。

2.3 由于在读学员主要都是在职人员,部分学员工学矛盾突出,平时工作很忙,很难抽出学习时间,即使周末也要加班。

2.4 部分学员存在学习认知偏差,目的不明确,学习没有内在动力,心里浮躁,态度不端正,加之个人的惰性,很难静下心来学习。

2.5 由于很多学员从学校毕业多年,很久都没有集中时间学习,且基础薄弱,学习吃力。部分学员存在畏难心理,一旦在学习中遇到挫折,容易萌发苦闷情绪和畏缩心理。

2.6 部分学员受到其他不上课学员行为的感染,具有从众心理,随大流,一味的盲从,看到身边很多人不来学习,自己也就自我放任了。

2.7 随着高等教育的日益大众化,学历的含金量大大缩水,以及社会办学的多样化,电大教育存在一定的恶性竞争。“花钱买文凭”不良心理的学员不在少数,至于知识学多少,姑且不管。

2.8 新生第一学期的到课率往往比较高,但经过第一次考试以后,到课率急剧下降。部分学员根据自己对其他不到课学员的考试结果观察判断,意识到即使自己不到课,获得及格的概率也是非常高的,能够达到自己的期望值,在这种动机的作用下,大大助长了学员不到课的不良行为。

2.9 电大开放教育教学管理自身存在一定问题,检查学员学习很大程度上还是依赖最后一张试卷定胜负,用最后考试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可教学服务支持却跟不上,考试试题次次都不同,但考核手册却多年一成不变。学员在平时的学习内容与考试相关性不大,驱动利益不明确,有效刺激不明显,因此上课积极性不高。

2.10 社会办学竞争压力,电大一直处于“买方市场”,为了确保生源市场,管理者在害怕失去生源市场心理作祟下,处于管理与放任的两难境地。

3提高面授辅导到课率的措施

任何时候人的动机总是由现实的最强烈的需要所支配并朝着满足目标努力的。学员只有在强烈获取知识的动机前提下,才会做出积极上课学习的行为,如果学员没有强烈学习知识的需求,就不会有学习的内在动机,仅靠学校的外在刺激,犹如空中楼阁。没有动机内化的作用,行为就不会具有持久性,况且这外在刺激也没有极大的诱惑性。因此必须通过有效的外在刺激诱发内在动机,激发潜能,促使其做出实现目标的努力行为。

3.1 首先在新生入学时,有针对性地宣传,对学员进行一次全面的培训学习,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入学指南。在加强思想教育的同时,要让学员认识到进修是文凭和知识的双提高过程。大力倡导学习之风,可以采用“致学员一封信”或“告学员书”等形式,让学员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习过程中还要积极采取扶助贫困学员、鼓励勤奋学员、奖励优秀学员等各种激励措施。

3.2 针对工学矛盾,可以采取分时教学,在制订课表前对同一专业的学员工学情况作调查统计,将学员的空闲休息时间类聚,这样就可以把学员划分成两三个小组,安排不同时间的课表。其次也可采取送教上门的布点教学,在交通不便、学员又相对集中的偏远地区就近布点教学,既节约了学员路途的时间,又节省了学员交通饮食等费用。

3.3 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学校要通过教学研讨、听课、评比优质课等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倡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比如:可以让学员把毕业论文与工作中要求的职称论文合二为一,这样就会一举两得,学员也会用心去做。与此同时,学校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教学改革。

3.4 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根据学员面授辅导到课率、课堂表现和形成性考核完成等情况,切实加强对学员平时成绩的考核,做到平时心里就有“明细账”,不能等到学期末,只凭个人的主观好恶评分。通过这种外在控制,加强学员的外在动机刺激。

3.5 上级有关部门应将最后一考定胜负的考试控制教学手段适时转变,把控制分数权重适当下放,将一定分值下放到教学第一线,给任课教师一定分值的评定权限。在一定分数的驱动下,学员上课的积极性会得到提高,获得更多知识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3.6 要切实严肃考风考纪,杜绝作弊现象,否则,极容易造成参加学习的与不参加学习的学员成绩倒挂现象,势必让参加学习的学员感觉老实人“吃亏”的不公平,也让不学习的学员生成投机的心理,即奖懒罚勤。不利于学员对自己平时的学习行为导致何种结果做出合理的判断。

3.7 加强网上教学,弥补面授辅导的不足。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学习在我们日常学习中日趋重要,网上学习具有便捷等优点,它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面授辅导到课率不高的不足,解决了学员工作与学习两者不能兼容的矛盾,实现了师生不受时空限制交流的平台。然而现实中由于种种因素极大限制了网上教学作用的充分发挥,首先,整个电大开放教育教学能够实现共享的学习资源还不够丰富。各个专业的上下级没有实现在同一平台上互动探讨教学的重难点,双方还仅仅局限于提供与接受的角色关系。其次,各个基层电大没有足够重视网上教学的作用,网上教学实施方案、重难点分析和复习练习等质量不高,不能为学员提供有价值的实用的资源。再次,师生互动交流有限,一则由于学员积极性不高,没有意识到网上教学给自己带来的益处。二则由于农村地区电脑普及率低,条件所限,部分学员没有学习的媒介,缺乏交流的平台。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加以逐步解决,只有这样,网上教学功能才能得到真正的发挥。

参考文献:

篇10

Keywords health management specialty; management psychology; teaching design

l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适应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具有现代卫生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具有一定独立工作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卫生事业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此专业学生应该在掌握了一定的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系统地掌握管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毕业后成为既懂医学业务、又会现代化管理的卫生管理专门人才。因此,此专业要求其学习管理学类的相关基础课程,管理心理学即为其中之一。

管理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是使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学科。①它具有内容广泛、应用性强、综合性强等特点。

以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和规律作为研究主题的管理心理学,成为培养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必修课,为后续专业课程的讲授提供基础知识储备,为管理类专业学生培养起基础铺垫性作用。目前全国各类卫生管理专业均已开设这门课程。

1 管理心理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课程内容与实际培养需求相脱节

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已经有了相对比较明确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为主,容纳了心理科学和管理学的新兴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卫生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和特定培养需求,需要管理心理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考评标准等各个方面予以特别对待,将学科内容与卫生管理的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在一起。然而,这一点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建设中并没有明确体现,有很多卫生管理专业虽然开设了管理心理学,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课程建设等方面投入有限,忽略了卫生管理这一专业的培养要求,没有突出卫生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和侧重点,使得管理心理学在卫生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建设色不突出,与实际培养的需求相脱节。

1.2 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亟待建设

由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和专业特点,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对教师队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在在卫生管理类专业承担管理心理学教学任务的教师队伍,大体上有以下三种。一是专业背景为心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心理学知识基础牢固,但对管理学、卫生学、医学、医院管理学等领域涉猎不多。二是专业背景为管理学的教师,此类教师对管理理论和实践理解深刻,但缺乏心理学、卫生学、医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三是由心理学、管理学等之外的其他专业转过来的教师,此类教师半路出家,学习几本教材之后就开始讲授管理心理学,问题更加突出。这三种背景的教师队伍在课程讲授中都有各自的短板和缺陷,一致之处就是对卫生管理的对象――医学、卫生学等知识的缺乏,课程讲授中势必缺乏与卫生管理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阅历。

管理心理学开课历史不长,教材选择和建设比较落后,突出的缺点就是缺乏针对性。从教材选择上看,开课的医学院校大部分使用的是通用的或者是适用于公共管理或企业管理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其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共通性,在各专业讲授中都有一定的适用性,但毕竟是针对企业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不完全适用于卫生事业管理,更没有概括和分析卫生管理中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特点,缺乏针对性。从教材建设上看,现在还缺乏一部公认的、较为全面完整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专业使用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教材建设也较为落后。

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看,很少有卫生管理类专业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管理心理学教师有不同的归属,有的归于管理学教研室,有的归心理学教研室管理,有的甚至由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或者基础医学院管理,这种不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会直接影响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也使得此门课程在医学类院校或管理类院校中缺乏一定的话语权。

1.3 教学模式与专业性质要求的实践性相脱离

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一直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主要采用讲授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讲解来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课堂中被动接受知识,实践性、自主性都较差。这样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与卫生管理专业所培养的管理类人才的实践需求是脱离的。任何管理类专业,都要将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模式选择中也要侧重管理能力的培养。然而,大多数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内容只局限于理论的阐释和概念的理解,而轻视使用理论来分析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心理学理论的实践性被忽略了,卫生管理专业所要求的能力培养的目标也被忽略了。学与用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懂理论,却缺乏实际管理能力,无法适应现代卫生管理领域的需求。

1.4 教学设计忽视学生参与,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当教学模式以理论教学为主时,必然会导致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设计是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讲授方式。虽然大部分院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无法充分开发其功能,没有能在根本上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只是将原来的板书变成了可以翻页的、事先准备好的电子板书,没有根本上改变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样忽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未能给学生参与的机会,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意识淡漠,缺乏思考的主动性,无法锻炼学生主动思考、探寻问题答案的能力,使得学生惯于接受而惰于质疑,惯于记忆而惰于思考,最终只能形成单调、片面的知识,而无法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更谈不上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发展。也正为如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被最大程度的挫和压制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学习效果不理想。

2 管理心理学教学设计与创新探讨

为了解决当前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借助课程建设专项课题的契机,从卫生管理类专业培养目标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提出如下几个在教学设计和创新方面的建议:

2.1 精选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使其贴近培养需求与目标

首先就是要根据卫生管理类专业的实际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结合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精选课程内容,形成与卫生管理实际问题紧密结合的、适合卫生管理专业学习的、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体系。这种结合不是要改变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系统,抛弃学科基础知识,而是在课程重点讲解、示例分析、案例选择等各个方面,更多选择贴近卫生管理实际的内容,侧重卫生管理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特色突出,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目的性更强,更易于理解,从而更易于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其次还要根据卫生管理实际的变化和卫生改革的推进,不断更新和替换教学内容,适时替换陈旧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修订和更新新兴知识、热点内容,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满足时代需求。

2.2 全面开展教师队伍、教材和教学机构建设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师资队伍的基础上,要重点加强教师融会贯通管理心理学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基础理论和知识来源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门学科,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更是要包括卫生学、医学、预防医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卫生管理类专业管理心理学的讲授教师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另外,还要加强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培养。管理心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一门着眼于学生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科,因此,讲授教师也要具备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教师在讲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中,要有意识的加强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加强课堂讲授知识与卫生管理实践的结合,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

其次,要选择或者编写合适的卫生管理类专业专用的管理心理学教材。现在世面上已经有了具有一定针对性的卫生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心理学教材,可供教师进行选择。但是现在这类型教材还缺乏认可度,依然还缺乏一部公认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卫生管理心理学教材。那么有条件的教学单位,就可以自行编写一本具有中国卫生管理特色的、适应卫生管理专业教学和卫生管理类人才自学的教材,探索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材建设。

再次,从教学机构和管理体制上,有条件的卫生管理类专业应该单独开设管理心理学教研室。有了确定的教学组织和机构归属,有利于教师专心进行管理心理学课程的建设,能够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进卫生管理专业管理心理学的学科发展。

2.3 引入先进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性与能力建设

在以往的管理心理学教学研究中,已有教学实践者提出了多种可以在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予以探索和实施的新型教学模式。

(1)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建构主义最早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他认为认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建构过程,个体认知结构通过与环境的同化和顺应作用,从“平衡―不平衡―新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得到丰富、提高和发展。基于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和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全新的教学方法和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建立新型教学和学习环境。②

(2)情境主x教学模式。情境主义教学模式脱胎于情境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是Brown Clooins 和Duguid在他们的论文《情境认知和学习的文化》中提出的一种获得知识的一般理论教学模式,它强调学习者具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建构发生于学习者与情境之间的互动,使学生习得的知识能活学活用,以适应社会,解决问题,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③

以上列举的是两种以实践性和能力培养见长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建设为目标,要求教师和学生转变角色,转变灌输知识和接收知识的基本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实践性为基本培养目标的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教学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4 不断加强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教学设计,在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多创新、多用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方式在学生能力培养和学习积极性调动中具有较好的效果。

(1)适当增加案例教学比重。案例教学法最早应用于社会科学、军事和医学等教学中,自20世纪20年代起,哈佛商学院首先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管理教学中。④它并非一般意义上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教学内容而做的举例子的活动,而是一套完整的、有着严格要求的教学方法。它要求所选择的案例内容真实、无虚构,案例中包含一定的管理问题,而且案例必须有明确的教学或培训目的。案例教学的主要功能不是在于了解一项特定的知识或理论,而是在于在学生自己探索怎样解决管理问题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思考问题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方法,从而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地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种学习是亲验性的,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决策能力。同时,在参与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其在小组活动中与其他人的频繁交往,还能够获得沟通、说服及群体协调等宝贵的管理技巧。⑤这种方法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已经被实践所证明,且由于这种方法所提供的案例丰富多样、形式活泼自由,学生可以自由思考和讨论,其吸引力远大于传统的课堂讲授,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因此,在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的教学中,应该有意识的增加案例教学的比重,通过精心挑选案例、精心设计讨论程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善于分析问题、勇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2)合理利用现代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部分的学校已经引进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和便利,充分开发其功能,合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所支持的一些教学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将一些适合进行动态演示的、画面感强的内容,设计成为动态演示的动画或者选用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动画以及视频资料,让原本死板、单调的理论知识“动”起来、“活”起来,必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比如,有条件的学校科研建设和利用一些先进的网络教学软件,让学生实际操作课堂上所讲解的各类知识,充分动手,实际演练,让知识更好地转化成为实际动手能力;再者,可以建立一些模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入其中扮演特定的工作角色或岗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自己对职位的理解,完成特定工作,从而从多方面加深理解,锻炼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建立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走进实际的工作机构、部门和单位,亲身体验实际工作流程,这样得来的体验和感受,是课堂教学无可替代的。

这些设计,可以逐步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兴趣、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一门课程的教学效果高低,与课程体系的建设、教学内容精选、教学队伍的培养及管理、教学模式及教学技巧的现代化均息息相关,此外,决定教学效果的因素还包括教师个人的素养、社会和学校对课程的评价及重视程度等。要想提高卫生管理类管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需要充分认识到此课程的重要性以及在不同专业中的作用,需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入手,不断的进行努力和尝试。

*通讯作者:胡其图

注释

① 水.管理心理学(第四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② 程浩,黄文昌.基于建构主义的管理心理学教学实践[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55-58.

篇11

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生的特点分析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大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一般大学生的共性,也有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自律意识较差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中外合作办学实行按人均教育成本收取学费的政策,这使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费远远高于普通高校。一般来说,就读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家庭经济条件相对优越,家长的娇宠和呵护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缺少自我约束的锻炼。进入大学后,一些学生便陷入生活无规律、起居无定时、学习无目标、花钱无节制的混乱境地。

(二)综合素质较高,文化基础薄弱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一般家境较好,不少学生在兴趣爱好方面受到较好的引导。学生见多识广,爱好广泛,多才多艺,特别是在文体、书画、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社会活动等方面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但相对于母体高校学生而言,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在高中阶段的成绩多数为中等或中等偏下,生源质量不高,入学起点偏低,文化基础相对较差。

(三)自我意识较强,自信心不足

中外合作办学院校的学生思想活跃、性格开朗,求新、求异意识较强,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他们非常关心自身的权利,强调个人能力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注重张扬个性,勇于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关注。但由于高考成绩的差距挫伤了他们的自信心,产生了“能力不足、低人一等”的感觉,特别是降分录取的学生,更是感到“底气不足”,常常迷惘、困惑、怀疑自己。因而对自己的前途和未来缺乏自信心,表现出一定的自卑感。

(四)学习目标远大,意志力不强

多数学生都满怀信心来到学校,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一雪“前耻”,有着远大的事业抱负和强烈的学习动机。入学后,他们什么都想学,什么事都想做。但是,由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行为等方面也存在着失误与不足,使得部分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及行为往往因经受不住一时的挫折和失败而束手无策。一旦考试成绩不合格,就会思想迷惘、生活懒散、自暴自弃,产生厌学情绪,继而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或中途退学等现象。

二、增强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基础”课教学实效的对策新思路

“基础”课是针对大学一年级开设的必修课程,与其他专业学科相比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实践性和针对性。它既重视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教育,又注重健全人格的培养;既需要理论灌输,更需要实践参与。这些特殊性要求中外合作办学的“基础”课必须面对大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

“基础课”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入门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的主渠道,因此,作为既教书又育人的“基础课”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个体差异,采用灵活多样、形式各异的教学方法,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二)各院校各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基础课”教学,并确实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各院校各部门的领导既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高校“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基础课”是一门对大学新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入门课程,又要在具体行动上落实到位,即在人、财、物的安排上,保证“基础课”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

(三)教师要增强责任意识

“基础课”是一门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课程,是针对大学生成长过程中面临的思想、道德、法律、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树立对未来的信心,培育健康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的根本任务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应该是育人。为此,教师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增强责任意识。为了确实做到上课具有针对性、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上课前不仅要专研教材,熟悉教材,更为重要的应是了解、熟悉教学对象(学生),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及实际困难、实际需要,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各方面特点;同时“针对新生适应能力差、依赖性较强这一特点,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教会学生确立:独立生活;虚心求教,细心观察;大胆实践,不断积累生活经验等意识”。只有熟悉教材,钻研学生,了解学生,切切实实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因材施教,才能深深地吸引学生、感化学生,从而使他们感觉到教师人格的温暖和伟大,然后才能自然而然的融入新的环境,融入大学的新生活,适应大学的新环境,适应大学的学习与生活。

(四)教师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首先,教师要提高个人的理论业务素质。时代的变化发展,要求“基础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新事物、了解新情况,必须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进取精神,潜心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教育理论,系统地学习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才能使自己适应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视野。

其次,教师要提高个人的人格素质。人格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基础课“教师的人格素质作为人格健全的个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否具有良好的人格素质,直接关系到“基础课”教师能否卓有成效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基础课”是否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关键。中国古代先哲曾言“其身正,不令而行”;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代表人物罗杰斯说过:“当促进者是一个真实的人,坦诚无遗,同学生建(上接第96页)立关系时没有一种装腔作势或者一种假面具,这个时候,他总是能富有成效的。”

三、以“一充二改二加强”促进“基础”课教学改革

(一)充实教学环节,以“实”强化学生学习效果在坚持“基础”课指导思想的

同时,“基础”课教学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在教学环节的“实”字上下功夫,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第一,强调以情感人,寻求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如课堂案例讲演、小组辩论、热点问题讨论等活动,加强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和体验。第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艺术节、科技节、校庆、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提高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活动组织的实际能力。第三,充分利用地方的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各种纪念活动,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和追忆烈士们的人生道路,提高自我道德风范和人格标准。第四,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公开审判。使学校与社会、课堂与法庭、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身临其境,受到活生生的法制教育,亲身体验法庭和法律的尊严,从而达到学生对课堂所学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第五,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参加社区公益服务、到工厂企业学习参观、到养老院开展关爱老人的活动等,使学生从多方面接触社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改进教学方法,以“活”增强教育互动性

“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必须增强灵活性和科学性,用活泼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一,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可教师独立开课,可多人专题式教;可上大课,可上小课;可教师讲授,可学生讨论;可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可撰写报告,可口头演讲;特别要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第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的特点特长,善用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和网络式教学,力求生动活泼,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努力提高教学效果。第三,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激活学生的思维。多媒体课件、图片影像资料、Web课件等不仅有利于教师讲深讲透,加强师生的交流,而且延伸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思维更加活跃,对理论的理解更容易深入,摆脱过去空洞、抽象、枯燥无味的局面,增加知识的科学性、直观性和趣味性。通过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加强“基础”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扭转其学科化的偏向,充分保障“基础”课德育功能的实现。

(三)改革考试方法,以“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制度和办法对“基础”课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恰当的考核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一,为适应新教材的要求,“基础”课的考核不能“唯分数论”,不能一张试卷定成绩,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进行综合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思想认识上的提高和现实表现。第二,在考核环节中,构建综合考核体系,强化“学习过程”的考试,将“知识记忆”的考核改为“知识应用和学以致用”的考核。把考试改为开卷考试和小论文、心得体会等相结合,同时增大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的考核分值,按百分比计入“基础”课的成绩,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考试方法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全面提升学生整体素质。

(四)加强教学研究,以“真”促进课程建设“基础”课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入门课程,切合大学新生的思想特点、需求以及大学生活实际,必须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开展起务实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

第一,教学主管部门必须加强课程管理,整合教师团队,强化教学组织,安排教学过程,切实调动教师教学主导和学生学习主体的两个积极性,教师必须教好,学生必须学好,领导必须管好。第二,开展教研活动,围绕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育途径以及课程的难点、重点进行讨论,使教学内容得到贯彻实施。建立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观摩及评价等制度,为教师之间互相学习借鉴、完善知识结构提供平台。第三,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引导热点,增强教学的感染力。选择一些具有实用性,富有时代感的案例、影视素材,以拓展学生视野,熏陶学生情操。

(五)加强教师情感投入,以“深”促使教师教好书育好人

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和谐一致、感情上交流融合、互相尊重信任,才能把“基础”课的理与情有机结合,也才能使“基础”课入耳、入脑、入心。教师要对学生投入更深的情和爱,以高尚的情操和人格魅力去感化学生,既做传授知识的“经师”,更要做善于育人的“人师”。第一,教师要不断充实和完善知识结构,注重自我发展和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艺术,在教学中自觉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综合运用心理学、伦理学、教育学、美学等知识,成为“基础”课的“经师”。第二,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积极对待教学工作,热爱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工作,用自己正确的职业取向和个人魅力,指导学生、帮助学生、热爱学生、感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既教书又育人,做善于育人的“人师”。当前,“基础”课教学面临着一个新的起点,要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把教育人与关心人结合起来,把塑造人与服务人结合起来,使“基础”课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个根本任务来进行。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求提高“基础”教学效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以增强“基础”课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提高“基础”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钟万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课程面临的问题与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7):175.

[2]周长春.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134.

[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编写课题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修订版):2.

[4]罗国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的编写过程以及对广大任课教师的几点希望[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24.

[5]沈壮海.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176.

[6]卡尔.罗杰斯.促进学习中的人际关系[A].转引自:方展画: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出版社,1990:151.

[7]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76.

[8]郭湛.人活动的效率[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45.

[9]威廉.麦.独孤:社会心理学导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135.

基金项目: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青年项目基金(课题编号:2012KYQN65)。

篇12

1成教医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

1.1学习兴趣方面的厌学心理

成教医学生大多已结婚生子,可谓“上有老下有小”,他们不仅要承担烦琐的家庭事务,还要承担繁重的医务工作,同时还要腾出业余时间,完成成人教育的课程学习和考试,往往会感到身心疲惫,不能将注意力持久集中在学习上,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兴趣必将降低,从而产生厌学心理。

1.2学习动机方面的功利心理

某些成教医学生的学习动机较功利,他们往往希望不用花费太多时间努力学习,就能尽快拿到一纸文凭。这种急功近利的心理,表现在他们在上课时只希望老师讲授需要要考试的内容、其他内容无需过多讲解[1],他们平时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较少,往往在考前临时突击,存在只要考试分数达到毕业标准,成功拿到毕业证即可的心理。

1.3学习过程的畏难心理

部分成教医学生畏惧困难,缺乏意志力,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努力学习。他们认为需要学习的知识枯燥乏味,内容和难点众多,从而产生畏难心理,逃避学习,上课时不专心听讲,课后更不会用心研读课本,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

1.4面对考试的敷衍过关心理

不少成教医学生希望教师在考试前,能一次性划出考试重点,甚至是把要考的题目直接告诉他们;在考试时,他们报有“教师监考不严,能有机会抄袭”的侥幸心理;考试结束后,他们又期待教师改卷评分时尽量宽松,给到让他们及格的分数即可。

2解决成教医学生常见学习心理问题的方法

由于成教医学生在校时间短,大多数高校没有为他们配备专门的心理咨询服务,但其学习心理问题却普遍存在,不容忽视[2]。就如何解决这些心理问题,笔者认为可采取以下对策:

2.1开展一次针对学习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

虽然医学成教学生在校时间短,但仍有必要在开学的第一堂课,为成教生集中开展一次针对其学习心理问题的专题讲座。主讲教师最好是从事过成教教学工作,并懂得心理学知识的有经验的教师,教师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分析并解决学生存在的一系列心理学习问题。第一,教师要有同理心,避免刻板说教。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体谅他们承受着学业、工作和家庭的多重压力,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学业并不容易的现实问题,让学生感受到被理解和尊重,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后面的建议。第二,列举出成教医学生容易出现的学习心理问题及危害。例如厌学心理会让人学习时感到厌烦和痛苦,很难集中精力好好学习;功利心理会让人急功近利,对所学知识不求甚解;畏难心理则会让人逃避学习,困难越积越多;考试敷衍过关心理,实际上则是学生敷衍自己,无法学有所得。这些学习心理问题,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学生考试无法通过,最终无法顺利毕业拿到文凭,而且还会导致学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学到该掌握的知识,甚至造成成教医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由于医学知识的缺乏而产生医疗事故,进而影响职称晋级、事业发展。第三,从心理学角度,教会学生如何靠自我觉察和改变认知并付诸行动(即认知行为疗法),自助解决学习心理问题。例如,针对厌学心理,学生要先改变认知,告诉自己,学习也有乐趣,也不是那么枯燥乏味,真学进去了,就会其乐无穷;针对功利心理,不需要完全否定,明确学习不仅是为了拿文凭,更是为了学以致用,对今后医疗水平提升、收入增加以及自己和家人健康,都有益处;对于畏难心理,也不要害怕逃避,要勇敢面对,迎难而上,才能战胜困难;针对考试敷衍过关心理,明确不是为了考试而考试,而是为了检验并督促自己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解决学习心理问题,不仅需要教会学生改变认知,还要告诉他们如何配合行为改变。比如学会制定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时间表,合理安排工作、家庭、学习和娱乐时间,统筹兼顾,既高效学习,又兼顾事业和家庭,劳逸结合。同时还要掌握学习方法,遇到困难不逃避,勤于思考,并懂得寻求老师帮助,以及与同学互助。

2.2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不能照搬统招生的教学模式。学校可适当减少基础理论课程开设门数和公共课程的学时数,增设实用性强的课程,增加专业课程的学时数。同时,以教研室为单位,组织任课教师,对成教教学内容优化讲解,讲授重点、实用、新颖的内容,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功利心理,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所学知识除了应付考试外,还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2.3丰富教学手段和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部分课件和平时作业通过网络给学生,同时开设教学辅导答疑的师生互动网络学台,让学生在学习上遇到难题也不畏惧,学生知晓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老师的指导与帮助,从而有利于解决学生的学习畏难心理,同时也减少了学生来校面授的时间,缓解了工学矛盾[3]。在教学方法上,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公共课程可采用讲座形式讲授,医学专业课程,可采用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让学生提供案例,或选取有争议性的典型案例,在讨论中讲解知识,促进学生摒弃消极学习的心理,主动积极学习。

2.4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

将考核重点定位于专业知识运用、临床技能提高和职业道德提升上,考核内容应科学、系统,以符合成教生的特点,摒弃一些重记忆、轻理解的内容,侧重实践。针对不同学科,采取不同考核方式,如开卷或半开卷考试、学科专题的论文、病例讨论、调查报告、技能操作等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考评成绩不能仅局限于期末考试,要注重对学习过程的综合考评[4]。构建合理的考核体系,有利于激发成教生的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考试敷衍过关的心理,更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

3总结

总之,解决成教医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不是一朝一夕、一次性就能彻底解决的,欲速则不达。人的心理随时都在复杂而动态地发生变化,需要从事成人教育的工作者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同理心,学会换位思考,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理解学生,关爱学生,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并且要善于在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高立雅,贺静,黄亚芳,等.北京某医科大学成教学生学习现状、需要、动机与困难调查[J].医学教育管理,2018,4(2):159-162,167.

篇13

定向运动于1983年传入我国内地,经过20多年在社会各阶层和高校的推广,定向运动已经被逐渐地认识,同时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目前定向运动作为我国高校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一项课程已经得到逐渐的普及。江苏省最早的定向运动活动是起于东南大学1994年12月的定向越野队,这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大部分高校开展定向运动的起点。在1995年东南大学又协助省教委体卫艺处完成了江苏省学校定向教练员培训,使定向运动在江苏省从无到有、水平从低到高地开展起来。本文针对专科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对丰富该校学生体育运动、提高学生身体体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分别在苏州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资料室、苏州经院图书馆以及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和收集工作。根据研究的需要,查阅了有关高校定向运动教学、训练方面的研究论文、报道70余篇,书籍约5本。

2.专家访谈法。对江苏省部分高校的定向运动领域的权威人士和具体担任定向运动课程教学的体育教师进行面访座谈,主要了解大学生对定向运动课程的兴趣爱好、教材内容、师资情况、定向运动开展现状、高水平运动队建立情况、器材设施、开展定向运动课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影响因素以及对更好开展定向运动的意见和建议等。

二、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一)专科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必要性

1.政策要求开展定向运动。在1999年6月,国家作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后,定向运动作为一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特殊手段被逐渐引入到学校体育的课程体系,2002年9月,教育部以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要求“充分利用空气、阳光、水、江、河、湖、海、沙滩、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条件,开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学与训练,开发自然环境资源。”教育部2003年下半年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中定向运动被列为体育教育本科专业必修课程中的田径类主干课程,并要求从2004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为达到指导纲要的要求,专科院校有必要开展定向运动。

2.学校现状要求开展定向运动。长期以来,职业类专科院校的体育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教材、学生这一相对稳定的组合体,教师教授传统的体育项目,很多项目学生从小学学到大学仍然在学习,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的还会挫伤学生对体育的渴求心理。这背离了体育教学的目的,也无力谈及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专科院校有必要开展定向运动。

(二)开展定向运动的意义

1.运动学价值。定向运动是参加者借助于地图和指北针,按照规定的顺序独立地完成寻找若干个标在地图上的地面检查点,并以最短的时间跑完全赛程,达到自娱自乐、增强体质和进行竞技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遵循了人体运动的一般规律,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运动形式,丰富了体育运动的内容,是强身健体的有效手段和可靠方法,定向运动通过人体肌肉的活动和大脑细胞的积极活动产生负荷,刺激人体内脏的活动,促进呼吸、循环、消化、神经系统机能的增强,特别是刺激人体大脑细胞,增强大脑细胞的活动,满足肌肉负荷后的需要,维持肌体在新情况下的动态平衡。

2.生理学价值。根据运动员负荷的价值或理论,学术界曾提出如下结论:即心率在110次/分以下,机体的血压、血液成份、尿蛋白和心电图等都没有明显的变化,健康价值不大;心率在13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接近或达到一般人的最佳状态,健康效果明显;心率在150次/分时每搏输出量开始出现缓慢的下降;心率增加到160—170次/分之间出现不良的反应,健康效果也没有更好的迹象,因此,通常把一般人的健身效果的最佳区间保持在130—160次/分之间。生理学实验证明,心率在130—160次/分情况下活动,身体各组织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应,代谢状态最好。查阅有关资料可指定运动最高平均心率在155次/分,健身效果明显,具有生理学价值。

3.心理学价值。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的注意力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约的。人们在进行定向运动时,地点通常是设在野外、公园等,人们的注意力必须在地图上和实际地形、地貌上转移,既要用心识图又要观察、浏览大自然的秀美风光,由于注意力的转移,能使其他部分的机体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定向运动具有陶冶情操,消除心情烦恼,解脱压力,培养人们的勇敢、机智、坚毅、心胸开阔等优秀品质。

(三)高职高专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优势

1.雄厚的师资力量。目前专科院校的体育师资从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升到一定的水平。大部分体育教师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具有丰富的执教经验,拥有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康复保健的知识,这是专科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坚实基础。

2.拥有开展定向运动的丰富资源。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使很多专科院校都建设了新的校区,新的、陌生的地理环境有利于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新校区的校园地图正好可以利用来做定向运动的地图,开展十分方便。此外,校园周边的风景区也为学生进行公园定向越野运动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资源。

(四)开展定向运动存在的问题

1.目前专科院校开展定向运动的专业师资不足。专科院校大部分体育老师没有参加过定向运动,定向运动的专业知识,一般都是在各种零零散散的短期培训班或学习班中获得,自己并没有系统地、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也缺少相应的教学经验。作为一名定向运动教师除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训练方法与手段外,还必须具备制作定向专业地图、训练场地的选择和路线设计、良好的外语水平以及使用专业的定向设备等方面的能力,在这些方面,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套系统的定向运动的教材或参考文献,供教学使用,因此专科院校的定向运动教师还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受到器材、经费的限制。开展定向运动必须要有相应的器材、设备,包括:指北针、号码布、检查卡片、点签等等,但目前,专科院校用于开展定向运动的器材很少,影响了定向运动的开展。

三、结论与建议

(一)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学生对定向运动的认知与参与度

学校相关部门应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加大宣传力度,因为只有让学生认识和了解了什么是定向运动以及它的参加和操作过程,才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定向运动,享受定向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在普及中提高定向运动的水平。具体的措施如在校园网上建立专门的栏目,在校报或海报上以多种形式进行宣传等,定期组织定向运动比赛,并把成绩与得分计入校运动会的总分中,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前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项目来开展,后期过渡到开设选修课并逐渐列入体育教学内容。

(二)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针对目前专科院校的体育教育师资的情况,各高校应该大力加强对定向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力度,积极引进定向运动的专业教师,吸引从事定向运动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来任教。还可以聘请社会上定向运动的专家来担任教学和训练工作,以解决定向运动师资不足的问题,提高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有关主管部门和专业优势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各种渠道来加强对定向教师的业务技术培训,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信息资料传输系统,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三)因地制宜开展定向运动

场地是保证定向运动课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它对自然地形、地物、地貌要求较高,因此各高校开展定向运动应充分利用大学校园,场地选择可以由易到难,充分利用自然障碍和人工设施,也可以利用周边的公园来开展定向运动。比如:在校园内根据校园地形进行活动,找一个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在途中可以放些“宝物”,谁找到的“宝物”最多,时间越短,谁就是这次活动优胜者。以此来引导学生了解定向运动,参与定向运动,以增强学生参与定向运动的兴趣,推动定向运动的开展。

(四)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

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购买定向运动所需要的指北针、号码布、检查卡片、点签等,为学校开展定向运动提供物质基础,这样就有利于定向运动的大范围开展,使得大部分学生有机会体验这个新兴运动所带来的乐趣。

相信随着各专科院校、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定向运动一定会成为专科类院校体育课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参考文献

[1]张惠红.野外生存生活训练指导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2]胡久成,等.定向运动[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

[3]陈小蓉,等.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训练[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4]虞锡芳.实用体育教程——游泳、散打、跆拳道、定向运动[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5]陈瑜,等.不多走一步路——定向越野[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6]单小忠.2001年PWT亚太公园定向精英赛路线设计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3,25(1).

[7]陈文胜.定向运动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证研究[J].体育科研,2004-25-3.

[8]何晓知.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看定向运动的发展[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60(4).

[9]张新安,等.定向运动:一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时尚运动[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31(3).

[10]赵云升,等.定向运动地图的编制研究[J].地图编印,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