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消防设施管理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消防设施管理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消防设施管理

篇1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建筑消防设施,是指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配置在建筑物(含构筑物)中用于防火、灭火、人员疏散、抢险救援的设备、设施,包括:

(一)自动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

(二)防烟排烟系统;

(三)消防通讯及火灾应急广播系统;

(四)消防供电、配电系统和电气防火防爆设施;

(五)消火栓系统和灭火器;

(六)防火门和活动式防火分隔设施;

(七)火灾应急照明设施、疏散指示标志及疏散楼梯、疏散走道、疏散门、消防电梯;

(八)消防法律法规或者消防技术标准规定的其他建筑消防设施。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工作实施监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规划、质量技术监督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的相关监督工作。

第二章配置

第五条建筑物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配置建筑消防设施。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设计,并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者备案抽查。

第六条鼓励配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

第七条建筑消防设施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配置不合格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第八条建筑物的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审核单位、竣工验收单位,依法对建筑消防设施工程的质量负责。

第三章维护

第九条建筑消防设施由建筑物的产权单位负责维护,或者由产权单位委托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负责维护。同一建筑物有两个以上单位管理或者使用的,应当明确各自的消防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共用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统一维护。住宅区的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对管理区域内的共用建筑消防设施进行维护。

第十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对建筑消防设施履行下列维护责任:

(一)制定和实施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制度、操作规程;

(二)对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对员工进行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常识教育和定期演练;

(三)按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要求建立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档案;

(四)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

第十一条设有消防控制室、区域报警控制或者消防水泵的单位应当配备依法取得上岗证的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消防控制室应当实行每日24小时值班制度。

第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每日对建筑消防设施巡查1次,其他单位应当每周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巡查1次。巡查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巡查记录。

第十三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月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1次单项检查,测试建筑消防设施的单项功能,并按照规定填写单项检查记录。

第十四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每年至少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1次联动检查,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功能进行综合检验、评定,并按照规定填写联动检查记录。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年度联动检查记录应当于每年的12月30日之前,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五条不具备建筑消防设施单项检查和联动检查条件的单位,可以委托具有建筑消防设施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测单位对检测结果负责。

第十六条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根据环境条件和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保养、维修和更换。

第十七条建筑消防设施出现故障或者因改造、检修停止使用时,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或者使用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并将情况立即报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坏、挪用、圈占、擅自拆除和停用建筑消防设施。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情况实施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配置及有效使用情况;

(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制度及操作规程的制定情况;

(三)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情况;

(四)建筑消防设施专项档案情况;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及设备运行情况;

(六)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培训情况。

第二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存在隐患的,应当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立即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不及时消除隐患可能严重威胁公共安全的,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依法对危险部位或者场所采取临时查封措施。被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查封的,应当在隐患消除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报告,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检查合格,方可解除查封。

第二十一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在消防监督检查中发现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存在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的,应当书面报告本级人民政府。接到报告的人民政府应当及时核实情况,组织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单位采取措施,予以整改。

第二十二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监督检查,应当经消防机构有关负责人批准,消防监督检查应出示证件。

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不按照规定配备自动消防系统操作人员或者消防控制室不按照规定实行值班制度的;

(二)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不按照要求进行巡查、单项检查、联动检查的;

(三)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第二款、第十七条规定,不按照要求报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的。

第二十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消防设计文件、建设工程准予审核合格、消防验收合格的;

(二)发现火灾隐患不及时通知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整改的;

(三)利用职务为用户、建设单位指定或者变相指定消防产品的品牌、销售单位或者消防技术服务机构、消防设施施工单位的;

(四)其他、、的行为。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办法其他规定,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进行处罚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给予处罚。

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是指:

(一)商场(市场)、宾馆(饭店)、体育场(馆)、会堂、公共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

(二)医院、养老院和寄宿制的学校、托儿所、幼儿园;

(三)国家机关;

(四)广播电台、电视台和邮政、通信枢纽;

(五)客运车站、码头、民用机场;

(六)公共图书馆、展览馆、博物馆、档案馆以及具有火灾危险性的文物保护单位:

(七)发电厂(站)和电网经营企业;

(八)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生产、充装、储存、供应、销售单位;

(九)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生产、加工企业;

篇2

1、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由于针对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保养的强制措施在我国相关的消防法律法规中还没有十分明确,仅仅通过消防及安全部门进行监管,或者是使用单位自觉维护,这样明显是不够的,所以,建筑消防设施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1.2 监管力度不足

我国消防设施监管体系的主体是公安以及相应的消防机构,但是某些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存在一定差距,某些单位的监管人员数量还存在不足,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消防设施管理职能的履行。

1.3 后期维护存在一定隐患

在实际情况中,后期的维护保养工作在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合同期限较短的特点的情况下,有时候往往变得比较难以实现。目前,12年为普遍的国内签订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期限,这样就往往很难引起中介服务的重视,相应的人力和物力上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相关的保养维护工作的深入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对于维护保养工作暂时只停留在表面而没有直接去解决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隐患,这样肯定影响到消防设施的实际使用功能。

1.4 维护保养中存在敷衍了事的现象

在消防设施的真实运行状态中存在很多隐患,这里面大部分是和工作人员并未按照规定流程进行检修与保养相关,某些特定的需要相关单位定期填写的报表也存在记录不清楚的情况,小问题的不断积累往往则会导致消防系统的严重崩溃,这样在遇到突发火灾事故的情况下,往往容易出现大问题。

2、加强现代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的要点

第一,消防设施的联合管理应该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落实建筑消防设施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与问题应实施函告制度,应该充分发挥构建消防设施联合管理的长效机制的作用,联合相关的消防、公安、建设、工商和房管等相关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了更好对于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保养进行管理,体现出联合管理的权威性、强制性和规划性等特点,应该针对相关部门的问题,管辖部门应该要求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定期整改。

第二,消防宣传教育与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强。加强管理与维护保养的重要性应该在各级人员中具有清晰认识,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在各级消防监管部门的开展就显得尤为必要。为了做到全面、具体的消防检查,应该大处罚力度设施故障损坏率较高单位,这样能够有效降低管理与维护保养责任不落实出现的情况。另外,为了保证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落到实处,相应的专门档案库应该建立而方便于单位定期上交消防设施的检测报告及维护保养记录,这样确实能够方便监管部门对于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有效核查。

第三,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应该进一步加强。系统处于自动状态下的运行情况应该特别注意,这样通过建筑物消防社会的日常维护保养可以有效降低出现火灾的情况。当发现存在较大的隐患或问题的时候,应该对于相关的单位主管部门进行报告汇报,同时在一定的时间内确定出相关的整改方案。

第四,上交检测报告及相关资料,还应该使得各项专业检测制度进一步落实。各项专业检测工作则是在消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保障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更好解决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保养中存在的不容易解决的问题,全方位对于消防设施的专业性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第五,构建健全的维护保养体系与故障记录体系。在此体系中,应该明确维护与保养的项目、时间及要求,以及相关的各岗位工作人员的职责等等,从而能有效的逐步构建健全的维护保养体系,这样有利于消防设施的故障率的降低,以及消防设施的实际状态被各个管理部门及时掌握。

3、现代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注意事项

对于自动报警系统的维护保养相关的注意相关问题如下:第一,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该在每一季度进行试验和检查,特别注意检查探测器;第二,消防系统中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实际运行状态则应该每日都要进行检查,并且相关详细记录消防系统运行及控制器的问题;第三,对于投入2年使用后的探测器来说,在三年后进行彻底清洗,同时针对其他的性能功能进行检验,确保在性能合格后才准许使用;第四,对于以下设备进行自动或者手动方式进行检查,一般每年两次到三次,主要包括防火卷帘、电动防火阀、电动防火门、室内消火栓、防排烟设备、自动喷水灭水系统等控制装置。第五,定期保养自动报警系统的相关电子设备,确保线路连接、插口等项目能够正常工作。

对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维护保养来说,其相关的注意问题包括如下:第一,报警阀的放水试验应该在每季度进行,同时还应该判断能够正确开启相关的检查室外阀门井中的阀门;第二,水源、储水设备、供水能力应该每年进行测试,同时,应该检查相关的结构材料;第三,确保储水设备房间的温度始终在5℃;第四,为了避免消防用水被占用或供应不正常,对于消防储备水、储水池及高位水箱水位等设备应该按照每月的维护保养计划进行;第五,及时清除喷头中的异物;第六,为了确保电气设备正常运行,应该对于水流指示器、水泵接合器,以及相关的阀门铅封及锁链状况进行检查;第七,为了避免出现异常运行的现象,要求定期进行相关设备的保养,在实际工作条件要求下,应该对于水泵的运转、水量、水压等进行及时检验。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及公共安全问题直接受到现代消防设施的影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必须引起对于新时期消防设施管理与维护保养的高度重视。通过现代消防设施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可以看出,应该在其过程中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律和标准,力争做到做到目标与责任明确。为了确保消防设备的功能正常发挥,积极进行相应维护与保养,及时排除存在的各类隐患与问题,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篇3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化建筑越来越普遍地进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之中。智能化建筑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高新技术和建筑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作为智能化系统的重要组成,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担负先期预警、安全疏散、防排烟、及时扑灭火灾和保障财产及人身安全等首要任务。但是根据日常检测的情况,发现竣工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在一段时间特别是质保期以后,已存在相当比例的设施不能正常可靠运行。

一、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现状

建筑消防设施指建(构)筑物内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排烟系统等用于安全防范、安全疏散和扑救建(构)筑物火灾的设备设施的总称。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是指对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建筑消防设施的消防安全和运行可靠性进行全面检测,对在用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周期性、定期检测。竣工检测报告可作为工程竣工消防验收的依据,定期检测报告作为消防监督年度审查的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等规范对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要求,凡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在工程竣工后,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备资格的建筑消防设施检测单位进行技术检测,取得建筑消防设施技术检测报告,办理消防验收手续。

现状一:竣工检测合格,消防验收也顺利通过,工程交付建设单位使用后,安排有专人管理,但一般为安保人员或值班人员,他们中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也未经过消防专业培训,对技术含量较高的现代化建筑消防设施难以掌握,甚至连设置了哪些消防设施都不清楚,最基本的使用操作也不能保证,导致系统经常发生误动、误报、误操作,有问题就把维保单位找来应急处理一下了事。

现状二:工程竣工验收后,无专人管理,由原施工安装单位代为管理。发生火警时,现场无人会使用操作,系统误报、误动时不能及时解除,使用单位对消防安全缺乏应有的认识,对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也听之任之,此种情况多发生在住宅建筑里,长期下去必然导致系统停机,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也就成了摆设。

现状三:工程质保期以后,设有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建筑工程,使用单位未按公安消防部门的有关管理规定签订维保单位,由本单位水电维修人员自行维护保养。因建筑消防设施涉及的专业面较广,智能化程度较高,一般的水电维修人员没有经过消防专业系统培训,对消防规范和行业要求不明确,根本不具备对系统的维护保养资质,最终也就使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不符合消防要求,导致系统不能正常可靠运行。

二、建筑消防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问题一:消防设施本身产品质量问题。国内消防产品市场鱼龙混杂,大量假冒、伪劣产品被应用于消防工程中,质量无法保障。这是由于国家消防产品产业政策的调整,消防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主体发生改变,致使对生产企业质量跟踪监督的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是一些生产企业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擅自改变工艺流程、偷工减料、降低成本,致使消防产品质量严重滑坡。这样的产品在实际使用中,问题既然就暴露出来,有的刚使用就坏掉,使用寿命短,有的功能根本无法实现。

问题二: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问题。近年来,消防施工企业发展迅猛,施工单位素质良莠不齐。大多数施工单位只注重经济效益,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觉得只要基础、结构等重要方面不出什么问题就可以了,而对消防工程及其他建筑安装工程随意降低标准。一些企业召集的施工人员,多数是农民工或普通水电工,施工人员对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规范并不掌握,对消防产品性能、构造一无所知,不按照消防规范施工,结果许多应该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相关联动控制设施被忽视,导致建筑消防设施中的联动功能无法完成,造成先天性的缺陷。

问题三:使用单位对消防安全认识不够。任何建筑消防设施应时刻保持正常的工作状态,需要对系统各组件进行经常性的维护管理,以达到发生火灾时能及时预警、引导疏散防排烟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在实际中一些管理单位对消防安全重视程度不够,未做到应有的每日检查、季度试验和检查、年度检查试验,未做到对火灾自动报警装置中的探头、手动报警按钮、模块以及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的喷头、报警阀等消防设施的专门维护,未做到对消防泵、喷淋泵、防排烟设施、给水管网等例行检查工作,致使建筑消防设施自建成后就“一直沉睡”的现象时有发生,发生火灾时很难发挥作用。

三、加强管理,提高建筑消防设施运行可靠性的对策

针对建筑消防设施使用中存在的以上问题,应当及时跟踪建筑工程消防设施施工过程,坚决杜绝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及检测单位不按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设计和经批准的施工图纸施工、降低技术标准要求、改变消防设计等问题的发生,严厉整治建筑消防工程施工违规违章行为和检测领域弄虚作假的现象,防止埋下“先天火灾隐患”。

对策一: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消防产品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主要消防产品进行抽检或巡检,充分利用电视、报纸、互联网等相关媒体对合格的优质消防产品进行宣传,并对消防产品技术性能和选用条件等知识进行普及;对不合格的劣质消防产品进行公开曝光,同时由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对其进行罚款、责令整改、取缔生产资质等处罚。国家质检中心、消防监督管理部门和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建立协调管理机制,从生产、销售、流通等各个环节加强监督,力争杜绝不合格的消防产品用到建筑消防工程中。

对策二: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施工安装、调试的过程管理。首先对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单位,严格实行资质审查和资格考评制度,联合有关部门对其实施监督管理。加强施工人员消防专业技术培训,严格按照规范施工,定期通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加大对违规、违法施工行为的处罚。其次要加强施工安装、调试的过程管理,尤其是隐蔽工程施工和系统调试中的重点、难点,比如联动控制的系统调试。再次要充分发挥消防工程监理的作用,监理单位在接受业主委托的范围内开展监理活动,在保障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加强建筑消防工程的施工监督管理,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施工质量,必须要充分发挥监理对建设工程的控制、协调、管理的作用。

对策三:提高使用单位消防安全意识,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首先从思想上提高对建筑消防安全的认识,打消只注重效益、轻视安全或对消防安全存在的侥幸心理,加大对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的投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其次对交付使用的建筑消防设施安排专人管理,并对管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消防专业培训,使其了解有关消防规范、标准和消防安全知识,掌握基本的使用操作和维护管理,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再次与专业公司签订维护保养协议,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及时得到维护保养。

参考文献:

[1] GB50166-200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0.

篇4

人民网重庆视窗2008年l1月9臼电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消防总队获悉,重庆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目前已经结束,其中有5650栋高层建筑存在隐患,已超过全市高层建筑总数量的一半。据统计,目前,重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总共有8664栋.数量仅次干上海,位居全国第二。在这些建筑中,高度超过l00米的就有84栋。在今年下半年,重庆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夫检查。在历经近半年的检查中发现,有565O栋高层建筑存在火灾隐患22706条。

以上报道只是重庆市的现状,这种现状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是会存在。今年国外和国内也发生了几起高层建筑火灾,所幸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一种侥幸,只要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不彻底解决,火灾随时会发生。

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常见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自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高屡建筑或多或少存在着消防设施欠缺、质量性能低劣和功能全等违规行为。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有的管道材质、管径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连接方式不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未按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构楷式机构连接,而是大量焊接,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更严重的是部分场所出现“假喷淋”现象,将喷头置于吊顶而不与供水管网连接;有的受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影响,产生漏水,业主干脆将其关闭。

(3)应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改设集中报警系统或区域报警系统,有的根本不设火灾向动报警系统。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消防电源无法保证消防用电设备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应设计满足电力负荷的高层建筑,不考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其它消防用电设备的消防用电;个别高层建筑在无自备发电设备的情况下,都仅有一路供电;且消防用电线路的敷设未按要求,应穿管保护的消防用电线路,穿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线路裸露。

(5)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6)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7)防火门、防火卷帘材质各异。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可燃材料;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的阻燃浸泡处理,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采用普通油漆,降低防火门耐火极限;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正常关闭;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2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一无所知。二是经济制约了消防安全的发展。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应当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大量节俭,埋下大量火灾隐患。三是执法不严,不廉,给少数人可乘之机

3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整改对策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

(1)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0号令等法律法规,就消防安全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艾务,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抗御火灾整体能力。高层建筑涉及多家产权位,承包、出租或委托经营时,又涉及多家使用单位。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在房地产商签订购买租赁合同时,必须与房地产商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自责仟,共同维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房地产商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产权单位与使用单位应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备方消防安全责任,特别是各产权单位在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方面明确管理责任。同时,针对高层建筑的管理特点,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要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落实自主管理,严格日常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安全。

篇5

人民网重庆视窗2008年l1月9臼电记者今天从重庆市消防总队获悉,重庆全市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检查目前已经结束,其中有5650栋高层建筑存在隐患,已超过全市高层建筑总数量的一半。据统计,目前,重庆已经建成投入使用的高层建筑总共有8664栋.数量仅次干上海,位居全国第二。在这些建筑中,高度超过l00米的就有84栋。在今年下半年,重庆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建筑消防安全夫检查。在历经近半年的检查中发现,有565O栋高层建筑存在火灾隐患22706条。

以上报道只是重庆市的现状,这种现状在全国其他城市也是会存在。今年国外和国内也发生了几起高层建筑火灾,所幸没有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这是一种侥幸,只要高层建筑的火灾隐患不彻底解决,火灾随时会发生。

1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的常见问题

(1)消防设施配备不符合规范要求。依据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规范,高层建筑在建设时,应设有较完善的消防设施,以便为火灾预防和火灾扑救、自救工作提供有利条件。但是,在工程竣工验收或日常监督检查中经常会发现,高屡建筑或多或少存在着消防设施欠缺、质量性能低劣和功能全等违规行为。有些建筑由于缺少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事内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的经常性维修保养工作导致了部分消防设施长期处于故障或瘫痪状态,不能正常使用。

(2)擅自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按规范要求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物擅自取消,有的取消了消防水池、消防水泵、屋顶水箱以及联动控制装置的设置,仅靠市政室内消火拴管网,更有甚至靠生活用水管网供水,根本不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导致消防水源、工作压力无保障。有的管道材质、管径不符合要求。部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管道未按国家规范要求采用热镀锌钢管。有的连接方式不规范,自动喷水系统未按规范要求采用丝接或构楷式机构连接,而是大量焊接,未对焊接处进行二次镀锌。更严重的是部分场所出现“假喷淋”现象,将喷头置于吊顶而不与供水管网连接;有的受管道材质和施工质量影响,产生漏水,业主干脆将其关闭。

(3)应设控制中心报警系统的高层建筑改设集中报警系统或区域报警系统,有的根本不设火灾向动报警系统。有的高层建筑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非消防电源的切换等无法实现联动控制。

(4)消防电源无法保证消防用电设备需要。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应设计满足电力负荷的高层建筑,不考虑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消防电梯、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和电动的防火门、窗、防火卷帘,以及其它消防用电设备的消防用电;个别高层建筑在无自备发电设备的情况下,都仅有一路供电;且消防用电线路的敷设未按要求,应穿管保护的消防用电线路,穿管不到位,造成大量的线路裸露。

(5)防排烟系统设计施工随意性大。按照规范要求,一些本应设置机构加压送风防烟设施的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问、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其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却不设加压送风系统;有些虽然设置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但防火门未安装或损坏严重,达不到防烟楼梯间压力要求。

(6)消防电梯功能不具备。消防电梯的消防电源、消防电源线路敷设、末端自动切换、消防电梯前室设置、消防电梯载质量、消防电梯运行速度、井底排水和电梯门挡水设施以及前室内的室内消火栓、应急照明或正压送风系统等不满足规范。消防电梯缺少上述条件,不能起到保护作用,会危及消防队员生命安全。

(7)防火门、防火卷帘材质各异。一些防火门、防火卷帘门的填充材料违规采用可燃材料;一些防火门的木制品只经过了的阻燃浸泡处理,耐火极限达不到规定要求;有的防火门装饰面层未经过阻燃处理,采用普通油漆,降低防火门耐火极限;闭门器回弹力度不够,导致无法正常关闭;复合防火卷帘达不到背火面温升要求采用喷水灭火系统进行保护时,未设置独立的喷水保护系统;用作防火分区的防火卷帘无消防电源和联动控制装置,发生火灾断电后只能靠人为手动关闭。

2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导致上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是建设、设计、施工单位和业主消防安全意识不够,对高层民用建筑防火一无所知。二是经济制约了消防安全的发展。为了“节约”成本,降低消防技术标准,将应当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设施大量节俭,埋下大量火灾隐患。三是执法不严,不廉,给少数人可乘之机

3高层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整改对策

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工作必须把重点放在管理措施的落实上。

(1)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60号令等法律法规,就消防安全责任作了具体的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应严格遵守,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消防安全艾务,努力提高全体人员消防安全意识,增强抗御火灾整体能力。高层建筑涉及多家产权位,承包、出租或委托经营时,又涉及多家使用单位。各产权单位、租赁单位在房地产商签订购买租赁合同时,必须与房地产商签定相应的消防安全责任,明确各自责仟,共同维护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房地产商应提供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建筑物.产权单位与使用单位应在订立合同中明确备方消防安全责任,特别是各产权单位在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方面明确管理责任。同时,针对高层建筑的管理特点,产权单位、使用单位和物业管理单位要细化消防安全管理,落实自主管理,严格日常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确保高层建筑安全。

篇6

智能建筑消防系统施工,与配电、给排水、暖通以及楼宇自控等系统联系紧密,尤其在安装作业大面积展开后,各分部分项工程交叉施工,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影响的情况,这些不利因素如不能加以妥善处理,会给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带来隐患。所以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全局思维”,立足在项目宏观,具体落实在各项施工细节,保证施工有序、合规地进行。1.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于智能建筑,存在大量交叉施工、相互影响的情况,尤其在地下车库上部空间及吊顶空间内。这些空间内各种设备、管线的安装工程量占到了安装总量的70%以上,所以对于设备、管线的安装顺序必须进行统筹考虑。虽然施工图纸中给出了一些设备、管线的安装定位位置,但这些定位位置未必完全符合现场的实际安装要求。所以施工单位在安装作业前,务必进行设备、管线安装定位校核工作。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人制作安装综合管线图,该图应充分考虑土建结构、各系统管线内部及管线之间的相互关系,再反复校核无误后向班组及施工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交底。同时,施工组织设计应考虑各专业、各工种的施工进场时间及作业时长,将相互的影响降低到最小。2.加强施工过程监督,保证施工质量。应着重在如下几个方面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首先是设备、管线的安装定位精度。建设单位出于节省投资的考虑,在委托设计时,要求设计单位在设备、管线布置时的安装裕量考虑很小或者几乎没有。这就要求在实际施工作业时,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班组长根据制作完成的综合管线图标识尺寸认真做好安装过程的实时检测,即将综合管线图最终落实到施工成品上。施工单位应该知晓,这些精度控制是避免设备、管线冲突打架的必须环节。其次是严格按照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加强日常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应针对经常发生的质量缺陷编制质量预控方案并加以落实。在消防设施施工中,经常发生的质量缺陷是管道连接不严密,在试压时出现泄漏。一旦发生泄漏,不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对工期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加强日常的施工质量控制。第三要加强不同承包单位之间的技术协调。对于智能建筑,其涉及的设备、管线往往是由多个承包单位分别完成的,而消防系统施工与其他系统均存在或多或少的联系,这就要求各单位在总包单位的组织下,经常性地进行技术协调,保证合格成品的交付。最后,施工单位必须及时向监理单位报验已完的分部分项及检验批项目,并及时将监理单位签署的相关文件归档,为最后的竣工验收打下良好基础。3.认真做好消防设施联动调试工作。消防设施联动调试是消防系统施工的最后环节,也是最为重要同时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施工单位在进行联动调试前,必须编制联动调试的专项施工组织,在联动调试前应由总包单位组织各相关承包单位召开技术协调会,保证各单位分工明确、人员到位、落实各自施工的质量缺陷整改等各项内容,并特别注意如下事项:首先检查消防报警系统线路是否接线正确,特别是做好与动力配电设施电控箱内部接线情况的复查;其次是检查各水系统管路是否合格,特别是有无漏水的现象发生;第三是逐点查看现场是否具备联动调试条件,例如卷帘门下方是否有杂物,通信系统是否正常等;最后是落实人员到位,由于消防系统联动调试涉及多个施工单位,所以应当要求所有参加调试人员必须是熟练操作人员并熟识现场施工情况,以便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置。

三、积极配合业主做好竣工验收

在工程具备最后竣工验收条件后,施工单位应积极配合业主完成竣工报验文件、现场验收准备等相关工作。在竣工验收前,应多次进行系统模拟运行,确保消防系统可靠稳定。在政府消防机构进行验收前,应做好参验人员的组织工作,配备必要的通信设备,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到人。

四、竣工资料提交

施工单位在工程通过竣工验收后,应根据规范要求将竣工资料提交业主。特别是如下资料不可遗漏。1.所有原理图、接线图,如果实际安装发生变更,必须在图纸上清楚标出。2.线路平面布置图。3.各种编码设备的地址码清单。4.设备操作使用手册(该手册由设备供应厂家随机提供,施工单位安装、调试完毕后,应将此手册提交业主)。5.应向业主书面说明的使用注意事项等。

篇7

这些事故的发生虽然都有她的偶然性,但就目前我国存在的对于消防的宣传教育和消防设施管理的体制问题以及某些人们对于血的教训的健忘和漠视而言则是必然的。假如我们的宣传生动、教育正确、体制完善、管理到位,虽然不敢说从些火灾绝迹了,但至少很多火灾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有鉴于此,笔者不妨浅谈我国城乡在消防的宣传教育和消防设施的管理上至少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盲点:

盲点之一,教育缺乏力度,宣传缺乏针对性和生动性。

我国现行的常规性消防和保护消防设施的教育平平淡淡,仅靠消防部门分一些宣传资料,播放一些消防教育片,根本没有形成法律化、制度化、考核化的宣传教育,更谈不上要求人们对消防设施的保护、维护、保养和使用的重视。要做好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宣传教育是开路先锋,只有不遗余力地加大消防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宣传力度,让人们的心里重重刻上烙印,从心里上提高人们火灾安全的防范意识,让这些重特大的火灾事故时刻警示着人们,让消防安全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就象人们每天的洗脸吃饭。另外,在工作的考核体系中,关于消防和保护消防设施的宣传也纳入其中,规定硬性指标,让“消防”这二个汉字经常在人们眼前跳跃而使人们不敢淡忘。还有,最主要的是要让消防宣传教育法律化、制度化,要把教育深入到学校,从幼儿班、小学、中学都应该设置“消防”和保护消防设施的教育课程,包括防止火灾的基础常识和发生火灾自救的基本知识以及保护、维护和使用消防设施的知识。当然,宣传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生动性,如果方法不当,平平淡淡,人们就会过眼云烟,转眼即忘却后悔莫及。例如2010年乐清市12.13乐湖小区的一楼商品房失火,烧死了四楼的一名女老师,严重烧伤了她的丈夫和孩子,这完全是缺乏火灾自救的基本常识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其实她并不是被烧死,而是被浓烟呛死。因此,只有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防范和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仅靠消防部门来宣传是远远不够的。

盲点之二,缺乏一种有效的联合管理体制。

所谓的消防设施,它的完整概念应该是由消防管道,消防栓及消防专用设备和足够压力的消防用水构成,其中主要指消防栓和消防用水,从这个定义来看,消防设施的管理就涉及到二个部门,即消防队和供水企业。

目前,对消防设施的管理二个部门都在管,而管理的职责范围并不十分明确,正由于职责范围不明确而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和有些火灾事故因消防设施问题不能及时扑灭,其教训是十分深刻的。例如2007年,乐清就遇到三十年一遇干旱,乐清市的城区包括各大乡镇集镇范围内的所有消防栓都被经常随意打开取水,无论是环卫用水、绿化用水还是道路冲凉都在消防栓取水,遍地开花,有的开着消防车,有的开着拉水车,那里方便就在那里开阀放水,有的消防栓被打开忘了关或没有关紧一直在喷水和滴水,造成水资源的极大浪费,一边是干旱水资源紧缺,一边又在极度浪费,而对供水部门来说遍地开花无法计量简直是一场灾难,供水部门无奈之下,扣留了许多车辆和专用工具,甚至用铁链锁住了一些消防栓,其实这样做是极不安全也不和谐,消防部门也坦言,不是他们所为,他们没法管也管不住。就这样,二个部门一直都在抱怨。又例如:2008年1月13日夜里,翁镇的一条小巷里民居失火,消防车开不进去,打开消防栓却放不出水,眼睁睁地看着小火变大火,大火迅速蔓延,烧毁了八间民房,烧死了二人,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巨大损失。事后检查原因,是消防栓前的阀门年久失修,阀芯坏死脱落,所以无水,这种有水而浪费,救灾却无水的案例举不胜举,造成这种严重后果的完全是由于目前二个部门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分而不联,联而不合,各执其政,各行其是的管理体制所致。消防设施到底谁管?说不清楚,从全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这种情况,有的以消防部门为主,有的以供水部门为主,没有形成一种统一有效的管理体制。如广东的佛山市就以供水部门为主,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他们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各有主管部门管着,业务往来并不密切,任何事情都必须通过相互的主管部门来协调,效率十分的低下,长此而往,干脆各管各的,各行其是,其后果是用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的惨痛损失作代价!

为扭转这种被动局面,笔者认为,应政府牵头协调,打破这种狭隘的管理办法,实行一种联合的管理体制,遇事不需要主管部门来协调,让二个部门自行联姻,这种联合管理体制实行常规化办公,工作人员应从二个部门抽调,然后建立完善的档案,把全市包括各大集镇和小区,乡村所有消防栓按地域,按行业分一、二、三等级实行严格定期“体检”和重点不定期抽查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消防设施的安全运行。

盲点之三,缺乏系统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管理 机制

笔者查证:乐清市的消防栓在消防部门建档的城区有259只,包括其他集镇共559只,而据供水部门的统计包括各大乡镇、小区、企业在内有3000余只,这些没有记录在案的大量消防栓都游离于消防部门之外,大部分处于无“娘”的流浪汉,作为供水部门很焦急,要求装计量表计量,不得随意打开,实际难做到,就在火灾发生时这些“流浪汉”能不能起到真正的作用大家心里都没有底。因此,笔者认为应该进行系统管理,把全市所有的消防栓都纳入消防部门管理范围之内。

要形成系统性管理,必须从源头抓起。首先,大小工程包括乡村、小区的供水管网改造都要进行设计,合理配装消防栓,其次安装完成后要向联合管理部门审报验收,并标出地址、门牌、楼层和具置,然后分类编号归档,按城区、集镇和乡村、企业分A、B、C等级,以后让联合管理部门定期检查,严格管理,检查内容包括:栓体除锈,油漆翻新,测试消防栓水压,排放管内未稍水,添补缺漏的零部件等,不能让那些自建的消防栓“流浪”在外。

盲点之四,缺乏一种积极有效的奖罚机制。

篇8

1 物联网技术概述

物联网也称传感网,它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将用户端扩展并延伸到物品与物品之间,并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网络概念。物联网将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连接起来,利用射频识别、红外传感器、激光扫描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获取物品的温度、标志、位置等物理量,然后通过一些简单的处理、运算,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进行加工,按照一定的协议连接到互联网上,进行通讯和交换,实现智能识别、跟踪、定位、监控管理等功能。

物联网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传感网络、传输网络以及应用网络。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物与物之间的通讯。物联网将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进行结合,就必须要求物理世界中的事物产生能够在虚拟世界中传输的数字信号,这就要利用各种感知设备,将现实的物体作为唯一的标志,使物体智能化,从而实现物联网技术。

2 物联网在消防中的运用实施

物联网技术在消防工作中的实施使得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和监控变得更加智能。建筑消防设施的正常使用,对于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消防设施的全动态智能监控,在消火栓、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喷淋系统的探测器等重要的位置设置简单的通信设备,通过传感器定期的向消防中心传送信息,消防人员通过电脑等设备实时查询建筑内的消防设施的压力、流量以及储水量等运行数据,同时,对消防供水系统及设备进行联网监控,采集附近消防水源的位置信息。当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启动建筑内的自动消防设施进行火灾控制和人员疏散,同时,指挥消防人员和作战车辆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有效灭火。通过在建筑疏散通道内设置的通信传感器,消防中心可以利用视频监控设备监控安全通道的可用性。

自动消防设施的设置,有效提高了建筑火灾的防控能力。在曰常的维护管理中,人们往往注重自动消防设施的运用,却忽略了对消防设备的管理及维护保养,导致消防设备带病工作。当火灾发生时,自动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导致错过最佳的灭火时机,最后造成火灾损失的扩大。避免上述情况的出现,这就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城市建筑消防设施的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监控各建筑内的消防安全情况,保证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火灾损失扩大。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难题,通过网络的实时性,在最短时间内,对建筑物内的情况做出判断并传输到消防控制中心,当发生火灾时,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火灾控制并消灭在初起阶段,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现在许多城市开展的自动消防设施远程监控联网系统,就是物联网技术消防设施管理上的有效探索。

3 物联网技术在消防管理中的作用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上的应用,既提高了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也可以增强全社会防控火灾的能力。物联网技术可以避免一些联网单位随意关闭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实时的监控,及时督促物业管理单位对出现故障的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提高预防火灾、扑救火灾的能力。物联网技术在消防安全领域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政府部门的公共消防服务水平和消防的社会化管理水平,其研发和使用实现了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的集中化、网络化管理,通过自动火灾报警系统与网络监控相结合,实时掌握消防设施的运行情况,当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掌握火灾现场的设施及通道情况,采取快捷、有效的措施,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

4 总结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消防设施上的应用,实现了对消防设施的智能化管理,对于提高消防管理水平、改变传统的消防管理模式以及增加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安全性有着很重要的作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在消防领域试点工作的不断推进,其必然会给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工作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效率以及消防设施的远程实时管理效率上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9

2.1建立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实验室管理人员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构建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的数据平台,建立“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6],对全校实验室消防设施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对消防设施信息进行统筹管理。“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如图1所示。

2.2“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

“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通过网络对实验室的消防设施进行信息管理,管理系统分为“用户登陆”、“基础数据资源管理”、“灭火器管理”、“室内消火栓管理”、“室外消火栓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疏散设施的管理”、“设施信息提交”、“维护提醒”九大功能模块。(1)登录系统模块。实验室管理人员按照管理权限的设置在管理系统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密码,登录管理系统。(2)基础数据资源管理模块。学校各实验室的消防设施按照分布在学院、专业实验室的地点、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品牌、价格、数量、编号、生产日期、效期、售后服务、供应商、生产厂家、保修设施的保修记录、使用部门、保管人等逐一登记并录入系统。其功能主要是建立完整的数据信息,便于管理人员通过消防设施进行浏览和信息数据增减和查询及消防设施信息发生变动时的修改以及转移、维修、报废等状态改变时在管理系统内进行的相关操作。(3)消防设施管理模块。由灭火器管理、室内消火栓管理、室外消火栓管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及疏散设施管理等五个模块组成。灭火器管理根据录入灭火器的身份信息(出厂日期、使用期限、编号、分布位置、灭火器种类、数量、规格型号、检修日期和检修单位、增减变动等)进行统计和查询。管理人员从电脑上根据查询条件进行单项或联合统计查询找到相应信息,对灭火器的状况一目了然。室内消火栓管理通过录入室内消火栓的身份信息(单位、数量、口径等)进行统计查询并进行增加、修改和删除。统计查询可以按照位置、口径等进行查询。图2是以化学系为管理单位,对室内消火栓进行统计查询,结果如图所示[6]。室外消火栓管理主要做好专业部门维修记录的登记、对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的统计查询。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管理,对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基本信息和维修情况的管理,按照专业管理单位、购买日期、所在位置等条件进行统计查询。疏散设施管理通过对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散走道、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位置进行统计和查询。(4)设备信息提交模块。是对消防设施进行动态管理过程,依据《消防法》及相关法规对消防设施进行周期检查,信息管理系统提供分类周期核查条目。设备信息提交模块是监控消防设施完好状态的管理过程,也是对消防设施存档备案的重要环节。消防设施管理人员按照自己所属权限打开信息提交条目浏览界面,按照列表框将实地检查情况分别录入时间及检查信息。日常工作中管理人员在信息管理系统上通过该模块进行定期检查记录和存档备案。①灭火器检查。检查灭火器项目主要实地检查筒体外观有无变形、锈蚀、橡胶塑料有无老化、断裂;压力表指针在正常范围之内;喷气口有无堵塞、损伤、裂纹,喷嘴、压把、阀体等金属件有无变形、损伤、锈蚀;灭火器箱上的标识、名称、编号、操作方法有无脱落残损;维护保养责任人签名及维修时间记录是否齐全[7]。图中记录在物理302#实验室编号为20080157灭火器压力表指针显示低于正常压力范围,说明灭火器内压力不够,要送到检测单位进行检测充压加粉。检测完好后管理人员则将处理信息分别填入“维修处理”及“维修时间”栏目备案。②消火检查。检查消火栓项目主要实地检查消火栓箱体外观是否完好、玻璃有无破损、箱门是否可以灵活开启;消火栓箱内的水带是否卷盘放置好,与供水管网能正常连接,有无发霉或漏水现象;水枪和水带的接口完好、阀门无锈死;水泵启动按钮显示工作状态[8];箱体的标识、名称、操作使用方法、火警电话有无脱落残损,维护保养责任人及维修时间记录是否齐全。③自动报警系统检查。检查自动报警系统项目主要实地检查火灾自动报警器的探测器灵敏度有无异常、探测器清洗、更换和维修时间记录完整;自动报警系统与其他消防设施系统、气体灭火系统联动正常;在电源出现故障时,火灾自动报警设施主、备电源能够相互转换;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水泵进水阀、湿式报警阀前信号阀、报警管路的阀门是否正常,喷头与墙面保持适当距离,消防水的压力能够满足较高层水压需要[9];消防控制室能够远程操作控制气体灭火系统。④安全疏散设施检查。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实地检查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畅通是否无阻,通道上不能堆放任何物品;紧急疏散的安全出口要保持开放状态,疏散门要保证向疏散方向正常开启,确保火灾发生时实验人员能及时疏散;常闭式防火门要保持常闭状态,闭门装置如有损坏要及时修理[10];安全出口上方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要正常工作、无破损,自动充电的空中紧急疏散标示牌在发生火灾或停电时,能够自动发光指示通道和出口位置,距离地面高度1米以下墙面上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如有破损要及时更换;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标志平时处于自动充电状态,停电时能正常工作[11];安全出口门上“严禁锁闭”标识、常闭式防火门上“常闭式防火门请随手关闭”标识、电梯门及附近“火灾时严禁使用电梯逃生”标识如有破损、缺失、脱落,应及时修补[12]。(5)维护提醒模块。“消防设施信息管理系统”按照消防设施的维修周期设定自动提醒功能,对到期需要维修的设备,系统则会自动弹出提醒条目,管理人员按照提醒条目分别进行处理。如某个灭火器到了使用期限电脑则会自动出现提醒条目,管理人员在日常检查时,找到具体编号的灭火器进行更换。再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规定,探测器投入运行2年后,应每隔3年全部清洗一遍[13]。电脑根据事先存入的信息会如期自动弹出条目提醒,管理人员根据提示,定期将探测器送到专业厂家进行清洗检修,保证自动报警器正常工作。维护提醒功能提醒管理人员对消防设施进行最及时地维护和保养,对设备的存在状况也做到了心中有数[14]。如果没有维护提醒功能,对于维修保养间隔时间长的消防设施管理人员难免工作疏漏,一旦有险情很有可能酿成大祸。

篇10

建筑消防设施是建筑内部的基础配套设施,包括范围很广,有自动灭火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等。建筑消防设施在建筑火灾预警以及火灾发生后的扑救上具有重要作用。2009年在广东一所大厦内发生火灾,当初大厦内有200多名人员,幸好大厦内的自动洒水系统发生作用,从而挽救了这些人员的生命,也避免了一次重大的火灾安全事故。正是由于消防安全设施的重要性加上人们消防意识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大量的建筑,例如厂房、车库、商场、医院、写字楼等各种建筑都安装有自动消防设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不同的建筑内部在消防设施的设计、施工、管理维护上都存在一些问题,致使消防安全设施不能正常的处于工作状态中。2010吉林省吉林市商业大厦发生火灾,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本原因就在于其自动喷水系统没有发生应有的作用。据统计,通过全国一些建筑中消防设施的检查来看,建筑消防设置的年检率仅仅达到50%,很多建筑单位的消防安全设置甚至没有和维修单位签订维修合同,检查中也仅仅有不到50%的消防设施完好,这样的状态一旦遇到火灾将面临不可想象的后果。

2 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的问题

(1)消防安全意识不强。调查中发现很多建筑单位对消防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强,很多单位认为火灾发生的概率非常小,不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不能正确认识建筑消防设施的重要性。建筑安全消防设施刚投入使用时由于维护费用较低,领导还能接受。等到建筑使用一定时间后,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费用开始大幅上升时,单位领导经常以各种借口,控制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费用,使得消防设施难以发挥甚至是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很多建筑单位对消防安全法规、规章制度等一知半解。在建筑工程扩建、改建等施工过程中,盲目追求美观效果、经济效益或者成本控制,没有及时向消防部门进行消防设施的审核,甚至有的建筑单位为了节省空间,人为的消减建筑消防设施投入,埋下巨大的安全隐患。除此之外,群众对消防安全设施的重视程度也不足,很多人对安全设施随意破坏甚至偷窃现象也时有发生,一般出现安全事故,后果不敢设想。

(2)维护管理不到位。很多建筑单位对消防安全设施的管理上流于形式,经常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规范的检查制度,不能对消防设施进行定期检查、试验、维护和清洗,没有明确消防安全管理人,各级的消防安全责任不清即使将消防安全设施管理责任明确到个人身上,但由于缺乏监督和检查,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只要不出事就好,致使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处于失控漏管的状态。再就是很多建筑单位消防安全设施的维护管理人员主要是单位的门卫和保卫进行兼职。然而我们知道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管理是有一套严格的规范,由于是自动安全设施管理技术含量比较高,加上消防安全设施的更新换代速度比较快,必须配备专业的维护管理人员,而且还要加强技能培训才能满足岗位的需要。门卫和保安对消防安全设施一知半解,仅仅起到保卫的作用,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即使配备专业管理人员,但是由于待遇低、工作辛苦、责任重大,经常出现人员流动情形,造成人员素质不能满足火灾应急处理的要求。

(3)监督缺位。建筑安全消防设施的管理除了建筑单位的内部管理之外,还需要公安消防部门的外部监督。在日常监督中,由于建筑单位比较多,加上改建、扩建频繁,使得监督管理人员数量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再就是部分监督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在消防安全设施管理中存在乱罚款、乱摊派或者人情关系办案的情形,这种现象屡禁不止。给建筑单位带来了负担、给消防安全工作带来了隐患,同时也极大的破坏了政府工作人员的社会形象。很多监督检查人员工作能力不强,缺乏系统的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发现消防隐患,发现问题也没有及时上报,使得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出现安全事故。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对一些大型建筑工程经常开绿灯,可以先建设后验收,先开业后审批等违规操作,导致很多消防安全设施不过关的建筑项目也顺利得到审批,埋下了巨大隐患。

3 建筑消防设施的标准化管理

(1)强化消防机构监督力度。一是消防监督部门要从严把源头关,严格执行消防技术标准中的强制性要求。二是要依法监督,敢于依法办事,对生产、销售和使用假冒伪劣消防产品、违规设计、施工的单位,按照消防法规和有关规定坚决惩办,保证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的可靠性和完好率。

(2)加强员工消防安全培训。加强建筑消防设施相关员工的消防安全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组织研讨会、召开现场会等有效方式,加强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在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都有较大提高。还要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规范和各项消防设施操作规程,明确管理责任和要求,提高消防设施管理水平。

(3)加强日常巡查检查。根据《消防法》的规定,重点单位应当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公众聚焦场所应当在营业期间每两小时进行一次防火检查,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场所应当加强夜间巡查检查,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场所实行消防控制室双人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填写值班记录,定期开展自动消防设施检查。

(4)立健全法律法规。新《消防法》明确了政府、部门、单位、公民的消防安全职责。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宏观调控。公安、教育、新闻、安检等部门也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督促社会单位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社会单位要全而负责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加强对单位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

4 结语

总之,建筑安全消防设施事关重大,建筑消防设施标准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认真面对建筑消防设施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强化建筑安全设施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连冲.关于建筑消防设施安全监督检查内容的分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8.

篇11

一、建筑消防设施的特点

建筑消防设施涉及的专业较多、控制逻辑较复杂、产品种类也比较多。其中涉及的专业,土建、暖通、水、电以及智能控制等众多专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工程,且大部分都是隐蔽性的工程。由此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需要依赖于资料验收环节。其实,建筑施工的监理不到位,验收移交做不到十分细致,资料整理不够完整,日常管理的第一手资料不够齐全,都会使得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存在的很大问题。对于建筑消防设施的控制逻辑比较复杂的问题,因在建筑中设置的建筑消防设施内容有很大差异,实际控制逻辑也就会有所不同,在每一类消防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主机的生产厂家不同,消防设施的控制逻辑也就不尽相同。消防设施的产品种类比较多,建筑消防设施涉及到了电子、管件、消防电梯、压力容器、强制计量鉴定设备、防雷防静电接地设施等众多类型,像压力容器又有很多种类,气体灭火系统中的气瓶等;强制计量鉴定设备也有很多种类,如压力表等,这样看来消防设施种类更多。

二、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策略

(一)建立自主管理长效机制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需要建立组自主管理的长效机制,根据《建筑维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单位需要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值班、巡查、检测、维护、保养以及建档等制度。对各个下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规定,保证建筑消防设施长效管理机制得到落实。另外,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社会单位自查制度,能定期开展对建筑消防设施的巡查与检测工作,详细规定巡查与检测的内容,做好检查记录等级,严格19类巡查记录表与18项检测记录表。城市建筑的体量较大,消防设施的巡查与检测工作十分艰巨,这就需要使用单位进行常态化检查与检测,开展简单的联动或者是远程控制的试验。定期巡查的时间要包括每日巡检、每月巡检、每季度巡检以及每年巡检,对不同时间的检查内容进行科学归类。

(二)开展“三化”长效机制建设

“三化”长效机制建设就是说建筑消防设施的“标识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三化”长效机制建设是根据公安消防部队的指示,其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能帮助火灾防控体系的全面建设、消防安全素质的整体提高、规范化消防安全社会管理模式得到建立、消防监督员业务技能与社会工作能力能有所提高。在“三化”长效机制建设的基础上,建立出消防工程施工、维保以及检测质量排查等机制,出台且实施不良消防工程的施工、维保以及检测记录的备案登记制度,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存在要及时进行备案,问题不大的进行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要向相关职能部门进行降低施工资质或者是吊销其执照的处理。另外,通过检测、维保“标准化”道路建设,明确企业的维护与管理责任,鼓励企业开展防火干部的业务培训,增强消防监督力量,借助网络教学、视频教学以及下发课件等形式不断增强业务培训的力度。推进建设工程的消防会审与汇验工作模式的落实,增强消防监督员的实际业务能力。

(三)建立行政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

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需要调动社会与政府的力量,为了保证检查社会单位能认真履行职责,对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职能得以发挥,需要技术质量监督部门、公安消防机构等进行联合,建立出监督长效机制,提高社会单位的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的能力与水平,保证中介服务的实际质量。建立出行政监督制约的长效机制,开展单位日常巡查与值班情况,消防监督检查督促单位与场所自觉开展的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巡查,严格遵守消防控制室的操作规程,对接警程序进行熟悉与掌握,建立出建筑消防设施的专项档案维护管理工作。就中介机构来说,开展出维护保养现场监督的检查,与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联合起来,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也要注意技术人员资质、实际承接工程范围、现场的检测计划、维护保养的程序进行样的核对、检查以及判定。另外,对年度检测形式进行严格规范,建立出严格的检查备案制度。结合《建筑维护管理》的有关规定,务必要开展一次完整的年度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建设单位的保存年度由有着较高维护保养技术资质的单位进行维护与保养工作,对点型感烟火灾探测器进行清洗,对清洗工作进行记录。像储存灭火器与驱动气体压力容器的试验以及标识报告都要保存好。对泡沫、干粉等不同灭火剂进行严格测试,蓄电池维护的记录进行登记;还有消防电梯等一些特种设备进行检验登记,对压力表的计量进行鉴定,对主控设备进行防雷防静电的检测;还有建筑消防设施中的其他类型消防设备都要进行维护保养登记。

三、结语

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对工作人员的考验比较大,其涉及的专业性较强、涉及面又比较广,因此采用十分科学的管理方法,在有关部门的指示下,结合工作经验,切实开展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消防设施的完整率。

参考文献:

[1]钱志英.建筑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长效机制的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4,(04):52-54.

篇12

一、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的成效

建筑消防设施“三化”建设,即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一是标准化,即社会单位已办理合格的消防行政许可手续;已明确规定了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职责,部门消防安全责任人职责和岗位员工职责;已建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防火巡查检查、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消防控制室值班、用火用电管理、重点部位管理、火灾隐患整改、消防档案管理、工作考评、工作奖惩“十项制度”;已制定消防控制室应急操作规程、配电室应急操作规程;消防控制室落实每班2人值班并持证上岗制度;已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二是标识化,即社会单位室内建筑消防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防火门等)已设置统一的标识;室外地下消火栓、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设施已设a置明显标识;消防车道、消防车登高作业场地等已设置禁止堵塞、占用和停放车辆等内容的警示标志;建筑内安全出口、疏散通道、疏散楼梯、宾馆客房、公共娱乐场所包厢等设置了明显的指示标识;标识张贴位置醒目、内容简洁易懂;各社会单位落实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自动消防设施操作流程图、灭火和应急疏散流程图、消防设施设备管理表、消防行政许可文书、消防安全培训合格证、单位消防安全组织结构图、建筑总平面布局图、建筑重点部位图、建筑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十上墙”。三是规划化,即社会单位室内建筑消防设施(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消火栓系统、防火卷帘、应急照明等)完好有效;认真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表》;落实每日巡查,定期检查,填写统一的巡查、检查记录表;已与消防设施维保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协议,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计划,及时更换故障消防设施;开展年度消防设施检测工作,提供合格的消防设施检测报告;定期组织开展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应急疏散演练;建立完整的各类建筑消防设施运行、检查、维护保养记录和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培训、灭火应急疏散演练等专项档案资料。

二、规范和加强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通过开展“三化”管理工作,使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的各个环节实现标准化、标识化和规范化,努力构建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完善”的良性工作模式,是有效提高抗御火灾风险能力的积极措施。建立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全面提高单位主体消防安全责任意识,督促建立有效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起有效的火灾隐患发现、整改、预防机制,把火灾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单位消防安全意识的高低在于单位领导安全意识的强弱,领导的意识强,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就会有明显的提高,所以做好消防安全工作就必须先从领导抓起,使其充分认识到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使整改单位的消防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一是自动消防设施标准化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充分认识工作的意义,广泛开展动员,指定专人安排此项工作。二是标准化管理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在一个半月时间完成“四个百分之百”的目标(即建筑消防设施登记率达到100%,建筑消防设施正常运行率达到100%,建筑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消防培训率达到100%,到2009年底建筑消防设施单位签订维护保养合同率达到100%),就一定要开好头。各单位要加强领导,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三是要加强标准化管理建设工作中突出的难点问题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对难点问题要加强反馈,及时解决。消防大队应加强理论和实际指导工作,共同开展好消防设施标准化、标识化、规范化工作,圆满完成既定目标任务。

“三化”建设要求社会单位和消防监督干部要认清在火灾预防中的重要意义;有效地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结合起来;提高非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责任意识,使其自觉接受消防监督;进一步提高消防设施的完好率和利用的有效率;强化各级人员的思想意识和岗位培训;强化监督检查职能和责任追究制度。

篇13

(一)新形势下社区消防工作的特点

1、社区自主性。目前,社区建设是以居民委员会辖区为基本单元开展的,其基本特征是让社区居民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务。居民委员会可以利用法律赋予自己的权利,按照群众的意愿自主发展,按国家政策法规做好相关工作,为依法行政、落实管理目标创造有利条件,实现国家管理与基层社会的良性互动。所以,公安消防机构在开展社区消防工作时,必须树立群众自治理念,依靠社区群众,尊重群众意愿,重视和发挥群众组织的作用,把挖掘和利用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化社区消防功能,作为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要基础。

2、政府指导性。作为政府机构的公安消防机构,随着社区消防工作的迅速发展,引起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相应地变化,公安消防机构不再扮演包办、管理的领导角色,而是处于指导、协助、服务社区消防建设的地位。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在社区消防建设中既要看到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发展方向是消防工作自治,在具体工作中充分尊重和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避免短期行为,又要防止片面强调社区自治,单纯认为社区消防工作是社区的事情,社区居民愿意怎么搞就怎么搞,不积极履行推动和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职能。

3、工作群众性。社区建设作为我国推进城市基层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重要途径,其发展目标就是要充分调动社区居民、单位的积极性,依靠自身力量,对社区公共事务实施自我管理。而这一目标也正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内涵所在,即组织和动员社区单位、群众广泛参与,挖掘社区资源,整合社区力量,自己管理自己的消防事务,维护消防安全,实现社区消防“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达到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的目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本质特征仍然是群防群治。

(二)推进社区消防的重要意义

1、建立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配合现代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方式的变革的需要。城市化是一个国家进入工业化、现代化社会的基本特征和标志,它反映出国民总人口中城市人口的变化规律。据国家城市建设统计公报,我国城市发展进程迅速,2001年底全国有城市688个,城市人口39590万人,城市面积832817.

6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为32.9%(上述数字不包括建制镇和集镇)。根据中国科学院与民政部"中国城市预测与规划"课题研究组研究预测,2010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将为42%左右,今后10年我国每年城市化水平将提高0.8-1个百分点,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以上,我国城市化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沿海多数地方的城市化水平高达50%-60%,而西部大多数省区城市化水平将保持在30%-40%之间。我国城市的建设和改革适应了社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社区服务体系。城市住宅小区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社区的发展。由不同文化、不同职业、不同单位而组成的、居住在同一社区的社会群体,特别是城市居民对社区服务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依托社区开展消防工作,积极适应中国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特点,建立全新的、真正大众化的,富有时代特色的人性化的大消防的格局,是各级消防部门必须重视的问题。

2、立足社区开展消防工作,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适应国际社会关系可持续发展的潮流,努力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我们探索和拓展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新领域提供了契机。开展社区消防工作,建立完善的社区消防安全体系是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一贯做法,也是其社区工作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将产生重大影响,也是我国社区消防应该学习和借鉴的。如在日本,社区建立了完善的防灾体系,不仅有完备的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和器材,而且社区消防文化氛围十分浓厚,他们在社区和市民中倡导"自己居住的地方应由自己来保护"的理念,以及社区消防宣传、防灾、救灾体验和演习、消防纪念和表彰大会、消防志愿者活动等,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防灾、救灾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这些做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符合社会发展的主题,代表着当今城市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的潮流。因此,重视社区消防工作,营造良好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社区消防管理经验,是适应当今世界消防社会化发展趋势的需要,符合我国加入WTO后社区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潮流。

3、推进社区消防工作是优化居民生活环境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城市社区建设应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居民",坚持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需求,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为宗旨,把服务社区作为社区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当前随着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居民对人身安全和家庭财产防火越来越重视,人们希望远离火灾,而消防安全又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和需要帮助的问题,以社区为依托,以"火灾发生少"为目标,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建设,强化城市基层消防工作,明确社区消防管理和服务职能,帮助解决居民生活中遇到的消防问题,发展社区消防文化,建立安全稳定的社区消防安全新秩序,实行社区消防自治,做到消防安全人人参与,可以及时消防火灾隐患,最大限度地优化居民生活环境,为安全生存的空间提供有力保障,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健康的发展的目的。

二、社区消防管理的模式以及存在不足

(一)社区消防的管理模式

根据社区管理活动中主体角色不同,可以将社区消防管理分成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市场主导型管理模式、社会主导型管理模式四种类型。

1、企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对社区内各种基础性设施享有所有权,在政府有关部门的参与下,企业直接或间接行使社区消防管理职能的管理模式,企业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典型的企业办社会的模式,在企业的基础上建立社区消防。然后,企业对社区消防进行管理。企业主导型管理模式是企业对社区消防实行直线管理,融社区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消防宣传教育服务于一体,由企业房产、保卫、宣传等有关部门实施统一管理,对社区内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社区内的各项消防事务实施一条龙服务,政府、社会、市场在单位社区内消防管理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所有社区消防的各项活动基本上由企业包办。

2、政府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种社区消防管理模式是以政府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在现阶段主要是以市辖区人民政府下派的街道办事处为主体,在居委会、中介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种社区消防主体的共同参与配合下对社区的消防设施器材安装、配备、维修、管理、使用,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等各项消防事务进行管理。上海市人大1997年1月审议通过新修订的《上海市街道办事处条例》,规定了街道办事处在社区建设中的职责和任务;①建立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开展社区服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②举办文化、教育、体育和娱乐活动,普及科学法律知识,提高居民的文明素质;③开展绿化的保护和建设工作,维护社区整洁,优化生活环境;④健全治安防范网络,创建安定社会秩序;⑤其他社区建设工作。因社区消防是社区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从法律上确立了以街道办事处为核心的政府主导型社区消防管理模式的地位。

3、市场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模式又可称“物业管理模式”。它是在城市综合开发的基础上,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起来的一种经营性的社区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包括以下内容:⑴由物业管理部门依照法规、合同对统一规划开发的新建设住宅小区的各类消防设施器材,以经营的方式进行集中管理,向居住人提供多方面的消防服务。⑵小区消防管理通常采用签订消防承包责任书和承诺的方式将具体任务落实到岗位管理人员身上。⑶对住宅小区中消防方面的社会管理、行政管理职能由街道办事处和公安、消防等有关方面配合进行。

4、社会主导型消防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可称自治模式,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核心,联合社区内其他各种主体(非政府组织、新经济组织、企业、个人)一起,共同参与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实行真正的民主自治的消防管理模式。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是社区内的基层民主形式.在社区中以居委会为核心,挖掘社区中各项潜在的消防资源,共同建设社区消防,为社区的消防建设服务。社区内的各项社区消防事务由社区居委会及其他成员按社区的各项规则办理,社区消防的管理经费由社区成员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国家对社区消防事务的管理,以社区内各种组织、团体等为载体,运用法律、经济的手段,从宏观上对社区消防的工作进行指导,引导社区消防建设和发展。

(二)社区消防存在的不足

纵观各类不同的社区管理模式,其共同存在的不足有:

1、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由于我国的学校教育课程里对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几乎是空白和消防宣传教育的不到位,人们对消防的了解,只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接触和单位的安全培训。因此,社区居民的整体消防安全防范意识薄弱,自防自救的能力差,有的居民对消防一无所知,不会使用任何灭火器材,缺乏在火灾情况下自救逃生的知识和技能,甚至不知道消防队是干什么的,火警电话是多少。社区居民对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也不接受、不支持,听之任之,阻碍了消防进社区持续发展。有的社区从领导到居民,他们对“消防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在社区消防建设中,这些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都不够高,认为那是消防部门的事,与己无关,你上头要啥就干啥,大家跟“风”行事。这种表面上“热闹”的现象,事实上只能是“昙花一现”。到头来,各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精力、人力乃至财力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雷声大”而“雨点小”,社区消防工作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另外社区消防宣传教育资金落实困难也是制约社区消防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各街道办事处,在消防宣传教育资金上可谓捉襟见肘,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往往只能是走过场,搞形式,社区居民受到的教育不多,效果不大。

2、相关法律法规仍不健全。一是现有的《消防法》和公安部61号令等,都只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做了笼统的规定,而对社区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均未明确,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的难度。正缘于此,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在市、区两级都基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在街道和社区一级,由于缺乏专门的消防机构具体操作,组织上没有了保证。大部分社区在消防安全管理上,都是通过签订“乡规”、“民约”等形式,与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等建立协调关系,共同做好消防工作。采用这样的体制和方法管理消防,用一时可能有效,但长此以往,没有了规矩势必难成“方圆”,使社区消防建设要么停滞不前,要么流于形式成“花瓶”,起不到“保一方平安”的实际作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条虽然规定了居民住宅区地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安全职责,如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道畅通,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等等,但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各地也没有出台相应的实施办法或实施细则,致使该规定在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工作中的操作性不强。例如物业管理单位如果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应受到怎样的处罚,由谁来处罚以及如果居民区没有物业管理单位,消防安全由谁来管理等等问题均不明确。二是《消防法》对于建立社会消防管理体系缺乏宏观整体制约和保障,不利于社会消防管理机制的长效建立。《消防法》虽然明确由各级人民政府在消防工作中负责,也规定了教育、劳动、建设等行政主管部门和新闻媒体主管部门在消防工作中的法定职责,但是缺少有效的整体制约和保障机制,各行政主管部门实际操作中也是按照本部门相关基本法律进行行政管理和监督执法。同时,《消防法》设定的法律义务,不能有效地与其他法律进行配合,其他的法律也没有相应的消防规定,这样不利于纠正人们惯常认为的消防工作是消防部门的事的传统思维模式,消防部门既要向政府争取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和部队装备建设投入,又要和相关职能部门协调处理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审批前置等诸多问题,更要承担着对社会面的监督管理职责,工作被动。

3、社区消防工作尚未形成有效的工作运行机制。一是社区体制改革后,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逐步转化为社会服务职能,由于受传统习惯影响,不少社区没有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社区服务的内容,仍然依靠上级会议、通知等行政命令开展工作,注重工作的突击性,忽视工作的连续性,工作方法和手段单一,缺乏长效管理措施。譬如消防宣传工作,有的社区仅在“安全月”、“119消防宣传日”期间开展几次活动,没有将消防宣传纳入社区教育等日常性基础工作。二是工作运行机制整体还不协调,横向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往往注重抓好具体工作落实,忽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制定、消防规划的完善等工作,对全局性工作的把握和参与程度不够,导致安全检查、隐患整改具体工作增多,未能形成良性工作运行机制。派出所、社区、物业公司、业主之间也有类似问题,由于缺乏沟通协调,时常出现各自为政的局面,使消防工作难以落实到位。部分社区居委会没有将消防组织网络建设延伸到居民小组、楼道、经营单位,也没有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责任职责不能落实到具体单位、具体居民家庭,使得社区自身在管理过程中缺乏规范性、自主性,各级消防安全职责还不够明确,直接影响到消防工作的有效落实,而社区消防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往往沿袭了以前的保安人员工作体制,不要说怎么去定期维护、检测、操作消防设施,有些管理人员竟连灭火器的使用和判断是否过期都不知道,加之没有明确的奖励机制,难以将消防安全管理经常化,制度化。此外,公安派出所在对社区业主实施消防监督的过程中,由于社区民警承担着专项治理、治安防范等大量工作,在社区工作的时间一般很难达到规定要求,同时由于重罚轻奖的考核机制,使社区民警对消防执法的积极性不高,与严格执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4、社区消防基础建设薄弱。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先天不足。许多场所的消防设计未引起设计人员的重视,设计人员只是一味地根据甲方要求的建筑布局、设想来设计,并未考虑消防安全。有些建筑施工中标单位因自己没有消防资质,便挂靠其它有资质的单位,而施工仍然是原班人马,造成工程施工质量粗劣,给消防安全带来隐患。二是社区消防硬件设施不够完备。在城区内规划的新建社区的消防基础设施还比较完善,而且消防安全管理上也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但是经济落后的老城区社区消防建设“先天不足”,电器线路老化、消防水源缺乏、乱搭乱建、占用消防通道、群众消防意识淡薄等现象十分普遍,消防基础设施十分薄弱,大多数社区灭火器材等设施配置较少,少数社区即使配置了,也是量少质差,甚至失效过期;有些社区尽管安装了室内消火栓,但水带、水枪没有配备到位,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毫无作用。硬件设施的缺乏和保管不当,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进行火灾初期的有效扑救。在如有的社区为便于管理,禁止机动车辆随意进入,便在社区入口安上铁栅栏、石礅等,只能让行人通过,机动车辆不得进入。从而在万一发生火灾的情况下,消防车也不能顺利进入社区内部,进行扑救。此外,社区内的一些菜市场、小地摊、书报亭、修车摊等也见缝插针,占用着消防通道。社区内的建筑一般都是一个单元一个疏散楼梯,对于每一户居民来讲特别是在六层及六层以下的单元或住宅中,只有唯一的一个疏散楼梯,一个安全出口。而有的居民经常将家中的自行车、破旧家具、纸箱等堆放在楼梯间和通道上,甚至在通道上搭盖厨房、储藏室,严重占用了疏散楼梯。

如果底层住户发生火灾,楼上各层人员将难以从疏散楼梯顺利疏散。再者现在许多居民为了家中防盗,在门窗上均安装了比较坚固的防盗门和铁栏杆,这样既不利于安全疏散,也不利于消防人员进行火灾扑救。有的社区由于规模小、开发早,根本未设置一只室外消火栓。住宅楼特别是七层以下单元式住宅、六层以下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根本没有任何室内消防设施和器材。即使是超过七层的单元式住宅和超过六层的塔式住宅、通廊式住宅以及底部设有商业网点的单元式住宅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了室内消防给水系统,但由于开发公司或物业管理部门对此疏于管理,不按照维修、检测、保养,再加上居民的挪用,不法分子的盗窃等原因,使住宅楼内消防设施损坏丢失严重,绝大部分都不能正常使用。此外,由于居民的消防意识薄弱,几乎没有居民家庭中配有小型灭火器材。从而导致了整个社区内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严重不足,不能有效地进行初起火灾的扑救,极易使小火酿成火灾。三是社区物业管理部门经费不足导致消防设施维护管理难以为继。由于物业管理中存在的运作机制不规范、整体水平低等原因,物管费收缴率低,用于消防设施维护管理上的更是屈指可数,部分物业管理公司面临生存危机,消防设施维护管理更是举步维艰,造成消防设施失管失修问题严重。部分社区消火栓损坏、消防器材被盗现象时有发生,物业管理公司对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积极性不高,投入较少。部分经营较好的物业的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依靠政府拨一点、社区筹一点、共建单位出一点的办法加以解决,而部分长期亏损的物业公司消防设施维护费主要来源于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补贴,房产开发公司出资的目的是从售房的实际需要出发的,社区内住房一旦售完,开发公司势必停止补贴,因此物业公司无法长期保证消防设施维护费用的落实,这将直接影响到社区居民火灾扑救。

三、做好社区消防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一)以广泛深入的消防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居民和物业管理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

一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宣传工作,应在已有社区组织机构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消防宣传网络。社区消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社区消防宣传活动的开展。只有依托这种完善的社区消防管理网络,才能使社区消防宣传工作的全面开展得以实现。二是建立社区消防宣传阵地。每个社区要在人员集中或休闲场所建立消防宣传栏,有条件的可建立“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中心”、消防画廊、消防公益广告栏,要积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消防文体娱乐活动。各社区可借助社区内的人文景观、文化广场等场所,组织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要针对不同季节、不同群体的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与此同时,各社区可将对外开放的消防站作为重要的消防宣传教育阵地之一,组织群众定期到消防站参观、体验消防生活,接受消防教育。各社区领导机构应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增强新闻单位对社区消防宣传的关注力度,在提高人民群众对社区消防宣传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强消防意识,通过消防宣传阵地,在社区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社区内应普遍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消防画廊等,统一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119”消防警示牌。充分利用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场所和有线广播,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各社区应在图书室、老年活动室、社区报刊中增加消防方面的内容;在公共场所设置消防宣传栏、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室、消防画廊等;在每个居民楼道设置警示牌、居民防火公约;设置消防宣传教育室,提供各种消防法规、书籍和画册供群众阅读,定期播放消防安全VCD宣传片;利用社区培训家庭防火员,发行《社区消防安全简报》;社区志愿消防巡逻人员每天早晚鸣响防火警示笛,提醒居民关闭“三源”(电源、气源、火源),防止火灾。各社区在寒暑假期间应组织少年儿童进行防火教育,召集老弱病残人员向其讲授防火常识,举办广场文化活动、社区文艺汇演,结合季节火灾特点和重大节日,充分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服务活动室、社区广场等现有文化活动设施,组织开展贴近社区、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和喜闻乐见的消防宣传活动,将消防知识融入其中,做到寓教于乐。公安消防机构也要加大社区消防宣传力度。消防站应对社会开放,定期接纳社区群众进行参观,开展火场逃生训练,使其增强对消防知识的了解。公安消防部门还可以开通消防热线,随时接待群众的消防投拆和消防咨询,通过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使消防宣传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是提高物业人员的消防技能.对社区内物业的相关人员要进行专门的集中培训,使之更多地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扑救与组织施救技能,提高对社区内公共设施和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保养技能,能够在检查中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应的技术认证考试来规范和保证社区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从而提高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上海市就充分发挥上海消防学校的固有资源,对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化学危险品“三员”、公众聚集场所经营人员等各类从业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专业培训,两年内共计培训各类人员8万多人,大大提高了消防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另外,建议社区内的单位和家庭参加火灾保险,以提高其抗御灾害的能力。

(二)加快保障社区消防安全及消防事业发展的法规建设。

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居民社区物业管理单位的消防管理职责,填补了长期居民社区消防工作无人管理的空白,但还没有统一的社区建设国家消防安全标准,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效果仍然参差不齐,使城市居民小区消防安全管理很难进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因此,针对社区消防法治不健全,应尽快制定出高质量、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的、与《消防法》衔接配套的社区消防法规体系,各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根据《消防法》出台相应的规定,逐步使社区消防工作的各个方面都能有法可依。对相关职能部门、公安消防机构、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派出所和居民个人应尽的义务和职责要以法律或法规的形式规定下来,并制定相应的法律责任,要明确民政、城建、工商、文化、教育、卫生等部门,根据社区消防建设的内容和要求,负有建设、指导、协调和服务的职责;明确公安派出所实行责任区民警包片负责制,督促辖区单位、物业管理部门、居民委员会履行消防职责、开展防火检查,切实发挥公安派出所的监督作用;明确消防处(科)要加强社区消防业务指导,督促检查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对社区内的单位实行抽查,消除火灾隐患;明确规定辖区消防中队要做好消防站开放工作,对辖区内单位、居民住宅区底数清、情况明,制定灭火预案并实施演练;明确城市街道办事处的职责:将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主要内容;制定社区消防工作计划;定期召开社区消防工作会议;指导社区居委会开展社区消防管理工作;与驻区单位签订防火安全责任状等;明确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职责:制定防火公约,定期对社区内的单位和居民住宅楼院及消防通道开展防火检查,对辖区老、弱、病、残和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等。特别是当因其不履行其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时,应处以什么样的处罚要有较详细地规定。并根据社区的规模、性质,特别是针对新建社区和老城区的特点,分层次对消防组织建设、消防安全责任、消防宣传教育、消防安全检查、车库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管理等制定相应的规定,《规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宜过细,既要有普遍性,又要灵活性。对新建社区消防软硬件建设要坚持高标准,有条件的社区要建立视频监控系统,把实现规范化管理作为这类社区消防安全的主要目标;对老城区以及未实施物业管理的社区,重点从软件上下功夫,突出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进一步严格细化各项规章制度;对车库等配套设施不健全的老城区和建设相对较晚的社区,在政府未统一规划建设停车场的情况下,可会同城管、“创建办”等部门,利用小区空地,采取划线管理的临时措施,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如上海就根据建设部、公安部、民政部联合召开的济南会议精神,在立足本市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社区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关于进一步落实消防工作责任制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以建立社区消防工作三级网络、推进“八个一”工程和强化消防工作责任制为重点,确定了五年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目标,并在03年内及时总结和推广了黄浦、长宁等区试点工作经验,实现全市100%的社区消防工作达标.

在单独制定《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有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将消防安全纳入社区其他管理规定中。社区自身也要建立、健全具体的社区消防工作制度、消防联席会议制度、消防宣传制度、防火检查、巡查制度等。建立社区消防档案,对社区单位、住宅小区、重点辖区分别登记、造册建档,实现社区消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另外,在当地公安消防机构的指导下,还可以编写《社区消防工作指南》、《社区消防工作手册》等,用于指导社区的消防实践工作。

(三)要从源头上建章立制,进一步细化规范社区的消防安全管理机制。

消防工作制度落实到位,主要是加强社区消防的制度建设,明确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消防办公室、警务室等机构及社区消防安全责任人、社区消防安全管理人等各类人员的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和落实社区的消防安全责任制、工作例会、宣传教育、防火巡查检查与火灾隐患整改、消防设施管理、火灾扑救等制度,规范社区消防管理。社区消防安全委员会组织召集不少于一次的年度社区消防工作会议;社区每年与驻区单位、物业公司和居民住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推动社区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通过制度建设,形成以街道办事处为主导,以居委会为依托,社区单位、行业部门、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消防工作运作机制。主要是建立如下机制:

1、互动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社区之间要形成一种双向互动的工作关系。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履行其管理职能时,与被管理者一般都是单向互动,即定期向被管理者下发文件、传达指示,公布信息,这种单向的互动能使被管理者及时了解政府的政策倾向和政策动态。但社区消防建设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过程,如果只有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没有良好的信息反馈,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制定政策时就可能会出现偏差,同时单向的信息流通也不利于社区消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制定定期走访制度,或者定期、不定期地与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加强彼此之间的联系,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共同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2、服务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改进工作方法,寓管理于服务之中,通过服务促进管理,增强社区消防建设的活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可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多方面的服务,包括政策服务、协调服务、引导服务、宣传服务。一是政策服务,即制定出台规章制度,为社区消防建设提供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障,支持社区依靠自身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火灾事故防范功能,解决社区消防安全问题,为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协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二是协调服务,即发挥职能作用,帮助其完善组织建设,实现责、权一致,积极帮助解决社区消防建设中遇到的现实困难,使其充分发挥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作用。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帮助社区健全各类消防组织,主要应建好“四张网”:一要建好组织管理网。通过颁发消防责任任命书、签订责任状等形式,构建社区、居民小组、楼道三级管理网络,负责社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同时,明确物业管理部门的消防设施维护保养责任和经营单位的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二要建好自救网。把社区义务消防组织建设作为扑救社区初起火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以发展,组织妇女、物业管理人员、社区服务管理人员、经营业主等常备力量,定期开展灭火演练,提高社区扑救火灾的能力。三要建好防护网。在发挥社区保安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干部、离退休人员、共青团员等骨干力量组织起来,建立消防志愿巡逻队、义务值勤队,增加消防巡查密度,进一步严密火灾防护网络。四要建好监控网。通过采取加大返还罚款额比例的措施,调动派出所、社区民警做好社区消防监督工作的积极性,依法强化对社区业主的消防监控。同时,在社区保洁员、收费员等服务人员中建立松散型的流动消防监控网,使其成为安全防范的“耳目”,派出所定期组织活动,了解掌握社区治安、消防动态,形成固定和流动相结合、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立体组织网络,夯实社区消防工作基础;三是引导服务,即引导其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挖掘和合理利用社区资源,整合驻社区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等组织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参与和推动社区消防建设;四是宣传服务,即社区消防建设要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必须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社区消防建设。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等各种新闻媒体,着重宣传社区消防建设在新形势下的重要作用和意义,还可以举办“社区消防建设义务服务日”等活动,为社区提供相关的信息咨询服务,扩大影响,进一步推进社区消防建设工作。

3、监督机制。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充分履行监督职责,是社区消防建设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监督可分为法律监督和过程监督。一是法律监督,即社区消防建设必须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要监督社区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认真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二是过程监督,即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参与社区消防建设的重大活动,定期到社区进行走访调查,听取社区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和情况反映,了解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的进展情况,督促落实政府有关消防安全的各项工作任务。

4、激励机制。社区消防建设具有自主性、社会性和群众性,为发挥社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社区三方面都要运用激励手段来推动和鼓励社区消防工作。可采取目标激励、精神与物质激励和情感激励三种方法。一是目标激励,即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各地积极开展社区消防建设各项活动的内在动力,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程度,帮助社区不断确立新的目标,不断推动社区消防建设的进程;二是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即要及时总结社区消防建设所取得的成效,定期总结表彰工作成绩突出的社区,有条件的可适当采用物质激励。社区也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参加社区消防建设工作积极、成效显著的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进行评比奖励;三是情感激励,即社区和政府职能部门要实行以联络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的情感为基础的管理方式,主动与社区消防建设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关心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共同打造社区消防建设的良好发展局面。上海市公安局就充分利用激励机制,制订出台了《上海市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检查规定》,明确了派出所第三级消防监督工作的范围和权限,并对1000余名专(兼)管消防民警进行了业务技能培训,同时,结合公安警务机制改革,把社区火灾控制指标列入了社区等民警的目标量化考核范围,有效地发挥了基层一线民警开展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