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特色文化建设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特色文化建设论文

篇1

(一)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制度

缺少资金是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突出困难。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他们短期内不可能完全依靠自身解决文化发展的经费问题。要加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一个重要的保障便是调整资金投向,用好文化经济政策,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经费,是文化建设中一个重要的政策问题。文化建设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文化建设经费的切实落实从根本上要取决于政府的决策和行为。特别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政府应该承担主要的责任。基于此,各级政府必须充分认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对于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制定各项文化政策和制度时,一定要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以足够的重视,以政府行为来加大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入力度,把抓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职责,建立健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工作领导责任制,各级政府应该对本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负总责,保障不断增加文化建设的投入,给予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提供专项资金。目前,我国政府的财政拔款中尚未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专项资金,这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故此,各级政府应完善文化建设制度,加大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支持力度,在财政经费中安排设立农村文化建设资金和基金,专项用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文化产品采购、文化活动开展、文化产业开发的扶持。这样才能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所需建设的项目和开展的活动有基本的、稳定的财力保障。

(二)拓宽筹资渠道,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援助计划

除了政府拨付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外,还应该把农村特色文化建设向社会各界开放,发动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进行支援,制定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援助计划。一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机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支持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积极引导对农村文化事业的捐助,重点捐助农村特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二是建立社会各界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投资机制。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仅仅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渠道无论如何是难以完全奏效的。这就要求我们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制定优惠政策,引导与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参与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逐渐建立起多渠道的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资新体制。各级政府在加大自身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投入力度的同时,要努力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投资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政府可制定优惠政策,激励民间机构和私人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鼓励与支持各种民间文化机构的发育与成长;政府可以采取与私人或民间组织合作的方式,共同投资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此外可以积极探索公办民助、民办公助等方式,不断开辟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的新模式、新领域,从而使农村特色文化设施建设在资金上得到充分保障,切实改变农村文化设施不足和落后的现状。三是建立城市文化反哺农村的机制。城市的文化基础雄厚,文化设施先进,文化现代化气氛浓厚,城市文化反哺农村可以实现城市与农村的双赢。城市文化反哺农村这是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市文化进一步发展的前提。城市文化也只有在与农村文化的碰撞中,吸收农村文化浓厚的民族特色,才能引领时代潮流。为此,要加快实现城乡文化一体化进程,要把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在促进城市文化发展的同时加快农村文化建设的步伐,将城市文化资源逐步引向乡村,把城市里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等强势文化资源向农村流动,实现城乡图书馆联网协作,促进城市图书馆的服务向乡村延伸,形成以城带乡、城乡文化资源一体化的文化事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保护民间艺人,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民间艺人是我国文化人才队伍的组成部分,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载体,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全球化与社会经济加速发展的今天,西方现代艺术对民间传统艺术的冲击,民间艺人的逐渐老化,将会又有一些民间艺术相继消失。如何强化保护民间艺人和民间艺术,是构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力保障机制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具体而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尊重民间艺人,授予秉承传统、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等称号,开展“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杂技、花灯、龙舟、舞狮舞龙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通过焕发民间文化艺术的青春,活跃民间文化艺术的血脉,使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新农村文化蓬勃兴起。二是对优秀民间艺人进行奖励、扶持。对民族民间文艺骨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有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进行表彰。积极采取奖励措施,为民间艺人评定职称,对于获得高级民间艺人专业技术职务的适当发放经济补贴,促使大批有一技之长,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脱颖而出,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慧和力量,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三是要关注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尤其是对于那些年事已高的民间艺人,除了关心他们的生活、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外,必须采取“抢救优先”的原则,由保护单位抓紧时机对他们的技艺做抢救性的录音和摄像,进行活态保存,建立数据库。概言之,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间文化、参加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以巩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实施专业辅导,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

凡是文化工作有起色、文化活动开展经常的地方,必定有一些有专长有组织能力且钟爱文化的同志在那里积极工作。反之,政府投入再多,如果么没有专长且不热心文化的同志在那里工作,其文化活动也是搞不好的,政府出资建设起来的阵地也会丢失或垮掉。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最关键是专业人才,最缺失的也是专业人才。那么,如何发挥专长文化的引领作用,为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输送所需的专业人才呢?一是实施特色文化建设辅导机制。采取有效措施,邀请市、县文化馆、群艺馆教师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的顾问,吸引与鼓励有专长的文化人才担任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指导员,通过文化人才结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项目进行定向辅导,切实提升专业文化工作者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以此来解决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保障农村特色文化建设有人指导、培训和组织。另外,要注重发现与培养农村文化能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充分发挥他们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带头和示范作用。二是发挥地方高校优势,构建地方高校送文化下乡的长效机制。地方高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支援农村特色文化建设。近年来,各地高校利用暑期进行大学生文化下乡等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长效机制,存在的问题也很多。高校文化下乡往往呈现一种单向机制:在动机上,体现为为大学生提供教学实践的机会;在内容上,体现为搞一台文艺节目或搞点科普讲座等,没有考虑最终的效果;在形式上体现为“送”,农民到底村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高校没有周详的考虑。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大背景下的高校文化下乡必须避免那种蜻蜓点水式的走过场,要建立起长效机制并确立新的价值诉求。首先,文化下乡要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为根本目的,通过文化下乡要逐渐的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其次,送文化下乡要建立在广泛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确保“送”的有目的、有针对性。要通过调查研究弄清农村建设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那些文化形式是受欢迎的,那些文化是他们急需的,送文化如何送才能在新农村建设中扎根,怎样才能把文化建设融入新农村建设中,等等。最后,地方高校要把发掘、整理农村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自己文化下乡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把那些散失在民

四、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组织管理机制的构建

(一)组织监管协调,切实加强对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

地方政府要担负起统一规划、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加强指导的重要职责,推动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首先,加强政府对新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领导,将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与管理,使其在有序的环境下进行。建立农村特色文化建设的管理机构,建立一个规范的管理模式,改变过去许多部门都在管理,但职责不明、管理低效的境况。其次,加强监管,规范农村文化市场。加强与充实县级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充分发挥乡镇综合文化站监管作用,健全农村文化市场管理体系,加强执法力量,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执法水平。整顿与规范农村文化市场秩序,严厉打击违法违规活动,取缔无证经营。应当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农村文化市场运行状况,坚决抵制和打击各种类型的腐朽文化以及违规违法活动,确保农村特色文化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最后,发挥协调作用,协调文化主管部门、学校、村集体等单位的文化建设活动,统筹文化、教育、体育和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和综合利用,努力做到相关设施能够共建共享,着力解决农村文化设施分散、使用效率不高的问题。对电影院、剧院等设施,在确保其功能不变的前提下,鼓励其进入大型文化企业集团,也可以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运营模式,采取公办民营、公开招标、委托经营的方式,更好地提供文化服务。乡镇机关、学校内部的文化设施,有条件的要采取多种方式对农民群众开放,使得各方面力量能够更好地、齐心协力地共同建设农村特色文化。

篇2

1 从抓精神文化建设入手

因地制宜,根据校园青松环抱、环境幽美的实际,学校站在传统文化的高度,取其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天人和一”思想精髓,提炼了自强、拼搏、团结、进取、奉献五种松魂精神作为根性培养目标,响亮提出了“依托青松,传播绿色文化,打造松魂教育特色”的办学主张,坚持“松以明志,书以载道”的办学思想,定格了“笑傲人生,熔铸松魂”的校训,以“优秀是一种习惯”为办学理念和追求优秀的群体目标。旨在以人为本,以期更加关注学生本真的生活世界,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使每个学生在拥有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具备走向未来所必不可少的人生精神和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基的人文素养。

石门小学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独具个性地提出了切合自身实际的办学主张、办学思想、校训精神、办学理念和群体目标,体现了学校群体世界观、人生观、人伦观的特有的精神文化。他们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也必将获得自强。

2 从抓物态文化建设入手

石门小学独具个性的精神文化,引领着他们创造富有特色的物态文化。在校园物态文化建设上,他们做到了巧妙设计,精心制作,书香飘溢,寓教于景。

一是在校园醒目位置设计制作了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校训、校微、青松精神以及校歌、松魂赋等巨制,清新大气,夺人眼目,震人心弦,学校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办学特色得以彰显。二是取松涛激荡之意,分别将教师宿舍、教学楼、综合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分别命名为松涛园、吟涛堂、励涛楼。枕涛居、品涛阁。并结合命名撰写并制作了对联。如励涛楼的对联为:翼振邀云霄,岂止摩九重,心怀为大;涛涌开广袤,何妨极四海,树品方长。吟涛堂的对联为:绕字为松,习习风摇,涌层层浪;吟涛乃志,琅琅声起,若恰恰鸣。细细品味,意蕴深长。三是利用校园围墙和花坛打造了以道德经、唐诗、宋词等为代表的八个传统文化回廊,历代书名家名碑帖为主的近五十幅防制木刻,师生文化展示亭、栏11个。学生耳濡目染,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四是将舞台背景以字典的形式改造成“石门松涛”石刻,将操场边危岩改造为一座五门的风火墙牌坊,门前为作看台的石梯,主题对联为:松涛开石门,石门松涛;沧桑凝正道,正道沧桑。藉以激励莘莘学子用松魂引领人生,与时俱进,披荆斩棘,正道走出石门,走向未来。五是在原有绿化美化的基础上锦上添花,新修了花坛,引种了花草苗木,使校园成了花园和乐园,为全校师生员工修身养性、丰富知识创造了良好的物态环境。

3 从抓制度文化建设入手

石门小学的精神文化也引领他们创造“以人为本,服务发展”的管理文化,管理机制呈现出民主合作的特点。结合时代、学校和师生的发展需求,他们按照以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为主轴的民主管理程序,切实制定有关的规章制度,予以规范、保障和导向,具有较高的校本性和可操作性。

石门小学的《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突出了师德优先,《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坚持以量定酬、以质定奖、优绩优酬,《教师个人发展方案》与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挂勾。这些方案都较好地促进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学校《“快乐教育,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关于“打造绿色课堂、提高教学效率”的意见》、《教师及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竞赛获奖奖励条例》等对转变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引领教育改革、明确课改方向等方面正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4 从抓践行文化建设入手

篇3

3.市区联动,强化保障。为强化项目工作保障,市教育局、市财政局联合下发文件(宁教初[2014]13号),明确了各区教育局是实施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要求设立专项经费切实保障项目建设和管理的需要。对经认定的每个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在市教育局、财政局给予20万元经费奖补基础上,各区按每个项目不少于40万元安排配套经费。在过程管理机制上,市、区教育局将依据项目建设规划,加强对项目建设情况的检查视导,对建设成果进行验收评估,并将共建学校对建设学校的帮扶力度和实际效果作为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市将依据相关考核评估情况认定一批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项目并给于经费奖励。

4.全程辅导,以评促建。市教育局将促进学校发展作为首要目的,注重从起点开始,全过程对学校进行培训指导。先后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申报学校开展了三轮咨询、指导,在此基础上,市局推荐6所学校参评立项为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实验学校,组织市级项目评审,确定市级项目实验学校18所。2014年下半年,市教育局开展了小学特色文化建设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遴选,从已经具有一定的特色文化建设成效的学校中,确认12所,加大扶持力度,打造新的品牌学校,对全市进行示范引领。如此,形成了“品牌学校引领———示范学校培育———实验学校提升”的三层次梯级推进机制。

二、阶段性实践成果及反思

1.完善顶层设计,规划发展注重整体性。通过培训引导和示范引领,项目学校进一步加强了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办学理念方面,对学校精神文化各要素重新审视和完善,对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进行梳理和新的建构,避免了文化建设主题模糊,特色不明的现象。通过顶层设计,特色文化建设成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发展动力,体现了办学思路的逐步清晰完整。

2.充分挖掘整理,建构特色凸显区域性。区域资源是学校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充分发掘学校所在社区的教育资源,是使学校文化与区域文化相融相生,不断获取社会资源支持,以利于课程实施的重要途径。府西街小学的“诗意民居”、瓜埠中心小学的“古镇游学”、东坝中心小学的“创意民俗”等主题,将特色文化和特色课程建设建基于区域历史文化、自然地理的独特资源,为特色的生成创造了很好的基础。

3.关注办学传承,生成特色注重延续性。我们要求学校要避免为了打造新特色而放弃办学历史中已经形成的具有一定影响的项目,要注重在传承中发展特色。古平岗小学的“悦动童谣”、孝陵卫中心小学的“悦心儿童剧院”,就是在学校十多年特色活动基础上的课程化改造。

4.融入现念,发展特色体现创新性。不少项目学校借鉴当前国内外课程发展的先进理念,如SETM的理念、学习社区的理念,创新学校的课程实施方式,使得学校的课程建构更加贴近儿童学习研究的前沿。小行小学“地铁研究院”、秣陵中心小学“故事农场”等概念的提出,就体现了与新理念的融合。

5.提倡综合课程,学习方式体现活动化。我们强调学校的校本课程发展要有别于国家课程的形态,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为学生创造边动手、边认知,边体验、边探究的学习机会,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体现课程的活动化。在申报评审中,我们已经发现,绝大多数学校已经摒弃那种领域单一的特色课程规划,适合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综合性、统整性课程已经更多出现。

6.重视基地建设,物化环境突出资源性。在物化建设中,每所学校不仅着力建设品位高雅、独具匠心的学校环境文化,更将学校环境资源作为课程实施的支撑保障,注重将物化环境建设与课程特色结合起来,建设校内的课程基地。通过这一轮的建设,市教育局预期将完成10个左右的校内课程学习基地建设,并将实现基地的辐射功能。纵观18所市级、6所省级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工作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有一些亟待厘清的认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总体而言,表现在:一是,一些学校在文化建设顶层设计中缺乏深层次的思考,对整体建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念系统、实践系统和保障系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着简单化的现象,将一事一物一课程理解为特色文化建设的全部,忽略了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二是,在学校的教育愿景、办学理念的梳理上,概念较多,内涵宽泛,缺乏个性;三是,特色课程不能支持学校文化在育人上的特色追求,对课程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关键问题,把握不够到位,存在着“特色文化是一个框,什么都往里装”的问题;四是,某种意义上,学校文化是校长办学理念的折射,但从校长心目中的学校文化走向全校师生文化追求的过程中,仍有一个解读、理解、认同的过程,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过程中,不仅要加强自上而下的沟通、宣导,也要关注自下而上的多元主体积极参与,发挥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专家和社区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得文化成为共同的信念。

三、进一步加强区域推进工作的思考

1.凝聚共识,倡导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三个坚持”。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核心就是要促进每一所学校的发展,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在敏锐地认识到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现状与问题之后,行政支持、高位引领、扎实推进是职责所在。今后,市教育局将通过有力的引导督评,提升区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对特色文化建设的认识,使得每一个区都将“区域推进特色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每一所学校内涵发展、实现区域内小学优质均衡的重要抓手。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把握“三个坚持”的原则。一是要坚持“区域推进,整体发展”。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是从整体上规划、行政上支持、理念上更新、措施上跟进,是为了办好每一所学校,促进所有的学校寻求物化中的人文追求与办学实质的精神凝炼,以每一所学校良性的发展整体推进“教育名城”建设的宏伟蓝图。二是要坚持“各美其美,美美相容”。区域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是要每所学校成为“每一个”,而且是“独特的一个”,学校的发展应当是差异均衡发展,避免同质化,以期实现各美其美,美美相容。三是要坚持“内涵丰厚,深入细节”。优质学校建设是一个优质化的过程,是通过改革过程中的“增量”与“进步”实现对学校自身的不断超越,并非是一个静态理想目标的追求。学校特色文化的重构、教师的能量提升、学生的学力提高、管理的科学规范等都折射出一个学校丰厚的内涵,区域推进学校特色文化的建设不只是建立学校的理念系统、形象系统或者打造一个品牌,还应深入至学校的每一个细枝末稍。

2.梯次发展,抓好特色文化学校建设的“三个层面”。因为学校发展的阶段不同,我们要认识到在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方面所存在的阶段性。既要充分发挥先行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又要使先行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锻造特色,打造品牌;既要着力与改造与提升薄弱学校的办学水平,又不可忽视基础薄弱学校的内生力量;既要关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强弱两头,又要使得有一定基础的学校加快发展,尽快成为优质的特色学校。首先,在本市具有一定影响的文化名校、特色名校,这一类的学校,已经成为特色文化建设工程中的“先行学校”,成为“1+1”策略中的领头羊。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引领作用,组织有关专家及学校领导、教师,对这些学校的特色发展历程进行分析研究,提炼有效的特色发展范式,使得他们由特色品牌到学习样板,更好地凸显示范作用。同时,要在教育现代化的背景下,对这些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促进他们不断发展。其次,要实施对已经形成一定办学特色学校的提升工程。要帮助他们不断理清思路,加快特色发展,孕育新的特色文化名校和特色办学品牌。市教育局在今年底,实施了特色文化示范学校培育对象的评审,将这些学校作为工作目标,已经通过评审认定了一批,将对他们采取经费和政策的支持,孵化这些“准特色文化名校”。第三,加强对基础薄弱学校或新兴学校的特色建设引领。这一批学校,以省首批认定和市跟进认定的20余所为代表,市教育局将与区教育局一起,进一步细化特色建设的工作举措,通过强化管理、结对发展、专家指导、目标督评等有力手段,切实提升他们的建设实效。

3.重点推进,强调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三个结合”。特色课程是学校特色的根本表现,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元素,也是学校文化特色建设工程的重点内容。要通过课程建设,使学校文化深入到课程与教学层面,实质性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

一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课程改革紧密结合。要引领学校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特色文化建设的重要背景,学校文化建设应当与课程、课堂改革的核心理念紧密相融,围绕国标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实施,结合学校的特色资源、特色项目,围绕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开发,使学校特色文化进入课堂和学科,与每一个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联系在一起,与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相结合。市、区教育局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将深度整合教育行政、教研室、教科所以及基层学校的多方力量,切实加强对特色文化建设学校的督评和指导,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与学习方式转变等作为重要的着力点,努力改变文化建设与课程建设梳理的现象。

二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教师发展紧密结合。教师是特色课程开发的主体,作为主体,一方面,需要教师在开发特色课程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实践的机会有限、经验不足,更需要教师在开发课程的实践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不断提高自己开发课程的能力。学校应当把特色课程发展作为学校核心实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将课程发展的全程,作为有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契机。我们将加强与在宁高校、研究所的联系,开展多层次、多方式的提升教师课程开发、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培训,推动针对课程发展的教师团队建设,不断打开教师课程视野,提升教师课程能力。

三是将特色课程发展与学生个性发展紧密结合。学校特色建设是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学校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特色的学校,才可能培养出有个性、有特色的学生;没有特色的学校,只能使学生成为“千人一面”的“标准件”。学校特色建设应大力倡导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突出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和创造性的综合性特色课程,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地发展。

篇4

1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与保护中应遵循的原则

1.1真实性。地域文化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档案管理部门应当本着尊重历史,真实反映的原则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收集能真实记录文化发展脉络、结构及特色的材料,去伪存真,防止鱼目混杂。

1.2完整性。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应完整、系统,能充分反映地方文化的发展脉络,在收集整理过程中要做到分类科学,尽量完善,为今后更好地把握文化脉络以及查考文化传承信息打下基础,对地域文化起到保护和传承作用。

1.3前瞻性。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漫长过程,作为档案工作人员,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见性,把握地域文化的发展趋势,及时把反映地域文化发展动态的有价值的资料收集起来,及时建档,及时记录,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防止错过最佳收集时机和收集对象,

1.4多样性。档案的形式多样性对于地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具有特殊意义。地域文化表现在各种意识形态,在对其历史渊源、表达方式、存在空间、地域分布、传承保护状况等的全方位记录时,要从多种语言、多种载体、多种手段方面下功夫,不能拘泥于传统意义的档案管理,通过纸质、胶片、磁带、录像带、磁盘、光盘、数字化多媒体等形式实现文化活动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真实再现,增强档案的多元性、特色性,充分展示地方文化的民俗民情、人文历史。

2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完善,管理混乱

档案管理部门对于一般档案的收集整理保密与利用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对于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缺乏针对性的规范与制度,使这些极具特色与利用价值的档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盲目收集、无序归档,缺乏深入开发,大大降低了它的利用价值。

2.2人员素质亟需提高

很多档案工作人员的所学专业与档案无关,甚至一些工作人员文化程度不高,知识老化严重,人文素养较低,也有一些档案管理人员属于兼职。这些人对本地区地域文化知之甚少,对当地的自然风貌、传统习俗、行业百态、历史人物、社会文化历史变迁及发展缺乏了解。一些档案工作人员积极性不高,缺乏责任感与敬业精神,服务意识差,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导致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收集不力,整理不科学,更谈不上对其进行研究与开发。

2.3档案管理技术水平低,开发利用不足

档案管理部门存在着重收集整理,轻研究利用的现象,认为一份档案材料归档正确,保存完整就足够了,在档案的研究开发利用上没有下功夫。档案管理部门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加之馆舍面积、设备条件有限,大大制约了对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开发利用,造成对这部分档案资源价值的极大浪费。

3 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的几点思考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文化信息于一体,蕴涵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起着存史资政、科学研究、教育引导的重要作用,其悠久的历史、光荣的传统、优良的民风有利于人们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对优良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敬业创业意志的培养均能产生深刻影响。地域文化档案里含有大量的成果数据和科研信息,可以促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研究。加强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建设。

3.1优化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管理队伍

档案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强对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岗位技能、信息素质、科研能力等方面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吸引和培养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补充到档案管理队伍中来,提升档案工作人员的文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及档案业务能力,适应档案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从而提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和效率。

3.2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地域特色文化档案基础工作建设

档案基础工作的良性循环是做好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地域特色文化档案的征集与接收是地方整个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不进行合理的征集和接收,档案管理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首先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扩大宣传,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其次要加强征集力度,通过部门交流、媒体报道、等渠道,采用网络宣传、电话联系、等方式,与资料持有人或单位联系,多方征集地方特色文化档案资料。主动搜集当地的文化名人书稿、作品,确保及时、准确、完整地收集档案资料,丰富馆藏资。

3.3设立专门的研究机构,加强对地域文化的研究和传播

协同有关部门,比如与地方高校联合设立地域文化研究机构,组织当地地域文化研究专家,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加强对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拓宽编研领域,挖掘地域文化中的精髓,不断增加地域文化研究成果资料,最终形成地域文化文献资源中心和研究中心,提升档案管理部门的社会服务能力与影响力,也使地域特色文化档案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更科学、更合理。

3.4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充分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价值

一方面对外开放档案材料,为社会各界提供咨询、信息介绍等服务。另一方面,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文献资料库,提供网络资源共享,在网络技术、特色服务、资源开发、网上档案室形象等方面下工夫,做好这些资源的网络开发利用,提供信息交流平台和优质服务阵地,充分发挥文史档案的史料价值,让全社会从中汲取营养,为构建特色区域市文化储备厚重的文化底蕴。

地域特色文化档案是地方学术水平的真实反映,利用地域特色文化档案信息资源,充分挖掘地域文化精髓,促进地域文化的宣传与弘扬,营造学术气氛,将其融入城市文化建设,融入人们的人文素养,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文化,这是档案部门的业务职责与文化使命所在。

篇5

行为文化受精神文化的指导,又在各种活动中影响和创造着新的精神文化。因此,行为文化建设至关重要。注重教师行为建设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要执行者,其行为便是一部无声的教材。因此,要重视教师的职业形象、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要率先垂范,给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以良好的师德形象,独具特色的教书育人行为感召学生。注重学生行为建设加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与养成,充分发挥学生管理部门、共青团、学生社团等部门和组织的作用,以常规活动为基础,以重大节日、重大活动为重要突破口,广泛开展科技、文化、体育类活动,开展爱国教育、感恩教育、责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开展技能比赛、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在朝气蓬勃的氛围中,陶冶情操,增长见识。扎实践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管理理念,实现学生日常行为与企业日常管理行为的对接,实现学生职业行为的养成,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促进学生养成更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行为习惯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注重师生关系建设构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成为学生的朋友;师生间互相理解,互相激励,“教学相长”,形成“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良好风尚。

构筑校园物态文化建设

篇6

一、自我发展理论及相应模式

如何让“兰品儿童”的培养有理性的指导而不随意,有理念的引领而能持续,有理论的支撑而不虚空?学校关注到了广州市教科所陈峰博士、冯国文教授依据自组织理论和系统论构建的“自我发展”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两种 ,一种是对象性意识,另一种是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意识,指向内在世界。自我意识对对象性意识具有反思性作用,因此,马克思所讲的人的类的特性,即自由自觉,必须以自我意识为根本。但长期以来 ,我们把意识仅仅看成是对象性意识,认为教育的职能也仅仅是促进学生对象性意识的发展,而遗忘了教育的主要职能是引导学生发展自我意识。目前在全国许多学校大力推行的自我发展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而且还要使学生意识到“我应该成为怎样的人” 。

基于这一前提,学生通过教育获得自我发展,其基本意义就是指作为学生的个体或群体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学会运用元认知能力强化自我意识,逐步主动自觉地发展自我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落实这一自我发展教育理论,他们提出了“四自四导模式”,如下图:

在这个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会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自激励。自定向,即学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知识准备确定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制定学习策略。自运作,即围绕学习目标和内容实施学习活动,并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方法,完成学习任务。自评价,即学生对照目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内容、策略运用、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得失,提出调整的措施。自定向、自运作、自评价三者构成了自我发展的监控过程,其动力系统在于自激励。在自定向阶段,学生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动机。在自运作阶段,自激励表现为责任心、意志力。在自调节阶段,自激励表现为对正反馈的自信心、成就感和负反馈的忍耐力、持久力。[1]

“四自四导模式”较好地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中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的关系问题,确立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教育理念,具有较强的学校德育工作方法论价值。由此,学校确定以“四自四导模式”为基本策略开展德育实践。

二、培养“兰品儿童”的德育实践

在自我发展理论的引领下,学校积极开展“兰韵德育”实践,并在活动中注意过程的规范化、活动内容的系列化、激励机制的常态化,促进学生快乐成长和全面发展。

(一)建构“兰韵德育”体系,明确培养目标

为落实“兰韵德育”培养目标,使学校德育工作有序开展,并增强可操作性,学校建立了三级德育目标体系。

“兰韵德育”是总目标,共分四个方面:“雅”,即气质高雅,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努力学习讲文明;“清”,具有秩序意识和规则意识,对于小学生而言即遵章守纪讲卫生;“韧”,即有坚定的意志,对于小学生来说就是克服困难向上行;“和”,即与人友善,团结同学尊师敬长。[2]

各中队、各小队根据总目标,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中队、小队的长期、近期发展目标;个人则在中队、小队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成长目标。这样,就形成了从集体到个人的系列化、操作性强的评价序列,把“兰品”这一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为可观测、可评价的具体内容,既便于操作,又容易被学生理解、执行。三级目标的确立,有助于德育目标的细化和落实,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二)建设“兰韵”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为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学校积极开展“兰韵”校园文化建设。一是投入资金兴建了“兰花”雕塑。雕塑位于学校中心广场上,学生进入校园就可以看见一朵巨型兰花迎风开放。二是种兰养兰。学校利用空地种植兰花,让学生了解兰的生活习性,学会种养兰花。三是开辟兰花知识墙报专栏,专题介绍兰花的种类、特征等。

培养如兰品格,不仅要“知兰”,还要“爱兰”。为激发师生对兰花的兴趣,学校围绕兰花开展了系列活动,把对兰花的品赏融入日常教育活动之中。如学生在艺术节上用五彩的画笔勾画兰花,在读书节上用飘香的笔墨写作兰花,在经典诵读活动中歌颂兰花,乃至用自己创作的班歌歌唱兰花,等等,有效地培植了师生对兰的兴趣和情感。

(三)开展“兰品”儿童评选,激励学生发展

根据建设“兰韵”文化品牌的要求,学校以“四自四导”理论为指针,积极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推动学生自我定向、自我教育、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1.制定公约,确定目标自定向。学校首先制定了“兰品儿童”“兰品小队”评选实施方案,组织了主题教育动员大会,并向家长进行通报。各年级再根据方案讨论确定适合本年级学生的“四品”培养目标,然后组织主题班会活动,请优秀队员分享学习经验、文明事例,共同学习如何成为“雅、清、韧、和”的兰品儿童。同时利用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电视台、国旗下的讲话等途径,大力宣传少先队员文明有礼、认真读书、乐于助人的光荣事迹,营造浓厚学习氛围。然后,班主任组织讨论,确定班名和班级公约,引导学生合理确定发展目标。接着再组建小队,确定队名,根据班级公约讨论确定小队公约,制定“兰品小队”发展表,准备“兰品小队”记事本等。最后让队员个人“自画像”,进行自我分析研究,填写“自我规划表”。通过引导学生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和中队、小队公约,逐渐落实自我定向发展目标。

2.培训干部,规范管理自运作。为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大队部和各班班主任定期进行小干部培训,每星期召开一至两次的队干会议,布置工作,指导工作方法。特别是利用寒假和暑假进行队干的集中培训,促使队干得到锻炼与提高。通过有计划的培养,锻炼了队员的组织、策划、管理等工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每天由大、中队长轮流值日,负责全校的纪律、卫生、两操及大型活动等的巡查和评比工作,并将结果在大队部评比栏公布。中队长和各小队长负责班级内的管理,尤其留意同学们在课堂学习、班级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中的表现,对表现好的同学给予加分奖励,对表现差的予以扣分提醒。每名同学的表现都认真记录在“兰品小队”记事本和“兰品中队”发展表上,并作为评选“兰品儿童”和“兰品小队”的依据。

3.定期总结,对照标准自评价。各班每周进行一次小结,要求学生对照自我规划表、小队公约及班级公约进行自评,看看目标是否达成,然后利用班会课进行交流,反思各个小队及部分同学的表现,并提出下周要求。如六(3)班坚持利用“兰韵中队发展表” ,通过分析每个队员的得分,发现问题,并结合学生表现进行每月评比,给予激励等。班里的几名学困生在小队长和老师的激励下,学习面貌有了明显变化。在自评价的基础上,综合各周表现情况,各班每月评选出“兰品儿童”“兰品小队”,每学期评选学校“兰韵少年”,颁发奖状,并留影在校内外公布,使队员学有榜样,做有准则。

4.自我反思,发现进步自激励。学校定期组织学生交流,谈活动体会,引导学生找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如一位同学在总结中写到:“三个月以来,我为自己能连续评为‘兰品儿童’感到自豪,我总结了几点原因:一是积极读英语报、数学报,提高思维能力;二是积极举手发言;三是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所以凡事都要积极,只有积极才能干好每一件事。”一个小队则在心得中写到:“现在我们队已有很大进步,得分提高了三四十分。这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虽然我们现在不一定每个月都能评为‘兰品小队’,但只要我们继续努力,相信我们的愿望一定能达成。”

如此,在“四自四导模式”下,学校通过开展“兰品”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渐次养成。

“兰品儿童”的着意培养,让学生乐于参与,积极上进,取得了显著实效。各班班风明显好转,学生良好习惯逐渐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反思、自我调控的发展意识初步萌芽;学校德育工作取得突出成绩,迄今累计共有500余人次学生获区级以上奖励,学校先后被评为“广州市德育示范校”“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未来,学校将加深对“兰韵德育”内涵及意义的理解,增强实施“兰韵德育”的自觉性,将“兰品儿童”评比与学生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结合起来,与学生的行为养成、品德形成、自律品质的形成有机结合,努力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篇7

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但这些物质基础相对于现代化的教育对物质条件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民办高校要从“民校”成长为“名校”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必须有较为丰厚的物质文化积淀作为基础。没有稳定而且有力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民办高校未来的发展必然会面临困境。因此,民办高校要长远的生存和发展,要办出特色,有赖于从各方面建设良好协调的具有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

一、民办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现状

1.资金的来源。可靠和稳定的资金主要由这几个部分组成:学校创建者的最初投入;学杂费;校方在校园内的商业性收入;有些学校与有资质的培训单位合作在校内开展各种职业资格培训的收入;学校与企业合资办学过程中,企业对学校的投入。如北京吉利大学由浙江吉利集团独资创办;政府资助(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等)、社会捐赠等。

2.校舍和基础设施。八十年代初,刚刚起步的民办高校是以服务培训机构的形式存在,没有规范的政策支持,资金来源欠缺,校舍和办学设施基本上靠租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很多资本持有者越来越看好民办高等教育将要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扮演重要的角色,以及其中蕴涵的巨大的市场和经济效益。加之国家支持民办教育政策的出台坚定了办学者和投资者的信心。(1992年,国家教委制订了《民办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民校开始以高投入、高起步、高标准的“三高”要求,建校舍、购设备,以高待遇聘请名校校长、知名教授。短时期内建造数万平方米乃至十几万平方米校舍。这些为学校未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3.服务功能设施。给予办学资格和民办院校之间的竞争,各民办高校十分重视服务性设施建设。建设教学场所、图书馆、多媒体教学设施,优化学习环境,满足学习需要。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文艺活动中心、体育场馆、科技活动场所、餐厅等,丰富课外生活。校园宣传舆论设施建设,宣传橱窗、科普窗、报刊栏以及广播、校园网络设施建设,增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重视校园景观建设,用优美的校园景观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二、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资金瓶颈问题。政府对民办高校经费保障的制度不健全,缺少市场资本向民办教育事业流动的政策支持;针对企业的捐助,免税、减税力度不大;社会资金投入不够稳定。社会对民办高校的捐助很不稳定,资金说走就走,完全依赖捐助者的良心;缺少对捐助资金的监管制度。良性的校企合作氛围没有形成、缺少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这种状况的造成有两个根本原因:其一,学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以吸引企业资金。其二,如何合理的运用这些资金,并能保障资本持有者的合理回报,提高资本对民办高校投入的积极性,这个问题亟待解决。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学校在后勤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如何进行以产养学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据笔者调查。目前,学费仍是绝大部分民办高校收入的唯一可靠来源。而过于依赖学费,势必会在“培养质量”和“学校效益”之间形成矛盾,从根本上制约民办高校的发展。

2.早期发展模式造成资金的先天不足。民办高校一直走的是“硬件先行”的办学路子。前期基础设施建设和购买设备仪器支出较大,使许多民办院校背负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以陕西省为例,笔者走访了五所万人民办高校,学校都是把有限资金的一多半投入到校园基础建设(购置土地、盖教学楼)、购置设备和广告宣传上,其中设备购置费占总支出22%,基本建设占21%,广告宣传占10%,三项支出加起来高达53%。

3.对富有文化内涵的“内饰”重视不够。大多数民办高校在器物层面的建设中,比较注重外部的修饰。但走进教学楼却感觉不到文化气息。教室内设施完整但总显得呆板僵硬,缺少人文饰品。有的民办高校为一栋教学楼的外饰建设竟耗资千万,这不得不让人反思。服务功能设施质量不高,这些基础性的物质文化制约着学校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

三、保障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途径

1.合法实现资金来源的多样化。办学资金的供给主体应该多元化,政府、商业银行,民办高校、受教育的学生以及其他社会力量都应在高教资金供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使各资金供给者更好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所需的资金。首先,政府可以考虑实施以下措施:减轻民办高校的税费负担;对学校和学生实行优惠的财政贴息贷款;根据民办高校的产出规模和产出水平直接对其进行一定比例的资金补偿,也能带动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民办高教;设立专项社会基金推动民办高校发展;政府以资金渗透方式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其次,政府应该尽快界定清楚民办高校的产权。只有产权清晰,办学主体才有充分挖掘内部资源的积极性,也才能吸引更多的经济主体参与民办高校办学。例如,做好收贷者(民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就读学生)的资信评估工作,让商业银行贷得放心,商业银行才会积极主动参与民办高校的发展。再次,发行债券或股票融资降低民办高校的融资成本。尤其是发行股票,还能优化权益资本结构,降低资产负债率。对于高等教育这样需要长期性资本的行业应创造条件,让民办高校到企业债券市场或股票市场发行长期教育债券或可流通教育股融资,以满足其对资本的需求。还可以使用兼并、重组、合并、联盟和资产剥离等手段实现民办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也可借用资本运作手段整合社会资源进入民办高校。

2.挖掘资金使用的潜力。资金总是有限的,这是客观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作为学校内部要想方设法科学地使用资金,做到严格管理、合理使用。首先,保持适度偏大办学规模,有利于学院筹集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结构合理、比例适当,人、财、物各类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把握良好的“度”。例如,在投入的成本中,“人头费”约占10%-15%,虽较公办高校明显偏低,但仍要精打细算。若将师生比保持在18:1-20:1就比较合适;对需求量不大的专业教师,应以兼职为主,减少专职教师的配备。其次,降低基建、购物成本。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有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制度条件。对大宗开支可货比三家、择优而定。在此基础上要严格财务管理。民办高校的日常公共经费开支约占总经费的20%左右,只要控制得当,仍有潜力可挖。另外,民办高校的广告费用占总收入的15%~20%,与公办高校相比是最大的一笔“额外”开支。各校应当设法提高学校公信度与教学质量,适时的减少这部分开支。再次,加快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效分解学校经费的投入压力,减少后勤投资项目和经营管理成本,把学校原来的经济负担转为经济增长点。最后,提高设施设备利用率。学校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适当外延办学层次,充分利用现有的校舍、设备、图书等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投资效益。

篇8

概念是入门的先导。探究高职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需厘清高职校园文化内涵。而要明确高职校园文化的含义,首先要了解校园文化的概念。由于研究的视角不同,目前关于校园文化概念的学术观点主要有“课外活动说”、“第二课堂说”、“文化氛围说”、“学校准文化说”、“规范说”、“校园精神说”等。应该说,这些观点主要反映了当前学界的争鸣现象,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但亦有不足之处。

二、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新问题

作为社会的缩影,校园的文化建设时刻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时代变迁,国内外形势的深刻变化,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使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新时期高职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三方面:

1.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作为一种覆盖世界的客观发展潮流与恢宏实践进程,经济全球化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格局。这种影响具有双重性,它既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负面的。在文化领域,经济全球化带来了西方文化的渗透。青少年学生对西方文化具有相当兴趣,如他们对美国“三片文化”的推崇和狂热。然而,西方文化中的负面影响也日益严重,目前在一部分学生中滋生出的享乐主义、虚无主义、消费主义、利己主义、自由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等可资体认。面对这样的形势,高职学校如何巩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育人阵地,是我们面临的严峻问题。

2.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新挑战。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文化对校园文化产生很大影响。网络文化是柄双刃剑,网络的虚拟性特征既给人以创造力,又产生虚假性;其交互性特征既传播着信息文明,又生产了信息垃圾;其开放性特征既给予广阔自由,又带来失律失范。可以说,当前校园主流文化与网络文化不时进行着冲突与对抗。因而如何有效地利用网络等信息传播媒介,做到就红拒黑、为我所用,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3.体制市场化带来的新挑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当前我国亦进入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既是一个体制转换的过程,又是一个文化创建的过程。市场经济这柄双刃剑,在带来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的同时,也对社会生活产生着不良的消极影响。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学生是最敏感、最集中、最迅速地反映、折射社会环境变化的一个群体。随着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增强,高职生的心理无形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校园里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上的实惠性、功利化和实用化的价值倾向日益明显,文化信仰危机和道德滑坡日益暴露,直接影响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主体和实效功能。

三、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引领时代风气之先,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鲜明的特色是创新的题中之义和魅力所在。因此,打造富有特色的高职校园文化,营造培养学生高技能的浓厚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是高职学校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改变社会偏见、符合时展的需要。具体思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和把握:

首先,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部署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项重要任务,也对国家教育改革发展做出了重要安排,特别强调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些重要精神,内涵非常丰富,意义十分重大,既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归纳起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和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领域、全过程,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和基本道德规范。

篇9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036-01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基本功能之一。大学要充分发挥这一功能,就必须具有深厚的特色文化底蕴,这也是大学发掘和培育特色文化的重要动因。大学文化表现在学校的学科专业、师资队伍、实验室、办学思想、校训、校风、校徽、规章制度等各个方面。但是,一般认为,大学文化可以划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无论是综合性院校还是行业性院校,如果能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发掘和培育自身特色文化,往往会起到提纲挈领之功效。

一、发掘特色文化

1.在物质文化方面发掘本源文化。所谓本源文化是指影响或决定着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成和特征的文化,它属于物质文化范畴。大学的物质文化范围很宽泛,包括师资、科研、管理、制度、学科、专业等各个方面。考察中外高校的文化特征可以发现,凡是有自己特色文化的高校,也往往拥有自己的特色学科。一方面,学科是大学基本功能得以发挥作用的载体,人才培养的质量、科学研究的水平、社会服务的侧重点及文化传承创新的能力都与学科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大学各方面的特色追根溯源都与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师资、学生、管理制度、建筑等特色以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特色,它们都是学科不同方面特色的体现。可以说学科有特色,大学文化就有特色;大学文化有特色,大学就有特色。因而,学科是大学物质文化的本源,特色学科决定着大学的特色文化。发掘大学特色文化,在物质文化方面就是要发掘具有本源性的特色学科。

2.在精神文化方面发掘高尚文化。大学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发源地,其在人们心目中具有高尚性,具体表现为自由、独立、创新、宽容、不向世俗低头等。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是大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一流大学都很重视特色精神文化建设。然而,在我国,近十多年来,大学精神文化建设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不但没有特色而且呈颓废之势。不少高校紧紧围绕市场经济,在经济利益驱使下,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设置热点专业和扩大招生规模,各项配套措施跟不上,结果导致教风、学风每况愈下。甚至一些教师不务正业,甘愿做某些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这些现象与大学的自由、独立精神背道而驰,大大损坏了大学形象,使大学精神文化低俗化。因而,为争创一流大学,必须重振大学精神,发掘具有本校特色的高尚的精神文化。

3.在制度文化方面发掘人文文化。大学制度文化既包括各项制度也包括在制定和执行制度中所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等观念因素。大学是一个思想激荡、自由探索的场所,其本身充满了人文气息,而大学制度作为一种规范,在制定和执行过程中应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出人文关怀。然而,不少高校的制度文化却缺少人文性,显得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如在学生管理上,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按部就班地学完全部课程,而没有考虑到有些学生是不需要学习部分课程的;又如在教师管理上,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发表一定量的论文和完成一定量的课题,而不考虑教师的科研兴趣和能力。这些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教条化,把教师和学生当作工厂里的机器和产品,要求一致性和标准化,忽视了学生和教师是有个性的人,应当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在这种缺乏人文性的制度文化中,学生失去活力,教师失去创造力,这样的高校是无法跻身于一流大学之列的。

4.在行为文化方面发掘理性文化。大学行为文化是指学生和教师等大学主体在学习、教学、科研等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文化,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全校师生员工在行动上保持一致,为共同的目标奋斗。由于学生和教师学识丰富,有理想,有抱负,社会责任心强,因而整体素质高,在行为上具有高度自觉的理性,这使得大学行为文化具有很强的理性特征。然而,目前不少高校中的学生和教师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出现了诸多非理。如不少学生不安心学习,以勤工助学名义周旋于生意场,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甚至失去理想追求,道德败坏,走上犯罪道路。又如有些教师主副业颠倒,在公司企业挣外快;学风浮躁,搞课题主要是出于经济目的,缺乏创新性。这些非理严重背离了大学追求真理、崇尚学术的本质,腐蚀着大学文化,使大学人心涣散,失去凝聚力。

二、培育特色文化

1.继承传统。高校在建设文化过程中,应当继承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否则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失去方向。我国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过程中,许多高校出现浮躁情绪,以校园占地大、高楼多、学科门类齐全、学生人数多自诩。不少很有特色文化的高校紧随市场步伐,丧失了自身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这样,不少高校因为没有继承自身的优良传统,从而在文化建设中迷失了方向。高校培育特色文化,应始终坚持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优势学科,清晰地认识到只有将传统优势学科做好做出特色,才能为培育特色文化奠定良好的基础。要把优势学科置于学科建设的中心地位,将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优先用于优势学科的建设,这样就使得学校的文化建设既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又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2.与时俱进。高校在文化建设中既要继承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两者相辅相成。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就是不断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既要随着学校物质基础建设不断创新,又要满足国家对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不少高校在发展中存在一手硬和一手软的情况,一方面是学校的高楼越来越多,办公条件越来越好,学生数量越来越多,教师待遇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却是对国家关于人才和科技的新需要置若罔闻,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即待业,所谓的科研成果也是温室花朵,无多大实用价值。由于学校建设没有跟上时代步伐,文化建设也就缺乏新鲜的时代血液。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抛弃规模扩张的老路,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求最大、不求最全、只求最精”,可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规模,将主要精力用于提高教师素质、创新内部管理体制等软件建设,不断加强和改进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着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同时应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契机,积极响应国家对人才和科研的新需要,既培养具备绿色理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又参与重大科学研究以解决生态文明建设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这些将为学校的文化建设增添新的时代色彩。

3.立足地域。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大学必然具有地域特色文化。每所高校都根植于一定的地域土壤,受该地域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文化必然打上地域文化烙印,其特色文化必然表现出浓郁的地域性。因而,每所高校在培育自身特色文化时,必须从地域文化中吸收营养成分。目前,我国高校掀起了一股争创世界一流大学之风,其中有些高校特别是中央部委高校,它们虽身处地方,却在很大程度上仅从科研、论文、师生比等量化技术指标出发,努力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而脱离地域土壤甚至中国土壤,忽视培育自身特色文化,甚至有些学校抱怨自己身处祖国边疆,这种地域环境限制了学校发展空间。高校要培育特色文化应扎根于地域,一方面,应从地域文化中直接汲取营养成分。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特色文化,如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其创新精神、拼搏精神等往往就比较突出;而西部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其艰苦奋斗精神、勤俭节约精神等就比较明显。身处不同地域的高校应直接吸收当地的文化精华,使自身文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高校应积极参与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为地方建设提供人才和科技支撑。服务社会是高校的基本功能之一,高校在服务地方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地方的文化气息,这对培育自身的特色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篇10

篇11

二、主要内容和方法途径

结合民防工作实际,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中突出五项重点内容。

(一)精神文化

发动和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感性上思考民防建设需要怎样的意志品质,总结凝练出反映民防共同价值追求、传承民防优良传统、体现鲜明时代特色的民防精神,构建民防文化建设的灵魂。坚持用共同的理想信念教育、熏陶、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增强大家对团队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进一步鼓足创新争先、实干兴市的干劲。

(二)行为文化

坚持把行为文化作为民防文化建设的重要价值取向来培育。要按照省、市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制订出符合民防工作实际的干部职工行为规范,并通过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提高的方式,启发行为自觉。结合“文明科室”、“文明机关”、“文明城市”创建活动,逐步形成以科室为基础,以示范窗口为典型,以文明单位为目标的行为创建体系,并以文明高效、优质服务的行为文化,提升民防机关的社会形象。

(三)制度文化

以“服务民生,提升效能”为主题,在深入推进其他兄弟试点单位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考核管理的各个环节,同时,充分结合本部门工作特点,深入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研究探索机关公务人员绩效考量办法,提高绩效管理考核工作质量,逐步形成符合时代要求、具有民防部门特点的工作制度体系,使民防文化以比较完整和规范的形式付诸各项工作之中。

(四)廉政文化

紧密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勤政廉政教育活动,大力弘扬清正廉洁的价值理念,积极构建具有民防特色的预防和惩治腐败体系,在全局上下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不断拓展廉政文化载体、创新廉政文化形式、丰富廉政文化内容,组织开展读廉政书籍、看廉政录像、听廉政报告、办廉政网页、出廉政板报、设廉政书架、开廉政座谈会、举办廉政论文展评、征集廉政警句格言、制作廉政屏保等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作用。

(五)特色文化

战斗文化是民防特色文化的基本内涵。加强民防特色文化建设,就是要将发展战斗文化与民防建设、防空防灾演练和完成多样化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干部职工要把保卫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的信念树立起来,把防空防灾战术技术与练胆量意志作风统一起来,把强化纪律和健全身心统一起来,以增强民防特色文化的战斗力、凝聚力。

三、方法步骤

(一)调查研究,制订方案

采取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长期以来民防部门积淀的民防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廉政文化和特色文化成果,干部职工对机关文化体系构成的看法建议,个人工作格言、警句和座右铭等等。通过调查研究,摸清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并对收集的文化建设成果,进行整理、筛选、归纳、提炼,提出民防机关文化体系方案并报经局党组审议。

(二)宣传发动,形成共识

召开机关文化建设动员大会,宣讲机关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部署阶段性文化建设工作,号召全体干部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为文化建设建言献策、做贡献。同时采取自下而上,层层发动的形式,开展文化建设大讨论,进一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保证文化建设顺利实施。

(三)制订计划,开展活动

机关各处室和各事业单位,根据机关文化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工作实际,分别制订各自的文化建设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建设活动,在全局上下营造一种人人崇尚先进文化、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

(四)建立机制,深化提高

在对人防文化不断收集、挖掘、整理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文化建设管理制度和文化活动制度,使民防文化建设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的轨道,保障文化建设长期持续地开展下去,推动机关文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发展,不断提升民防机关文化品位。

四、活动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清,加强机关文化建设是更高层次的文明建设,也是民防机关“准军事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广大党员干部要带头宣传、带头参加各项文化建设活动,自觉做文化建设的倡导者、践行者和推动者。局成立机关文化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朱冬生任组长,副局长江明跃任副组长,机关各处室和各事业单位负责人为组员,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机关文化建设活动的统筹部署和计划安排。

(二)联系实际,创新形式

篇12

二、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资源优势。武陵山位于四个省份的交接之处,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多,民族文化特色十分明显,在武陵山片区中还有许多的特色文化小镇,少数民族寨子,这些都是特色文化集群产业项目发展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很多优秀的文化产业人才也积极投身到了文化产业集群发展项目当中,为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思路,像是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文化产业集群地区,就吸引了国内外不少的游客前来参观游玩,调动了其周边地区文化娱乐休闲一条龙产业发展,在湖南省地区也是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的旅游文化特色景点,为今后的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建设指明了方向,提高了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使村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2]。

(二)劣势分析

1.总体发展缓慢。就湖南省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来看,虽然几年来取得了一些较为不错的成绩,拥有了一定的文化产业资源,形成了文化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产业项目,但是从总体来说,目前该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规模并不是很大,总体质量还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全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缺乏国际性的竞争实力,缺少高尖端的经营管理人才以及系统的文化集群运营方式,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集群产业和其他主导型发展产业相比,总体发展进步的速度还是比较缓慢的。2.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在对武陵山片区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来提高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水平的过程中发现,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在真正开展特色文化产业项目时,缺乏有力的精准扶贫政策支持,地区贫困农民的主动生产积极性不高,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较低,文盲、半文盲的人数依旧很多,影响到了整个武陵山片区的脱贫发展速度,在个别文化产业实施过程中,扶贫政策的实施不够精准,最终导致了扶贫项目资金去向不明,并没能很好地开展地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真正的贫困农民没能获得扶贫政策的任何福利,由于武陵山地区自身的生产基础比较差,在构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过程中,生态破坏的比较严重,山区自然泥石流、山洪现象时常发生,武陵山片区人民的返贫率非常高,缺乏正确的精准扶贫长效机制,在今后的特色文化产业发展道路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3]。3.品牌文化实力不强。虽然近几年来,武陵山片区推出了“武陵山大裂谷”和“武陵山森林公园”等特色旅游文化产业集群项目,但也只是在武陵山地区较有名气,在全国诸多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中,并没能完全发挥出武陵山地区的特色和优势,品牌文化的总体竞争实力不强,除了大裂谷和森林公园以外,并没有相应地开发其他具有武陵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项目,要想使得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有一个长远性的发展前景,单纯依靠这两个特色产业项目是行不通的,武陵山地区作为湖南省地方政府精准扶贫政策下的重点发展对象,关于文化产业品牌实力不高的问题,必须想办法加以解决。4.地区文化产业集群机构不完整。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附近,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结构并不是十分完善,而是呈现出武陵山文化产业园集群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分布,也就是说,所有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资源都会慢慢向着文化园的发展结构靠拢,如果不能有效地加以控制和引导的话,在今后的发展中,会导致更多的资源朝向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倾斜,使得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进而出现断裂式的文化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提高武陵山片区的整体特色文化实力,造成武陵山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4]。

(三)机遇分析

在对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现状进行SWOT分析时可以了解到,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和不断完善,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转变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武陵山地区的文化产业振兴发展计划,做好地区间的文化资源整合,实现文化内容的发展创新,改革传统文化产品的制造工艺,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将武陵山优秀文化理念宣扬出去,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下,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得到了改善,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文化产品消费进入到了新阶段,文化产业的社会需求也不断增多,大力发展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可以加快转变地方经济的产业结构,有着生产污染小,资源消耗低的优势特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文化产业项目发展将成为武陵山片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四)威胁分析

1.缺乏科学的融资渠道。就目前武陵山片区的特色文化产业发集群发展的现状来说,面临着非常严峻的形势挑战,区域间的品牌竞争比较激烈,如果湖南省其他地区的文化聚集区吸引到更多优秀的企业来进行投资,那么对于武陵山文化产业发展来说将是一次严重的打击,虽然政府部门提出了精准扶贫战略,对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扶持,但是特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武陵山片区的融资渠道还不够畅通,文化产业的投资主体结构较为单一,民间借贷的安全性较差,而且武陵山片区文化企业的经营结构转变的也不合理,缺乏完善的科学融资渠道,很多经济效益比较差的文化企业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速度而宣布了破产倒闭[5]。2.缺乏市场竞争服务意识。而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劣势主要是指总体的文化产业规模较小,没有形成一条特色的文化产业链,虽然基础文化产业具有了一定规模,但是相应配套的文化产品生产、销售和文化服务却没能有效实施。武陵山地区文化企业深入到人民的程度比较浅,普遍存在文化感较低的现象,缺乏一个核心企业来领导地方文化产业发展,而且科学技术较为薄弱,很多文化产品的加工还停留在传统制造工艺当中,产品的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还有待于提升,村民普遍缺乏创新意识,这样所生产出来的文化产品市场销售情况并不是很好,不能将武陵山片区丰富的历史文化宝贵资源科学转变成为特色文化产业优势,不能做到物尽其材,人尽其用,创新型技术人才较为短缺,后续发展力量不足,尤其是在特色文化产业聚集区当中,人才结构失衡,政策激励制度做的不到位,最终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使得武陵山片区的文化产业实力开始逐渐下降[6]。

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SWOT战略组合分析

(一)优势—机会(SO)战略组合

SO战略组合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发展模式,将内部资源优势同外界的机会联系在一起,为了更好地创建精准扶贫视角下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发展模式,首先需要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确定适合武陵山区域发展的文化产业结构模式,树立人性化的文化经营理念,建立专门的武陵山片区文化产业管理机构,由专业人士来负责地区的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管理,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优化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加快地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树立可集约式的文化产业发展理念,进而提高地区村民的文化产业发展下的忧患意识,建立可持续发展下的绿色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二)弱势—机会(WO)战略组合

WO战略组合方式,则是充分利用外界的机会来弥补了自身发展劣势,并将劣势逐渐发展为优势,在制定与武陵山片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经济的财政投入力度,使得武陵山片区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投入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和孵化项目当中,要想提高武陵山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单纯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加深入性地打开各种融资渠道,促进文化产业审批制度的完善,放宽市场经济下文化企业的准入门槛,积极出台一些鼓励文化产品消费的政策,激发人们潜在的文化消费需求,不仅可以很好地满足武陵山片区村民的文化需要,同时也能够打开文化市场,使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三)优势—威胁(ST)战略组合

ST战略组合的方式,主要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去缓解或减轻外界的威胁所引发的负面影响,为了让全国各地的游客都能够了解到武陵山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品牌,就要进一步加大对的文化产业品牌的宣传力度,弘扬武陵山地区的特色文化产业理念,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武陵山文化产业链,形成“构建三园,发展多点”的文化发展产业空间布局结构,促进武陵山片区全境范围内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事业单位建设以及文化旅游景点建设项目的积极推进,开展山清水秀“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文化建设项目,利用武陵山地区特色的山水资源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品牌[7]。

(四)弱势—威胁(WT)战略组合

而WT战略组合的方式,指的是通过减少自身的弱势,来免去遭受外界环境威胁的一种防御战略,在建立具有武陵山地区文化产业特色的集群项目时,需要充分体现文化产业中的娱乐休闲价值,还应当体现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价值,不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遗失,进而进一步拓宽影视广播文化产业链,利用现代化新媒体技术,向全国人民传播武陵山文化产业的集群发展特色,提高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作用,建立文化建设,网络营销为一体的特色文化产业结构,积极开发新颖的文化产品,来扩大文化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

作者:陈晓亮 赵立平 陈政 单位:湖南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熊正贤,吴黎围.进程与展望:武陵山片区旅游发展30年[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03):45-55+142.

[2]徐丽媛.中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竞争力比较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3]刘伟.恩施州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恩施:湖北民族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4.

[4]徐子龙.湘西武陵山文化产业园发展战略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篇13

高校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淀和创造出的具有高校育人特质和自身办学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学校所形成的校园环境、历史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准则的总和,反映着高校的校园风貌、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目标和任务等内容,通过高校内师生员工的在社会生活中的言行举止、文体活动等表现出来。它拥有人类社会文化所具备的导向性、凝聚性、辐射性等特性,对于高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高校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永恒主题。 

学科建设是高校建设发展的龙头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和内在动力,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并不断提升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基础。学科建设水平的高低是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根本标志,它决定着高校的发展潜力,制约着高校在国内外的地位和竞争竞争力。因此,高校的全面建设与各项工作的推进都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核心,这决定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也应该贯彻以学科建设为主线的工作思路,紧密结合学科建设工作开展。 

然而,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侧重于对环境设施、文体娱乐活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师生日常行为规范、校风校貌等方面内容,虽然客观上为学科建设创造了一定的外在条件,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本身并没有从主观上充分考虑和结合学校的学科建设工作,导致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或者侧重强调大学文化的一般属性,忽视自身与众不同的文化特征,或者只重视社会主义主导文化建设,高校自身的特色建设不够突出,极大地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二、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举措 

鉴于以上分析,要推动高校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应充分考虑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学科理念和学科精神建设,二是学科制度和学科规范建设,三是学科设施和学科条件建设,四是学科方向和学科结构建设,五是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建设,六是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建设,七是学科特色和学科优势建设,八是学科规划和学科目标建设。具体包括如下几点措施: 

第一,创新人才培养,培育先进的校园人文文化。 

人才培养的模式、过程彰显学校的全体人员的价值观念及其行为习惯,是校园人文文化的一种体现。因而,为了培育先进的校园人文文化,高校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制,合理设置课程内容,确保高校所培养的人以及培养人的人都凝聚着学校尊重知识、尊重人的文化特色。 

第二,鼓励科学研究,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 

对科学研究的重视程度是高校学术文化氛围状态的一种表现,重视科学研究的高校其必然具有浓郁的学术文化氛围,反之则不然。高校要营造浓郁的校园学术文化,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鼓励教职工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尤其要重点扶持并资助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充分发挥榜样的带动示范作用,推进全校学术文化氛围的营造。 

第三,强化学科品牌,创建自主的校园特色文化。 

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其中学科特色是不同高校较突出的文化标志。因此,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其自主自治的合法权利,积极打造具有一定优势和竞争力的学科品牌,不断强化和凝练学科特色,从而塑造其与众不同的校园文化特色,逐步创建高度自治的、独一无二的校园特色文化。 

第四,加强队伍建设,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 

师资队伍是高校建设发展的主体与生力军,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既要注重师资队伍学术水平的提升,也要注重其共同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的塑造,更要创造尊师重教、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确保全体教工有一个良好温馨的工作环境,从而构建民主和谐的校园管理文化。 

第五,改善学科设施,打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环境是校园文化的物质形态存在,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对校园环境的建设与改善。这又与学科建设中条件建设方面的内容不谋而合,条件建设的加强,必然会改善校内各种设施,进而改善整体校园环境。因此,实践中高校应注重学科条件设施的改善,力争打造高品位的校园环境文化。 

总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是推动高校建设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内在要求,是高校各项建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而学科建设则是高校建设发展的生命线和主旋律,二者相辅相成、紧密相连,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平台,学科建设的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因此,今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充分发挥学科建设的推动作用,力争开拓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增长点,创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