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文化创意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扩大资产的计量范畴在文化创意产业的会计核算中,应该扩大资产的计量范畴。虽然资产概念中有提到无形资产,但范围却很窄,一般只包括几项内容,但是文化创意产业中涉及到的无形资产却很多,比如公司的品牌、专利技术、融资关系、客户和伙伴、企业中的复合性人才、企业的管理方法等等,这些无形资产的种类很多而且都有巨大的价值[3]。所以,为了满足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需要,就要不断的扩大资产的统计范围,就要更客观更准确的对这些无形资产进行估值。
2.完善会计核算方法文化创新产业中研发支出在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把研发支出加入成本管理中,并把研发成本作为成本管理的重点工作,在进行成本核算时,要加入产品生产前的开发、设计等成本,直接参与开发的核心技术人员的人力成本和智力成本等。智力资产的耗费也是文化创新产业成本构成中重要的一项,对于智力资产的耗费,企业也应把它加入成本管理中,并且应该把按智分配加入到企业利润的分配中。
3.企业加强对会计的重视程度首先,企业应该正确认识会计的作用,会计包括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它能够对企业的资金流向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和监督,它能够对企业提供会计信息、资金流向等信息,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企业必须加强对会计的重视程度[4]。企业可以招聘一些高素质的会计管理人员,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产业的特点,把文化、创新的理念渗透到会计人员的思想中,使其能够打破会计专业与日常业务之间账本的形式隔膜,能够运用文化创新企业管理人员能够读懂并会使用的报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会计人员自身也要重点关注社会的发展和文化创新这个行业的发展,并根据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从而做好会计工作,促进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不断提高我国文化产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篇2
2.造型的创新在创作观念变化的影响下,钧瓷艺术的造型创新成为其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钧瓷的造型能够最为直观地传达出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点和文化背景。从唐代的雄浑到宋代的典雅、元代的粗犷到明清的秀丽,进入现代以后的钧瓷造型在融合历代造型的经典内容的基础上,逐渐融入现代陶艺创作理念,进而形成了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而在造型设计的类别上也有了极大的丰富,其中有日常器皿的类型也有陈设观赏的类型,既有传统类的造型类别,又有异型化、概念化的造型类型。这是钧瓷造型在漫长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的成果,也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彩的钧瓷艺术。
3.题材的创新钧瓷艺术的创作题材,与时代特征具有紧密的联系。这一领域直接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其中有被动的原因也有钧瓷本身主动发展的内容,发展为今天钧瓷艺术题材传统与现代并存的局面。在钧瓷产生的早期,其题材主要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要素,这是钧瓷艺术本身的传统文化内涵,并一直保留至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观念的融合,现代社会文化中的题材逐渐进入钧瓷艺术的创作中,从而丰富了钧瓷创作的内容,造就了今日钧瓷艺术的多姿多彩。
4.钧瓷文化的创新钧瓷艺术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原本只是观赏、摆放的器物,除却表现当时社会的文化属性以外,也是人们精神寄托的一种载体。但在当代社会,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再仅仅包含其本身所具有的内涵,而是更具有延伸的诸多文化内容。钧瓷不仅是一种艺术形态与造型形式了,而且成为极具发展与影响力的文化聚合体。其创新不单纯集中在器物本身,而是作为一种文化形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现实拓展。上升到文化层面的钧瓷艺术,具有了在诸多领域展现魅力的能力。钧瓷的创作及其作品也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创作活动,而成为了一种精神能量,具有了形成完整产业链条的条件。钧瓷艺术的创新不可一概而论,在明晰了钧瓷艺术的创新内容后,我们可以结合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有针对性地思考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从中找出最为合适与恰当的方法,最有效益地提升钧瓷艺术的价值。文化创意产业对各艺术门类的促进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而不同的文化艺术门类,也有自身的特定条件与特点,只有最符合钧瓷艺术特点的产业条件才是最恰当的。
二、文化创意视域下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
面对着当今发展迅速的社会环境,钧瓷艺术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局面,也有了新的要求。选择以文化创意的条件作为钧瓷艺术创新的方法来源,就是要借助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模式与创新机制方面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展现钧瓷艺术所具有文化内涵的魅力,来促进钧瓷艺术在新时期更好地传承与创新。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产业形式的结合,我们首先需要处理好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创新与传承的平衡。以钧瓷艺术的传统内涵为基础,借助文化创意产业独有的创意运作方式来进行钧瓷艺术的创新。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取精华去糟粕的过程,而是构建一种全新的文化发展模式,同时也是一个不断改造更新、运用新内涵追赶时代精神的过程。通过对文化创意产业条件的分析以及对钧瓷艺术创新内容的梳理,我们尝试性地思考了钧瓷艺术的创新方法,具体总结如下。
(一)从时代性的视角思考钧瓷造型的创新从运作方式上讲,文化创意产业有效发掘各种文化资源的特色,然后借助现有先进技术作为表现手段,实现最终的产业经营与发展。得益于信息化时代快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在文化创意产业的条件下考虑钧瓷艺术的创新,能够更好地把握钧瓷艺术与当今时代的关系,突出钧瓷艺术的时代性。时代性视角下,钧瓷艺术创新并非是单纯使其成为一种畅销的商品,当今社会物质消费的极大丰富,使人们对于文化艺术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消费欲望。在这样的条件下,钧瓷艺术的创新更应该突出文化内涵,既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又作为当代文化传播的载体,这也是钧瓷艺术新价值的体现。
篇3
3.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在与当地文化长期融合过程中,高等学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性风格。在区域历史、文化、地理、旅游、民俗等研究方面,地方高校具有较大的优势。同时,高等学校是当地教育、人才、文化、技术、信息中心,拥有丰富而完善的文化智力资源。高等学校应当积极与政府旅游部门、文化部门合作,加强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双向互动,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当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制约因素
1.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局限。长期以来,高等学校旅游学科只注重对学生旅游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能快速融入旅游工作实践中。同时,许多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只注重教学内容的统一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虽然一些高校非常重视就业教育,但仍普遍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创业意识的培养。
2.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不足。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而高等学校也肩负着文化培育和传播的重任。但在高度集中的一元化体制下,高等学校只满足于对现实问题的单一价值思考,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学术理念与科研氛围。许多高校师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理解肤浅,特别是对地方文化知之甚少。由于忽视地方传统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开发,高等学校对文化创意带动旅游产业发展的观念淡薄,逐渐失却了传统文化弘扬和创新的活力。
3.各部门协同创新的机制不完善。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发展涉及到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教育、科技、文化等相互分割的管理体系,使得教育、科技、文化、旅游等资源配置难以得到优化。同时,由于合作各方在信息沟通方面存在偏差,导致高等学校的研究成果与文化企业的实际需要产生歧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等学校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进一步深入。此外,高等学校与其他部门在产业合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各方诚信合作机制等还待完善。
三、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对策
1.以创造力为核心,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要根据学科专业、市场需求和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将创意思维、原创精神、创造能力纳入到人才培养目标中,培养一批不仅掌握旅游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高级技能人才。作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核心要素,创意人才是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中的生产者、策划者、营销者和管理者。因此,文化创意旅游人才的培养目标是有创意、能策划、懂营销、会管理的复合型旅游人才。
2.强调创意思维与实践能力,改革课程教学。根据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需求状况,高等学校要以知识、素质、能力和实践为主线,构建旅游知识学习、文化素质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意旅游实践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满足多层次人才培养的需求。在旅游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除了旅游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社会学、人文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为学生提供宽厚的学科基础。在文化素质提升上,通过设置旅游文化的相关课程,达到培育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地方特色文化、引进国际先进文化的目的。在创新能力培养上,组织开展以创造能力培养为主的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旅游设计竞赛和展览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等。在创意旅游实践环节,除了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外,还要充分利用校外创新实践基地和创意实验中心,促进学生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积累创意经验,建设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根据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的实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和创意能力水平,形成具有创造、创新和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同时,要鼓励、支持和委派骨干教师到旅游景区、旅行社和高星级饭店进行实习、考察、培训等,积累创意经验。此外,还可聘请、吸纳旅游行业、文化创意企业中的策划人员、管理人员、销售人员、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或者举办专题讲座,充分利用他们的创意开发、项目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实践经验丰富、信息最前沿的优势,促进高等学校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
4.加快产学研合作的步伐,参与文化创意旅游企业实践。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北京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已建立了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或创意基地,在学生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成效,为高等学校引领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其他高校可以参照成功经验,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科、人才、信息、学术环境等优势,成立文化创意旅游产业研究基地,整合相关学科的研发力量,协同创新,提升创意创新研发能力,与当地旅游企业积极联合,形成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的合理布局及科研开发的良性循环。此外,高校教师也可以参与旅游企业创意实践,通过挂职、担任顾问、共同研发旅游项目等,直接给予创意人才的支持。
篇4
2.1因子分析
2.1.1因子适应性检测
为了深入了解磁器口古镇当地文化创意旅游开发状况,用里克特量表法让游客对景区文化创意旅游产品进行评价,最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产品进行分类。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将具有复杂关系的变量,综合为数量较少的几个因子,以再现原始变量和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不同因子可以对变量进行分类[9]。文章将磁器口古镇的文化旅游产品分为十四类。因子分析通过KMO检验与巴特勒球形检验来测试各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KMO用来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取值介于0-1之间,值越大越适合做因子分析[10]。本文中因子检验KMO的值如表1为0.831,说明适应用因子分析。巴特勒球形检验给出的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水平0.05,认为适合于因子分析。
2.1.2提取公因子
这种方法将一组相关变量通过线性变换成另一组互不相关的变量,即主成分。这些主成分按照方差依次递减排列。通常选取前几个主成分作为引子,每个因子对应的方差贡献率反映因子包含的原始数据信息量的多少[9]。如表2文章选取3个主因子,累计方差达到61.686%,可进一步做因子分析。
2.1.3因子旋转
为了解释主因子,文章采用方差极大法旋转。通常,一个指标在某个因子上的载荷值大于0.4,或指标在某因子上的载荷值是它在其他因子上的载荷值两倍以上,就可合理的将这个指标归入这个因子中[9]。表3看出,未经旋转的载荷矩阵中,因子变量在许多变量上都有较高载荷。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呈3因子结构如表4,系数越大表明变量与所提取公因子之间的关联性越强。
2.1.4因子重命名
由旋转成分矩阵可以得到,“街道建筑有文化特色”、“街景设计与历史符合”、“景观设计有当地文化特色”、“环境格局与巴渝文化、沙磁文化融合”这四项被分为同一类,可统称为建筑景观类;“民间工艺得到传承”、“小吃独特”、“节庆丰富”、“纪念品独特”、“名人故居特色鲜明”五项分为一类,统称为民俗文化类;“酒吧茶馆提供丰富休闲方式”、“创意商店满足游客好奇心”、“特色餐厅主题客栈为景区注入活力”、“游乐场、鬼屋等娱乐项目给游客带来丰富体验”四项分为一类,统称为流行文化类。然后统计出每项因子的均值和标准差以及产品类型的均值。
2.2结果分析
2.2.1景观建筑类
景观建筑类旅游产品得分最高,为3.4。其中环境格局与巴渝文化、沙磁文化融合得分3.56。因为磁器口古镇被称为老重庆的缩影,虽然景区近些年重新整修,但还是部分建筑保留了以前的风貌,能体现巴渝的建筑文化以及磁器口古镇特有的沙磁文化。而街道建筑有当地文化特色,是因为古镇的街道设计是平地与梯坎相结合,具有层次感,游客行走之间就能感受到重庆独特的山地形式。街景设计主要指居民住所很多都是吊脚楼形式,是重庆老式建筑的主要代表,不仅能勾起本地游客对老重庆的怀念,也能让外地游客感受异地风韵。景观设计是景区的亮点,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磁器口古镇的景观设计有雕塑、石碑、标志牌、垃圾箱等类型,这些景观都是古镇文化的体现,不仅有实质使用功能,也具有艺术性。
2.2.2流行文化类
流行文化类旅游产品得分3.115,排第二。其中“酒吧茶馆提供丰富休闲方式”得分3.27,得到游客的普遍赞同。因为磁器口古镇的主要群体是本地居民,他们的游览目的主要是放松休闲,因此景区的茶馆酒吧为这类群体提供了很好的休闲场所;而创意商店是磁器口古镇的一大亮点,景区打造了创意商店一条街,商店老板大多是年轻人,制作出很多创意商品供游客欣赏购买,还有很多老板将自己出国旅行的收获如照片、特产、明信片拿出来售卖,这无疑给景区注入了创新的血液,创意商店得到很多游客尤其是年轻游客的青睐;磁器口古镇的特色餐厅以本地菜色为主,以江湖菜著称,味道以重庆的麻辣为主,部分餐厅为了吸引客人还增添了表演元素,无疑给景区增添创意气氛;景区的旅馆主要以青年旅社为主,风格创新,充满年轻活力,价格适中,吸引不少年轻游客居住,但部分旅馆缺乏本土特色;“游乐场、鬼屋等娱乐项目给游客带来丰富体验”这一项得分较低,为3.09,不少游客持反对态度。磁器口古镇在嘉陵江边搭建了小型游乐场,以及景区内几家创意商店设计了鬼屋游戏,但这些娱乐项目并没得到游客的青睐,原因是年轻游客认为项目的配套设施简单,不吸引人,而中老年游客对此类娱乐项目不感兴趣,所以导致游乐场和鬼屋等不受欢迎。
2.2.3民俗文化类
民俗文化类旅游产品得分最低2.996。其中“民间工艺得到传承”和“小吃独特”两项内容得分较高分别为3.24和3.21。磁器口古镇保留不少民间工艺,如捏面人、捏糖人都是中国传统的民间工艺,景区还有不少民间工艺商店,如瓷器类、绘画类,中老年游客比较倾向这类商品;磁器口古镇被誉为美食街,因为景区的特色小吃类型丰富,如鸡杂、毛血旺、千张,都是地道的本土小吃,很多游客专门为当地小吃慕名而来;而“节庆丰富”、“纪念品独特”、“名人故居特色鲜明”三项得分很低。磁器口古镇虽然集聚巴渝、码头、沙磁文化于一身,但却没将自己的民俗文化通过节庆方式表现出来,比如乌镇之所以出名,因为景区打造了一系列的节庆旅游活动,将文艺演出融入进来,在春节、端午、三八、清明等国家传统节日时推出各种节庆活动,这无疑吸引更多游客前去观赏。磁器口古镇纪念品也没有得到游客的青睐,外地游客表示景区纪念品缺少创意,与其他景区纪念品差异性不大是难以吸引他们的主要原因;古镇内还保留着部分古时候当地名人的住宅,如钟家院,但因为知名度不够大,以至于不少游客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3发展对策
文章通过对磁器口古镇文化创意旅游市场的调研分析认为:从旅游者对文化创意旅游的需求来看,旅游者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形式和内容,对多元性、娱乐性、符号性、实用性和虚拟性的需求逐渐成为文化创意旅游体验过程中“自我发展”的重要特征[11]。从调查结果来看,游客对磁器口古镇文化创意旅游的需求因为年龄、学历、收入等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而古镇的文化创意旅游产品主要针对对象是年轻游客,包括学生群体和中等收入的青年群体,因此在对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上切忌走高端小众路线;从游客表现出的旅游动机来看,游客对文化和体验需求很强烈,这是景区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基础;从游客对产品评价来看,游客对磁器口古镇文化创意旅游产品需求较高的有:环境格局建筑风格融合本土文化、小吃独特、节庆丰富、体验性项目多样、纪念品富有创意这五类,而节庆丰富、体验项目多样、纪念品富有创意这三类产品表现出一定弱势,是景区的软肋。基于此次调查,文章对磁器口古镇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对策上提出以下意见:
3.1创意节事
由国外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文章前面对游客的调查来看,游客对文化创意旅游过程中能否有体验性要求很高,互动与创意是文化创意旅游的实现路径。因此通过增添景区节事活动是与游客互动,让游客有参与性的有效途径。旅游节庆活动,又称为旅游节日盛事活动,指规模不等、有特定主题、在特定的时间和同一区域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能吸引区域内外大量的游客,不同于人们常规的生活路线、活动和节目的各种节日庆典、集会、交易会、博览会、运动会、文化生活等[12]。.磁器口古镇集巴渝文化、码头文化、沙磁文化于一身,游客也对古镇民俗文化类旅游资产品评价较好,利用这样的文化优势,景区可设计一系列跟自身主题和文化相关的节庆活动,例如展现特色小吃的美食节,体现沙磁文化的瓷器节(以展览瓷器工艺品为主题),展现码头文化的赛龙舟节,展现火锅起源的火锅节等等,节庆活动的打造无疑是对景区营销宣传的有效途径,并且让游客通过活动增长知识和增强体验性。
3.2创意项目
文化创意旅游与传统的文化旅游最大区别就是前者更重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身心的体验过程,不仅仅限于传统的感官感受。而体验式旅游是体验经济时代旅游消费的必然趋势,它强调游客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融入性,强调游客对文化的、历史的、生活的、习俗的体验[13]。在我国,与“井喷式”的观光旅游相比,体验式旅游市场的确存有很大的空白,但已出露端倪,成为旅游业新的利润增长点[14]。磁器口古镇的文化创意旅游目前主要限于观光,而在体验项目上非常欠缺。创新体验项目势如破竹,除了前文提到的打造节庆可以增强游客的体验性外,还能利用现有的资源制作相关项目。例如景区原有的鬼屋游戏,跟其他景区的模式毫无区别,不能对游客产生强烈的吸引力,可以将鬼屋与景区特有文化结合,如在游客体验过程中增添巴渝的鬼文化或者人物故事,与景区主题相贴切,给游客带来新鲜感。还有其他的娱乐体验项目,可以借鉴国外的创意再融合自身的文化内涵,不仅丰富游客的体验性,还能增强游客对古镇知识的了解。
3.3创意纪念品
游客对磁器口古镇的纪念品评价较低,而古镇的收入来源绝大部分就是出售纪念品,如何让游客尤其是外来游客对景区纪念品感兴趣是景区应该思考的。景区创意商品的缺点表现在缺乏创意,这是很多景区商品都存在的通病,因此创意商品很重要。磁器口古镇的创意商店很多,对游客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雷同的创意产品较多,会让游客产生视觉疲倦,建议商店在制作纪念品时应该将自身古镇文化融入产品中,例如将古镇的历史故事或者人物故事融入某些纪念品中,游客通过纪念品就能了解景区的历史背景,从而得到知识教育,例如《红岩》小说中的华子良从古镇脱险的历史故事就能通过产品讲述出来,增添纪念品的趣味性。
篇5
二、文化创意产业“融资难”怎样纾解
针对北京市文化创意企业融资难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可从银行、资本市场的金融创新、投融资主体的制度创新和投融资环境改善等四个方面探索一些解决办法。着力推动以银行为基础的投融资方式和工具创新。第一种创新是探索以版权价值为核心的贷款融资方式。版权作为文化企业的核心资产,是文化企业参与经济活动最重要、最关键的资产形态,也是文化企业可抵质押的主要资产。通常情况下,文化企业的主要收益更多地表现为版权等无形资产的开发收益,而这部分收益也是文化企业可以提供还款来源的主要保证。因此,以版权等无形资产的价值为核心,发展版权等无形资产质押并锁定未来收益现金流的模式是文化创意产业融资创新的必由之路。第二种创新是应收账款质押贷款融资模式的创新。
篇6
2.1达、满两族传统材料
对于我选取的这两个少数民族来说,传统材料基本取自大自然生长的材料,比如动物类和植物类。动物类生产材料主要包括:牛羊鹿马鱼等,其皮、角、毛、牙,都是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材料。传统的树木类植物主要有:榆木、松木、桦木、杨木、柳木。灌木类植物主要是指柳树枝条等,柳条包括沙柳、红柳、乌柳、黄柳等。木材的还原感和设计能力都是民族传统材料中最强的,就地取材能力也很合适设计。
2.2材料加工与相应工艺
木材在加工前必须需要进行干燥处理,这样制成的物品才会尽量减少变形和开裂,干燥处理木材有两种传统工艺,分别是“自然干燥”和“人工脱水处理”。达、满两族居住房屋所使用的粗柳条及木材都是自然干燥的。皮的加工都需要把皮熟制,经过这个步骤才能使用皮质材料。毛的传统加工方法基本包括搓、拧、编,这几种方法都能让毛更好的体现其百变的特点,制作出的作品才会更能有味道。达斡尔族和满族的传统工艺十分精湛、朴实。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是达斡尔族和满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创造和积累起来的。达斡尔族和满族传统的设计工艺首先就是雕刻,达斡尔族的雕刻工艺主要可分为骨刻、木刻、角刻、骨木结合雕刻这四种,骨刻工艺,用于制作衣扣、扳指等方面,木艺主要应用于碗类和吊篮等等,老人们使用的烟袋锅,造型坚固耐用,是达斡尔族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
3文化创意产品的应用与传统材料的创新结合
3.1现代民族风格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设计
材料的创新:材料本身的色彩、质感、光泽、纹理、触感、舒适感、亲切感、冷暖度、重量感、柔软度等表面特征,对现代民族风格产品的外观造型有着特殊的表现力,在产品造型设计中应该充分的考虑,不同的材质都有其自身的外观特征和质感,给人们不同的感受,造型设计应该高度的重视和熟悉材料的这种特征,在造型设计中应该注重美得感受的同时,在细微设计上也要有对现代材料和传统材料的配合,做到总体的和谐,在突出重点的同时要做到呼应。例如在传统皮质材料上,它对产品的外观造型有着特殊的表现力,不同的皮质给人带来的感觉是不同的,合理的在现代设计中运用皮质材料,可以更加充分的表现出少数民族自然的传统文化,皮质材料可以在其传统的美感特征上做到最好的表现,它的形、色、质的表现力是独一无二的。工艺的创新:设计中所使用的任何一种材料、都有其固有的自然属性,不管这一材料是天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合成的,都影响了工艺的创新方式。影响每一种材料的质感一般都是三种物理属性:硬度,粗糙度,温度。在视觉上影响材料特性的属性:光泽、肌理、色彩、透明度等等。这些属性能够影响人们对产品材料的各种联想和视觉感受,这各种联想和感受决定着这款产品在工艺上的设计内涵。为了更好地去理解工艺的创新,我选择了设计一款兽皮灯作为解释。所谓兽皮灯就是一种兼具传统材料味道和现代功能的很有代表性的文化创意产品,在灯的表面具有兽皮特有的原汁原味,让人们看到后就产生一种温暖的感觉,配以暖光的配合,更加富有温馨感,放在卧室床头都是绝佳的选择,比起金属质感和塑料质感的床头灯让人更容易产生想触摸的感觉,让使用者感受到更真实的传统少数民族文化气息。造型的创新:一件工业产品,无论是它的单元部分本身,还是多个单元的组合,总是以外在的技能形态示人。影响形态的因素有尺寸、比例、各单元组合的合理性、宜人性、安全性以及均衡、稳定、轻巧、秩序、节奏等效果。所以在现代文化创意产品的造型设计上我们要尽量回归本源,以传统材料自身所具备的形态特点来对最后的产品进行雕琢,无论是随形的还是抽象的作品,传统材料的自然形态都是现代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的一个最有利的创新武器。
3.2达斡尔族、满族传统材料与文化创意产品的结合创新
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是当代经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在产业层面的具体表现。它以其独特的形态演变和运行方式与其他产业发生广泛而复杂的联系,及大地影响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和社会文化发展。众所周知,工业产品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所以说工业产品设计是多变的。但是,无论它如何多变,都是应该本着不变的原则:外观美和功能美。其主要研究的是产品的造型设计,所以在对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最起码要赋予产品外观的美,达、满两族的传统材料能够赋予产品的外观主要的形态美,并且还具备其他设计材料所不具备的自然特点,这种民族风的突破就可以达到产品创新目的。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上我们应该把文化和产品创新完美的结合起来,达、满两族千百年来常常把美好的心愿寄托在装饰上,以表达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生活习惯、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文化设计材料。我们要在材料上入手,找出这两个少数民族材料所体现出的美学规律,比如统一于变化、对比与调和、匀称与均衡、重点与呼应等,这才是对于产品创新的重中之重,这种具有强烈民族传统特色的设计材料必定会带动文化创意产品设计走向世界。
篇7
作为首都,北京是一个集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文化、教育、体育、信息等各种中心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城市。“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功能定位,为“创意北京”建设提供了区位优势。作为依托基础的第三产业比重达到76.9%,居全国首位,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指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靠前。北京是全国创意人群、创意企业和机构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全国文化名人、文学家、艺术家、影视导演、编剧、演员、文化经纪人、表演艺术家、文化管理人员等,大多集中在北京,高端人口的比例在全国遥遥领先。集中了国内最有影响力的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意培育的基础资源,是新知识、新思想和新技术的发源地,吸纳创造性人力资本的磁力中心。北京具有独特的人文环境,包括有利于创意人群生产、体验和消费的文化环境,和有利于创意人群生活的基础环境。文化环境包括三个层面:宽容的社会氛围,主要指市民宽容的态度,如鼓励创新、包容失败、崇尚个性、平等自由等;多样化的文化风格和多层次性的文化消费,尤其是具有实验意味的各类青年亚文化的活跃度;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城市悠久的文化传统和充满活力的文化氛围,开放多元的文化环境,从而有利于吸引有国际影响力的艺术大师和波西米亚族群的入驻,形成多个以艺术家为主的艺术性聚落,催生了与艺术紧密相连的广告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工业设计的集聚。生活环境包括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近年来雾霾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充实的商品市场和消费、现代化的城市基础设施等。无论是文化环境还是基础环境,北京都在全国屈指可数。这在城市基础支撑方面契合了创意人才在市场流动中体现的鲜明的城市区位选择,以及创意人才对城市服务、文化传统、自然环境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的关注,有利于集聚大量专业化的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就“创意北京”建设而言,北京资源丰富,但在思想观念上对文化创意的认知不够深刻,丰富的文化资源尚未经过创意转化为产业优势,创意产业链不够完善、创意人才培养政策还不到位、创意保护有待加强,对文化创意的资金、资本的融合尚需强化,城市创意氛围不浓(活动载体和平台不多)、创意培育机构数量少、创意质量和水平不高、高端创意核心人才短缺、支撑创意成果转化的市场环境和产业发展不理想、创意培育的国际交流不够多、国际视野不够宽。与国际上的文化中心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理念、政策导向、综合实力、市民的文化素养以及城市的文化发达程度上还面临一些挑战。“创意北京”需要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方面加强的同时,要强化文化创意的品牌化建设,重点加强文化创意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形成有利于提升首都创新水平、创意设计、创造能力的机制、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加强文化创新、技术创新和创意设计,转变北京目前粗放型、数量型、分散型、低效型的文化发展模式,向现代型、生态型的新兴文化产业趋近。在文化创意人才集聚上积极主动,改变政策立意高、执行力弱、协同力不强、产业结构失衡、计划经济色彩较浓、偏重行政化考核的弊端,以及主动创新不足、应对市场能力较弱,经营者普遍缺乏市场化思维,文化企业创新动力不够,过分依赖行政配置资源的顽疾。
导致龙头领军企业不多,难以造就一流的大师、一流的文艺作品、一流的文化品牌的高度集聚,弱化对全国的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上主导优势不突出,文化核心元素不清晰,文化渗透力不够强,国际文化影响力不够大;对外文化吸引力不足,对外的文化传播力不强,文化产品和服务的进出口比例不相匹配。文化创意城市建设,在理念上要凸显人的理念、秉持人性关怀、满足人性诉求,实现文化人的情怀;在价值追求上要有卓越性的品味、出奇制胜的创意、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新融合的诉求;在创意价值的实现上要有跨界营销的商业模式,不断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实现创意成果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外在层面的要素集聚和支撑要给力,创业的自由度、社会开放度、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度、市场化程度、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城市区位的选择要能支撑不同类别的文化创意培育。树立文化创意创新驱动首都发展的理念,通过培育文化创意和创新主体、完善文化创意创新机制、鼓励文化创新体验、发挥市场灵验功能,塑造文化创意品牌和优化文化创意的社会环境,营造积极的文化创意氛围,从根本上推动首都北京走文化立市、创意驱动、融合发展之路,促进城市的全面转型,迎来北京发展的“文化时代”;在政府角色定位上,简政放权、转换职能、提高服务意识和水平,营造城市的创意氛围,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政府要搭建信息平台,定期信息,做好政府、企业、市场和社会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推动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市场导向,自由竞争是经济资源最有效的配置方式,企业只有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才能得到历练,才能真正形成竞争优势,最终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另外,引导文化消费,提高市场开放度,激发市场活力、培育消费群体,通过消费刺激创意培育。做好政府扶持和市场导向的有机统一,不是撒胡椒面,而是扶优扶强。继续落实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继续实行减免税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力度,为文化创意培育和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同时,就创意培育主体而言,普遍存在产业链意识不够,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在北京日益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语境下尤其缺乏国际视野,要加强与国际机构的交流和国际交往。此外,加强与产业集聚区的知识、技术共享,扩大外部性收益。
基于当前“创意北京”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国际经验以及前瞻性发展趋势,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和长远规划,增强“战略意识”以及在国际城市文化创意培育方面的定位研究;同时完善促进和保护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改善文化法制环境,理顺文化管理体制,在实践中强化“中心”意识和战略思维。首先,强化“中心”意识。北京市不仅在自身的文化发展具有“中心”意识,还要在全国的文化建设中强化“中心”意识,并把“中心”意识上升到城市发展战略高度。尽管北京作为首都其文化创意始终走在全国城市的前列,但全国“中心”的意识不够强烈,主体意识不充分,还缺乏一定的自觉,尚未把“中心”意识贯穿所有工作领域,更是缺乏全国眼光和全球视野中的“中心”定位,未能把中心建设提升到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1.建议以理论研究和产业发展支撑“中心”建设。(1)加强创意理论研究,把握“创意”的特性及其技术创新支撑下的产业链思维。(2)以文化创意为驱动力,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打造文化创意经济功能区。2.建议以资源有效整合推动“中心”建设。着力搭建三个平台:建立统筹首都文化资源的协调机制,形成统一协调、能够促进首都文化资源交流互动的国家文化中心良好运作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支撑体系。其一,搭建北京与中央文化资源共建的平台。其二,搭建北京与外省文化资源交流、展示和相互借鉴的平台。其三,搭建北京与国际文化资源交流、展示的平台。3.建议以融合发展与创新驱动加强“创意北京”建设。其次,增强战略思维。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深入和数字化网络技术引领的语境下,“创意北京”建设要有全球化视野和互联网思维,不能拘泥于僵化的思维和传统的管理体制。第二,健全创意培育的政策体制。首先,在国家文化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诉求下的北京文化管理体制创新。1.营造自由宽松、多元兼容的文化环境。2.营造有利于文化创意发展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其次,实施创意人才战略支撑“创意北京”建设。1.建立与“创意之都”的创意大师的定期交流、研讨和创意培育合作机制,使本土文化经验与国际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催生创意火花。2.完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引进与使用机制,打造文化创意人才高地。第三,完善创意培育的支撑机制。首先,完善组织支撑机制。在组织保障上,加强对文化创意培育的管理职能。遵循文化大部制的管理特点,把文化创意作为重要资源,在现有北京“文资办”框架内成立文化创意创新协作处,作为政府推动“创意北京”建设的协调领导机构,以统筹全市文化创意培育中心建设。其次,健全市场支撑机制。1.完善市场交易机制,扶持小微企业发展。2.强化市场导向,培育市场主体,充分激发文化创意主体的活力。3.拓展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意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4.完善文化创意激励机制,激发创意培育及其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再次,健全和完善财税金融支撑机制。最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特别是要关注有别于版权的创意保护。
总体上,“创意北京”建设旨在通过文化创意有效提升北京的文化凝聚力、文化生产力和文化创造力,为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支撑。建设的着力点要放在创新教育模式、保护创意权益、科学规划城市空间,营造创意氛围和社会环境,研究城市创意指数,发展优势行业等方面;自觉融入北京城市转型发展和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优化产业结构、集约利用空间资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城市功能、集聚创新人才等,推动北京成为创意城市,加入全球创意城市联盟。对不断加速城市化进程的中国而言,“创意北京”的成功将对中国大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示范效应。因此,“创意北京”建设要立意高远。作为全国文化中心,北京不仅要有发达的创意能力和文化市场,还要在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上对全国城市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在国际上形成文化影响力和国际交往能力。
作者:范玉刚
篇8
1.2“秀”和“聚”开启文化全新演绎形式
在当前,文化产业要更好的诠释自身的地位,需要采用全新的演绎形式。由于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水平的提升,文化的载体日益增多,在当前受众面对的各种内容资源极大丰富的时代,一些传统的文化产业的应用资源会发生变化。在文化转型的过程中,随着科技资源的发展,文化的载体也要随之而改变。借用当前多维的展现方式,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以最大程度的展现在受众面前,例如历史、民俗、地方文化等等,都可以运用最新的媒介或者载体让这些文化表现形式更为丰富,在当前国际交往增多,民族文化国际影响日益增大的时代背景下,运用全新的表现形式来承载本国的文化符号和文化语言,可以达到全新的展现效果。在历史文化积淀的利用上,欧洲国家有一些非常典型的例子。比如哥德堡号帆船文化的开发运用,它作为瑞典航海时代文化的象征,有着厚重的历史韵味。瑞典通过仿制这艘古帆船,再以环球巡游的方式来进行展示,一方面对本国文化进行了宣扬,同时也推广了相关产业。“秀”作为对文化效果展现的一种说法,即是说运用科技手法,结合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全新演绎,特别是将这种表现手法运用在旅游业、展览业、表演行业等行业当中,而这些“秀”的表现形式,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又实现了创新,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应之外,同时还可以对创新文化进行发扬。“聚”是指将多种文化展现形式融合在一个项目当中,对受众进行集中表现,在目前文化创意产业中,有主题公园、中央文化区、文化艺术节等各种“聚”的内容,而多种模式的展现,也给文化的展现增添了很多新的内容,模式也可以称为一种文化。
1.3文化旗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文化旗舰项目是指一个地区最能体现该地方文化特点,展现地区文化核心特征的建设项目,它以都市文化的凝聚力为发展先导,同时促进多个产业协调发展,提供文化工作者工作机会,连带促进其他消费产业的提升。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借助旗舰项目的带动力量,以多个文化设施的建立,以及文化活动建设和开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旗舰项目的功能是将文化活动和不动产计划、商业功能整合在一起,促进市场的交互作用,打造成功的市场效益。在时代创新技术发展推动下,文化创意产业以其富于吸引力的表现形式带来全新的文化展示形式,与众多产业产生交集,当前以文化创意为主导建设动漫和创意文化产业园等热潮在众多地区兴起,但是如果能确实理解文化产业融合的内涵,打造文化旗舰,可以在更高层次展现地方文化的魅力,在推动产业集聚上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科技与创意的融合发展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方向
篇9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种多样的社会功能和价值,其中也包括市场开发价值。因此,合理的开发经济价值后发挥它的先施工用,丰富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文化资源,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例如近年来被大家熟知的一些电视节目:《汉字听写大会》、《舌尖上的中国》、《探索发现》、《乡土》、《风华国乐》等等,这些节目既介绍、宣传、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民间文化,使大家对中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文化资源有所认识。这种做法既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取得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促进了非物质遗产保护的传承和发展,不用专门去教育、学习,人们就会在耳濡目染中收到教育,在无意识中就进行了传承。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方法与误区
在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目前国内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一是保护,以博物馆、民俗馆(村)为其归宿;二是活态化保护;三是传承人保护;四是生产性保护、开发性保护、以旅游开发为多,不过生产性保护也许会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特质的变异,因为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是样式本身,而是这一样式下的内质,也就是说并不是最后见到的形成的产品本身,而是其中的过程(如演唱过程、制作过程、书写过程、表演过程等),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本体的开发,就脱离了原有的意义与本质。很多地方所存在的误区,就是在一片空地上从零开始建设一个所谓的文化创意产业区,没有任何文化的聚集与历史的积淀,是如今最常见的文化创意产业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伪融合的现象,许多人无中生有出来一个民俗村、文化馆、文化园,巧借非遗名目,实际只为博人眼球,而其真正目的只为盈利。这样一来不但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反而会导致一些不了解其中渊源的部分人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嗤之以鼻。当然,这里并不是说只要是传统的就一定是优秀的,经典的,因为真正可以称得上传统文化是需要有灵魂的、有精神的,经过时展的大浪仍然可以留下并被代代相传、让人觉得津津有味的。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能与其他艺术元素融合,终将走向消亡;任何一种艺术如果不能与科学技术融合,终将走向消亡。在所有的文化艺术种类中,哪一种文化艺术种类可以融入当代的科学技术元素,哪一种文化艺术种类就将占据当今文化产业市场中强有力的地位,科学技术的深入,对一门艺术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尚背景下,人们对艺术的欣赏是多元的。而科技与文化艺术结合的一个非常成功的案例就是印象刘三姐它集漓江山水、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国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演出集唯一性、艺术性、民族性、视觉性于一身,构建了一个空前壮观的灯光艺术圣殿,从一个新的角度升华了桂林山水。当然,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确实无法融入现代生活,因为它赖以生长的土壤以及环境已经不复存在,将其整理入档入馆,也算对其尊重并尽了一份文化义务。
篇10
(二)研究意义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脉络,我们发现,在知识经济结构下,文化创业不仅是走出危机的先导行业,同时还能实现经济快速加快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前行。对于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及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将创意文化作为新兴产业重点推行是必要的。首先我国是文化古国,拥有悠长的文化背景,有发展创意文化天然独厚的优势,另外,可以增强我国国力,在面对经济危机时能顺利度过。而泉州作为我国众多文化城市中的为数不多的将创意文化作为重点培养产业的城市之一,在创意产业发展也处于起步阶段,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因此将泉州作为创意文化产业的研究对象是有一定意义的,除了帮助提升泉州创意文化发展水平,还能从中折射出创意文化未来发展之路,对我国整个创意文化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性作用。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及问题研究
(一)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概述
泉州,作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我国政府对其文化产业寄予了厚望,特别对文化产业的核心———创意文化期待值更高,泉州市政府还提出“文化泉州,创意泉州”的文化理念,立志要将泉州打造成全国创意文化城市的“弄潮儿”。泉州市政府说到做到,为了发展泉州创意文化,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自2010年起,泉州市政府便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措施,计划每年出资约2000万元,用于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发展文化产业,并对这些文化产业实施税费减免,土地优惠等,拉动社会资本,并建立了大批创意文化的产业区,像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同时,这些举措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2009年9月底泉州南音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做名录,及梨园、提线木偶的频频出访赢得国际国内专业人士的认可,都证实了泉州是适合发展创意文化产业的,同时也看到泉州政府在这方面的努力。但是,由于我国创意文化实践经验较短,尽管泉州有着天然的优势,可由于没有适当的指导,泉州的创意文化发展之路还是走得很艰难蹒跚,那些取得的成就更像是昙花一现,无法持久,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是处于青黄不接,缓慢爬坡的阶段,并没有持续取得突破性的进步。
(二)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
泉州创意产业发展之所以停滞不前,主要还是存在以下问题:
1.缺乏浓烈的创意氛围
大家都知道,其实文化说白了就是一门艺术,搞艺术是需要气氛的,特别是创新性产业中的广告策划、创意设计这些,如果没有浓烈的气氛,是难以诞生优秀的作品。此类行业的人才大部分思维活跃,想法较多,可是一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此类行业的需要一定氛围下,大家进行想法交流,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才会产生有创新性的想法。而目前,泉州的创意氛围很冷淡,大家对创新也只是纸上谈兵,有着宏伟的规划跟目标,可是真正落到纸上的,真正有出产品的却不多。
2.缺乏优秀的创意人才
文化产业特别是创新行业对人才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包括人才的专业性及素质,否则是难以诞生高质量的产品。而目前泉州这方面的人才是很匮乏,即便是有这方面技能的人才他们从业经历也比较少,水平也大部分停留在帮助别人做较低层次的动画加工而已,创意策划等后期环节人才几乎是没有。虽然该课程在我国各大高校现已陆陆续续有开设,泉州也有,可是因为课程新,起步晚,市场认可度并不高,因此报考相关专业的人也较少,再加上相应的师资力量及匹配的教学设备也跟不上,缺乏培养人才的土壤,谈何培育文化创新性人才?
3.缺乏有力的资金条件
任何新型产业的发展都是需要资金注入才能运转起来的,通常政府在最开始的时候会拨款培植新型产业,但是光靠政府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市场节拍,招商引资,将产业“盘活”,才能保证文化创新产业的持久性。目前,泉州的大部分文化创意产业企业还都处于创业阶段,因为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业务渠道及稳定的资金来源,这些企业的发展都十分缓慢。这两年,泉州在文化创业产业方面合作较为密切的是台企,可由于两岸一直没建立起规范的行业规则及相关协会,创新产业涉及的版权合同内容等形式都无法达成共识,一直搁浅,还有创新产业的运作和资金流动不通畅,两岸缴纳税额差额太大,政府也迟迟没有做出相应调整,这些因素都限制了外商对泉州创新产业企业的投资。
三、泉州文化创意产业的应对策略
(一)合理规划产业,营造产业氛围
产业氛围之所以一直无法凝聚起来,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产业规划不合理,建议泉州政府应该利用政府职能合理规划这些创新文化产业,让这些企业融入到市场中,接受市场的考验,比如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既是生产者也是管理者。政府对创新文化的上端与下端行业也做好规划,让这两端的企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创新产业才能运转起来。逐渐的,政府要减弱自身的主导作用,逐步退回到辅助的角色,如作为主办方建立创新产业的协会及展会,邀请企业参加,或者举办相关比赛竞赛,充分挖掘泉州本地的创新文化,掀起一股创新热潮,形成良好的创业氛围,甚至可以将创新产业企业聚集在为他们建立的创意产业园里,让他们可以零距离交流,也能彼此进行文化创意贸易,从点到线到面,让创新文化产业全面覆盖整个泉州。
(二)注重人才培养,加强人才引进创新
行业与其他机械行业不一样,创新行业要想进步主要依赖的就是人才,泉州政府应该重视这个问题,不仅仅需要加强各大高校关于文化创新课程的培养力度,还需要制定合适的文化创意人才引入制度,可以模仿新加坡跟香港的优才计划,对此类型的人才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同时建立人才展示平台,让引进的人才有施展才能的地方,才能保持源源不断的人才涌入。引入外援,可以提高泉州创新文化发展,此乃权宜之计,泉州政府还是应该将重心落在本地人才的培养上,俗话说:一方土养育一方人。毕竟本地人才在泉州土生土长的,对泉州本土文化有着深切的体会,此类人才对泉州特色的创新文化能起到引航的作用。另外,培养人才方面,要朝着复合型人才走,即具备设计、制作、营销及管理一体的综合性人才,此类型的人才能贯通整个创新产业链,推进泉州创新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合作体制,完整产业链资金的缺乏
一方面是因为泉州的合作体制存在缺陷,比如优惠力度不足,工商税务方面繁琐,令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另外就是产业链不够完整,外来投资家对泉州的创意产业信心不足,担心产业链的不完整容易导致资金链的断层。因此,泉州政府需要整合泉州文化创意的产业链,将设计、制作、发行及衍生产品还有产品体系都要串起来,每个环节都要完善,最后做到环环相扣,流程井然有序;在合作体制的改革方面,要大刀霍斧,去掉一些繁琐的流程,对前来落户的创新企业给予“绿色通道”及其他优惠,如免租,一定时间内的免税等,投入资金达到一定程度的企业还能享受别的优惠政策,并且新落户的创新企业如果有创新产品的推出,要打上泉州的标签,泉州政府也会给以奖励,如此一来,加强互相合作,方能互利共赢。
篇11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2004年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0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2013年,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08年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在2013年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68.2%上升到2013年的80%,说明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测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进而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准确的把握。1.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会存在关联性,包括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以及创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后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能更好地解释其对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灰色关联度是指从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和与其相关的因素数据序列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考察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本文运用此方法来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资、高收益的绿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吸收与培养、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优化,产生对区域经济更大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有效地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第三产业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优质地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术、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篇12
(二)“营改增”不等于减税
经调查,大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税负下降,小部分文化创意企业税负基本不变或有所增加。主要是该类文创企业的劳动力成本较高,诸如各种服务设计,具体像广告策划、动漫设计、网站设计等,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成本费用中人员工资占的比重较大,而这些支出无法通过进项税额抵扣;另外,一部分文化创意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根本就无需采购,或很少采购,致使该部分企业税负与“营改增”之前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还有就是企业只与能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一般纳税人企业合作开展业务,无形中提高了文化创意企业的税负,束缚了企业的发展。故判断该企业是否减税,还要从诸多方面予以考虑,比如劳动力支出费用无法抵扣增值税,购进的固定资产是否金额大,数量多,上下游供应商、客户是否都是一般纳税人、能否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等,这些都是影响税负的因素。
二、促进文化创意企业“营改增”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营改增”税收政策并加大对文化创意企业的税收优惠
文化创意行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品在大的范围内以文化为基础,发挥创意力去设计,研发的产品,常见的有电影,电视,动漫,出版,游戏,卡通形象等,文化创意产品大多具有科技和文化高附加值的特点,文化创意产品价值明显高于普通的产品和服务,我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素养。针对这些特点,也为了促进我国民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制定“营改增”税收政策时应考虑,文创产业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不同于传统的制造业与商业,该行业前期的创意开发阶段时间较长,资金需求较大、固定资产和原材料购进较少,建议国家要结合文创产业的产业结构、产品消费结构及特殊性,尽量降低加计扣除税收的条件,加大文化产品研发加计扣除的力度和比重,指引我国民族文化产业朝着良性方向发展。
篇13
做为不断创新产品理念的苹果公司,在2008年就被《财富》杂志评为最受美国欢迎的企业,苹果公司总能使用硅片和软件“不断制造奇迹”,乔布斯深知那时苹果公司不具备在基础技术和商业模式上进行颠覆的能力,所以选择了比较快速的以工业设计为创新点的iMac深受消费者的青睐。苹果公司的发展史表明,工业设计产业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性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以看出工业创新将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价值。工业设计创新产业作为集艺术文化为一体的创新性产业,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通过添加人文元素增添产品的附加值,也可以通过常以产业的发展,挖掘现在工业的发展规律,找出设计导向情感的交叉模式,开拓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发展空间,推动文化与设计的整体上市。
3文化产业背景下工业设计的未来趋势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知识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工业发展对解决人类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就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所处的环境,需要中国多种文化元素融合到本质创新中去,不仅仅外显为中国创造更应该强调“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以民族文化来弥补诸多设计不足,以工业创新历年来创新表现民族底蕴。如今设计行业已成为集科学性和艺术性为一身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我国在大力发展文化创新产业,推动文化科技创新,以文化科技创新作为发展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文化与科学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以科技文化带动战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个高度市场化的科技平台,以工业产品设计作为涵盖科技、文化、设计、多媒体等相关行业的多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