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德育学期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2大课堂观大课堂观就是打破传统的有限课堂的时空观念,立足课堂并超越课堂进行学习。通过上述对医学伦理学教学目标的介绍可以看出,与医学专业课相比,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更多的是培养医学生理念、素质、价值观、情感等更为柔性的素质,这些素质的提升需要的不仅是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传授,更需要的是循序渐进、润物无声般的人文氛围的熏陶。如果只是局限在一个学期固定的教学时数中,远远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安排上,不能只以课堂为医学生唯一接受医学伦理素养培育的基地,而应当贯穿于医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笔者认为可分三个阶段进行:(1)医学生在基础学习阶段:以讲座形式进行启蒙教育,内容主要为希波克拉底誓言、中国医学生誓词、对生命的敬畏、对生与死意义的求索等思想教育,以端正学医的动机和学习目的;(2)医学生进入临床学习阶段:开展理论教育及实践教育,即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进行医学伦理学的医德、临床决策能力、生命高新技术应用出现的伦理问题等内容的教育,并进行专题讨论;(3)医学生进入临床见实习阶段:加强实践教育,以床边教学、案例分析、调查讨论等形式,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决策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理论、规范在学生动手亲身实践过程中内化为其生命过程的一部分。
1.3大教法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大教法观是打破固定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的程式结构,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教师个性化教学。按照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内因(自我教育、内心陶冶)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外部约束)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因此外部教育和约束归根到底要通过学生自我教育才能产生教育意义。道德准则只有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医学伦理学教学要运用一切能提升医学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理论教学如CBL教学法、PBL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故事引入法、模拟讲座法、专题论辩法等,减少说教式的灌输,以增强学生对医学伦理学课程的兴趣,从而促使医学生在社会交往与实践中进行自我伦理教育;实践教学方面要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大课堂,创设更多接触患者及医疗工作的机会,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开展各类专项调查。调查可以是座谈式、访问式、问卷式等,让学生深入到医疗实践中去,与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人群直接打交道,根据调查目的搜集第一手资料,掌握实际情况。目前国家级、省级、校级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创新及科研的课题中。医学伦理学方面的选题可以共同讨论,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鼓励学生分组调研,将调研结果汇总整理并分析,写出调研报告,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并了解到医疗领域的问题所在。我校思政部每学期组织1~2次实践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基地选择一般会倾向于红色革命基地、基层医疗、基层教育等。医学伦理学的教学实践也可以借助这个平台,使学生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此外,还可以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义务支医活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感触,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以提升其社会实践能力,使医学伦理学的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篇2
在小学教育教学阶段,对小学生进行自塑教育是成才的有效的途径,对学生的终生都具有很大影响。小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最显著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的四大方面:听,说,读,写的训练,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学生人格的塑造与教育、情感的培养与教育、审美的渗透与教育等。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都知道:儿童文学的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的构成部分,是小学生成长过程的非常重要的精神食量,小学生通过对儿童文学的阅读,学生可以从中寻找到自我,确立正确的自我,是提高小学生自塑能力的必由通道。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诠释自塑教育与小学语文学的契合。
1 自塑教育促进小学生学习小学语文的动力
小学语文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漫长持久的发展的过程,当代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懂得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核心是:今天的语文教学是为了明天的学生的更好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够只侧重对学生的“今天”教学,更要呵护学生的明天发展的条件和动力。其实也就是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学生明天的自塑能力水平发展。实现学生的自塑教育有五个方面:(1)让学生具有高昂的学习热情;(2)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3)发展学生学习语文的学习能力;(4)让学生成为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主动者;(5)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得到自我教育的满足感。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渐渐产生,学生通过自我参与,得到创造的快乐体验,这种体验能让学生得到正向的积极的自我发展的心理强化,学生就会得到语文学习与自塑发展的温床,教学发现小学生的自塑力量是很小强度的。而学生的主动性建构学习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是学生得以自然、健康,正向发展的重要条件。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生的健康的人格结构才是真正对学生的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障。
2 自塑教育唤醒了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意识
2.1儿童的语文课堂参与是小学自塑教育的基础与出发点
教育活动是一种对人的心智进行开发的有益活动,只有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活动过程中时,才能实现学生的有意义的学习。当然对学生进行自塑教育也是如此。自塑教育的实质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也就是所谓的“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新课程改革目标中要求教育者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体验性,这个教学特点提倡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切实关注重小学生语文知识的主动建构,还要重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合作,对话与交流。所以小学语文的自塑教育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能称其为 “自塑”。因为它否定了学生的能动参与作用,压制了学生主体的自主学习性与自主创造性的培养和发展,使语文自塑教育失去了发展的根本源泉。
2.2小学语文的自塑教育能够唤醒小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小学语文的自塑教育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明白进行语文自塑教育的主要职责所在,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自我,还要帮助小学生明晰这堂课自己要学习获得什么知识和获得什么技能;耐心帮助学生设计,进行科学的、合理的课堂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氛围,从而帮助学生实现自己学习过程的潜在的需要;还要帮助学生科学合理的评价,建构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最终促进学生学习语文进行评价的内在化。在小学语文一线教学中,这种自塑教育理念下,学生们的学习探究的需要得到加强,积极追求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欲望渐增,获得外界认可和被欣赏的需要水平也在提高,学生责任承担的需要在自塑教育中能够切实得到满足;以及对学生以往的语文学习的经验得到激活、提高,语文知识的建构、学习和运用知识,认知与语文学习的策略科学改进,自信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都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3 小学语文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自塑个性
3.1新课程下小学语文课程观,强调培养儿童的自塑个性
新课程小学语文课程明确:“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小学语文课程教育教学观,促进小学生的个性发展被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已成为新小学语文课程的根本的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下,要求一线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个体意识、情绪情感和正确的价值观等内在因素所起的巨大作用。这也是小学语文课程较为显著的个性化特质。比如:在教学实践中课程标准强调“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的道德品质,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积极引导小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小学语文课程观念的实质是对促进小学生自我个性的尊重,也是对作为“发展中的人”的有益塑造。
3.2小学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能够促进小学生自塑能力的培养
新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理念明确: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构成教学的主体,二者之间应该是民主的“交往”与“对话”的关系。何谓“交往”,即“认为教学要建立在师生亲密友好交往之上的一种教学主张”。有教学实践经验的老师大都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应是存在多元的、综合的平等交流,只有建立这种平等、持久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不乏味,变得快乐。在小学语文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教师既肩负着“传递知识”的使命,还肩负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任务,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供学生能够自由地,以自己的爱好探索知识和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学习潜能有足够的信心,其次教师还要能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的空间,以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与学生进行教学交往与对话。让学生的精神生命得到自由的呼吸与滋长。
参考文献:
篇3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3-0105-03
语言是文化基石,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方面,语言是反映民族文化特征的一面镜子,其中既有该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背景,而且还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和制约,反映文化。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不仅语言、语言的使用与文化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语言学习本身也要受到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语言的教学要结合文化来进行,而不仅仅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形式结构体系内进行语言形式学习和技能训练。文化始终贯穿语言教学的背景,时时刻刻都会影响教学本身。在外语教学中,学习者得到的,不仅是语言,还有世界观,包括要了解目的语语者的社会文化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并增强学习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能力以及文化的交际能力。
一、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曹文曾将语言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探讨归为三个方面的内容,即教不教,教什么,如何教。通过胡文仲、束定芳等人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形式的文化内涵、文化对语言运用的制约、英语教学与文化等诸方面的研究与探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不成其为问题。在教学内容方面,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文化教学可以包括以下五个内容:语言交际(包括词汇、习语、语法、语篇修辞)、非言语交际(表情、眼神、手势、姿势、体距等)、交际习俗与礼仪(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送礼等)、社会结构与人际关系(家庭关系、亲戚关系、朋友和同事关系、社区关系等)、价值观念(个人与集体、人与外部世界、思维方式、知识与价值等)。这些都是和语言与语言运用关系较密切的文化内容,也基本上勾勒出了一个文化教学的框架。通过提高交际双方知识共享的可能性来帮助外语学习者与目的语的本族语者进行交流。以英语教学为例,在这样一个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与英语为母语者的成功交流,从而能够顺利地学习和吸收目的语文化。但是这样的教学目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发展要求。
现在英语作为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英语教学这种国际语言教学培养的英语学习者不仅需要与英语本族语者进行交流,还需要用英语同英语为非本族语的人打交道。同时,文化作为语言学习者身份构建的一个重要部分,轻易地摆脱母语文化的视角而进入另外一种文化是不容易的。所以由于文化差异而造成外语学习者遭遇冲突和困境也是不可避免的。以许国璋、曹文等为代表的人物主张文化教学的内容不仅应该包括目的语文化,而且应该包括母语文化。许国璋指出在英语教学中,不仅应注意英语国家的文化,还应注意我国自己的文化。在他提出的英语教学方案中,不仅包括英语语言文化内容,还包括母语文化内容。曹文总结分析了我国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两个层次,即文化知识层和文化理解层,为了达到文化理解,文化教学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目的语文化,还应该包括母语文化,以及其他文化的内容。这样的教学就不仅仅是要达到单向学习吸收目的语文化的目标,而是为了实现“双语以及多语文化的交叉交际”。从而使学习者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在目的语的文化里构建自己与之对应的交际空间,也就是说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样就对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达到这样的目标,解决之中的某些问题。可以借鉴科泰齐和金的“文化协同”理论。
二、“文化协同”理论简述
在跨文化交际日益复杂的时代,对不同文化的认知和敏感性对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外语教学课堂其实就属于一个跨文化交际的环境,所有的参与者(包括学生和教师)都带着各自对于课堂教学的预期。这种预期是具有深层次的本民族的文化底蕴的,科泰齐和金将其定义为不同的“学习文化”,在教师的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学都与特定的学习文化和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而不同的学习文化应遵循“文化协同”的方法,相互顺应、相互吸收、取长补短,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的。
科泰齐和金指出,“学习文化”是指语言学习过程中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行为活动框架,其中包括人们对学习过程中各个方面与各种活动以及学习与整个教育的关系等的期待、态度、价值与信念。学习文化构成了整个课程的隐匿部分,师生们的教与学都会在潜意识中受到特定学习文化的影响。而特定的学习文化则要受到它生长之中的特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他们通过问卷调查和采访问询等方法,总结比较了英国、日本和中国学生的不同学习文化。他们着重指出,不存在说哪一种学习文化优于另一种学习文化。不同的学习文化一般都更适应于它们各自植根其中的那个社会。此外,不同的学习文化也并非完全相互排斥,在有些方面,差异也可以被包容并结合在一起,这就是“文化协同”的过程。在他们对学生的调查中,中国和日本学生相比而言更注重以知识为中心,而英国学生更注重技能和方法;在“提问题”这一方面,英国的学生倾向于把“提问题”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方法,也就是所谓的启发式的提问,而中国学生经常在学习过程完成后才提问题,将其作为对所学知识的考察,而且在很多时候,他们会选择在课后单独向教师提问而不会像英国学生那样在课堂上大胆质疑教师;同样,在对教师的角色分析方面,不同于英国学生,中国学生很大程度上把教师认同为父母的角色,依赖于教师给予的学习指导,希望教师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趋向于中国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等级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较有权威性,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程有很大的决定权。而学生也习惯于在课堂上安静听讲,接受教师所传输的知识。
因此,基于不同的学习文化,课堂里学生的行为表现和教师对课堂学习的期待会产生距离,从而导致课堂中的不合作、不配合。在外语教学中,教师应该是处于目的语的文化氛围下,把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使其与所处的环境相协调,处理好不同学习文化的顺应过程,以避免或减少相互间的碰撞和冲突。特别是在引入一些根植于西方学习文化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和教学技巧等,如果不充分认识教学环境的特殊性,误解和冲突在所难免。外语教学要达到的目标不是让学习者成为单纯的模仿者,而是立足于自己的文化和传统,积极地进
入目的语文化,并始终保持跨文化差异这一意识。在学习和使用所学语言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文化协同”理论,努力做到既有自己的语言特色,又能充分实现交际的目的。
三、“文化协同”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根据科泰齐和金的“文化协同”模式,外语教学者对于学习者的本族语和目的语的文化环境要给以足够的重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在某些方面做出一定的调整和改变,以帮助学生在不丧失原有文化身份的同时接纳理解不同的目的语文化,并能准确、得体地用目的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通过“文化协同”模式的指导,来达到外语教学的目标。
1 处理好多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以英语教学为例,其文化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英语文化内容的多元化以及教学目标的本土化两者的关系。现在,在以英语为媒介的真实的跨文化交际中,很多的英语使用者是第二语言或外语使用者,他们有自己的母语文化背景,他们的交流对象也是如此。所以,国际跨文化交际的情景日趋多元化和复杂化。英语的使用也是如此,要与该国家或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包括它的语言环境相结合,经历一个语言与文化两个方面再生的过程。这样的英语应用环境决定了文化教学不能是简单的文化知识的积累,也不能仅局限于少数几个英语为母语的民族文化,而需要更注重交际能力的培养,培养学习者从多种角度判断和理解不同文化。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就要受制于诸多环境因素,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重视学习者的文化背景对选择和运用学习策略的影响,不能就文化差异达到某种程度的妥协,教学中难免会出现不合作的情况,从而影响教学效果。所以,要从科泰齐和金所提出的“文化协同”的理论出发,与具体的语言教学相结合,来取得文化上的双赢。
篇5
随着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知识及其结构研究成为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舒尔曼指出:“倘若要推进教师专业化,就必须证明存在着保障专业属性的‘知识基础’,阐明教师职域里发挥作用的专业知识领域与结构。”我国以往的研究大都局限于把教师作为抽象群体来探讨,针对特定教育层次具体学科的教育情景,比较扎实地就某个层次具体学科教师知识结构进行研究的甚少。本文将着重说明我们对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认识以及这方面研究对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的启示。
一、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及其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地区小学实行分科教学,小学教师以一门学科教学为主,兼教其他课程。小学语文教师是指以教语文为主的小学教师。小学语文教师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必备条件,包括各种科学文化基础知识、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专业知识、课堂情景知识、个人教育教学经验等。根据不同功能,我们把小学语文教师知识分为四个层面: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这四个层面共同构成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
1.本体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指语文学科知识,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教什么”或者“用什么去教”。它是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中最基本的部分,是任何小学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根本,故称为“本体性知识”。当前,既有的以“字、词、句、篇、语、修、逻、文”为主体的语文知识受到普遍质疑,小学语文教师到底应具有哪些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界尚缺少研究和明确定论。我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主要是学习听说读写的言语实践活动,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必须适应这一需求。就数量而言,它应比小学语文课程内容要宽广得多;就内容而言,它应以言语学知识为核心,包括语言学、言语学、文学等领域的知识。其中,汉字学、教师口语、写作、阅读与鉴赏、广义修辞学、儿童文学等与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处在突出位置。
2.条件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指一般教育理论和语文教育理论,包括指一般心理学、教育学、教学法,儿童心理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等学科知识。这种知识涉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教”语文的问题和“怎样”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解释语文学科知识的问题。语文教育学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条件性知识的中心,它下通普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上达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语文教育技术学知识,对条件性知识起一种统摄和渗透作用。语文教育史、语文教育科研方法知识对教师知识发展机制的建构具有重要意义,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重要组成部分。
3.背景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是指科学与技术、人文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领域各种学科文化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这种知识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一个知识背景和平台,能够促进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小学语文教师兼教其他课程,某些背景性知识就转化为相应学科的本体性知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除了教语文,还要承担全面育人的任务,教师背景性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对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就内容而言,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主要是和学生生活、小学教育教学有密切联系的各学科基础知识和动态知识,各学科高深的专业知识对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并不一定会起作用。
4.实践性知识
小学语文教师实践性知识是指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知识,是教师对语文学科内容的特定理解与高度个人化的语文教学经验。这种知识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实际上教什么”和“实际上怎么教”的问题。就产生过程而言,它主要是以语文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为基础,经由教育实践摸索而形成的。就内容而言,它是一种依存于教育情景的经验性知识,是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的特殊整合,既包括对语文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和一般文化知识的理解、运用与扩展,也包括教师个人经验的积累、感悟。就功能而言,实践性知识在小学语文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小学语文教师真正成为专业人员的核心基础。
应该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实践性知识是相对于理论性知识而言的,它与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理论知识、一般科学文化知识并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分类,只是因为它地位特殊,所以特地列出加以强调。当我们将实践性知识与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相提并论时,其他三种知识特指理论性知识。
二、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殊性除了构成要素具体所指与其他教师不同外,在知识的分布、结合等方面也表现出自己的特征。
1.小学语文教师背景性知识要宽广一些
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对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尝试。小学教育要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必然具有综合性和多质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语文素养包括语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在我国大多地区小学语文教师往往兼教社会或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更加广博的背景性知识。这是小学语文教师与中学教师、尤其是与大学教师知识修养的重要区别之一。这个特征也决定了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必须是“宽口径、厚基础”。
2.小学语文教师本体性知识要求相对降低,条件性知识要求相对提高
教师专业性相对不同层次的大学、中学、小学教师来说,要求是不同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师的语文学科知识尤其是语言学、文学理论知识可适当降格处理,不必达到中学、大学教师知识层次。因为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都表明,对于特定学段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本体性知识达到一定程度即可,多了对教育教学不一定起作用。相反,由于小学生年龄小,思维尚未充分发展,理解能力与接受能力相对比较差,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年龄特征,运用教育理论将语文知识的“学术形态”转化为小学生容易接受的“教育形态”,对教师教学技能性和艺术性要求相对中学、大学教师来说,不是降低了,反而是上升了;与之对应的条件性知识要求也相应提高。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不一定能教好小学语文,成为出色的语文教育行家,此为原因之一。
3.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具有突出的综合性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从整体上看,应该是以宝塔型为主体的网络状,宝塔底层主要是由各学科基础知识、动态知识构成的背景性知识,中层主要是语文学学科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中心和上层则是实践性知识。各个层面的知识互相渗透,融为一体,构成立体的网络化的知识结构。相对于中学、大学教师来说,小学语文知识结构综合性更为突出,这与小学语文教育特征是分不开的。小学生思维尚未细致分化,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是整体化、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是综合运用各类知识来实施教学、处理教育问题的。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小学课程综合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也愈来愈呈现综合化趋势,因此,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合理的知识结构必须具有突出的综合性特征。
三、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的启示
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研究为我们重新认识小学语文教师职业,改革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1.合理设置小学语文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方案
目前我国中师教育已经淡出历史,小学语文教师由高校来培养。高校培养小学语文教师的模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依托高校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来培养,注重条件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教育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课程内容多为原高师教育系课程翻版,远离小学教育和语文教学实践;本体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二是依托高校文学院来培养,注重本体性知识传授,与之对应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类课程门类多,课时多,不足之处是条件性知识、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毕业生难以很好适应小学语文教学实际需求。三是依托由中师升格的高校初等教育学院培养,注重背景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教育技能训练,毕业生能较快适应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学;不足之处是他们条件性知识、本体性知识相对其他两种培养模式的毕业生来说,达不到相应层次,在小学语文教师招聘考试笔试阶段可能难以胜出,在职后专业发展方面可能存在后劲不足问题。
依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来看,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综合培养、分向(科)发展”课程设置方案方向是正确的。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关键问题,一是课程结构比例,二是课程具体内容构建。课程结构比例包括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不同层面相对应的语文学科课程、教育理论课程、通识课程、教育实践课程之间合理比例,以及同一类别内不同课程之间结构比例。有的学者指出,本专科小学教师教育课程设置要采取“四三二一”模式,即学科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教育专业课程、教育实践课程的课时比为4∶3∶2∶1。到底什么比例才是合理的?至今还没有取得共识。关于课程具体内容构建问题,我们认为,要密切联系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注重学科知识整合。近年一些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开设“科学与生活”通识课程,将与学生生活、小学教育密切相关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整合起来教学,对拓展学生背景性知识产生良好效果,是一种有益尝试。
2.加强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学科建设
目前小学语文教师主要依托小教(中文方向)(或综合文科,下同)专业来培养。从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来看,小教(中文方向)专业与传统的汉语文言专业或教育学专业不同,是一个需要多学科支撑的专业,如语言学、言语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理学、史学、体育学、美术学、音乐学等。学科是“源”,专业是“流”,小教(中文方向)专业特点,决定了需要一支学科相对齐全的教师队伍,来加强相关学科建设,为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中师教师队伍涉及文、史、哲、理、化、生、外语、数学、地理、教育、心理、信息技术等学科。中师并入高校,为培养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至于能否做强,还有待于依托高校力量,对原中师教师进行培养、提升,促进他们专业成长,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科建设。应该注意的是,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学科建设应围绕“语文教育”关键词来进行,初等教育学与汉语言文学嫁接处的空白领域应成为研究重点,初等教育学、语文教育学、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应作为重点建设学科,依托高校一级学科优势做强做大。如果学科建设质量上不去,小教(中文方向)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必将失去活力和后劲。
3.深化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许多方面,这里根据小学语文教师知识结构特征强调两点:
(1)实践取向。小学语文教师是在小学教育一线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实践性知识在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决定性作用,学了教育学、心理学还是不会教书,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不是凭空产生,它有赖于教育实践磨炼与提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教育必须坚持实践取向,将教育实践贯穿于职前培养的全过程。具体做法:一是每学期安排师范生下小学教育见习、实习,熟悉儿童和小学语文教育实际;二是改革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将案例教学、微格教学、试教法、说课活动引入日常课堂教学中,促进理论性知识向实践性转化;三是重视师范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师范生是实践性知识的建构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反思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实践性知识建构的效率和质量。
篇6
模因论是基于达尔文进化论观点解释文化规律的一种新理论。模因是模因论的核心术语,是指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的文化的基本单位。1999年布莱克摩尔在《模因机器》中拓展了模因的概念范围,认为“任何一个信息,只要它能够通过广义上的成为‘模仿’的过程而被复制,它就可以成为模因了。”、模因具有复制的真实性、多产性、长久性三个特点。
(二)模因的四个阶段
1.同化
指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像病毒一样能够传染宿主,被宿主注意、理解和接受。要实现同化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个体必需和模因载体有接触,通过思考重组现存认知因子,进而独立发现模因。二是所呈现的模因必须为宿主所注意,如果不能够吸引宿主,那么这个模因同样很难进入到其认知结构中。
2.记忆
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停留时间越长,感化宿主的机会就越多。这决定于模因的重要性和实用性,重要性和实用性越大,重复的频率就越高,在宿主的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就越易度过遗忘期进入到长期记忆中。
3.表达
指在与其他个人交流时模因必须从记忆模因中突出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的过程。它既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潜意识的。模因最突出的表达方式是话语,此外还有文字、图画、行为表情等。
4.传播
宿主需把获得的模因以各种媒介传播,这种媒介可以是声音的、视觉的、形象的或其他介质的。模因就像病毒那样传播,从一个宿主过渡到另一个宿主,从而完成模因复制的整个过程。不断变化着的形态会出现模因变异,但始终保持其固有的性质。
二?模因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启示
(一)模因论与中学语文习得的对应变体
学习本身就是在模仿的基础上的灵活创新并传播,这与模因的概念是相似的,从模因传播类型特征传播的四个阶段的了解我们发现其与中学语文习得有密切联系。语文习得过程实际也是作为模因从一个宿主(或教师)传播到另一个或众多宿主(学习者)的过程。语文知识输入也就是第二语言信息通过模仿输入给宿主,知识被宿主注意到而输入即同化的阶段。完成了同化阶段,那些特点明显的能够被学习者理解的的模因才能吸收纳入到学习者的认知体系中,这个过程也就是被理解的输入。然后,那些复制力强、保真度高、具有独占性的模因被记忆选择并且长期保存下来,也就是语文知识中显性知识被记忆选择而隐性知识则较难在记忆中保存,甚至被遗忘。再通过话语交际书面表达等形式使知识模因从记忆中突出转化为被感知的有形体传播给另一个宿主,完成了整个传播也就是输出过程。
(二)模因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具体启示
模因的四个阶段周而复始,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断开。通过前面对模因四个阶段的了解,我们得到了如下启示:
(1)知识的输入与输出并重。模因论提出知识的输入使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成为可能而有效的输出即学生对语言模因的灵活应用才是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得以实现。因而:在词汇教学中既要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所讲的词汇,又要积极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词汇。在语法教学中,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正确的使用语法表达句子,实现交际功能。
(2)丰富同化方式,强化记忆。美国语言学家克拉什的输入假说理论是语言习得研究中论述最全面影响最大的理论。因而,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来考察中学语文教学,同化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以要充分注意同化的重要性。充分的同化应注意以下三点:
①模仿对象的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所呈现的信息能够吸引学习者时,学习者才会集中注意力达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师应想方设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让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让学习者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促使学生成功地对语言模因进行复制和传播。
②模仿对象的可理解性。在前面提到同化有两个条件,首先要接触到新的个体被新的个体所接受、认可。从模因论的视角分析,大部分教学内容如词汇、阅读、写作教学等就是被模仿和复制的对象,所教学的内容必须被理解才能够复制和传播。
③模仿过程中足够的输入量。在语言模因复制的过程中,要让学习者对模仿的事物接受足够的输入量,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通过强化让习得者在不断拓展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熏陶和感染。
篇7
语文教学的内涵很宽,近些年来,语文教学不断地整合、分歧,再到整合。如今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面,缺乏科学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学活动封闭性强,开放性弱。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把语文教育禁锢起来,灌输知识多,培养能力少,人文性内容有所流失,忽略了学生接受人文性内容熏陶的整个心路历程。
多元智能理论是智能开发的重要理论,它对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一、树立科学的现代教学观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一名教师的知识面、个人的素养以及人格魅力对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科学的教学观会引导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全方面发展。
二、把握学生差异,合理设置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智能具有差异性,既有个体本身的差异,也有个体之间的差异,但各种智能只存在领域间的不同,而没有级重之别优劣之分,更没有好坏之差。各种智能以潜能的形态存于人们头脑中,每个学生都存在可以发展的潜能,若给予鼓励机会环境,几乎每个人的一切智能均可得到相当高的发展,且可以远远超越人们所预期的境界,故教学目标的设置要具有差异性。
三、通过多种形式发展学生各项智能
语文素养主要培养学生读、写、说、听等语言能力,这些能力的学习与学生的语言智能关系最密切,但语文学习不仅仅与语言智能有关联,还牵涉到其他多项智能。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多元智能理论,使用各项智能协作参与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迁移各项智能。为语文教学所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有机会展示自身的长处,因而降低教学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四、引导学生感悟人文内涵
针对语文教学而言,教学中语文最深刻的本质属性是“人文性”。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充分了解语言学科的这个属性,“人文性”主要体现在文史作品中所含的思想价值、人类情感、意志信念、精神品质、人生思考之中,这类内容实际上是人本应具有的,只是通过人文教育来唤醒它,对学生来讲是从内到外的教育。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的语言智能有欣赏语言的深层内涵的能力。所以小学语文应着重于通过文学作品的人文内涵的熏陶,完善自己的人格、满足学生丰富自己的感情、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等需要,小学语文要从人文的角度去观察和解读课文,建立起学生通向课文中人物内心的桥梁,要让学生用自己的心灵体验人物形象的思想、心理、情感及其变化过程,走入作品中人物喜乐、愤怒、苦愁、悲哀的内心世界,捕捉到作者熔铸于作品之中的情与意,并获得与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从而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收到潜移默化、春风化雨之效。
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是多元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已的优势智能,因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片面地依靠学生考试的成绩,在语文课程上格外明显,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应仅停留在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上。学生的语文成绩应由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两个部分组成,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为上课的表现,活动的参与情况,作业的完成比例等方面组成。同时平时成绩不应由教师一个人决定的,而应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评价,小组内相互的评价,以及其他小组的评价,还有教师的评价等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定。通过这些评价方式既避免一张试卷定成绩的情况,同时还能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智能水平,这样教师可以据某个学生的弱项和强项,为该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和发挥他的强项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使学生可以更高效的学习。
如此,我们所建立的评价体系要超越以往传统的静态的评价标准,用相对动态化、社会化和情境化的评价体系来衡量教育教学的质量。评价的方式有很多,如建立语文学习档案袋,然后通过整体分析,描绘出一个学生的智能发展曲线。实行分层制评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评价。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元智能理论对发展学生各项智能、提高其教学效率具有一定的成效,所以这种教学理念有巨大的推广意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会存在一些困难,并且笔者的研究也比较粗浅,这样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地研究和探讨。(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注解:
①沈致隆.多元智能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前景初探[J].比较教育研究,2009(03):19~20.
②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01):78.
参考文献:
[1]霍华德加德纳.智能的结构(20周年纪念版)[M].沈致隆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78.
[2]王树洲.试论多元智能理论的价值与意义[J].教育评论,2010(04):24.
[3]张蕴兰.探讨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走向[J].学科教学,2009(12):108.
[4]陈英.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的把握[J].聚焦新课程,2010(04):34~35.
[5]隋福泰.当今小学语文教育问题初探[J].科教研究,2010:72.
篇8
《语文新课程标准》是指导小学语文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路标。语文新课标特别强调:在语文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语文的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是我们学习美国教育所移植的一种学习方式,由于国情和社会制度不同,学习起来难免会产生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反复论证,逐步解决。结合我们的实际:我就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问题作一些探索,并作一点浅见。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教师
既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综合性的学习,那么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具有综合性的素质。综合素质无论指在小学语文方面的“听、说、读、写”都要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并且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套办法与经验。既自己懂行,而且能够指导学生学习。教师应起到积极组织和指导的作用,只有这样,学生综合性的学习才能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目前学校里的教师,多是单科制,教语文的就懂得语文专科知识,对于其它的数、理、化、图、音、乐等知识了解得不多,致于其它学科的专项技能掌握更少。现在,一些发达城市,例如:深圳,对教师的学历要求甚高,小学教师要求本科化,中学教师要求研究生。因此,高学历带来一些好处的同时,也给综合性学习带来不理想。众所周知,本科以上的教育基本是专才教育,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均是熟悉其某一专业的人才,而不是知晓各专业的通才。而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以某种程度的学科的学习作为基本条件,强调学科之间的联系。因此,知识必然是综合的。如:办“手抄小报”。该项学习活动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要指导学生完成此项任务,教师就必须从听、说、编、写、画、评等这几项综合知识人手,教师就必须具备这几项的知识才能,这不仅仅要求教师应有的语文素质,还要求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因此,笔者认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主管部门或教育行政部门应认真考虑、妥善安排时间,有组织地、有计划地让教师除了加强本专业的不断进修外,同时还应该努力学习其它专业的知识,掌握好教学的技巧技能,这样在小学语丈的综合性的学习之中,教学质量才会提高。
二、语文教学要努力开放社会的文化资源
语文的知识来源于现实,又服务于现实的社会。语文知识是人生体验的总结。语文知识往往和社会生活,紧密的联系着。综合性学习如果只是围绕着课本转,那么就会使充满智慧的学习方法缺乏灵性。开展综合性的学习,我们应该努力开放社会文化资源。比如实现课内外教学联系,密切社会图书、报刊与学生的联系。在小语的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可以教方法,引导组织学生深入社会采访、调查,将语文知识运用实践,不断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质。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
在综合性的学习中,我们应该改革现行的考试方法。
篇9
由此可知,孔子重学也重思,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缺一不可,是紧密结合的统一体。以学促思,以思导学,将学习和思考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将学习效果最大化最优化。这是先贤圣人的智慧结晶,经过几千年的岁月淘沙,对我们当今的语文教学依旧有一定的启示。
二、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困境
教学改革以来,经过相关人员的不懈钻研和实践,语文教学情况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也不得不承认,当下的语文教学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首先,学生的问题意识薄弱,思考成惰性。在和一些语文老师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人都会提到说每次上课都是老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却很少主动提问,即使给学生提供了质疑的空间和时间,大部分学生还是默不作声。语文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事情,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和教师、学生都有关系。或是教师没有提供足够的提问时间,抑或是教师在无意间打压了学生的提问热情,但也可能是学生本身就不愿思考,不愿依靠自己去发现问题。
其次,语文课堂中师生真正的交流互动较少,有时甚至流于形式。语文教学,不可能是教师的独白,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真正有效的互动,启迪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成长。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语文教师,尤其是新手教师,将知识传授摆在不可动摇的第一位,上课过程中必须按部就班,将所有准备好的知识倒给学生,一旦有学生的回答或表现偏离了教师的原定轨道,教师一定会想方设法强行扭转。客观地说,传统的“教师中心”课堂,能给学生提供最系统全面的知识,有其他教学模式难以超越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抑制,同样也是不容无视的。有时候教师并没有真心诚意地想要和W生交流,只不过是出于新课标的要求,因而每节课必须和学生象征性地互动一下。实际上学生在长久以来的教学过程中也深谙了教师这一套,因此师生互动总是显得不尽如人意。
最后,语文教学本该是生活的一部分,但我们常将变动不居、丰富复杂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分离出来。“教材不是学生必须完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探索新知识的一种媒介。”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没有和鲜活的生活世界联系起来。我们给学生提供的多是间接经验,直接经验较少,这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自身生活脱节的弊端。
三、“学思结合”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孔子的“学思结合”思想,主张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善于学习的能力,同时也要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这和新课程提出的“思考、领悟、质疑、探究、发现、创新”课程目标相契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对于解决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有举足轻重的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第一,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意识。教师要转变自身角色定位,从一个提问者变为引导学生提问并欢迎学生提问的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由表达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认识到思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将学习和思考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统一起来,教学效率才会提高。开放提问时间,尊重学生答问,让学生敢问;以教材为依托,利用情境设疑,让学生会问;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尝试自己思考,使学生善问。当课堂中出现暂时的沉默时,不要急着去打破沉默,让学生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充分思考一个问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此方有效果。
篇10
1.自动性:在没有意识努力的情况下,发现任务的隐含规则和潜在结构,无需人们有意识的去探索。
2.抽象性:通过内隐学习得到的规则,很难用语言来揭示出来,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即“我们所认识的多于我们能告诉的。”
3.高效性:内隐学习无需消耗大量注意资源,心里容量大,它能在瞬间依靠直觉、灵感等方式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内隐性学习理论强调学习主体的无意识性,即主动性。这一理论从另一个角度,对教师改善教学方法,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语文内隐学习的重要性
语文内隐学习就是要把汉语文的特点,内隐学习理论的精髓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无意识心理学的角度探讨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的新境界。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见,语文教学具有很强的文化性、人文性。语文课文的选文都体现了,人类优秀的文化、思想、情感,这些方面都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的思想、人格、情感、人生体验等进行全面的建构。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的教师一味的采用说教式的方法效果反而会不好,如果我们的教师采用“润物细无声”式的熏陶、感染的方法,让学生在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环境中,在一种无意识的心理状态下,感受语文的独特魅力,教学效果会更好。
语文内隐学习强调学习的无意识性,熏陶感染式的教学方法。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恰恰与此相反。主要表现在:过分注重外显性的效果,语文知识成了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考试成绩成了最终的指挥棒,教师追求立竿见影式的教学方法。内隐性的效果则被冷落。
三、内隐学习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优化语文学习环境。
语文学习需要一个多极的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要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兴趣爱好、学校的教学计划,为孩子量身制定一个培养计划,家长也要尽量让孩子在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环境中学习,也要多与孩子一起看书、交流感受;良好的校园、班级环境: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因此,学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文明、文化、乐观、积极向上的客观环境,教学环境:语文课文是精神、文化的载体,这使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这就在语文教学中形成了一个感悟的过程。学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淡泊功名利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学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忘我奉献精神、为百姓疾苦拼搏的博爱境界;优秀的语文课文也包含着世人深刻而独特的人生体验,多少人曾为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而感叹年华易逝,为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奋发,为李煜的“一江春水”似的愁绪而流泪,为宝、黛的爱情悲剧惋惜,为祥林嫂的不幸感到震撼、为鲁宾逊的坚毅感到钦佩。这些独特的人生体验必将会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
其次,加强语文实践教学。
重视语感教学。汉语言文字不同与西方文字,表现在它有很强的形象性、意会性等特点。因此,语文内隐学习强调语感教学。语感是很难用语言解说的一种心理品质、语言素养,它的养成过程是模糊的、难以用意识控制的,是在不断的语言实践中慢慢形成的,这其中获取的知识也是内隐的,就像我们熟知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可见,熟读成诵的过程,也是情感、思想、文化的积淀过程,更是形成内隐记忆、获取内隐知识的过程。作品中,诸多的语文养料保鲜在具体的语言材料中,内化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在大量的语言实践过程中,会自动的转化为语文能力,这所有的过程都是内隐学习的过程。
第三,改变作文教学策略。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在作文教学中,但收效甚微。学生们一提到作文也是觉得无从下手。作文写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实践活动,这既需要显性学习学到知识,更需要隐性学习学到的知识。这里着重探讨隐性学习及知识对语文作文写作的意义。
篇11
(一)教师道德人格不健全,对学生道德形成起负面作用作为学校完成德育功能的重要角色——教师,其自身的道德人格对学生起着关键作用。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身教重于言教,这是作为教师都应该懂得的道理,而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力量。但是,现实情况是,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没有起到示范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自身道德修养不高,对教师角色缺乏必要的认知。在日常教学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一些陋习,如说脏话、随地吐痰、上课迟到或旷堂,随意接打手机,和学生一起在背后议论并歪曲批评其他老师,对社会经济地位高家庭的学生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学生区别对待等,给学生起了反面示范作用,并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其次,不懂得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教育理念、教育手段和方式存在问题。有一些教师在职前没有受到过专门培训,更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相关理论和知识,不懂得教师的示范性这一重要特性,单纯的以为教师就是给学生上课,就是教书本知识。尤其在德育工作这一方面,更是显得差强人意。主要表现在:有的老师要求学生上课不迟到,自己反而迟到;要求学生要讲文明礼貌,自己反而动不动脏话连篇;要求学生要团结,互相帮助,自己反而在学生面前揭其他老师的短,批评或变相批评其他老师。试问,作为教师,连最基本的“身教重于言教”的道理都不懂,还如何当老师?
(二)家长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引导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道德素质对孩子有直接影响。“从学生的身上能看到父母的影子”,但现在确实有一部分家长的道德素质不高,对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也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阻碍和困难。事例5:“说脏话现象”一直是班主任最头疼的问题之一,不论男生还是女生,十分严重。有的学生课下在班级或走廊大声说脏话,都不觉得有错,甚至有的学生上课也能蹦出一句脏话,却浑然不知。通过这个事例,我们有必要反思学校德育工作是否应该把“家长德育”纳入德育工作轨道,通过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提高家长道德素质,只有学校和家庭建立起合作、联合机制,才能使德育工作更见成效。
篇12
《论语》中孔子讲“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时反对“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子一方面强调多向别人学习,同时又肯定了共同学习的必要,这正是现在提倡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因为学生的情感阅历还不够丰富,需要教师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给学生以引领;同时,最关键的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这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是一致的。
在作文课上,教师要把自己放在学生的位置上,亲自下水写作,体会学生作文的感受,因为每一次写作的过程,就是一次完整的思维过程。作文讲评,可以分出几个小组,根据老师的批改,阅读互评,并在课堂中对优秀作文加以点评。也可以把教师的作文通过投影展示给学生,和学生一起谈自己的写作思考过程以及应该改进的地方。作文教学是一个师生活动、合作探究的环节,因为一个“只说不练”、形成定势的教师,教起作文来必定是没有说服力的。亲自下水作文会从宏观上把握写作的流动过程,会以自己的写作实践把学生引进写作之门。这样的教练,专业性更强,示范性更强。这就是教师的精神引领作用,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是学生之间合作讨论、撞击思想火花、共同提高的过程。
《论语》中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一种启发性的教学理论,一直被后世教育所推崇。而在“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的情况下,孔子不是放弃不管,而是“不复也”,也就是不在举一反三这个层面上反复,而是改变教学方法,重新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消除学习中遇到的障碍,最后使学生较为顺利地进入“举一反三”的境界。
篇13
的实用性、职业性特点;第二,中职学校对语文教学不予重视,少开甚至不开设语文课程;第三,师资水平不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语文教师普遍缺乏专业的课程知识。
二、中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从学历层次来看,属于高中阶段,但由于当今中职学校招生的特殊性,中职生不论是学科成绩还是思想品德、人文修养等方面都不如高中生。这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学懂要求与难度远远高于普通高中的专业课程,谈何容易。由于中职生语文基础比较差,大多数学生连词都不能正确理解,句子也看不懂,段落更是不能归纳出中心思想。因此,连语言这个工具都不能很好地使用的中职生,要对他们进行高深的专业学科教学,首先一定要突破他们的语言文字这一关,这是所有专业课程教学的起点;其次,要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对他们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
三、中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方法
1.与文化课程的相互渗透
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课程大致包括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与德育等课程。语文与英语同属语言教育体系,虽然教学重点不同,但教学目标大体相同,都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与英语教学的相互渗透应当说是最自然、最全面的,不论是教学思想,还是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都可以进行多方面的相互渗透。语文主要培养形象思维能力,数学则主要培养抽象思维能力,但数学教学与语文教学的相互渗透,也是明显的。例如,在对数学公式与数学原理等背景知识的教学中,采用语文教学法中
特有的情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就能大大加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形象性与艺术性;在对语文词汇的教学中,运用数学游戏法等进行教学,就能更好地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语文与计算机应用课程的相互渗透,表现也特别突出,如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中,特别是在文字输入、文档处理软件等的教学中,与语文相结合,教学效果就会事半功倍,而且,对一般文字输入与文档处理软件等的教学,完全可以由语文老师代替计算机老师。语文教育的任务之一是加强学生道德品质修养,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水平,而新的德育课程,不管是四门必修课还是一门选修课,从德育的目的性来看,语文教学与德育教学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关系,可以比喻成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语文教育是全面的、广泛的人文思想品德教育,德育只是语文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局部的人文思想品德教育。
2.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
语文教学与文化课程教学的相互渗透,还不能充分说明语文
教育对各学科渗透的特殊功用,只有语文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相互
渗透,才能更加突出语文教育的基础性与工具性地位。特别是语文教学如何与理工学科的相互渗透,已成为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关
键,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便于说明语文教育怎样与专业课程相互渗透,下面重点从语文教学与理工学科教学的相互渗透中加
以说明。
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可以渗透专业学科教学。例如,在进行说明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把学生引到实验室、实习车间或者实习工厂。首先,语文老师指导学生对车床等机器设备进行细致的观察,然后,按说明文的教学方法,以特定的机器设备为教学对象加以教学;最后,再要求学生针对机器设备的结构、性能、特征、用途等写成说明文。这种对机器设备的直观教学,是语文教学与理工学科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学效果特别显著。在进行应用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或者参观自然学科的科研活动,针对具体的科研活动或科研项目展开深入讨论,然后写出一系列应用文。在对其他文体或文学作品进行教学时,也可以把相关的专业课程知识恰当地引入课文中,做到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文理合一。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渗透语文学科教学。例如,专业老师可以采用语文教学法,先从字词、概念、专业术语、基本原理的理解与掌握入手,突破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可像语文老师一样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归纳出章节的中心大意,从而让学生抓住学习的重点难点。在进行整体教学中,还可运用语文教学有的情感教学法、情景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快乐教学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把生动的形象渗透到抽象的、枯燥的专业教学中去,这样,学生就会对枯燥无味的专业学科产生浓厚兴趣,从而快乐地
学习。
四、中职语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的师资要求
1.对语文教师的要求
中职语文教育对其他学科的渗透,重点在于中职语文教师要更
新观念,提高认识,真正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为专业教学服务。这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中职语文教师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而且还要具有比普通高中语文教师更加广博的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特别
是一定要具有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学科相关的知识。语文教师只有对任教专业的全部课程有了较深刻的了解,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因此,语文教师对专业学科不闻不问的观念应彻底改变。
(2)造就“双师型”语文教师。中职语文教学的职业性特征,要求中职语文教师,最好是具有理工科类技能的“双师型”教师。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人才引进上要拓宽渠道,可从社会上引进有企业实战经验的非中文类专业教师从事语文教学。
(3)对中职语文教师进行专业课程培训。中职语文教师首先要了解专业课程的名称、性质以及专业课程的发展史,然后要较深入地了解专业课程中的基本术语、基本原理等,并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非常熟悉。通过这种培训,语文教师对专业学科就有了较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对专业学科的渗透。
(4)中职语文教师教学方法的改进。中职语文教师要紧密联系专业课程的要求开展语文教学,特别是在对职业模块的教学中,一定要从专业学科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把语文的工具性直接应用到专业学科中去,这也是“相似性区域”教学原理的直接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