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数据理论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育苗方法
1.1扦插育苗
榉树资源稀少,生产上可采用硬枝扦插和绿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的枝条取自一至二年生健壮枝条,插穗长度10~15cm,粗度0.5~1.0cm,每个插条上至少含有2个以上健壮饱满腋芽,时间以春季扦插为好,其平均成活率可达16.7%;扦插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使插条生根率达到80%以上,当年苗高可达50~180cm。绿枝扦插宜在6月上旬进行,自母树年龄较小当年生半木质化的粗壮嫩枝上剪取带2~3片叶的插穗,迅速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做到随采随喷水,随用生根剂处理,随扦插。扦插苗床基质以蛭石、河沙等为宜。扦插密度以插穗间枝叶互不接触为宜。插后喷水1次,上罩塑料膜弓形小棚,再搭起1.2~1.5m高的框架,用草帘或遮荫网在上方和两侧遮荫,保持20%~30%的透光率。扦插前期要做好叶面喷雾保湿、消毒防病、通风换气和喷水降温等工作;中期要以揭除薄膜和逐步移去遮荫物炼苗为主;后期做好消除杂草、施肥等。
1.2嫁接育苗
选择一至二年生、地径1.5~2.0cm的白榆实生苗作砧木,以一至二年生的榉树枝条作接穗,在树液流动季节进行嫁接,嫁接可分枝接和芽接2种。枝接一般在4月进行,操作时可用劈接和皮下接方法。适时嫁接、避开连阴雨天气、接穗削面光滑平整、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对准、绑扎适度是影响嫁接成活的关键因素。芽接宜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进行,方块形芽接比“J”字形芽接为优。为提高嫁接成活率,嫁接时要将塑料薄膜带轻轻插入接穗芽与皮部内皮层与砧木密接,在操作技术保证的情况下,榉树嫁接成活率一般在80%以上,枝接当年生长量80~160cm,地径0.8~1.5cm左右。
1.3播种育苗
榉树种子采集时间常在10月中下旬,采种期3周左右,选择树龄30年以上,结实多且籽粒饱满的健壮母树,在果实由青色转为黄褐色时进行采种,采得的种子去杂阴干,装入布袋或麻袋贮存备用。播种分秋播、冬播和春播。秋播需随采随播,发芽在翌年3月上中旬,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较高,苗木生长期长。春播宜在雨水至惊蛰时进行,最迟不得迟于3月下旬,播种量150~200kg/hm2。当年种子翌年播种,发芽率高。为了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可对种子进行选种、浸种、消毒、催芽、低温存积处理等。播种后,25~30d种子发芽出土,应防止鸟害。出苗后要及时揭草炼苗。幼苗期应及时间苗、松土除草、灌溉追肥。此外,榉树苗期普遍有分叉现象,应在苗期进行修剪,蓄好1个主干,以利干形通直。
1.4组织培养
利用大叶榉树未成熟种子的胚依次在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壮苗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上培养,可生产出3~5条不定根幼苗,生根率达30%,生根幼苗移植到温室花盆中成活率在50%以上。日本在榉树组织培养方面成功较早,有许多可供参考的经验。
2造林与管理
造林地宜选择在坡度30°以下,低山丘陵区土壤肥沃、保水较好的群山中下部、谷地、溪边。采用全垦方式整地,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3月上旬左右,选取无风阴天或小雨天气,用榉树一年生实生苗栽植,栽植前用10%~15%的过磷酸钙泥浆沾根,以提高成活率。栽植时要根舒不弯曲,严禁大土块和石块压在根部,回填土要实,深度为苗期地面与地相接触处印痕之上3~6cm为好。栽植密度可为1.6m×1.6m或2.0m×1.6m。另外,可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栽植不同的树种。如山顶、山脊可栽马尾松、栎类,山脚、山腰栽榉树,形成马尾松、榉树、栎类块状混交林。在立地条件好的山坡中下部可栽植榉树与山杉木行状混交林。苗木栽植后,前3年,每年抚育2次,分别于6月和10月进行。随时注意培蔸、抚正,剪去干上丛生小枝,将分叉株去除弱的分支,每年
篇2
在授课过程中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技能素质。在所有授课过程中,通过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及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及管理,讲解数据库理论知识,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1.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网络数据库中的案例来源于企业真实项目,通过分析讨论,学生会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活跃了课堂气氛。例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引入东软等公司真实项目员工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网上购物系统数据库设计及实现等。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同时,学生是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接受并积极去探索,便于学生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相关问题,通过认真思考,提出解决办法。
1.3较强的实践性
案例式教学过程中所选的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际项目需求相结合,所学案例要具有准确性及代表性,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对案例中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应有较深刻的认识,选择适合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案例。所选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践项目相结合,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具备一定难度的案例,激发学生进行深入仔细地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便于对这些难点和重点问题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2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通过一个个典型案例,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举一反三,对案例进行完善和扩展,符合高职院校对学生能力培养要求。案例式教学实现了教学相长,即教师在教学中不仅是讲授者和组织者,而且是讨论中的一员,通过交流,产生思维共振和学术共鸣。学生的思维如果都活跃起来,他们在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往往会超越教师,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学习成为可能。合理运用案例教学法法,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对生活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运用已有的能力解决它,为学生提供在“做”中“学”的学习机会,为以后更快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3
一、数据挖掘概述
(一)数据挖掘技术。数据挖掘是指从大量的、不规则、乱序的数据中,进行分析归纳,得到隐藏的,未知的,但同时又含有较大价值的信息和知识。它主要对确定目标的有关信息,使用自动化和统计学等方法对信息进行预测、偏差分析和关联分析等,从而得到合理的结论。在档案管理中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能够充分地发挥档案管理的作用,从而达到良好的档案管理工作效果。(二)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主要方法有以下几种:1.关联分析。指从已经知道的信息数据中,找到多次展现的信息数据,由信息的说明特征,从而得到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特征。2.分类分析。利用信息数据的特征,归纳总结相关信息数据的数据库,建立所需要的数据模型,从而来识别一些未知的信息数据。3.聚类分析。通过在确定的数据中,找寻信息的价值联系,得到相应的管理方案。4.序列分析。通过分析信息的前后因果关系,从而判断信息之间可能出现的联系。
二、数据挖掘的重要性
在进行现代档案信息处理时,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其管理的要求,数据挖掘技术在这方面确有着显著的优势。首先,档案是较为重要的信息记录,甚至有些档案的重要性大到无价,因此对于此类的珍贵档案,相关的档案管理人员也是希望档案本身及其价值一直保持下去。不过越是珍贵的档案,其使用率自然也就越高,所以其安全性就很难得到保障,在档案管理中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让档案的信息数据得到分析统计,归纳总结,不必次次实物查阅,这样就极大地提升了档案相关内容的安全性,降低档案的磨损率。并且可以对私密档案进行加密,进行授权查阅,进一步提高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其次,对档案进行鉴定与甄别,这也是档案工作中较困难的过程,过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主要依靠管理档案管理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主观上的因素影响很大,但是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及时对档案进行编码和收集,对档案进行数字化的管理和规划,解放人力资源,提升档案利用的服务水平。第三,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减少档案的收集和保管成本,根据档案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的数据模型能为之后的工作人员建立一种标准,提升了档案的鉴定效率。
三、档案管理的数据挖掘运用
(一)档案信息的收集。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首先需要对档案信息数据的收集。可以运用相关档案数据库的数据资料,进行科学的分析,制定科学的说明方案,对确定的数据集合类型和一些相关概念的模型进行科学说明,利用这些数据说明,建立准确的数据模型,并以此数据模型作为标准,为档案信息的快速分类以及整合奠定基础。例如,在体育局的相关网站上提供问卷,利用问卷来得到的所需要的信息数据,导入数据库中,让数据库模型中保有使用者的相关个人信息,通过对使用者的信息数据进行说明,从而判断使用者可能的类型,提升服务的准确性。因此,数据挖掘技术为档案信息的迅速有效收集,为档案分类以及后续工作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利条件,为个性化服务的实现提供了保证。(二)档案信息的分类。数据挖掘技术具有的属性分析能力,可以将数据库中的信息进行分门别类,将信息的对象通过不同的特征,规划为不同的分类。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中时,可以简单快速地找到想要的档案数据,能根据数据中使用者的相关数据,找寻使用者在数据库中的信息,使用数据模型的分析能力,分析出使用者的相关特征。利如,在使用者上网使用网址时,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充分利用使用者的搜索数据以及网站的访问记录,自动保存用户的搜索信息、搜索内容、下载次数、时间等,得到用户的偏好和特征,对用户可能存在的需求进行预测和分类,更加迅速和准确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三)档案信息的整合。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对新旧档案的信息进行整合处理,可以较为简单地将“死档案”整合形成为“活档案”,提供良好的档案信息和有效的档案管理。例如,对于企事业单位而言,培训新员工的成本往往比聘请老员工的成本要高出很多。对老员工的档案信息情况进行全体整合,使档案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将档案数据进行总结和规划,根据数据之间的联系确定老员工流失的原因,然后建立清晰、明白的数据库,这样可以防止人才流失,也能大大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这个信息技术迅速跳跃发展的时代,将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是时展的需求与必然结果。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可以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大大提升,不仅减少了搜索档案信息的时间,节省人力物力,避免资源的浪费,还能帮助用户在海量的信息数据中,快速找到所需的档案数据信息。数据挖掘技术的运用,使静态的档案信息变成了可以“主动”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的档案管家,推动了社会的快速发展。
作者:于然 单位:扬州市体育局办公室
【参考文献】
篇4
1.2应用程序设计应用程序用于读取工具数据库信息,是计算机程序与用户的人机对话界面,班员无需查看数据库文件,从应用程序显示界面里能了解工具信息,通过应用程序实现人员登录、使用、归还等功能。
1.2.1登录:校验班员名与密码的正确性。在图2的登录界面上设置一个Combo1.text复选框,里面存放班组人员姓名,再设置一个文本框,可输入登录密码,程序设计。ToolUse.LogN=Combo1.Text----读取Combo1里的班员姓名IftxtPassword="123"Then----判断密码LoginSucceeded=True----密码正确标记UnloadMe----关闭登录窗口ToolUse.Show----显示工具管理程序界面ElseMsgBox“密码错误,请重输!",,"登录"班员选择用户名,然后填上密码,按“确定”按钮,如果密码正确,则登录为True状态,如果密码不正确,则提示“密码错误,请重输!”。
1.2.2使用:记录使用工具信息。在图3的应用程序界面上,设置“使用”按钮。
1.2.3归还:记录归还工具信息。在图3的应用程序界面上,设置“归还”按钮。
1.3程序健壮性设计程序的健壮性(Robust),也称为程序的容错性。它反映了程序正确处理错误数据和错误操作的能力。编制一个合理的应用程序,遇到用户错误输入时,应该首先判断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合法,如果合法,再进行计算。不合法,应提示用户。班员在要使用一件工具,在输入工具编号时写错了编号数字,导致应用程序查询不到该编号对应的工具,设计如下代码,程序将给出错误工具编号提示,提示班员正确输入编号。
篇5
智能光网络的优势十分明显,我们理应把这种优势合理的利用到电力数据通信网中来,在当前我国的电力数据通信网中对于智能光网络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首先在集中控制系统当中智能光网络的运用可以有效地为电力数据通信网提供一个动态的、灵活的智能芯层,进而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运行效率,并且这种动态化的配置还能够有效的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资源利用率,使得数据服务层之间的连接实现真正的自动化;(2)智能光网络在电力数据通信网中的运用还体现在信号机制的建立上,尤其是对于信令的使用更是进一步提升了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质量,实现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
3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可靠性
当前随着我国电力应用的逐步增多,电力系统所面临的压力也正在逐步增大,这也就给电力数据通信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这种压力,电力数据通信网必须提高自身的可靠性才能够满足当前人们对于电力系统不断提高的各种要求。
3.1电力数据通信网可靠性指标。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指标我们可以参照安全性指标进行分析,具体来看,可以分为应用层、业务层和设施层三个不同的层级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进行评价。
3.2做好网络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是整个电力数据通信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安全,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尤其是网络管理系统中的故障管理功能能够及时有效地发现并且处理电力数据通信网中发生的各种故障,即使处理不了的也能够及时的进行报警交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有效避免了长时间发生故障的可能性。
3.3加强维护运行管理。网络的维护对于整个的电力数据通信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电力数据通信网维护到位就能够有效地避免很多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可靠性,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维护运行的管理,尤其是要提高网络维护运行管理部门的办事效率,明确每一个员工的具体职责,加强对于整个电力数据通信网的维护和管理,确保电力数据通信网的正常运行。
3.4加强对于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我们都知道电力数据通信网络的有效运行必须依靠一定的环境,而网络运行周围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可靠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尤其是电力数据通信网络中机房的环境和光缆铺设周围的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的影响最为重要,此外,周围环境中自然条件的变化也会对电力数据通信网的运行产生影响,甚至会导致电力数据通信网运行故障的发生,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于网络运行环境的管理和控制,有效避免周围环境对于电力数据通信网的不良影响。
篇6
大数据时代正在逐渐崭露头角,企业要想顺应时代的变化获得新的发展,就必须对营销体系进行重构,若能够通过大数据资源开展电力营销,必然会产生极大的市场价值。
1通过消费者视角,分析潜在需求行为大数据的特征表现在海量化的数据上,企业要想获得更为精确的信息,就需要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来寻找顾客的潜在需求。因此,电力营销企业要想做好营销体系的构建,扩大企业经济市场,就要制定好多种方案,在大数据中寻找潜在的客户需求,学会通过客户的视角,对客户的消费行为进行行为与特征分析,从而进一步提高客户满意度,最大化的打开企业知名度。
2精准定位消费群体,开展个性化营销大数据能够为电力营销提供海量的数据信息,让企业能够在追求精准化的同时准确定位自身营销方式,从而划分出消费群体,打造个性化营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电力营销企业开始越来越重视营销的精准化,而大数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产品的质量,导致消费者市场也出现变化。消费者市场的划分需要通过大数据进行主要原因自傲与企业所面临的是个体消费者,而不是群体消费,这样一来,个性化的营销必然会成为电力企业的营销主体。
3拓展营销新市场,制定产品新战略大数据是营销策略制定的基础和依据,这对于市场和业务的开拓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如腾讯游戏的研发,往往是通过大数据来进行精确地分析,从而使其能够领先于其他手游行业,牢固自己的经济市场地位。运用大数据分析数据,开拓新市场、新业务也是当今时代电力企业营销发展的必然趋势。要想做到领先同行企业,牢固自身市场地位,就需要在产品研发前期深入分析和研发大数据,制定更为符合客户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战略,并进一步确定产品营销渠道,拓宽产品领域。
4依靠互联网技术,合作开展大数据营销随着互联网营销的兴起,互联网行业将绝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大数据的应用上,大数据的应用也逐渐成为了营销的主要手段。大数据从狭义来看是人们通过互联网的使用而产生的数据,互联网行业拥有者手握最大的数据源,如阿里巴巴、百度和微博等等,其搜索引起联合线下进行,已经覆盖了人们绝大部分的生活。而电力营销要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要挤入互联网行业中,进行大数据营销。除了在自身领域建立数据资源优势以外,还可以通过业务延伸来实现多元化的发展。
篇7
本文中需要三级电源供电:3.3V,5V,±10V。5V电压通过SPX1117-3.3V稳压芯片转变为3.3V为系统供电,±10V要是给可编程放大器PGA205和运放TL052供电,该电压需要5V电压经过Boost升压电路得到,设计选用TPS61040开关电源芯片,其为低功耗的DC/DCBoost转换芯片,内部集成开关管,开关频率可达1MHz,输出电压纹波低[6]。双电源供电电路如图4所示。
3系统软件设计
本文软件设计任务主要是LM3S9B96芯片的初始化和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逻辑控制,包括根据上位机的指令来设定调理电路。数据采集系统总的软件任务框图如图5所示。信号调理任务负责根据上位机发出的指令完成调理电路的设定;采样任务实现对模拟信号的采集;数据转移存储任务负责将数据从ADC转移到内存,再转移到USB缓存。数据转移任务利用DMA来实现,DMA的工作模式分为基本模式、乒乓模式和外设散聚模式,为了ADC采集不丢失数据,本文采用了乒乓模式,在程序设计时创建主数据结构体和副数据结构体交替接收数据,高效的完成数据转移任务;数据传输任务负责将数据从微控制器通过USB总线传输到上位机。USB总线标准是在1994年由英特尔、康柏、IBM、Microsoft等多家公司联合提出,包含了四种基本数据传输类型:控制传输、批量传输、中断传输和等时传输,本文需要向上位机传输大量数据,选择批量传输模式(BULK)传输数据[7]。基于LM3S系列芯片,TI公司提供了多层次十分丰富灵活的USB驱动库,简化软件的实现。
4上位机软件设计
NIVISA(VirtualInstrumentSoftwareArchitecture)是NI公司开发的一种用来与各种仪器总线进行通信的高级应用编程接口,VISA总线I/O软件是一个综合软件包,不受平台、总线和环境的限制。VISA是NI公司随LabVIEW配套提供的,从3.0版本开始支持USB通讯,根据是否符合USB测试和测量协议,VISA分为两种VISA类函数,可以控制两类USB设备:USBINSTR设备和USBRAW设备。这里使用USBRAW设备。利用VISA驱动程序开发向导产生INF文件用来通知Window系统将NI-VISA用作USB设备的默认驱动,完成之后才可以正常和下位机通讯。USBRAW类设备的读写时序为(1)ViOpen打开VISA设备;(2)ViProperty设定VISA设备的属性节点参数(指令端点和传输方式);(3)ViRead读写USBRAW(发送命令和设定字数);(4)ViClose关闭VISA(释放VISA设备所占资源)。上位机程序总体分为指令接受程序,数据接受程序、数据处理程序和波形显示程序。数据处理程序框图如图6所示。
5系统测试与结果
为了测试系统的可靠性,本文使用数字合成信号发生器DF1405模拟传感器输出信号作为数据采集系统的测试信号。经测试,设计系统完整实现了设计要求。5V10kHz正弦波测试结果如图7所示,通过点击Save控件可以完成数据的存储。
篇8
国家电网公司的SG186系统功能强大,按专业分为了8个子项目,所以要进行数据查阅和维护工作不快捷,例如,查阅某设备参数和资产信息,要进入生产管理系统查询设备参数,再切换至ERP查阅设备资产信息,若要对该设备数据进行修改则更为复杂,需要通过工作流程管理才能完成,操作极为不便,效率不高。与SG186系统不同,农网数据管理系统不需要通过网络也可以完成数据流程闭环,只需直接将实时数据录入,即可更新相关数据并自动统计。如图2所示,新增跳闸记录只需在“线路”子菜单中直接选取“新增跳闸”,再录入相应数据即可,历史跳闸记录的数据将自动同步更新;由于数据全部集中在同一界面中,在进行数据查阅和维护工作方面有很大优势。综合来说,农网数据管理系统的操作维护和数据录入较SG186系统更为简洁快速。
3数据共享
因农网数据管理系统是基于PHP软件开发制作,可以在局域网内实现软件数据共享,所以该系统综合了国网公司SG186系统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解决了其他数据管理软件不能联网共享数据的问题。
4效果检验
2014年7月在江西中部一农村电网区域试用了该系统,经过不断修改和完善,已初具实用价值。将农网数据管理系统与现有SG186系统进行比较,实用性能优劣如表1所示。
篇9
本文对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的专利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挖掘对象是华北制药集团公司、石家庄制药集团有限公司、石家庄神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四药股份、河北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市华曙制药集团、河北医科大学制药厂、河北圣雪大成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等地址在石家庄且具有一定代表性的药企,希望通过这些药企数据能够找到石家庄地区制药领域的核心组成,并能为药企更好地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IPC号是目前权威的专利技术主题的标识编码之一,基本包含了各行各业的专利信息,是一个庞大的专利信息体系。目前国内外很多分析方法及技术大部分是基于专利的IPC分类号来分析专利技术主题的,此分析方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科学性,而且对于具有大量专利信息的分析具有很好的总结概括效果。本文以专利全部IPC号为分析对象,并且构建IPC号之间的关联规则,在最大程度上揭示隐含的专利技术关联性,从而为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专利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1.数据准备。数据来源的准确与否是数据分析与挖掘的基础,是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根本。本文所使用的石家庄地区制药领域专利数据由万方数据公司提供,以制药企业地址为石家庄为检索条件,搜索出了包括从1985—2014年间石家庄地区制药领域专利644条,分别分布在A、B、C、D、E、F、G、H八个大部。对专利数据库中的644条专利进行筛选,根据“分类号”字段限制,它涉及专利信息的分类,有些IPC所涉及的范围与石家庄地区制药领域没有联系或联系很小,不宜保留。根据“申请人(专利权人)”字段的限制,剔除与石家庄地区制药不相关或制药企业地址不在石家庄地区的专利。最后筛选出590条最符合该领域特点的专利。由于IPC号在几乎所有现存数据库中均是以一个字段存储一个专利的所有IPC分类号的,形如:A61K38/26、A61K9/08、A61K47/12、A61P3/10,且每个专利一般都有好几个分类号,而每个企业又研究大量的专利,所以在进行专利分析之前,需要对专利IPC号进行数据整理。由于过于细致的IPC分类号并不利于专利主题的分析与揭示,所以本文中采用专利小类分析,就是取IPC号的前4位。并将申请人与其对应的多条IPC号进行拆分,拆分后的数据项有773条,即显示每个申请人对应的一条IPC分类号。
2.数据挖掘。本文数据挖掘过程将采用Excel和SQLsever2005软件,首先对所得到的数据导入SQLserver2005进行挖掘,利用SQLserver2005可以直接进行IPC号的关联规则挖掘,然后对专利信息进行分析。
3.数据挖掘结果与分析。基于关联规则制作依赖关系网络图,可以更加直观地看到各个IPC号之间的关联和依赖状态。
(1)以A61K、C12N、C12P、C07D、C07C为中心的核心专利技术群。这些专利的IPC分类号是关键部分药物组成的各种化合物即药物主要成分的重要聚集组。A61K(医用、牙科用等的配置品)是项集次数最多的,即支持度较高的,C12P(发酵或使用酶的方法合成目标化合物或组合物或从外消旋混合物中分离旋光异构体)、C12N(微生物或酶;其组合物)、C07D(杂环环合物,例如邻氯苄星青霉素的合成)、C07C(无环和碳环化合物)通过专利相关知识我们已经知道这些都是药物的合成成分,即土霉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和维生素的主要成分组成,是制药领域的核心。这也是和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的核心领域相符合的。另外这些专利主题的相互关联、依赖说明了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在该领域具有很好的布局网络,在研发数量上也占有一定优势,所以说是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的主要研究领域。
(2)以B65G、C12M为中心的辅助设备专利技术群。药品的生产离不开设备的支持,所以设备方面的专利也能体现制药企业的技术水平。在图1中也能体现出来,专利间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和关联性,在核心专利周边有B65G(运输或贮存装置,例如装载或倾斜用输送机、车间输送机系统、气动管道输送机)、C12M(酶学或微生物学装置),这些是制药的辅助技术手段,与中心专利是相互联系的,也是制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这些方面的提高有利于制药核心领域的发展。先进药品的研制离不开先进制药设备支持,所以设备水平的提高也是关键的。如图3所示,石家庄地区制药企业在这一方面的技术依赖网络也已经形成,说明在此技术领域也已经拥有较强实力。但与中心主要专利相比,辅助设备专利技术还是需要不断提高的。
篇10
1.3QoS技术分析QoS指网络提供服务的能力,包括专用带宽、抖动控制和延迟(用于实时和交互式流量情形)、丢包率的改进以及不同WAN、LAN和MAN技术下的指定网络流量等,同时确保为每种流量提供的优先权不会阻碍其他流量的进程。QoS是网络与用户之间以及网络上互相通信的用户之间关于信息传输与共享的质的约定,例如,传输延迟允许时间、最小传输画面失真度以及声像同步等,是用来解决网络延迟和阻塞等问题的一种技术。现在的路由器一般均支持QoS,当网络过载或拥塞时,QoS能确保重要业务量不受延迟或丢弃,同时保证网络的高效运行。
1.4IPv6技术分析IPv6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的一种新IP。现在互联网大多数应用的是IPv4,但IPv4面临着地址匮乏等一系列问题。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他一些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
二、安全体系建设内容
2.1MPLSVPN协议安全性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承载了数10个重要业务,业务之间的安全和隔离成为首要安全设计目标,正是因为如此,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使用MPLSVPN技术对网络进行整合。MPLSVPN提供的业务之间的隔离性是逻辑性的,但是要想从一个业务VPN非法访问另一个业务VPN基本不可能。在MPLSVPN中,业务隔离性是来自于每个业务VPN实例都有一个独立的逻辑控制平面,这表明一个业务VPN实例并不能学习到另一个业务VPN的路由表。这样的隔离性不仅可以确保VPN之间的独立性,还可以确保任何一个业务VPN都不能访问骨干网的全局路由空间(IGP),确保骨干网的安全。因此MPLSVPN在协议上即具备极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使用MPLSVPN技术对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进行整合可确保辽宁电力各项重要业务的隔离性和安全性。
2.2数据链路层安全综合数据通信网的本地接入层和边缘接入层连接的网点、厂商网络众多,接口数量巨大,是进行安全防御的重点区域,而在本地接入层和边缘接入层网络中,数据链路层较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为了防范问题,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部署了如下安全措施:对于所有的中继端口使用专门的VLANID;避免使用VLAN1;将所有的业务接口设置为非中继;为业务接口部署端口安全;部署ARP安全选项;启用STP攻击防御(BPDU防护及根防护);在不需要的地方禁用CDP;禁用所有未使用的端口,并将它们放入一个为使用的VLAN中;在需要的地方部署DHCP安全选项。
2.3IP地址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在IP地址规划充分考虑了安全控制,采取基于业务角色的子网划分方法,并预留足够的扩展空间。同时,也采用路由汇总的方法来提高路由效率以及管理效率。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地址规划使用RFC1918定义的私网地址,确保综合数据通信网的地址空间独立和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使用了MPLSVPN技术,在MPLSVPN中,VPN实例通过路由标识符RD(RouteDistinguisher)实现地址空间独立,且MPLSVPN使用VPN-IPv4地址族,VPN-IPv4地址共有12个字节,包括8Byte的路由标识符RD(RouteDistinguisher)和4Byte的IPv4地址前缀,如图1所示。增加了RD的IPv4地址称为VPN-IPv4地址,这样PE从CE接收到普通IPv4路由后,转换为VPN-IPv4路由,进行私网路由在公网上的传输。RD确保了MPLSVPN中的地址空间独立性和安全性。
2.4预防DoS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完善工程在省网骨干层以及地市汇聚层均增加了防火墙板卡以及入侵检测板卡,可以有效预防DoS攻击。防火墙板卡可以拦截TCPSYN泛洪等欺骗类DoS攻击,可以通过限制会话数量以及设置会话超时来预防DoS攻击。当入侵检测板卡发现DoS攻击时,还可以进行记录并与防火墙联动对攻击进行拦截。另外,在重要的业务网络边缘上进行限速措施,防止DoS攻击对业务网络或骨干网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部署NetFlow管理,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流量以及蠕虫、DoS攻击等威胁。
2.5访问控制安排和部署(1)MPLSVPN策略设计使用MPLSVPN技术,在同一物理拓扑的基础上,MPLSVPN能够按照需求实现多种业务的隔离,并且管理和控制VPN的业务只是在数据上作相应配置,物理设备和链路都不用作改动,这样为各VPN业务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具有很好的业务扩展性。BGP/MPLSIPVPN使用32位的BGP扩展团体属性-VPNTarget(也称为RouteTarget/RT)来控制VPN路由信息的。通过严格的RT规则控制,上述业务网络之间做到了完全隔离,确保各业务网络的运行安全。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通过MPLSVPN部署,实现物理上多网合一、逻辑上各网络隔离,满足多种灵活的业务需求。(2)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及部署地市业务汇聚层设备连接了地市各类业务网络,是综合数据通信网的重要安全边界,也是MPLSVPN的重要PE设备,本次新增防火墙板卡及入侵检测板卡主要部署在此设备上。在省网骨干层以及地市汇聚层均增加了防火墙板卡以及入侵检测板卡,在PE的边界进行逻辑部署,对PE上每个业务VPN的进出流量都可以执行访问控制等防火墙功能,确保业务网络以及综合数据通信网骨干网的安全运行,部署方式如图2所示。入侵检测系统(IDSM-2)的逻辑部署位置在防火墙后侧,靠近业务网络CE。入侵监控模块本身没有物理端口,通过多个GE和背板总线连接,可以同时监控多个VLAN和VLANID,通过VLAN访问控制列表VACL获取功能来提供对数据流的访问权限VACL。防火墙板卡(FWSM)与入侵检测系统(IDSM-2)联动部署。融合两种技术发展趋势的优点,在单一设备中提供业界领先的安全保护;IDSM-2和FWSM防火墙模块之间可以非常容易地实现互动,IDSM-2在监测到网络攻击之后,可以直接控制FWSM防火墙模块和CAT6K做出相应的安全防护动作,有效地防护网络攻击。
2.6网络管理协议安全性在网络管理协议安全性方面,本次工程采取了如下措施:通过全网安全加固,已全部禁用Telnet远程访问协议,并启用SSHv2协议;Web管理协议已全部启用HTTPs,禁用HTTP;网络管理协议正在向SNMPv3迁移;禁用TFTP进行设备文件传输,从FTP向SFTP迁移;定期检查设备的Syslog服务器配置来确保Syslog传输安全;只在网络的关键点部署NetFlow,并避免长距离传输NetFlow数据,通过NetFlow的正确部署,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流量以及蠕虫、DoS攻击等威胁。
2.7重点业务保障对于重点业务,例如视频会议、调度电话、95598用电服务、行政电话网络、电能质量在线监测等业务实现安全保护机制,网络实时业务安全(监控)机制。对各专项业务采取有效的安全保障管理,确保业务网络数据传输质量,减少因个体业务分支的因素影响全部数据信通运行的风险。
2.8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对重点保障业务,由使用单位提出最低保障带宽,通过QoS保障技术确保数据传送的安全。为了保障实时业务的服务质量,主要采取如下措施:实时业务流量抓取及分析;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实时业务的QoS持续优化。
三、项目创新点
在本次辽宁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安全体系建设中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和管理方法上的创新形成了一个创新集合,为电力综合数据通信网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案例,本次完善工程中主要的技术创新点如下。(1)基于MPLSVPN的综合数据网整合方案传统的VPN构建使用永久虚电路(PVC)和隧道技术。随着网络连接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可扩展性和管理问题日益突出。MPLS技术的出现使我们可以建设能够支持多种业务级别并且能够无限扩展的全互连IPVPN。(2)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MPLS实现了一种高效的流量工程机制。采用基于MPLSVPNQoS的实时业务服务质量保障解决方案能够平衡网络中的各种链接、路由器和交换机上的网络汇集业务负载,使这些特定的单元不会被过分使用,也不会未被充分利用。这样可以使网络的运行更有效,并能提供更多可预测的业务。(3)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设计及部署,建立通道保障体系面向MPLSVPN的防火墙及入侵检测系统在复杂网络、多数据、多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该保障体系保障了实时业务、高保护业务的安全。(4)IPv6在综合数据网中的应用辽宁电力公司是国网IPv6试点单位,率先在省公司和营口、渤海等地进行应用,在使用过程中验证了IPv6的优越性。
篇11
是由不同的动态网页所构成的,而该系统的各项功能也借助动态网页得以实现,档案管理人员、档案使用人员以及档案管理系统和后台数据库之间的交互,从而实现单位管理与文件管理的功能,而档案管理人员可以在经过身份验证后对这些档案进行管理。对档案进行的管理包括对档案的添加修改以及删除。其中添加页面与修改页面比较相似,但是修改页面上的控件已经有了初始值,而添加页面中的数据控件默认是空值,所以添加、修改页面可以在同一个页面中得以实现,在引用比较具体的页面时的区分方式是利用URL后的查询字符串。在对这些档案数据进行操作管理时,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比如在页面提交前应当首先进行客户端的验证,从而保证提交数据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其次为了避免重复记录在数据提交到服务器后还要进行服务器端的验证。在对数据库中的图形文件进行处理时也有许多应当注意的问题,首先是图形文件的修改,这是文件管理中一个比较难操作的模块,在对图形文件进行修改时,我们一定会重新上传图片,与此同时也要显示出原来的图片,但是此时图片的大小与数量尚未确定,可能会是档案管理系统的页面出现排序混乱的现象,所以该档案管理系统中只有删除图形文件的功能,没有修改图片的功能。而添加图形文件时也有其比较特殊的部分,即我们无法确定这个文件中具体的图片数量,即页面中无法固定文件上传控件的数量,此时我们可以在进入添加图形文件页面前先向服务器提交一个数据表明这个文件包括多少图片,而后服务器根据这个数据去生成相应数量的文件上传控件,对于文件上传我们可以利用程序从提交的数据中分离出图片信息,或者是使用特定的文件上传组。与此同时还有客户端的验证问题,针对这种问题我们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利用服务器端脚本去生成客户端脚本。在对该系统进行开发时,我们可以利用MicrosoftVisualInterDev作为系统的开发工具。该工具可以对某些对象的属性方法进行自动处理,提高了拼写的准确率与编程速度。同时这个工具还能够将档案中的某些关键词句进行蓝色加粗显示,极大地方便了我们的阅读。在系统完成后,必须应经过相应的测试,模拟实际工作进行测试,保证无问题后可投入运行。
篇12
2.高校电子数据缺乏统一管理
目前高校垂直传输的数据如何保管、利用没有相应的规定,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混乱。首先体现在网络版业务软件的推行使工作人员放松了纸质档案存档的意识,认为反正系统中随时可以调用,没必要再多此一举。对于垂直传输的数据,正常情况下随时都可以在软件中调用,但是基层部门要不要保留数据,如何保留,上级部门也没有硬性要求。一旦所使用的软件系统出了问题,很容易导致电子数据的丢失,比如,省内某高校报教育部门的基层统计数据,是通过网上直报,后来上级教育部门的软件进行升级与数据置换时将以前的数据丢失,要求各高校重新上传以前的数据,而此高校统计员没有及时进行数据备份,也没及时打印纸质报表,一切工作必须重新开展。这种对系统的过度依赖思想给自己酿成了不必要的麻烦。其次由于高校电子数据分散于各个部门,而电子数据的可读性低,一方面,许多电子数据离开数据生成软件便不具可读性,另一方面电子数据本身容易损坏而失去可读性,如电脑遭受病毒攻击可能导致电脑中的数据丢失,备份的电子载体如受到划伤、潮湿、折叠等损毁,或者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而变为不可读,电子数据的这些特殊性迫切需要有专门的人、专门的设备与工具进行统一的保管与维护,定期对其可读性进行检查。此外,目前各单位购买的办公软件或自行开发的协同办公系统,也主要停留在网上收发文以及公告、通知与新闻的。并且这些数据自动生成后都是存放在网站所处的服务器上,也没有专门人员对数据进行管理,更谈不上异地备份,一旦服务器损坏或者网站内容已过有效期,这些数据便会逐渐消失或人为删除。因此,在信息化的推进过程中,电子数据的管理急需跟进。
3.高校电子数据的真实性缺乏相应规范
纸质档案的真实性易于维护和识别,但电子档案的任何修改通常不会留下改动痕迹,其真实性辨别的难度大。如果有人为因素进行伪造的话很容易达到目的,因此,电子数据作为证据的可信度远不如纸质档案。电子档案的鉴定不仅要开展内容鉴定,还要开展技术鉴定、利用多种软件硬件检测设备,检测电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实性与可读性,即双重鉴定才能实现[2],从而导致电子数据的社会认可度相对于纸质档案来说要低得多。
二、关于电子数据管理的对策
1.加强对电子数据管理顶层设计
教育信息化建设主要是以各类业务的需要为出发点,各自为营,没有考虑数据的存取与易读性及公众利用数据的便利性。高校各业务部门都比较热衷于各类业务软件的购买与开发,但各类业务软件的设计往往只考虑了局部业务流程如何进一步简化,并没有从学校信息化的总体规划上去考虑,只考虑了本部门工作需要,缺乏顶层规划。而网站建设也仅定位于网上审批和新闻,强调无纸化办公,而对信息存储、管理与使用等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缺少对数据资源的整合。我省高校教育信息化起步较早,上个世纪90年代末就成立了信息化领导小组,负责对全省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进行规划与引导,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近两年才真正启动,2014年底已完成了一期(省级平台)项目,今年初开始组织开展教育系统档案信息化二期工作,省教育厅主要负责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参与建设的高校主要负责本单位不档案目录数字化及纸质档案选择性数字化等。目前档案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只是针对现有的档案资源的管理,还没有针对高校各业务软件的对接及相应电子数据的管理。我省信息化建设是分领域分部门推进,档案信息化只是作为其中的一个子项目参与建设,并没有真正融入信息化建设的全过程,因此,很多信息化建设项目忽略了数据的存储、管理与利用,而侧重于业务问题的处理及数据的垂直传输。因此,我们有必要在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考虑电子档案管理的要求,对电子数据管理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全省高校数据中心,高校所有的业务软件生成的电子数据最终都能汇集到这里,形成一个大的高校数据云,供大家随时随地利用。这样不仅解决了数据的管理与存储问题,还能大大提高数据的可利用性。
2.借鉴科层化管理模式,加强电子数据管理
“科层化”管理模式,是由德国社会经济学家马克思•韦伯在《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中构建的一种基于法理的,以实现高效率与合理化为目标的理想化的组织管理模式[3]。目前我省高校所使用的业务软件种类丰富,同一业务软件版本众多,大量的重复开发与引进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信息的重复采集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作为科层式组织结构中的顶层管理者,可以承担起省级高校数据中心的模型构建,确定数据中心需要汇集的基本数据类型与模型,组织开发相关的业务软件与应用界面或向全国引进优秀的软件加以改造与完善,然后在省内高校推广使用,这样有利于统一数据的采集标准与格式,有利于数据的集中管理与利用。各高校作为科层化管理模式的中层,其职能是贯彻决策,使业务软件在相关的业务部门得到应用,为软件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条件。高校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作为基层工作者,主要职能是执行决策,对业务数据按要求进行录入处理。借鉴科层化管理模式,明确各层级的职责,才可避免每个高校都搞信息化设计,每个业务部门都开发或引进业务软件的现象。重复开发重复建设,造成许多的资源浪费,导致大量信息孤岛的形成,背离了信息化建设所要实现的节约行政成本、简化工作、信息共享、便于利用的目的。
3.制定相关的数据管理规定与标准
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是以科学技术和客观实践经验为基础的,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最佳工作、生产、科研的秩序和社会效益[4]。制定相关的数据管理规定与标准能够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工作程序。对于数据的形成与管理,我们必须用相应的标准加以规范,实施前端控制,以规避数据格式的混乱,让数据一产生就是标准的,包括其使用的语言、生成格式、字段名、字段长度、数据描述等等,只有这样,信息化建设对电子数据的管理才能符合档案管理的要求。此外,对于电子数据的真实性、安全性,电子数据如何鉴定和归档,电子印章的使用等问题都有待进行明确的规定。只有有了统一的规定与标准,才能实现电子数据的科学管理,为数据中心的构建与实施提供必要条件。
篇13
1.2元数据建模
遥感影像通常格式特定、数据量大,而元数据是对影像获取信息、质量信息、空间特征等的概括抽取,通常为文本格式、数据量小,具有信息丰富、读取方便等优点[11-12]。本文根据元数据描述对象的特点和数据管理要求,构建了海洋遥感影像元数据的统一模型,如图1所示。其中,数据要素级信息由元数据解析读取获得;数据集级信息可批量手工录入,便于按照专项、区块、调查单位及时间等对各专项数据进行管理;数据库级信息在数据入库时由系统自动扫描数据的存储路径、大小、状态、权限等生成。
1.3数据建模
本文基于面向对象的思路方法,将多源异构的海洋遥感数据抽象表达为数据实体、元数据、空间特征和快视图等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对应关系。建立数据模型由E-R图表示,如图2所示。由于目前存档的海洋遥感影像数据包含多种星源影像、航空影像和4D产品,且同源数据还包含不同级别、类型产品,因此,需要对每种产品类型数据分别构建数据模型,完成主数据标识确定、影像ID命名规则、数据对象和元数据识别规则等定义,流程如图3所示。影像数据建模支持面向多种数据源的各种影像目录模型的定义,具备对影像数据存储方式、数据格式、坐标系统等参数的设置。
2多传感器影像数据模型实体自动提取与匹配
2.1技术路线
为将构建的数据模型应用于实践,本文提出多传感器影像数据模型实体的自动提取与匹配技术,解决了如下几个关键问题:①多源异构影像元数据自动识别与解析;②空间特征、快视图及影像覆盖范围矢量自动提取与生成;③数据ID命名规则制定及数据模型实体间自动匹配。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2.2元数据自动提取与输出
根据构建的数据模型,本文建立了一套自动提取与输出元数据信息表的技术流程,核心是从多源异构的元数据中提取出与元数据模型对应的字段信息,消除数据冲突,并利用元数据中关于空间特征的描述自动生成影像数据矢量覆盖范围。具体如下:1)元数据文件识别:依据建立的数据模型,对每类影像产品定义元数据文件格式。如ALOS影像产品定义“HDR-*.txt”为元数据格式。2)元数据格式解析及数据冲突消除:建立元数据提取配置文件,将多源元数据文件中的字段名称对应至提取配置模板中,消除元数据命名冲突和语义冲突。命名冲突指相同字段(如影像左上角纬度)在不同元数据中有不同名称(如ImageSceneLeftTopLatitude、SCENE_UL_CORNER_LAT等)或同一字段(如ProductType)在不同元数据中表示不同意思(产品类型或产品处理级别)。语义冲突指不同元数据对同一字段在描述方式、内容上的不同造成的语义不一致性,如投影带号在不同元数据中表示为ZoneNumber和ZoneNo.两种形式。本文数据冲突消除方法的实质是通过元数据配置文件将多源元数据字段名称映射到元数据模型的全局名称,通过提取配置模板和输出模板两步实现。3)元数据信息提取:将元数据文件内容全部读入内存,用程序分步定位的方法提取元数据字段信息。以ALOS影像元数据“UTMZone="51N"……”为例,提取投影带号信息需先定位至“UTMZone”字段,查找“=”后、符号“"”之间的字符串,即为带号“51N”。又如,XML格式的RAPIDEYE元数据文件中,提取成像时间需定位至以“<eop:acquisitionDate>”开始、“</eop:acquisitionDate>”结束中间的字符串,即为成像时间。元数据信息提取将原始元数据字段对应至提取配置模板字段,生成中间元数据文件。4)元数据信息输出:定义元数据输出配置模板,将中间元数据文件字段对应至元数据模型中的字段。输出配置模板按卫星影像、航空影像、4D产品和动力卫星数据等设置四类。输出时还可对模板字段进行批量统一赋值。5)矢量范围输出:由元数据提取影像四角坐标值,调用ArcGIS脚本语言函数CreateFeaturesFromTextFile_samples(),将四角坐标文本文件、分隔符、输出矢量文件和空间参考基准作为输入参数,生成带有空间参考信息的ShapeFile格式的影像范围矢量。
2.3基于GDAL的快视图自动提取
以往快视图作用仅定位于数据浏览不同,本文提出的数据模型要求将快视图匹配至影像空间特征,并录入关系型数据库实现集成管理。然而,影像产品数据集中提供的快视图通常不包含空间坐标信息,因历史原因各单位汇交数据中快视图或已丢失或因重命名已不满足数据模型识别要求,加之航空影像、4D产品通常不具备快视图,快视图自动提取面临较多问题。因此,针对多源异构影像,本文基于GDAL(GeospatialDataAbstractionLibrary)对快视图自动提取并匹配至空间特征,流程如图5所示。GDAL是X/MIT许可协议下的开源地理栅格空间数据转换库,支持几乎所有常见的遥感图像文件格式的读取、格式转换和重采样等基本操作。本文选用开放源代码的GDAL库作为多源影像的访问引擎,为影像的访问和基本处理提供统一接口。提取后的快视图具有了和影像文件一致的空间坐标和数学基准。
2.4数据模型实体自动匹配
本文在分析各类影像产品数据建模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规则的影像ID命名方法,通过指定影像惟一ID实现影像数据文件、快视图、元数据和矢量范围的自动匹配。具体如下:1)针对特定影像类型,根据数据模型定位至元数据文件,确定元数据存放目录,将元数据上级文件夹记为ParentDirectory(1)。定位至元数据的好处在于:与元数据信息提取的过程相一致避免重复搜索;部分影像数据分波段存放(如中巴、TM等)或分块存放(如WorldView),定位至影像文件很难形成与影像数据包一对一的关系。元数据文件通常与影像文件在同一目录、名称一致,并且元数据中通常有影像文件名信息。2)制定影像ID命名规则,标识惟一影像数据包。通常情况下,元数据文件名能够标识惟一影像数据包时,采用元数据文件夹名命名;若不行,则需要考虑数据文件名、或上级(ParentDirectory(1))至上几级文件夹名(ParentDirectory(N))的组合形式来命名影像ID。部分示例如表1所示。特征的相互匹配,为数据建库和入库管理奠定基础。
3多传感器海洋遥感影像集成与管理
根据数据模型和集成管理的要求,本文研发设计了多传感器影像自动加工工具(以下简称“工具”)和海洋遥感影像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考虑到数据安全和保密需要,工具设计为单机版,系统采用C/S架构。系统采用.NetFrameWork框架搭建平台,利用ArcGISEngine组件做专业开发;服务器端部署Oracle11g数据库和ArcSDE空间数据引擎,服务器端与客户端通过内网连接。工具研发基于多传感器遥感影像数据模型实体自动提取匹配技术,对不同影像元数据操作提供统一的配置交互界面(见图6)。工具支持用户根据影像类型和建模要求配置元数据提取和输出模板,提供预定义的影像ID命名规则。模板与规则均以XML格式保存,支持用户自定义修改,扩展性强。工具能够从元数据和影像数据文件中批量生成元数据信息表、快视图和空间特征一一对应的标准数据集,并通过影像ID与原始数据包自动匹配,与后端管理系统有效衔接。依据本文构建的多源异构影像数据模型,系统按照“元数据表+快视图+空间特征数据文件”的方式,将数据存储路径记录在二进制变长字段内,并将影像对应的元数据信息表、空间特征和快视图信息存放于关系型数据库表中,从而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无缝管理。系统提供数据空间范围、快视图、数据包详情的查询浏览、分析统计等功能,并支持用户通过选择元数据记录、下载相应的遥感影像数据实体。如图7所示。数据建模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内容。系统将入库配置环节设计为功能模块,按照“元数据项管理—资料建模—数据建模—编目管理”的步骤,向导式指引用户完成数据建模和存储规划。其中,元数据项管理完成元数据项的定义;资料建模为元数据模型的定义;数据建模为每类资料构建数据模型;编目管理为数据入库设计相应的数据节点。系统入库需用户提供影像数据实体文件存储路径,以及影像加工工具生成的标准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文件。入库过程中,系统首先根据数据模型校验是否能在指定路径下正确识别遥感影像原始数据包。校验完成后,系统根据主标识字段(即影像ID),自动匹配影像数据包、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范围,并根据元数据模型判定输入元数据表信息是否正确、齐全。在所有判定条件都满足后,系统扫描并存储每条数据文件的存储路径,并将元数据表、快视图和矢量范围入库。系统支持用户浏览查询、编辑修改和数据下载等操作。用户可按数据节点、数据查询结果等方式浏览影像快视图、矢量覆盖范围和元数据表,并可对元数据表编辑修改。数据查询支持数据节点下自定义几何形状(线或多边形)、跨数据节点综合模糊查询两种查询方案。数据下载通过元数据表、快视图或矢量范围等与数据文件的自动匹配,在记录存储路径下定位相应数据文件并提供下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