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企业文化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多数企业的认可和重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其管理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没有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经营、管理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简单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不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工作中,只重视技术、市场等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工作,忽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处于简单的自然发展状态。
2、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
一些企业长期以来,对如何做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3、重视企业文化的设计,轻视对员工的教化
有的企业虽然设计了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但仅仅热衷于把企业文化设计出来,展示出来,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4、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随意性强
在工作中具体表现为: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5、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人的因素
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6、企业文化缺乏个性特色
企业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来源于其自身的独创性。但企业精神文化建设中,企业往往缺乏对企业的发展历史,文化积累进行深层的剖析、总结和提炼,而是简单学习一些先进企业的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没有表现出企业特有的文化色彩,没有真正的反映出本企业的价值取向、经营哲学、行为方式和管理风格,没有在员工心中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无法对员工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无法使社会公众通过这些精神文化识别企业形象,产生对企业的认同与选择。
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对企业的背景分析
企业文化要具有自身的个性特点,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就离不开对企业的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SWOT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2、梳理、提炼企业的核心理念
企业的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分析企业的定位,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分析企业的经营特色,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三是分析企业的文化特色,探求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如某企业在长期的文化积累中,形成了“温馨的家园文化”的文化特色,这种家园文化的特色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理念强化
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使员工做到“入眼、入耳、入脑”。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一是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动员会。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召开企业文化建设动员会,就是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做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二是召开骨干员工座谈会,征求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达一方式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三是VI系统执行操作。在建立和完善企业VI系统的基础上,可根据各业务单位的特点确定不同地点的展示辞条,完成企业理念的展示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推出VI导视系统,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消化
篇2
要利用传统文化资源,首先应当分清楚哪些文化资源是当时合理、有价值的,哪些文化资源是现时合理、有价值的。我们重点回采与重铸的应当是现时有意义的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精华”。
我国传统文化能够提供给我们的主要有:价值资源与道德资源。
(1)不可发展的价值资源
价值资源的主干:一是“道统”;一是“政统”。可以说,我国几千年封建制度的维持、计划经济体制和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与这种传统文化均有一定的关联。基于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及主要生产方式建立的这种价值理念,在当时农业经济时代(特别是对重要资源——江河的治理与利用)有极重要的现实合理性。然而,由于它强调的是政府集权式的经济治理,而不是开放性的市场规则式的经济治理,所以与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经济相冲突,缺乏现时的合理性与可发展性。我们只能选择暂且不论,搁置一旁。
(2)可重铸的道德资源
道德资源的核心部分在于儒家文化和儒家精神。体会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境界。所谓“中庸”是提倡“我们不必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要我们对生活有高度觉解,在平常的生活中,在现世伦常的义务中,在某种社会角度和社会位置上,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非常崇高地生活。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否成就外在的功业并不重要,只要我们内心得到了某种精神满足,就实现了我们生活的目的”(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1999年)。这种中庸式的精神价值观的印记深深地刻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在人们的行为准则中。比如成于清代、流传至今、广为人知的处世名篇——《菜根谭》就一再告诫人们:“做人做事留余地,求业求功勿使盈”;“留一步与人行,减三分让人尝”;“做事勿太苦,待人勿太枯”。中庸精神、中庸文化以和缓、平衡、淡泊的为人处世之道,对我国农业经济时代人多地少从而人际管理紧张的社会环境是必要也是重要的。然而由于它无意中忽视了创新,忽视了发展这一天地人类存在的本质,因而不仅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的效率创新准则,恐怕对过去几千年拖滞我国商业化、工业化进程也负有一定的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儒家文化中的“道”,指的是我们应遵循天性、尽道德义务。“极高明”,指的是人应该有道德境界和道德人格,甚至应达到超道德的“天地境界”,“人只要挺立了道德自我,以良知作主宰,我们就能超越世间各种境遇,超越本能欲望,以出世的精神,干入世的事业”(华中理工大学《中国大学人文启示录》1999年)。此种境界的儒家传统文化对现实经济活动是极有益处的。
经济学可以证明:“仅靠经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然后互相抗衡达到利益均衡,是不行的。那些历史地形成的精神力量、道德规范是有效率的。这个世界不能没有道德,没有精神。经济活动必须要靠精神道德的无形力量来维系”(盛洪《为万世开太平》1999年)。我感觉松下的使命感,其潜在的重要启示也可能正是得益于中国儒家文化道德的力量。松下企业精神里:“企业报国、光明正大、友善一致、奋斗向上、礼节谦让、顺应同化、感激报恩”,是不是散发着一种浓浓的道德情结呢?
儒家文化的精神与道德观在更深的层次上是人的生命价值观,它希望人们能够充分理解并维护自己生命的理性,从而全面发挥其本性,回应天地的生命精神。由于儒家最后总要落实到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上来,从而人在宇宙中创造性的地位不倡而立。
现代经济重压下的人们来不及或者说缺乏对自己心灵、生命及价值取向的反省,对工具理性、物质准备过于执迷,免不了内心惶恐与不安,甚至觉得自己处在“上不在天,下不在地,外不在人,内不在我”的荒谬境地。儒家文化的精神风格、人文智慧无疑可以为人们提供精神的调解和治疗,它不仅有助于解决当代人精神的惶惑、思想的迷失、生命的困惑,而且可以消解人们的紧张浮躁,从而使人焕发出潜藏的创造性来。这不正是现代企业文化中经营大脑所希望达到的效果吗?
(3)回采哲学结晶
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决策哲学、法家的领导哲学、兵家的权变哲学、墨家的创造哲学以及生、变、和、敬、群、无的管理哲学原则,对于丰富我国现代企业文化内涵,凸现其人性与科学性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可以说,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以与现代企业文化有机地结合,而且可为之提供深厚的底蕴。
2、汲取外国现代企业文化精华
篇3
1企业文化要适应新战略发展的要求
“协作竞争、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是美国著名的麦肯锡咨询公司提出的2l世纪企业发展的新战略。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的战略,其特点是优势企业抱成一团,目的是为了把竞争对手挤垮,或者使对手实力受创。虽然其责权关系是宽约束,但从本质上讲,它是企业界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种战略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结盟、兼并、接管的事例层出不穷。近三年,世界上有3.2万家公司进行联盟。这是经济发展及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这给企业文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企业重组后企业文化怎样融合的问题。因为企业联合、兼并的过程中,不能只从经济和财力方面考虑问题,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文化方面的差异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文化特征、创业历史、发展目标、经营理念、所处环境、队伍素质等各有不同,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必然各具特色、互有差异。所以,只有做到取长补短、扬长避短、达成共识,形成“结盟取胜、双赢模式”型的企业文化,企业才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要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根据联合兼并企业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2)双方都应注意克服排斥对方的自大心理,加强相互的了解与交流,吸纳对方文化的精华,发展成为经过融合后更为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企业文化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
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它不仅仅被视为业绩最佳、竞争力最强、生命力最强、最具活力,更重要的是使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在心灵上潜移默化、升华生命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式的灵活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强调“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源于知识及它的灵活运用、潜能和智慧的开发”。可见,学习对组织的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新经济环境下最成功的企业仍然会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将受到进一步关注。
3企业文化与生态文化有机地结合
生态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理论,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伦理和生态道德,是人对解决人与自然关系问题的思想观点和心理的总和。生态文化属于生态科学,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的是生态精神。而企业文化则属于管理科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的是人文精神,但是本质上二者都属于一种发展观,运用系统观点和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出发进行研究;都强调科学精神,即实事求是,努力认真地探索;从狭义角度来看,都是观念形态文化、心理文化,而且都以文化为引导手段,以持续发展为目标。并且企业文化发展的诸多方面,需要以生态文化来与之相结合。因为:1)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重视了人的价值,却忽视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的恶化及末端治理付出了沉重的代价;2)现代消费群体更青睐于绿色产品,企业也想通过“绿色浪”提高产品的生态含量;3)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化”是其必由之路,生态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后不仅可扩大企业文化的外延,而且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
4企业文化将更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直接与企业的兴衰、优劣相联系,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有机结合构成了企业在公众中的形象。良好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企业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如果声誉卓著,企业就能招揽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和顾客,就能吸引到更多的投资,能得到周围邻里的支持和帮助。经济全球化使得竞争更为激烈,企业要脱颖而出,形象战略尤为重要,它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运作的实力、地位的体现。21世纪,企业竞争除了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以外,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谁最先发现消费空档,并以良好的形象占据消费之心,谁就能占据市场,不断扩大经营效益。
5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
篇4
企业文化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它反映了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和我国企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企业文化具有企业目标导向,行为约束,动机激励和企业凝聚力等基本功能,它能够使企业适应外部变化,进行内部协调,减少职工焦虑,始终困扰企业的宗旨,为企业总目标服务。正因为企业文化具有这些功能,加之本人在企业工作中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下面就企业文化与发展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一、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内涵上分析,它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一)企业文化突出重视人的因素,注重人的价值观念,道德意识的作用,对于人的培养致力于提高起素质,以自觉地培养某种价值观念为立足点。
(二)企业文化在培养企业价值观念方面,注重以集体主义价值观念为核心。
(三)企业文化重视职工参与管理的作用,使职工感到自己的价值和责任,激发职工的工作主动性,提高工作质量,促进管理改善。
(四)企业文化是一种文化融合。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不仅要受到本国传统文化和其他组织文化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国外的民族文化和组织文化影响。一个先进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博采众长,融合提炼的效果。
二、其次,企业文化包容以下几个丰富内容
(一)企业基本信念。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以企业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基本信念,即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宗旨,使命和理想的界定,一般以高度思想语言来概括和表达。例如美国国际商用公司(IBM)以“IBM就是服务”为信条,以“尊重个人、顾客至上、追求卓越”为基本信条,企业精神一旦成为全体职工的共识,就为一切工作定下主旋律和格调,对企业职工起着巨大的导向和激励作用,使企业获得强大的精神主动和内在活力。企业价值观念是企业精神的核心,也是企业文化的基石。
(二)企业道德实质特定的企业中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 信念来维持,它是社会道德在企业行为中的具体体现。它们是1.坚持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2.兼顾国家、企业、职工和消费者利益的原则,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3.坚持社会主义公平与竞争原则,使企业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权力与政治权力。4.坚持社会主义主人翁劳动态度原则。
(三)企业规章制度是企业及其成员共同的行为规范,是企业文化规划化的反应。是构成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企业文化的演变
(一)企业文化得由来。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经济发展与日本产生了较大得差距,导致了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得热潮,在美国产生了一批具有世界性影响的管理著作。通过研究,总结出日本企业善于学习别人先进成果和极为重视做人的工作的两条成功经验,从而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我国与企业文化有关的实践可追述到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主资本主义企业。建国以后,以普遍的政治理论做为企业共同的文化准则,以企业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为核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提出过许多有益的企业信念,鼓舞了亿万职工的斗志。但站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看,我国企业文化水平普遍看来仍十分落后,多数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个性,许多企业尚未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四、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一)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目标模式。我国当前所要建立的企业文化,一是具有本企业独特性格和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个性。二是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密切联系的企业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共性。其具体表现在:企业必须牢固树立追求利润与社会服务相统一的企业经营宗旨和观念;树立职工当家做主的职工主体精神;树立艰苦奋斗,百折不挠,克服任何困难的精神;树立团结协作等集体主义精神;提倡求实、奉献、开拓、创新、“严”字当头、民主、竞争等社会主义风格,这个模式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活力。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的原则。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1.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2.是坚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相结合。3.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4.是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三)建设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的途径和方法。根据企业管理发展的趋势,按照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模式,必须建立起适合我国政治条件和符合国情,符合我国企业现状及发展的企业文化。
1.建设企业文化要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结合,通过经营管理活动逐渐形成企业文化。
2.建设企业文化必须明确企业经营发展战略,使战略意识,经营宗旨成为企业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
3.企业领导者是建设企业文化的带头人,现代企业经营的重要趋向是企业经营者从管理者型向企业家型转变。
4.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以全体职工为主体,以人为中心,真正推行民主管理,运用民主管理加强企业文化。
5.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6.对明确的企业精神、宗旨哲学、方针目标、价值观念等进行大力宣传,企业领导进行示范,宣传先进事迹,树立英雄人物,从而深化企业文化的实践。
企业发展与企业文化二者不能分开,如果只谈企业发展而否定企业文化,或只谈企业文化而抹煞了企业发展的观点都是错误的。应该用辩证的,唯物的,联系的观点来看待两者的关系。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企业文化提高了企业。企业才能发展。我们处在新世纪的开始,面对新世纪的挑战,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环境中,要立足于现实。从本单位,本企业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企业定会飞速发展,我们的国家将永远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玛格丽塔・斯通,李钊平.经济学家[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2]李钊平.商业周刊[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07.
篇5
在人类社会中,文化以其对社会历史的巨大作用力,贯穿、渗透在社会生活中第一个角落、每一个环节。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重大社会实践之中,而且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潜移默化地释放着巨大而无穷的能力,以其润物细无声的渗透力,影响着每个员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世界上许多著名的公司都有一套坚持不懈的核心价值观,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中国石油了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其核心价值观是:我为祖国献石油。这是中国石油人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具体体现,闪耀着中国石油人“特别能创造、特别能奉献、特别能负重、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的卓然风采,鼓舞着一代代中国石油人创造着一个又一个奇迹。“我为祖国献石油”不仅是中国石油人矢志不渝地担当保障我国石油安全这一历史责任的真实写照,更是中国石油人内心深处炙热的情感和神圣的使命。在新时期,百万中国石油人坚持油气发展不动摇,共同为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的中国石油,建设忠诚、放心、受尊重的中石油,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优质能源。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虽说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也可以成长,但没有好的企业文化的企业却难以实现可持续成长。没有文化的企业就好像没有灵魂的企业,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灯塔”,就无法获得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因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不断奋进的号角。
三、良好的企业文化才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能否引进优秀人才,并留住优秀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位内地知名医院专家来油田进行一个阶段的技术援助后,他的一段告别致辞使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一直以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在中国人与人之间已经没有了真情,但今年我在新疆、在油田上找到了,找到了我童年时才有的美好的环境和氛围。从此,这位原来极不愿意来疆的专家,成为年年主动要求来疆进行技术援助的先锋。他所带来的国内最新的医疗技术和诊治方法及最新药品,为在医疗技术相对落后的油田员工和家属带来了福音。可见,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是多么的巨大。每个企业作为一个利益的共同体,其拥有的员工是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而来:生存+发展。这个事业目标既是企业对员工的一种利益吸引,也是对大家行为方向的一种界定。企业文化是企业优良传统的结晶,是维系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的建设要建立在员工对本企业发展战略目标认同的基础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较实在。企业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全体企业员工对企业所倡导的价值标准的认同过程。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逐步开始摆脱以单纯金钱报酬或计划经济下家长式管理模式。在劳动合同约束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已经越来越走向简单的工作关系,员工普遍存在对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没有归属感,员工跳槽频繁,企业一般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将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而优秀的企业文化使员工产生了强烈的归属感。
篇6
1.2 企业文化创新。市场是在不断变化的,企业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是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终将会被市场淘汰,企业文化也要根据企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变化、完善着。企业文化创新是指为了使企业的发展与环境相匹配,根据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形成体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活动过程。企业文化的创新由企业自身发展规律和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所决定。任何企业都要经历创立、成长和成熟时期这三个阶段。不同时期企业的组织架构不同,领导和员工的心理状态不同,所创立的企业文化也不同。企业创立和成长阶段,企业的组织架构和规章制度不太健全,这个时期的竞争是技术的竞争和品质服务的竞争,不管是领导层和普通员工都会积极地开拓市场,为消费者尽可能地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扩大市场份额。而在企业进入成熟期,企业发展相对稳定,组织结构和规章制度日趋完善,拥有固定的客户群体,市场份额比较合理,这个时期的竞争就是企业文化的竞争。如果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于企业发展的步伐,不思进取、官僚保守的企业文化的滋生,将会使企业逐渐失去活力,走向僵化,最终导致企业的失败。企业只有扬弃过去,超越自我,提升原有的企业价值观和企业文化,坚持创新,追求卓越,不断学习,才能在日新月异的企业发展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带动其它各方面不断的创新和改革,以创新的思想、崭新的面貌,屹立于强者之林。外部企业的环境变化也要求企业及时进行文化创新。目前企业逐步走向相互竞争的形势中,未来还要参与到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去。为了适应这种形势,企业的文化必须与其组织结构相匹配,要根据企业环境的变化有意识地进行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根据调查显示,世界 500 强企业在市场竞争的洪流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就是其先进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创新,而这一切又是以企业文化的创新为基石的,因此企业文化创新势在必行。
2 企业文化创新在现代企业发展的作用
2.1 企业文化创新能在企业内部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现代人对生产和消费的要求日趋人性化,企业之间的竞争转向了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只有以人为本,提供科技含量高和人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挖掘新的市场需求,开拓新的市场空间。企业文化创新能够激发员工士气,挖掘人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创新是“以人为本”,注重发挥每一个员工的自主精神,为员工提供施展才华的舞台,员工认可了企业文化就会自觉的以企业文化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自觉维护企业的形象,为企业带来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和新鲜的活力,消费者和企业的合作伙伴也会被企业的文化形象所吸引,信任企业。
2.2 企业文化创新能够形成企业各方面的创新力。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基础。没有创新的企业文化就不会有创新的员工队伍、创新的技术和管理、创新的产品和服务,企业就会失去社会价值,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企业的文化创新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以现代新型管理思想为基础,树立创造性的思维和观念,逐步把创新意识贯彻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各个层面,落实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的文化创新既要保持其文化的本质不变,又要结合企业前进和发展的方向,不断创新它的表现形式,增添新的文化内容,不断丰富、升华、创新、提高。企业在深化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应切实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把创新与企业文化结合起来,以企业文化创新为载体推动制度创新,真正为企业健康发展注入持久的文化推动力。
3 现代企业文化创新的基本思路
3.1 启发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自觉,建立和谐的文化环境。对于任何一位企业管理者来说,创造力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财富,企业管理者要有持续创新的意识。企业文化的主体主要来源于企业管理者的文化思想、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保持依赖于企业管理者的文化自觉。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关键“财产”,企业管理者是这笔财产的核心,决定着企业的成败。因此进行企业文化创新,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吸收国内外优秀的管理经验,不断学习先进的现代化管理知识,准确洞察市场动态,紧盯市场需求,提高素质。
篇7
据美国《财富》杂志统计:1970年名列世界500强排行榜的大公司,到了20世纪80年代已有160余家销声匿迹,淘汰率高达三分之一,到了21世纪这个比例更高。为查找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西方一些企业管理大师们通过认真研究,发现这些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缺乏内动力,没有先进的企业文化领航。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多么重要。
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在于一个企业一旦拥有了自己的文化,就能具有生命的活力,才能获得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基础。如果深入探讨,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反映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新兴的管理理念,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在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基础上逐步演变而产生的一种现代管理理论,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它的目的就是以精神的(感情的)、物质的、文化的手段,满足员工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以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提高企业经济效益;(2)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3)企业文化的重要性的人文力量,可以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充分发挥各自能力、实现自我价值、具有丰富多彩生活的宽松的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的凝聚力能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凝聚在企业周围,企业文化的重要性使员工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的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于企业行为的共同方向上,从而凝结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巨大动力。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是它运用文化的力量和非经济的手段对员工进行管理,完成由过去管“身”到现在管“心”的转变。既然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这么重要,究竟什么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呢?
二、企业文化的涵义
笔者手头还有一个案例,说被喻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谈到自己对企业的管理时,曾有过这样一段话:“当员工1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前面以身作则,发号施令;当员工1000人时,我必须站在员工中间,协调各方,相互配合,努力工作;当员工10000人时,我只有站在员工后面,双手合十,以虔诚之心祈导他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企业规模较小时,企业管理者亲力亲为,带领员工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就行了;但到了中等规模时,要善于管理,用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加上强硬的手段就可以使企业正常运行;当企业规模非常庞大时,就要祈求员工万众一心,自发拼搏,这里需要全体员工有一种共同的信仰,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这是一种无穷的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于管理者的魅力,来自于一种伟大的思想影响力,一种高度升华的精神力量。有人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尽管对于企业文化的见解繁多,但科学的解释应该是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它以全体员工为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三、企业文化的内容
许多人对企业文化感到模模糊糊,似是而非,感觉这也是那也是,企业文化的内容有哪些呢?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三种:一种是大体沿用西方学者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有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等内容;另一种意见认为,整个企业文化可从决策文化、经营文化、管理文化、教育文化、精神文化、娱乐文化和联谊活动等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第三种认为,企业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含有企业形象、企业素质、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民主、企业伦理道德、企业制度、团队意识、企业文化活动等子系统。综合上述,第三种看法更符合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的发展。
四、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篇8
一、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各种社会活动及经营活动中,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明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这包括价值观、道德、精神追求、生活习俗、思维方式等。
企业文化是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的,包涵一定量的认知性和习惯性,这种认知性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使企业员工彼此之间能达成共识,形成默契及心理契约。通过无形的文化力量形成一种有效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凝聚企业员工的归属感、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企业员工为企业长足发展而努力。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一)内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思想和文化精华,它来源于广大员工的生产实践,鼓舞人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它凝聚团队,打造品牌,是推动企业腾飞的强大动力,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备文化现象的内容,还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者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标的文化形态,以文化理念为指导,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对发展走向作出准确把握,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二)表现形式
主要有:(1)企业哲学(2)企业精神(3)企业目标(4)企业道德(5)企业风尚(6)企业民主(7)企业形象(8)企业价值观(9)企业素质(10)企业行为规范等。
三、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文化实际上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一种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体现在每一个员工的意识上,最终成为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种思想,因而企业文化最终成为企业灵魂的存在,现有企业所倡导的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在制度安排及经营战略选择上对人价值理念的一种要求,要求人们在人生价值理念上认同企业制度安排及经营战略,并以符合企业制度及经营战略选择的价值理念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企业文化是企业行为规范的内在约束
在企业生产、营运中,所有员工都应该有行为规范的约束,而这种规范的准则都是源自企业制度的安排,以及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因为人的行为受思想支配,所以对于人的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应用一种内在约束的能力,当一个人在思想上觉得应该在何时做什么事的时候,就形成了内在约束能力。也就是说,当人在人生价值观对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选择表示认可的时候,那么企业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选择就作为一种价值理念存在,从而人们才能内在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自我约束。在这种自我约束条件的作用下,企业的制度安排和企业经营战略选择才能有效实行。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活力的源泉
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只有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的时候,企业才能充满活力。而人积极性的调动往往受人的价值观的支配,一个人被迫执行一件理念上不认同的任务,就没有了内在的积极性,执行时也不会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或许就会导致任务的失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要让企业中得每一个人积极的参与某到项活动中,首先要让他在理念上认同这件事,所以企业文化作为员工信奉的价值理念,必然会涉及到企业的活动,作为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
(四)企业文化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三个层面:(1)表层的竞争力。表层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企业的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2)支持平台的竞争力。这个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企业运行机制、企业规模、品牌、企业产权制度;(3)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个层面是核心层,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稳健的财务、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对企业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作用。
(五)企业文化促使企业可持续成长
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在其核心价值观上,企业成长的可持续关键是它追求长治久安的核心价值观要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这样就能使核心价值观在适应技术与社会环境变化的前提下得以继承和延续,众多企业所提倡的第二次创业,其目标实际上就是可持续成长。第二次创业的主要特点是要淡化企业家的个人色彩,强化职业化管理,把人格魅力、个人推动力变成一种氛围,形成合力,以推动和引导企业的正确发展。
篇9
当前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一种组织“经济”文化。它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分别是:一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风格和技术与装备特色、厂容厂貌等,及由此反映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与作风等,二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及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三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企业精神。企业文化决定着该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态度,决定着企业产品属性的价值取向,决定着企业自身组织规范和行为准则,决定着企业员工的敬业态度和奉献精神,决定着企业的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等等。而对于现代企业文化是一种“创新文化”,“多赢文化”。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联想公司的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比喻“房屋图”。他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这所房屋的地基则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标明确、协调一致。王府井百货大楼的“一团火”精神,就是用大楼人的光和热去照亮、温暖每一颗心,在这种企业文化的带领下,王府井百货大楼的员工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经把王府井百货的服务质量做到最好最强。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中烟工业有限公司常德卷烟厂对员工的业绩考核已经形成一种企业文化。员工的任务和业绩不光和自己的这次目标比较,还和自己去年前年的完成情况比较,进行适当的奖评。这样的企业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企业的工作生产效率,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可以促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当前,在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境外商品不断输入我国,同时我国商品的技术含量相比其他国家还有提升的空间,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将更加激烈。企业要想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站稳脚跟,需要不断深化改革企业文化,实现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同时在企业文化的重要性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当中,不仅仅要用经济的纽带来协调利益关系,更要用文化的纽带来调整员工的思想观念,为深化改革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西单商场的“求实、奋进”精神,体现了以求实为核心的价值观念和真诚守信、开拓奋进的经营作风。正是这种“求实”“保真”的先进企业文化,让西单商场能够在众多鱼龙混杂的商场中能够利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如蒙牛特仑苏公司,在推出此产品之前,是中国乳业的“黑铁时代”,彼时国内乳企的竞争已近白热化阶段,围绕牛奶价格所引发的战争不断升级,利润空间不断被挤压。而蒙牛企业文化创新进取,使特仑苏的蛋白质含量天然达到3.3g,打破国家2.9g的标准,金牌品质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让蒙牛企业在乳制品行业可持续长久的发展。
(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在现代的企业建设过程中中,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培养优秀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利于创建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必须要跟社会接轨,企业文化也要和社会主义弘扬的正能量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美国29年到33年经济危机时,美国许多企业门口悬挂以印第安人的雷鸟为蓝本而设计的蓝鹰徽――服从规约的标志来共同应对危机,同时也改变以往的以利益至上的企业文化,跟社会接轨,从而度过了经济危机。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同样如此。例如中铁一局不仅在建筑领域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更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建筑施工领域半个多世纪的历练中,他们铸就了开路先锋精神,大秦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青藏高原铺架精神,“诚信创新,永争一流”的企业精神等等,在不同时间不同程度的弘扬了时代精神,促进了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三、对现代企业文化的总结
美国学者托马斯・彼得斯和小罗伯特・沃特曼在《寻求优势》一书中指出“我们研究的所有优秀公司都很清楚他们的主张是什么,并认真建立和形成了公司的价值准则。”我们国家的企业在世界经济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需要有积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我们期待在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有更多的中国优秀企业上榜,有更多的中国企业文化在我们的社会中宣扬,我们期待着。
参考文献:
[1]企业文化案例精选精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10
1.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和作用
企业文化是为企业内部各种力量统一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形成的独特的指导思想、价值观、经营哲学、道德规范、文化传统和群体意识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波士顿大学戴维斯教授,于八十年代最早提出的。他通过对日本、美国等企业的详尽比较和深入研究发现,日本许多优秀企业经营中之所以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并非仅得利于组织机构、行政技巧、经济资源及至科学技术,更为重要的是得利于反映企业传统特色,根植于每个员工之间的经营哲学,即所谓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特定企业环境的产物,它要求企业必须建立有自己独特的指导思想、明确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文化传统和教育体制;能够用崇高的精神力量去指导人、吸引人和鼓舞人,在职工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方向感和荣誉感;并且能够把企业内部全体职工凝聚起来,使企业不仅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和法人存在,而且还作为一种文化群体对社会精神文化建设产生重要影响。
企业文化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将继承和超越我国古老的文化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推动体制改革,促进企业及企业管理走向现代化,同时,为社会主义改革创造一个更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因而具有十分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企业文化之所以有如此非凡的活力是因为:第一,它具有理想的共同性,是企业职工共同理想的具体表现。第二,企业文化具有追求目标的一致性,为实现企业目标增强凝聚力。第三,企业文化具有促使情感产生共呜性,增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第四,企业文化具有使思想政治工作生动具体性,在寓教于乐中实现。
企业文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1 凝聚功能。它使职工团结一致,关心企业的意识成为一种强烈的心理需求,极大地增强了职工对企业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1.2 约束功能。在特定的企业文化基础和背景条件中,职工在心理上就会自觉形成自我行为管理约束观念,并形成企业整体效应。
1.3 激励功能。它是一种促进每一个职工都能参与的活动,并创造民主、平等而无尊卑依附的客观环境,激发职工自信心、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创造积极性。
1.4 协调功能。通过特有的文化传播、生产关系调节、观念导向作用,使职工产生认同效果,协调企业文化的内机制健康运行及其与企业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
1.5应变功能。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具有继承性、稳定性、持续性、适应性和开拓性,但其最主要的生命力在于具有应变功能,也即它将随着社会、时代和文化的发展而变化。
篇11
从整体上看,中小企业对企业文化的规划重视程度不够,在企业的年度工作计划中对企业文化提及的内容较少,对企业文化今后的发展没有响应的规划,同时也没有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企业对企业文化的管理缺乏系统性,既没有专门的管理部门,也没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中小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的企业文化内容大多数是来自公司创始人和管理层,虽然公司经常搜集员工建议,但是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反馈较少,公司也没有专门针对企业文化在员工中展开调查。员工没有反馈,并不表示员工没有意见,另外公司也无法了解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是否存在误区。
1.2企业文化缺乏传承
在中国,特别是中小企业中,企业文化大多反映的是企业家精神,而老板是这种精神的典型代表。一旦老板离任后,企业文化的精神代表不复存在,员工的对公司的责任感会受到冲击,员工精神层面的需求得不到完全满足,从而导致员工流失率上升,在短期内会影响企业文化的作用。同时外来的经理人不可能达到员工长期形成的老板的标准。另外,即使是从内部提拔,通常老板会提拔与自己行为风格类似的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由于这些人长期以老板作为模板,可能会丧失自身的创新能力,而且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即使是同样的表现方式,给人的感觉也是不同的。
1.3企业文化缺少创新
无论是什么企业,面对的都是一个动态的、迅速变化的环境。为了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环境和竞争,企业必然要实施的技术创新战略,促进企业快步发展。创新就意味着个性化行为的产生,它脱离主流和正统,毫无疑问会受到定式思维和习惯的阻挠,这时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作为坚强的后盾,才能保证技术创新的成功。因此,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是目前来看,中小企业的企业文化还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在企业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主导一直是企业内生文化,吸收外在文化的东西较少。只是在公司初创文化的基础上将内在文化发扬,扩展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内容和覆盖面,本质上创新的东西不多。一旦公司开展技术创新,企业文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
2企业文化长期发展对策
2.1加强企业文化的规划
中小企业在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时,要坚持几项基本原则。①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符的原则。一方面在企业文化规划制定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战略目标。另一方面,在进行企业文化规划时,要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战略,既能为现在的企业战略服务,也能适应企业战略的变化。②细化原则。企业文化涉及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每一个人,它起到的是从上至下、从内至外的渗透作用,因此在对企业文化进行规划设计时,要对企业文化的具体内容落实细化的原则。在公司制度的建立上,要让员工看到企业文化和企业宗旨的体现,将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③前瞻性原则。企业领导层在制定企业文化发展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行业的发展趋势、未来企业人员的变化等等,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站在未来的角度,看待企业文化的发展。
2.2提高员工对企业文化的参与度
企业文化只有得到员工的认可,才能够发挥其作用,认可度越高,发挥的作用越大。因此,融合、吸纳了员工建议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深入人心,才是发展的企业文化,这就要求企业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人性化的企业文化不能只是从上至下贯彻,还需要从下至上的反馈。企业可以采用问卷调查、建立企业文化建议信箱、与员工谈话等形式,了解员工的真实想法。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可以让公司领导层了解企业文化执行的情况,为公司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另一方面让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可度。在沟通方式上可以多种多样,重要的是能听取员工对企业文化的真实反馈,使企业文化的内涵进一步深华。另外,离职员工的意见可能更为中肯。
2.3引入企业文化测评机制
企业文化测评是指综合运用现代管理学、心理学、行为学和统计学等理论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构成和影响企业文化的各个维度,了解并把握企业文化水平及其变化方向和规律。对企业文化进行测评,除了能够对企业文化现状进行评估,使企业能够了解企业文化资源、企业文化发展规律和企业文化运行状态,更重要的是使企业明白企业文化建设目标与现实的差距,站在较高的角度,正确把握未来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优化整合好现阶段企业文化资源,调整好企业文化的状态,缩小与未来企业文化的差距。这样才能做好企业文化的战略规划,使之成为成熟的优秀的企业文化,全方位推动企业的发展,向企业目标迈进。
2.4建立创新文化
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持续的、多样化的、激烈的,企业文化不能只顾眼前,要站在战略的角度,审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其关键在于企业要对文化进行创新,将文化创新观念转化为实际的工作内容。
2.4.1立足实践,设立创新评估体系。
企业建立合理的创新评估体系,对文化创新的各个要素一一评估,了解其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同时在实践中检验措施的可行性,才能有效推进文化创新工作的开展。
2.4.2强化约束和激励机制。
企业文化创新过程的关键在于员工的配合。如果新的理念能够得到员工的认可,企业文化的创新就成功了。员工认同新的企业文化需要一个心理积累的过程,这段时间企业要不断强化新的企业文化的灌输。要想员工克服长久形成的习惯,必须强化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并将二者有机结合,保证员工顺利突破心理的障碍。
2.4.3企业决策者与时俱进,带头建立创新文化。
企业文化创新首先需要企业决策者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将企业文化定位在员工思想上;其次,企业决策者要能够转变以前的老观念,解放思想,接受新的发展观念和经营理念;企业决策者还应具备很强创新精神,能够吸纳国外先进思想,建立的创新企业文化符合中国国情,适合自身企业的发展。
篇12
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国无氟制冷压缩机研发制造的排头兵,近年来正处于改革发展、加快转型的关键时期,不仅要思想稳定、转变观念,提升管理,企业更要在国内外残酷的竞争中走出一条自己的新路来。因此,如何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无疑是当前公司的中心工作和重中之重,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处于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
凡是有企业的地方就有企业文化,企业文化通常代表着一系列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生产经营的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为广大员工所拥有。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其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如IBM公司的“尊重、服务、卓越”,海尔的“敬业报国、追求卓越”,通用电器的“勇创一流、大胆创新”等,都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或辉煌业绩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没有它就没有公司的今天”——这是他们的由衷感叹。
一、企业文化战略
企业的经营战略就是如何实现竞争优势,发挥比较优势。制定经营战略的唯一目的是使公司尽可能有效地比竞争对手占有持久优势。因此,公司战略就是以最有效的方式努力提高公司相对于其他竞争对手的实力。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公司自身(corporation);二是顾客(Customer);三是竞争对手(Competitor),这也是人们常说的“战略三C”。中国加入WT0以后,企业不仅面临国内同行的竞争,而且还要迎接国外同行的挑战,因此,应接照“战略三C”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战略。企业之间的竞争大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生产性竞争阶段,产生了短缺经济时期,以生产竞争为主;
2、质量性竞争阶段,生产满足供应需要,人们注重质量,这一阶段以质量竞争为主;
3、品牌性竞争阶段,在满足供应且质量好的情况下,用户开始考虑品牌因素,目前的市场状况就是以品牌竞争为主;
4、文化性竞争阶段,这一阶段与知识经济相对应,以高科技为主要特征,强调文化的和谐与统一,把握住这种文化的底蕴,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
总之,我们应认真分析国内、国外竞争对手的优劣势,着重于在“品牌”和“文化”上发挥优势,谋求相对的竞争优势。
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的建设
1、企业文化有利于战略实施,是战略实施的重要手段
企业在制定战略后,必须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证经营战略的实施。虽然有多种有效措施,但企业文化尤其是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挥其价值导向、行为导向、行为规范以及激励等的作用,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
另一方面,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而有利于保证战略措施的有效运用,从而提高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时间效率与成本效率。
2、企业文化有利于经营战略实施的控制
因为有效的企业文化,能够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与组织行为,从而有利于使企业职工的行为与组织行为按规定的方向运行,这样势必减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以及这种偏差对企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影响程度。即使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存在有偏差,职工在共同的价值观等因素的推动下,积极主动地纠正偏差,从而必然便于战略实施过程的控制。
3、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战略必须要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首先,企业文化必须要适应经营战略及其变化。因为经营战略本身已经规定了企业文化的部分内容,如企业的宗旨与长远目标,各项策略措施等。因而从上述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必须要依据企业经营战略来建设与完善。当企业经营战略发生变化时,就要采取措施变革企业文化,使之与经营战略相适应。总的来说,企业文化要为经营战略服务,又是制约经营战略实施的矛盾体。二者要相互适应并不断协调。
三、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创造
1、确定企业的宗旨与长远目标
在确定宗旨与日标后,要分析影响或实现宗旨与目标的关键因素,依据关键因素,适当确定实现宗旨与目标的经营哲学、信念与准则,并采取适当的策略运用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去,在实践中通过检验,逐步修正与完善,并得到职工的认同。
2、确定合理的组织机构与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在这一程序中,也应确定一定的行为准则、组织作风、习惯性解决问题的措施等企业文化方面的内容,并在具体实践中完善、修正。同时,有意识地灌输有关思想等,逐渐使职工认同。
3、制定有关策略措施
制定与实施策略措施是形成企业文化的关键。在这一过程中,极易形成一定的、不完善的价值观。因而,在这程序中,一定要注意确定相关的价值观,并诱导职工认同。
篇13
从上面的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的作用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确定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从实际调查来看,一些中小型企业的发展,由于技术的密集型使得对劳动力的需求没有增加,最后产生中小企业发展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相对削弱。所以,要想促进作用更能有效地发挥,我们首先要对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如果要实现这一点,则要对不同中小企业所起到促进作用的大小进行分析与比较。在学术界中,中小企业对就业增长所产生的促进作用主要存在两种技术指标,分别是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所谓就业弹性,就是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的比值,它所反映的是就业效率。而所谓就业贡献,其实就是就业数量和就业总量的比值,它所反映的则是就业容量。如果一个企业的就业效率和就业容量的值都比较大时,则所体现的是该企业对就业增长起到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所以,从政策导向来看,中小企业应该向该类行业进行倾斜。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主要有16个行业存在,分别是计算机服务业、房地产业、软件业、建筑业、租赁业、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金融业、公共设施管理行业、住宿餐饮行业、居民服务行业以及其他相应的服务行业。在这些行业中,就业弹性最高的是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租赁行业、房地产行业和建筑行业紧随其后。计算机服务行业与软件行业是刚刚兴起的行业,并且发展速度非常快;建筑业、房地产行业、租赁业以及卫生与社会福利行业都是劳动比较密集型的行业,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高,可以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行业的高就业弹性说明它们具有创造就业的巨大潜能。就业弹性其实就是就业效率的体现,如果某企业单纯就业弹性高,其新增就业贡献率小则依然无法满足我国剩余劳动力过多的现象。所以,企业不仅仅就只对就业弹性进行硬性分析,同时还要分析所属行业的就业贡献,进而得出更合理更科学的结论。在上述的16个行业中,就业贡献相对高的行业是制造行业、建筑行业、金融行业、公共管理行业、商务服务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综合就业弹性和就业贡献率进行分析,具有较强的就业潜力和就业容量的行业是计算机服务行业、制造行业、商务服务行业、建筑行业以及社会保障行业。但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困扰就是就业形势。对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比大型企业更能吸收就业的需求,同时也能对就业增长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综上所述,要使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增长,政府首要的任务就是扶持该类型的中小企业进行优先发展。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
对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式主要体现以下三方面。
3.1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增多
从目前来看,我国城镇的居民失业率在逐步上升,并且十几年来都是持续上升的,据统计每年都有20万左右的人下岗失业。并且对于新增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也都有1000万左右。同时,还有一些出自农村进城打工的人员,每年都以递增的趋势进行增长,这就进一步增加了剩余劳动力的数量。
3.2就业的创造能力与实际需求不断下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经济发展就处在下滑趋势,尤其是最近的几年,下滑的趋势更为明显。与其他发达国家对比,我国的企业不仅少,其就业率也相对比较低。经实际调查总结出,发达国家中每1000人就会有50家企业,发展中国家每1000人大约也有25家,但我国每1000人仅仅只有20家,这就使得我国的就业率不断下降。从2005年起,我国的国企和事业单位招聘率就逐渐下降,使得国有企业也大规模减少,造成了城镇居民的就业压力增大。
3.3就业矛盾
从目前来看,我国出现的问题首先是工业化和城镇化持续增加,使得一些农民没有了土地,就业也不能得到保障,导致生活水平不断下降。根据实际调查表明,我国目前农民失去土地或是拥有土地比较少的大约有3000万用户,无地的农民数量逐步递增对我国社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次,主要的表现就是在大学生这里,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每年都在扩招,使得毕业大学生的就业概率逐渐减少,其就业难问题也越来越突出,最后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焦点。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反映出我国低学历的人才的就业效率低,同时高学历人才也同样出现就业难问题。最后,表现最为明显的是我国就业结构的矛盾不断增加,就业不仅没有摆脱掉密集型的劳动模式,同时对于低素质和低水平的劳动者也造成了影响。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结构性矛盾的发展,必然是大部分地区或是大部分企业在发展时面临的大问题。
4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对策建议
通过实际的调查,以及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发展中小企业的就业形式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4.1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优先发展中小企业
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对中小企业的环境进行优化。将指导和发展中小企业放到我国重大发展战略的首位,尽快创建对中小企业专门管理的机构,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样不仅能充分体现中小企业的发展重要性,同时还能给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相应的优惠政策。例如,对中小企业设立相应的专项资金协会、中小企业进行新增贷款的鼓励、或供中小企业金融投资的担保。二是合理规划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正确引导中小企业和大企业进行合作的同时,建立联盟,进行资源信息的分享和利用,有助于加强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为大企业中的中大产业或为产品的发展提供相应的配套体系,实现互利互赢。如果中小企业和中大产业不能建立友好的生产关系,则会导致建设基地的重建,以及生产效率降低,设备空闲等情况,使得中大型企业不能进行扩大,中小企业不能生存的现象出现。因此,在对企业的规模进行调整时,首先就要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进行调整,进而在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水平的同时可以提高就业增长率。
4.2对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与发展空间进行正确引导
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国家要适当地鼓励和支持。一是要定期对中小企业进行数量上的给予和奖励;二是要根据当前的支出进行劳动成本的相应补贴。另外,对于就业率和发展空间都比较大的企业可以进行地方税实现支持,进而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中小企业的就业效率提高的同时也能对其发展空间进行正确的引导。
4.3对中小企业中的就业质量进行提高,进而对就业人员的稳定性进行保证
在中小企业中,首先就要建立相应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具体地说就是对企业的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然后进行定期的结果公布。而质量评估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劳动部门、媒体或是其他的服务机构进行定期表现出来。同时,对所有的工作人员还要进行法律常识的普及,提高职工的工作技能和法律意识,定期做好培训工作,组织工作人员参加普法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