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教学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情景教学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情景教学法论文

篇1

(二)以表演创设方式的教学情境

大多数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原因是,文言文里面的人物复杂、对话多、情绪波动大。为了加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可以运用语言描述、当时情景再现通过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身临其境,切身感受文言文人物的形象特点。例如在《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中,文物复杂,人物表情激烈,老师可以将学生分配成不同的角色,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章进行翻译,重新表演。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表演体悟到文章中的人物心情、语言动作以及人物形态。

(三)以音乐创设方式的教学情境

文言文的特点是语言简洁、语句优美具有强烈的节奏感,音乐可以渲染优美、安静、凄凉的氛围。如果文言文与音乐相结合,不仅对文言文的领悟以及体会更加深刻,而且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升华。例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首先老师播放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让学生感触文章的写作背景是多么的磅礴、驰骋沙场的场面多么震惊。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与作者在空间差距上交流,最重要的是可以达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但是要注意的是,老师不能为了教学中的要求,在上课过程中进行背景音乐的播放,而不进行有效的讲解,否则不仅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还会让学生感觉更加烦躁、无力。

(四)以多媒体创设视听方式的情境

随着电子技术和传媒的发展,色彩斑斓的画面不断出现在我们面前,人们逐渐趋向于多媒体等一些高科技产品,对传统的读书慢慢淡忘。现在许多的经典电视剧以及电影都是根据文言文改编而成的。我们可以改变文言文的教学模式,采用电影的形式,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在很热的一部电视剧是冯绍峰等主演的《鸿门宴》,它就是根据文言文改编的。所以,老师在讲授《鸿门宴》时,可以将电视剧里面精彩的片段进行播放,把握刘邦、项羽等英雄人物的形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古代的情景再次展现,清晰学生们的思路,增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篇2

2.1打破传统,实施以“学”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教学中存在教师“满堂灌”的单向灌输式教学。以教师“教”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主的新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师生课堂上双向互动,在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中学习,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PBL结合情景教学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成为配角和评委,根据需要适当诱导与规范,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热情,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极大提高。

2.2提高学习主动性

传统教学法以教师课堂板书、讲授为主,在规定学时内,教师不断向学生灌输知识要点,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感到枯燥,而PBL结合情景教学法摆脱了“填鸭式”教学,根据临床实际,创设了“情景中的问题”,把学生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根据临床实际情景,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3]。

2.3教学手段多样、灵活

采用创设情景、角色扮演、启发式教学等师生双向互动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剖析问题能力,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4]。不仅如此,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护士的人生价值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满足病人生理、心理、社会、精神及文化需要的重要性。

篇3

1.情景教学法用于口语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情景交融,融入课文。在授课过程中不要只是一贯的给学生教授有关于口语的理论知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或者文章特点让学生自导自演,在课堂上进行分角色、分步骤完成课程,使学生更好地认知事物,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对应的口语进行演绎。另一方面,不用拘泥于教室,在条件允许下可以在教室外模拟书本情景,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实际内容。例如: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当学习“Mynewfriend”这一章节时,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们分组自由发挥,利用所学的英语知识通过口语的形式互相自我介绍并较少自己怎样认识了新朋友,怎样与新朋友建立了友谊等等。

在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的方式,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不必拘泥于传统的一个老师一群学生,可以分英语小组,并设定英语课堂小老师,根据学生的意愿将班级学生合理分成若干小组,建立小组责任制。小组成员由学生根据男女比例、成绩好坏、学生关系,合理的自我分组,并任命威信较高或者成绩较好的同学为小组长。在实际英语口语教学中老师充分发挥各小组的优势让同学们分工完成任务,每个小组成员的每一次表演或者发言既代表着自己,也代表着小组,使同学们在中职英语口语情景教学法中各自发挥特长并相互帮助相互提高。课堂上,小组内、小组间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课下可以建立小组帮扶制,英语口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可以向英语小老师请教。这样一来,不仅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掌握英语,还能建立融洽的友谊,能够使教师们更好地实施中职英语口语教学。

宽容并区别对待学生口语语法、语气以及发音等方面的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管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实际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可能犯一点错误。在中职英语口语情景教学中,老师应该摒弃传统教学完善的思维,要承认自己会犯错,也要允许学生犯错。当学生在实际口语对话时出现口误,老师要持有宽容的态度。不要像传统教学模式一样当学生出现错误就随意打断,使学生的积极性受挫,从而影响了情景教学法对学生培养的根本理念。教师可以在学生演练过后进行适当点拨,既使学生的错误得到了纠正,又能保障演练的高效进行。另一方面学生的基础各有不同,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适当提高要求,对基础稍差的学生进行引导,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区别对待。

2.中职英语口语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采用情景教育模式,不但能提高中职生的课堂积极性,还能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使老师与学生进行高效率的互动,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思维不过于局限,进一步提高了学生英语口语的能力以及英语口语教学课堂效率。提高英语口语教学课堂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传统中职英语口语教学模式中,学生只是一味的听老师讲口语的引用方法,并没有机会也不愿意主动与老师互动,使学生难以融入老师的讲授中,课堂效率低下。而情景教学模式中老师与学生很好的进行了互动,使学生们在老师的带动和引导下更好的融入学习和英语口语实践演练。如此一来,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得到了极大提高,也使学生的口语水平以及英语学习效率大大提升。

篇4

1.创设适当情景,进行模拟表演

在高职旅游英语课堂中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就是把各种在旅游中可能会遇到的实际情景搬到课堂里,比如旅行团接待等场景,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在较为真实的模拟环境里潜移默化的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和实际交际能力,掌握整套旅游服务英语。比如创设对话表演情景,为了使教学情境真切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教师可指导学生如同演戏那样扮演课本中的角色。英文课本中绝大部分是对话形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这样他们不仅能把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同时还能很快地进行理解。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所学知识,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

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多媒体辅助教学为情景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多媒体教学能够把教学内容利用文本、音频、图形、图画、视频和动画等形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轻松愉快的教学情景。在较为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语言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进而增加语感。通过多媒体教师在创设情景的过程中,自和主动权将会更大。由于网络上有着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应该充分的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加大和学生之间的协商及交流,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课堂的教学内容,或者采用与课本配套的VCD。比如在讲解黄山景区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导游用英文为游客讲解的真实情景录像,使学生身临其境,一边欣赏黄山秀丽的景色,一边学习黄山各处景点的英语表达方式。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录像中导游的讲解技巧,组织团队的工作方法。这些内容都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没有的内容,但是通过多媒体可以轻松的达到。多媒体教学借助其图文、声情并茂的情境,直观地展示某些教材中的难点内容,为学生提供真实自然的语境。教学直观明了,学生也感兴趣,既扩大了语言教学的外部环境,又直观地培养了学生的交际能力。

3.利用实物或直观道具,进行情景教学

利用实物或直观道具进行教学有利于清楚地把所要教的单词、短语或句子及其概念建立最直接的联系,能够有效的训练学生“用英语思维”。比如在教授“海关申报单、登机牌、住宿登记表”这样的短语时,如果给学生展示相关的真实实物,一定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此外,也可以鼓励学生亲手制作一些相关场景的仿真实物道具,比如,导游旗、导游证等,如此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三、情景教学法的作用

1.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学习兴趣

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英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最大限度地激发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潜能。

2.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输入一些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遇到的场景,让学生不仅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也能够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使自身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学生们的专业技能一定可以得到稳步的提升,更具市场竞争力,进入社会后学生们也能更快的适应工作岗位。

四、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采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旅游英语教学应该以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为前提,以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特点为出发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问题:必须结合实际,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单项到综合;情景教学要符合语言交际的实际,创设的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的参与到学习旅游英语的过程当中。

篇5

1.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升。

基于情景教学法是借助实物道具?多媒体演示和模拟表演等形式来进行情景创设的,因此就会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激发,再将非智力因素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就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有助于学生实践用语和交际能力的增强。

在旅游英语教学中,老师可将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所遇的情景向学生输入,并让学生有机地整合实际与理论知识,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进而以此为基础进行模拟学习,促进学生工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不断增强?例如为游客致辞?向游客讲解景点等都是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常遇到的,因此,通过情景教学法,可以方学生对工作环境更加熟悉,并将专业技能掌握,促进学生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3.有助于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

在将良好教学情境创建的情况下,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会不断提升,进而使师生或者是生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从而形成良好的教学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更好开展。

三、在旅游英语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应用

1.以多媒体课件创建真实情景,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增强。

目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基于多媒体技术是集声、图、文为一体,因此在教学过程应用情景创设,能够向学生展现生动、直观、真实的画面。以授课内容为依据,老师还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将影像资料、电视节目、网络资源等作为教学资源展现,或者说将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制作,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结合影音情景与教材内容展开探讨和分析,以较强的画面感来促进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理解,并将英语表达能力不断增强。

2.组织课堂,促进教学内容情景化的加强。

特定的场景多余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较多,因此在进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将实际情景为学生创建,如购物、景点介绍、游客入住及其机场接团等,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真实情境中,进而加深对授课内容的理解、体会和感知,同时以不同的教学内容为依据,通过室外布置、室内布置等,将学生学习的真实感受增强,实现学生和教学内容情景的充分融合。例如讲道导游引领游客入住酒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分别饰演酒店接待、游客、酒店门童、全陪、导游等角色,再将场景布置的情况下,要求学生结合自身所学进行情景的模拟,以此来将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增强,并学会和掌握衔接语境及其语言形式的方法,再将不同情景创建的情况下,学生在不同环境下的用语交际能力也会随之增强,并且还能不断提升学生应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直观道具或者是实物开展情景教学。

在直观道具及其实物的引导下,学生就能清楚,直接的联系句子?短语?单词等,并促进学生英语思维能力的增强。例如在进行住宿登记、登机牌、海关申报单等相关短语讲解的时候,老师可将相关的真实实物向学生一一展示,一次来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增强?并且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相关场景道具和真实物品的制作,如导游证及其导游旗等,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增强,并且还可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篇6

物理知识是很多科目中最贴近现实生活的科目,物理知识很多都来源于现实生活或者是自然规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应该牢牢地记住这一特性,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彩虹虽美但它也是一种物理现象,筷子放到水里会变弯是因为光的折射作用,星星会闪烁也是同样的道理。物理课堂如果可以逐渐转变为课外课堂,就可以让学生慢慢习惯将理论转变为现实,再将现实中的实际情况转变为理论。学生通过实际感知掌握的知识,要比单方面接收讲解的知识记忆更牢固,同时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在未来的生活和学科考试中,要更好地利用和拓展。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十分有好处,同时能帮助学生拓展在传统教育之中最缺乏的创新意识,是一种一举多得的教学方式。

篇7

一、情景教学法的概念以及意义

1.情景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的情景教学法就是教师通过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对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场景加以塑造,从而把相对普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场景紧密结合,把教学素材利用教学场景加以展示,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语文知识。

2.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是提升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利用音乐等情景教学法来对生活场景进行再现,充分反映了语文科目所具有的审美特征。通过音乐创设的语文教学情景,能够让小学生形成自己独特的情感审美态度,保证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欣赏能力得到提升。二是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合作精神。小学语文教师通过游戏创设情景,能够让小学生对周边世界进行任职,并让其感知能力和运动感官得以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可以根据阶段性的教学内容来设计与教学实际相符合的游戏情景。例如,让小学生通过舞蹈来对诗词曲赋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加以表现,引导小学生对相关内容加以理解,强化与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或者沟通,让小学生的活泼与天真表现得更加透彻。

二、语文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的运用

小学阶段属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主要时期,小学生内心对生活和社会充满了想象和好奇,小学语文课堂也是对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行培养的主要场所。教师要能够从小学生的学习现状出发,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来进行教学情景创设,从而保证教学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1.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其在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运用,从而帮助语文教师创设更多的教学情景。在当今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通过播放教学课件能够让学生对教材内容有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更加深入地把握语文教材表现的中心思想。例如,教师在讲授各种寓言故事时,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景,把文本知识杂糅在音乐或者图片资料中,能够让小学生产生一种亲切的感受,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有效性和积极性。

2.利用人物模仿来创设教学情景。

小学生有着相对强烈的模仿欲望,任何他们感兴趣的外界事物都会激发他们的模仿欲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景时,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这一特点,选择教材中适合他们模仿的角色,引导小学生亲自感受角色,并对角色的性格特征以及任务特征加以理解和认识,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图像声音来创设教学情景。

音乐本身对于人体各个感官就有着较为积极的调动作用,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音乐来创设教学情景,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利用具有鲜明色彩的图片来配合音乐,能够让小学生更加深刻地感知各种语文教学内容,保证他们的学习效率得到提升。

4.在实践活动中创设教学情景。

篇8

凡事讲究适可而止,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教师不能一味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去教学而忘记了教学的传统。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仍然要回归课本,多媒体所提供的情景教学毕竟不能够代替书本,如果滥用或运用不当,反而会造成学生忘记了本来的学习方法,以至于多媒体课件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所以多媒体教学要把握好度,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书本和多媒体之间灵活转变而不忘记学习的本质。虽然多媒体帮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但是老师不能一直控制着多媒体,教师的引导作用还是要发挥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教师对课件中的知识点关键部分做适当的点拨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思考。老师动起来学生才会跟着动起来,并积极地去思考问题,主动地去学习。

篇9

我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全国特级劳动模范魏书生老师在教改实践中,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中心,重观科学与民主,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教学方法。六步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六步教学法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六点。

一、定向。就是确定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例如讲《桃花源记》一课,生字有哪几个;词,虚词“焉”的用法,“妻子”“阡陌交通”古今词意的不同;句,这一课的省略句式比较突出,列为重点;译,哪一段是重点。还要理解作者在这篇文章里所表达的政治理想以及这种思想的局限性。

二、自学。学生把课文通读一遍,逐段翻译。不懂的地方,留待下一步解决。

三、讨论。前后左右每四人为一组,把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提出来,互相讨论;讨论也不能解决的问题,留待答题去解决。

四、答题。也是立足于由学生自己去解答疑难问题。由每个学习小组承担回答一部分问题,如第一组回答第一段中的疑难问题,第二组回答第二段。这样,疑难之处越来越少。然后由教师回答解决剩下的疑难问题。

五、自测。根据定向指出的重点、难点,以及学习后的自我理解,由学生拟出一组十分钟的自测题,由全班学生回答,自己拿出红笔来评分,自己检查学习效果。

六、日结。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和主要收获,再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的反馈。

六步教学法以知、情、行、恒相互作用的规律为依据,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就是使学生认识求知的重要,唤起求知的欲望。

情,就是让学生体验获得知识的欢乐和幸福。

行,是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活动的方向和规则,提高效率。魏书生同志总结出的“四遍八步读书法”包括:第一遍,跳读。第一步记梗概,第二步记主要人、事、物或观点。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500字。第二遍,速读。第三步复述内容,第四步理清结构。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1000字。第三遍,细读。要完成理解和掌握字词句,圈点摘要,归纳中心这样三步任务。这一遍的阅读速度是每分钟200字左右。第四遍,精读。完成第八步分析写作特点的任务,速度不限。四遍八步读书法,旨在培养初中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

恒,就是在学习中要有恒心,坚持到底,不半途而废。

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所描绘的情景,创设出形象鲜明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的文学语言,并借助音乐的艺术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景表象,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仿佛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师生就在此情此景之中进行着的一种情景交融的教学活动。因此,“情景教学”对培养学生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确有独到之处,起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采用“情境教学”,一般说来,可以通过“感知——理解——深化”三个教学阶段来进行。

一、感知——创设画面,引入情境,形成表象。

小学语文第五册27课《古诗二首》的“绝句”描写了诗人杜甫的住处——成都外浣花溪草堂的明媚秀丽景色。教学时,根据这首诗的每一行写一个景色的特点,创设出形象鲜明,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的投影片。这幅图的景象是:两个黄鹤在翠绿的柳林枝头上鸣叫;一行白鹭正在蔚蓝的天空中飞翔;依窗可以看见西岭常年不化的积雪;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随着画面的出示,教师作启迪性的发问:作者以住处为中心,写他屋子周围的景色,大家仔细看看写了哪些景色?让学生观察,思考。为了渲染气氛,激感,借助音乐的艺术功能,同时播放“绝句”的配乐诗朗诵录音。随着悠扬的乐曲声,又操作黄鹤在柳林枝头欢歌跳跃和一行自驾飞上蓝天的复合片。这样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学生仿佛置身于美丽的草堂,感受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

二、理解——深入情景,理解课文,领会感情讲读时,抓住图文相通之处,从图导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加深对草堂四周景色的印象。让学生产生真情实感。讲演“两个黄鹂鸣翠柳”时,教师一边借助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两只羽毛鲜艳,小巧玲珑的黄鹂,它们在柳树枝头,时而轻快地跳跃,像在欢乐舞蹈,逗人有趣;时而纵情地歌唱,以弹琴奏乐,悦耳动听。这时间学生:“诗中哪一行描写了这种情景呢?”对话音刚落,学生齐声回答:“两个黄鹂鸣翠柳。”为了加深对诗句的领会,教师向学生提出要求: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一行意思讲出来,要说得清清楚楚。一个学生说:“两个黄鹂在柳林上唱歌。”教师肯定这位学生说得好,接着教师又提出:“谁能说得再好一点呢?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枝上,唱着悦耳、动听的歌。”教师加以表扬:“说得真好!这个景色实在太美了。好,把这很美的景色读出来”。随后,教师指导学生读好这首诗。这样,从图导文,启发学生想象,逐步加深了对诗句的领会、理解。

三、深化——再现情境,丰富想象,深化感情

《古诗二首》的“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把壮丽的长江三峡,雄伟的气势用28个字写出来了。教完讲文后,教师安排了两项练习,一是读,二是说。教师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片,一边把它读出来;这时,教师操作舟行三峡的投影连续片,学生边看、边读,随着投影片的迁移学生读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之后,要求学生一边看幻灯,一边把它描述出来。一个学生随投影片的移动,对不同的场景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早晨,离开了仿佛在云彩中的的白帝城;

千里之外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回来,

听到两岸不停啼叫的猿声,

轻快的小舟已经过了很多很多座山了。

采用情景教学是否会削弱“双基”教学呢?体会是:运用的得当,更有利于进行字、行、句、篇的教学和听、说、读、写的训练,特别是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收效尤甚,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画面,备好情景教学课,切忌粗制滥用,或画蛇添足。

“学导式”教学法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学导式”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结构如下:

1.学生略读课文、讲义,尝试练习,初步体验一下所要求的操作,发现新知识和疑难之处,反映给教师(这一步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课前预习阶段完成。如果每节课以45分钟计算,也可以在这一堂课的、头3~5分钟进行;或者在前一次课的后面3~5分钟进行这一步)。教师在收集了学生的疑难问题,了解了学生的预习和自学情况、初步操练的体验之后,再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示要领,交代重点思考的问题或作出示范操作,供学生模仿。同时,可向学生提出简明扼要的有关这一学习单元或这一堂课的基本要求(教师的这些工作内容,可用3~5分钟进行,也可以在前一次课上利用下课之前的部分时间完成),要求学生独立去获取答案。

2.学生明确了这一堂课的学习目的与要求各自带着思考题去深入自学或操练,第二次提出自己经过一定思考仍然不得要领的问题或疑难之处(这些也可以在课前预习时进行),向同学请教或反映给教师(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

3.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按前后坐位或4~6人一个小组。互相讨论研究,交流心得体会,教师巡视并听取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注意学生的思路(一般可用3~5分钟时间)。解决不了的疑难第三次向教师提出或由教师就近随时个别辅导答疑。这时的疑难问题已为数甚少,确实是学生经过了一定努力仍然难以独立解决的重大难题或关键环节。

篇10

形象逼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主要是依据学生个人的身心发展进行情景设计,从而将学生的心理感受与生活实际与教学目标相联系,使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学习的生活化、情境化。情感真切:情景教学法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触动学生的意志与情绪充分,调动其各方面的精神需求,从而使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积极发挥作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应用情景教学法,是在多媒体信息技术作为支撑的基础上,运用色彩、动画以及音乐等教学资源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让小学生在内心深处与教学活动产生共振,这样一来学生更能够自然地参与数学学习中。寓教于乐: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就是要将数学教学的目标与任务,通过设计出来的情景转化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与快乐的数学游戏,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的整个过程中,轻松愉悦地完成数学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掌握教学内容。在这种情景化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具主动性、积极性以及探索性。

三、情景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深入学习:在当今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强力支持下,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能够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演示,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也能够逐渐深入到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年、月、日”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设计出一些关于“年、月、日”教学的数学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学习兴趣。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真切演示: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在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等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固有的图文并茂教学优势,使设计出来的情景与教学内容形成有机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开展各项教学活动。例如,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述“楼梯与楼层关系”的数学内容时,就可以将这方面的内容制作成形象具体的教学课件,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出来,这样学生就能够一目了然地观察到二者之间的数学关系,不仅加深了理解,更有助于更快地掌握。因此,将情景教学法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那些需要移动的物体以及原本的物体,数学教师只需利用多媒体技术配上不同种类的颜色,就能够进行很好的动画展示,并且配上相应的音乐辅助教学。在这种情景中,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自然而然会大大加深。动态模拟:在进行数学教学情景设计的时候,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以及声音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感官得到足够的刺激。数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本身具有的闪烁特效、图形变化以及色彩转换等优势,将一些数学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知识突显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三角形面积计算”方面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把一个长方形切割成两个同等的三角形,再利用鼠标移动、切割以及变色,将原本的两个三角形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三角形。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直角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就是一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类似于这样的数学模拟推理,教师都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其不仅大大改变了传统推理想象的教学方法,从而给予学生真切的体验与感受,而学生本身也在这种过程中变得更加投入与主动,最终提高了数学学习能力。操作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情景的巧妙设计,引导学生思维变得更加开阔,从而使其更加主动地探索与学习,最终提升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圆柱体积计算”方面的内容时,可以设计出一个长方体,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演示功能,让学生自己去操作,从而体验计算出长方体与圆柱体体积计算的整个过程。这不但有效巩固了以前学过的旧知识,更加深了学生对于新知识的理解。巧设问题:在当前情景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问题的巧设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探索,提升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不仅如此,通过问题的设计还能培养出学生善于思考的生活习惯,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例如,教师在讲述“除法教学”方面的内容时,就可以设计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除了这样的公式之外,还有别的计算公式吗?这种问题的设计,学生的思维受到触动,从而会积极主动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

篇11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熔铸了无数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怎样将这些浓缩着民族文化精神的古诗文更好地发扬和继承,历来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纵观我们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却处于一个十分尴尬的境地——教师奉行“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原则,把古诗文进行拆解,过于注重单个字词的解释,却轻视对整篇文章的感悟和欣赏;学生也只是被动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应有的兴趣和动力,不仅学习效率低下而且与最初的教育目标相背离。于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在如何有效开展古诗文教学这一问题上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诵读”这种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上。

但是,目前大部分学者只是指出“诵读是立足于‘读’而致力于‘悟’教学方法”,但具体还没有一个统一、确切的定义。以笔者的观点,诵读虽然作为传统中国语文教育的方法,却体现了现代情境教学的教育理念——它以“读”为途径,营造一种氛围,以次来缩短学生由于所处环境和知识背景的差异对古诗文产生的隔阂感,并且通过自我积极地联想和想象,构建一种情感体验,以达到理解文本意义和体会作者情感的目的。至于诵读具体是怎么创设情境促进教学的,有必要先从情景教学的相关理论谈起。

一、情景教学的定义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即情况、环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某种具体的境地。这种境地既含有时间因素,又包括空间因素;既囊括客观因素,又暗含主观因素。

情境教学来源于建构主义相关教学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过程,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者假说,而不是问题最终的答案。尽管现在很多的知识经过人们的整理变得系统,客观,可描述,其一定的外在形式也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但不同的学习者还是会基于不同的经验背景来建构起自己对该知识的理解,这种理解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活动过程。于是,基于知识具有情境化、个体化特点的这种观点,1989年,布朗(J. S. Brown)等人提出并界定了“情境性学习”(situated learning)的概念,他们认为“情境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即知识是情境化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它所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尽量创设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学习情境,提供的直观的、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有效的联想,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诵读——一种有效的情境创设方式

为什么古诗文教学要提倡诵读?古人说的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意自现”等词句深刻反映了诵读在培养语感、积累语言材料和整体感知理解文本内涵三方面的重要意义,从情境说的角度来看,诵读能通过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置身在一定的语言情境里,借助语言本身的形象性和语言环境的生动性来受到感染和陶冶, 从而获得语言体验, 激发语言情感, 体悟语言的美学意义。而这正切合“新课标”中“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

(一)就语言的学习规律而言,诵读能通过制造情境来培养语感

根据我们儿童时期的母语习得经验,学习一种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在这种环境中,通过不断地听说熏陶,自然而然地学会。即学习语言要从听、说入手创造情境培养语感,古诗文也同样如此。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诗文包括文言文和诗词曲两大部分。文言,是以先秦汉语为基经过加工的书面语体。但由于在近两千年历史中,它一直处于与各个时代的口头语言相脱离的状态,不光现代人没有学习文言的环境,就是秦汉以后的各时代古人所面临的问题与难度都跟我们没有实质性差别。正如王力先生说的那样:“咱们现在模仿清代以前的古文,恰象罗贯中模仿汉末或三国时代的古文一样困难。”而阅读心理的角度研究表明,书面语的阅读理解有两条通道——视觉通道和听觉通道。视觉通道,以文字的视觉表征为中介达到词义,即文字——词义;听觉通道,通过语音转录到达词义,即文字——语音——词义。选择哪条道路往往与阅读材料、阅读水平和任务要求有关。较难的阅读材料、阅读水平较低、需要记忆的材料等因素都会使读者选择语音通路,即听觉通道。所以郭绍虞先生才说:“学习这种超方言的文学语言(指“文言”引者),等于学习另一种语言,所以要求能够应用于写作,只有像鹦鹉学舌般的从诵读入手。…… 离口语愈远,那么学习的方法也就愈需要诵读。”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文言的语言交际环境,通过读的方式多接触文言材料,强化听说两方面的训练,增加对于文言的感性认识。

至于中学教材中的诗词曲,它们大都来源于远古歌谣,虽然后来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但歌唱赋予的句式整齐、合于音律的言语形式却被保留了下来,一般讲究用词凝练、声韵和谐,因此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种特殊的语言组合以及它与诗人情感相结合的特征,决定了读者只有通过诵读才能领略其音乐美,进而体会到诗人的情感韵味和精神实质。

(二)就古诗文的特点而言,诵读能通过声音深入理解文本内涵

汉语具有独特的词音形式,它用类似于事物的自然声音的听觉符号为能指形式来指称对象,使得特定的声、韵、调与相应的情感色彩在特定的语境中具有一定的对应性。由于汉语词音的这种直接表意的功能,人们在诵读汉语文本的过程中,仅凭这些语词在诵读时的音韵特征,不仅能对全文或个别语句的情感韵味的总体把握,而且这种体验的深刻与真实,对读者情感的震撼,更是一般单纯的教学无法企及的。

因此古人讲究“循声以求义”的方法正,就是要以感知话语声音形态的方式,尽量还原作者创作时的真实情境,通过亲身体验实现文本的感悟理解。文本是无声的话语,但当它以文字的形式独立存在的同时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语境,“也必然减损了言语生成之时的具象与鲜活,漏失了声音,也意味漏失了一部分的情味。这就为读者的创造提供了空间”诵读类似一种话语的还原过程,主要通过对语调高低的调整,节奏快慢的掌握,不断地猜测、预期和选择,与文本进行对话。在这个过程中,读出来的文本除了原始意义已经包含读者自我的情感态度与认知了。

(三)就阅读的目的而言,诵读能通过整体感知积累言语材料

西方的“格式塔心理学”(也称为“完形心理学”)主张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他们认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心理、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机械总和。文学作品同样具有“格式塔质”,虽然是由各个部分构成,但作品整体的意蕴超过各个部分的综合,这也正是作品的张力所在。因此在教学中,不能一味的将其割裂为背景简介、文言知识、句子翻译、背诵课文等几个单独的教学模块,这样不仅破坏了文章的整体美感,而且不符合心理学的认知常规。

古诗文的美存在于它外部言语和内部蕴涵的思想内容中。因此,诵读古诗文其实通过鉴赏主体对言语形式的把握去感受其中的意境,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审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眼、口、耳、脑等感觉器官共同参与协同活动,包含了感觉、知觉、记忆、联想、思维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体现了整体的观点。语言现象都是通过“整体”发挥作用的。诵读以其极强的整体记忆功能而成为积累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手段。同时,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文,都是历经千百年仍然传诵至今的名篇,其文质兼美的特点让我们不仅能通过学习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当中蕴涵的道德情感、思维方式和审美价值更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最佳载体。

三、诵读教学中的情境设置

任何文本都有其特定的语境,对文本的阅读过程就是读者根据自身情感经历去感知作者沉淀在作品中的情感的过程,读者的经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就可能存在差异。古诗文由于其特定的创作情境,文本与学生之间不仅存在着时代的隔阂,还有人格和情感的隔阂。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这些条件性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们克服感受和理解文本的困难,使学生在文本的创作语境中,体验、理解作者,由诵读“读”出“滋味”。具体到实践中应该怎样设置这种情境呢?教师范读和配乐诵读是一线教师经常采用的两种方法。

在诵读教学活动中适时地范读是需要的。范读的作用不是使范读成为学生简单模仿的范本,而主要在于让学生整体感知富有意味感的声音形态,引导学生走向文本所表现的意义情调,为自己的感知表现找到准确的路径,从而以他自己的方式读出来。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喜欢使用专家的范读录音,认为专家的诵读比自身完美。但是其恰恰忽略了范读的作用就是营造一种情感上的共鸣,以拉进学生与古诗文的距离,只有身在现场才能切身体会,专家即使读的再好都会有一种无法企及的隔阂感,无论从感染力还是气氛的营造上,都不如教师亲自示范效果好。

诵读时也可以找一些意境接近的曲子来配合。音乐其实是一种情绪,其感召力是靠情绪的渲染。中学生诵读古诗文困难,很多时候不是因为字句难懂,而是不能进入带着感情进入作者营造的意境,这时候就需要音乐这个媒介。《登高》的二胡曲,《雨霖铃》的排箫声,《孔雀东南飞》时梁祝交响乐…… 这些在音乐配合下的古诗文,能大大扩展学生们的想象力,很容易将读者带入“角色”,不仅激发了“读”的兴趣,还加深了“品”的深度。但在应用的时候要注意围绕课堂主题,有针对性的引入,切不可无目的的乱用滥用,那样表面看上去热热闹闹的课堂会因为偏离教学目标而本末倒置。

四、小结

普遍认为的情景教学法有四个特征:形式上的真实,情感上的真切,所含意境的深远,围绕学习内容的中心或主题展开。诵读就是这样一种立足于围绕教学目标,通过用语音的“读”营造形式上真实的情境,在这种情境中能引感上的共鸣,以达到体会作品中深远的意境的目的。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状态的“应然”,怎样将“应然”转化为“实然”达到诵读的目的,还需要教师们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高晶.正解诵读法[J].中学语文,2008(9).

[2]李泓. 谈语文情境教学中的语感特征及其培养途径[J]. 教育与职业,2006(10).

篇12

(一)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路径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在教学中,创设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教学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师可以在教学开始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使教学围绕该问题情境进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把最近发生的新事物、新观点融入课堂,创设合适的意境。其次,协助学生自主性学习。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和动手的机会。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必须经其自身在一定的情境中通过体验和操作实现,教师只能起协作的作用,不能代替学生自身的参与。为了传授一定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亲身体验和完成从知识和技能的“接触”到“理解”再到“掌握”的全过程。再次,参与学生互动交流。交流是教师协作学生学习和帮助学生意义建构的重要环节,对于推进学生的学习进程是至关重要的手段。通过交流,可以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参与学习体验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体验中的问题,学生也可以获得教师的指导和协助,从而最终帮助学生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最后,促进学生意义建构。意义建构是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其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就金融学来说,就是要帮助学生对自己切身体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有较深刻的理解和较熟练的运用。学生由于受自身能力所限,不一定马上能把情境体验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这时可以深入浅出,通过一些直观的方法与途径,诠释这些金融知识的内涵,帮助学生达到知识内化和意义建构的目标。

(二)金融学情境教学法实施途径

1.通过提问方式组织情境教学

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把学生带到实际情境中去感受和体验问题,使学生对课程内容发生兴趣。问题出现后,教师的教学内容和进程就可以围绕该问题展开。教师可以进一步采用设问、反问等形式来启发学生思考,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中帮助学生识别问题和解决问题。以金融风险管理课程为例,教师可以提出下面几个问题:金融机构主要面临哪些风险?房价的下跌会给银行带来什么风险?金融机构如何应对这些风险?通过这些问题,把学生引入风险管理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2.引入案例讨论开展情境教学

教学中引入案例可以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无味和营造一个生动活跃的学习情境,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师可以在案例分析开始时,把学生分成3-5人的讨论小组,让小组成员就案例展开讨论,不事先下结论,在小组讨论中活跃气氛和培养思维。小组讨论结束后,各小组向大家综合展示讨论结果,包括讨论过程回顾、学习感悟等。以公司金融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兼并收购、投融资决策等内容时,可以利用一些公司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这样往往比单纯讲授理论效果好。

3.利用多媒体开展情境教学

多媒体技术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增加信息量,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可以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在线教育发展迅速,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上的在线教育资源,如示范课件、纪录片、财经视频等。以本科金融学课程为例,教师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可以穿插播放央视大型纪录片《货币》和热播财经节目《财经郎眼》中的相关片断。学生对这些视频很感兴趣,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课堂教学内容。

篇13

1.2方法

实验章节为临床病证辨证施护章节,共18课时。1.2.1讲授法按中医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结合多媒体展示,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每个病讲授40~60min。1.2.2一般情境教学法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组。教学安排:①提前布置情境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自学后准备情境表演。②教师讲解(15min):授课教师先简单讲解1个病的相关理论知识。③小组表演(8min):学生表演1个病证。④课堂讨论(7min):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表演分析讨论为何病何证并提出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讨论结束后,每组选1个代表陈述自己的观点。⑤表演组评价学生回答情况并说明理由(5min)。⑥授课教师总结评价(5min):授课教师对所表演知识点进行总结,对表演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讨论结论是否正确进行评价。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纠正错误,促进学生深入的思考问题并鼓励表现好的小组。1.2.3缺陷式情境教学法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即在一般情境教学法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设计一个或多个缺陷环节,讨论时让学生先寻找缺陷再根据情境讨论,其余具体实施方法与一般情境教学法相同。缺陷环节的设计,如“感冒”,中医辨证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体虚感冒4种证型。风寒感冒冬春季节多见,如表演小组表演的为恶寒、不发热、头身酸痛、鼻塞声重、鼻流清涕、喜热饮等风寒感冒的症状,小组表演时将场景设在炎热的夏天,炎热与风寒感冒原因不符,视为一个缺陷。又如“哮病”,中医辨证有寒哮和热哮两种证型,如果表演小组表演的为寒哮的症状,在饮食护理时嘱咐患者可以食用西瓜,饮食偏凉,寒凉饮食容易诱发寒哮,寒哮患者的饮食宜偏温热,西瓜不合适,也是一个缺陷。在课堂讨论时,小组表演完成后,要另一组学生根据情境表演的信息先找出情境中所设计的缺陷环节,并说明理由;授课教师总结评价时,要对表演缺陷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进行评价。

1.3效果评价

该章节结束后对学生进行学习成绩的评价,3组学生均使用同一份试卷在同一时间进行理论考试,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以及病例分析题。对3组学生发放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课堂气氛问卷涉及互动情况、学生上课状态等7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满意度问卷涉及学生上课时的心情、积极性的调动等8个项目,每个项目设有3个选项。统计分析3组课堂气氛、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组间年龄、成绩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间性别比较采用χ2检验,组间学生教学评价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

2结果

3组学生考核成绩有差异(P<0.01),进一步两两比较,缺陷式情境教学组学生的考核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P<0.01);一般情境教学组学生成绩、课堂氛围和满意度优于讲授法教学组(P<0.01),详见表1。

3讨论

3.1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优点

3.1.1提高学生知识迁移和综合分析、运用能力中医护理学涵盖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方剂、辨证施护等多方面的内容,知识点繁多、分散、抽象。讲授法按部就班地讲解,很难使学生将知识串联起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果[5]。从3组教学方法的考核成绩来看,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考核成绩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法教学组,将试卷按题型进行具体分析,发现3组学生在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4种题型的得分无太大差异,但在病例分析题上,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组得分较高,且更能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回答得更全面、准确。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将所学知识点巧妙地融入所设计的情境剧中,将分散、细小的知识融合起来,而且有意识地设计了缺陷让学生寻找,全面调动学生的储备知识去综合分析、思考、解决问题。3.1.2活跃课堂气氛本研究结果提示,3组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课堂气氛比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方法教学组活跃。情境模拟得越真实、学生越投入[6],越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讨论的积极性[7],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如何设计剧中情节并将知识融入情境剧中,而且设有缺陷环节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缺陷环节设计得越巧妙,越能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活跃课题气氛。3.1.3提高学生对教学的满意度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3组教学方法学生的满意度不同,缺陷式情境教学组高于一般情境教学组和讲授式教学组,缺陷式情境教学法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设计、识别、判断情境中的缺陷,增加学生学习的乐趣,同时促使学生利用一定的知识信息,通过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8]。

3.2缺陷式情境教学方法的不足之处

讲授法(传统教学模式)的主导地位使学生对缺陷式情境教学法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9],存在学生准备时间较长、上课讨论时间较难控制、师生互动受限等问题。少数学生准备不充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互相配合能力较差,学习收获有限。应加强对缺陷式情境教学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