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法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法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法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篇1

2016年1月28日至3月8日,在密云县人民法院我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期间我参与了一个交通事故现场清理引起的诉讼案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我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执法与处理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国务院《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

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

下面就交通执法工作中这一原则的适用和把握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一,案情主要内容如下

2016年1月的一天,赤峰市松山区广源贸易货栈(以下简称广源货栈)雇佣司机尹某驾驶载有文具,小百货,小电器等货物的东风牌大货车由南向北行驶至我市101国道密云段西大桥上时,由于该车右后轮螺丝断裂发生侧翻,占用了两条机动车道(该路有三条机动车道)和紧急停车带.密云交通大队接报案后派事故科民警赶赴事故地点,清理现场,疏导交通.为保证道路畅通,需要迅速清理货物.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非常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由于现场系101国道主路,车流量大,并且以大型货车居多,故民警拒绝了尹某提出的人工清运方式.先后调集,拦截了1辆铲车,5辆自卸车,耗时4个多小时,清运7车次,至清晨8时30分将现场清理完毕,恢复交通.事故车及所载货物运至密云县事故停车场,由尹某及随车人员保管.在清运过程中,该车部分货物发生损坏,后由于尹某等人保管不善和天气下雨,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也有部分丢失,受损.3天以后,广源货栈在密云县公证处见证下,与6名货主共同对存放在停车场的货物进行清点,后将所有货物拉回赤峰市.2016年2月,广源货栈向密云交通大队申请国家赔偿.密云交通大队于同年3月作出事故科行为不违法确认书.2016年3月,广源货栈向密云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确认事故科的清理行为违法,赔偿损失38万余元.

二,争议焦点:事故科民警在依法履行清理事故现场职责中有无滥用职权行为,是否应当承担国家赔偿责任

原告提出,被告清理现场时,调来铲车和翻斗车象铲砂石一样将货物铲装到翻斗车上,翻卸到密云事故停车场,致使货物绝大部分损坏,部分丢失,给原告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万余元,被告的行为违反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属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确认被告的行为违法.交通大队事故科答辩认为,原告单位的车辆在西大桥上发生故障,造成101国道西大桥由东向西一带主路和辅路严重堵塞;交通民警及时赶到现场,为保证勤务和交通畅通,采取措施清理了现场,履行了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不构成违法行为,请求法院依法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三,诉讼经过

密云县人民法院经开庭审理后认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不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明文规定,亦应符合法律原则.《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应当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这一规定赋予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处理事故现场的职权,也明确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清理事故现场的原则是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依法正当履行上述职权.交通民警作为处理交通事故的专业警察,在处理现场时,应当考虑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车辆的型号,损坏程度,货物的种类,数量等相关因素,采取适当措施以抢救伤者和财产,尽快恢复交通,在这一过程中应当避免因行使职权造成财产损失.由于被告没有考虑应当考虑的因素,只是采取了严重不当的清理方式清理事故现场,使相对人的合法财产受到了严重损坏,违反了公安交通管理机关在清理交通事故现场过程中应当遵循的法律原则,已构成滥用职权的违法行为.被告因为违法清理事故现场,致使货物严重受损,应当承担主要赔偿责任.2016年5月作出(2016)密行初字第66号行政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2016年2月在101国道密云西大桥段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方式违法;同年5月作出(I2016)密行初字第67号行政赔偿判决,判决交通大队事故科赔偿原告经济损失26万余元,诉讼费6497元亦由交通大队事故科承担.

交通大队事故科和原告分别上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4月分别作出(2016)一中行终字第177,180号终审判决,维持原判.交通大队事故科不服,于2016年5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诉,2016年6月再次申诉.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于同年6月裁定再审.同年6月作出再审判决,撤销原一,二审判决,确认交通大队事故科清理事故现场行为合法.当日,被告对原告遭受的财产损失给予行政补偿人民币19万元.

四,调查分析

分析此案,我认为:

(一)交通大队事

故科交通民警清理现场的行为的合法性

该东风大货车在101国道主路发生的交通事故,经查是由于该车右后轮两条螺丝陈旧性断裂致使车辆失控导致侧翻,车上货物随车厢一同翻倒并损坏,事故原因完全是大货车司机行车前对车况疏于检查,没有及时发现车辆存在隐患造成的.事故发生后,尹某等人无能力自行搬运货物,只能由交通民警组织清运.当时正值深夜,现场无法组织人工清运,交通堵塞也不允许事故车辆在此地长时间停留.现场民警紧急调来吊车和拖板车,试将事故车辆连同货物整体吊装到拖板车上,为的是保证车载货物少受损失.但试了几次均不成功,加之货车翻在桥上,从桥上整体吊装,货物一旦散落到桥下对辅路的车辆,行人会带来极大危险.只能先卸下货物,车,货分别吊装清运.尹某及随车装卸工将捆绑货物的绳子锯断卸下货物,车上装载的800余只箱子随即散落在道路上.当时现场的紧急情况不允许,也没有条件组织人工搬运.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赶赴现场的交通民警在查明事故没有人员伤亡的情况下,抢救财产和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的法定职责对他们来说就同等重要.尤其在此案中,现场是101国道,这条路是首都东北部连接河北省,等地的唯一通道.经我局指挥调度中心测算,当时机动车日平均流量十一万辆,平均每小时的车流量四,五千辆,每天七至八时的高峰时段,每小时的车流量二,三千辆.当日又赶周末,如果该事故车辆造成长时间的交通堵塞,会给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带来更大的损失.在当时情况下,采取措施尽快恢复交通比抢救财产更为重要.交通大队事故科在时间紧急,车,货整体吊装又失败的不得已情况下,紧急征用车辆,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恢复交通,兼顾了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因此,这种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是合法的.

(二)交通大队事故科交通民警在特定情形下所采取的清理现场的行为方式也并无不当

交通民警清理事故现场的行为是行政事实行为,是依行政职权作出的,对当事人不具有法律的约束力.因此这种行为的具体方式在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均没有规定.实施这种行为的行政机关应当根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危急情况,受事故直接影响的道路状况和车辆通行情况及所具备的人力物力条件,来决定所应采取的必要方式.由于整个清理过程是在动态变化之中,其间也常常会发生事先不能预料的情况,从而使这种方式也会随之变化,以适应客观需要.对这种行为方式的客观评价,不能仅仅以结果定论,而更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其选用的方式,所要追求的目的与其依法应当履行的职责是否相一致.在此案中,负责清理事故现场的交通民警在车货整体吊装不能的情况下,紧急征用,调用铲车和自卸车,用了四个多小时,运了七车次,才完成了清理工作.其采用的方式在当时的特定时间,地点和情况下是唯一的,而不是事后人们坐在房间里可以设想若干个最佳方案可以实现的.

经验和教训是事后总结的,指挥和决策是现场最需要的.现实的交通执法活动中,交通民警在现场处理交通事故,经常是为了抢救伤者,不得已而采取二次损坏事故车辆的方式来实现;也常常为了清理因违章超高被卡在桥下阻断交通的大货车,经常采取切割车辆的方式以实现恢复交通的目的.如果都以行为的结果来评价行为方式的正确与否,那么将会出现交通民警履行了清理现场的法定职责后,其所属的交通管理机关确因其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给当事人造成损失而要承担国家赔偿责任.二审法院的判决结果从当事人角度看是维护了其合法权益,但对行政机关依法正确行使行政管理权造成一定的误导,也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行政诉讼法的立法本意.因此,法院司法审判对行政机关执法的行为方式应当有统一,客观的评判标准,这种标准应当是法治层面的,即衡量它是否做到了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行事,正当地履行了法定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利益免受损害.

(三)对清理现场过程中所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重大财物损失,根据公平,合理原则,国家可以给予适当行政补偿

篇2

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下称社会调查制度),又称为判决前调查制度或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决前,由专门机构对被告人的个人情况、家庭环境、犯罪背景等进行专门调查分析,并对其人身危险性进行系统评估后,将调查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参考的制度。从制度设计来看,社会调查制度的功能在于体现了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和救治的态度,同时体现刑罚个别化理念。因此,社会调查制度原则上应当针对所有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展开。然而,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该项制度的操作出现了异化。一方面,未成年人司法调查制度的启动往往只是针对轻型刑事案件,这种案件选择性适用使该项制度的初衷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在实践运用过程中,该项制度往往客观上变成在“教育、感化、挽救”名义下迁就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盲目轻刑化的工具。

2.社会调查阶段不明确、调查主体不明确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应当在哪个阶段展开?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国目前的刑事诉讼程序实行的是纵向诉讼构造,在不同的诉讼阶段由不同的机关主导诉讼的进行。同时,我国奉行定罪与量刑程序合二为一的审判结构,定罪和量刑并未截然分离。因此,我国目前司法实践中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会调查可以并存于立案、侦查、审查以及审判、执行各个阶段。

事实上,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规定》的出台,在实践中法院和检察院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广泛开展了社会调查制度。公安部也早在1995年《公安机关办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件的规定》第十条中对此有所规定。实践中,昆明市盘龙区的“合适成年人”模式也将社会调查提前到立案侦查阶段。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社会调查主体分为四类,即公诉人、辩护人、法院委托的社会团体组织的人员或其他社会工作者以及少年法庭的法官。从目前的司法实践来看,四类主体均有存在,且具体做法也各有不同。例如,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是由检察官自行开展调查,同时引入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调查;北京市一中院和二中院在实践中都是委托被告户籍地司法局承担社会调查工作;河南省兰考县法院则由法官自行调查;有些基层法院则委托陪审员进行调查。

上述做法对未成年人刑事审判社会调查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实践路径,有其合理性,但客观分析,却又各有弊端:由于各自身份及思维习惯的不同,律师的调查可能更关注有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材料收集,而忽略对其不利的因素;公诉人的调查则可能偏重于收集不利于未成年被告人的材料,而忽略对其有利的因素;法官自行调查虽然比较中立、全面,但法官人数有限,且自查自判有违中立的地位,难免有“先入为主”之嫌。

3.社会调查报告过于程式化,论证充分性欠缺

目前,各地在具体制度设计中希望通过规范社会调查的内容和设置社会调查报告的格式,使社会调查报告能够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统一性。然而,从具体的调查报告来看,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调查报告过于程式化,同时报告对被告人的描述过于简略,具体分析不够,调查结论和调查依据之间欠缺逻辑论证。

完善社会调查制度的构想

1.明确社会调查的功能定位。

既然未成年人司法社会调查的制度设计在于充分考虑未成人的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实现刑罚个别化理念,那么就应当扩大社会调查制度的范围,将其适用于一切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同时,又要防止将该项制度异化为对未成年人盲目轻刑化的工具,要审慎考察社会调查报告,中立对待社会调查报告的结论。

2.明确社会调查制度的主体,充分发挥法律诊所教育的作用。

篇3

寒假期间,全体同学要继续认真地学习和执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学生守则》,尤其要加强:《规范》第四部分——勤劳俭朴、孝敬父母;第五部分——严于律己,遵守公德的学习和训练。既要认真系统地整理好所学知识,又要完成好寒假作业,还要从事适当的家务劳动。

二、树立文明新风,做有修养的人。

1、珍爱生命、远离;崇尚文明、反对迷信,自觉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袭。

2、不参加xx组织,不参与传销活动;文明上网、上文明网,不进营业性网吧。

3、注意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自然灾害等,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尤其不要玩火、玩电、攀高弄险,防止烟花鞭炮伤人引发火灾;防止短信、网络等欺诈行为。

4、读好书,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反对看书刊、录像、影碟;做好事,反对做有损学校、个人声誉和违背道德的事。

三、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共建和谐社会。

1、全体同学应主动到所在社区(村组)报到,开展爱心义工活动(如照顾老、弱、病、残人,清扫街道,拣废护绿等),并认真填写《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开学后各支部统一收齐《社会实践活动记录表》交校团委。校团委、学生处审阅后将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2、开展“孝心无价,学会感恩”家庭美德实践活动,全体同学要利用寒假休息时间为父母做一餐饭、洗一次衣服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多与父母沟通交流。

四、开展问卷调查活动,提升社会实践能力。

每位同学要利用假期,开展一次社会实践问卷调查活动。问卷调查题目可参考下面提供选题,调查形式可以个人为单位,也可以小组合作。提倡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开学后将撰写的调查报告交至各支部汇总,各支部遴选出优秀调查报告于开学后第一周交至校团委。校团委将联合学生处、教研室对调查报告进行集中审阅、评奖,并对获奖支部和个人进行总结表彰。

调查报告参考选题:

1、中学生压岁钱状况调查

2、中学生假期学习生活方式调查

3、老百姓过年方式调查

4、网络对人们生活的影响调查

5、全球经济危机对家乡人民生活的影响调查

6、家乡人民娱乐生活调查

7、家乡“空巢”现象调查

五、开展社团特色活动,促进社团建设。

篇4

二、主要内容:

1、大学生与所在街道办事处联合共建文明社区

通过开展活动,扶贫孤残老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社区发展基础工作调研,08奥运英语知识宣传讲座等。

利用我们专业特长,可以把“英语100句”带去社区。

2、青春与实践同行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主要宣传方式有:利用社区或农村的宣传板或是宣传单的方式宣传。比如在社区的所有黑板上写上环保标语,环保小常识、法律常识以及生活常识等。还可以与身边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得到便利和帮助。

3、进行社会调查

可以调查研究现在大学生打工新特点,针对大学生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仔细的考察,写出自己的心声。

三、活动原则:

1、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践活动应立足于所在社区、乡村;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个人分散活动,也可以就近自由组合活动;

3、力所能及的原则,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以同学可以做到为前提;

4、保障安全的原则,实践过程中要增强安全意识,不参加危险、无安全保障的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手写的非打印稿,纸张为每页300字的稿纸,用黑色中性笔,首页右下方写明所在班级和姓名,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形式进行活动,一定要有相关的图片或摄像cd等(xx字左右)

五、总结表彰

我院将于下学期初对开展活动突出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并将其社会实践报告及影象资料予以展出学习,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同时我院将对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或集体推荐到学校里进行座谈学习。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课题

1、社区文明状况的调查

2、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

3、农村(家庭)的变化调查

4、市民春节期间的娱乐方式与收入关系

5、大学生就业所应掌握的技能的调查

我外国语学院号召全体同学在寒假期间,积极加入到社会实践的行列中去,用主人翁的精神去观察发生在我们周围的每一个变化,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并以此锻炼意志,增强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现将相关活动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今年寒假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仍要坚持“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原则,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智力和人才优势,深入社会各个层面开展社会调查活动,强化对国情和省情的认识,传播科学技术和文明新风,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关注社会和谐、感受人间亲情、增强社会认知,促进全面成才。

二、主要内容:

1、大学生与所在街道办事处联合共建文明社区

通过开展活动,扶贫孤残老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社区发展基础工作调研,08奥运英语知识宣传讲座等。

利用我们专业特长,可以把“英语100句”带去社区。

2、青春与实践同行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开展支教扫盲、环境保护等科技、文化、卫生服务等活动,为城市、乡村的发展做贡献。

主要宣传方式有:利用社区或农村的宣传板或是宣传单的方式宣传。比如在社区的所有黑板上写上环保标语,环保小常识、法律常识以及生活常识等。还可以与身边的大学生组成团队,与当地政府取得联系,得到便利和帮助。

3、进行社会调查

可以调查研究现在大学生打工新特点,针对大学生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仔细的考察,写出自己的心声。

三、活动原则:

1、就近就便的原则,实践活动应立足于所在社区、乡村;

2、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可以个人分散活动,也可以就近自由组合活动;

3、力所能及的原则,活动的设计和安排要以同学可以做到为前提;

4、保障安全的原则,实践过程中要增强安全意识,不参加危险、无安全保障的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上交的社会实践报告要手写的非打印稿,纸张为每页300字的稿纸,用黑色中性笔,首页右下方写明所在班级和姓名,在实践过程中,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形式进行活动,一定要有相关的图片或摄像cd等(xx字左右)

五、总结表彰

我院将于下学期初对开展活动突出的个人或集体予以表彰,并将其社会实践报告及影象资料予以展出学习,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同时我院将对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或集体推荐到学校里进行座谈学习。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参考课题

1、社区文明状况的调查

2、社区环境状况的调查

篇5

1.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结合培养模式,对本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即在打好学生理论基本功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拓展课外教学内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案设计中,结合实际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设计实践环节,如开展社会调查、组织辩论赛、主题讲演、组织参观考察、聆听专题报告等,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相结合,努力实现讲(系统讲授)、读(读书笔记)、听(听专题报告)、谈(讨论交流)、看(看专题录像)、走(参加社会实践)、写(读书心得、调查报告、学术论文)多途径的结合学生在生动、活泼、积极的环境下自觉掌握理论知识。

3.发挥学生主体性,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丰富校内实践教学内容。通过让学生自己去接触实际问题并通过参与集体讨论,学会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以修正提高自己的认识。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学生交往、协作、口头表达和活动组织的实际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讲授,以学生为主,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对本课程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心理需求,一是将学习内容整合,以专题讲座形式,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热点,引发学生对自身和社会实际问题的思考,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二是采用案例导入、理论分析的教学方法,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三是开展以课堂讨论为中心的“听、读、看、说、写”活动。改变过去那种只是单纯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灌输式教育,启发式教学,具体做法是把“听、读、看、说、写”(听,即听教师讲课;读,即读教材及其他参考资料;看,即观看教学影像资料、到实践教学基地学习;说,即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写,即写作业、小论文、调查报告等)五种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立体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能够达到“动情、动心、动脑、动口、动手”的“五动”状态。通过这些方式,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课程的学时和教学环节。在课时分配上,既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又突出实践教学环节,课外教学主要采用参观考察、专题讲座、主题活动、课程论文等寓教于乐的形式进行;在整个教学环节的安排上,我们尽可能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教学方案,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课程应有的教学目标。

3.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变老师单一教学为师生互动教学。

三、考试考核制度改革

1.考评制度与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全面体现学生的素质。将平时参与实践活动的表现列入考试成绩。同时增大平常学习态度和课堂、生活表现的考核分值;改变了只重理论、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状况,把学生平时行为情况融入课程成绩中,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针对性和实效性,逐步建立卷面考试、日常行为养成评定相结合的学生成绩全面考评制度。

2.建立试题库。试题库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广泛收集资料、全面深入地领会大纲、全面细致地掌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题库每学年都要进行充实。

四、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收看影视资料。充分利用课间和每周五时间组织学生收看《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教学影像资料。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篇6

一、提高学生写作应用文的兴趣是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应用文教学内容本身无趣,所以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为写作服务。首先应加强学生对写作应用文重要性的认识。要让学生认识到应用文不仅与日后的职业选择有关,而且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有关,更是中职生基本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并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的典型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应用文在处理问题、做好企业决策等方面的实际效用,认识到应用文既有利于沟通交流,又能提高办事效率,从而逐步消除应用文写作无用的观点。其次,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训练,在模拟中体会应用文的实际运用。比如企业不断发展,需要向社会招聘人才,我在课堂上就进行了一次模拟演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一部分学生模拟招聘方,另一部分模拟求职者,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一次招聘模拟练习,这就分别要求他们要写出“招聘书”和“求职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练习了应用文的写法。最后,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随着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和设备的完善,教师应尽量制作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手段来投影应用文范文,修改病例,指出写作中的得失,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给予学生走入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

应用文写作教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课程形态,不仅需要通过理论知识的传授来提高学生的写作理论水平,而且必须通过不断实践来达到提高学生实际写作能力的目的。首先,要让学生走入社会。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感受具体的职业环境,培养具体的职业能力,让他们体会到应用文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与意识。其次,让学生进行实践,可以让他们看到真实的案例,使他们直观地接触应用文,为他们的写作提供“源泉”。比如为了让学生认识诉讼类文书的特点,熟练掌握法律文书的写作,可与当地司法部门沟通协调,安排学生到当地法院具体了解诉讼程序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比较详尽地了解诉讼过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了解的某些事件、纠纷进行分析,以组为单位分别充当原告或被告的角色拟写状、答辩状。又如为了写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回家的时间,对家乡的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考查、思考。后来他们参加了本地的“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征文比赛,撰写的调查报告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都有。

篇7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建设

引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发展战略逐渐由科技强国转向人才强国,这是因为人才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源头和动力。大学生是人才的前驱,是国家和社会最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推动未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重视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不仅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才能保证国家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占据不败之地。

1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人文”这个词语的含义在东西方文化中存在差异,在中国古代,人文主要是指社会中的一些文化现象,而在西方国家,人文则泛指人们在自然科学和精神文明中的一些现象[1]。素质的含义是指人类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认识和社会实践,形成稳定的基本素养和个人品质。人文素质是由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等方面综合而形成的一种素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以及行为方式等。人文知识:指人类在社会生活领域中需要用到的一些基本知识,例如政治、法律、文学、艺术等,在培养社会接班人的时候,既要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还要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与社会、自然的关系,人文精神能够对社会价值导向产生影响,是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更要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奉献意识。人文能力:能够运用人文的方法去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是人文素质的能力体现[2]。中关于人的发展学说中曾经提出,人类的全面综合素质要素包含了道德、智力、情感、能力和意志等方面,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学生的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述能力、社会应变能力等,才能推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2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发展现状

(1)大学生对人文素质认知情况比较良好。

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情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确知道人文素质包含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能力三个方面,对人文素质的认知能力相对乐观。

(2)当前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较高。

在关于大学生人文素质情况的调查报告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主动按照社会道德标准来规范自身行为,并且愿意去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体现出了当前大学生较高的思想水平和素质水平。

(3)大学生对现代化人文素质教育理解不全面。

通过对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调查报告进行分析,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质教育有基本的认知,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有些大学生甚至认为人文素质并不重要。另一方面,大学生在人文素质的内涵上缺乏全面的理解,只有较少的大学生能够明确人文素质的准确内容。

(4)人文知识严重匮乏。

在调查报告分析中,大约70%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历史政治、法律科学、文学艺术等人文知识方面严重匮乏,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对自己的人文知识掌握情况感到满意,极大地凸显出人文知识方面的学习和素质较差。(5)大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较差。在调查的这些大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思想观念太过功利,缺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道德品质,同时也缺乏足够的自立自强能力,导致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水平逐步下降。

3现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下降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深入执行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生活支配和调节中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将功利思想和功利主义带到了学校教育领域。由此,大多数学生产生了有悖人文素质的思想观念,享乐主义、奢靡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开始在学生的思想里生根发芽,有些学生甚至将此作为人生哲学和人生价值,这些偏离人文素质的价值观念使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道德危机。根据人文素质调查报告可以发现,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还在坚持阅读人文书籍,其余四分之三的学生没有主动学习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习惯。另外,在大学生学习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重视理工类专业学习,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的现象。由于功利思想观念的严重影响,导致学生将过多的学习精力用到实用性学科学习上,使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不断下降[3]。由于缺乏较好的人文素质教育环境也是导致人文素质教育水平持续下降的重要因素。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5%的学生表示自己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人文素质教育。这是因为在大学教学课程中,还没有单独设立人文素质教育这门课程,目前我国的教育体制中,一所大学的办学水平评价都是以科研成果和就业率作为核评标准,由于受到此标准的严重制约,导致大部分高校领导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的重要性,也就无法使学生接受到人文素质教育。大约有11%的学生认为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教师能够起到一定教育作用;58%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老师的教学效果相对一般,34%的学生则认为教师教学效果较差。并且将近有五分之二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老师的素质太低,无法在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中起到作用。大学校园在人文景观硬件方面无法满足学生的期望,就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学习造成影响,另外,在各种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多元化校园中,良莠不齐的校园氛围很容易对学生的人文素质造成影响,学生只有在自由向上、积极乐观的校园氛围中,才能逐渐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水平。

4解析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方法策略

(1)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

大学生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第一渠道就是课堂学习,开设专业人文素质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约80%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能够学习到人文知识,但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化教学模式,学生长期处于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环境中,缺乏足够的社会实践锻炼。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对实践内容的兴趣性和积极性,合理安排第一课堂的实践环节,增强课堂教学性,提升人文素质教学水平。同时,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也有逐渐将人文知识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渗透进去,实现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从而促进大学生全面综合发展。

(2)丰富人文素质教育校园活动。

通过不断丰富人文素质文化活动,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水平。高校领导要积极开展读书竞赛、征文评选、知识竞猜、百科知识比赛等校园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人文教育活动中,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书香氛围,通过开办人文素质知识讲座、人文知识电影评析和学生讲坛等,提升当代大学生业余文化知识质量水平,提高人文素质活动层次。同时也要创新校园活动,加强对大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思想教育,努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使大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对发展国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大学生为成为勇于担当、奋发向上的社会合格人才而不断奋斗[4]。

(3)加大社会实践力度,理论同实际相结合。

引导大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学生最愿意接受的一种教学方式。通过扩大教育范围,延长学生假期实践期限,丰富社会实践方式,提供安全实践保障,创建适合实践基地等,加大学生在假期期间的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学生走出枯燥呆板的教学课堂,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知识调查、知识宣讲等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理解国家国情,增强学生同社会群众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积极主动为社会主义建设现身的热情。同时,利用暑期实践活动,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人生阅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升人格修养,还能够使学生尽快熟悉社会环境,从而更加快速融入到社会中,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

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新世纪合格人才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知识技能,还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修养,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这就需要高校领导开设人文素质教育专业课程,使学生在第一课堂中接受人文素质知识教育;不断丰富校园人文素质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加大社会实践力度,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入社会,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葛晨虹.人际交往能力与现代人才素质[J].中国人才,2004,(8):51—53.

[2]郭晓俊.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86—88.

篇8

在社会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法制意识的主要途径就是通过自身实践,在探索、交流和碰撞过程中引导大学生自我提升内在认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知行的统一。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的特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必须探究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基础”课的内容及授课形式特点,可以构建以不同的实践教学学习单位为基础,课堂、校园、社会为阵地,学生参与、研讨、体验、探究等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建立分层学习组织

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普遍采取大班授课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普遍参与性,必须构建合理的学习组织框架。具体的做法是将一个大教学班按自然班分成大组,自然班内分成由6人左右组成的学习团队,实践教学以每个学习团队规模学习为主体。团队成员轮流担任团队负责人,负责团队学习、调研、讨论等活动的组织协调和记录人员。在实践教学中依据不同的形式以个人、团队、自然班、教学班为实践活动单位。

二、加强课堂实践教学

“基础”课课堂实践教学,主要是由教师根据理论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就业、法律等实际,采用案例讨论、观点辩论、情境体验等多种具体的实践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

1.案例讨论是课堂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这种实践教学,首先通过教师根据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新的关于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方面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等设计教学案例,然后按照学习团队组内讨论教学班内交流教师梳理总结这一流程运行。一方面,实现了信息的相互传递,包括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传递,有助于加强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更有助于师生之间沟通,增加情感交流,从而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产生感情;另一方面,通过对具有直观性和生动性的案例的分析,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当实践者,去认识、分析和处理案例中的实际问题,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架起了桥梁,从而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活的案例便于调动学生的思维,每个同学的思维活跃了,课堂不再沉闷;通过思维的碰撞,视野宽了,思路广了;通过教师的梳理引导,思路清了,道理明了,认识也有深度了。

2.情境体验也是课堂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情境体验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和教学的具体内容,对现实的某些情境进行模拟、再现、体验的活动。道德情境剧、模拟法庭、法制周报等都属于情境体验实践教学方式。具体做法是:第一步,由教师向学生说明开展情境体验教学活动的目的、要求以及内容范围。第二步,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或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分组准备,选择确定内容,并制订活动方案。第三步,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第四步,学生互评,教师梳理总结。

三、组织校内实践教学

现代社会生活的各种观念时刻冲击着大学校园,引发着诸多的思想碰撞;同时,大学校园是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校园应当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实践的主要场所,校内实践应该做完“基础”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形式可以有三方面:一是开展职业生涯设计、诚信考试等学生自我教育活动。这需要与学生工作部门配合。二是校园问题探究。可以从大学生面临和关心的实际问题出发,结合大学生生活实际,指导学生进行校内调查研究,如对大学生消费观念、人际关系、入党动机、择业观、恋爱观、法制观及课余时间安排、校园不文明行为等的调查,使他们在实践中感悟生活,锻炼成才。三是隐性活动的熏陶。教师应该结合“基础”课程的理论内容和要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深入研究学生的内心需要和情感体验,消除逆反心理,激发其参与意识,将教育内容及要求渗透和潜隐在活动中,精心设计,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

四、开展社会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基础”课实践教学必不可少的形式。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制观念教育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三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脱离了社会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的目的将无法实现,教学效果也无从检验。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理论教学内容,其社会实践可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参观访问。可结合讲授内容和教学不同阶段,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监狱、法庭等。组织学生访问英雄模范、先进人物、名师和优秀校友。比如结合教材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学习,带领学生参观旅顺万忠墓纪念馆、关向应故居纪念馆、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等,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结合教材中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培育法律精神”的学习,组织学生旁听法院开庭,到监狱参观,让学生了解法律诉讼程序,深入理解诉讼法理论中抽象的概念和程序;在法庭旁听过程中,了解法的运用和适用,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2.社会服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者活动,定期到附近社区养老院、福利院等开展服务,定期开展义务法制宣传活动等,通过参加各种社会公益活动,能够使学生在服务他人、方便他人的同时,使自身的精神境界和个人修养得到洗礼和升华。

3.社会调查。根据“基础”课的内容,设置调查研究主题,大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利用业余时间主要是假期到社区、乡村、企业等进行社会实践,调查相关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书写调查报告。如结合“基础”对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的理论内容,大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到相关领域进行实践,了解本领域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状况,了解社会、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要求,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合理建议,书写调查报告。通过身临其境的实践,进行调查,引导大学生深刻认识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对从业者的职业道德素质非常关注,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聘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从而提高大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自觉性。

4.通过虚拟网络进行实践。这种形式主要表现为:通过计算机,利用网络资源,对想要了解的专题如具体的法律知识等进行梳理和整合,还可以整理成幻灯片,组织更多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达到相互学习的目的。各种方式的灵活运用和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社会实践的效果。

五、建立实践考评机制

“基础”课实践考评机制的建立,要以科学理念为指导,通过改革考核主体,丰富考核形式,完善考试内容,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考试体系,实现考核重点由知识型向素质型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1.改变考核理念。建立起“以学生为核心”、“以人为本”的现代考试理念。考试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考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考试内容和方法要激励和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和分析具体的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对某些实践活动,允许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采取多种形式(照片、漫画、DV制作、报告、写博客等)展示自己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体会,教师依据这些不同形式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考核。

2.丰富考核形式。探索口试与笔试相结合、个人与团体考核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教师评与学生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比如,社会实践调查,除了每人上交一份调查报外,每个团队做一份实践汇报的PPT。在教学班内,由学生共同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每个团队进行答辩和评价,评出优秀团队,然后,由教师组成的答辩委员会对优秀团队进行答辩,评选出一、二、三等奖,予以奖励。通过这种方式,同学之间对调查内容、调查过程等互相分享,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确保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篇9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重大建筑质量及危房安全事故;

(四)危险药品和化学危险品重大安全事故;

(五)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六)大型活动重大安全事故;

(七)外来暴力侵害重大安全事故;

(八)流行传染病重大安全事故;

(九)食物中毒重大安全事故;

(十)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负责人员,比照本制度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重大安全事故肇事单位和个人的刑事处罚、行政处罚和民事责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重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学校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采取行政措施,对本学校实施安全监督管理,保障本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对本学校或者职责范围内防范重大的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的迅速和妥善处理责任。

第五条学校应当每个学期至少召开一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由学校主要负责人召集有关负责人参加,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学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应当作出决定并形成纪要,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必须严格实施。

第六条学校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学校容易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设施和场所安全事故的防范明确责任、采取措施,并组织进行严格检查。

第七条学校必须制定本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并将安全事故应急处理蓣集报区教体局备案。

第八条学校应当对本制度第二条所列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要立即排除。

第九条学校存在的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管辖或者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有关管辖权或者负有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第十条学校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教育以及组织学生参加公益劳动等社会实践活动,必须确保学生安全。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学校违反本规定的,对校长给予撤职的行政处分,对直接组织者给予开除公职的行政处分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一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应当按照“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程序和时限立即上报,不得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报告,并应当配合、协助事故调查,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事故调查。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违反前款规定的,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给予行政降级处分。

第十二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应当迅速组织救助,有关人员应当服从指挥、调度,参加或者配合救助,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第十三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由教体局协同有关部门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依照本制度对有关负责人员追究行政责任或者其他法律责任的意见。区教体局依据调查报告,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第十四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举报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向区教体局举报学校及负责人不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或者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教体局接到报告或者举报后,立即组织对事故隐患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五条对重大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追究行政责任的办法,由学校参照本规定制定。

篇10

实习期间,我利用此次难得的机会,努力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不迟到、早退,严格遵守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经过近一个月在和平县地产交易中心的实习、工作,我基本上掌握了地产交易中介服务;接受单位、个人委托办理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证、协议转让、办土地使用权变质、登记发证等手续;提供地产市场的信息及有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

一、土地使用权公开拍卖的有关程序:

1、在拍卖会30日前拍卖公告。

2、拍卖公告内容:出证人的名称和地址;出证实地位置、现状、面积、使用年期、用途规划设计要求;争实人的资格要求及申请取得争买资格的办法、索取拍卖文件的时间、地点及方式,看样时间;拍卖地点、期限、争价方式等;确定争得人的标准和方法,争得人证金;其他需要公告的事项;

3、拍卖会程序:主持人点算争买人;主持人介绍拍卖实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期、规划要求和其他有关事项;主持人宣布起时价和增价幅度;主持人报出起时价;争买人举牌应价或报价;主持人确认该应价后继续定价;主持人连续三次宣布同一应价而没有再应价的,主持人落槌表示拍卖成立;主持人宣布最高应价者为争得人。

4、签订成立确认书。

二、公开挂牌出让土地使用权有关程序:

1、挂牌时间不少于10个工作日。

2、挂牌程序:在挂牌公告规定的挂牌起始日,出让人将挂牌实地的位置、面积、用途、使用年期、规划要求起始价。

3、挂牌期限届满,按照法律规定确定是否成交。

4、签订成立确认书。

河源市和平县合水镇府座落珊坪曲双段1080m2土地,挂牌成交价768000元;和平县青州供销社1923。4m2,挂牌成交价206817元。

·社会实践报告的大纲格式·学生社会实践报告·高中社会实践报告·超市社会实践报告

·暑假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最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报告·社会实践总结报告

三、土地转让办证有关材料:

1、要有土地使用证原件。

2、要有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转让登记表。

3、土地登记申请书及地籍调查土地登记审批表。

4、转让方申请报告。

5、转让协议书。

6、转受让方身份证复印件。

篇11

应用文是人们在处理公私事务时使用的一种具有固定或惯用格式的文体,是人们交流思想、互通情况、解决问题、处理事物的工具,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相当广泛。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能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和学习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对需要全面培养个人综合素养的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应用文写作更是一项必备的基本能力。但是由于应用文的写作要受制文意图、格式、语体等多方面的限制,显得格式呆板,内容缺乏吸引力,所以学生不喜欢学应用文,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古人云:“教人未见其趣,必不乐学。”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可见,如果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就会视学习为乐事。学生只有对应用文写作产生兴趣,才能端正学习态度,自觉地接受应用文写作知识和训练,主动地提高应用文写作水平。如何在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快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应用文的兴趣,实践中我运用下列几种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与同人作一交流。

1 优化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氛围

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可见教师对待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是决定学生学习心态的主要外部因素。教育是爱的事业。可是,往往在大学的课堂里,老师走上讲台就讲课,下了课就走人,一学期完了,学生不知老师姓什么,老师更不知教了什么学生,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我们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努力建立民主、信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创设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对任何学生都以诚相待,不偏不倚、一视同仁。教师相信学生,学生充分信任老师,变“要他学”为“他要学”或“帮你学”。作为教师更要有爱职业和爱学生的情感,一个不热爱本职工作的老师是教不好学的,同样,一个不爱学生、瞧不起学生的老师也是教不好学的。要给学生以丰富的情感,老师还要用微笑来赢得学生的微笑。一个慈爱的眼神,一次轻轻的问候,都会使学生如临春风,如沐时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把命令式的、居高临下式的语言转化为商量式的、平等交流式的语言,把生硬冰冷的语言变为富有感彩的语言。

2 从丰富多彩的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提炼应用文写作素材

青年人的思想是活跃的,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因此我们的教学,我们的每一堂课必须是精彩的,而不是给学生留下“除了上课什么都很精彩”的感觉。高职《应用文写作》作为人文社科类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理应走在活跃大学生生活系列教育活动的前列。那么,选一本教材照本宣科,尽管教材中也不乏生动经典的实例或练习情境,但终究不是学生的真实生活片段或现实场景,因此学生肯定还是不感兴趣的,不感兴趣能学好一门学问或技能只能是天方夜谭亦或是自欺欺人。只有真正地贴近本校学生、贴近本校学生的真实现实生活,应用文写作教学才能真正地鲜活起来,应用文写作训练才能真正地有意义起来,才能真正提高大学生的写作素质。例如:在进行“计划和总结”写作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之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写作某一科或某一学期学习计划和总结,学生既有生活又有实际写作目标,因此就能够很好地掌握“计划和总结”的写作;在“调查报告”的写作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之后,选取学校或班级发生过的某一件有意义的事件,布置学生进行广泛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形成调查报告,学生既愿意写,有兴趣去写,又能够很好地掌握“调查报告”的写作;在“消息、新闻”写作教学中,在理论教学之后,让学生选取学校或班级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儿进行写作训练,学生自然会写出很成功的新闻报道文章来。

3 创设现实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

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即创设并非学生曾亲身经历过的以后迟早要经历的现实生活场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有很多类别的文体适合教师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以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作出鲜活的应用文来,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演讲稿、解说词、讲话稿、公文、法律类文书、财经类文书等类别应用文体的写作教学中都可以尝试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前要精心准备好生活情境,然后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分配不同的生活角色,让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的表演中获得审美享受,最后形成相应的应用文文章来。实践证明,如果教师有好的情境设置,学生会像渴望当演员一样去尽力演好自己所饰演的角色,从而获得创作的冲动和兴趣,写出更好的文章来。

4 联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深受重视,每学期都有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除此之外,现在大学生自主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丰富多彩,如何抓住这一有利契机,布置应用文写作训练,是激发大学生应用文写作兴趣,提高写作素质的又一有效途径。例如:在大学生每学期统一的社会实践活动安排中,与学校团委协调沟通,把学生社会实践后形成的调查报告文章作为一次应用文调查报告写作训练作业,由应用文写作教师进行全批全改,并评选出学校或年级优秀的调研成果,予以奖励;可以布置学生以自己假期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为素材,进行相关应用文体的写作训练等。

5 联系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

校园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高度重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已经成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好的校园文化底蕴的形成必定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稳步发展的结果。因此,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载体,也离不开学校科学的人文学科的开设与建设。因此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紧密联系校园文化建设,把相关应用文写作训练与校园文化相关活动统一起来,以活动促进应用文写作训练,以应用文写作训练为校园文化活动提供大学生自己的创作成果,这样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既使学生对应用文写作有兴趣、有动力,达到应用文写作教学的目标,又能够有力地推动校园文化活动上档次、上水平,使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教育中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6 联系学生实验、设计、实训、实习、就业指导活动进行应用文写作训练

高职学生培养中十分重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在整体教学安排中实践教学环节很多,诸如实验、设计、实习、实训等。在这些实践教学环节中,很多环节都需要实用应用文体的写作基础。这些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教学效果正是通过相应的应用文写作材料方能检验出来的。诸如实验、实习报告;设计方案;实训总结等。因此,在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应用文写作教师应列入实践性教学环节指导教师系列,负责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成果的分析师、检验师、评判师。联系学生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应用文写作教学也能使学生更加重视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取得写作训练成果,提高综合素质。此外,联系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进行毕业答辩、准备应聘材料等相关写作训练也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让课堂充满笑声,以快乐的方式教学,尽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自由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只有明确教学目的,不断优化师生关系,增强应用文写作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颜琳.增强应用写作高效性的教学模式探析[J].写作,2007(2).

篇12

一、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一)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

法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强调“学以致用”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当下高校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活动仍然主要是围绕三尺讲台来展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育教学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这显然不利于法科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实践性、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的时代要求。

(二)法律教学实践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仍有待进一步凸显

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教学是铺垫和准备,实践教学才应该是主体和核心。但是在当下我国高校法学专业教学中,课堂理论教学仍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法律实践教学则扮演了辅助角色,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适当补充。如此,两者的地位和关系难免就本末倒置了。故,正确认识和定位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高法律实践教学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是一个十分紧要的问题。

(三)法律实践教学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

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教学场所和教学条件的保证。如模拟法庭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就需要在模拟审判庭进行,需要必要的家具、服装、器具等;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有时需要跟随指导老师外出见习,关于外出见习活动的经费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就是必须予以考虑的问题。

(四)法律实践教学师资不足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事乃人为。法律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具备法律实务能力的教师来具体实施,但是当下高校开展法律实践教学的师资条件还不能令人满意:一是双师型教师较少,多数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基本没有法律实务经验,有心却无力贡献法律实践教学工作;二是数量有限的双师型教师流失严重,双师型教师一旦投入律师执业,就往往“有去无回”,很难专心于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往往有力却无心贡献法律实践教学工作。

二、建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建构高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指导思想应该是“坚持以法学综合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线,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全方位、多视点地构建规范、完善、合理的实践体系。”这项工作可以具体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建构“多元层梯式”法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所处的学习阶段,建构“多元层梯式”的法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有助于使学生的实务能力逐步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可以围绕以下实践教学课程来建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1.实务观摩

可以考虑从大一或大二开始安排一些观摩性的法律实践活动,如联系法院旁听有一定社会影响的审判;集体观摩网上庭审直播;在检察公开日和审判公开日到司法机关实地参观,了解其工作内容和工作流程;等等。

2.社会实践学

社会实践的内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与当地的中小学校建立联系,安排学生担任班级法制辅导员,每月赴中小开展一次普法讲座和交流活动;与社区、企事业单位建立联系,定期开展法律讲座、普法宣传和义务法律咨询活动;利用周末时间到广场等群众聚集的地方进行普法宣传;等等。

3.模拟法庭

为提高模拟法庭的实训效果,模拟法庭实践教学可以按照以下几个主要步骤进行:一是从案例库中随机抽取经过必要修正的真实案例;二是对学生进行分组,由学生分别组织材料,起草有关法律文书,设计庭审过程,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三是举行模拟法庭的预演,进一步发现和解决问题;四是正式进行模拟法庭实训的庭审对抗,由点评教师对庭审过程的设计和实训学生的庭审表现进行点评;五是提供案件的原始卷宗复印件,供学生比较学习;六是由学生进一步修正有关实习实训材料,并由专人统一进行归档保管。

(二)设计科学、完善、规范、合理的法律实践教学实施规程

如果说建立健全高校法律实践教学的课程体系是“量”的完备,那么,设计科学、完善、规范、合理的法律实践教学实施规程,实际上就是要确保“质”的达标。

1.实务观摩

实务观摩必须确保观摩见习的实效性。首先是实务观摩的准备,包括说明观摩见习的内容和实施步骤、介绍案件的基本案情、相关的实体和程序法律知识、庭审的基本程序、写作观摩见习心得体会的基本要领、见习纪律、见习过程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等;其次是提醒学生带齐身份证件,根据法院的开庭时间安排,按时组织学生提前入场,完成庭审观摩;最后是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格式要求撰写庭审观摩心得体会,并归档保存。

2.法律社会调查

为保证实效性,法律社会调查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来开展:第一,根据学生调查选题的初步意向,通过双向选择确定指导老师;第二,确定选题,可以由指导老师根据时下的热点问题或自己的研究领域确定调查选题,也可以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选课题展开调查,但应经过指导老师的审查同意;第三,指导老师与学生商讨确定社会调查的基本内容、步骤,指导学生进行调查问卷的设计和修改;第四,展开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在老师指导下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指导老师撰写导师评价意见,提交成绩评议小组;第五,评议小组根据社会调查报告的撰写情况,参考导师意见,必要时与学生面谈,确定成绩;第六,对活动全程的相关材料进行原件或复印件的归档保存。

3.社会实践

法律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组织:第一,制定计划。通报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步骤,听取学生关于活动开展的意见,分配实践任务;第二,积极准备。主要是:组织学生撰写法制讲座的讲稿,反复集体讨论修改,印制普法宣传材料,集中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如社区法律咨询活动中可能涉及到的婚姻、继承、一般民事侵权、物权纠纷、债权纠纷等法律知识;第三,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社会实践活动,注意学生安全;第四,总结升华。学生撰写心得体会,指导老师进行活动总结;第五,材料归档。将整理好的心得体会和活动总结统一归档保存。

(三)内部提高、挖潜与外部借力并举,加强师资建设

如何缓解双师型教师不足的问题呢?一是自我提高,即采取措施积极鼓励教师,特别是有精力的年轻教师,通过司法考试适当接触法律实务工作。二是内部挖潜,即通过合理的分类布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掘现有教师的潜在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把现有教师分为三类,即有丰富律师执业经验的教师、具备一定实务经验的教师和无实务经验的教师。并根据情况分别委以不同的指导任务,这样就避免了所有法律实践教学任务全部都由双师型教师完成导致的工作压力;三是外部借力,也就是聘请实务部门,特别是法官和律师担任特聘导师。

三.结论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里的“学”实际就是理论学习,而“习”则是练习和实践的意思。传统的偏重于理论讲授的法学教育模式向学生灌输的是一种既定的知识体系,建构完善的法律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强化法律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法律实务能力,使学生有“学”有“习”,从而在“学”“习”相长中历练成才。

【参考文献】

篇13

生物科技实践活动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方式为主,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主题为基本内容的,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活动。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活动时空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漓江鱼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以探究漓江大河乡河段漓江鱼类资源的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为主线,通过本活动来寻找保护漓江鱼类资源的措施。这是一个具有延续性和延展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和体验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因地制宜的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该活动在全国第25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下面以指导学生开展此项活动为例,谈谈笔者对开展初中生物科技实践活动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1、活动的实施过程

1.1 选题原因

该选题意向来源于和学生的一次课间交谈,“老师,我们的漓江鱼还剩多少?我们该怎样保护它们?我们再也不能吃漓江鱼了吗?”原来,我们每天都说保护漓江,保护漓江鱼类资源,可学生——漓江上未来的渔民却不知道具体的保护措施有哪些,于是笔者决定在学生中开展这次“漓江鱼生存现状及捕捞情况综合调查”活动。

1.2 活动的具体目标

认识常见的漓江鱼,了解它们的生存现状、生活习性、食性、产卵期等;知道漓江的休渔期、禁渔区,懂得从捕捞工具、捕捞时间、捕捞区域等方面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措施;了解有序捕捞、合理捕捞的相关知识;学会调查、观察、收集分析资料等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处理数据、撰写科技小论文;培养调查能力、说明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爱护母亲河,关注漓江鱼的生存状况,形成保护漓江鱼类资源、保护母亲河的意识,拒绝破坏性、掠夺性捕捞的行为。

1.3 活动内容

进行开题准备,联系桂林市渔政站的水产专家,对课题的可行性和实施价值进行论证。

宣传、动员、分组及骨干培训。确定各组的研究方向(如:调查漓江鱼的种类、习性,调查捕获漓江鱼的的时间、地点、工具、去向,近十年的捕获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等等),完成组内分工,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调查路线。

按计划实施调查,随时记录和拍照。

整理分析调查记录,撰写调查报告,物化调查结果。

组织学生参加“反哺母亲河,放养漓江鱼”活动。

收集桂林市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法律、法规、案例等资料,制作《保护漓江鱼》宣传册。

利用暑假进入沿江15个自然村和社区发放宣传册,宣传保护漓江鱼的具体措施。

举行“我爱漓江鱼”征文比赛,并评比奖励。

举行“保护漓江鱼”手抄报比赛,并评比奖励。

举行成果展示周活动。展示各小组优秀的调查报告、科技小论文、科技小报,宣传册、照片、图片等。邀请附近学校师生参观。

1.4 活动结果

本次活动历时1年,充分展现出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乐于探究与实践的精神。学生共计走访调查了渔民、农民1200人。通过走访了解到:近十年来,漓江鱼类资源衰竭显著,保护漓江鱼刻不容缓。但目前我乡仍有部分农民、渔民使用地笼等细密的捕捞工具,长年在漓江上违法捕捞。向漓江投放检验检疫的鱼苗10000余尾,300多名师生参加了“反哺母亲河保护漓江鱼”签名仪式,进入漓江沿江15个自然村、6个社区发放、张贴宣传资料2000多份。带动了广大家长和村民参与活动的热情,提高了他们对保护母亲河、保护漓江鱼类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回收调查报告、论文、手抄报、照片500多份,展示优秀作品90份,评出优秀作品一等奖12份,二等奖24份,三等奖36份,邀请附近两所小学师生前来参观,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体验和成就感。人民网广西视窗、广西科技信息网、桂林电视台《桂林新闻》栏目、《桂林日报》、桂林市叠彩区人民政府门户网、中国共青团叠彩区委网、叠彩区教育信息网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此次活动,在学生、家长中引起极大反响,在社会上掀起了保护漓江鱼的热潮,深得当地政府的肯定和群众的好评,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1.5 活动结果处理

分析、整理有价值的结果向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建议他们采取更有针对性的保护漓江鱼的措施。活动的各项资料及研究成果等直接提供给学校,完善校本课程,增加办学特色,丰富校园文化,总结和积累开展科教活动的方法和经验,为学校的发展服务。对活动的日志、论文、调查报告等进行收集、整理,并送至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A等的学生记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内。

1.6 活动的评价

各小组每两月-收集各成员的调查记录,组织自评、互评,教师跟踪各小组的工作进程,进行阶段评价。活动结束后,各小组展示成果,教师根据学生的阶段性评价结果、活动成果及所在组的等级,进行综合。评定。

1.7 活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