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业务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业务教育论文

篇1

3.以双赢为原则的校企深度合作在新常态下,中国企业面对经济发展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传统优势逐渐消失,必须从制造向创造转变,这就需要企业拥有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进行产品创新,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这一体系,需要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因此,产教融合和校企协同育人是构建科学有效的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下,无论校内的实训条件再好,也替代不了行业企业的职业教育功能。要求企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通过校外实习基地,学校可以和企业深度合作,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并指导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生通过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岗位实践后,了解行业标准和职业规范,并促使其形成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的职业态度,为毕业后迅速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校外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工学交替”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认知实习。针对具有初步的专业基础理论和知识的学生,通过参观、考察、访问实习单位,对工作性质和简单的业务流程有所了解,培养学习兴趣等,为今后的专业学习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专业实习。针对已经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生。通过实习,既检测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职业素养,为顶岗实习做了充分准备。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培养其综合素质和技能,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体现。职业教育“新常态”下构建商务英语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作为应用型复合型极强的商务英语教学,需要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商务英语实践教学中常出现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企业行业指导性;实践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校内实践教学条件和环境不能满足实践教学需求;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中缺乏制度保障;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缺乏指导和监督检查作用等。

二、树立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1.提高职业教育认识在教育领域中,“重学术,轻技术”的观点比比皆是,导致职业教育吸引力不强。社会、家长、学校、学生都认为,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学习,技术技能型人才属于“蓝领族”,社会地位不高,不受人重视。应该呼吁全社会改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强调的是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要从“学历本位”转化为“能力本位”。同时并不摒弃学历教育,而是此基础上,以发展能力为核心,高度重视继续教育,积极满足终身教育的需求,重点建构各职业教育间“立交桥”的互通机制。优化校内实践教学配置,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职业能力,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使之科学化、系统化,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连贯性,做到商务与语言、商务知识与技能和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校的工作重心和资金投入放在校内实训中心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水平,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质量。

2.提供校企合作制度保障,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积极性在校企合作过程中,总会出现“校热企凉”“工学”教学模式质量不高、产学结合度不高、校企合作缺乏法规保障、校企合作中缺少政府的监督检查行为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尽快制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并纳入到《职业教育法》中。内容包括:明确政府、企业、学校、师生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引导政府设立校企合作发展专项基金,并明确用途;对具有职业教育资质的企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要求,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并争取其他项目的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优惠;强化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保障等。通过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篇2

1.2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材的基础上,需要准备模拟的电子商务平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实际地去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开展好电子商务的前提是必须熟悉网络

具体包括市场和行业的行情,清楚中国的网络市场和网络特点,以及各个电子商务网站的特点等。其次要定位准确,这些有了解消费者,以及消费者聚集在网络里的什么地方,什么主题消费者的人流量最大,哪种网站是消费者最喜欢去的,什么时间是消费者出现概率最高!所以必须了解产品,以及这个行业在电子商务里的实际情况。要开展好电子商务,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必须先调研市场。调研市场是商务企业经营活动的基础,也是商务活动的重要内容。只有调研好了市场,才能了解到市场,最终更好、更快的开展电子商务。试想一下,连自己的市场、自己的产品在网络中的特点,以及连网络里的消费者也不清楚的话,怎么知道如何找到顾客,将产品销售出去!连这些也不知道的话,又如何懂得电子商务的一些细节操作呢!

(2)制定开展电子商务的教学实践计划

首先将学生分组,各个实验有不同的要求。如在B2C实验中,学生3人一组,分别以网上商场的管理员,消费者,物流中心的管理员参加实验。

(3)具体实施让学生独立、自由地讨论思考

如何和宣传电子商务信息,在了解了目标顾客的同时,针对目标顾客的特点,进行操作。如果学生选择的电子商务网站是淘宝的话,那么就要求学生了解淘宝的各种功能和特点。让学生在淘宝大学上去看帖子,对网站的规则要尽量明白清楚。知道什么信息可以发,什么信息不可以发,何时发的信息曝光率最高,如何发信息最容易被淘宝推荐等等。同时在信息之前,必须对自己的信息进行一定的组织,这个也是非常关键的。如果信息不好或者没有经过认真组织,顾客看到了也不会感兴趣,这就很难抓住顾客的好奇心。如果信息没有超过竞争对手的话,那竞争优势就不存在了。比如产品介绍做到很有条理,能吸引住很多潜在消费者的眼球,同时不让浏览者反感,使消费者能够轻松愉快的阅读,并且使消费者一下子记住,如果做到这样的程度,信息的就成功了,同时能更容易做到好而多的业务。

篇3

1、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设置与区域物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物流专业培养方向的对接,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物流产业人才需求结构需求的对接,物流专业学生能力、技术、知识、素质与物流产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岗位需求的对接,物流人才的知识结构与行业未来的发展需要对接。

2、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职业标准对接,为职业能力核心课程、专业基本技能课程、专业核心技能课程、专业拓展课程。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岗位对接,物流管理岗位横向类型分为:采购、仓储配送、运输、物流信息、国际货代。纵向类型岗位分本三层级:管理员、助理、主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应与物流管理专业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考核评价体系进行对接。物流管理专业中职、高职、本科层次体系与职业标准层次体系的对接。

3、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物流管理专业知识能力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人员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工程技术类课程与物流管理工作实际操作技术与工程水平相对接。教学过程设计分为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与生产过程理论体系相对接,实践课程与生产操作过程相对接。物流管理专业实训类课程体系与物流管理生产过程所需要技术进行对接。

篇4

在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与“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创新创业显得尤为重要,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中提出,大力发展众客空间、开放式创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作用,在物流行业加强建设跨行业、跨区域的物流管理服务平台,创新业务流程,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物流服务。“互联网+”行动计划对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提供了较大的空间与机遇,为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

二、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联合合作企业创新实施“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段即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根据物理管理专业分成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经济管理通用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学习与认知实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第二个阶段物流专业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理论教学、专业能力实践教学,鼓励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第三个阶段综合能力培养,在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开展综合实训项目、企业跟岗实践学习、开展创新创业项目,学生达到企业准员工标准;第四个阶段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校外进行顶岗实践学习或开展自主创业项目。分层培养即在第二、三阶段把学生分成技能型学生、创新型学生,第四阶段把学生分成就业型学生、创业型学生,按照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双创贯通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贯通学生培养的四个阶段。图1“分段分层、双创贯通”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多形式学习,在校期间参加的各级职业技能大赛、创业实践项目、课题研究、特长竞赛、创新成果、境外交流学习等纳入学分管理,建立以学生个性化发展、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学分互认制度。

三、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双创型课程体系

“产学研创”一体化培养物流管理专业创业型创新人才,将创新创业课程有机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实践体系和理论体系,涵盖创新思维以及创业全过程的课程体系。通过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育,增强学生的创业意愿,增加学生的创业资本。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上,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设创业导论、商业模式概论、项目管理等,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创业,物流领域创业者应具备哪些创业素质和基本能力;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选修创业指导及创业案例研究课程,并引入创业者、相关专家进行指导;对已经开展物流项目创新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类课程。物流管理专业双创型实践教学体系由校内单项技能实训、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实训、生产性实训项目实训、校外认知实习、创新创业实践、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等组成,学生在校期间为了培养学生的商贸物流服务技能与运营能力,开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技能大赛、“互联网+”物流运营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图2“双创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体系设计上,开设创业活动课、创业模拟仿真课程等。一方面实现“做中创”,包含综合实践项目、应用性专题设计、创新创业竞赛等,使创业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另一方面重点实现“研中创”,即依托师生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生产性实训基地等,开展创新创业项目。

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系列做法

(一)建立物流管理专业创新创业工作室由专任教师与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工作室,引入快递分拣业务、物流仓储流程优化、物流设施设备设计、特色农产品物流项目、商贸物流项目等,由师生共同选择实施项目,通过查阅资料、社会调研、座谈研讨等方式完成物流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物流业务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还能够为专业教师教学提供真实的教学项目,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二)举办物流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升学生在物流领域的创业意愿,每年开展全部学生均能参与的物流创新创业大赛。大赛以智能快递、高效物流、智慧仓库、特色产品物流项目、先进物流技术应用等模块为题,学生根据兴趣与自身优势选择参赛项目,通过项目计划书的撰写、项目的实施方案的制定、项目的讲解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双创能力。(三)开设经管通用课程,培养学生经济管理能力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融入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统计学、企业运营模拟、电子商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经济商贸通用能力,物流管理专业学生除了能够掌握专业技术技能外,还掌握经济管理能力;除了能够进行物流业务操作外,还懂经营、善管理,为学生创业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四)开展名家进校活动聘请物流企业老板、行业专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为创业导师,每个学期为专业师生开设创业指导讲座。利用企业老板创业经验、行业专家创业思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经营理念解决学生在创业中存在的困惑。

五、总结

物流行业发展迅速,由传统的物流发展为一体化物流、智能物流、高效智慧物流,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了机会,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创型课程体系为核心,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未来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

作者:逯义军 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篇5

求学网为您提供“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解决您在写物理教学论文中的难题

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物理教育教学论文文化视野下的中学物理教学”,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6

二、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

舞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通过舞蹈教学,使学生不仅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能够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而且能了解不同民族民间舞蹈特点,学会欣赏舞蹈作品,提升学生的舞蹈素养及审美能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舞蹈表演技能、幼儿舞蹈创编能力,组织舞蹈教学能力是教师在组织舞蹈教学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作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师如何在新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背景下,分析教学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了解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合适的评价方式评价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的实践性和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都是应该要认真思考并且,并需要尝试解决的问题。

(一)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为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建设提供资源库

根据课程整合的总体要求,结合《意见》和《标准》的要求,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发展前沿,面向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借鉴国内外学前教育专业人舞蹈课程教学改革成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更新完善教学内容,通过网络等视听媒体,收集与学前教育舞蹈课程教学课程相关的资源,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提供丰富的舞蹈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基本功,民族民间舞、现代舞、舞蹈创编、幼儿舞蹈、舞蹈鉴赏等多种形式的舞蹈课程资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整合,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体系。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形成与人才培培养方案一致的优质教学资源。在教学资源的选择上注重《标准》中课程及模块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结合学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收和运用能力,切实落实按需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终身学习的技能。在资源库的建设方面注重课程资源专业性与多样性结合,全面性与丰富性结合。课程建设是方案开展的关键,针对目前学前专业理论性过深,学生学习困难的情况,依据“淡化理论,够用为度,培养技能,重在应用”的原则,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性,结合《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安徽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师教育类专业教学实践工作的若干意见》对现行的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加强技能型课程教学,整合论性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基础训练、各种风格舞蹈的表演能力、舞蹈创编逐步加深难度,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和素养。形成独具特色的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教学体系。

(二)教学方法改革———为舞蹈教学改革创新的途径

深化教学研究、更新教学观念,注重因材施教、改进教学方式,依托多媒体信息技术、完善教学手段,产生一批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教学改革成果。打破传统舞蹈教学仅仅是教师课堂讲解示范的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活动小组,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等多种方式改变教师课堂上一直交的模式,充分利用学生中的特长学生,引导学生,自我学习,互相学习。鼓励小老师在教师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特长生优势,推动学生兴趣小组的形成,提高学生可与学习的兴趣性和时效性;注重参与式、场景式、体验式教学方式在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学生入职后能力转换的培养。改革课程模式,实施分模块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推动课堂教学的改革,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组研讨学习,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利用课堂教学和课后自主学习的时间,提升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预习备课、课堂积极引导、课后及时反思的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教师教学过程中注重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平台,通过视频、图片、课件等多种载体展现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实训、实践教学,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有效衔接,帮助学生建立理论指导实践的平台。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组织形式改革———“传帮带”,舞蹈兴趣小组发挥导师作用

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以及学校现有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活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将课堂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效结合,继续推进完善学生活动小组的活动,将舞蹈兴趣活动小组分为民族民间舞、街舞、拉丁舞、爵士舞等方向,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参加小组活动,一方面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而且可以通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巩固教师课堂学习的内容,促进学生舞蹈课堂学习的知识向实践的转化。同时利用各级各类活动和比赛组织系部学生活动,提高学生活动额参与性及活动组织的能力,另一方面,让同学们在学前教育宣传月,迎新生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文艺演出中参加实践体验。学校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确保专业实践教学必要的学分(学时)。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基地,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完善校内外实训、实践教学设施和设备,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通过活动参与提高学生舞蹈编排、舞蹈表演,活动组织等能力。实现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改革的目标。

(四)教学管理方式改革———改变舞蹈课程教学模式制度保障

更新教学管理理念,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形成有利于支撑教师进行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的教学管理模式,创建有利于教学团队安心教书、潜心育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和评价办法。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制度,鼓励教师进行实践探索。加速推进教师教育教学以及科研能力的提高。注重教学管理规范化,常规化,系统化,注重教学过程管理及动态管理,规范教学管理资料整理等工作,规范管理过程、提高教学管理科学性、进而更好的评价教师教育教学、科研水平。引导教师形成规范、提高质量、注重细节、不断增强自我提高的自觉意识。健全的现代化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是实现和落实各项制度、措施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总体目标的必要保障。实行校、系、教研室、班级四级督导制度,坚持把日常工作规范化,提高对学生活动的指导和监督,在规范之中抓创新,在创新之中抓提高,在提高之中抓特色,构建出一套适应技能课教学改革的现代管理模式。总之,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舞蹈是学前教育的必修课程之一,舞蹈教师必须强化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技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对象和教学目的,有计划地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培养优秀的幼儿教育工作者。

作者:包根胜 单位: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育系

篇7

1.2实验的示范性

教师进行课堂演示实验时,要用规范的操作方式向学生示范正确使用仪器,认真读取数据,尊重事实,不涂改、不凑数据,科学分析实验结果。1.3板书的示范性教师的板书对学生起着示范作用。因此,板书要力争做到构图简单,布局合理,比例恰当,原理正确,形象逼真。

2在物理教学中从教技能的训练

2.1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中师物理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第一,对教材中某些内容片断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讲解。第二,课堂复习提问时,请学生到前面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第三,讲解新课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互相讨论,发表见解。第四,讲完新课后让学生到讲台前面小结。

2.2实验能力的训练

实验能力的训练主要是从两方面考虑:一是基本仪器使用的切l练,使学生掌握仪器的用途、使用注意事项及保养措施。二是实验操作能力的训练。学生实验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实验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按教学大纲要求开展各项学生实验,并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一些演示性实验变为分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制造一些故障,让学生来排除。每个实验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过程,包括原理、仪器的使用、步骤、注意事项、结果分析。在实验能力训练方面,还可以让学生自找材料做一些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既能增强了实验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2.3自学能力的训练

在教学中,对内容比较浅显、难度不大的课节,安排学生自学。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然后大家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讲评。还可以结合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小知识,以作业的方式留给学生,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后教师检查学生阅读情况。

篇8

心理学大师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论,他将人类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类似的,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也是有层次的,并且这种不同层次的职业能力满足了企业用人的不同需要。一般来说,企业的用人在商务英语方面的需求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级:

1)一般岗位工作人员:具备商务环境下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的能力,如文员、单证员、涉外导游等;

2)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沟通协调人员:需要专业领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交际能力,如跨国企业的专业人员、涉外管理机构的工作人员等;

3)中高级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管理能力,且具有在专业领域熟练使用英语的能力,如跨国公司部门主管、高层管理人员等。

2.1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

在目前中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可以说,在商务英语学科发展的初期,各类职业院校的教学实践为商务英语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从就业情况上看,高职院校的商务英语毕业生往往从事一些具体的涉外基础岗位,如单证员、报关员、外销员、国际贸易操作、导游、外企文员等。这类的岗位需要求职者一方面熟练掌握英语作为工作语言,另一方面能够熟悉商务理论或实践知识,能够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胜任现代企业一般工作岗位。这正如马斯洛所提出的人的需求层次理论,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一样。一般而言,那些需要更丰富综合知识和更高专业技能的职位空缺,多半是由一些更高层次的人才填补。

2.2本科商务英语人才的职业能力

在教育部2012年普通高校本科专业介绍中,明确了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掌握应用语言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学科相关知识和理论,了解国际商务活动规则,具备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参与国际商务竞争与合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在这其中,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是商务英语学科所独有的。因此,相对而言,“商务沟通”技能可以看成是商务英语人才核心。这一核心也成为本科商务英语人才职业能力的关键,即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这种能力具体包括:人际沟通能力、公司(组织)内部沟通能力和外部沟通能力。在有着跨文化背景或者跨文化经营的企业中,人际沟通能力是基础,公司(组织)内部沟通能力是管理的关键,外部沟通能力为企业发展助力。就本科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其目标就业市场主要是此类有着跨文化背景或跨文化经营的组织机构,如跨国公司、外资企业或者其他具有跨国背景的企事业机构。学生的职业技能表现在,除了掌握熟练的英语语言知识、商务知识技能以外,其复合型的教育背景和出色的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成为他们从业的重要优势。

2.3英语培训机构的商务英语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的商务英语、企业英语培训已经不仅仅是简单的BEC、博思、托业等商务英语考试培训或通用英语教育,如今各类培训机构所提供的商务英语教育培训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涉及多种行业的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专业服务。在教育培训机构中,商务英语的学习者要么是在职的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商务英语技能为跳槽或升职做好准备,也有一些具有商务背景的中高级管理者,希望通过培训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更好的服务企业并助力企业成长,实现自身价值并赢得广泛的尊重。这符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类需求的顶端,个人价值的实现和赢得尊重成为高层次人才最为关心的问题。教育培训机构中的商务英语培训,尤其是那种“私人订制”(tailormade)式企业培训或VIP一对一培训,尤其凸显了商务英语的职业属性。学习者往往具有一定商务实践经验,希望通过商务英语的学习来拓展职业领域,挖掘出更大的潜能。可以说,无论针对哪一种在职人员的商务英语教育,都满足了企业对人才某方面的特殊的职业技能的需要。

篇9

一、服务外包对天津经济及高职教育的影响

服务外包指技术开发与支持和其他服务活动(如客户关系管理、企业各类资源管理、仓储运输物资管理、企业运营流程管理、服务管理等)的外包。服务外包产业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信息技术承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是适应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国情的黄金产业。把握历史机遇,大力承接国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已经成为今后几年中国外经贸发展的战略导向。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传统的制造业中心,有着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十一五”期间天津已把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目标确定为:把天津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到2010年吸纳10万名大学生就业,培训12万大学生,新增14万个服务外包就业职位。力争至2010年,天津服务外包总产值达300亿元人民币,其中服务外包出口达15亿美元。天津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推进,无疑将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首先,高职院校承接的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将从政策及融资渠道上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的扶持。另外,在服务外包产业的拉动下,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将以更加灵活的人才培养模式来适应产业升级的需要,用尽可能多的形式和手段来满足服务外包产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

二、天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

天津高等职业教育虽然起步时间不长,而且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其迅猛的发展态势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目前天津已经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结构比较合理、设施比较先进、具有较高质量水平、基本适应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和运行机制。截至2006年天津市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23所,在校生13万人,占全市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0%;9所高职院校被批准成为国家级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

天津的高等职业教育在迅速成长的同时,由于经验不足,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要么仍采用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发展思路狭隘;要么采用普通高校或普通高专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这些问题的出现都迫切要求高职教育要在办学模式上做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三、天津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初探

(一)与时俱进,更新高职办学理念

2005年9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加强职业教育工作,讨论并原则通过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终身学习需要,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是当前构建高职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念。高职教育应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树立现代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创新办学模式。

1.树立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市场需求导向观念就是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职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是要“以岗定乾坤”。高职教育必须时刻关注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专业设置和选择办学模式。

2.树立能力本位观念。能力本位观就是要坚持以能力培养为宗旨的办学理念。服务外包产业作为新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要求从业者不仅具有突出的职业技能,更要有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坚毅品格。针对这种高规格的人才培养要求,学校在招生选拔环节就应该突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在学校的日常教学管理中更是要注重学生良好职业素养培育。

3.树立实践教学观念。就是要求坚持以实践教学作为手段的办学观念。高职教育既然是以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为主的教育,就必须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方式;按照不同能力培养方向,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组合相应的能力模块课程;注重采用各种有效的能力开发手段、教学方式、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譬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操作性、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法。

4.树立“零距离上岗”观念。“零距离上岗”是现代企业发展对人才需求

提出的新要求,是衡量现代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标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校和企业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只有学校和企业双赢才能使合作有效地进行。“零距离上岗”的衡量标准就是零适应期,即高职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一到企业即能上岗,不需要企业花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再对新进员工进行长期或短期培养。要达到这种培养要求,就要求学校传授给学生当前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要领,让学生既学得准确又学得扎实。

(二)产教结合,全面推动“订单”教育

要办好高职教育,除必须树立先进的办学理念和科学的发展观外,还必须探索有效的办学模式。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天津建设“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历史性机遇,这更迫切的需要我们把高职教育融入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大格局中来,探索真正适合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最佳办学模式。“订单式”培养作为职业教育市场化的产物,无疑将会为推动天津的服务外包产业的全面发展发挥其独特价值。“订单式”培养模式,就是由用人单位根据其对不同规格的人才需求情况,提出订单,跟学校签订培养协议,然后由学校按照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进行培养,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协议单位就业的教育模式。应该说,“订单式”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产业化的结果,是人才需求与岗位需求的最佳契合的办学模式。通过订单式培养,可以使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方式更贴近实际;可以使毕业生真正掌握实际工作所需的技能,从容地走上就业岗位;从而令高职院校同用人单位真正实现双赢。作为一种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教育模式,“订单教育”最大特色就在于其灵活多变。学校在办学实践中可以根据人才供需双方的实际情况,选择多种订单培养模式。实践中根据生源的不同,“订单式”培养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独立招生型“订单式”培养。这种订单教学班,是用人企业根据其岗位需求下订单,企校联合编制培养方案,然后由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自主招生,并对照岗位职责,以工学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学。学生毕业后,成建制地到用人单位就业。这种“订单式”培养模式做到了学生入口、培养过程及出口的有机统一,大大缩短了员工的成长过程。同时,按订单要求培养的学生,由于既了解企业的实际,又熟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流程,具有较强的岗位操作能力,进入角色迅速,非常受企业欢迎。

第二类是企业选送型“订单式”培养。通常是由用人单位或行业,选送培养对象到学校,由学校根据协议要求,组成订单教学班。这种订单教学班从进校开始组建,师资配备、课程设置都按用人行业或单位的人才需求进行安排。比如在师资方面,可以由校方选派教师任课,也可以由用人行业或单位选派人员授课;在教材使用方面,可以选用统编教材,也可以选用学校或用人行业自编教材。这种类型的订单教学班,目标明确,针对性强,也同样深得用人单位的青睐。

“订单式”培养模式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事物,就其发展过程来看还处于探索阶段,在探索中难免会出现新情况,产生新矛盾。比如:如何处理“订单式”培养的毕业生提升了就业期望,“订单”就业岗位难以满足其职业发展需要的情况;如何平衡教育主管部门要规范培养模式,与学校依“订单”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矛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职业教育面向市场的过程中所必然遭遇的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在实践中探讨、研究。

(三)建章立制,加快“双师”队伍建设

高职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其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依托就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如果没有一批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作后盾,高职教学就会失去其本质特色。“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广泛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培养模式。所谓“走出去”就是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一线进行顶岗实践和锻炼,让教师参与企业经营管理,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教师的“双师型”技能,从而使教师逐步达到一专多能。“请进来”就是积极从企事业单位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部门经理或老总到学校当专、兼职教师,他们可以给学生带来生产、经营、管理、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从而使高职教育更贴近实践。

适应天津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建立市场化的现代职业教育运行机制,是我市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只有面向市场,不断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才能真正使我们的高职教育获得旺盛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彭飞龙.关于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4).

篇10

一、目前的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

当前的职业高中教育重心大多放在学生的就业率和专业技能上,却忽略了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尤其是财务会计专业,由于思想上重视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就业后职业素养不高的情况出现。有些学校只是将它作为道德课程的一个次要部分,当成副科学习,而有些学校虽说专业课程安排上把会计职业道德也纳入其中,但只当其是普通学科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可能出现有才无德的情况,也就本末倒置了。笔者担任班主任期间曾经推荐一名财会知识方面、专业技能方面都挺优秀的学生到某企业工作,该学生对业务熟悉也很快,得到企业领导的认可。但没多久他却以无法适应工作环境为由辞去了工作。后经企业反馈信息得知,该学生在工作中总是拈轻怕重,遇到问题绕着走,遇到一点小困难也要等别人帮忙解决,无形中给同事也带去一定的压力,当同事好言相劝其应该独立完成工作的时候,他却觉得很委屈,认为同事帮忙完成是理所应当的。由此可见,仅有优秀的专业技能的财务会计人才是远远不够的,良好的职业素养更是立足社会的关键所在。

(二)态度上不够科学

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的课程体系一直受知识学科性制约,大多以基础课、专业课、实训课组成的学科为中心,按照这个顺序,就业前的学期只是集中在实训上,理论教学基本结束,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变成了纸上谈兵。在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上,大多数的教师仅仅能做到完成教学任务,就是教材怎么写,教师就怎么讲,学生也只是听而已。至于针对性地在会计职业道德方面进行教育和培养,几乎是没有。这门课程的评价方式也相对单一,只需要期末进行书面考试,一个分数就可以完成学生在会计职业道德的评定。此举也造成学生认为这单单是一门考试的课程,及格了就可以达到企业用人的标准,自然也就忽略了开设这门课程的真正用意。

二、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

伴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明细,职业道德得以慢慢形成和发展,此后才有了多种多样的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其中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会计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总结的主要内容有八个方面:1)爱岗敬业。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要求会计人员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热爱会计工作,敬重社会职业。2)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3)廉洁自律。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公私分明、不贪不占,自觉抵制行业不正之风。4)客观公正。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依法办事,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5)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会计制度,坚持按相关法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6)提高技能。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业务水平。7)参与管理。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主动协助领导决策,积极参与管理。8)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从这些内容我们不难发现,会计职业道德不是空泛而谈,是有针对性的行业良心。会计专业的学生应该自觉了解这些内容,并在学习工作中以此为鉴,培养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而作为教师,更应该把相关的会计职业道德内容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时刻提醒学生在行为方面规范化,为学生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经得起考验打下基础。

三、改进的途径

(一)提高认识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财务舞弊事件就是最有力的例证。因此学校应重新定位会计职业道德,把它作为真正的主科进行学习,评价方式也应从书面考试的方式过渡到等第制的评价方式,评价结果采用等第方法表示,专业考试成绩作为参考,综合评分。这样也有利于学生重视会计职业道德,而不是停留在以考试作为最终目标的错误认识上。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开一些讲座,邀请企业的高层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切实了解企业的用工在职业素养方面的需求,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思想有一定的帮助。

(二)转变态度

要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就离不开学校的悉心培养。首先从教师到学生都应该转变自身的态度,从教材中走出来。课堂上填鸭式教学会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可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穿插教育,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训课,都可以通过分析学生身边的各类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方向。特别应该与学生的实训结合起来,鼓励学生自觉努力,不断提升自身职业素养。也可以通过加强校企结合,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同时接受企业的职业道德教育,这样一来,学生应该能够更好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在面对实际会计岗位的种种问题时就可明辨是非,解决道德冲突的问题。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作为职业高中财务会计专业的学生要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不仅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过得硬,良好的职业素养也至关重要。尤其是用人企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学生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增值,才能不被淘汰。学校也应从实际出发,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为企业输送优秀的人才。

作者:潘湛明 单位:信宜市职业技术学校

篇11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教师公寓物业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大致可以按以下四个步骤进行:

(一)根据物业内容确立从员工管理与接待服务、维护与管理、保洁管理、安全防范、消防管理、维修管理、仓库管理、档案资料管理等八个维度来设定平衡计分卡的目标与指标。

(二)根据学校对教师公寓物业服务的总体目标分析,确定了规章制度、日常接待与管理、安全管理、卫生管理和维修管理这五个战略重点。从这五个重点出发,设定详细的关键绩效指标和工作目标。

(三)根据KPI指标体系分解为定期考核、不定期抽查、突发事故和投诉以及住户满意度调查四种考核模式按照一定分值比例进行考评,考评结果每年进行汇总计分。甲方可以按照上述四项考核指标,每学年对乙方进行考评,得出年度考核总得分,根据取得的考核得分来向乙方支付相应的物业服务费。

(四)利用PDCA循环方法,将日常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情况变化加以提炼,对考核指标进行改进,以便在来年的考核工作中做出相应地变化,以此逐步完善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但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甲方高层管理人员的支持和领导是平衡计分卡实施的关键条件。只有高层管理人员才能较好地阐述本学校教师公寓的战略,才能在可选择的行动中进行权衡取舍,具有选择、决策的权力。

2.定期考核作为传统的考核手段,它的考核指标覆盖所有的物业考核内容,涉及面是最广泛、最全面的。因此,它在四个考核模式中权重应该是最重的,在整个绩效管理体系中也是占主要地位的。而其它三个考核模式是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弥补定期考核的不足之处,作为它的辅助手段存在的。

3.重视与乙方和住户的沟通。在绩效系统实施之前,充分告知乙方,并使其有充分时间对其内部进行宣传,确保员工理解和支持。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有效的反馈途径,使绩效管理的信息得以充分沟通和交流,得到各部门和员工的配合和认同。

4.每次考核时可以邀请学校各方面的管理人员参与来提升其专业程度,例如邀请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人员参与考核,对安全管理方面的现场管理进行专业化指导和批评建议第三方的介入可以完全避免传统检查时人情关系上对工作的保留。

5.重视绩效改进措施,为部门和员工提供工作绩效辅导,制定绩效改进措施并落到实处,确保绩效信息得到充分的应用。

篇12

1.3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湖北物流职业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培养了大批企业急需的人才,为湖北物流业甚至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与不足。目前,几乎所有的湖北物流职业院校都在开展校企合作,但大多还未形成稳定、长效的合作保障机制,存在着校企合作协调不佳,对话不畅,动力不足,保障不力,深度不够等问题;尽管许多职业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但由于缺乏对物流企业基础岗位的调查研究,一些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与企业要求不相符;在湖北省,物流专业的中职与高职物流专业技能要求缺乏梯度,中高职衔接的教学资源库尚未建立,中高职全方位衔接还没有实现;湖北省内多数物流职业院校建有校内实训室,但存在着数量品种少、资源分散、定位重复、缺乏特色、共享型不够等问题,远远不能满足物流专业的实训要求;由于受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事制度的束缚,大多数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专职教师数量不够、学历层次不高、实践能力不足、技术服务能力不强、兼职教师比例偏低、企业专家与院校教师互聘无法实现、教师资源缺乏共享等问题,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湖北物流职业教育社会服务能力依然不强,主要表现为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意识薄弱、实践能力不强和激励机制缺位等问题。由此可见,整合湖北省内职业教育资源,通过集团化办学模式提高湖北物流职业教育水平已成当务之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知,建设物流职业教育品牌是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湖北物流行业发展的需要和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的建设,可根据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对技能型和高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围绕湖北物流产业的发展,汇集职业院校、行业和企业资源,通过政府大力引导、扶持、培育,物流行业、企业以及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实现湖北物流职业教育与物流行业协同发展。

2湖北物流职教品牌建设可行性分析

2013年底,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正式立项,建设时间三年。该项目的建设由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牵头,参与单位包括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14家院校,以及湖北省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武汉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武汉东本储运有限公司等26家企业。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基础,以及以下特色和优势。

2.1牵头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具有领先优势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创办于1999年。多年以来,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品质求生存,以协同谋合作,以服务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主动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走规模化、集约化办学道路的新要求,满足湖北物流产业发展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积极探索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路径。经过十五年的发展,该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科研、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走在了省内同类院校的前列,形成自己独特的特色与优势,得到了国家、省级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社会各界等多方面的高度认可,领先优势逐渐显现。

2.2参与院校总体水品高、层次全、专业方向涵盖广参加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院校共有14所,其中既有高职院校,也有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中既有国家示范骨干校,也有省级示范院校,中职学校均为国家级重点学校。这些参与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涉及港口物流、公路物流、铁路物流、制造物流、工程物流、仓储物流、金融物流、汽车物流、国际物流、商贸物流、保税物流等,专业方向涵盖面广。参加本项目建设的职业院校在各自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的丰硕成果,在各方面均有可供推广的丰富的经验,人才培养水平总体较高,代表了湖北物流职业教育的最高水准。

2.3共建企业知名度高,实力强参加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企业共26家,他们不仅涵盖了物流行业的各个业态,其中包括国家5A级企业一家,国家4A级企业若干,在国内、省内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而且大多与国家示范校、省级示范校或中央财政支持专业有深度合作关系,拥有丰富的校企合作育人经验,总体实力强,代表了湖北物流企业的最高水准。

2.4行业协会支持力度大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自申报起,就得到中国物流学会、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物流协会、交通运输部长江航务管理局、湖北省国际货运货代协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储运研究分会、《物流工程与管理》杂志社、《物流技术》杂志社、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湖北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行业(主管)部门大力推荐与指导。行业协会的大力支持,是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强大后盾。由以上分析可见,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建设的牵头院校实力强,参与院校覆盖面大,参与企业知名度高,行业协会支持力度大,这些都能适应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对物流职业教育的要求,满足湖北物流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湖北物流职业教育品牌的建设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篇13

二、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一)电子商务成就了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根据相关统计,在校大学生都希望能在社会上找到更多赚钱的机会,但是目前社会能提供的机会相对较少,即便有,也只是肯德基兼职、发传单、节假日临时促销、送外卖等简单的工作,而网上开店相对来说算得上是“创业”而非“就业”,尤其是对学经济、贸易、计算机、电子商务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从事网络创业不乏是一份自我锻炼的工作。电子商务创业“小而美”、门槛低,成为大学生创业首选。“小而美”的概念早在2012年就出现了,马云在2012的网商大会和新加坡APEC大会上都提出了这一概念:“小而美”是未来电子商务的方向,淘宝网更是提出了打造100万家100万营业额网店的计划。大学生创业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开设网店已不再是新鲜的事情,全民步入网购生活。随着网购市场的发展,开设网店成本和难度越来越低,一张身份证加一张银行卡就可以免费开通一个网店。目前,腾讯、阿里巴巴、淘宝、eBay等电子商务公司直接和间接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就超过千万。随着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的扶持力度,以及电子商务与互联网技术的日益完善,国内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有着广阔的前景,大学生也将成为日后电子商务的主力军。电子商务正以它独特的优势成就大学生的创业梦想。

(二)电子商务创业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创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实施创业活动中的自我协调、生存、发展的能力。一个有很强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不仅能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还能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来增加社会的就业机会,以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为此,国家各级党政部门,纷纷把“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进行电子商务创业”作为化解当前社会就业难的主要政策之一。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在校期间对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训练,发掘他们的创业潜能,提高他们的创业素质,毕业时他们不仅不需要向社会伸手要工作岗位,反而能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甚至带动周围一批人员进行创业和就业。

(三)电子商务创业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随着电子商务在国内的集聚发展,企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一方面高职院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难就业;另一方面电子商务企业一才难求。由于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企业精通电子商务运营的人才稀少,急需补充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电子商务人才。而参与电子商务创业的同学通过网络开店,对选品,销售,运营,客服等环节全方位实操,能够达到熟悉,甚至精通的程度。目前,高职院校对应用型人才的操作技能培养大多还是依托校企合作的方式,由于企业和校方需求不同,再加上沟通与衔接的问题,校企合作真正能落到实处的并不多。因此,电子商务创业是培养电子商务人才最有效的途径。

三、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育理念上,对电子商务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1.认为创业教育只是就业教育的补充

在高校很多教师并不认同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只是就业教育的补充,不愿意下功夫去实践和探索到底如何推动创业教育。即便教育部专门印发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很多高校仍然只是开设一些KAB、SYB课程应付了事。据中国教育部2009年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研究报告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毕业生中,想创业的占到75%,有创业经历的仅占1.94%。而美国高校和雇主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大学毕业生参与创业的比率已超过20%。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3届毕业生创业率已达到15%。在我国,很多高校教师无视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对于简单易行的电子商务创业,往往不屑一顾。马云说过:“创业最怕就是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

2.认为电子商务创业不需要专业

由于四、五年前淘宝网开店门槛低,卖家竞争不激烈,很多各种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开淘宝网店赚取了第一桶金,以至于教育者们认为电子商务创业不需要专业,学校创业教育尚停留在大力鼓励各个专业的同学开展电子商务创业的阶段。然而,电子商务的发展非常迅速,网络开店团队化经营才能做大,岗位分工才能专业化运营,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同学们开店容易,做大做强却很难,绝对需要潜心地学习,专业化地引导。

(二)在课程设置上,不能满足学生创业活动的需要

大部分高校认为创业教育,首先要开设创业课程,系统介绍创业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创业准备工作、创业成功的条件、创业面临的风险等等,力图使学生对创业有全面深入的认识。殊不知,这样的创业课程不仅没有对学生创业起到指导作用,反而让原本想创业的同学丧失了创业的信心。一个人的创业能力不是教出来的,是练出来的。没有创业实践,何来创业能力、抗风险能力。其次,有些高校虽已经意识到根据学生的创业需求,开设创业相关课程,形成了课程体系。但在实际教学中,开设的相关创业课程尚处在拼凑阶段,不论学生创业成绩好坏,教师都进行一样的灌输式教育,课程开设的时间与学生创业的技能需求点相差甚远,针对性不强。在实践教学中,一些学校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操作性不强,无法对学生创业实践活动进行直接有效的指导。导致的后果就是创业好的同学认为课堂教学效果不如自学,而不愿意上课;创业差的同学因为自觉性不够,浑水摸鱼,借创业逃避上课。

(三)在管理制度上,让创业同学很纠结

由于电子商务创业门槛低,任何专业的任何同学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尝试。创业环境瞬息万变,创业成不成功不光要靠专业知识、技能,还要看个人创业意愿、性格、机遇等等,影响创业成功的因素太多了。有的同学创业创得好,业务不断扩大,渐渐走上专业化的电商之路,有的同学创业业绩不佳,慢慢丧失信心,而转向学好某门技能,打工就业。由于创业同学的需求与就业同学的需求不同,很多高校是把创业同学集中编班,统一授课,统一管理。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涉及的专业较多,再加上受学制及考核的影响,学生想进创业班进不了,想离开创业班回不去的情况时有发生。开店顺利希望进入创业班深入学习电子商务的同学无法进入,只能在电子商务创业与原专业的学习上苦苦周旋,苦不堪言。中途创业失败又无法离开创业班转入其它专业学习的同学,会陷入自卑,无所事事,不仅自身感到前途迷茫,还会影响其他创业同学的信心。

四、高职院校电子商务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协调研究

(一)建立以人为本的“进退”机制

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前者以培养“老板”为目的,后者以培养“雇员”为目的,两者缺一不可。马云说过:“当你决定创业的时候,便意味着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没有了请假的权利,没有了得红包的机会。但却更意味着收入不再受限制,时间运用更有效,手心向下不求人”。作为教育者,要让学生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明白自己的职业兴趣,要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认清自己是适合创业,还是更喜欢就业。进而为自己的未来选择一条出路,不管是为创业废寝忘食地学习与劳作,还是为就业孜孜不倦地学习与实践,总之,要让学生忙起来,才能实现其人生价值。电子商务创业人人皆能,但是并非人人皆能成功,学生创业失败是难免的。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成长的需要,给予学生理性选择的权利。对希望创业并达到一定条件的学生允许其随时进入创业班级,感受创业班浓厚的创业氛围,与创业同学一起同学同创、同创同学,接受专业教师的指导,潜心走专业化的电商之路,实现从“店小二”到“企业家”的升级。对中途失去创业信心、不喜欢创业的艰辛、不想以创业作为毕业后谋生渠道的学生允许其在合适的时间退出创业班级,回归到普通的大学生活,上课、兼职、加入社团学生会、当志愿者参加社会实践,这样的生活一样精彩。

(二)建立分层教学的课程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的极速发展,电商企业的岗位分工越来越细、岗位专业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对电商经营的技能需求不是随着他年级的增长在增加,而是随着他创业业绩的增长在变化。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打破传统按年级设置教学计划的模式,改为根据学生的创业需求设计培养体系。

1.1.5加1.5

1.5+1.5即前面一年半按照自然班教学,主要学习公共课及电子商务创业需要的基本技能,如:淘宝基础、计算机基础、PS入门等。后面一年半根据学生创业业绩的不同进行分层教学,主要分为精英型创业、生存型创业、就业型创业。精英型创业主要指学生创业业绩优秀,组建了团队创业;生存型创业主要指以个人为主进行的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型创业主要指以创业体验为主,毕业后仍以就业为选择。

2.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即从第四个学期开始,根据学生的创业业绩分层教学。对创业精英主要讲授团队建设与管理,税务税收等课程;并通过组织沙龙,听取讲座,到大企业参观学习等方式开拓学生眼界,提升学生企业家素质及经营能力。对生存型创业的同学,主要由导师指导,进行网店管理与运营等全方位的深入学习,加强学生技能的掌握,提升学生谋生的本领。对于就业型创业的同学主要以为电子商务企业培养某个岗位的主管为目标,加强某个岗位的深入学习,如:客服岗位,深入学习客服技巧与客服管理,消费者心理学等。

3.导师制培养

由于精英型创业的同学自觉性及学习能力极强,只要给他们提供一个渠道或指引,他们既能主动深入学习。而就业型创业的同学只需要创业的体验,并不喜欢创业的艰辛与高风险,更喜欢按部就班的课堂学习,打工就业的生活,这类同学可以按照传统专业学习的模式,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培养某一岗位的专才。而生存型创业的同学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由于悟性有限,需要在老师手把手的指导下才能成长,因此要求这部分同学进入教师工作室,进行为期半年的轮训,由导师负责,进行选品、运营、客服、仓储等全方位的深入学习,掌握规范化运营网店的技巧。在可操作的情况下,创业班中只留下精英型创业及生存性创业的同学。

(三)建立德、智、体、创四维度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

电子商务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老板”为目的教育方式,因此,针对电子商务创业学生考核方式要打破传统的以理论考试为主导的方式,应突出在创业中实践、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考核,充分体现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采用德、智、体、创四维度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充分肯定创业学生的业绩,调动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1.德育考核

德育考核是对学生平时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记实量化考核。除了一般大学生评价考虑的学生干部、志愿者服务之外,还要根据创业学生的特点,考虑学生创业团队合作、帮创结对等情况,由班主任进行公平公正评价评分。德育考核占学年总成绩的20%。

2.智育考核

智育考核由学生加权平均成绩和创业智能分两部分构成,加权平均成绩是指学生专业课程的加权平均分,创业智能分是指与创业相关的大赛、讲座等折算成学分。学生通过举办创业讲座将创业知识、精神传递给下一届学生;参加创业大赛、创业培训获取新的创业动力和知识,为下一步的前进积累动力。创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参赛、讲座、培训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智育考核占学年总成绩的35%。

3.体育考核

体育考核由体育课程成绩、体质测试成绩、阳光长跑等课外活动成绩综合构成。财富、名利、事业等等都只是人生中的一个个“0”,“0”前必须要有个“1”,“0”才会有意义,这个“1”就是健康的体魄。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创业大学生,一定要有健康创业的意识,加强锻炼,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体质测试成绩每学期进行一次,综合评价学生的体质情况;阳光长跑为平时体育锻炼情况,要求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再加上定期组织一些篮球赛、乒乓球赛、足球赛、羽毛球赛等活动并计入学生体育成绩考核,促进创业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创业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考核占学年总成绩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