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艺品行业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0引言
2004年6月,国务院总理在山东考察时指出:“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创造名牌产品。名牌就是质量,就是效益,就是竞争力,就是生命力。我们要从实现国家繁荣昌盛和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鼓励我国的优秀企业争创世界顶级品牌。”从这段讲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品牌对于一个企业乃至整个国家、整个民族都有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我机关事务中心是一个隶属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的后勤服务机构,实行企业化管理。如何将品牌资产观念引入企业管理中,使现有企业在发展中逐步树立品牌意识,创立企业品牌的市场形象,意义更为深远。
1什么是品牌的概念
很多企业认为品牌是形象、是产品,更甚至认为品牌就是装潢,这是对品牌理解的低级阶段。在《牛津大辞典》里,品牌被解释为“用来证明所有权,作为质量的标志或其他用途”,即用以区别和证明品质。由此我们认为品牌是通过极具差异化的产品、企业、个性、符号等标识与营销及企业经营活动有效对接,传递出丰富而又具有方向性聚集的品牌信息,在消费者大脑中建立起清晰的、丰富的、个性化的品牌联想,为消费者带来所有心理体验的总和。一个品牌就是一种承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企业创造效益。品牌意味着高市场占有率,高附加价值,因而,相对于竞争对手,好品牌能获得比较竞争优势,相对于消费者,好品牌则能轻松实现“不平等交换”。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一之途是创造强势品牌。所以,做企业就是做品牌。
“没有品牌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没有品牌的市场是脆弱的市场,没有品牌的企业是危险的企业。”
服务行业不同于生产行业,生产行业中产品的有形性决定了产品的品牌至关重要,而服务行业的产品缺少有形性,不可进行包装,不可做出标记和展示,无法给服务产品贴上商标,所以在服务行业中,企业的品牌不仅至关重要,且难以打造。
2品牌建设的意义
2.1企业发展的战略重在品牌战略的概念是什么?波特(美国竞争力专家)提出的观点是“选择不做什么”。一个企业要创造一个品牌,就是选择企业绝对做什么,在这取舍的过程中,要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用自己的核心优势,汲取精华,逐步选取品牌主题。所以,在企业的品牌树立各个环节中,服务型企业第一位考虑要在整个建设品牌的过程中,把优化企业发展战略贯穿于其中,以自身显著优势,增强企业的技术能量,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最终要用品牌来使企业发展更长远。
怎样才能使企业保持强盛的生命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不断探索、思考、实践,一条实施发展战略转型的思路不断清晰:
一是由传统后勤服务向资产管理转型,对办公楼宇、智能化设施设备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托管资产保值升值。
二是基于传统后勤服务,向特约服务、人性化服务、延伸服务转型,通过服务项目调整,梳理产品,整合资源,使服务产品贯穿机关后勤链中的各环节。
三是向社会、向高端办公楼宇延伸的市场转型,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逐步得到市场认可。
2.2品牌是对员工和业主的承诺企业发展走过了一步步的珍贵历史,对往昔回顾,感恩。这是铸造企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举措。如每月推选“服务之星”,每年推荐先进工作者,物业部、餐饮部分别被评为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园区五一文明岗,单位连续三次获苏州市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青年文明号、先进党支部、团支部、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立足现实,畅想未来,谋划长远,进行一些扎实的基础性工作。
首先,企业要规范管理练就内功,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这三大管理体系要不断完善。建立以全面预算管理内控体系为支撑的“集中管理”,以产品服务标准体系为特征的“集成经营”,以服务采购评价体系为主要标志的“集约服务”,向管理要效益,兑现对资本市场的承诺。
第二,企业要坚持提高服务水平,兑现服务承诺。针对目前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减少中间环节,第一时间满足用户个性需求。“以人为本,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管理理念融入到后勤服务的每一个方面,“热情、用心、专业、创新”得到忠实的贯彻,“安全、有序、优质、高效”的目标赢得用户的广泛赞誉。
第三,推出示范品牌产品,所管理的现代大厦、国际大厦获得了建设部授予的“全国物业管理示范大厦”称号,显示了品牌的可信度和影响力。“一流的工作标准、一流的工作效率、一流的体制机制、一流的队伍形象”,使品牌效力得到进一步延伸。
2.3品牌对社会责任的体现企业品牌的发展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应牢记企业责任,以企业的优质服务来回馈社会。每年中心员工都参加园区“送温暖、献爱心”慈善系列募捐活动,慷慨解囊;每年超额完成无偿献血计划;在五十年一遇的大雪灾中,全体员工夜以继日连续多日奋战在抗灾第一线,确保所辖区域及周边道路设施设备及人员安全;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心全体员工多次在自觉自愿纷纷捐款,290多人募得善款10多万元,35名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万多元。因为大家知道,中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关心、支持、扶植。
3服务品牌建设的具体措施
孙子兵法说:不站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意思是:要想达到某一目的,可以有很多种方法.最聪明的就是通过谋略取得胜利。今天,机关事务中心要想成为“屈人之兵”,还需继续努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为此,2009年中心确定了“安全、节能、管理、服务”目标,安全是所有服务的重中之重,节能是科学发展的关键所在,建设品牌必须推崇诚信服务、提升品质、科学发展。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高标准、严要求做好后勤保障服务。
3.1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质求生,以质求胜,卓越的质量文化,是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加强服务质量监督,提升服务品质,从而推进企业品牌树立。一是需要对现有管理人员队伍进行优化和充实,形成贯彻品质管理体系的人力资源保障,确保品质管理有序推进。二是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要确保完善,以使企业服务有章可循。三是要建立和形成长效监管和改进机制,持续不断改进。
篇2
众多商业银行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推出各自的理财产品,通过营业网点宣传和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推广。近五年来,每年国内各家商业银行推出理财产品大约6万余款,发行规模大约在60万亿元左右。通过认真分析对比,现行的这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果不加以重视,及时修正,将严重影响商业银行自身及整个行业的发展,也会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1.理财产品开发设计问题
通过对现行的主流理财产品分析,可以发现各家商业银行虽然推出了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包括信托、基金、黄金期货和外汇等业务,但是各商业银行的产品无论是投资周期或者收益回收,还是整体产品的结构布局上都有很多惊人的相似之处。类似的理财产品进入市场,缺少产品差异化,为了谋求市场份额,只有通过价格战来扩大销量,甚至利用额外利益吸引投资者。这样的最终结果只能导致各银行自身利润的损失。在产品开发设计上,缺乏创新意识,照抄照搬其他商业银行的产品,相互抄袭;在产品投放之前,没有系统完备的市场调研,为了抢占市场,匆忙上市,这样的产品除了最初的销售份额,最终大多市场表现不佳。
2.客户纠纷处理问题
客户与商业银行就理财产品发生纠纷最常见的原因就是投资者实际收益率没有达到该产品预期效果,与银行销售其理财产品时的广告宣传内容差距较大。在投资者选择产品时,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工作人员没有对该产品做出完备的说明,大多过度分析其收益方式和收益额度,对于投资风险往往是用“投资有一定风险”一语带过,甚至没有对投资者进行风险偏好评估。另一方面,投资者受到利益诱惑,往往也会忽视投资风险,在没有完全了解理财产品后续运作的情况下盲目投资,最终蒙受损失。
3.从业人才队伍建设问题
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内具备基金、外汇、期货、股票、保险等理财专业知识的工作人员较为短缺,尤其是具有各类实际操作经验的人才。从事理财业务的工作人员大多只是对其中某一些东西有所了解,或者通过银行内部的产品培训获得相关知识,缺乏具备多个类型理财产品知识和实操经验的综合人才,不能给投资者提供跨种类的理财产品组合推介,已达到尽量规避风险,保证收益的目的。要做好理财产品的推广,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从业队伍,培养复合型理财人才。
二、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优化建议
商业银行必须走出自己的理财产品路线,开发设计具有自我银行特色的产品,改变过去相互抄袭模仿的恶习,围绕客户为中心,以服务投资者为主旨,这样银行本身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理财产品才能得到市场认可。
1.创新设计理财产品
商业银行本身的资源是有限的,从银行自身出发,找到自己的优势所在,契合市场需求和客户偏好,从相应的开发环节下手,可以通过理财产品基础资产、投资期限变化、多币种组合等方式,设计出具有自主品牌特色和个性的理财产品,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某一类型理财产品中的佼佼者。同时,在产品的投放上,也要注意选择目标客户,针对理财产品选择投资风险偏好匹配的客户,针对投资者选择合理的理财产品和产品组合。
2.规范产品文件和宣传
理财产品的说明性文件中存在很多专业性极强的特有名词,大多数的客户在阅读产品说明时存在理解困难,而部分从业人员给投资者做出的通俗化介绍解释又与名词实际含义存在偏差和歧义。因此,在理财产品的说明文件中,应适当减少专业知识过深的名词使用,同时,对于出现的专业词汇应当在说明文件中做出解释说明,针对一些字面意思相近,并在计算中多有使用的名词,应当进行对比解释,阐述其相关性,说明其差异。对于例如投资收益额、手续费佣金、预期收益率、退保费用等涉及到金额的计算,应列出计算公式,解释其中名词含义,并且举例进行计算演示说明,以便投资者清楚明了。同时,在产品介绍和宣传当中,要明确说明投资产品的风险点,让客户对于产品可能存在的资产损失有一定的了解,杜绝虚假宣传和营销。
3.严格理财产品资金管理
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是具有一定期限的,对应的理财资金投向的项目或者资产的收益回收应在理财产品到期前完成,严格管控理财资金投向,确保资金兑付安全。同时,理财资金经过的账户都需要单独管理,彼此独立,每一个理财产品的募集、托管和兑付都应专门独立开设账户,设置各个账户的资金流动权限,保证各种理财产品间资金的独立,也保证理财资金与投资资产项目的独立。
4.建立健全保证金制度
篇3
1、 商场形象专柜及超市专柜、货架销售;
2、 区域商及终端渠道销售;
3、 化妆品专卖店及化妆品连锁超市;
4、 美容院销售及整店输出销售模式。
专卖店的产生和发展
专卖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独立化阶段、专业化阶段、成熟化阶段三个阶段,不同的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独立化阶段
最早开设店铺的是手工工匠,后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专门从事店铺经营而不从事商品生产的商人出现,独立化的专业商店开始出现。
早在路易十三时代,就有一些游商告别浪迹生涯,在城市中开小店铺,与工匠为邻。到十七世纪,受商店自身规模、店主的经营能力和当时商品丰富程度的限制,一般商店都以主要经营一类主要商品为主。
2.专业化阶段
十八世纪,西方零售业的主要形式是杂货商店,常采取物物交换和赊销的形式,提供日常所需用的物品。十九世纪上半期,是西方专卖店发展最为迅速的阶段,但大多以小店铺为主。城市的发展,使城市居民产生了对特定产品的选择性需求,各类专业化销售应运而生。
随着工业化浪潮的兴起,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大有变化,专卖店随之发生了分化。一部分成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专业店,例如:肉店、面包店、鞋店、帽店和食品杂货店;另一部分成为满足人们新潮消费的精品店,例如:时装店、珠宝店、首饰店、香水店、化妆品店等。
3. 成熟化阶段
随着零售业发展多样化,百货公司、超级市场等大大小小不同形态的商店愈来愈多,商品种类也琳琅满目。但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脱颖而出成为赚钱的关键,集中销售专一领域的商品、提供相关深度产品的新型专卖店,适时抓住了市场的脉搏获得很大发展。
从营销学的观点看,专卖店是大型卖场中的产品经过市场区分之后再加以细分化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专业商品向高档化方向发展。提起专卖店,在人们脑海中已不是肉铺、菜店和粮店,而是时装店、香水店、电器店等,甚至有的专家将满足人们日常需要的商店排斥在专卖店之外。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大型百货商店为了与各类自选市场竞争,放弃了过去价廉货全的特色,开始突出专业化,并提高商品档次,重点经营女用饰品和装饰用品,每个商品部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商店。这样使百货商店走出了困境,但使专卖店受到极大冲击,特别是一些世界级名牌时装专卖店,品质牌单一、顾客有限,只好靠开拓其他高利产品维持经营,这也是许多时装店老板兼做香水生意的重要原因。
综观海外高收入国家和地区,各类不同专卖店已存在多年。我国国民收入逐年增加,专卖店的前景亦随之拓展攀升。
而随着商品经营形态转变,坐在雅致的服饰店内享受悠闲的下午茶已成为趋势;咖啡店内各种精美的摆饰也都成了待价而沽的商品。诸如此类采取多元化经营且各具巧思的复合店,已逐渐取代传统单调而缺乏规划的商店。
专卖店的定义类型
专门经营销售特定商品,这些商品具有极强的关联度,或者同一个品牌的商品,或者一个系列专门的商品的商店,其特征为,非常讲究店面装饰,给人以精品的感觉。
专卖店必须具有这样几大特征:
1、着眼于特定顾客群的需求。
2、商品成系列、紧凑,且有品质保证。
3、实施特色经营,讲求个性化。
4、与顾客有较强的联系,并能加以控制。
5、专业化的服务包括提供购买建议、实施概念营销、售后服务等。
6、售货员有丰富的商品知识,有较强亲和力。
专卖店主要有以下类型:
1、贵重品专卖店。包括专营钟表、皮革、金银首饰、手工艺品商店。
2、耐用品专卖店。包括专营电视机、电风扇、电冰箱、洗衣机等电器商品商店。
3、规格型号要求严格的商品专卖店。包括专营五金、电料、药品的商店。
4、花色品种选择性强的商品专卖店。包括专营棉布、丝绸和服装的商店。
5、生活用品专卖店。包括专营粮、鱼、肉、煤炭等商品的商店。
6、信息类产品专卖店。这类专卖店特意列出来主要是因为这类专卖店随着IT产业的发展,发展极为迅速,像电脑专卖店、软件专卖店与各种耗材专卖店。
化妆品专卖店的兴起
中国的专卖店模式大约是从1980年前开始操作的,它在日本运作得非常成熟,比大百货渠道做得还要好,来到中国以后,这种经验慢慢的被逐步移植。专卖店作为一个崭新的销售渠道出现。
在中国,化妆品专卖店还是一个新业态,所占市场销售份额微乎其微,70%的化妆品仍然是通过商场专柜或超市货架的形式来销售的。
专卖店在中国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这种新的模式却有着强盛的生命力,势必会对传统的化妆品专柜造成越来越大的冲击。在屈臣氏、莎莎等国际化妆品连锁专卖在国内市场进一步推进的同时,“娇兰佳人”在全国范围内的大动作激起了鲶鱼效应,众多国内品牌纷纷自建渠道,广东和江浙部分中小企业也纷纷跟进,大力开拓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渠道。
专卖店的兴起使许多传统的商、经销商不敢小觑它的实力,他们纷纷进行转型,以直营店或供货渠道与专卖店结盟合作,直接导向终端。
炙手可热的化妆品专卖店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但其生存和发展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在与商超大型卖场争夺客源、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化妆品专卖店还要面对同行之间本区域、跨区域的竞争,谋求自己的发展之路。
从化妆品专卖店整体的发展趋势来看,现有的生存状况得到极大的挑战。由于品牌结构和层次的丰富、化妆品专卖店的公信力、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消费者对化妆品专卖店的认可度、忠诚度、信任度也得到极大的提高。
顾名思义,作为专卖店,就要体现一个“专”字。经营者就要在“专”字上下功夫,一方面以专业的美容咨询,专业的皮肤护理来抗衡商场超市的冲击,另一方面可考虑形成精细化的品类专卖店,如彩妆专卖、眼部用品专卖、男士化妆品专卖等。
化妆品专卖店现状与特性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全世界第化妆品市场,行业内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日益成为集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1980年代中期化妆品专卖店蓬勃兴起,并于199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时期,然而1990年代后期开始,由于大卖场、连锁超市等新型终端的强势挤压下,化妆品专卖店生存空间日趋狭窄。并面临新的危机:比如消费多极化导致客源流失,比如恶性竞争和劣质服务引发顾客信任危机。
于是,化妆品专卖店面临发展征途中新的转折点:单体化妆品专卖店和连锁化妆品专卖店将面临向具有“服务品牌”的品牌专卖店转变。规模比较庞大、网络比较健全的大型化妆品专卖店将逐步挤占单体化妆品专卖店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经销商自有品牌和独家专卖品牌也在专卖店,特别是连锁专卖店中,成为争夺市场的一个重要角色。由于许多化妆品连锁专卖店有着自己比较庞大的销售网络、较强的销售能力,他们在实现由普通专卖店向具有“服务品牌”专卖店的转变,需要提供不可替代性的产品和服务,以保护和巩固自己的市场。
目前在中国化妆品市场上,中高端市场基本上被外资、合资企业所占据,本土企业无一入围。欧莱雅、宝洁、资生堂、雅芳等几家国际巨头形成了寡头竞争之势,这其中又数欧莱雅的市场份额最大、实力最强。仅剩的低端市场则由几千家本土中小企业瓜分。
化妆品专卖店模式未来的发展空间
目前,国内化妆品企业的专卖店经营比重极小,只不过刚刚起步,化妆品专卖在国内市场潜力仍然深厚,存在着极大的发展空间。在企业的组织形式上,今后我国化妆品连锁专卖店将发展到各种零售业态上,如:百货商店、超级市场、专卖店面、商业街、商业中心地区、仓储商场会成为化妆品企业发展的强大力量。根据不同的目标顾客设立不同层次的专卖店。
化妆品专卖店在我国会有长足发展。它们会在化妆品的品牌、经营方式、规范服务等方面形成自身的风格。其中一部分精品店、名品店会进入到大型百货店中设址;化妆品专卖店将进一步向个性化的发展。随着化妆品专卖店的扩张,今后要不断的增加化妆品专卖店的网点,逐步摆脱地域概念、规模扩大、集中程度提高,出现一批优质的、服务好的化妆品专卖店面。体现化妆品专卖店的层次感、时尚感,引领时尚变化的潮流。
随着化妆品国际化的竞争,化妆品行业越来越快的变化,在化妆品企业的规模扩张过程中,化妆品连锁专卖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尤其是大型具备实力的化妆品企业,通过连锁专卖店的营销方式发展速度最快,业态创新成为化妆品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篇4
一、文化旅游产业的概念
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还没有统一的论述。徐群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从历史文化中留存下来进入旅游市场的物质和精神遗产,主要指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宗教民俗设施以及有关的风土民情、民俗礼仪[1]。龚绍方指出,文化旅游产业化就是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市场主体的企业化、系统化、市场化、规模化基础性产业运动[2]。万圭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以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景观为核心,带动饮食、交通、娱乐、旅游产品等一系列商业活动配套发展的一个重要文化产业群[3]。李云涛认为,文化旅游产业主要是指由人文旅游资源所开发出来的旅游产业,是为满足人们的文化旅游消费需求而产生的一部分旅游产业。邵金萍从文化和旅游的本质着手,认为文化旅游产业就是以文化为内容、以旅游为依托的综合性产业[4]。根据2004年印发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旅游业归于文化产业圈层结构的层,这说明现代旅游业越来越成为文化旅游业。
有的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文化产业的分支,还有学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这样的分歧主要是因为目前无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旅游产业的内涵和外延还模糊不清。然而笔者认为不能简单地将文化旅游产业纳入到文化产业或是旅游产业。它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渗透交叉的产业,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产业融合的结果。
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分析
旅游产业具有较强的产业关联性,它的发展离不开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行业或其他产业的支持,同时也会带动它们的发展。被称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资源为主要的生产资料,通过对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供文化产品以及为生产和经营文化产品提供物质设备和智力服务的经济行业。它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逐渐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2.75%。所以说,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会有光明的前景。本文通过投入产出表分析两个产业之间的关系,为了使研究更全面,把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餐饮和住宿也加入表中。
本文参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把2007 年42部门投入产出表中的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信息传输、计算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综合技术服务业,教育事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旅游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十个部门作为文化产业部门。由于是研究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联性,所以把旅游业单独列出。通过对中国投入产出表的调整合并,得到以下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见表1)。
通过表1和表2发现:(1)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要大于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住宿和餐饮业的投入,可见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十分密切。(2)在旅游产业的总产出中,有近13.6%的投入来自文化产业,而在文化产业的总产出中,只有约0.17%的比重来自旅游业;然而从上页表1中看,旅游业的对文化产业的投入量要大于文化产业对旅游业的投入量。可见虽然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较多,但由于文化产业经过不断发展,内涵和外延比较清晰,已涵盖文化产品行业、文化服务行业、文化附加值行业和文化制造业,文化产业有很强的扩散效应,产业内的行业与其他行业之间有着高度的投入产出的多向关联,而旅游业对其产出影响较小。旅游业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发展文化产业时,可以借助旅游市场这个平台,高起点的开拓文化消费市场;旅游为文化资源的开发提供了载体,为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平台,促进了文化的保护和保存。
文化产业在旅游业的产出中所占比重较大,可见文化对旅游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表现在:(1)文化资源是旅游产业的资源依托,旅游产品的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文化资源的加工。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年公布的相关文件,文化资源主要包括文化遗产、出版印刷业和著作文献、音乐、表演艺术、视觉艺术、音频媒体、视觉媒体、社会文化活动、体育和游戏、环境与自然十个方面。中国的文化遗产、社会文化活动和环境与自然等文化资源丰富,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生产资料”。(2)文化产业拓宽和延长了旅游产业链。从横向上看,文化产业融入到与旅游相关的各产业中,增加其附加值,也提升了旅游产业的文化内涵;从纵向看,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生产、销售、管理、消费等众多环节渗透、融合,延长旅游产业链条。(3)旅游产品因文化的渗透而更富有内涵,形成产品的差异性,提高旅游产品的档次,最终形成品牌。旅游企业具备先进的企业文化,提升旅游企业的竞争力,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动力和活力。(4)文化产业中的新兴媒介越来越多,如:微博、团购等,为旅游营销提供了新手段。旅游产品借助新媒体、新营销渠道实现与市场的对接。
从表3看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较大,说明两个产业具有强大的辐射作用,能够有效地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感应度系数超过产业平均值1,这说明文化产业对其他部门的支撑作用也是相当大的。
通过以上分析看出,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关联度高,而产业关联是产业融合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两个产业容易发生融合,且产业融合度也比较高。因此,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加强两者融合,形成双赢模式。
三、文化旅游产业链的构建及分析
(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过程
文化产业链是一个关于文化产业中围绕文化产品而展开的各个环节之间以及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概念[5]。文化产业链从纵向上看,形成了上游环节的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中游环节的对文化资源的深加工和包装,提高文化产品的价值量;下游环节的文化产品经营,提供客户满意的文化产品。从横向看,文化产业已涉及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音像业、文化艺术业、体育、娱乐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家用视听设备制造业、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教育事业等。旅游产业链是指在旅游者到目的地的空间转移及旅游消费过程中,为其加工、组合并提供旅游产品,以助其完成到达目的地的旅行与游览[6]。
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性,再加上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政府管制的放松,文化资源市场化和旅游市场文化需求提高等内外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突破各自的技术边界、产品边界、业务边界和运作边界及市场边界,渗透或延伸至彼此的产业活动领域,使得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的产业链和价值链发生解构,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各环节进行重组、整合与创新,最终形成文化旅游产业价值链和业务流程。
通过融合过程的分析,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在创意设计开发、产品生产、销售和消费都存在很好的切入点。在旅游资源和旅游项目的开发、旅游商品的设计中可借鉴创意、融入文化要素,在文化产品的开发规划时也要融入旅游的思想,通过两者的融合产生了许多新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或生产基地可以开发成文化旅游产品,如手工作坊、影视基地、创意产业园都已成为新的文化旅游景观,同时,文化产业可以借助文化旅游增加效益,得到传播和保护。
(二)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分析
经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产生了文化旅游产业,然而文化旅游产业要发展,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构筑文化旅游产业链,并对其拓展延伸,从而产生规模效应和互动效应。目前,对于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主要是文化旅游产业概念的界定,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和制约因素,较少研究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文化旅游产业链是旅游产业链和文化产业链的接通和对二者的延伸,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及相关产业,在为文化旅游者提供服务过程中相互结成的具有价值增值功能的战略关系链(如图1所示)。可见,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的产物,所包含的相关产业以及内部各环节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
1.从旅游环节的角度看,随着旅游者素质的提高,对旅游过程中关于文化内容和活动的需求增多,要求也提高。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在全球所有旅游活动中文化旅游所占的比例为40%。在欧洲和美国,许多旅游活动都是被旅游目的地的文化遗产、某种艺术等所拉动的。而文化旅游产业是以文化旅游为核心,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产业,并在每一个旅游环节中与当地特色文化的对接,赋予了更为丰富的文化内容,增强了旅游的文化属性,为旅游者提供了一次完善的文化旅游经历。
2.文化旅游产业链是以文化旅游景区或旅游集团为核心企业。产业链的形成需要核心企业的主导,带动其他相关企业的发展。核心企业在整个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经济实力强、辐射面广、竞争能力大、行业带动能力强。文化旅游景区可以提供差异性的旅游产品,具有垄断性;大型的旅游集团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产业内的资源。华侨城紧抓政策导向,开始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它拥有主题公园、博物馆、演出队伍和电子信息产业,也具备了技术基础和文化基础,如果转型成功可以培育为核心企业,发挥带动作用。要注意的是,要确立和发挥文化旅游企业在市场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增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3.从产业关联的角度看,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涉及不同产业的垂直、水平和斜向合作,包括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休闲娱乐产业、艺术产业、商业、制造业、金融业、通讯业、IT、教育行业等,实现了跨行业、跨领域的横向扩张。如利用视频网络、微博等对新文化旅游产品体验进行互动式交流,进而改进产品;还可以通过文化类旅游商品与制造业进行融合。此外,还涉及不同部门领域的衔接配合,包括政府、投资者、产业管理者、教育科研、产品设计和开发、基础设施等。
4.从产业链的纵向来看,文化旅游产业已经形成了上游环节的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开发;中游环节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的运营;下游环节的品牌包装与公关营销。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延展性,可以在原有产业链要素的基础上衍生出一些新的要素实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纵向延伸。文化旅游产业延伸已涉及出版传媒、影视、会展、动漫游戏、文艺演出、体育等,而这些动漫、文艺表演等又可以衍生出新的商品市场。
四、总结
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发展方式由量到质的转变,旅游产业功能的完善和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中国旅游产业的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有利于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兑现;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跨越式发展;促进与文化和旅游产业相关的科学技术、装备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升文化和旅游人才创造力。此外,两者的融合出现了更多的消费需求、产品变化,从而驱动了企业通过投资、合作等手段,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进而推动了产业链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实现企业间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和人才互补,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提高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徐群.文化旅游产业的定位与开发[J].北方经贸,1999,(12):128-129.
[2] 龚绍方.制约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三大因素及对策[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67-69.
[3] 万圭.凤凰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08,(8):17-19.
[4] 邵金萍.再论文化旅游产业的特征、作用及发展对策[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29-32.
[5] 何群.文化生产及产品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篇5
课程是教与学的中介,课程结构设置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学质量。这就需要建构一个合乎实际的、完善的课程体系,它包括课程的整体结构,也包括课程的具体结构。
具体到高职艺术设计类别的课程,应体现在美化人民生活,弘扬人类文明,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培养创新精神,符合艺术与社会,科技与个性发展的需要等基本要素。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既是课程的实践和归宿,又是检验课程的唯一标准。我们职业美术教育由普通美术教育转型正处在初始化阶段,再经过磨合期才能逐渐走向成熟。在这漫长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亟待解决。下面就职业美术教育课程体系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1 高职艺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泛“学院派”化
我们了解,绝大多数高职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与普通学院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相差无几,基本上都按学院派?
(注:学院派又称“学院派美术”或“学院派绘画”,一般意义上泛指通过学院严格训练、师生相传、层层因袭而具有一种保守性质的绘画。)教学体系设置。基础课程的排序大都是:石膏几何形体―静物―石膏像―头像―半身像―全身像―结构素描;色彩课程则是静物写生―风景写生―人物写生―装饰色彩。近50多年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沿袭前苏联契斯恰可夫的教学体系,它如果实施在普通美术教育本也无可厚非,因为培养目标决定它所实施的教育手段。但它并不完全适应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侧重强调基本功训练,却淡化了职业美术的特点,即艺术与经济,艺术与生产实践,艺术与科技,艺术与社会发展的关联。
课程对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形式的安排等具有导向作用。如果这种课程结构得不到改革,将不会适应当代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因此,对职业艺术教育内容的更新,构建艺术与经济密切联系的课程,减少“学院派”的课程门类,增加实践的时间与空间,增强在商业社会竞争环境中的生存意识,提高学生的谋生技能是关键所在。
事实上,将艺术教育的中心由艺术型体系向设计型体系方向转变的教学改革,应追溯到上世纪1919年。在德国魏玛由格罗皮乌斯创建的包豪斯,是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才,包豪斯有三个基本观点:(1)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2)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3)设计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这些观点对工业设计起到了积极作用,即用理性的科学思想来代替艺术上的自我表现主义和浪漫主义。包豪斯对教育最大的贡献是基础课,它的创始人约翰尼.伊顿提倡“从干中学”,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工作探索形式,强调色彩、材料和质感,并把上述要素结合起来,是学生的必修课。
造成职业美术基础教育泛“学院派”化的原因很多,其中有重艺术轻技术的陈腐观念,也有制定课程的人员盲从的一面,但归根结底是有没有确立起“职业美术”理念的根本问题,是懂不懂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的问题。那麽,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
2 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
在研究职业美术专业的课程结构时,我们首当提出的问题是什麽,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回答的问题――这就是高职美术专业到底姓什麽?这个问题看似很容易,我们可以毫不犹豫的回答:姓“职”。但具体贯彻起来却又不那麽简单!
总理在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指出:“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没有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温总理的讲话给我们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做了层面上的定位,我们高职学院艺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属于“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一旦确立了目标,我们必须定义研究方向所发生的关系链:市场调研,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等。从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来组织课程体系的建构。
在职场培训的调研过程中,有两个事例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事例一是一个有趣的测试,培训内容是photoshop平面设计,受训人员是计算机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培训人员将两个专业的学生分成甲、乙两组,进行了三个月相同内容的学习和实训,最后通过考试结业。考试内容由机考基础部分和命题设计部分组成,最终的结果没有人感到意外,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记住了一大堆命令,而面对命题设计却无所适从。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机考不占优势,却能运用photoshop软件使自己的设计有所展现。
事例二, 有个设计专业的毕业生到广告公司去求职,先是拿出一大堆证件:毕业证、学位证、计算机等级证、广告设计师证等证书。经理说:我不看证书,电脑里有一份设计文案,你根据设计要求把它做出来,我就录用你。应聘人员费了很长时间,也没达到企业的要求,经理又说:我对面有家电脑培训公司,你去学两个月,再来应聘,那儿学的比较实用。
事例一反映了我们的考试标准如何来定,有没有考虑到软件的功能与价值?photoshop是个性化、人性化极强的设计软件,许多考试光盘使用冰冷的数值来设计题库,的确是一种误导。事例二反映了我们的教育与市场脱节,理应由学校完成的教育,但事实上是由大量的企业代替学校完成了,企业成了培训基地和人才储备库,真让我们的职业教育感到汗颜。市场经济的规则折射出我们教育体系的严重缺陷。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改革中,应以适应时代需要为方向,既符合时代需要,又体现职业教育的理念。
那麽,谁来参与职业美术课程结构和内容的设计和制定?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课程制定情况的现状,以往参与课程设计的人员过于单一,基本上是从事美术教育的教师。由于职业美术教育的历史相对较短,而我们的教师队伍的组成几乎是清一色的普通大学美术专业的毕业生,所以在课程体系上基本沿用了普通美术学科知识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而没有突出职业美术的特点,以至造成重理论轻实践,重基础轻制作的事实,致使职业美术教育的职业化不足,艺术化有余。具有真正意义的职业美术教育的课程开发,其参与人员必须增加新的成分。一个较为完善的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设计的主要人员,应该由技术专家、企业管理人员、优秀工人、职业教育专家和专业教师组成,才能有效的实现课程开发。由教育专家主导向行业企业专家主导转变,学科知识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任务为主体的课程体系转变,知识体系为基础向能力体系为基础转变在职教领域已成趋势。
3 我们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
珍尼特.沃斯在《学习的革命》一文中指出:“要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你必须开辟新的道路,寻找新的突破点,发现新的联系,你必须打破原有的模式”。
确立了培养目标,就应该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相匹配、协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教改研究日益深入,我们也随之发现我们在课程体系方面所产生问题,尤其在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针对性不强,就素描而言,职业美术主要面向设计与工艺,侧重于结构素描和创意素描,而不是调子素描。而后者在艺考前的高中阶段已经完成了。进入高校后,如果继续进行普通美术基础的学习,不仅是时间上的浪费,而且和我们的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素描训练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主干课程,素描基础训练课程较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而职业院校的素描课程训练,一般倾向结合工艺设计的特点,加强自然形态的描绘和形态发散创造力的培养,并注重对形态结构的理性分析。但这种训练体系,仅仅是被穿插在调子素描的训练体系中,保持了一点点份额。山东工艺美院的潘鲁生教授说:在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美术教育唯一没有变的,恐怕就是素描教学了,直到今天大多数学院的美术招生仍然以古典主义造型基础来评价考生。经过多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素描教学逐渐形成了一定“套路”。技能性训练是必要的,对设计教育而言,创新才是灵魂,是活力之源,如果基础方法错了,或许要误导一代人。
当前社会的急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促使专业领域和设计观念不断拓宽和更新。我们不能按部就班地酿制那坛陈年老酒,应该与时俱进,用我们艺术前辈的话来说,就是“笔墨当随时代”。依据社会的发展方向来调整课程结构,不仅是基础课,就是在我们的专业课程设置上同样也存在着问题,有许多重叠和交叉的现象,课时的比例也非常均化。在这里暂不罗列一个个枯燥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只想讲一下现行课程所发生的实例。比如,设计专业的构成,除了在专业基础设置外,部分相同的内容又在图案、标志、vi等课程中由担任各科的教师重新讲述。重复的内容让学生感到十分乏味,在交作业时有的同学把平面构成的作业复制一份当作图案作业来交。课程的设计应在充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每年根据社会需求变化来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高等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质指出:大学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尚未完全变为学校过程以外的认识过程。大学教学又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是学校特定环境下的认识过程转入社会实践中的认识活动前的一个阶段,这就是大学教学过程中的中间过渡特征,它是学校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同时又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活动过程的准备阶段。因此,我们的课程改革不能只是停留在论文上,我们的实践也不能只是作作表面文章,或是应付一次评估,或是迎接一次检查。要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就是要打破原有的模式,创建一个新的、符合实际的、助推职场驱动的课程体系,我们任重而道远。
4 课程体系与职场跟进的路还很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认为,“职业教育的发展被赋予了时代意义和特点 。职业教育必须与当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而不应当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性,而应按照专业的需要构建理论,应考虑到行业和地方优势与积极性。”
这段论述针对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现状的不足,阐明了存在问题的关键:职教与社会发展同步的问题;职教机械强调学科逻辑的问题;职教专业的自身特点问题;职教与行业及地方优势的问题。针对现行体系存在的缺失,我们从以下问题实际的四个方面解读朱院士论述的观点。
(1)职业院校美术专业课程应该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毕业生面向设置。据职业艺术设计类人才岗位分析以及结合人才市场人力资源部门调查结果显示,适合此类专业的有建筑、广告、环艺、印刷、园林规划、工业设计、动漫设计、室内装饰、会展策划以及数码喷绘输出等行业。他们人员录用的条件一般都取决于对设计应用软件的熟练掌握。大都离不开photoshop、AutoCAD、3Dmax等操作测试。所以我们应该把课程结构立足于综合性上,摈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的弊端,减少课程门类,调整课程结构向行业所需求的方向倾斜,努力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拓宽专业学科的口径,以便与职场对接。
(2)职业艺术设计专业是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是否能够做到重艺术表现,更重专业方向引导;重视觉表达能力,更重宽口径的平台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将起到决定性作用。职业美术的现行体系大都沿袭普通高校美术专业课程体系而来,有些内容甚至是普通高校课程内容的简化,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实用技能训练相对不足。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内容极少。按照传统的方法来培养学生,很难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弱。职业教育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没有对手的演练。法国设计家查.拉罗对设计训练均从实际出发。如产品的艺术造型,不单是外观的,而是从产品结构的五个方面提出要求:(1)功能结构;(2)材料结构;(3)有机体结构;(4)形式结构;(5)环境结构。包豪斯的重要改革也是“把设计一向流于创作外观的教育重心转移到解决问题上去”。真正走向了方便、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为现代设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传乘包豪斯设计教育理论体系,可以总结出对于今天职业教育启发性的东西,这就是教学―实践―教学的体系。教学为实践服务提供理论指导;实践为教学活动提供验证。
(3)实现学科知识型为主的课程体系向任务型为主的课程体系转变,知识体系为基础向能力体系为基础的转变,专业师资是关键因素。就前文分析所言,我们专业师资成分比较单一,他们在美术造型基础和艺术表现力上优势明显,但主要缺乏职业实践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增加新的成分,再就是提高现有教师的职业实践经验,新技术实践能力,以及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创新教学和互动教学的能力。建立教师职业培训,技术更新,教育创新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以保障艺术设计专业与社会实践的适应力。
(4)职业教育的内容应该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服务,根据“行业和地方优势与积极性”开发具有地方特色课程的课程。艺术设计专业与地方经济的结合点很多,最突出的应属旅游纪念品行业。全球物质生活的同一性,需要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平衡,而旅游文化更能彰显不同地域个性特征的多样性,因而形成瞻仰不同国家和地区风格迥异的文化的繁荣景象,这无疑给地方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开发空间。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品行业成为区域优势的特色经济,与之相关的特色教育也应运而生。如江西景德镇陶瓷、山东淄博的美陶、青岛的贝雕等,都被当地的学校纳入特色的课程体系,但在社会科技、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还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职业美术教育应该立足于地方经济建设,从地方文化、地方资源、地方工艺等多个层面进行研究、设计、生产和开发。形成一套完整的特色课程体系,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一大批设计人才和生产大军。建设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既为地方经济发展拓宽了市场,也为我们教育实践提供了经济支持。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助推职业教育与市场接轨的课程体系发育完善,学生成为高素质、综合型的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职教平台。
5 结语
高职艺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层面应定位在与职场的对接,职业定位是课程结构的点线面。以就业为导向是点,以能力为本位是线,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是面。因此,构建一个贴近经济、贴近岗位、符合职业美术实际的课程体系正是我们的期待。
篇6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2月21日
一、前言
2015年广州市白云区公报显示:当年白云区生产总值1,538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0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4.4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70.57亿元;全区三次产业比是2.2∶21.7∶76.1。是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100.4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28.0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786.2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2,086.11亿元,三次产业比为1.26∶31.97∶66.77;白云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例8.5%,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占全市比例仅5.77%,第二产业发展程度达不到全市平均水平。再来看一下工业,该年广州市工业三大支柱产业规模以上汽车制造、电子产业制造业和石油化工制造业完成总产值9,119.25亿元,增长8.7%,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48.7%;白云区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33.64亿元,增长7%,其产值主要来自电器机械、家具制造、通用设备制造,欠缺能迅速拉升产值的前述三大产业。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白云区多年在全市生态环境中垫底,区内河流污水横行,鲜存有可饮用水源,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堪忧。
二、企业发展模式理论及研究方法
(一)企业发展模式理论阐释。“发展”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它不仅表现为量的扩大,表现为资产的增值、销售额的增加、盈利的提高、人员的增多;而且表现为质的提高,即经营资源性质的变化、结构的重构、支配主体的革新等,表现为企业创新能力的增强、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企业总价值的提高等。“模式”指事物的标准样式。发展模式一般指企业在特有的历史、经济、文化等背景下形成的发展方向以及在体制、结构、思维和行为等方面的特点。
国内学者关于其类型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李黎(1997)认为外资竞争条件下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从资本积累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二种,自我积累式和借壳积累模式,并进行了深入论证。周煜(2008)认为全球价值链下,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模式有合资、自主创新等。佟铃(2012)博士论文梳理了国内外关于民营企业发展基本理论,界定了民营企业、民营经济、中小企业等基本概念,特别对比分析了国内民营企业发展的几种典型模式,即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珠江模式、中关村模式和三城(海城、兴城、诸城)模式;20世纪80年代后珠三角的乡镇企业乘改革开放东风,“三来一补”、“三资”企业蓬勃发展,以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而获得“世界工厂”的称号。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实地调查后提出了“珠江模式”,与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共称三大乡镇企业发展模式。王学力(2010)则更深入地分析了广东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认为“依附发展”模式务必要向“自主发展”转型;大量广东中小企业主要依赖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融入跨国公司全球化布局,具有典型外向型特征,多数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甚至属于无核心技术、无产品品牌、无销售渠道的三无企业,即典型的“依附发展”模式。在供过于求的转型时代,基于原始技术创新的自主发展模式是中小企业转型的必然选择。掌握产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不断增加企业技术含量和科技创新,使之成为企业成长的内源性动力,这是自主发展模式的实质所在。
(二)研究方法。调查问卷是用于获取第一手资料的最普遍的工具,一项调查结果是否能达到预定的要求和目的,以及所收集到资料的可靠度和完善度取决于问卷的设计、发放和结果分析。本问卷题目由几位研究者参与设计,几次讨论通过审核;问卷发放为现场填写、回收,研究者附近就是白云区江高镇私营经济区,有几十家工业企业生产,包括欧派橱柜、广铝集团、秋鹿服饰、红蜻蜓鞋业等知名企业,具备企业调查基础。平时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共建党支部等不少机会让双方有交流经验,企业对学校发展比较支持。本问卷设计包括问卷标题、问卷说明、问卷正文、受访管理者基本情况等四个部分;正文部分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创新发展模式等内容。具体内容包括:受访管理者的信息,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位、从事行业或者任职时间;受访管理者对企业发展的认知,企业近三年收入、利润、企业名称、资本金、固定资产,企业生产状况、专利、研发投入;其他开放式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对工业企业发展模式的政策、反馈、想法等。实际调查情况大相径庭,研究人员带领学生进入到企业调研后阻力重重,每份问卷能回答一半已经相当不错,根本无法取得企业经营数据。因此,在调查20多个企业后感觉结果跟调查目的相差甚远,不得不转到其他研究方法。国家、省、市、区每年都定期公布经济社会发展公报、年鉴、统计报表,这些二手数据具有成本低、易获取、迅速等优点,不足之处是相关性低、处理难、实效性低,综合比较还算可靠和实用,因此本课题充分运用文献研究法、对比法、扎根研究等等。
三、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现状
白云区位于广州市区中北部,面积达795.79平方公里,仅次于花都,位列各区第二。据公报显示,2015年白云区工业增加值294.77亿元,同比增长7.3%。全区工业生产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47.6亿元,增长7%,位列各区第九。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大中型工业企业完成产值526.28亿元,同比增长8.5%,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2.1%。小微型工业企业产值312.2亿元,增长9.2%。民营工业企业产值641.25亿元,增长7.8%。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产值386.2亿元,重工业产值447.5亿元,分别增长4.4%和13.4%。轻、重工业产值比重比例为46∶54。工业集聚效应明显,民科园一核四园增长较快,合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79.19亿元,同比增长12.4%。其中,核心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40.9亿元,下降3%;白云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亿元,增长1.3%;居家用品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2.08亿元,增长1.3%;神山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03亿元,增长2.1%;白云电气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0.3亿元,增长14.9%。高新技术为工业发展增添动力,全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5.1亿元,同比增长9.2%,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31.8%。分行业看,包括家具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五大主要行业实现产值465.18亿元,同比增长8.7%。
四、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工业企业资源消耗大、区域生态环境处于绝对劣势。多年来,工业企业粗放式发展,资源消耗大,对周边环境污染大。自2013年以来广州市公布的环境生态榜单中,白云区连续3年垫底或居倒数位置。该生态榜单根据空气达标率、地表水水质、噪声水平、投诉数量、污染事件曝光数量进行了统计,特别是空气达标率和地表水基本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状况。白云区本身处于城乡接合部,省市级规划乏力,加上外来人口非常集中,生态环境紊乱度极高,地表水污染极严重,肉眼所至基本看不到清洁河涌。白云区工业五大行业比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都是极其污染环境的,其工业生产排放物就是污染地表水和空气的来源。这五大行业企业或多或少都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些影响,不符合国家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首先,白云区三次产业比是2.2∶21.7∶76.1,第三产业占比高达76.1,甚至貌似比广州市三次产业比1.26∶31.97∶66.77更合理。实际分析下来因为第二产业占比低,发育不良,反映政府对工业企业转型升级重视程度不够。其次,白云区工业号称五大产业,包括电气机械、家具、通用设备、有色金属加工业、医药等年度实现产值440.4亿元,一方面这五大产业与广州市三大支柱产业汽车、电子和石油化工不沾边,另外这五大产业并不适合做大做强,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低,这从白云区大型工业企业数量少可以看出来。由于白云区公开资料有限,研究者查阅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2008年白云区工业企业5,856个,数量居全市首位,占全市工业企业总数20.8%;产值692亿元,只占全市工业总量5.43%;工业经济规模仅高于荔湾区、海珠区和从化市;而大型龙头企业更是缺乏,只有广州市白云电气集团一家产值超100亿元的企业,达131亿元;10~100亿元有5家;5~10亿元有9家;大中型规模企业的数量太少,不太容易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
(三)中小工业企业生态位低,知名品牌少。工业科技创新与全市相比差距明显。根据2008年普查年鉴,白云区共有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占工业企业总量的0.7%;规模以上工业法人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1亿元,代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R&D经费支出2.83亿元,两者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专利申请量为142件,其中发明专利为43件,占全市总量的6.65%和6.31%。科技创新主要集中在电气电子、设备制造和化工制品行业;R&D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为0.47%,低于全市平均水平0.75%。白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4家,规模以下工业企业4,732家,规模以下企业占全区企业总量的98.75%,这些企业科技生存压力大,基本没有科技投入,其特征就是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含量低,多数产品处在价值链的低端。平均每个企业完成工业产值1,181万元,人均产值24.5万元,成本高、产出低,缺乏核心竞争力,知名品牌少,非常容易被取代。
(四)中小工业企业得到关注少,占有资源少。首先中小工业企业多数投向产能过剩行业。民营企业没有特殊关系很难得到政府关照,在土地、设备资源竞争方面没有优势。由于其经营风险大,管理水平低等原因,导致融资难,成本高。有关数据显示,占企业总数98%以上的中小企业只有20%的银行信贷额,金融资源严重不足。在人才资源方面,白云区聚集了大量规模较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些企业劳动者的学历层次低,普查资料显示,2008年底白云区工业共有从业人员28万人,具有初中以下学历是从业人员的主体,共有14.46万人,占全区总量的51.6%;而具有大专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有4.22万人,占15%,高中学历的为33.4%,研究生以上学历占0.43%。中级工是技术工人的主体,占比58.55%;中小企业从业人员素质更低,制约着中小企业发展。
(五)中小工业企业发展环境堪忧。“互联网+”时代渠道转型中小工业企业生存压力大,外部环境对其影响更大。近年来,广东包括制造业在内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恶化,政府支持乏力。首先,整个广东省中小企业税费负担重。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中小微型工业企业应缴税收1,585.64亿元,同比增长8.1%,较平均增速快3.5个百分点,省监测的1,324家中小企业应缴税收同比增长30.3%;其次,针对中小企业的各项行政事业收费多,企业受外界干扰多;再次,企业经营成本高,投资环境变差。企业成长需要当地环境提供自身必需的质优价廉的人、财、物等资源,然而工资上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使企业用工成本增加。
五、优化对策
(一)发展新型低碳、循环经济工业模式。工I是能源消耗大户和温室气体排放大户。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与环境约束,白云区工业企业只有加快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理念创新,综合采用低碳技术创新、低碳管理提升和循环经济、低碳文化建设等发展模式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首先,作为白云区五大主要行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家具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都需要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减少固体废弃物和污水排放,最终实现无污工业。其次,需要引进大型高新技术企业,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和产值,同时改变不合理的工业结构。白云区民科园一核四园应尽快向生态园区、循环经济区转换,实现片区生态发展,再带动全区生态化发展。
(二)优化工业企业生态位,加大教育投入。首先,要加强对企业生态位和生态位重叠理论的研究。宽生态位表示企业适应范围大但适应效率低,这样的企业可以寻求多元化的优势;窄生态位则表示企业环境适应高但适应范围有限,这样的企业应寻求专业化的优势。当前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大多是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态位窄而且重叠度高,企业产品相似,所需求资源相似,市场竞争激烈。因此,各类中小企业应集中力量瞄准目标客户,充分运用艺术、个性化设计,进行差异化生产;其次,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两大推力,白云区城镇化率只有54.8%,还有巨大潜力。发展教育可以继续推动、深化。教育才是真正的产业升级关键,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职业教育,全区要大力推广12~15年的义务教育。产业转型最为重要的就是加强对劳动力的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发展职业教育,校企对接,让职业课程内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适应,为全区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打下良好的人力资源基础。
(三)改变中小企业社会弱势地位,公平获取资源。首先,区政府要对中小工业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减税降费,在民营企业投资渠道上要打破国家、地方诸多限制,对社会资本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逐步放开并公平竞争;其次,学者们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希望政府真正采纳并实施。比如,中小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全方位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开办中小银行,拓宽融资渠道等。人才方面政府要鼓励他们进入中小企业,对合法雇佣员工,解决社会就业的企业要嘉奖或者免税、减费的专门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员工激励制度和方法,更多采用员工持股和股票期权等,让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用事业和感情留人。企业可以获取更多土地、资金、技术等发展资源。
(四)拓展生态位宽度,扶持大型企业成长。白云区大中型企业少,产业集群和专业镇缺少龙头企业,产业协同和关联效应不强;需要重点培育一批引领区域品牌产业发展的中大型企业。除需要重点支持年销售额达130亿元的白云电器集团外,还需要培育一批10亿元~100亿元的企业,也可以引进国内外优秀高新技术企业,多头并进协同发展。支持企业重点投向工业设备、技术、人力而不是厂房、土地。大型企业产值高、经济带动能力强,而且科研投入高,拥有专利技术多,生态位也更宽,企业复合竞争力更强。
(五)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形成企业核心能力。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具、皮革、工艺品等是白云区传统行业,充斥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方式视角下非耐用品的产品种类多而产量少,适合中小企业,比如法国和意大利的服装、制鞋、木工、饰品很有名。因此,这些企业依靠技术积累、创新、专利形成自己的有竞争力的核心零配件、产品很重要。这些行业跟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市场稳定,如果依靠技术、设计和精心制造,通过二次创业塑造一大批高端品牌,将是企业和国家的幸事。引导企业逐步增加R&D经费投入,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为传统产业技术创新提供公共平台,引导企业开发中下游产品,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利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新的增长点。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认为广州市白云区中小工业企业、生态环境保护还处在发展之中,存在不少题,需要业界和政府、社会去关心和关注,共同努力克服困难。
主要参考文献:
[1]广州市白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广州市白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年鉴.2008.
[2]李黎.外资竞争条件下民族工业企业的发展模式[J].经济研究,1997.12.
篇7
有人把白茶比作茶中仙子,因为她的清雅之风能为人洗去世俗的尘埃;有人把白茶说成茶中奇葩,因为她是云遮雾锁的太姥山孕育出的最奇瑞的茶品。白茶的名气似乎不及绿茶,但其滋味香气却能让人倾心难忘,她有魅力,有内涵,还有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仲夏湖滨,雅韵白茶――“我喜欢・我健康”2009福鼎白茶仲夏品茗会
陈 曦
酷热的天气里,弥漫着清雅的茶香。6月20日,在福州西湖畔的易安居里,由海峡茶业交流协会、福建农林大学、福鼎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我喜欢・我健康”2009福鼎白茶仲夏品茗会给榕城的茶友带来了些许清新的凉意。省人大副主任马潞生、老领导何少川、林强、陈增光,宁德市长陈家东、副书记唐颐、宣传部长林鸿坚,福鼎市长倪政云等各级领导,以及茶界专家骆少君、韩驰、孙威江等参加了品茗会。据悉,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今年将在福建宁德举办,茶博会将在福鼎设立分会场,此次品茗会是福鼎市提前为茶博会作的“热身”宣传。
福鼎白茶 榕城斗茶
上午,福鼎白茶斗茶赛首先在易安居金鳞小苑举行。此次斗茶赛福鼎市共有24家茶企业分别提供白毫银针、白牡丹和白琳工夫等三种茶样参与比赛。由茶叶界专家骆少君、韩驰、孙威江、陈郁榕、刘宜渠、陈金水、方华英等7人组成的专家组和70位榕城茶人组成的茶人组对茶企业参赛的白茶和红茶产品轮流品尝。最终,福建省郑源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亳银针、福建绿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牡丹、福鼎市天毫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白琳工夫等三种茶获得首届福鼎白茶、白琳工夫红茶斗茶比赛的最佳口感奖。
品茗竞猜 无我茶韵
当日下午。天气炎热。却丝毫没有影响参会者的心情,无论是参展企业还是茶友们都显示出了极大的热情。参展的24家福鼎茶企纷纷展出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和白琳工夫(红茶)3款茶品供参与的茶友品茗交流竞猜。只见各个茶友游走于展示桌前,或慢慢品茗,或轻闻杯盖,或仔细观察叶底……都在细细体味白茶的清雅茶韵。
下午4时许,金鳞小苑的参天古树下,数十位茶友席地而坐为无我茶会做着准备。茶友们自带的茶具都各有特色,其中还有一只脚印造型的脱胎漆器茶具。茶友陈先生说希望借茶来弘扬福州三宝之一的脱胎漆器。
歌舞共欢 香飘两岸
月色下,西湖湖畔依旧热闹非凡,来自海峡两岸的茶人应邀参加了易安居金鳞小苑里“2009福鼎白茶仲夏品茗文艺晚会”。福鼎市领导首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福鼎白茶的悠久文化历史以及近年来福鼎市遵循“自然、健康、和谐”的兴茶理念;随后国内知名的茶叶保健专家韩驰女士就白茶的营养保健功能做了详尽的解释和推荐。
随后的文艺表演高雅精致,以福鼎白茶“清雅健康”为主题的特色表演赢得了在场观众的热情喝彩。听着福鼎籍歌手演唱的《你会爱上它》,品饮着手中清雅淡香的白茶,两岸的茶友深深地醉忘在仲夏的湖滨。现场的一些茶友表示福鼎白茶味道清新淡雅,特别适合夏日饮用。
寻白茶
伍世泉 茶痴老农
近年,随着国内消费水平提高和白茶大面积扩产,珍贵的白茶开始回归国内市场,“飞入寻常百姓家”。当我们品赏白茶“银妆素裹”的美姿和“清醇鲜爽”的汤味时,可别忘了她曾出身寒门,曾千年孤独,曾至尊无上,也许,最初的白茶是远古时期太姥山人和其它茶区的人无意问共同创制的,但引以自豪的是,最终保存这项技艺并据此创制了现代白茶的还是太姥山人。
茶叶中的活化石
陆羽的《茶经》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得出了茶起源于远古的结论。无独有偶,福建太姥山地区也流传着一个类似的神话传说:说尧时有一老母(另一说是尧帝的母亲),居才山(今太姥山)种蓝,见山下麻疹流行。便教乡民用茶治病救人,由此感动上苍,羽化成仙,后人尊其为“太姥娘娘”,并向她学习种茶。剥去此传说的神话外壳,结合现实中的证据,不难发现该传说其实承载着太姥山先民远古时代就识茶用茶的信息。
1957年福建茶树良种普查,发现太姥山上有野生古茶树群落,而且传说中太姥娘娘修炼并得道升天的鸿雪洞附近就生长着福鼎大白茶,福鼎大白、大毫茶就是移植于太姥山中;太姥山区自古就有收藏晒干的茶芽(即“针茶”)用于治疗麻疹的民间验方,进一步说明茶最初是作为药用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远古时代,以太姥娘娘为代表的太姥山先民同以炎帝神农为代表的中原古人类一样,发现茶并懂得用茶治病。
因为茶的鲜叶不易得、不常得,于是古代先民便开始有意识将鲜茶晒干保存,以备不时之需。此时应不晚于周朝,因为周朝还专设24名茶官“掌以时聚茶”。这种保存茶叶方式,茶学一代宗9币陈椽教授认为“如现时制白茶,可以说是制茶起源时期”。湖南农业大学杨文辉教授也认为“与现今的白茶制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属于白茶制法的范畴”,并推断出“中国茶叶生产史上的最早发明是白茶”。古人这种用晒干方式制成的茶,我们不妨称为“古白茶”。这种“古白茶”不但福鼎太姥山区有,而且也出现在四川华蓥山区。当地称作“红白茶”。
随着种植面积扩大和制茶工艺创新,从两晋南北朝起,茶便褪下了它的神秘面纱,逐步进入了百姓日常生活。朴实无华的“晒干叶茶”着实让食不厌精、追求色香味形俱全的国人产生了审美疲劳,逐渐淡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绿茶和后来创制的其它茶。
太姥山人保存了古白茶制法
太姥山所在的福鼎茶区在茶业发展历程中。引进过绿茶、红茶、花茶等制茶工艺,并延续至今。但值得庆幸的是,古白茶并没有因此在福鼎湮灭。那些隐身在崇山峻岭之中的太姥山山民和僧侣们,由于缺乏与外界的交流,仍执著地沿用 晒干或阴干方式制茶自用,无意问将古白茶制作工艺保存了下来,并默默延续了千余年。山民这种自制的茶,俗称“畲客茶”、“白茶婆”。保留至今。今天,太姥山山民们将这种茶泡在大茶缸里,味道清爽,而且久置不馊。是夏天防暑良饮。太姥山区还有一项民俗,清明祭墓时顺手采摘一些茶叶芽芯,回家后放在灶台烘干,留作“退火”之药,其成品类似白毫银针。
太姥山出白茶的最早记载是陆羽的《茶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陈椽教授指出:“永嘉东三百里是海,是南三百里之误。南三百里是福建的福鼎,系白茶原产地。”其实,这句话也不是陆羽的原创,他是从《永嘉图经》上摘录来的,《永嘉图经》是隋唐时期的温州地方志,可惜已经失传。陆羽的这项记载,让我们获得一个重要信息,太姥山的古白茶早在隋朝时就已被外人所知。
大约到了明朝,太姥山古白茶开始走出山门。被称作“绿雪芽”,并很快在名茶丛中占据一席之地,这就是明《广舆记》所说的“福宁州太姥山出名茶。名绿雪芽”。明末清初时,太姥山茶(尤其是绿雪芽)的声名更盛,清初周亮工《闽小记》、郭柏苍《闽产录异》、吴振臣《闽游偶记》、邱古园《太姥山指掌》都有绿雪芽茶的记载。另外,明・陈仲溱看到有人在太姥山古道上卖茶,可见此时的太姥山区不但广泛种茶,而且开始出售,太姥山茶种植和精加工的历史不会晚于明朝。其上品就是被世人视为珍品的绿雪芽。
福鼎创制了白毫银针
今天,我们一般认为白茶中的上品白毫银针创制于福鼎,据《中国名茶志》一书介绍,清朝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福鼎用菜茶(有性群体)的壮芽为原料。创制“白毫银针”。1857年,福鼎借助太姥山区独特的地理、气候、土壤条件和特殊的加工工艺,繁育了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福鼎大白、福鼎大毫茶制白茶芽壮、色白、毫显、香高、味醇。据《福建地方志》记载,政和县到1880年选育繁殖成功“政和大白茶”品种,1889年开始产制银针。两地生产银针时间相距约80多年。
清朝后期,国内外红茶市场风云突变。英国红茶的市场份额被印度、锡兰挤占;国内的祁门红茶又异军突起。此时的福鼎茶商决定另辟蹊径,改做白茶。最初,白毫银针是用以拼配红茶出口的,因产量稀少、价格昂贵,欧美人士饮红茶时加入少许白毫银针用来增加美感、提高档次。海外携万金来购白毫银针的豪贾巨富说:英女王伊丽莎白对白毫银针情有独钟。特别指定要饮此茶。“搭车出口”的白毫银针很快便打开了国际市场,之后白牡丹及其它大众化白茶陆续开发出来,但白茶产量仍少,故一直作为特种茶专供出口长达百余年。1936年,有“当代中国茶圣”之称的吴觉农倡导成立上海进出口商品检验监督局,同时在福鼎的沙埕设立茶叶检验办事处,专事茶叶的进出口商检业务。当时福鼎产的“白琳功夫”红茶和“白毫银针”白茶已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产品出口到29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茶界泰斗张天福在《福建茶史考》中述:“白茶的制造历史先由福鼎开始。之后传到建阳的水吉,再传到政和。以制茶种类说,先有银针,后有白牡丹、贡眉、寿眉;先有小白,后有大白,再有水仙白。”
福鼎茶业史表明。福鼎自采用福鼎大白茶创制白毫银针后,1891年开始外销。1912年~1916年为极盛时期,1917年~1921年受欧战的影响,销路阻滞,一落千丈,至1934年起白茶产销才开始逐渐好转。时期。福鼎白茶只有少量的加工。1962年,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福鼎开始加工白茶。1963年,福鼎通过科学研究,用加温萎凋的方式生产白茶取得成功。现在福鼎大多生产白茶的企业采用该技艺生产白茶。新白茶即新工艺白茶,是1968年研发的新产品。制造新工艺白茶的鲜叶原料嫩度要求相对较低,初制过程在萎凋后经过轻度揉捻。外形叶张呈现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茶汤味似绿茶但无清香。似红茶而无酵感,滋味浓醇清甘。
走进福鼎白茶村
慕名于柏柳村,倒不是因为其秀丽的乡野风景,而是因其诞生了白茶良种“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柏柳村位于太姥山脉的点头镇,与白琳镇接壤。这里山色旖旎,鸟语花香,自然生态极好。所在的地方不但是诞生蜚声中外的白茶良种的原产地,而且是太姥山域内最早成立茶业合作社的地方。因此,历来被誉为“福鼎白茶第一村”。
上溯自元明以来,柏柳村的家家户户就以茶叶为生。在过去经济落后的时代里,柏柳村周围以茶为生的茶农们,种茶售茶所能带给他们的生存保证是极其有限的,甚至是极其脆弱的。特别是每逢天下动荡,售茶销路面临断绝,茶农的生存就要面临绝境。如何能够保证茶路畅通,不受时局影响就成了历代茶农们梦寐以求的好事。在当地,历史上对此率先作出贡献的是民国年间的乡绅李得光、梅筱溪、陈织昌等人。
民国时期著名民主人士李得光(1902年~1981年)是福鼎点头人,他早年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法律系,是点头历史上最值得称道的名人乡贤之一。李得光在期间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还首次与福建省政府茶叶局合作,成立了福鼎白茶合作社,保证了福鼎白茶销路的畅通,开拓了一条发展本地茶业的新路。
1939年,战争使国家时局艰难,以茶为生的福鼎茶农面临空前的困难,茶叶滞销囤积,茶价暴跌。作为福鼎茶叶主产区的白琳、点头和店下等地尤为严重。为了迅速使乡亲茶农摆脱面临的困境,经过反复思考,李得光决定作出一个大胆的尝试。他邀集本地最有影响的乡绅茶人梅筱溪、陈织昌等,一起分头发动乡中茶人,取得他们的赞同和支持,共同组建了福鼎白茶合作社。统一购销成品白茶。这种组织形式不但是国内首次,更具有前瞻性,还具备了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性质。有了这种组织形式,既稳定了本地茶叶的价格,保护了广大茶农的利益,而且还使得茶叶的外销市场能够得到稳定和发展。
由于李得光、梅筱溪、陈织昌等乡绅茶人的共同努力,自福鼎白茶合作社成立的1939年,一直到抗战胜利,尽管社会动荡、战争惨烈,但是,福鼎各地茶农生产的白茶,仍然能够源源外销,使本地茶农的生产和生活得到了根本的保证。
如今,李得光的家乡点头镇作为被国家推广为白茶良种“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的原产地,已经发展为福鼎市最重要的白茶产业基地和闽东最大的成品茶集散地。其新老茶业企业,已经发展到了120多家,每年的成品茶产量达到了6000吨左右,其中优质白茶占到总产量的82%以上。点头镇每年单茶叶的收入就可以达到2.6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但是,在茶叶产业发展的同时。分散经营、各自为价的现象仍然制约着当地茶业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有鉴于此。由福鼎市茶业协会林立慈、陈振团等人提议。在福鼎市茶业协会和点头镇政府的协助下,全体柏柳村民以八股的方式,恢复组建了福鼎市点头白茶农民合作社,重新展现了“福鼎白茶第一村”的历史风貌。新组建的柏柳白茶农民合作社,社址位于村庄的山岭脚下。由祖 厝改造而成。合作社以生产传统优质的福鼎白茶名品为主,实行白茶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从而带动广大茶农走集约化和产业化的茶叶发展新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贡献。
说白茶
冯文喜 吴守峰 茶痴老农
福鼎白茶生产茶园主要分布在国家风景名胜区太姥山山脉周围的点头、溪、白琳、管阳、叠石、贯岭、前岐、佳阳、店下、秦屿等17个乡镇。长期以来,福鼎高度重视无公害茶叶基地和茶叶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不断提升福鼎白茶“生态茶、健康茶、放心茶”的良好形象。目前,全市共有绿色食品茶园3000亩:认证有机茶园基地12个,面积1万亩;无公害茶园认证基地5个,面积3.9万亩,并有38家茶叶加工企业取得QS证书。
白茶制作工艺发端于福鼎太姥山,以白毫银针最为名贵,是太姥山纵横无数的石谷崖壑、水云溪涧酝酿出的泱泱中华最奇瑞的茶品。白毫银针,茶如其名,色白如银,细长如针。曼妙的茶香飘过云遮雾锁的太姥山脉,穿透千百年时空,芬芳不绝。
自古名山出名茶
福鼎,福祉鼎盛之地。
福鼎生态环境优异,天时地利,得天独厚。十分适合白茶原料的生长。福鼎地处福建省东北沿海,三面环山,一面临海,气候温暖,雨量适中,日照充足,溪流纵横,水源密布。森林覆盖率为6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62.96%)。群山大多海拔在500~800米,乃至1000米以上,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似马蹄的独特地势和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环境。
“海上仙都”太姥山位于福鼎境内东北部。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地质公园。汉武帝命东方朔册封天下名山,太姥山列为36名山之首。名山出好茶,好茶耀名山。纵观太姥山中,除了蕙,便是兰,除了竹,便是茶。太姥山以“峰险、石奇、洞幽、雾幻”四绝闻名。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为原料茶的太姥山脉白茶种植区雨量充沛,奇草异木弥谷满岗,植被郁郁葱葱,景观绮丽多彩,土层深厚肥沃,茶园环境云雾缭绕,茶树常种于崖林之间,根深叶茂。在太姥山脉较高海拔的多林、多云、多雾,有机质和微量矿物质含量丰富的特殊地理环境的滋润下,孕育了千古茶茗。
孕育着灵山秀水的福鼎白茶回归到民间,体现出的便是最自然、最朴实的一面。在福鼎寻茶,必须走进翠郊古民居。这是当年福鼎吴氏望族的合院住宅。古民居建者系春秋吴王夫差第104代孙,在北京城开茶庄,以经营白茶起家,富甲一方。古民居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历经13年,耗资白银64万两,建筑格局巧妙,且脉络分明,纵横交错又横纵相连,有如一个古老的围棋大棋盘(长宽约70余米)摆设于幽谷之中,随时恭迎仙人神游于此时席地对弈。翠郊古民居是迄今为止在江南地区所发现的单体建筑面积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民居,既有皇家宫殿建筑的恢宏庄严。又融合了江南民宅的精雕细琢、古色古香,堪称中国传统民居中观赏性、艺术性、历史性融合的瑰宝。
芽茶以生晒者为上
福鼎白茶制作技艺是创制白茶的中心工序,也是茶芽从原料到制作成品的关键环节,具有自然、科学、优质的特点,且集悠久历史文化、生态文化、女性文化、时尚文化、健康文化于一体,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
太姥山的绿雪芽茶树是福鼎白茶的母株,它生长于山中岩壑幽谷,浸濡于氤氲云雾,汲天地之精华,成一枝之独秀,历经千数百年,铸就福鼎白茶优秀品质。福鼎白茶制作原料品种主要采用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大白茶树叶片呈椭圆形,叶色黄绿具光泽,叶肉略厚,嫩芽肥壮,芽头密。大毫茶树叶形近长椭圆,叶色浓绿具光泽,叶厚而质地柔软,嫩芽梢粗壮长大,茸毛多而长。菜茶主要品种为歌乐茶,叶片呈水平着生,叶色深绿。叶质较厚脆,芽叶茸毛较多。福鼎白茶以上述3种良种制作。制品毫显、色白,口感鲜醇、爽快、毫香显露、伴有花香,汤色黄亮。滋味醇厚回甘。
在传承古老自然的制茶法基础上,福鼎白茶现代制作技术向科学、自然、优质发展,采用不炒不揉的传统工艺,以萎凋和干燥两道工序为主,体现自然、简捷的特点。萎调以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两种形式为主,自然萎凋程序为:鲜叶、自然萎凋、拣剔、烘焙;复式萎凋程序为:鲜叶、复式萎凋、拣剔、烘焙。白茶制作因天气因素分为在正常气候下和不正常气候下两种不同的初制程序,不正常气候下以“六成干”、“八成干”和加温萎凋3种初制程序为主,同时在正常气候制作工序基础上加进摊凉、复焙等工序。
萎凋是白茶初制工艺技术的关键环节,通过萎凋,使茶芽自然缓慢变化,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茶叶中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影响萎凋的主要因素有:湿度、温度、空气的流通,温度决定叶子水分蒸发和有机物的分解和多酚类的氧化反应,空气流通加速水分蒸发,防止二氧化碳、氨气的积聚引起毒害以及供给氧气。同时,也要防止因萎凋而使叶绿素完全破坏。对萎凋程度加以掌控,不能使制品变黄、酚类物质过度缩合,从而失去毫香。因此,白茶制作工艺要求技术性高,如果不能熟练掌握,将大大失去实用价值。
三年白茶可当药
长期以来,诸多古今学者和专家都有一个期望,那就是赛如丹芪的福鼎白茶必须将其奇特的药理保健功效造福于天下。随着当代人们对生命保健的越来越重视和茶为国饮的快速普及,做好做强做大福鼎白茶,让更多的人们能够享受到福鼎白茶的美妙和恩惠,已经是到了众望所归的地步。
自然工艺 陈年更佳
首先。福鼎白茶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基本上不作发酵处理和烘烤干燥,属于自然萎凋干燥过程。这种独特的加工方法决定了福鼎白茶成品茶叶能够最大限度地保存其中对人体最为有用的丰富活性酶和多酚类物质。因此,福鼎白茶才具有优良药理保健的内在特质。这是其它茶品所罕有的。
其次,福鼎白茶具有隔年保存、越陈品性越佳的特点。在所有六大茶类中。具备隔年保存,而且越陈品性越佳特点的只有福鼎白茶和云南普洱茶。其中,陈年福鼎白茶不但越陈越香,而且越陈药理保健作用越明显。在福鼎市太姥山域内的山野村落中,古往今来都以陈年白茶作为珍药使用。诸如四时伤风感冒、祛毒降火、头疼脑热等等,都用家藏陈年白茶治之,效果极为灵验。太姥山区多长寿翁妪,考之其因,其中就有常喝白茶的重要因素存在。因此,当地人们常将之视为养颜驻容和益寿延年的神丹妙药而加以珍爱。
“三降三抗”
近年来。福鼎白茶奇特的药理保健功能得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机构的重视。有关其药理保健功能的研究和临床应用,国外诸多机构已经走在国内同行的前面,国内同行也紧步向前。综合国内外科研机构的科研成果,可以将福鼎白茶奇特的药理保健功能归结为具有“三降三抗”的作用。所谓“三降三抗”即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辐射、抗氧化、抗肿瘤。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原所长陈荣冰的研究则表明,从白茶萎凋开始,在特定环境条件下使其缓慢氧化和随着鲜叶水分的逐渐散失进行酶促 反应形成了香气清鲜、滋味醇爽、汤色杏黄或浅橙黄的独特的品质特征。他指出,白茶含有的对人体具有特殊功效的功能性成分,如咖啡碱、茶多酚、茶多糖、茶黄素、茶氨酸等,它们对人体的效应主要表现为:提神、利尿解毒、抗突变、抗肿瘤、预防龃齿、降血脂、抗炎症、抗过敏反应、减肥等。常喝白茶,有益健康。
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白茶研究所所长袁弟顺博士介绍,与对照样相比,1200℃烘干的白茶能显著减轻CC1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且高剂量处理的保护效果好于中、低剂量处理,表明白茶具有护肝效果,同时表明白茶加工工艺对护肝效果影响较大。他的研究结果表明,30℃烘干的白茶也能显著减轻CC14对肝脏细胞的病理损伤,长时间萎凋是白茶护肝作用的关键加工工艺环节。
链接:国外对白茶药理保健作用的科研成果
当代人们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与认知福鼎白茶的药理保健功效,最早起源于欧美。在上个世纪晚期,就有多家外国科研机构重视和研究福鼎白茶奇特的药理保健作用,并相继公开了其科研成果:
2003年第8期《茶叶信息》杂志摘译了美国权威科学杂志《美国科学院学报》的报道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科夫斯基博士研究发现,喝白茶能使人体免疫细胞的干扰素分泌量增加5倍。
2004年5月28日,美国《科学日报》刊出《白茶的杀菌效果比绿茶好》的论文。文中引述美国纽约佩斯大学的米尔顿2005年在旧金山召开的美国化学学会上,美国科学家、生化学家洛德克博士公布了他对白茶抗癌研究的结论:白茶预防癌症的作用比其它茶类强;而早先受美国癌症研究基金会资助的美国俄勒冈州大学癌症研究中心等多个研究机构,经过多年的研究也表明,白茶是一种新的抗癌物质。在多项癌变实验中,表现出了很强的抗癌变特性。例如,能够不断抑制和缩小肝癌的肿块,提高其免疫功能。
2005年第18期《茶叶信息》则转载了英国权威杂志《最佳营养学》的推荐:多喝白茶有益于人体健康。
2009年5月4日《参考消息》转载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古老的中国白茶能防治肥胖症。
“白茶(采摘茶树上最嫩的芽叶制成)中自然生成的化学物质能分解脂肪细胞,并阻止新的脂肪细胞形成。人们此前认为。白茶能强健筋骨,降低血压,还能降低患某些癌症的风险。”这一新的研究是生产保健食品的德国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进行的。发表在《营养与新陈代谢》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成果称,在白茶的种种功效中,还可以加上防治肥胖这一点。拜尔斯多尔夫股份公司的营养学家和科学家们研究了白茶萃取物对人体脂肪细胞的作用,发现脂肪含量下降了。温内费尔德说:“萃取物溶液使与新的细胞生长有关的基因表达减少了。同时还促使现有脂肪细胞中含有的脂肪发生分解。”
在现代中国不是特别大众化的白茶因芽头满披白毫而得名,其价格通常是传统的红茶或绿茶的3倍。白茶制作工艺精细,仅仅用文火烘焙,不炒不揉,也不发酵,这样做有助于白茶较多地保留有益健康的特性。
要泡出一杯上好的白茶,非常讲究细节。专家们建议,每200毫升水中应放入一茶匙半的白茶茶叶。为了避免泡出不想要的苦味,水温不得超过80摄氏度。
品白茶
冯文喜 吴守峰 茶痴老农
目前,福鼎白茶制作选用的品种为福鼎大白、福鼎大毫和菜茶(福鼎大白群体种、歌乐茶等)。其中。福鼎大白和福鼎大毫1984年被国家农业部编号为“华茶1号”和“华茶2号”,为全国良性茶种。
福鼎白茶主要采用上述3大白茶良种,色泽翠绿或灰绿,毫显、色白,口感鲜醇、爽快,毫香显露并伴有花香,汤色黄亮,滋味浓厚回甘。白茶属微发酵茶,其品质特征为成茶披满白毫,按产品质量和工艺特点,制品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和新工艺白茶4种。
白毫银针
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的肥壮单芽为原料,其制品外形条索肥壮挺直披毫,色泽银白,整齐洁净,内质香气清高,毫香持久,鲜醇嫩爽,汤色杏黄清澈,叶底幼嫩肥软匀亮。
白牡丹
以福鼎大白、福鼎大亳的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初展为主要原料,其制品外形叶张肥嫩,毫心肥壮,叶态伸展,芽叶连枝,叶缘垂卷,破张少、匀整,色泽灰绿,毫色银白,洁净,无老梗,没有枝条和腊叶,内质香气清鲜纯正,毫香浓显。汤色淡杏黄,清澈,清醇清甜,嫩匀,叶底叶色黄绿,叶脉红褐,叶质柔软鲜亮。
贡眉(寿眉)
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的一芽二三叶为主要原料。其制品外形毫心较肥壮,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叶整紧卷如眉,匀整,破张少,灰绿或墨绿,色泽调和,洁净,无梗和腊叶。内质香气清纯,毫香显。浅橙黄。清澈,滋味清甜醇爽。叶底柔软、嫩亮、毫芽壮多。
新工艺白茶
以福鼎大白、福鼎大毫的一芽二三叶为原料,其制品外形条索粗松尚卷曲,褐绿色,匀整,洁净。有嫩梗,内质香气略显板栗香,醇厚爽适。汤色橙而清澈,叶底匀整舒展。
白茶的观赏茶艺
福鼎白茶茶艺包括观赏茶艺和居家茶艺,观赏茶艺用于表演,体现其古朴、优雅;居家茶艺体现其方便、简洁。日本茶道繁文缛节、清规戒律甚多,远不及品饮白毫银针来得明心见性。让我们以一颗宁静、安稳、平实、和乐的心去品饮白茶,去追求中国茶道的精神实质,不断地自我修正和自我完善,从而豁然开朗、脱胎换骨、重获法门,更加体会到林语堂先生的“只要有一壶茶,中国人到哪里都是快乐的”的心境。
兴白茶
雷顺号 林 斌 白荣敏
2008年,福鼎市茶园面积达2077亩,茶叶总产量1.62万吨,实现毛茶产值5.2亿元;涉茶产业年总产值达12.5亿元,其中白茶产量4000吨,产值4.8亿元。现有茶叶加工企业381家,其中上规模企业30家,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11家;品品香、天湖、广福、绿叶、誉达、莲峰等6家企业被列为“2008年中国茶叶行业百强”。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效益稳中有升。
为了让历史名茶重新崛起,福鼎市紧紧抓住了白茶发展的良好机遇,把白茶这篇大文章做好、做充分。福鼎人行动起来了。
千年茶乡的复兴之旅
2004年,“福鼎大白茶”注册为原产地标记地理标志。2005年,“福鼎大白茶”证明商标通过注册。2007年12月,“福鼎白茶”荣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这是宁德市第一个国家级的名牌农产品。2009年2月,“福鼎白茶”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4月,“福鼎白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省文化厅审批,并上报国家文化部。目前,“福鼎白茶”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工作也已全面启动。
随着“福鼎白茶”知名度的不断走高,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福鼎白茶。也喜欢上了福鼎白茶,国内白茶市场在不断扩大,价格也水涨船高,但要争创中国名牌,形成像安溪铁观音那样的特色品牌,福鼎白茶还有很长的路要 走。因此福鼎市委、市政府因势利导,把国外畅销的白茶作为福鼎茶类结构调整的重要工作来抓,引导全市茶企业和茶农,共同打造“福鼎白茶”。
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福鼎市在打造“福鼎白茶”品牌过程中,主要分几个步骤进行。首先是重视培训工作。每年投入近百万元分期分批请专家到每个乡镇对茶农进行无公害栽培知识培训:其次是每个乡镇设立了茶叶生产指导站,配备茶叶技术员,加强科学管理茶园和安全施肥的指导。2007年,福鼎市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市”验收;第三是在所有农资供应点张贴严禁上市的化肥、农药黑名单,并加强工商检查,依法对出售高残农药的经营网点进行打击;第四是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带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形式,充分发挥21家省市级茶业龙头企业、400多家茶叶加工企业的作用,鼓励他们建标准化生产基地:五是严把茶青质量,茶青采摘前1周进行监测,市里拨专款设立质监员,每个茶园随机抽样检查并公布结果,农残标准不合格的不得采摘。2007年以来。共被省、市抽检茶叶样品500多批次,100%达到无公害茶叶标准要求。福鼎因此被评为2003~2005年度全国无公害茶叶示范县。从1998年至今,全市抽检1万多批次茶叶样品,有98,5%批次符合欧盟标准。
目前,福鼎市在全国创办了白茶销售网点800多个,7000多营销人员参与推销福鼎白茶。在马连道,福鼎茶商开设的1D0多个商铺里,高档白茶供不应求。福建品品香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健说,近年来,白茶的国内销量每年以25%的速度递增。据悉,2008年福鼎茶叶的茶青价格比上年提高6.2%。茶叶销售价格比上年提高6.5%,茶农实现增收6000万元,增幅达6.2%。
两岸情 白茶兴
福鼎,地处闽台浙三省交界。与台湾基隆港仅隔142海里。福鼎台山岛历来是闽、浙、台三省渔场,改革开放之后,沙埕港曾是福建省最早的台轮停靠点、对台贸易点和对台劳务输出点。由于福鼎与台湾省特殊的地理位置,经贸往来历来比较紧密。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福鼎市对台招商引资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与台商的合作更显频繁。目前,除了农产品、工艺品等方面合作外。又拓展高档茶具、茶饮料等新产品的开发。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福鼎就与台湾合作发展茶叶生产。当时,福鼎引进了3家台湾茶业等农业合作企业。在店下镇投资创办登山农业开发公司等。生产寿山石和台湾乌龙茶并开发福鼎白茶产品,福鼎店下镇溪美村成为台资企业基地。近年来,福鼎市围绕做强做优白茶产业。与台湾加强合作。2006年,福鼎市郑源工艺有限公司与台湾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发生产茶具。目前公司年产值已达5000多万元,加工生产进口红木系列精雕茶具和竹、石雕工艺品。
2007年11月,首届闽台人才两岸行考察团莅临福鼎考察白茶,考察团一行先后考察了福鼎部分茶叶公司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和清洁化生产车间。并与福鼎茶叶界人士举行会谈,专家们高度赞赏和评价福鼎市委、市政府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一致认为福鼎白茶发展前景广阔。福鼎市还与台湾方面签订了合作开发福鼎白茶意向书,并正式聘请王春源、许丕昌、温增裕、吴耀庭、周仁智、孟昭旭等6位台湾茶业专家担任福鼎市茶产业发展高级顾问,同时穿针引线,为海峡两岸茶业人才开展协作搭起“鹊桥”。
2008年以来,福鼎在“世界白茶交流中心”和“台湾白茶知友会”2个机构运作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两岸合作,分别成立了海峡两岸白茶文化(福鼎)交流研究协会和海峡两岸白茶文化(台湾)交流研究中心。借助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东风,充分发挥福鼎白茶的优势,促进两岸合作,互赢、互利,深化闽台人才合作,促进白茶产业发展。2008年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上,由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中国最大茶砖的福鼎白茶茶砖进行公开拍卖,台湾金门实业有限公司以56万元高价拍走。福鼎市政府向金门酒业代表叶先生赠送了2罐福鼎白毫银针,叶先生也回赠了1瓶金门高粱酒。与此同时福鼎市茶业协会和金门酒业公司互换对联:“西岸东岸一水依,白茶白酒两相宜。”此举更是以福鼎白茶为“媒”,把两岸关系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海西就是最好的平台,海西让福鼎白茶备受国人关注,这对福鼎白茶拓展国内市场,可以说是天赐良机。”福鼎市委副书记陈兴华深有感触地说。
在刚刚举行的福鼎白茶仲夏品茗会上,来自台湾的茶叶界专家表示,福鼎白茶无论是品质。还是文化内涵,都独步海内外。这决定了未来两岸在福鼎白茶制作技术、包装、销售方面有着广泛的合作前景。来自台湾的茶人陈秀容向福鼎发出了邀请,希望福鼎白茶组团到台湾进行巡回展销。福鼎市相关领导表示。福鼎将应邀组团对台湾金门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助力福鼎打造白茶国际品牌形象,推动福鼎成为世界白茶中心。
专家支招福鼎白茶
2008年6月,中国白茶“自然、健康、和谐”高峰论坛上,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术部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院研究员姚国坤教授认为,福鼎白茶之祖至少有1200年以上的历史,如果再将它与古老而又多样的区域文化和民俗(如畲族)饮茶法以及隐藏在深山谷地的饮茶风情,还有太姥山道教文化结合起来,福鼎终将成为当今人们求新、探知的仙山、名境(生态)和佳茗共存之地。而且福鼎白茶还与儒、释相关,今后可在儒、释茶文化方面挖掘一些题材,更能增强福鼎白茶的文化性。
浙江林学院茶文化学院院长俞益武教授认为,白茶做强。有两条途径。一种是直接途径。通过强大的营销力量。引导消费,创造消费群,就像可乐打开中国市场那样的方式,也像肯德基、麦当劳培养出忠实的消费群。另一种是采用间接的途径。考虑培养一个健康产业,让福鼎白茶成为健康产业的主体要素。福鼎市有发展休闲业态的健康产业的最佳匹配条件,即最保健的白茶和最独特的海上仙都太姥山。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指出。茶产业是极具特色的体现中国文化的古老民族产业,更是前景光明的朝阳产业。他阐述的国际市场“红转绿、特”趋势明显,中国特色茶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人们对茶叶的利用将由传统的“杯(壶)泡饮用”发展到“即饮型茶饮料”,当前正进一步拓展到“吃茶”(茶食品等)和“用茶”(如含茶牙膏、除菌消臭用品等)等领域的发展态势,对福鼎白茶创新新工艺、研发新产品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尹军峰副研究员从白茶加工与产品开发角度提出促进白茶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他认为,应根据白茶的品质特点和目前的产业现状,通过市场消费特点、消费层次的系统调研与剖析,紧紧依靠科技,调整传统白茶产品结构,进行多产品综合开发,积极采用高新技术改造和优化传统工艺,开发新型高附加值系列产品,形成机械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加工,促进白茶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白茶产业的整体经 济效益。
杭州茶叶研究院副院长俞其坤高级工程师强调说。质量是茶叶品牌的根基,只有从根本上提高茶叶质量。才能打造茶叶品牌。他认为要从加强对白茶基地的保护和管理、实施原产地域保护、积极制定相关标准、加强质量的监管力度和提高白茶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保证福鼎白茶的质量。
福鼎茶企・印象
到福鼎已是傍晚时分,从酒店窗户向外望,整座福鼎城被笼罩在落日的余晖中,桐江水穿城而过,波光粼粼的江面,倒映着最后一抹夕阳的绚丽。远处,是连绵的青山,朋友告诉我,山那边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姥山,福鼎的绿色茶园大都隐藏在太姥山区。虽然远眺不到茶园的影子,但却因此对太姥山的茶园充满了期待。
第二天一早,在福鼎市相关领导的陪同下,我们走访了品品香、天湖、银龙、郑源4家茶企,行色匆匆问,4家企业各具特色的经营模式,展现出福鼎白茶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天湖:古茶树的今生盛景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天湖茶业有限公司位于太姥山上的茶园基地。车子在太姥山间的道路上盘旋而上。天湖的茶园基地与太姥山景区隔空相望。在海拔大概600米地方,我们一下车,便立刻置身于四周青翠的茶园之中。“你们现在能看到的远近几座山头的茶园都是天湖的有机茶园。”天湖茶业的常务副总经理蔡善峰在茶园接待了我们。他介绍说,天湖在太姥山的有机茶自有基地有1500亩,周边地区发展高山茶连锁基地6000多亩,且全部实现了有机规模经营。
天湖茶业是国家扶贫龙头企业和福建省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蔡副总说,天湖的有机茶示范基地从1999年初开始,就不再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除草剂,全部改施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病虫害,除草改用人工除草。此外,天湖还采用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运作模式,形成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链。坚持有机茶的生产让天湖的茶叶品质取得了突破性的提高。其“绿雪芽牌”系列名茶荣获国际名茶金奖、中国太姥杯品质大赛茶王、首届中国白茶文化节茶王等。2007、2008年公司连续2年被评为中国茶业行业百强企业。
品品香:品牌成就白茶传奇
相信每一个走进品品香公司的人,都会从心底发出赞叹。园林式的厂区、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无不体现着“品品香”作为福鼎白茶领头羊的雄厚实力。
品品香茶业公司的林健董事长先带我们逐一参观了“品品香”的生产车间,近年来,“品品香”先后引进了现代化的茶叶加工设备,拥有了最先进的出口茶叶清洁净化加工流水线,还及时建立起了一支技术过硬、资质深厚的技术团队支撑着从原料的采购、检验、毛茶初制、精细加工、拣剔,到半成品、成品检验测试,再到茶叶包装、验收、出厂检验等所有环节。
参观完厂区。林董带我们来到了“品品香”的展示区,展示区内陈列着品品香的所有系列产品,从最简单的纸盒装绿茶到颇具时尚元素的纱袋袋泡茶,再到精致的龙泉瓷礼盒茶,完整的产品系列向我们展示出“品品香”特色的品牌文化。
“一口为喝,三口为品,茶叶是让人来品的,而好茶经得起品,且越品越香。”是林健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多年来,“品品香”通过挖掘福鼎茶叶深厚的文化底蕴,极力宣传福鼎白茶的历史文化和其特有的保健功效,打造出“品于醇,感于心”的企业品牌内涵,从茶的口感领悟茶文化的内涵,体现“品品香,更健康”的经营理念。
随着“福鼎白茶”这个公共品牌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和认可,“品品香”系列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品品香”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和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2006、2007、2008年连续被评为中国茶产业百强企业。
郑源茶业:木为本、茶为媒
在福鼎,“郑源”是一个传奇,它扎根在闽东山区,却发展成为目前国内最大的生产高档茶具的厂家;5年前,它涉足茶业,系列产品一经推出,获奖无数,迅速成为福鼎茶企中的一匹黑马。究竟是怎样的一家企业,能够将“茶”与“器”同时经营得有声有色、相得益彰?带着疑问,我们走进了坐落于福鼎市秦屿镇水井头生态工业园区的郑源茶业有限公司。
宽敞的厂区,工整的厂房,在几百平方米的展示厅里,琳琅满目的茶具让我们有些应接不暇。虽已年近古稀。但郑传源董事长依旧精神矍铄。他说郑源茶具自创办以来,紧跟中国茶具市场的发展步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量的快速增长到品质的明显升级,逐步形成了今天郑源茶具多样化、多层次的产品格局。目前,“郑源”的产品远销日本、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以茶的消费来带动茶具的销售”,郑董说这是“郑源”选择涉足茶业的最初想法。2007年,福鼎市郑源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为了配套高档的茶具,“郑源”的茶叶生产加工的起点高,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实现了茶叶不落地的高标准。目前。郑源在秦屿水井头工业区新建占地30亩的新厂房预备投产加工福鼎白茶、茶饮料、果蔬等农产品,延伸茶产业链,带动农民的脱贫致富。
银龙:以技术创品牌
没有花园式的厂区,没有豪华的会客厅,银龙茶叶的负责人方守龙在临时性厂房地办公室里热情地接待了我们。由于用于厂房建设的用地在修建公路,现代化厂房的建设暂时停了下来。但这丝毫不影响“银龙”作为福鼎首家高新技术茶叶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执著追求,在参观完这个看似简陋的厂房之后,我们不由地对“银龙”以技术创品牌心生敬意。
方总首先领我们走进一间阳光房,一台巨大的机器出现在我们眼前。设备分3层,每一层上面都整齐摆放着若干个用于萎调的竹篾,方总走到设备的一侧,启动了开关,随着链条的运动,3层竹篾开始匀速地更替运转,“这就是完全由我们自主研发的清洁化复式萎凋技术,这套设备可以根据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调节萎调的时间。使用这套设备一次性可以萎调茶叶2000斤左右,节省了不少人力,提高了生产效益。”这项生产新技术及产品在2008年经福建省经济贸易委员会鉴定为“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品质达到同类产品领先水平”。
从方总自豪的言语中,我们得知“银龙”对技术的创新和追求不是一朝一夕的,他们从2002年开始,就研究建造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和8项专利技术的“花茶离地清洁化生产新技术”、“阳光房全自动生产福鼎白茶”和“高级福鼎白茶自动化复式萎凋新工艺技术”等成果及专利技术。还利用福鼎特有的保健水果――“福鼎前岐四季柚”为原料,成功开发出柚子花茶和银龙健康茶等系列产品,被认为是最具保健价值的茶叶和代用茶。
东南白茶:用诚信赢得芳心
福鼎东南白茶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紧密型企业,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练。每一个环节已经非常成熟。其主要生产“多奇牌”有机白茶、常规白茶(白毫银 针,白牡丹,寿眉,新工艺白茶)、绿茶、乌龙茶、红茶、茉莉花茶、特种工艺茶等产品。
东南白茶公司董事长张郑库先生告诉记者。在他从事茶业工作20余年中,可以说对茶叶已经产生了相当浓厚的感情。一日不喝茶,就觉得全身不舒服,一日不谈茶,就会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张郑库先生把白茶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在他的带领下,2003年1月,东南白茶公司获得自营进出口资格,并已顺利通过QS认证,公司产品也经销往欧美、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地。随后,他们自主研发了“福鼎冰白茶”和“东南白茶饼”产品,分别于当年隆重上市,并得到消费者的广泛认可。十年如一日,福鼎东南白茶公司始终以顾客至上为宗旨。以诚信赢得了客户芳心,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那就是一“东南白茶,诚信天下,多奇品质,引领健康”。
东南白茶:用诚信赢得芳心
福建省金农茶产业有限公司就坐落在太姥山脚下,凭借着得天独厚的产茶区条件,执行董事庄长强很早就开始做茶叶生意。种茶、收茶、卖茶……年复一年。日复一日。
2002年,庄长强着手筹办枕头加工厂,生产了少批量的茶枕开始在自己以及朋友的茶店零售。第一代茶枕产品就这样诞生了。第一代茶枕的工艺虽然还很不成熟,但毕竟是开辟了一个新的茶产品种类,引领了一种新的消费时尚,这也成为庄长强事业的另一个起点。
通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和第一代产品的试销,2004年,茶枕工坊相继推出第二代、第三代产品,并开始规模化生产,茶枕工坊系列产品逐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
2005年,庄长强带着“茶枕工坊”第一次参加北京礼品展。正式进入礼品行业。茶枕的高附加值。自身新、奇、特的竞争力和对于礼品特性的吻合,一下子就受到礼品经销商的关注,接下来就纷纷有各地的商寻求合作,一时间,产品在全国的推广迅速铺开。同年,茶枕工坊在北京成立全国营销中心,开始在全国进行经销网络的建设。
绿叶茶业:灿烂盛开的白茶奇葩
在福鼎市政府的大力宣传推广和白茶从业者的努力开拓下,福鼎的白茶产业已逐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福建绿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朵灿烂盛开的白茶奇葩。
成立于2005年11月的福建绿叶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落户于福鼎市岩前工业园区。3年来,绿叶茶业在董事长余其招的带领下,沉浸茶道,深耕细作,实现了飞跃式大发展。2007年,公司生产茶业总量达724.3吨,其中白茶517吨(名列福鼎市前茅),实现产值3345万元,被评为宁德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在福鼎茶产业中,绿叶茶业率先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公司90%的产品用于出口,深受欧盟、美国、日本及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好评。此外,绿叶茶业努力开拓国内市场,并取得了很大发展。现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建有经营网点,产品已进入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42家超市,并在北京马连道、天津正源鸿茶庄等设有多个经销点,还与厦门茶叶公司合作共建网点。
广福茶业:要让茶农受益
在福鼎这片盛产白茶的土地上,一位青年农民从走街窜巷卖茶起步,到办公司、建基地、创品牌、拓市场,悄然担起了“福鼎白茶复兴者”的重任,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创造了无限生机,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茶乡致富带头人。他就是被誉为“茶都骄子”的广州(福建)广福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型彪。
林型彪告诉记者,当初为茶叶寻找一条销路,为乡亲踏出一条致富的门路,他在广州、广西和云南、贵卅I等地整整闯荡了五年。这五年间,他在南方建成了自己的营销网络,为家乡茶农销售了近万吨茶叶,成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的引路人。1996年。林型彪从经销茶叶中赚得第一桶金后,毅然决定回福鼎创办自己的茶叶企业。他投资150多万元收购了福鼎第二茶厂,并对该厂已经荒芜多年的600多亩茶园重新垦复改造。
一分耕耘,几多收获。2008年,广福茶业有限公司进入国家茶叶行业百强,并被评为福建省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和福建省名牌产品。企业茶叶产量达到1900吨,带动20860户农民发展有机茶和名优茶。每年直接为农民增加收入1100万元,直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200多人,帮助扶持四县(市区)20多个乡镇2万多农户从事茶业生产销售。
至此,林型彪赢得了无数赞誉,他谦虚地说:“我的目标是把福鼎白茶销到全世界,让我的乡亲从茶叶中受益,在茶业上致富,生活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