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精心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2.1色彩和景观的完美结合
景观设计的元素众多,每一种元素都有其必要的位置,而色彩元素是景观设计最直观的体现。新中式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要求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将历史中的红、黄、绿、白、灰融入了景观设计中,成为了主要色彩因素,同时与现代的景观材料相结合,将古典的“国色”和现代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2中国传统符号和景观相结合
新中式设计最主要特点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而中国传统符号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国古代祥瑞的象征,而象形文字、五行等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荷花、牡丹等是我国传统植物高贵、淡雅的代表,这些中国传统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3植物空间的层次性
新中式设计在主景观的设计上和古典园林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将自然型的植物景观配合种植,以绿色为主色调,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在简洁的植物组成中带有强烈的中式特色,乔木层、地被层、大灌木、草坪等植物层次能展现出最简洁的植物空间。
3新中式设计在万科第五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万科第五园是万科地产在深圳开发的大规模居住社区,主要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将岭南四大名园、老北京四合院等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是浓重的“新中式”风格代表。
3.1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中,以中国传统的“竹”为主要植物,另外用蔷薇、兰花等作为点缀,在景观的空间表现上主要有3个层次,远景、中景、近景都有不同的感受,能体现出植物景观在层次上的分别。建筑空间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其中用竹子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将原本不大的空间面积中添加了更多元素,给人们更多的错觉,原本狭小的空间也会由于竹子的合理运用而展现出更大的空间感。
3.2万科第五园的中国传统符号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内部庭院中,窗花随处可见,既能对实墙进行点缀,也能代表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建筑材料中有文化的厚重感,整个空间的感觉既有古典的窗花特色,也有现代的实墙和漏墙,代表了中国传统符号的合理融入。
3.3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设计
万科第五园在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灰色为主,能表现出木质材料最原始的颜色,通过不同的拼装手法,在纹理上能将传统的颜色在灰色中表现出来,同时在一些景观的设计上以白色、黑色和绿色等纯色为主,色彩分明,能体现出较好的视觉感受。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运用给人整体上一种质朴、世外桃源的感觉,人们置身其中,并不是感觉到现代建筑的混凝土气息,而是有大自然的清爽、整洁的感觉。
3.4万科第五园的建筑特色
在万科第五园中,建筑特色有了较为明显地体现,漏墙和实墙的层次排布,将传统美和朦胧美结合在一起,既没有全封闭的压迫感,也没有全开放的直观感受,而是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景观之间的层次通过漏墙的不同感受有了更为不同的感觉。
篇2
(一)部门关系的处理
在我国信用社的传统制度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相对疏松,难以进行相互之间的合作,而每个部门又受制于上级部门,其能力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而内部的改革也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进行。信用社建立之初,其为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升级的进行,为我国农村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但是随着我国发展建设事业的深化,农村发展需求的增加,信用社各个部门越来越难以独立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因而其改革和发展势在必行。对于信用社内部部门关系的改革,笔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我国信用社融资金额越来越大,存贷款工作越来越好,因此其已经有了一定改革和发展的能力。首先,其要促进部门的相对独立。我国信用社的各个部门都需要的到发展和改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但是信用社中的部门,一直受上级的指挥和全权管理,其改革工作缺少时效性和针对性,因而我们要给予其一定的独立权利,使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有效的快速发展,促进我国信用社经济能力的提升。其次,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多元化,某一个独立的部门,已经难以独自解决一个问题,但是我国信用社中的各个部门缺乏交流,制约着其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要加强其各个部门之间的交流,使其能够充分吸取对方的建议,促进工作的完善。最后,我们要增加部门职能,或者说提高部门地位,使其在工作中具备一定的分析职能,并根据分析,为我国信用社发展的决策提供参考,促进信用社发展,使其作用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二)管理系统的升级
经济管理系统的进步,能为管理效率的提高、准确率的提高提供更为切实的保障,但是我国的农村信用社发展,一直以来将中心放在经济问题上,虽然其经营额变得越来越大,作用也相对提升,但是其工作效率,却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这一问题也是严重制约其发展的,因此,需要得到进一步的解决。我国的信用社起步较晚,管理系统建设不完善,而其在发展中,也一直缺乏对管理系统的更新和升级,因此是效率一直上不去,因此,这一问题是值得我们重视并解决的。首先,我们要根据管理系统的运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积极研究解决的办法,保证其准确性。其次我们要不断对其进行发展和更新,利用当代信息化技术优化程序,保证其效率。
2完善人才系统的问题
我国信用社的发展速度快,设计面广,因而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需要专业的人才。而我国当前存在的变数较大,信用社工作也有着其具体性,因而对人才的依赖更为强。但是我国信用社一直受人才问题的制约,难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发展信用社经济,就必须加强其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完善人才的招募系统
信用社中人才短缺问题比较严重,因而我们要完善其人才招募系统。首先,我们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招募真正适合自身的专业人才,放弃照单收的人才招募方式。其次,要严格考试程序,对应聘人才进行严格的考量,确保人才的质量,使我国信用社的发展更加完善。最后,要对人才进行合理的分配,避免造成人才冗杂的现象,影响我国信用社工作效率的提高。
(二)完善人才培训系统
在人才短缺的当代社会,我国的信用社已经加强了人才的招募工作,但笔者在对新进员工的调查中发现,其难以很快的适应新工作,更难以对我国信用社的发展任务、发展状况做出全面的了解,因而,我们在人才招募的同时,还应该加强自身人才的培训。一方面,加强人才的培训能够提高自身人才的素质,为部门效率的提高、工作水平的进步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其能保持自身人员发展的可持续性,避免人才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篇3
结构洞理论。在信息和资源的流动过程中,关系网络存在一些特殊结点,它处于重要结点的位置,比其它结点在竞争中拥有更多优势,能够在网络中有更多享用信息和资源的机会,而其它网络成员往往通过它才能享受这些信息和资源,Burt把这种占据其他未联结结点之间的结构位置称为“结构洞”。Burt的“结构洞”(structuralholes)理论指出,在社会网络中存在两种形态,其中一种是处于网络中的个体(个人或组织)与其他任一个体都存在着联系;另一种形态更为常见,即网络中的个体仅与部分个体存在直接联系,而与其他个体都不存在直接联系。这样,在第二种形态中,整个网络中就出现了某些个体与另外一些个体联系断裂的现象,就像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一样,故称为“结构洞”。如果个体占据了网络中的结构空洞,即联系着相互之间没有直接联系的两个个体,那么该个体就获得了这种状态赋予他的信息和控制资源的优势。因为他占有较多的结构洞,能够成为连接不同网络结构的中间人,从而获取更多的信息、机会以及控制资源能力。
强弱关系。在关系研究中,按照关系的联结强度,可以将其划分为两种类型:强关系与弱关系。强关系指主体间情感密切的联系或是频繁互动所形成联系,如兄弟之间、夫妻之间、熟悉的朋友之间。弱关系是指以较少的交往频次、较弱的情感和较少的责任等为特征的关系。Granovetter在“弱关系地力量”一文中,指出弱关系在传递资源过程中更具重要性,这是由于强关系之间彼此很了解,其知识结构、经验、背景等相似之处颇多,因此相互交往并不能带来进一步的新资源与信息,所增加的资源与信息大部分都是冗余的,而如果在弱关系之间搭起某种形式的桥梁,就可以传递多种多样的资源。在新经济学视角下,由于其嵌入性,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影响实际上是以企业家为中心构成的社会网络对集群发展产生的影响。由于企业家在网络中处于“结构洞”的位置,企业可以获得对关键资源的拥有或控制,且利用企业家不同的“弱关系”,企业可以获得多样化的信息或知识资源。这些资源的获取,有助于企业的团队成员从原有企业中独立出来,成立与原有企业业务相同或密切相关的新企业。因此,集群环境下的企业家行为,具有网络化、衍生化特征。
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与衍生效应
集群型企业家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其作用不仅表现在他们自身的经济绩效上,更重要的是对集群内其他主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第一,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产业集群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企业“扎堆”而成,而是通过企业家网络相互交融形成的有机系统。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网络效应指集群型企业家的创新行为通过企业家的强关系或弱关系网络扩散,形成集群的竞争优势,并推动集群不断发展。对于新创企业而言,企业的成长更多地依赖于企业家的个人网络。由于地理上接近,集群型企业家们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共同的价值观念、彼此相互信任,在企业间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家之间的口头许诺或其他非契约的关系,常常代替市场中的交易方式或契约关系,这样不仅节约了交易成本,而且创新的风险性随着企业家个人网络的拓展而降低,这种基于血缘、地缘的“强联系”为主的企业家个人网络就是Grannovetter提出的关系型嵌入,企业家构成以小范围、强联系为主的社会网络。随着产业集群的发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加强,集群型企业家往往通过革新的方式,利用“结构洞”使两个或更多没有联系的子网络建立联系,发挥桥梁功能,此时,企业家网络嵌入更大的产业网络,创新效应的扩散主要是通过大范围、弱联系为主的企业家网络。产业集群发展到成熟阶段,竞争强化,企业不断兼并与淘汰,某个产业集群往往集中4-5家实力强大的企业,集群品牌基本形成,集群的发展需要集群企业家更大范围内的创新,集群型企业家会与集群外知名企业联盟,利用后者的声誉、营销渠道和自身的成本优势、领导地位,共同培育新的全国甚至国际品牌,增强集群品牌效应。在这个阶段,企业家的社会网络以大范围、强联系为主(此时的强联系与集群发展初期的基于血缘、地缘的特征不同,更多的是建立在频繁的业务联系和稳定的战略合作上)。
第二,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衍生效应。集群型企业家行为的衍生效应指先前在母公司工作的员工,利用其技术优势或销售网络,出来创办新公司,从事与原公司业务相同或价值链互补的业务,产生衍生企业,形成产业在空间地理区位上的集聚。李永刚把企业的衍生分为裂变衍生、孵化衍生、分蘖衍生。裂变衍生是企业管理者或经营技术骨干从现企业辞职脱逸出来,利用所拥有的人脉网络、信息知识和管理才能独立创办与原企业相同或相关的企业。孵化衍生是有目的的衍生出与母体企业保持生产环节配套、技术上互补、市场空间交叉、利益上兼容或归属的企业。分蘖衍生多发生于多个成员共同创办的企业,随着共同创业者经验的丰富、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经营理念与目标的不同,成员商议从原企业分出一个或多个新企业,它是一种寻求新的企业制度安排以包容和适应多个企业家共同成长的一种制度创新。新企业无论是通过裂变、孵化还是分蘖衍生,前提都是潜在企业家的存在,而这些企业的衍生恰恰是潜在企业家向现实企业家的衍生过程。潜在企业家的创业行为来源于他的创业动机,而创业动机又取决于创业意识、资源获取能力和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理性。创业意识一方面表现在对创业的敏感性和对风险的态度,潜在企业家周围的成功创业者越多,越容易形成企业家主导的文化氛围,越能增加潜在企业家的创业意识,勇于承担风险的潜在企业家更具有创业的冲动和激情;另一方面表现在创业带来的心理满足程度,潜在企业家除了关注自己的物质收入之外,还关注创办企业带来的权力、自主、成就和被尊重等方面的社会效用。资源获取能力直接关系到潜在企业家能否将创业意识转变为实际的创业活动。集群内蕴藏着丰富的市场机会和信息,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关联企业和机构可以高效和低费用向其提供人才、技术、资金、设备、部件、经营诀窍等必要的投入资源,潜在企业家利用其“结构洞”优势,获取网络内各种资源、整合信息来成立新的企业。
此外,除了集群企业自身的衍生,集群型企业家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产业集群的产业环境容易产生合作和相互信任,集群内的经营者容易获得企业分散情况下无法获得的创新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这样的创新环境中,经营者在较低风险、较明确的发展路径以及较高的预期收益等激励下,成为创新企业家的模仿者和追随者,在一个小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企业家呼唤企业家”的外部性,造成局部地区的企业家群体的涌现。正是在集群环境下,由原企业产生的示范效应和网络效应而引发企业的衍生和更多企业家的产生。
结论与建议
在创新成为主流的时代,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依靠集群型企业家。忽视企业家的创业与效仿以及知识信息的作用,就不能准确地把握企业集群所创造的地区竞争优势(李新春)。在集群发展过程中,企业家作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通过其创新行为的示范效应、网络效应、衍生效应推动集群的演进,但要注意的是,企业家行为除了带来正的效应之外,也会带来负面效应。集群型企业家行为趋同使集群内的创新行为减少,引发集群企业的竞争同质性。集群企业的竞争同质性包括产业定位的同质性、生产产品的同质性、经营方式的同质性等。由于集群内部企业家行为的“效仿性”、基于“裂变”的新企业产生方式及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同构,尤其是传统的产业集群,技术与科技含量较低,进入壁垒不高,产品结构单一,导致企业之间的过渡竞争,甚至影响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所以在集群环境下,政府应积极出台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给企业家创新带来宽松的政策环境,并且完善人才培育机制,为集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营造良好集群环境。在市场机制为导向的前提下,政府应对集群实施积极的引导和调控,并为集群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条件。(1)政府可以通过产业倾斜、税收和信贷优惠、技术扶持等政策,吸引集群内外企业家进行创业;(2)政府可以通过创建技术创新平台和区域服务体系,促进集群系统内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咨询机构等的有机结合,增强集群对外部技术的吸收能力;(3)政府可以大力加强与集群配套的交通、信息、教育、文化、科技等相关的基础设施,吸引创新人才,营造有利于企业家交流与协作的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此外,政府应该为集群内企业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法制环境的同时,也应当制定有效措施和机制,为集群内各主体间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完善产业结构调整。
篇4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的传统作风和企业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将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2.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更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理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在新经济条件下应当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体系。新经济是以网络经济、网络概念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形态,根源于信息化和全球化。与新经济的特征相适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与变革,其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与管理制度文化创新。
篇5
1.2环境心理学理论所涵盖的必要要素分析
虽然环境心理学的主体概念并不是很明确,但是对环境心理学所涉及到的因素,学术界有着一致的认可。这主要的包括自然环境、建筑环境和心理环境。本节就此三者进行简要的分析。第一,自然环境。是人生存和生活创造的主要载体,围绕着整个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进行生活和生产活动,自然环境主要的包括水体、土地、植被、动物、矿物、太阳辐射以及空气等等,这些物质构成了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的条件。第二,建筑环境。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当中,在地球的角角落落里都有着人雕刻自然的痕迹,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人类社会无时不刻的在创造着艺术形式,而这与环境就密不可分了。最早的建筑还是属于洞穴,虽然是半自然半人文化的创造物,但是因为其有了人的居住而变得温暖而更具人性化。人类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进程,推动着各式各样的建筑群的产生,在科技水平的进步与人类智力的大幅度提高,建筑水平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人类对建筑的舒适度要求也在进一步的加强,因此,建筑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的结果。第三,心理环境。对心理环境的研究,学术界有两种比较明显的倾向,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人的行为方式,一种是心理环境影响着整个人类社会的进程。但是详细分析,其实心理环境就是人的心理活动对环境的真实影响,因为从成人的角度来看,环境可能是熟悉而且是烦躁的,但是对儿童来说,同样的环境可能是陌生而又温和的。
2与当代人居区域环境相关的环境心理学理论
因此,遵循上文的阐述,我们可以说环境心理学虽然的研究内容还是相对模糊的,但是在学术界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理论。
2.1生态知觉理论
所谓的生态知觉理论由J.Gibson首倡,主要的比较看重人的先天遗传对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的理论内容是指人的直觉是一个过程,人的感官器官和心理在受到环境的刺激之后,形成的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主要的包括娱乐、安全的需求。这就影响了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并对环境的好坏而产生的喜怒感受,例如,人们一般的都会选择植被覆盖率高、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果没有良好的植被覆盖率和充足的水源,人们将会选择逃离该区域,另寻去处。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环境的喜好程度与环境本身的质量息息相关,这就符合人类的基本生理需求,而且人们更注重自身的心理欲求,并渴求对信息的控制能力。
2.2概率知觉理论
概率知觉理论由EgonBrunswik提出,这一理论的特征是主要的注重现实生活对环境的影响,这就必然与人类的后天学习能力相挂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更加注重自身经验的积累,以解决生活环境的问题。比如就客厅来说,从后天的知识结构中人们会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这种设计理论,主要的是以某种功能为主导功能,并潜藏其他的功能,比如对小区室外环境的设计之中,设计者往往会设计出比较大而且边缘比较广的碗型花盆,其主要的功能是对小区进行景观覆盖,其实潜藏的功能是缓解人的视觉疲劳。
2.3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没有具体的理论内容,但其主要的对形式和内容的合理布局,以符合人类的审美标准。如果在小区的设计中,运用格式塔心理学中的简化环境处理法,环境就会被规划成合理的族群,塑造丰富的景观。
3案例分析———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以及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结合以上三种设计方式,结合现实生活中景观的实际操作,对以下两个特殊场所进行案例分析。
3.1老年人活动空间分析
老年人因其生理功能衰退和年龄因素,造成了对居住环境的特殊需求。在休憩空间的设计上,主要的应包括座椅、凉亭、方桌和简易运动设施的基础建设,并注意安全配套设施建设。因老年人性格各异,设计者要满足老年人在心理、休闲和娱乐等等的需求,提供观赏和园艺种植场所、简易运动场所、休闲娱乐场所,并设置专门的老人托管所,为老人的安全负责。
3.2运动场所空间分析
一定的体育锻炼能够增强人的心理素质和提升身心健康水平,因此在小区设计中应该注重篮球场、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羽毛球场和兵乓球场所的设计,在位置上应该远离车道、过道、走廊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并要把植被条件考虑在内,以缓解因过度吵闹而造成的噪声对环境的污染。
篇6
首先,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历程中许多制度创新最初来源于农民个体或群体,此后才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立法所肯定。比如的出现最初就是农民群体所推动的,政府反而是该制度变迁的追随者。此外农村地区还存在着在长期社会经济生活中所“自发形成的经济秩序”,以及集体经济组织通过成员集体商议而建立的经济关系调整规则,这些规则广泛涉及农村市场秩序调整、农村民间金融信贷担保规则、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农村集体劳动与收入分配方法、农村集体生活保障机制等问题。上述规则虽未被国家立法所承认,但却在协调农村经济管理和调整农村公共利益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其次,改革之初的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将逐步向中间扩散型制度变迁方式转变,并随着排他性产权的逐步建立最终过渡到与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相一致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从而完成体制模式的转换。而就本文探讨的农村经济建设问题而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政府对市场直接干预的减少,农民在生产经营中所拥有的自范围逐步扩大,从而促使农民通过生产经营活动参与国家的经济活动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利益多元化局面,最终激励他们发掘新的具有潜在收益的制度安排,从而实现制度的诱致性变迁。
再次,经济法本身具有的“公私法兼容”的品性也意味着由诱致性变迁所产生的农村民间法与习惯法具有融入国家经济立法的可能性,而上述民间法和习惯法所具有的调整农村集体经济利益关系的功能又意味着将其融入国家经济立法具有必要性。因为“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主要产生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在长期经济生活中的磨合,因此可以有效地防止在强制变迁情形下可能产生的改革障碍;此外“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具有优化演进的机制和广泛的决策修整机制,可以降低制度变迁的错误率,因此即使出现错误其产生的制度变革成本也较小。(二)新农村建设中“公法与私法兼容”的经济法制度创新思路
其一,需要从动态性角度重新审视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关系。传统法学理论局限于部门法划分的角度习惯于将民商法和经济法视为两种不同的法律制度,而忽视了两者在经济改革不同历史时期中的相互联系和影响。实质上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经济法制度供给应该日趋有限化,而民商法制度供给应该逐渐增多,这与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制定大量经济法律制度以开拓改革领域以及保障改革成果的状况将形成鲜明对比。实现这一制度变迁的具体路径一是在立法数量层面通过增加民商立法和减少经济立法来实现制度供给的外部替代,二是在立法技术层面将传统民商法的某些原则和理念引入经济立法从而实现对经济法制度特性的内部改造。对于前者而言,我们认为主要发生在经济主体法和市场管理法这两个制度框架中,因为两者刚好是民商法和经济法交叉结合最为紧密的领域。以经济主体法为例,新农村经济建设必然促使国家充分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信用社、农民协会、农村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立法问题,而这一领域又是民法意义上法人组织的成立、运作和解散以及法人组织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等立法问题,而且在某种意义上这一领域的立法与民法的结合更为紧密。而对于后者我们认为将主要发生在以产业法、投资法等为代表的宏观调控法领域。因为在传统的宏观调控法领域适当引入民法的“契约观”、“平等观”与现代民主政府和有限政府的改革理念具有契合性。一个可予支撑的论据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业自治组织的兴起,政府宏观调控的许多职能将通过授权和委托的形式逐步下放给以商会、农会等行业协会为代表的社会中介组织,而这种授权和委托将以类似于民事合同的方式得以缔结。
其二,需要从互补性角度重新审视农村地区“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与国家经济立法的关系。一是国家的经济立法应该包含指引性规范,即立法原则中应该肯定“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同时对于可交由非正式制度调整的经济问题,国家立法承认其适用上的优先性。二是国家经济立法应该包含激励性规范,即立法应该体现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体农民参与制度创新的激励,促使他们改革、修正和创造适合农村经济关系调整的非正式制度。三是国家经济立法应该包含兜底性规范,即对于“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无法涉及的经济问题特别是跨地区、跨行业、跨时期的重大经济问题,国家立法应该体现其制度功能上的宏观性和前瞻性。四是国家经济立法应该包含约束性规范,即对于“非正式经济调整制度”中带有“负外部性”的内容进行限制和屏弃,以防止其带来经济效率的损失。二、新农村建设与经济法制度创新:从关系经济到契约经济
(一)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关系经济
中国农村传统以来的经济运行机制主要是关系经济,而并非建立在“契约”之上的市场经济;即使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由于其市场配套机制(例如金融、保险、证券、社会保障等)的培育并不完善以及国家经济立法对其渗入不足,再加上农村自然经济和传统文化的强势影响,关系经济模式仍然广泛地存在于农村地区并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如果从新农村经济建设或者更大范畴的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宏观环境来审视,关系型经济在实现经济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关系型经济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原因是关系经济的交易信息具有专用性、隐蔽性,由此导致了生产要素的非自由流动及和竞争秩序的不正常限制,从而使市场失去了通过自由竞争和价格机制对农村经济资源的基础性配置功能。其次,关系型经济环境下的交易成本高,不利于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城乡经济的统筹发展。因为与关系经济相对应的制度结构需要高昂的边际成本,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交易成本的上升许多交易将无法进行;而且关系型经济模式交易的完成往往需要交易主体开展各种形式的院外游说以疏通关系,这将耗费巨大的经济资源。再次,关系型经济容易导致政府管理失灵和政府寻租现象的泛滥。因为交易主体主动的院外活动往往导致国家经济法律制度和其他行政管理秩序被“屏蔽”,而转而衍生出依靠人际关系来构建交易秩序的制度网络。这与经济立法调整政府经济管理行为的初衷完全相背离,其最终结果将是政府经济干预的失灵以及政府腐败的泛滥。
关系型经济影响下的农村市场环境普遍处于低水平状态,表现为需求量萎靡,交易不活跃,价格机制不合理,主体收入低下以及地域排斥性较强等等。由此可见,关系经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新农村建设要从根本上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和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则必须重视对农村关系经济的改造,即通过农村市场的培育和发展作为农村“关系经济契约化”的推动器,并以市场作为城市与农村进行经济交流的平台,由此实现“十一五规划”所提出的城乡经济统筹的政策目标。
(二)新农村建设中“关系经济契约化”的经济法制度创新思路
“关系经济契约化”是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实现历史变革的重要途径,它既与经济立法具有内在“关联性”,也赋予了经济立法“新的历史使命”。“关系经济契约化”背景下的经济立法应该根据农村市场发展程度和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来合理选择自身的变革路径,即通过“从城市到农村”的路径转移来实现对农村市场发展和农村经济契约化,并尝试从传统的“管理型立法”向“促进型立法”转变。
篇7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l】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2】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
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篇8
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社会中,生活在一个时刻变化的环境中,我们的思维内容和方式,也是随着社会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尤其当今社会的经济形态已经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人们渴望生活中的多种体验。经济形态的转变必将会引导设计思维的变化。物质文化的发展以及人类造物能力的不断强大,给产品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计思维这一重要内容和规律将会有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认识和研究。
二、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1.体验经济
人类的经济活动基本上可以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和体验经济四个阶段。体验经济是自2O世纪9o年代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全新经济发展阶段,它是一种开放式互动经济形式。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体验经济的最大区别在于,前三种经济的经济产出都停留在消费者之外,而在体验经济中消费者自始至终都参与其中。
2.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体验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产品更新速度加快,产品设计在企业竞争力形成、产品品牌建立、综合国力提高,以及人民生活改善等方面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所以预测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尤为重要。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个性化设计。表达出人们独特的好奇心、强烈的自我主张、多样化的选择和全新的空间感受。
(2)民族传统文化的应用。在世界规模的文化交流与竞争当中,凡是民族的长处,都应该发扬。
(3)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也是重要的发展趋势。
(4)产品内部复杂化和产品外部简单化是产品形态的基本趋势。这种趋势使得大量的技术创新被简单化的产品界面所隐藏,人们努力追求极限。
(5)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是高效率地掌握和操作产品,让使用者一看即知。.
(6)体验设计的应用,是将产品设计紧紧地同使用者和消费者的生活方式相连,从他们的生活情境着手进行设计,为使用者和消费者带来更体贴、更愉悦的感受。它是以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产品设计思维方式。
体验经济下的产品设计的应用如此重要,作者将其与大家进行一下讨论和研究。
三、新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思维与观念
1.思维定势的破除
设计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它具有非连续、跳跃性的特征。思维转换是形成设计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人们发现和解决问题往往都是凭借原有的思维活动的路径进行思维的。要想提高设计思维能力,就要突破原来的思维定势,优化原来的思维模式。在人的社会活动中,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自己身边的人。在心理上人们更倾向于相信大多数,认为大多数人的知识和信息来源更多、更可靠。在个人与大多数人的判断发生矛盾时,往往跟从大多数而怀疑和修正自己的判断。产品设计以求异为基本特征,新设计必然与众不同。而且设计者的经验存在个体差异。因设计者的经历、感受不同,会形成不同的思维习惯和定势,从而在产品的设计上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但设计者的经验只能在一定的实践水平上,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的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而且,即使在适当的范围内,它对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也是有限的。产品的设计一旦拘泥于狭隘的经验,势必限制设计者的眼界,从而阻碍设计思维创新。
产品设计也要基于必要的书本知识。它虽然是产品设计思维的基础,但设计思维源于知识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的积累。书本知识也是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不能只拘泥于设计这个领域的知识,设计本来就是一个交叉性学科。在很多设计作品中,并不是设计本专业的人员做出的。这一事实充分说明,开阔的视野远比单纯局限于某个知识领域重要。
人的思维活动必然有思维主体,也就是自我为中心的一面。然而,一旦把这种现象绝对化并一味排斥他人的观点和立场,就容易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阻碍设计思维的创新。设计要跳出自我,多参考消费者和使用者的想法。过去单纯靠设计者个人意识进行设计的时代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设计者必须根据国内外市场的设计现状、消费者的消费行为,设计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产品,才能满足体验经济时代的市场需求。
2.新经济时代产品设计中事与物的新关系
无论是设计产品,还是对产品品质进行评价时,我们总会将意识定位在“物”的层面上。的确,产品是以可触及的物质形态存在的。不管是设计者还是使用者,都会不自觉地关注产品的物质属性。然而,产品不过是功能的载体,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是在购买产品的功能。当然,这里包含使用功能和精神功能。实现功能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而功能的承载者是产品的实体结构。产品的设计过程中的一切手段和方法,实际上是针对依附于产品实体的功能而进行的。因此,作为消费者物质化地看待产品及其设计是极为自然的事情。但作为设计者却不可单纯地、物质地看待产品的存在。体验经济时代的产品设计就应该建立起这样一种意识和态度,就是设计的意义不仅是物质的产品本身,而且还包含隐含在产品背后的体验。
3.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
体验经济时代是买方市场和消费的时代,是不是新产品,只有消费者才有判决权。它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一切都打上了顾客导向的烙印,从需求导向来说,只要改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就是新产品。消费者购买新产品越来越多是出于对产品象征意义和象征功能的考虑,即人们更注重通过消费来得到个性上的满足和体验。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面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实践来认识周围的事物。”美国经济学家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在《体验经济》一书中说:“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
消费者也能设计产品。大多数产品的设计创新都是对消费者需求深刻理解的结果,只要关注消费者的需求,就可以对产品的设计做出新的定义,也就是由消费者通过自己对产品的体验来描述该产品的缺陷和新的设计构思。也许消费者没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来设计创新产品,但这并不重要,把体验后的事交给技术人员就行了。消费者也能参与产品设计,甚至进一步承认消费者是产品设计流程的一个前端环节,这样一个思维方式的变化,将带来产品设计新模式的重大变化。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无论什么时候,一旦一个公司有意识地以服务作为舞台,以商品作为道具来使消费者融入其中,这种新的产出一“体验”就出现了。消费者的体验,是产品设计的新途径。现在的手机给大家提供的是什么?从核心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通讯工具,从形式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MP3、数码相机、收音机、游戏机等的整合体,从外延产品的角度讲提供的是体验。产品体验的设计最主要的就是消费者的需求,一开始就要了解消费者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实验室里的冥思苦想。产品的附加价值是靠差异化来实现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渐趋成熟,靠技术产生差异化的空间日益变小,这就迫使企业只能在设计上寻求突破,也就是在产品设计上寻求差异化。每次我们使用一件产品时,我们本质上消费的是一种它所带来的体验。:
篇9
收稿日期:[HTSS]2006-12-12
作者简介:李慧桂(1979-),女,浙江临海人,助教,硕士,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研究;张剑平(1956-),男,浙江衢州人,教授,博士,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和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蔡培阳(1963-),男,浙江临海人,副教授,从事物理及科学教育教学研究。问题解决式教学是研究性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在目前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影响问题解决式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问题情境。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问题情境通常是指问题的刺激模式,即问题是以什么样的形态、方式组织和呈现的[1],它包含两个方面,即问题和情景,其中问题是实质和主体,情景是形式和载体,通常能为问题的提出与解决提供背景和依据。
一、信息技术问题的基本类型
对于信息技术问题这一概念,在目前关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文献或讨论中,很少有人明确、正式地将其提出并对其加以界定。这里根据数学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些学者在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相关文献中对于“什么是数学问题”的论述[2],[3],将信息技术问题界定为:以信息技术为内容,或者虽不以信息技术为内容,但必须运用信息技术概念、理论或方法才能解决的问题。换言之,信息技术问题所包含的疑问因素或未知因素必须与信息技术相关。由于信息工具本身及其操作的复杂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信息技术问题的种类很多,各类问题在教学中的作用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问题情境之前,需要对常见的信息技术问题类型做一下了解。
乔纳森(Jonassen)通过收集成百上千个问题实例并对它们进行认知任务分析,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划分成从良构到劣构逐渐过渡的11种类型[4],包括逻辑问题、运算问题、情境问题、规则运用问题、决策问题、故障测定问题、诊断―解决方案问题、战略实施问题、案例分析问题、设计问题、两难问题。
乔纳森的分类是以日常生活和工作场景中的各种问题为对象的,而卡斯特(Custer)则从技术问题解决的视角出发,将技术问题分为四类,即发明(invention)问题、设计(design)问题、故障检测(trouble-shooting)问题和程序(procedures)问题[5]。
从学科背景体系来看,学校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体系是由与信息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相关的内容构成的,信息技术课程是课程设计者按照一定的课程观,将该体系向学生发展、社会需要映射的结果[6]。因此,我们这里以上述两位学者的问题分类研究成果为基础,在收集和分析信息技术新课标教材、任务驱动式教学和主题活动式教学中常用的练习、任务、主题等样本的基础上,从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构成的角度,把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中常用的问题归纳为三大类,即信息问题、技术问题和社会问题。
1.信息问题
信息问题是需要学习者运用信息知识、利用信息资源来解决的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信息问题主要将重点放在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信息问题通常表现为:为了解决某一课题而进行信息需求分析,选择信息来源,搜集、评价并组织信息。例如准备某个专题讲座所需的信息就是一个信息问题。
2.技术问题
技术问题是需要学习者运用技术知识与技能来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有时候输入IP地址能够正常访问网络,但输入域名却不能正常访问网络就是一个技术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技术问题偏向于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从课程内容上看,信息技术教育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教育,“技术”是构成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石和实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载体[7],所以技术问题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较为频繁的一类问题,常见的有规则运用问题、程序设计问题、故障诊断问题、作品设计问题、案例分析问题等。
3.社会问题
社会问题是指涉及学习者对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认识、态度的问题。从信息素养的内容构成看,社会问题主要将重点放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社会问题通常表现为在信息技术条件(环境)下,利益、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两难选择上。例如,网络已经普及到家庭,这种变迁对于家庭的巩固是利还是弊?
二、良好的问题情境的特征
什么样的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教学呢?综观相关理论与实践,这里将良好问题情境的特征归纳如下:
1.问题应该是结构不良的――结构性角度
问题的结构性主要从问题状态的清晰程度和解决途径的明确程度两个方面来界定,所以结构不良的信息技术问题表现出的特点主要有:问题的构成存在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不能确定哪些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和方法对解决问题来说是必需的,以及如何综合利用它们;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发散的从而也是难以预见的。
2.问题应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复杂度角度
复杂度通过问题所涉及的要素的数目、各要素之间的作用方式和相关度,以及各要素的隐含程度等来定义[4]。只有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复杂性的信息技术问题情境,才能引起学生的探索意识。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复杂度一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确定:问题所覆盖的知识点的多少;问题所要求的思维水平的高低。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确保问题能够使学生充分接触课本上的学习内容和运用较高水平的思维形式。
3.问题的真实程度要适当――真实性角度
从真实性水平的角度看,教学中的问题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即学术性问题、情节性问题和真实生活问题[8]。一般来说,源自学生生活实际和亲身经历的问题最能在学生的经验世界中产生共鸣,并让学生觉得解决该问题是有意义的。但是教师的目标不是追求问题的绝对真实,而是要通过对一定程度上真实的问题的追求来促进尽量真实的问题的解决过程。
4.情景要能够激发学生动机中的情感成份――吸引力角度
增强情景吸引力的策略通常有两个:一是使之与学生感兴趣的或相关的事情联系起来;二是让学生成为情景中的角色。角色的赋予可以使学生产生高度的价值感和解决问题的责任感。例如,赋予学生某公司的经理、某个决策组的成员等角色。
总之,设计良好的问题情境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机会,可以用图1来表示。
三、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设计
1.创设信息技术问题的方法
创设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而且各种方法相互联系,教师需要综合运用这些方法。这里仅介绍其中3种:
利用日常使用信息技术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学生在使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他们信息技术经历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这些经历是创设问题情境的良好素材。例如:
IE打不开链接啦!张伟的PC机装的是WindowsXP系统,他正在利用IE上网,可是点击了网页中的链接之后,鼠标旁边出现了一个绿色的小圆圈,中间还有个叹号,然后就没反应,这是怎么回事?
模拟真实情景。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常用工具,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杂志社编辑利用MS-Word排版、教务秘书用MS-Word设计课程表等。很多信息技术问题情境都可以通过模拟这些真实工作情景而产生。例如:
你刚刚受聘于某儿童读物出版杜,出版社即将出版一本针对0~3岁的婴幼儿读物,书名为“每天聪明一点点”,主要精选一些生动有趣的知识故事。你的工作就是为这本书设计一个封面,并且既要符合本书的特点,又要吸引人。你必须完成上司指派给你的工作,否则很有可能被解雇。祝你好运!
解释现实生活问题。现实生活中有很多问题不是用“是与否”、“谁优谁差”等简单的话语就能回答的,人们必须对问题的各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后才能得出结论。例如,综合国力到底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文明班集体奖应该发给哪个班级等。以这些问题为雏形,引导学生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来回答,是创设问题情境的又一种方法。例如:
今天早上,老师在公交车上听到乘客在讨论一个话题――“高中学生的成绩女生不如男生”。此观点当然有人反对有人支持。那么,你认为高中学生的成绩女生真的不如男生吗?请根据我们提供的两届学生的高考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运用Excel知识将你的观点表达出来[9]。
2.设计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过程
设计信息技术问题情境的过程可以分为两步:一是信息技术知识的问题化,二是信息技术问题情境化[10]。信息技术知识的问题化首先要进行知识点分析,即本次问题解决活动要完成哪些学习内容的教学,然后再设计或选择一个能覆盖这些知识点的问题。信息技术问题情境化是指将信息技术问题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为问题的产生提供背景。情境化尤其要结合学生的经历,包括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信息技术体验。
参考文献:
[1]付海伦.课题情境与数学问题解决[J].教学通报,1994(10):7~9.
[2]戴再平.数学习题理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6.
[3]刘元宗.数学问题解决及其教学[J].课程・教材・教法,2004(2):54~59.
[4]David H.jonassen(2000).Toward a Design Theory of Problem Solv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Research and Development,48(4),63~85.
[5]Custer,Rodeney L.(1999).Design and Problem Solving in Technology Education[J/OL].NASSP Bulletin,Vol.83,Issue 608,P24,10P.
[6]董玉琦.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构成要因与价值取向[J].教育研究,2005(1):62~67.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技术课程标准研修(信息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68.
篇10
一、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新趋势
近几年来,以高新技术和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成为了很时髦的话题,成思危副委员长在武汉大学讲坛综论“新经济与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新经济的“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知识经济是新的社会经济形态;虚拟经济是新的经济活动模式;网络经济是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新经济时代,企业特别是知识型的企业依然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而知识工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继承传统文化精华,吸收世界先进管理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时代和自身特点进行综合与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体目标、价值体系和行为规范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国际上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趋势中的一个更高的层次和阶段,被称之为富有魅力的“管理之魂”。
新经济时代国际企业文化发展变化的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文化要适应“结盟取胜、双赢模式”新战略发展的要求。这是一种适应新经济需要的网络型战略,是企业组织制度和经营机制的一种创新,使企业更具生命力、凝聚力和竞争力。②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20世纪末最成功的企业是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管理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因而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③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价值观是新企业文化的核心。要努力培育“生死与共”的价值观。④新企业文化将从商业氛围中解脱出来,更重视人。商业化管理的本质是以物为中心,忽视人的因素。新企业文化更注重于人的因素,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
二、企业文化的现状
当前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一是普遍缺乏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多年来,人们普遍认为企业文化包括精神文化、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精神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环境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只是企业文化的最部分。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企业文化只是表层化、模式化了的云山雾罩式的理论,事实上,如何挖掘企业文化的功能,紧紧抓住企业文化这个无形资产向有形资产转化才是关键,让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并列的两条铁轨通过交叉再融合成一条畅通的高速公路。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二是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与企业改革深入进行之间的关系。如果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改革深入进行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我们就犯了一个认识上的大错误,事实上,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一方面,企业文化可以是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铺垫,可以先行于管理体制改革,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使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得更容易、更彻底、更深入。另一方面,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也可以促使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使整个企业勇于开拓,积极向上。正因为在当前的改革过程中存在上述的认识错误,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往往没有同时进行企业文化方面的配套建设,导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引进常常不够深入,效果不够理想。许多组织结构的优化设置因为缺乏实质性内容,形同虚设,不能发挥正常功能。下载论文
企业文化的现状之三是企业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有悠久的文化历史,一些观念根深蒂固,长期地占据着国人的大脑,同时也对企业文化具有深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第一,团体主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家族团体重于个人,个人无条件服从家族团体,强调家族内部以伦理关系为基础的和谐与稳定。我们要吸收这种持续几千年的家族群体精神的精华,去其压抑个性、封闭保守的糟粕,保留人与人的和谐关系方面的精华。如青岛双星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实施“爱厂如家、理厂如家”的家庭化管理,就是继承了中华民族注重家庭和睦,调动了职工当家作主的积极性。第二,和谐思想。中国哲学向来不认为人与自然是敌对的关系,而认为人与自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强调群体牺牲精神,勤劳敬业。日本的企业文化起步早,见效快,就是借鉴了中国儒家文化。日本的企业文化是以“和”为核心的,一切指向和谐。第三,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之魂,中国历史上不乏那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民族英雄和仁人志士。
这种爱国主义在今天不仅应成为中国人民的巨大精神支柱,也应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海尔率先扛起民族振兴的大旗,“海尔,中国造”的爱国情结昭示着中国企业已经在着力建构中国企业的价值体系。
三、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路与对策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总是以思想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为先导,观念决定行为,观念守旧必然导致行为落后,必然阻碍革新。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和经营理念,创新是其最核心的要求,必须随着市场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变化与发展,随着经济形态的转换,不断创新和变革,才能对企业的发展提供永不枯竭的精神支持。受生产力水平、产业构成和体制变革的影响和制约,我国的传统文化浓厚沉淀与新经济的萌芽交织在一起,使得我国的现代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增加了难度,需要经历一个整合、创新、提高的过程。在这种条件下,观念创新对构建新经济时代企业文化体系就显得特别重要。不仅事关企业的前途命运,也是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思想基础。所以说,观念创新是前提。根据我国企业的情况,企业文化建设须首先解决几个观念问题:①要有“主人翁”观念。主人翁观念在企业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也是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区别于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企业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的活力,而企业的活力主要来源于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来源于职工的主人翁观念。只有职工丢掉“明知不对,少说为佳”的思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融人企业这个集体中,才能形成荣辱与共的企业文化。②要有目标观念。目标是人的行为的方向,企业的目标只有被广大职工所理解、所承认、所接受,才会激发出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会使职工出色地完成其任务。③要有竞争观念。传统文化倡导的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使人缺乏进取心,压抑个性,不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竞争主体,因此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把企业放在市场之中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围绕市场竞争塑造企业形象,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篇11
一、板书应体现重点,简洁直观
板书设计是教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内容重、难点高度概括的提示。因此,我们不能为了板书而板书,板书内容应体现课文的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只有这样板书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学生一看板书便一目了然,定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板书还应简洁直观。因为小学生的抽象思维正处于萌芽发展阶段,综合概括能力差,不能理解复杂的事物及相互间的关系,所以必须讲究简洁直观,即用精练的语言,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向学生传递课堂教学内容。
二、板书要形式新颖,富有趣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有趣味的东西都特别能引起人的思维,因此板书要创新第一个离不开的字眼就是“趣”字。就是说,学生乐于在赏心悦目的情景中听课记笔记,乐于课后照图索文或读文对图,使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经久不忘。以《高大的皂荚树》的板书为例: 此板书先用简笔画画了一棵高大的皂荚树,后按照课文的内容设计,即“春天,皂荚树宁愿淋着自己,替人们挡雨;夏天,皂荚树宁愿晒着自己,给人们遮日防晒;秋天,皂荚树宁愿熬出汁水给人们洗手;冬天,皂荚树宁愿燃烧自己,方便人们取暖。”再提取几个字:“春(挡雨)――夏(遮日)――秋(洗手)――冬(取暖)”分别板在树枝旁,最后把概括皂荚树“舍己为人”的精神板书在树干上。奇特的板书,既直观又新颖很有趣,不但内容上很美,从用字潜词上看,内容精炼,线索分明,重点突出,而且形式上也很美,外形是一棵大树,既有针对性,又具直观性,还有艺术性。
三、板书要讲究灵活多变,启迪思维
“灵活多变”是指板书的形式要灵活多变,不要老样子。我们可以根据文章体例的不同,要点的不同以及教学目的的不同,设计出形式各异的板书来。如果形式单一,学生就没有新鲜感,就会感到枯燥。常见的形式有提纲板书,结构板书,人物板书,图形板书,表格板书,综合板书等等。如《树叶》一课,我们就可以采用图文式板书:本板书用一片树叶作画面,针对课文主题生动形象,而且活泼,完全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的特点。在树叶的四周书写课文内容要点,点明课文结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树叶的用途,在叶子上体验树叶的心情。这样的板书形式灵活,思路清晰,节奏明快,内容简要,图文并茂,让学生的视觉与思维充分地结合在一起。板书应围绕“以发展为根本,以创新为核心”关注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关注学生创造动机的激发,关注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沉睡在每个学生身上的创新潜能唤醒起来,激活起来。
陶行知先生说过:“问题自决的越多,则经验越丰富。”课堂上只有不断的画那弯曲扰人的问号,才能觅到圆圆的诱人的句号。所以说,我们的板书应该注重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通过板书设疑解难,步步深入,启发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进行积极性思维。有的板书别看它只用上一个简单的省略号或问号,却能启迪学生无穷的遐想,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拨动学生创新的琴弦。比如:“写一种水果”的习作教学的板书:此板书,首先用简笔画画了一个苹果,让它代表一种水果,然后让学生从苹果的颜色、形状、味道几个方面展开议一议,其中几个问号是引领学生自己想一想,除了从颜色、味道、形状这些去写之外,还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比如说,还可以选取营养价值,种类多或储存时间比较长等特点来写。下面的省略号是引导学生自由去选择其自己最喜爱的水果来写的作用。这样学生写出来的苹果才不会仅仅限于“色、形、味”这三个方面,写出来的水果也不会拘泥于苹果。
四、板书让学生参与,乐于其中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核心内容,托兰斯泰曾认为,探索创新能力,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进行。对于课堂教学来说,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行为和思维的无限限制,给其自由表现的机会。
五、小结
精湛的板书是撬开学生智慧的杠杆,是知识的凝练的浓缩,是老师的微型教案,能给人以志得神怡的艺术享受。因此,如何设计出创新的板书是我们不可回避的课题。
参考文献:
[1] 曹后生.小学语文板书设计十大要点[J].小学教学语文版,2007.(11).
篇12
1.2新地域主义与景观表达
地域文化中非物质的成分构成更为复杂。其以人为核心涵盖了历史、民俗、传统习惯等各个方面,每个方面又相互渗透,从而潜移默化延伸到精神领域之中,形成了一个地域的人文精神,其类别往往包括历史典故、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虽然地域文化包含了许多抽象的概念,但地方性物质空间体系却是庞大的文化体系中十分容易辨别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个物质空间体系,主要包括城镇整体风貌、建筑街巷布局、滨水空间利用和传统居住模式等方面,它们是文化景观的具体表现和载体。新地域主义着眼于特定的地域和文化,关注日常生活方式和真实熟悉的生活轨迹,萃取文化中最本质的内涵,致力于把当地文化用先进的理念、技术表达出来,使城市景观和其所处的当地社会维持一种紧密与持续性的关系。它是时代的产物,更能体现出创造“丰富性、多样性”和身份确认的需求,新地域主义是新历史主义与时代精神的体现。在环境景观规划设计领域,我们往往将抽象的地域文化与物质环境空间载体紧密结合,使其与场地本身的“场所精神”达到一致。只有将文化与自然高度融合,才能体现地域的可识别性。
2.常德地域文化分析
常德,古称“武陵”,别名“柳城”,位于湖南北部,江南洞庭湖西侧,武陵山下,是一座拥有二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有桃花源、德山、诗墙、笔架山、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等物质文化资源,也有善卷先生以德施教、开启民智的典故,刘海砍樵的传说。在对常德的地域文化进行详细研究后,笔者提取了桃花源和善德文化两个要素。常德市多个对外窗口以“桃花源”为主题,“桃花源”已经成为常德的名片。而作为中国德文化的发源地,常德的名字也来源于此,再加上,德也是城市人文精神的体现,常德人大多谦和而不争。善德文化对于常德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将桃花源与善德文化有机融合,是文化表达的核心要点。
3.常德园的基地现状
2015年第十届中国(武汉)国际园林博览会选址在武汉市长丰公园和金口垃圾场,是中国首次在生活垃圾场上建设生态园林,园区占地213公顷。武汉园博会的主题是——“生态园博,绿色生活”。三大主题区域为“园林与生态科技”“园林与人文艺术”“园林与幸福生活”。常德园所属片区主题是“园林与人文艺术”。项目基址地形平缓,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可通过一级园路与园区北主入口与西入口相连。常德园的设计宗旨就是要用园林的艺术手法体现常德的历史文化、地域特色。
4.常德园设计的基本构思
方案以“善德文化”为空间精神线索,以“世外桃源”为空间形态线索,形成“桃源问德”“沅水映德”“德山颂德”以及“善德人和”四大主题分区。曲折蜿蜒的入口幽暗空间、丰富错落的主题展示空间和开场明亮的水镜面主空间做对比,谱写了一首“初极狭,而后又豁然开朗”的空间序曲。主题上,通过水的各种形态变换来歌颂水的品德,通过地形的延绵和植物的苍翠欲滴来赞美山的崇高。山水人一体,表达善德和谐、自然与人类和谐发展的主题。
5.主题分区阐释
5.1桃源问德
“桃源问德”作为三大主题区域的入口部分,其主要功能是用“桃花源”这张常德的名片,明确地告知游客园区所展示的城市形象。入口植几株桃花点题,并用经过抽象简化出的湖南民居青灰色的墙体作为入口引导空间的边界,将游客向下一空间指引。
5.2沅水映德
此部分着重于表现水的美德。沅水是常德市的母亲河,它与德山相绕相织共同作为城市山水文脉重要的一环。本区域主要分为两个大的部分。一部分名“上善若水”,为一封闭的下沉空间。另一部分则需要再行走一段距离才能来到的全园的空间部分——“水镜面”。其倒映着象征德山的地形上长势郁郁葱葱的树木,其在内容上表现的是水平静祥和而又博大包容的特点,也为全园宁和的氛围奠定基石。
5.3善德人和
这一部分为全园最主要和直观的善德文化展示阵地,主要可分为和德小院和幽竹小径两个部分。和德小院为人的象征,处于山水包围之中,宁静的氛围也适合坐下来冥想,感受常德人谦逊温和的性格和生活方式。幽竹小径则是为了呼应山区的地形而设置的一条体验路线,游客可穿行在翠绿的竹林间体验古人的闲淡雅致。
5.4德山颂德
此区域为全园地形最高处和植物覆盖最密集处,象征山的美德。与水镜面交界处立有数个抽象山体的清水混凝土柱,其中一个最大,上种植孤植树一棵,造型苍劲优美,为全园视线焦点。这里是几何形的水面和自然地形的过渡,也象征着常德地区丘陵起伏烘托主山的画意。植物的种植使得地形更为突出,配合水面形成宁静悠远的空间氛围。水边的石板上或聚合形成草地供人戏水,或隆起,模拟山峰百变的姿态。石板上刻有山的美德、博爱宽厚、生生不息。
5.5植物与材料的运用
种植设计将整个园区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南区空间变化多端,植物相应体现精细之美。运用了多种类多层次的植物搭配,力求打造视觉效果丰富的植物景观。北区的空间纯净自然,故设计多运用竹子等常绿植物,配合少量秋色叶树种,打造一种山林野趣又充分体现出禅意的植物景观效果。树种的选择方面,由于武汉与常德气候类型相同,故大量采用乡土树种。如桃花、紫竹、丹桂、朴树、三角枫、蕨类植物等等。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简单、朴素、贴近当地的材料。墙体选择当地民居常使用的青石板和青砖,部分地方置碎石,还布置一些当地的武陵石凳。栅栏方面采用自然色木材,局部搭配清水混凝土形成景观。
篇13
目前已建成的朝阳一村、协作一村、丰收村,其条形住宅行列式排列的居住小区内部空间缺少变化,外部轮廓缺乏韵味,对空间未能合理营造。加上单体设计又是清一色的“砖头块”、“火柴盒”式住宅体型,住宅组团内间距、层数、色调都强调一律的统一性。给人的印象只能是单调、呆板、枯燥,缺乏变化和生气,无新鲜感和人情味,无可供人们回味的地方,缺乏时代感。这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的似乎成为一个没有明文规定的规矩一样,在我国各地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普遍采用。这种“兵营式”居住小区由于其整体骨架的单一性,使得其间的绿化也便流于单调。目前的绿化形式一般都是在两栋住宅之间载种乔木,这给居住小区外部空间环境的营造带来一定的难度。在公共空间的设计上却淡化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宗旨,忽略了人的精神及感情追求、社会安定、邻里交往等较高标准的因素。将居住空间环境的设计只局限于能用、经济等简单的使用水准上。外部环境通过大面积的绿化,部分空间放置少许设施、小品,往往缺乏整体考虑景观的审美情趣和“人”的参与。户外空间过于分散、缺失和不连惯,接点空间过小;自然被单纯认为绿化率,以草皮代替树木,对居住区汽车尾气、噪音不控制,也没有隔音措施;缺乏户外括动场地;热岛现象频生,在不同程度上诱发了人们的精神压抑。由此对社会安定和人民的生活安全造成不应有的危害,同时给社区管理等带来许多不便,也就根本不可能建立真正的和谐社区。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怎样让人们从几十平方米的斗室中走出来而使居住者的身心受到洁静,力求达到人与自然的完美结合,这是每个居住区规划设计者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社会的进步从而导致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渴望有优美安静和舒适的居住环境。要创造一个这样的居住小区,作为规划设计者必须对居民的需求和心理加以研究。居住环境是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居住行而建造起来的一种客观的外界环境,它改变和影响着居民的生活和心理。不良的居住环境,会导致居民不良的居住行为,而良好的居住环境则使人们心理处于平衡状态,精神积极向上。
我国古代建造出了很多闻名于世的园林,如苏州园林等,这些庭园,原为私人游憩,怡情休养之所,常连于宅旁屋后,故当时设计不崇庄严伟大,但求清雅精巧,计划不重对称,免呆滞之,而须曲折,有引人入胜之意。常以建筑为主体,以花术为培衬,觉有天之真趣,给人感情之舒适,陶醉之感觉。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以自然为背景,取之自然,还之自然,形成一幅整体美的画卷而意味无究,正好满足现在居民生活和心理需求,古园林的造园技巧对我们今天的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是有很好启迪的。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孤岛为了丰富居住小区空间的外部轮廓,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不将同一单体住宅重复布置,将高、中、低层不同建筑形式的住宅搭配布置精心营造,不再局限于单一层数和型式的住宅。从布置手法上,为丰富居住小区的外部轮廓线,高层住宅布置在小区的中央部位,低层住宅布置在边缘部位。这样就可以避免形成封闭的空间或形成与外部空间隔绝的局面,能够和周围形成统一的整体。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物和地貌。比如为适应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布置时应尽量保留原来的自然地形,从远处看,轮廓参差错落,高低起伏具有韵味。如孤岛协作二区、朝阳三村,为了克服过去“兵营式”规划布局的呆板和单调,对住宅组团中的条型住宅,采用以变化方向的行列式布置为主,分散布置点式住宅为辅的布局手法,各住宅组团之间由绿地、低层公共建筑隔开,使居住小区成为建筑高低错落,绿地相连,道路便捷的既统一又有变化的整体。在规划中密切结合绿化布置,住宅组团绿地根据配置的花草树木相互区别,各具特色,使居民从室内及外部都能看到绿地,提高居住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