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尝试教学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尝试教学法论文

篇1

2.产学研模式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产学研办学模式在我国内的发展情况可以概况为两个时期,一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产学研办学模式主要是以技术转让为主要形式,即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的新技术成果或发明专利转让给企业生产单位,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企业单位为高校科研部门提供了资金支持和技术人员的实习场地,高校科研单位又为企业提供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专利权,为企业的发展的经济效益做出贡献。这种合作方式为企业的生存,高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科研成果转换为生产力提供了长期稳定的途径。将人才的培养,经济效益的产生等有机结合了起来。另一个时期是合作开发时期,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合作开发是我国存在的主要产学研办学模式,这是由于我国基础建设工程的大力进行,对各行业高精尖技术的需求强烈,学科日益高度分化,企业不可能在任一领域都保持领先的地位,这是,企业与各高校进行紧密的合作,由企业提供研发资金和必要的试验设备,由高校科研单位提供相关技术人员共同开发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以得到人才培养和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湖南地方本科院校产学研教育模式应用研究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在产学研合作教育方面通过“四型合一”的合作教育模式,对学生择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有明显的成效。

1.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技术服务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通过整合高校企业技术顾问、农村科技服务站点等政府科技服务组织和学校的科研力量,带领学生亲身实践,开展有偿或无偿的科学技术服务,帮助解决企业和农村合作社遇到的技术问题和发展瓶颈,从服务中获得研发项目并推广转化技术成果,从服务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实现研究成果的快速转化,发挥学校在地方和企业中的作用,共同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发展新一种合作教育模式。近三年来,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先后向娄底市部分乡镇和企业派遣相关科技人员30余人,成立了三支对口服务企业的科技小分队,与双峰县杂交水稻统防统治科技合作社和双峰县中药材科技合作社合作密切,培养具有相关技术能力的学生200余人,为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研究成果转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2.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项目研发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是指以项目为依托,一方面,提升教师的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带动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将实际生产经验在学校课堂上教授给学生。通过这一路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创新应用技术研究氛围日益浓厚,带领学生下乡实践,深入企业调研担任顾问的教师多了,结合地方产业发展的项目也多了。自2007年以来,带动培养了近200名学生参与项目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管理能力。2008年和2009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获得省教育厅研究性学习项目6项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10项。

3.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基地依托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基于以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学校与当地企业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学生创业基地、实验室和研究中心等平台,实现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结合学科专业特点,设计和建设了一批与地方龙头企业合作的产学研基地。2008年以来,该校获批两个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通过基地建设,获得研发项目8个,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制定产品标准3个,安排学生实习实践30人次。2008年该校与湖南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食品加工研究中心;2010年,与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着手筹建农药新产品药性改进实验室。4.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自主创业型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相结合,以学校科研团体的科研成果为基础,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优势和科研实力优势,采取股份制合作方式,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平台的一种产学研教育模式。湖南振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办即为一个典型范例,该公司是以“娄农牌”除草剂科技成果作为软资产入股,与单位员工出资入股共同组建;在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中,该校有16份课外学术科技作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25份创业计划书共获得2金5银8铜的优异成绩。

三、产学研合作模式下的人才培养成果

综观湖南省各高校与地方企业合作教育所取得的成功经验,可以把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特征概括为:学校和企业在达成产学研合作的共识后以学生为主体,将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一个主要的合作目的来考虑,主要包括:学生、学校、社会三个要素,学校、社会两个课堂。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下人才培养使学生、学校、社会都获得了利于自身发展的条件,教学资源和人力资源都得到了重组和优化。

1.学生获得了生存技能,提高了自身素质

产学研办学模式的施行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技能教育环境,提高了学生在毕业时选择工作时的话语权,不仅让学生学到了高等教育应该给予的理论知识,并且因为与企业的合作,学生还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提前使学生适应了社会,提高了他们在以后工作当中的生存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产学研办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由原来的被动灌溉式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求式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由原来枯燥的书本理论知识变化为实地勘察,亲自动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将在学校课堂上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加以立体化,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具体实践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提高完善自己,适应社会,成为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的创新应用型人才。学生通过产学研办学模式提高了择业竞争能力,培养了对自己将来要从事职业的情感,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怎么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成为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成长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2.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应用型人才

增进师生在产学研办学模式下学校利用科研单位和企业的人力、物力、财力既完成了规定的教学任务,也为社会培养了具有优秀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同时参与教学的教师可以担任生产技术顾问深入生产一线,与企业、科研单位的相关人员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基于产学研办学模式下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借此,学校可以培养一批具有此丰富培训经验的教师,不但能在学校课堂教授学生理论知识,在课外还可以与学生在具体实践生产方面进行技术层面的探讨交流,更能促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3.借助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动社会长足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企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仅仅靠资金和资源,更主要的是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引进和高新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高等学校是高科技人才和资源集中的地方,加强与学校的合作,不仅仅促进了企业的长足发展,更能培养大量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由此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期盼的,而科研单位因为高校人才的加入,为科研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科研速度,提高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因此,产学研模式的发展不仅对学校、学生有利,更是促进了社会的长足发展。

四、发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策略

1.加强对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宣传推广力度

任何对社会发展有利的办学教育模式如果不加以宣传,仅仅局限于个别院校试验性运行,那么这种办学模式本身没有太大的意义。因此,进一步宣传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的。今后应借鉴国内外在产学研办学模式推广成功的经验,结合国内院校采用产学研办学模式后取得的成果,大胆地开展产学研办学模式,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

篇2

在教学中,要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去学,而不是在教师的逼迫下被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如果喜欢学语文,在语文课堂上感到快乐,那么很多好的习惯不用教师提醒,学生自己也能养成。比如可以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以及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可是,教师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呢?首先,应该营造一个欢快愉悦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堂知识,不同的难重点,精心创设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气氛。

其次,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因材施教,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相关知识,例如,通过网络或课外书查取获得,把他们觉得有用的知识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来,让学生学到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他们的知识面。真正地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知一点能串一串,彻底掌握知识。所以,轻松愉悦的教学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条件,要把握好这一条件的适度问题,就为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学会如何学习打造好了初步条件。

二、情景创设,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在新课改的要求中,课堂教学应当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时,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走入语文学习的情景中,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语文教材的涉及面较广,教师可以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例如一些故事性、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文,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特点,展开相关话题的探讨,让学生感受文章中的语境和情境。

在多媒体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教师可以利用的素材是丰富多彩的。许多资料都可以在网上找出。而且通过多媒体的放映,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会有着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多媒体的应用应当把握好度,因为有时候它会过多分散学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上课内容来自由选择教学地点,并不一定要将学生拘于教室里。比如带领学生参观动植物园和博物馆,感受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在切身的体验中让学生懂得语文。要让学生明白,语文不仅仅是存在于书本中,更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生活里处处有语文。

三、大胆质疑,激发求知欲

因为创造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所以,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地追求问题罢了。”因此,要想获得成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刨根问底的提问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前提条件。当今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鼓励、启发学生主动求知,学会提问问题,应该作为现今课堂教学的导航。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对任何问题都保持疑问的态度。例如,在讲到《雨中》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熟读这篇课文,让学生看黑板上教师书写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问题。如果教师这样做的话,既能够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而且又能够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雨中发生了一件什么样的事情?”“雨中的人物有谁?”“事情为什么恰巧发生在雨中?”……通过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对哪方面问题比较感兴趣,对哪方面问题还不够重视,这样的话就可以使教学有的放矢,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品德兼修,塑造良好审美情趣

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单纯的、美好的。作为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如何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进而陶冶学生的性情,他们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打开我们的小学语文课本,会发现里面有动人的故事、优美的诗歌、神奇的寓言、美丽的童话,以及很多纯真的心灵,善良的品质,优美的景色以及一些催人泪下的情境。学生幼小的心灵极易感动,因此通过一些情景很容易激发他们的情感。比如当他们看到坏人猖獗,好人遭殃的情节就会产生愤慨之情;当他们看到描写祖国锦绣山河的句子就会产生赞赏之情;当他们看到书中的主人公有个完美的结局时就会留露出会心的微笑……这都是缘于情感驱动所产生的体验。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唤起学生对于美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培养。

五、总结

优秀的教师,是能引导学生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教育工作者不断探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独立思想和真实的情感,要呵护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能够充分的体验学习的乐趣,发展自我,提升素质。

篇3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还应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这些综合素质都能在案例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案例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案例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别人及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1.4有利于拓宽学生思维

案例教学摆脱了“唯一标准答案”对学生思维的束缚。针对同一个案例,不同学生都会提出不同见解,通过学生之间的充分交流,通过思想上的碰撞,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清楚,识别出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让学生懂得,由于营销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为解决问题,可能会有多种方案,面对两难困境时,并无绝对完美的解决之道,也无绝对的“标准答案”,可能“合适的”就是“有效的”。这种多元化的答案选择,开拓了学生思路,调动了专业学习的兴趣。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的组织安排恰当与否,既是案例教学的难点和重点,也是案例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进度,设计合理的案例教学的组织程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其协调配合能力和团队精神。

2.1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安排

2.1.1学生分组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案例分析,可以拓宽学生思维,弥补独立分析问题能力不足的缺陷,有利于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考虑到讨论效果,每个小组大约每5人一组比较合适,多了会缩短小组成员发言或交流的时间,达不到沟通思想观点的效果;太少了则不利于相互讨论启发,集思广益。分组方式最好由学生自由组合,然后共同推选出小组长,在组长的领导下全体成员分工负责、齐心协力完成。为了便于讨论和互相提问,各小组在教室里按顺序就坐,这样做也方便平时过程性考核的记录。

2.1.2案例选择

教师应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案例,好的案例在教学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选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教师自己能把握的,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选择还应兼顾典型示范、现实新颖、适合国情,同时,要从教学目的出发,设置一些难易不同的决策点或值得探究的问题。

2.1.3讨论形式

在课堂讨论案例时,为了使讨论具有针对性和竞争性,每次以两个小组的发言为主,其他小组成员就发言小组的讨论内容进行提问或发表个人观点,然后对两组的表现进行评比。这样既可以达到全班交流的目的,又可以形成良好的案例教学氛围。

2.1.4案例分析思路

案例可以从两个思路进行讨论,一是对案例中体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分析,展开讨论,进而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该思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消化和理解;二是根据案例所提供的背景,自行设计一套营销策划方案,通过课堂讨论,总结出优缺点,该思路注重知识的运用,强化技能,培养创新精神。

2.2案例教学过程

2.2.1课前准备

课前的准备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教师选择好案例后,应充分分析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相关资料,进而准备解决方案;教师还应提前给学生分发案例资料,并把讨论的问题、基本要求告诉学生。二是学生,学生根据老师预先布置的案例,搜集资料,结合所学知识点,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提出小组主要观点,特别是课堂发言的小组,还要对发言的方式、内容进行准备,其他小组还要准备对发言小组提出问题。

2.2.2课堂讨论

课中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通过这个教学过程,训练学生系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采取行动的勇气与决心。也许学生来学习时只有几个问题,学习后会变成更多个问题。但是,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增多,思路会开阔,处理问题的自信心会增强,决策能力也会提高。这一环节的教学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两个发言小组到讲台上陈述小组观点或现场展示策划方案。每个小组选择代表主讲,其他成员补充,配合其它方式,展示本小组的讨论结果。第二,双方辩论。双方就对方观点进行辩论,哪些是一致的,哪些有不同意见,并进行提问,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搜集的资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解释,表达己方观点和理由。第三,班上其他同学就两个小组表达的观点进行点评或提问,同时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被提问方根据本小组的观点及掌握的资料进行解答,若不能解答,可请求其他同学或老师帮助。

2.2.3点评与总结

学生发言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倾听,表示对学生劳动的尊重,重视其见解和观点。在学生发言结束后,要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简要点评,同时归纳学生发言的主要观点,以利于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或挑起争论的“事端”,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课堂气氛。教师点评时,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适时、到位。可以表达观点但不进行简单判断,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讨论能够继续,比如“还有什么可替代的方案吗?”“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案例讨论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或者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讨论评议,让学生尝试总结辩论,进而明确方案是否可行,哪些方案具有独到之处,是否还存需要改进的环节等。总结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简单归纳一下同学们的发言主要观点,使学生对案例所涉及的内容有一个科学、清晰的整体了解。第二,对学生容易忽视、遗漏或挖掘不深的问题,结合案例中的情况再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第三,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尽量不要放过每个学生的创新和精彩之处,以激励学生下次更好地参与讨论。

2.2.4撰写报告

课堂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又是一次综合性、创造性的学习。学生根据案例讨论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各种观点的基础上,通过理性的思考,可提炼出全面、深刻和具有独到见解的分析报告。同时,也可以总结自己的体会,回答诸如“我从案例中学到了什么?”等问题。另外,撰写案例报告过程中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有效实施案例教学应该重视的几个问题

3.1教师要明确自己的地位,注意角色转换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主持人,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程序和操作方法,维持课堂秩序,控制发言顺序及学习进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教师是总结者,对学生发言作必要的点评、总结和归类,这要求教师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另外,教师也是启发者,通过教师一个又一个提问,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

3.2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他们或表现得不积极,或表现得很拘谨,总认为只有听老师讲课收获最大,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值得听。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进行疏导,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另一方面,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走到学生中间,主动营造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开拓他们的视野,克服他们的依赖心理。

3.3对课堂讨论实施科学地引导与控制

3.3.1合理掌握课堂节奏

案例课堂教学中强调和重视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师不得直接操纵课堂进度,但对课堂教学节奏进行有效地把握和控制却是必要的。若节奏过快,会使思维速度较慢的学生产生惶惑,若节奏过于缓慢,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懈怠情绪,若节奏“等速”又可能成为一首“催眠曲”。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教学进程情况和学生的情绪及时地调节课堂节奏,使案例教学课堂紧凑而又有吸引力。

3.3.2有效掌控课堂的发言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讨论氛围,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对于那些腼腆、内向、发言较少的学生,给以鼓励,帮助改掉怯场的弱点;对于少数态度不认真、不积极的学生,则必须进行适当地教育。由于课时所限,对于发言时间过长的学生,教师要采取适当措施加以限制,以平衡发言机会。教师尤其要注意对现场的把握,避免讨论偏离主题,作到热烈而不混乱,有序而不死板。

3.4制定有效的考核制度

制定并执行合理的评分标准既是促进学生认真准备的动力,也是对学生努力所得结果尽可能客观的肯定。教师通常可以从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

第一,小组各个成员准备情况

一般要求小组长汇报其成员分工和配合情况,然后教师再根据成员预先讨论的表现给予初步的评分。这做法能够促使学生支持小组长的工作,积极预习案例,认真思考,为全面细致地分析案例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堂现场讨论情况

教师从外表姿势、课件质量、分析条理、口头表达等几个方面对学生综合考虑并记录其得分。案例本身没有惟一的答案,重要的是在论述问题时能够做到:逻辑性,就是符合企业营销理论的内在逻辑,不能本末倒置或自相矛盾;理由充分性,不管观点是否与别人一致,都应该有充分的论据支持,让人感到合情合理;创新性,就是对问题有自己系统的看法和理解,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第三,课后撰写案例报告

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后进行再思考,一周内将全部案例材料上交,包括具体案例及其补充材料、小组分析内容、问题及其回答、演讲稿、尚需继续探讨的问题等等,教师根据报告质量评分。

综合上面考核内容,对学生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表现进行评价,一般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并在教学日志上进行记录,作为平时成绩,学期末根据教学日志上的各等级的记录次数,结合期末考核情况,最后评定学生的课程总成绩。〔摘要〕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具有实战性、启发性和参与性的特征,能够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已经成为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主要教学方法。本文结合自己在高职院校教学的实际经验,从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必要性、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及应该重视的问题等方面,探讨了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篇4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动机主导着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强大的作用,影响着他们对知识的筛选和学习。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开放课堂,把社会问题引进教学;开放校园,增强校企联合培养。在行动导向的教学过程中,吸引社会各方广泛参与,采用项目教学、模拟练习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变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将知识、技能螺旋式地融于任务或项目中。学生身临其境地去解决问题,独立做出决策,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认真参与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取自行业最新的丰富、生动的营销实例,易于学生理解,增强学生对旅游市场营销理论和各营销环节的直观认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在学生的积极行动中培养其职业素质和实践技能。行动导向教学根据旅游市场营销工作岗位的技能要求,为学生提供模拟、逼真的营销情景,对培养和提高学生旅游市场调研和营销策划能力有很大帮助。要求学生学会运用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和分析问题,找出问题的因果关系,并拟定解决方案,然后参与课堂讨论、交换意见,使学生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得到激发,最后形成有创意的方案。行动导向教学重视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今后工作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很快找出问题的切入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行动导向教学具有启发性,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

(三)培养符合旅游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旅游高等教育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高等院校要根据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调整和确定人才培养计划,尽可能做到“以需定产”。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应当面向21世纪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重实践、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学过程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真实或仿真的工作环境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学生独立自主尝试解决真实性问题,形成符合旅游企业需要的行动能力和从业素质。

三、旅游市场营销课程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启示

(一)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高校应聘请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及旅游企业的管理专家,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出发,对教学改革与建设提出意见,并直接参与学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专业教学改革,使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旅游企业的需求。由旅游企业从业人员和有经验的教师共同讨论,进行职业分析,按照职业岗位群确立目标,开发基于市场需求的专业和课程。根据对工作任务的分解构建起模块化课程体系,组织教师和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块进行教材编写。

篇5

一、讨论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学生不理解将讨论什么,怎样讨论,无法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自己有的认识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讨论点,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二、学生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和倾向性,不知道怎样进行有效的互动。

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1、讨论的效果不佳,方式方法单一,学生逐步感到厌倦。2、提出的问题没有思维容量,或根本不值得讨论,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四、教师对出现的问题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讨论。结果使学生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讨论学习之真谛。五、优等生在讨论中处于主导地位,承担了主要角色。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被忽略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机会。

综上诸多问题,笔者认为症结在于教师缺乏对合作讨论的本质理解,片面地、形式化地理解了合作讨论。因此,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着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把握讨论的方向避免离题。在展开合作讨论之前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训练。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等。

2、全面完整理解合作讨论的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的实质。小组合作讨论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的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地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实现多样化。

3、合作讨论前,教师要有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a、吸引学生的注意力;b、告诉学生会学习什么,必须掌握什么;c、将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

4、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讨论中的作用。讨论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并以从前的认知能力作为基础,才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时间。 5、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分组讨论学习一般采用异质混合。在组合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对学困生以更多关心和鼓励,建立“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表扬,使其扬长避短,从而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引导,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关系,从而使自己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体验自身价值。

总之,在教学中要搞好讨论式教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走向成熟。

篇6

一、市场对营销人员的要求与当代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特点

外部市场环境竞争日趋激烈,致使企业对营销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营销人员应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沟通能力是市场对营销从业人员最基本的要求,因为营销工作的许多方面,如了解市场需求,进行市场调研、营销环境分析、产品试销、与客户进行洽谈、产品的促销等都离不开良好的沟通能力。

2.营销人员应具备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除了应具备专业的知识以外,还应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敬业的精神;二是合作的态度。在市场营销领域里有一句经典的行话,要做好营销工作必须先学会做人,再做营销。这里的做人就是要求营销人员应具备的营销工作职业素养,它是干好营销工作的基础。

3.营销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实操能力。从事实际的营销工作,要求能将所学的市场营销原理灵活运用于实践中,这就要求我们的毕业生能进行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如市场调查的计划、组织、实施、分析市场调查结果,最后形成完整的市场调查报告。

4.营销人员应具备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现代社会是一个十倍速改变的社会,目前的社会不崇尚英雄,更需要团队的合作,因为只有合作起来,才能适应多变的环境,个人的能力面对如此快速变革的社会环境,实在是有限的很,而营销工作更是如此。所以,营销从业人员必须学会如何跟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经调查发现,当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具有的显著特点是:当代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或是兄弟姐妹少,从小在父辈们百般呵护中长大,受到的挫折少,自主意识强,团队合作精神欠缺,没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责任感弱和主动承担责任的意识差。这些特点与社会市场需求差异大,就需要我们在营销教学中刻意地缩小社会需求与供给的差异,以满足市场对我们毕业生的需求。

二、传统市场营销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传统市场营销教学是由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件构成的系统,教师在这个系统中处于主宰的地位。所以传统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中心,其特点是通过讲授、板书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市场营销的思想及重要知识点和实践方法传递给学生或者说是灌输给学生。传统教学方式带来的直接后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摧残。采取以教师为主体拼命灌输的方式进行知识的传授,学生学习兴趣就荡然无存。

2.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高。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营销人员不仅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更加看重的是其实际的操作能力,而传统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结果是大学毕业生极可能自己都推销不出去。

3.学生既无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也不具备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与市场需求有相当的差距,导致学生上岗容易,下岗也迅速的后果。

三、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特征

1.团队体验式学习的内涵。何谓团队体验式学习呢?团队体验式学习就是指在营造一个仿真的实践环境,使学生置身于一个逼真的环境中,通过身临其境般的亲身经历运用自己的经验、理论知识来达到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的目的,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整个体验学习的过程不是单个个体进行,而由具有共同学习目标的学习团队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的2.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特征。团队体验式学习,学生成了教学的主体,一切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并且以团队为单位展开,无论是学习计划的制定,过程的引导,绩效考核体系的设置,学生是主体,且学生间相互合作学习贯穿始终。这种主动地参与式团队学习模式具有特征为:(1)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今80后的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是自信,讨厌说教,但乐于动手,体验式的学习方式较传统的说教方式学习更容易为他们所接受,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市场营销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兴趣。(2)有利于培养80后大学生的责任感。团队体验式学习,考核体系完备,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感。(3)可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体验式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成员之间真诚、平等的沟通,有助于学习成员沟通能力增强。(4)有利于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在整个学习与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团队成员必须相互依赖、互敬互重、相互帮助,共度难关,良好的职业素养与团队的合作精神通过团队体验式营销学习过程得以养成。(5)学以致用,有利于使学生获得一定市场营销实践能力。市场营销团队体验式学习的精髓是“LearningByDoing”,就是要进行各种形式的营销实践“体验”,为学生及时提供了一个运用知识的空间,使学生成功地进入活生生的现实环境和思想交流之中,营销实践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等到显著锻炼与提高。

四、团队体验式教学的实现

团队体验式教学对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要导学,不要讲课。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播者,转换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者,探索创新的引导者,合作学习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导者。市场营销团队体验式教学需要由四个教学环节构成的完整教学链条来实现。

1.团队体验式教学的设计。系统科学的教学设计是保证市场营销教学目标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

2.团队体验式教学的组织。其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市场营销教研室教学任务合理分配,另一方面是促使学生形成有效学习团队,各团队成员分工与带队老师接洽等工作,在这个阶段具体确定。

3.团队体验式教学的实施。具体来讲,教师首先要向学习团队明确学习任务或项目,并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团队如何进行计划、组织、实施和评价与改进方案指导。整个过程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合适的问题、情景、活动等发,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思维、挖掘学生学习潜能,要求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感悟营销之道。充分体现教师扮演教练角色,学生是真正的运动员,学习成果的取得只能靠学生自己。通过学习团队共同体验学习营销的过程,让80后的大学生真实体验创新、感悟营销,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团队体验式教学效果给予评估。这个阶段,每个教师需要对自己指导团队体验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结合预期目标体系进行对比,成果评价是优、良、中、差,要得出结论,分析原因。学生学习团队也要给自己团队打分,给出得分的理由,对于做得差的方面需要认真剖析原因。最后师生一起面对面地畅所欲言地沟通,共同评价学习成果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5.团队体验式教学改进。在团队体验式教学成果评价与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团队需要共同一起总结团队体验式市场营销教学中成功与失败之处,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策略,为更好地开展下一次的市场营销教学工作提供实质性帮助。

五、团队体验式教学可能存在的一些障碍

团队体验式营销教学是市场营销教学的新的教学方式,新事物就需要有恰当的土壤,没有合适的环境其成功实施就会遇到障碍,总体来讲主要有这样一些阻碍。一是学生配合的意愿是否强烈,这关乎成败;二是教师是否有愿望以及能否打破传统的市场营销教育模式也是一大障碍;三是确定合适的体验营销项目也是一大难题,案例教学、创办营销策划公司、举办创业大赛、专题研究、项目实践等,需要结合教学时间的长短、学生的能力与兴趣、学校的拥有的资源与条件、教师的科研能力与实践能力等方方面面综合考虑才能确定。

基于市场需求的团队体验式营销教学的成功实施,将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能真实感悟营销,体验营销,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学生的营销实践能力和沟通能力、工作责任感得以形成,为更好地融入营销实战打下坚实基础,应当成为今后市场营销教学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篇7

2.“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还停留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老师凭借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重视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单纯记忆,是所谓“填鸭式”教学,往往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中心,以学生本身为主体,强调主体能动性的最大发挥。行动导向教学中,利用项目实验、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教学实践中班级可能会分为若干个小组,各小组全体学生一起学习理论、动手实践,在所有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完成目标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团体意识、合作意识、交流交往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进入社会后也能更好的适应实际的需要。

3.“行动导向”理念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市场营销教学评价基本以老师命题为主,笔试是考核的唯一方法。成绩的高低是知识掌握好坏的标准。学生们为了取得高分死记硬背,但市场营销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一张试卷考不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和应用能力。行动导向不单纯重视学生分数,而是注重评价的多元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方法能力。

二、行动导向教学在中职市场营销教学的应用

根据笔者多年在市场营销教学实践的经历,现在中职学校市场营销教学应适当采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

1.角色扮演法

对涉世未深的学生来讲,他们平常主要是作为两种角色而存在,在学校他们是学生,在家庭他们是孩子。教学实践中采用角色扮演法,就是让学生试着去担当不同的角色,尤其是担当不同的社会角色,让他们主动思考所扮演角色的内涵,思考作为不同角色自己该怎么做,体验和把握不同角色的心理和行为。例如,讲《人员推销》学习内容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推销的技巧和方法,同时能够站在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活动过程,可以让学生扮演营业员,顾客,竞争者。角色扮演法实施程序如下:

(1)布置场景,模拟公司环境;

(2)作好周密计划,设计每个模拟推销环节;

(3)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营销人员,竞争对手等,角色分配按企业的实际岗位进行设置;

(4)编制评分标准,主要考察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实际能力;

(5)按照工作情景进行演;

(6)评价反馈。角色扮演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不同于自身的角色,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能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的实践经验,扮演角色中不懂不会的地方还通过可以查看书籍、请教老师,从而强化记忆,真正使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得以运用,这样也才能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2.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指由老师选择和指定一个项目,交给学生单独操作和完成,项目信息的收集研读,项目方案、目标、计划的设计,项目的具体实施,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教学法实践中,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小组,可能对同一项目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项目完成结果可能也会千差万别,可能会有好有坏,但项目教学法它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注重的是项目实施过程,而不是完成结果,当然教学过程中也得要求每个项目实施都得需要达成一定的结果。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对照目标任务,对照每一个环节,会自然而然地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完成,针对职业教育的学生来讲,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以《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1)确定项目;

(2)制定项目计划;

(3)实施项目计划;

(4)检查和评估;

(5)归纳或成果应用。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学生直接参与项目全过程,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学生的职业能力,不仅仅是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而是涵盖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接纳新知识的学习能力以及与人协作和进行项目动作的社会能力等几个方面。

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指由教师选择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案例,利用案例中的客观事实和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独立思维,提出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教师最后做总结指导,通过具体事例提高学生理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品牌策略”章节学习,案例教学法实施过程如下:

(1)教师准备与“品牌策略”相关的小案例。如“宝洁”、“可口可乐”、“李宁”、“索尼”等公司案例。进而帮助学生阅读案例为学生分组讨论准备。

(2)采用分组式讨论,让学生分析案例,讨论四个案例分别采用了什么品牌策略。

篇8

根据市场调研的实际工作流程来设计教学内容,以现实营销调研活动为主线,把书本的教学转变为实际操作的任务训练,按照“明确调研主题—编制调研计划—调研组织与管理—调研总结评价”的步骤设计教学过程。具体分为八个任务:①确定营销调研主题。②编制营销调研计划。③选择营销调研方法。④设计营销调研问卷。⑤抽取营销调研样本。⑥实施营销调研。⑦整理分析营销调研资料。⑧提交营销调研报告。按照这八个任务模块,整个课程设计成一个具体营销调研活动实践课,课程的宏观组织按照营销调研活动的主线展开。第一步,学生分组。学生几个人为一组,确定营销调研主题,明确具体的实践项目。第二步,营销调研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根据教学进程,教师给学生明确项目任务,从撰写营销调研计划书,到营销调研活动方法的选择、营销调研问卷设计、抽取营销调研样本,到实施营销调研计划,到最后整理调研资料、总结营销调研活动和提交营销调研报告。第三步,任务完成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教师要从态度、能力、绩效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同时组织学生互评,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提升技能。通过“以岗位需求设计教学项目,以工作流程设计教学环节,以真实任务为教学载体”教学思路,可以让《市场营销调研》教学更加贴近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

三、项目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调研》实践教学中的任务设计

(1)任务一:确定营销调研主题。

通过教师提供背景资料,由同学分组明确调研主题,列出确定营销调研主题步骤的提纲。通过该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营销调研的含义、种类和程序,掌握确定营销调研主题的步骤和方法。

(2)任务二:编制营销调研计划。

学生明确了各组营销主题后,要求学生分组编制一份营销调研计划书。通过该任务,使学生能够掌握营销调研计划书的格式,理解编制营销调研计划书的要求和原则。掌握营销调研计划书的评价方法。

(3)任务三:选择营销调研方法。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选择使用恰当的营销方法并实施。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理解各种不同调研方法的特点、形式和应用,并能够根据不同调研对象和影响因素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并能对各种营销调研方法进行评价。

(4)任务四:设计营销调研问卷。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独立设计一份符合调研项目主题的调研问卷。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了解问卷的类型和一般结构,掌握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程序,重点掌握营销调研问卷的设计技巧。

(5)任务五:抽取营销调研样本。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选取适当的方法抽取调研样本。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掌握抽样调查的特点。重点掌握各种抽样方法的操作技术及特点应用。

(6)任务六:实施市场营销调研。

根据学生编制的调研计划,指导学生对访问人员的培训,收集调研数据。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组建好调研团队,对调研人员进行培训,并能对调研工作进行初步的评估。

(7)任务七:整理分析营销调研资料。

根据学生收集回收的调研资料,对调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对调研问卷进行回收、审核、校订,对调研资料进行编码、录入和处理缺失值。能够利用Excel绘制各种统计图表。

(8)任务八:提交营销调研报告。

学生总结整个调研活动,撰写营销调研报告。通过该任务的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调研报告的结构和内容,理解调研报告的撰写原则和方法。

篇9

一、旅游广告营销现状及存在问题

1.旅游广告营销现状

世界已经进入“不见广告不购物”的后广告时代。当今社会是一个大人类小地球的高度信息社会,一切都彻底信息化了。广告就是一种人为加强的浓缩信息,是广告主用智慧和金钱制造的射入人们大脑和心灵的信息核动力和原子弹。旅游业是一种事先看不见、摸不着,出售风景、出售文化和出售服务的特殊产业,广告更有着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广告是旅游业发展的助推器。

2.存在的问题

首先,旅游业界广告意识极其淡薄。其次,旅游广告经费严重短缺。再次,旅游广告整体水平偏低。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水平低。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消极的一面,任何事物都有积极的一面,旅游广告的发展也不例外,事实上,国内外旅游广告业的发展还是很迅速的,我国的旅游企业的广告意识也在加强,人们也开始了对旅游广告的关注和研究。

针对旅游营销目前存在的这些现状,如何更好的通过研究现状,发现旅游广告的特点,分析旅游广告的营销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找到具体的对策,将是有关旅游广告营销效率研究的重点。

二、影响旅游广告营销的主要因素

1.旅游市场调查分析是旅游广告的基本前提

首先对消费者需求类型和特点进行调查分析,其次是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购买行为分析。旅游广告的具体调查是广告实施之前的必然准备,主要有广告环境调查、广告调查、中介媒体调查和广告效果调查。不论是旅游系统内部负责广告工作的部门,还是专门的广告公司,都是应在广告实施之前和进行过程中认真考虑这几个方面问题。

2.旅游广告的定位和创意

旅游产品的定位和创意主要包括找准对象,进行旅游目标市场的分析和选择;正确出击找到定位的方法,如填补空白式的定位、平分秋色的定位、取而代之式的定位和适应变化式的定位;了解对象进行市场细分,可将旅游市场细分为会议商务旅游市场、观光旅游市场、度假旅游市场、探亲访友旅游市场、奖励旅游市场等。合理的旅游定位更离不开好的创意,旅游广告的创意分析很大程度上可以决定一个广告的好坏,创意和联想是分不开的,例如可以把承诺、名人效应、幽默、民族风格、一切有名的东西糅合在广告的创意之中,能更好的章显旅游广告的风采。

3.旅游广告的内涵和特点

旅游广告与一般的产品广告不同,它受旅游行业特点的影响非常明显,诸如旅游产品的时效性,不可触性,旅游产品的跨区域、跨文化、跨国界性,行业内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等。鉴于旅游行业的这些特点,旅游广告展现出自身的特点:旅游广告不同于一般文字广告和其他的产品广告,旅游广告必须传达明确的信息,既广告的发出者是谁,而其他的产品广告不一定要明确的告知广告主,它只需要传递产品本身的信息或者一种观念,一种思想,它的目的是让受众购买产品,至于在哪购买不是广告要传达的内容,但旅游广告不同,必须让受众在认识产品、服务、观念的同时记住信息发出的组织、企业或个人。有效的掌握广告的内涵和特点,可以大大提高旅游广告的营销效率。摘要:市场营销学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价值,所以适合引入“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本文阐述了“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学教学中的设计步骤,并以目标市场策略项目为例,分析了“任务驱动法”实际中的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市场营销教学应用

“任务驱动法”是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在计算机课程的教学中被普遍采用。市场营销课程内容不像计算机类课程一样具备很强的操作性,但同样适合“任务驱动法”教学。

一、“任务驱动法”的内涵

所谓“任务驱动法”,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项或几项任务中,学生通过对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涉及的知识,并找出其中的新知识,然后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能够很好地应用于实验性、实践性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的教学方法,它以富有趣味性、激发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为基础,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这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二、“任务驱动法”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是被动学习。将“任务驱动法”应用到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学模式创新为:确定目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评价。

(一)确定教学目标,形成教学项目。[1]

市场营销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主干课程之一,从职业方向看,本课程讲授有关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鉴于目前对市场营销类工作岗位的要求,本研究提出的市场营销学的教学目标是:

1.能对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

2.能对市场及市场营销环境进行初步分析。

3.能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进行初步分析。

4.具有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的能力。

5.能用市场细分原理及目标市场原理确定目标市场,进行市场定位。

6.初步具备组织、策划市场营销工作的能力。

针对以上的教学目标,可建立六大教学项目:基础理论、市场营销环境、顾客购买行为分析、市场信息研究、目标市场策略、营销策略。]

(二)在各项目的基础上,设计教学任务。

基于教学需要,把各项目分解成若干单元,运用“任务驱动法”,结合其他传统教学方式,实施教学。以目标市场策略为例,该项目可以分解为若干个项目单元,下表是针对部分项目单元设计的单元任务。

(三)引导学生解决任务。

运用传统方法讲述与项目有关的基础知识,辅以案例分析,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初步介绍完成相关任务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布置的任务进行思考,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在学生解决任务的过程中,要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讨论沟通。学生可以相互讨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思维过程得以展现。尤其是对有争议问题的讨论,教师可以从旁加以提示,激发引导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四)任务完成后,总结评价。

要对学生完成任务的效果作总结评价。教师要从知识点掌握程度、分析方法、与实际贴合程度等方面对学生完成的任务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理解正确及做得好的方面和理解有误的方面,从而使学生熟悉和正确把握课程内容。同时,组织学生互评,使学生接触不同的思维方法,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拓宽思路。

(五)目标市场策略教学设计实例。

1.能力目标。

学生能够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市场进行细分,从中选择适当的目标市场,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

2.知识点。

市场细分;消费者、生产者市场细分的标准;市场细分的方法与条件;目标市场选择;目标市场策略;目标市场的产品定位等。

3.课前预习及知识点介绍。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有关知识点,在布置任务之前,教师介绍主要知识点,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4.任务的引入。

某企业生产婴幼儿产品,拟进入广东市

场,但由于企业规模的限制,不可能全部覆盖全省范围,因此,需要对该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选择适合企业实力的目标市场,达到企业的经营目标。

5.本任务的教学过程。

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完成任务。每组通过讨论需完成以下目标:

(1)对广东省的婴幼儿产品市场依据一定的细分标准进行细分以及选择某种细分标准的理由。

(2)从细分市场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细分市场作为企业的目标市场,并给出衡量细分市场的标准。

(3)对选定的目标市场进行产品定位,决定目标市场策略。讨论结束后,各组选派代表上台讲述本组的任务完成过程,阐述本组的目标讨论结果,回答老师和他组同学的提问。各组阐述完毕后,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总结点评。

三、运用“任务驱动法”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教学任务的设计。

一个成功的教学任务的提出是“任务驱动法”实施的前提。市场营销中有很多假设的条件和环境,所以对于每个任务的提出,确实要求任课教师认真思考,仔细衡量。任务的提出既要做到新颖独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恰如其分地说明问题,涵盖所要讲授的新知识。

(二)适当“留白”。

所谓“留白”,就是教学不面面俱到,而是让学生有思考和尝试的余地,启发他们通过尝试和探究发现问题,鼓励他们善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意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

在市场营销教学中除了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个体能力的差异外,还要把个体自学与群体讨论结合起来,使学生人人参与,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篇10

从1985年始至今的近30年来,一个教法轰动我国教育界,从小学数学学科拓展到中小学各科、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直至大学教育,已成为普适性很强的通用教学法。它的推广使用引起了我国学校教育整体上的根本改革,直至引起世界的广泛关注;一部专著,几年里再版重印数次,总印数达10万多册,参加1989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在众多著名教育理论家参评的著作中脱颖而出,获优秀教育理论著作奖的殊荣,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属罕见。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专家、特级教师邱学华创造的“尝试教学法”与他的专著《尝试教学法》。邱学华60年如一日,以惊人的毅力和顽强的意志,创造并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尝试教学理论,为我国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卓越贡献。据不完全统计,仅中国知网收录《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中国教师报》《福建教育》《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全国各大报刊杂志报道邱学华的先进事迹及尝试教学法的相关文章就有270余篇。尽管对于他的研究、宣传与报道已经很多,但笔者近日在反复研读他的文章《尝试教学研究50年》时,还是一次次被他那种强烈的教育使命感和浓浓的教育情怀所感动,被他对“尝试教育”研究的那种呕心沥血、不断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所震撼。邱学华堪称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教育实验研究的大师与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慧眼洞见问题价值,志存高远发奋学习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农村小学代课教师起,到现在的60多年中,基本都是行走在“尝试”的路上,同“尝试”有着不解之缘。5年的农村小学教师生涯,使他热爱上了教育,喜欢上了孩子,但同时也有了许多困惑:为什么教师教得辛苦而得不到好的效果?为什么同一个教师教同一个班级,而学生成绩有差异?能不能找到一个使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理想方法?多少年来,诸如此类太多的“困惑”在一般人看来似乎是个司空见惯的“小”现象,不足为怪,但在善于思考、勤于学习的邱学华看来却是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大问题,亟待解决。他似乎已敏锐觉察、慧眼洞见:当“困惑”解决之日,乃教育“解放”之时,坚信这些问题的圆满解决,必将会对教育教学产生革命性的意义,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寻求教育教学的真谛,为了彻底改变这种被动的课堂教学局面,为了大幅度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他立志走出一条自己的探索之路,为教育事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已经端上了“铁饭碗”的邱学华,毅然决然选择了一条漫长而艰苦的“尝试”之路,决定报考大学,提高自己的文化理论基础,为课题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经过刻苦自学,高中仅读了半年就辍学的他,于1956年如愿以偿地考入了华东师范大学,开始攻读教育学。

由于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理想的追求,邱学华一进入校园,就表现得与众不同。他说:“我是带着问题进入大学的,好像一头饿牛闯入了牧场,如饥似渴地拼命学习。每天早早起来读外语,中午从不午睡,总是一吃完午饭就到教室去啃书,晚上则泡在图书馆。几年时间,我阅读了图书馆里大部分小学教育方面的藏书,读了很多世界教育名著。从教育理论著作中,发现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思想,虽各有特点,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思想:‘相信学生,要让学生主动学习’。这个思想就成为我以后从事尝试教学研究的主导思想。”

如果说5年的小学教师生涯、4年的大学学习分别为邱学华打下的教育实践基础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丰满厚实之“两翼”,那么他对教育特有的无比挚爱、对祖国和人民的培养怀有的深厚感激之情,就是他“尝试教学法”课题研究上的强大动力之源!为实现他“立志要为建设中国的教育理论”而发奋工作的远大抱负,为“2亿中小学生需要新教法”的宏伟事业,为研究指导教育教学的新方法、新思想、新理论的崇高理想,而展翅高飞,所向披靡,奋力拼搏,“试”不可当!

二、怀揣使命弃官从教,不遗余力执着探求

邱学华上大学之前,就已经是农村中心小学的校长了。1960年大学毕业之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留校任教。由于怀揣着解决“困惑”、研究教学改革的崇高理想,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深入中小学搞教育实验和调查研究的路,走出了大学的校园,来到师大附小与教师们同吃同住同工作,一同搞“让学生先做题,然后教师再讲”的实验,发现这种方法效果好,坚定了探索实验的信心。但时间不长,由于“”的冲击,研究一度中断。“”期间,由于出身问题,他的妻子由小学教师被下放到农村,这时的邱学华又毅然离开上海,主动要求到江苏溧阳县农村工作,被分配在一所农村中学教数学,在实践中默默地思索着教学实验。“”结束后,拨乱反正,他们全家回到了家乡常州。在常州市教师进修学校任教并办起了全国第一个“小学数学教学研究班”,为开展教育实验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1980年邱学华决定进行系统、科学的“尝试教学法”实验。实验初获成功,论文《尝试教学法的实践和研究》发表后在国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学生能在尝试中学习”的新观点震动了教育界,在全国掀起了一股尝试热。正当邱学华沉浸在无比喜悦之中的时候,竟遭到了意想不到的极“左”思潮的冲击。尝试教学法受到了某些教育权威人士的不公正批评、指责,导致各地实验纷纷下马,面临夭折的严重困境,使他焦急万分,备受煎熬。党的以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江苏省教育厅和常州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1984年,邱学华被任命为常州师范学校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同年底被授予“特级教师”称号。这一切充分表明,教育行政部门是大力支持尝试教学实验的,使他感到无比幸福,心情无比激动!

之后,在《福建教育》、《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湖南教育》等杂志社及教育理论界人士的参与和强有力的支持下,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由于广大教师迫切需要更具体的操作方法,必须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邱学华在工作十分繁忙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执着梦想,白天充分利用点滴时间思考问题打腹稿,晚上抓紧写作,用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专著《尝试教学法》,并在1989年举行的全国首届教育理论著作评选活动中,获得优秀奖的殊荣。

由于尝试教育研究发展迅猛,许多市、县都在大面积推广。邱学华老师考虑到推广中亟需自己的亲临指导,同时尝试教学法还需在理论上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强烈的使命感使他又作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辞去校长工作搞研究。得到上级的批准后,他于1988年调离常州师范,来到常州市教科所当了一名普通研究人员,实现了他专职研究的愿望,更实现了他进一步加强尝试教学理论建设的愿望。虽然此后的邱学华“工作千头万绪,十分繁忙”,但他却“心情感到特别轻松愉快”,“再苦再累心里也是欢畅的”。

三、“尝试”研究成果丰硕,特色理论走向世界

邱学华从16岁开始当乡村小学教师,到现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研究已长达60多年了。几十年间,他的著作十分丰富:在国内外教育报刊600多篇;编著和主编的著作有270多种,总发行量达1000多万册;关于尝试教学的著作就有几十部,其中有小学数学教育数十部。建国后的几代教师都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文章,汲取着他丰厚且广博、通俗而深邃的教育养分。可以说,邱老师的“尝试教学法”为我国教法改革的广泛开展,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金光大道。

邱学华在“尝试”的道路上,从不满足已有的研究成果,总是在不断探索“尝试教学”的历史渊源与规律,将“尝试教学”不断升华。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思考酝酿,80年代正式启动教学实验,历经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教学理论、尝试学习理论,直到发展为尝试教育理论,真可谓成果丰硕。但邱学华在此基础上又为自己确定了更高的人生目标:“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形势的发展,尝试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还需继续进行,目前正在筹划出版‘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丛书’一套18本,准备再用6年时间完成。”不仅如此,他还有更高的愿望:“尝试教学研究已经搞了50年,到现在还在进行中,我准备再搞10年,到那时已是近90岁的老人了,如果身体条件允许,我还要干下去……”如此宏愿,如雷贯耳。如此境界,实在是震撼人心,怎能不令我辈汗颜!

篇11

1.1学生课堂秘书记录

在教学中挑选两名学生进行教学课堂记录,根据教师课前编制的学生课堂活动记录表,详细记录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提问的学生活动,根据学生提问和参与回答问题的次数和质量,最后期末汇总进行评定,作为学生平时表现成绩,目的是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同时也体现了学生成绩获得的公正性,从而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1.2学生学习成果方案——“课程论文”

采用“课程论文”的成果表现形式替代单一的以传统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向以能力考核为主的多元模式转变。

1.3教师准备活动

课前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起点行为,精心设计预习题。要求是:①问题要具体,目标要明确。②问题要有程序性和启发性。③深度、难度、广度要与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相适应。教师必须认真备课,精心设计讨论题和教学过程,还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更多地了解学生实际,向学生学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学会及时、恰当地处理讨论的各种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灵活性。

2.尝试教学法在体育社会学的运用过程

2.1教师课前准备提出尝试问题,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将分好的学习小组自主选择问题,学生明确制定相关问题题目。使学生明确要自学及查阅资料的方向。学生要通过自主看教材或查阅相关资料,集中研讨并形成初步方案,由于观点和方法不是唯一,学生思维没有得到束缚,学生可以选择多种方式来尝试,为学生留下自我学习探索和自我创新的空间。提高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给学生更大的自由自主空间,让学生主动去吸取知识,每个人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机会。尝试学习中同学间的合作起到了互补作用,你会一点,我会一点,相互竞争又共同进步。充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2.2小组学生代表课堂汇报初步成果方案,学生对客观世界事物的认知、已有知识间的迁移是学生尝试学习的基础,是学生应用知识去探知,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活动;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他们主动地、积极地去准备材料,搜集论据,进行思考培养学生实践动手书写方案的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演讲和表达的能力。

2.3课堂学生互动讨论,小组讨论并解答同学提问。通过讨论改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他们既是信息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发出者,他们的思维不再受教师的限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看问题的方法不同,会从各个角度、各个侧面来揭示体育社会学基本概念的内涵和基本规律的实质,如果就这些不同观点和看法展开讨论,就会形成强烈的外部刺激,引起学生的高度兴趣和注意,从而产生自主性、探索性和协同性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无疑是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思想。

2.4教师指导讲解。教师必须摒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总评学生汇报及讨论情况,通过引导、讨论、分析补充讲解课本相关知识,教师对疑难问题的引导式解答辅助了有困难的学生,保证了教育面对全体学生。体育社会学问题例题的示范、事物的认知、知识的迁移、学生的互补、教师的辅助等各项尝试教学法的要素都有其自身独特的功能和价值,他们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互动的、整体运动的有机组合整体。在这样一个运动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素养、知识结构、组织能力、亲和能力等就像“点火器”,把学生尝试学习的“发动机”启动;就像“油”,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些要素的功能都正常运转,尝试学习就形成了一个由学生、教师、教材组成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的动力系统。

篇12

改革开放以来,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层出不穷,各种教学方法交替上升。教师今天学目标教学,明天学杜郎口模式,后天可能要学太空飞人的方法。

总之,教师只有跟风跑的匆忙和无奈,没有自己的思想和冷静思考的时间。具体到语文教学来说,教学方法更是多如牛毛,我可以一口气列举30多种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对话法、实践法、电教法 、研究法、自学法 、语感教学法 、思路教学法、情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点拨教学法 、 情境教学法、 导读教学法 、 反馈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欣赏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点面教学法、愉快教学法 、成功教学法 、整体教学法 、合作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设计教学法 、发现教学法 、创新教学法 、差异教学法 、单元教学法、比较教学法、 程序教学法、直观教学法、图示教学法、、暗示教学法 、竞赛教学法、 大语文教学法、非指导性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 道尔顿制教学法、有意义学习教学法、迁移教学法等等。

以上这些方法似乎都有长处,但教师适应不过来,被动学习和接受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生吞活剥地应用在所难免。

跟风跑太累人,每年暑期的教师培训,是这种形式的集中体现,教师搭上车马费,到县、市去集中学习。教师像羊群一样被赶去,听着不太切合实际的高谈阔论,筹划尽早回家的打算。

这么多年来,我跟累了,不再迷信所谓专家的高台教化,按照古人的学习方法,以背诵为主打,进行语文教学。虽然,在周围老师看来,我落伍于时代,但我相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背多了,就会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是这样做的。我国古代的唐宋家,有这样的经历;当代大学问家钱钟书也是这样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辉煌。莎士比亚在童年时期,也是通过背诵,奠定了他的文学巨匠的基础。

我坚持采用朗诵教学方法,已有10年之久,我的学生有的上大学、有的上初、高中,他们现在对我落伍的教学方法,评价较好。现抄录一封学生书信为证:

亲爱的杨老师:

您好!我现在大学已经毕业,将要在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回想我求学的历程,当年我最讨厌的是你,因为你让我们背书,背得我们反胃。现在我最想的老师是您,因为我背的书都用上了。

我是学理科的,但我的文学功底很扎实,高考时,我语文考了141分。在大学,我语文学起来很轻松。撰写毕业论文,对于理科学生来说,比较难,但对于我来说,比较容易。因为我的文字表达能力不亚于文科学生。现在我才明白,您当年老说的那句话:“背多了你会明白,你会上!”。您不是名人但却说出了名言。

老师,我感谢您!今后不管我走到哪里,我心中都有您这块丰碑。

祝老师晚年幸福!

学生:刘天龙

篇13

1、传统教学模式的剖析

1.1教师中心论:九十年代前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只考虑自己如何教,而很少考虑学生如何学,教学中采用的“讲解一示范一练习”比较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为目的,教师与学生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学生听老师讲,看老师示范,跟老师练习,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把体育课教学活动变成了教师的单边活动。

1.2考试为主论:教学内容主要是考试内容,考什么教什么,以传授运动技术为中心,以技评、达标为目的,忽视了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忽视了基础理论知识、健身方法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统一考核标准,结果造成素质好的吃不饱,素质差的吃不了。

1.3封闭教学论:教学中由于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从听教师讲到看教师做到跟教师练”都是处于一个封闭状态中,主要表现为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灌输,轻启发引导,使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受到了限制。

2、创新教学模式在高校女生篮球课中的运用

传统教学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认识活动,它是认识论为基础的“主体一客体”论,其内涵是将人类认识关系结构限定在单一主体和单一客体之内。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高校女生是高校体育人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高校体育中的主要载体,有其特殊性。因此,在高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现代的教育观营造师生学习共同体,注重学生的兴趣,提倡自主学习和充分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提问,从而激励学生创新的内在动力。以下为自己所授课班级进行相应教学方法的运用,收到较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喜爱。

2.1开放式教学法

在课前准备活动时采用开放式教学法,每学期开始我会把每班学生分成6人一组的若干组,每组负责一次课前准备活动15-20分钟,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追求创意的舞台,学生可以把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也可以是自己根据有经验思维加工,创造出新的内容。如原来课前游戏“贴膏药”经学生改编成:将班级学生分成两个组,利用篮球场的两个半场,围成两个圆,游戏规则同“贴膏药”一个跑一个追,但不同的是要换人时跑到圈上两名同学之间,同时用手指明左或右面,那相应的右或左面的同学跑,休息的同学到跑走的同学位子上。这样一改在原有游戏的基础上,又加上学生注意力,反应灵敏的练习。开放式教学法既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2.2尝试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讲解一示范一练习”模式,而是教师根据动作的科学原理,首先提出问题,为学生提供有关线索,启发学生思维,激起学生探求和学习的兴趣。在每次教授新的技术动作时,先向学生提问,如原地运球,先问学生原地运球怎样运球,球落点始终控制在一点上?怎样运球才能使球粘在手上?球落地后反弹高度大概多高?提出问题后学生自己练习结合问题,边练边想,然后集中,让学生自由回答问题,根据学生回答的结果,对的及时给予肯定,不对的先打个问号,这时再根据正确的技术动作要领进行示范,讲解,针对刚才学生的回答强调对在哪里,不对在哪里,这样更加深了学生对动作的理解。在尝试教学法中,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和组织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认同学习内容,体验学习过程,领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2.3分层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实行不同步的教学进度,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高校女生篮球课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为了避免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根据学生的情况分两个以上的层次,一般分为较好,好,一般,对知识掌握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教授行进间传球推进时,技术一般的学生进行两人一组面对面传接直线球推进,技术好的学生进行三人一组直线和8字型弧线传接推进,技术较好的学生进行背后交叉长传传接球推进。分层教学法的实施,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上无所事事,同时让所有学生都体会到学有所成,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

2.4比赛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