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水利工程管理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水利工程管理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水利工程管理论文

篇1

水利工程与河川径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河川径流一样其变化是随机的,具有多变性和复杂性,但径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要根据其变化规律,对工程进行合理运用,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发挥最大效益。工程的合理运用主要是制定合理的工程防汛调度计划和工程管理运行方案等。

1.2养护和维修

由于各种主观原因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水工建筑物在规划、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难免会存在有薄弱环节,使其在运用过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和问题。特别是水利工程长期处在水下工作,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管理运用不当,将会使工程发生意外的变化。所以,要对工程进行长期的监护,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消除隐患,保持工程的完好状态和安全运行,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检查和观测

水工建筑物的检查和观测工作,是工程管理工作中的耳目,也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基本工作。建筑物在运用过程中,其状态和工作情况随时都在发生变化,有的是正常变化,对建筑物安全影响不大;但是,也有的属于异常现象,一旦处理不及时或不当会引起失事。为了及时掌握水工建筑物的变化状况、性质及其规律,应对建筑物进行经常的、系统的、全面的检查和观测,并及时分析处理,改善和提高工程运用条件,验证设计情况,从而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管理水平。

1.4防汛抢险

防汛抢险工作是全社会的公益事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采取措施,做好防汛抗洪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也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做好防汛抗洪和洪涝灾害后的恢复与救济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防汛抗洪的义务”。

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对于存在隐患的建筑物,应及时作好防汛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大中型病险工程,更应注意日常的管理。因为水利工程一旦失事,将引起毁灭性的灾难,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防汛抢险工作中,应立足于大洪水,做好防汛抢险的各项准备,防患于未然,确保工程的安全运用。

1.5扩建和改建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要求。

2用水管理

用水管理是整个管理工作的一个中心环节,用水管理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工程效益和工农业的发展。一般情况下,用水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计划用水、量水管理、水量调度等内容。

2.1计划用水

计划用水主要是有计划地进行蓄、引、提、调和分配水量。实行计划用水,必须在用水之前,根据水源情况、工程条件、工农业生产安排等方面编制用水计划。实际上,用水计划就是合理地安排引水、输水、配水和用水等工作的计划。编制的用水计划需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工作方案、计划表、工作图等,应当通俗易懂,便于工作人员实际应用。

2.2渠系测水

渠系测水是灌区管理工作中实行计划用水、准确地掌握引水、输水、配水等情况的重要手段,也是节水、节能和提高水利用率的一项必要措施。通过测水工作,可以为保证正确执行用水计划和编制用水计划提供可靠的资料;可以按照用水计划的规定和水量调配组织的指导,调节、控制水量,准确地从水源引水、输水和按定额向用水单位供水;可以检查水质和水的利用率,并指导和改进用水工作;可以为设计和科研工作提供资料。

2.3减少水量损失

对灌区灌溉而言,自水源引水到田间,其中一部分水灌到田间用于作物生长所需,而一部分水量则在各级渠道中损失掉了。因此,减少渠道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轮灌、改善灌水技术、严格控制水量、增设渠道防渗措施等内容。2.4用水试验

为了正确地拟定和执行计划用水,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管理运用提供科学依据,应根据灌区的特点进行灌、排和盐碱地改良等试验研究工作。通过试验探索水分与土壤、作物、气候及农业技术措施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出合理的灌排方法和制度,以达到科学用水,实现农业增产的目的。一般灌区灌排试验主要内容包括作物需水量试验、田间排水标准、田间排水效果和用水管理试验等。

3组织管理

为了正确处理用水单位之间在用水利益上的关系,合理使用水利设施,水利工程管理组织一般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采取专业管理机构和群众性管理组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管理。国有管理的灌区,属哪一级行政单位领导,即由哪一级人民政府负责建立专管机构,根据灌区规模,分别设管理局、处或所。集体管理的灌区,由乡、镇设专管机构或专人管理。

工程专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执行有关方针、政策,上级有关部门的指示;建立健全灌区群众性民主管理组织;进行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运行;实行计划用水,开展有关试验工作;组织水费计收,健全财务制度;开展多种经营,加强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

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是落实管理工作的组织保证。机构建立后,还必须配备一支有技术、懂业务的管理队伍,这是搞好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和决定因素。

组织管理是做好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经营管理等各项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贯彻各项方针政策和具体执行各种管理制度、措施的组织保证。因此,应该注重运用组织管理手段,做好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工作。

4经营管理

经营管理是在保证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的前提下,结合工程管理、用水管理开展的综合利用、多种经营以及水费征收等工作。它是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和水利工程设施以创造财富、增加收入,从而促进工程管理、用水管理的必要环节。

在以上四方面管理中,工程管理是基础,用水管理是中心,组织管理是开展这些工作的组织保证,经营管理则是促进、巩固与发展以上三方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采用经济手段发挥工程最大效益的关键。根据新形势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强水利工程管理,把水利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管理工作上来,确保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提高发挥工程的综合效益,是水利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篇2

(2)工程预算分析不周密。

许多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进行预算管理时表现得极为粗糙,他们并没有将工程预算管理和公司的实际运行状况协调考虑,忽略了二者结合时的相关实施标准,使得工程预算分析漏洞百出。不少施工单位对预算管理并不重视,往往把工作重点放在事后处理上,这违背了工程预算管理的职能要求,自然地无法实现工程预算管理的调节与控制能力。这种将预算管理和计划混为一谈的现象,将严重影响预算管理的发展,从而无法实现其特殊价值,使水利工程管理出现问题。

(3)工程预算缺乏全局考虑。

由于水利工程的建造周期长、范围广,所以在工程运行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会出现问题。施工单位中较为明显的“轻预算、重结算”现象对于水利工程这个动态性极强的工程的发展极为不利,工程预算工作毫无创新和改进,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因而往往并不能起到实际效果。为避免水利工程各个环节严重脱节,应当加强各个环节的协调配合,加强信息整合能力,并鼓励施工人员关注工程质量与造价之间的关系,积极反馈施工情况以及优化办法,盘活工程全局,才能为预算管理的实现提供基础。水利工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工程结算之前解决各类问题是保证工程质量和预算控制的重要保证。

(4)跨行业、跨地区承揽工程。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环境、风俗、生活方式有很大区别,不同行业、不同地理区域在收费、预算等问题上的规定差异性大。往往一个企业对某个工程所在地缺少实地考察,考察过程也无法保证细密周全,这样就使得一些跨行业、跨地区承接水利工程的企业遇到种种困难,无法进行正常的工程预算工作,从而使工程的实际过程问题频繁发生。在异地承接工程时容易遇到的问题主要是当地的不同的取费标准和预算定额。只有在投资前对各地不同的工程预算做足功课,及时查询了解当地具体情况,才能有效消除这种不匹配性导致的严重危害,实现良好的水利工程预算管理。

(5)工程预算管理实施手段不先进。

当前水利工程中使用的工程预算管理办法依旧把重点放在对工程量的预算上,这种方法往往将定价作为分析基础,然后对人工、材料的价格进行统计。这种基于工程量预算的模式有十分明显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并不能适应如今的市场需求。突出表现的问题是并不能实时、精确的反映工程价格,对于行业竞争情况也缺乏有关调研和研究,无法了解并应用市场上、国际上的先进工程预算管理模式,某种意义上企业固步自封。这种不及时更换预算管理理念的现状,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无法实现标准化,过程处理过于僵硬。

2水利工程预算管理的优化途径及应用探究

(1)注重预算人才的培养。

为完善水利工程管理过程,应当注重以人为本,一切改进都应当借助人才以实现。水利工程预算管理的优化过程和工程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有紧密联系,只有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充足的法律与经济知识储备的综合性人才才能确保工程预算管理的质量。工程预算高素质人才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过程要十分了解,对相关施工知识要有较高的掌握程度。为此工程承接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管理者的考核工作,加入绩效考核工作,鼓励预算管理者多学习、多实践,才能以较高的专业素养进行预算的控制,成本的核算。

(2)加强动态预算管理机制的建设。

企业应当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要积极改变原先采用固定不变的预算定额的局面,要清晰地分析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动态过程,鼓励加强策略更新、提升发展速度、注重科学创新。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对市场动向有充足的把握,对于各种材料的费用、人工单价、场地费用、机械设备管理费用上涨或者下跌的信息有及时的掌握,实时地对工程预算进行修改和调整,使预算定额始终处于动态的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这样才能与市场上的其他行业缩小差距。在进行工程预算时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在不同地区要有相应的预算定额调整,对于不同的环境特点或者气候差异,也要准确评估施工难度,从而对预算进行精确修正。企业应当借助于动态机制加强与市场、时代的匹配,要积极采集对建设过程有积极作用的新工艺、新材料或者新技术的相关信息,做出新的预算定额,提高工程建设效率,争取缩小时间成本,缩短周期。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引入过程中,要制定标准,使造价透明化。

(3)推动预算管理体系的改进。

只有更加科学、先进的预算管理体系才能规范预算过程,督促预算工作人员的努力工作。完备的预算管理体系注重交流和互动,和各部门有密切联系。行政部门对于工程预算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预算过程中相应法律法规的实施有绝对发言权,对申报预算的项目应当进行全面的审查,并加以监督和跟踪。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要严格参照相应的规定和标准,努力提高预算管理质量。施工单位要在对自身情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预算情况规范施工过程,才能实现预算管理过程的价值。(4)重视水利工程预算分析过程。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众多因素的工作,为实现更好的工程预算,应当鼓励进行集体研究,工程各个环节的负责人要参与其中献谋献计,才能总结一切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实现工程预算的优化。

篇3

1.2水利工程的防汛抢险工作

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是需要做好防汛抢险任务,所以需要对存在有病险的工程进行日常的维护,及时对存在的险情进行避免,立足于大洪水进行防汛抢险工作的防范,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保护一方的安全。

1.3水利工程扩建和改建工作

对于原有水工建筑物不能满足新技术、新设备、新的管理水平的要求时,在运用过程中发现建筑物有重大缺陷需要消除时,应对原有建筑物进行改建和扩建,从而提高工程的基础能力,满足工程的运行管理的发展和需求。

2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的创新策略

2.1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

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需要有效的转变工程管理人员的观念。目前很大一部分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在思想上还觉将水利工程认为是单纯性的公益事业和福利事业,对水利工程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事实缺乏认识度,所以需要加快观念上的改变;而且在观念上还存在着无偿供水的想法,这就需要树立水是商品的观念,通过征收水费,实现以水养水,自我维持;对水利事业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觉得只是为农业服务,对水利工程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可以依靠水利工程来进行多种经营的开展的认识不足;在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等、靠、要的观念,安于现状,不求改变,缺乏赢利观念,所以需要加快思想观念的转变,在管理工作中在大胆创新,开拓进取,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失实现,使水利工程的价值得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2.2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

我们必须科学对待水利工程管理,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科技含量。为此,我们要做到:第一,建成后的水利工程要及时交到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使得水利工程进入良性的运行轨道。第二,搞好水利工程的配套设施工作,以此来发挥最大功效。第三,根据具体的情况,对相应的水利工程采取更加具体的科学管理策略,增加管理的科技含量。

2.3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必须强化工程管理的认识。这是每位工程管理人员的责任。为此,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第二,加强财务的监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提升管理水平。

2.4扩大资金投入力度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人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

2.5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培养

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对于管理人员的素质具有较高的要地注,只有管理人员整体素质较高,才能更好的提高水得工程管理的水平。所以水利工程管理部门需要做好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不仅需要定期对其管理知识进行培训,同时还定期举办管理人员交流活动,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管理人员自身的素质,确保管理人员自身知识结构的积累。同时作为水利工程管理部门,还需要聘请水利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定期对工程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化的培训,这样对于水利工程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更好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能够顺利实施。

篇4

2.钢筋焊接网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

钢筋焊接网是20世纪初在欧洲产生的,德国、美国、意大利、奥地利、法国等欧美国家20世纪初,就对钢筋焊接网混凝土构件的结构性能进行了较多的试验研究,并相继制定了钢筋焊接网标准、图集、规程、使用手册。经近百年的应用与发展,在国外已被建筑界广泛采用。目前德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焊接网的用量己占钢筋总用量的50~65%以上,并且还在继续增长。

在亚太地区钢筋焊接网的应用也得到一定发展。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的焊接网应用较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制订了焊接网产品标准,并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规范和设计手册中对焊接网的构造要求等作了专门规定。焊接网已大量用在现浇混凝土板类构件和构筑物中,目前焊接网的产量大约占35%以上。

钢筋焊接网技术是20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引入我国的,10年多来,特别是近几年,得到迅速发展,成为建设部重点推广的新钢种。冷轧带肋钢筋的迅速发展,为焊接网的发展提供良好条件。我国焊接网产品首部标准已于1995年12月起实施,对于指导生产、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00年10月,国内应用焊接网的民用与工业房屋建筑工程有500多项。主要用在高层及多层住宅、办公楼、宾馆、医院、学校、仓库、厂房等建筑的楼板、屋面板、墙体、地坪、地下室墙壁、基础以及游泳池的池壁、池底等部位。工程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上海市、江苏省、北京及两湖地区。同期,国内钢筋焊接网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也达180多项。

目前,水利系统钢筋焊接网的应用还比较少,我院在南水北调济平干渠工程、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等水利工程设计中,引用了这项新技术。经在济平干渠工程的应用,效果良好。在即将开工的胶东调水倒虹吸和暗渠工程中的应用也将进一步验证这项技术的优良性能。

3.钢筋焊接网的特点:

3.1改善混凝土结构性能、提高钢筋工程质量

钢筋焊接网片是在工厂加工而成,网格间距尺寸、钢筋数量准确,克服了传统人工绑扎时由人工摆放钢筋造成间距尺寸误差大、绑扎质量出现漏扎、缺扣的现象。焊接网的网格尺寸非常规整,远超过手工绑扎网。网片刚度大,弹性好,浇注混凝土时钢筋不易局部弯折、不产生变位,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均匀、易于控制,明显提高钢筋工程质量。由于采用纵、横钢筋点焊成网状结构,达到共同均匀受力起粘结锚的目的,加上钢筋断面的横肋变形、增强了与混凝土的握裹力,使得所形成的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的结构性能得到改善,有效地防止了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提高了钢筋混凝土的内在质量。试验研究分析表明:在混凝土路面内配置焊接网铺装层时,可有效减少70%左右的由于荷载或湿度引起的混凝土表面龟裂。对于混凝土受弯板类构件,使用焊接网可以提高板刚度50%左右,提高抗裂性能约30%,有效减少裂缝宽度约50%。

3.2提高生产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钢筋焊接网将原来现场制作的全部工序及90%以上的绑扎成型工序全部进行了工厂化生产,除保证钢筋制作、绑扎的质量外,还可大量降低钢筋安装工时,减少用工数量。从济平干渠使用焊接网的南大沙河倒虹吸与采用普通绑扎网的田山沉沙池倒虹吸的比较看,使用焊接网比绑扎网少用人工60%左右,提高钢筋制作安装速度50%左右,大大缩短了工程的施工周期,节约了施工排水费用。即将开工的胶东供水工程,排水问题也是工程施工的难点,钢筋焊接网的使用,将会给工程的顺利进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3节约钢材、净化施工环境

由于焊接钢筋是一种规模化连续生产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钢筋加工过程的损耗,据统计,扣除单元搭接所增加的用钢量后还可以节省钢材2%左右。由于采用工厂化专业化生产,按施工进度运到现场后即吊运至作业面,现场不必设钢筋加工场地,即节约了场地又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同时,还可以解决调直钢筋时所产生的噪音污染等问题,促进了现场文明施工。

3.4方便质量控制和工程验收

采用按照产品标准生产的合格焊接网,在安装和验收过程中,只要严格控制和检查网片的搭接长度和锚固长度就可以保证安装质量。安装简单,检查方便。可以有效避免因人为影响而造成的钢筋根数误差和规格错误。免去了验收时检查钢筋规格、间距、钢筋漏扎、绑扎不牢固和错扎等大量的繁琐工作。

4.在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尚需合理解决的问题

钢筋焊接网作为钢筋工程的技术进步的确有许多优点,钢筋施工走焊接网道路是世界钢筋工业发展的潮流。焊接网既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结构材料,也是一种高效施工技术,是钢筋施工由手工操作向工厂化、商品化的根本转变。目前,该技术在建筑、道路等领域中的应用,已趋于成熟。在水利工程中推广使用时,尚需处理好以下几点:

篇5

1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的现状

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主要包括小型沟、渠、圩、坝、桥、涵、水库、机井、排灌站等。农村现有小型水利工程设施一部分是由乡、村(组)集体投资投劳建成的,一部分是贷款、国债资金或其他农业扶贫开发项目资金兴建的。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出台,农民个人及联户兴办的小型水利工程数量也日趋增多。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普遍现状值得担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工程管理滞后

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特别是近几年以,农民的个体经济意识较强,集体观念淡薄,从而在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只知用水,不愿管水,在圩堤乱垦乱种、在行洪河道设置鱼网鱼簖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圩堤沿线近年又增添不少鱼塘,出现了新的“两水夹一岸”地段。农村水利工程管理粗放,有的灌区支渠以下用水混乱,“跑、冒、渗、漏”较为严重,致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毁损严重。同时由于各领域的生产进度很难一致也很难统一,彼此间为了各自的牛产需要随意截流、堵坝、开沟、放水,把水线和明渠搞得支离破碎,干疮百孔,逐渐失去供水功能,农民们没办法只好在原灌内打井种稻。大量开采地下水,也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这样下去,不光是农业生产受到影响,生存环境也会受到破坏。另外,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垦荒,水体植被越来越少,水土流失严重,水库库底淤积层越来越厚,而承包者既没有清淤的意愿也没有清淤的能力,这样下去就不单是一个蓄水问题,还潜住着洪灾的危险。

1.2财政投入不足

由于农村地方各级财力紧,严重制约着农村重点水利工程配套和小型水利工程补助。新农村建设以来,虽然国家大力扶持农村水利建设与管理,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和资金补助上给予很大倾斜。但我国很多农村地处欠发达地区,难有较多资金用于农村水利重点工程的建设配套,致使部分工程无法按期启动,开工建设的也很难按计划竣工验收,加大了继续向上争取工程项目的难度。同时所有财政支持的资金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所需补助资金差距较大,主要还是靠受益群众自行解决,政府只能“以奖代补”形式,普洒细雨。1.3农村基层水利技术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近年来,由于水利项目逐年增多,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很多水管单位内设机构不科学,非工程管理岗位多,人力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导致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据调查,2006年某省水管单位职工总数为32118人,其中离退休职工5079人,在职职工21002人,超编严重。在人员总量过剩的同时,各地水管单位真正急需的高、中、初级工程技术人员又严重短缺,工程技术人员4925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9%,且大多集中在省、市属水管单位。技术力量薄弱,不利于水管单位的发展。

2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的发展

2.1进行科学管理

要把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作为一门科学来对待,注重向管理要效益,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建后形成的小型水利资产要及时移交给有关单位和个人,向他们颁发产权或使用权证书,采取专业管护、拍卖经营、个人承包等形式,以便形成切实有效、适合当地社会情况和不同工程类型的运行管护模式,使新老水利工程都进入良性运行轨道。其次,要搞好中小型水利工程的配套工作,以充分发挥其最大效能。因为农村水利既有农田灌溉、水产养殖和生活供水等兴利功能,也有防洪、除涝、降渍、防治地方病等除害减灾功能。所以以水利为主的工程兼有经营性和公益性,而防洪除涝等工程完全是公益性,不具备经营条件。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

2.2加强资金投入

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大量的工程投资,应由中央明确各级地方政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财政投入责任,以此来增加各级地方政府财政投入.对现有工程进行维修改造,同时增加新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适应当今水利发展要求.在努力增加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行政领导,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水利工程建设中来,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为了杜绝挤占挪用农业专项资金的现象发生,项目实施单位要及时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项目情况,与财政部门积极协调衔接,争取地方配套资金。

2.3开发人力资源

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基层水利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的开发。要有计划、按步骤地选拔人才去深造,以适应岗位需要和市场需求;鼓励职工在职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使基层水利人力资源切实得到保值和增值。对农村现有水利技术人员进行适当分工,明确每个人的业务主攻方向,尽早造就农田水利、水土保持、水资源管理、地质及地下水、水行政执法、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行家里手,并能统揽全局,承担起相应的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并向其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他们也能独当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须从项目的论证、设计、建设、监理、管理等环节抓起,做好质量全程监控工作。应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加强资金投入,推行专项资金项目预算审签制度,加强政府引导、服务、监督,进行科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篇6

3)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也可以自主研发,设计只适用于某项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就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自主研发的周期一般都很长,而且自主研究无论是从人力还是从财力上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选择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时,如果选择已有的管理系统,对水利工程的实用性不大,每项工程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已有的管理系统不能做到符合每项工程的要求,也就失去其应用的价值。如果选择在已有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要求考虑到改造完的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如果选择自主研发新的管理系统,就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出重大的投入,并且研发的时间过长,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进度。这些问题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一下几点:

1)现有软件平台功能受限。目前在使用中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限制了软件平台的功能,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中,管理人员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掉了,管理人员是软件的实际使用者,而在软件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管理人员的实际使用情况,软件设计不够人性化,管理人员在使用中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和计算,无法实现管理系统本身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软件平台的功能受到限制。

2)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建或已经竣工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都是C/S结构,这种结构的程序是有针对性的开发的,变更不够灵活,不同的工程难以共用,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较大。由于该结构的每台客户机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分布功能弱且兼容性差,不能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因此缺少通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去完成。这些特点已经很难适应并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

3)现有的软件开发平台标准不统一。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开发标准无法做到统一,软件开发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对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这样,兼容性问题又被凸现出来。水利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一般也都很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各个子系统之间由于兼容问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这就对前期的一系列资源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3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几点看法

1)B/S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由于C/S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并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B/S结构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B/S结构无论是从系统开发,还是从系统维护方面都优于C/S结构。B/S结构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随时对工程的信息进行查询和整理,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并且该结构的管理系统更容易维护,也不必过多考虑兼容性的问题,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2)逐步建立水利信息体系。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信息的传播速度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利用效率。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的部门繁多,如何利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这些部门的信息整合到一起,为水利工程服务,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利用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的信息,也包括以往的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汇总起来,形成水利工程信息体系,为日后的管理和查阅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使管理系统化,增强管理水平。

3)统一系统开发标准。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提升工程质量。行业应该统一系统开发标准,软件开发公司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总体特征,研发符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系统软件。

篇7

3)水利工程管理部门也可以自主研发,设计只适用于某项水利工程的管理信息系统。这样就能够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设计,但自主研发的周期一般都很长,而且自主研究无论是从人力还是从财力上讲,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2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在选择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时,如果选择已有的管理系统,对水利工程的实用性不大,每项工程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而已有的管理系统不能做到符合每项工程的要求,也就失去其应用的价值。如果选择在已有管理系统的基础上加以改造,这就要求考虑到改造完的系统的兼容性问题。如果选择自主研发新的管理系统,就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出重大的投入,并且研发的时间过长,还会影响水利工程的进度。这些问题的关键主要集中在一下几点:

1)现有软件平台功能受限。目前在使用中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限制了软件平台的功能,在现有的管理制度中,管理人员的作用往往被忽视掉了,管理人员是软件的实际使用者,而在软件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管理人员的实际使用情况,软件设计不够人性化,管理人员在使用中只能进行简单的数据汇总和计算,无法实现管理系统本身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软件平台的功能受到限制。

2)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在建或已经竣工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采用的都是C/S结构,这种结构的程序是有针对性的开发的,变更不够灵活,不同的工程难以共用,维护和管理的难度较大。由于该结构的每台客户机都需要安装相应的客户端程序,分布功能弱且兼容性差,不能实现快速部署安装和配置,因此缺少通用性,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要求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人员去完成。这些特点已经很难适应并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

3)现有的软件开发平台标准不统一。目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平台开发标准无法做到统一,软件开发公司都是按照自己的标准对管理系统进行开发,这样,兼容性问题又被凸现出来。水利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水利工程管理系统一般也都很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3]。各个子系统之间由于兼容问题不能实现信息共享,这就对前期的一系列资源的投入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3对我国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几点看法

1)B/S结构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由于C/S结构已经很难适应并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管理要求,B/S结构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将是未来必然的发展趋势。B/S结构无论是从系统开发,还是从系统维护方面都优于C/S结构。B/S结构的应用将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随时对工程的信息进行查询和整理,做出及时准确的决策,并且该结构的管理系统更容易维护,也不必过多考虑兼容性的问题,实现各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真正做到资源共享。

2)逐步建立水利信息体系。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快速传播提供了一个平台,信息的传播速度直接影响着信息的利用效率。水利工程是系统工程,其中包含的部门繁多,如何利用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将这些部门的信息整合到一起,为水利工程服务,是接下来工作的重点。利用管理系统,将各个部门的信息,也包括以往的水利工程的相关信息汇总起来,形成水利工程信息体系,为日后的管理和查阅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使管理系统化,增强管理水平。

3)统一系统开发标准。水利工程是造福于民的民生工程,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管理效率,提升工程质量。行业应该统一系统开发标准,软件开发公司要根据水利工程的总体特征,研发符合我国水利工程管理现状的系统软件。

篇8

2.1建立一个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项目监理机构工程项目监理效果的好坏与监理机构组建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根据工程规模、工程特点和工程地点的周围环境予以综合考虑。一个强有力的、完善的项目监理机构,除应有一个好的总监外,组成人员也要精干,并且业务水平较高,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而如何在监理内部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人的岗位职责,无论是从搞好工程管理的角度还是增强各级监理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和调动工作积极性角度来说,都是一件十分重要而又值得认真做的事,只有分工明确,监理人员各尽其能,才能充分发挥监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也只有充分了解到各个专业监理工程师的特长与不足之处,在权力上予以适当控制,才能避免监理工作失误,规避监理工作风险。例如,同样是水工专业监理工程师,有的人来自施工单位,适合现场监理,在工程现场善于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但却不习惯记监理日志或发监理通知单,使得监理工作无记录;有的人来自设计单位,善于理解设计意图,勤于书写而疏于实际操作,对于施工方法知之甚少。这就要求总监根据各人的不同专业特长,分配其不同的工作内容,明确其职责范围,并在其专业薄弱处予以弥补,完善其工作,使得监理机构总体监理水平保持在较高的水准,以适应当前水利监理工作的需要。

2.2水利工程监理工作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2.2.1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工程建设监理是一项高智能、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是一项实践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是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行业,其效果的优劣,关键取决于监理工程师的水平、能力以及素质的高低。因此,要求监理工程师具有较高的学历和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至少应掌握一门专业技术知识,再通过学习,掌握一定的工程建设经济、法律、计算机应用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成为工程建设的复合型人才,并持续保持较高的知识水准,才能胜任和提高监理工作的水平。人的素质决定着监理工作的质量。人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及身体素质等。具体表现为政治合格、遵纪守法、法制观念强;熟悉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严格按法律法规及规程规范行事;熟悉监理业务和专业技术、知识全面、经验丰富;具备公平、公正、廉洁自律的思想;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和组织协调能力;工作责任心强、能吃苦耐劳、有团队精神;身体健康等,即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2.2.2良好的职业道德工程监理工作的特点之一是要体现公正原则。监理工程师在执行过程中不能损害工程建设任何一方的利益,因此,对监理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纪律都有严格的要求,并在有关法规里也作了具体的规定。

2.2.3具有使人信服的能力工程建设监理工作,应当以“廉洁、守法、公正、诚信”为职业准则,以“公平、独立、自主”为工作原则,依据国家工程建设法律与行政法规,按照国家及工程验收规范、规程、规定和质量检验标准进行监理工作。监理工作并不是完全与“物”打交道,而多是与“人”打交道,如果没有能使人信服的能力,监理规划、建议、指令、审核意见和处理问题的办法等,就很难得到支持与贯彻执行,监理工作也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成效。专业监理工程师除具备本专业技术和知识外,还要学习了解法治,了解经济合同法、仲裁法,建设监理规定,有关合同条款及法律法规。所以监理工程师除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外,还必须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坚持实事求是和公正处理问题的工作态度,勤于调查研究和善于沟通的工作方法,且具备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做到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尽职尽责。以建设监理法规为监理工作的依据,法律法规为监理工作的后盾,热情为工程建设服务。只有这样才能树立起监理的威信,使监理工作保持顺畅和取得成效。

2.2.4具有可预见性和洞察问题的能力监理工作的主要义务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维护合同双方利益和国家利益。但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往往是没有明显先兆的,一些侵犯对方和国家利益的违纪违法行为多是在隐蔽状态下进行的,有时还会给监理人员以假象。因此如果监理人员犯糊涂,事先没有预见性和洞察问题的能力,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那就会产生更大的麻烦,最终不得不承担更大的责任。由于人为的或施工机械(设备)故障、使用劣质材料等原因会出现一些不可预见的问题,如得不到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就会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或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坏和人身伤亡等安全事故。俗话说,“防患胜于抢救”。对于可出现的问题,预先指出来不使其发生,总比事后补救要好得多。如若能作到预控,则要求把可能出现的问题,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监理预控不仅有宏观上的预控,即在大问题上不违反原则,符合规程规范,还要微观上注意到每个细微环节。坚持策划在先,预控在前,将安全生产、产品质量作为控制重点,对工程施工管理实行监督。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多发病”、“常见病”,应作为监理工作的预控重点,要尽可能多的事先想到一、两步,预料到将可能发生什么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体现监理工作特点,使监理人员真正发挥监督管理作用。

2.2.5协调关系能力监理工程师要协调好合同双方关系,除了合同管理知识和经验外,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工作经历以及工程施工实践经验。应深入施工现场及时发现问题,准确掌握工程施工的第一手资料。依据国家和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法令、法规、规范标准及国家计委、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对项目建设所作的批文批示和建设各方签定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合同和协议。坚持实事求是、平等协商、公正合理维护合同双方利益,融洽各方关系,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有利于后续工程的进行。

2.3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原则、任务、程序和方法

2.3.1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原则工程建设监理在其监理活动中应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坚持质量标准;坚持以人为核心;坚持以预防为主;坚持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道德规范。要以主动控制为宗旨,对施工阶段进行质量控制;以督促承包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进行主动控制为途径,监督其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质量保证作用;严格掌握未经审查或审查不合格的承包单位、供货单位分包工程;严格禁止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设备在工程上使用;对未经工程建设监理验收或经验收不合格的工序不予签认,且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2.3.2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任务施工阶段是使工程设计意图最终实现并形成工程实体的阶段,也是最终形成工程产品质量和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的重要阶段。因此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不但是施工监理重要的工作内容,也是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重点。监理工程师对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就是按合同赋予的权利,围绕影响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监理人员应根据合同文件及有关规程规范的质量要求和标准,做好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规格和质量的检查工作,核查其原始凭证、检测报告、质量证明文件等,确认其质量;对检查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绝不允许用于工程,并责令承包单位及时运出施工现场;检查施工机械、机具完好性,看其是否满足合同文件规定的要求;检查施工质量,特别是重要的工序及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验收;参加单项工程验收和项目竣工验收,做好质量签证工作,行使质量监督权和否决权;开好质量协调会,协助业主处理好工程质量事故和安全事故。

2.3.2.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监理机构应审查承包单位现场项目管理机构的质量管理体系、技术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确能保证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时予以签认;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的施工机械、设备,应审核承包单位提供的技术性能报告,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不能使用。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器、计量器具等应要求承包单位上报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明,并注意其有效期。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拟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报审表并附质量证明资料、进场质量检验记录审核签认,并对进场的实物按照委托监理合同约定或有关工程质量管理文件规定的比例采用平行检验或见证取样方式进行抽检,对未经项目监理人员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项目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应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单位限期将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撤出现场。在设计交底前,项目监理机构应组织监理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并对图纸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建设单位向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意见和建议;项目监理人员应参加由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项目监理机构应对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记录)进行签认。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依据监理规划、设计文件、规范,按专业、分阶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并报总监审批后,组织实施。总监应及时组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核承包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进度计划,并根据情况提出整改意见,由承包单位负责整改,最后由总监审定。

2.3.2.2施工过程阶段的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推行以动态控制为主,事前预防为辅的管理办法,主要抓住事先指导,事中检查、事后验收三个环节。一切以数据说话,一切以书面为根据,做好提前预控,从预控角度主动发现问题,对重点部位、关键工序进行动态控制。在施工管理过程中,抓“重点部位”的质量控制,对工程施工做到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从而有效的实现工程项目施工的全面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检查承包单位的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计量设备的技术情况,对重要的原材料、半成品配件,按规定组织检验试验。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和各项隐蔽工程,组织旁站监理和检查验收。审核材料的现场实验和复验报告,审核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现场试验(评定)报告,经审查确认并签认后方可用于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当承包单位对已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调整、补充或变动时,应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并由项目监理机构签认。项目监理机构处理工程变更,如果是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存在的缺陷提出的工程变更,应编制设计变更文件。建设单位或承包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应提交项目监理机构,由项目监理机构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审查同意后,应由建设单位转交原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文件。当工程变更涉及安全、环保等内容时,应按规定经有关部门审定。项目监理机构应定期主持召开工地例会,检查分析工程项目质量状况,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负责起草会议记要,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2.3.2.3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项目监理机构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质量评定标准和办法,对完成的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进行检查验收;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及现场检查,合格后予以签认;对于有使用要求的分项(电器、设备调试等项),必须在检测、试验或运转后再进行检查评定(验收)。项目监理机构应组织监理人员对承包单位报送的分项(检验批)工程和单位(子单位)工程质量验评资料进行审核和现场检查,符合要求后予以签认,同时应督促承包单位做好竣工资料的整编工作,审查承包单位提交的竣工资料及工程质量报告。针对工程质量和内业资料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及时间要求,整改完毕签署工程竣工报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工程质量评估报告并报监理公司审核签认。

2.3.3施工阶段质量监理的工作程序工程项目施工阶段,是工程实体形成的过程,也是工程质量目标具体实现的过程。工程建设监理应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对每道工序、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和验收,使工程质量的形成处于受控状态。施工阶段的监理程序是在施工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就能使施工过程中各主要环节、主要工序处于受控状态,只有在受控状态下才能把握住施工过程中活动脉搏,适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的各环节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监理程序可归纳为三大类,其一,为运行管理程序,主要为业主、监理、承包商三者之间联系及管理流程,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反馈。其二,为监理内部质量体系运行程序,主要包括信息收集及其传递途径;会议协调;各种监理业务处理程序;资料的分类、整编、归档、各层次人员岗位职责;建设各方的关系及其处理。这些程序运转直接影响监理工作质量,它是做好监理控制工作的内在因素,内在的根本保证。凡是成功的项目管理必须有一个高效率的质量组织体系,质量体系的优劣除反映在人员素质、专业配套、组织结构运转、效果可衡量性外,重要一条就是组织可控性,可控性依赖信息传递畅通,信息传递、反馈的途径就是程序。内部可控程序无疑来自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纵向体现命令源,责任与权限控制;横向保证职能部门配合协调和信息流程。其三,就是围绕监理任务落实制定的外在控制程序,包括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程序、施工进度控制程序、支付结算控制程序、信息管理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索赔、工程变更、施工分包队伍审批、竣工验收等程序,这些程序是监理控制程序的核心与关键,它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保证先后开展顺序和衔接,保证监理监控不漏监,同时这些控制程序都在相应的系统中制约了系统的行动,保证各个系统在受控状态。监理工程师只有严格执行这些基本控制程序才能做好控制工作。

2.3.4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方法监理工程师通常采用质量控制的检查方法有:见证、旁站监理、巡视、平行检验,具体视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现场情况确定采用的方式。对工程的重点部位、易产生质量通病的工序等可设置质量控制点或待检点。现场质量检验方法有:目测法、量测法、测量法(借助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测量检查)、试验法(通过试件、取样进行试验检查)。监理工程师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承包单位“三大员”(即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的情况,根据各人弱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以防发生重大过失,给工程带来不必要的损失。促使施工过程中承建单位施工员、质检员、现场安全员到位,逐步强化以承包单位自身三检制为基础工程质量检验制度,改变施工质量只靠监理工程师管理的被动局面,提高工程质量一次报验合格率。用辨证的观点去正确对待和处理工程建设中遇到的问题,用公平、公正、客观,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去处理施工合同中发生的矛盾。当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发生矛盾时,要求承包单位以施工质量求工程进度,以工程进度求施工效益,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实现。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动态控制,以事前、事中控制为主,事后控制为辅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强调监理工作的预见性,计划性和指导性,最大限度地采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先进的计算机目标管理及科学化的统计资料分析。针对施工条件的变化和工程进展情况,阶段性向业主单位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和分析报告。

3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

3.1投资控制的重点是在业主授权范围内,以施工承包合同为依据,认真做好工程量支付、工程变更项目的工程量核定以及处理好工程索赔,把工程投资控制在合同范围内。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要协助业主单位及时解决好设计不完善的问题,以防因此引起工期延误和施工单位索赔。依据质量合格证、工程量清单和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对承包人已完工程量进行计量。计量的项目为工程量清单中的全部项目、合同文件中规定的项目、工程变更项目。监理员负责复核或在施工现场直接获取承包人完成的工程量,并签发计量凭证;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本专业的工程计量工作,审核工程计量的数据和原始凭证;总监在投资控制中的主要工作是审核签署支付证书,审查和处理工程变更,下达工程变更令,处理索赔事宜。

3.2施工阶段进度控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进度计划是实现进度控制的前提,但是计划编制者很难事先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估计得准确无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某些影响进度因素的干扰,往往会使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之间存在偏差,监理工程师应采用必要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调整实际进度。当实施进度发生较大偏差时,应依据合同分析原因,理清责任,再采取措施。如仍不能按时完工,应及时向发包人提出调整控制性进度计划的建议意见,经发包人批准后,完成进度计划的调整。按调整后的进度计划实施,确保工程按预定计划完工。

4工作体会监理企业是一种依靠企业信誉求生存求发展的行业。

要维护企业信誉,必须有一批具有献身精神和高度责任心及较高的专业素质、懂法律、会管理的监理人员。监理工程师应具有足够的施工管理知识,必须熟知国家颁发的建设法规以及相应的规章制度,必须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管理知识和经验。同时要具有一定水平的行政管理知识和和管理经验,学会合同管理、经济管理,熟悉工程建设合同文件,熟悉设计文件,熟悉技术规程、规范和质量检验标准,熟悉监理管理规范和监理文件,熟悉施工环境和条件。认真履行职责,正确运用权限,促使业务工作能力和监理水平不断提高。监理工程师应着眼于“理”和“服务”,“理”即理顺协调关系,相互理解,遵重事实,以理服人,合情合理。“服务”具有双重性,即在为业主提供高水平专业服务的同时,也为施工单位提供服务。要在技术上和施工组织管理上为施工单位出谋划策,帮助施工单位解决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只“卡”不“帮”只会加剧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的对立,影响监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篇9

1.2枢纽建筑物风险枢纽建筑物的安全性,是水电站职工生产过程中安全与健康的前提条件,也影响着所在地周边环境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如溢流堰是重要的挡水建筑物,它拦蓄水流、抬高水位,宣泄多余水量,承受着巨大的水平推力和荷载,对地质环境条件、施工质量、运行管理有着很高的要求,溢流堰运行中,在监测、维护等方面未能按规范进行管理或管理中存在缺陷,将会造成溢流堰及其他水工建筑危害。

1.3生产设备风险厂房内主要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是正常发电的关键,由于设计、施工、使用和维护、自然因素等原因,机电设备可能发生设备故障,将会给机组运行和维护带来很多问题。特种设备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若存在缺陷和人为违章操作将产生重大事故。

1.4生产过程风险水利工程建设周期长,施工工序复杂,施工过程中如有施工质量不过关、安全隐患未及时处理,机械操作不当都可能引起堰体失事、爆炸、触电等危险。

1.5安全管理风险未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等易造成安全管理漏洞,无章可循,安全意识不足,人员操作设备失误,引发重大事故。

2应对策略分析

2.1总体布置工程总平面布置应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工程性质、规模、生产流程、交通运输、环境保护,以及防火、安全、卫生、节能、施工、检修、厂区发展等要求,结合场地自然条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择优确定。在工程总体布置设计方面,应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气象、洪水、雷电、地质、地震等自然条件和周边情况,预测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对各建筑物、交通道路、安全卫生设施、环境绿化等进行统一规划。

2.2自然灾害风险防范

2.2.1地震风险防范工程选址时选择区域构造稳定性较好地块,尽量避开区域性大活动断裂带,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确定工程抗震设计标准和地震作用计算方法,根据规范、相关研究成果及成功的工程经验合理确定工程各建筑物结构和基础处理措施,建立、健全地震监测及预警、预报系统,建立工程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建筑物进行定期的检修维护。

2.2.2暴雨、洪水、泥石流等风险防范严格按照防洪标准要求设计,重点做好电站及其他建筑物的防洪、度汛措施,加强电站运行管理及水情测报,地面建筑物的设计充分考虑气象等不利因素,加强监控,制定相应的专项应急预案。

2.2.3低温及冻融、冻胀风险防范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含有不同矿物质成分和不同性能的水泥、骨料和外加剂,从材料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抗冻性能,严格混凝土制作配合比,根据结构类型和所处的环境条件,确定关键设计参数,掺入外加剂以增加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抗冻性能,依据规范进行结构和基础防冻设计、施工,改善混凝土构件周围的环境条件,以减少或改善致使混凝土冻融受损的各种不利因素,严防渗漏,加强排水,对易受冻害的边坡采取喷护、排水等综合措施。

2.2.4生产设备风险防范严格设备选型,选择有资质厂家的合格设备,确保安装质量和安装精度,设备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并按相关规定对设备焊缝进行检查。严格运行管理,发现超标振动应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停机检修,做好设备运行维护、试验和调试工作,按技术规范要求工况运行,加强对生产设备各部位的监测,发现问题及早处理。制定严格的操作管理制度,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管理及岗位培训,焊接作业人员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并持证上岗。完善设备巡视与台账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3加强安全管理

2.3.1落实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监察机构,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及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安全工作进行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

2.3.2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培训工程项目应配有专门负责安全的人员,选择理论和实践能力都较强、有充分应对危险能力的人员,对于新入厂的工人和调换工种的工人应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特种作业人员,除按一般性安全教育外,还要按照行业规定进行特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后方可上岗。

2.3.3建立应急救援组织,做好应急救援管理制定单位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应急救援物资、设备和器材,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计划,实施演练,建立事故分类和等级划分标准及调查、处理、报告、等级、制度和事故管理档案,做到“四不放过”,即①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②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③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④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2.3.4水工建筑物安全建筑物抗震等级应满足结构抗震规范要求,按照规范要求合理确定工程等别、水工建筑物级别及设计标准,根据工程区建设条件合理确定水工建筑物形式、尺寸、抗震措施等,对建筑物选址、结构、基础处理、建筑材料、施工工艺等各环节严格控制,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水工建筑物防渗体施工、地基处理等,建立科学的洪涝与地震等时期的运行管理制度,提高应对不可预见危险的能力,定期进行水工建筑物监测、检查与维护。

篇10

2、定量指标对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无关紧要

一直以来,定量指标很少被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中,根本原因是不想用、不会用、但随着国家各方面建设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水利事业的管理向世界最高水平迈进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财务内部控制也需要从以往的粗放式管理方式转变成精细化管理方式,相应的指标也应从定性指标发展成定量指标。3、财务内部控制加强的同时会影响到办事的效率。严格的执行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必然受到制度的约束,办事时会感觉到程序繁琐,但是一个健康的、内部控制较好的单位应该具有制度健全、执行严格、程序规范和手续完善的基本特征,并且建立了一套完整、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保证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相反一些家族式企业无法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就是因为在管理过程中存在太多的人为因素,没有建立起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对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体制和机制在历经改革之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所以应该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从内部环境的建设、财务管理、预算监督、成本控制等方面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建立完整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以应对新的发展形势。

1、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的创新

现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通常被界定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因此应执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制度,同时对兴办的实体单位与母体分离,实行独立核算,改造为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科学、合理的对国有资产进行界定和分类,盘活资产,使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得到大大提高。加强预算管理可以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落实从源头上得到保证。财务内部控制必须实行明晰预算制度,对票据和银行账户加强管理,把所有收入纳入预算,杜绝产生账外收入。加强财务内部控制还应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大额资金集中支付等相关制度规定。

2、成本控制的创新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大部分支出项目都确定了具体的开支范围和标准,但是也有一些单位的支出没有控制在规定的范围。成本控制的有效方法首先把各项经费预算在单位内部的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解落实,建立比较完整的费用控制指标体系。其次要对费用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考核,从财务上对各个部门的具体费用支出情况进行核算,以便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费用支出情况。再次实行奖惩机制,对费用支出又节约的进行奖励,超支的则自己负担,奖罚分明。

3、加强内部岗位控制

对内部岗位的控制首先要明确不相容的岗位和职务有哪些。其次对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进行明确规定,是相互之间能够产生有效的监督和牵制,形成制衡机制。根据不相容职务必须分离的原则,实行账物、账钱分开管理,限制出纳等岗位的职责,同时要对内部一些相关的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在不影响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形成相互之间的制衡机制。内部牵制的出发点就是保证内部的任何部门或者个人无法对一项业务或一部分业务形成完全控制,使每项业务的实施都必须通过其他部门的职能进行金叉控制或检查,保证每项业务能够正确的经过财务内部控制规定的处理程序。

4、强化授权审批

财务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完善必须进行授权审批控制,这就要求单位内部对相关工作的授权审批的权限、范围、程序及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单位领导不能越权审批、互相推诿,权力的行使也必须是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这样就可以保证相互之间权责清晰、有职有责、权力对等。对于很多单位的发票审批权都集中到主要领导手里的情况,可以一种比较先进的授权审批理念,可以采用分级审批的方式,减少主要领导的繁琐的日常业务工作,也能够强化各部门或各人之间的相互监督。

5、内部环境建设的创新

内部环境既包括组织架构及相应的权责,也包括诚信和道德观、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政策。财务内部控制尽管在制度安排上强调相互之间的牵制,但是在财务内部控制中显然离不开人的因素,因此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树立积极正确的理念,对强化财务内部控制起到很到的推动作用。目前这一款工作虽然已经得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应有重视,但还远远不够,仍需进一步加大力度。

篇11

(1)施工设备。设备是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因素,它直接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如果相关的设备操作人员操作不规范,就会给建筑单位带来严重的质量问题;

(2)施工人员。笔者指出,建筑单位要想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就必须科学、合理的分配施工人员,此外,还要针对施工人员展开有针对性的工作;

(3)施工环境。水利工程施工中,自然环境的变化引人注目,面对不同的环境,建筑单位必须采取可行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施工的质量;

(4)施工材料。

1.2解决措施分析

1.2.1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视就水利工程质量控制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重视,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首先,施工必须遵守相关的管理程序。水利工程施工不是毫无根据的展开的,相反的,它必须要遵循国家有关水利建设的相关法规和条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落实工程设计审批制度;其次,为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这既有利于建立科学的质量控制依据以及方法、制度,也有利于实现建筑单位的全面发展;再次,水利工程质量问题应引起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水利工程施工能否顺利完成,最基本的就是看全体工程工作人员够不够重视这项工程。

1.2.2切实提高监管部门的管理效率作为专门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单位,建立部门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在项目质量安全管理中有主要责任。然而,在过去的一些建筑工程中,人们常常会忽视监理的这一作用,甚至的,有的只给相关部门监理责任而不给权利,这使得监理部门根本无法展开工作。为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相关建设单位一定要重视监理问题,比如在监理部门实施赏罚制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以及工作积极性、提高监理人员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等,这既有利于使施工单位从心理上重视现场监理,也有利于提高监理部门的安全质量管理效率,最大程度上的为项目管理服务,促进水利工程施工有效管理的展开。值得重视的,监理必须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为依据,这样的监理才能称得上是有法可循、有法可依。

篇12

1.2东北地区造价管理信息系统不够完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企业内部工作也在不断的升级当中。但是由于东北地区科技水平相对落后,致使很多水利公司还没有实现造价管理工作信息化,没有建立起完整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导致造价管理机构在收集、整理、各类工程价格信息方面,严重滞后,不能真正反映市场的实际情况,造价管理人员特别是基层的造价管理人员不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造价管理方面的信息,也就不能准确地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

2东北地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的措施

针对东北地区独有的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的解决方案。

2.1针对东北地区特殊环境做好造价管理工作计划

东北地区特殊的环境因素,致使很多企业的水利造价管理工作难以进展,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施工开始前,针对施工地点的环境因素,制定一个施工造价管理预案,这个预案应该包含如何应对一些突况的发生,比如说,气温的突然降低致使工程难以继续施工,或者材料价格的上涨等等。根据这个预案就可以防患于未然,降低环境因素对于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影响。

2.2加快建设东北地区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步伐

东北地区的水利工程的造价管理应该借助于信息化手段,提高造价管理效率可以考虑使用包含工程造价预算,结算管理的工程造价管理系统软件,连接各部门造价管理业务主体,实现主体间造价信息传递与信息的共享,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虽然说会有些困难,但是只要通过努力是一定可以实现的。

2.3培养大批水利工程造价管理人才

水利工程造价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专业的人才才能够进行操作。而东北地区落后的经济水平致使该方面人才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东北地区的水利公司应该提高薪水待遇,从而吸引外来人才,其次,还要和各大高校进行合作,定期定向的培养专业的水利造价管理人员。最后,就是在招新后还要进行一个短期的培训,从而保障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篇13

2.1堤防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的支持。在水利堤防工程管理工作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专业管理为基础,把科学技术作为向导,将堤防工程的质量作为管理的终极目标,从而建设出现代化的地方工程管理体系。例如: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设备去自动勘察堤防工程施工地点的状况,并将实时情况数字化,从而提高堤防工程管理的效率。

2.2延伸堤防工程管理职能

水利堤防工程进行改革后,不仅要精简其人员数量,还要保证其能高效行使职能,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以及维护,确保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使该水利工程发挥出最大的工程效益。在对重点堤段进行管理时,要按照该堤段所处区域进行细致地分工,重点堤段重点管理,确保该水利工程正常运行。对区域内的水资源采取“统一开发、统一管理、统一利用”的原则,提高区域内水资源利用率。一般堤段则可以分级管理、分级负责、分级负担,将各个堤段划到专门的管理部门,实行责任制。如果管理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都应追究其责任。另外,还要引起注意的是,堤段的管理不只局限于堤防工程,还包括该堤防工程所处整个区域内的河流、湖泊等水源管理、开发及利用。这样能充分发挥出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够加强对水利堤防工程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