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中国经济的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以下为求学网为您编辑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敬请关注!!
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2
近年来,我国政府对产能过剩问题予以了高度重视,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党和政府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结构调整的主要措施。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甚至提出,将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视为全年工作的重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也会明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转型和升级两大任务。由此可见,关于如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如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然而,这诸多问题始终绕不开一个话题――产能过剩。
一、 产能过剩的概念
在经济学领域,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产能泛指生产能力,是在一定时期内,企业参与生产的全部固定资产在既定的组织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者能够处理的原材料数量,是反映企业生产可能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根据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公布的产能过剩报告中给出的判断依据,现阶段或者最近一段时期内,有关行业的产能(包括潜在产能)超过了市场需求,超过的部分则属于过剩产能。
对“过剩”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起步较早,但由于社会性质的差异以及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他们的研究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实际情况。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化,“过剩”问题逐渐引起我国学者的重视。事实上,对于“过剩”的认知,学者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有些学者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供大于求存在两种状态:其一是供给略大于需求,其二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该观点认为只有上述第二种状态才可称之为过剩。
蒋和胜、邱小平、王德忠(1999),将我国的"过剩"问题描述为“生产过剩”,是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全面过剩的一种较低水平的生产相对过剩。张保全(2006)将产能过剩解释为,由于社会总需求低于实际生产能力而引发的产品积压、竞争激烈以及价格下降等问题。王岳平(2006)认为,市场经济处于相对均衡的状态之中,一定限度范围内的供给大于需求能够维持市场的良性竞争,而一旦这个限度被打破,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参与竞争,供过于求的负面作用凸显,此时超出限度的那部分产能才可能成为过剩的生产能力。何彬(2008)认为“产能过剩”,是指等产量线出现后弯的转折点连接而成的脊线以外非经济区域所反应的要素之间不再发生替代,而是表现为同时增减的要素配置状态。李平、李晓华、吕铁(2009)从需求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了阐述,认为产能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能力超过该时期内的实际有效需求。
笔者认为,生产能力适度的大于社会需求是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而所谓的产能过剩,是指现阶段或未来的一段时期内,相关行业的生产能力大于实际的有效需求,并且这种供过于求的水平已远超过维持市场良性运转的限度。而产能过剩会大大降低我国经济的运行效率,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不仅会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脚步,还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 产能过剩的成因
吕政和曹建海(2000)认为产能过剩是由低进入壁垒和高退出壁垒的结构性因素而导致的。梁金修(2006)认为,我国目前面临的是短期内的结构性过剩问题。导致该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不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及不健全的投资体制,而部分行业投资过度、有效产品供给不足、即期消费乏力则是导致产能过剩问题出现的直接原因。国经文(2006)认为,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变动以及政府的过度干预是我国出现产能过剩问题的主要原因。王建(2006)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与我国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化密切相关。张红松(2008)试图通过不完全和非对称信息的相关理论对产能过剩的发生情景进行描述。王立国(2010)从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因素的视角对产能过剩问题的产生进行了分析。此外,周其仁(2005)、王相林(2006)、国经文(2006)、付保宗(2011)等学者均对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成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笔者通过对上述学者的研究进行总结分析,认为我国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并不是由某一因素简单引起的,而是涉及多方面,由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1. 宏观因素。从宏观视角分析,产能过剩的出现与我国制度政策设计缺陷、市场机制发育不良、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密不可分。
(1)制度政策设计缺陷。政府作为有形的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然而,政府对经济、市场甚至是企业的过度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例如,政府干预投资或出台刺激政策,增加了相关行业企业的投资预期,致使企业蜂拥而至,而增加的产能却远远超过社会的实际需求承载能力,从而造成部分行业内的产能过剩。再如,以往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制度,导致各级政府盲目投资,扩大生产,甚至出现地区间的恶性竞争,地方保护主义滋生,阻碍了商品在市场中的自由流通,使得产能过剩愈演愈烈。另外,我国不合理的税制结构也是导致产能过剩的重要因素。增值税、营业税作为地方税收的主要来源,各地为了增加效益也热衷于扩大投资。
(2)市场机制发育不良。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尚不成熟,特别是涉及资本、原材料以及土地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不良、定价机制不合理致使企业过度投资、重复投资,最终导致产能过剩。其次,较低的市场准入条件使得企业能够相对轻易地进行投资生产,而与之相对的却是过高的市场退出成本,退出保障机制的缺失也是抑制产能过剩屡屡受挫的重要原因。此外,产能过剩与地区间、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也不无关联。信息的失衡易导致众多企业在某一区域或行业内的重复投资、集中投资,最终导致地区性或行业性的产能过剩。
(3)出口乏力与内需不足。经济学上常把投资、消费、出口比喻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延续着投资主导的发展模式。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受国内居民收入偏低及收入差距等问题的影响,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大大增加。然而,外部市场受到国际政治及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波动,一旦外部需求降低,国内则会陷入产能过剩的窘境。
2. 微观因素。
(1)企业发展水平滞后。从微观视角分析,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之一,是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我国企业的数量虽然庞大,但很多企业仍沿袭着粗放发展的模式。这些企业自主研发水平较低,生产及管理模式相对落后,而这些处于同一生产力水平的企业为了生存,一味地增加投资,扩大生产,妄图以量取胜却忽视了最为关键的产品质量。而质量低劣的低端产品,并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造成了大量积压,产能过剩也由此而来。
(2)个体缺乏理性消费观。伴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念也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由单纯地追求物质消费到重视精神消费。这原本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但在面对环境的巨变和众多的财富,一些人却奉行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等扭曲的消费观念,炫耀消费、提前消费、面子消费行为屡见不鲜。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在当今社会,消费对生产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消费群体盲目追随或者过分追求享乐所产生的消费需求会对企业的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企业由于利益的驱使,往往将小群体的需求当作普遍性的需求而盲目追加生产,结果可想而知。
三、 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对策
产能过剩既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也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会导致资源浪费,过剩的产能未能转为有效生产白白地占用了大量的能源、原材料、人力、资金等珍贵的社会资源,加剧了我国资源短缺的窘况。产能过剩会导致物价下跌,企业投资预期下降,有些企业由于利润骤降、入不敷出甚至破产倒闭,这不仅造成失业率的上升,也增加了银行的金融风险。此外,产能过剩虽然使得物价降低,但由于失业增加,收入下降,居民的消费意愿也大大降低。
总之,产能过剩既是当前产业结构调整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也是困扰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难题。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我们应有客观理性的认知,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减小,而并不能彻底根除。
我国学者何立胜(2013)认为,解决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需要处理好调结构与稳增长、产业转型与产业锁定、政府与市场、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这四方面的关系。中国企业联合会“去产能化”调研组(2013)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以及电解铝四个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走访调研后认为,解决产能过剩问题应重视对行业内民间资本的疏导,弱化地方政府的投资强度,要提高行业内环保与产品质量的准入门槛并切实加强该方面的执法监督力度,要大力支持过剩行业内企业的并购重组,建立基金以支持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在发觉国内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开拓国外市场以转移部分过剩产能,要摒除企业退出壁垒并建立退出支援机制。此外,事实上,产能过剩问题已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自2008年以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特别突出对钢铁、水泥以及房地产等高投资、高消耗行业的调控;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摒弃了仅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体系,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重要性。上述措施对产能过剩现象起到了一定的减缓作用。
从发达国家化解产能过剩的经验看,美国主要依靠市场机制管理经济,通过扩张需求来消化过剩产能并凭借充分的竞争实现产业内的优胜劣汰,而政府并没有过多的政策性或指令性干预。德国政府虽积极参与产业结构调整,但仅负责为产业结构的顺利调整提供环境保障,并重视法律手段在克服垄断、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上重要作用。日本偏重供给管理,而韩国则通过产业政策、规划、立法、基金、政府采购等手段,对经济发展不同时期的重点产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基于上述分析,参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解决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推进市场要素改革,不断完善能源、土地、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定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市场准入条件,可从规模、技术、能耗以及污染排放等方面入手逐步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特别是对高能耗、高污染的行业更应该严格控制。要加快完善市场退出机制,降低政策限制、提供金融支持,鼓励企业间的兼并重组,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妥善解决企业在兼并、破产以及重组时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建立高效的预警机制并优化市场信息渠道,加强区域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建立综合性立体化的现代化市场信息网络。
2. 实施内需拉动战略。要降低对外部市场的依存度,转变以往以低端产品为主的出口产品结构,特别是对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产品出口要严格实行出口限制,并不断开辟新的外部市场以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要不断提升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中的认知度,以先进的技术和较高的质量为“中国制造”产品开拓更为广泛的国际市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政府在社会公共事业方面的投入,健全收入分配制度,不断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环境、培育理性消费观念,建立并健全以消费引导机制、消费生成机制及消费保障机制为核心的和谐消费体系。
3. 推进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市场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突出其监管及服务职能。要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体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全面的、立体的综合性考核指标。要重视法律手段对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营造公平、公正、有法可依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改变投资结构,扩宽投资渠道,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要调整税制结构,扩大消费税的比重,抑制地方政府盲目投资追求效益的冲动。
4. 推动企业改革转型。要完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使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产权明晰、责任分明,不断引进和实践科学的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的规范性、科学性及高效性。要强化创新驱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企业的技术升级,努力提升企业自主研发的水平,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不断提升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方面面。
5. 培育个体理性消费意识。要重视个体消费群体理性消费意识的建立,培育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以“绿色”、“可持续”的需求引导企业的良性生产。要充分发挥政府、媒体和教育部门在理性消费意识培育中的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和宣扬和谐消费伦理。要优化消费结构,建设和谐额消费环境,构建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消费伦理观念。
四、 结语
产能过剩问题的出现是我国经济实现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重任的拦路石,对于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 我们应该结合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理性分析其内涵,系统探究其形成的原因。在解决产能过剩问题时,我们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由于周期性、结构性以及体制性而引起的产能过剩问题,要分类施策,避免一刀切的情况出现。
参考文献:
1. 张保全.产能过剩与宏观调控.商业现代化, 2006,(6):24-25.
2. 王岳平.我国产能过剩行业的特征分析及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6,(6):15-18.
3. 杨万东.我国产能过剩问题讨论综述.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0):76-80.
4. 何彬.基于窖藏行为的产能过剩形成机理及其波动性特征研究.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5. 李平,李晓华,吕铁.如何看待我国的产能过剩问题.金融博览,2009,(11):18-19.
6. 吕政,曹建梅.竞争总足有效率的吗――兼论过度竞争的理论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0,(6):4-11.
7. 张红松.产业升级、不完全信息和产能过剩.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8. 周其仁.产能过剩的原因.招商周刊,2005,(52):8.
9. 付保宗.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1,(5):90-93.
10. 周劲,付保宗.化解“产能过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宏观经济管理,2013,(7):36-37.
11. 冯梅,孔垂颖.国内外产能过剩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纵横,2013,(10):117-120.
12.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江西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4.
13. 吴凡.全球化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学位论文,2007.
14. 于宝东.香港经济周期波动研究.武汉大学学位论文,2005.
15. 祁杭峰.基于主导产业选择的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研究.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10.
16. 汤艳文.地方政府:改革与转型的行动者.复旦大学学位论文,2004.
篇3
(三)大力发展 农业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整个 社会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进程中,必须研究农业的可持续问题,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 经济 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自然资源。二是把现代科学成果与现代化农业技术结合起来,建立具有生态合理性、功能性循环的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使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业生态 环境 的改善结合起来,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三是加强 林业 资源保护,建设绿色文明,大力提高森林率。四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要突出区域特色,把培育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开发结合起来,既能形成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也能从总体上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放眼国际 市场 ,努力扩大内需
当前, 国际经济 形势风云突变,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已成为各国之间经济关系的重要方面。每个企业都把兼并、重组行为作为增强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为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每个企业面对新形势,必须积极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上档次和效益,力争在国际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开创“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经济发展新思路。努力激活民间 投资 需求。明确民间投资方向,政府应运用各种经济政策等来加以引导,使这些“新鲜血液”源源不断地注入到 中国经济 的发展。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增长的持久性拉动力量,是经济启动后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我们应分析当前消费需求的结构与特点,理清思路,大力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大与升级,以确保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
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路,通过体制改革、科技进步和加强 管理 ,建立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运行机制和 管理体制 ,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在整个经济领域中大力推广先进技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开源与节流并重, 预防 与治理结合,减轻资源环境压力。大力促进和逐步建立节地节水型生态农业体系、节能节才型 工业 生产体系及适度消费勤俭节约的生活消费体系,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 人力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
(六)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依法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土、矿产、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国土资源,加强综合治理,实现永续利用。重点推进水、土地、矿产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施海洋开发,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同时加强近岸海域水质保护。研究预防、控制和治理赤潮,抓好海洋环境综合治理和管理。深化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推进国土资源市场体系建设,整顿矿业秩序,使之产权清晰、规则完善、调控有力、运行规范、依法维护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正确处理利用国外资源与维护中国资源安全的关系,积极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七)要以关停和淘汰、压缩促进结构调整,以结构调整推动污染防治
巩固和提高工业排放污染物达标成果,淘汰关停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能力;严重污染环境、达不到经济规模的水泥、火电、化工、造纸和电解铝,要坚决按期关停淘汰;要积极引导乡镇企业转向大型工业企业生产低污染配套服务,并向城镇适度集中,实行污染集中控制。
(八)继续推进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篇4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浅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进步”,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5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罗纳德科斯研究中国经济十法”,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罗纳德科斯研究中国经济十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罗纳德科斯研究中国经济十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6
(一)劳动价值论的简单再认识。
按照马克思的解释,商品中的价值量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劳动者的抽象劳动创造的新价值;一部分是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转移原有生产资料的价值。商品价值决定于物化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种观点区别于生产要素价值论。虽然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基础,本文认为改革开放进行的30年来,劳动价值论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二)扩大再生产理论的认识。
扩大再生产按扩大的方式又分为外延型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型扩大再生产。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生产要素的数量增加与使用效率的提高往往是同时显现的。本文试图根据价值形成总公式C+V+M,对从劳动价值论出发区分的不变资本C和可变资本V分别考察,在对不同资本区分基础上结合扩大再生产理论解释中国经济增长。对于不变资本C部分,中国经济主要经历了一个量上的增加;而对于可变资本V部分,中国改革开放后形成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带来了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双面提升。
二、基于可变资本V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劳动者数量的增加。
1,“人口红利”。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生育率迅速下降使少儿抚养比例迅速下降,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在老年人口比例达到较高水平之前,将形成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少儿与老年抚养负担均相对较轻,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坚持不懈地在全国范围推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这些人口一方面为中国提供了充足的劳动者数量,而且还带来了储蓄的增加,相应的带动了资本的增加。
2、劳动力转移。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同样就是一个逐渐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整个工业化过程和城市化过程起主要作用的是资本积累,但劳动者的积累和转移更为重要,它仍然起着基础性作用。在中国一系列改革的进程中,由农补工不再采取明显的“剪刀差”,而是通过价格双轨制、人口转移等形式,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农村剩余人口的过剩,继而城市人口增加,平均工资不变但总量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带动一系列的投资从而引发经济增长。可以看出.农村人口的转移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廉价的劳动力,保证了中国改革的进程和中国经济的增长。
(二)劳动力质蚤的增加。
1,“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的概念,可以主要理解为对劳动者经过一系列的技能、知识培训使得劳动者具有更大的市场回报价值的一种资本。国家一直推行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以及在教育上政策的重视和实}’’都对我们普遍性人力资本的提高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技术引进。
技术进步一方面提升了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效率,但更主要的是提升了劳动者普遍的素质。FDI能否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本积累。在这方面,中国的人力资本优势就体现的非常明显了,不断对外的政策出台和对内教育措施的实施,都保证了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形成,继而可以吸引更多的FDI技术引进。当技术引进不再是为了本国资源而是为了其他市场因素的时候,人力资本吸引更高层次的技术就更加有优势。高人力资本带来高技术,高技术又推动高人力资本形成,如此循环,加速推动中国劳动者质上的提高。
三、基于不变资本C部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解释
(一)不变资本C中的资金部分:量增加、质增加。
篇7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论市场和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论市场和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论市场和政府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系”,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篇8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具有双重意义,一是,创造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满足日益扩大的文化市场需求,提高文化产业自身的竞争能力,并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可观的文化附加值,提高其它产业竞争力,进而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实力;二是,在文化产品、文化资源、文化消费、文化市场全球化过程中,不断提高中华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争取广泛的国际认同与合作中,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经济全球化使文化产业竞争力在综合竞争力中居于更加突出的地位。
文化竞争力是文化创新生存力、经济贡献力和积聚辐射力的有机集合,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文化的创新生存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即文化的自我进化能力,继承传统文化、整合外来文化的能力;文化经济贡献力是文化的产业竞争力,即文化在经济上的自我实现能力,创造经济价值、带动总体经济成长的能力;文化的积聚辐射力是文化竞争力的根本,即文化的自我扩张能力,传递价值观、形成文化认同的能力。
篇9
2.作为资本流动载体的金融衍生工具的最大特点便是其“杠杆效应”,能以较少“定金”买卖几十倍乃至上百倍于定金合约金额的金融产品,如远期合同、期货、期权和互换等,形成以证券料汇、利率和商品行情的信息预期为客体的金融衍生资本。一家金融机构的少量交易即可牵动整个国家经济甚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金融链条上的任何环节出问题都可能使整个金融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3.“对冲基金”规模不大,但借贷能力特别强,能够迅速筹集资金投放市场。一批基金联手再加上众多世界级银行财团的支持及其在国际组织、各国政府中的强大游说能力,足以将任何一个市场置于危机之中。 [中 华 励 志 网 Www.ZHLzw.Com] 二、 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美元霸权霸权。 虽然从理论上说,国际美元本位像任何关键货币一样,对于提高国际交换效率和降低国际交易成本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后布雷顿森林会议体系中,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美元毕竟只是由美国政府法令强制使用的一种纯粹的、完全不兑现纸币,它的“生产”完全受到美国国家机器的控制,它所服从的完全是美国政府的政策制订者所愿意奉行的任何国内规则。所以美国不会,也没有义务把别的国家的利益置于美国的国家利益之上。 三、 货币一体化理论。 货币一体化就是各成员国联合起来,结成固定的汇率,执行共同的货币政策。西方学者对不同层次的货币一体化进行了划分:(1)汇率同盟。(2)假汇率同盟。(3)货币一体化。(4)货币联盟。
篇10
一、宗族观念影响经济民主思想的进步
宗族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家族是以血缘、亲缘关系为纽带而形成的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它所蕴含的超越功利性的天然伦理亲情对人际关系和社会发展影响巨大,以至于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宗族观念不仅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而且随着“忠”、“孝”思想的高度交融,“忠君孝悌”逐步固化为其核心理念,并超越家族范围成为一种广泛的社会共识。
在以家庭内部分工为经济体系的传统小农经济时期,宗族观念对于维护家族稳定、协调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生产分工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以及经济交流合作广泛深入,其负面影响也逐渐凸显出来,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它极易形成经济管理模式上的集权化。宗族观念对经济领域的主要影响,在于它所衍生的宗法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突出强调要树立“家长”的权威。受此影响,一些企业的领导层在管理上实行高度集权化的模式,个人专断作风严重,主观武断、唯我是从,严重压抑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去年发生的富士康深圳龙华工厂13名员工跳楼事件就是典型例证。“深圳总工会对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调查认为,富士康管理机制的‘半军事化’、管理层级的‘壁垒化’和‘把人当作机器’的刚性管理手段,“对员工造成的心理压力乃至伤害是明显的”,客观上也是导致员工由于个人问题选择自杀的一大诱因。”1另一个是它极易割裂付出与所得、能力与地位的密切关联。这在多数家族企业中表现尤为突出。比如,家族企业普遍缺乏科学的选人用人机制,不是广纳群贤,而是任人唯亲,经常出现庸才领导良才、小学生领导大学生的现象,导致企业内部缺乏竞争、人心浮动,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2000年,曾在4年内一手将创维电视销售业绩从7亿做到43亿的创维中国区域销售部前总经理陆华强,携150多名精兵强将投奔竞争对手高路华,这对创维集团的致命一击,起因却只是一次简单的人事调整。特别是“在企业做大、家庭富起来以后,经济利益往往会压倒血缘、亲情,家庭围绕利益和权力的斗争也会激烈,这种‘豪门恩怨’自古到今从来没有断过。”2所以说,宗族观念和宗族等级制度,从思想观念、人际关系和制度机制等多个方面,都严重压抑、禁锢和扼杀了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使现代经济所需要的民主精神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二、“人治”思想阻碍市场经济的法治化进程
“人治”是儒家学说的基本思想。孔子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3。《唐律疏议》中说:“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也就是说,“人治”是用“德”、“刑”两手管理社会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刑”罚只是一种“治人”的手段,而绝非现代意义上的法治。西方法律以自然法为基础提出“天赋人权”的思想,强调法律面前人与人的绝对平等。正如美国著名法学家伯尔曼的名言“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4卢梭倡导人们:“我要这样地服从法律,不论是我或任何人都不能摆脱法律的光荣的束缚。”5而中国传统文化孕育的“人治”思想则相反,它重个人意愿轻公共规则、重随心所欲轻约束限制。在“人治”的面前,法律只是被个人权力随意支配的附庸品。
中国是一个从计划经济转型的市场经济体,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尽管已经初步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但由于“人治”思想根深蒂固,它往往导致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出现忽视或违背制度的非理,影响了公平竞争市场机制的建立完善。当前的突出表现有两个:一个是“权力经济”大量存在。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权力经济”模式本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而退出,但由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始终是在政府主导下展开的,政府与市场还难以保持“适度距离”,行政权力干预经济活动的现象时有发生,特别是有些政府部门和官员为了满足私欲,将手中的权力作为“资源”,以“寻租”方式直接介入市场活动而从中牟取暴利。‘权力之恶’与‘资本之恶’目前已经叠加在一起形成了垄断性既得利益集团。”6这在某些地方的煤炭和房地产行业中表现尤为凸显。《中华工商时报》披露,广西北海土地开发商从政府手中最高出价115元/平方米,每亩约10万元,而二级市场转手出去每亩最低价70-80万元,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从中管窥蠡测足见“权力经济”现象之甚。另一个是“搭便车”问题层出不穷。受“人治”思想的长期濡染,经济人和市场主体依法经营的意识淡薄,加之目前市场监管机制极不完善,他们为了追求短期利益、降低“生产成本”,往往会在经济活动中潜意识地产生强烈的“搭便车”动机。以当前中国普遍存在的债务拖欠问题为例。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信用管理调查组调查,截至2003年11月底,仅全国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间形成的不良债务拖欠就高达18624亿元,比2002年增长了16.9%。而且其中很多债务拖欠并不是因为资金紧张,而是故意拖欠。
经济活动的法治化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根本特征,市场经济体制成功的基础在于市场主体之间权利平等的契约关系。“人治”思想不克服,“权力经济”现象就会屡禁不止,“搭便车”问题也难以遏制,这必然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市场竞争不公平等问题长期存在,也必然会影响市场经济法治化进程的深入发展。
三、“好古忽今”的意识制约经济的创新发展
早期儒家文化在与周边文化的碰撞中,总能同化、融合周边文化。随着这种文化强势的不断推进,儒家文化逐渐变得“自我圣化”、“唯我独尊”,渐渐地从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开放型文化演变成为封闭保守、睥睨其他的内向型文化。长此以往,“好古忽今”也就深深植入了国人头脑当中。正如前人所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7“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8
“好古忽今”意识对现代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在表现两个方面:一个是容易导致创新精神的缺失和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好古忽今”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这在很大程度上禁锢了人们思想和行为,安于现状、囿于成规、裹足不前。这从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经费的投入上便可见一斑。“2008年,中国的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52%,而主要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上,日本2006年就高达3.39%。从企业R&D投入强度看,2008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仅为0.61%,而主要发达国家一般在2.5-4%。”9创新精神的缺失必然导致创新人才匮乏。另一个是增大了生产边际成本、降低了产业竞争力。创新能力的不足,必然导致关键技术领域的知识产权少,产业边际成本过高,从而导致核心竞争力不强。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田力普透露,我国仅有1.1%的企业获得授权专利,其中仅0.17%的企业获得发明专利权。这导致我国不得不将每部国产手机售价的20%、计算机售价的30%、数控机床售价的20%至40%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个人计算机每台平均利润不到5%,DVD机每台售价不到30美元,交给别人的专利费接近10美元,生产企业的最终利润只有1美元。据有关资料显示:“虽然中国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融入了全球生产网络,但出品的产品相当一部分是在华外资企业生产并返销母国的,目前中国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占进出口的比重仍在50%左右。由于处在国际产业链低端,企业对国外市场的依赖度非常高,随时面临生存危机。”10
现代经济发展呼唤创新,而好古忽今意识否定创新。如果不重视创新、不善于创新,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将难以转变,企业生存发展也将会经常受到于国际市场的冲击,中国也难以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跃升。
四、“义”、“利”对立观弱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精神动力
在中国古代儒家哲学中,“义”、“利”之辩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基本主张就是“重义轻利”。如,孔子认为:“君子义以为上”11,“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12将对“义”、“利”的追求作为评判“君子”和“小人”的主要标准。孟子宣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两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3更是将道义置于生命之上。古代先贤关于“重义轻利”的观点,以及后人对其无休止的解读,致使“义”、“利”对立的观念被无限扩大,并深深地植根于国人头脑当中,这种“把道德绝对化,甚至脱离现实的要求,片面地夸大道德的作用,强调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首位,作为人生的最高需求,从而造成了道德与现实的二元对立”14。在一定程度上讲,“义”、“利”对立观念人为地在“义”、“利”之间造成一种割裂,进而缺少一个从道德上将其联系起来的纽带,以至于在“义”和“利”之间国人常常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义”、“利”之辩就成为我们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是一种规范经济,要求市场行为主体必须始终保持理智、审慎和自律,而“义”、“利”对立观却往往导致人们做出非理性的利益选择,使求利行为难以符合社会公认的准则。这在当前的主要表现就是“两个缺失”:一个是商业契约精神的缺失。市场的竞争性决定了市场行为主体的逐利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于任一企业来讲都无可厚非。但如果不能正确处理义、利之间的关系,而是一味地追求利益的获取,见利忘义、舍义取利,人们的经济行为就会失去道德约束、无视法律存在,肆意践踏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有人曾经对美国次贷危机从文化角度作过剖析,得出的一条重要结论就是:“在道德和利益的博弈中,丧失道德自律,从而使道德风险暨文化危机触发金融危机的产生。”15另一个是社会责任的缺失。有人认为,“经营者有三个层次:生意人、商人、企业家。而从‘人’到‘家’是其本质上的跨越。所谓企业家就是不仅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他还要有社会责任感。”16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北大商业评论》副主编叶坪鑫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做好事有好报,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企业”,他曾用研究成果证明这一观点:“通过对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的研究发现,其中60%的公司向汶川灾区进行过捐赠。相对于没有捐赠的企业,捐赠企业当年销售增长率要高出3.6%个百分点,资产回报率高出两个百分点。”这是因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更能获得人们对其社会合法性的支持。可见,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的最大价值,就是能够为企业生存和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在社会主义经济大发展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义”、“利”对立思想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精神动力,致使国人无法认识到经济发展的终极目标。
本文难以详尽剖析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经济的消极影响,但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中国经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很深,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在参与国际竞争中实现腾飞,一方面必须摆脱中国传统文化中错误观念、陈旧思维的束缚,另一方面要在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因素,使中国传统文化很好地实现与现代企业理念的对接,以此更好地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发挥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
注释:
1 2010年5月20日人民网载文《深圳调查组进入富士康调查员工连续跳楼事件》
2经济观察网.梁小民.《商帮中的家庭家族与宗族》
3《论语・颜渊》
4伯尔曼.《法律与宗教》
5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62010年9月15日《中国青年报》载文《重建权力还是重建社会》
7《论语・述而》。
8严复.《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页
9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0 2010018期《人民论坛》刊文《“十二五”挑战与对策》
11《论语・阳货》
12《论语・里仁》
13《孟子・告上》
篇11
国际税收筹划是基于目前高度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背景下所产生的,其主要指的是在跨国经营的企业中,应纳税人利用符合跨国企业所涉及国家的相关税法,对其所应缴纳的税金进行规避或减免等行为。
1.国际税收筹划的意义
国际经济市场变化很快,涉及的国家也涵盖了全球所有的国家,而涉及的行业领域涵盖目前人类已知的全部经济形式,国际税收筹划不仅仅是涉及到了各国家间的税收环境,还涉及到了各国家间税收政策和法律的层面。因此国际经济贸易体系的运作过程也较复杂,而该过程所产生的税收问题也较复杂,国家税收筹划工作便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在应纳税人缴纳税款时,其应该遵照东道国的宪法精神,但对纳税行为进行合法规避是在国际上被认为合理的行为,但该行为确实是需要利用法律的漏洞来进行,因此也是违背东道国宪法精神的。在2001年的11月,我国正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成,正式稳固了自己在国际贸易市场中的地位。由于我国进入国际市场的时间较晚,因此我国目前的跨国企业规模比西方发达国家各知名企业的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较为薄弱。因此,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各企业都会尽可能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跨国经营过程中,其不仅要进行国际税收筹划,还应该积极利用企业业务涉及国家的相关税法进行税收规避。
2.产生税收筹划的内因和外因分析
2.1 内部原因
对于跨国企业来说税收筹划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减小赋税所带来的压力,同时也可以增加企业在跨国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而这也就成为了国际税收筹划形成的内部原因。企业的经营目的就在于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这也是企业运营者的核心目标。而对于人来说,其难免会产生减轻自身税收压力的方法来增加企业收入的想法,这是一种主观的思想状态,符合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运营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企业的运营者就会想办法对税收进行规避。而跨国企业与国内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区别,后者只经营国内业务,其所涉及到的税款较少,税收项目较为单一。而跨国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所要承担的税款额数远超于国内企业,同时由于其需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进行经济交易,其税款项目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复杂。
2.2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主要就是由跨国公司的经营范围是在两个或多个国家质检造成的。其主要表现在税收范围、各国的税收管辖权、税基、税率、税收优惠政策、反避税制度、避免双重征税方法等几个方面,下面将对这些差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2.2.1税收范围存在差距
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例如有一部分国家仅征收企业的所得税,对于企业资产或资产转移所产生的税费则不予征收,而有些国家则征收这部分税款。另外,就算是不同国家在同一税收项目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例如所收税款数额不同,税款起征点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法律要求标准,其税款征收的范围也不相同,进而导致了各国间税收的差异。。
2.2.2各国的税收管辖权的差距
不同的国家拥有自己不同的税收管辖权,是需要在该国家领域内经营各类业务的企业所必须遵守的权利。这个权利主要指的是各国政府在各自税收领域内所行使的法律权利,其是按照地域和人文特性所制定的,其所规范的权利范围就是该国家的领域范围。
2.2.3税基的差距
税基值得是税收金额制定的基础和依据,根据各个国家现行税收政策不同,可以将税基分为三种类型。其具体包括以纯总收入为基础的税收政策、以企业财产价值总量为基础的税收政策以及以企业经营商品的流动量和金额作为基础的税收政策。通常情况下,当税率相同时,税基的大小对实际应缴纳的税额有着直接的影响。
2.2.4税率的差距
一般情况下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其最高税率越高。在税款的征收工作中,税率的差别往往成为了各国间税收差别的主要因素。例如,最高税率具有较大的差异,例如德国的最大税率可以达到45%,而黎巴嫩则仅为10%,相差近4倍。当征收所得税时,部分国家采用的是按比例的税率进行征收,如德国、巴西等,还有一部分国家是按照累进税率进行征收,例如美国等。就算是采用统一税率模式,其所制定的税款起征点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2.2.5税收优惠政策的差距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其急需外资的引入以达到活化国内经济的目的,因此发展中国家较发达国家更愿意接受大量的跨国企业进入,而且会推出更多,更具实惠性的优惠政策,以此吸引跨国企业的进驻,其中主要包括减免税收政策、奖励政策等。而发达国家这方面的优惠政策较少,这也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对跨国企业的实际收税额较小,更加受到各跨国企业的欢迎。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其对于外资的需求量也不同。
2.2.6反避税制度的差距
由于在各国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各国对于违法避税行为的处罚力度也不相同,这也就使得跨国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各国都会由于自身经济发展原因,需要出台一系列反避税的方案和制度,但这项制度较为复杂,所涉及的内容较多,因此是一个较大的工程。
2.2.7避免双重征税方法的差距
各国都出台相应的政策避免这种情况的发展,但由于各国政策之间具有一定的差距,使得工作执行中会带来一定的问题,而这时就需要跨过企业启动国际税收筹划工作。双重征税现象是指不同国家对同一应纳税人的同一税收款项进行了重叠式的征收,这主要是由于各国家质检税收管理法规出现了重叠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对于跨国企业的发展极为不利,严重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同时也不利于地区经济的发展。
2.2.8管理水平的差距
各国间对于税收的管理工作水平差异性较大,发达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度较高,管理模式较为完善,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其税收管理工作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导致各国之间差异增大。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管理工作无法落实到位,那么相关的法律法规就会成为一纸空文。
3.国际税收筹划的主要方法
提高企业国际税收筹划工作的力度有利于企业稳定的发展,首先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常驻的税收筹划部门,制定出相应的税收筹划方法;其次是对各国的税收政策进行有效地分析,选择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最后建立起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的联系网,以保证各国间分公司的信息交流,实时更新当地税收政策数据。国际税收筹划工作对于跨国企业在进行国际贸易时有着巨大的影响,其直接影响着跨国企业的经济利益。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开展,我国跨国企业的数目也在不断增多,这些参与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的税收问题便成了相关部门的研究的重点工作内容。国际贸易中的税收筹划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利益,因此各大跨国公司必须重视该项工作,企业的管理者应认真了解各国的税法差距,建立相关的国际税收筹划部门,详细分析制定出一条适合自身公司发展的道路。
篇12
但是,我国的农业机械化过程中,失误也不少,值得反思和总结;①在过去,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没有认识到农业机械化是一个经济技术发展过程,不讲经济效益,不算经济总帐,而是采用行政命令、政治运动的方式推进,试图速战速决,超越了生产实际需要和经济可能,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很大的浪费,给农业机械化声誉带来了不良影响。②在改革开放之前,在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存在“、一刀切”的倾向,没能注意到我国的自然条件差别很大,农机在我国不同地区需求具有层次性和差异性。③改革开放时期,在对改革前20多年农机化中“左”的影响进行清理时,矫枉过正,出现了80年代初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否定论。认为“石油农业”在我国行不通,只搞生物技术就行了。认识的模糊造成实践中的混乱。农业机械失营失控,有些地方农机具被拆分,或因无人管理而报废。农机教育网络受到严重冲击。
纵观我国农业机械化所走过的道路,既有成功的经验,又有失误的教训。但因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失误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暂时困难而对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持否定态度是不足取的,笔者认为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方向是正确的。机械化代替手工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业机械化是当今各国现代化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标志。有人说中国要绕过“6油农业”,X搞“生态农业”也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其实,重视“生态农业”是对的,但不能片面地把“生态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对立起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态农业”是要靠农业机械化这个手段去实现的。我们应当从广义上理解农业机械化。电气化、水利化本身就是与机械化相辅相成的,农业运输、农产品加工和林、牧、渔业现代化也离不开机械化。可以说,整个农业现代化都离不开机械化。在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既要反对只片面强调其必然性而不顾客观条件的冒进,又要反对只片面强调客观条件性而消极等待,在认识上则不应消极回避它,而应该积极正视它,决不能低估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意义
第一,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①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落后。就劳动工具为主的劳动手段而言,我国农村广泛使用的仍然是原始的手工工具:犁、耙、锄头、镰刀等,普遍存在的还是人力播种,人办收割;就劳动对象而言,耕地过于分散零碎,土地利用率低,农田基本建设不断受损;就劳动力而言,我国农业劳动人口多,但素质差。只有大力提倡科教兴农,推广农业机械化,才能改变生产力落后状态,使农业生产上一个新台阶。②发展农业产业化,要以市场为导向,实现农业的专业化、企业化的集约化经营。而集约化农业要求有更多的技术和资金的投。人,其中校人大量农业机械则是一项基本要求。②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的落后,使一些农业高新技术得不到有效采用,制约了土地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激烈的竞争,发展机械化,改善生产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综合竞争力已势在必行。
第二,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现代化包括技术(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在技术上就是采用现代的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装备农业,建立起现代化的农业科技体系。机械技术就是机械化,它是从机械操作斤始,进而达到自动化,其作用主要是节约劳动时间,提高工效和劳动生产率,生物核,术包括土壤改良、植物保护、良种培育、化肥、农药、除草剂以及农田灌溉等。其主要作用是提高农产品的单产和质量,着重于提高土地生产率。只有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适当地结合起来,两重并举,才能既提高劳动生产率,又提高土地生产率,,西方发达国家在这方面过去曾走过了一些弯路,但现在都基本上把机械化和生物技术结合起来了,而且一配合得较好,从而加速了农业现代化的实现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管理的现代化,主要是指生产组织上实行专业化、一体化和管理方法上的科学化。如运用系统分析法。电脑和通讯网络等科学技术。而这些先进技术实施的每一环节,都必须以机械化为基础和手段。可见,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农业机械化道路是农业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必经之路。
第三,发展农业机械化,它可以成为我因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机械化的直接经济效益是.提高农业各生产部门的劳动在产率,降低成本,为农业的产业化。集约化创造条件。农业机械化不仅有巨大的直接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的间接经济效益。农机行业是。联系农业和工业的纽带,发展农业机械化,扩大‘咱需”,农机行业可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①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各种类型的农用机器、电力设备,促使农机科研投入大量资金,加快科技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需要多层次的农机供应,促使农机制造、销售、修配、电子、电力等部门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可”以大大刺激城市工业和#镇企业的发展。②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一定的基础设施,农村公路及水利等基础工程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从而刺激建筑、建材、交通、能源等部门规模的扩大、生产的发展。③发展农业机械化需要大量的农机人员*发农民学习农机知识的热潮,可以进一步刺激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展农业机械化,能刺激工业对农机的投资和农村的消费,只要引导得当,农机行业一定能成为我国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从而拉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第四,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发展.农业机械化人近期来看农民解除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增加了收入,有助于农民身体健康与生活舒适,缩小了工农和城乡差别。从长期来看,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逐步减少农业人.a,为我国向非农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工业国过渡创造条件。另外,我们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是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具有社会政治意义。 三、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和对策
任何一项生产力的突破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我国发展农业机械化虽然具有广阔的前景,但切不可忽视存在的困难。最突出的困难是:
第一,劳动力转移困难。由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和规模等因素的限制,农业劳动力很难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去,客观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另外,发展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但素质要求提高。而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多,素质差。据统计,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仅占0.31%,高中文化程度的占8.gi%,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2.83%,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占总劳动力的46.75%,这也是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现实困难之一。
第二,资金困难。农业机械化的农机科研开发、投入生产和农民购买农机产品需要大量的资金。一方面,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户为单位经营后,农业资金难以集中使用。另一方面,我们国家的财政暂时拿不出很多的资金来投入农业机械化,这对农业机械化造成了很大困难。
第三,土地过于分散零碎。农业机械化要求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然而,我国不到15亿亩土地被分给2亿多农户,户均6-7亩耕地,土地被分割得七零八落,不便于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发展农业机械化不利。
篇13
若将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考察时,不可避免地要触及到世界贸易的基石即关贸总协定(GATT)。GATT作为WTO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定了贸易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则。其中的非歧视待遇原则是GATT的基本出发点,构成了其他制度的基础,指导着一切贸易措施。
GATT1994可以理解为保护环境的环境关税制度,其第2条第2款规定,缔约国可以对于任何输入产品随时征收税费,其中(a)项规定,一国可以征收“与相同产品或这一输入产品赖以全部或部分制造或生产的物品按本协定第3条第2款征收的国内税相当的费用”。可见,GATT1994允许其成员根据主权征收关税,但必须是基于第3条第2款的规定,即“一缔约国领土的产品输入到另一缔约国领土时,不应对它直接或间接征收高于对相同的本国产品所直接或间接征收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用”。也就是说,只要是基于国民待遇原则,成员国可以根据自己的环境计划,对进口的相同产品征收特别的以环境保护为目的的环境关税。因而,环境关税符合WTO的原则,是以关税手段达到环境保护的目的。但它需要进出口双方的合作,是相互的,完全不同于国际贸易中的单边关税。
当然,征收环境关税不可避免地提高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削弱了竞争力,使发达国家消费者支付更多一点的费用,这样的后果看起来似乎不公正,但可以消除发展的不公平现状,并确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承担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方面的差别责任。今天,许多发展中国家不仅陷入了“贫穷—加剧污染、出卖资源—生态环境恶化—更加贫穷”的恶性循环之中,还正承受着由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过度消耗自然资源和大量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环境退化的代价。补偿这些损失一直是国际发展的目标,环境关税作为持续发展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向这一目标迈进,结束由发展中国家支付的不公开的非官方补偿。
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分析
环境关税是重要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调控杠杆,在保护环境方面可以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概括起来,环境关税的贸易效应主要包括贸易结构效应、贸易优势效应和贸易歧视效应。
(一)贸易结构效应
环境关税的贸易结构效应是指环境关税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影响。环境关税通过影响人们的消费需求、国际市场的效率和国际国内的资源配置,改变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环境关税政策的实行引起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将促使人们改变对国际贸易商品的需求,在选择商品时倾向于选择那些对环境和人类健康与安全等无害的产品,从而使该类产品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中的比重上升。环境关税也会约束一些会产生外部性的产业贸易歧视效应,影响商品贸易的发展,如限制可能造成森林退化、渔业资源破坏、跨国污染、大气和水污染、温室效应、生态破坏、物种灭绝等的商品贸易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内减少这些商品贸易的规模。环境关税措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资源在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配置和再配置,引起产业部门的此消彼长并影响到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产生影响。
(二)贸易优势效应
为实现环境关税而推行的各种环境成本内部化措施,将引起比较优势在国家间的转移。现在各国赖以进行国际贸易的比较优势,基本上都是在不考虑环境成本内部化的基础上确定的。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是比较成本理论,其比较成本没有反映环境成本。将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后,包含环境成本的比较成本才构成真正的国际贸易比较成本。由此可见,国际贸易商品的环境成本内部化不仅会改变某些国家比较优势的大小,甚至会使比较优势与比较劣势相互转化,从而改变目前的国际贸易格局。一方面,具有较低环境成本的国家将可能拥有新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从资源要素来说,同样的资源消耗可能会由于各国资源的禀赋与环境容量大小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环境成本,这就使资源相对丰富或环境容量较大的国家更能保有比较优势。当然,即使是环境关税下的贸易竞争优势所考虑的也不仅仅是环境成本问题,贸易的发生与否最终还要在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满足最大消费需求这一经济效率原则下来决定。
(三)贸易歧视效应
环境关税并不违背国际贸易协定的非歧视条款,而隐含歧视性。一方面,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环保条件和偏好各不相同,而使得环境关税的实施不利于进口产品在进口国市场的竞争,从而产生针对进口产品的“隐含歧视”问题。一般说来,环境关税反映了一个国家对生产和消费的环境偏好。各国的有关部门、组织和产业界可能以影响环境关税的不同概念或内涵来反映其利益要求,从而对外国进口产品构成贸易歧视。另一方面,许多国家采取的环境关税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或阻碍某些商品贸易的作用。环境关税的目的在于降低产品在进出口国消费和生产的环境影响,目前存在的一些环境关税政策,多是根据非歧视原则制定的。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国际协调,这些环境关税政策的实施造成了国外厂商的适应性问题,事实上构成了贸易歧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的开展。
我国在环境关税方面应采取的对策
目前,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环境关税作为与环境有关的贸易措施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使用。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仅经受着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困扰,也面临着来自于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威胁,开展环境关税的研究并采取相关措施已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一)积极参与制定有关环境关税的国际规范
环境关税政策措施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它可以影响国际贸易格局的调整,改变国际贸易利益在不同国家间的分配。实际上,国际上许多与贸易相关的环境问题的争端其产生根源就在于国家间在贸易利益分配上的冲突。对环境关税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它是一种贸易政策创新的层次上,更要从国家利益的战略高度来把握。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贸易竞争是一场关于贸易规则的斗争。
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应根据环境关税的经济性质和贸易效应,积极参与磋商和制定WTO关于环境关税的国际规范,进一步扩大在国际环保立法和贸易立法方面的影响,遏制“绿色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从而促进形成有利于我国的环境关税国际规则,以有效维护我国的环境权益和国家经济利益。我国应加强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环境关税上的合作,协调在环境关税上的立场,维护共同利益。同时也要共同对付一些发达国家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侵略”,阻止国际贸易中环境污染的不正当转移,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制定和实施环境关税制度
环境关税体现着关税的环境保护职能,环境关税的发展将会引发一场关税制度改革。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中的多数国家已确定环境保护思想在设计关税制度改革中的重要地位,并把涉及环境关税的结构性调整作为21世纪关税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许多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推行有关环境与资源保护方面的关税,以配合其他方面的政府政策,共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迄今为止,我国关税制度改革中还没有贯穿生态环境保护这一指导思想。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中,我国需要发挥关税的环境保护职能。我国应从现在做起,成立专门的部门开展这方面的调查研究。对国际贸易中的商品进行分类分级,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国内的研究和组织准备工作。还应注意根据环境关税的主要特征和贸易效应,开展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税制度改革,构建我国的环境关税制度,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