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大学生就业观念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简言之,就业率就是唐山学院的“金字招牌”。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的背后,是一系列扎实工作和优异数据给予的有力支撑。多年来,唐山学院在办学理念、专业设置、实践培养、招聘安排等方面,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考虑就业市场需求,着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收到良好效果。2014年,学院各系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新增机械、电子、商贸等就业基地18家;加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规范化建设,举办了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创业服务校园行”专题讲座、组织SYB创业培训等一系列就业创业培训及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从用人单位反馈情况看,92%认为该院毕业生专业知识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具有很好的发展潜力;85%认为该院毕业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获取知识和信息能力等职业素质优秀;83%认为该院毕业生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精神。
二、当代大学生就业方式的变化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式。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以既有条件为基础,确立发展方向,提供奋斗的方法和步骤。这可以把社会职业需求和个人职业理想、职业素质很好地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设计好成长之路。因此,将要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要扎实做足准备工作。首先,要认清自己的人生价值,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先有大目标,再完善小目标。其次,在做职业规划时,不能只给自己描绘美丽蓝图,一定要将现实客观因素考虑在内。例如,有些学生选择自主创业,一旦遇到风险,很多人无力承受失败和资金损失等后果。
2.保持就业渠道畅通,实现就业方式多元化。目前,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一般有学校推荐、熟人介绍、校园和社会招聘会、人才或就业网站、报考公务员、服务西部、三支一扶等。其中,比较热门的大概有四种:一是选择报考公务员和选调生。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工作较为稳定,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二是选择报考“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和“服务西部”志愿者。到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服务大众。三是选择自主创业。到农村发展特色农业、养殖业和旅游业等,或者在城市靠专业特长创建公司。四是选择参军入伍。既有不错的收入,还有锻炼成长的机会,选择退伍再就业又有政策倾斜。但是,报考公务员受专业、户籍、是否党员等多种因素限制,学校推荐岗位一般要求是学生干部或成绩突出者,这些只适用于少数人群。而对大多数毕业生来讲,网站和招聘会才是最主要的就业渠道,但这并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需求。
三、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的变化
依据当前的社会和经济形势,大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广大毕业生要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彻底摆脱落后的划分行业高低贵贱的陈旧观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先就业再择业,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创造一片天地。
1.就业群体定位的变化。过去,很多大学生把自己定位于“知识分子”,认为应从事比较体面的工作。随着形势的发展,现在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逐渐趋于理性,认为大学毕业后也是普通劳动者,工作平台适合就行。当然,从未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的大学生也占有一定比例。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不得不走向现实。
2.对薪水收入和福利等期望值的变化。调查数据显示,7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毕业后的底薪应在1000~3000元水平,22%的同学认为应在3000~5000元左右,6%的同学认为应在5000元以上,1%的认为在1000元以下也没有什么不能接受的。从整体看,价值定位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期望值过高和过低的7%的同学,并没有给自己一个合理定位,从而较难找到合适工作。
3.面对竞争时的态度选择上的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下,70%的人选择态度是努力改变,但还有30%的同学并没有调整好心态,回答将以听之任之的态度去面对,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
4.面对竞争寻找因素主动提升自我的选择变化。在自我认知方面,能否客观看待自己、正确认识不足是成长进步的基础和前提。统计数据显示,在谈到欠缺因素时,38%的同学认为自己承受压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有所欠缺;32%的同学反映自己的沟通协调能力需要提高;16%的同学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需要提升,还有14%的同学找出了很多个人因素,可见大部分同学能够看到不足,但更重要的是要积极地做出相应改进,不断克服缺点不足,提高综合能力。
篇2
[3] 长安大学招保卫要求硕士学历过英语六级[EB/OL]..
[4] 周立新.要对人才高消费行为说“不”[J].中国公务员,2000(3):6-7.
[5] 刘洁,李荃辉.人才高消费形成的原因、影响及对策[J].经济师,2007(9):19-20.
[6] 武毅英.转型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33.
[7] 武毅英,洪文建.劳动力市场分割视阈下的大学生就业流动[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3(3):15-26.
[8] 武毅英.高等教育经济学导论[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0.
[9] [美]马丁・特罗.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J]. 王香丽译.外国高等教育资料,1999(l):1-22.
[10] 张洪亚.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32―34.
[11] 刘宏伟,王晓璐.社会分层视角下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J].现代教育管理,2010(12):114―116.
[12] 陈永杰.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不流动[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3):81―89.
[13] 武毅英,王影.经济增长、高教发展与毕业生就业关系的定量分析[J].江苏高教,2005(4):118―120.
[14] 郭新华,吴融.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非一致性变动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2010(2):83―86.
[15] 叶爱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类型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80―104.
[16] 任艳青.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层次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2―59.
[17] 王小五.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教育审视与治理――基于科类结构调整的视野[D].厦门: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60.
[18] 张凌寒,王宏卫.大学生选择性失业与高校就业指导优化[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2005:47―49.
[19] 武毅英.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教育学审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121―124.
[20] 于洪霞.毕业生就业情况与高校专业调整――基于教育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12):59.
Analysis on the “Low-Level Job” Phenomenon under the “Transformation Theory” Sight
篇3
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应该随着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适度的调整
大学生择业时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裁判员等级、计算机与外语水平、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加,同时也是中学体育师资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需要,这也是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整个社会对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由此可见,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与外语水平、深厚的人文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是新时期中学体育师资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因此,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也应从注重技术知识的学习转向重视人自身内在能力的建设。当今社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的复合性人才,只懂一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一些相关、相近专业的知识,把眼界放得更宽更长远。要接纳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社会需要的优质人才。
二、加强改进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从主观上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先就业、再择业,鼓励提倡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
在现阶段,毕业生“自主择业”不等于“自由择业”,就业必须在国家就业政策规定的范围内有序进行。伴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尤其是师范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进入市场后的择业竞争日趋激烈,培养和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对于毕业生的成功就业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在推进就业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继续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构建合理的价值取向,把个人愿望与国家需要、与就业现实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自觉服务社会需要,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多渠道就业,鼓励他们自主创业,到能发挥自己能力和特长的岗位去建功立业。
三、高校要帮助学生积极实现自我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工作生活
从现实情况看,为数不少的体育教育毕业生走出校门,离开了熟悉的校园环境,置身于陌生的社会之中时,由于周边环境变了、条件变了、工作和生活变了,难以进入新的社会角色去获取一份满意的工作。为了使体育教育毕业生顺利的完成这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完成从一名大学生到教师的转变,这就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努力地从各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从而主动、积极地去了解社会、适应社会、适应工作、适应角色,完成自身校园化向社会化的转变。要帮助毕业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评价、自我定位意识,积极宣传国家有关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要帮助学生对就业形势和自身优势进行客观的分析,同时,帮助毕业生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的计划、乡村特岗教师计划、应征入伍等,到基层、到能发挥自身特长的地方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充实自我是谋求改变和发展的前提。
四、高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整个大学教育过程中
就业指导是学校重要的功能之一,就业指导应全员、全程、全面进行,将就业指导延伸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个方面。一年级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及专业状况,要切实抓好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要在科学分析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清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二年级着重抓就业观念和成才意识的教育培养;三年级注重在求职技巧的学习和日常的训练,并加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力度;四年级重点抓国家就业政策的学习,并为学生就业提供尽量可能丰富的就业信息。
五、期望值过高是许多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不能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从大学毕业生自身来说,应客观评价自我,务实就业
涉世不深、对社会缺乏了解、社会阅历少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普遍现象,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大多存在定位过高或超前、相互攀比现象等,这就势必影响到毕业生选择职业去向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当时高考的目的就是为了毕业能找份体育教师工作。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他在社会中的竞争,也直接决定着其所找工作的优势、待遇的高低。在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尤其要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应珍惜大学学习机会,合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并积极参加专业实践和科研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提高就业竞争力,实现优质就业。
当前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逐渐向综合能力的方向发展,这是今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也是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适应社会发展所必需的要求。所以,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应在加强专业素养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能力,增强自主意识,强化就业观念,充分了解社会的就业形势与环境。在客观的基础上评价自我,定位自身,对适合自己发展的生活空间作出客观、及时、准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很快的适应新的环境,取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成坤.高校构建新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4,(8):44-46.
篇4
与全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研究状况相比,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要相对少一些,研究方法和理论创新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已有的研究文献中,对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造成就业困难的成因分析和解决这一难题的措施和对策。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如新疆经济欠发达、高校扩招、就业制度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不够清晰等;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如自身素质不高、汉语水平较低、计算机技术不熟练、就业观念存在的问题等。还有一些文章从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方面结合起来,分析和研究造成就业困难的因素,并且给出可行性建议,就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自身出发,拿出相应的对策,采取相应的措施,共同解决这一难题。
1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成因的研究综述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李爽、安晓琴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与对策》(《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论证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汉语不过关、家庭经济条件差、就业观念守旧;宋锋华、张玉玲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证研究》(《新疆社会科学》,2007年05期)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路径分析软件Amos60分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个人能力、个人性格特征、个人期望,并就如何提高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水平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张允、居来提・司马义、徐晶晶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以新疆大学为调查对象,从就业目的、就业愿望、就业环境认知等十个方面反映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李刚、张伟的《信息时代下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基于塔里木大学的实证调查和分析》(《电子商务》,2011年第11期)对塔里木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如何解决信息时代下就业难问题提出了要求;邢利伟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调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2年第2-3期合刊)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建议加强引导,实现科学化,提高就业竞争力;帕孜来・马合木提、郭建伟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意向实证分析》(《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第13期)对新疆少数民族工科院校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意向、就业观念、择业标准上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綦群高、何建忠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对策分析》(《教育与职业》,2007年03期)一文结合新疆经济、社会和历史分析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客观原因;吐尔逊娜依・赛买提、阿孜古丽・阿不都拉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调查与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认为在就业实践教学中应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学业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循序渐进地开展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罗俊、蔡文伯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社会学解读》(《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基于社会学视角,从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和社会资本三方面分析了影响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阿不力克木・艾则孜、谭刚、麦买提・乌斯曼、阿力甫・那思尔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的现状及对策》(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目前疆内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内容缺陷和指导教师素质不高等问题,建议急需完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与服务工作机制。
2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的研究综述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题,改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不少专家和学者积极撰文,提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和措施,做出了有益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政府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潘岩红的《新疆木垒拓宽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门路》(《中国人事报》,2003-08-12)建议目前经济滞后和就业压力大的新疆木垒哈萨克自治县政府,创造条件,为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搭建广阔舞台;库来惜・阿不都拉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压力与调适》(《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一文通过对毕业生需求结构性矛盾较突出等问题的分析,建议毕业生要通过自我内在调适和高校就业主管部门的外在调适来减少少数民族大学生面临的择业压力;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第16期)认为在目前就业形势困难的情况下,政府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田华的《新疆高校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路径选择》(《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详细阐述了新疆高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当中应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古娜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政府作用研究》(新疆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扶持力度以及提出今后政府需要弥补的地方;陈小昆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新疆财经》,2011年第3期)认为要提高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比例,应借助政府行政手段,实施民汉合校,建立失业救助制度,完善就业保障机制等措施来扩大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空间。
22政府和市场双重主导下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贾友军、綦群高、王英姿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为解决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积极性,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体制、机制;王志刚的《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塔里木大学学报》2009年04期)详细阐明了政府和市场在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居来提、苏来曼的《基于市场、政府共同作用导向下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模式探讨》(《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探讨了以市场为导向现有就业模式,提出了政府和市场共同主导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新模式和新探索;辛萌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探析》(《现代企业教育》2012年第17期)一文以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找出问题,从政府和市场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和建议以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率。
23政府、高校、毕业生自身在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方面的研究综述海米提、热西旦、贾成军的《加强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认为应以西部大开发、构建和谐社会为契机,从政府、高校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等方面,来提升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措施和对策;刘会、刘艳的《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新疆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分析了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提出政府应更加重视,高校应积极联合企业进行就业教育,少数民族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三管齐下,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孙磊的《浅谈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对策》(《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提出应从政府、新疆当地各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三个方面综合起来,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孙嫱、王向然、朱娜、殷继明、杨圣敏的《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西北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在实地调研、掌握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从政府、用人单位、高校、学生个人几个不同层面,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现状、特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3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在各个领域内都取得了不少研究进展和成就。结合高校、社会企业和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能力,分别给出了建议和对策。有的学者针对某一重点进行详细、透彻研究;有的学者则注重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高校和毕业生自身的积极性,建议形成良性互动的就业机制,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1.1大学生彭凶卫观的内涵
对大学生就业观这一概念的阐述,包含三个内容:第一,大学生的就业观研究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包括全日制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大学生就业观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是大学生在读书学习和社会实践等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大学生彭凶仑观的内涵主要包括就业心理动机、就业理想、就业认知、就业价值取向、就业实现途径等方面。
1.2大学生就业观的联正
1.2.1时代性
大学生彭观的形成和发展,与时代的变化紧密相连。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的大学生开始有了自己选择职业的意识,80年代的大学生就业标准,第一位是社会地位,第二位是社会意义,第三位是发挥个人才能和报酬。90年代以后,大学生认为要在个人和社会两个价值之间寻找最佳结合点。21世纪的大学生则受市场经济竞争浪潮的影响,在双向选择之间寻找就业机会,同时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队伍愈加庞大。
1.2.2差异性
纵向看,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教育体制转变,大学生就业观也有较大落差,呈现出不同的差异性。从横向分析,大学生就业观因就业单,位分布的地域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学历层次不同、所学专业不同、男女性别不同而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1.2.3矛盾性
社会的发展强化了跨世纪青年的改革意识、竞争意识、风险意识等,但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在就业时往往表现出诸多的矛盾心理。既想主动竞争谋取理想职业自主择业,又担心竞争失败;既想去自己当老板一自主创业,又害怕遭受挫折;既想通过社会人际关系促就业关系就业,又害怕不正之风;既渴望早日工作又担心难以适应;即想满足生活需要、又想寻求利于个人发展空间。
1.3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因素
大学生就业观的特点和现状,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包括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其中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的因素为外部因素,来自大学生自身的因素为内部因素。
1.3.1外部因素
1.3.11社会因素
第一,社会上流行的价值观和社会舆论影响着他们的就业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第二,社会通过人际交往、人际关系以及权威知名人士的示范作用来影响当代大学生就业观。第三,社会习俗和才象统职业观念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中国传统文化实际上是一种政治、道德型文化,因而社会习俗和传统耳业观有着强调“学而优则仕”,这也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1.3.12高校因素。高校扩招和就业制度改革影响大学生的就业观。高校扩招造成毕业生高存量,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面对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方式,大学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更有部分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欠佳,容易出现问题。
1.3.13家庭因素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影响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父母通过言行、经验教习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二是父母参与大学生的就业过程,帮助子女获得理想职业。三是平时对父母依赖性很强的大学生,缺乏主见,在职业选择上乐于接受父母的选择和安排。
1.3.2内部因素
大学生自身因素是影响大学生就业观的内部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大学生自我定位不准,自我认知程度较低,特是与就业有关的专业倾向、个人兴趣等认识不足。另外,对环境认识不足以及心理素质较差,遇到困难和挫折,就会产生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尤其当代大学生以独生子女居多,他们是在家庭过多宠爱、照顾下长大的,有很强的优越感,缺乏人际交往的训练和艰苦环境的磨练,面对挫折和新环境自我调节能力不强,从而影响就业工作。
2践行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2.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大学生进行早期的就业观教育
就业观教育是我们高校要从早期就要着手教育的重点,也是全社会和家庭都应重视的问题。在新生一人学,我们就要开始进行就业工作动员,从早期向学生渗透正确的就业观,尤其从新生开始进行实践,增加社会阅历和实践能力,从而早期体会就业工作,做好就业准备。
2.2教育学生在就业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一是主动走出校门,参与市场竞争,争取用人单位的信任和支持。二是教育学生具备强烈的主动自荐意识,敢于和善于积极地推销自我、展现自我,沉着自信,树立自主自强、自我创新的就业观,这对毕业生顶利完成就业工作剥必要。三是主动完善自我,教育学生在校期间学习面试的着装艺术和语言表达等艺术,以便给用人单位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四是教育学生毕业后自己主动创业,主动开辟就业市场,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
2.3通过开展就业相关主题活动,提高就业储备意识
要通过举行就业工作总结研讨会和就业招聘会,将就业工作的宝贵经验及时反馈给在校的学生,如面试技巧的掌握,简历的制作,与用人单位的交流等。学院在2007年和2008年分别举行了就业招聘会,在校全体学生者惨与了这次招聘活动,目的是让学生早期与就业市场接触,第一时间储备就业相关资历,为就业做好铺垫02008年我院还举行了个人简历大赛,指导简历的重要性和关键点;另外,在2008级学生中广泛开展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全体学生都制定计划,规划大学四年如何度过,取得什么样成绩,将来拿什么找工作,找什么工作等。这些活动有利地促进了大学生就业工作。
2.4拓宽宣传渠道,增加就业影响度,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牢牢把握各种有利的宣传口径,作为广告效应,要通过各种国际和国内大赛的参赛资格,把握获奖的宣传效应,增加学校和学院的良好社会声誉,从而拓宽就业的信息渠道,为学生争取就业招聘信息,进一步增力目就业祛码。把握各种专业展览、论坛以及国际影展等大型活动的宣传途径,将专业优势凸显出来,赢得社会声誉和影响力。举办各种专题讲座,让学生大开眼界,满足对专业的渴望,同时为就业奠定基础。
2.5走出去,了解市场;引回来,借鉴经验
就业工作实现走出去一主动争取就业机会,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推荐学生,促进就业;引进来--邀请前来招聘、开办就业讲座,借鉴市场用人需求,合理培养人才。学院2009年的实习基地走访,更加结合金融危机后就业市场的不稳定等因素,了解单位的人事情况,分析艺术专业的就业前景和用人需求等现状,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就业工作。
2.6教学改革适应新的就业形势
要加决专业调整和教学改革,促进学校教育和劳动力市场接轨,教学中多增加实习实践的课程,延长实习时间,让学生充分锻炼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篇6
一、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的田野考察
人类学由最初以研究异民族及其文化为特色,随着人类学研究范围的推广,人们开始用同样的方法研究自身民族和文化。豫南??大学实际上就是研究者自身文化的所在地,研究者研究自身的文化与大学生就业。
(一)豫南??大学概况
豫南??大学是河南省重点建设的本科师范院校之一,坐落在信阳市贤山北麓、杆之滨,被誉为“河南省最美的校园”“中国最美的大学之一”。学校自1975年创建以来,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拥有河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和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是河南省本科高校中唯一连续两次获“全国文明单位”的高校。
(二)豫南??大学生源情况
2013年,学校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收本科生5 702人,其中,省外801人,省内4 901人;招生专业57个。生源成绩全部在该省二本分数线以上。新生报到率98.33%[1]。
(三)豫南??大学生就业现状
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 153人,获得毕业资格的学生5 079人,毕业率98.6%;授予学士学位的学生5 050人,学士学位授予率98%。2013年,学校应届毕业生5 153人,各专业参加考研并被录取的人数为1 066人,考研录取率20.68%。近年来,豫南??大学就业质量进一步优化,2013年,本科毕业生5 153人,初次就业人数3 146人,初次就业率达81.74%;考研录取率达20.68% [1]。
学校大力加强大学生自主创业平台建设,投入专项资金建设成1 500 m2的就业创业教育大厅和200m2高标准的创业孵化基地,全力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通过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度、设立大学生创业奖励基金、组织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举办创业指导系列讲座和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研究等措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二、豫南??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深描”
阐释人类学关注文化符号的破译和对文化行为的深描及阐释。《理性与文化之间》是典型的阐释人类学的深描之作,它有共时的研究,也有历史解读;它具有社区情境,也有理论范式。格尔兹强调:一种立场――土著的眼光,一种认知视野――地方性知识,一种符号手段――深描。深描注重描写的情境化,微观而深入,要求有长期的社区参与观察、历时和共时研究。基于人类学“深描”对高师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进行剖析。
(一)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
扩招带来的不仅是教学质量的下降,而且基础设施也跟不上。1999年,北大扩招致使宿舍紧张,有些学生需要自己解决住宿问题。2002年,北京教育委员会对50所学院做了一项调查,65%的学校由于教师资源短缺没有能力继续扩招,86%的学校是因为硬件的短缺和资金匮乏。
扩招后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他们面临的明显问题是工资低和就业难的问题。除就业的需求量巨大外,教学质量不断下降,各专业的设置和课程结构的安排不尽合理都是扩招带来的问题,而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则成为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高校扩招以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降低。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一样,而“自我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极重要的一个因素,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2]。缺乏特色的学校无法保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具有一定竞争实力的人才。如果教师仅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能力是相当有限的,不利于日后对其他学科知识的迁移,在以后的就业竞争中也不会占据优势。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社会发展需要的是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而高师院校传授的教学内容存在知识面不够宽广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等问题,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这样就不利于高师院校的毕业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
(三)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
当今大学生就业呈现出“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高师院校的毕业生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都想到条件好的县、市级学校就业,而不愿到乡镇、特别是村里教学。许多毕业生对工作和薪酬的期望值高,出现追求“大城市、大企业、薪资高、待遇好”的现象。尽管政府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的竞争是如此激烈,但只有较少的毕业生选择去人才需求量大的小企业中去就业。高师院校的教育学毕业生必须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毕业生必须客观地认识自我,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
(四)教师资格证“国考”带来的挑战
2013年9月3日,教育部宣布,2015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证实行“国考”将剥夺师范类学生原本能直接被认定教师资格的“免考权”,使其和非师范生一样统一纳入考试范围。只要拥有教师资格证就可以应聘教师岗位,使高师院校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三、高师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的对策思考
人类学功能主义认为,社会各部分就如自然和生理机能的各部分一样,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部分出问题都会对其他部分和整体产生影响。为了使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较顺利就业,基于地方高师院校大学生实际,需要采取依靠政府的扶持、学校的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自觉及其通力合作。
(一)完善自主择业制度和法规:基于国家的思考
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基本上是“双向选择、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已经基本失去其作用,但是自主择业配套的制度体系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出现了社会资本的替代制度真空,地方性法律法规往往带有区域保护主义,维护区域权益,用人单位钻法律漏洞,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等影响了社会的稳定。”[3]
当人力资源市场遇到一些人为的设置而进入壁垒,国家应该颁布和实施相应的法律进行有效干预和制止。2008 年1 月1 日实施的意在促进就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呈现出概念界定和判定标准不够清晰、法律责任和救济不够明确、实践性不强等问题。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在2015年4月得到修改,但还存在表述不够明确等问题,如第60条:“劳动行政部门应当对本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建立举报制度,受理对违反本法行为的举报,并及时予以核实处理。”只有国家规范相关就业法律法规,才能切实促进就业,实现教育公平。
(二)构建富有特色的培养模式:基于学校的思考
高师院校需要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可采取分流培养方案:一是培养部分“学术型人才”,鼓励和支持考研考博,以便利于学术的可持续发展;二是培养部分“师资型人才”,高师院校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为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奠定了知识基础;三是培养部分“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解决高师院校毕业生就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境遇的有效措施等。此外,分流培养应该是开设起步早、长期性、阶段性、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全程的职业动态。
学校特色的构建不能忽视与外校及企业的联合。学校应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本来就是为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等提供人才的基地。大四的实习生可以到与学校联系密切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另一方面便于加深企事业单位对学生的了解,为以后招聘奠定基础。
(三)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基于毕业生的思考
师范生毕业步入社会,寻求自己生存和发展空间应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正确的就业观念是指在就业之前要认真地衡量自己各方面的特点,衡量自己的综合素质有多高,衡量自己的专业知识有多少、实际操作能力有多强等,根据自身的实际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样不仅有助于提升自己应聘成功的概率,同时也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潜能。
师范生科学就业观的树立应做到:第一,师范生在学好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知识,积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努力拓展自己的见识和人际关系网。第二,基于严峻的就业形势,要善于抓住就业机会。一有机会就业就要珍惜,即使有些岗位不是自己非常满意的,但若这个岗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就应积极就业,为以后就业积蓄力量。第三,应积极主动择业和创业,敢于推销自己,树立流动就业观念,开展终身学习,具有就业竞争观念。此外,还应树立就业战略步骤,刚毕业缺乏就业资本就应“先就业”;积累一定的就业资本后实现“再择业”;就业资本成熟进行“创业”。三步走战略不仅能使毕业生摆脱“啃老”的尴尬,也是毕业生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保障,学校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条件,正确就业观念的树立是大学生充分就业的根本。
参考文献:
篇7
就业的涵义是对社会放出有益贡献的有偿劳动,而就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就业单位。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选择职业的技能及应对职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等学校都对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高校常规工作。但是无论从满足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范围或是工作效果上来讲都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和大学生们所期望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重视不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二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有局限性,开展就业指导的手段和工具匮乏。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课时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靛范化。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更新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进一步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重要的实施途径,是指导大学生确立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深刻理解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涵义,积极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以其将来抓住机会创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有稳定、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加强培养、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是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就业工作队伍的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全面负责上。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本环节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迫切。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实效。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要按“专家化”、“专业化”、“知识化”、“专职化”、“稳定化”来充实与调整,最终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
3.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同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更新择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择业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标准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对社会职业含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的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职业价值指向远大的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拓新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联系起来,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第三,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顺利就业。"
4.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就业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决不能只放在毕业阶段。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正确择业观念的树立,应该从他们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连续化,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一是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使每一位大学生知道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理想,树立远大学习目标;二是告诉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并付诸实践;指导学生形成就业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对“大学生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自荐材料”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肴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作好一个内容详实的个人自荐材料。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地安排就业指导的内容,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篇8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高等教育的规模越来越大。据统计,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86.6%,比2008届85.6%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87.5%低0.9个百分点。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30余万人,而往届未实现就业的也为数不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城镇新增劳动力1000万左右,下岗登记800万左右,农村向城镇转移劳动力1000万左右。这些数字显示,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依然十分严峻,就业率仍然有待提高。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和学校共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提高和稳定大学生就业率对于社会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
二、影响就业率的原因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
1.社会因素
(1)人口众多,劳动力规模庞大。根据国务院2004年发表的《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预测,未来20年,中国16岁以上人口将以年均550万的规模增长,到2020年劳动年龄人口总规模将达到9.4亿人。在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增长的同时,还有农村富裕劳动力的转移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特殊的国情使得就业环境日趋紧张。[2]
(2)大学扩招政策。大学扩招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作为短期的经济调节手段,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
(3)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尽完善,传统的人事制度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户籍、人员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一些规定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户籍制度制约着用人单位,使它们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大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甚至没有进人指标。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责权不清,就业政策相互冲突,许多毕业生就业政策难以实施。
(4)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以前,国有企业是我国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其生产经营还尚未走出困境,保持持续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压力,它们不可能拥有太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它们需要大学生但接收大学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5)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存在就业歧视。目前社会普遍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增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学历歧视,博士、研究生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不在考虑范围。事实上,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不相等的,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就业中,还存在着户籍、性别、经验等的歧视,尤其是女性要经历怀孕、生育和哺乳的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拒绝招收女性,这给女性求职带来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各地区需求毕业生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会多些,反之就很少。从各地就业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需求大,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较高,而在广大基层和西部需求的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上理工科相对比较好一些,而文科专业毕业生需求相对较少,造成文科就业率比较低。
2.学校方面
(1)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不符。高校为了追求办学的经济效益,增加热门专业和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规模,导致这些专业重复建设,而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紧跟市场的需求,加大调研力度,而导致培养出的学生不适应社会实际需求,严重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率。[2]
(2)就业指导不全面。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树立就业观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科学地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或者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就业指导老师业务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校时学习盲目,对自己没有长远的规划,综合能力不强,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3]
3.家庭方面
父母的认识观念传统保守,认为孩子大学毕业获得高学历后就能有高收入。而高校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又比较高,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大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偏见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大学生择业门槛很高,只有高待遇的工作才会考虑,而实际上自己又没有很强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浮躁不务实。[4]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增,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发展片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5]缺少对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的培养,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人才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很满意。
(2)择业观念陈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是大学生看重的重要指标,对广大基层与欠发达地方较少考虑。第二,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6]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看重国家编制单位,而较少考虑在工作中是否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以在国有单位工作,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收入工作,而不看重长远的发展。总体来说,毕业生期望在工资待遇高、稳定、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业,集中在非常少量的工作上,这样就加剧了择业难度。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稳定和提高大学业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1.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校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借鉴并引进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市场进行调研,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使课程有特色,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淘汰和增加专业,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新的、实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因此在课堂内除传授教学内容外,还要补充大量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注意扩展课程内容,能从理论的讲解延伸到应用领域,从一个专业联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行业渗透到另一个行业,进而开阔学生就业思路;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及时关注并检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部分课程章节让学生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就业面试时能展现出自信、沉稳的良好素质。[7]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指导,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一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大学各阶段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四年学习有收获,有目标,加快与就业市场接轨并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一年级,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的招考信息,并提供相应咨询。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就业后,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8]
4.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宽学生实践就业渠道
大、中小企业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和工作,而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和企业各取所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相结合。通过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畅通的渠道,培养更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观念,建立学校为主导,各系院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内声望高、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回母校举行座谈会并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掌握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提前向社会毕业生信息,及时把单位招聘毕业生信息公布,进行网上双向选择,使供需双方沟通更便捷,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9]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看重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侧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跟不上市场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践,不仅对以后的工作和环境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还能更好地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团队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得体,处理问题也更高效。只有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途径。高校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聘用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各年级进行分层次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创业型大学生再创造出更多的新行业和新岗位。[10]
7.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与西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以来,广大的基层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择业功利,选择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锻炼。降低期望值,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到西部和基层的工作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1]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edu.163.com/special/00293I4H/mycosjiuye.html.
[2]谭秀环.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工作研究,2010,(16):64.
[3]邵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立足于择业观念的转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6).
[4]李艳彦,等.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0,
(12):52.
[5]周文.如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J].宏观资讯,2007,(3):155-156.
[6]张明胜.当代大学生择业观浅探——以南京工业大学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5):74-75.
[7]徐伟,苏瑛.完善专业课教学环节提高就业率[J].中国科技信息,2006,(6):172-173.
[8]黄光许.当前形势下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几点建议[J].科技信息,2009,(23):495.
篇9
基金项目:防灾科技学院教研教改项目(2013B27);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11775023)
引言
就业力(employability)这一概念大约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又称做可雇佣能力[1,2]。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就业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变化的能力[3]。但是,不同发展时期,就业力的内涵和研究视角各异。从时间上划分,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业力主要关注下层民众的就业态度与形象,并有政府干预,以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到70年代,致力于政策层面的宏观研究;80年代,转移到公司或者组织层面,研究员工管理组织的弹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最优化使用;90年代直至现在,就业力研究主要集中在个人层面,如何提升个人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主要对象。
防灾科技学院是以防震减灾为特色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我院于2008年开始设立大学生创新项目以来,批准立项148项,目前已有63项通过验收,累计培养大学生达到500余人。为了研究和总结大学生创新项目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影响,对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并且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了侧重于就业和考研情况的问卷调查。大学生的核心就业力主要由四项能力构成: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寻找职业能力[4]。调查围绕对这四项能力的影响,进而分析对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作用。
1.对基本工作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量毕业生被“抛上社会”,虽然我国近几年总的就业岗位数量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但是,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越来越不乐观。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本科毕业生还是高职高专毕业生,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5]。这说明基本工作能力较低成为制约大学生就业和任职发展的主要原因。防灾科技学院作为新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工作能力,有多种途径,其中实践、实习活动尤为重要。大学生创新项目就是很好的实践活动。通过参加这项活动,尤其对那些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完成预期目标的学生来说,许多基本工作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为参加创新项目后,一些基本工作能力是否有提高的调查结果。
2.对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大学关键是要学会学习,即掌握一种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能力。部分大学生学习能力不强,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学生在参加创新项目时遇到的许多问题,跟学习能力低有关。例如,确定研究题目后,不知如何开始,即不懂研究流程或不掌握研究方法。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撰写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水平极低。造成以上现象跟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模式有很大关系。我国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只重视传授书本知识,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引导。
创新项目实际是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通过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系统的训练。参加创新项目的多为二、三年级的本科生,他们需要学习的课程很多,很多专业课程甚至公共课程正在开设或者还没有开设,相关知识还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体系,因此他们需要具有很强的独立学习、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调查发现:97.1%的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掌握了更规范的研究方法;百分之百的学生认为自己的文献搜索和阅读能力有提高;95.7%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论文写作技巧和规范有提高。许多教师反映,指导参加过创新项目学生的毕业论文,明显比指导其他学生容易且效果好。
3.对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包含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竞争的不断加剧,用人单位越来越认识到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性。学生对创新项目与就业、创业的关系调查情况。需要注意,我们调查的对象都已经毕业,并且都参加过创新项目,他们的认识与在校学生、与未参加创新项目学生的认识肯定有差异。可以看出,参加过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创新项目训练和就业、创业的关系密切。
调查发现,参加创新项目最重要的影响是唤起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国家、社会和学校都在提倡创新,大学生们虽然对这个词语很熟悉,但对它的理解很不到位,有很多认识上的误区。
4.寻找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多种能力的培养,来提高大学生的求职技能。我院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学生,普遍认为与求职相关的技能,如沟通能力、社交能力、心理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团队意识等等,均得到提高。并且一部分学生调整择业心态,改变了不合理的预期。14.3%的大学生认为参加创新项目后,自己的就业观念有很大改变,40.0%学生的就业观念有改变。一些学生还在参加完创新项目后,制定了清晰的、与自己能力、特长相匹配的职业生涯规划。
5.结论
综上,对参加创新项目的大学生来说,构成核心就业力的基本工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开拓创新能力和寻找职业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大学生创新项目是一个培养优秀创新人才的良好机会。对很多本科生来说,他们缺的正是这种机会,这是让他们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或是探求某项发现或发明的机会。大学生把握好这个机会能够最大程度地锻炼自己,丰富和充实自己宝贵的四年求学时光,为自己成才赢得更多就业机会。当然,我院的大学生创新项目也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相信通过不断完善项目运行管理机制,大学生创新项目在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为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篇10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等因素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率。
1.社会因素 (2)大学扩招政策。大学扩招教育改革政策的出台,作为短期的经济调节手段,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越来越趋近大众化。高校的连续扩招,导致教育质量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大学生整体素质下降,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
(3)大学生就业政策制度。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还不尽完善,传统的人事制度制约大学生顺利就业,户籍、人员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一些规定仍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毕业生就业的申报审批手续复杂,户籍制度制约着用人单位,使它们没有真正的用人自主权,在一些大城市非公有制企业甚至没有进人指标。毕业生就业工作没有明确的部门负责,责权不清,就业政策相互冲突,许多毕业生就业政策难以实施。
(4)国有企业吸纳毕业生能力有限。以前,国有企业是我国接收大学毕业生的主要力量。但目前,国有企业正处于转轨改制时期,其生产经营还尚未走出困境,保持持续增长的余地已经不大,再加上下岗职工的压力,它们不可能拥有太大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它们需要大学生但接收大学生的数量十分有限。
(5)用人单位用人不规范,存在就业歧视。目前社会普遍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层次增高。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学历歧视,博士、研究生抢手,本科生基本平衡,专科生不在考虑范围。事实上,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是不相等的,就业需要的是相关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就业中,还存在着户籍、性别、经验等的歧视,尤其是女性要经历怀孕、生育和哺乳的过程,一些用人单位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拒绝招收女性,这给女性求职带来很大的障碍,也造成了社会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
(6)各地区需求毕业生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接收毕业生的数量会多些,反之就很少。从各地就业需求来看,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需求大,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积极性较高,而在广大基层和西部需求的毕业生数量相对较少。在专业上理工科相对比较好一些,而文科专业毕业生需求相对较少,造成文科就业率比较低。
2.学校方面 (2)就业指导不全面。很多高校没有结合学生的年级特点进行系统全面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从入学起就逐步树立就业观念,制定出符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更科学地利用大学的宝贵时间;或者有的高校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单一,就业指导过程过短,就业指导老师业务水平不高。这就导致大学生在校时学习盲目,对自己没有长远的规划,综合能力不强,毕业时没有竞争优势。[3]
3.家庭方面
父母的认识观念传统保守,认为孩子大学毕业获得高学历后就能有高收入。而高校学生所需要的教育投资又比较高,对于家庭来说是一笔很大的负担,大学生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对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父母的偏见和家庭的经济压力,给大学生就业造成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和压力。使大学生择业门槛很高,只有高待遇的工作才会考虑,而实际上自己又没有很强的能力,这就造成了大学生择业时眼高手低,浮躁不务实。[4]
4.学生自身的原因
(1)综合素质不高。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生数量大增,导致了高校教育质量的下滑和基础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长期的应试教育,造成学生发展片面,过分注重专业知识,而忽视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5]缺少对自己的耐力、毅力等的培养,较少参加社会实践,社团活动,创业活动,勤工俭学活动和学生干部工作等,而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在就业市场上,复合型、双能型、创新型、外向型、经验丰富型、技能型和学习型人才较受用人单位欢迎,这些人才都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部分毕业生综合素质能力有所欠缺,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不很满意。
(2)择业观念陈旧。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就业期望值较高。当前的工作待遇、工作环境与发展前景是大学生看重的重要指标,对广大基层与欠发达地方较少考虑。第二,择业价值取向功利化。[6]择业过程中将物质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的标准,看重国家编制单位,而较少考虑在工作中是否发挥自己所学专长。以在国有单位工作,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讲求实惠的功利化择业倾向正影响着当代大学生,追求高收入工作,而不看重长远的发展。总体来说,毕业生期望在工资待遇高、稳定、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就业,集中在非常少量的工作上,这样就加剧了择业难度。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有效途径
稳定和提高大学业生就业率,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还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乃至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经济建设。 "
1.设置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
高校要主动适应大学生就业市场,借鉴并引进欧美国家高等教育中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计。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要围绕市场进行调研,研究社会发展和经济变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结合本地的特色研究,开设新专业。使课程有特色,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有计划地淘汰和增加专业,保证学生接受的知识是新的、实用的、能够适应社会需要。
2.改变传统教学内容与形式
高质量的教学保障了毕业生的高就业率。因此在课堂内除传授教学内容外,还要补充大量的实践教学,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学习,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能将课堂内学习的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更生动地掌握专业知识。同时还应注意扩展课程内容,能从理论的讲解延伸到应用领域,从一个专业联系到另一个专业,从一个行业渗透到另一个行业,进而开阔学生就业思路;改变教学形式,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通过获取相关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引导学生利用基本的科研方法和技术,真正地将科研应用到教学之中。学生的科学研究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一方面可以以课程论文形式及时关注并检查学生的研究结果,纠正研究中的错误,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老师可以将部分课程章节让学生来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牢固地掌握学习内容,且能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在就业面试时能展现出自信、沉稳的良好素质。[7]
3.加强就业指导力度
就业指导,也是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重要一部分。建立一支专业化和职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大学生提供有力的就业信息服务和帮助是很有必要的。就业指导老师要结合大学各阶段的特点,给予全方位的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大学生四年学习有收获,有目标,加快与就业市场接轨并获得理想的职业。大学一年级,主要给学生提供关于本专业的特点、现状、前景和职业方向指导;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我、了解自我,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与职业规划。大学二年级,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校社团文化活动及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等,实现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大学三年级,指导学生关注公务员、事业单位、公司的招考信息,并提供相应咨询。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与用人单位出现不必要的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大学四年级,对毕业生就业进行指导,及时了解、解决他们就业过程中面临的困难,提供必要的支持。就业后,及时调查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情况,对反馈信息进行归纳总结,为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提供参考。[8]
4.加强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广泛拓宽学生实践就业渠道
大、中小企业向高校提供实践岗位和工作,而学校又向企业输送大量的技术和人才。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广泛建立实训基地,让毕业生和企业各取所好,更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保证学生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的时间和质量,保证毕业设计、企业考核录用环节相结合。通过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与毕业生就业基地建设相结合,为毕业生择业开拓畅通的渠道,培养更多面向实际的应用型人才。树立全员参与就业工作的观念,建立学校为主导,各系院为基础,毕业班班主任负责的就业指导体制,充分发挥教师在行业内声望高、社会联系面广的优势,积极利用自己的影响,向社会推荐毕业生;充分利用校友资源,邀请他们回母校举行座谈会并对在校生进行就业指导,一方面可以分析总结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式方法,同时通过他们掌握其所在单位的用人需求信息。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站,提前向社会毕业生信息,及时把单位招聘毕业生信息公布,进行网上双向选择,使供需双方沟通更便捷,提高就业工作信息化程度。[9]
5.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实习
毕业生被用人单位录用,看重的不仅是扎实的专业知识,更侧重的是综合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很多大学生在校时,花大量的时间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忽略学习新事物的能力,跟不上市场社会的需要。社会实践对于大多学生来说有很大帮助,通过实践,不仅对以后的工作和环境有进一步的感性认识,还能更好地夯实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应用能力,培养沟通能力、团队配合意识和创新能力。有过实践经验的学生会更加自信,待人接物也更得体,处理问题也更高效。只有真正提高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6.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有力途径。高校可开设专门的创业教育课程,聘用理论知识和创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各年级进行分层次教育。通过创业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由创业型大学生再创造出更多的新行业和新岗位。[10]
7.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与西部就业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开发中西部战略以来,广大的基层和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急需人才。大学生要关注国家出台的“三支一扶计划”、“村官计划”等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避免盲目从众,择业功利,选择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去锻炼。降低期望值,调整心态,积极投身到西部和基层的工作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11]
参考文献: [2]谭秀环.试析大学生就业难及其应对策略[J].工作研究,2010,(16):64.
[3]邵妍.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应立足于择业观念的转变[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6).
篇11
一、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大学生就业选择薪水高、环境好、前景好和机遇多的城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某些大学生的就业观或者说是读书价值观未能与时俱进。我们的读书观里有着根深蒂固的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的思想。每一个孩子从儿时接收到的教育信息和潜在暗示都是指向地位、财富、荣耀等等,带有明显欲望色彩。孩子从三四岁或者更小的时候起就开始学习这个特长、那个特长,每天背的书包就像压在他们心头的物欲的巨石,背负起为“做人上人”的重担。这是影响大学生就业、求学观念的根本问题。
教育向城市倾斜。从教材选编、施教者培养方向、教学实施过程到教育效果评定,乃至人人都恐惧的高考及其他一些有关学历的考试,城市人口都占有着不可忽视的优势。很多学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内容等方面明显带有为城市服务的特点,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绝大多数也是以城市为指向的。农林水院校吸引学生的原因是费用低、分数低。不乐观的前景迫使学校开设一些与本校特色相去甚远的专业,最终,在这种氛围下成长、拥有这种知识结构的大学毕业生并不适合也不愿意到农村和偏远地区就业。这样,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拥挤在城市,甚至自愿在城市做个待业青年也不去农村需要的岗位。
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就业难的问题,调整价值观培养模式比调整专业和课程结构、改进就业方式、完善就业体系更重要。许多文章都对大学生就业观进行了调查、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态度”最成问题。
当代就业观认为,如果一个人能在发挥自己能力与才干,同时又能服务于社会的岗位(这一岗位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非固定的)上工作,就是就业。这是一种弹性而广泛的就业。较传统的刚性而狭义的就业具有更大的可变性、可容性和流动性。而择业是建立在就业的基础上,是指在几个就业方向中做出选择,这个选择指向就是其价值观念的体现。当前,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才市场的需求,都要求毕业生顺应潮流,重新认识、上学、求知的价值,正视各种职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新形势下,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
1,积极竞争的意识和健康平和的心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心态,敢于竞争,变被动为主动。全国每年要有几百万的大学毕业生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内集中实现就业,这对每一个毕业生来说都存在着一定的压力。如果没有积极的竞争意识,不把外在的压力转化为内在的动力,没有主动竞争的思想准备和积极参与应聘的行为,显然是难以顺利就业的。
大学生就业要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更应该有个平和的心态,不必急功近利和要求很高的待遇,这种做法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作为求职者到底是追求高工资,还是追求个人发展的机会,用人单位很容易就能看出来。应届毕业生一定要认真对待选择的第一个岗位,顺利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角色转换。大学生特别容易走自信乃至自傲的极端,在稍遇挫折后便走向自卑乃至自弃的极端。在竞争中要努力做最强的,但并不一定是现实中最强的,竞争就意味着有成功也有失败,大学生要注意培养自己平和心度,提高遭受挫折后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失败要认真分析原因,调整择业目标,鼓足勇气,争取新的机会。竞争成功更要平和冷静,且不可骄傲自满。
2、健全高尚的人格和多向流动的选择
大学生不仅要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自觉追求社会理想,而且也应按照自己的理想能动地改造主观世界。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大学生更应该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去勇敢地接受生活的挑战。在就业的过程中,大学生更应该讲诚信。大学生应该坚持并努力维护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不要尔虞我诈、相互低毁、弄虚作假。大学生要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诚实守信,凭自身的实力,并运用恰当的竞争策略和技巧去争取理想的岗位。
大学生要打破一步到位、终身不变的就业观,改变将稳定作为生活第一要求的人生观。在市场经济时代,一次就业定终身的心理是就业的最大障碍。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方式是流动,市场经济配置人力资源的特征是流动,资金、商品要流动,人力资源也同样要流动,因此也为人们提供了独立发展的空间。毕业生不必急于在短时间内找一个固定的“铁饭碗”,而要学会在流动中求生存求发展。随着人事制度的不断完善,为毕业生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近年来,一部分毕业生,特别是部分专科毕业生,不再强求找一个固定的就业单位,而是毕业时将户口迁回生源地,把档案托管在工作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哪里找到岗位就在哪里就业,这也为人才的流动提供了方便。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选择自主权,同时也难免出现毕业生想去的单位进不去,用人单位想要的毕业生要不来的现象。因此,每年全国一百多万毕业生,其中有少数毕业生一时落实不到岗位是很正常的现象。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暂时性待业,大学生都应该正确对待,必须适应新的情况,在观念上做出相应的调整。
三、自主创业的魄力和终身学习的精神
自主创业是指毕业生不参加传统意义上的就业,通过采取单干、合伙创业等方式,创办公司或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科技服务以及其他经营活动来创造就业岗位,并依法获得劳动报酬的就业方式。自主创业给最具创造力和活力的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和深造的“创新之路”。诚然,自主创业具有一定的风险,但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高等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自主创业将是一个必然趋势。国家提倡发展私营经济,鼓励自主创业。而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就更应该成为自主创业、努力创造就业岗位的领头羊。
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乃至以后的职业生涯中,必须牢固地确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这是因为,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现代职业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大学毕业生必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将会被社会无情地淘汰。大学教育固然重要,但毕竟只是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阶段。大学毕业之后的延伸学习和重新学习,对于选择及重新选择职业岗位和取得职业成就,无疑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服务基层的责任和投身农村的观念
农村是广阔的天地,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农村的现代化,“科教兴国”的战略,不能不包括“科教兴农”。近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迫切需要大量优秀毕业生投身于农村的广阔天地,传播星火科技,带领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农村的广阔天地也为大学毕业生施展才华、实现理想创造了条件。如果毕业生只是留在城市就业,那么,就业的路子会越走越窄。从现实和发展上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既不能只靠城市生源,更不能仅在城市就业。农村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了,也需要并能容纳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具有创业精神和创业技能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求职,更有可能成为新的工作岗位的创造者。黑龙江省提出的“村村大学生计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为高校毕业生拓宽就业面提供了政策支持。
篇12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问题
据教育部的最新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总共才145万人,到2008年就达532万人,预计2009年加入求职大军的毕业生总数将达59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着空前压力。严峻的就业形势要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一定要根据社会需求,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点和能力优势。然而,从目前就业过程来看,大学生就业依然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就业观念有待改进。就业难既有岗位不足等客观原因,也有就业观念错误等主观原因。从实际情况来看,有相当部分大学生存在挑剔工种、岗位、地域的行为,一味追求沿海等经济发达城市或高层次岗位。有的则乡土意识过于浓厚,不愿离开家乡,还有的学生过份信赖家长,有“等、靠、要”的心理。二是部分大学生缺乏长远眼光,没有进行必要的职业规划,职业目标不明确、定位不准确,对就业缺乏充分认识,对求职的基本方法和知识没有较好掌握,在真正进行工作岗位选择时就会茫然失措、无从下手。三是大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往往重理论、轻实践,疏于实践锻炼,实践操作能力较差,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和经验积累,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和岗位需求。四是心理素质不佳,每个人在求职过程中难免都会碰到一些挫折,有的学生忽视就业过程可能存在的困难,在问题和困境面前,消极抱怨、失去信心,客观上大大增加了就业难度。
二、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的角色缺位
(一)队伍缺位
大学生就业现状,要求高校必须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提供人员和队伍保障。但从大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辅导员队伍建设明显缺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不少高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重视不够,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远远超过1,200,辅导员的工作负荷大大超出了工作标准,二是辅导员新老交替缺乏制度保障,老辅导员经验丰富但知识结构单一,新辅导员有热情却缺乏就业理论指导,专兼职结合使得辅导员队伍良莠不齐,而频繁更换辅导员又导致工作缺乏连续性,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就业指导体系,三是辅导员队伍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队伍素质参差不齐,无论是在占有信息方面,还是在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二)职能缺位
对于辅导员工作职能。许多高校没有一个准确定位,辅导员在工作中必须面对大量的操作性和常规性的工作,整日陷入事务性工作当中,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把自己定位为“消防员”、“全职保姆”。其实,辅导员不仅要教育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而且要管理学生的生活、心理等方方面面的事情,一针一线,大到生病住院,无所不相关。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不可能是无所不能的全才,按照科学的规律,一个人同时承担这么多项的工作,是不可能把工作做好。这种工作模式已经超出了其职能范围,也弱化了辅导员就业指导的角色职能,导致他们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只能“临阵磨枪”,难以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知识缺位
就业指导工作不仅要求辅导员有强烈的责任心,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学生的特点和长处,而且还对辅导员的知识体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辅导员要对教育、经济、管理、心理等多种学科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较好地把握国家有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等等。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工作阅历相对不足,缺乏必要的就业知识、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在指导学生就业时,指导形式和内容比较单一,注重强调学生的考研、考证、提高自身素质等内容,忽视了学生正确择业观的引导、职业价值观的确立了国家就业形势分析等重要内容。他们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有的学生不能正确了解自我需求,盲目签约和解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供给”和“需求”相脱节,造成“有业无人就,有人难就业”的尴尬现状。
三、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缺位的主要原因
(一)来自辅导员自身的原因
一方面,就业指导是一门综合性而且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许多辅导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缺乏针对性和科学性,不能很好满足学生的需要。另一方面,部分辅导员工作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经历过求职过程,无法体会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求职就业的艰辛。他们片面地认为就业工作仅仅局限于宣传就业政策、收发就业协议书等简单工作,不能有效地指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个性化的指导,致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时一片茫然。
(二)来自高校内部的原因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体制的改革,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从传统的毕业分配向就业指导转变。有的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变化显然认识不够,没有把就业指导工作当成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认为只是学生毕业前几个月的工作,导致高校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大多集中在即将毕业的学生中开展,有的高校频繁更换辅导员,新辅导员对学生了解往往需从头开始,很难形成从入学到就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这些都导致辅导员就业指导专业化水平不高。
四、当好“四员”。正确找准角色定位
(一)培养健康就业心理,当好“卫生员”
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于大学生就业和成才至关重要。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大学生就业求职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困惑越来越多,心理问题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的一大难题,辅导员必须针对这种现状,掌握相应的心理知识,成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辅导员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毕业生,尊重其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进行心理调适,使毕业生客观地认识自己,矫正失衡心理,消除不良情绪,做好步人职场的心理准备。毕业生在整个求职过程中,最常见的心理问题是由自负导致的自卑。这是由于毕业生制定求职目标时,没有正确评价自己。当个人目标与现实需求存在较大落差时,就会产生自卑心理、焦虑怯懦心理,甚至导致自暴自弃的想法,辅导员应该为这部分毕业生提供比较专业的心理咨询,引导他们走出心理误区,完善择业心理,实现成功就业。
(二)建立指导互动机制,当好“联络员”
辅导员身处学生工作第一线,是维系学校与学生正常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是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在就业指导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联系校就业指导中心与学生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就业指导互动机制。这种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要根据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安排部署,积极宣传和贯彻毕业生就业方针和政策,进一步确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使毕业生做到“熟悉政策、了解市场、参与竞争、诚信就业”,要及时准确地向学生传达校就业指导中心的各项招聘信息,使学生能更快了解就业市场信息和更全面、更有钴对性地接受就业指导。另一方面,要及时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反馈学生的需求、动向以及就业方面问题,使他们根据学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加强分类指导。同时,要对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跟踪调查,并向校就业指导中心实时反馈,以便总结工作经验,改进自身工作。
(三)进行有效就业指导,当好“指导员”
篇13
一、辅导员开展就业指导工作的优势
1.辅导员角色有利于和大学生沟通交流。
首先,高校辅导员通常是由刚刚毕业的高校年轻教师担任的,其年龄阅历与大学生比较接近,容易交流沟通。其次,由于辅导员与大学生朝夕相处,工作内容涉及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经过长时间接触,与大学生彼此之间容易沟通理解,建立深厚友谊,有利于走进大学生,赢得信任,可以更多地以朋友的身份进行交流沟通。对于大学生在职业规划、求职择业过程中遇到的情绪波动或心理障碍,辅导员容易凭借角色优势,本着关心和爱护的原则,利用掌握的有关知识和资料与大学生本人进行沟通,帮助大学生进行客观分析,解决困难。
2.辅导员参与就业指导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处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工作内容涵盖大学生在校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大学生相处时间相对较长。由于特殊的工作性质,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分析,辅民员可以做到对每个大学生的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有利于他们根据各个大学生的特点,开展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大学生们自身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制定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综合素质,掌握求职技巧,提高就业竞争力,转变就业观念,顺利实现就业,有利于增强工作的针对性。
3.将就业指导融入日常生活,增强就业指导的时效性。
就业问题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密切关注的问题,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日常教育管理中,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对就业的认识,提高就业指导工作效率,引导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以良好心态就业。辅导员在开展工作过程中,可以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落脚点,激励大学生的学习上进心,将就业指导工作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之中,也有助于增强就业指导的时效性。
二、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
1.辅导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辅导员普遍比较年轻,有些是直接从学校毕业就走向岗位,缺乏工作经验。他们只能从网络、书本等渠道,了解掌握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从而无法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就业指导。他们缺乏社会阅历、就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而且在面对实际困难时,指导形式和内容过于单一,同时也无法充分调动和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不了大学生的需要。加之现今就业形势的不容乐观,辅导员自身的素质更有待提高。
2.辅导员对就业指导工作的认识不足。
面对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的形势,大多数辅导员都很清楚就业的重要性,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辅导员把就业指导当作身边或身外事,没有和自身岗位职责相结合,把提高就业率看作唯一目标,不去深层次思考,能够做的也就是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举办求职技巧讲座等,而忽略了在日常工作中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转变就业观念,端正就业态度,调整就业预期,把握就业形势,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等。
3.辅导员工作职责不明,缺乏针对性和连续性。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下,就业指导已经成为社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面临的问题。而目前许多高校从事就业工作的辅导员,不仅要承担就业指导工作,而且要应对大量常规性的工作,如宿舍管理、大学生资助、党团建设等,有的辅导员甚至还承担教学和科研等其他教学任务,工作繁重,无法投入足够时间和精力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就业指导的全程化,影响了就业工作的连续性。另外,由于辅导员也面临职称的评定、岗位的调换和新老交替,没有形成固定的保障体系,使辅导员队伍不稳定,有的辅导员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又面临换岗和工作任务的重新分配,导致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降低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时效性。 三、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措施
1.树立学习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
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只有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生活辅导和成才向导,才能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因此,学校应为辅导员多创造一些机会,如健全学习机制,丰富辅导员就业指导知识,提高就业指导能力,从而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各个高校可邀请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学者给辅导员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知识的专题辅导;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批选送辅导员参加就业指导相关培训,特别是参加职业指导师资格考试的相关培训并争取取得资格证书,从而提高自身就业指导工作的能力,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
2.明确辅导员工作职责,健全考核制度。
为了稳定就业指导队伍,既要尊重辅导员劳动成果,又要奖惩分明。对于高校辅导员要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对于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业绩突出的辅导员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每年定期开展就业评比,不仅仅对各系进行评比,更可以设立如就业指导先进个人、优秀就业工作者等奖项,在职务晋升、职称评定、待遇等方面考虑辅导员特殊的工作性质和工作表现,给予一定的优惠性政策,从而保证辅导员自身利益,增强辅导员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3.分层次有针对性开展各种就业教育与指导工作。
就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而言,就业指导工作逐渐成为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所以作为就业指导工作主力军的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时必须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意识,着眼于各个年级大学生的特点,针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各种表现设定目标。一年级主要开展强化专业教育,以一年级大学生刚刚入校时的迷茫心理为基石,指导他们适应和规划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在逐渐发现和了解自己性格、兴趣和特长的同时,结合所学专业,拟定自己大学生活的蓝图,为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以及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二年级开始就应侧重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教育、职业定向教育,就业观念的引导、就业心理素质的指导、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等教育,通过掌握大学生思想情绪的变化,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就业心理素质。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各项实践活动,拓宽知识面,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同时还要适时开展有关就业技巧的讲座和就业方法的各种培训。三年级侧重于职业定向指导,通过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对大学生加强就业形势、就业政策的宣传教育。四年级侧重于择业技巧指导,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到艰苦地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
4.采取正确就业指导方法,增加就业指导工作方法的多样性。
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局限于书本的知识,而是需要运用多种多样的就业指导方法。辅导员要做到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和创新工作方式。首先,辅导员应当重视就业指导课的内容,结合大学生的就业兴趣点和关注点,合理设计课堂内容,真正发挥就业指导课的作用。其次,做好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需求,建立大学生就业信息库,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最后,辅导员要做好各种就业信息的收集和传递工作,主动到相关的用人单位去,与用人单位建立实习基地。通过邀请校友回校访问,为大学生提供成功的就业或创业经验,还可以通过举办模拟招聘会,让同学们真正体验面试的全过程。辅导员可以通过开设QQ群、公共邮箱、飞信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及时性有效的就业指导。此外,辅导员也可以根据大学生个性特点,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总之,高校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政策性强、责任重大,作为就业指导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对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就业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提高他们的就业指导各方面的能力,对深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