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女性社会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二)城市所引发的女性问题
城市化必定是把双刃剑,女性在城市中有了更广阔的生活空间,女权意识不断觉醒,但是与此同时城市化也发现了一些女性问题,使女性生活的部分方面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恶化,甚至使部分女性陷入困境。城市化的发展过程当中,女性并不是必定的受益者。在低端劳动力市场,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来自乡村的女性移民身体健壮、易于管理、工资水平低等特点使其相对于城市固有女性居民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是也伴随着一定的代价:健康问题、推迟婚姻等。
(三)性别歧视与城市化过程中女性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性别歧视意味着不同的性别所拥有的待遇是有差异的。为了消除性别歧视,使女性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社会地位和社会权利,我们应在城市化发展中加入性别视角。女性在社会中的弱势地位,使她们往往对城市的一些问题更加敏感,更容易体会到城市社会的规划和管理中不合理、不人性化的地方。但是由于适当途径的缺乏,城市管理者接收不到她们合理的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学术界普遍认为,城市发展的最大障碍就是管理不善,而非财政资源、技术缺乏等原因。城市的规划和管理过程中加入性别视角,就会弱化不平等这样的道德问题,而且能更加全面地吸收接纳全体市民,特别是女性市民对城市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二、城市女性的生活空间
(一)传统(古代)城市中女性空间的特点
在女性社会很低的传统社会,我们在大街小巷很少看到女性的身影,因为世俗的束缚,不允许她们出现在公共场合,她们日常的活动范围基本只能在家中,甚至在家中的一些区域也是她们不能涉足的。在中国传统的居住设计中这一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在中国传统住宅中男女有各自的活动范围和区域,前堂后室,以“中门”为界,而“前堂”往往是女性不能涉足之地。这种格局看似保护妇女,事实上限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和人身自由,使女性完全脱离了社会生活。
篇2
劳动力市场同样受“供需关系”的掌控,但现行中国显然是劳动力的买方市场,雇主的价值、偏好将导致不同的市场结果。学者赵耀对雇主雇佣行为调查表明,劳动力市场上的歧视是存在的,一些雇主坚持不选择女性,认为女性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生育和照顾家庭会影响工作和加大支出成本,75.6%的调查者“同意”或“很同意”这种观点。还有部分对雇主对女性未来发展的适应性、工作内容和岗位变动的应变性表示担忧。
我国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性别歧视现象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女性人口就业率较低、下岗失业比重大和职业报酬差距大。虽然每年的调查结果有所变动,总体状况没有明显改善。经济学、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都非常深入地研究了职业性别歧视,社会学以独特的视角弥补了经济学纯理性考量的缺陷,且非常有解释力。
一、社会学理论的解释
1.女性劳动就业中的角色期待。大多数学者认为,在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性别意识的强化以及对男女两性在家庭和社会中不同角色的期望是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之一,不仅影响到女性是否参与劳动力市场的决策,而且决定了女性进入劳动力市场后的职业选择,也会影响雇主的招聘行为。
2.个人偏见理论。该理论是由贝尔克(Becker)创立,是在“身心不悦”的基础上建立的,用贝尔克的话说就是,“如果某个人具有歧视的偏好”,那么他就乐于以某一群体替代另一群体并为此支付某种费用。他认为,这种偏见来自雇主、雇员、顾客三个方面。(1)雇主歧视。假设一些雇主对一部分人具有主观的偏爱或对另一部分人具有嫌恶情绪,而与其技能无关。如一部分男性雇主对女性雇员抱有偏见,即使女性与男性有相同的劳动生产率,他们也只愿雇佣男性,除非女性雇员和男性雇员之间的工资差别大到足以抵消对女性的偏见的程度,才会雇佣女性。(2)雇员歧视。这与工作职位的竞争、工作中的磨擦、人们对民族、种族、性别、年龄、健康等的认识的不同有关。例如,大多数白人对有色人种持有偏见,有些男性雇员不愿接受女上司的领导,或者有些人不愿跟老年人、残疾人一起工作,即使他们能够胜任。(3)顾客歧视。顾客有时对被服务的对象也会有偏见。如外科医生、机械工程师、司机顾客喜欢男性提供的服务;护士、导游、空中小姐,顾客喜欢女性提供的服务。
3.互动理论。斯坦福大学的理姬薇 (ceciliaL.Ridgeway)教授于1997年在解释两性职业和报酬不平等的问题时提出这一理论,她认为,人们生活在互动的交往中,在求职、应聘、面试时都会有直接和间接的互动。基于性别的显著差异,互动过程形成了男性和女性不同的地位信心。在男性优于女性,更胜任工作的观念影响下,造成具有与男性同等能力的女性对自我的期望不同。同时,男性利用占据权威位置的机会,故意忽视或消除对他们不利的因素以维护他们的利益,使得女性很难改变这种状况。评价职业报酬时,人们通常较少选择异性参照群体,更多的采用与同等任职资历的、同样性别的人相比较的方法。这种通行参照群体的选择,导致社会网络的同性化和职业性别隔离。
4.激进女权主义的自行就业观点。激进女权主义从强调私生活领域的问题出发,认为女性在社会劳动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主要根源在于她们在性和生育方面受男性控制,不能自主。因此他们提供的战略便是使女性与男性分离,鼓励女性去创建自己的产业,如商店、银行、企业、饭店、医院、书店等,以做到自行就业,免受社会就业市场的性别歧视。 转贴于
二、消除职业性别歧视的社会政策建设
1.公共政策的大力支持。一些发达国家为促进女性就业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值得借鉴,包括职业教育和培训政策、失业保险政策、职业介绍和指导政策、公共就业工程等政策。美国(“一揽子职业中心”)、法国设立专门机构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很多发达国家积极介入女性就业,财政拨款补贴公立职业介绍所,为妇女就业和企业用人提供免费服务;大力兴办公共工程,为妇女提供就业岗位;鼓励女性自主创业,制订了明确的支持政策,这方面美国和欧盟都走在前列,取得显著成效。
2.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第一,我国社会需要制订《反就业歧视法》,依靠法律的强制来保证女性获得与男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实现同工同酬;当前,不少中小私营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不缴纳包括生育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的行为,严重损害女性劳动者,法律要制定细则予以纠正。第二,女性承担着生育和照顾家庭两大社会责任,女工生育保险应尽快转变为社会统筹,实现企业的成本向社会转移,由社会来承担妇女生育哺乳费用以及生育保险金。第三,应该健全和完善女性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长期失业和下岗的女性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各级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学习发达国家经验,积极帮助她们寻找就业机会,开展再就业服务,把保障和服务结合起来。第四,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对象应包括各种类型的女性从业人员,使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能够惠及所有女性,提高三条保障线的救助水平和力度,使失业女性的贫困状态能够得到缓解直至消除。
参考文献
[1]赵耀.中国劳动力市场雇佣歧视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77.
篇3
随着女性(妇女)问题研究、社会性别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高校新开设的课程中,女性学类课程(包括社会性别学类课程)开始得到关注。近二十年来,开设女性社会学相关课程的高校日益增多,以其“女性内容、女性视角、社会性别视角”等三大特征,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的女性社会学正在成长之中。“到2003年6月,据不完全统计,开设与女性社会学相关的本科生课程和设立硕士生专业方向的大专院校已达十六所左右”(王金玲)。现在的统计,将会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女性学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由课程的开设期发展到建设期。那么,如何进行女性学课程建设,使女性学课程主流化、具有生命力,是每个开设女性学课程者所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仅以女性学课程一个样本的本土经验,即笔者所开设的女性学课程为例,对女性学课程建设予以解读和思考。
一、从女性到社会性别
(一)开设一门讲女性的课程
每一个从事社会性别研究的人都知道行动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最重要的行动就是开设课程,通过课程教学传播知识理念。那么,女性学课程讲什么,在女性研究边缘化的背景下,既是一个内容框架问题,也是一个方法策略问题,更是一个课程自身发展的过程。同许多高校一样,我们的女性学课程也是以讲“女性是什么,女性什么样,女性怎么样,女性如何发展”为内在逻辑和主要内容的“女性学概论”为起点。教学目的与教学目标定位于:掌握女性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性别平等意识和性别敏感,主要是一种女性的性别敏感;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分析人的生存与发展、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领域,从法律、政策和制度等多层面解决现实中的女性问题。教学内容以“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女性”为指向,力求“使学生知道女性由于共同的生理特征,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在社会演进中又面临着共同的议题;了解女性社会学的内容、研究对象与意义;认识女性的本质与特征,掌握研究女性社会学的方法,并探寻女性生存与发展的特殊性,展望女性的未来与发展”。这样的课程内容给大学讲坛带来了“新鲜”感。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在开设女性学课程的初期,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带着疑惑和好奇来听课的。授课中,虽然也涉及社会性别,但仅仅是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内容。现在回头看,当时讲得还很肤浅,但毕竟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是开创性的一步。
(二)引入社会性别理论与方法
随着社会性别理论研究的深入,特别是笔者参加了美国密西根大学一上海复旦大学举办的社会性别博士课程班的学习,系统学习了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社会性别意识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性别的自觉在逐渐养成,使女性学课程具有了社会性别意识。授课的关注点、教学目的、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和社会性别理论方法的传授。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起关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研究方法;通过个人经验,阅读,理解、分析和反思社会性别的建构过程,反思和批判社会中社会性别现象,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社会性别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使课程对学生具有普适性,具有吸引力,并吸引更多的教师加入到课程中来,在开设两轮“女性学”之后,将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主要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和分析社会性别,了解社会性别的基本方法、社会性别的基本理论;从身体和认同的角度分析社会性别构建的过程,分析社会性别视角中的性别问题等。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定位于:使学生能够掌握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视角,并能运用社会性别的方法和视角认识女性,观察和思考城市社会、城市发展;了解和认识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了解和认识女性在城市发展中的状况、作用、地位以及面临的问题;能够运用社会性别的理论和视角分析和阐释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性;能够反映在城市发展中“女性群体”的特征和具有典型性、规律性的事件;能够将与课程讲授所涉及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
随之带来的效果是,不仅是学生的听课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而且听课学生的性别比也发生很大变化,从男生寥寥无几,到男女生基本持平。另外,人数有了翻倍增长,从最初的三四十人,到现在的近二百人,来自学校多个专业,获得了普遍认同。
从讲女性到引入社会性别的理论与方法,不仅仅是内容的变化。更主要的是一种跨越,找到了女性学支撑的根基与本质、根本价值取向与意义。
二、从个人到团队
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是学科建设的三大要素,其中,课程建设是前提,教材建设是基础,队伍建设是关键,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女性学亦然。特别是对于女性学这样一个非“应用”性的、跨学科的新兴学科,加强学科建设、整合资源显得特别重要。
课程建设,需要一个课程群的支撑,而这个课程群的后面是一群人,是一个团队,需要有足够的人在讲这门课,一批人进入这个领域。悉数那些成熟、发展的课程,都有一个团队在支撑和经营,全国女性学课程建设发展的实践也是如此。女性学课程开设过程不仅仅是女性知识传播过程,更是女性学的探索创新过程,其中包括课程团队的建设,女性学课程建设需要团队的力量去推动。
从宏观上讲,一方面女性学团队建设应是跨国界的学科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女性学课程的发展已从中受益;另一方面是本土团队的构建,省际、校际间的合作,组织、形成合力进行整体推进。当然所有这些需要落实到具体的学校之中。如前所述,由于女性学还是一个新兴专业,在学科目录中还没有被列入,女性学师资还寥寥无几,要建设女性学的课程团队,需要加强校内各专业间的资源整合。 转贴于
笔者做法是,首先在2003年初成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当时我校还是一个单一法学专业的院校,开设女性学课程缺少专业学科基础,通过组建女性研究中心,将我校热心于女性研究的人员组织起来,通过开展讲座、课题研究、学术沙龙等活动,进行社会性别的熏陶和培训,形成了我校最早的女性研究骨干队伍,为以后课程的开设做了铺垫。在成立女性研究中心之初,就将“女性研究的团队建设,推动女性学学科建设”作为本中心的一个主旨。不久,便申请开设了“女性学”公共选修课。当时讲授这门课的只有我一个人,女性学在校园中的知者也为寥寥。随着我校社会学系的建立,使女性研究队伍得到了扩大,形成了以社会学专业为依托的女性研究中心。为了使更多的教师进入女性学课程中,使女性学课程具有开放性、容纳性特点,将原“女性学”课程名称改为“女性与城市发展”。这样,一个以社会学系教师为主,包括城市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传播学、犯罪学等多种专业背景构成的课程团队基本形成。课程以专题的形式,以女性、城市发展为主题、为链接,运用社会性别的视角讲授和探讨女性与城市发展的相关问题。于是一个个鲜活的各具特色的专题产生了:“城市女性发展新空间”、“大众传媒构建中的城市女性”、“海派文化中的城市女性”、“城市女性心理调适”、“城市女性犯罪问题研究”、“西方女性与城市发展”、“女性成才与女性发展”等,讲授这些课程的都是具有教授职称或博士学位的教师,是各个专业中的精英。在发挥每个人优势和特长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在每一个专题中,教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专长,把自己最有研究的部分在“女性与城市社会”这个主题下展现出来,内容丰富,知识含量高,视野开阔,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有广泛的适应性,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认同。在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中声誉极佳,也使授课教师备受鼓舞。
目前,这门课程日趋成熟,已经形成了一支稳定、高质量的女性学教学团队。
三、从知识传授到价值认同
篇4
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观点
美国社会学家默顿在上个世纪30年代开创了科学社会学,默顿学派也因此代表了科学社会学的经典学派。经典科学社会学主要研究科学建制、科学规范以及科学共同体等问题,拒绝研究科学知识或科学的具体内容,科学知识因而成为黑箱。科学知识社会学就是要打开黑箱,揭示科学知识产生的真实过程。爱丁堡大学的布鲁尔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最重要的理论家,他于1974年出版的《知识与社会意象》一书,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奠基之作,他自己也因此而成为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元老级人物。另外还有许多重要的旗手,如巴恩斯、柯林斯、皮克林、塞蒂纳等。近年来,法国社会学家拉图尔在这一领域发表了大量的著述,其学术地位如日中天,有人认为他在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地位已相当于库恩在科学哲学中的地位。以下对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主要观点作一简要介绍。
第一,科学知识是由具体社会情境决定的信念。科学知识社会学从相对主义认识论立场出发,认为自然界在科学知识的生产中只起很小的作用,或者根本没有起作用。科学知识不是对实在的描述,也不存在客观胜与确定性基础,而是基于社会意象而形成的,是受具体的社会情境决定的信念,是人们编织的故事。即使有最纯粹的事实描述,也避免不了信念对知觉的干扰,理论与文化因素仍然渗人其中。信念都是相对的,不可能超脱社会与文化的影响,而社会环境又随时间与地点而不断变化,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种族对事物会有不同的信念,因而,没有任何一种关于自然的信念是唯一的真理。社会价值无法与科学研究相分离,科学知识与社会文化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正因为自然信念具有多样性,要实现普遍的科学方法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理想而已。正如布鲁尔所说,“作为一种关于我们实际上认为我们的知识是什么的描述,经验主义的理论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它虽然提供了某些砖瓦,但是它对我们用这些砖瓦来建造的、不断变化的大厦的设计方案却无话可说。
第二,科学知识的生产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中进行的,科学知识是科学家相互商谈的结果。在传统的科学社会学,亦即默顿学派那里,同行承认是科学界的最高奖赏。而在拉图尔等科学知识社会学家看来,科学家其实更关注的是信誉的积累,并通过信誉来获取更多的研究资源,以维持其科研工作的正常运转。‘他们把科学描述成一个市场,科学家将信誉‘投资’于那些他们相信会进一步获得可靠证据的问题之上,这种投资反过来又会帮助他们得到更多的对他们工作的支持,还可以逐步提高他们在科学事业上的造诣川’,。这样一来,科学就处于一定的信誉循环之中,并融入一张巨大的社会关系网。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一位重要的旗手塞蒂纳在《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一书中也阐明这样一种观点:利益的融合与利益的分裂支配着资源关系,通过资源关系维持了可变的“超科学”领域,形成了某种以权力游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实验室中的知识生产就是在这种社会关系网中进行的。所以科学知识的背后掩饰着权力与利益、商谈与决定,而这种掩饰常常会使用文学的、修辞的手法。
第三,科学知识是一种权力叙事,往往表现为一种政治产品或财富产品。科学知识社会学认为:“科学通过把发现和权力联系起来的办法取得合法性,这种联系决定(不仅仅是影响)了什么才算是可靠的知识。科学知识社会学家也常常研究科学史上的科学争论案例,而这种研究往往得出科学家的争论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政治利益与立场。夏平与斯哈夫撰写的《利维坦与空气泵》一书,对发生在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波义耳与哲学家霍布斯之间的一场争论进行了社会学分析。他们得出的结论是:“近代科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组织严密、高度封闭、对自身特权高度警惕和对缺乏资格的门外汉持敌意的团体。更进一步说,自我任命的科学贵族在组织上是和当时西方社会的统治精英联系在一起的,其方法与观点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需要。反过来,科学的权威、地位与认识论上的垄断是由它所服务的国家权力与社会组织来保证。如此看来,科学只不过是一种伪装的政治学而已。同时,科学知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财富的产品—种靠金钱运转的游戏,而财富与权力又是息息相关的。波义耳拥有空气泵这种当时昂贵的科学仪器,这无疑加固了他的认识权威地位。关于这一点,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写道:“那些为了举证而优化人体性能的仪器需要额外的消耗。因此,如果没有金钱就没有证据,就没有对陈述的检验,就没有真理。科学语言游戏将变成富人的游戏。最富的人最有可能有理。财富、效能和真理之间出现了一个方程式。这样,科学就与政治、经济的权力联系在一起,为某种意识形态所利用。
第四,科学是一连串的行动,是制造结论的过程。科学知识社会学声称,不要听信任何言说,而是要观察科学家实际是怎么工作的。巴黎学派的拉图尔在《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与工程师》一书中对科学家与技术专家的实际行为进行了社会学分析,揭示了科学家如何通过论文引证、引用与图形来结成联盟,对付各种攻击;如何融入并掌握一张巨大的关系网,使用游说的技巧,以谋求获取资助等。拉图尔把已经被接受为事实的科学知识、科学仪器等称为黑箱,他提出了一条这样的研究规则:“我们将在事实和机器的形成过程和制造过程中进人它们;我们将使自己不再背负任何知识之构成的前观念(preconceptions);我们将密切注视黑箱的闭合过程,并小心翼翼地把对这一闭合的两种对立解释区分开来,一种是在黑箱闭合以后做出的,一种是在试图使它闭合的过程中做出的”。也就是说,研究行动中的科学,即要在事实被变成黑箱前抵达它们。研究行动中的科学,也意味着打开黑箱,探视它究竟是如何构成的。黑箱里面装着的可能并非只有理性与秩序,各种机巧、计谋和混乱也可能充塞其中。
二、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主张
科学知识社会学不仅是一场壮观的学术运动,也是一种时尚的看待科学的方式,它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基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观的兴起,表明这种影响已经渗透到教育领域。由于科学知识社会学本身是一套充满争议性的话语,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智力上混乱的领域,故它对科学教育的渗透与介人不可避免地会引起人们的警觉与不安。
信奉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科学教育评论家认为,当代科学教育应当遵循这样一种改革思路,“给学生表达具有较少英雄和理想色彩的科学研究图景。一旦了解科学就像我们文化信念中的其它部分一样,只不过是一种社会建构,一旦让他们认识到科学实验的结果是社会谈判的产物,社会建构主义者相信,学生将会逐渐地减少对科学发现的崇拜,更好地成为一个在复杂技术社会中生存的居民”。美国国家数学教师联合会曾经归纳了一些渗透在各种科学教育改革话语中的流行观念,这些观念很显然深受社会建构论思想的影响。
布鲁尔在《知识与社会意象》一书就断言,“关于数学的社会学是完全可能存在的”,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探讨这一议题。数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一门纯科学课程,但是科学知识社会学正在试图挑战传统的数学教育观。数学教育往往与种族,性别、权力等纠缠在一起,数学的真理被声称依赖于文化。还有诸如“种族数学”、“同性恋数学”、“统计学课堂上的女性研究”等,都在试图越出传统的数学界线,打破既有的数学教学模式。
有趣的是,一些女性主义者在论述科学教育时,坚持认为当今的科学课程中隐藏着性别的密码,并郑重地提出这样的建议:“在物理学的课本中,光和声的理论应当排在力学之前讲授,原因是女性学生发现波现象比起该死和陈旧的坚固体来说,更符合她们的本性”而对于流体力学则发表这样看法:“我们看见了有关比例、距离公式和线性加速度的数学问题中的线性时间与女性身体显著的生理循环时间之间的对立”,正因如此,女性学生很难理解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女性主义者对科学课程的分析与考察,很显然是从社会性别的维度出发的,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抛弃了客观主义的认知维度。沿着这种思路发展,甚至得出了这样可笑的结论—牛顿的赓性定律代表了牛顿对远方母亲的眷恋与思念。无疑,女性主义科学教育家所持的是一种激进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立场。
篇5
一.国内研究概况
从五四以来对家庭问题的研究一直是社会学的热点,但近两年有降温的趋势,似乎这个话题在社会学研究中已经很难开出新的范式了。而从近几年的文学史研究看来,有关家庭问题的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但很少能找到这方面的系统研究。虽然也有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与家族文化的关系的研究。但他们主要是从家族小说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中国家族小说的渊源和发展。很少触及到家族文化。作家与文学作品长于文本分析,但在理论方面相对的薄弱,而且不够系统。研究状况大致如下:
一.二十世纪80年代前,几乎不涉及现代家族小说的研究。
关于家族的研究,历来在史学领域格外受重视,内容涉及史料梳理、典章制度、家族结构等多个方面。而对家族小说这样一种文学文本的研究进行得较晚些,最早将小说与家族关系的研究作为一个课题提出来的是政治学家萨孟武先生的《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1977),但此书算不上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研究著作,实质更接近于社会学随笔。但是这也称得上拓展了家族小说研究的新途径,有开这一领域的风气之先的意味。
(二).二十世纪80年代后,现代家族小说的研究热闹非凡,成果突出。
1980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轰轰烈烈的文化热,对现代家族小说进行整体式探讨也成了研究者们的学术自觉。李玉臣、许祖华、李永东等学者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家族小说的论文。对家族小说的围城叙事、话语解码、生成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其中鲁迅小说家族意识研究14篇;张爱玲小说家族意识研究16篇;巴金小说家族意识研究10篇;林语堂小说家族意识研究5篇。这些足见学者们对现代作家的家族意识研究的重视。他们比较一致地认为:中国传统的封建宗法制决定了中国家族小说的繁荣昌盛,也决定了家族小说相比于其他小说而言对中国文化的重要性及特殊意义。从具体研究看,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文化研究的却很少。
1.从研究专著看:有曹书文的《家族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 杨经建的《家族文化与20世纪中国家族文学的母题形态》、梁晓萍的《明清家族小说的文化与叙事》、楚爱华的《明清至现代家族小说流变研究》、刘卫东的《被家叙述的国20世纪中国家族小说研究》等。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各具特色,有从个案研究着手的,有从家族文化的大背景研究家族小说的传承流变的,既展现了宏观剖析,又显示了微观缕析。这些研究方法都是值得借鉴推崇的,但他们主要是从家族小说的角度来分析,探讨中国家族小说的渊源和发展。大多长于文本分析,且均为个案简析,零星散乱,不成体系;对家族小说独特的文化内涵、审美特征缺少深入系统的探究。提及的篇目相当有限,而且不够系统,不够深入。
2.从单篇论文看:涉及家族小说中文化研究的也很少。赵园的《现代小说中宗法封建性家庭的形象与知识分子的几个精神侧面》、谢伟民的《文化转型期的悲剧人格――论现代长子形象的悲剧性及悲剧意义》已触及到家族文化的有关课题。此后又有张伟忠的《现代家族小说逆子形象论》、李金涛的《巴金的与中国传统家族文化》、严家炎的《五四与中国的家族制度》等论文对家族文化的复杂意蕴以及作家的矛盾心态的研究探索。董锋、张英魁的《当代女作家家族小说中女性形象分析》、杨爱芹的《母亲形象的错位与异化―焦母与曹七巧合论》、赵德利的《女神与女巫:女性偶像的雕塑与颠覆――20世纪家族小说人物论之二》等或从女性作家的主体身份着手研究,或从经典文本进行比较解读。
二.现代作家家族意识研究的意义
虽然家族小说一直是现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但整个研究领域目前对家族小说研究的维度比较单一,基本限于意识形态批评,研究者以作家的生平为评论逻辑起点,以揭批家族罪恶、弘扬反叛主题为旨归。但从文化原型、创作母题的角度研究家族小说,从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中破译文本的文化意蕴,对中国现代作家家族意识研究作整体关照的学术成果尚无。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文学意义。
(一).通过对现代作家的家族意识的研究来看二十世纪中国文艺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原型心理结构,反思传统文化与现代中国发展的关系。进而来探讨中国现代作家的传统文化情结。从而更能够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的禁锢之深,以及处身于这个原型结构中的个体从传统文化、家庭中彻底背叛、出走之艰难。
(二).对于已经跨入新世纪门槛的当下中国文学来说,传统与现代是一个越来越具有焦点意义的文化问题,对现代作家的家族意识的重新定位,则是现代人解决危机最普遍也最切身的途径。从时空维度上讲,就是保持自我在时间、历史、传统和社会中的“深度”。从空间维度上来讲,就是寻找“在家感”、“重建本土感”。这样的研究必然也是非常富有现实意义的。可以引导我们从古典中寻找现代文化之根,使文学向更积极的方向发展。
篇6
3.城市化、公共政策与城市认同——市民创造城市:城市社会学与公共政策制定的探索
4.资本主义城市空间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西方城市社会学理论的一种视角
5.城市空间结构分化的社会学解析:经典与启示
6.城市社会空间分化如何可能——西方城市社会学空间理论的中国意义
7.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主要理论述评
8.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9.试论城市社会学的跨学科研究
10.城市社会学的兴起与困境——兼议城市在当代社会理论研究中的地位
11.浅谈城市规划层面的城市社会学研究
12.城市社会学研究前沿:场景理论述评
13.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城市社会学
14.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及其发展
15.新城市社会学:19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社会学的范式转变
16.城市社会学教材建设中的问题和思考
17.恩格斯早期城市社会学思想及其当代回响
18.城市社会学的产生与理论发展
19.农民工居住形态的城市社会学解读
20.城市文化研究与城市社会学的想象力
21.群体性“冷漠行为”的社会结构成因分析:一种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22.新城市社会学的社会空间转向
23.何谓“空间”——一种来自城市社会学学科的思考
24.社区、空间与城市社会学——再议城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25.城市人的社会特性——源自城市社会学的理解和认识
26.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空间转向
27.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28.反思性延续:认知视角下的城市社会学思想流派
29.城市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30.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城市研究——以《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文集》为例
31.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32.城市社会学视阈下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
33.世纪之交的城市社会学新前沿
34.试析人类生态学范式与新城市社会学范式之不同
35.论城市社会学对电视研究的空间拓展
36.新城市社会学视域下我国当代城市空间生产的特征
37.在社会学和城市学双重视野中发展城市社会学——兼论在新的城市社会学框架中的城市社会发展与预测研究
38.新城市社会学对我国地域政策的启示
39.新生代农民工居住形态与城市融入——基于城市社会学视角
40.城市社会学研究的女性主义视角
41.新城市社会学的主要理论
42.日本城市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43.关于城市社会学界定的辨析与整合
44.城市社会学实践教学环节的创新性探讨
45.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传统建筑文化保护与开发——以闽侯县南屿镇为例
46.芝加哥学派的城市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47.新移民浪潮中的城市社会学浅析
48.列斐伏尔的城市空间社会学理论及其中国意义
49.当代大学《城市社会学》课程组织与教学改革探讨
50.城市商业步行街区建设的社会学研究
51.城市社会学主导下的旧城更新之路
52.西方城市社会学的早期发展
53.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城市社会学原理》简介
54.有关城市社会学研究的若干探究
55.城市社会学的领域及理论流派
56.社会学渗透下的城市规划泛论——兼论现阶段的中国城市规划
57.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社会学分析
58.基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探析
59.城市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和功能(一)
60.从城市社会学视角看我国城市传统古建筑现状——以南昌老城区传统古建筑为例
61.对照教学法进行城市社会学教学的模式研究
62."社会空间视角":当代城市社会学研究的新视角
63.教育与城市互动关系新探——《教育与城市空间生产——基于对城市社会学空间研究的拓展》评析
64.城市社会学带有倾向性的理论问题——介绍《城市社会学》一书
65.从城市社会学角度重构旧城改造的和谐对策
66.新城市社会学
67.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
68.集体消费理论对城市社会学经验的再认识
69.新的城市社会学
70.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71.城市空间社会学:溯源与拓展
72.新城市社会学下我国当代艺术社区的逻辑探寻
73.城市社会学
74.北京学——从城市文化生态学到城市社会学
75.社会主义城市社会学的理论与实践
76.足智多谋的城市:梦想与忧思——国际城市社会学与区域发展协会2013年学术会议纪要
77.解读《新周刊》的城市社会学
78.城市社会学研究对象与相邻学科关系
79.论城市规划的社会学转向
80.近年我国城市社会学研究概述
81.西方城市社会学研究概况
82.必须重视城市社会学的研究
83.要重视社会学在城市建设上的作用——《新城市社会学》读后感
84.城市的形式与内涵——关于《城市社会学》的课程教学研究
85.对城市旅游景点无障碍环境问题的社会学思考——以成都市为例
86.社会学视角下的国内外城市空间研究述评
87.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解构”与“结构”——新城市社会学的视角
88.城市研究中的空间分析
89.阅读城市的社会学视角——评《巴黎社会学》
90.评《城市社会学》
91.芝加哥城市社会学与实证研究的发展
92.当代日本城市社会学探析
93.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化
94.城市社会学与城市发展学术研讨会暨城市社会学专业委员会(筹)成立大会综述
95.城市社会学与城市规划
96.唐长安文明成就的城市社会学分析
97.研究城市社会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介绍郑也夫的《城市社会学》
篇7
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范式(para-digm)”是在科学实践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包括概念、定律、理论、观点、应用等在内的范例,范式可以用来揭示科学发展和科学革命的结构,为某一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模型。[1]有人认为“范式”这一学术词语已逐渐替代社会科学中的“方法论”。关于体育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学界大致持这一观点,即实证与思辨研究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的基本范式。如仇军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的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注重解释主义(思辨)研究范式,发展阶段具有实证主义研究范式色彩,现阶段实证主义研究方法与解释主义研究方法相互渗透和融合几个阶段。[2]吴贻刚等认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较单一,主要以结构功能主义为主,虽然也有一些使用了冲突理论的范式,还有一些运用了后现代主义范式,但总招来结构功能主义者的激烈批判。[3]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与框架主要援引自社会学与其他相关学科,包括结构功能理论、角色规范理论、符号互动论、女性主义论、社会越轨理论、社会转型理论、非政府组织理论、公共服务理论、社会排斥理论等。比如运用结构功能主义分析不同时代体育应完成的历史任务和承担的历史责任,运用符号互动论分析体育群体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组织之间的互动以及组织与组织间的互动,运用角色规范理论解释体育游戏与运动竞技对参与者的社会影响,运用社会越轨理论解释竞技体育异化问题,运用社会排斥理论探讨体育中弱势群体体育、体育权利与公平问题等等。其中,运用结构功能主义来解释体育现象的研究居多,其他理论应用较少。
研究方法是衡量一个学科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问卷调查法在体育社会学研究中应用越来越普遍,有学者就体育社会学中与问卷调查方法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陈海燕对6种体育期刊1999-2003年间以调查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的论文进行分析后认为,多数研究者忽视了对研究方法的介绍,在抽样调查中,抽样方式介绍不明的占20.6%,在调查资料的处理、分析和表达方面,多数研究停留在以百分比的直观解释和说明上。[4]杨威的研究也表明,目前体育社会学研究中问卷调查方法的使用,在问卷统计处理和分析上,多采用百分比分类统计分析,注重对现状的描述;但从整体发展来看,呈现出由常规统计、单变量统计分析向多元统计分析发展,由描述研究向解释研究发展的趋势。[5]斯迪虎认为体育社会学因果关系的本质存在于决定论与人的自由意志之中,数理统计是关于体育社会现象之间量的相关分析,任何具体的量都有质的规定性,如果不了解量背后的质的规定性以及数量关系背后的社会背景情况,就可能做出肤浅、错误的解释。因此,体育社会学的数理统计中,即使两个变量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并且具有统计意义,也不能因此作出两个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而应遵循数理统计与逻辑实证相结合的原则。[6]杨威的研究也赞成上述观点,建议应注重信度与效度问题、抽样方法问题(随机不等于随意)、统计分析问题(过于相信两个变量间的统计结果分析,忽略体育社会现象间的复杂性)、结果的理论解释问题(厚于资料收集与现状描述,薄于理论分析与解释),并介绍了目前体育统计教材中鲜有论及的定类、定序变量回归分析方法,有利于充实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并有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从而提高研究成果质量。[7]除传统的文献调研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外,一些学者逐步开始采用定量分析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典型调查、个案研究、田野调查等方法来研究体育运动中的社会问题,使体育社会学中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运用向前迈出一步。
总体而言,关于体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仍停留在借鉴与援引母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理论与方法阶段。尽管近年来有学者介绍了西方国家体育社会学的研究理论、视角、范式和研究方法,如“从一元走向多元:西方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流变”、“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形成与发展”、“西方体育社会学新流派述评”等,但具体应用还不多见,并且在应用过程中还需对援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本土化的考量。
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体育社会学应用研究的主要内容
随时间与政策变化而有所侧重。20世纪8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运动的社会功能、体育改革、体育娱乐理论、体育与大众传播媒介等主题上。90年代,体育社会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群体及其互动、体育与生活方式、体育人口、假球与黑哨等社会问题、社区体育、竞技体育异化、体育产业、中国体育事业发展问题、全民健身理论和实践、体育体制改革等主题上。近10年来,体育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农民与农村体育、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北京奥运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等主题上。
农民与农村体育随着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日益关注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号召的提出,农民与农村问题逐渐进入学者们视野,农民与农村体育问题也一跃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与此相关的课题立项、成果发表数量剧升。以体育学人最为看重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立项为例,2001年至2004年该基金没有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立项,但从2005年开始,与“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相关的立项呈现出波浪式上升趋势。这一研究热点在整个社科基金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两年,学者们对农村体育和农民体育倾注了更多热情,社科立项也向“农民体育、农村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了较大倾斜(如图3)。2001年至2011年10月,收录于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以“农民、农村体育”为命题的文章共262篇,其中2001年至2005年47篇,2006年至2011年215篇。一些学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就以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对不同地域农民体质与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对策探讨;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或和谐社会建设为语境的农民、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探讨;农民、农村体育需求问题的探讨;不同地域农村体育项目与文化的传承、发展、出路、困境等,农村体育公共服务问题,农村体育发展对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等内容。总体来说,这些问题的探讨丰富了体育社会学研究的主题,对农村体育的发展也颇有指导意义,但从理论上来看,采用问卷调查对现状进行量的描述与分析偏多,通过实地调查与访谈结合量的分析阐释现象背后的质的研究较少;研究对象不全面,研究方法较单一;宏观研究偏多微观研究较少;从实践上来看,对指导农村体育发展又缺乏可操作性。
体育公共服务问题随着我国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公共服务问题受到政府、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体育公共服务问题也随之受到体育界的关注而成为近年来继“农村体育”以后的又一研究热点。2001年至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立项颇多,2001年0项、2002年1项、2003年5项、2004年2项、2005年0项、2007至2008年各一项、2009年2项、2010年6项、2011年7项。2001-2011年中国知网核心期刊与“体育公共服务”相关的论文共计74篇,其中2007-2011年6月70篇,占10年间总数的94.6%。这些研究成果主要就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现状、困境、影响因素,体育公共政策供给主体、供给方式、供给模式、供给制度与制度创新,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运行与评价等内容进行研究。不少研究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理论,或采用了体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或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目前我国建立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应该肯定这些研究成果为促进我国体育公共服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做了重要的铺垫。但目前我国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研究在理论上尚未完全纳入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理论框架,在实践上尚未使得这一“体系”规范、有序的运行。[8]甚至可以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还未建立起来。因此,还需要体育社会学者们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作进一步的研究。
北京奥运会研究2001年北京获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办权,引起国人的振奋,举国上下为之欢庆,体育界更是如此。此后关于北京奥运会的报道不绝于耳,同时,学界对北京奥运会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多,从内容上看,涉及奥运理念,奥运会场馆、设备,运动队的备战,奥运会对城市与社会的影响等问题,从时间上看,奥运会前的研究成功主要涉及技术、条件等的准备性研究,奥运会后主要注重对奥运会各方面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向的思考等问题。其中不乏从社会学的视角去研究与这一主题相关的问题,如“影响我国女性2008年奥运会成绩的社会学因素分析”、“2008年奥运会与北京的流动人口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对我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具有较大的借鉴意义。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这一研究热点逐渐淡出多数学者们的视线。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与退役运动员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一直备受学界关注,从90年代初讨论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到“体教结合”,再到以学校、家庭、社会多元化培养的讨论不曾停止过。由于退役运动员不再安排就业,没有退役后的保障,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选择从事体育运动训练,特别是北京奥运会后,公众的金牌意识逐渐淡化,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面临更大困境,体育界不得不再思考这一问题。主要集中在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问题总结、对策分析、模式探讨上,也有关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介绍与比较研究。其中也有部分采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或者视角来分析问题,如“美国学校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学归因”、“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中不同层次利益整合的机制”等。通过对相关文章的梳理不难发现,对该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都倾向于宏观层面或中观层面,对微观层面的研究极少,比如通过个案研究,深层次追踪不同年龄段的运动员对从事运动训练的看法,随着社会变迁与政策变化,家长对子女从事运动训练的态度变化,从微观层面探寻因果关系。
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介绍与比较研究除了上述体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外,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有关国外体育社会学研究进展成果介绍与比较研究颇多,这可能与早期的学者们呼吁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体育社会学译著与成果介绍相关。在著作方面,国内有关学者翻译了部分国外著作,如卢元镇主持了《美国体育社会学》的译介、清华大学组织翻译了美国学者JayJ•Coakley的《体育社会学:议题与争议》、金季春主持翻译了《体育科学指南》等等;[9]在论文方面,有的探讨了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研究范式、理论、视角等理论问题,[10][11][12][13][14][15][16]有的分析了近年来国际或西方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与发展趋势,[17][18][19]有的对中西体育社会学研究内容与热点进行了比较研究,[20][21]还有的专门探讨了中国体育社会学发展进程中的对外联系。[22]这些成果使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者们了解了国外同行们的研究现状、研究取向、研究方式、研究成果,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与参考,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在借鉴与参考的过程中应考虑本土化的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的特点
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通过对近10年来相关研究成果的阅览和梳理可以看出,我国体育社会学研究往往重宏观研究轻微观研究。不管是课题、毕业论文还是期刊论文,都热衷于选择大而难的课题,也倾向于选择思辨性的课题而非实证性课题,似乎有功利性之嫌。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处于社会急剧变革时期,体制改革需要更多宏观视野的研究予以支持;另一方面,我国现行体育学各级课题规划和评审导向中,微观研究课题得不到重视,难于立项。此外,体育学各级课题资助金额小,难以完成以长期田野调查、访谈、观察等方法为手段的资料收集与分析论证的微观研究也是原因之一。
篇8
1、 引言
1995年在科隆体育大会上日本学者提出21世纪的体育应当是一种体育生活方式[1]。生活方式理论认为体育活动是生活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与健康相关的行为、动机和信念。完满的生活方式是以多种态度和行为因素为前提的,包括预防疾病的态度、内部控制、社会交往、社会关系以及积极的健康行为例如身体锻炼[2]等。与此观点相一致的多个研究结果显示身体锻炼与社会支持[3][4]、心理健康[5][6]以及与健康相关的各种行为[6]都有关系。所谓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价值观所指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7]。
高校传统上是男性领域,女性要在高校获得成功必须依赖于相当的文化适应过程,高校女性比男性承担着更大的压力,突出地表现在学力和职称方面。相当的社会学研究表明高校女性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徐霞在1996年对新疆高校女教师的调查中显示有54.9%的人感到“较累”,15.3%的人感到“很累”,91%的高校女教师认为要获得与男性同等的成就,必须比男性付出更多[8]。李宝峰在2001年应用SCL-90量表对河南省部分高校女教师进行研究,表现突出的是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心理健康状况较差[9]。
传统的研究将女教师的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分别进行研究,各指标之间相互独立忽视了指标之间的联系和指标在评价过程中的主次之分。从体育生活方式的视角对高校女教师进行动机、体育行为、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建立一个评价体育生活方式的指标体系将各指标有机地组织在一起能够更客观、更准确地反应高校女教师体育生活的现状。
现代职业女性都担负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而除此之外高校职业女性师尤其是具有硕士以上学力和中级以上职称的高校女性还担负着繁重的科研工作压力,家庭和事业的双重角色引起的冲突和超载时刻作用在她们身上。作为社会的高知人群她们的健康关系到社会文化的生产和传播。本研究运用《女性体育生活方式评价量表》进行测量反映了高校职业女性的体育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为女性职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2、研究方法
2..1受试者。免费论文参考网。南京师范大学在编正式职业女性,教师指有正式编制并在教师岗位上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人员,除教师岗位以外所有南京师范大学有正式编制的员工均视为行政人员。研究采用全校职业女性体质测试获得生理指标并同时发放《女性体育生活方式评价量表》,共发放问卷205份,收回有效问卷203份,其中教师111人,行政人员92人。表1为受试者情况统计表。
表1 受试者情况统计
教师 % 行政 % 年龄 26-30 22 19.82 12 13.04 31-35 21 18.92 12 13.04 36-40 21 18.92 18 19.57 41-45 21 18.92 29 31.52 46-50 13 11.71 15 16.30 51-55 11 9.91 5 5.43 56-60 2 1.80 1 1.09
学力 高中 0 0 10 10.87 本科 37 33.3 58 63.04 硕士 47 42.34 23 25.00 博士 27 24.32 1 1.09
合计 92 100 专业 文科 50 45.05
理科 36 32.43
工科 25 22.52
职称 助教 17 15.32
讲师 50 45.05
副高 32 28.83
正高 12 10.81
篇9
一、社会调查实践教学。
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指贯穿于社会学专业教育中,以社会学研究方法课程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指导,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直接参与和实施的所有社会调查过程。它不仅是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而且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的主要途径。
在社会学教育的本科阶段,主要包括社会学研究方法等相关课程中的社会调查实践、论文写作等研究中的社会调查实践和专业实习的社会调查实践。本文的相关资料主要来源于西北政法大学社会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社会调查实践。
二、研究性学习机制。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导向,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主题,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学习活动。①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方式,也是大学本科教育和发展的基本方向。
“近代大学之母”柏林大学的创办者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提倡建立研究型大学。他认为,大学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及学术自由,科研是大学的重要职能。大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完人”(whole man)。“完人”从学术研究中获得理智和道德。因此,大学应该是一个探求科学与真理和培养个性与完善道德的场所。②德雷克·博克(Derek Bok)在考察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过程中,提出大学目标不能局限于智力发展领域,大学的责任是让学生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形成一些极为重要的素质。③更值得关注的是,他明确提出了大学本科教育的目标框架,提出了八项本科教育基本目标“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公民意识、适应多元文化的素养、全球化素养、广泛的兴趣、为就业做准备”。
在中国大学教育实践中,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模式大致有基础学科实验基地模式、“以项目为中心”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和学科专业课程模式三种。具体形式有:实行小班化研讨的教学组织形式;导师制与导生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从优秀到卓越的人才培养目标;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活动并存。④西北政法大学在社会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发现“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研究习惯,提高学生素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带动了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
三、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在“研究性学习机制”构建中的作用。
研究性学习机制是一种恢复大学科研职能和培养“完人”(wholeman)的教学与学习功能系统。社会调查实践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参与项目或课题,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研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不仅在实现形式上与研究性学习机制相同,而且在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社会调查实践教学能够带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学研究意识。这一点主要体现为学生课堂讨论和调查报告与论文写作过程中利用所学社会学理论分析现实社会现象的主动性和能力明显提高。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后,学生开始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过程中,他们常常能够结合大量的社会事实论证自己的观点。在一次关于教育政策的讨论中,由于曾经参加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乡村小学的调查,他们从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等教学资源和家长与学生的主观态度等方面列举了大量实证资料说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现象,并结合人力资本理论论证了这种不平衡可能造成的影响与后果。
在论文写作与调查选题方面,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学院的题目指南,而是倾向于自主选题,所选题目涵盖的范围明显扩大。他们既主动关注传统文化,又关注城乡社会经济现象;既关注白领群体,又关注弱势群体。例如,关注皮影和秦腔的保护与继承,也关注城乡老年人养老问题;关注城市白领女性的家庭地位,也关注农村早婚女性群体和农民工、流浪儿童、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关注神木免费医疗保险的独特性与普适性,也关注农村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成效。同时,他们还将目光投向那些新出现的社会经济现象和社会群体。例如,“娱乐至死”现象和网络作家群体。在论文写作方法上,他们越来越多地从以文献研究为主的理论分析转向以社会调查为主的实证研究,资料的处理和统计分析能力越来越强,结合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
科学研究意识得到强化在表现为遵循和贯彻实证主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紧密结合社会事实理解和分析问题的同时,还注重对调查设计和调查过程进行反思。2011年兴平调查组一位组员对资料收集过程进行了如下的总结和评价:“总体来说,我个人认为我们此次调查是比较成功的。……但对于先前的问卷及发放过程,我认为其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一是问卷的问题内容价值不大,关于这个问题我没有具体的解决措施,我认为此类课题就不适合用定量研究的方法;二是我对问卷的发放过程有些看法,因为这些问卷有些不是我们组员发放的,而是由我们其中一个组员的父母和老师完成的,在此我对他们表示感谢,但他们在对调查对象的选择和问卷的解释上可能是出现偏差的。”此外,他们对自己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客观的评估和分析。例如他们总结:“在实践调查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拒访的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我觉得要想降低拒访率,就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博取调查对象的信任;二是要注意称呼和表达适合和选择适当的场合;三是问他一些他可能关心的问题,让他觉得你站在他那边。”“访谈是了解调查对象想法最直接的途径,也是我们常用的方法,在这其中,一个人的亲和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计划是永远赶不上变化的,不断出现的新情况使我们不得不更改一些计划,而这时总会有分歧产生,在调查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想法自然不同,想要在统一意见很不容易,已经有了感受,再次访谈的时候所问问题角度也会不同,这对后来的材料整理很是不利。”如果没有参与社会调查实践,这些总结和体验就很难如此真切。
2.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团结的社会,强调团队成员的协作精神和能力。团队协作水平已经成为衡量团队工作效率能力的重要指标。不仅是个人能力,作为团队的一员与其他成员协调合作的能力也成为企事业用人单位考察和录用人才的重要考量指标。社会调查实践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需要每个小组成员都根据需要扮演好相应的角色,在自己的职位上各尽其能、互补互助、通力协作。通过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生不仅认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领会团队协作的精神,而且具备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他们认识到“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生活中更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的精诚合作。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才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奏响优美的旋律,舞出优美的舞蹈”。通过共同的工作和生活,他们学会了如何与同学相处,学会了尊重、宽容和信任,以及欣赏和沟通。用学生自己的话说,他们通过实践“收获了最纯最真的友情,学会了拥有爱和给予爱”。
3.社会调查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关注社会的主动性,促使学生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如上所述,调查报告和论文的选题显示,学生关注社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越来越高。此外,学生真切地认识到了社会调查实践的重要性,并以积极的态度以实际行动争取和参与各种社会调查实践。他们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收获的是比听更直观的经验,比看更深刻的体会,比想更透彻的感悟”。2010年神木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通过这次神木之行,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学生,一定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中去,走向田野方能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理论是工具,实践是手段。走出课堂,田野里有更广大的一片天地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2011年“西安市早餐工程销售人员的社会支持系统”调查小组一位同学写道:“知识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试卷上,只有通过多次的实践才会更深地理解知识的内涵,才会更恰当地和更灵活地运用知识。我们作为社会学专业的学生,在社会学业知识的学习中,更应该注重实践。只有这样我们的调查,才会经得起事实的考验,才会得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解决社会问题。不至于‘纸上谈兵’。”有了这些认知之后,学生们不再放过任何参与社会调查实践的机会,不仅积极参与学校团委、学生会及学生社团的各种调查活动,还积极报名参加市级和省级及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活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社会,用实际的行动来实践自己的价值。”这句为早期参加社会调查的学生作为自己实践的感受写出的总结性话语变成了社会学专业学生的实践准则,为越来越多的学生认可和践行。
具备了这些能力和精神,既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又有助于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更好地适应工作要求和工作环境。根据目前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走向,参加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次数越多,参与程度越高的学生,其考研和找工作的成功率越高。根据反馈发现,通常这些学生无论是进入新的学习环境还是工作环境都能很快适应,与新的同学、同事和谐相处,并以较高的效率出色地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
可见,社会调查实践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理念,又符合研究性学习机制的实践要求,在研究性学习机制的构建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释:
①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68-174.
②[德]彼得·贝格拉著.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76.
③[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译.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39.
④张利荣.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及其实现策略研究[D],博士论文库,2012:114-118.
参考文献:
[1]王升、周志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2][德]彼得·贝格拉著.威廉·冯·洪堡传[M].袁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M].侯定凯等.上海:华东师范人学出版社,2008.
篇10
DOI: 10.16842/ki.issn2095-5588.2017.03.008
择偶对生存与繁衍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而择偶一直是进化心理学的热点问题。有关择偶的进化学说可以追溯到达尔文的“性选择”理论,该理论认为除了自然选择之外,进化也可以通过性选择的方式发生(Buss,1985)。比如雄孔雀的漂亮尾羽正是性选择的结果,由于雌孔雀对有漂亮尾羽的雄孔雀非常青睐,雄孔雀的这一特征才得以保留并遗传下去。所以,性选择理论认为雌性在择偶时更具鉴别能力,雌性在选择配偶时的偏好甚至可能会决定物种的进化方向(Hrdy,2009)。
后来,Trivers(1972)提出了亲资理论,他认为在繁衍后代和抚育子女方式,雌性比雄性往往要有更多的投资。就人类而言,女性要经历孕育、分娩、哺乳等过程,而男性仅需要投资一次(王佳,2011)。正是因为如此,女性在选择配偶时更加地谨慎和挑剔,这与性选择理论中对于雌性在配偶选择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观点不谋而合。从评估潜在配偶亲资能力的角度来说,男性最注重的是女性的繁殖价值,这些信息通过观察女性的外在特征即可获得(Hill & Buss, 2008),比如年轻、姣好的面容和较好的身材等等;而女性注重的是男性积累资源的能力以及对自己和后代是否愿意投资,这些仅仅通过外在的特征是无法获得的。
因此,女性会更加留意能够反映潜在配偶价值的信息,比如其他女性对他的评价是好是坏,并以此为根据来判断潜在配偶的价值。根据其他同性个体的选择来对潜在配偶做出评价的现象就是择偶复制,针对该现象的研究对于揭示个体在择偶过程中的心理特点,理解人类择偶行为和择偶策略方面有极大帮助。
1 择偶复制的概念
择偶复制是一种非独立性的择偶策略。所谓“择偶复制”就是个体在选择配偶时会受到同性别的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做出相同或相似的配偶选择的现象(Dugatkin, 2000; Dugatkin & Godin, 1992),也就是说在择偶的过程中存在着相互模仿和学习的现象,个体倾向于认为被他人选择的个体更有吸引力。择偶复制为人们评价潜在配偶提供了一种捷径,因为寻找合适的、品质佳的配偶是不容易的,个体需要耗费时间和经历去评估可能成为配偶的这个人,通过观察其他人对潜在配偶的评价和选择来对潜在配偶进行评估是一种更加高效且快速的方法。
择偶复制现象最早是Dugatkin和Godin(1992)在对于孔雀鱼配偶选择行为的观察中发现的。实验中被试孔雀鱼(雌性)对榜样孔雀鱼(另一条雌性鱼)的择偶行为进行了复制,被试孔雀鱼在两条雄性孔雀鱼之中选择了榜样孔雀鱼逗留过的那一只。之后在其他动物的择偶行为中也发现了这种现象,如鸟类――黑琴鸡(Hglund,Alatalo,Gibson, & Lundberg,1995)、日本鹌鹑(Galef & White,1998)、燕八哥(Freed-Brown & White,2009),鱼类――玛丽鱼(Witte & Ryan,1998),这些物种中的雌性个体并不是独立选择配偶,而是复制自己所观察到的其他雌性个体的配偶选择,即把其他雌性个体偏爱的雄性作为自己的配偶。
之后,有研究者发现在人类身上也存在择偶复制现象,进而展开了大量研究。比如在Eva和Wood(2006)的研究中,研究者向38位女性被试随机呈现10张男性照片(靶目标),并同时呈现这些男性的婚恋信息――单身或已婚,被试需要对这些照片上的男性进行吸引力评价。其中一半被试看到的是“单身”的靶目标,而另一半被试看到的则是“已婚”的靶目标。结果发现,被试对于被描述为“已婚”男性照片的吸引力评价显著高于被描述为“单身”的男性照片。据此,Eva和Wood(2006)认为,女性的配偶选择确实受到了其他女性的影响。
Jones,DeBruine,Little,Burriss和Feinberg(2007)的研究中首先向女性被试呈现8对吸引力相匹配的男性照片,被试需评价哪一张照片上的男性吸引力更高以及程度是多少;然后将这些男性照片与另外一些女性照片配对呈现,这些女性照片会带有中性或微笑表情并朝向其中一位男性。配对照片呈现完毕后,被试需重复开始的评价。结果发现,女性被试对微笑女性朝向的男性吸引力u价有所提高,而对中性表情女性朝向的男性的评价会降低。其他女性对于男性的偏好会影响女性对于男性面孔吸引力的判断就是择偶复制效应。
随着对择偶复制领域研究的深入,Bowers,Place,Todd,Penke和 Asendorpf(2012)发现择偶复制有两种,即“基于个体的复制”和“基于特征的复制”。以往的研究方向是,当一雌性观察到另一雌性(榜样)选择了某一雄性,随后观察者雌性对这一雄性会表现出更大的兴趣,即“基于个体的复制”,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是极有可能出现同性竞争的场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将习得的、榜样人物喜欢的靶目标人物的特质,一般化到拥有该特质的其他个体身上(庄锦英,徐Z,张森,余菲,2012),这称为“基于特征的复制”,也有研究者称之为“择偶复制的一般化”。比如Little,Jones,DeBruine和Caldwell(2011)发现操纵人物的某一特征会产生择偶复制的效果,在实验中研究者人工控制靶目标人物的面孔特征,着重显示内眼角距离(宽眼距―窄眼距),并保持其他面部特征不变,再与两类榜样人物(高吸引力―低吸引力)分别配对呈现。结果发现,高吸引力榜样人物与拥有哪种特征的靶目标配对,被试就对哪种特征的靶目标产生偏好――即当高吸引力榜样人物与拥有宽眼距的靶目标配对呈现后,被试便对“宽眼距”产生偏好,反之被试便对“窄眼距”产生偏好。该研究结果表明,被试个体可以将靶目标人物的特征(内眼角距离)一般化到对某一群体的判定标准当中。
“基于个体的复制”可以让个体快速地锁定目标,复制榜样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是一个经济的选择,因为这有可能引发同性竞争的场面,而且在人类世界中,这种行为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谴责。“基于特征的复制”则可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因此,人类早期发生的可能是“基于个体的复制”,但为了避免竞争和道德认识的发展,人类越来越趋向于“基于特征的复制”。
2 择偶复制效应的影响因素
研究者在证实择偶复制现象存在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了各种因素对于择偶复制效应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被试的特征(包括年龄、性经验与性别),榜样人物的特征(包括吸引力、表情和性格),靶目标的特征(包括吸引力和恋爱经历)。
2.1 被试的特征
2.1.1 年龄与性经验
Dugatkin和Godin(1993)继续对孔雀鱼的择偶复制现象进行研究,发现年轻的鱼类会更可能多的复制年长同类的选择,而年长鱼类则较少受到年轻同类的影响。一般来说,年龄偏小的个体相对于年长的个体在性经验方面是缺乏的,年长的鱼类由于拥有更多的性经验,所以更加能够依靠自己的判断,而较少受年轻同类择偶行为的影响。
在人类的研究中,年龄和性经验对于择偶复制效应影响的结果有所不同。Waynforth(2007)的研究发现,个体所报告的恋爱次数和数量(性经验)与择偶复制效应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实验者认为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性经验提高了女性对男性吸引力评价时的信心。因此她们在对异性做出判断时更多的是依据自主的判断,对外界信息的依赖相对较少。同时该研究者发现个体的年龄与择偶复制效应不存在相关,原因可能在于本研究中所选择的被试年龄基本都是在19~23岁之间,年龄范围过小。在Anderson和 Surbey(2014)的研究中则扩展了女性被试的年龄范围(17~40岁),发现年龄与择偶复制效应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年龄越小越容易进行择偶复制,年龄越大则不容易择偶复制。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感情经验也在增长,这样在判断一个人是否能够成为自己的另一半时就会依照自己的经验来做出选择,而不再受其他同性的影响。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年龄和性经验对于择偶复制效应的影响。年龄与阅历是对等的,年龄越大,所经历的人和事就越多,个体就会更多地依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出判断,而较少受到别人的影响。同时,我们也看到即使个体的年龄小,但是性经验多,择偶复制现象也会减少。性经验提高了女性判断男性的信心,进而减少了由于信息不足而复制他人选择的现象。
2.1.2 性别
在关于择偶复制的动物实验(如鱼类、鸟类)中,研究者发现仅在雌性动物中存在择偶复制现象,雄性动物是会避免选择那些与其它异往过的雌性作为配偶的(FreedBrown & White,2009)。但在对于人类择偶复制现象的研究中,研究者的结论并未统一。
有的研究者认为择偶复制效应没有性别差异,不仅仅是女性,男性也存在择偶复制效应。Little,Burriss,Jones,DeBruine和Caldwell(2008)的研究发现,长期择偶策略条件下,和具有较高吸引力靶目标照片一同呈现的异性照片会获得更高的吸引力评价,这一现象的性别差异不显著,由此验证了择偶复制在两性中均存在。同样,Place,Todd,Penke和Asendorpf(2010)的研究中,通过让被试观看真实速配活动的录像,要求被试对异性做出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条件下的吸引力评价,结果发现速配活动中的榜样人物对靶目标表现兴趣时,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被试均提高了对该靶目标的评价分数。
但在Hill和Buss(2008)的研究中发现男性不存在择偶复制现象,该研究选取了478名女性被试和369名男性被试,让被试观看三类材料(单独靶目标异性照片,靶目标与4个异性在一起的异性群体组,靶目标与4个同性在一起的同性群体组)后对靶目标吸引力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女性被试群体存在择偶复制现象,她们通常对身边环绕着女性靶目标的男性评价更高;而在男性被试群体中并不存在这种现象,他们对于那些身边环绕着其它男性靶目标的女性评价分数非但没有升高反而会降低。研究者认为这是男性不存在择偶复制的证据。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都得出了女性容易出现择偶复制的这一结论,不同之处在于男性是否也出现了择偶复制。
首先,实验材料的不同可能是导致结果不同的原因,因为不同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实验材料,有的研究使用的是静态图片,有的研究使用的是择偶现场的录像。相比图片来说,录像更能反映真实的择偶活动,但是录像当中的音语调和非语言行为可能会影响被试的判断和评估,使得被试的评价有所不同。
其次,女性易出现择偶复制,而男性可能会出现也可能不出现,这可能与本文开始所提到的男女付出的亲资不同以及评估投资能力的信息是否容易获得有关。男性比女性的亲资少,且男性更容易获得有关女性配偶价值的信息,因而会比女性较少地面临因潜在配偶信息有限而产生的困境,也就较少发生择偶复制现象(庄锦英,徐Z,张森,余菲,2012)。
2.2 榜样人物的特征
2.2.1 榜样人物的吸引力
榜样人物的吸引力也会影响择偶复制效应,榜样人物的吸引力越高,越容易引发被试的复制效应。Waynforth(2007)研究了女性被试对于目标男性吸引力的评价是否会受榜样人物外貌吸引力变化的影响。实验请112名女性被试对46张男性照片在单独呈现和与其他女性(榜样人物)配对呈现的条件下分别进行吸引力评分。结果发现,当榜样人物外表更有吸引力的时候,这些女性被试更容易产生择偶复制行为。Little,Burriss,Jones,DeBruine和Caldwell(2008)通过Morphing技术改变了男女面部照片的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以增强或者减弱榜样人物照片的吸引力程度,最终得出在长期决策中,不管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当榜样人物照片具有较高吸引力的时候都会对异性给以更高的吸引力评价。
Yorzinski和Platt(2010)在研究中首先让女性被试对36张女性照片的吸引力和与36张照片的男性约会意愿做出评价(10点量表),然后将这36张男性照片和36张女性照片配对呈现,同时告知被试“照片中的男生与女生以前是恋爱关系,但是现在他们已经分手了”。观看完配对出现的照片后,要求被试用10点量表评价此时自己与照片中男生约会的意愿。实验结果显示,被试与照片中的男性(即目标)约会的意愿随照片中的女性(即榜样人物)吸引力的提高而提高。一般来说, 高吸引力代表着高分辨力(Chu, 2012),吸引力高的人在选择配偶时会要求更高,那么被高吸引力的人所青睐的目标肯定具有相当高的配偶价值,而吸引力低的人所做出的选择可能就没那么重要了。所以,当榜样人物吸引力高时,被试更容易发生择偶复制效应。
2.2.2 榜样人物的性格和表情
随着对择偶复制这一现象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开始变换线索的呈现方式,即不直接呈现榜样人物的选择意愿,而是呈现榜样人物的表情或人格特点,观察其对择偶复制现象的影响。比如Jones,DeBruine,Little,Burriss和Feinberg(2007)在研究中向女性被试呈现男性面孔照片,并让被试评价照片中男性的吸引力,然后将男性面孔(前面出现过的男性)与女性面孔(微笑或者自然表情)配对呈现给被试进行观察,被试最后再次对这些男性照片进行吸引力评价。再评的评分减去初次评价的评分,为吸引力评分的提高值。结果发现,相比与自然表情女性配对呈现的男性照片,与微笑表情女性配对呈现的男性吸引力得分显著提高。研究者指出女性微笑的表情传达出的信息是对异性的赞许与肯定,被试对其身边男性评价分数的提高是择偶复制的表现。
Chu(2012)的研究在榜样人物的表情这一变量之上又加入了性格变量。在前观察期,40名被试要对16对吸引力水平相当的男性面孔进行评价,被试需评价哪个男性更加具有吸引力,并给出口头数字评分。然后请被试观察4张榜样人物照片,分别进行正面和侧面展示,同时熟悉其性格特征――宜人或不宜人。下面进入观察阶段,在本阶段被试会看到3张照片,中间是榜样人物的微笑或中性表情的侧面照(即榜样人物面向其中一位靶目标),两侧为男性照片。最后被试要再次评估16对男性面孔,告知被试面孔虽然一样,但可能不在与之前同样的那对中,所以需要再次评估。再次评估的分数减去开始时评估的分数就是择偶复制效应。结果发现,拥有微笑表情和宜人性格的榜样人物所观看的靶目标吸引力水平显著提高,而有非宜人性格的榜样对靶目标吸引力的评估几乎不会有任何影响。
由此可以看到榜样人物意愿的呈现方式不仅可以通过文字,也可以通过榜样人物的表情,这为之后的研究展现了一种新的材料呈现方式。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榜样人物的人格吸引力同外表吸引力一样在影响着择偶复制效应,而且两者作用的方向是一致的,即榜样人物的人格吸引力或外表吸引力越大,择偶复制效应就越强。
2.3 靶目标的特征
2.3.1 靶目标的吸引力
除了榜样吸引力会影响择偶复制效应之外,靶目标的吸引力也会对其产生影响。Uller和Johansson(2003)招募97名女大学生被试,让她们与两名男士进行真实的互动交流。这两名男士,其中一名男士佩戴戒指,代表“已订婚”;另一名男士不戴戒指,表明“单身”,同时确保在交流过程中被试能清楚地看到他们的手上是否戴了戒指。交流完毕之后,被试会对与其交流的男士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如果佩戴结婚戒指的男性吸引力水平高,择偶复制效应减小;如果佩戴婚戒的男性吸引力水平低,择偶复制效应则增强。
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结果,可能是因为被试认为身体吸引力高的男性已被他人选择(佩戴戒指)是正常的。但是,如果对于吸引力较低、手上却佩戴着戒指的男性,被试则会认为该男性肯定存在某些“不为人知”的优点,进而对他的评价也变得更加积极。
2.3.2 靶目标的恋爱经历
靶目标的恋爱经历其实为被试提供了一种隐含的信息――“靶目标这个人有没有被别人选择过,被多少人选择过”,当中透露着靶目标和榜样人物之间有过恋爱关系这种关系状态,这里的榜样可能就是未展示出来的“前男友”或“前女友”。所以被试在呈现靶目标恋爱经历这一信息前后,对靶目标吸引力和择偶意愿的评价变化也属于择偶复制的范畴。
在Anderson和Surbey(2014)的研究中,研究者请123名女大学生评估单独一张男性照片或由1个、2个、5个女性(由轮廓代表)陪伴的男性照片的择偶意愿。其中有1个、2个、5个女性陪伴代表的是该男性有过的恋爱经历。结果发现女性普遍对有过1段或2段比对没有过恋爱关系的照片中的男性的选择意愿更高,但是对于有过5段关系的男性的选择意愿要低。
李亚萌(2014)的研究中也研究了靶目标的恋爱经历对择偶复制的影响,结果发现靶目标的恋爱经历影响择偶复制,有一次恋爱经历的靶目标最能引发择偶复制效应。
3 择偶复制的心理机制
3.1 社会学习理论
在上述Little, Jones, DeBruine和Caldwell(2011)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个体会学习榜样的选择偏好,将特定的外貌特征(宽―窄眼角)内化为一种标准,并对拥有特定特征的人有更高的吸引力评价。据此,他们认为择偶复制是一种社会学习,是个体学习、习得并运用他人的择偶偏好来评价潜在配偶的过程。
我国研究者庄锦英,徐Z,张森和余菲(2012)对此观点进行了补充,认为择偶复制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学习,但是这种社会学习的发生是有条件、有方向、高度情境依赖的,是一种适应性的社会学习,或者说是一种领域特异性的社会学习――是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个体选择配偶时需要对配偶的质量进行评估,为了准确地评估,个体可能需要付出时间、精力或者其他代r,但即使是这样有时候也并不能很好地辨别这个人作为配偶的价值,而社会学习则为个体提供了一种快速且有效的途径来评估潜在配偶的价值,同时也不需要自己去尝试错误, 这体现了择偶复制的适应性意义。同时,择偶复制又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择偶复制,性经验多的个体较少发生择偶复制,吸引力高的榜样或靶目标更容易引发择偶复制等等,这些则体现了择偶复制的领域特异性。
3.2 公共信息理论
Nordell和Valone(1998)则从信息的角度来对择偶复制现象进行解读,他们认为择偶复制其实是对公共信息(public information)的利用。所谓“公共信息”是一种间接的社会信息,由观察他人的行为或决定所获得,在这里的“公共信息”是指潜在配偶被榜样人物选择了。Nordell和Valone(1998)指出当判断潜在配偶品质存在困难时,其他同性个体的配偶选择可能包含了这一潜在配偶的品质的信息,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选择,就能获得关于潜在配偶较为准确的信息,降低选择错误的伴侣可能带来的代价,提高辨别能力。
我国研究者叶美玲(2015)为被试呈现了潜在配偶与榜样之间的两种关系状态,一种是朋友,另一种是恋人。结果发现被试对潜在配偶的评价改变在恋人关系条件显著高于朋友关系条件,被试认为被他人选择为配偶的异性吸引力更高,说明出现了择偶复制效应。之后,研究者给被试提供了潜在配偶的相关信息,包括有关专业、个性品质和兴趣爱好,再让被试评价两种关系条件下潜在配偶的吸引力。结果发现有潜在配偶信息的条件下,被试未表现出择偶复制。研究者认为当个体获得有关潜在配偶足够的信息后,可能会忽略配偶被他人选择这一公共信息,因而不再复制榜样的选择。这也从反面论证了择偶复制是个体在缺乏判断潜在配偶品质的相关信息的条件下才会发生作用,当个体获得了相关的信息时就会以自身的偏好来独立做出判断,而不是复制他人选择。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择偶复制其实就是个体在面对潜在配偶信息不足的情况时利用同性个体的选择这一信息来评价配偶价值或质量的一种适应性策略。在这个过程当中,个体通过观察同性个体的选择来获得潜在配偶的相关信息,并将习得的信息运用到自己的择偶过程当中,使得个体以一种低投入且十分快捷的方式来迅速分辨潜在配偶的品质,帮助自身高效择偶。
4 关于择偶复制研究的展望
二十多年来,研究者们对择偶复制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讨了这一现象是什么、影响因素及发生的理论基础等等问题,不仅说明了这一现象的存在,明确了其对于动物和人类择偶过程的意义;也讨论了诸多因素是如何产生影响的,如性别、吸引力、年龄等等;同时阐述了择偶复制的心理机制。但是,就国内相关领域目前的研究而言,已有的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我国关于择偶复制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范式和理论基础多来自于国外,所进行的研究多是重复验证,如何在国内更好地开展该领域的研究是需要思考的问题;
其次,关于择偶复制的研究方法过于单一,多为实验室研究,可以考虑结合认知神经技术来深入研究;
最后,实验材料方面是需要改进的,以往研究多为呈现静态图片,生态效度有待提高。针对以上现状,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4.1 结合中国的本土特征
目前对于择偶复制的研究多是基于国外的理论思路,但国内与国外的文化背景和择偶观念有所不同,未来的研究可以结合中国背景下的择偶特点,来探索中国特有的择偶复制特点,以及进行多文化背景下的比较研究。
以女性为例,西方婚姻观的价值取向是实践主义的原则的倡导和实行,遵循“个人第一主义”,所以西方女性在择偶时独立自由,喜欢探究新奇,富于冒险精神(庞果,2011)。而在中国,从古代开始女性进行择偶时就一直受到“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约束,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不可避免地使中国女性在择偶问题上缺乏自由和理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快速变迁、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以及个体的自我成长,现代的中国女性在进行择偶r更加自主(张海钟,刘慧珍,2010),这或许意味着在择偶时女性更加注重自己的想法,会综合多种因素来对潜在配偶做出评价。所以,随着女性择偶时的独立性提高,择偶复制现象的发生是否会减少以及中西方不同文化下的择偶复制现象是否有所不同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2 丰富研究方法
以往关于择偶复制的研究大多采用实验室研究,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某一现象出现的神经机制,但目前只有胡蝶(2014)采用fMRI技术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的方式对潜在配偶的婚恋信息进行了展示,引起了两种形式的共情:
其一是当婚恋信息中榜样有不同表情(微笑或中性)时,被试所采用的是情绪-感知(情感共情)的形式,激活的是脑岛等相关脑区;
其二是当婚恋信息仅有线索上的差异(无线索或有线索,有线索指以文字形式告知被试照片中的女性对旁边男性是否感兴趣)时,被试主要采取的是认知-评价(认知共情)的方式,所激活的是扣带皮层(主要是前扣带和中部扣带)等相关脑区。
未来或许可以结合EEG技术,去探究不同年龄段的被试择偶复制特点,已有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性经验越多的人越不容易发生择偶复制(Anderson & Surbey,2014;Waynforth,2007),EEG技术的加入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探索择偶复制的年龄效应。
4.3 提高生态效度
在过去关于择偶复制的研究中,大多都是给被试呈现靶目标的面孔图片,然后判断被试对于该照片吸引力评价的变化。
首先,图片上只有靶目标的面孔,这样被试所评价的只有这个人的面孔吸引力,这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吸引力,所以让被试对靶目标做出吸引力的判断并不准确。未来的研究中可以多提供关于靶目标的信息,比如靶目标的身材与面孔结合出现。
另外,择偶是一个生动的过程,如果只以观看照片来呈现这个过程,被试的参与感或卷入感会比较低,如果能够让被试观看真人互动(或录像),实验的生态效度会更高。在国外已有使用这种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比如Place,Todd,Penke和Asendorpf(2010)的真实速配实验范式和Uller和Johansson(2003)实验中要求被试与两名男士进行真实互动。在国内,目前只有梁晓燕,施露露和陈永香(2015)的研究中参考了Place, Todd, Penke和Asendorpf(2010)的范式,被试需要观看真实互动相亲类节目视频,然后评价对视频中异性的交往意愿。给被试呈现真实的相亲互动或者让被试进入真实的择偶场景,被试会有更高的卷入感,这种情况下的结果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更具生态效度。
⒖嘉南
胡蝶 (2014). 人类择偶复制的脑机制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李亚萌 (2014). 榜样吸引力对女大学生择偶复制的影响. 硕士学位论文. 河北师范大学.
梁晓燕, 施露露, 陈永香 (2015). 认知方式与性别对择偶复制的影响.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3(3), 521-524.
庞果 (2011). 中西方女性择偶观念差异之分析. 赤峰学院学报: 科学教育版, 3(1), 57-58.
王佳 (2011). 择偶复制现象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华东师范大学.
叶美玲 (2015). 信息资源对择偶复制效应的影响研究. 硕士学位论文. 福建师范大学.
张海钟, 刘慧珍 (2010). 女性择偶标准的社会历史变迁及当代走向. 邯郸学院学报, 20(4), 90-95.
庄锦英, 徐Z, 张森, 余菲 (2012). 择偶复制――一种适应性的性选择策略. 心理科学进展, 20(10), 1672-1678.
Anderson, R. C., & Surbey, M. K. (2014). I want what she’s having. Human Nature, 25(3), 342-358.
Bowers, R. I., Place, S. S., Todd, P. M., Penke, L., & Asendorpf, J. B. (2012). Generalization in matechoice copying in humans. Behavioral Ecology, 23(1), 112-124.
Buss, D. M. (1985). Human mate selection: Opposites are sometimes said to attract, but in fact we are likely to marry someone who is similar to us in almost every variable. American Scientist, 73(1), 47-51.
Chu, S. (2012). I like who you like, but only if I like you: Female character affects matechoice copying.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52(6), 691-695.
Dugatkin, L. A. (2000). The imitation factor: Evolution beyond the gene (pp. 53-87). New York, America: Simon & Schuster.
Dugatkin, L. A., & Godin, J. G. J. (1992). Reversal of female mate choice by copying in the guppy (Poecilia reticulata).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49(1325), 179-184.
Dugatkin, L. A., & Godin, J. G. J. (1993). Female mate copying in the guppy (Poeciliareticulata): agedependent effects. Behavioral Ecology, 4(4), 289-292.
Eva, K. W., & Wood, T. J. (2006). Are all the taken men good? An indirect examination of matechoice copying in humans.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75(12), 1573-1574.
FreedBrown, G., & White, D. J. (2009). Acoustic mate copying: female cowbirds attend to other females’ vocalizations to modify their song preferences. 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 B: Biological Sciences. 276(1671), 3319-3325.
篇11
(二)期刊和学位论文
通过中国知网用“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社会”“成人教育、文化”“成人教育、公平”等相关关键词进行检索,对得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统计发现,1990年到“十五”末期(2005年)的15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才90余篇;而“十一五”到“十二五”中期的7年间,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相关度大的论文数量已达100余篇,呈现出论文数量不断递增的态势。此外,不少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从社会学的视角研究成人教育问题,诸如《成人教育功能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视野下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研究》等,充分显示了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被逐步关注。
二、“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主要内容
虽然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还不十分丰富,但研究已广泛借鉴了社会学、教育社会学中主要理论流派的经典理论,也积极运用了新兴的社会学理论。李峰从教育社会学中经典的结构功能论、冲突论和符号互动论的视角对成人教育问题进行了述评,并提倡研究的多元取向,兼容三者所长。知识社会学尤其是许茨的知识社会学也开始被运用于成人教育研究,叶剑结合了一些实例展现了成人教育与许茨知识社会学之间的关联,对成人教育中如何发挥“类型化”的作用、推广关联性记忆和创新、关注多重实在间的转换等问题进行讨论,彰显了许茨知识社会学在成人教育领域的价值。崔爱林,薛滩则以新兴的吉登斯的现代性理论为启发,全方位看待成人教育的存在与发展,提出打破原来孤立封闭、各自分离的成人教育状态,通过资源重组达到优势互补;重视成人教育专家系统的建立;运用信息技术使在场和缺场学习方式相互结合等。而李苏娟着重研究了吉登斯现代性理论中的自我认同理论,并提出成人教育研究应该走进成人“生活世界”,积极促进成人的“自我反思性建构”。随着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内涵的不断扩充,研究方法不断丰富,研究范域也日益拓展,各领域研究均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成人教育社会学框架日益完善。
(一)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十一五”以来的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更加具体细化,主要涉及四个面向:一是继续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诸如社区成人教育对“城市新市民”的继续社会化功能的研究;二是再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也引起关注,于金翠指出成人教育可以激发进城就业农民参与再社会化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成功进行职业、社会规范和角色的再社会化;三是正、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得到重视,如谷文华从博弈论角度对正向社会化与反向社会化进行宏观分析,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实际提出微观和宏观层面的因应策略。何爱霞则特别关注现代社会下,反向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阐释了反向社会化即年长者向年轻者学习的社会化,提出反向社会化可以通过家庭、学校、社区来实施成人教育,并指出反向社会化是成人教育的重要形式。另有研究提出的“文化反哺”的概念即是反向社会化的另一提法。此外,关于高校成人教育社会化或成人教育社会化的论文中的“社会化”概念更多的是指构建成人教育办学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不同于从社会学的视角提出的成人社会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
(二)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研究
成人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得以发展的,而优秀文化的弘扬与繁荣又是通过各类教育的发展得到实现。因此,关于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研究向来是成人教育界普遍关注的课题。“十一五”以来的相关研究在对之前研究成果吸纳提炼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高志敏认为,我国成人教育内部文化方面存在理念性文化和制度性文化的脆弱问题,长此以往将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由弱变强”的趋势;在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关系问题上,他特别强调社会文化施与成人教育的影响作用,认为社会文化对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激励、规定、供给作用”;反过来,成人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扬弃、调合及创造功能的研究也得到了充分的关注。在多元文化与成人教育方面,他指出多元文化对于成人教育的发展具有五个“约定”的规制,并提出了回应“约定”挑战的文化选择。何爱霞则指出多元文化在为成人教育提供良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成人教育目标、内容、形式、方法乃至评价提出了全面性挑战。此外,她还提出了“三喻文化”与成人教育的关系,尤其是前喻式成人教育对成人教育的独特作用。另有学者基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大背景,以宏大的成人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如曾青云、郭凌雁基本梳理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脉络、文化动因、文化诉求的基础上,努力追索中国成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文化蕴义、文化价值、文化路径。郑义寅,丁昶玮引入文化资本理念,廓清中国成人教育变革的理念与思维,反思与叩问变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矛盾,并指出文化资本重构理念对我国成人教育未来变革的影响。
(三)社会分层和流动与成人教育研究
社会分层研究主要是从静态的、共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结构,而社会流动则主要是从动态的、历时性角度研究社会地位变化。社会分层体现了社会群体的结构性差异,反映在成人教育方面,体现出了成人教育的不公平问题。“十一五”以来对成人教育公平的研究方兴未艾。晋银峰对改革开放前后的成人教育公平进行了对比研究,指出从教育权利差异的群体化、教育价值取向的精英化、教育实现途径的正规化向教育权利实现的社会化、教育价值取向的普及化、教育实现途径的非正规化转变。罗永彬和李康林则分别基于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对我国“成人教育公平”的现状进行分析。此外,不少硕士研究生直接把“成人教育公平”问题作为论文选题。社会流动作为社会分层研究的延伸和深化,其与成人教育的研究成果非常丰硕。“十一五”以来的成人教育学专著及相关的立项课题都重点关注了社会流动与成人教育。社会流动串起了成人教育社会学诸多方面的研究,包括继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社会流动、成人群体尤其弱势群体社会流动、职业流动等。如林文广认为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促进了包括城乡流动、地域流动和水平流动等,为社会成员寻求工作岗位和社会位置提供了公平的机制,并提出必须不断健全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更好的利用它为我国社会合理、良性的社会流动服务。曾荣青、贺义梅则特别关注了外来女工的流动,指出外来女工自身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不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社会职业歧视等因素导致大部分外来女工只停留在水平流动的基础上,而垂直流动的发展性较小。成人教育具有其独特的教育性质,能帮助外来女工获得技能与综合素养的提高,成为她们实现垂直流动的最佳渠道。
(四)成人教育背景下的社会群体研究
成人教育背景中的基本社会群体可分为成人教育者群体、成人学习者群体以及学与教组合群体。成人教育者是指从事成人教育的教师和管理者。对这一群体的研究,在“十一五”以前有较多论述,而“十一五”以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成人学习者群体,尤其是从构建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或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视角对成人学习群体展开研究,特别关注了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方法、手段、效果及角色定位,成人个性发展等。如姚远峰从社会学角度归纳得出:成人学习是人不断社会化的过程;成人学习的动力源泉来自社会,其目标是为了适应变动不居的知识经济社会,并成为自己文化进步的主宰者和创造者。帅良余在学习型组织条件下,研究成人学习、成人个性发展。从成人个性发展的视角看,将社会学与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结合进行个性理论分析,使得个性以及成人个性发展与成人学习、学习型组织之间建立联系,为分析成人学习提供理论依据。彭景阳用社会学的社会角色理论分析网络条件下成人学习者的角色类型与冲突,提出通过正确的角色定位和自我调适来进行协调和解决。陈晓新指出学习型社会下的成人学习者角色对传统的学生角色提出了挑战,论述了成人学习者角色与学生的“边际人”角色的本质区别,提出了成人学习者角色的定位、影响成人学习者角色发展的因素及其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不同成人群体与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也是一大研究重点,这也是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极具现实意义的一个方面,包括对农民、失学无业青年、老年人、工人、干部等不同群体的研究,其中研究主要针对农民,具体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农村流动劳动力、“城市新市民”(失地农民)以及农村女性等,主要是从社会流动、继续社会化及社会文化三个社会学研究的角度,研究中体现出了研究者的人文关怀。此外,成人教育社会学还从教育的维度进行了多样化研究,包括对社区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社区是社会学中的一个从空间形式反映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概念,社区成人教育是成人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现有的社区成人教育的社会学研究系统深入地阐述了社区成人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功能等,提出对创建“生态社区”“安全社区”“健康社区”“学习型社区”的具体设想,以最终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关于成人高等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兴未艾,研究涉及面较为广泛,包括成人高等教育实践主体、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成人高校招生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本质、成人高等教育公平性等,限于篇幅,在此不能一一展开。
三、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一)存在问题“十一五”以来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在既有成果的基础上,取得了上述的发展,但也不能忽视所存在的不足。
1.课题立项少,研究队伍仍薄弱
课题立项、课题成果及著作是学科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研究者对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热情高涨,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但是全国性的重大课题并不多,不能形成全国或区域联动的研究格局,总体上呈现出小而散、不系统、各自为政的研究态势,没有太多的著作或丛书出版。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队伍仍不强,研究人员不多且较集中在少数大学或科研机构,没有形成合理化的结构,年长学者大多非本学科科班出身,理论功底相对欠缺,中青年学者尚未形成足够的学术影响力,又没有促使研究队伍形成合力的科研机制,从而导致研究内容较分散、不深入、欠系统。
2.研究领域窄,关注群体较集中
从研究领域看,关于社会变迁与社会流动的研究已逐步往纵深处发展。继续社会化、社会文化与成人教育等在继续深化的同时,应拓宽对社区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的社会学研究。从现有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关注的群体看,农民是研究的聚焦点。随着社会变迁,还应顺应时代关注更广泛的社会群体,不仅要关注弱势群体,还应关注强势群体,包括是否是强势群体占据了大部分成人教育资源及成人教育对强势群体影响等,因为成人教育不只是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类型,由此可以产生强势与弱势群体的对比研究。
3.“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
既有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大多关注的是“成人教育”,更多的是探讨成人教育的目的、任务、模式、机制等,而对“社会学”的关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可谓“成人教育”有余,“社会学”不足。有些研究虽然冠以“社会学”研究之名,但是并没有彰显社会学研究的特色,并未从社会学的视角切入;有些研究虽然运用了社会学中的理论,但是运用的较为生硬,理论分析不深入;另外还有研究简单套用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成果,再加上“成人”二字,并未仔细辨别出不少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为普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学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在借鉴这些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时,不可简单移植。应把握住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方法多借助于社会学,以显示出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独特质感及成人教育个性特色。
4.研究取向偏离,研究方法单一
在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中存在两种取向,即以构建起成人教育学科体系为目的的理论体系取向和以解决成人教育实践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为目的问题取向。由于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起步较晚,研究还不很成熟,加之我国不少成人教育研究者习惯于采用问题研究取向,理论体系取向的研究相对较少,这并不利于建立和完善我国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此外,研究方法有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但是整体上研究方法仍较单一,还不太借鉴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诸多研究方法,以致研究容易出现泛泛而谈,未能向纵深发展,这也是影响学科地位的一个原因。
(二)未来展望
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在回顾和反思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不难展望其良好的发展未来。
1.研究领域继续拓展,研究层次不断深化
我国的社会学研究仍然存在诸多未触及或触及不深的方面,如成人教育办学体制、成人教育技术、强势成人群体的社会学分析等。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与社会的密切互动性。“十一五”“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肩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节约型、环境优化型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多重任务,“十二五”时期还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这样的社会发展背景,会不断催生出成人教育社会学横向上更多的研究领域,也要求我们的理论研究往纵深处发展,阐释更深层次的问题。
2.研究力量持续增加,研究成果更加丰硕
除以高校成人教育学研究中理论研究专业化程度高的专家、老师为主力外,成人教育社会学的研究队伍还包括:越来越多的成人教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生将研究兴趣定位于成人教育社会学,作为一股新生研究力量不断扩大研究队伍,同时也因为接受着社会学或教育社会学的理论熏陶,将触发更多理论性强的研究成果。此外,高校成人教育的管理人员、政府机关和行政机构中成人教育工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能再结合相关理论,形成的基于实践的理论分析将会是更加饱满有力的。
3.注重理论研究取向,寻求多种研究方法
现有研究多采用问题研究取向,而多采取理论研究取向是成人教育社会学学科理论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学科独立、学科成熟。学科地位的建立与巩固不仅依赖理论体系的构建,还与多种研究方法的运用有关。在研究中可以积极采用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的研究方法。谢维和曾指出教育社会学的分析与研究方法除一般的社会科学分析与研究方法,还包括教育社会学的理论本身,以知识作为基本工具研究教育活动等。现有研究已出现运用社会学分支理论以思辨方法分析成人教育,如现代性理论;也尝试用知识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如运用知识社会学理论分析;也出现运用生活历史法。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又如田野调查法、人类学的民族志法等,是成人教育社会学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篇12
世界卫生组织在评价肥胖的过程中长期使用身体质指数(BMI)或腰臀比(WHR)作為评价标准。这两项体测指标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体型:体质指数出发点是全身肌肉和脂肪,而腰臀比主要着眼于躯干肥胖。通过腰臀比分析表明,躯干肥胖导致的体型变化对膝关节慢性损伤影响巨大。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腰臀比可以比较准确的预测心肌梗死的风险。
同样,据相关研究表明,WHR比BMI更适合作為预测缺血性中风潜在风险的指标。已经被证明比BMI更适合有研究表明BMI和WHR与预测膝关节慢性疾病存在很大的相关性。然而大多数的文献表明骨科疾病考察指标和体型的测评之间的关系,都采用体质指数进行评估,并没有没有采用腰臀比指标。而腰臀比作為无创指标符合评价长期伏案工作的导致腰腹部脂肪堆积的肥胖患者,本研究试图探讨膝关节慢性创伤与腰臀比和体质指数关系。旨在探究体质指数(BMI)与腰臀比(WHR)作為评价体型的指标在预测和评价膝关节慢性损伤的作用。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為哈尔滨第六医院的402名膝关节慢性疾病患者(年龄范围18—62岁)。研究对象给予知情并同意参加此次调查。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在中国知网(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刊)”、“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以“WHR、膝关节损伤”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论文2篇,以“BMI、膝关节”為关键词,搜索相关的论文104篇,从中选择了10余篇文章进行重点阅读。此外,还搜集了关于课程论及课程基本理论方面的专著,并对与本研究相关的章节进行了重点阅读。通过对数据库PUBMED的查询,相关的论文4篇,通过查阅、收集和整理上述这些文献资料,為此方面的研究现奠定了前提基础。
1.2.2定量分析法 数据采集过程科学合理、准确。肥胖的定义与标准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所有的测量使用统一标准,一个数据采集两次取平均值。
(1)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以亚洲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进行分类:体重过轻(BMI
(2)WHR=腰围/臀围。以亚洲成年人体质指数标准进行分类,腰臀比≥0.9(男子)和≥0.8(女)被定义為腹部肥胖,围度采用专用围度尺测量。腰围是取被测者髂前上嵴和第十二肋下缘连线中点,水平位绕腹一周,皮尺应紧贴皮肤,但不压迫,测量值精确到0.1cm。臀围為经臀部最隆起部位测得身体水平周径。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导出其规律性,以及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主要是利用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等有关统计量的计算来对所取得的数据和测量、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研究得到所需结果的一种科学方法,将本研究一线所获得的数据在PC机上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频数、百分比、图标等探索两种特异性指标与膝关节损伤之间的关系,同时采用PERSON相关分析和树状聚类分析来探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检验显著水平的概率為a=0.05。分别根据两种标准评判结果,探讨不同标准的肥胖对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影响。建立两种评价标准及不同性别变量的二维对应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数据相关分析
在这402名患者中,225名患者為女性占总数的56%、男性患者為187名,占44%(见表1)。受试者平均年龄為45.9±10.1岁。402名膝关节慢性损伤的患者平均体质指数為29.2±5.5,平均腰臀比為0.93±0.07。男性平均体质指数的為29.0±4.3,女性為29.3±6.2。男性腰臀比平均值為0.97±0.05,女性為0.90±0.07。根据腰臀比评判肥胖的标准,155名男性膝关节慢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均為肥胖,高达92%,明显高于根据体质指数判定為肥胖的男性比例(64名患者,约占38%)。同样,女性根据腰臀比肥胖标准判定175名男性膝关节慢性膝关节损伤患者均為肥胖,约占82%,相比之下,BMI标准女性肥胖数目為90名患者,约占42%。在体质指数和腰臀比评价肥胖时重叠的人数方面,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27
通过SPSS13.0社会学统计软件分析,WIO定义的腰臀比(WHR)标准判别肥胖比例分别為92%和82%,男性非常显著性相关(P=0.0045
肥胖对于膝关节慢性损伤、心肌梗死、中风及老年痴呆症来说,是一个公认的危险因素。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的定义可以按BMI或WHR,研究表明,肥胖的患病率根据BMI或WHR这两种标准进行判断会存在很大的差异(P
2.2数据聚类分析
通过对五种指标聚类分析:膝关节慢性损伤与女性BMI、女性WHR、男性BMI、男性WHR。通过统计学聚类分析膝关节慢性损伤各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图1可见,男性WHR、女性WHR与膝关节慢性损伤的关系最為紧密,同时佐证了PERSON相关的统计分析数据。
肥胖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体内脂肪积蓄过多的一种状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死亡越来越归因于与肥胖相关的疾病。通过体质指数与腰臀比来评价肥胖,并在膝关节慢性损伤人群中进行分析,此方面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对此次数据的整理分析得出,男性和女性,根据WTO定义的体质指数(BMI)标准判别肥胖比例分别為38%和42%,而根据WTO定义的腰臀比(WHR)标准判别肥胖比例分别為92%和82%,通过PERSON相关分析男性非常显著性相关(P=0.0095
研究对象為402人,样本较大具有代表性,避免本研究数据存在一点盖全。所有的身体测量数据都是同一人采集(测量人员经过专业培训),保证数据的合理与科学性。本研究的缺陷在于研究对象区域性较强,因此,本研究的结论是只适合于黑龙江地区的人群。在未来的此方面研究中,争取探索全国不同区域人群。
3 结论
篇13
男人在一起谈女人,女人在一起谈衣饰.
男人挣钱给女人花,女人挣钱给自己花.
男人看女人爱回头,女人看男人爱低头.
男人把钱花在嘴上,女人把钱花在脸上。
男人有泪不轻弹,女人无泪也嗦响。
男人身上烟味大,女人身上香味浓。
男人不愿谈收入,女人讨厌问年龄.
男人关心自己的身高,女人关心自己的体重。
男人靠拳头征服女人,女人靠眼泪征服男人。
男人在恋爱时最勤快,女人在恋爱时最温柔。
男人圈里的女孩是公主,女人圈里的男孩是奴仆。
男人把面子看得最重要,女人把名气看得最重要。
男人有四怕:一怕个人的表现有悖于别人的期望与要求;二怕遭受异性
的拒绝;三怕失去镇定沉着的自制力;四怕失去自我.
女人有四忧:一忧贫寒;二忧衰老;三忧生病;四忧丧失社会认可。
这篇发表在网易udy频道上的网文《男女有别》以诙谐的调侃阐释了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差异,更隐含了社会对男女两性不同的角色期待,男性注定要是强者,“当你一来到这世界时,甚至你还不知道自己是谁,但是这个世界却已经给了你一个位置与期望。因此你就必须终此一生按照这个被给予的期望来扮演你的角色。你究竟是谁?这世界到底有些什么?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否符合社会文化对你的期望。”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被普遍使用,最初是指“社会对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要求和评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概念的外延有了很大发展,己经从硕士论文起先的两性扩展到包括同性恋等多种“性别”类型,并且逐渐地普及开来,于是在影视、杂志等大众媒体上屡见不鲜。然而仔细研读,却发现冠之以“社会性别”的图书或学刊大多是在谈论女性,男性成为被人们忽视的群体,究其原日’万是与传统的性别期待有关联。
性别角色期待,是指社会文化将人群以性别为划分标准进行划分,对不同人群给予不同的角色扮演预期。这样的预期在个人成长接受文化濡化的过程种被内化到个人的心理层面,个人努力通过自身塑造以符合社会的预期,社会也依照这一预期对个人作出评判。“”由于性别角色期待已经深入到心理的层面,因此,通过对性别角色期待的分析,可以发现社会文化对性别规范的实质。两性之间的性别期待无非是希望男性更强悍,大丈夫应该“齐家、治国、平天下”,女性更柔弱,最好可以“三从四德”,是个贤内助。虽然近年来,关于两性之间的性别期待有所转变,但是传统的因素仍然存在并制约着男女两性之间的平衡发展。性别期待反映在广告里,于是出现了性别刻板印象,无论是贤惠温柔的女主妇还是事业蒸蒸日上的成功男士都成了性别期待的载体;广告中大量女性形象地使用无非是加大力度展示了中国传统女性的道德美,同时也顺应了人们心中先入为主的性别期待,下面一组调查数据更好地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