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论文实用13篇

高中德育论文

篇1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德育教育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德育教育中情感的教育可以充当良好的催化剂,因此,道德需要的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其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1.4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交叉作用,共同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是科学精神的范畴,而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也要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与当前大力提倡的教育创新也是一致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剂。

1.5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学生持续的进行思想教育,短时间的集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帮助,但是经常性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及时地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消除他们思想中的困惑,使他们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

2.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2.1转变教学方法和观念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德育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双方通过合作,一起探讨,完成一堂德育课。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作风、习惯与处事的方法等都会让学生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身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精神面貌去引导和影响学生。

2.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环境育人

篇2

1、2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政治素养

当前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还偏低,思想教育的难度大,见效慢。由于年龄、生理等特点,以及思想认识社会阅历等原因,高中生思想变化大,可塑性强,情感体验不断丰富。而高中政治课遵循高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规律,从形式到内容,从讲授到训练,力求在高中生原有道德认知基础上,积极创设各种道德认知情境和问题,促使学生的认知失调,产生认知矛盾,再采取各种措施对矛盾进行平衡和协调,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就可能有更大的提高,向着概括化、全面化和独立化的方向不断发展[1]。因此,政治课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优势。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高中生对国家机构构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不是很了解。政治学科对这些知识进行了简略的介绍,学生通过对政治学科的学习,可以在生活学习中自觉维护祖国统一与民族的团结,反对封建迷信与,意识到我国在当今世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增强分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政治素养。

1、3增强学生们的民主、法制意识

政治学科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有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例如:法制、纪律、行为规范、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在“依法治国”理念的指导下,政治课教学也充分体现出一种民主的思想,可以使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民主、法制意识,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1、4不断促使政治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政治学科的理论知识是与当前社会现实动态紧密相连的,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给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满足当前高中生的求知欲望。在政治学科中实施德育,就要要求教师不断地挖掘教材潜力,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动态结合起来,多给学生正面教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政治教师自觉提高自身素养也是德育教育在政治学科中实施的一大优势。

2、发挥政治学科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

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虽然其他各科都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但没有像政治学科那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着力于德育教育和文化教育。如何在此基础上,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优势,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呢?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分析:

2、1变换教育模式,加强政治学科德育主渠道作用

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思想觉悟,转变学生思想,是学校政治课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和文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政治学科的这种特殊地位和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育模式,不断渗透德育教育,发挥政治学科的德育主渠道作用。首先是灌输教育模式。这里所说的“灌输教育模式”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而是针对学生的思想状况,依据国家教育的目的、性质及任务,有外界向受教育者积极性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种模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不仅可以使学生掌握德育教育知识,还有可能促使学生将德育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力量,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这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所梦寐以求的。其次是辩论会模式。辩论会模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开拓创造性思维,也比较容易使学生渗透对德育的领悟能力。最重要的是对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等都有很好的渗透作用。还可以通过寓教于活动、讲座模式等教学模式不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

2、2紧扣教材,注意德育渗透的“点”、“时”、“度”

德育渗透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既要遵循学生认识的规律,又要符合思想教育的规律,只有找准’渗透点”,遵循它在教材中所处的特定位置、层次来具体安排。随着教学进度推进,一方面要把握好“渗透时机”,另一方面又要正确处理好“渗透点”与“渗透时机”二者的关系。如果渗透“透”得不够,效果不佳,即过了“度”这就会改变学科的性质。因此只有将“点”、“时”、“度”把握和处理好,才能使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又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渗透效果[2]。

2、3挖掘德育内容,结合社会热点

为了不使学生在学习政治课的过程中感到枯燥无味,这给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落实德育教育的内容,深入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而且还要结合德育资源,充分挖掘德育内容,结合社会热点举例,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例如:在讲解《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中的开放性时,可以结合地方保护主义的例子(特别是看看有没有本地的真实例子)来结合进行教育,让我们在加强法制建设(杜绝行政违法现象)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保持政令畅通)的同时,加强道德建设,让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达到适应市场经济的开放性要求的目的。

2、4大力加强政治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德育渗透意识

篇3

1.2德育工作的环境日益复杂,信息社会中的大量垃圾信息对学生身心影响巨大

作为一所城市普通高中,我校有近一半的走读生,不可能像县区农村普通高中一样把所有学生均封闭在校园内,让学生免受外来不良因素的干扰。毋庸赘言,在繁华喧嚣的大都市,有越来越多的负面因素在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诸如酗酒、抽烟、进网吧、进营业性歌厅等等,都或多或少对意志力不强、德行不够坚定的学生有巨大的负面影响。此外,随着手机的普及、掌上电脑增多,暴力、色情以及大量垃圾信息正悄无声息地腐蚀学生幼稚的心灵。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主义以及西方的不良生活方式也在侵蚀学生,导致问题学生越来越多。这些负面因素都严重阻碍德育正能量的发挥。

1.3应试教育阴魂不散,重智育轻德育现象愈来愈严重,德育弱化不容小觑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此方针对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说得非常清楚明白。21世纪培养的人才,德育为先,德才兼备,理论联系实际,全面发展。在我国,从古至今,本无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对立,应试教育是学生具有一定的综合素养之上的考试而非单纯的应试。但是由于考试标准,选拔人才的机制单一,过分的应试模式,才有了当下这场争论。学生成了教育机器,学习的唯一目的就是考高分。为此目的,有的学校,取消了学生应有的活动,比如班会、体育课、劳动课、艺术课、心理课等,学生们被挤占的时间,全部用来做练习、考试,没有时间去感悟和体验学习的快乐,生活中的美感,没有时间去体验劳动和助人为乐,没有时间去与人相处,与人沟通交流,没有时间去体验1小时阳光体育。他们所缺的德育课程,在大学能补得上来吗?他们的心理问题,大学教师能给他们医治吗?多年以后,这些学生走上社会,发现他们的梦想和现实差距很大,他们对辛勤的园丁们会有多少感激之情呢?长期以来,我校作为泸州市两所国家级示范高中之一,肩负着沉重的升学任务,因而学校绝大多数教师以教学为重,轻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轻对学生的德育教化工作,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长期以来面临着跛脚走路的尴尬问题,亟需矫正。

1.4德育教育形式单一,未形成齐抓共管态势

“传统的德育教育倾向于把学生视作被教育和被管理的对象,强调严格管理和纪律约束,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意识和权利,要求学生单向地服从管理人员的命令。”随着社会不断进步,通讯和网络的发展,地球变成一个小村庄,学生们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这种背景下,传统的说教式和惩戒式的德育教育,已不再适应现代德育教育模式了。德育是如此重要,遗憾的是,部分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只教书不育人,或仅在课堂上育人,课堂外不育人等现象依然存在。“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一岗双责,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校园文化精神,还没有完全形成。另外,德育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参与。有的家长认为孩子一旦送到学校,教育问题就是学校的问题,与自己无关。同样地,社会在评估学校时,往往只看重升学率,忽视学生的品行和表现,综合素养和社会实践活动。西方教育,在这方面做得较好,学校课堂对家长是开放的,家长和学校长期保持交流。社会对学生提供多种实习场所,学生们在医院、矿山、劳教所、戒毒所、救助机构、社区等参与实习,并作为一门重要课程,得到相应的学分和综合评价。

1.5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由于社会教育环境的日益复杂化,由于学生自身不正常的人际交往心理,新形势下的学生心理日益复杂化和极端化,有时会让教育者防不胜防。同时,学生课业负担,并没有随着课改的推进而减小,反而比以前有所增加。学生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身体锻炼,劳动锻炼;没有时间与老师、同学、家长进行交流,内心的苦闷、彷徨得不到排解,长期积压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特别是较内向,不善交流和沟通的学生,更容易发生心理疾病,容易出现偏激行为。近年来,学生自杀的和患抑郁症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心理健康问题未得到全社会足够的重视。

1.6学校的安全问题细节落实不到位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管理的“高压线”。没有平安校园,就谈不上和谐校园,秩序校园,就无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所以确保学校安全,是学校管理中的首要任务。然而目前校园安全管理存在以下问题:全员安全意识还比较薄弱,应急处理能力还较差;安全课程和安全知识演练不落实;设备设施较陈旧;消防设备未合理配置;防暴、监控、预警设备资金不足;保安队伍素质整体较低;学校、家庭和社会未能形成一个系统预防机制。

2德育管理对策

(1)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按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精神,加强社会主义“八荣八耻”教育。

各级各类学校,务必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改变急功近利的思想,克服单纯应试思想,让学生综合发展,和谐发展。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学校、家长、社会形成合力,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具体的劳动实践和活动中,体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鉴于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学校应成立心理咨询室,全方位、多渠道开展工作,建立每位学生的健康心理档案,各年级应开足开齐心理健康课程。加强心理健康教师的进修和培训,加强全体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和有关德育部门的心理健康知识的培训。各年级、德育处和安办应有特殊学生的档案,切实加以预防。要教育学生高考不是一生唯一的选择,“一个人可以考不上大学,可以不具备高深的科学知识,但不可以不具备宽阔的胸怀。”

(3)德育工作,人人有责。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注重细节,注重落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德育教育实行阶段德育和主题德育相结合的办法。高一年级主要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养成教育,感恩责任,劳动体育和强化阅读。高二年级主要是挫折教育,励志教育和青春期健康教育和感恩奋进。高三年级主要是理想前途教育,感恩奉献和心理健康教育等。

(4)安全问题重于泰山。

全员教职工,都要具有安全意识,重细节,重预防,重落实。全校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意识,每一个路口,每一个楼段,都要有责任人,并明确标注在指示牌上。每个环节都要有预案,全校教职工要有一本非常清楚的安全手册。重点巡查要长期坚持,形成制度。校门的管理应是军事化或准军工化管理。事故发生后,有关应急处理必须有统一清楚的流程。政府加大投入,提升监控系统、预警系统、消防系统、广播系统等的现代化水平。安全问题,必须由学校、家庭、社会和政府部门,抓共管,方能有效。校门口的摊贩,网吧,饭店,发廊和公路,都是带来不安全的场所,如果没有政府的公权力度,很难治理。

(5)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清洁卫生,也应该由学生自己做,并作为劳动课程的一部分。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成立劳动实践基地,让学生在那里全面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快乐,让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由此上升到热爱祖国和人民。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浸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校园文化应突出体现以下内涵:以人为本,人是文化的核心;注重文化的传承,让中华传统文化和校园传承的文化和谐统一;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传统,办学目标,校训等主题突出;文化长廊映衬学校的办学思想;体现制度文化内涵;彰显学校特点,师生个性化特长;教风建设,学风建设,人际关系建设;学校整体环境色调,视听效果等。

篇4

3、德育途径单一,方法死板。重点高中的德育教学多年来一直是以课堂教学为主,且惯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育方法,学生总处于被动教育地位,这种教育方法无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德育知识的积极性,学生只是迫于学校、教师的威力而不得不坐在那里,不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的培养。

4、德育评价不规范,因人而异。有些重点高中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评价时,总是以最后闭卷考试为依据。这样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一般是优,那些升大学有把握的学生即使犯了错误,学校往往不能严肃处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仍然是德育成绩较好。而有些德育考试成绩不佳,而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由于没有被教师发现,所以德育成绩平平。这样就会引导学生去死记硬背几个条条就行了,平时行为无所谓。导致有些重点高中的学生说一套,做一套,形成双重人格。

5、德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不高。班主任实际上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组织者,班主任的德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随着教师队伍的日益年轻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班主任岗位,他们眼界开阔、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工作也很投入,但由于生活阅历较浅,且受市场经济等一些利益观的负面影响,有些教师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也不能公平地处理每一件事,严重影响了言传身教的教师形象,也影响所传授的德育的效果。

二、增强重点高中德育实效的对策和措施

1、进一步树立德育为一切教育之根本的思想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在具体的学校德育中真正坚持“德育为首”,必须牢固树立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根本这一观念,并在素质教育中不断巩固。正如台湾教育家高振东先生所说:“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剂”。2、激活道德资源,塑造民族共同的道德观、价值观

在迈向21世纪之时,中国人应该有什么样的风格,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李岚清同志在一次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品质教育的座谈会上语重心长地说,我深深体会到,日本人一看就知道是日本人,韩国人一看就知道是韩国人,新加坡人一看就知道是新加坡人,但中国人就是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这是很大的危机。“看不出有中国人的特色”,就是指看不出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气质。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但是,这些优良传统现在在一部分人身上已经消亡了,同时,体现国民素质的社会公德也有较大的滑坡,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种悲哀,当然这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但作为学校教育,德育要牢牢扎稳自己民族的根。每一个民族的教育都有它产生、成长的特殊条件和环境,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独特风格不仅是该民族的标志,也是这一民族生存发展的必要依据,没有民族特色,也就没有民族的发展。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优良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千百年来我们先辈反复教育和严格管理的结果。今天的教育,不能脱离悠久的民族优良传统,离开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仅会降低德育的实效,从长远说,也会使我们的民族失去支柱,是十分危险的。

3、改进学校德育方法,发展学生的道德思维、培养学生的道德能力

当代中学生尤其是重点高中的学生自主意识明显增强,个性发展的要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自觉地将学生置于教育过程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更多地参与教育,引导学生主动探讨问题,寻找真理,反省自我,完善人格。重视发展受教育者的道德思维,培养其道德实践能力,使其具有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这是近几年来世界许多国家道德研究与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此外,改变德育教育只是德育教师工作的错误观念,应树立全体教师都是德育教育者的全方位的观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去,渗透到每个学科的教育之中。每位教师都应该是言传身教的楷模。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但要传授道德知识,还要注意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情感,只有在情感上接受它,才能形成道德意志和品质,最后才能转化成道德行为。因此,道德教育是个过程,不是一个结果。每个教师都按照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发展规律去教育,定能更好地培养学生道德思维能力,并自觉成为一名道德实践者。

4、完善德育评价体系,使德育评价民主化、制度化

篇5

德育教育往往存在着强制性的弊端,所以要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班主任的德育方法就要增强其直观性和感染性。班主任可以通过品德实践法、情感陶冶法和榜样示范法等方法增强教育的直观性。所谓感染性,就是教育工作者要以自己的真实形象以身作则,展现自己真实、真诚和挤满全的人格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人生活中的琼浆玉液,它能滋润人们的心田,也能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和,激发人们奋发进取[2]。教育是要用爱的付出,没有爱的付出教育就不会有感情,不会成功。因此,班主任要以严慈相济为人师,情理交融为英才为教育宗旨,严到当严处,爱到细微处,用自己真挚的情感来感化受教育者的品德。为了增强德育工作的感染性与直观性,班主任可以以受教育者的年龄阶段,在校内开展文化活动在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将校内外的活动相结合。在班上可利用讲故事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教育的尊重。例如,叙述这样一个故事:韩国的官员黄喜在一次外出游玩中偶遇一位耕地农民,问道:“你的两头牛哪头最卖力?”农民看着黄喜不说话。但是等到了牛在一边去吃草的时候农民才悄悄说道:“左边的那头更好一些。”在这位农民的眼中,牛的感情是和人一样的,大声的评论彼此的好坏,那头努力却没达到目标的牛也会难过的,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知道,动物都需要尊重,何况是人呢。班主任通过讲此类故事可以到达增强教育的感染性的目的。

3选择贴合学生实际的德育内容

选择贴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德育内容是保证德育取得实效的关键,班主任要将纲要和学生实际结合起来选择内容,正确处理相互关系,再次要符合每个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需要符合自身实际的德育内容,这是对他们以后人生实践生存中急需引导的,但学校在这一方面并不完善。所以,本文认为,学校在德育内容的选择方面应当根据社会的德育教育目标以及学生品德的发展、年龄阶段选择选择基本系统的内容进行德育教育,保证开展的德育内容的完整稳定。与此同时,也要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需要,使德育内容与学生品德发展吻合达到最大值,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这样才是学生可以接受的、可发展性的德育。班主任也应在德育中增加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质量水平的内容,对学生的生活、社会交际、消费、自身权利利益的保护等,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提高学生的生存能力。因此,德育内容的选择要在现实的基础上适当的超越。

篇6

二、丰富学校德育建设

校园几乎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这也就是为什么学校都强调整洁的原因。德育教育也一样,要想让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和正确的审美情趣,校园文化的建设必不可少。积极向上的教学气氛不仅能有效地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全面贯彻教学方针。对校园文化德育方面的建设,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个人方面一个人的仪容仪表其实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学校可以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比方说上课不可以迟到、不可以讲脏话等等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简单的要求既能增大学生的完成率,更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的发展。毕竟,学校绝对不是一个只会教授知识的地方,更是一个塑造人、完善人的地方。

篇7

一、加强大学生修身教育的必要性

l、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突出了加强修身教育的紧迫性

大学生作为社会上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群休,从总体上来说,大多数大学生的道德素质较高,精神风貌也是积极健康、耍求向上的,主流是好的。但随着大学生中独生了女的不断增多,家庭教育的某些不足,以及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过子崇尚自我,而往往忽视个体道德问题。同时,时代在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个性也在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放性的社会,日新月异的新事物、新思想不断冲击着大学校园,青年大学牛的思想和行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整个社会的转型与变迁的影响。他们虽身处象牙塔内,却时刻关注着社会的变迁,对新鲜事物、新思潮、新观点等极为敏感,同时也最容易感到困惑、偏激、冲动,受到各种价值观念的影响。比如他们对社会投以较多的关注,他们在具体事情上社会责任感较差:追求现代生活方式,他们这种表面的盲从,使他们缺乏现代文明意识;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但又极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但社会公德意识弱,涉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时,心理承受力弱;道德认识与分辨是非能力强,但道德践履、从善改过与实行高尚行为的能力较弱等。

2、大学生修身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

中国是一个具有灿烂的道德文化和悠久德育传统的国家。传统德育以儒家伦理为核心,实施的是人伦之教。儒家伦理以“五伦”概括封建社会一切人伦关系,以家庭伦理为本位来推及社会伦理规范,具有鲜明的宗法式家族主义伦理的特性。我国传统德育长于家庭伦理,而短于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存在着重私德,轻公德的倾向。正如费孝通所言:“在我们传统社会里,所有的道德只在私人联系中才发生意义”(费孝通《乡土中国》)。我国经历了漫长的没有公民,只有臣民的封建社会,封建传统悠久而民主法制基础薄弱,积淀于民族心理中的依附意识、臣民意识、迷信盲从等心理顽疾使公民意识先天不足,要“着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培养具有公民意识的大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综合索质。

3、大学生修身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需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他们关注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平等意识、民主意识、市场意识、环保意识等现代意识。但是不少大学生对公民概念理解模糊,重公民权利,轻公民义务,法制意识不强,公德意识缺失。有的大学生见利忘义、不讲信用、极端个人主义的行为时有发生。因此,修身教育成为大学生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

4、大学生修身教育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青少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质,人们常常从一个社会青年群体的道德状况透视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因此,青少年必须成为我们精神文明建设的重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道德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过程中,特别是要把提高青少年的素质作为工作重点。

社会道德文明的程度是与个人道德自觉意识相一致的。道德教育的客观效果也应以推动个人道德品质的培养、冶炼和升华为准绳。当今社会物质文明发展较快,们精神丈明相对比较滞后,较明显的是:整个社会公德水准不高,广大公民在这方面仍存在着不少问题,缺乏加强修身的意识和自觉性。而“社会公德在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积极作用,成为公民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出台,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基本道德规范,以杜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群众性公民道德建设活动现在在全杜会广泛开展开来。这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举措。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一个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代,一个新旧观念和行为相互摩擦、矛盾乃至冲突的新时代。这个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需要德行来把关,这一点已越来越被当代世界各国的人才市场所重视。因此,对于跨世纪的一代青年学生来说,注重修身教育意义特别重大。分析一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我们就不难得出结论:培养跨世纪的“四有”新人,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修身教育。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事业也在腾飞,在校大学生的人数剧增,一批一批的大学生走出校门,走上各行各业的岗位,这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总体上说是好的。他们中绝大多数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远大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立志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道德修养也较高。但是,也还有相当一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存在严重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第一、缺乏政治信念。对国家大事,民族前途毫不关心,有的表面上要求进步,积极要求加入党组织,但究其动机,实际上是想捞一点政治资本,为未来就业,为个人的发展作铺垫。有的厌恶政治理论课,拒绝学习政治理论,在大是大非面前显得麻木不仁,极少数人甚至听信政治谣言,怀疑党的领导的正确性,怀疑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性和优越性,更有个别的在校大学生成了的痴迷者,走上了不归之路。

第二、缺乏公德意识。自以为是天之娇子,缺乏最基本的礼貌、礼仪,不尊重长辈,不尊重老师;餐厅买饭不排队;宿舍、厕所又脏又臭;教室、校园的公共卫生无人自觉维护;在教室、图书馆等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男女之间在公众场合搂搂抱抱,不注意影响等社会公德方面的不文明现象在高校是屡见不鲜,在墙壁、课桌上乱刻乱画,且内容粗俗,格调低下,不堪入目,造成严重的精神污染。

第三、缺乏责任意识。有些学生视谈恋爱为儿戏,导致严重后果而觉得无所谓,有刺激;有的一味追求高消费,上“三室一厅”,虚度年华;对父母家人的艰辛毫不体恤;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有的存在极端个人主义倾向,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一概不参加,更不愿为同学和班级服务;有的毕业时从不想要报效国家,不愿意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一门心思想着出国留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黄鹤一去无消息。

第四、缺少诚信意识和正义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时有发生,其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替考,甚至利用手机作弊等,已成为校园公害,贿赂教师,花钱买分已成公开的秘密;在就业过程中,有的学生匆忙签约,轻易毁约,缺乏诚信;在评优、选干和组织发展中,有些学生弄虚作假,欺骗组织,有的甚至让家长出面请客送礼,拉关系走后门;个别学生甚至偷窃、抢劫,敲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还有相当部分学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一些不正之风、不文明行为,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凡此种种,对大学生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长此下去,必然严重影响未来的人才质量。

三、加强修身教育的重要意义

为此,必须学习和借鉴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第一、加强修身教育,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消解外来文化的负面影响,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民族自豪感、使命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使大学生自觉地把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情统一起来,把自己的知识技能、聪明才智贡献给祖国,贡献给人民,这才是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第二、加强修身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自律精神和团队意识,唤起他们内心深处的荣誉感和羞耻感,使其一言一行自觉的坚持真善美,反对假丑恶。

篇8

学校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把它寓于日常教学过程中,也是每位教师的责任。笔者认为教师只有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视为己任,才能使教书与育人相得益彰。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我特别关注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力求将两者结合起来。从教十几年来,笔者对教材中的语言材料精心挑选,做简单化和条理化的讲解,拿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学生的活动。如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和思想,升华文章主题等。同时抓住时机,有意识地让学生联系自己和现实发表自己的看法,努力纠正课堂上只重学习,不重德育的现象。

我们所教育的对象都是十几岁的青少年,他们对社会问题还不是很关注,还不能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不难在一些学生身上发现其陋习,并有的放矢地在课堂上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下面以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一第五单元NelsonMandela——amodernhero为例,就如何将德育渗透在日常教学中谈谈自己的一点粗浅的体会。

在本单元的课堂导入环节(warming~up),我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①Doyougetonwellwithyourhomework?②Doyouoftenhelpoldpeopleorlittlechildrenwhentheyneedhelp?③Areyouwillingtodopublicserviceworkwithoutanypay?

要求学生在思考之后给出答案。学生有的回答yes,有的回答no,其中前两个问题的答案以肯定为主。但当我问及第三个问题时,不少学生回答no。由此可见,不少中学生已经染上了当今社会的流行“病毒”——一切向钱看。对于学生的回答,我当时并未置可否,只是鼓励他们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目的是让学生先发现自己。紧接着在pre~reading环节中,我选择了教材给出的六位伟人或名人中学生较为熟悉的两位:NormanBethune和SunYansen,让学生分组讨论他们的生平事迹,并让学生同时思考以下问题:Whydoyouthinktheydidso?Whatqualitiescanyoufindinthem?之后,我再次让学生各抒己见。这时,学生回顾刚才warming~up中的第三个问题,就认识到了与伟人相比,自己的狭隘和不足。试想一下,现在的很多青少年对老师和家长的思想品德说教有一种逆反心理,如果我们直接指出他们的缺点和不足,他们未必接受;而通过这种自我发现的方式,可以给学生更多的思考和判断的空间,让他们没有被迫的感觉,却同样达到了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的效果。

第三个环节reading,文章通过一个穷苦黑人工人伊莱亚斯之口,讲述了曼德拉的生平事迹。文章又分成了两部分,第一部分伊莱亚斯向我们介绍1952~1963年间的遭遇;第二部分伊莱亚斯讲述了他本人在罗本岛监狱得到了曼德拉的帮助,非国大(NC)掌权后,他又回到罗本岛监狱担任导游。这种写作方法有别于惯用的直叙手法,尽可能剔除了作者的主观看法,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因为两篇课文紧密相连,所以我将两篇课文合为一节课,利用完整的故事,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发现曼德拉的伟大之处。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要求学生在进行firstreading(粗读)之前,先展示给他们这个问题:WhatdidMandeladofortheblackpeople?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第一遍阅读掌握故事梗概,并分析总结出这位伟人的优秀品格,如active(积极的),helpful(助人),unselfish(无私的),determined(坚定的),dedicated(奉献的、献身的),等等。学生的阅读任务明确,很快就完成了对这位伟人的初步认识。在进行secondreading(精读)时,我利用comprehending中的TrueorFalsesentences的练习方式,拿刚才在firstreading中总结出的曼德拉的优秀品质去一一对应。如其中有三个句子是这样的:①

篇9

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有:

第一,有“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思想品德课)构成的计划性显性课程。“两课”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第二,由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如党委书记、团委专职干部、学生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等组织实施的各项校内外德育工作或活动以及各种场合进行的道德谈话。

第三,由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教材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德育在方法上主要采用指向性明显的灌输法,这对于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具有不可否认的作用。但从受教育者接受心理和个体思想品德形成的全过程来看,这种方法陈旧、生硬,忽视了青少年个性发展的特点,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要提高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仅靠传统的灌输法是不够的。德育的任务是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和行为之间建立联系,从当前高校德育工作的实践要求看,除了继续发挥显性德育课程的作用外,还需充分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影响。因为隐性课程具有真正的“诱导”特性,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作用方式是间接和潜在的,可以避免直接的德育课程可能导致的逆反心理。

三、美国高校德育的主要途径及在隐性课程上的特点

1.设置通识课程进行德育

美国各大学普遍开设通识课程对学生进行德育。具体有历史科、公民科、人文科及有关专题。通过这些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好公民”。

2.通过各种实践活动进行德育

美国大学注重通过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和社会服务,增强德育的实效。课外活动主要包括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各类学术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社团活动和文体活动;校庆、国庆、入学及毕业仪式等全校性活动。通过以上各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培养学生自主、自重、积极探索、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的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为他人服务、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关系的协作态度。这些实践活动也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成为美国大学德育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3.运用心理咨询进行德育

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现在,心理咨询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生活指导、学习指导、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其中心理辅导(又称心理咨询)的道德教育功能较为显著。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类机构,这类咨询机构有固定的编制、行政拨划的经费和正规的工作制度与规划,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提供各种咨询。如哈佛大学设有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美国高校对心理咨询人员还有十分严格的职业道德要求。

4.利用大众传媒和社会环境进行德育

美国高校重视大众传媒的作用,利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等进行道德教育,倡导美国精神和价值观。通过社会公共环境的情境熏陶、渲染、渗透作用对学生进行德育在美国具有典型性。美国首都华盛顿以拥有众多的博物馆而著称于世,像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等这样集中表现了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场所,大都免费向学生开放,宣扬美国的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是美国向其国民包括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基地。在美国随处可见飘扬着的美国国旗,在旧金山,主要街道大都以华盛顿、杰佛逊等重要历史人物命名,以致整个旧金山的街道几乎成了一部美国名人志。这些社会公共环境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美国精神”。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的全方位渗透式教育,极大地提高了美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四、美国高校隐性课程教育形式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注重对学校道德教育理论上的探讨并运用于渗透性德育的实践

美国较注重从多学科对道德教育进行研究,出现了一大批成熟的德育理论,很多高校把它们运用于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目前,我国高校德育形式单一,所以可以借鉴发挥公共课与专业课的“载道作用”和“渗透作用”,倡导教书育人,减少学生的“防备”意识,提高道德教育效果。

2.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潜在的活动性德育的作用

要加强对学生会组织、学生社团组织的指导,健全和完善各种管理制度,积极支持各种社团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不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一些道德规范。学校也应注重学生对社会参与的意识,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社会活动中去。

3.要树立大德育的观念,发挥各种社会活动和公共环境的社会性德育作用

学校要在社会各届建立广泛联系,建立实践基地,利用博物馆、展览馆、纪念堂等公共场所对学生进行教育;社会、学校、家庭,网络世界要齐心协力,努力创造一个适合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氛围。

参考文献:

[1]吴永军.课程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

[4]陈伯璋.潜在课程研究[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

篇10

(一)德育课程的考核标准与“以人为本”理念失和

高中新课程改革对德育提出的总目标就是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从以上目标中,我们可以明显的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对德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是“以人为本”的,是以全面提升人的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的。但对人道德水平的评价很难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再加上升学压力的影响,各个学校对德育课程的考核大多采取的是与其它学科一样的笔试形式,很难做到全面评价学生的真实道德水平。

(二)德育教学内容的设置与“以人为本”理念脱节

德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是直接影响德育课程吸引力,进而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环节。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存在着多元挑战的时代、我国也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领域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新困境,也就是说,高中学生对德育有了更多元化的诉求。笔者调查发现,当前高中德育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以理论化、规范化见长,而实践性、可操作性相对较差。比如,在对集体主义进行讲授时存在着将重义轻利;重公轻私;重理轻欲绝对化的倾向,而对如何尊重、保护人们合理个人诉求的内容相对不足。同时,在现行的教学内容中,案例教学、讨论话题等部分设置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教学印象。当前的德育教学实践已经证明,传统的德育内容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人们对德育的诉求,在新的时展趋势下对其进行与时俱进的扬弃势在必行。

(三)德育教学过程对受教育者的定位忽视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德育是人们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是人类所从事的特殊社会实践活动,其最根本的“特殊性”在于它所改造的对象是“人”而不是“物”。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主观能动意识和能力,是具有主体性的特殊客体。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德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不可能要求广大的高中生只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施教,这是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漠视,是典型的对“以人为本”理念的疏离。长期以来,高中传统的德育模式将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即师生)明确分割为对立的两方,德育过程由教师完全主导,这种情况很容易使教师渐渐形成高高在上的自我定位,将自己变成了机械的说教者;另一方面,日趋走向成熟的高中生们的主体意识长期被忽视,在德育过程中只能居于服从者的地位,最终导致完整人格的缺失和个性的扭曲。

三、“以人为本”理念在新时期德育改革中的贯彻与运用

(一)德育课程考核机制应“以人为本”,有助于培养“和谐人”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的人不是单纯的自然人、更不是“经济人”,而是拥有和谐特征的“和谐”人。所谓“和谐”人,就是实现了自身、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人。高中学生已经有了相当的思考、逻辑分析能力,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生们有了更多关注社会、关心环境等现实问题的热情和机会,希望现代的高中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学生发展和社会发展不负责任的表现。要想在高中德育教学中实现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目标,现行的德育课程考核体系必须进行必要的改革。过去用一份试卷来判定一个学生道德水平的模式必须改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评价完全可以细化为多个部分,比如,道德理论(以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考察为主);道德素养(要求学生对生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道德实践(考察学生在校、在家、在社会实践中的综合表现)等。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价的人不应仅限定为德育课的任课老师,可以运用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结合的评价体系。

(二)德育教学内容应“以人为本”,关注人们的道德诉求,做到有的放矢

目前,我国在发展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巨大的社会转型冲击着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带来了整个社会道德观念的巨大变化。正处于身心尚不完全成熟阶段的当代高中生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许多道德困惑,而当前高中德育内容体系“重物轻人”、“宽泛高难”、“重公德轻私德”的弊端使其与学生们现实的道德诉求渐行渐远,逐渐失去了自身的吸引力,严重影响了德育教学效果。在调查中,认为在高中德育内容中应该加入生态伦理、性伦理、网络伦理内容的学生分别占到受测学生数的68%;26%;59%。由此可见,学生们对高中德育教学内容的期望绝不再仅仅是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而是能让他们自愿接受并自觉遵循的可操作性规范,进而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解决道德困扰。

篇11

由于文理分科的局限,以及高校文理科招生人数的悬殊,使得在大部分的高中学校内,学习理科的人数远大于学习文科的人数。而对于文科的学生来说,数学和英语又是他们的两大拦路虎,地理的偏理倾向又让他们难以把握,这就导致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其他科目。

1.2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脱离实际

高中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好奇心旺盛的时期。现在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流传速度快,网络上充斥着各种难以区分真假的所谓“新闻”。十几岁的学生,还是缺乏成熟的判断力的时候,容易受到各种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从而认为德育脱离社会实际,是没有用的。而这也正是在提醒我们,一定要提高对德育的关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1.3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落后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多年,但仍有相当多的学校教学方式较为落后。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传统的教学方式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打击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热情,对其中的德育就更是不感兴趣了。这就要求教师要积极思考,主动改变,提高思想政治课中德育的有效性。

2如何依托思想政治课强化高中德育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让学生在了解和把握经济、政治、文化和哲学的基本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师依托思想政治课堂强化高中德育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转变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应该转变单纯注重学生升学率的观念,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学校教育要培养的,绝不是善恶不分的书呆子,而是爱憎分明、是非分明,有强烈的道德感和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致力于祖国建设。教师应谨记,教育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成绩,更重要的是成长。因此,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德育目标,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2.2关注时事,理论结合实践

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仅仅满足于书本内容的教学和知识的传递,而应理论联系实际,紧跟时事,与时俱进。教师应该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关注时事,了解时事的基础上,将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时事与教学内容自然地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鲜活的事例学习知识,接受心灵的洗礼。例如可以在讲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知识时,列举知名企业各种慈善捐款和“产品质量门”,通过正反两方面的材料,让学生理解承担社会责任和诚实守信的重要性;在讲到“人生价值”时,可以播放《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节目的片段,使学生在感动中体会人生的真谛,认识到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索取,而是奉献,奉献让生命更加美好,使人生日益丰盈。

2.3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新课程改革并非完全否认讲授这一教学方式,而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元的教学方式,在不同的环节,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取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辅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动口和动手的时间,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中,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音频或视频,使学生能够形成更直观和深刻的感受,使抽象的理论和宽泛的说教变得生动而具体。例如在讲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时,播放相关的视频,可以使学生迅速了解各个阶段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这就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从而强化德育功能。

2.4深入挖掘教材,把握德育切入点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很多章节里,这需要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寻找和把握德育切入点。这其中除了比较明显的价值观,还有爱国主义教育、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等大量的德育切入点。想要利用好这些切入点进行良好的道德教育,需要教师认真备课,有目的的设计教学环节,寻找和使用和教学内容相互呼应、相得益彰的事例。经济生活中用社会中拜金主义的反面事例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将国家财政的作用和权利与义务相结合,通过名人偷税漏税的事例,让学生设想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规定交税会出现什么情况,从而提高学生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公民意识;文化生活中,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中“仁”、“孝”等思想的分析,结合现实中“老人摔倒扶不扶”的现状,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从而“乐于助人”。教师通过对教材的挖掘和对时事的掌握,可以随时开展诸如此类的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从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篇12

2.是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要求

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取向,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地理教育的价值目标,最重要的有二:其一是要让学生拥有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其二是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如果说前者重点在于知识和技能传授的话,那么后者的关键就在于观念的形成了,因此在地理学科中的德育渗透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以及实现地理教育价值目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3.是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要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特别提到:在地理教学过程中要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二.德育渗透势在必得

1.教材中蕴含丰富的素材

新教材强调基础地理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观念和观点的教育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其次,强调地理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本,在地理教学中体现人文精神。仔细研究教材可以发现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

(1)以人地关系为主线的国情教育素材

国情教育,是向学生传授有关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的最基本情况,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进行国情教育,要始终抓住人地关系这一主线,而这恰恰是贯穿高中地理教材的重要线索。如在高中地理教材中涉及有陆地自然资源、海洋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环境问题、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化、人口、国土整治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巧妙设计就能够让学生既了解我国国情的优势:辽阔的国土、壮丽的山川、富饶的物产、多样的气候,不断发展的经济建设……同时,又实事求是地让学生认识到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均资源少、资源浪费严重,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问题突出等国情劣势,从而既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又激发他们的忧患意识和责任心。

(2)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的教育素材

辩证唯物主义是地理德育的思想基础,物质观、运动观、联系观、发展观教育在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都可以找到恰当的载体。例如物质观,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宇宙是物质的”、“大气的物质组成”等;运动观,涉及的内容有“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陆地水的循环和转化”等;联系观,涉及的内容有“日、月、地三者的关系”、“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全球性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等;发展观,涉及的内容有“天体演化”、“全球气候变化”、“海陆变迁和地表形态的变化”、“城市聚落的形成”、“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产生”等。自然地理的各章节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给教师挖掘教育点,抓住时机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辩证思维的素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生活实践中可得多彩的案例

“学习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当代地理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而地理本身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我们身边蕴藏着丰富的与地理学科相关的案例,就以我们生活的北京为例,北京的水资源现状与问题、北京的旅游资源与旅游活动、北京的工业发展与变迁、北京的城郊农业发展现状、北京城市交通现状及问题、北京的城市化及其问题、北京的城市规划的变迁、北京的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北京的气候变化、北京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等等,这些我们每天接触到的现象和问题与我们所学的地理课程有着密切联系,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的真实案例,如果我们把视野再扩大,在地球上,我们所听到、看到和所发生的事只要与地理学研究的内容有关都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地理、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案例,而且生动、形象、真实、有说服力。

三.德育渗透的实践途径

1.适时渗透润物无声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把目光的焦点集中在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那些抽象的地理原理上,容易忽略掉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渗透有关情感、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但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几句简单的话就可以水到渠成。比如在讲授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季风气候形成的影响后,我概括了这样一句话:“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带来了不同季节海陆的气压差异,而气压的差异又导致了风向的变化,形成了季风环流,从而构成了季风气候。这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雄辩证明世界万物是普遍联系的,也希望大家能够用联系的观点来理解和掌握大气运动与气候形成之间的关系。”这样既让学生从辩证唯物主义的高度来认识具体的地理问题,又教给学生一种挖掘知识点之间联系的学习方法,可谓一举两得。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掌握的基本规律,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和思想方法,是智能培养的需要,也是地理学科渗透德育的重要途径。

2.深入挖掘巧设案例

高中地理教材侧重于对地理基本原理的阐述,有些原理过于抽象,如果我们能够深入挖掘,为这些基本原理找到合适的案例载体,并将资源观、环境观、发展观融入其中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比如在《城市规划》一节的教学时,如果单纯就书本讲理论,学生听起来空洞、乏味。在认真挖掘教材之后,我引入了北京城市规划的变迁这一案例,将北京城市功能区形成的历史过程、北京工业区(特别是首钢)的搬迁、解决北京城市交通拥挤的措施等学生们较为熟悉的事作为一个个子案例逐一分析讨论,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北京“摊大饼”式的城市布局到“一轴两带多中心”城市布局规划变迁的意义所在,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让书本上的理论鲜明而具体,而且,在案例的讨论过程中融入了环境观、发展观,引导学生们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想、法规分析城市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3.亲身体验自我教育

情感价值观的形成本身就是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让学生们在亲身体验中自我感悟,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活动中自我教育。比如在《旅游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一节的教学中,让学生来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常见问题和如何对旅游资源开发进行评价是常见的教学方法,为了让学生对旅游活动有更深刻的感受,我在课前设计了8个研究性课题,要求学生根据所选课题到八达岭长城进行实地考察。通过设计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学生对旅游活动中出现的种种破坏旅游环境的问题、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旅游超载问题有了直接而深刻的感受,许多学生提出了有独到之处的建议。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老师又适时引导,为本课设计了一个“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由于有了前面的铺垫,这里就可以水到渠成将旅游三要素:旅游资源、旅游者、旅游业作为三个系统来看,他们之间是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而人的调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点明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这样就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旅游活动》整个单元的知识及相互关系。

又比如,在地质灾害一节的教学中,关于地质灾害的防()御,往往被老师们忽略或一带而过,我在讲课中却设计了一个学生小游戏,让学生模拟表演当灾害来临时如何冷静避险、科学自救,引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让学生既了解灾害发生的原理,又知道如何防灾自救,使得地理教学与生活联系更密切,学以致用。

篇13

(一)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高职德育的核心内容

高职在德育方面应注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的精神:一是爱国主义精神。高职院校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若无爱国之心此学生则不利于中国之进步与发展,在当今时代面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学校对学生爱国之心的培养更是重中之重。二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有些人尤其是有些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一些学生追求奢华生活、盲目攀比、经不起挫折等。这虽然是局部现象但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一现象的出现学校不能说没有责任。三是奉献精神。当代高校必须要注意培养好学生的奉献精神,影视《雷锋同志》、《任长霞》、《焦裕禄》、感动中国等都是对学生进行奉献意识培养的很好教材,学校对学生奉献精神的培养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为高职德育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物质文化以其独特的物质形态成为师生员工进行德育的重要阵地,使师生教有其所、学有其所、乐有其所。纵观历史,我们发现古代著名书院和当今许多大学大都建于依山傍水、风景优美之地,目的就是以自然景观陶冶学生情操。学校的人文景观如纪念碑、校园雕塑、名人画像等表现伟大人物心系家事国事天下事的浩然正气,在学生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学生生活其中,无数次接触会不知不觉、有意无意的在思想观念、心理素质、行为方式、价值取向诸方面受到熏陶,对道德问题会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心灵得以净化、情绪得以感染、道德得以升华。

(三)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是实现德育的重要保障

制度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无规矩不成方圆,建设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是维系学校正常秩序必不可少的机制保障,是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实现其最终目标的必要保障。制度制定好了,是要人去实施的,什么样的人去实施,是责任心强的人去实施还是没责任心的人去实施,结果是不一样的。当然还需要有好的组织,使各个机构、部门、以至个人都能明职责、清任务、权责统一。

三、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实现的途径

借助校园文化建设推动高职院校德育的健康发展就要重视建设途径的作用,实施切实有效的措施把高职德育工作推向更高的发展阶段。

(一)改进校园硬件设施建设

高职学生的德育工作应当借助环境的才能得到发挥。因此,学校在校园硬件设施建设上要多注重内涵性建设,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进行重复性建设、浪费性建设,要避免扩建的盲目性。另外在景观设置上要注意景观的和谐性与全面性(校园环境中的景观艺术应该包容有历史、文化或者科学的信息)。要建设有益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校园文化设施,比如学生文艺活动中心等,学校的这些有益于学生的做法将会鼓舞着他们,他们将会拥护学校,以学校为荣,这将对学生德育的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力与推动力。

(二)强化校园制度建设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