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德育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德育教育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德育教育中情感的教育可以充当良好的催化剂,因此,道德需要的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其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1.4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交叉作用,共同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是科学精神的范畴,而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也要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与当前大力提倡的教育创新也是一致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剂。

1.5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学生持续的进行思想教育,短时间的集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帮助,但是经常性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及时地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消除他们思想中的困惑,使他们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

2.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2.1转变教学方法和观念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德育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双方通过合作,一起探讨,完成一堂德育课。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作风、习惯与处事的方法等都会让学生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身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精神面貌去引导和影响学生。

2.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环境育人

篇2

首先,根据中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与专业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学生有着很强的技术专业,从他们一进入职校的第一天起,就有针对性的去学习某一“专业”,而这一“专业”又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着很大的关联,因此,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一方面在专业课堂知识及实际锻炼中引导学生了解社会对该人才的道德需求;同时加强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也尤为重要,在具体职业环境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使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更具实效性。

其次,加强学校对中职教育的重视程度,优化德育教育课程,做到以人为本,人人学习德育知识,人人传授德育理念。争取做到在学校的德育全员化,这样不仅能够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同时也能升华教师的德育素养。在教学的过程中以专业知识传授为主体,德育教育为重点,德育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二者做到相辅相成,德育教育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为学习提供动力。进而让学生也成为德育教育的主体,让学生参与到德育教育的行列中,亲身体验,经常开展一些适合学生的个性化活动。也请同学们进行相互监督,形成激励性的测评体系,最大限度的为学生德育教育提供资源,使学生尽早的树立自己的德育价值观。

篇3

高职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关心国内外各方面的新信息、新技术,也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国际形势,因此,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成为必然。我们德育课教学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时代特征,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讲《经济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一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还要与传统的勤俭节约和社会公益事业联系起来,教育学生理性地对待个人的收入和支配方向。在实践教学中,德育课内容应与时事热点密切结合,及时补充国内外最新动态,诱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德育课上的时事学习与探讨使他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注重专业对接,凸显德育课服务专业课的功能

职业学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其德育课教学要结合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来展开。要真正从提高高职学生的技能出发,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如德育课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都会把爱岗敬业放在第一课,着力宣讲学生所学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增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热爱自己的专业,这对高职学生专业的学习无疑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德育课的其他教育如责任感的教育、奉献精神的教育、进取精神的教育,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敬业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如讲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对医卫类的学生可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医学发展的成果等;在讲法律部分的内容时,对于与职业联系很密切的《劳动法》要着重讲解,另外也可以联系学生的专业适当地讲解部门法规,如对医卫类的学生讲讲医疗法规,护士条列等。如在讲人际关系时,对于医卫类的学生,要着重讲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在讲职业道德时,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尽量使用护士的案例,在讲法律部分的时候也要尽量使用该专业的案例,使同学们更有可比性,感染力更强,效果更好。

四、注重学生参与,实现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如今,高职德育课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取代之应以活动式、讨论式、举例式、模拟式的形式,并且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方式,把学生摆到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我们多年来一直采用分组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上运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组间辩论等活动形式开展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讲《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法律部分的内容时,结合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创设“模拟法庭现场”,在课堂上分角色扮演庭审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知识,提高德育课的效果。

篇4

中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其心理发展状况还达不到成年人的水平,因此,中学生还不能抵制外来因素的干扰。他们的意识多数还处于易变、易受干扰的状态,对外界事件的体会和看法容易受到来自他人强烈暗示的影响。近期,助人为乐反被讹诈的新闻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求助,帮还是不帮,成了社会讨论的话题。作为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中学生们来说,他们还没有能力去辨别事情的真伪,周围人的言论很容易影响他们。若周遭的大部分人都反对帮助他人的这种行为,那么以后遇到类似情况,中学生就会拒绝去帮助他人。学者李丹研究发现,性格开朗外向的儿童的利他行为较强,而焦虑、神经过敏性的儿童的利他行为较弱。可见,孩子的心理特征确实能够影响其利他行为实施的多少,而这种影响力体现最为明显的是在中学时期。

2.家庭教育的弱化

父母的价值取向是父母的教育实践、与儿童言语沟通的内容以及作为儿童榜样的父母行为的基础,它影响着儿童生活的诸方面。首先,一个温馨甜蜜的家庭,对子女身心健康发育相当重要。在温馨的家庭环境中,孩子会学会如何去爱人,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容易形成最初的利他倾向。一个生活在充满斥责和暴力的家庭氛围中的孩子会变得越来越冷漠,毫无怜悯之心,也不会产生帮助他人的想法。其次,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激烈,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升高了。很多父母只注重孩子的学习,而不关注孩子的道德教育。父母这种“重智力、轻德育”的教育方式势必导致孩子利他行为的弱化。最后,父母是孩子学习的榜样,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父母对帮助他人的态度冷漠,也会影响到孩子。有些父母在和孩子一同看新闻时,常会对有争议的新闻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若此时父母不能给出积极和正面的引导,很容易对孩子造成负面影响,导致孩子利他行为的弱化。

3.注入式的道德教育

目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校。注入式的道德教育是一种“德目主义”。所谓“德目主义”指的是道德教育仿佛是一个“美德袋”,是把经过选择的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如诚实、守信、勤劳和俭朴等等,开列目录,逐步加以讲解和训练的一种思想。这种注入式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远离学生实际生活,效果不佳。时下,很多学校试图单靠政治课和班会来完成德育工作,如此空洞的说教达不到道德教育的目的。而且学校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时,德育部分也是通过一些具体标准予以量化考核的,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教育的目的。

4.网络媒体的影响

网络媒体对利他主义的引导和宣传,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网络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和快捷的同时,也给中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一方面,中学生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受到网络媒体对一些事件不切实际的报道和不良舆论宣传的影响,误导了中学生们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网络媒体倾向于关注娱乐新闻等,不重视对助人为乐之类事件的报道,这种导向的偏离使得中学生们远离了利他行为。

二、中学生利他行为的道德教育

1.培养中学生积极的心理情感

要培养中学生的积极的心理情感,需要运用移情方法。移情是一个人在观察到另一个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时,产生与观察者相同的情绪体验,也就是一个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识别并体验他人情绪和情感的心理过程。移情是利他行为产生的基础。正值身心飞速发展期的中学生,情感丰富,热情奔放,极富同情心。在这个时期,应该增强中学生对移情的感受。移情对利他主义行为的影响是通过“移情—同情—利他主义行为”这一模型来实现的。通过移情训练,使学生获得同情心,而富有同情心的人更有利他主义行为的倾向。因此,家长或者教师可以通过有效的移情训练来强化中学生的利他主义行为。以下是两种比较常用的移情训练法。(1)情景表演法教师在课堂上给中学生们播放一个联系生活实际的利他行为的视频短片,然后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类似利他行为的编排,然后以表演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换位表演,学生们能够体会到对需要帮助的人的同情,以及帮助他人获得的满足感和喜悦感。(2)讨论法教师在课堂上给中学生们讲述一个真实事件,例如“小悦悦事件”,让全班同学进行讨论,让每位学生表达个人见解,在平等讨论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最后教师做出总结,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良好的社会行为去关心他人,强化学生的利他行为。

2.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家长,其对孩子的作用是不可小觑的。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利他行为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家长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能够学会如何去爱家人,学会如何去体谅亲人,从而演变成去爱他人、去体谅他人。第二,家长要将道德教育放在与学习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不能让孩子成为高智商、低情商的高分低能儿。第三,家长不能溺爱孩子,应该为孩子做榜样,身教胜于言传,要鼓励孩子的利他行为,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正确引导孩子的利他行为。

3.加强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

学校要加强中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学者芦咏莉等人研究发现,良好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与青少年的利他行为呈显著的正相关。在集体生活中,同学之间需要沟通和交往,利他行为就产生于这种集体环境中。因此,学校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中学生养成热爱集体、注重集体利益、乐于助人的品德和习惯,从而培养中学生的利他行为意识。要发挥学校的作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利他行为的道德教育。

篇5

第三、从道德教育的目标来分析,道德教育的目标不能理解为权限于道德认识的提高,而应放在良好的道德习惯的培养上,这种道德习惯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的原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并使其成为一贯的、稳定的、自觉的行动。这种道德习惯的主要特点不是时时事事都要考虑再三才能作出行为抉择,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习以为常的符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行动。要使高中学生道德素质达到这样一种道德习惯的境界,必须经过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培养,道德行为训练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的了解和巩固都离不开道德责任作为载体,没有道德责任作载体,道德认识不可能内化,道德情感也不可能持久,道德习惯根本不可能养成。就拿劳动观讲,调查中63.7%的高中学生认为劳动最光荣,但现实生活中,通过调查和平时与学生接触过程中发现,目前90%以上的高中学生在家不会主动从事家务劳动,在学校里对公益劳动的主动性很差,他们往往以学习负担重,学习时间紧为借口来推辞劳动。与此相反,本市某所中学一位高三学生王某,父母均在外地工作。她独自一人在上海生活,除了紧张的学习外,每天还要从事自己的家务劳动,生活自理,她不仅把自己家安排得干净整洁、井井有条,而且在班级里也非常乐意帮助同学,积极参加各种公益劳动。今年被学校作为优秀生推荐进入重点高校,毕业前夕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前后两例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差别,我们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发现,关键在于有没有责任感,前者是好推则推,依赖性很强,并没有把劳动作为自己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而后者就不一样,她认为劳动是自己应该做的事,自己不劳动就无法生活,每天从事家务劳动是自己整个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家务是自己的一种责任。由此可见,在对高中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中加强道德责任教育是个关键问题,它是达到良好道德习惯的载体。

二、对策思考

第一,教材本身要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上海《全日制高级中学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标准》(草案)中明确指出:“思想政治课是中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最近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苦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第三部分对努力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作了全面的论述,其中还特别提到中学政治课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教育。道德教育是高中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政治教师的教学是以教材为依据,但目前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涉及到道德教育内容太少。高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加、思维方式的变化,其对道德的认识明显不同于初中学生。从高中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讲,有加强道德教育之必要。

当然这种道德教育不是初中道德教育的简单重复,而是根据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在道德教育的范围上有所拓宽,在内容上有所深化,在层次上有所提高,并体现初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一贯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仅要有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尽可能使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这种网络不是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单独成册,而应该是把道德教育内容渗透在现有教材的知识体系中,现有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内容。

这个道德教育知识网络我们可以从点、线、面、网四个方面构建。作为点、教材是由若干课文组成,课文又有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这些知识点上凡是与道德有关的内容,要尽可能体现道德教育的内容。当然,这种体现应是一种有机的结合,而不是生搬硬套“贴标签”。这样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就有了立足点。作为一个年级整册教材必然有一条线,由于“点”的落实,那么从年级角度讲,一册教材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条线。各年级教材编写中都能体现道德教育一条线,那么从整个高中阶段三个年级的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一个面。这里只涉及到必修课,根据市教委课程教材改革精神,课程设置要有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个板块,如果能在高中阶段开设《中外道德比较》、《传统美德鉴赏》、《伦理道德分析》等选修课和根据当前社会某些热点问题开设一些活动课,那么我们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在道德教育方面就会形成了一张网。

这对加强高中学生道德教育,特别是道德责任教育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教法上要有利于加强对高中学生道德责任教育。前面讲的教材内容要体现道德教育这只是“硬件”,“硬件”需要通过“软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教学上这个“软件”就是教法。教师应通过自身的努力,在教法上下功夫,从而提高道德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一)教师要有意认地挖掘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不可能像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那样,专门有一册讲道德,高中的思想政治课教材现在很少有道德教育内容,即使今后教材修改后增加了这方面内容。它也不可能把道德的内容独立成册,而是在现有的教材内容基础上渗透道德教育内容。这就要求政治教师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要去挖掘道德教育内容,把原来的潜在的知识通过教师的努力,使其成为现实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关键是转变教育观念,由原来的大目标高起点转为大目标低起点。一提到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我们教师立即会很习惯地反映出要加强对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教育等。当然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我们还必须看到,集体主义教育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共产主义道德的核心,这种基本原则和核心我们可以把它看成道德教行的目标,但目标与具体道德教育过程应该讲还是有区别的。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我们现在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应当在全社会认真提倡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

同时要把先进性要求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应以广泛性要求来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再提出先进性要求,使教育体现它的层次性。教师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身边的具体小事做起,要求持之以恒,从平凡的不起眼的小事中见精神,这样的道德教育就比较容易操作。由于目标明确,起点较低,容易被学生接受,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准提高速度也就比较快。从我们社会上树立的像雷锋、徐虎、公举东、段德彰等先进榜样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一件件很平凡很具体的小事中反映出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

(三)教师对学生进行道德责任教育时还必须处理好两对关系。首先要处理好道德知识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关系。对高中学生来讲光有道德知识的灌输不可能使其产生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教师只有在思想政治课上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责任教育,才能使他们把道德知识不断内化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其次要处理好道德情感、道德意志与道德行为习惯的关系。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道德责任教育是实现由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政治教师要依靠教导处、团队、学生会、班主任等,努力为学生搭建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舞台,通过道德责任教育使原有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习惯。

第三,教学的评估和考核要如实反映学生的道德状况,要有利于学生道德责任感的增强。目前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评估和考核工作主要针对学生的应试能力,准的考分高谁就好,实际上我们教师心里很清楚,一个学生政治成绩的高低与其道德水准并不能划等号。道德品质好的不等于政治考分高,反之亦然。

为了使政治课教学评估工作和考核方法有利于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我们建议采用结构评定等第制方法。这种方法要遵循三个原则:(一)知识能力评估与觉悟评估相结合的原则。这里所讲的觉悟不能理解为只停留在时道德知识的认同上,而应该反映在对已认同的道德知识、通过道德责任使道德行为在现实生活中得到落实。也就是我们常讲的知与行的统一。

篇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中心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针对新时期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特点,深入分析当前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缺失,积极创新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刻不容缓。

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学生的价值取向受到多元价值的侵袭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学生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些消极堕落甚至功利、腐朽的思想及生活方式总是以各种形式渗透进来,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行为与价值选择,个人信仰更趋于现实,价值取向由单一型向多样化发展。长期以来,我们注重从学校层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德育论文,但常常忽视对社会多元文化背景的思考,致使我们的教育和引导显得苍白无力,种种迹象表明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个人信仰方面理想主义正在退出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少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重,缺乏远大理想目标,学习浮躁动力不足,得过且过,眼高手低,不愿深入基层,轻视实际工作和服务工作。

2.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

高校扩招后的生源差距扩大,学生素质差异呈扩大化趋势。首先表现在学习基础上的良莠不齐,部分学生对大学教育适应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上进心缺乏、自律能力不强,有些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使得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复杂性大大增加。其次表现在学生的依赖性强、独立性差、意志力弱、吃苦精神欠缺。由于他们在无挫折、无约束的环境下成长,缺乏挫折的经历与接受挫折的心理准备,社会阅历缺乏。

3.互联网的负面影响

互联网以其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受到冲击。有的学生对网络或其他一些新闻传媒的信任度甚至超过了正规教育。但其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不可小视。据有关统计,目前在互联网上,英语内容约占90%,这说明我们正面临着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西方国家在通过网络将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四处传播并强加于人。这对于任何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来说都是非常危险的论文开题报告。一些学生由于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长期沉溺于网络世界,不能实现虚拟空间现实和客观现实的角色转换,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异化现象。如出现孤独不安、情绪低落、紧张焦虑、责任感缺乏和欺诈心理,形成人格扭曲。

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不强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还不够强,脱离实际的倾向依然存在。一些高校对于实践活动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作用认识不足、投入不够,行之有效的实践教育途径不是很多。二是时效性差。思想政治教育最讲究时机,否则就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据资料显示,目前学生最关注的问题是就业压力、学习压力和经济困难。然而很多高校却没能及时地抓住和有效地利用这个契机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三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比较单调。学生党团活动创新不够,吸引力不强。四是辅导员队伍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此外辅导员缺少必要的提升和完善的途径,很多辅导员变相成为“生活教师”。

5.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政策落实不到位

国家针对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出台了不少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为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内部管理机制改革提供了制度和法规的保障。但是,部分学校在全面落实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时不到位,如在如何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如何把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道德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等问题上,还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政策指向与教育行为还没有完全一致。

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路径选择

1.大力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进程

一是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要把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重点德育论文,运用这些主要媒体环境直接参与塑造、改造教育对象。通过对社会重要载体进行强有力的控制和引导,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理想信仰和价值观念,以此来教育、引导以及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选择。二是要发挥社区育人功能。学校要积极参与建立并充分利用社区教育平台,发挥各种社会教育资源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把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层空间。三是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对接和融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社会信息资源,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帮助学生客观地、理性地认清社会形势、顺应社会主流、参与社会竞争。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改革力度,让学生在社会中接受教育,以此来改造主观世界;要以“志愿服务”“生存训练”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实践,帮助学生将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着力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

一是要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认同。在世界文化多元化,在世界文化交融的今天,我们既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化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又要正确对待本民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承认和尊重文化多样性;坚持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文化认同模式;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伟大实践,依托传统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吸取人类的共同文明成果;在文化层面为人们提供意义体系和价值世界,为民族提供共同的价值标准,从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认同。二是着力引导学生确立健康文化心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文化心态的形成经过了曲折的“文化苦旅”历程,通过对文化的反省和自觉,又重新站在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上。然而,当我们的学生更喜欢过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的节日,当人们津津乐道美国的电影、电视和西餐时,我们就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文化心态。在学生的文化心态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我们要主动帮助学生确立健康的文化心态。四是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的教育功能。地域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首先要通过地域历史文化的挖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其次要着眼地域文化的时展,加强学生的时代精神教育。要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点,深入开展基本国情教育,增强学生为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责任感、使命感。

3.不断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目前,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教育逐渐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领域,我们要把其作为一个有效的切入点,使之主动融入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一是要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过程中,以树立职业理想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对今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期望值和目标设定,并为获得自己认为理想的职业而去做各种准备。二是要加强以培养职业道德为核心的职业观教育,使学生通过对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认同德育论文,将认识不断内化成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目标,逐步形成相应的体现个性特征的道德品质论文开题报告。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课堂模拟与职业实践体验,以及职业心理的咨询与辅导等方式和途径来实现上述目标。

4.积极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是要更新教育观念。长期以来,我们更多的关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功能,却忽略了其对人的全面成长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育科文组织的《学会生存》中提出:“应该把培养人的自我生存能力,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作为当代教育的基本宗旨。”这给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教育目标,要求我们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心灵的关怀,重视学生的需要,把实现学生的身心和谐发展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二是要创新教育内容。一方面要针对多元社会实际和学生多元的价值取向的实际,提升我们充分应对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在遵循学生个体性心理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以求真务实的科学研究态度,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新途径、新举措。坚持以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教育人、武装人,增强理论的指导性、超前性、预见性。通过综合理论创新,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另一方面,我们要全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综合改革,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要充分联系青年学生的思想实际和成长特点,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用优质的教学赢得学生的喜爱,使学生自觉地接受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使广大学生真正地接受、喜爱思想政治理论课。此外,要构建和谐校园文化。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强化以校训为核心的校园人文精神,在校园中优化学风、教风、校风建设;要引导学生开展在丰富多彩的文体、科技类活动,促进各项活动载体的和谐有序,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加强校园人文景观和青年学生活动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要加强学生实践活动。把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纳入学生考核体系,做到制度化、规范化,为学生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机会。

5.不断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服务意识

面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我们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从学生关心的问题和与学生关系最密切的问题入手德育论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联系起来;采取各种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由原来的以“事”为中心,发展到以“人”为中心;由原来对学生“纪律”的研究发展到对学生“行为”的研究;由原来对学生的“监督”管理,发展到“自发”管理;由原来的“包办”管理发展到民主的“参与”式管理。

6.努力创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们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从学校的条条框框出发,要求学生去适应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和教育管理方式,由于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这种方式容易脱离学生实际,造成学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能动性、主动性、自觉性,使整个教育过程成为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过程。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并不等于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任自由,而是在实施教育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以充足的自由空间,要在注重目标管理的同时要加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意识,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应当把学生当成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体,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受教育者,应将以往的灌输式教育变为疏导、启发、自我教育为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王秀阁.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2]王易,傅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7,5.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

[4]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想新思路新举措[N].光明日报,2005-08-2.

[5]马奇柯.论思想政治教育保障机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7,2.

[6]刘良早.重视马克思主义教育新领域[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9.

[7]马哲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原则和意义[J].思想政治教学,2008,9.

篇7

3“.有教无类”创造平等的教育环境。《论语》中曾讲到:“子曰:有教无类”,《墨子•所染》中也曾提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孔子认为人的天赋秉性相近,生来大体平等。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人性论,也是他推动贫民教育,实行有教无类的理论依据。在《荀子•法行》中记载:南郭惠子曾问自贡:“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答道“:君子正身以倭,欲来者,不拒,欲去者不止,且夫良医之门多病人”。这是教育可以化愚为智,话恶为善的道理。学生是不分好坏、等级的,而且良好的道德素养也不是生来就有、永远不变的,这就像认为学习好的学生思想品行就一定不会出现问题,学习不好的学生思想道德就一定有问题一样。我们曾在网页、报纸上看到多少貌似品行端正、成绩优秀的青年其实是违法犯罪的罪犯,轰动全国的化学系高材生因嫉恨室友的才能为其投毒等等。当然这些仅仅是个案,但是不是也能反映出存在于优秀青年中的有关思想道德的一些问题呢?因此,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好与坏并不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而且也不是永远不变的。这就提示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忽视任何类型的学生,应重视后天教育环境对学生影响的巨大作用。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理论联系实践。《朱子•语类》中曾讲:“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这里的“知”是指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如不付诸于实践,那就成了纸上谈兵。二千年前,希腊人曾提出“:美德可以被教会吗?”的问题,而在苏格拉底看来,智慧即道德,对道德的认知会导向对道德的实践。那么这样一来,教给学生“美德”,究竟是指将“有关道德的知识”教给学生呢,还是指通过特定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德行”呢?而实际上,我们的《论语•学而》中早已有“敏于事而甚于行”的理论论述。这与今天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完美人格都是相互关联贯通的。明代哲学家王守仁曾提出“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这是道德的自觉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二、国学中的德育思想对德育教育的意义

1.国学中所体现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根本。清末以前本无国学的说法,它的产生是与西学东渐分不开的,在民族危难,国势衰微的形势下,为了挽救迷茫中的中华民族,找回民族尊严与自信,多少仁人志士将这一理想寄予国学身上,希望能够通过国学达到中国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中国人民族意识的重新觉醒。这种独特的精神认同和民族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根本。在这一点上看来,国学的产生便肩负起了教育国人要学习国学,热爱民族,热爱中华的重任,这与我们今天的德育教育思想是高度一致的。

2.国学中的哲学思想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具有指导意义。“哲学”中的“哲”在国学中训作“知”,意思是说求知的学问,讨论哲学的内容在《子》部最多,诸子百家中的儒、道、法、墨、名都曾谈及,但以儒道二家最为突出,儒家除《论语》以外还有《孟子》《荀子》有涉及哲学的名篇。例如在我们熟知的《论语》中就包含着这样的思想即“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强调凡是要通过人的努力去达成目标;在政治上提倡“克己复礼”,“学而优则仕”,在教育上认为“学而知之”“,困而学之”,提倡“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等等。在儒家经典名篇《大学》中强调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把“修身”视为“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我们在《易》经中又学习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诸如此类,在国学经典中还有很多,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当时人们学习的经典教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对于今天的青年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形成完整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仍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

篇8

更多的内容是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生活中的实例来明白一些小道理,学到一些小知识。但这并非课本的全部内容,还有一些内容相对来说理论化比较强,那么,对于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我们采用了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应该掌握的理论知识,并为自己所用。例如: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寻路与行路”,在学习这一单元的时候,我们通过场景设置的方式进行。将学生带到凤凰公园中去,首先跟他们讲明白这一堂课这样学习的目标和规则,然后借助公园里的迷宫,进行一个分组小游戏,学生通过走迷宫的过程,就逐渐掌握了寻找路线的要领和方法———会看路线平面图,识记东、西、南、北的方向,注意路线上的标志物,在行路的过程中注意做好标记,并且要注意避开路上的危险地等等。一堂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可,让他们在快乐的学习和实践中收获了很多。另外,在讲授“做一个诚信的小公民”的时候,让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小故事进行讲述,并且还通过现场情境模拟的方式:如一次课堂小测验结束了,有的孩子取得了比较优秀的成绩,有的孩子成绩不是太理想,老师要求将检测结果回家反馈给家长,有一些检测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碍于自尊心的表现,不想告诉家长真实的检测成绩,面对这样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选择结果统计出来之后,老师进行点评,学生在反复思考的过程中,逐渐完成了思想教育的升华。

篇9

一、隐性课程在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思想品德学科作为学校设置的直接的显性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途径,是衡量学校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系统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2006年,作为二期课改的指导性纲领文件,《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标准课程(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指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是对中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基础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这一科学定位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中学思想品德学科的功能和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中学思想品德学科课程在对中学生系统地进行公民思想品德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学实施德育的主要渠道,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环节。然而,在强化学校课程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生通过正式学习获得经验的思想品德显性课程作用的同时,我们往往忽视了学校教学过程中隐性课程对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及个性等诸方面潜移默化的作用。换言之,我们高度重视了“显性课程”知识技能的传授,而未能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发挥出“隐性课程”的最佳教育教学功能。

所谓隐性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的,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它往往不直接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或者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通常体现在学校和班级的情境中,主要包括物质情境(如学校建设、设备)、文化情境(如教室布置、校园文化、各种仪式活动)、人际情境(如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学风、班风、校纪等)。

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隐性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具有更特殊的意义,是对显性课程的丰富和补充,它可以利用模仿、暗示、感染、认同和内化等方式,通过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的协调、统一机制,有效地促进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

因此,就一个发展中的学校而言,无论是宏观的课程建设,还是中间层面的教育教学管理,乃至于具体的课程师生交往方式,均需将隐性课程纳入视野,在加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建设过程中,在注重构建显性课程的同时,挖掘其所蕴含的“隐性课程因素”,使二者相得益彰,交相辉映,以更好地优化思想品德学科课程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隐性课程的内涵、特点及影响机理

隐性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刨设一定的教育环境和组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通过接受教育者无意识、非特定的心理反应使受教育者获得良好经验的教育因素。在学校中,加强隐性课程的建设,对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隐性课程的特点:

(一)从发生范围上来看,隐性课程应该是指发生在学校环境中的具有教育功能的各种因素。包括学校的硬件建设方面,如校园环境建设是否具有人文性、审美性;软件建设方面,如校长的领导风格、教师的教学风格、师生间的关系、校风、校训、学风等所承载的德育因素,对思想品德课程的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二)从教学预期上来看,对于学校而言,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的隐性课程,其实质都是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的。隐性课程是指教育者按照预先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通过增加课程的可控变量因素,有意识地对学生旌加某种具有教育作用的教学因素,使其始终处于一种具有目的性与预期性的状态。

(三)从影响方式上来看,隐性课程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渗透的方式影响学生的。隐性课程潜在地隐含在各种显性教育背后,渗透在各种学习活动与环境氛围之中,使学生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载体的隐含影响。

(四)从发生心理机制上来看,隐性课程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菲特定的心理反应而发生作用的。

显性课程具有明显的传递社会意识形态的特点,而意识形态总是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权威性,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而隐性课程能绕开学生的意识障碍,是学生无意识地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这样的教育往往具有更良好的效果和更深刻的影响。

(五)从评价结果上来看,隐性课程主要通过潜移默化方式确实对学生道德成长发生实质性的影响作用。因此,对其影响的结果难以用准确的量化方式进行评定,隐性课程更多地体现于非实体性的精神文化,如行为规范、道德气氛等方面中,它不同于直接的道德教育课教学,也不直接决定学生学业的成败,往往被人们忽视,使得其教育功能被淡化。

由于隐性课程因素主要表现在整个环境对其中个体隐蔽的作用,它可以通过感染影响人的心理情绪;通过暗示影响人的意识;通过模仿影响人的认知;通过依从影响人的行为;通过形成认同影响人的价值选择。这正是隐性课程因素的影响机理。正是通过这些影响,使隐性课程形成对人的道德认识的导向作用、道德情感的陶冶价值、道德意志的锤练作用、道德行为的规范作用、学生心理品质的完善作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竭力把学生的集体生活组织得使学生不把道德行为看作是教师为了实现他的想法而必须进行的一种练习。一种有意安排的行动。”可以看出,隐性课程因素是最富渗透性的一种教育影响,这也成为思想品德课程获得实效性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隐性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途径

隐性课程建设与实施在于以各显性课程的教学为主导,以13常教学实践活动为主线,积极探寻学科教学和隐性课程之间的有机联系,逐步凸显并完善隐性课程的建设,与显性课程并行共同发挥教育功能,从而建构起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规范性的课程体系,使得存在于课堂、教材、师生交往活动、校园文化建设中潜在的教育教学因素转变为具有系统影响实效性的课程因素。

(一)挖掘学校各门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潜在的思想教育因素

关于课堂教学与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有一段名言:“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品格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眦3]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把德育目标贯穿始终,拓展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一定的知识体系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科学知识本身对人的精神世界、对人的成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知识可以改变人,可以培养人,因此要主动挖掘各门学科中潜藏着的丰富的德育因素。

如在自然科学中渗透着自强不息、锲而不舍、坚韧不拔、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在人文学科中贯穿着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因素,这些都是培养中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最佳素材,对有效实施思想品德课程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二)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校园实践活动,拓展思想教育的空间

校园文化环境蕴含深厚的校园风格和文化内涵,校园文化环境包括物质文化环境和精神文化环境,是中学生思想品德课程中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

校园物质文化环境是校园以整体形态出现的物质文化环境,包括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教学设施、班级布置、绿化美化工程等,它们蕴涵着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价值观念,无声地影响着学生,引导他们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合理的开发与利用校园物质文化环境这一隐性课程因素,要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让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校园精神文化环境指整个校园的一种精神和文化氛围,主要包括学校校风、校训、班风、学风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等表现形式,是最具有影响力和凝聚力的隐性德育因素。因此,学校应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校风校训,以激励学生,如北大附中的校训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清华附中的校风是团结、进取、朴实、奉献;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根据中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学校应广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课外活动给学生提供锻炼身体、扩展视野、提高能力的机会,有利于强化团结互助、协调配合意识,如通过校园运动会、班级的主题班会、一二九长跑、学雷锋月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提高教师道德素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提升思想教育的示范性

教师是影响隐性课程德育功能发挥的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无论是教材中隐性课程的开发,还是对学校各项制度的执行都离不开教师。作为隐性课程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人格,孔子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教师是学生最主要的模仿对象,不管在何时何地,教师都应注意自己的言行,树立良好的道德形象。同时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知识的权威,而是学生探求新知的合作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交往过程中,学生会在不自觉中把自己每个方面都展示出来,这就便于教师对他们进行正面引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参考文献

篇10

在网络社会这个崭新的信息世界里,主体的行为往往是在“虚拟实在”的情形下进行的。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每个人都可以成为“隐形怪杰”,其身分、行为方式、行为目标等都能够得到充分隐匿篡改。网络是一个信息的宝库,同时也是一个信息的垃圾场,使人们的道德意识弱化。互联网上信息接受和传播的隐蔽性,使得大学生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力大大减弱,网上不良行为逐渐增多。在网络社会里,一切都呈开放状态,单一的教育权威受到挑战,极容易被各类反面思想所误导,从而丧失应有的思想政治观点和立场,导致政治观念淡化。

二、网络的发展为高校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

1.网络为高校德育教育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手段。互联网是一个大型的交互式多媒体高速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它有效地将分散在各地的通信系统融为一体,使之成为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系统。网络媒体在传播信息方面具有及时、大量、交互等优势,在时效性、连续流动报道、广为集纳相关信息、提供多种信息形态上优势明显。网络可以极大地丰富德育教育工作的资料,使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丰富的资料来源。

2.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的特点。巨大的速度优势,是信息网络最重要的特点。高校学生不必按传统方式在规定的时间到规定的场所接受教育,而是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知识,“聆听”老师的教诲,迅速了解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信息。它突破了时空的局限,增强了影响力。网络的发展使我们传统中“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使高校的德育教育更具有及时性和广泛性,使德育教育更直接、更深入。

3.网络使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网络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思想教育信息的传播效率,“多媒体”技术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感知,学习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它多媒体仿真画面,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比拟的。

三、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有效性的对策和途径

1.加强理论研究,高度重视网络时代高校思想工作,牢固确立思想工作的核心地位。鉴于网络的强大发展趋势,必须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理论研究,联系实际,积极探索“网络社会”中思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探索其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分析其根源,并找出与之相适应的解决办法。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如何结合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2.建设一支适应网络发展,精通网络技术和网络管理的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加强网上思想教育工作,关键还是在人,必须建立起一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一是校党委工作部门和有关群众团体的干部,负责对校园网的总体监控和管理。二是校内各院负责学生工作和党务工作的干部,负责对本单位的网站的监控和管理。三是学生骨干队伍,由他们组织学生网络自律组织,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学校还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这支网络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进行网络知识培训,使思想教育工作者们不仅要学会网络知识,了解网络,而且还要运用网络,要善于把思想教育融入网络,把思想教育工作与网络技术有机结合起来。

3.“两课”教育进网络,发挥网络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高校思想工作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即“两课”的思想教育主阵地和网络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有机结合起来,相互渗透,相互支持,共同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首先,要将网络焦点信息引进“两课”教学内容中,对其进行唯物辩证的分析和科学的说明,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积极健康有益的信息予以肯定,使其成为“两课”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有益的补充;对消极有害的信息垃圾给以理性的批判,作为反面材料充实教学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改进“两课”教学,而且拓宽了网络思想教育的空间。其次,要充分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将信息交换方式引进“两课”,增强“两课”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实效性。

四、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抢占网络思想阵地,做好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

1.密切关注网络,弘扬东方文化,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和自律教育。网络会引发人类精神文化生活和价值理念的深层次嬗变,这种嬗变最可能引发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转变。高校在加强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强化“两课”教育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要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文化素质系列选修课程,要积极举办文化素质教育讲座和播放文化素质教育电视片和中外著名影片。要引导大学生开展以人文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加强学生自律教育。高校可邀请相关的网络负责人来校,以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大学生如何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主题进行讲座。另外,还可以通过活动,强化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和法制观念。

2.建立专门网站,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1)建立坚持正确导向的网络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平台上,针对一些事关大局、事关政治方向、事关稳定的敏感性问题,要有正面的声音,给涉世不深的学生以政治上的引导。(2)要创造思想类网站网络传播的鲜明特色,将可读性、服务性与权威性、指导性有机结合起来。高校网络可以充分利用强项专业和优势专业所衍生出来的特色向网络成员展示有关内容的深层次文化内涵,充分体现高校的文明形象和人文精神,增强高校网站的文化含量。我们还要注重双向交流,界面友好。学校和老师可以在网络上设置电子意见信箱,倾听学生对学校日常管理和对教师在教学方法、内容上的一些意见和要求。

3.要培养运用网络从事德育工作的专业队伍。一是尽快对德育工作者进行系统的网络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二是德育工作者有高度的责任心,要注意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三是要学会运用网上的正面材料,对学生进行形势教育和解疑解难。四是要把高校传统的宣传工作阵地,特别是“两课”的教育成果,及时地移植到网络上来,加强正面宣传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何尚文.关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3,(3).

[2]张文峰.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政法学刊,2003,(4).

篇11

一、基本道德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础

人的心理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低级心理现象是高级心理现象的起点和基础,高级心理现象又制约着低级心理现象。教育只有遵循人的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而在道德教育中注重基本道德情感的培养是十分有效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年来我国教育界对人的心理现象特别是情感领域缺乏必要的研究,再加上有些德育工作者的素质不高,在德育教育中不注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只重视人生观、世界观等高级情感的培养,使得德育工作只流于表面服从,未达到内部同化。因此,在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上,应从培养人类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爱"入手,将同情、仁慈、善良等作为道德情感的基本组成部分。所以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为善良的、有正义感的、公正的、诚实的人。这种从"爱"入手的基本情感教育是积极的,易被大学接受,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二、强调道德与智力的统一

美国是一个资本主义国家,但他们强调道德与智力统一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高校在道德教育中,非常强调将智慧与道德看作一个有机的整体,认为没有道德保证的智慧是无用的,甚至会对人类的生存与安全产生威胁。他们要求把青年培养训练成这样的人:比之取悦于他人,更看重批评和独立的思想;比之迎合他人和已有的结论,更看重个性和创造性;比之个人得失和仅在社会上青云直上,更看重用实际行动来表明自己关心社会,愿意承担责任和具有社会感受性。在智力与道德统一的问题上,罗斯福曾说:"有学问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学问,如一鄙夫。"《资治通鉴》中关于德才关系的论述是:"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这些精辟的论述阐明了智力与道德的统一性、一致性、相依性。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以至于颠覆者多矣。在对大学生进行智力训练的同时,必须注重发展其道德,教育学生运用人的智力去为社会为他人服务,让大学生明白道德对成才的真正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智力造就成社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工具,把大学生培养成既有较高道德水平,又有较高智力水平的人。

三、加强传统美德的辅助教育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又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融汇,具有中国特色的美好道德,是中华民族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民族情感和民族礼仪的总和。当代青年学生对传统美德知之甚少,有必要对他们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如:尊道贵德。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论·述而》),要求人们立志于道,据守于德,倚依于仁,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陶冶与塑造完美的人格。尊道贵德的基本精神,就是强调之分,突出人格尊严,以德性作为区别之根本。先修其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在学》)。从天子一直到普通的民众,一心所要行的,都是把修身看作根本。言而有信。这种道德观把处理人际关系的一般准则运用到朋友关系上,运用到为人处事上就是具体的"信"。忠贞报国。在中国道德中,爱国历来被看作是一种"大节"。"见义勇为"、"当仁不让"、"舍身成仁"的崇尚气节,讲求情操、正义感和是非心,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浩然正气。天下为公。中国人历来把"廓然大公"、"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价值理想,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境界的基本精神,就是一个"公"字。以义统利。义利关系一是物质生活追求与道德精神追求的关系,二是个人私利与社会公利的关系。孔子说"见利思义"、"见德思义"。孟子说行先义后利,反对后义而先利。以道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精髓,它升华为"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往往具体化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追求。学者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提倡为己之学。所谓"为己"不是为己谋私利,而是反映为完善自己,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完善、保持自己独立人格。推己及人。这是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传统美德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宽,可取适用的部分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培养大学生成为具有民族精神的人,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人格境界。

四、注重商潮下道德意识的教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具备独立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具有效益、利益和道德等现代观念。规范化的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均等、公平竞争为条件的,以健全法制为保障,以完善的道德为依托的,它需要每个人严格遵守规则和秩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创造财富,不能通过尔虞我诈,巧取豪夺等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以达到聚敛财富的目的,更不允许极端的自私自利,因为这些行为损害信誉,最终会导致竞争的失败。结合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要引导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并融化于思想行为之中:一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要使大学生树立为集体事业的发展和祖国的强大而竞争的意识,而不是单纯的为谋取个人或小团体的狭隘私利而竞争;在竞争手段上,是在平等条件下,进行遵纪守法、文明守信的竞争,而不是以假冒真、以劣充优、损害国家、集体、他人利益欺骗性违法的竞争。与此同时,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和风险意识在竞争中的重要性,使他们懂得市场竞争是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经营管理、先进市场信息的竞争,那种靠投机取巧、以假充真的骗人手法在竞争中注定是要失败的。因此,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要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认真读书上,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参与竞争的过硬本领。二是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效益意识。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经济效益虽然一般是以获取利润为尺度,但效益不等于金钱。三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目前大学生民主意识较为超前,但法律意识较为滞后,表现为把法律看得较为淡薄,法律知识乏,尤其是围绕市场经济的有关法规知之甚少。因此,高校应采取有效措施,增补法律知识,除了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应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并开展对有关案例的讨论、分析,以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法律观念。

五、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

以上所论述的道德教育,是最基本的道德教育,我们要在基本道德教育的同时,引升到高层次的爱国主义、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最终是要帮助学生树立共产主义道德观。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要把青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思想和行为。提倡的社会主义道德,诸如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还有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帮助人、遵守公共秩序、讲究礼节礼貌的社会公德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强调整体精神,以群体利益为重,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作为社会文明、社会道德水准象征的大学生就应该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最大的集体利益为重。一个爱国的青年学生应自觉地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当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应服从国家利益,要自觉地用爱国主义这条道德规范来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大学生道德教育迫在眉睫。找准德育教育与大学生成才的接合点,适时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

篇12

反思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我们往往是抱守着狭隘的课堂教育观,将施教的场所仅仅局限于教室,把课堂教学简单片面地理解为教育行为的全部,学校教育呈现出一种说教式的、十分明显的封闭化趋势。因此,德育教育的成效还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认为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把它作为主导,“要抓住机遇,大力推进德育工作,切实把德育工作做到学生心里”。为了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我校积极探索灵活多变的教育方法,结合章丘市教育系统开展的“学习年”活动,在师生中展开了“老师学”,“我也学”的活动。以“学习年”活动为东风,强化学习的氛围。形成了你学、我学、大家学的浓厚学习风气,此外,我们还组织学生走出校园,深入社会,引导学生从事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德育教育做的扎实有效。

二、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三、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人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小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加强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细致的育人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四、如何在低年级小学生中开展德育教育

(一)确定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低年级学生一般很喜欢集体活动,老师要从小在他们心目中确立“集体”这一概念,让他们懂得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不要因为个人原因损害集体利益,让他们从小就有集体荣誉感,我们可以通过各种行为规范的竞赛、一次又一次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的活动中,如学校开展的“六项竞赛”,让学生逐步培养起了集体荣誉感,知道个人要为班级争光,而班级获得的荣誉也是个人自我荣誉的体现,让他们能努力在为班级的荣誉而规范自己的行为活动。这种集体荣誉感是建立在学校切实可行的德育活动中的,可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将与小学生年龄特点相适应的德育规范放入其中,实践证明,将德育的要求化为一条条班级的具体的奋斗目标,可以激励全班学生向着目标奋进,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是和集体同呼吸、共甘苦的,通过集体的力量培养起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受到德育教育,这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通过少先队组织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低年级学生对于能成为少先队员感到很骄傲,我们正可以通过这一组织对他们进行德育教育。通过一条条具体可行的措施使每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可以对照自己执行,每得到一枚奖章,对他们来说都是极大的喜悦。在少先队活动中设置一定的道德情境,提供一些具体的范例,有助于帮助队员理解道德要求。可以开展捡纸屑等一些有意义又切实可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慢慢把德育内化为自身的东西。

五、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课文告诉我们的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小学生在道德知识的理解上是从比较肤浅的、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精确的、本质的理解。低年级小学生的理解常常是肤浅的、表面的,具体性很大,概括水平很差。在课堂教学中,有的课文还要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引导学生实践。这样既明理,又导行,才能使学生既知道为什么去做,还知道怎样去做。要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比较,确立明确的导行目标,构建课堂多维交往结构,采用小组讨论等方式,就可以满足低年级小学生交流的欲望,通过学生的自我教育、学生之间的相互教育从而产生德育效能。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六、启发诱导坚持正面教育

低年级学生最害怕教师大声地批评他们,会极大地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他们下次不敢再跟老师进行交流了。循循善诱地启发他们,让他们慢慢理解其中的道理很重要。从内容上讲就是以美好的、进步的人和事为主要教育内容,从正面讲清道理,坚持以表扬为主,启发诱导,说服教育。要从关心和爱护出发,抚慰他们稚嫩的心灵,不给他们增添痛苦,不去触动他们心灵的创伤。

七、设立校外德育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八、加强家庭德育教育,家庭学校相结合。

可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

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低年级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思格斯论艺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959年版)。

篇13

一、德育教育的目标———岗位塑人

首先,让学生建立起充分的自信心,使学生具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乐观就业态度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岗位塑人精神。帮助职业学校学生摆脱低人一等的自卑心里,以虚心、好学、踏实的心态走向实习就业岗位。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仅应该使每个职业学生在德育工作的指导下,形成正确的人才观,而且应达到每个职业学生在离开学校后都能够非常从容的应对人生的各种不同境遇里发生的不同事情。学生在学校里接受的仅仅是基础理论教育。尽管职业学校式的基础教育十分重要,但它并不是人生所受教育的全部,现今社会终生学习浪潮最终决定了人才的成长最终还要在社会的实践和自身的不断努力中来得以实现。

二、德育教育的内容———职业道德教育

“德”的内涵包括政治素质、事业心、责任感、务实作风和心理素质。强调“德”不仅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在职学生的要求,也是所有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非常看中的一个标准。由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岗位性、职业性、生产性和社会性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技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培养成材目标的重要内容。通过实习过程中以职业道德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德育教育工作,来促使职业学校学生对“职业道德”本质的认识,加深学生对“职业道德”的内在情感,磨练学生的“职业道德”意志,坚定学生的“职业道德”信念,最终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三、德育教育的途径——实习准备过程的指导

1、学生面临毕业实习的同时也是人生第一次择业上岗。

心态是十分复杂和矛盾的,一方面是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有着种种美好的憧憬与期待,另一方面对所从事职业的岗位要求、职业的经营方式比较模糊。这一阶段可以结合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组织专题性的交流会或讲座。

2、从宏观角度入手加强学生的理论修养使学生实现: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理论知识与参加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保护团队精神的统一,坚持具备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帮助学生培养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进而使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念。

3、同时可以邀请在校求学阶段比较优秀的,在本人工作岗位上有一定工作成绩表现突出的优秀毕业生作如何适应工作环境和如何创业的报告,利用其自身的成功魅力来感染学生。单科教师可以侧面赞赏,增加其本人的感染力,而且利用优秀毕业生可增加榜样的可信度,引导学生学其内在的精神力量,进而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加深对职业道德理性感触,坚定学习职业道德的信念,进一步坚定岗位塑人的信心。

4、在择业与面试过程中的指导。

学生在酒店的实习期也正是企业的试用期,学生在实习的同时也正是面临人生的第一次择业的时期,此阶段的来临也正是学生的关键时期,应给予学生以下指导:选择用人单位时的心理指导与面试技巧的指导。在心理指导方面,可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表现来给以不同的指导,帮助学生分析所适宜从事的职业和岗位,在所从事的岗位上如何扬长避短发挥最大的能量,帮助学生在择业时达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正确定位,使学生能在实习过程中以至今后的工作中能更好地爱岗敬业,从而实现岗位塑人的最佳效果。

5、制定相应的实习规章制度。

学生在实习前就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道德习惯是人们自觉地按职业道德规则和规范选择自己行动的行为方式。只有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是学生的内在品德得以表露,才能使学生做到“物有本末,事有终始”。这种做事的态度在学生未形成一定的职业道德以前必须要以一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在工作实习过程中逐步得以形成。

6、在学生未到用人单位实习之前,职业学校及时与单位联系了解情况。

实习过程中,主管学生实习就业的部门或个人应定期与学生或酒店沟通,通过酒店掌握实习学生的工作表现加以记录并建立个人实习档案,方便了解学生实习全过程。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应得到延续。职业学校应帮助学生以最快的节奏适应酒店的工作环境和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完成从学生到职员之间的角色互换。

四、德育教育的有利补充———缓解学生的心理冲突

心理冲突是导致心理失衡的重要原因,也是产生挫折感的重要来源。学生在校园中感受到的是自由与热情,过的是没有社会压力的生活,而我们在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要求学生要成熟、稳重、有责任感,学生短期内无法完善自己,从而造成心理冲突。学生在现今社会的影响下把自己成功的标准定格为超过、压倒或打败别人,而我们的德育则教育学生要团结合作、谦让、牺牲等,由此构成心理冲突。解决好学生的不同种类的心理冲突就需要辅导员、科任教师以至于整个职业学校在学生没有走出职业学校之前进行不同层面的教育,如通过企业现状分析或者利用企业自己的宣传予以引导,对学生更有说服力。

结语:新时期我们要针对当代在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创业的精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在职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性人才。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