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学生德育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学生德育教育论文

篇1

1.2语文课堂与德育教育

所以如何引导学生自我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内容,从一定程度上说对于小学生品性的培养要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反过来说,语文学科本就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小学高段的学生来说,除了基础知识以外,阅读理解和作文等的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在语文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有利于小学生自我健康成长,有利于语文学习成绩的提高,当学生自我发现语文课是他的人生导师的时候,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就会随之增长。另外,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会显著提高,这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非常有利。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思想的正向引导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校德育教育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2.1由5+2=0引发的思考

Y同学的妈妈打电话给我说,孩子,整天捧着电视看,也不学习,以前学会的也都忘了。我非常吃惊,吃惊后是仔细地分析与思考,为什么孩子在家、在校判若两人。我想这种结果要归咎教育方式,在学校有小竞赛竞争,孩子生性好胜,像小狼一样所向披靡。但是回到家里,有宠爱自己的姥姥姥爷,有疼爱自己的爸爸妈妈,还有比他大很多又很爱她的长姐,哇,家里都供着他,没有竞争了,没有了斗志的“小狼”就变成了“慵懒的狗狗”。另外,孩子总想在老师面前留下好印象,这也是他在家、在校判若两人的原因之一。对此,我在班级,把他的表现真实地讲给大家,要他跟大家保证:“在教室认真听讲不捣蛋,周末回家认真做作业,只看半个小时的动画片。”我告诉他,我会和妈妈通电话,如果做不到,就取消小组长的职位。(他非常在乎这个职位)周一班会课上,我当着他和其他同学的面,拨通了Y妈妈的电话,询问了他在家的表现,妈妈说,“还是看电视,确实没以前那么厉害了,我还奇怪呢,咋一回家就说今天不看电视了呢。老师,你再给他个机会吧。”结合家长意见,我把他降为副组织,考察一周。第二次通话,Y妈妈说那个周末表现不错。学校5天的教育和学习成果,周末放假2天,一切努力就都付诸东流了。这个结果归因两点:①家长把教育基本完全推向学校,自身缺少教育孩子的观念或者缺少有效的教育方法。②学校和家庭的沟通不够多,不够有效。

2.2加强家校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形成。因此,德育教育应该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在家长的配合下,使思想品德教育贯彻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学校需要及时通家长沟通交流,使家长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也了解到自己子女在学校的品德表现情况。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教育活动,让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发现孩子的优缺点。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三种形态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从而形成“教育合力”;有利于解决当前学校教育所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促使青少年一代更好的发展。

2.3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进行德育教育,单纯地靠外界的说服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学校还要不断地开拓创新,努力寻找德育的新方法,让大家在实践活动中提高道德修养。只有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真正领会到品德教育带来的益处。小学生的生活环境比较简单,而他们却憧憬比较丰富多彩的生活,希望能更多的同这个社会和大自然接触,因此,学校老师应该多安排适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满足孩子们的意愿;另一方面,可以把品德教育渗透到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应该定期地组织安排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去养老院探望老年人,这样既可以给老年人带来温暖,又能让学生们在同老年人的接触中得到思想品德的提升。再就是带领大家到大自然中,进行环境观察记录活动。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切身体会到乱扔垃圾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从而学生们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环境保护观念。

篇2

随着活动的深入,我们的认识逐步在深化。我们认为,优秀班集体有各种各样的模式,“自觉班”是樱花园中学创造的、以“突出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倡导学生自觉”为特色的一种优秀班集体模式。鉴于学生自觉性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有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于是我们又策划了“学生自我教育工程”这一活动。

“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是“创建自觉班”活动的深入与发展,也可以说是通过“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找到了一个促进学生成长,促使学生自觉地发展自我、完善自我的途径。

一、“第一期工程”(寒假期间的活动)

(一)活动的过程

1.策划与发动

首先,这一活动的开展是有理论依据的。其理论依据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及全面发展的理论;素质教育与主体教育理论;此外,还有教育界对青少年年龄特征、生理心理特点在理论上的共识。

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教育自己。

在活动目标上,使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进步,有所提高。

在活动步骤上,我们确定了学生自我设计、学生自觉实施、班级总结验收、全校评优展示交流这样四个步骤。

对于活动我们把握住两点:一是教师、家长只起指导和帮助作用,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二是不搞“一刀切”,培养学生的个性。

我们先后召开了班主任会、家长会、全校学生大会,层层进行了动员。为了广泛争取社会支持,寒假前,我校还与各有关居(家)委会取得了联系。

2.设计与践行

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怎样开展?我们认为,让学生自己设计是最能体现学生需要,最符合学生愿望,最能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最能发挥其主体作用的。在学生自我设计前,我们给予了必要的指导,指出:“只要是有利于同学们自我教育的活动,都可以开展。比如,可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培养自学习惯,可以进行家务或公益劳动,可以为环保做贡献,可以旅游、参观,也可以开展文体、科技、阅读、书法、摄影等各种活动。”

我们对“自我践行”这一步骤的提法是“自觉实施”。此活动是在寒假期间开展,不是在学校的直接监控下进行的,活动能否真正落实?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取了如下几个督促与检查的方式:

一是要求学生写“寒假日记”,真实记录“自我教育工程”实施情况;二是要求学生开学时以多种形式上交总结或成果汇报材料,如活动照片、实物等;三是印发了学生开展活动的家长评价表,由家长填写,开学时收回;四是印发了居(家)委会对学生开展活动情况的鉴定表,由居(家)委会填写并盖章,开学时收回。

3.总结与提高

为了巩固活动成果,开学之后各班进行了总结验收,召开了主题班会,全校评出“优质工程”93个。以这些“优质工程”为主要素材,学校用10块大展板,举办了“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汇报展”,组织全校学生及其家长参观,达到了提高认识的目的,并以此作为“第二期工程”的动员。

(二)活动的效果

1.反映在参加活动人数及活动内容上

这次活动共吸引了534名学生参加,约占全校人数的82%。收到记载“工程实施”情况的日记、学生总结、家长反馈评价表、居(家)委会鉴定表等各500多份,照片676张,还有小制作等不少实物。

据统计,参加人数所占比例较高的活动依次为:家务劳动(92.1%),文体活动(85.6%),阅读(70.4%),环保活动(41.8%)。此外,像社会调查、公益活动和科技活动也能有一些同学自动参加,其人数比例分别为28.5%、22.1%和13.9%。

2.反映在对活动的认识与感受上

学生们通过这项活动受到了较深刻的教育。我们对参加活动的534人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实施自我教育工程中,你所做的一切”,为了“好玩”的只有9人,占1.68%;为了“完成任务”的有70人,占13.11%;而为了“接受锻炼,提高自我”的有455人,占85.21%。

学生们在日记、总结和问卷调查中写下了大量的感受。

初二(4)班刘洋说:“寒假里的每一天我都安排得很充实,很有意义。”初二(3)班骆晨琛说:“这个活动培养了我们的自理能力,我觉得我们都长大了。像这样的活动,学校应多组织一些。”初二(5)班李雅在帮助居委会出板报、清理环境后说:“在以上活动中,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懂得了不少道理,渐渐明白了美好的空间要自己去创造,以及为人民服务最光荣的道理。”初二(1)班董璐说:“活动后才明白能够自理、自立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而体谅父母、主动做家务又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初一(3)班高扬说:“路上,我看见有一个人把喝完的可乐瓶子随手扔在干净的马路上,正落在我的脚边。在以前我早把这个瓶子当球踢了,现在我把它捡起扔进了垃圾箱。”初二(4)班于弘说:“对下岗职工的采访使我认识到,学习的黄金时代是多么宝贵呀!”初二(2)班吴海楠不仅采访下岗职工而且劝她们:“出去走走,一定有合适的工作在等着您!”

3.反映在学生的变化上

通过活动,学生在思想品德与行为习惯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仅举一例:在参加家务劳动方面,能够“经常或天天做到”的人数比例,由参加活动前的24%上升到65%;不肯做家务的人数比例,由参加活动前的近9%下降到约2%。

4.活动在教师、家长中及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首先是学校的不少干部和教师没想到学生们能在没有老师直接组织的情况下,将活动开展得这样好。老师们深切地感到要转变教育观念。

其次是家长反响强烈,纷纷表示:“活动很有意义,也很必要。我们做家长的欢迎这样的活动。”“希望学校将此项活动坚持开展下去,办出自己的特色。”家长们的评价是:“活动大大提高了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了爱劳动、尚勤俭的好习惯”,“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使之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孩子“很好地了解了社会,培养了自觉性”,“开阔了眼界”等等。

第三是社会的反响强烈。各居(家)委会纷纷表扬我校学生参加“爱心小组”,帮居委会出板报、搞卫生,慰问军烈属,助残,清理白色垃圾,宣传禁放鞭炮等举动,充分肯定和支持我校这一活动。

二、第二期工程(第二学期的活动)概况

第二期工程是以上学期学生在校生活和国庆组字训练为主要内容来开展的“学生自我教育”活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们普遍反映收获多,进步大。

在学习方面变“老师让我学”为“我自己要学”。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自我教育工程中的学习交流会,学生们的发言充分反映了学习动力来自学生自身。

在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们大多数根据自己的缺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设计”,自觉“施工”,提高自我。例如一个学生说:“在以前,我可是个骂人‘高手’,也下过决心要改正,但总是半途而废。学校开展‘自我教育工程’活动,让我改掉了自身的毛病。”再如,有一个学生爱随手乱扔东西,通过参加这项活动,不再随地扔废弃物,而且要求自己每天从地上捡拾两个废弃物扔进垃圾箱。

在体育锻炼方面,学生们也增强了自觉性。如初二(1)班刘思雨说:“我现在完全可以不用人督促就去跑步了。我的一双穿坏的球鞋足以说明。”某个学生是个小胖子,“自我教育工程”使他每天自觉跑2000米,做20个俯卧撑。他说:“我现在做这些运动时不喘了,还能再加上一点别的运动。”

在国庆组字训练中,由于有了“自我教育工程”为基础,同学们的自觉性很强,有的带伤坚持练,有的发烧坚持练,也有的把绿豆汤让给别人喝……

总之,第二期“学生自我教育工程”依然反映出显著的德育实效。

三、对“学生自我教育模式与机制”的探索

开展“学生自我教育工程”,引发了我们对学生自我教育模式与机制的探索。根据“学生自我教育工程”第一期、第二期的经验,我们形成了以下的初步构想。

(一)对“学生自我教育模式”的构想

我们认为,自我教育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如中国传统的“自省”,以及通常人们进行的“自学”,都可认为是自我教育的不同模式。

“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是我校创造的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模式。其特点是:1.有组织有指导。2.学生自觉参与,自主活动。3.个体与群体相结合。4.采用“工程建设”这样一种比喻的提法,易为学生所理解、接受。5.采用“活动”的方式,不仅使学生乐于参加,而且具有实践性强的显著特点。

(二)对“学生自我教育工程”运作机制的构想

我们认为,任何一项教育活动都可以有各种各样的运作机制。我们所探求的“学生自我教育工程”运作机制,是“集体、个人协调动作,家庭、社会配合支持”。具体地说,就是由学校策划、动员,学生自我规划、设计,班级组织交流并进行指导,学生自觉“施工”,同学互助、协作,学生对“工程”自检,学校或班级进行“验收”这七个环节构成机制的主体,并辅之以“学校与家长、居(家)委会沟通,争取配合支持”。这样一个运作机制的特点是:

(1)既保证有组织有指导,又保证学生个人自主性发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学校居于教育的主导地位,同时广泛争取了家庭、社会的配合支持,形成了三结合教育网络。

恰当的教育模式和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体现了我们现在的教育观念,同时也是使我校“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对德育实效性的思考

德育的中心问题是使德育具有实效性。当前,德育工作“投入”与“产出”不平衡,实效不佳的原因是由于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社会与学生思想实际。也就是说,不能适应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等环境,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教育对象的具体情况。

“学生自我教育工程”是我校较为成功的德育活动,从这一活动的成功中我们得到如下一些启示:

(一)必须使德育活动符合学生的需要

“学生自我教育工程”让学生自我规划设计,他们有的考察社会热点问题,如环保、交通堵塞等;有的采访下岗职工、重点校同学;有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如摄影、弹钢琴、学电脑、栽培植物;有的弥补自己的不足,如学做饭菜、清扫、洗涮……总之都是学生做自己想做、爱做的事,贴近学生实际需要,所以他们感觉收获很大。

(二)必须在德育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传统教育强调遗传、教育与环境三因素对学生的影响,忽视学生成长的内在因素,即自我教育的作用。教育应是主体参与的活动,没有学生主体从实质上而不只是从形式上的参与,是不会发生作用的。

篇3

新时期的德育不能简单地重复过去的老方式和老办法,而应该随时而变,与时俱进,探索并运用一些新的德育方法。

1.环境感染,有效利用实践活动

学校环境的布置是直观的,创造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如有特色的宿舍文化、教室文化、校园人文景点、校园文化走廊等,学校的风气和人际关系是学生可以亲身体验的,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和体察,更易于引发学生感情上的共鸣和思想上的认同。这种环境的影响能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各种读书组织和活动,暴力和爱情专题研讨会,看教育片或开不同主题的班会,等等,分别由不同的学生主持,要求部分学生做重点准备,他们就会搜集资料,认真思考,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团体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加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和道德实践体验,让学生得到课堂内得不到的很多素质锻炼。

2.各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道德教育不能从活生生的完整生活中抽离,不能从其他诸育中抽离,道德教育过程随时都可以发生,而非发生于单独的实体化的德育过程中。人们按照这种思想构建学校教育,教学和德育逐渐形成一种固定联系,教学成为实施德育的一条基本途径,也成了学校的一项主要工作。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现代意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教育的关注和理解也越来越深入,开始对学校德育、课堂教学进行深刻讨论和反思。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应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抓住并利用知识点进行道德渗透。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效地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抓教育激活点,即老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抓住德育的时机,用准确、生动、通俗、浅显的语言,自然贴切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做到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学生在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时,主观化、片面化、表面化看问题时,教师应及时捕捉住时机,对学生进行科学性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客观、深入地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在结合点有意识地点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体现了德育的导向性原则,使渗透具有鲜明的目的性。也可通过作业、实验、课堂纪律等许多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品德的教育和培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篇4

1.2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机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的观点,德育教育归根到底最后是通过一定的道德行为表现出来的,高中生的德育教育也不能空谈理论,这样只会是纸上谈兵,毫无用处,而是要将德育教育和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去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并分析这些需求的心理源泉,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理想。

1.3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情感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的对象是人,人都是有情感需求的,情感关怀既是人类的终极关怀又是人类的基本关怀,德育教育也要体现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在德育教育中情感的教育可以充当良好的催化剂,因此,道德需要的增强、道德行为的规范,其重要渠道就是道德情感的培养。

1.4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相反的,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的过程中相互渗透,交叉作用,共同实现教育育人的目的,实事求是、坚持真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是科学精神的范畴,而人文精神是关于“价值的知识”,这些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在德育教育的同时,对学生也要进行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教育,这与当前大力提倡的教育创新也是一致的,创新精神是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剂。

1.5高中生德育教育要和经常性教育有机结合

德育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对学生持续的进行思想教育,短时间的集中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有帮助,但是经常性的教育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老师在平时教学中能及时地解答学生心中的疑问,消除他们思想中的困惑,使他们懂得立身做人的基本道理,从而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自我。

2.高中德育教育的实践

2.1转变教学方法和观念

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观念也要随之改变,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德育教育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不能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空洞乏味,而是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出教学计划,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引导,鼓励学生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让师生能够平等对话,双方通过合作,一起探讨,完成一堂德育课。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表率,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其作风、习惯与处事的方法等都会让学生看在眼睛里、记在心里,“身教”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对他们的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始终保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良好的师德风范和精神面貌去引导和影响学生。

2.3营造校园文化氛围,让环境育人

篇5

3、诚信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在诚信观念方面存在较为严重的缺失问题。首先是学术作弊。一些学生平时不认真读书,但同样在考试中希望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于是开始谋求走捷径,通过找人替考或者考试作弊等方式取得考试成就,骗得入学资格或学位学历成绩。在利益的驱动下,作弊者队伍越来越庞大,一些地方还专门出现了以赚钱、营利为目的的“职业”,至于在论文写作中的抄袭等现象更是比比皆是。其次是经历造假。在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大学生们为了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就开始丰富自己的个人履历。经过包装,一个普通的学生就转变成了三好学生,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优秀学生干部。并且其个人履历可以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不断的变化。再次,骗贷逃贷的行为严重。由于教育体系的改革,高校收费相应的增加,虽然国家采取了奖学金制度,但是大学生在入学之初仍然需要一笔费用,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困难家庭依然无法承受学习的各种费用。于是国家为帮助大学生度过难关,设立了贷款、困难补助等相关的政策。但是一些学生在毕业后却不能主动偿还,甚至是故意逃避。还有一些家庭好的同学,出于个人的享受的目的,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出具虚假贫困证明骗取助学贷款或获取补助,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使真正困难的学生失去了救助的机会。

二、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失衡。在家庭中,家长过分的放纵孩子,长期生活在过分溺爱中的学生对整个道德体系缺少足够的感知。有的家长把教育责任更多的归咎于学校,认为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然也责任也有义务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全然看不到家庭的第一位教育作用,意识不到言传身教的重大意义。也有的家长把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首位,只要成绩好,其他的方面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对孩子的教育存在严重误区,使学生缺少道德信念支撑。在学校中,受考试指挥棒以及就业等因素的影响,学校更倾向于把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投入到这些显性的因素上,对于学生的个性教育、心理教育较少涉及。对于学生中出现的问题缺少沟通和解释,对于错误倾向缺少纠正和疏导,于此,当学生遇到一些问题困惑不解时,遇到一些障碍需要破解时,往往手足无措,无以求援。当内心的纠结长期交织,苦闷无法排解,往往会形成自己的具有严重个人倾向的独立判断,而很多情况这个判断是负面的。

2、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日常生活更加多彩。另一方面,各种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直接导致了原有社会结构的变迁和思想意识的变化。一些腐朽的思想伴随着先进文化也一同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不断泛滥,人们的道德思想被“一切向钱看”的不良思想严重冲击着、不劳而获的价值心理以及社会上的贫富差别现象,都在悄无声息地冲击着大学校园,也对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学生的道德水平和价值观念尚不成熟,就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大学生的价值失衡。受这些思想的形象不少大学生在大学的大好年华不是用在读书学习上,而是把大量的时间用在了声色犬马、个人享乐上,思想道德滑坡,个人意识淡薄,理想信念迷失,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3、学生自身的客观原因。受当代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只是被动的机械的学习,对于自身的发展前途缺少清醒的认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缺乏关注,对政治冷漠,共同理想和价值追求弱化,更多的把自我满足当作是人生的全部目标。生活缺少主动性、积极性,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精神生活空虚。思想上放松自己,在物质上耽于享乐,过分陶醉于自身的享乐中,贪图安逸,把享乐当做日常生活的全部,呼朋引伴,醉生梦死;热衷网络,逃避现实,在不切实际的虚幻世界中寻找精神慰藉。虚幻的世界中游离过久,就会出现与现实脱节现象,一些大学生变得冷漠和与他人生活的隔绝,生活在自我封闭的小圈子。一切以自我利益为中心,一切以自我的得失作为评价事情的标准,过度关注自我利益的得失和满足,他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则置若罔闻、全然不顾。

三、加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几点意见

1、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德育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是生成高校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丰厚土壤”①中国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哲学,蕴藏着大量健康的伦理道德观,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精神世界,对于培养健全的人格,矫正不正确的认知,为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注入新鲜的营养,为他们提供理论依据和思想源泉。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多会以经典著作的方式留存后世,如《论语》等,认真学习和熟读这些国学经典,把这些著作同个人的知识结构、行为方式、社会习俗结合起来,广泛结合并加以恰当的衔接,不仅有助于文化素养的积累,也同样有利于道德修养的培育。同样,在大学教育中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技术,将一些优秀的作品搬上荧屏,增加大学生教育的生动性,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向学生传递了正能量。

篇6

高职学生求知欲望强烈,关心国内外各方面的新信息、新技术,也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国际形势,因此,德育课教学内容的开放成为必然。我们德育课教学应紧紧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时代特征,将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观点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在讲《经济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一章时,注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而且还要与传统的勤俭节约和社会公益事业联系起来,教育学生理性地对待个人的收入和支配方向。在实践教学中,德育课内容应与时事热点密切结合,及时补充国内外最新动态,诱发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使同学们真正感到德育课上的时事学习与探讨使他们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三、注重专业对接,凸显德育课服务专业课的功能

职业学校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其德育课教学要结合学生就业实际情况,紧紧围绕职业教育特点来展开。要真正从提高高职学生的技能出发,为高职学生的就业、创业打下良好的思想品质基础。如德育课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都会把爱岗敬业放在第一课,着力宣讲学生所学专业的重要意义,以增添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进而热爱自己的专业,这对高职学生专业的学习无疑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德育课的其他教育如责任感的教育、奉献精神的教育、进取精神的教育,着力培养高职学生的敬业意识、创新意识、合作意识、进取意识、服务意识。如讲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对医卫类的学生可以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医学发展的成果等;在讲法律部分的内容时,对于与职业联系很密切的《劳动法》要着重讲解,另外也可以联系学生的专业适当地讲解部门法规,如对医卫类的学生讲讲医疗法规,护士条列等。如在讲人际关系时,对于医卫类的学生,要着重讲如何处理医患关系;在讲职业道德时,对于护理专业的学生尽量使用护士的案例,在讲法律部分的时候也要尽量使用该专业的案例,使同学们更有可比性,感染力更强,效果更好。

四、注重学生参与,实现德育教学方式的改革

如今,高职德育课要改变过去“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取代之应以活动式、讨论式、举例式、模拟式的形式,并且采取现代化的多媒体课件方式,把学生摆到主体地位,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调到学生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我们多年来一直采用分组活动探究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课上运用情景表演、角色扮演、组间辩论等活动形式开展教学,重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形成教学互动的课堂氛围。讲《职业道德与法律》中法律部分的内容时,结合书上的案例,让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创设“模拟法庭现场”,在课堂上分角色扮演庭审过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他们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掌知识,提高德育课的效果。

篇7

2.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不同的特征,学生是具有一定主体性的人。初中生,特别是初一学生,身体和思想尚不成熟,身心发展呈现不平衡状态,对一切新鲜的事物的都很陌生也很感兴趣。无论学生的心理负担还是外界带来精神压力,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很多初中生无法专注学习,学习被动,常常被其他环境吸引,情绪波动比较频繁,以致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选择适宜、科学且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学科知识融入心理教育中,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发现学生的优势,长善救失,激发学生的精神力量和意志,不断促进学生进步和发展,强化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3.由学科自身特点决定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思想品德教学在加强对学生思想与品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思想品德》不仅是教材,而且是陪伴学生成长的朋友。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仅拓宽了视野,更感受到了书带来的洗礼,净化了心灵,陶冶了情操。书的美体现了思维的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每一个机会,适时点拨学生。思想品德是一门政治学科,它有独特的学科特点。书中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心理教育,特别是教材里一些形象、生动的例子,都能很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做人做事的道理。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更好地提高道德修养,促进自身发展,教师要担负起教育人、塑造人的责任。

二、学生心育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具体措施

1.制定符合学科特点心育目标

目标是完成一件事的前提,教师应该课前制定好符合学科特点的心育目标。当然,学科本身的学习是不能忽略的,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的仍然是主导作用,心理健康的教育是辅导作用,两者相辅相成。要想使学生集中精神学习,爱上学习,首先就要排除学生对学习的抵触心理,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挫折,将它们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比如讲解《娘探望狱中的孩子》这一例题时,教师应课前充分做好备课工作,在讲解中融入心育。这个事例讲的是一位贫穷的母亲卖了家里唯一的一头猪,用卖来的钱不辞辛苦地探望远在监狱的儿子的故事。教师还可以提供其他有关母爱的故事,让学生感悟,并鼓励学生和学生分享自己与母亲的温情瞬间。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2.构建和谐的课堂互动教学模式

优美、适宜的环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它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该营造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课堂内感悟和理解知识带来的美。课堂氛围不仅仅包括教室的整体布置,还包括心理情感的氛围,即让师生之间在心理上协调一致,关系融洽,平等合作。教师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处在非常压抑和痛苦的心理状态下,课堂参与度就会非常低,课堂教学将无法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堂上,应当给予学生足够言论的自由,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烦恼,尊重每一位同学的想法。教师和学生应该一起努力创造快乐课堂,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下开展一系列教学工作,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正确处理师生矛盾,改善师生、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做到学科与心育的有机结合。

3.让鼓励与表扬相互融合

学生的情感变化很频繁,很容易受到教师的影响。教师在传授相应的知识时,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情绪,比如:失望、难过或者是开心、快乐。教师应给予每一个学生公平的表现机会,让他们感受到被接受、被尊重。由于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面对他们的不同能力,教师应善于用表扬代替批评,让学生感受到某种成功的喜悦。比如常常遇到性格非常内向的学生,他们在课上沉默寡言,不善与人相处。教师应该多给予他们机会,当他们在课堂提问中不说话时,教师不应该立刻作出指责,而可以说:“不要把自己的话藏在心里,老师知道你会回答得很好,相信自己。”这样反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引导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篇8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定公民权利和义务,是调整公民行为的社会规范。而道德是社会调整体系中的另一种形式,规制公民的义务,依赖于社会舆论实施,它是公民关于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的感觉、观点和原则的总和。法律与道德的联系,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马克思认为,法律和道德都是由经济基础所决定,为经济基础服务,同时受到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直接影响,并为一定阶级的政治和社会意识形态服务。二者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法律贯穿着道德精神,道德的诸多内容又是从法律中汲取的。道德通过对法律某些规定的公正性和公正程度的评价,促使法律的废、改、立,使其保持法律的伦理方向。法律则通过立法和司法,促使某些道德规范完善和发展,制约不道德行为。法律和道德的社会本质和服务方向是一致的,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培养和赞扬的行为。法律是道德的政治支柱,道德是法律的精神基石。道德和法律的区别,道德是基于人性至善的观点而立德,法律是以人性之恶而戒行。从法理上讲,二者的区别存在五点。首先,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意志,用成文的规范形式表达出来,按照程序实施的。而道德是以社会意志出现的,它的存在形式有多种,而表现形式是社会舆论。其次,违反的后果不同。违反道德通常受到的是社会舆论的批评、谴责,这种惩罚是不经过程序,直接实施的。而违法是要按程序处理的。所以道德调节具有灵活性、普适性,这是其优点,也是其缺点,道德制裁没有确定性。其三,二者调节人们的行为方式不同。法律是通过为人们确定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来调节公民之间的关系。而道德则是通过为公民指出其在社会生活中的义务而调整公民之间的关系。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其四,法律和道德调整的对象是公民有意识的行为。但法律主要调整的是公民做出的外在行为,道德则是要求公民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都符合道德准则。其五,二者规范体系的结构不同,法律的体系结构是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制度系统,而道德体系结构则是个别的道德规范组织在一起,没有制度化。

(二)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的联系和区别

大学生法制教育是法治模式下公民法制通识教育的一部分,其内涵是在国家主导模式下对公民的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制意识以及法治信仰的培育,法制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制观念,并引导其树立法律信仰的教育形式。大学生道德教育,是国家培育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形成道德习惯的教育形式。其内涵是对大学生有目的地实施道德影响活动,提高大学生道德觉悟和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在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目的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培养人,塑造大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当代社会公民应该是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公民,法治公民和道德公民是核心价值观所要求的,也是高校和大学生所追求的目标。但目的相通,并不意味着教育形式的相同,法律与道德本质的区别,注定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相互独立是发展的必然趋势。首先,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目标一致性,决定了二者相互联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所以,必须坚持一手抓法制,坚持以宪法为指导下的权利本位的法制教育,无论是法理信念、法治信仰,还是与生活联系紧密的部门法都要以有效方式给予宣传教育,使之深入人心,形成对法律的敬畏和信仰意识;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既注重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特别是优秀传统道德。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但问题是如何做到这一点,光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仅凭人的天性去行善往往是不可靠的,行为还需要借助法律规范来强制,进而进行教化。反之,只有法律的底限要求的不为,也很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还需要道德的高层次为人的修养。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法制教育具有的普遍约束性和道德教育具有的层次性,要并行不悖,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应呈现出互动性与交叉性,在法制教育中体现道德精神,在道德教育中渗透法治元素,将二者的教育作用最大化。其次,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的异质性,决定了二者独立发展的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将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主要目的厘清,法制教育解决的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认清作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保证法律普遍性约束。道德教育解决的是大学生的修养问题,具有层次性差别。当前大学生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均衡,形不成教育平衡支点,对于道德教育重视,忽视了法制教育,重劝导轻约束,重自律轻他律,重扬善轻抑恶,其直接的后果是道德教育效果空泛。要改变这种状况,笔者以为,必须以法制教育的独立发展为前提,加强法制教育在思政教育中的分量。形成一个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全员重视法制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并且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给予认真研究,以形成独立的教育科目。使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两个轮子走路,羽翼双飞,平均用力,形成合力,既避免道德教育的空泛又解决法制教育实效不足的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削弱了法制教育的独特性和固有本质,使得法制教育缺失了超越的形而上的哲学思维方式———法治哲思,造成法制教育的德育化,这是弱化法制教育的特征。法制教育实质为普法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工程,大学法制教育应是其中最为重要一环,如果法制教育忽略了法治思想的渗透,那么大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依然从道德考量,就会遵从于权威、人情和关系,最终会使得自身权利附属于权力。这和国家、社会追求的价值目标是相悖的。弱势的法制教育一旦与强势德育教育结合,其后果很必然是依附于德育教育,使得法制教育效果呈现出道德教化的“高大上”,缺少了法制教育所应蕴含的法治精神。要改变这种依附情况,法制教育必须有其独立发展空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行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蕴含着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是相互独立的意境。二者在约束路径上是不一样的,法制教育是注重他律的教育,法治的本质其实也是在追求一种对秩序的认同,也就是对法治的认同和内化,强调的是从大学生内心中有一种所敬畏的边界,树立一种权利和义务的观念,加强大学生对法律在本质上的理解,侧重于对权利的彰显。强调他律,对于个体来讲,其所关注的是自己的外在行为合乎法律规定的约束,他律能够充分限制个体的为恶,最大限度地约束人的不良外在行为。法律规范表达的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也是每个人都能达到的普遍性要求。道德教育注重的是自律,道德教育基于人性之善,道德境界是分层次的,是逐渐向上的,对人的德性要求是分层的。一个人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是需要在道德教育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其追求的道德层次会越来越高。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是如此,其关心的是大学生自律情结,专注于义务的认同,在反思和自责的过程中,强化自新的修养,这是传统儒家文化“修齐治平”的精华,也是古代君子之德所追求的境界。至此,大学生法制教育独立于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合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和目的的。

二、加强法制教育独立性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独立性发展,是由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决定的,也是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法治社会所倡导的,摆脱隶属于道德教育的地位是由法制教育的特异性决定的。只有更好地独立发展,才能够更好地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保证作用。各高校应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强化法制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法制教育的内容规制,制定具体措施推进法制教育。

第一,加强大学生法制教育的体系建设。从教师的法律素养到学生法制教育目标以及法制教育目标考核给与明确化,大学要有专门的法制教育机构开展工作。

第二,强化法制教育的课堂教学,增加法制教育教学课时。创新法制教育课堂教学的教材和教法,增加上课时数,仅凭十几个课时很难谈及大学生法制素养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建议单独开设法制理念课程。要积极拓展教学时空,利用媒体、网络、社团普及法律知识和理念。

篇9

一切对象对人来说都是成为了人自身的对象化,成为确证和实现人个性的对象,人类自身将成为一切对象性活动的最终的归结者。因此,当今时代人之为人的对象性本质,就是通过人处理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对象性关系来证明自己的本质力量,也就是说,人文精神是处理一切对象性关系的先决条件,人类如果失去了作为人自身的本质,也就失去了作为人而存在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文精神养育

人文精神不是一个知识问题,不可以像传授技能那样传授人文精神。但是,学校教育更不可以在人文教育方面无所作为,对于受教育者人文精神的养育,我们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些探讨。

1、 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能力,其根本宗旨在于把学生培养成社会活动的主体。教育活动固然与政治、经济等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无论从目的、过程、还是手段来看,教育活动与其他活动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把教育当成了政治工具或者经济发展的工具,就违背了教育“将人培养成为社会活动主体”的教育目的。教育如果离开了培养人,离开了培养具有人之本性和存在价值的人,就无法实现教育的目的,而弘扬人文精神的主旨也正在于此。

篇10

一、霸道且强硬的“工读学校”

老师喜欢优等生这是司空见惯的事,因为这些孩子好管理,不会惹麻烦。而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多数是指学习成绩差、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当问题学生现象成为了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社会各界就开始从各个方面来讨论他们,各种影响因素被大家乐此不疲地挖掘着。于是专门“改造”问题学生的工读学校出现在了众人眼前。我们确实从中看到了不少成功案例。但是,这样的一些报道却将我们对工读学校的幻想默默粉碎,例如,2010年湖南长沙倍腾学校打死学生事件。又例如2013年11月,四川的10岁小学生因不守课堂纪律被罚写1000字检查时,却留下“老师我真的做不到”这样的遗言后,最终跳楼结束生命的悲剧。

面对这样的报道,我们不禁要问,教育究竟把问题学生至于何地?不是说,教育要以人为本的吗?不是说教育要关注人的存在问题吗?不是说教育作为一种人道主义的事业,其价值不仅在于维持个体直接的生命活动,也在于使个体生活的更有意义吗?不是说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尊重的问题吗?为什么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这样的尊重却成为了被学生、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们所忽略?为什么问题学生的梦想就那么不受重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好好听听问题学生们的心声呢?为什么人们就不能与问题学生良好沟通呢?

二、最温暖的策略:沟通与尊重

工读学校产生的原因就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对问题学生的误解,而缺乏基本的尊重和有效的沟通则是误解形成的根源。

(一)理解与信任是良好沟通的基础

日本一部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剧《极道鲜师》,里面所讲述的问题学生可谓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爱打架的、缺少父母关爱的、家庭困难的……一群十六七岁血气方刚的青少年,整天不务正业,被学校视为污点,并单独划分成一个班级,任其自由发展。

我想,这也会是现今大多数学校分划分重点班、普通班的原因之一。在台湾,这种问题学生集结的班级,也被称为――放牛班。

由于刻板印象,我们会直观地认为问题学生便是一无是处,他们只会到处惹事,只会为学校带来麻烦,他们所说的任何话都不值得被相信,他们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错的。而且,在一件公认的错误事情上,当事人是一个优生和一个问题学生,作为老师,通常情况下都会首先将问题学生列为嫌疑对象。

影片里的山口久美子老师坚持相信自己的学生,在所有的矛头都指向自己班上的学生,甚至连学生自己都放弃了自我辩护的权利而说出“算了吧,反正就算我说不是我做的,也没有人会相信我。你们老师都是一个样!”这样的言语时,山口久美子老师依然真心地相信这自己的学生。

当看着对问题学生恶言恶语的老师们,她说:“不要轻视别人,将人用‘垃圾’来形容,这样的语言暴力又是许可的吗?就是因为有你们这种老师,他们才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当看着一位父亲拒绝相信自己那典型的问题学生的儿子时,她说:“为何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你这样也算为人父母吗?难怪孩子会变成这样。从不曾正视过他,也不愿倾听孩子的话,到最后只会渐行渐远。你只是因为他违背你,而对他有成见。你到底怎么看孩子的?成绩优秀,运动全能,对父母惟命是从就好吗?”

其实,问题学生很希望被人理解,很希望有人能够倾听自己,然而成人却用“异样”的眼光将他们拒之门外,才使他们逐渐变得不相信老师,不相信学校,不相信社会,甚至不敢相信自己。

(二)尊重是沟通的核心

在一部新加坡电影《小孩不笨》中,被视为笨孩子、问题学生的孩子们曾经这样说,“全世界的大人都是一样的。凡是我们喜欢的,他们都不喜欢。所以有时候的日子过得很不快乐。”“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讲话多了,就是沟通了。其实他们都是自己讲,自己爽,而我们通常是假装在听,然后一边进,另一边出。我们到底有没有听进去,他们不管。只要他们有讲就算了。”其中一个老师也这样对家长们说,“他们的门已经关了,你需要一把钥匙,少看他们的缺点,多看他们的优点,就是这把钥匙了。有了钥匙,就容易沟通了。”“世上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老师。”“烂的,你把它切掉,它还是个好苹果。你把它丢掉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面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方面,我想,我们还是做得不够,至少,在现在看来,身为教育工作者的人们,还没有用一种平等的尊重态度来对待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家长也是一样。家长、老师以及优等生们,更愿意注重精英教育。试问,那个孩子不想成为优秀的人,那个孩子愿意被抛弃被怀疑?

因此,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认识到,教育不仅应该是满足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具,而且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社会不是一个健全的社会;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人生也不是一个健全的人生;不关注对人的尊重的教育更不是一种健全的教育。不健全的社会、人生和教育之间存在着一种“恶性循环”,从根本上威胁到个体的幸福和社会文明进步。同时学校教育也应意识到,遏制这种千百年来形成的“恶性循环”,在社会、个体与教育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积极的“良性循环”,最根本的就是就是站在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与孩子们平等沟通。

教育之道,留给教师的只有八个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校教育与问题学生的关系仍然需要进一步思考,但请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带着平等与尊重的态度,用善意的、信任的、鼓励的眼光来对待这些问题学生们吧,因为他们也希望能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

参考文献:

[1]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周晓红,周怡译.文化与承诺.[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27

[2] [美]玛格丽特・米德著;曾胡译.代沟.[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21

[3] 刘晓东.论成人也应向儿童学习――从玛格丽特・米德的代沟理论看成人与儿童的关系.[J].教育导刊.2005.10

篇11

二、语文教学过程要密切联系生活。要实施生活化的语文教学,教师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尤为重要。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情感态度的激发,大都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的。教学过程联系生活如何实现呢?具体讲有两方面内容:

《一》、让学生带着对生活的感悟走入课文。教师在开始新课之前,恰当地联系生活,结合课文导入,导入的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体验的,这样学生在生活的感悟中自然走进了课文内容。教师的导入可不拘形式,可以用几句话,可以讲故事,可以让学生发表见解。如教学高尔基的《童年的朋友》,教师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这样,《童年的朋友》中外祖母形象的理解就有了现实生活感悟的基础,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有了兴趣,教学过程的第一步也就顺利完成了。可以说,好的导入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所在。

《二》、让学生带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回归生活。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在内容理解结束后,对课文进行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值得肯定。古人讲学以致用,语文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最终是在实际生活中得以应用。课文内容教学的完成,不是本课教学的结束,仅是一个开始,生活中的应用才是教学的终极目标。语文教学要放眼社会,立足课堂,体现实际应用,如何去体现应用,是 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课堂中体现教学的生活化,就必须对教学内容拓展延伸,联系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如《城市绿墙》这课,内容结束后,教师让学生设计使家乡变美的方案,学生都比较积极,他们提出的植树、栽花、种草等方案,既和课文内容有联系,体现环保理念,也从课堂回归到了生活。着样扩大了课堂的外延,开阔了学习的视野。

篇12

让学生参与课前准备,不但可以减轻教师工作的负担,还可以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优化教学模式,使小学品德教学模式逐步完善。鼓励学生自主收集材料,也是一种知识积累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教四年级《从一滴水说起》这一课,让学生课前去收集地球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我国水资源在世界的排名情况,去了解我们长江中下游的淡水资源在全国的排名情况,去走访环保局了解当地水资源浪费及污染情况,去拍摄社区街道及郊外水资源污染浪费情况等等,这样一个课前的收集本课资料的过程,使学生真正产生心灵的共鸣,水资源缺乏,节水迫在眉睫,节水从我做起。我举这样一个例子,就是说课前收集资料更是让学生了解这个社会,课堂才能更水到渠成地达到预期的理想效果。

2、课前准备要有差异性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个体,他们的家庭背景不同、性格特点不同、兴趣爱好不同,这都要求教师在安排课前准备时,要有针对性,区别对待。力争在课前准备中,可以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优势,促进品德教学课前准备的有效性。例如:教学《家乡哺育了我》之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性,对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前准备要求:喜欢地理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从地图上找出家乡的位置、家乡所在省份、相邻的省市等;对旅游感兴趣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总结并简单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重要景观;对于农村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根据自己农村生活的经历,介绍家乡的土特产及其特点。

3、课前准备合理安排

在课前准备中,教师可以辅助学生合理安排,根据学生差异性,对学生的具体任务目标做出安排,比如:安排乐于交往的学生做资料收集员;书写工整的学生做记录员;表达能力强的学生做汇报员等。这种明确的分工,学生各展所长,在愉快的心情和高度的自信中完成任务,可以提高课前准备的有效性。

二、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布置

课后的作业布置,是课堂更好的延伸,是课堂学习效果最直观的反应。鉴于品德课的特殊性,在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安排上,教师要更多的注重让“品德”与“社会”真正的融合,让学生真正成为活动的主角,让学生的品德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1、课后作业布置要分层设计

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需要分层设计。针对优生,在作业的布置上,应该以难度较大,思考性强的作业为主,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对中等学生,应该以一般的课后练习为主,使其懂得课堂知识的运用;针对差生,应该以简单的知识巩固为主,使其对课堂知识进行再次复习,加深印象。例如:学习《我与外界的联系》内容后,在安排课后作业时,对差生,教师可以要求其了解内容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的联系方式;中等生可以让他们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当地已有的联系方式并举例说明;优生则可以让他们试着指出当地联系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课后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

学而不用,懂而不为,就相当于没有学。思想品德课更是如此,学生只知道品德知识,而不懂得在生活中运用,那么就和不学没有区别。因此,教师在品德课的课后作业布置要注重实践,让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来领悟其中的道理,教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真正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例如:在《向先辈致敬》一课的课后作业布置上,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践型作业,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收集并讲述先烈们的革命事迹,用实际行动向先辈致敬。让学生明白不但要懂得道德品质知识,更要将道德知识落到实处,转变为自己的道德行为。

3、课后作业布置要倡导合作学习

篇13

“教育绝非是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于它将一个人人格心灵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而语文以它的独特性成为人文精神重要的载体之一。语文课大量的是形象鲜活、感情强烈的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内容,必须十分注意形象的感悟、情境的感染、审美的感化、心灵的感动,需要现实生活的植入。

语文本身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从古到今,从国内到国外;既有浓郁的亲情,又有纯美的风光。可以这样说,教语文就是教生活,本着这样的想法,我一直努力将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融合。

一、在课堂教学中联系社会生活

当代青少年学生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而特殊的环境中,在课文学习中,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剖析现实生活中的正反典型,明辨是非曲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此乃寓思想教育于现实生活的恰当联系中。教材中有些议论文的论点、有些小说的主题,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历不足,受认识水平的局限,一时还难以有比较清晰、透彻的理解,这时候讲思想教育自然不会有预期的效果,如果恰当地联系现实生活,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则能让学生通过思考生活现象,理解教材中蕴含的道理,自然地接受思想教育。一旦联系现实生活来理解,这样的道理就变得通俗、浅显了,易于接受了。

课文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或总结,总能在其中找到联系生活的切人点。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注意把握这些切人点,在教学中将课文与现实社会联系起来,就能让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意蕴,又能对活生生的社会有更理性、深刻的理解。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注重生活化

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形式,是联系课堂和社会的纽带。

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前作5分钟演讲,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如国企脱困问题、农业改革问题、官员腐败问题、社会中黑恶势力问题、同学关系和男女交往问题……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

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如“读书读报沙龙”、“社会观察汇报会”、“专题辩论会”等,使学生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紧紧联系起来。有一个学生在“读书读报沙龙”活动中,介绍了自己在报纸上看到的一则报道:在珠江三角洲,物质的富裕造就了一批“不读书、不务农、不做工、不经商”的“四不青年”。这个学生还从“不要做物质的富翁、精神的乞丐”,“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要不得”等角度对此加以评论。由此深深感受到,不能小看我们的学生,只要加以引导,他们是善于发现和思考社会问题的。

三、在作文教学中应大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取材于生活

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很多学生写作远离生活,虚情假意。在作文教学中,我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文章即生活。作家的文章所反映的生活大多与学生生活的时代相去久远,那么,我们应鼓励学生多读时文,多读同龄人的文章;语文教师更应关注学生个体,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他们发现生活表现生活的能力;不要把学生当成作家,凡是来源于生活的文章,有情有理,即使语言表现力差一点,也应该给予相应的肯定(在过去一个时期内,我们太偏重形式,忽略了文章的“情”和“理”)。

文章即艺术。如果我们把生活当作文章的源头,不断的去发现,艺术的去表现,才能够写出“以情感人,以景动人”的文章,才能达到“震撼心灵,催人泪下”的艺术效果。

四、让生活中的语文资源有效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学生的“理解、积累”不是靠教师的讲解分析得到的,学生的“运用技能”也不是靠教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有亲身参加语文实践活动,从生活中学习,他们的“理解”和“运用技能”才能获得与形成,才能逐渐积累、丰富语言。从生活中学习,我们的学生才有可能成为“可发展的学习者”。那么,该怎样用好生活中的语文资源呢?

1.利用好生活中的网络资源。

课前可指导学生搜集资料,增加对作者、背景、主人公的了解;课中可插入相关资料、文章的阅读,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课后可推荐读物,以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既可丰富视听感受,也可化抽象事物为具体的、可感的、形象的事物。恰当使用这一资源,可拓展学生对生活接触、了解的狭小空间,开阔他们的视野,让自己的课更富有吸引力。

2.利用好生活中的电视资源。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特别是口头交流和沟通。这就有必要利用好生活中电视这个资源。电视有好多语言类的节目,其语言的风趣、幽默、睿智,其现场的应急变化能力,令人叹服。诸如“实话实说”、“焦点访谈”、“新闻联播”等栏目,就大容量、高规格地给我们的学生注入了生活,丰富了学生的头脑。[来源:学|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