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论文

篇1

高级财务会计》涉及的多数内容对一般企业而言非日常会计业务,对学生的实用性不强,如果将其设置为专业主干课,就意味着学生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学习该课程,这无疑加大了学生的负担,但如果将其设置为专业拓展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比较重要的课程内容来讲解,也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当然,笔者的意思将《高级财务会计》设置为专业拓展课,并不意味着该课程可以选修,无论是从财务会计体系的完整性还是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来看,该课程必须是必修课,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看

地方本科院校一般为三本或二本院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往往将自己培养的学生定位为满足中小企业的需要,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也主要是从中小企业的会计需求出发来进行的。对一般中小企业而言,会计日常业务的处理没有那么复杂和高深,《高级财务会计》的课程知识在中小企业没有多少用武之地。因此,从这点看,将《高级财务会计》设置为专业拓展课也是比较合适的。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目前我国出版的适合本科生用的高级财务会计类教材种类较多,每本教材中涉及内容也不尽相同,但是不管选择的是哪本教材,必须注意到,由于课程学时的限制及课程地位等因素,若高级财务会计学科的所有研究专题均为学生讲解,必然会出现该门课程与其他会计专业课程争占学时的现象。而且任何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无法穷尽该门学科的全部研究领域。因此,应在整个高级财务会计学科研究领域中进行部分专题的筛选,作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在考虑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可以参考如下原则来进行:(1)是否有助于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领域;(2)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研究问题及在未来实际工作中处理会计实务的能力;(3)是否有助于增强学生就业和考研的竞争能力;(4)是否对学生通过诸如注册会计师等考试有所帮助。综合考虑以上因素,笔者觉得地方本科院校可以选择如下教学内容:外币折算、租赁、所得税会计、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对于其他未选择的专题,可以通过增加选修课的门类,结合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以覆盖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应涵盖而未涵盖的专题。

三、确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必修课,教学中要强调《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知识的实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对于大三学生来讲,他们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希望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充分应用。会计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不但要掌握会计知识,还希望能够达到一定的目标,如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助理会计师考试等与会计密切相关的考试。依据《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目的、教学条件与教学内容特点,其教学方法可作如下选择: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能使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受益的目的,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就《高级财务会计》而言,其特征决定了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这就要运用案例将鲜活的交易或事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其身临其境,了解处理对象的本质,自主寻求能刻画经济现实的会计方法,快速实现从会计课堂向社会现实的转变。信息化时代,案例的选择渠道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案例均来自于现实经济生活中新近的、有争议性的、切合理论内容的素材。因此,案例教学是以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启示下,使学生自觉地进入经济生活现实,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善于决策;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维、主动实践的过程。

(二)自学反馈法

自学反馈法就是在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独立思考,并将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通过作业或其他形式反映给教师,教师据此进行反馈,以此来完成感知知识和理解知识的教学过程。比如对所得税会计业务,相关问题的处理在中级财务会计学中均已学习过。也就是说,在学习所得税会计核算业务时,学生已具有了相关专业知识基础和专业自学能力。因此,对于这类教学内容,采取学生自学,教师点评的教学方法是完全可行的。采用该教学方法时,学生应按教师的要求自学相关知识并完成必要的作业,教师在批阅学生的作业后,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情况予以反馈。该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及终生学习的能力。

(三)问题导向法

篇2

(二)考核方式一刀切,不利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考量。现有的高财课程的考核模式只注重学生对课本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受限于及格率的限制,不能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大部分学校的高财课程的考核由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其中卷面成绩考核范围有限,学生通常在考前已经进行了针对性的复习,平时成绩基本上是对学生平时表现的一种体现。这种综合考核方式容易造成学生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的备考状态,体现不出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优劣,因此需要在考核方式上寻求更大突破。

(三)学习渠道单一,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目前大多数教师对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要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讲授为主,学生一旦在课堂上有没有理解透彻的知识点很难百分百还原老师讲课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和手机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在课余利用计算机和手机辅助学习,在其他学科以及会计学的部分课程中已经出现相关的学习软件和模拟考试软件,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这种方式也可以为本课程借鉴。但是目前学校几乎没有完全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进行开发的教学软件,市场应用软件也几乎空白。

二、完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立体化教学的思路

(一)立体化的教学过程。一是对每个知识点都要设计案例,通过案例导入新课,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前有具体的认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向往。对案例的设计要注意发散性和开放性,充分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进行对错的判断。例如,高财课程中外币折算这一章通常是开篇章节,这一章内容讲授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热情,而传统的讲授+练习十分枯燥,效果不好。可以引入相关案例,比如出国旅游或留学,汇率变动导致成本变动等等,简单而生活化的案例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教学过程可以进行情境模拟。高级财务会计虽然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但相关理论可以在设计好的情境中模拟进行,更能充分吸收理论知识。例如,破产清算这部分内容,将学生进行分组,分别扮演企业清算中的股东、债务人、债权人、职工等相关角色,在模拟情境中掌握本章内容。三是多媒体的运用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这里的多媒体教学指的不仅仅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PPT的文字,而是将课本中的文字转变成文字、声音,视频等多种丰富内容的课件形式,甚至是能够开发出师生、形成互动的专门服务于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软件,增强学生学习的渠道和兴趣。四是再好的学习方式离不开认真与勤勉,充分的备课,严格的督促,是任何教学方法中基础和保障。

(二)立体化的考核过程。多年笔者一直在力求颠覆现有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考试形式,力求一种全新的、能真正反映学生掌握层次的考核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实践+论文+平时+卷面”的综合考查方式,各部分分别占学生期末总成绩的25%。一是调查问卷+专题论文的考核方式。大部分高校在大三开设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大三的学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会计专业课的课程体系,也即将面临着毕业论文写作和就业的问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企业,基于高财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调查问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形成课程论文,为毕业论文设计做好前期工作,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平时成绩的考核。具体方法是: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约5人,每组设置一名负责人。每个专题讲完之后,布置相关任务,并在规定时间进行上交。教师对每组上交成果进行评定给出小组的平时分,然后由小组负责人根据小组成员在小组任务中的贡献度给出高低不等的成绩,这样,既避免了教师在不了解每个学生平时表现的基础上给平时分的盲目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能力。三是任何实践能力的获得与提高都以扎实的理论知识为基础,因此,传统的卷面考核方式也必不可少,为避免出现“老师考什么,学生背什么”和考前学生突击复习的现象,建议减少题量,试卷多样性,考查内容具有代表性。

(三)立体化的学习渠道。建议专业间协同合作,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帮助,建立起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高校长期从事高级财务会计教学的优秀教师们可以在该平台进行资源共享,将教学大纲、教案、习题集、试题集、实验指导、课件、授课录像上传供学生学习下载各类资源。进而开发出更简便的手机APP,实现随时随地学习,考试。当然,一门课程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是靠某一人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靠的是坚持和合作,探索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专业化、实践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新思路。

作者:王娜 刘红 单位:江西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篇3

收录日期:2012年3月14日

高级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主要内容目前已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高级财务会计人员的必备知识。高级财务会计之所以称之为“高级”,是因为它专门研究财务会计中的特殊问题、疑难问题、新问题、仅在个别行业存在的问题以及在会计理论和实务研究中尚不成熟的问题。本课程主要教学目的包括:系统讲授高级财务会计所涉及的重大理论和实务问题,跟踪高级财务会计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在高级财务会计方面的理论修养,提高他们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解决重大疑难问题的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师生对这门课程的理解不够深入,出现了一系列教学问题,严重影响了同学们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以下是对本门课程教学的体会。

一、吃透教材,掌握课程体系,抓住教学主线和重点

目前,我国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安排上存在很大差别。本文主要以高级财务会计中具有代表性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东北财大会计系列教材《高级财务会计》(刘永泽、傅荣主编)为例,说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本课程体系共分11章: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但是按教学计划安排,只有48个课时,如果要在有限的48个课时内把以上所有11个专题都在课堂讲授,笔者认为不仅不现实,而且会让学生感到主次不分,抓不到学习的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为此,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在精研教材,全面理解把握课程主要内容、熟悉课程体系,充分了解各种媒体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把本课程内容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要包括:第一章:企业合并;第二章:合并会计报表;第三章:外币业务会计;第四章:租赁会计;第六章:股份支付会计;第八章:企业清算与重组会计。本部分内容是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考试的重点内容,因此本部分是课堂讲授的重点。第二层次,主要包括:第五章: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第七章:物价变动会计;第九章:生物资产会计;第十章:油气开采会计;第十一章:保险合同会计。这些章节主要涉及特殊行业,本部分内容主要以学生自学为主,因为任何一门课程,教师都不可能穷尽该学科的全部知识,尤其是像高级财务会计这样教学内容可以随经济发展而不断拓展的学科。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和触类旁通的能力,以及树立终生学习的信念。凡事不能只等待老师去讲解,而是主动地去探索知识的真谛。这种能力的培养、意识的灌输、对学生将来离开学校独立从事工作乃至一生都是大有裨益的。通过这样划分,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确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重点,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理论联系实际,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与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学生以学习文化为目的,教师以传授知识为基础。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以教师为中心、课堂面授为主的传统的封闭式教学模式早以植根于学生的脑海中。但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为了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本人认为在教学过程应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导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教学在高级财务会计中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近几年发展迅猛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可以将复杂的教学内容以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来,呈现给学生一个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环境,解决了传统教学手段不易解决和不能解决的诸多问题。

1、多媒体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教学内容。它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很难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比如,在讲解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这两种合并方式的比较时,在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讲解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在黑板上画出每合并中各个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这往往费时费力还不够形象,而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2、多媒体能提高教学效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多媒体能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减少老师在传统方式下大量辅板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解决学时矛盾的重要途径;高级会计课程往往需要列举大量的例题,尤其是越复杂的业务越需要将例题板书清楚。传统教学方式下这往往占去很多课堂时间,有时一节课或两节课只能讲解一个例题。如果我们提前将例题制成课件就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课堂时间;二是可免除教师上课时的劳累,而更多地注意课堂教学的组织和讲授,从而使教学效果更好。

3、可以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使用多媒体教学后,我们可以将授课内容上网,利用网络为学生的课外学习提供辅导。

当然,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处理多媒体教学中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掌握多媒体教学特点,认真备课。

(二)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高级财务会计因其所具有的新颖性、理论性、深难性、专题性、多维性、变动性以及其开课时间上的后端性等特点,使得该课程适宜采用包括问题导向、能力导向等在内的研究型课程教学方法,以培养、训练学生运用会计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1、问题导向。学习过程始于问题。教学的目标在于主动探索实践中出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掌握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以教师、课堂、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针对高级财务会计专题性、理论性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应通过实际案例导入本专题所研究的问题,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技能去分析这些问题来自何处、如何演变、如何解决,同时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分类、归纳和比较,让学生相互了解其他不同的分析思路。然后再引入本章内容的基本理论对问题加以分析,引导学生研究关于类似问题的主要分析思路和结论,从而使学生开拓自己的思路,形成对问题比较深入的认识。

2、能力导向。一方面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多数要参加会计师职称考试及注册会计师考试,而这些考试的重点和难点部分都是在高级财务会计中才学习的,所以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培养学生应对这些考试的能力很重要,应适当增加案例分析题的数量和增大练习题的难度,通过实例向学生教授一些常见习题的解题思路,增加学生对问题理解的深度和广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历年职称考试或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典型题目作为案例或练习题加以讨论;另一方面学生毕业后要么走向工作岗位,要么考研究生,两种选择的竞争压力都很大,可邀请经验丰富的财务经理、成绩突出的研究生等到课堂上传授经验,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这样既能开拓学生视野,也能满足学生了解职业经理人、研究生应试的需求,使学生能够在就业和其后的职业生涯以及考研应试等中做到应付自如。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和满足教学内容的要求,通过引入案例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研究,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方法。由于案例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的作用日益被人们所接受,目前案例教学已在我国高等学校各个学科教学环节中广为采纳。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补充案例教学方法的目的在于:便于学生来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笔者的具体做法是,除了在主教材以及与主教材配套的习题与案例教材中设置必要的教学案例之外,在课堂上,适时引用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不拘形式、不限大小,只求与教学内容匹配,只求有助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实施案例教学的效果是,既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有关知识点的学习兴趣,又令其感到了本课程的实用价值,更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应用环境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三、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条件要求高、教学组织难度大,因此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一)学校应建立专业实习基地。实习基地最好是大型集团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基地接触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

(二)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及驾驭课堂的能力。前已述及,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很复杂,综合性也很强,对主讲教师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不仅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还必须了解和掌握大量的会计、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实际资料;熟悉国内及国际资本市场的发展变化情况;具备较强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从两方面采取措施:一方面学校应当创造条件让教师走出校门到各企事业单位去参观、去实践、甚至去兼职,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如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注册税务师的考试,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可以说,师资队伍的合理配置和建设是提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效果的重中之重。

(三)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任课教师能否提供科学开发的典型案例用于课堂研讨,是导向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用于高级财务会计上成功与否的关键。典型案例的科学开发是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主讲教师或任课教师将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那些具有一定影响性或代表性的会计业务,如我国上市公司发生的合并业务、融资租赁业务、破产清算案例等,通过科学的删减、加工,整合成事实清晰、逻辑清楚、行文简洁、是非分明的文本,使之可运用于课堂介绍、分析和研讨中。

(四)在课堂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要让学生多做练习,并要学生尝试撰写小论文,或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应努力通过与学生的积极互动沟通,让学生牢固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和善终意识。策略性地引导他们学好高级财务会计知识,掌握解决会计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篇4

Application and Practice of PBL Teaching Mode in the Teaching of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Based on the Critical Thinking

WANG Yuhong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Changchun, Jilin 130122)

Abstract Good at discovering problems, good critique questioning makes students more innovative and easier to grasp the special difficult problems. Therefore, in teaching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of this course, the introduc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 developed to guide students' critical thinking, will undoubtedly help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judgment, the ability to develop their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research questions for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reform of teaching methods have certain significance.

Key words critical thinking; PBL teaching mode; advanced financial account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

高级财务会计是随着经济环境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些特殊会计问题及特殊行业会计问题。这些问题普通具有新颖、深难、复杂、变动等特性。而目前大部分教师在进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利于学生对这些特殊会计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大量的研究发现,那些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批判质疑的学生更加具有创新性,也更容易掌握特殊疑难问题。因此,在高级财务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引入PBL教学方法,开发引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无疑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意义。

1 批判性思维及其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关系

关于批判性思维最有影响力的定义是罗伯特・恩尼斯(Robert Ennis)在1985年提出的“针对相信什么和做什么的合理反思”,并将批判性思维分为逻辑性、规范性、实用性、倾向性及意向性等几个方面,同时,判断力也被认为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批判性思维与高级财务会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批判性思维,才发现了会计四大假设的漏洞,最终研究出高级财务会计的大部分内容,例如:对会计主体假设的批判引出了企业合并会计;对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的批判引出了企业清算会计;对货币计量假设的批判引出了物价变动会计。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的学习,也应该通过批判性思维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论证能力,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学习内容、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要点。

2 PBL教学方法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即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提出一个问题出发,组成学习小组,通过讨论、合作和自主学习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传统的讲授法相比较,PBL 教学法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PBL教学方法中通常有两种模式:提出问题去验证,或者提出问题去批判。前一种模式是传统课堂上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但是基于高级财务会计培养学生创新性与研究能力的目标,很显然批判性思维在PBL教学方法中的应用将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的锻炼。

3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PBL教学方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在PBL教学模式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需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几大步骤:

3.1 理论基础准备工作

PBL学习方法需要学生具备能对一个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判断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相关理论基础。一方面,高级财务会计中的知识点往往和初级、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甚至税法、财经法规则等前置课程具有密切关系,而学生常常已经有所遗忘,那么就要求教师必须在提出问题之前指导学生复习相关知识;另一方面,高级财务会计中的问题也会涉及许多新的前沿的理论,需要教师先进行详细讲授或指导学生自学。只有具备了初步的问题相关知识,学生才能更加容易被引导入问题情景当中去,开始问题的质疑。

3.2 成立学习小组

高级财务会计中的问题通常是一个人无法解决的,并且财务会计工作的完成本来就是个团队协作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团队合用能力,必须要成立学习小组。教师应根据班级人数确定学习小组的数量, 一般小班教学时小组成员为 5~8 人,大班教学时小组成员为 10~15 人。每组确定 1 名组长,负责学习讨论的组织工作。 还需设有记录人员负责小组日常学习和讨论的记录工作。

3.3 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是PBL教学方法的重要内容,所提出的问题需要满足相关要求,才能具有教学效果。基于批判性思维的PBL教学方法,其问题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问题必须和高级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密切相关,或者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知识点;其次,问题必须要使学生能够提出质疑,使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分析思考,分析讨论后的正确结果必须可以引入教材中的重要知识。例如:在学习企业合并会计之前,提出“会计主体假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仍然全部适用吗?”学习物价变动会计之前,提出“货币计量假设在物价变动较大的情况下仍然适用吗?”学习企业清算会计之前 ,提出“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在企业进行清算时仍然适用吗?”

3.4 展开小组讨论

将问题留给学生之后,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分析讨论。首先应先搜集尽量多的相关资料,教师应指导学生搜集资料的正确方法,避免学生只通过百度搜集;其次每个学生都应通过资料的分析形成个人观点;然后一个小组的学生在一起进行讨论,讨论中应各抒已见,知识共享,最终形成一个统一观点。最后,整个讨论过程都应进行记录,以方便教师进行评价。

3.5 展示讨论结果

小组讨论结果在课堂进行展示。可以选用分组逐一演示方式,每小组选一人发表观点,可进行演讲,也可用PPT演示;另外如果出现不同观点,也可以采用辩论赛方式进行辩论。最后每名学生都应该就自己的观点写出论文或者研究报告。

3.6 评价

教师应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正确评价。评价分为三方面:一是展示结果或者辩论结果评价;二是学生论文报告评价;最后还应对进行总结评价,对问题的正确答案进行补充性讲解。

4 应注意的问题

4.1 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基于批判性思维的PBL教学方法核心在于“以学生为中心”,问题的解决过程必须是以学生为主导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点,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观念,不将教师观点强加于学生、将主导地位转让给学生,将教师角色定位于组织协调、指导监督。

4.2 教师应具备更完备精深的专业素养

在批判性思维PBL教学方法下,虽然教师不是传授者,但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需要全面理解和深透掌握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才能提出适宜的问题。那些适宜的、既开阔视野又启发思维的问题,往往都是高于课程教学内容的。 如果教师由于素质的原因选择了恰当的问题,可能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其次,教师为了在总结评价中将最前沿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还需要时时关注国内外会计理论及实务的发展形势。

4.3 将传统讲授与课堂研究讨论有机结合,合理分配学时

批判性PBL教学方法虽然讲求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如果只让学生自己盲目地进行研究讨论,可能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全面性系统性,而且也难以掌握教学进度。因此必须结合传统讲授,大部分的教学内容仍以传统讲授为主,需要辅以PBL教学方法的重点章节可以利用3~5学时左右进行课堂准备和课堂讨论评价,其中1~2学时进行基础理论准备工作,2~3学时进行结果展示及教师评价。在教学学时紧张的情况下,不可能每个章节都使用PBL教学方法,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所有教学内容中选择2~3个重点内容来进行,只要能起到启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创新研究的作用即可。

经过批判性思维PBL教学方法训练之后,绝大部分同学显示出了对高级财务会计学习的浓厚兴趣,很多同学在遇到新问题时会自发地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质疑及思考,加深了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掌握程度,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研究能力。因此可以说,基于批判性思维的PBL教学方法对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篇5

自2005年起,部分名牌工科院校在非会计学专业《会计学》精品课程建设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又开始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重点建设《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3门会计学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孙涛,2007)。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既是一项教改的创新,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对于促进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创新和教学相长、提高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会计学专业研究团体的形成、规范会计学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逐步构建会计学专业教学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要使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取得成效,《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是关键,而在《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教学创新至关重要,因此,在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以及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评价)等多方面,如何围绕《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进行教学创新,值得探究。

二、教学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队伍创新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关系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质量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是一项根本性、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但由于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教师队伍基础较为薄弱,具有高学历及出国进修访问经历的教师人数较少,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科研能力、教学团队、科研团队等方面的现状与建设特色鲜明的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的奋斗目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从发展战略的高度,不断进行《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队伍创新。

(二)教学内容创新

教学内容的创新是多方面的,对会计专业学生的培养除增强理论知识和能力外,还必须要加强对学生会计技能的训练,因此,教学内容的创新表现在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理论上的内容创新取决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性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性质特殊,既有边沿性的内容也有前瞻性的内容,所以,《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理论内容应在兼顾传统与现代的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实践上的内容创新,既要注重传统的特殊会计业务的实践创新,也要注重新型会计业务的实践创新,既要注重基本动手能力的训练,也要注重操作能力提升训练。《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内容的创新不能流于形式,应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根据教学需要和效果进行创新,充分发挥会计学专业教师的学术水平。

(三)教学方法创新

《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技能性都很强的课程。但是,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会计专业教学方法中,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比较呆板的公式化的教学模式,严重影响着会计学专业人才的培养(刘梅娟,2007)。为了实现新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创新教学方法,努力探索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

(四)教材创新

目前《高级财务会计》的教材有很多版本,但是所有版本的内容和体系都差不多,严重制约着教材选用和教学内容创新。教材创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引擎,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从教材创新和建设开始。《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急需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一是与时俱进,反映会计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信息,不止内容新颖,而且体系也要有所创新;二是本教材不同于专著,它要把基本概念交代清楚,说理要透彻,系统性要强;三是本教材要摆正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群中的位置,处理好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关系,把相关内容衔接得好,而且篇幅适当。

(五)教学评价创新

1.课程考核评价制度创新

长期以来,工科院校对学生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的最主要方法是卷面考试,主要根据考试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考试一般在课程结束后或期末集中进行,教师先出一些复习提纲,大部分学生都是临时突击,死记硬背教师所提示的复习重点。这样的考核评价当然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好坏,虽然这对促进学生刻苦学习具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从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出发,工科院校应创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制度。

2.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创新

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学效果的提高,现行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评价模式,是泰勒的目标导向评价模式,以结果评价和定性评价为主,只重视教师劳动结果的评价,而忽视教师教学的具体过程;只重视教师过去教学行为的评价,着眼于教师个人的工作表现,特别是教师在评价之前的工作表现,而忽视教师未来的发展能力;只重视评价的管理与奖惩功能(教师评价的结果往往作为领导决定奖励和晋升职称等的依据),而忽视评价的导向、激励和改进功能。

三、教学创新的主要对策

《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创新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需要结合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的目标和要求,从我国工科院校会计学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可以采取以下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一)选配优秀任课教师

任课教师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既然已经认识到了《高级财务会计》主干课程在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也就必须要把最优秀的教师选配承担主干课程的讲授。由于会计是一种职业,讲授人需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选配任课教师时应充分考虑其实践能力。

加强“双师型”素质教师的培养(王荣娟等,2008),优化课程团队的双师结构,形成一支既熟悉企业财务会计最新动态,又能把握会计准则发展方向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师资队伍,以提高《高级财务会计》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具体措施有:一是鼓励教师参加注册会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考试并取得资格证书;二是建立兼职教师队伍,积极引进相关企、事业单位中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高级会计人员做兼职教授。

(二)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负责人及主讲教师的带领下,应紧跟时代形势及专业发展,及时吸收会计学专业前沿知识,进行课程内容更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教学内容应以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为基础,紧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发展动向,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的内容有效地渗透到该课程的教学中(李莉,2009),把最新的知识内容、最前沿内容讲述给学生,使《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性教学内容常变常新,常讲常新。

《高级财务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除了理论性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外,实践性教学内容的创新也是本课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本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创新的目标应是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实际操作能力和会计工作岗位适应能力。比如,创新母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编制实验内容,在合并范围只有一个子公司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子公司,或者增加一个子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与《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践性教学内容相融合,增加投资核算的内容等等,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能力。

(三)优化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课堂教学为基础,运用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课堂讨论、模拟实验等相结合的现代教学方法,以达到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互补的教学效果。具体的有效措施有。

1.改进课堂讲授方式

尽管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式有多种,但课堂仍然是最主要的途径。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面对面交流,保证信息的充分传递。同时,课堂讲授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浓缩课程精华,突出重点难点。所以,课堂讲授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环节。因此,《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最基本的教学方法仍是课堂讲授。但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式教学方法,每一节课内容都是教师从头讲到末,不容学生半点思考就将答案全盘托出,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差,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适应《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要求,基于《高级财务会计》研究型课程的特点,应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基础上,辅之以“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蒋卫东,2005)。将被动式转变为主动式、启发式教学,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来掌握新知识;通过提出问题,使学生已有的课程群知识逐渐融合到《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学习中,达到课程群的知识相互融通。

2.实施案例教学

教学方法的创新有多种渠道,其中将案例教学融入专业教学中是一种有效途径。案例教学的实战性特征适应了《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内容复杂、研究性强等特点(李江萍,2007)。案例教学的方式也有多种,一种是让学生先掌握相关知识,然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案例剖析;另一种是教师先通过案例介绍把问题引出,从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出发,一一讲授相关教学内容。运用案例教学法时,一方面应把多个专业知识点融会于一个案例之中,注重提高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拓宽学生分析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应借助不断涌现的上市公司会计业务案例,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启示,使他们考虑问题时不囿于教材和现行的会计准则和制度,而是独立思考解决方案,从而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3.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合并财务报表部分,常因其内容多、合并对象之间关系复杂、会计处理的工作量大而成为《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难点,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方式,将复杂的关系及过程图示,既有利于学生掌握也有效节省时间。在外币业务会计部分,将汇率变化的形式和种类及其影响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直观、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既便于学生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

4.组织课堂讨论

课堂讨论是近年来针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创新的一种举措,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紧密教学沟通、强化师生交流,使教学过程变得活泼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具有应用性的特点,涉及的问题均是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实务中的热点问题,通过课堂讨论,为学生搭建一个关注、参与专业热点的平台。选择最具现实意义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现实问题,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探讨问题的热情、提高语言表达、观点表述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模拟实验

会计模拟实验教学具有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此,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有:(1)手工《高级财务会计》模拟操作。让学生在实验室手工完成《高级财务会计》课程实验的全过程,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企业特殊业务会计核算方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2)会计电算化操作。将手工会计模拟操作转换成网上模拟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学生有了比较,进一步掌握了特殊业务会计电算化操作的过程和原理。(3)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与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等单位建立稳定的合作共建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到这些单位实习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方法、金融工具会计核算方法、所得税会计核算方法等特殊会计业务。(4)重点投资建设软硬件设施先进的会计模拟实验室,及时更新教学软硬件设施,保持实践性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先进性,训练和强化学生特殊会计业务操作技能。(5)整合课程设计、互联网实战、课程辅助教学平台、社会实践平台和历届会计学专业优秀毕业生创业案例调研等多种教学手段,搭建实践性教学平台,提高学生特殊会计业务操作能力。

(四)建设精品教材

《高级财务会计》精品教材是充分反映课程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能全面准确地阐述本学科先进理论与概念,充分吸收本学科国内外前沿研究成果,科学系统地归纳本学科知识点的相互联系与发展规律,反映区域和学校特点,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规律和认知规律,注重素质教育,具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应优先建设《高级财务会计》精品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同时应积极开发多媒体立体化教材,构建高起点、高质量、高效益的精品教材网络平台,实现精品教材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五)优化教学评价

优化教学评价,在评价功能上由过去注重甄别和选拔转向注重激励和发展,在评价标准上更加人性化、弹性化,在评价主体上更加多元化,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参与,而且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更重要。

1.创新课程考核评价形式

以笔试为主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方式束缚了会计学专业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改变这种现象,在《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应逐步改变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评价方式,把笔试成绩和平时作业、实习和实验过程中的成绩、创新性表现等各方面的成绩综合在一起,根据学生各方面的表现确定最后的课程成绩。同时,对笔试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也应进行创新,形式上主要是改变单一的闭卷考试方式,适当选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课程论文等多种方式。在内容上主要是在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实务性内容以及可发挥性内容,同时在考试内容的选取上,采用试题库的方式,采取随机的方式从试题库中选择考试内容,以体现考试的公平性。对品学兼优,通过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学生,实行相应课程免修、免试制度。总而言之,使《高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2.改进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制度

对任课教师实施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评价工作应根据各工科院校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从评价的要求来看,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包括学生的评价、同行教师的评价、督学的评价、领导的评价和综合评价,要综合各方面的评价结果,得出一个符合实际情况的评价结论,使评价工作有利于任课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结论

精品课程是高校课程中的精华,强调以信息化为手段,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孙春军,2008)。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不仅仅是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在网络教学平台上进行教学与管理,将相关教学大纲、教案、习题集、试题集、实验指导、参考文献目录、网络课件、授课录像等教学资料上网开放,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而且还是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管理等在内的一个系统工程。工科院校《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创新,应紧扣会计学专业精品课程群建设步伐,在不断进行总结和调整的基础上,逐渐探索适合会计学专业《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新方法,从而最终实现《高级财务会计》精品课程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奇杰.《高级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的创新――任务型教学[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0):248-250.

[2] 孙涛.会计学精品课程群建设中的教学改革及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1):75-77.

[3] 刘梅娟.会计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会计之友(下),2007(12):60-61.

[4] 王荣娟,樊伟,刘智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与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9):152,101.

[5] 李莉.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的高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探索[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12):123-125.

[6] 蒋卫东.导向式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5(30):72-73.

[7] 李江萍.案例教学法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53-55.

篇6

一、财务会计学教学现状

目前,我国大学财务会计教学模式以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以及其他行业会计为主要课程体系。从教材上看,初级财务会计着重对会计循环、会计基本理论的讲解;中级财务会计通常是以会计要素的具体项目划分章节;高级财务会计则是以互相独立的会计特殊事项为体系,各章节之间互相孤立,会计原则与会计实务互相分离,教材编写侧重规则条文和制度讲解。从教学观念上看,普遍存在着“重规则轻原则,重实务轻理论、重技能轻素质教育”的现象,迫于各种考试和就业压力,教师以教会具体的操作技能和规则制度为己任,学生则沿袭了应试教育下的传统学习习惯,被动接受,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从教学方式上看,教学形式陈旧,讲课依照是呆板的教学模式,各类考试也均侧重考核规则的记忆程度。在这种从教材到考试均侧重规则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会计知识和会计思想,缺乏足够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很难适应会计日益发展的职业要求。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内涵

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使得人们对于智力的认识不断深化。最为著名的多元智能理论则从20世纪末开始引发了教育的大变革,产生了最为深远的影响。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20世纪末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将智能定义为:在个人所属的文化和社会中提供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创造产品的能力,并将智能归纳为九种。加德纳教授认为,个体的智能状况是不同类别的智能因素组合的结果,个体之间的差异体现为智能类别的组合差异和强势类别的表现差异,因而单个个体往往能突出各异的一两种智能。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个体之间的智能差异往往不在于高低的差别,而一般在于其特长表现在不同方面,因此不能以单一的模式来评判个性化的智能状况。

适当教育方式的要义在于,以多元化的模式去挖掘、提升个体的智能,彰显强势智能,提高弱势智能,使被教育者的智能发挥至最高水平。多元智能理论蕴含着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理念,给传统的教育理念带来了巨大冲击。我国正在实施的素质教育与该理论的内涵充分吻合,在注重学生多方面素质均衡提高的同时,培养学生个体的强势智能类别,使其在未来能胜任某一方面的工作。然而,在高校的财务会计教学方面,我们却很少借鉴国外的经验。本文基于我国高校财务会计教学思想比较混乱的现状,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理论基石来构建我国的高校财务会计学教学模式。

三、普通高校财务会计学教学模式设想

1.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学教学蕴含着多维的智能发展契机。财务会计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通过会计教学,使学习者掌握会计专业知识,追踪国际学术前沿动态的同时培养其在专业学科领域中综合运用财务会计知识的能力。多元化目标不但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要求,有利于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满足学习者的多维智能发展需求,而且提升了弱项智能、强化了优势智能,促进学习者智能的综合提高。

2.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1)教学工具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教学工具是实现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前提。以信息化和网络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为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提供了实现的可能。多样化的教学工具不但可以给学生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诱导其无意注意,培养其有意注意,而且往往意味着多渠道的信息源,符合会计学科本身知识更新频率高、技术运用关联度广的特征,能够给学习者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原始材料,容易产生更为直接的正向学习迁移。

(2)课堂教学的互动化。在财务会计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学习者可能会产生差异较大的主观情感体验,因此设置互动的教学情境尤为重要。在经过精心设置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者不但可以体验到知识运用的成就感,产生愉悦的学习经验,而且根据Vroom的期望和价值理论,可以在各种互动合作教学活动中,明确并修正其学习目的,激发学习热情。在这一教学氛围下,更易于会计专业逻辑思维智能的综合提高。但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教材选择的首要标准应满足学习者智能发展的需求。高等院校的生源各不相同,智能层次和特点有较大的区别。对于起点较低的班级,如果盲目地追求使用难度较大的教材,反而会弄巧成拙。因此,应紧密结合教学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难度适中的教材,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课程测试评估的多元化

传统的课程测试主要以笔试为主,有的辅以一定的平时作业和课程论文,主要测试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识记与解题能力,存在智能评估范围狭窄的缺陷。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必然要体现在课程测试当中,因此测试评估的多元化成为必然的选择。

众多的财务会计学教师由于认识上的缺陷或客观条件的限制,在课程测试中往往简单地以笔试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但这种方式显然淡化了会计教学综合智能的培养特色,忽视了对学习者综合智能发展状况的检测,使多元化的智能发展取向简单化,从而抑制了有着不同智能发展特点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一部分具有个性化需求的学生逐渐被“边缘化”,严重损害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建立多元化的评估测试模式势在必行。

笔者认为,在财务会计教学的课程测试当中,可以采用笔试与论文相结合、平时检测与期末测验互补、客观试题与主观命题并行的灵活多样的评估测试模式。对于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点,可集中以笔试的客观题测试为主要测试项目,其他还可设计多种形式的项目则由学生进行选测,做到客观、公平地对待各种具有不同智能发展特点的学生,激发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篇7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写作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写作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篇8

(一)内容多、难度大、课时少

《中级财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是属于特定会计主体一般的经济业务,涵盖了企业资金运动的全过程,对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财务会计的基本要素都要一一核算,进而编制通用的财务报表,还要对会计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处理,其中涉及基本会计准则和38项《企业具体会计准则》中的23项,基本概括了企业会计核算实务中日常业务的主要内容&所以,该课程的内容丰富,教材的篇幅也很大,甚至有些学生光见到教材就望而生畏了。《中级财务会计》以最复杂的制造业为背景,以股份制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为样本,阐述与之相关的经济业务。从以往的教学反馈来看,学生普遍反映该门课程难度很大,很难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通过其中股份制企业的对外投资、债务重组、借款费用资本化、应付债券、所得税会计、会计调整、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更是难以把握。然而《中级财务会计》的讲授课时又是少之甚少。

(二)知识变化更新快

会计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会计制度的完善及具体准则的陆续颁布,使《中级财务会计》课程的内容处在不断的完善和调整之中。《中级财务会计》所涉及到的经济业务的处理方法与企业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修改联系密切。众所周知,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不断深入发展,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会计也经历了多次变革,一直到现在,还在不断的修订和补充。作为跟企业财会工作最密切的《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当然也会紧跟最新会计准则的步伐,不断更新,不断调整,从而体现了变化快的特点。

(三)实操实用性强

《中级财务会计》以财务会计理论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对特定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监督的实际操作能力,强调学以致用,是技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根据对已毕业的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化学生的调查反馈来看,普遍反映《中级财务会计》对财会工作帮助非常大,日常会计工作的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核算方法及处理程序跟《中级财务会计》讲授的内容基本一致,这说明这门课程实践性强,对学生未来从事财会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二、《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在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1)相关课程的界定与衔接。一般来说,通常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内容,特殊行业与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作为《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但是,由于经济业务通用性的特点,使有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很难明确归属。例如,所得税和有关事项等业务的核算属于《中级财务会计》还是《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就很难界定清楚。这就导致了课程之间存在较多重复和有些内容的遗漏。因此,如何合理界定中级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以及如何处理两者在教学计划中的关系等,都是必须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2)《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的缺陷及问题。《中级财务会计》教材结构体系缺乏理论依据和逻辑性,给学生的感觉只能是拼揍式的结构;二是会计处理程序既考虑国际惯例,也要照顾到国内的实际情况,不可避免地出现会计方法的衔接及程序处理问题;三是国内具体准则的不断出台,使教材内容体系始终处于不稳定状态。四是教材中的案例局限于章节内容,缺乏系统性,提出问题过于单一及理想化等等,这些问题都是现有教材存在的局限性。

(3)教学方式单一、学生主动性低。目前《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的中心是紧紧围绕理论教学,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课为主的教学模式仍然占据主要位置,这样的模式往往造成老师照本宣科,学生形成定势思维、僵化思维,没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主性。

(4)《中级财务会计》课程考核形式固化。目前财务会计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与期末两部分组成,其权重一般是三七或二八比例。平时成绩的主要依据是作业记录和课堂发言。由于每次作业的统一性与单一性,教师无法检测学生作业的独立性及质量,再加上课堂发言的机会偏少,不可能全面考查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这样的平时成绩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期末考试虽然比较综合,但是,传统的题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试题库的试卷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与教材或上课内容完全吻合。因此,期末考试的成绩也只能部分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对学生能力与知识面的考核显得不足。近年来,财务会计课程考试不及格率明显上升,除了学生本身因素以外,也说明现阶段单一的考试方式已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

三、《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改革建议

(一)明确《中级财务会计》与《高级财务会计》的合理界定

笔者认为财务会计的目的是对外提供会计信息,会计信息也是税收的主要依据,所得税会计就是从税法的角度对会计利润进行调整后计算应税所得的,因此,所得税会计应作为中级财务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陆续颁布的具体准则笔者认为,中级财务会计六要素与会计报表的结构体系不变,如果已颁布具体准则的内容可以与六要素与会计报表融合的,则划为中级财务会计的范围,而对于不能恰当地与会计要素融合的具体准则可以归为特殊业务的会计处理,理应归入“高级财务会计”的内容。比如,租赁、或有事项、债务重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非货易、关联方关系及其披露、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与会计差错更正等具体准则可以作为单独内容列示。对于以后既将出台的具体准则仍然按照这一原则划分,这样,“高级财务会计”才能真正体现其特殊地位。

(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教学理念

传统高等会计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基本特点是“教师滔滔绝地的讲,学生默默无言的听”。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主角,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则扮演着听众角色,处于被动地位,只能进行机械被动式的知识吸收。在这种教育模式下,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气氛沉闷,学生应变能力差,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动性,压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多向发散。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也只是记忆的高手,而不是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才。教学过程是一个教与学的双向活动,但在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下,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与互动作用,教师无法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主观要求,也就无法适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活动完全处于盲目、放任状态。教师的这种单向性的知识传播角色已不能适应现代会计工作的要求,这种做法必须得到根本性矫正。现代教育观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须以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教学方式,推行案例教学

案例法是它是对传统会计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补充,会计案例教学法就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会计与理财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会计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与理财的“实践活动”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会计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首创于美国哈佛大学,目前在世界各地也早已受到欢迎。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案例教学法,但是由于旧的传统思想观念和旧的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落后,会计案例教学一直处于会计教学的薄弱环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必须强化案例教学。

(四)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及网络资源展开教学

篇9

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会计教育就有文献研究。通过跨太平洋学术交流,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充分了解的美国会计教育系统以及利用它作为教育参考资料。与此同时,欧洲大陆对远东地区的了解很少。

然而,有部分中国研究者观察到欧洲大陆与中国会计教育的相似性,通过充分了解欧洲大陆会计教育,为中国会计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文献[1]研究了欧洲国家,如法国、德国的会计教育。

本文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特点,总结中法两国就会计教育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法国的会计教育

法国会计教育可追溯到十七世纪。1673年颁布的法规条文中规定了记账的商业活动。此规定要求成立记账专业和会计教育。1675年,此条纹的纂写者Jacques Savary提出管理的概念和复式记账法。又过了十年,Bertrand-Fran?ois Barrême 开设了一个商业学校,他亲自教记账学。

到了二十世纪60年代,公共和私有的技术教育结构和商业学校均提供会计培训[2]。但在当时会计被认为是辅助技术,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1970年,巴黎多菲纳大学开设第一个管理学硕士课程,象征着会计学进入法国大学教育中。1974年,法国格勒诺布尔商学院开设第一个会计和金融学硕士课程,使得法国各个大学教育向注册会计师文聘培养发展。1990年,巴黎多菲纳大学开设了会计学的高级研究文聘课程――《会计-决策-控制》。在这个时期,法国的会计学博士学历越来越多。

在法国,整个注册会计师教学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DPECF,DECF,DESCF和DEC。DPECF包括五个课程,有:法学引论,经济学,计算技术(数学和计算机),会计学和沟通技巧。DECF阶段有七个课程,包括:公司法和财务法,法律关系,组织与管理,财务管理,数学与计算机,高级会计学和管理控制学。通常需要学习两年,该阶段的通过率很低。DESCF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四个国家考试,包括:法律和会计学综合考试,经济学与会计学综合考试,口试和实习工作报告答辩。。在进入三年会计事务所实习后,经过会计审计笔试和专业技术论文写作(DEC)后获得注册会计师文聘。

新的教学方法在法国会计教育广泛使用,比如:案例研究,管理仿真等。另外实习在会计课程当中占有主导地位。在大学教育课程当中,第一学期期末有六周的实习,在实习中学生被要求记录企业三个月的交易记录。其次,会计专业人士也会参与到教学当中,大概占课程比例的30%-40%。这些会计专业人士专门从事税收,审计和高级会计。

二、中法会计教育的对比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在历史演变存在相同点。

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中国的会计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和受限,实际发展是始于80年代。1986年,高等教育机构设立了会计教育文聘,培养了超过15000个学生。自90年代开始,随经济开发的不断深入,中国会计教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800多个专业中,会计类专业是最多的。1997,超过1000个教育结构开设了会计学,会计类专业学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0%。

而法国的会计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作为经济学的辅助技术。直至二十世纪70年代大学才开设会计相关课程。到80年代开始研究生课程,会计教育才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完整的教育。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均在二十世纪80年代后才得到充分的发展,且两国也是在80年代后经济得到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会计教育的改革。

法国会计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在大学期间,只是通用的会计培训,在研究生期间,有专门的培训课程,比如财务会计,审计或者管理控制。这一点与中国的会计教育也是相同的。

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上存在较大差异。

在中国,短期高等教育文聘是2到3年,1800学时,25门基本课和3门选修课;学士需要4年,2800学时,30门基本课和20门选修课,还包括毕业论文;硕士需要3年,1400学士以及毕业论文;博士需要3年,550学时和毕业论文。

直到二十世纪80年代,中国的会计高等教育还沿用俄罗斯模式,大概分为四类课程:基础会计;专业性会计;财务管理;经济活动分析。为适应新的经济发展情况,新的教学理念被提出,包括五大类课程: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审计。

以上提到的教学方法,如:案例研究,管理仿真等广泛在法国会计教育中被应用。但在中国,教学方法基本是被动教学,老师通过书本传授每一个教学内容。学生少有课堂讨论,考核形式仅为中期和期末考试。案例研究也比较少。

另一个使中国学生被动学习的原因是文化问题。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对等的。作为一名好学生,他必须遵守纪律,并接受教师的指导。相反,法国教育有个人主义和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批评现有的思维。

三、结论

本文基于会计教育及其特点,比较中法两国会计教育的异同,得到中法两国在过去三十年的的教育历史演变和教育阶段具有相似性,与此同时,两国在教育课程和教学方法上存在不同,中国的会计教育存在被动教学,实习没有得到重视。通过比较中法两国的会计教育异同,学习法国的会计教育优点,对探索中国会计教育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经验。

参考文献:

[1] Henry, M. L’enseignement de la comptabilité : nouveaux métiers, nouveaux dipl?mes, Enseignements et Recherches en Gestion: Evolution et Perspectives[M], Toulouse: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 Toulouse., (1996) , 361-387.

[2] Colasse, B. Les voies de la recherche en comptabilité financière’, Enseignements et Recherches en Gestion: Evolution et Perspectives[M], Toulouse: Presses de l'Université des Sciences Sociales de Toulouse. , (1996) 297-307.

[3] Yu, Y. L. Research on university accounting education system[J], Modern Accounting , (1995), No. 6/1995, 40-42.

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本文以高等院校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高级财务会计为例,结合我国大力倡导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对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

1 案例式教学

案例式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型教学方法,通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敢于思考、善于探索和主动学习。笔者认为,案例教学应该贯穿于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每个专题,并且通过开篇案例和总结案例在教学中全方位运用。开篇案例即是由实际案例导入每章研究的专题,以引起学生探索的愿望和兴趣,避免直接接触高深理论所产生的抵触和厌烦情绪。开篇案例可以由教师作为主导,从解决这些问题的需要出发,一一讲授相关教学内容。而总结案例则是在该专题讲解完成时,由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实际出现的问题。此时学生作为主体,自由分组加以讨论,并派代表总结发言,而教师只是发挥点评和引导的作用。

比如在讲企业合并专题时,教师可引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通过播放精心剪裁的视频资料,并且有意识地强调当时谈判的艰辛以及吉利公司支付的18亿美元代价等背景资料,可加深学生对非同一控制合并按照放弃对价的公允价值作为合并成本产生强烈的共鸣。而在该专题结束时,教师可布置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案例。并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1)该合并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还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2)合并为什么通过100%换股方式实现,而没有利用课本中所列举的支付资产、承担负债、发行权益性证券方式?(3)如果你是优酷和土豆的CFO,你将如何对该合并进行会计处理。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领会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还可以锻炼文献检索的科研能力,尤其对于第(3)个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的答案可以借鉴,还可以锻炼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这就使课堂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理论联系了实际,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

2 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素,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来促使学生主动获得知识。比如所得税专题中教材中只列举了存货跌价准备在确定存货计税基础时不被认可,那就应该启发学生,还有哪些资产的减值准备也不会被认可。其次教材中只论述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在其计税基础中不被认可,也应该启发学生思考推广到其他以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和负债都不认可,进而可由学生自行归纳出“所得税两不认”的口诀,即“一不认减值,二不认公允”。这种由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会令学生印象深刻。

同时在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时,教师应重在讲思路、讲重点和讲难点,对授课内容坚持少而精的原则。事实上,在高级财务会计课程的任何一个专题,真正本质的东西并不多,如果教师对教学内容能够深刻理解和把握,善于总结,也许简单的几句话,就能一针见血,直奔主题,使学生茅塞顿开,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例如合并报表的编制,整个过程其实可以压缩成4个字“两调一抵”。即对子公司的调整、对母公司的调整以及母子公司内部交易和事项的抵消。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时时提醒学生现在进行的是“两调一抵”中的哪个环节,对于学生从整体把握合并报表的编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3 教材的选用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大学教师讲课很少有统一的教材,而大都以教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为主。目前我国大学课堂的教学基本是围绕一本教科书展开,往往造成学生眼界窄,知识面不宽的现象。笔者认为大学的教学不应限定一本教材,任何一本教材都应只是参考书。当前国内主流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有十余个版本,但由于目前我国正处于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进程中,因此高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也处于不断更新与修订的动态环境之中。而教材的再版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因此会造成教材中的内容和最新的准则之间往往存在一定的滞后甚至是矛盾的地方。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的局面,笔者认为选择每一年的《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为主要参考书,可以缩小这种教学与实际脱节的距离。但是不可否认,《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的编写是以应试为主,对于大学本科教学存在的问题是只涉及实务,淡化了理论。比如在外币折算中,只介绍了我国对于外币报表折算的方法,通篇甚至没有提及这种方法其实就是现行汇率法,更不用说介绍其他的折算方法,并将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笔者认为本科生的教学,只注重讲明白“应该怎么做”是稍欠火候的,一定还要辅助以“还可以怎么做”,即“以实务为导向,以理论为拓展”。因此教师此时必须引入主流的高级财务会计教材中相关理论部分的内容。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学习能力状况来实施教学。如对于努力考取注册会计师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在具体业务上多下功夫;而对于有志向考取研究生的同学,要格外强调理论学习的必要性,引导他们对每个专题所涉及的理论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4 网络资源平台的运用

现代教育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主题。这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生命力。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了“小莉讲会计”教学博客和新浪微博平台,课前上传每章讲义,避免学生上课时埋头记笔记而忽略讲课内容,使之有更多的时间可以和教师进行互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通过公布配套练习题及答案,方便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并且可供学生在认为方便的时间登录学习,拓展了学习的空间和时间,提高了学习的灵活性。通过链接区,教师把辅助课堂教学的资料链接在博客上面,扩展了学习的视野。学生通过微博平台向教师提问,而教师的回复也可及时为学生扫清学习的障碍。对于喜欢新生事物的“90后”的大学生,这种新颖的沟通方式是很有吸引力的。“亲其师,信其道”,营造和谐、融洽、轻松的教学氛围也有利于学生对高级财务会计课程产生热爱之情。

5 考核评价的创新

考核的目标应该是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本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不是单纯考核学生的记忆能力。现有课程考核评价的最主要方法是卷面考试,主要根据考试卷面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的考核评价不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好坏,不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考试的出题思路和出题形式,除了期末的卷面成绩外,还应将学生平时的表现纳入评价系统。如果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会计单科的考试,或者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提交了高质量的论文等都可作为加分事项。笔者所在的青岛理工大学每年都会举行“双立项”活动,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申报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学生和教师自愿组合,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题研究。

6 结 语

高校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方法的改革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级财务会计的任课教师必须时刻关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将学科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及时更新授课内容。其次,教学中运用的案例,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准备和剪裁,并且还要引入最新发生的案例,保持案例的时效性。最后,教师在重视教学的同时,必须非常注重科研,在开展教学实践的同时,要开展同等水平的教学研究和教育研究。以教学启发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促进教学和科研的互相渗透,形成一个互动过程,以真正有效地为社会培养出具有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本科人才。

注:本文是青岛理工大学2010年教育教学研究课题“《高级财务会计》教学方法的探讨”最终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篇11

(二)教学内容偏于核算 长期以来,我国会计制度的规则导向形成了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重视具体规则下的核算讲解,而忽视原则导向下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结果是会计人员形成排斥判断、崇尚统一的会计传统,这已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动态环境,并且2006年版的《企业会计准则》已彰显了我国会计准则的原则导向。随着我国准则国际趋同乃至等效步伐加快,核算导向的教学注定疲于应对准则的变化,难以融入开拓性内容,教给学生的不是过时的内容就是无用的内容。

(三)教学方法过于机械 随着教学改革的开展,目前财务会计类课程教学中也有案例教学、多媒体以及综合实训等多种方法的使用,但难以做到内容与方法的完美结合,表现如下:案例选取随意,不具有代表性,分析不全面、不系统;多媒体的运用基本是传统板书内容的电子化;同时,综合实训也只是教材基本业务的重现,公认经典的综合实验ERP,虽然能实现角色的模拟,但其中对财务会计的运用仅限于初级。这些方法的机械运用,难以起到系统提升执业能力的目的。

二、执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

(一)主要教学理念 执业能力导向的教学,应以财务会计学的人文属性为出发点,考虑其与经济环境的关系,贯彻以下教学理念:(1)渗透人文关怀。会计作为一项管理活动,要在与不同的人交往中开展,而人的精神需求要通过人文关怀满足,这决定了会计绝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而应充满人文关怀。为此,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从社会性的角度理解会计理论,通过鲜活的案例潜移默化嵌入会计职业道德要求;同时,在教学中,突出会计学的人文理念,能将单调、沉闷的知识与学生周边的生活结合起来,让财务会计课堂生动活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步形会计思维。(2)培养整体宏观思维。为企业服务定位,人们将会计长期限定在微观计量的狭隘视野内,较少关注会计的宏观即社会性影响。值得欣慰的是,人们通过对经济或社会危机中会计角色的反思,逐渐意识到会计“关系到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一国经济乃至全球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顺应这一要求,会计教学中应摆脱借贷的狭隘视野,突出以财务报告为中心的整体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关注财务会计与宏观经济环境的互动关系,深化理解财务会计的技术性与经济后果本质。(3)突出职业判断能力。会计的应计基础与“原则导向”准则决定了会计处理中存在大量的判断空间,在许多情况下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答案,需要在多种答案中选定最能真实刻画交易实质的结果。这样,会计行业就需要越来越多掌握经济学概念、并愿意依据充足理由做出判断的人。财务会计课程教学中应以提升职业判断能力为中心。

(二)教学内容 经济环境的变化催生新的交易或事项,这是推动财务会计发展的动力。传播会计知识的教学过程只有涵盖基本理论和技能并具有开放性,才能适应需求。(1)教材内容。教材在财务会计类课程的教学中,起着基础性作用,为能提升学生执业能力,理论内容安排应按课程设置从初级、中级到高级体现由浅入深的过程;基本技能则应通过不同交易或事项会计处理实例的反复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具体内容的取舍方面,主体内容应满足一般企业日常业务核算需要,配套习题或案例更贴近上市公司实际,可以具体上市公司的年报为资料,加工整理成案例性题目,给学生以情景式感受,同时增加开放性题目,提升学生分析、表达、交际能力。此外,通过教材后附补充阅读资料的方式,扩充学生知识面。(2)授课内容。“原则导向”决定了会计执业能力不仅仅局限于规则执行,还应向前拓展到理解准则制定的背景及依据,向后延伸至比较不同处理方法的微观与宏观经济后果,这就要求教学中通过具体事例或案例强化理论教学,让学生对会计理论有一个由浅入深理解、掌握的过程。具体授课中,应摆脱财务会计教材固有内容的束缚,将其内容细分为学生自学内容、必讲内容和扩展知识,划分原则是:实务中成熟的做法、教材论述清楚的作为自学部分;处理难度大、具有全面性影响的内容应必讲;教材没有、实务中常出现的情况,指导学生扩充学习。自学内容可以通过让学生上台讲的方式,检验学习情况,对于理解不准确的方面,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补充;必讲内容则应选择典型实例或案例系统、全面阐述;扩展知识则由老师课堂上提供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最新阅读资料,让学生分析、归纳,让其进行角色模拟,分析要求披露的与会计政策选择和与对资产或负债金额估计风险有关的重要假设,及不同方法的潜在影响。(3)教学网站。教学网站打破了教室的局限,老师与学生交互式答疑,为延伸课堂内容提供平台,使财务会计教学内容更具开放性,便于及时反映最新动态,并使其成为在校生与已毕业校友交流的渠道,一方面,进一步挖掘校友资源,另一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解现实经济生活的窗口。为实现这一目的,除应充实基本网络资源,包括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等外,还应突出该平台的交互功能,即提供网站答疑、下载课件、提交作业等接口,以实现网络互动教学。同时,充分发挥网络优势,提供优质资源的外部链接,让学生容易实现与校友、国内外知名高校及大型企业的交流,动态理解财务会计知识。

(三)教学方法 恰当教学方法的选用,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根据具体内容选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从而达到提升执业能力的目的。(1)情境导入与兴趣驱动教学法。该法以学生熟知的现实问题设置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在兴趣驱动下,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有关知识,并从中感到乐趣。将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现实中的专业问题,并通过兴趣激发带动其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连接。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会计基本理论以及基本处理程序等比较枯燥内容的教学。(2)案例驱动教学法。该法以案例为素材,在老师指导下,通过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其创造性思维,锻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是财务会计理论的具体运用,由此成为学生了解会计实务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整体、系统观念,可以从《初级会计学》讲授开始,引导学生持续跟踪一家大型上市公司,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渠道收集有关资料,根据其所学知识,逐层深入开展案例分析,从最初看懂报表、分析特殊报表项目处理方法到能结合信息披露分析股价变动的影响因素,通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所追踪公司的实际表现分析,最终形成整体理念,理解会计政策选择与宏观经济环境关系,也为毕业论文撰写积累翔实资料,同时也能提升学生观察分析能力。(3)分层教学法。由于兴趣以及毕业后就业意向不同,学生对财务会计类知识的需求也有差异,有些学生可能会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学习,而有些学生则会偏向于发展科研能力。针对这种差异化需求,在有些课程实行分层教学,通过对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分层,使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有所专长。该方法应用于高年级阶段,在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和程序的基础上,通过组建有关兴趣小组开展有关专题的第二课堂,并请理论和实务方面的专家给予指导。

三、执业能力导向教学模式的预期效果

(一)整体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程序 从教学内容到方式的改革,将使学生知识面更广,思路更开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网络资源库中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能使学习过程生动而丰富的环境,有利于维持学生的兴趣,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获得最佳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多媒体网络使课堂教学空间变得无限,可以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发现、探索的知识建构者,这必将推动学生深入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程序。

(二)理解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的互动关系 财务会计教学只有放到资本市场环境中进行,才能起到提升会计人才的作用,资本市场瞬息万变,而以时间为主题的网页能方便、快捷地向学生提供该方面的信息,以此为教学素材,可以让学生形成动态理解财务会计与资本市场互动关系的习惯,从而逐步锻炼宏观思维。处理具体问题时,可结合网络提供的资料、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进行角色模拟,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三)具备持续学习能力 执业能力导向教学模式中注重兴趣的培养、启发式方法的运用、理论的逐步渗透等,这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更重要的是,通过其开放性地训练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形成持续学习能力,从而拓展执业能力。

篇12

财务管理专业自1998年被教育部列为管理学下的二级学科以来,许多高校尤其是财经类大学,陆续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有几届财务管理专业毕业的学生走向人才市场。经过几年的发展,财务管理专业虽然在学科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各高校在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差异。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清晰,进而导致教学计划、课程体系设置没有充分体现出财务管理的专业特色。因此,有必要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以便更好地满足社会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

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

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归根到底取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被人才市场接受,那么这个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就存在问题了。硕士论文那么,财务管理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人才呢?在2000年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工商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财务管理专业的指导性教学方案中提出,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具备财务管理及相关的管理、经济、法律、会计与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够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工商管理高级专门人才。

笔者认为,上述培养目标不够明确,过于抽象。结合目前人才市场对财经类大学生的需求,财务管理专业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可以定位为成为未来的工商企业的财务总监(CFO)、证券公司的财务分析师(CFA)以及金融部门的财务策划师(CFP),其中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主要目标。

财务总监、财务分析师与财务策划师需要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呢?虽然这三种职业服务于不同的单位和行业,但是都要求掌握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会计以及资本市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熟悉国际财务管理惯例。也就是说,虽然这三种职业的实务工作有很大不同,但是知识结构却是基本相同的。以CFO的知识体系与业务技能来说,一位合格的CFO要有四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资本运作(投融资)、内部控制、纳税筹划与财务分析。这些知识和技能也是CFA与CFP所必备的。这四个方面的知识要分别与相关的课程一一对应,而技能则主要通过案例教学与开展财务管理竞赛等手段来培养。有了清晰的人才市场定位,在制定或修改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选用教材等具体教学工作中,就可以有的放矢。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要根据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来安排专业课程体系,具体来说,应当根据CFO、CFA和CFP需要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能来制定教学计划和安排专业课程体系。

二、财务管理专业的培养现状与课程体系建设

自从1999年高校开设财务管理专业以来,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不同的高校有不同的做法。财经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这样财务管理专业就被打上会计学的烙印,课程设置以会计学系列课程为主,再加上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综合类大学和理工类大学往往将财务管理专业设置在管理学院(或商学院)下面,与会计学专业并列,比如复旦大学设置财务金融系,招收财务管理专业学生。

培养模式和思路的不同具体体现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上。笔者通过对上海财经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对比来研究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海财经大学的专业必修课包括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公司财务(上、下)、审计学、电算化会计和高级财务会计。复旦大学财务金融系的专业必修课包括管理学导论、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运营管理、财务分析、财务会计、金融市场、金融计量分析、投资学、国际财务管理、创业投资。从这两所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来看,上海财经大学是在会计学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而复旦大学是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笔者吸收这两所大学设置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经验,结合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人才市场定位,提出财经类大学财务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建议(详见下页表)。

在表中,笔者将必修课分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类:专业基础课是所有一级管理类学科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安排在大一和大二学年;专业主干课安排在大三和大四学年的上半年。医学论文将选修课也分为两类:一类是类别选修课,是专业主干课的延伸或补充,为达到限选的目的,给出不多的可选项供学生选修;另一类是专业选修课,有较多的可选项,供不同兴趣的学生选修。

三、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对于财务管理专业如何进行教学改革,不同的院校甚至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存在较大争议。主要争议有:如何在教学计划中明确区分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区别,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国际视野;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否应该专门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1.如何体现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财务包括公司理财或者财务管理、投资学、金融市场学三个部分。财务管理专业侧重于公司理财,金融专业侧重于投资学和金融市场学。对于财经类大学来说,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往往设置在会计学院下面,因此要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CFO为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在市场定位明确之后,还要设置比较灵活的教学计划,为不同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财务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培养未来的CFO而设置,但是考虑到财务管理专业与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相近,可在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设置会计学专业、金融学专业的部分主干课程,比如中级和高级财务会计、投资学等课程,为一部分喜欢会计学或金融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份可选菜单。总之,财务管理专业的特色一方面体现在人才培养的市场定位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计划和专业课程设置上。

2.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不少院校借鉴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设置经验,开设财务管理原理、中级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目的是使学生的学习能够循序渐进。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财务管理原理课程与中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的划分很难泾渭分明,存在很多重复的部分。因此,笔者建议将财务管理原理和中级财务管理合并在一起,开设财务管理课程。另外,还要对财务管理课程与高级财务管理课程的内容进行划分。对这一问题的处理,可以将教学内容和教材使用结合起来考虑,首先制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可以考虑以注册会计师考试用书财务成本管理课程中的财务管理内容为基础作为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关于财务管理课程的教材使用,建议采用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的译本。这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又克服了学生的语言障碍,便于学生更多、更有效率地学习财务管理知识。国内翻译比较好的国际经典财务管理教材主要有两本:一本是吴世农、沈艺峰等人翻译的《公司理财》(StephenA.Ross等著);另一本是方曙红、范龙振等人翻译的《公司财务原理》(RichardA.Brealey等著)。由于这两本教材内容充实,足够一学年使用,所以可将其中与国内财务管理教材内容大致相同的部分,作为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剩下的内容作为高级财务管理课程内容讲授。在这两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一方面,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同学对照英文原版教材学习(机械工业出版社同时出版了这两本书的英文版本),培养学生直接阅读英文文献的能力,提高专业英文水平;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可有意识地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一些财务案例进行分析,以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如何培养财务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很重要。但是由于财务管理专业建设时间比较短,缺少历史经验积累,教学实践环节比较薄弱,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有点力不从心。留学生论文再者,不同的财务主体,其财务活动有很大不同,强调在学校里培养出较强的实践能力也不太现实。因此,在教学中还是着重利用案例教学以及财务管理知识竞赛等手段,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习惯。

4.是否需要单独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针对现代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术轻道”问题,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毫无疑问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为减少社会贪污舞弊、提高社会诚信做出自己的贡献,因此有教师建议开设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这门课程。

笔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当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首先,任课教师兢兢业业的教学态度,让学生耳目一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可对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准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其次,在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这门课程中,可以对一些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加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基于以上考虑和安排,笔者认为没有必要专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

主要参考文献

①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会计研究,2005;12

篇13

(一)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大纲在前述已经进行过阐述,教学大纲的修订会伴随教师的聘用、教师技能的提高、实习单位的长久建立、考核机制的实施难易度等问题,需要在实施中根据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不断地完善,从而使得理论型和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达到预期的效果。(二)学校需有固定的实习单位。目前,实习单位大部分都是由学生自己进行选择,这样既不好管理,又不好考核,加上有些学生投机取巧,学校无从考证。在我们实行了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之后,实践环节纳入到考核机制,并且作为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这样就需要学校统一提供固定的实习单位。面对一大批学生要深入到企业进行实习,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各种渠道建立长期的校企联合。这样既可以完成在校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表现好的话,很可能毕业后就留在了实习单位,这样也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三)学校需有一支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要想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实践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学校需有一支很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资队伍。目前,民办院校的教师普遍存在两头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教师和退休教师),中间少(长期从事教师行业的年轻教师)的现状,使得教师队伍中具有企业实际操作的教师人数少,这样在进行学生实习指导方面存在某种程度的欠缺。所以,学校需加强两方面的力量来改变现状:一方面可以从外界聘请企业会计人员进行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可以为在校教师提供深入企业实践的机会,使得他们能很好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提升自身教师的讲课水平,也可以为学校提供长期合作的实习单位。(四)学校需有一支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博士学位的人才。对于理论型人才的培养,教师需具备很好的理论知识。对于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和博士学位的会计人才,学校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外界引入;另一方面可以提升自己现有教师的学位和职业资格能力,特别是对现有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