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传统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1.基于教育形式的视角来看
以往的传统教育中,教师都是拿着较为简单的教具通过单调的演讲式教学为学生传播知识,教学效果自然难以保证。而在现代教育下,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能够采用多种教育手段和多样的教育方法对学生开展教授工作,如此也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教学兴趣,教学效果自然可想而知。这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第一个创新。
2.基于教育模式的视角来看
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都是采用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并且回顾教育历史也可以发现,很长一段教育史中,校园教育都占主体地位。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仅仅再采用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已经远远不能适应快速更新的社会知识脚步。对于学生来说,要想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也离不开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深造,因而,基于一定的校园教育,采取合理的开放式的现代化社会教育已经成为当前的必然选择。这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第二个创新。
3.基于教育思想的视角来看
传统教育中都是以提高学生学科知识为主,而现代教育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很多国外的教育思想也随之传至中国,在其带动下,我国也采用了相应的办法,建立起了合理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现代教育体系。而这也是现代教育基于传统教育的又一个创新。
篇2
在新技术不断创新、新思维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传统教育出版社必须进一步适应和把握融合发展新常态,积极寻求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的大象出版社(其前身是河南教育出版社)就非常注重互联网背景下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的融合发展。近年来,在出版转型的发展过程中,大象出版社构建了富有特色的数字教育产品生态圈,打造了多种产品体系。这些产品相互融合、互为补充,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提供了除传统教辅图书外的高附加值服务圈0 2016年11月,大象出版社入选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出版融合发展(郑州)重点实验室;2016年12月,“大象e课”被国际智慧教育展览会主办方授予“出版与教育行业创新融合品牌”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出版业跨入融合发展这一历史进程,出版社应积极搭建融合发展平台,提升传统教育出版的服务价值。 二、教育出版融合发展重在实践创新
篇3
1.2现代教学的利与弊
现代教学用到的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形、声音等内容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加大了教学内容的密度,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同时可以让学生全方位地感知教学内容,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现代教学方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它限制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学生对课件产生依赖心理,注意力变得分散,觉得下课将课件带回去好好研究一下就可以了;削弱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授课的过程当中依照课件流程走,不能再即兴发挥。
2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有机契合思考
2.1现代技术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非常先进,课件资源充足,这可能会导致教师过度依赖课件内容,而变成了“电脑操作员”。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最重要的就是讲究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一点是不能被改变的。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将现代技术与传统的教学相结合,在课堂中利用课件而不依赖课件,对于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进行深入的讲解。比如在语文课堂上讲解古诗时,教师可以将跟古诗内容有关的图片和诗朗诵放在多媒体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内容,但是不能整堂课都依赖多媒体,教师还应该口述故事的表现手法和中心内容。
2.2技术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沟通无障碍的课堂,教师也可以很好地发现学生的不足并及时改正。所以,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技术演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既利用多媒体等辅助工具,也要注意营造课堂气氛,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2.3课件制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有时,大量的教学课件制作成为教师的一种负担,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相关的技术技能,在必要的情况下,还需要利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组成课件制作小组,分组完成课件的制作,并且请经验丰富的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参照传统教学方式中编写教案的方法,对课件进行整理和归纳。比如:我们传统的备课方式都是几个老师开会协商,这种方法完全可以延续下来,再加入一些现代技术进去,教师在协商的时候将重要内容写进课件,课件再由阅历丰富的老师审阅一遍,最后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同时,在日常办公当中,也可以提倡办公室无纸化,将重要资料都放在计算机上。
2.4课堂展示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现代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很多课堂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但是课堂上不可避免地出现了走形式的情况。教师不能过度地依赖多媒体设备,应该将粉笔和计算机视为同等重要的工具,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也不能放弃对知识内容的讲解和演示,教师不能为了讲课而讲课,应该为了让学生学会而讲课。学生上课是为了获得知识,而不是为了观看那些花花绿绿的图片,也不是为了看教师的课件而上课的,所以,教师应该设计更多的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和回答,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提高注意力,一边观看一边思考,而不是走马观花地只顾着看热闹,并没有学到有用的内容。
篇4
1.将教材的内容进行创造性的改革
不仅要将原有的方式和套路全部抛弃掉,还应该从核心思想到内容进行全方位的革新,将传统中国文化中经史子集的经典之作加入到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制上,以我国古老文明为教材编写的背景,进行灵活多变的内容设计和编写,使其成为披着英语外衣的中国传统文化教材。
篇5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篇6
1.形象教学法
幼儿的思维方式,0-3岁是直观行动思维,3-7岁是具体形象思维,7岁以上才逐步发展为抽象逻辑思维。面对幼儿直观、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选用图画来开展教学活动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形象教学法,就是利用图示、图文等以直观的视觉效果进行教学的方法。
2.表演教学法
表演教学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分角色对故事进行模拟表演,再现情景的一种教学形式。这样的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演才能。
3.活动教学法
活动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幼儿通过阅读、游戏、学具操作、实验等来实现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角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
4.叙事教学法
叙事教学法是关于语言教学的一种思路或理念,是近年来主要运用于外语教学的一种方法。叙述是人们认知和表达世界的一种基本方式,讲故事、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和本质。叙事教学法适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经典诵读,甚至是某些古诗的教学。这种讲述式教学不但让幼儿获取认知,启发心智,还实现了道德教育。[3]
三、学前儿童古典文学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学前儿童的认知能力为根据确定学前儿童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为以下几方面:古典文学教育、传统艺术教育、传统节庆文化教育、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等。本文着重探讨幼儿中国古典文学教育。
1.幼儿古诗教学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代表,它具有情感性、形象性、音乐性、概括性和跳跃性等特征。特别是近体诗讲究押韵、平仄、对仗等格律,在遣词造句中力求精炼,因此朗朗上口,节奏优美。幼儿诵读古诗能丰富他们的词汇,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能让幼儿在体味古诗的优美意境中,让他们感受美、欣赏美,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得到情怀的熏陶,智慧的启迪,进而丰富和厚实幼儿的文学积淀。由于古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事件、人物与幼儿生活的年代相差很远,对于幼儿来说,很多古诗他们都不能准确理解其意境及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古诗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应幼儿需求,适应时代需求,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符合幼儿近期的发展和长远发展。从诗歌的形式上多选择绝句,特别是五言绝句。绝句短小,工于音韵,句式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幼儿容易诵读和记忆。大班的幼儿可以学习一些律诗。从内容上来说,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如描写景、物的:《蜂》、《咏鹅》、《咏柳》、《风》、《梅花》、《望庐山瀑布》等;反映幼儿生活的:《村居》、《所见》、《小儿垂钓》等;与季节相关的:《春晓》、《咏柳》、《清明》、《小池》、《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江雪》等。这些古诗语义浅显、用字自然、画面清新、意境美妙、感染力强。当然,在情景交融中让幼儿充分感受了古诗的画面美、意境美之后,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让幼儿感知一些浅显的道理。如《悯农》的学习让幼儿知道珍惜粮食,《观书有感》启示读书的重要性,让幼儿感知《赠汪伦》中朋友之间的友谊,《游子吟》中伟大的母爱,《示儿》中拳拳的赤子之心、爱国之情。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学习古诗的兴趣,让幼儿在记忆力最强盛的时期,记诵大量的古诗呢?对倾向于写景抒情的诗歌,可采用形象教学法,以画面作为教学背景,把幼儿带入情景中,同时还可配上优美的音乐,用声及画吸引幼儿的听觉和视觉来学习古诗,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而像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郊的《游子吟》、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李绅《悯农》等诗歌,有明显的故事性,那么我们可以用故事法来进行教学。甚至还可以采用表演教学法,在幼儿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让他们用动作、表情等方式来表现内容。这既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又可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且能加深幼儿对古诗的理解。
2、幼儿经典诵读
经典是我们民族智慧、民族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它也是几千年以来,我们民族屡遭灾难而始终不解体的坚强的纽带。但由于“五四”时期的民族科学启蒙对传统文化的解构,我们失落了经典。朱自清和闻一多两位老先生对经典失落非常担忧,朱自清1941年曾写过一本《经典常谈》[4],在序中他提出“经典的废止不是经典训练的废止”,“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从幼儿诵读经典开始,民族的核心价值须在经典的传承中得以体现。自1994年,王财贵在台湾推广“儿童诵读经典”教育运动后,在全球华人地区掀起了“儿童读经”风潮。1998年北京成立了圣陶实验学校进行分层教学,以期实现“必有大木出于深林,可望绝学继于诸子”。诵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是学习经典的一种有效途径,学习经典对幼儿思想启蒙意义重大。北京师范大学郭齐家教授曾在论文《少儿读经与文化传承》[5]中阐述过“蒙以养正圣功也”等意义:回溯源头,传承命脉;涵养心性,培植道德;培养倾听,锻炼表达;感受韵味,提升美感。中国历来重视“蒙学”,提倡幼儿读经。幼儿中华文化经典诵读的内容是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有代表性的、历代广泛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近年来随着读经热的掀起,蒙学读物相继出版,特别是2012年4月由河北省社科院语言文学研究所原所长张圣洁主编,十余位古籍专家、古典文献学者精心编撰,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传统文化启蒙精华读本”———《蒙学十三经》。传统的读经方式是老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摇头晃脑“之乎者也”,现在某些学堂甚至还要穿汉服,跪着诵读。所以有学者提出对儿童诵读经典的质疑,认为是违反科学的复古倒退“闹剧”。[6]儿童诵读经典的教育价值不容置否,主要在于教育方法问题。不能让幼儿死记硬背生吞活剥经典,不能一味遵守那句“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能违背教育的初衷,要立足于幼儿本身,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促进幼儿全面的发展。幼儿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活动法、直观法和口授法,这三种方法在诵读经典中仍然可行并行之有效,除此之外,情境法也很重要。
3.神话传说与幼儿教育
人类最早的故事是从神话传说开始的,幼儿最喜欢的教学方式就是讲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符合幼儿阅读的心理期待。神话传说反映了人类童年时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神话传说大胆的想象和夸张与幼儿的思维方式一致,幼儿的世界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打破时空的限制上天入地,神话传说是符合儿童思维的文学样式。幼儿认知能力有限,无法准确把握世界,神话传说是开启儿童认知的一个有效途径。幼儿对世界的形成及自己的诞生充满着好奇,总有许多的为什么,给幼儿讲解“开天地”的神话传说就是用幼儿的眼光回答了幼儿的提问;给幼儿讲述远古祖先或英雄人物与自然作斗争的神话传说,有助于培养幼儿不畏艰难、顽强拼搏、机智灵活的品质。教师在讲述神话传说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认知的神话,对神魔鬼怪的描述要注意幼儿心理的承受力,不能使幼儿产生恐惧感,影响幼儿身心健康。其次,教师还要注意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讲述“沉香救母”的故事时可以让幼儿想象“宝莲灯”的样子和它的功能,大班的幼儿还可以试着画一个宝莲灯,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学间相互交流。这样的神话传说教学设计,不但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还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通过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幼儿懂得相互交流、相互欣赏。
篇7
2.1方法上的优势中医学防治疾病的方法丰富多彩,除广泛应用的方药和针灸外,还有推拿、按摩、刮痧、火罐、熨疗和气功等许多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2.2方药上的优势天然药物储藏丰富,我国有中药材12807种,历代方剂10多万首,目前我国生产的中成药有5000多种[2],是新药筛选开发的巨大资源,这些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应用的有效方药,具有开发投资少,风险小,周期短的特点,将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也将成为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这些中成药对一些慢性病的治疗具有很好的疗效,而且方便群众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具有经济高效的特点。
2.3养生保健方面的优势根据中医“药食同源”的理论,开发具有延缓衰老,调节免疫,抗疲劳等功能保健食品,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药食同源”理论还可以应用到我们的一日三餐,因为食物也有性、味、归经之分,有着良好的食养、食疗效果,我国第一部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有“饮食有节,瑾和五味”的至理名言。宋朝《太平圣惠方》列出了对28种疾病进行食疗的方法,如水肿病人食黑豆粥、咳嗽病人食杏仁粥等,明确了饮食的治疗学意义。中医传统食疗的特点用两句话可以概括,“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就是说食疗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中医对食疗“无功可言,无德可鉴,而人登寿域”的功效描述,就是对传统食疗突出的保健效果做出的高度评价。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对于养生有具体的描述,包括精神上的修养;饮食起居的调节;环境气候的适应;适度的体格锻炼。这些和我们现在的健康四大基石内容是一样的。还有古代名医华佗的五禽戏,以及后来发展的八段锦,导引术等都是非常适合老年人的锻炼方式,在慢性病的防治上有着积极的意义。
3传统医学曾经对我国健康事业作出重大的贡献
在50~60年代,我国经济相对落后,我们靠着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的理论,在各个城镇乡村建立卫生所,培养一大批的赤脚医生,靠着一把草药,一根银针,以最低的投入获得了最大的社会效益。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与已得到控制的急性传染病相比,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尚缺少生物学预防手段和治愈方法,因为这些疾病不像传染病那样由单一的病原微生物引起,而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发生的,而我们传统的中医药学有着多环节、多层次、多靶点整合调节的干预方式的特点,在防治慢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篇8
2.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道德理念延续。
民间传统艺术在历史车轮碾过后,雄健的底蕴越发显现出来了,其将思想理性有机融合到鲜活的艺术形象中,用以宣扬正面历史人物形象、进行道德教育。融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生价值理想,决定着民间传统艺术家肩负着启蒙教育的责任,而民间传统艺术那一股“寓教于乐”的独特方式与亲和力,不时启迪着人们的道德理念、人生价值和审美情趣,这便是民间传统艺术隐于艺术形象下的潜在价值,也是现代艺术教育中得以突围的亮点所在。
二、民间传统艺术对高校
艺术教育发展的影响
1.教育模式--灵活创新。
为实现民间传统文化与高校美术课程的高度结合,可一面组建以兴趣爱好为基点的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剪纸、陶艺等民间传统技艺,再将这些学习成果带入课堂中进行交流探讨,互相促进学习,拓展课堂范围;另一面还可邀请民间传统艺术传承人走入课堂,为学生演示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过程,讲述技艺的发展历程,也可借机向学生传达一些民间传统艺术正面临失传的现状,鼓励有兴趣的学生投身于传统艺术事业。此外,还可尽量挖掘本地民间传统艺术教育资源,利用乡土文化来感染学生,增加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2.教育思路--广泛拓展。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成就了高校教育形式的深刻变革,足不出户也可将声音、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元素与文字一起带入高校美术课堂中,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引入入胜,同理,民间传统艺术的形成过程、传统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等也都能在一方屏幕上得以生动呈现。不难发现,生活的周遭尽是可以取材的传统艺术素材,民间传统艺术的气息早已弥漫大街小巷,悄然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只要用心发现,有意识搜集,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唾手可得,当艺术走下高不可攀的神台,紧密结合到生活点滴中,才能真正对人们思维方式、行为习惯产生引导作用,才能在生活这一不竭源泉的滋养下获得更为鲜活的生命,焕发更为绚丽的光彩,这对高校艺术教育思路拓展大有裨益。
篇9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所谓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以汉族为核心的华夏民族在各个历史阶段、神州地域的各个角落所展开的,负载着民族同一心理素质特征与审美观念的,具备着丰富的民族传统特征的所有体育活动的总称,其通常被为三类,即健身、养生以及娱乐,比如我们日常所开展的武术、龙舟、舞龙、舞狮、摔跤以及秋千等活动都隶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畴之中。在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民族传统体育既是一种标志性符号,又象征着一种身份,其不仅蕴含着整个民族的智慧与精神,而且还是民族振兴发展的力量泉源。
二、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承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所谓教育就是指可以提升人类的知识与技能,并对其思想品德形成一定影响的一种活动,它是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的存在使得文化能够连续不断地传承一代又一代,在对文化的传承中具备着传播、选择以及创造的作用。教育发展至今,通常被分为三类,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对于学校教育而言,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及其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关乎学校教育的传承,并对社会教育的传承形成一定影响。同时,在教学模式中,技术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技术与文化又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不管是二者之间的关系,还是二者教学之间的关系,都是辩证存在的,对于文化及文化教学而言,技术及技术教学是基础与助力,而对于技术及技术教学而言,文化及文化教学则是前进方向与目标,二者互为依存,互相发展。
三、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出现阻滞的原因
(一)利益价值的过度追求
价值是人类开展活动的核心因素,人类不管在开展何种活动前都会首先对活动的价值予以估量。由于人们未对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予以正确估量,导致教学指导思想受到一定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的教学指导思想都是借鉴西方体育,被单纯地当作体育课教授,使得原本文化底蕴非常深厚的民族传统体育越来越简单,其中蕴含的感悟、修身以及娱乐的和谐理念与人文思想存在的空间慢慢缩减,导致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向竞技体育发展,获奖及利益成为了高校设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中心思想,最终使得学校在体育方面失去了文化传承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过于单一,缺乏实用性,与学生身心发展相背离
当前高校中现代体育课程发展得如火如荼,比如野外拓展、水上漂流、攀岩、跆拳道、柔道以及击剑等,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发展则与之相反,很少有高校会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比方抢花炮、毽球、珍珠球以及藤球等。同时,从事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其专业能力大都不足。就拿我国博大精深的武术来说,想要成为一名具备专业能力的武术老师,不但需具备长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根据调查表明,当前高校武术教师的武学造诣非常令人担忧,真正武术出身的高校教师非常少,在所有武术教师中所占比例仅为9.85%。
(三)教学方法上过于关注技术教学而忽略了文化教学
教学方法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具备的多元性价值被破坏,技术教学的关注度过高,挤占了文化教学的生存空间。比方,传统武术被改造得与现代体操无异,不再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而是变成了一种简单的肢体动作。虽然许多大学生都热爱武术,可是由于基本功的严苛要求、动作的复杂难懂以及成就的难以获得,最终导致其学习热情大打折扣。同时,在教学上,能够把技术与理论完全融合的教师少之又少。这些都导致了文化传承的停滞。
(四)人文知识学习的缺乏
高校体育教学中过于注重技术,忽视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培养。事实上,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的产生都具备着特定的历史与地域背景,如果对这些背景文化不了解,那么就无法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产生时的人物理念,最终也就难以正确理解这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象所蕴藏的文化底蕴。
四、站在文化传承的立场上构建新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一)确立具备深厚文化内涵的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理念应当与其它现代体育项目不同,需突显其文化内涵,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依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精神指导,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基本能力与实际身体情况,应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和传统文化教学集合在一起,传授给大学生有关武术、养生、民俗体育以及少数民族体育的文化知识与技术动作,使其体育技能与传统文化素质修养都有所提升。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突显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育所具备的文化底蕴,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开展,不仅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而且还促进其向心全面发展,使其真正了解到中国传统民族体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创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模式
民族传统体育具备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针对当前高校已经设立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以及适宜在高校开设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予以分类整理,主要包括四大类:一是武术类。其中主要包含长拳、太极拳以及传统拳类等;二是养生功法类。其中主要包含五禽戏、八段锦以及易筋经等;三是民俗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舞龙、舞狮、中国象棋以及跳绳等;四是少数民族体育类。其中主要包含博克、珍珠球、毽球以及木球等。四大民族传统体育类项目极具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因此,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时,需在内容上彰显出文化底蕴,不同的课程需开展与之相应的文化教学。比方:教授武术课程时,需讲授武术文化知识,比如武术门派的分类、服装器械的差别等,并且需加强武德教育,教授学生“习武先习德、尚德不尚力”,要求其懂得“尊师重道”“宽容有礼”,以此培养其优秀的心理素质能力与道德水平。教授养生类课程时,需结合我国养生文化,比方饮食、修心、起居以及劳逸等。民俗体育类与少数民族体育类课程蕴含着深厚的历史背景与地域特色,代表着我国各个地域不同历史阶段的政治、经济以及民情风俗等形态,因为这些体育项目颇具娱乐性,因此,在高校体育课程开展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穿插教学。如此,不仅提升了课堂气氛的活跃度,而且还能令学生们充分感受到民俗文化的魅力,使其了解到不同历史阶段,不同地域的人们所具备的精神面貌、文化特征以及风土人情,促使其充分感受到我国民俗文化最原始、最朴实、最和谐的魅力。
(三)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与措施,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
高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时需以健身养生及休闲生活为目标,如此,既能令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又能令其体味到我国传统文化所带来的趣味。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手段与措施应予以创新与改良,只有抛弃原本统一的、单一的类似于竞技体育式的教学方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使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彰显出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底蕴与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可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如性别、年龄、爱好以及技能等,借助不同的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指引其学习的方向。即便是针对同一课程,教师也可以借助不同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与之相关的文化知识与动作技巧。同时,教师在教学中除了借助原有的直观且生动的教学措施外,还可借鉴当前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加上课内、外的协同教学手段,以此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能真正懂得这些文化知识,掌握这些动作技巧,令其真正了解到民族传统体育及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篇10
二、穿越时空,延伸扩展,把握文化特质
传统文化是厚重而凝练的,在精巧的篇章中蕴含丰富的哲理与情感。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探究适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特质。比如,教师可先向学生介绍作品作者所处的年代,讲述作者的人生经历,把学生思绪拉到作品创作的年代及作者所处的境遇,体会此情此境,领悟其思想。再者,在本作品的基础上延伸扩展一些与此作品相类似的或相关联的文章,让学生在欣赏、比较其他作品中更深刻地理解本作品的内容及思想情感。
三、结合生活实际体味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存在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中。要更好地体味文化内蕴,就必须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可以以某个传统节日为契机,结合生活实际带领学生体味传统文化内涵。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可以引导学生查询和端午节相关的一些信息,在查询的基础上整理资料、布置作文,并以黑板报、讲故事、演讲等形式交流。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如果这些重要的传统节日让学生有计划地去探究,去实践体验,对文化传承的意义是深远的。
篇11
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学完,甚至一辈子也学不完,所以人的一生都可以学习,都在努力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说学习要从娃娃抓起,其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也应该从小学抓起。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是非常强的,有些小孩子靠眼观耳闻一遍就能牢牢记住所见所闻。小学生在生活的环境里耳濡目染,对他们的思想、人格等都有重大的影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无论对他们的成长还是民族文化的传承都具有无法磨灭的作用。另一方面,在传媒迅速发展的当下,世界各国文化不断冲击国内文化,很多小学生对奥特曼、樱桃小丸子等等都能脱口而出,但是对于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名人却一无所知,传统文化可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应该加强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做法
1.提高重视意识
在各国文化漫天飞舞的今天,不是要排斥它们,而是在吸收外国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学习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传统文化,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从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就要注重渗透传统文化的教育,营造浓厚的传统文化学习氛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让祖国的花朵从小有一个认知: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要从小开始了解、学习。
2.诵读经典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化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权威性的文化精髓的代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且大多朗朗上口。诵读经典一直以来就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手段,往往能在诵读中感受文化经典的文字美感和抑扬顿挫的韵律,潜移默化地熏陶着学生的情操。在低年级尤其是一年级,应该诵读一些较简单的经典,如《唐诗三百首》《三字经》等,而且要反复朗读,直至可以随口背诵,牢记于心,甚至可以运用于日常交流中。诵读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增强记忆力的一种方法。
3.结合生活实际学习传统文化
诵读经典是相对抽象的,而经典是来源于生活的,生活又是我们可以真切感受到的,尤其是生活中的节日。传统的节日是中华民族代代相传下来的,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也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意义。结合生活实际,以传统节日为契机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做法之一。如端午节,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去了解端午节的来由,与哪位人物有关,在这个节日都会有哪些习俗,有关端午节的故事、名言、诗词等等,再联系自己家是如何度过端午节的,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去探究传统文化的内涵与意义,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小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息息相关,相辅相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所有中华儿女的重任,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参考文献:
[1]陈红旗.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的几点做法[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1(08).
篇12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法
1、通过语文教学中经典文学作品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诗、词、曲、散文、小说等经典文学作品,不仅包含了丰富的语言文学知识,也蕴涵着积淀深厚的传统历史文化知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仔细研读、剖析这些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使中学生提升文学素养,更有助于积累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语言的教授者,也应该是文化的阐释者。因此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通过给学生推介和讲解经典文学作品,来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层次文化内涵的理解。
2、通过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词语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中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词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意义,这些文化意义包含社会赋予词语的引申义、联想义、比喻义、象征义等。通过多年中学语文教学,笔者发现,对中学生的语文教学仅仅停留在词语的表层意义上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语文词语深层意蕴的渴求,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通过给学生讲授这些文化词语背后深层次的文化涵义,帮助于学生拓宽传统文化知识,品味传统文化意蕴。
3、积极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完善知识结构
语文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能够全面系统的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正确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价值精神。近年来,我国学术理论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研究,其结论大体相同,但在表述上存在一些差异。为全面认识传统文化,教师应该从历史发展、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只有教师本人具备了相应的传统文化知识,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4、改革语文课堂教学,关注学生个性发展,与学生价值取向共优化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构建以读为本、师生互动、活泼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励学生大胆发言,使其平等参与到教学中来,在观点的碰撞中闪耀智慧光芒,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把古人思想和自己思考结合起来的乐趣和收获。让师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精神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篇13
当今社会是信息时代,而网络已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基于网络技术的网络教育应运而生。上世纪90年代末,教育部推出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拉开了网络教育的帷幕。新千年伊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网络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新时代新形势伴随着新问题:网络教育的突出特征如何?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产生哪些影响?二者的关系怎样正确看待?本文不揣浅陋,意在对上述问题略作探讨。
一、网络教育的突出特点
所谓网络教育就是把技术层面和行为层面相结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构建出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在网络教育中,学习资源在最大范围内共享,形成最佳教育环境,保证学生个性张扬、思维创新的空间。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较,有以下特点:
(一)交互性和开放性。在网络教育中,师生的双向互动、实时互动得到了加强。在与学生的交往和交流方面,教师少了课堂时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通过邮件或实时聊天的形式接收教师传来的教育信息。接受教师的个别辅导,也可以向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教师则根据学生随时发送的教学信息不断调整和改善教学,促进教学网络全方位的能动性的实时交互,使师生之间的不间断的交流成为可能,促进教学相长。网络教育由于技术上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表现出极大的开放性。网络教育可以是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在线的或非在线的。网络教育使受教育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接受网络学习,且网络教育对所有个体都是开放的。个体不会因年龄、性别、种族等因素被拒之门外,是真正意义上的开放教育。
(二)虚拟性和共享性。网络教育是虚拟的教育,它没有真正实物形态的教室等教育场所。受教育者不必每天去教室,只需进行键盘操作。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制作多媒体课件、电子课本、案例等,在网络上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教学,同时利用后台管理系统对学生的作业、测试进行监控。网络中的资源是共享的,可以为网络用户所有。网络资源是数字化资源,它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因特网上有人类迄今为止最丰富的教育资源,任何人可以通过任何地点的因特网终端进入网络,享用网络资源。网络中的数据库、图书馆、信息库等都可以为用户所用。
(三)个性化和多样化。网络教育是基于个性的教育。学习者在网络中点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自主学习探索。他们又可以不受到主流文化和意识的控制,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视角来理解知识、发展个性、开发创新思维。
二、网络教育对传统教育的影响
(一)网络教育解构了传统的师生关系。网络教育的出现使传统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网络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网络教育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缺乏了真正实物态的教室和学校,教师的绝对权威也不复存在。教学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角色在网络教育中的转变,由知识学习的指导者、文化知识的传授者、课程教材的执行者和教育教学的管理者转变为未来生活的设计者、知识体系的建构者、课程教材的研究者和人际关系的艺术家。网络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网络教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网络教育中的教学是以传者和受者相互作用的形式,以信息内容为主要认识对象,以自主的个别化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传统教育中,学生是以班级的方式同时同地学习,学生彼此互相影响,互相交流,共同参与。在网络教育中,时空的彼此分离决定了学生采取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个别化学习,很少受到教师和他人的干涉。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己的生活习惯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安排如何学习。网络教育的教学方式的独特处还体现在技术媒体的应用上。传统教育中,教师主要借助黑板、粉笔、课本等辅助媒体,同时运用自己的语言、非言语行为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网络教育中技术媒体代替了传统的口头传授,教师主要依靠技术媒体传播教学信息,如教学软件、电子邮件、网上讨论、数据文件和数据库、在线学习管理系统等。(三)网络教育更新了传统的教育观念。网络教育的出现为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提供可能实现的空间,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从网络教育中受益并把学习贯穿一生。网络教育改变传统教育中片面注重现实、追求已有知识的观点。教育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我们今天把重点放在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上,而不是放在传统教育学的教学原则上。网络教育有利于把学习中的他教转变为自教,网络教育中没有教师的压力和外在事物的干涉,学习完全自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只有自己去网络中寻求,去自主选择。网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不断解构原有的知识体系,不断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互补相长
(一)网络教育益于开发学生的智商,传统教育益于培养学生的情商。网络教育中的信息异常丰富,教学信息的多元化,可以激发学生对现代科学的向往。学生在网络中不仅要接受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判断、分析与综合。当学生从传统教育耗时重复的任务中解脱出来后,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学习和创造。虽然网络教育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但是网络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情商上却有较大的困难,因为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如果忽视学生情商的培养将会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传统教育可以弥补网络教育的这一不足。传统教育十分重视学生情商的培养,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规范、道德规范和为人处事的原则,以便在将来更好地融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