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农村体育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农村体育教育论文

篇1

第一,物质基础。据东北网报道:截至2012年,绥化市加大全民健身工程建设力度,拟建100处以上的健身工程中已建成84处,仅绥化市区就已建设54处。同时,全市160个乡镇162个社区实现了农村乡镇和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全面普及,位于黑龙江省前列。经权威部门统计:绥化市在“十二五”期间计划在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约651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85处。全市乡镇要建320处全民健身工程,现已建成376处,完成100%以上。全市村级全民健身工程要达到668处,现已建成412处。其中市本级、北林区和庆安县已在全市率先实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村全民健身工程基本实现全覆盖。可见,目前,绥化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物质资源基本能够满足需要。第二,资金投放。根据黑龙江日报报道:地处松嫩平原腹地的绥化市,根据农村人口比重大的特点,逐步探索出农业地区抓好体育工作的新路子。虽然经济实力相对落后,但是各级政府克服种种困难,加大对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广大农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条件。例如兰西县在经济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所属19个乡镇投资40多万元修建体育设施;肇东市向阳镇、昌五镇和宋站镇各投资100万元兴建了带有主席台和观礼台的400米标准田径场;庆安县投资100多万元先后修建了28个标准篮球场地,为乡镇机关学校举办篮球比赛,平时参加全民健身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又把田径场地由原来的163处增加到178处。该县农村的乒乓球活动室的建设也发展到了村屯一级。与此同时,绥化市在取得国家和省的资助同时,利用体彩公益金在北林区太平川镇等全市7个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各辟建了全民健身路径工程一处,受到广大农民的交口称赞。由于绥化市突出抓好农村体育工作,使得全市的争创全国体育先进县活动成效显著,所辖10个县(市)已全部跨入体育先进县行列。另外,全市共有体育先进乡镇120个,国家级“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7个。这些举措有效地推动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第三,农村体育赛事。经过调研认为:目前,绥化市各级乡镇每年都举办体育运动赛事,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赛事举办率达到98%。相反,大中小学校举办体育运动会则达到100%,举办时间范围多集中在6月下旬-7月上旬。与此同时,经济条件较好的乡村还举办篮球赛、大秧歌比赛、台球赛、乒乓球赛、广场舞赛等,这些赛事的举办即丰富了农村体育文化生活,又接受了体育知识教育,为提高农村人评价与欣赏体育赛事,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方法、练习方法和健身方法的了解与掌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3.民族文化领域

通过调研可知:绥化市现有满族、朝鲜族、回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等31个少数民族,占全省民族总数的68%,其中包含了黑龙江省9个世居民族;共有7个民族乡(分别是6个满族乡,1个朝鲜族乡);共有67个民族村(包含49个满族村,15个朝鲜族村,2个回族村,1个达蒙民族村),并呈现出大分散于各市县、小聚居于各乡村的分布格局[5]。由于少数民族,拥有众多的传统体育项目,例如满族珍珠球、朝鲜族顶瓮竞走、回族踏脚、蒙古族鹿棋、达斡尔族曲棍球、赫哲族渔猎文化、鄂伦春族狩猎文化、鄂温克族驯鹿文化等,这些项目继承了丰富的体育文化底蕴,反映出千百来的、民俗民风、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对人的体育文化教育不容忽视。

4.制度资源领域

在农村体育教育政策与法制宣传方面,绥化市体育局为了使农村体育发展稳步顺利实施,积极下发有关农村体育教育发展宣传的制度文件,例如《绥化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评估方案》《关于开展绥化市第二届“科学健身嘉年华”活动的通知》《2014年第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工作实施方案》《关于深入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群众工作的通知》《市体育局开展在职党员“体育惠民进社区”组团式服务活动》等等,这些文件的颁发不仅为农村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为农村《全民健身计划刚要》的实施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

篇2

一方面由于农村的教育水平不高,制约着农村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大部分家长只关心孩子在园是否健康、安全,大部分家长在与老师交谈中,也只是关心孩子在园吃的可好、睡得可好、是否调皮,完全不重视孩子心理成长以及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广大农村地区经济滞后,农业人口占60%,很多年轻力壮的人都去周边发达地区打工,这就催生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由于留守老人文化程度低,还要忙于田间农活,根本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也就形同虚设了。

三、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及思考

1.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园条件

在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中,仅有很少的部分被用于学前教育事业,而这部分经费中的绝大部分又流向了城市幼儿园,供给农村幼儿园的经费所剩无几。即便园内领导、老师想要规范办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更应该依法保证农村幼儿园的财政经费,认真落实《教育法》将农村幼儿教育纳入当地的财政预算和工作计划中。力争做到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挤占、截留、挪用。

篇3

一、传统观念束缚

长久以来,人们已习惯把普通教育视为“正统教育”;而把农村职业教育称为“次等教育”,视为那些“升学无望”的“弱势人群”、“边缘人群”的“社会救济”,是在无法继续接受普通教育的情况下不得已做出的选择。

职业教育发展遇到这种问题是一种必然,这种结果可归因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重商轻农,重工轻农”、“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观念及“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的渗透,对重视动手技能的职业教育的发展必然存在着忽视甚至鄙视。这种文化影响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消除的。再加之城乡差距过大的“二元结构”,让许多人从心里看不起农民,多数农民内心充满自卑感,这使得脱离农村、接近城市、走进城市成为许多农民的愿望。因此对子女接受教育这件事,“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夹杂着离农心态和长期生活方式养成的务实心理让他们更多地选择让子女通过普通教育升大学,毕业后留在城里这一途径,认为这是彻底改变子女身份、摆脱农村乃至家庭命运的唯一出路。正是这种陈旧的观念导致社会上人们从内心深处鄙视技能和技术的学习,轻视现代意义上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也使得以培养劳动技能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职业教育陷入困境。

破除这种观念束缚,首先,可以通过电视、网络与报纸等大众媒介宣传农村职业教育的作用,让公众了解农村职业教育在劳动力转移及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农村职业学校塑造新的形象,从根本上消除人们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并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分工对人才需要的多层性、多样性和客观现实性。其次,利用实证研究的结果教育人们。不同教育类型的中等教育毕业生在收入和就业层次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职业教育毕业生待业时间明显短于普通教育毕业生。通过这些方式为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舆论环境。

二、师资力量薄弱

一方面,职业院校的办学历史不长,其师资队伍多由原来的普通院校的普通教师构成,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职业教育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不相适应。另一方面,由于长期以来认识上的偏见,职业教育常常被看成低等教育,待遇较低,许多具有专业知识的人不愿意从事职业教育工作,也难以引进高水平的科技和管理人才到农村职业学校做兼职教师,这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比较紧张。甚至不少学校开了专业,却没有专业教师,名不副实。2005年全国农村职业中学的专业课教师占教师总数的46.7%,实习指导教师仅占2.7%,教师总体学历达标率仅为37.42%(含城市职业高中)。以上种种情况表明农村职业学校教师资源总量不足,师资队伍的结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专业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素质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水平和教育质量。要使职业教育的学生具有竞争能力,就必须要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抓住职业教育实践性的特点,让教师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最新发展动态,掌握本学科以及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让他们的知识、技能得到补充、更新、拓宽和提高。其次要开辟多种渠道,加大对骨干教师,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引进力度。人才引进不能只局限于普通院校毕业生,也可以给优秀的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留校任教的机会,或聘请企事业单位有实践经验的人员到学校任教。同时,要进一步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对教师的工资要按时足额发放,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拖欠,解除教师的后顾之忧,使教师能够安心执教,从而逐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的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师资队伍。

三、办学模式“普通化”

当前农村职业学校中有不少是由普通高中改制而成,管理模式和教学模式基本上源于普通中学,长期以来形成了以专业定向为主导的教育模式,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方式,甚至教学内容都是多年一贯制。在专业设置上,过分强调理论知识,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在教学上,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偏重基础理论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实践性和应用性;在教材上,内容陈旧,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在管理上,依然是以课堂讲授为主来设置课程体系,安排教学计划;在教学评估上,忽视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只注重学生知识多少,忽视学生能力高低。这种融“教堂式”、“填鸭式”、“守株待兔式”为一体的传统的办学模式是不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与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对劳动者数量、质量、类型、层次、结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使得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就业适应能力较差,难以满足人才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而也导致了农村职业学校缺乏吸引力。

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进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调整专业布局和更新课程结构。在教材建设上,要改变目前“少、空、旧”的局面,建立既注重基础知识又突出职业教育特色的全新教材体系。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从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向以能力为中心的课程体系转变,另外,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用技能,开展灵活多样的专业技术培训,为学生的升学和就业提供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培养目标上,调整过去单纯针对职业岗位、学生职业技能过于单一的培养方向,将其扩展到着眼于劳动者的整个职业生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强学生适应岗位变换的能力。其次,要优化专业结构以适应市场发展要求,并实现农村职业教育品牌化。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瞄准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路径,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战略,立足当地自然资源优势,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努力开发具有资源优势的特色农业和具有发展潜力的新型专业,培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的技术人才。

四、生源质量差

“生源质量”是一个包含“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全面质量标准体系。但是,这种全面的质量观在衡量“生源质量”时几乎是不可操作的。因此,人们普遍用考分来衡量生源质量。当前大多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无需中考分数,对学生来者不拒,成了零门槛,无竞争入学。

从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农村职业学校不断降低生源要求就像市场上的产品不断降低价格一样,在一定的范围内,能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但当这种价格降到一定的程度以后,不仅不能增加需求,不能促进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反而给职业教育带来了极大危害。这种无竞争入学会使农村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大大降低,从而给学校的毕业生质量也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也给用人单位带来对职业教育学生素质的偏见。另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学带来极大的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毕业生的总体质量严重下降,在劳动力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就业困难又反过来影响学生入学的积极性,致使“马太效应”出现。这种效应使得农村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越来越低,并被冠以“次等教育”,导致学生、家长和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产生“本能”的抵触。这种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农村职业学校的招生。尽管学校的老师上门去动员学生来上学,学生也不愿意来。很多学校就把招生任务分配给教职工,发动全校教职工四处奔走,并制定各种奖罚措施调动教职工的招生宣传积极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工作的艰苦性与繁杂性,并影响了教师继续学习的热情。还有不少学校为了多招生,把原本应该在教学环节上竞争的主战场前移到招生环节,在招生宣传上做文章,把商场上的惯用手段用在了招生上。在本地招不来学生,就到外市县靠夸大的招生宣传来招生。这就迫使农村职业教育陷入另一个恶性循环中,这种“变脸”的职业教育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应该加强对农村职业学校的监督和管理。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宏观管理,要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确保农村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要对农村职业教育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进行全面监控,建立督导评估制度,制定办学条件评估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标准。其次学校要积极打造农村职业教育的品牌、推介农村职业教育典型,探索农村职业教育特色的培养模式,以质量和特色求得新发展,例如:实施新的以职业岗位的综合能力为基础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与国际接轨;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树立品牌意识。再次,把农村职业教育真正办成传播文化知识的基地和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让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成为传播农业科学技术的主力军,这样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效益和声誉,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拓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王虹.农村职业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92:1-111.

[2] 张力跃.多重视域下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研究[J].

教育与职业.2008,(26):22.

[3] 聂伟,罗明丽,杜侦.从教育供求角度分析我国中职教育

篇4

一、降低办学成本.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

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迅速提高教育质量,缺的是资金,少的是投人。在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下,要求政府加大投人满足教育需求只能是难以如愿的美好愿望;加强制度建设,拓宽融资渠道,可以增加教育经费,但是因为体制与观念的惯性,也非短期所能凑效。所以,在穷国办大教育的大背景下,缓解教育经费紧张的压力,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应该是千方百计降低办学成本,用尽量少的钱办尽量好的教育。

(一)中小学集中办学,发挥规模效应

根据目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各个年龄阶段分布情况的分析,近年学龄儿童将逐年减少,这样,原有教育设施难以充分利用,甚至大量闲置。为了集中资金,提高办学效益,形成规模经济,减少重复建设,学校应适度集中,向中心城镇靠拢。农村居民分散,中小学生奔走于相距较远的学校和家庭之间,既浪费时间、精力,又不安全,推广寄宿制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各个乡镇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所中学,二到四所小学,结合学校内部的领导体制和人事制度改革,精简管理层级,优化教育资源。这样,既节省开支,降低成本,又能够提高办学质量。

(二)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农民教育

要改善“农村太穷、农民太苦、农村太落后”的状况,就一定要加强农民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但农民教育经费太少,农民本身对接受教育也没有多大的兴趣。因此,开展农民教育一定要考虑好三个方面的因素:要就近,便于农民学习;要成本低,农民不必掏多少钱就可以学习;要能学以致用,有很强的实用性。从降低教育成本的角度出发,应该就地取材,大力开展远程教育。教学场地就近利用村公所或者中小学校,如果学校白天不能给农民教育提供教室,就采用一校挂两牌的方式,白天学生上课,晚上给农民上课;教学方式采用远程教学方式,有远程教学服务网络的,进行网络教学,条件差一点的,利用优秀教师的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条件更差的,只需要准备一台电视机、VCD和几张光盘影碟,只需中小学的一个普通教师组织教学,就可以把优秀教师和技师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农民,大大降低教学成本。

(三)教材回收,重复利用

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教材,通常回收利用五年以上,学生无须购买新教材,大大降低了入学费用,而且能减少因印刷大量教材造成的纸张浪费和环境污染。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节约资源,减少费用;农村教育经费紧张,更应该回收教材,重复使用,降低学习成本,减轻教育负担。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城市适应性教育并重,促进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与转化

发达国家的农村人口一般在总人口的10%以下,而我国农村人口达70%左右,有9亿多农村人口。不改变农村人口基数庞大、人均生产资料稀少的现状,就不可能达到迅速增加农民收入的目标,只有加快农村人口的转移和转化,才能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而且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看到农村目前的富余劳动力,而忽视了学龄阶段的农村人口,要充分考虑他们数年后的就业和出路。这里讲的转移是指地点的变换,是指农民工进城;转化是指质量的变化和提高,进城不能只是城市边缘人,务农不能停留在原来的耕作方式上。为此,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一)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技术教育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进入了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劳动密集型向智力密集型的转型时期,“三农”问题比较严重的中西部地区的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还没有得到充分转变,在抓紧时间完成这一阶段任务的同时,还需要尽力追赶第二阶段的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熟练技术人员,要求职业技术教育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有本土特色的技术教育和培训。

1.为获取劳务输出收入,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技术培训。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数据,全国有7800万农民工,据专家估算,目前有超过1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数量巨大的农民工每年创造大量的劳务收入。据统计,2001年四JlI省出省农民工560万人,打工收入400亿。尽管进城农民工数量巨大,2004年沿海地区还出现了明显“民工荒”,但是缺少的主要是熟练的技术工,而不是初级的体力工。针对这一现象,政府要建立信息网络,及时了解需求信息,组织农民工进行相应的技术、技能培训,加强针对性,减少盲流。

2.农村成人教育要以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为重点。中国三个产业层次仍然是第一、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的作用和影响还有限,解决“三农”问题,不能超越国情,更不能本末倒置,一定要巩固第一产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产业化。配套的教育措施要强调“科教兴农”,充分发挥农村成人学校和培训机构的作用。农村中小学可实行一校挂两牌,日校办夜校,成为乡村基层的文化、科技和教育活动基地。建设“高等学校农业科技网络联盟”,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培训作出贡献。

(二)推进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教育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路是城镇化,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除了小城镇的吸纳之外,民工潮将成为另外一种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途径。引导民工潮向良性方向运转,克服其给城市带来的弊端,除了改进制度性的因素外,提高农民工自身素质也很重要。提高农民自身素质除了职业技能培训之外,还要重视城市适应性教育。农民工进城打工,意味着他们再社会化,城市适应性教育的发展状况决定了其再社会化的速度和水平。通过农民工培训层面、社区层面和工地文化层面对农民工进行法律法规、良好生活方式与习惯以及丰富多采的文化娱乐活动的教育与培训,改变其不良习惯,促使其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三、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渗透,提高潜在劳动力的就业能力

时代的发展,现实的需要,都要求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两只轮子同时转起来,相互渗透,紧密联系。特别是在基础教育内容中,要适当增加职业技术的教育内容,以便学生中学毕业进入高职学校后能够很快适应。

(一)基础教育内容应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

传统教育中,基础教育与高中后教育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高中毕业后,要么进入与以前教育很不连贯的高等学校,要么在毫无思想准备和毫无职业技能基础的情况下被抛人陌生的社会。因此,发挥我国基础教育较好的优势,更新部分教育内容,以便其更好地与高中后教育相衔接,如增设进行初步研究活动的选修课程和职业技术课程,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发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设绿色证书课程等。

(二)办学形式要多样化,全日制与半日制、日校班与夜校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按需开办

1.配合初中后和高中后分流推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现有高等教育资源有限,不能满足广大民众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要求,甚至也不能保证所有的初中毕业生升人普通高级中学,同时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也需要大批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和技术熟练工人,因此全日制的高职专科学校既利于高中毕业生合理分流,又利于培养大批社会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

2.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开展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即使是高级知识分子、技术人员,只要不学习,就会很快赶不上形势,知识技术迅速陈旧、老化,所以要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定期回炉。要有效地解决“三农”问题,一定要有高级知识分子和技术人员的加盟。另外,还可以通过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提高其技术等级,盘活现有人才存量,提升现有人才质量。

3.教育内容增强本土特色。虽然通过劳务输出能增加本地居民的收人,间接促进本地的发展,但人才的外流不利于本地人才直接服务本地,促进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因此教育培训内容应该紧密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强化本土特色。

篇5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教,这些教师英语教学的经验不足,发音不标准,口语差,英语专业知识不足,读音不准及语法错误的现象时有出现,使得英语的教学语言不能适应课堂的教学需要,制约英语教学发展。

2.设备不足,英语教学形式单一

农村小学在英语教学上多采取传统“老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教学形式,教学设备不足,多数学校没有视听设备。且在授课上多数学校一周只有一节课,课时少,课课间的间隔时间长,同语言的学习规律不符合,使得英语教学连贯性差,教学“夹生”现象多见,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

3.意识不足,英语教学重视程度差

当前在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上,家长、老师、学生多呈漠视态度。农村留守儿童多,祖辈观点陈旧,对英语一窍不通,加之经济拮据,不能给孩子提高良好英语学习环境。而教师、家长的这种忽视态度也影响到了学生,影响他们英语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差。

4.英语教材不适合农村学生

当前小学英语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多倾向于城市生活,而农村一些教师对教材所描述的场景不熟悉,教学任务完成困难。而且教材中的内容比较零碎,更给农村教师备课、授课带来了很多麻烦。

5.评价方法单一,体系健全度差

当前农村小学所使用的英语教材不统一,每个学校对英语重视的程度不同,考试评价的内容不统一,而评价的方法也仅是依赖考试,方法单一。在评价过程中,对考试的结果过于关注,没有对学生各个阶段努力仔细评价,打击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差,成绩跟不上。

二、 改善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措施

为了让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现状得到最大限度改善,应着重做好下列几点: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良好的师资条件是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从某种程度讲,教育的差距本身就是教师的差距。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必须要建立出一支相对稳定、数量充足的英语教师队伍。农村小学学校应同地方院校签订人才培养协议,让这些院校为学校定向培养专业的英语教师。同时对于当前英语教师应加强培训,纠正发音,练习口语,语音语调,按照农村英语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课程开设,在提升教师专业知识的同时,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

2.改善教学设备

地方政府应对农村小学加大教学上的资金及硬件投入,为各个农村小学添置英语教学必须的设备设施,让各个学校英语教学设备得到根本上的改善。同时还要建立一个科学的英语教学支持服务体系,给教师提供进修及学科培训机会,让农村教师能够对教育改革新理念、新观念可以及时了解,提高这些教师的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让此服务体系能够成为教师教学的良好发展支架。

3.应地制宜编写英语教材

当前英语教材不适应农村生活现状,因此要提高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质量,除了要给学校配置英语学习的硬件设备,加大教师教学培训外,还要对英语教材进行重新编写。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各地间的差异(城乡间差异、南北地区差异、沿海同内地间的差异等),因地制宜对小学英语教材进行编写,而不应该将农村小学的英语教材同城市进行“一刀切”,需要紧贴农村生活特点、农村学生特点来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多添加一些同农村日常生活相关的乡土知识文化,这样才能借助这些知识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良好兴趣,调动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将英语学得更好。

篇6

体育教学中,孩子们最不愿意的就是反复枯燥的练习,所以把要进行的练习融入到游戏中,不但能达到练习的量,还能达到好的练习效果。如练习投掷标枪时,可以用自己叠的纸飞机进行投掷,体会标枪的鞭打动作。把教学中的体育练习拆解成多样的游戏进行整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结合游戏内容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道德教育

体育课的一些教学内容是非常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的,尤其是在进行耐力跑体育测试时。现在的孩子吃苦耐劳的能力有所下降,我会用王军霞夺得奥运冠军的事迹来鼓励学生,让孩子们懂得坚持刻苦才能胜利。在做排球训练的时候会提到郎平,讲述她几度为了国家女排,放弃优厚的待遇,和自己的女儿分离回国报效祖国,舍小家为大家的优秀品质。讲述这些体育健将的故事,学生们都特别爱听,这样激励孩子们,会使他们不仅能提高体育技能,还增强了意志品质和爱国主义情怀。德育教育无小事,作为教师,要从小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让他们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四、在教学中注意对教材进行创造改编

虽然体育游戏可以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但一成不变的游戏也是不可取的,就如同再好吃的食物也不能常吃不换。对于教材,要进行整合、改编,运用多个游戏,来教学课堂内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充分利用周围的材料来完善教学。如我校的学生就用瓶盖和铁丝穿起来做摇铃;用矿泉水瓶子装沙子做沙锤,进行团体操表演;还用草垫子和编织袋子做体操垫子等,这样的教学不仅实用,还增强了学生对体育游戏的兴趣。

五、利用比赛形式进行教学

根据小学生好胜心强这一心理特点,进行分组教学,如举行“拔河”比赛,教师在讲解示范后,告诉学生这次“拔河”的成绩要给予小红星奖励,这促进了学生为小组争光的强烈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完成本课堂的教学任务。

六、因材施教,注意角色分配

学生的身体素质、体型不相同,怎样在一节课中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达到运动量,那就需要因材施教。在体育课上,可以让学生在不同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比如冰棍化的游戏,在这里就要让瘦学生做抓人的,让胖学生做冰棍,因为胖学生可以用口令躲避抓捕,瘦学生更灵活,能够胜任抓人的角色,反之孩子们就没办法玩了。还有就是注重分组,在体育游戏教学中要把学生分成擅长组、中等组和有待进步组,不能像语文数学那样混编,因为孩子们只有在和自己实力差不多的对手较量时才有积极性。但在集体项目中,如学习健身操时,就需要进行混编,互相教授,这有些和语、数学科的小组合作学习相似,这样进步快,能达到教学目的,收获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因材施教是不可忽略的。

篇7

1 当前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农村义务教育在经历了结构调整之后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也不可否认,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教育经费短缺。根据调查情况可以看出,农村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资金短缺,具体表现为经费收支矛盾突出、公用经费和建设性支出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义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1.1.1 经费投入来源减少,入不敷出。我国实行税费改革后,取消了教育附加费和教育集资费,实行由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进行财政转移支付,“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投入体制。可是在调查中发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所进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并未得以落实。虽然政府财政拨款力度有所加大,但学校的支出也在逐年增加。从2006年至2010年,被调查学校教育经费总投入平均分别为82.1万、104万、121.4万元、123.7万、135.2万,而支出总额平均分别是96.6万、115.5万、132.6万、136.1万、149.9万元。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收支存在很大缺口,入不敷出。(见表1)

表1 教育经费收支变化情况表 单位:万元

1.1.2 公用经费匮乏,危及学校正常运转。公用经费是衡量教育投入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维持学校正常运转、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据估算,一所学校要维持正常教育,公用经费至少应达到生均80~110元。而据调查,被调查学校在2005年以前,公用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基本不做安排,虽然2008年预算内有了公用经费,可是其所占比例平均仅为5.29%,生均公用经费仅为30元。此后几年虽然投入的公用经费比例有所提高,但还是远低于维持正常教育的最低水平。(见表2)

表2 预算内教育经费投入情况

单位:万元

1.2 教学质量不高。由于我国尚未建立独立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因而尚无法全面地评价被调查学校的教育质量,但仅从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以及学生的辍学和转学等方面我们也不难看出其教育质量的高低。

1.2.1 教育教学设施简陋。由于缺乏资金进行必要的教育设施投入,大部分被调查学校没有图书馆,就连基本的自然科学实验设施、体育设施都相当缺乏。在自然科学实验中,由于仪器有限,只能有少数学生动手操作,而大多数学生只能当作看客与听客。虽然部分被调查学校配有多媒体设备,但教师从来不用多媒体教学,学生也只有在上计算机课时才能接触到计算机。

1.2.2 学生流失异常严重。据对被调查学校学生流失情况的跟踪调查,即连续调查被调查学校同一届学生3年的在校生记录来看。2007年,被调查学校平均招收的学生为480人,到第二学年初为400人,到第三学年初为305人,而到毕业时,平均仅有260人,就是说3年内平均共流失了220人,占入学学生的比例为45.9%(见表3)。学生流失造成被调查学校的发展规模在不断缩水。(见表4)

表3 学生平均流失情况调查表

(此处,学生流失包括了学生转学与辍学)

表4 平均发展规模

不仅新生的入学人数在逐年下降,而且到高年级后流失、辍学的现象也很严重。尤其是2007年以来,每到寒暑假期,都会有大量学生流失。

1.3 师资力量薄弱。

1.3.1 教师缺编现象突出。随着城市的发展步伐加快,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师大量涌入城里,教师紧缺,被调查学校的师资普遍存在缺编现象,在学科配制上不够合理。如图1所示,从对350名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语文、数学、英语等所谓的主科教师相对充足,而其它学科教师相对缺乏。虽然学校开设有计算机课程,却没有专职教师任教,致使该课程无法按照课程标准正常教学。

图1 各学科师资分布情况

1.3.2 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近几年,政府加大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硬件的投入。这些学校硬件和市区相差无几,但学生择校现象仍然不能杜绝。事实上,择校就是择名校、择名师。而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缺少的就是真正能在本校对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起示范引导作用的名师。例如开封郊区一所中学,学校精心培养出来的8名骨干教师,2010年暑假就有7人被调入市重点学校。骨干教师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发展急需名师引领。

1.3.3 在岗教师学历偏低。随着骨干教师逐渐向市区学校中流失,被调查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不断下滑。如图2和图3所示,从对350名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教师学历达标率低。52.9%的教师第一学历为中专或以下,47.1%为大专,没有普通本科毕业的教师。虽然现学历中61.8%达到本科,仅有5.9%为中专或以下,可是82.4%的教师是通过自考或函授的方式获得现学历的。在我国当前的教育体制下,这两种培养方式并不是十分理想。

图2 第一学历情况 图3 现学历情况

篇8

(二)缺乏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

由于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学科,没有专业的人才,心理健康教师大多是由教辅人员或老师兼任,他们一是在本学科教学经验不丰富,二是没有新知识、新理念,不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不能与学生打成一片,对症下药,形成共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心理健康教师责无旁贷,班主任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的所作所为班主任是最有发言权的,那么班主任老师如何发现学生的心理疾病、如何判断学生有心理疾病,在农村学校中具备这样素质的班主任教师还是不多见的。

(三)教师家长、学校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学生心理障碍

据调查农村大部分学生流失,并非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最终导致对家长产生不理解的情绪。厌学只是作为一种现象外在的表现出来。个别学生因压力过大,而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有的学生专门与老师作对,不服教导,这些表现都是心理出现种种问题。而教师对这些现象不了解,甚至轻率地给学生下评语、扣帽子、做结论,甚至认为学生品质有问题,学生及家长对此事实上也缺乏清醒的认识,学生自暴自弃;家长们漠不关心,久而久之,便生成了品学不优的学生。因此,一定要呼吁全社会要大兴心理健康教育之风,让全社会都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四)心理健康教育资金投入不足

错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医、德育工作混在一起等现象在农村中小学普遍存在,因此,在资金投入上没有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的资金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

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许多农村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相比城市中小学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承受的升学压力更大,许多家庭以让孩子考上大学、走出农村作为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教育行政部门也把升学率看成是衡量学校好坏的唯一标准,因此,他们具有更加强烈的应试教育动机和思维倾向。

在这种动机和思维倾向的支配,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一项尴尬的工作,他们经常把心理健康教育挂在嘴上、写在墙上,但就是不落实到行动上。另外,由于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陈旧,心理学知识储备太少,因此严重制约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普及,也严重影响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障碍。

三、如何开展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原教育部长陈至立指出:“更新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先导。”这要求我们要树立全新的心理素质教育观念,以适应新世纪高素质人才发展的需要。

多年的教育发展及教学实践证明:在农村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农村中小学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三)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篇9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篇10

(二)户籍制度的缺陷

目前,我国的户籍制度导致城乡居民身份存在很大差异,农民工要将子女留在城市接受教育需要花费更多财力,这种城市、农村户口上的不公平待遇,让农民工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学校。

(三)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由于监护人自身经济条件和文化素质等因素的局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很多盲区。目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大多是隔代教育,监护人多为祖父母。祖父母一般对孩子过于溺爱,缺乏必要的心灵沟通和社会道德教育。加上农村思想观念落后,很多农村家庭错误地认为学习无用,只有打工才能挣钱。同时,农村的教育质量较低,毕业后学生失业率较高,这也是导致家长不愿子女接受继续教育的原因。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推动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逐渐消除城乡原有的二元结构,推动新农村建设和发展,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方法。政府要建立促进农村发展的长效机制,实现城乡经济统一发展。政府要从相应政策及资金投入等方面,积极推动农村贫困地区自身的经济发展,投入更多资金支持农村义务教育,保证农村劳动力能够在附近区域就业,逐渐缩小城乡经济差距,最终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二)改革户籍制度

通过对传统户籍制度的不断改革,逐渐消除城乡存在的隔离制度,有效保证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相关政府部门还要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各种优惠政策,落实配套措施,为农民工提供法律保证,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同时,相关部门要加大对接受农民工子女的监督工作,实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确保相关政策和制度真正落实,避免城市对农村子女存在歧视以及各种乱收费现象。

(三)重视家庭教育

要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家庭教育。首先,村委会要重视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对留守儿童具体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组织探访,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与各种活动,给与其更多关爱。其次,提倡留守儿童的父母履行监护职责,让其清楚自己需要承担的教育责任和义务,鼓励他们与子女长期保持沟通、联系和交流。另外,在信息技术逐渐发展的时代,还可利用各种媒体、电视、网络等形式,宣传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以及有效措施,推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逐渐完善。

(四)注重对监护人的指导

政府等相关部门应该更加注重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正确指导,增强家庭教育的实施力度。由于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下长辈履行对儿童的监护责任,监护人具有的文化素质直接影响儿童身心发展。因此,组织监护人的指导及培训工作十分必要。只有监护人掌握正确的教育方式,才能真正发挥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

(五)重视学校教育

学校应开展一系列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设置相应的心理教育课程,组织多种形式的校园活动,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其健康成长。教师应更多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和成长情况,对他们进行家访,了解其具体情况。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缺乏家庭关怀,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所以教师不仅要成为儿童教育的引导者,更应该像亲人一样,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及时解决其心理问题。

篇11

上文详细分析了当前农村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接下来就来探讨这些问题形成的原因。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这其中既有教师专业素质不过关、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又有体育经费严重不足等因素。具体而言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是造成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是就农村中学而言应试教育仍然占据着主导位置。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必然会导致体育课程不受重视。体育课程本身受到排挤乃至于名存实亡。当前的农村中学中虽然安排了两节体育课,但是体育课程本身却无法得到根本保证。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严重不足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现象。指令性教学,教学目的太过抽象。当前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基本上是属于一种指令性教学,指令性教学不利于调动体育教师以及农村中学的积极性。国家体育教学大纲虽然规定了教学基本目的,但是规定太过抽象,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多大的教学指导意义,抽象的教学目标必然会导致教师难以把握体育教学重点,这最终会影响到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的效果。这是我们在今后工作过程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农村基础条件薄弱。“由于基础教育投资地区差异比较大,我国教师待遇地区差别也很突”[2]出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学过程中基础设施薄弱的现象。体育教学物质条件太差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教学效果。当前农村中学的体育教学经费严重不足。体育器材也十分匮乏。农村中学的体育器材大多是乒乓球和篮球,其余器材非常缺乏。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班级中有的学生受过体育教学,而有的同学没有经过专门的体育教育。学生素质的差异给体育教学增加了难度。这也是导致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

3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于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体育教师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科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在教学中应该努力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予以解决。转变观念,要跳出体育看体育。体育教学对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推动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农村中学校领导以及广大师生必须要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不应再以应试教育的老方法来衡量学生。要注重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在今后教学中要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规章制度的建设。要真正使得农村体育教学逐步科学化、规范化。在今后工作中要改变广大师生那种体育课程可有可无的错误观念。要保证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在今后教学中学校应该从两个方面来逐步改善体育教学现状。一方面是要更加注重教学个性化。体育教师应该实现特色、个性化教学。要围绕着学生自身特点,敢于突破教材,实现创造性教学。例如在篮球训练中,可以针对学生喜欢看比赛的心理来讲解篮球的发展史。体育教学的关键是要深刻把握体育教学规律,遵循教学规律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措施。另外一方面就是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过程。体育教学是一个专业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更应该注重过程,注重细节。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应该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制订出专业的体育教学计划大纲,根据教学计划来进行专业的教学。体育课程的安排应该每周要不少于两节,可以鼓励年轻教师来进行体育教学,这对于提升体育课程的获利,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是有利的。加强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必然措施。当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不理想,在今后教学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所谓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主要指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结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来进行培训。学校可以利用暑假或者是业余时间来函授办班,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移动媒体等新技术来进行有针对性地培训,体育教师要开阔自己的视野。在教学中应该大胆创新。公正评价,科学管理。当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合理。在今后教学中要大胆革新教学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评价,要从过去的注重结果的评价转向注重过程的评价,从注重单一指标的评价转向注重多元指标的评价。在今后教学过程中要真正认识到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对于教师的评价则要从多方面来予以考察。所谓科学管理主要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管理人员要通过各种措施来调动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在今后管理中要积极推行绩效管理制度,要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通过提升物质待遇,精神奖励等多种措施不断提升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体育教师的主动性的提升是提升农村中学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在工作中应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篇12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篇13

(二)留守初中生缺少学习辅导

父母的外出务工,不仅使留守初中生少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守初中生来说,父母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初中生失去了很好的辅导机会,对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三)留守初中生的学习监督状况不佳

留守初中生父母外出后,部分留守初中生学习态度变差,学习兴趣减弱,家庭学习辅导与监督的不力,导致留守初中生学习效率降低,学习效果欠佳,学业成绩下降。留守初中生学业上出现的这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策略予以解决,必将影响留守初中生的健康成长。所以,留守初中生的学业问题已经上升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一)加大经费投入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基点

政府保障与完善义务教育投入机制是解决留守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基点,继续加大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财政投入,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应从“以县为主”转变“以国为主”,加强中央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的宏观调控,使农村义务教育从“非均衡发展”到“统筹协调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现已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阶段。从农村开始实行义务教育免费,正是补偿政策的最好体现。从2005 年开始,免除国家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的书本费、杂费,并补助困难寄宿生生活费;到2007 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使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上学读书,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在政府加大经费投入的同时,还应该合理均衡配置课程资源,特别是优质课程资源。当教育成为一个最基本的社会现象时,接受教育成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生活方式存在时,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课程资源也就成为政府最起码的义务和责任。

(二)完善家庭教育功能

首先,应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意识,让家长认识到过于追求经济利益,从长远来看是不利于整个家庭发展的,是以孩子的美好前途为代价的。应鼓励一人外出,留一人在家照看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尽量保持家庭教育的存在和完整(事实上有相当部分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尚可,至少父母一方可以留在家中)。其次,要明确监护权中的教育职责,提高父母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感。对被监护人进行教育是监护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父母应以儿童利益优先,以儿童能健康成长优先,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三)教师应深入留守儿童家庭,掌握具体状况

留守儿童之所以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主要是因为其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的教育和亲情功能不健全,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接受教育、实现自身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学校首先要做的便是了解具体情况,掌握本校、本班学生的构成情况,留守儿童的多少,留守儿童的学习状态和精神风貌等等。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深入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和实地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家庭经济和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在此基础上,为每一个留守儿童建立详尽的个人档案,以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四)关注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但对于留守儿童来讲,由于家庭中缺乏父母的关爱,隔辈教育的种种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身心的正常发育,造成许多儿童的心理障碍,这种现象应该成为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家庭经济状况比较好,但却自私任性、蛮横霸道、难以承受挫折、心理稳定性较差的留守儿童,应积极引导,严加管束,与监护人配合,“全方位关心照顾孩子,要让他们融入大班级集体中,减少其心灵的孤独和寂寞,使其保持活泼开朗的学习和生活心态”。而对于经济状况较差,感情脆弱、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的留守儿童,应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刻苦学习,以开放的心态接纳自我、接纳他人,创造条件增进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留守儿童与监护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改变留守儿童封闭忧郁的心理状态。

三、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涉及到家庭结构、社会发展、社会制度、人口素质等一系列理论问题,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和研究。从现实上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稳定与发展,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本文以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根据当今时代社会变迁与城市化的背景下形成的较为普遍的特殊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研究其产生的时代背景、现状、及对其应采取的教育对策,以期引起农村青年流动人口这一特殊群体对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与社会有关方面对留守儿童的共同关注。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外出务工将增多,留守家庭模式必将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留守儿童问题也必将延续。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把焦点聚集在广大的农村,聚集在农村基础教育上,以人文关怀之真心,以教育者的责任感,来研究和讨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并提出有效的策略,有着广阔的研究背景和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