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生心理教育论文

篇1

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向成熟过渡时期,在心理素质上表现出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相互交织共存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心理特征往往表现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注意力不够集中,理解力不强等,需要体育教师开动脑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和障碍进行分析和研究。

对小学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探讨上,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健康观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两个方面探讨。健康观教育方面,就是在体育教学中遵循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教学对学生修养身心的重要作用进行拓展,使学生掌握现代健康观。心理素质教育方面,就是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借助发现小学生在体育锻炼时的表现出的各种运动心理反应和表现,运用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心理品质、情绪情感、自我认知、个性心理、心理适应等内容的心理教育,指导并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心理困扰,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理素质。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与其他小学课程相比,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义重大。首先,与日常其他课程比较,体育教学在内容和形式完全不同,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均需要具有自制、勇敢、坚持等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种情感体验。其次,由于体育教育多为竞争性、集体性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对个人会有一个比较切近于实际的自我认识,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校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第三,体育教学中,学生们随着教学活动中直接或间接地沟通交流,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获得较高的安全感,并树立起自信心,促进学生人际关系能力的提升和改善,同时,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服从教师、团结伙伴,努力控制和约束自己等,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社会公约意识,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团体精神。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游泳运动和其它小学体育运动项目相比,游泳教学活动是在水的特殊环境下进行的。小学生由于对水的物理特性缺乏感知和体验,不了解克服水的压力、浮力和阻力等不利因素影响,因此到一定深度水中进行游泳学习时就会出现呼吸困难、站立不稳,进而甚至引起喝水和溺水等问题,并由此而导致怕水、厌水等心理障碍的产生,影响了游泳基础教学的深入开展。结合多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导致小学生在游泳学习中心理问题的产生主要有游泳自身因素、学生自身因素和体育教师因素三个方面。

(一)游泳自身原因

由于游泳项目是在水中进行,人在水中运动时,正常的运动习惯明显不适应,例如运动方式,呼吸方式等,加之这些运动方式和呼吸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这些客观因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恐惧。在运动方式方面,游泳改变了人的正常的运动习惯,在游泳运动中,身体是在水平状态下进行运动,完全颠覆了人们直立运动的习惯,这种水平运动失去了地面支撑作用,而是依靠浮力等进行运动,给初学者造成向水中沉的感觉,进而产生恐惧的心理。在呼吸习惯方面,游泳时的呼吸是在动作配合下进行的,嘴在水面上吸气,用嘴和鼻在水中呼气,呼吸运动比陆地上复杂许多,改变了人的正常的呼吸习惯,初学者一般掌握不好吸换气的时机,造成了呼吸困难,产生畏惧心理。部分学生有过呛水、溺水经历,对呛水带来的的剧烈咳嗽痛苦和溺水带来的不安全心理反应,对水产生恐惧心理,惧怕游泳,或者在学习中出现错误动作。

(二)学生自身原因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生理和心理上尚不成熟,在这一时期小学生往往表现出依赖性强的心理特征。大部分初学游泳的学生,遇到自己不熟悉的运动项目,尤其是游泳这种带有一定风险性的运动,往往不能积极的面对,勇于克服,是采取消极和逃避困难的态度,意志品质差,胆小畏缩。在怕水心理原因上,怕水心理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亲身体验过呛水、喝水和溺水,感受到了水对自己身体安全的威胁,间接原因是看见或者听说过游泳事故对人的伤害,因此产生怕水的负面效应心理问题。在厌水心理原因上,一方面,在游泳课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专业课是本行,游泳成绩并不重要,成绩及格就行,进而对游泳课产生厌烦情绪,另一方面,游泳课中,学习环境相对于其他体育项目较差,如气温低、水温低、水质差等,都可部分学生对游泳课产生心理抵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成为学习好游泳课的一道心理障碍。

(三)体育教师原因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部分体育老师在教学中,态度上较为严肃,导致学生对老师不敢接触,学生对老师怀有恐惧心理,师生之间有距离感,影响了学生深入学习游泳课程。另有一些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对教学方法研究不够深入,方式方法上简单粗放化,一次游泳课,学生不仅要消耗巨大的生理能量,也消耗了巨大的心理能量,如果教师教学方法简单、语言生硬、教学缺乏循序渐进,动作不规范、水中保护不够等,学生往往会对如何学好游泳课产生恐惧心理,影响教学效果与质量。

三、对如何消除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的策略思考

(一)引导学生树立现代健康观

身体健康是人进行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无论智商有多高,身体素质不好,也难以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肩负起更多的社会责任。针对这一点,小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现代健康观。引导并帮助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既是高智能的社会,又是竞争激烈的社会,在个人素质培养上,不仅要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更需要有强壮的体魄,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这就要求当今的学生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游泳课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形成坚强、勇敢、自信的良好心理素质,为学生将来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基础。只要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学生就会明确学习游泳的目的,产生对学习游泳的兴趣,进而自觉地努力克服困难,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二)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和培养

在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方面,体育教师在游泳教学中,针对学生怕水、厌水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传授运动心理学知识,结合游泳项目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帮助学生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例如,当练习吸换气时,部分学生出现畏难情绪,表现灰心畏缩时,体育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并教授学生使用心理自我暗示法,默念:“不能灰心,坚持就是胜利”,通过心理素质训练的开展,帮助学生克服并跨越心理障碍。在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上,小学体育教师应重点加强对学生意志品质培养,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上游泳课时学生主要是恐惧水,担心呛水,喝水,不敢下水去熟悉水性。体育教师针对学生这种恐惧心理,有应积极教育学生要树立勇敢、顽强、必胜的信念和信心,帮助学生克服恐惧,逐渐消除紧张和恐惧情绪。

(三)完善体育游泳教学的方式方法

篇2

消极型:练习中缺乏信心,总觉得不如他人,故往往造成精神不集中,对批评或表扬漠不关心,练习时总想蒙混过关。

糊涂型:练习中缺乏清醒认识,易受他人影响,只是机械地模仿动作,心不在焉,有意无意地随众练习。

保守型:练习中缺乏激情,能遵守练习的要求,服从老师的指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保守中求稳为荣,竞争心理不强,不愿过多显示自己,即使有能力也不愿炫耀,同样阻碍了正常体育训练。

小心型:练习中紧张、拘谨,怕当众出丑因而练习时特别小心,生怕受伤。但他们追求练习成功的心理又无法控制,生怕“落后”,只能勉强练习,心理状态不平衡。

懒惰型:练习中怕苦怕累,夏天怕晒,冬天怕冷,总是缩在一旁,能逃避的就逃避。他们在家中多是娇生惯养,养成四肢不勤,懒于活动的习惯。

以上五种存在于小学生体育课当中的心理阴影是十分常见的。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要使所有小学生能达到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就一定要帮助他们克服运动心理阴影。而要克服这些心理阴影,就必须从了解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入手。

二、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小学生的生理特征: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在这段时期,他们的身体组织器官正处于生长发育的突增期。骨骼在急速生长,手、脚,特别脚骨长得最快,胸骨横径在加宽,女孩子的胯骨也在增大。肌肉随着骨骼的变化而发达起来。心肺迅速增大,特别是心肺容积和血管容积、以及肺活量,都较出生时增长了近一倍。由于心肺容积增大,使他们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较为激烈的体育活动,但是,与成年人相比,他们的骨骼、肌肉成长尚未健全,心肌收缩力量较弱,心脏的神经调节机能还不够完善。总的来说,从生理机质上看,他们与成年人相比仍有明显的差异,这是在教学过程中应十分注意的。

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小学生的心理素质正处于发育向成熟过渡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具有半少年半儿童的心理特征,既具有相当的独立性,又不乏对成人的依赖性,既开始产生一定的自觉性,又在不自觉中仍时时表露其幼稚性。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这几者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小学生独特的心理特点,思想还不稳定、不成熟,所以,虽然模仿力极强,但是学得快,忘得也快。总之,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不强,易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干扰等等。体育课多为户外的活动课,若不能把握小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就往往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正确地把握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是帮助他们克服和消除运动心理阴影的重要前提,因为从体育锻炼的心理素质要求来看,开朗活泼、勇敢参与、积极进取,才是一个成长良好的人所应具有的,任何的消极、被动都无利于人的正常身心发育。小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人格、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体育运动对于他们的成长无疑是极端重要的。另外,从人体生理学和运动生理学的角度来看:机体的活动本身就是一种生理需要,活动具有生物学的涵义。所谓“生命在于运动”,没有运动也就没有生命。然而体育运动心理是受着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的,特别是来自于家庭、社会,以及人自身的一些消极势力,是足以在未成年的小学生当中造成不同程度的运动心理阴影的。我们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任务就在于帮助他们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到体育运动中,以培养其良好的身体素质,培养其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心理素质,以达到“增强体质,陶冶精神”的最终目标,为21世纪的中华民族培养出体格强健、心理素质过硬的一代新人。

三、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

围绕学生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心理阴影的问题,首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有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能视此为小问题,或个别现象,而不加以重视解决,更不能对存在心理阴影的学生采取简单、粗暴的公开批评,因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非但阴影无法消除,反而会有扩散之危险。

如何行之有效地帮助这部分学生消除运动心理阴影呢?本人认为,既要点面结合地抓,又要因人而异地教;既须深入细致地进行心理疏导,又须正确无误地给予技术指导。

所谓点面结合地抓,那就是要让学生普遍地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教师每学期都应坚持上一两节,甚至更多一些理论课,从道理上向学生们宣讲体育锻炼对于身体发育、智力发展、性格形成、精神陶冶等方面的意义;讲世界体育的发展;讲今天我国体育的伟大成就等等,以此激励广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另外,在每堂新授课也不妨结合体育界的新人新事,向学生灌输体育知识。例如,上短跑课可以讲讲美国的刘易斯,上长跑课也提提中国的“马家军”,让学生们在心中树起榜样,激励他们克服消极因素,积极投身体育运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还应努力营造一种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的气氛。小学生毕竟还是小学生,只有让他们“乐学”——乐于学,也快乐地学,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有针对性地结合游戏开展饶有趣味的体育活动,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消除心理阴影,积极投身于热烈的大集体中。

然而,只是面上的工作还不足以消除部分学生的运动心理阴影,作为教师一定要深入具体到每个具有心理阴影的学生身边,了解造成他们运动心理阴影的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加以心理疏导。例如,对于保守型的学生,要根据具体学生的实际情况,激发他在体育方面的上进心,指出他在能力上的优势,并时时根据他的实际承受能力,给他提出新要求、新任务,也不妨在需要学生演示动作时找他出来,客观上给他显示自己的机会,并多给他赞扬,刺激他的荣誉感和上进心。

篇3

一、认清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中学生正是处在由儿童期向少年期过渡的一个阶段,他们正处在半成熟、半幼稚、半懂事半不懂事的时期,因此他们具有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这个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大变化的转折期,在整个心理发展上占有特殊的重要位置。作为这特殊阶段的反应,他们的心理活动表现出既丰富又矛盾的特征,主要有如下三点:

1.1心理品质发展不平衡

中学生自尊心很强,但自制力等意志和毅力相对较弱,在生活中一帆风顺和得意时,常有明显的优越感和盲目自信,若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又易转向反面,产生自卑感甚至悲观失望等消极心理反应。

1.2情绪和情感不平衡

中学生情感丰富而复杂,情绪变化急剧而强烈,常常动荡不定,为一点小事可显得非常激动,热情,却有时又会转向反面陷入极端的苦恼悲观的情感状态而泄气、绝望。故有人把青少年这个阶段说成是“疾风怒涛”时期。

1.3自我意识、自我实现的观念与认识能力的差异

中学生自我意识增强、思维活跃,尤其处在信息,大量的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中学生,有真善美的,也有假恶丑的,但由于中学生认识能力跟不上,对各种信息不能过滤,就可能成为一种因素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有害的。如果注意加以引导培养,就能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锻炼他们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是非观念。

二、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2.1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

正如教师是学生的第二父母,学校就成了中学生的第二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因此,优雅、洁净、舒适、文明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学校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的活动。例如: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经典名著,写读书笔记,制作精美书签,办读书海报等一系列活动。校园里书画长廊、名人警句、校风校训以及各种宣传橱窗都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理性的思考。再加上校园里鲜花绿叶的点缀,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无不会给学生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使学生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2创设育人情景,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

目前,中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而人的心理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受良好心理素质的支配,同时,良好行为习惯又可内化为一定的心理素质。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单纯口头上的说教,更应该创设各种情境,在情境中促使学生自我体验、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一定的心理素质。例如,学校可以在校园内各个角落安放环保型的果皮箱,花坛内竖起木板并且写上“请爱护我们吧!”等恳请的话语,这样学生看了,就不再忍心乱扔果皮纸屑、随意践踏草坪了。

2.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如学科教学之中,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不管什么学科的教学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来看,都是对学生心理的发展施加影响的过程,在教学中注意挖掘和组织好对学生产生重要影响的学习内容,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这就会使学科教学过程中受到事半功倍的心理教育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你面对的是儿童的及易受到伤害的、及其脆弱的心灵,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可见,学科教学中心理教育的成功与否,关键还在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心理融合程度。因此,教师应和谐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把他们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另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教学,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尽可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使他们的心理素质通过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得到训练与提高。

三、总结语

总之,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让我们教师共同运用心理健康教育这把科学的钥匙去开启青少年的天赋之门,教给他们修身养性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最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篇4

(二)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引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目前的一个状况是,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从业者都十分头疼对于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状况的把握和引导,更谈不上与学生认知、心理思维进行同步交接或者提前预防了。伴随互联网的发展、新兴媒体的出现、管理的日趋专业化与从业管理者素质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深度、广度、力度进一步加深,但是作为被管理的学生群体在反感度、消极认知上亦有相当程度的提升。这样的状况和现象的出现使得学生教育管理者的工作面临严峻的新境况,如果这种态势不及时扭转将会产生长远不良影响。如何切实将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引入学生管理教育工作迫在眉睫。众所周知,高校的教育管理宗旨即“自立、自强”,而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的导入是与此相契合的。应该来说,心理教育机制对于学生自主、独立开展学生生活、学习、工作以及教育管理工作是大有裨益的。结合中国应试教育的传统,学生从幼儿园至高中从没有真正实现和落实自我教育和管理的功效,基本上都交给了老师和家长进行包办。这种一以贯之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到极大打压,他们自认为自己只要学好习,其他的方面自然会很顺利,其实不然,这样从侧面使其养成了定性的依赖感和没有主见。在其一进入高校这种自由放任的学习环境中,他们便会惊慌失措,不知道怎么处理自我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状况以及身边的人际关系,更别说自我心态的调整与生涯的规划。面对这种情形,高校的学生教育与管理部门需要切实发挥功效,要进入学生思想、心灵的深处,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只有懂得学生的需要和困惑才能对症下药,为外部的行为和打算做好积淀。心理教育机制的导入会在无形中指导、缓解学生的焦虑与迷惑,对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积极的效用。应该说心理教育机制的嵌入,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出现柳暗花明的境况。因为,传统的固定化、模块化、灌输化的教育机制较为僵化、形式化,而决定个体之种种行为的终极因素是个体的心理认知和决策。所以,使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和路径成熟化、体系化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作思路。应该来说,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机制的深入导入是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

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心理教育的路径与举措

多数高校在学生工作部门都设置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科室,他们一般是由专门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的老师从业,而且具备长期的一线经验,对于各种类型心理问题的学生有过接触,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有着相对独到和特质的解决模式和路径。在心理学中有很多的疗法和治疗机制,而具体到学校结合大学生的年龄阅历实际境况,可采取的疗法和教育机制有认知学派的相关理论、行为学派的相关理论、人本主义学派的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大多是健康的、正向的、充满活力和希望的,能够给学生带来正能量和希冀。综合采取这些理论所对口的疗法和引入教育机制,能够激发大学生健康向上、追寻梦想的潜能,能够使其积极面对人生,对生活充满向往和期望,加强挫折承受能力。而在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相关心理疏导机制的引入,能够产生丰富和积极的内在驱动力,使学生与环境在自主接触过程中形成有机的互动,再配合相关思想政治教育便会达到良好的效用,能够真正实现学生自理、自强的大学培养理念。同时对于学生管理工作摆脱过去生搬硬套、僵化、灌输模式的刻板形象有着积极的作用,更可以提供新型的学生培养教育模式,提高学生工作的水准。心理教育机制引导的最为有效和明显的方法即是心理健康冲突矛盾分析法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引入。虽然上文已经提及到很多心理学流派和发展脉络,并且现实中有相当多的已采用路径如:辩证法分析法、行为疗法等,但是行为归因于思维和心理、心理问题归因于矛盾冲突无法化解,因此从此路径切入对于学生管理工作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提升有着更为深刻和显著的意义。在心理学的理论看来,内心看待事物角度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心理问题的显现。当个体在面对纷纷对立、相异和相排斥的现象,并产生相关的心理映射时,从内心感知而得到矛盾的结论,这样心理问题会伴随而至。具体到学生的心理和思想而言,学生在应试教育下看待学习往往当成唯一的目的和结果,认为学习不好,其余的一切都发展不好,将高中以来的惯性思维带到大学中去。而实则不然,在大学是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地方,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示自我的特质和发展特长,只要自我有相对突出的地方就是成功和优秀的。但是好多同学不能够迈过这道坎,在取得的成绩不甚理想时就心灰意冷,对未来充满不确定和失落感,导致一些心理问题。这可以通过心理矛盾冲突的方法进行分析:学习仅仅是一个过程,是实现人生目标的一个路径和手段,但他并不是唯一的和确定的,这样想的话,可以将学习当做一个过程、一次经历,一种乐趣,不要将其放在遥不可及或者十分高远的地位。从源流上解决学生态度和认知的状况,关键是要理顺其矛盾冲突的认知,让其觉得不是纯粹为了学习而学习,要使其在学习中感到相对的快乐和满足,把它当做自我实现个体价值的路径,主动的提升他学习的能动性和积极感、效用感。用矛盾冲突法同样可以分析学生自卑的问题,在进入大学之后,因为大家来自五湖四海,家庭境况各异,不同个体的认知、教育、视野水平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比较而产生差距,因差距而产生自卑感。个体原本的优越资本经比较后的丧失,会使个体的自卑感强化和放大。面对自卑感,自我心理是矛盾的,可能认为一件事或者一个学生工作自己能力与别人有差距,无法胜任或者无法做好,这个冲突的心理是可以分析的,那就是没有经过尝试和经历而下结论是唐突的,即使经过经历和尝试之后,也只能说明在特定的阶段或者某一方面自己有所欠缺,但不是可以完全否定自我的综合能力和个人发展。所以这时,学校教育管理部门的相关从业者就可以先行肯定学生个人的自我成绩和价值发展;同时交代他们要辩证、全面的看待问题、他人的能力以及个体的发展,要经得起考验和挫折的磨砺。

篇5

近年来,重庆市高校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普遍开设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心理卫生、心理咨询辅导以及情绪心理学、人格心理学等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而且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增进学生自我认识、加强学生情绪管理、改善学生人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询机构

为了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校园适应环境,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重庆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询类的组织机构,成为深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3.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

高校通过创办心理热线与广播节目,向全校师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由专职心理学教师解答学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义的心理问题,使许多内向、自卑、不善于面对面表达的学生从中受益。

4.兴办心理素质教育网站

许多高校充分利用网络便利、隐秘以及快捷的优势,通过兴办符合大学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开展师生网上咨询和互动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有效促进了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质教育的社团组织

为了使心理素质教育得到全面推广,许多高校成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通过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比赛、心语讲座、放映心理学电影以及进行团体心理咨询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的活动,向大学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养学生应对和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良性发展。

6.实现心理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化

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以及服务工作,许多高校运用心理学专业软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建档,并定期进行心理健康测评,以期系统了解学生心理状况。新时期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也从单一的课程教育模式转化为具有“点、线、面”全面教育特点的“校—院—班”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结构。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我国高校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发展比较晚,且过程曲折,改革开放以后,心理学在我国才开始进入初步发展时期。当前,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及高校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学生心理疾病的咨询与治疗上,对学生心理素质提高以及学生心理问题预防不够重视,存在深入研究不够、投入经费不足、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等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

2.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已经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还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公共选修课,没有统一科学的课程评估标准,任课教师缺少学科背景和专业能力,课程教学效果较差,课程建设和管理缺位,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询机构建设不完善,心理咨询老师专业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涉及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尽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从事心理咨询的人员绝大多数由辅导员兼任,专业化程度低,具有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人员少,这极大地影响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顺利进行。

4.应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缺乏有效性,轻事前预防,重事后检讨

当前,我国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最为紧迫的问题是大学生因为情感、升学、工作等压力,自杀及心理犯罪事件频发。目前多数高校仅仅以开展心理素质课程学习、开设心理咨询中心等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但却无法做出实效性检验、无法保证学生的主动参与、轻视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从而使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1.教育观念落后

第一,社会教育。长期以来,社会发展在需要高知识、高技术人才的同时,忽视了人才的心理素质培养。社会在选择人才的时候,重视重点院校或者重点学科的毕业生,认为学习好的学生能对社会做出更大贡献,导致很多学生重视社会需求,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大都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重要标准,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财力都有重大投入,奖励措施无不从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考察,很少以学生的心理素质优劣为考察标准,“重文化,轻心理”的现象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从遵循“学而优则仕”到“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以成功人士作为孩子的学习对象,特别是有些专制的家长除了让孩子学习应有的文化知识外,摒弃了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在心理素质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无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个人教育。用人单位大都以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招聘人才,为了赢取学校和家庭的赞誉,为了毕业能找到好工作,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得不十分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发展,以至于部分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由于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问题频发。

2.体制机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体制。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一般被纳入学生工作管理体系,由学生工作处统一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及管理。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种教育管理体制以省时省力适应大学生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带来的学生心理状况的巨大变化,这种突出管理职能的体制无法对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有效推进,已经不能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第二,人才培养机制。高校的人才培养计划中都会或多或少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但差异性明显、实效性缺乏。文科类高校多,理工类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课程开设,轻实践培训;重教学计划完成,轻教育效果评估。第三,考核机制。高校在进行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课程教育以及课外咨询,想通过课程学习等达到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却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这里不仅指课程结束后的课程考试,而且还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考核。

3.保障条件缺乏

第一,专业支撑。与文科类高校特别是师范类高校利用心理学、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优势相比,许多理工类院校缺乏与心理素质教育有关的学科条件支撑,仅仅以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咨询中心等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较文科类院校,氛围明显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关培训学习。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缺乏相关实践培训,不仅受教育学生缺少实际的心理训练,教师也没有定期开展心理知识的学习和培训,比专业课教师的培训机会要少得多,在应对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上往往失去了先机。第三,心理素质教育整体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缺乏有机联系和相互支持,难以发挥素质教育的整体效果。心理素质教育只是作为大学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就业压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识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质教育划入边缘教育范围。缺乏对心理素质教育进行有系统、有意识、有针对性的研究,应对学生心理问题采取临时补救方式,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影响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对策建议

1.切实发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指导作用,提高对心理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紧扣素质教育目标,明晰心理素质培养内涵,切实把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来。必须重视体制机制建设,加大经费、人员、设施等基础建设的投入,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和服务中,推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质教育教学制度,加强教学基本条件和基本环节建设

首先,必须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加强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使大学生能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其次,要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心理咨询必须是有相关学科背景和相关认证资格的教师来承担,并定期进行专业化、系统化培训,加大政策倾斜和经费投入。再次,要进一步促进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规范化并提高教学质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估机制。最后,要积极发挥心理咨询的作用。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恋爱、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独生子女、理工科、边远农村以及单亲家庭的学生的心理干预,切实帮助广大学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们认识自我和完善自我。

3.积极拓展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促进心理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不能单靠咨询辅导,也不能单靠课程教学,应当积极探索、拓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素质教育整体发展。特别要通过心理素质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现人才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而心理素质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基础。

篇6

    世界卫生组织把人的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精神病学者麦灵格是这样定义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于环境及相互间具有高效率及快乐的适应情况,不只是要有高效率,也不只要能有满足之感,或是愉快地接受生活的规范,而是需要三者俱备。心理健康的人应能保持平静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于社会环境的行为和愉快的气质。”也就是说,具有良好的心理状态的社会适应能力,乃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这也表明只讲生理卫生是不够的,对学生还必须注意心理卫生。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拥有健康的心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苏霍姆林斯基说:“最完备的社会教育是学校—家庭教育。”在影响孩子成长的各种因素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两个,整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对孩子的健康发展非常必要,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校教育更加突出重要。为此,教师学习和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尤为关键。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常言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最初也是最好的老师”。孩子出生后,首先接触并受其影响的就是家庭环境。在孩子的发展历程中,家庭环境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我们每个人的心理品质都或多或少的烙着家庭的印记。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也对孩子的父母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要求父母应具有健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去感染孩子;其次,要求父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必须严格要求,决不能失信于孩子;此外还要求父母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过于顺从溺爱,也不能过于严厉甚至专制,要有民主的作风。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使孩子形成任性、自私、骄横、烦燥、抑郁的心理,造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一般情况下,家庭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学校教育则是有意识、有计划的。教学着重学生智能的发展,如果忽视了教学心理卫生,学生智能发展不但受到影响,其身心健康也会受到损害,仅就负担过重而言,引起的学生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后者。长期疲劳就会造成学生视力减退、食欲不振、面色苍白、血压升高、失眠、心情忧郁、情绪不安、信心不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严重的还会引起学生精神失常,甚至轻生。学校教育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各科教学及日常管理中去。这就对教师的心理素质和教育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不同的教师所带的学生也存在不小差异,教师正是用自己的一切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首先教师自己要能够面对现实、积极乐观,对前途有信心;具有能够胜任教学工作的认知能力。有独创性,能运用有效合理的方式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和活动能力;有健全的人格,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和谐相处,积极态度(如尊敬、羡慕、信任、赞美等)多于消极态度(如畏惧、怀疑、憎恶、嫉妒等)。教师的心理常态应是不卑不亢,不愠不哀,宽严适度,既有激情,又很理智。教师无论处于何种状态下,都必须表现出心理状态的稳定性。教师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要大大超过学生,要做“宰相”,豁达大度,心胸宽广,气量宏大,能容人之过,甘当人梯,喜欢学生超过自己。举止大方,态度端庄,不论何时都不忘记为人师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教师要对每位学生的态度保持均衡,不能凭自己的好恶感,偏袒、庇护和鄙视、冷淡学生。遇事冷静,不随便发怒,不以威压人;处事的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能厚 此薄彼,要和每个学生的心理距离应是一致的、等距的。教师自己也要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自我心理的完善。如果学生眼中看到的是一名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的教师,看到他自尊但不自傲、自重但不自夸、自信但不固执,能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向上、尊重自己的事业、尊重他人、言行一致,可以想象他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会怎样。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模仿性很强,这样的教师一定会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所以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我们教师应首先拥有同样健康的心理。教师拥有了健康的心理,还需要良好的教育方式。心理教育的方法很多,象组织活动、典型事例分析、经验交流、谈心、心理问卷测试、观察实验、心理暗示、表扬鼓励等都可以作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低年级的教育方法主要是各种游戏。有入学时的“自我介绍”游戏(我叫某某,我住在某处,我是某校一年级某班学生,我喜欢干什么),内容虽然简单却能帮助孩子学会介绍自己,了解别人,有利于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还有“镜中的我”游戏,通过学生自己照镜子,学会自我观察、自我描绘,进行自我评价;“文明用语”游戏,通过学生的表演,使学生学会日常文明用语,无形中规范了孩子的日常行为;“称赞”游戏,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特长,知道称赞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另外还有互助游戏、性格培养游戏、日常行为习惯游戏及益智游戏等等。使学生通过观看演出、参与演出,进行讨论,从而掌握了良好的心理品质、道德修养、学习方法和学习生活习惯,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确立学习的榜样。

篇7

(1)主体评估指标体系包含主体构成和主体素质两个指标。主体构成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建设情况,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保障,是执行者。包含四个方面,其一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的建设,考察的内容主要是否按照相关文件精神设置专兼职心理咨询队伍,设置的比例是否按照1:3000来执行,评估的组织人员是否满足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需要。其二,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队伍建设,考察的主要是心理健康教育授课教师的职称、年龄、师生比例等内容。其三,学生心理社团组织的建设,指学校时候成立了心理社团,学生社团机构是否健全,社团时候开展了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其四专兼职人员的心理知识培训,考察的是心理咨询人员是否接受持续的接受相关的培训,加强再教育。主体素质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条件,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的功能。主要是指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指授课教师和咨询工作队伍。考察的素质包含政治素质、理论知识、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必须爱国爱校,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2)学生的心理素质评价指标

主要考察学生心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学校在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层面的工作。考察的主要方式可以借助问卷调查和学生座谈来进行,考察过程中注意随机性。

2.环境评估指标。

(1)内在环境评估指标

分值8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建设和管理监督体系。制度建设包含了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选拔、培训以及管理机制的完善情况。管理监督体系主要是指是否定期对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教育工作进行定期考评。主要是考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制度化情况以及决策监督体系是否健全。

(2)外在环境评估指标

分值8分。主要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机构设施以及专项经费提供等指标。宣传指标考察的开展多种渠道、多媒体的宣传活动,包含网站建设、校刊、校报、宣传板以及广播等渠道,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的途径应该多种多样,有自己的宣传阵地。机构设施主要是指有无心理咨询室、监督部门的办公场所、心理咨询档案室和活动场所,以及基本的满足需要的仪器设备、测评设备,这些设备是否能符合标准。经费指标,主要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经费投入情况,经费支持是开展工作的保障和动力。

3.过程评估指标。

(1)计划评估指标

分值5分。主要包含教育的整体规划、计划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计划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计划的全面性。

(2)实施方式评估指标

分值20分。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途径。包含了教学管理、课程设置、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咨询、举办报告情况等5个指标。教学管理考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单位隶属,教研室的设置以及教材的落实情况。课程设置和举办报告指标考察的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和必修情况以及课程的覆盖率能否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主要侧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情况。校园文化活动考察的是学生的第二课堂情况,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否丰富多彩。心理咨询工作指标考察的心理咨询工作人员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的团体咨询、个体咨询以及解决学生问题的实际情况。

4.绩效评估指标

(1)活动成效评价指标

分值8分。主要通过在校生的满意度、往届毕业生的满意度、教职工的满意度及学生家长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价,实行纵向和横向相结合、校内和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纵向评价考察的是不同时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效果,横向考察的是同一时期不同群体产生的效果。

(2)科研和奖励指标

分值7分。主要是指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方面是否有投入及投入绩效,通过科研项目和表彰奖励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估。

(3)安全稳定指标

分值5分。主要是指在一定时间段内,有无发生重大影响稳定的极端事件。包含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的自杀、伤人,以及影响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事件。

二、建立评估指标体系

各个指标所占分值应该达到什么程度才合理,才能引导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投入本职工作,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根据目前的主要工作,对指标内容进行细化。

三、评估注意事项

评估指标体系有效发挥需要考核结果的有效运用,也就是需要考核主体重视、辅导员群体的重视,否则考核就成为一种形式,有了做秀的成分。

1.及时反馈

评价部门不能将考核结果简单进行公布,评价结果应该和结果分析进行结合,避免出现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出现结果的原因、不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工作中类似的情况还会不断出现,甚至出现逆反情况,反而达不到评估的初衷,所以在评价体系中要注重及时反馈。

篇8

2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与表征

有一份调研报告显示,被抽样调查的13.1万大学生,有心理疾病者高达21.13%。有位调研者曾经调查了北京20所高校,结果也表明,本科生中因精神疾病休学的人数占因病休学总人数的37.6%;因精神疾病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6%。造成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诱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其一,环境应激。生活环境、学习条件和方法的变化、同学之间交往的语言隔阂、生活习惯的不同等,对多数学生首次远离家门,离开长期依赖的父母以及其他的亲人、朋友的大学新生构成了挑战,这些变化意味着大学新生将开始独立生活,要自己拿主意,自己动手解决学习、生活以及交际等众多问题。如果不能适应这种环境应激,容易造成有些大学生出现烦躁、焦虑情绪,甚至可能出现擅自离校的冲动行为。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就有这么一位学生,因家庭矛盾难以解决,导致心情烦躁,行为也异常起来,继而发生与同寝室的同学发生矛盾。在这双重矛盾的驱使下,擅自离校达一个星期之久。其二,与自我有关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理想自我”与现实的矛盾。大学生作为同辈人中的佼佼者,青年人所独有的理想特征,决定了很多大学生步入大学殿堂后即开始设计自我完美的未来。然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客观因素会阻碍“理想自我”的实现,可能造成部分大学生企图逃避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甚至出现过激行为攻击社会,部分学生因此而消极颓废、苦闷、不求上进、沉溺于玩乐放纵,甚至有自杀企图等心理健康问题。在我的学生中,也有这样的人,中学期间学习非常优秀,本想到大学来继续中学的辉煌,但到了大学之后由于优秀的学生非常多,自己显得很普通了。于是在几次失败之后,就表现出另一番景象:经常不上课,也不按时完成老师的作业,曾一度消极颓废了一段时间。在我的关注下,改变了她的心态。其三,在人际交往中的有障碍。在大学阶段中,大学生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尝试应酬性人际交往,在试图发展这方面的能力的同时,当自己的交往成功或失败时,经常作出极端性定性评估。部分学生在交往中遭受挫折,或表现为自我否定而陷入苦闷与焦虑,或企图对抗而陷入孤僻的困境,由此产生了心理问题。其四,与性有关的困扰。随着性生理的发育成熟,大学生的性心理问题也日益突出,不健康的性观念和性意识不仅会造成其心理问题,对两往上往往有不健康的目的,当目的不能达到时,常表现出怪异的行为特征,比如同性恋、露阴癖、恋物癖、窥阴癖、易等。及时是正常交往,当恋爱双方发生变故时,也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问题。此外,对重大丧失的不适应等,也是诱发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需要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更好的适应社会,是摆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实践还存在一系列偏差和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3.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和重视不够

虽然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是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认识不清、重视不足的问题。在高校中仍然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视为思想道德问题。并且由于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不到位,使得广大师生对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概念的认识存在着误解,导致大家忌讳去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够重视,投入专项资金严重不足,心理健康中心建设不完善,设施配备不健全,这些都严重影响了高效心理健康工作的发展。

3.2专职工作人员缺乏

目前很多高校仍然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职人员缺乏的现象,整个学校几千学生的教育工作只有一位老师负责,有些学校由德育教师、政工干部、医务人员等兼职担任,缺乏专业性,必将影响工作效果。心理咨询工作很容易受到咨询教师主观因素的影响,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所以还应加强对专职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咨询技术,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

3.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缺乏动态开放性

目前几乎全部高校已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选修或必修课,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健康成长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但是仍有很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普及力度不够,只有少数学生能从中受益。一些学校按照学科知识体系预先对心理健康教育课设置了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严格按照预设的目标、内容进行操作,违反了心理健康教育开放性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不注意对目标的灵活变通,造成教学缺乏针对性,脱离学生实际。课程内容大多按照课本进行传统的备课,表现为传授心理学概念、原理等基本知识,没有针对学生不同阶段出现的主要问题进行教育教学,实际应用性不强。课程实施方面,多采用专业学科式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缺乏互动,不能吸引学生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不同于传统的学科课程,它既有学科课程的性质,也有活动课程的性质。它关注的主要不是学生认知范畴的问题,而是通过认知实现各种心理机能的完善。

4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将会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产生诸多不良影响,严重的还会使他们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为此,在高校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和能力,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已成为社会和时展的需要。

5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21世纪的中国将会以一个什么样的姿态出现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人在新世纪里又将会以何种精神面貌展现在世界面前?历史的责任,时代的重托,人民的希望都毫无选择地要求这一代年轻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磨砺出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健康的身心。大学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尤其重要的。可重点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5.1合理的定位和完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不仅仅是方法上和技术上的问题,而是一种先进的科学教育理念。只有领导的注重,才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才能真正的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实现其价值之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要符合“以人为本”的价值尺度,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发展,根据学生心理的特点和需求,积极的开展工作,面向全体学生以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从而避免只关注出现严重心理问题学生的现象。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素质上要优化,将教育摆在首位,关心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高校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遵循科学的发展观,构建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从而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5.2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预防,从补救性为主转变为发展性为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站在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的高度上,提高心理素质,预防心理疾病,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上,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的学生的心理治疗工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既要解决“个性化”问题,也要解决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涵义,确立以学生为本、以满足全体学生的需要为服务宗旨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努力探索发展性心理教育模式,发展性教育并不排斥矫正性的服务,而是把矫正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就是说,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以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治疗为辅的发展性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发展模式。同时应加强开展大学生积极心理的教育,充分开发大学生的潜能。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包括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环境。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积极心理能量应该成为重中之重。

5.3高校辅导员要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技能要求很强的工作,作为在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的辅导员,在知识结构上要懂得一些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美学、哲学、历史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只有自己接受了有效的心理健康辅导,了解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掌握心理咨询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才能将其有效地运用到具体的工作中去。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上的心理医生是有区别的,因为辅导员所要工作的对象不是不可知的,而是确定的,是自己经常接触的大学生。这就为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提供了前提,为此,要求我们要积极了解学生在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使得我们的心理疏导工作更有针对性。除此之外,辅导员自身的心理品质对大学生是最好的影响,要以身垂范,以收润物无声之效。因此,辅导员要加强自身的心理修养,具备高尚的情感,要追求心理美,要本着爱护我们的眼睛一样爱护我们的学生,每天我们要保持好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乐观向上的心境,以此来影响身边每一个大学生。

5.4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公共必修课正式纳入到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使之成为高校课程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为了更好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必须切实了解大学生的内在需要,以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中心,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对此应着重以下几点:

篇9

2.师资力量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教育体系比较复杂,很多健康教育老师多是代课教师,对心理疏导工作相关内容缺乏了解,因此师资力量不足成为当前限制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利用实证性心理健康知识给予解答。但是由于多数教师仅是经过短暂的训练和教育后就上岗,对相关心理方面的知识没有确切的了解,同时加上自身经验不足,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很难进行。

3.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

当前由于高职院校没有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教学课程,在实践中缺乏全面的教学系统,部分学校尽管设置了教学课程,但是将其作为选修类科目,多数学生对该科目的重视度不足,尽管自身有相关心理问题,也不愿意及时寻求帮助。其次在实践中存在理论性教育和实践教育比例不平衡的特点,教师多是对学生进行理论性教育,缺乏实证性内容,导致教学过程过于枯燥,上课效率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很难顺利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二、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保证该课程的顺利进行,必须从多方面入手,将管理措施落实到实处。以下将对如何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提升学校的重视度

学校相关领导部门要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度,认识到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首先要切实加强对心理健康领导和管理,积极给予相关支持。将心理健康健康教育作为基础性科目之一,纳入到学生整体教育规划中,在实践中设置相关机构,根据实际要求,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给予必要的资金、人力和物力支持,进而保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

2.提升教职人员的素质

针对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素质差的现状,学校要建立专业的研究机构,聘请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人员担任教职工作,其次对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定期开展心理辅导讲座,让教职人员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有确切的了解。同时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监视的任职资格,只有具备和心理学相关学历或者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人员方可进行实践教学,进而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篇10

现如今,教育教学新观念不断深入推进,现代化教育是集学科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教学内容。在新的时展背景下,我们一定要摒弃固有的老旧思想,转变管理观念,健全思政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性,将心理学内容贯穿于其中,并强调管理的积极作用,以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基础,促进学校管理的有效落实。

(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成果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与人的思想内涵有关的教育内容,心理学使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能够外化为一种表现形式,体现在学生的行动、技术等各个方面。有些高校虽然认识到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对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利用的过程中却无法使其有效的发挥。因此,各大高校一定要加强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切实应用到管理中来,构建符合新时代的管理形式,逐步转变教育者的思想理念,坚持培养他们的优秀品质,运用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知识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完善学校管理水平,加强学校管理力度。

(三)完善师资建设,加强研究力度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有效应用,一定要以科学合理的研究为基础,以完善的师资力量作保证。因此,学校一定要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数量,对教师进行严格的培训,提升他们的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设立专门的研究组织,对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找到其与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紧密联系,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以正确的思想完善学校管理,增强学校管理能力。

篇11

一、大胆质疑,勇于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大胆提出自己思考得出的不同意见。要引导学生在课始进行预习后的质疑,课文中进行深入性的质疑,课后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并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敢问”到“善问”,同时运用多种方法解疑,让学生在质疑、解疑中培养创新素质。如教学《月光曲》时,出示课题后,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一些问题:《月光曲》是谁创作的?是怎样创作的?这样就更好地为理解课了铺垫。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性的质疑,如教学《凡卡》时围绕“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这句话,引导学生想象凡卡来做学徒,曾经有什么指望?采取自读和讨论的方式释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验凡卡内心难以忍受的痛苦。这样学生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创新思维。课后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质疑,如教学《凡卡》后,引导学生针对“凡卡睡醒了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进行合理想象,进一步体会凡卡悲惨的学徒生活。在语文教学中鼓励学生质疑,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

二、鼓励发散,调动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途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以求得多种设想、方案和结论,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突破单向性思维的狭隘和保守,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在阅读教学中可结合课文让学生说说和课文不同的方法与想法发散思维。我注意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把学生带入所学情境实践之中,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情境,引导他们在情境中产生疑问、设想,培养创新意识,调动思维,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探索,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要给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在不断的学习实践过程中开发学生智能。如教学《跳水》一课时,我让学生想想当船长的孩子爬上桅杆顶端,情况十分危急时,除了船长用开枪的办法命令孩子跳水外,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救孩子。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思维动起来了,积极发表见解,发展求异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应创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引导学生自由地、敏捷地探索,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要成为顾问与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的达成为标准,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语言环境中学到了新知识,培养了创新思维能力。

三、展开想象,促进创新

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翅膀,一切创造都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最有价值的创造因素,它能激励人们勇敢地探索未知世界,有新的发现或发明。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小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让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生有情有景地学课文时,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造想象。质疑是探索的动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原始动力。应设法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设想,进行讨论,在质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采用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发散学生思维,发展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中,我注意多角度、多方位地设计各种思考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能力,使学生利用现学的知识,去创造,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创新能力。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教师就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和鼓励学生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多侧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应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积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自己的独特见解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教学《童年的发现》时,我引导学生想象,假如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办?学生兴奋不已,纷纷发表见解,继而交流了童年的发现——“我发现了兔子的眼睛是红的”、“我发现了含羞草叶子的秘密”,等等。学生创造的火花迸发出来,汇成了一首首优美动听的童年诗篇。

篇12

作为小学教育的基础课程,语文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上好语文课是提高学生素质、发展学生能力的重要一步。但很长时间以来,语文课太过形式化,大都是老师讲,学生记,毫无创造的模式,学生提不起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低下。如何构建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成为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主体性

实践表明,学生的创造性与其外在的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宽松、民主、愉悦的师生关系会激发学生的创新。建立这种关系要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尊重学生的想法,维护学生的人格,做学生学习上的良师,生活中的益友,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一节公开课上,教师范读后,一个学生立刻提出教师的范读中某个字音有误。这位教师不但没有觉得丢脸,反而很愉快地接受了学生的意见,并让这位同学进行正确范读。这位教师勇于认错、尊重学生、尊重知识的行为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敢于表达,平等的师生关系得以充分体现。

二、注重课堂导入技巧,为教学开好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不例外,作为老师只有根据教学实际,灵活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技巧,才能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教学开好头。例如,设置悬疑导入新课。疑问是学习的开端,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产生疑问开始的。所以在进行新课导入时,应精心设计悬疑,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探究问题的答案。比如在学习《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可以提问学生:“你们有很多人可能听说过老虎与狐狸的故事,那你们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样的吗?”有的学生回答:“老虎很凶猛,而狐狸非常狡猾。”继续提问:“那他们两个谁更厉害一些?”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老虎!”“但是现在却有一只老虎被狡猾的狐狸骗住了,你们想知道为什么吗?”“想!”“那我们就开始学习课文,从中找出原因吧!”这样引导,学生会产生强烈的兴趣。设置疑问,是为了用疑问来激发学生的思考,所以要围绕课文重点进行疑问设置,要能促使学生思考,激起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比如在学习《乌鸦喝水》这篇课文时,如果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乌鸦长什么样吗?”学生会给出各种各样的回答,但这些结果对于课文理解起不到多大作用。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教师如果不先设法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就直接开始知识的传授,只会让学生感觉这些知识毫无吸引力,进而会产生疲劳的感觉。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草原的早晨》时,可以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这首歌,听完后再用抒情的语言对蒙古草原的壮美景象进行描述:草原上晴空万里,碧绿的草原一眼望不到边,空气中弥漫着青草的香味,骏马驰骋,牛羊肥壮,鸟语花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感受一下美丽的蒙古草原的独特魅力吧!这种导入方式,能够使学生急切地想看到蒙古草原上的所有事物,能够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展课文的学习。此外,还可以利用故事、悬念等方法进行导入。

三、鼓励学生动态学习,开拓学生思维

实践证明,学生学习中调动的感官越多,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就越深刻,记忆就越牢固。小孩子生性好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围绕教材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动起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话语、神态对学生进行引导,这不但能减少对生字新词的抽象解释,又能帮助学生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学习《小稻秧历险记》这篇课文时,在读到杂草们有气无力地说自己喘不过气来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仿杂草们低着头,无精打采的样子;在学习《狐狸和乌鸦》时,读到狐狸假装夸赞乌鸦的句子时,让学生装出卑躬屈膝、阿谀奉承的神态等。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动态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超的驾驭课堂的能力,做到课堂动静结合,避免出现过度或者失去控制的情况。

篇13

分析探讨了在游泳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和手段。

在高校有游泳池的学校已越来越多,游泳项目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一项使学生受益终生的运动技能。但由于在现实游泳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完成游泳教学任务,通常只重视学生身体方面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心理方面的培养,因而导致了学生在游泳学习中产生胆怯、害怕、焦虑等心理障碍,影响了游泳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人身伤害事故。为此,在游泳教学过程中,防止和消除学生对游泳学习的心理障碍,应引起体育教师的足够重视。只有明确了解学生在学习游泳过程中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才能相应采取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措施,以提高游泳教学的质量。

1游泳课教学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在游泳课教学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因素很多,有内因也有外因,综合起来有以下儿方而。

1.1游泳项目的特性所致

因游泳项目是在水中进行,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危险性,部分学生从未下过水,往往产生恐惧心理。

1.2教学方法不当

在游泳教学中,若教师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语言生硬,教学步骤未循序渐进,动作示范不规范、正确,水中保护不够,均易使学生感到乏味,害怕,而产生厌恶、恐惧心理。

1.3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

在游泳课的教学中,部分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认为游泳成绩无所谓,体育成绩只要及格就行,专业课才是自己的本行,从而对游泳课表现出厌烦和冷漠。

1.4意志薄弱

大部分不会游泳的学生,遇到自己不熟悉且有一定危险性的运动项目,不是去积极的面对,勇于克服困难,而是采取消极、逃避的态度。

2心理障碍的生理表现

在心理障碍的刺激作用下,引起大脑皮层和皮层下中枢协同活动,某些与运动有关的神经中枢受到抑制,人体工作机能明显下降。表现出神经紧张,心跳加速,致使肌肉僵硬,协调性下降,产生多余的附加动作。

3消除游泳心理障碍的具体措施

3.1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人的身体健康是人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智商再高,身体不好,也不可能为国家创造更多的财富,英年早逝,均仿国家、家庭受损。要使学生认识到未来社会既是高智能的社会,又是竞争激烈的社会,不仅需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更需要有强壮的体魄,才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因此,要求当今的大学生必须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游泳等体育教学,不仅能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心肺机能水平,而且能陶冶情操,一旦掌握该锻炼方法,将使学生终生受益。能在发生意外事件中,学会自救,又可在自救的同时抢救他人生命或财产。只要学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就能激起他们对游泳学习的内动力,学生的学习目的一旦明确,就会产生自信,自觉地通过意志努力去克服困难,消除各种心理障碍。

3.2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

应结合游泳项目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的教育。上游泳课时学生主要是害怕、恐惧水,有部分学生来自北方,北方地区的学生由于江、河、湖少,有的学生从未下过水,担心呛水,喝水,而导致恐惧水,不敢下水去熟悉水性,不与教师合作去学习。教师应针对学生这种害怕、恐惧心理,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教育,教育学生要勇敢、顽强、树立必胜信心。同时教师要结合适宜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克服恐惧水平的心理,并使之逐渐消除紧张,恐惧,痛苦的心理。

3.3讲解示范要富有感染力

教师的讲解示范要准确、简明清晰,动作舒展而优美,富有感染力,则能引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蛙泳技术时,对其腿部技术动作可用“收、翻、蹬、夹”等字来概括,这样既形象又具体清晰,练习时与学生的直观感觉紧密结合,对消除害怕心理、完成动作十分有利。

3.4选择循序渐进的练习手段

当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危险性时,部分学生可能产生消极情感。游泳项目的教学,在学生初学时,部分学生因从未下过水表现缩手缩脚,缺乏学习信心。教学时,可由易到难,熟悉水性,如在浅水中戏水,行走,上、下蹦跳,让学生在水中感受水对人体的浮力,再在水中进行2人一组团身抱腿憋气上浮练习;2人一组1人站立,1人在水中憋气将头埋人水中的漂浮练习;蹬池壁滑行等等一系列熟悉水性练习,这样使学生经过一段对水的适应练习后,再开始分步骤地对游泳技术进行教学,最后完整教学,待学生掌握基本技术后,再逐渐过渡到正常考试标准的练习,这样既能消除学生恐惧水的心理,又能较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3.5用诱导和表扬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

教师在游戏教学中,应循循善诱,首先使学生懂得,只要主观努力,练习得当,自己是完全能掌握该技术的。对于少部分身体基础差、协调性、灵敏性不好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注视他们,及时给予表扬,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均要给予语言上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而消除自卑心理。

3.6教师要正确运用保护和帮助措施,创造安全、良好的教学环境

保护和帮助措施是消除学生在游泳练习时心理障碍的直接手段。游泳教学的初期,教师应在水中运用正确的保护方法,并帮助学生克服水对人体的恐惧,这不仅能有效地防止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同时对那些对水存有恐惧心理的学生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双边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保护下完成动作,使学生产生一种安全感,这对克服不良的心理是十分有利的。

3.7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

教师可以通过传授相关运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结合游泳项目进行心理训练,能有效克服不良的心理因素。如自我暗示,当练习遇到困难时,默念:“不能灰心,坚持就是胜利”。“别人能学会,我也能学会”。又如可采用念动训练,每周才一次游泳课(2学时),在没上课时,要求学生对正确的运动技术表象进行回忆,提高大脑对肌肉的控制力,有利于技术动作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