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发展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地区经济发展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地区经济发展论文

篇1

目前,上海有近30所高校,其中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都是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等学校,具有雄厚的科技实力。由于历史的变迁,目前本市高校比较集中于上海的东北角(杨浦区)和西南角(徐汇区),在高校周边还积聚了不少科研单位,形成了较为集中的研究与发展氛围。从1999年开始,市政府在浦东张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实行新一轮政策聚焦,与国家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家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联手一方面吸引国外知名企业人驻,另一方面加大技术创新园区的建设,吸引高校、科研院所进人园区发展,加速了技术创新源泉建设。与此同时,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在近几年先后成立了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大学科技园,兴办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引人风险投资等等。高校科技产业在近3年内发展很快,已从产品经营提升到资本经营阶段,并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高校科技产业具有大、新、活的特点:

大:即通过多年的发展和调整,已形成以上市公司为主的龙头企业,如交大南洋、复华实业、同济科技、交大昂立等。其中交大昂立在1998年通过组合社会资本,经营规模迅速膨胀,从年营业额2亿元跃升到8亿元以上,保持了在保健品行业中l0年不倒的纪录。

新:即通过政府推动和引导,企业与高校合作新办了一批科技含量高、资本规模大、体制机制均有创新的科技企业,并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潜力,如复旦网络、交大盈河、海鼎实业等。

活:许多已毕业的学子和留学生在母校周边,依托母校科技、人才优势创办了科技企业。这类企业数量多,机制灵活,年轻人才在其中占多数,体现了高校周边科技产业旺盛的发展势头,如复旦金仕达、携程旅游网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共同的特点是带着与高校周边地区结合的强烈愿望,在形势和政策的引导下,开始创办中小型科技企业的。一般来说,高校的科技人员对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关于工商企业的注册、管理以及市场准入制度等了解不多,对企业在市场中如何运作也没有足够的经验,而这正是地区政府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基于这一点,高校周边出现了许多区、校合办的科技园,专门扶持科技小企业的创业和发展。目前全国有36座大学科技园,上海有4座,并在蕴酿新的大学科技园建设。事实表明,高校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具有先导作用、积聚作用,辐射作用、整合作用和示范作用。

先导作用。高校要处于科技创新的前沿,必须时刻跟踪国际科技先进水平,不断调整其研究方向、研究内容和研究手段,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这必然会对地区科技产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上海交大的数字技术、复旦的基因技术、华东理工大学的纳米技术都是具有先导性的高新技术,对新兴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

集聚作用。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求地区内的资源,包括人才、成果、技术、资金、信息、设备等,向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集聚,并在集聚本地区资源的同时,吸纳周边地区的资源。这种积聚、吸纳的范围和数量将伴随着高校科技产业的不断扩大而扩大,逐步形成一批具有竞争活力和较好发展前景的科技型企业,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型企业群落。

辐射作用。高校科技产业作为知识资源的荟萃之地,通过知识的扩散与应用,逐步向传统产业渗透,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加速传统产业的改组改造。目前,上海有l0个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半数在徐汇区、杨浦区和张江开发区内,已积聚了500多家各类科技企业,它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和发展,必然会优胜劣汰,向周边地区辐射,并有可能向全市乃至全国辐射。

整合作用。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的主体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技术创新的主体则是企业。科技创新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企业(特别是传统企业)的创新能力相对较弱,而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从学校分离出来的科技企业中的科技创新最为活跃。依托高校的优势,通过发展高校科技产业可以整合产、学、研三方面的关系,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融合,使之在新的起点上、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地区知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示范作用。由于高校在催生民营企业、转化科技成果、发展科技产业,探索创新机制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高校科技企业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经营机制、经营策略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此可以为地区内非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成功的经验和有效的借鉴。像复旦、上海交大、同济的校办科技企业在l0年不到的时间里已实现了两次管理理念上的飞跃,对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发展科技企业表现出相当大的信心和决心,这对国有企业在改革中进行资产重组、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为其他社会力量创办新型企业提供了范例。

二、促进区、校间紧密合作创造“互动双赢"新模式

高校周边地区的人文氛围相对较浓,科技人才的相对密度要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加上有地缘优势,所以在发展高新技术方面先行一步,尽快形成一个科技产业的高地,不仅对于本地区的发展,而且对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都是有利的。因此,要进一步研究、关注高校周边地区科技产业的发展,尽量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和扶持,使之发展得更为迅速、健康,真正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1.转变观念,拆除围墙,营造区、校合作的良好氛围。

要充分认识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高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转变观念,破除“条块分割”的围墙。实践证明,区、校之间是一种共存共荣的关系,区、校之间的合作需要双方共同克服狭隘的“门户”观念。要切实增强“科教兴区、科教强区”的观念,充分认识高校的智力资源和科技优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认识到利用科技力量参与地区经济建设,既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高校在新世纪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同时,也要让企业认识到自己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在组合技术创新要素中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拆除围墙,实现优势互补,使区、校合作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共同参与的大事。

2.构筑舞台。用好载体,进一步拓展区、校合作的发展空间。

——积极开展高校与地区的长期合作,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经济所进发出来的科技需求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了舞台。这几年,徐汇区、杨浦区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全面、长期的多边合作关系,通过政府政策上的扶持、产业上的引导服务上的配套,造就了一批像复兴高科技集团、交大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著名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同时,也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建立联合基地,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区、校合作可把联合研究、开发和建立生产基地作为载体,如已建立的上海交大慧谷创业中心、杨浦高科技孵化基地等。这些联合基地把人才培养、项目开发、科技成果转化以及市场竞争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增强企业和地区开发能力的一条效途径,也是高校服务经济建设的一种有效形式。

——创办好高校科技园区,促进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实践证明,学校创办高新技术企业,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开辟了一条重要渠道。由地区政府投资参一股的复旦高科技园、上海交大高科技等,直接依托学校的人才和技术优势使技术密集的科技攻关成果较快地实现产业化,在增加地方财政税收的时,也进一步推动了地区经济和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

——突出政府的服务功能,开展多形式和深层次的区、校合作。要不断完善政府的服务体系,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积极推动高校后勤工作社会化的改革。要大力发展以高校教师、学生和科技人员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服务业,如政府可提供土地资源,帮助高校在校园外兴建教师和学生公寓,并在生活区内参与物业管理,引进商业服务业、中介服务业、拓展文化和生活服务业。而高校也可以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源、信息网络、体育场馆等,有条件地向地区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利用率。

——利用高校的综合优势,参与地区工业企业的改革。大学的科研成果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工业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科技企业可以运用“技术+资金”的模式,对地区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或资产重组,可充分利用这些企业的闲置厂房与现有设备,以产业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资金为后盾,实现传统工业企业的第二次创业,这既可以拓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途径,又可以为地区工业注入新的活力。

3.完善政策。强化服务,为区、校合作营造完美的创业环境。

——要突出产业导向,对高校的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实行“政策聚焦”。地方政府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全局,鼓励创办各种创业中心和科技型企业,努力为高校科技企业发展营造宽松的创业环境。要根据市政府的“科技成果转化十八条”的政策精神,创造性地与地方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税收、金融、外贸、物价、土地等各种政策服务,让科技型企业在创业初期以凝聚人才、吸引资本和快速积累为主,积蓄力量,使其尽快走上正常的发展轨道。

——利用高校人才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政府要充分利用高校人才荟萃的优势,完善人才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以优惠的人才政策,把高校中大批有胆有识、有真才实学的科技精英吸引到高新技术产业的舞台上来。要海纳百川,积极吸纳国内外、校内外的优秀人才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实行“柔性”人才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使其发展成为地区中的科技制高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制体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由于高科技产业本身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行业,其发展既要有国家投资的“输血”机制,更要有运用政府扶植来营造自身的“造血”功能。对于目前高科技企业存在的融资瓶颈制约的问题,可采取地方政府“投”一点,高校自己“出”一点,科技企业“筹”一点的方式,组成“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或“科技企业投资基金”,来增加对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可以通过政府的融资担保、贷款贴息、技术入股、股权转让等方式来拓宽融资渠道,引导各类资金介入。此外,还可以鼓励科技企业与社会资本结合,通过引入民间资本风险投资以及创业板挂牌上市等途径,促进科技成果面向市场,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实现产业化。

4.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充分发挥高校在区、校合作中的先导作用。

——鼓励高校科技人员到企业兼职、挂职。提倡高校科技人员进入区属企业。通过双方的接触,激发科技人员的灵感,拆除企业与科技人员之间的“围墙”。实际上,企业不仅需要高新技术成果,更需要的是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经营理念,而这些单靠科技人员在科研院所是研究不出来的。

——改革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机制,激活科技创新源头。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必须从分配机制人手,充分调动科技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是科技人员,落实他们在科研成果转化后的经济权益,允许和鼓励科技人员将科研成果作为无形资产参与入股与分配,对于激励广大科技人员转化科研成果的积极性至关重要。知识经济的分配方式与工业经济时代不同,在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实行按才能与股份,并按业绩得报酬的分配方式。知识经济的核心环节是技术创新,其分配制度必须体现知识、信息、技术的价值。超级秘书网

篇2

可见,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是我国高消耗、低效益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层次低、转换慢的根本原因。此外,自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还造成了其他一些消极影响,计划体制使基层单位的领导者没有主动性、创造性和责感,造成企业管理水平低、经济效益差;计划体制损害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公平竞争不能得以体现,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步;计划体制常使资源产品的消费者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常出需要者无供给而不需要者却又被迫购买的现象;计划体制造成的一系列问题还引发了环境的严重污染,使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二、自然资源市化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

1.自然资源市化对资源型产业的影响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由于需求大于供给,各需求者竞争的结果必然使资源产品的价格上升。摆脱了长期以来计划体制制约的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效益将在短期内显著提高,困扰我国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经济危机”将得到缓解。经济状况的改善使资源型产业部门的积极性有所提高,自然资源的产品产出率也随之有所提高。但是为了追求更大的效益,自然资源的开采强度也必然会上升,在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资源已处于超强度开采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成为自然资源市化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实,自然资源过度开采的问题在计划体制之下已经存在了,是需求大于供给的必然结果,并非市场经济的产物。计划体制下的过度开采,一方面是由于管理部门为满足加工产业部门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而对资源产业部门下达超强度开采的指令性计划,另一方面是由于资源产业间门为补帖计划内产品的政策性亏损而自行大开采强度,使企业能够获得以高于计划价格出售的超额产品的收入。其他一些因素,如集体和个人违反政策私自开采等也是造成资源的过度开采的原因。

可见,正是由于计划体制的约束才使自然资源不能在市场机制下达到供需平衡,造成了自然资源的低产出和过度开采。解决自然资源过度开采问题的合理途径是自然资源立法,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只有健全的法制才能使市场经济得到健康发展。自然资源立法中解决问题的最重要方式仍然是经济手段。自然资源立法中主要应解决的问题有:①自然资源产权关系。要改变目前那种“谁开发就归谁”的现象,真正的将自然资源所有权收归国有,使所有权与使用权完全分离;②实行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自然资源的使用者要向自然资源所有权的代表――资源管理部门交纳合理数量的税金;③实行自然资源消耗补偿制度。根据自然资源的性抽和数量等收取自然资源消耗费,,以使自然资源的再生和环境的保护得到资金上的保障,这一费用的收取要随着资源开发程度的增加而递增,递增的速度要大于资源开发强度的冲加速度,以避免超强度开发;④对破坏自然资源及无视自然资源法规者进行弄事和经济制裁。

利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避免自然资源的超强度开采无疑比单纯的行政手段要有力得多。资源型产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市场中价格升高对面求的限制,必然会把着眼点放在自然资源的产口产出率上,这对于自然资源充分利用和节约是十分必要的。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加工型产业的影响

我国的许多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在长期受到计划体制约束的同进,还受到许多保护,廉价的自然资源产品的供给便是其中之一。在目前原材料价格很低而成品价格相对较高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仍存在亏损,一旦自然资源进入市场,资源产品价格上升,这些企业所面临的困境是可想而知的。那么自然资源市场化是否应该暂缓呢?

我国各产业部门所面临的竞争不仅来自国外。市场经济的发展将使我国的经济运行与世界经济接轨,并融入世界性的经济竞争之中。“入关”之后,能够接受保护的产业部门是很少的。大部分产业部门必须直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加工产业必须要以质优、价廉而取胜。目前廉价的原料来源使企业缺乏提高原料利用率的积极性,于是出现了加工产品成本虽低而原料消耗却很高的奇怪现象。自然资源进入市场是必然的,一旦失去了廉价原料的供应,加工型产品的成本会随之升高,竞争力会被极大地削弱。现在世界上技术进步飞快,自然资源市场化越晚,加工型产业部门所拥有的对市场原料价格的适应期也就越短,所面临的冲击也就越大。如果在与世界市场接轨之后才能放开对然资源的计划管理,脆弱的加工型产业的生存将更加艰难。因此,我们必须尽快扫国际惯例,用市场经济手段管理加工业的原材料价格和产成品价格。

3.自然资源市场化将促进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形成

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使资源型产业部门加深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可以使加工型产业部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使其他产业部门(例如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增强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这些作用的结果,是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供需平衡时的需求量)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时期必然出现的波动之后稳定下来,这一需求量将低于目前自然资源的有效需求量。可见,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于抑制产业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提高其产出率及减少其浪费,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自然资源市化对于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上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换言之,要建立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必须将自然资源推向市。三、自然资源市场化与产业布局优化

1.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产地的影响

由于资源型产口指令性计划的下降直至取消,使资源的就地加工成为可能。资源型产品经加工后产品技术附加值增加幅度很大,效益明显。例如1吨原油卖价1200元,加工成汽油价格为2800元,加工成睛纶价格就猛升到1.4万元,可见产品加工程度越深,所获效益也就越高,多年以来,一直试图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资源产地将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工业,提高资源产品的深加工能力。

资源产地的加工工工业在与原加工区域的加工工业的竞争中,存在着与原料产地距离近的优势,但多数地区由于长期以来只注重对资源型产品的生产,在加工工业的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资金等方面也困难重重,于是造成加工产品的质量低下,加工工业投入不足等问题。在“肥水不外流”,这些地区将可能出现地方保护主义倾向。地方保护主义使市场的自由平等竞争受到影响,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增长。如何避免和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成为自然资源市场化后所面临的又一个问题。

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倾向的出现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措施:①转换政府职能,使政府不能干预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②切实明确产权关系,并以法律的手段保护资源使用者的权利不受地方政府的左右;③以立法的方式保护自由竞争,防止地区性垄断现象的出现。

2.自然资源市场化对资源匮乏地区的影响

我国地域差异上存在这样的现象:较发达的地区一般资源都较匮乏,其优势在于地理位置、经济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而资源较丰富的中西部地区经济一般都不很发达。自然资源的加工工业一般都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大多数经济不发达地区仅能输出资源型产品。

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之后,资源匮乏区域失去了廉价资源产品的计划供应,被迫加入对资源产品的竞争之中。这些地区将很快意识到资源加工工业并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将着眼于发挥其经济技术、劳动力、地理位置等方面的优势,而不是对资源产品的争夺。这些地区有较大发展前途的产业有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大进大出”的外贸型产业等。这些地区原有的资源加工产业一方面进行技术改造,着眼于产品的精深,另一方面其产品原料来源由单纯依靠国内转向国内与国际并重,产业发展的弹性极大地增强。

3.自然资源市场化对乡镇企业发展的影响

目前,资源产地的乡镇企业利用其优势发展起了一些资源型和资源粗加工型产业,这些乡镇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即的促进作用。但这些乡镇企业由于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长期以来,由于自然资源立法不完善,使这些问题难以彻底解决。伴随自然资源市场化的一系列自然资源立法和有偿使用、消耗补偿等制度将使乡镇企业失去原有的价格低廉等方面的优势,而其产吕质量差等劣势却会很快地显示出来,这些企业的生存将受到极大威胁。

我国经济较争达地区的乡镇企业大多是建立在丰富的劳动的优势之上的。市场经济对这些企业所起的促进作用要远大于其消极作用。可见,劳动密集型产业才是乡镇企业发展最有利的方面,资本密集型的资源型产业对乡镇企业并不适合。

4.自然资源市场化利于产业布局的优化

自然资源市场化使产业布局受到一定的影响,使资源产地的资源加工业得以发展,并间接促进了资源匮乏地区的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发展。于是将出现资源产地资源型产业和资源加工型产业并重,资源匮乏地区资源加工型产业和高新技术型、劳动密集型等产业并重的产业格局。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将会使区域的产业向着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的方向发展。资源的配置在市场作用下进一步体现出效益优先的原则,产业布局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四、结论

1.自然资源市场化可以消除由于计划体制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利于资源节约型产业结构的建立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自然资源进入市场不可避免,但不可能实现完全的市场化。那么逢然资源应以何种形式进入市场,在何种程度上实行市场化,国家的宏观调控应在多大程度上对自然资源的配置起作用,哪些资源可以完全放开,哪些资源可以部分放开,哪些资源必须完全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这些问题均需要进一步加以探讨。

篇3

大坪苗族村是西南地区苗族聚居村落,以它为例考察非正式制度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盐津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边缘,与四川交界,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大坪村距县城75公里,全村辖8个村民组,共302户,1490人,是典型的苗族聚居村。农民收入以种植业收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为1426元。2011年,在云南省129个县区中,GDP排名第95位,贫困面积大、程度深。公路方面,八个村民组已有七个修通,有三条进村公路,但晴通雨阻,甚至晴不通雨更阻。教育方面,村完小1所,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初中入学率处于90%以下,但考入高中的寥寥无几②。通过调研看出大坪村发展非常落后,存在物质基础薄弱,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基础教育不够全面、村民消费水平低等各种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非正式制度的角度出发可以归结如下。首先,受自然因素影响,大坪村相对封闭,山地环境塑造了山地意识,生产方式落后,村民发展意识薄弱,墨守成规,得过且过、不思进取,满足于自给自足经济模式。其次,处于严重知识不足状态,电话普及率远远低于全乡、全县的平均水平,互联网用户为零。长期的信息闭塞导致获取、吸收知识的匮乏以及交流途径的缺失,与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发展滞后。再次,由于思想观念落后,使得支持办学的积极性不高,导致高辍学率,尤其是女童辍学率。这对于加强当地的基础教育、培养能够发展建设当地经济的人才来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苗族的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传承,民族文化的内容不够丰富,没能很好地发挥民族文化的作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可以看出,大坪苗族村的情况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情况很符合,非正式制度上存在着很多相似的问题,制约着经济发展。

篇4

广东民族地区一直以来受历史、自然等因素的制约,经济发展与全国相比,特别是与广东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很大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对于广东民族地区尤其是贫困民族自治县来说,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等原因,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资金支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民族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政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

转移支付一种再分配制度,作为财政学范畴的专有名词,简单来说转移支付指的是政府间财力的上下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以国内各级政府间按照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合理划分财政收入级次和规模的一种分配形式,既包括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财政收入的补助,也包括下级政府对上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上解。即凡是政府间财力的转移与划拨关系都可被视为转移支付。狭义上的转移支付一般指相邻的两级政府,上级对下级的财力补助。在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中一般都是按狭义的来理解。①

二、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财政转移支付的现状问题分析

广东连南瑶族自治县地处广东西北部,是广东省十六个重点扶贫开发县之一。民族地区有其民族地方特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风情等有着民族特点。近两三年,连南县社会、经济发展及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与进步,财政转移支付工作的进展也取得不错的成果,但也存在不少不能忽视的问题。

(一)总体经济发展迟缓,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差距大

连南瑶族自治县作为一个广东扶贫开发重点县,地处偏远山区,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交通不便,生活、工作环境艰苦,相对贫穷落后。经济、社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各级财政比较困难,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近年三次产业比为19.9:41.2:38.9,与全省5.5:51.6:42.9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广东最发达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珠三角人均GDP 2006年达到5300美元,山区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在内只有970美元,珠三角是山区的5倍多。②2009年,连南县GDP总量仅为14.63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5亿元,经济总量不大,而且2009年连南县财政支出4亿多,收支矛盾十分突出。

(二)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对国家财政转移支付依赖性大

广东省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需省财政给予转移支付补助,财政收支缺口逐年扩大,主要依靠财政转移支付来解决县级财政资金周转包括工资发放等问题。享受转移支付补助,其中省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超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个别县的补助额达到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4倍以上。连南县近两年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呈现递增趋势,却由于是财政穷县,财政困难而对国家转移支付依赖大。连南县在工资发放、机构运转、“三农”、民生、教育、综合维稳、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工作的开展,任务繁重,所需经费多。2009年连南县财政支出项目大类14项,支出总计达30116万元;2010年财政支出项目大类增至17项,支出总计达35077万元。连南县财政转移支付规模逐年递增,紧张的财政难以支撑、支持全县的正常运转与发展。可见,如果没有国家财政的持续强有力支持,连南县在社会、经济发展之路上将举步维艰。

(三)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深度与广度不足

当前,我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财政改革的深入开展。现有相关法规制度体系相对滞后,对财政改革的保障和支撑力度不够,特别是财权与事权不够统一、基层政府的财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对称、税收增长分成比例不尽合理等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影响了改革的纵深推进。虽然广东省整体经济实力较强,但省内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实力差异较大,改革推进程度不一,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扩大。而连南县财力薄弱、人力资源不足、管理水平低等条件的限制;推进预算约束力不强,定员定额标准较粗,在资金安排上还没有彻底改变“基数加增长”的做法;国库集中支付试点单位和资金比例偏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执行不够彻底;政府采购、绩效评价等工作进展比较滞后等,造成一些财政改革措施难以真正落到实处。③

三、结论

连南瑶族自治县社会经济等领域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研究其财政转移支付问题,必须把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性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当地民族实际情况的特殊经济因素、文化背景、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特殊爱好、特殊的、特殊的风俗习惯等区别对待,科学合理开展财政转移支付工作以更好地促进连南县的经济发展。

注释:

①李茜.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暨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

②广东瑶族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五次会议文件。

③刘华伟.广东公共支出管理制度改革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参考文献:

[1]李茜.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问题研究—以广东省为例分析[D].暨南大学,2006.

篇5

一、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意义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欠发达地区县域是相对于发达地区县域而言,一般是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不同产业间的产值、比值等指标体系均劣于发达地区的县。身为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体,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对区域经济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增强地方经济实力。县域经济是欠发达地区经济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方面发展县域经济可以承接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效应,推动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另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各生产要素的积聚和产业结构的对接,进而形成农业、工业、商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全面推动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

2.有利于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批欠发达地区的富余劳动力涌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唐经济圈,给这些城市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能够给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打工、经商的农民打造新的职业生涯平台,加快当地富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一定的程度上减轻了大中城市的社会管理负担。

3.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是实现我国现阶段城乡统筹重大战略举措的中坚力量。一方面,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在统筹农业、工业和商业的协调发展上,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在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物品提供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因此,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减城乡差距,改变现存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4.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在我国,由于绝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都集聚在县一级。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薄弱,农村人口比重大,只有加快其县域经济的发展,才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进而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推动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困境

虽然近年来在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上,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很快,但是现存的发展困境使得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环境建设滞后,竞争能力不强。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环境建设滞后表现在硬环境建设和软环境建设上。从硬环境看,欠发达地区地域较偏僻,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整体滞后。从软环境看,在某些欠发达地区,一些部门受利益驱动,对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严重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运营。另外社会治安差、行政效率低下等软、硬环境的不良表现,减弱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2.招商引资困难,发展后劲不足。多数欠发达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政府的失信行为使得承诺的招商引资优惠和奖励政策难以兑现,这加大了招商引资的难度,也阻碍了大型投资项目的落户。同时,政府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与招商项目相支撑的特色资源、招商方法陈旧等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增加了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难度,削弱了发展后劲。

3.民营经济稚嫩,带动能力有限。虽然经济发达地区发展的经验得出民营经济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最具增长潜力的因素,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法制环境不健全,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民营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公平地位。特别是在获取金融机构贷款融资方面,只有少数民营企业能够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同时,欠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由于资金、技术、人才相对匮乏,企业规模相对较小,对地方经济的带动能力有限。

4.科技力量薄弱,创新意识淡薄。欠发达地区各县所辖区域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落后,生活环境和科研条件相对较差,给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带来了难题,也导致了科技力量薄弱,从源头上减弱了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创新方面,欠发达地区表现为创新意识淡薄,创新体系尚未建立,而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大发展,这也是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一直徘徊不前的主要原因之一。

5.思想观念陈旧,发展氛围不浓。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一些政府官员安于现状,危机和忧患意识不强,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不到位,不善于抢抓机遇,不敢为人先,不愿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害怕承担市场风险。受小农经济和计划经济时代的影响,欠发达地区的农民“重农轻商”的理念根深蒂固,经济发展氛围不浓,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陈旧落后的观念和意识影响了欠发达地区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成为影响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是自十六大以来,国家在投资项目、税收政策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大了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如果欠发达地区能够及时转变观念,采取相应的应对之策,充分运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就能够推动县域经济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1.抓实招商引资。改善基础设施环境,满足客商投资兴业的基本用水、用电、用地、道路、通讯需求。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对重点项目实行领导挂点、首问负责和定期走访。加强与上级新闻媒体、省外媒体的联系,宣传本县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环境优势。积极参加省、市等周边地区组织的招商引资洽谈会,吸引客商来县考察投资。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动全员招商,组建专业的招商队伍选择投资意向明确、信息质量较高的项目制定完整的招商策略和方案,以提高招商的针对性。

2.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由政府牵线,建立银行与民营企业沟通的平台,促进银行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协助银企之间建立诚信互利的双赢关系,促进银企合作。积极鼓励有条件、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兼并、收购、租赁或承包中小企业,组建大型的企业集团,增强发展后劲。支持骨干民营企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高级人才引进,为骨干民营企业争取更多的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加快企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3.实行科技振兴战略。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加强基础设施和城市软环境建设,不断改善生产、生活、居住条件,创造吸引、留住人才工作的环境。构建企事业单位与高等院校合作的平台,积极推行以项目、课题、技术难题招标为纽带的合同方式来吸引人才。以科技人才为依托,促进农业科技推广,推动农业生产由粗放式、传统型向市场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转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扶持和鼓励企业引进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和产品。

4.倡导全民创业。积极宣传创业典型,表彰创业先锋,鼓励广大农民群众打破传统思想的禁锢,营造“创业光荣”的文化,培育“勇于进取、不怕困难”的创业精神。根据“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走小商品、大市场”的总体思路,引导农民从“打工-挣钱-回村修房-务农-打工”生存模式转变为“打工-挣钱-自主创业”的新生模式。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要求,从市场准入、税收减免、人才使用、信贷支持等方面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邀请外部专家为广大群众开展创业知识培训,充分发挥各种民间协会作用加强对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职业技术培训。

5.构建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人民、服务市场为己任,实现“政府推动和行政管理向服务导向型政府转变,政府行政命令型向指导、协调与引导转变,政府作风官僚型、本位型向公开透明化转变”。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确保企业或投资人的利益和财产安全不受损害,对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执法的人员进行严厉打击。提高服务效率,改善服务质量,对常规事务一起实行“一站式”办公和“一条龙”服务。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塑造良好的投资、生活、消费环境。加强城市软环境建设,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严厉打击干扰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村痞”、“街霸”行为。

参考文献:

[1]陈瑜左停苟天来:县域经济研究概况综述,经济论坛,2006(23):28-31

[2]周洪:欠发达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理论学刊,2006(1):47-48

篇6

因为具体方位、气候、资源等要素的作用与约束,不同地区的经济条件与架构存在不同的特征,存在一定的差别。各个地区经济的运作情况对文化运作具有支持的影响,对地域文化运作程度、运作架构、类别与特性具有较好的影响力。但是,地域文化的运作存在他们自身的独立特征,不但会遭受经济要素的作用,也会遭受历史传承、文化演绎等众多要素的作用。某一区域之前的经济较好,但由于众多因素使得经济出现滞后,他们的文化作用能力也会由于历史运作的原因存续较长的一个时期。例如,现在西安或者关中,经济运作条件尽管赶不上东南部沿海,然而他们的科技与教育水平、文化发展水平依旧位居国家前列。但某一区域经济发展的最初时期,通常会存在文化匮乏与知识不名一文的情况。现在,基于整体视角考察发达企业,如广东文化的时候,就会看到其表现为二元并存的架构,存在经济较为放开但意识形态层面较为保守的情况。这一二元并存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经济在文化领域的直接推动影响,让地域文化显著的滞后于经济水平。

2、地域文化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现在,经济与文化表现为一体化态势,文化力逐渐变成地域经济运作的巨大推动因素,在总体经济和社会运作层面具有主要的影响。地域经济的运作情况在地区文化构建和运作阶段具有支持与基石的价值,各个差异化的地区经济与特征可以形成差异化的地域文化。此外,某一区域的原有地域文化历经人们的共同挑选之后,最后出现在这一区域与民族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这一区域民众特征与民族性质的文化秉性。这一秉性比较巨大且较为平稳,一定能对这一地区的经济运作形成较大的推动影响。所以,不同特点的地区经济常常表现为遭受各个类别地区文化作用的社会痕迹,形成晋商、浙商、台商、徽商、粤商、闽商、港商等类别的地区角度。新制度经济学者指出,意识领域与文化理念于削弱市场费用支出、推动经济进步、确保社会平稳等层面存在重要的影响。经济进步会给文化全方位兴起打下前提,文化的繁荣也会推动经济不断飞速进步。

二、地域文化创新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地域文化创新是区域创新的先导

现在,全球经济逐渐迈向基于创造要素促进的新的发展时期,创造变成促进经济进步的主要推动因素,于地域经济运作与创造行为中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创造的理论基础在于企业家或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出现的主要因素在于地域经济文化,其对创造的影响是很直接与具有本质作用的。由于地域经济文化形成公司管理者这一人群,使得各个创造方式持续存现。经济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对经济运作具有决定性影响且比较关键的是创造精神。和创造精神存在紧密关联且具有差异性的界定为创业认知。创造和创业表现出企业家精神。创业认知是一类企业家精神,其主要力量为企业家,但企业家精神实质或说较为关键的层面即为创造。创造为企业家的基础功能。硅谷为基于创造促进经济进步获得顺利发展的主要代表,尤其是基于高级科技创造作为其先驱,对其给予一定的机制创造给予辅助,如股票期权激励、市场开放、资本风险投入等。硅谷创造方式将创业与创造联系起来,这为企业家创业品质不断提升的表现。

篇7

经济中一道引人注目的亮丽的风景线。正如田纪云同志所指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

组成部分,“民营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经济与

科技一体化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经济支柱。”重视并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充分发

挥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共识。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研究和探讨民

营经济的发展问题,更具有积极意义。

一、加强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能力建设,从整体上推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具有经营机制灵活,产权明晰,市场机制鲜明等特点。在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调整思路下,进一步拓宽民营经济的发展领域和空间,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已是势所必然和势所必为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经济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越来越突出。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市场机制、产业结构、基础设施、投资环境等诸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在实施推动经济发展的“追赶型战略”中,民营经济将发挥关键作用。

因此,当前加强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市场竞争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制约发展的问题,突破阻碍发展的“瓶颈”,促使民营企业“强身健体”,是民营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民营经济与本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结合点。

(一)科学管理能力

在现代企业里,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一样,都是企业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好的企业治理结构和企业产权制度依托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发挥作用。然而,不重视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管理简单粗放,是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通病。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必须认真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在提高企业的科学管理能力上下功夫。一是要建立起好的企业管理模式。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管理模式,大多数是采用亲情化、友情化管理模式,自觉地采用制度化管理模式的企业还比较少。这在企业初创阶段是必要的,适合企业当时的发展要求。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和企业的发展,必须建立起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或者以制度化为基础,适当地吸收其他管理模式的优点,构建一种以制度化管理模式为基本框架的混合式管理模式,为企业实施科学管理打好基础。二是切实加强企业的基础管理,包括企业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营销管理等等。这些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能否正常运作的关键,财务、生产、质量、营销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对企业带来不良影响。在做好这几方面基础性的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善于学习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积极探索开展物流管理;创造条件引入电子商务,加强企业的信息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管理动力。.三是要切实抓好企业的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民营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为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实现既定战略目标而展开的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性谋划与活动。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最欠缺的,恰恰是在战略发展上存在严重不足。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家要着眼于企业未来的生存发展,从本地区生产力的基础和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切实把握好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策略等要素,把主要精力集中到企业战略规划的研究、制定和实施上。四是认真抓好人力资源管理。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的第一因素,人才兴、则事业兴。办企业需要建立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技术人才和财会人才四支队伍。欠发达地区条件艰苦,工资偏低,要通过建立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切实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要在选拔人才、借用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等方面有新的举措,取得新的突破,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不拘一格,选贤任能,以优质的人力资源推动企业发展。还要加强人才培养,这是改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人才紧缺状况的根本途径。

(二)科学决策能力

决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面对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必须实现由个人经验型决策向民主科学决策转变,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提高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的科学决策能力,要把握好两方面:一是企业决策者要自觉加强学习,提高决策水平和能力。决策者的水平和能力是科学决策的关键。从整体上说,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家队伍中,由于很多入学历不高、文化水平低,致使个人综合素质偏低。要提高科学决策能力,首先必须提高企业决策者的综合素质。作为企业决策者,要自觉提高政策水平,努力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掌握党和国家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法规,保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善用政策,用好政策,充分运用政策赋予的权力促进企业发展。二是要积极构筑企业科学决策机制。着力点要放在决策结构和功能的优化上。要优化组织功能,在企业班子结构上,要实现优势互补,重视发挥领导班子的作用,运用领导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要优化反馈功能,在企业的某项决策目标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要严密组织,明确分工,科学指导,加强检查督促,切实抓好决策反馈;要优化计划功能,善于运用综合计划,制定科学决策,对每项决策,要结合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分析,超越企业承受能力的决策项目要坚决取消。

(三)创新能力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是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条件下,参与国内外竞争成败的关键。提高创新能力,是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必须补上的一课。一是要进行体制创新。目前,欠发达地区的私人资本主要集中在家族式企业,实行家长式管理和封闭式管理,难以扩大规模,创出名牌。因此,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适应发展的要求,主动从家族式管理向合作制、有限责任公司等管理模式转变,有条件的企业,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产权关系,逐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争取早日上规模、上水平,成为欠发达地区推动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二是要进行科技创新。劳动密集型产业是适应欠发达地区现有生产力状况的。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要在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按照“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要求,主动开展科技创新,使企业逐步向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相结合转变,提高企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品质量、档次,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三是要进行组织创新。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组织结构不科学、不合理,企业分散、管理粗放,低水平重复生产成为普遍行为,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生产力的发展。要通过实施组织创新,积极推行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生产,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市场引导、政府扶持,在有条件的地方形成有特色、有规模的民营企业群,发展规模民营经济。一些有条件的大中型民营企业要主动通过资本联合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

(四)市场竞争能力

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决定企业的生存发展。欠发达地区民营经济发展中一个极为现实的问题就是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扩大和满足市场需求乏力。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提高民营企业市场竞争力、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环节。要根据地域特点、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因地制宜,制定结构优化、优势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方略。要在继续兴办投资少、见效快、直接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运输、中介、修理、饮食、服务等行业的同时,结合实际,合理布局,逐步构建以城市为依托的容量大、吞吐大、集散大的民营经济大市场框架,避免产业结构的单一化、趋同化。要拓宽经营领域,做到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切实增强民营企业经济实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二、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发展民营经济的良好环境

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既需要民营企业不断改革、创新,提高素质,增强内在发展动力,同时,还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配置资源的角色转变到为经济发展服务上来,努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干事创业、壮大发展的良好环境。

(一)加强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核心内容的宣传教育,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欠发达地区推进民营经济的发展,首先必须充分发挥宣传工作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激浊扬清、鞭策促进的积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首先,要坚持开展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教育,进一步深化对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意义的认识。通过教育,使大家充分认识到,民营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发达地区超前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欠发达地区缩小比较差距的希望所在。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战略的高度、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和支持民营经济的发展。其次,要积极宣传民营经济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贡献,使全社会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有利于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进程,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力水平,这完全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通过正确的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关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良好社会舆论围。

(二)加大服务力度,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目前,各种经济成分公平竞争的环境还未真正形成,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非公平、非有序竞争的问题表现得更突出一些。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树立为企业服务的意识,从三个方面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一是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当前,民营经济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要结合欠发达地区的实际,研究制定有关地方性法规,以立法形式解决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维护民营企业的合法利益,使民营企业在企业设立、税费标准、融资信贷、市场准、对外交往、中介服务以及生产要素配置、保护财产合法权利等方面与其他所有制经济享有平等的地位。二是营造良好的行政服务环境。要进一步深化政府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改变管理方式,规范管理行为,提高工作效率。要强化服务意识,依法保护个体工商户、私营业主等民营经济人士的合法权益和合法财产不受侵犯。要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具体问题,坚决取消和制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企业负担。要通过有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商讨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三是营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一方面,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要积极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帮助民营企业疏通融资渠道。一方面,要广辟融资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尝试建立商业性担保机构,为民营企业贷款提供担保业务。同时,民营企业也要提高素质,不断提高信用等级,争取银行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支持。

(三)大力培育和完善专业化服务体系,为发展民营经济营造良好的社会服务环境

欠发达地区民营企业以中小企业居多,势单力薄,处于弱者地位。政府的重要责任就是组织社会力量,为其建立专业化服务体系。当前中小企业优先需要市场准入、信息共享、技术援助、人才开发和资金融通等方面的服务。要择机成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或民营企业的机构,为其提供政策、投资、信息、人才交流、培训等方面的帮助。要构建多主体、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人才、信息、技术、市场开拓、法律援助等方面,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服务,帮助企业找难产品、找准市场,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要扩大社会保险的范围,将民营企业纳人社会保障体系。要充分发挥工商联、个体私营经济协会、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和中介组织的积极作用,引导和规范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篇8

(一)高位预测

利用1990-2000年的经济统计数据,根据平均速度预测定模型(见表-①),推算出台湾经济产出量的变化。其测算结果是,实质GDP增长趋势是平均每年6.44%,其中工业生产年均增长5.4%,服务业年均增长7.4%。在工业生产方面,制造业年均增长速度为5.45%,其中重工业年均增长8.71%,轻工业年均负增长0.8%;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年均增长9.86%,进口贸易年均增长11.49%(注:TaiwanStatisticalDat-aBook2001,CouncilforEconomicPlanningandDevelopment,Tai-wan,June,2001,P.15-19.)。

根据这一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⑤),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232.25,增长86.26%,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215.77,比2000年的127.52增长69.2%,而制造业指数增至220.78,重工业指数增至336.25,轻工业指数减至88.28,分别增长70%、130.5%和-7.7%;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从145.32增至327.15,进口指数从155.19增至460.49,分别增长156%和197%(详见表1)。这一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各项指数除轻工业外,普遍偏高,尤其是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台湾经济要达到高位预测的水平,必须在总体上继续保持中度增长的势头。但是,实际上,台湾经济已经从“中增长阶段”步入“低增长阶段”,甚至可能从“长盛期”开始转入“长衰期”,未来实际增长指数将难以实现高位预测的水平。显然,高位预测的数据需要进一步修正。

(二)低位预测

如果考虑到偏差因素的话,可以适当修正高位预测中出现的指数偏高现象。从统计数据看,表中各项经济指标的理论值(见表-②)略小于实际值(见表-③),其中GDP和工业生产(主要是轻工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P)(见表-④)略高,分别为-0.0823和-0.0616,轻工业更达-0.1069;进出口贸易价值指数和重工业生产指数增长的偏差率略低,分别为-0.0490、-0.0331和-0.0452;工业生产中的制造业指数增长的偏差率居中,为-0.0509。

根据修正后的低位增长预测模型(见表-⑥),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从2000年的124.69增至139.25,增长11.7%,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增至156.06,制造业指数增至168.12,重工业指数增至230.53,轻工业指数减至96.19,分别增长22.4%、29.5%、58%和-1%;对外贸易中出口指数将增至272.61,进口指数增至270.25,分别增长87.6%和74.1%(注:根据《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11期,第86、120页等诸表整理编算。)。采用修正后的低位增长模型预测未来台湾经济走势,所得数据除轻工业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外,一些预测结果可能偏低。但是,若是台湾经济真的从“长盛期”步入“长衰期”,这些低增长或接近零增长的预测数据也不是不可能的。除GDP指数可能偏低、轻工业指数可能偏高外,未来10年台湾工业生产指数和进出口贸易指数的增长将可能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由于制造业的衰退迹象日益明显,尤其是重工业,可能因岛内厂商大量外移而出现继轻工业之后的新一轮的衰退,从而导致进出口贸易在低水平上增长。

(三)中位预测

中位预测是对高位预测和低位预测作进一步修正的一种综合预测。采用这一预测模型(见表-⑦),可初步预测出至2010年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以1996年为基期(指数=100),至2010年台湾GDP指数将上升至186.03,比2000年的124.69增长49.19%,平均每年递增率约在4%左右,其中工业生产指数将上升至185.91,比2000年的127.52增长45.79%,平均每年递增3.8%。在制造业方面,其生产总指数同期将上升至194.62,比2000年增长49.86%,年均约4%;其中重工业指数将升至283.39,增长94.28%,年均约7%;而轻工业则呈萎缩趋势,基本上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在对外贸易方面,出口贸易指数同期将提高到322.38,比2000年增长121.83%,年均增长近9%;进口贸易指数将提高到365.37,增长135.43%,年均增长9%强。从中位预测的结果看,进出口贸易指数较高,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指数略高,其他数据则较为贴切。

(四)综合预测

上述高位、中位、低位三种方案的预测结果各有特点,部分数据各具有一定的可信度。修正前的预测值略高,而修正后的预测值则略低,但后者更接近实际值。若将修正前后的预测值综合加以考察,则可进一步提高其准确度。综合看来,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经济部门可采用不同的预测指标,其中GDP可采用中位预测方案,工业生产和进出口贸易指数可采用低位预测方案,服务业则可适当参考中、高位预测方案。

根据综合预测方案所测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增长指数,预测2010年台湾经济发展水平,其GDP以1996年的不变价格计算,实际水平将达到新台币14.3万亿元(约为4000亿美元左右),平均递增4%左右;人均GDP1.8万美元(约62万元新台币)。其中工业生产增加值的实际增长水平将达到40000多亿元(约11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2%左右;服务产业附加价值也将实质增至10万多亿元(约2800多亿美元),平均递增6%左右;而农业生产则基本表现为零增长或负增长,其固定价格大致维持在2000亿元(约60亿美元)的水平上。

在制造业方面,其产值至2010年将实际增至新台币35000亿元(约1000亿美元),其中重工业产值将实际增至25000亿元(约700亿美元),轻工业产值将进一步下滑,出现负增长,大致维持在10000亿元的水平上(约300亿美元)。

在对外贸易方面,台湾进出口总值至2010年,将在2000年2880亿美元的规模上再增长近8成,达到5000亿美元左右,平均每人贸易量约1.5万美元。其中出口货值将在148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长约8成,达到26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8000美元;进口货值则将在1400亿美元的基础上再增加7成多,大致达到2400亿美元的规模,人均约7000美元。进出口贸易在基本平衡的状态下略有盈余。

表一台湾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年度GDP工业生制造业出口贸易进口贸易

指数产指数合计重工业轻工业价值指数价值指数

199066.8275.3976.3763.31103.6856.7552.28

(Y0)71.9080.9782.0469.41108.5164.2460.06

199177.308405485.2374.99106.7564.4764.55

199282.718708087.3780.38102.1770.4872.28

199388.5893.6092.3787.11103.6277.3280.34

199494.2598.0197.1795.45100.8592.8597.43

1995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

1996106.70107.43108.69113.0599.35109.60116.37

1997111.61110.26111.25118.2596.26116.26124.46

1998117.64118.76120.29131.3596.63123.32127.04

1999124.69127.52129.87145.8795.66145.32155.19

2000-------

平均1.06441.05401.05451.08710.99201.09861.1149

速度①

理论值②956.471017.501035.151030.44994.48986.85998.56

实际值③1042.201084.281090.651079.171113.481020.611050.00

偏差率④(P)-0.0823-0.0616-0.0509-0.0452-0.1069-0.0331-0.0490

2010年高位232.25215.77220.78336.2588.28372.15460.49

预测值⑤

2010年修正139.25156.06168.12230.5396.19272.61270.25

后的低位

预测值⑥

2010年中位186.03185.91194.62283.3992.24322.38365.37

预测值⑦

资料来源:根据《自由中国之工业》2001年第11期,第86、120页等诸表整理编算。

注:*以1996年为基期的实质增长指数。

附图

二、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结构变动趋势预测

随着台湾经济不断从现代经济社会向后现代经济社会转化,岛内经济结构的变动日益朝服务业方向发展。

经济的结构性变动表现在产业经济上,就是服务业作为带动台湾经济成长的支柱性产业仍继续保持中度或低度增长势头,其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结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即从2000年的66%提高至2010年的70%左右,净增4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增加0.4个百分点;服务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同期也将从55%提高到60%以上,上升5-6个百分点,平均每年增加约0.5个百分点。

在服务业结构比重不断扩大的同时,物质部门的商品生产地位却不断下降,不仅农业生产呈现停滞状态,工业生产也因制造业的萎缩而增速下降。未来10年以劳力密集型为主的轻纺工业仍将继续大量外移,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为主的重化工业,尤其是电子资讯产业,也开始纷纷寻找新的出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由于生产企业大量外移,岛内工业生产增长缓慢,其结构比重将逐年下降。在工业生产仅维持低度成长甚至零增长的状态下,其附加价值占“岛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比重将逐步下滑,从2000年的32.4%下降至2010年的28%,下跌4-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减少0.5个百分点;同期工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也将从37.2%下降至35%以下,下跌2-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近0.3个百分点。

在制造业方面,其附加价值占“岛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将从2000年的26.3%降至22%左右,下跌约4个百分点。其中重工业结构比重将略降至15%的水平,而轻工业结构比重将下滑至7-8%,不及重工业水平的一半。制造业就业人口结构比重同期也将从28%下降至25%,约下降3个百分点。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力,生产方式日益走向弹性化、自动化及精致化,生产目的也从个别经济效益转为兼顾社会福祉,而生产形态则趋向于更加密切的国际分工,由注重生产成本的竞争转为质量与技术的竞争,同业与异业间的策略联合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结合将成为主要趋势。其工业发展政策在于全面促进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除了初具规模的资讯工业、半导体工业、通讯工业外,精密机械与自动化工业、航太工业、高级材料工业、特用化学品与制药保健工业、污染防治工业等也是重点推动发展的新兴工业;同时,加速传统工业的现代化以及工业技术人才的培训。预计至2010年,岛内新兴工业的产值约占制造业比重的一半以上,从而使工业产值的增长,从依赖产量增加为主,转为依赖质量提高为主,逐步迈向工业发达地区。

在农业生产方面,由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市场竞争力减弱,其产值基本上维持零增长或负增长状态,农业在“岛内生产总值”中的结构比重将从2000年的2.1%继续下降至2010年的1.5%以下,下滑0.5个百分点;而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更将从7.8%降至5%以下,下滑约3个百分点,平均每年约减少0.3个百分点。这一系列结构性变动将促进整体经济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利用。因为农业所释出的资源,包括劳力、土地、水资源等,正是岛内农业以外的工商部门所需要的资源。尤其是农业就业人口比率的下降,不仅可减轻其对整体经济的负担,而且还可扩大农场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由于台湾的农业就业人口将从2000年的74万人缩减至2010年的50万人,而耕地面积释出10多万公顷后,岛内每一农民的平均耕地面积将从2000年0.86公顷提高到1公顷以上。

对外贸易的适度成长是未来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主要

有赖于台湾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一方面,随着岛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以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的传统产业继续大量外移,以电子资讯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也纷纷对外投资,从而带动生产设备、零组件等商品的输出;另一方面,因岛内产业升级而形成的技术进口需求将有所扩大,从而带动进口贸易的成长。

在外贸市场结构上,至2010年,美国、日本、祖国大陆仍将是台湾最大的三个贸易伙伴,其贸易货值约占台湾对外贸易总值近60%,各约占20%左右的比重。其中出口贸易将以祖国大陆为最大市场,约占25%的比重;美国市场将降居第二,约占2成多的比重;日本市场居三,约维持1成左右的比重。在进口贸易方面,因对日技术依赖将继续加深,日本仍然是台湾最大的输入来源地,其结构比重占近3成;而美国也将继续保持台湾第二大进口市场的地位,结构比重近占2成;祖国大陆将替代德国、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成为台湾第三大进口市场,其结构比重将接近1成。

未来10年商品贸易仍然是台湾贸易的主要形式,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有所提高。至2010年,工业品仍是台湾最大宗的贸易货物,而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贸易地位将继续下滑,服务贸易的结构比重将有所上升。其中出口贸易仍将以制造业产品为最大宗货物,其结构比重约占8-9成,并主要仰赖资本密集之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品;而劳务出口的结构比重将提高至1成以上;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比重则降至1%以下。在进口贸易方面,制造业产品的进口占进口总值的比率将从2000年的8成多降至近8成,劳务进口则将从2000年的1成多上升至近2成,而农产及农产加工品的进口则从8%下降至5%。

在财政方面,台湾当局为促进经济复苏与发展,将继续扩大公共投资与建设,以引导民间投资的增加。在赤字财政的政策下,台湾当局的财政支出将不断扩大,实质收入因无法配合公共支出成长而使债务负担渐趋沉重,其债务未偿余额占GDP的比例将从目前的2成多扩增至3成以上。

在金融方面,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市场日益开放,岛内金融参与者不断增多,金融衍生性商品日新月异,银行彼此间的竞争将更趋激烈,业者为争取竞争优势、规避风险以及筹措资金,也将更致力于金融创新,从而使银行资产负债表外交易的比重大幅提高。随着电子信息科技的广泛运用,未来电子银行业务也将大量涌现,从而改变台湾金融业务的结构状况。

三、21世纪初期台湾经济发展与两岸经济关系

进入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逐渐演变为各种比较利益的较量,各国或地区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发展相互之间的互补、互利和互惠的经济合作关系,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区域间经济相互依赖度的不断加深,决定并规范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趋势。21世纪台湾经济的走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岸经济关系的进一步加强。

根据经济增长预测模型的测定,至2010年台湾经济将保持低度增长局面。这一基本走势是建立在两岸经济关系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未来台湾与祖国大陆建立更加紧密的经济联系,将是支撑岛内经济成长的重要动力源之一。从总体发展趋势看,台湾的服务业日益成为推动经济成长的主导产业,而工业生产将加快结构调整,继续向外转移轻型加工业以至技术型装配业,并借助两岸技术合作发展优势产业。

(一)服务业的发展需以祖国大陆为市场腹地

随着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经济的崛起,未来世界经济发展将出现欧、美、亚“三足鼎立”的新格局。这种经济格局将给台湾经济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区域化趋势下,台湾只有借助于东亚地区,尤其是祖国大陆的经贸活力和市场规模,与亚太经济体发展出更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并成为区域之间经济联系的枢纽,才能获得岛内所缺乏的经济资源,继续保持经济的适度成长,从而在亚太经济体系中确定一定的地位。

未来台湾经济的发展方向是:利用其特殊的地理区位和相对的经济优势等有利条件,逐步向建立技术研发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等多功能的区域性营运中心发展,塑造一个能充分吸引投资、汇集人才、活络经济的优良的投资环境,使台湾成为资金、技术、人员、货物以及信息等经济诸要素皆能充分自由进出与快速流通的开放经济体。发展区域性经营中心,是台湾寄望借以带动未来服务业以至整体经济成长的“火车头”。因此,台湾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就是使台湾成为外商进入中国大陆以及经营亚太市场的基地和中介站。台湾“经建会”委托“麦肯锡国际顾问公司”所做的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台湾的国际贸易、航运、金融、信息、研发等产业,必须以整个亚太经济区域为市场腹地,而中国大陆自然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市场。台湾发展的区域营运中心,只有以“进出中国大陆市场的门户”作为发展目标。这意味着两岸之间必须发展出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才能达成台湾发展区域营运中心的目标。

建设区域转运中心,是台湾发展多功能营运中心的第一步。根据“麦肯锡国际顾问公司”的估计,台湾发展货物及旅客转运中心,至少有80%的商机在祖国大陆市场。如果无法开发祖国大陆市场,营运中心的发展前途堪忧。据此,在经济转型的现实压力下,台湾在规划未来经济发展蓝图时,不得不将开放两岸直航、大陆产品、人员、资金入台以及资讯交流等问题作为台湾入世后加速推动的重点工作。未来两岸通商限制将进一步放宽,直航问题也已提上议事日程,岛内各港口、航空港以及航空公司、海运公司等,正在抢分未来直航商机。

(二)制造业将继续向祖国大陆转移

据初步测定,未来台湾制造业将基本维持低度增长或零增长状态,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其在经济结构中的比重将下滑至2成2左右。这意味着岛内大量的加工制造业将进一步面临关闭停产、更新转产或生产线外移的选择。一条相对容易寻找的出路就是将生产据点转移到台湾的周边地区,与当地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相结合,继续保持在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近在咫尺的祖国大陆,无疑是台商生产据点外移的最佳去处。祖国大陆的优势条件是低廉而充沛的劳工、广袤而廉价的土地、丰富多样的原材料资源以及深具潜力的巨大市场,如果与台湾相对充沛的资金、较为先进的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经验结合在一起,必会产生一种比较利益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形成强大的生产竞争力。

正是基于这一比较利益的考虑,未来台湾厂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进一步转移在岛内已失去产品竞争力的“夕阳工业”,包括传统的轻纺工业以至重化工业,甚至出于市场布局的考虑,台商也将逐步把岛内趋于成熟的高科技产业,如电子资讯业转移至祖国大陆。这些投资不仅受劳动力、土地、原材料或中间产品等生产要素成本低廉动因的驱使,而且是以获取更大附加价值为基础的销售收益和资本收益的最大化为直接目的,并从以加工出口为主的初级形式逐步发展到拓展市场和资源开发等深层次的高级形式,从而形成各个领域相关配套、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到祖国大陆从事经贸活动的台湾厂商也将从初期以从事中、下游工业生产为主的中小企业扩大到以从事中、上游工业为主的大型企业以及集团企业,甚至公营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并重发展,上、中、下游产业相互关联的投资格局。

(三)产业升级需借助于两岸技术合作

台湾科技研究基础相对薄弱,许多产品在关键技术与设备上长期依附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日本,以致岛内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有限,产业升级受到限制。未来台湾厂商如果进一步加强与祖国大陆的技术合作,并以大陆市场为腹地,就可改变长期过渡依赖美国、日本的局面。两岸科技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互补性,祖国大陆科技基础研究实力雄厚,台湾生产加工技术水平相对较高;大陆内销市场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台湾行销能力较强,行销经验丰富;大陆科技人才队伍庞大,价格相对低廉,台湾研发资金充足,研发能力相对较强等。在双方科技产业优势互补的情况下,两岸进行科技交流与合作,由大陆提供基础性科学研究技术,台湾提供应用性商品生产技术,不仅有利于两岸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和两岸经济的共同繁荣,而且有助于台湾摆脱对外技术依赖,加速产业升级,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为此,加紧引进大陆的生物、航太、材料、能源以及光电等关键技术,发展新兴科技产业,是台湾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台湾从事技术研究发展的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大陆雄厚的科学研究基础和丰富廉价的人才资源优势后,结合其较强的技术商品化能力,大力扩展与大陆的技术交流与合作。进入21世纪,两岸技术合作已全面展开,并逐步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重头戏。对台湾厂商而言,祖国大陆这块“新生地”具有无穷的商机。岛内的研发基地正加速向大陆转移,神达、明棋、仁宝、大众、华邦、广达等台湾知名高科技企业纷纷在大陆筹设研发中心、IC设计中心及软件开发基地,开发设计新产品。许多台商不仅致力于大陆技术商品化的投资,而且越来越重视大陆高级人力资源的利用,通过聘请大陆技术人才协助企业从事技术开发。

在两岸技术交流的带动下,未来台商厂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技术层次将进一步提高。除电脑及周边设备与零配件项目加快投资外,岛内半导体厂商也突破台湾当局的政策限制,纷纷到大陆投资设厂。此外,移动电话、数码相机、信息家电等产业也不断向祖国大陆转移,软件、网络以及电子商务等投资迅速发展。据台湾一项调查显示,台湾高科技厂商已有三成到祖国大陆投资,有85%企业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前往大陆投资。从高科技厂商外移情况看,技术成熟度高的产品生产基地外移,主要是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竞争手段;技术成熟度低、仍靠研发以保持竞争优势的产品生产基地外移,主要是出于市场布局、合作研发的考虑。

四、台湾经济对外循环结构的变化趋向

随着世界新秩序逐步从“地缘政治”主导向“地缘经济”主导转变,未来国际竞争秩序中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新的世界竞争秩序要求台湾经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的潮流中,加入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列,从而在区域经济整合中寻找新的出路。

(一)台湾对外经济关系已从传统的“三环结构”转为“四环结构”

台湾属海岛型经济体系,自身资源不能自给自足,经济发展有赖于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循环与扩张。20世纪60-80年代岛内加工出口经济的起飞基本上是建立在自日本进口机械设备与零部件——在台湾加工、制造、生产——再对美国出口销售的“三角关系”架构上,即传统的“三角贸易循环模式”。但是,自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台湾劳动密集型产品竞争力大幅下降以及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强烈反弹,旧的“三角贸易循环模式”因台湾生产成本的提高和美国市场的障碍越来越难以成为带动经济成长的原动力。反映在对外贸易上,就是台湾外贸出超不断下滑,从1987年最高峰的187亿美元降至2000年的84亿美元。这一表现主要是由于出口成长率不断下降所致,尤其是对美出口明显衰退。2001年台湾对美出口大幅下跌3成,出口结构比重更是从1987年的49%的高峰跌至23%,缩减26个百分点,未来几年内将进一步降至20%左右。可见,美国市场已难以继续成为台湾经济增长的主要“推进器”。

在美国外销市场不断萎缩的同时,新兴的祖国大陆市场正在迅速崛起。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从1986年8亿美元猛增至2001年的273亿美元,15年增长了33倍,其占台湾出口总额的结构比重同期从2%提高到22%,上升了20个百分点,未来几年将进一步突破25%,超过美国,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市场结构发生巨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台湾企业将从美国市场获得的订单,转移至中国大陆的生产据点进行加工、生产,然后再将产品销往美国,从而在台湾原有的“三角贸易循环模式”中多出了大陆加工出口这“一环”,形成“四角贸易循环模式”。可见,台湾经济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出口贸易,因台商对大陆投资不断扩展以及两岸经贸快速发展而出现结构性转变,尤其是祖国大陆市场比重的快速攀升,已成为20世纪90年代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原动力。

台湾对外贸易循环模式的转向说明:台湾对外经济关系已从过去“日本进口——台湾加工——美国出口”的“旧三环结构”,转变为“日本进口——台湾设计——大陆加工——美国出口”的“四环结构”,并成为21世纪初期“新三环结构”的过渡形式。

(二)台湾对外经济关系将从“四环结构”逐步转向“新三环结构”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经济区域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以及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纷纷加入或组建区域合作组织,两岸经济合作具有不可抗拒的利益诱因。台湾有限的资源和空间,要求其将视野扩大至整个祖国大陆腹地,以自由的经济循环机制促进其对外经济关系的转型,通过融合并吸纳更多的大陆资源,拓展台湾经济的发展空间,从而为其产业升级与贸易转型开辟一条新的出路。在这一形势下,两岸经济合作作为一种必然的理性选择,是经济区域化发展规律的具体反映。面对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加强,岛内民间企业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纷纷加快与大陆经济合作的步伐。预计未来几年台湾流向大陆的资金将不断增加,流速进一步加快,流量也将保持每年数十亿以至上百亿美元的规模。在这一趋势下,台湾将根据自身的经济优势条件,一方面通过与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的技术合作,吸取其高科技与企业管理经验,继续维持自日本进口技术设备的经济循环结构;另一方面,进一步扩大对祖国大陆的投资,充分运用大陆的资源与市场,将目前通过大陆加工再对美出口的经济循环结构转变为在大陆加工后直接就地销售的经济循环结构,即将现有的“四环经济结构”减少“一环”,从而促进台湾利用日本技术与大陆市场的“新三环经济结构”的确立。

两岸相继加入WTO后,由于国际市场对两岸产品的限制减少,大陆台资企业,尤其是加工出口型企业将进一步增资扩产,扩大外销,从而带动台湾对外经济循环的转型。同时,入世后两岸关税的持续调降以及非关税措施的减少,将促进两岸生产要素的有序流动和贸易关系的正常发展。从大陆市场开放看,未来中国大陆外贸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加快,关税持续调整与降低,非关税贸易障碍逐步消除,进口贸易将大幅增加,从而有利于投资大陆的台资企业从台湾进口相关零组件与半成品。如大陆关税的降低,将使台湾的纺织品、化纤、电子资讯产品、塑料及塑胶制品对大陆的出口进一步增加。从台湾市场开放看,由于各国和地区要求台湾以发达地区的身份入世,意味着台湾未来将被要求实行较高的自由贸易标准,面对更大幅度的市场开放压力。台湾对祖国大陆产品进口限制的减少,将加大其对祖国大陆轻纺制品、农产品以及农工原料的进口。

(三)台湾对外经济关系最终将从“新三环结构”走向“二环结构”

篇9

(一)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农业科学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生产要素的品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从长春市看,农业科研及技术服务设施的投入和建设,直接关系到农业增产潜力的开发。要保证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一要增加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科研工作的手段和条件,重点搞好农作物育种设施建设,建立起完善的以育种为主的农业科研设施。二要加大农业技术服务设施建设的力度,搞好市、县、乡三级农业技术推广设施建设,改善工作手段和工作条件,以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转化速度。三要增加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经费,要保证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费用不断增加。四要对农民教育培训进行投入。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主要是通过农业广播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等,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还要搞好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让农民亲眼感受现代化科技,让农民真正想干、愿干、积极干。农民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业科技应用和推广的实施者,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教育,增加农民科技培训费用,努力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多年来,长春市农业生产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但基础设施还比较脆弱,抗灾能力不强。近几年水旱灾害给长春市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就说明了这一点。根据长春市水资源状况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要本着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的原则,充分利用地表水、合理开发地下水,蓄、引、提并举,开源与节流兼顾,以打井和节水灌溉为重点,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要大力发展管道灌溉,积极发展喷灌、滴灌、微灌,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田水利化,关键在于增加投入。因此,必须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长期进行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以水利、生态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农业信息工程建设的投入。长春市农村经济信息网已经开通,各市、县也要尽快建立相应的信息服务网络;各乡、镇要建信息站;村要设立兼职的信息员。要加强市场信息、科技信息和生产信皂、的分析预测、规范运作程序,提高农业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通过信息,为农民和农业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的政策、市场、技术等信息服务,引导农民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国际国内互联网,积极发展网上农业、网上交易。

(三)制定和完善农业法律、法规,给农业和农民以法律支持和保护

依法支持保护农业和农民,要清理和修改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我们的法律法规能与WTO规则和国际惯例接轨。同时要加紧制定和出台有关法规,建立既适应WTO规则、又能有效保护和促进我市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目前,当务之急是要抓紧制定《长春市种子管理实施细则》、《长春市兽药、饲料添加剂管理办法》、《长春市农产品市场准人办法》等地方法规和政府章程,尽快完善我市农业标准化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

二、创新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经营主体的国际竞争力

(一)培育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

入世后我们面对的经营主体是大型的跨国公司,因此,我们要创新我国农业经营体系,组建大规模、高起点的龙头企业群体。龙头企业要走大企业、大集团发展之路;龙头企业要向规模化、专业化、系列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龙头加工企业要以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加工深度为主攻方向,由粗加工向精深加工、由单一产品向系列开发、由小规模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由低产高耗向高产高效方向发展,按国际标准生产营养食品、保健食品和方便食品。

龙头企业要与基地和农户结成紧密型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要切实完善利益联结和分配机制,使龙头企业与基地和农户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以保持龙头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国外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才能形成国际竞争力。在国外,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承担了生产、购销等一条龙的任务,从而大大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像美国的新奇士橙协会,由6500户果农、61个包装公司自发联合,统一商标,统一价格。首批新奇士打人我国市场,就是由这个协会“包打天下”的。类似这样的协会在美国就有上百家。所以,我们要借鉴国际的成功作法,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以广大农民为基础,尽快建立各类农业协会。协会要制定和执行章程,代表农民和企业利益,切实发挥职能作用。

三、以入世为契机,加快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一)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主要是稳定种植业,突出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园艺特产和多种经营。特别是把发展畜牧业当作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以粮食为主的粮经二元种植结构向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转变粮食作物向优质化、专用化发展。压缩普通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专用玉米、绿色水稻和优质大豆种植面积。

经济作物要重点围绕薯类、瓜菜、果品、花卉苗木、优质烟叶、特种油料、药材、食用菌等类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努力把我市建成全国最大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我市蔬菜产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很多产品打人国际市场,入世给我市蔬菜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目前看,我市发展蔬菜产业还需慎重。人世后为避免种粮受到冲击,各地都在积极发展蔬菜生产。现在,蔬菜生产也出现了供大于求、价格下降的现象。比如,我国蔬菜出口总量持续增长,但贸易额却没有增加。因此,我们要以积极而又慎重的态度发展蔬菜生产。

饲料作物要重点发展高能量、高蛋白优质品种。现代三元种植结构排序是: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把长春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必须以发展饲料作物为战略依托,积极引种饲料玉米、紫花苜蓿等高能量、高蛋白优质饲草,用优质青饲料作物替代以玉米为主的高成本精料和低养分粗料,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畜产品质量。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依托我市丰富的饲料饲草资源优势和畜产品深加工能力.瞄准国内外中高档消费群体市场,大力发展精品畜牧业,努力把我市建成现代化畜牧业大市。

长春市人均耕地资源有限,农村劳动力过剩,人世后土地密集型粮食产品缺乏竞争优势,但却为劳动密集型畜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我市畜牧业产值已达到了农业总产值50%,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德大、皓月成功地打人国际市场,为我市参与国际竞争取得了经验;人世后粮食和饲料价格趋于平稳,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条件。因此,发展畜牧业是我市应对人世,推进农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战略选择;是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最现实、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二)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长春市农村经济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工业化程度低,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滞后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工业拉动,这也是我们与发达城市的主要差距所在。我市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大、加工深度不够。长春市的粮食加工转化量仅占粮食商品量的25%,畜产品的屠宰加工量仅占肉类总量的23%,国外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大多在90%以上;从加工规模看,长春市年加工玉米60万吨以上就是较大型的加工企业,而国外大型加工企业每天可加工1万吨以上;从加工深度看,仅以玉米为例,美国以玉米为原料加工产品达4000多种,而长春市常见的仅几十种。由此可以看出,长春市的农业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从三次产业的内部联系看,提高农业效益最终要靠农村工业化。没有工业的拉动,粮食经济搞不活,畜牧业也难以有更快的发展,大宗农产品就摆脱不了出卖原料的状况;发展第三产业,从根本上说,也要依赖于工业的发展,工业化达不到一定程度,服务业是很难发展起来的。因此,突出工业拉动,加速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主导型转变,是长春市现阶段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

(三)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调整优化农村社会结构

无论是产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就业结构的调整。都不能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而必须放眼于城乡结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农业结构调整必然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因此,对农业结构进行调整要内、外同时进行。外部调整主要是城乡协调发展,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是我国下阶段推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

加速推进城市化,不仅可以拓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渠道,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使农业发展增强内在的活力。因此推动以城市化打头的新一轮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这是区别于以往农村结构调整的最主要的特征。如果将农业结构的调整主要局限于农业,那就将使这一轮结构调整陷入困境。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国力看要提高城市化水平,首先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要把发展重点放到县城和部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中心的作用。农民非农化,成为市民.改变农村社会结构,才能使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篇10

市场失灵是指资源配置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达不到帕累托最优的各种情况。在市场失灵下,公共产品不能实现完全、公平的供给。因此,克服市场失灵通常要求政府的干预。但是,地方政府对市场活动的介入和干预,只能是辅的、补的,而不能过度的进行强权干预,违背市场经济规律。

2.政府利益地方化

在地区差距日渐扩大的背景下,受地方利益的驱使,各地方政府或以公开的形式,或以隐蔽的形式实行地方保护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阻碍区域经济发展的异化行为,各地区进一步扩张面临的共同障碍,是行政体制分割,各自为政,行政性区际关系替代了市场性区际关系,难以做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公共服务缺乏

政府的公共服务是指以政府为主的公共部门生产的、供全社会共同消费、平等享受的公共产品和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产品的提供上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经济建设和公共事业的投人不平衡,偏重生产性和盈利性的经济类基础设施(交通、水电、通讯等),而对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的投入不足,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二是在公共事业的投人上,又没有把经营性和非经营性的分开,导致公共产品领域不断扩大,给财政造成沉重的负担,使财政支出捉襟见肘,这既限制了基础设施的发展,又限制了公共事业的发展。三是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片面追求的增长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了人与自然环境的不协调。

二、地方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多方面的,主要有市场因素、自然地理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因素和政策等。要克服这些因素,就需要地方政府发挥作用。

1.制定科学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引导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引导本区域经济发展。首先要根据中央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明确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确定发展规划的分步实施落实。其次要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再次要确定发展本地经济,引进人才,技术,资金方面的重点方向和目标。最后制定良好的地方教育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优化人才环境,实现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相一致、相互补充。

2.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主要包括政府承担的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社会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的职能。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

3.转变政府职能,进行政府管理创新

首先,将公共管理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职能,凸显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

其次,强化地方政府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能力,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第三,将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地方政府管理的着力点。

第四,尊重市场规律,发挥政府特有作用,淡化行政区划,强化经济区划,破除行政壁垒,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4.培养人们的市场意识,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秩序

市场意识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而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有了市场人们自然会有市场意识,但是市场又是依靠有市场意识的人建立起来的。解决这个问题,政府首先要转变自己的价值取向,从自我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转变,下放权力,市场的事情依靠市场机制本身去调节。地方政府政府要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法律环境,确保区域政策的严肃性、有效性、连续性以及稳定性,保障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和企业之间能够依法处理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创造一个稳定预期收益的投资环境,给各类投资者以信心和激励,从长远的角度促使资源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5.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区域产业结构是区域内产业空间组合的状态,合理地利用区域资源,大力发展主导产业,求得更大的区域效益,是地方政府的最终目标。从产业布局来看,由于长期受条块分割的影响,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同化现象较为突出。根据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由于区域的主导产业,在生产上或者在产品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者在布局上有相同的指向性,这些产业按一定比例布局在区域的某个优越的地区内,就可以形成一个高效率的生产系统,改善企业生产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区域整个生产系统的总体功能大于各个企业功能之和。从企业发展方面来看,为私人部门创造就业机会,提供资金支持和财政承诺;以区域内主导产业为主建立竞争优势;设立可量化的目标以监测其进展;促进区域市场而非地方市场的发育等。

6.培育和发展民间组织,完善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

鼓励建立各类民间组织。各级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破阻碍民间组织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民间组织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组建跨地区的民间组织,以民间的力量自下而上地推进地方政府合作,进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智囊机构,主要由各地的经济专家学者组成,为区域间地方政府决策提高咨询。二是培育“中间体组织”的成长。这里的“中间体组织”主要是指由市场原则与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盈利性组织原则与非盈利性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政府组织原则与民间组织原则的相互渗透所衍生出来的具有新特征的组织体。

民间组织可以对市场经济制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会弥补市场组织功能作用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抑制企业组织的非市场化行为和不良的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可以分解部分政府的经济职能,抑制政府权力无限扩张的趋势。保证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地方政府应鼓励这些民间组织发挥效用。通过这些自发的或官方促成的民间组织逐步提升企业战略、拓展市场深度和扩张市场容量,并对政府形成软约束。

参考文献:

[1]张雷宝.地方政府公共投资效率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5.

[2]魏后凯.中国地区发展[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3]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陈栋生.区域经济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

[5]马雄光.经济体制过渡期:政府必须主导区域经济的发展[E/DL].北大天网,2003,(7).

[6]龙永图.地方政府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应做四件事[E/DL].中国新闻网.2003,(6).

篇11

⒉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调整依然滞后。一直以来,中部地区是全国商品粮的重要生产基地,县域经济第一产业占有很高的比重,典型的农业经济特征明显,效益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近几年虽有所发展,但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很小;第二产业优势不够突出,资源性加工企业规模小,能力弱;现代高科技企业起点低,数量少,产业的技术含量仍然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虽然较快,但因起步晚,规模小,不足以支撑整体经济发展。目前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结构为,正处于工业化早中期阶段;而东部地区三次产业结构为,表明东部地区县域经济开始步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相对东部地区而言,整整慢了一个阶段(见附表四)。附表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与全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对比

⒊经济自主增长乏力,县级财政运转困难。经济自主增长乏力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县域投资面临困境。中部县域自然资源相对东部丰富,但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限制,年中部地区社会投资总额只有亿元,而东部地区达亿元,其总额仅为东部的%、占全国的%。二是县域工业发展水平低。目前中部县域工业大多是一些传统工业,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产品少;大众产品多,名牌产品少,××年中部地区驰名商标在全国的占有率只有%,市场活力明显不足。三是县域消费市场低迷。××年中部县实现社会商品消费总额亿元,仅为全国的%;而东部县达到亿元,占全国比例高达%。由于以上原因,当前中部县级财政运转比较困难。财政收入占县比重比东部地区低了个百分点。而中部县财政刚性支出直线上升,目前有半数以上县级财政入不敷出,运转十分艰难。附表五:(资料来源:根据中国商报期刊网、中国统计信息网和国家商标信息网数据整理)

⒋生产要素大量外流,对外开放程度偏低。一是资金严重短缺。由于县级财政拮据,加之国有商业银行收缩县级以下业务,使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深受“失血”之痛,××年中部地区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只有亿元,而同期东部地区县级金融机构贷款余额高达亿元,贷款余额仅为东部地区的%。二是人才大量外流。受中部地区县的待遇、人居环境等条件的限制,大中专学生回县率很低,到县级企业工作更少,在待遇和事业留人方面缺乏强久吸引力,%的人才去了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三是产品科技含量低。年中部地区科技产品总产值的全国占有量只有,而东部高达%,与东部相比差了个百分点(附表六)。四是对外开放度偏低。××年中部地区县域实际利用外资亿美元,占全国的;××年中部地区县域出口总额亿美元,仅为全国的,只有东部的%。由此可见,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的国际联系及其产品国际市场依存度是相对比较低的。

二、推进中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对策

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中部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相差巨大;与西部相比,优势并不突出;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目前,东部县域经济有民间投资的高速增长,西部有国家投资和政策的强力推动,而中部地区由于缺乏内外推动力量,县域经济发展呈明显劣势。客观地讲,中部县域经济落后东部地区既有自然方面的因素,又有历史方面的原因,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任何单一的发展思路对中部县域经济发展都是无能为力的。发展中部县域经济必须要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眼光,要立足自身经济发展阶段和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实施整体战略来解决。

⒈以现存优势资源为依托,开展错位竞争,打造特色产业。无数实践证明,一个地区的竞争优势获得关键在于对自身优势的认识和把握,因此中部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战略决策中,应始终注意自身的比较优势。总体上来看,在中部县域经济中,农业资源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由于各县所处地理环境、自然和资源禀赋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比较优势千差万别。如有的县矿产资源储量较大,有的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的县劳力资源丰富,因此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和方式上不能强求一致,其关键是要站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高度,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市场,通过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确立主导产业,实行重点开发,在资源优势中培育地方特色,在传统产品中筛选优势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战略产业和名牌产品。通过提倡一县一业、一乡一品,坚持一业为主,多元互补,进一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于中部地区县而言,在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的前提下,由于资本的趋利性,不可能发展全方位、全门类经济,只能依托本地比较优势来发展和壮大特色经济。只有这样,中部县域经济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篇1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巨大,但同时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在不断拉大,地区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这是与改革开放的初衷相背离的。党的十六大曾提出,在新世纪的头20年,我国要建设全面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着重解决“三农”问题。论文参考网。而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如何使东、中、西部农民的收入差距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缩小,使城乡人们的收入差距不断缩小。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第一,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地缩小地区间的发展水平。

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逊曾提出过“要素价格均衡理论”,这个理论是指在没有交易成本的前提下,各地由于要素禀赋结构的不同,存在各不相同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地都能够按照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决定产业结构,而后再通过统一的产品市场进行地区间的产品交换,那么,不同地区劳动者的收入就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渐趋同。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则可能成为拉动另一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论文参考网。例如,我国的东部地区相对于中、西部来说,人多地少,经济发展水平和工资水平较高,那么,粮食这种土地相对密集的农作物在东部地区就不具有比较优势。如果有了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东部地区就会逐渐减少粮食生产的比重,因为生产粮食对他们来说越来越不划算。东部所需的粮食等各种农产品可以通过向粮食生产有比较优势的中部地区购买来解决。由此造成的粮食市场价格的上升,所需粮食数量的增加,使中部地区生产粮食的农民从中受益,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自然就成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拉动力。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就会更多的向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西部地区购买资源密集性产品,并推动这些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也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拉动力。随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扩散效应不断增强,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接近,农民的收入差距就会不断缩小。

第二,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生产要素的流动。

地区间的产品交易离不开交通、运输、仓储、信息、资金等成本,因而,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差距的缩小还必须依赖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特别是劳动力要素的流动。随着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和其他资源会越来越短缺,在健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下,中、西部的各种生产要素尤其是劳动力会向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的东部发达地区流动。这些人外出打工、创业,一方面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积累了资金、知识、信息和人才,另一方面,又使没有外出打工而留守原籍的那一部分劳动力有了更多的土地资源,使他们也具有了为自己创造更多收入的条件。

第三,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可以有效履行我国加入WTO的承诺,更充分地利用国内资源。

我国已经是WTO的正式成员国,在开放市场等方面应当无条件地遵守自己的承诺,信守WTO的各种原则和规定。论文参考网。非歧视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是WTO的两项重要原则,如果我们不能通过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快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不仅不符合WTO的原则和我们自己所做出的承诺,而且发展较快的东部地区有可能抛开中、西部地区而与国外企业开展分工合作。例如从国外市场购买粮食等土地密集性产品和资源密集性产品。若果真如此,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则难以从东部的经济发展中获得拉动力,东、中、西部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第四,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有利于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律要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的责任和能力的削弱。相反,通过规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培育一个健全完善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为亿万农民创造一个能够真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将会使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大大提高,调控的内容大大的丰富。当国民经济的运行更多地依赖市场而不是“市长”时,政府才有可能从日常琐碎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致力于研究和解决宏观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同时,在市场机制比较健全和完善时,经济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市场规则,过去那种由政府部门掌握资源或项目审批权来制约或控制经济运行的状况将不复存在。而某些部门或个人通过暗箱操作获取自身利益乃至产生腐败的根源将被根除。

毋庸讳言,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市场体系还很不健全,虽然经过30多年的改革,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各地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形形的地方保护主义等等。因此,继续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培育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大市场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需要政府所做的工作还很多。

参考文献:

[1]祁春杰.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与思考.经济纵横,2008,(10).

[2]袁永康.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前沿报告.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篇13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落后地区,而民族地区大多又是西部地区12省中比较落后的地区。民族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宁夏、西藏、广西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还有少数民族聚集的青海、云南、贵州3个省区。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族地区经济虽然较东部地区仍然落后,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问题在民族地区却日益凸现。研究如何协调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避免东部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Grossman和Krueger1991,1993)提出来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KuznetsCurve,EKC)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间的关系的经验总结。近年来许多文献应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对各地区的EKC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是同时间序列相比,面板数据能够将变量的截面和时序信息综合在一起,利用各变量在时间和截面上的差异所提供的信息,拓展样本的数据点,增加模型的自由度,显著减少缺省变量带来的问题。

国外,CrossmanandKrueger使用跨国PanelData模型对一些国家地区进行了EKC实证检验;国内,包群等利用1996-200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与6类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李刚利用面板数据对中国环境Kuznets进行了检验;王彦斌对面板数据对中部六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在这些文献的研究基础上,可以发现以下问题:

1.许多文献在利用面板数据进行方程回归时没有进行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这就容易产生虚假回归并且不能保证方程的稳定性。

2.许多文献在得到方程后,仅仅得出EKC的形状,没有求出曲线的拐点,这对经济和环境关系的研究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拐点两侧的环境和经济政策是不相同的。

3.一些文献直接用二次型的EKC模型进行估计,这必定会带来方程设定错误。

4.对民族地区8省区经济增长和环境协调发展,还没有基于PanelData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

基于上述的分析,本文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改进:

1.利用拓展的Kuznets曲线三次型模型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且先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以克服虚假回归和方程不稳定的缺陷。

2.分析出民族地区经济增长同环境污染的一般关系,并找出各个省区各自独有的EKC和相应的拐点,为民族地区环境政策制定和经济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3.利用的19992008年民族地区最新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更实用(2009年数据所在的《中国统计年鉴2010》尚未出版)。选取的是西部大开发10周年时间段,也是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冲突最为明显的阶段。

二、模型建立与数据选取

EKC的形状不尽相同。CrossmanandKrueger证实了倒U型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存在;Kaufmann(1998)等人的研究表明人均收入和SO2排放量之间存在U型关系;根据其他研究资料表明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有倒N型、N型、线型多种形状。

为了保证研究的一般性,本文采取CrossmanandKrueger(1998)拓展的包含上述五种类型可能性的的库兹涅茨环境曲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根据计量分析最终确定各个省区到底是属于倒U型、U型、直线型、倒N型、N型中的哪一种。模型形式为:

Y=α+β1X+β2X+β3X+u(1)

其中Y为环境污染指标;X为经济指标;u为随机误差项。

根据模型回归结果可以判断环境曲线关系:若β1>0,β2则为倒U型曲线关系;若β10,β3=0,则为U型曲线关系;若β10,β3则为倒N型曲线关系;若β1>0,β20,则为N型曲线关系;若β1≠0,β2=0,β3=0,则为线性关系。具体的判断表如表1所示:

表1环境Kuznets曲线形状判断表

β1

β2

β3

倒U型

>0

<0

=0

U型

<0

>0

=0

倒N型

<0

>0

<0

N型

>0

<0

>0

直线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