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

远程教育教学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远程教育教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远程教育教学论文

篇1

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并在网络为主导的基础上通过多种类型媒体的应用作为资源支持。而在学习环境方面,其以学习者为主体,以信息传输网络为基础、以完备的教学平台作枢纽,辅以设计优良的学习单元序列,以及完善的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对于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升都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而在支持方面,也需要能够走出以往较为边缘化的特征,而是需要更加强调对于学生远程知识学习与实践的个性化支持,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在相关教学资源的基础上能够以更有组织、系统化地对课程知识进行掌握,还需要能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地实践与提升,进而使自身的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以及协同能力都能够得到提升。为了能够达成该种效果,就更需要师生双方在远程教育平台中开展更为积极的活动,并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更为积极的学习与交互环境。

3信息交互提供互动教学服务

互动可以说是现今远程教学的重要核心,在现今的远程学习模式中,网络平台具有教育音频、视频、文字类型以及CAI课件等类型的教学资料,而在这部分教学资源的提供途径上,则具有着课程论坛、微博、短信、电话以及教学平台等。通过这部分信息交互方式的运用,则能够以网络为媒介使相关知识信息以非常多样化的特征被应用到教学支持服务模式之中。其中,教学平台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清晰的资源;博客与论坛能够以帖子或者日志的形式对教学内容进行发表。但是,当学生面对上述途径时,就往往面对着一个取舍的问题,为了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对远程教育平台进行建设时就需要对上述途径的特点与优势进行积极的整合,在汇集多种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特点、教材重点对信息交互模式进行制定,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4以某课程为例探索该方式的优势和质量提升

为了能够对上述整合平台、实现教学互动目标进行更好的说明与实现,在此,我们以《3DsMax建模基础》这门课程为例,对远程教育中互动式教学进行详细的分析与阐述。对于3DsMax来说,其是现今非常流行,且功能非常丰富的一类软件,同动画类、渲染类与设计类软件具有着密切的关系,且由于涉及到很多门专业课程而具有着较强的操作性以及复杂性。对于该软件特征,我们在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细致筛选的基础上对远程教学模式与平台的建设进行制定。

4.1教学设计

联系本软件非常复杂、广泛功能的存在,我们在强调实用性的基础上对该软件所具有的功能与内容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与优化:首先,在内容选择时要尽可能讲解应用频率高的命令参数;其次,要选择同学生联系更为密切的内容,如室内设计建模渲染、数字媒体动画制作等;最后,在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操作讲解时也需要做好案例的提供,并保证所选择的案例能够充分符合课程教学内容,保证少而精。

4.2教学途径

教学途径是远程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在教学途径方面,我们在对现有教学方式特点进行充分联系、考虑的情况下制定了以下互动方式:第一,为了能够保证远程教学结构以及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完整性,在我们对网络平台进行建立时,则可以将教学视频、文字教材、目标要求、屏幕录像以及PPT等都包含在该平台中,并保证学生在对平台接触较短时间就能够对该门课程所具有的内容进行了解;第二,可以通过博客与课程论坛的建立对教学资源的操作技巧、拓展知识以及技术动态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介绍,而在对学生提供资源的同时,也可以通过部分教学方法的使教师也能够参与到其中,并在不断学习、沟通、总结的基础上获得教学水平的提升;第三,微博与微信是现今应用非常广泛的技术,对此,可以在朋友圈与微博中设置“每日知识更新”模块,定期对一些小贴士以及知识点进行,在使学生在日常提升知识的同时使其能够更好地跟进教学进度;第四,通过QQ群的应用同学生进行互动式的教学辅导,如果人数较多,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发起语音会话,以此起到直接交流、知识讲授的效果。对于操作存在困难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远程操作的方式起到“手把手”的教学效果;第五,在课程教学完毕、对作业进行安排以及其他重要信息的时,则需要在上述教学平台都进行体现的同时再以手机群发的方式将信息传达给学生,以此避免出现遗漏现象。

4.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对此,我们在对上述多种信息工具进行有效应用的基础上也需要对学生掌握技能这个教学目标对教学方式进行制定:首先,可以在网络平台中对相关课程的音频文件、文字教材、操作录像以及教学文件等进行传递,保证上传的资源能够更好地符合本堂课程教学要求。而在这部分资源提供的基础上,教师也需要通过同学生在线沟通、群聊以及QQ对话方式的应用对学生进行讲解,以此保证学生在对课件看、对教师讲解听的情况下获得面对面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教学知识点讲授完毕之后,教师在布置作业任务之后则可以通过QQ远程监控该方式的应用对学生的操作情况进行实时的观察,看其操作中是否存在问题或者可以改进的方面并及时指正。而在教师开展在线辅导时,则可以通过QQ群的应用向全体学生发出提问,并对学生进行辅导,以此使原有远程教育以“一对一”教学情况有效的转变为“一对多”。

4.4教学单元设计

对于单个教学单元,我们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设计与教学:第一,在课程开始之前,需要通过实际案例的应用将本堂课程内容进行导入,以此使学生在课程开始之前就能够具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第二,教师打开提前准备好的课件,在课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演示软件相关参数、命令的设置以及应用方式,以此帮助学生能够对该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进行掌握;第三,在对操作要点讲解完毕之后,则可以通过小型实例的应用对命令使用方式进行进一步的验证,以此使学生能够对上述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较好的消化;第四,对本操作的典型实例向学生进行全过程的操作演示,并在操作的过程中对重点环节做好强调,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操作要点;第五,在教师内容讲解、案例演示完毕之后,则可以给出几个实例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在学生思考的同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与启发,使其能够领会操作方向与要点;第六,教师对本单元教学情况进行总结,并对作业进行布置,要求学生课后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进行更进一步的进阶自主性学习;第七,在教学期末,需要要求学生能够完成同其专业知识相关的作品,以此对其软件的学习水平以及制作水平进行体现。该步骤可以说是远程教育中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关键部分,具体可以按照下述方式进行:首先,教师将往届学生作品与较为经典的作品到网络平台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分析与点评,并对本次任务进行布置;其次,教师可以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的基础上使其能够针对本任务进行初步的设计,并对草图做好准备,通过网络软件的应用开展互动性的小组讨论,并对自身的设计进行不断的优化;再次,在学生对作品进行制作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做好学生知识的辅导以及进度的检查工作,并在发现问题时为学生提供修改意见;最后,当学生完成作品后,则可以通过QQ或者邮箱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提交,以便教师统一对作品进行评阅与总结。

4.5实施效果

在《3DsMax建模基础》这门课程中引入互动式远程教育教学系统后,学生听课积极性大大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充分,课堂作品完成率提高了43%,并且每个班级师生互动率都能达到95%以上(以师生人数比例计算),课堂效率也大大提高。

篇2

(三)设计思路远程教育的教学是基于网络的教学,我们对此作了很多探究,但是学生主动上网学习的积极性一直不高,网上教与学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强迫式,教师总是通过各种约束手段要求学生上网,网上教学的效果大打折扣。鉴于此,本人在网上教学设计创新与实践过程中作了如下创新,以达到实现教师引导下的虚实结合,学生自学为主的网络上下互动的目的。第一,变强迫式为引导式,在设计的内容和结构上,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创造虚实结合的课堂,引导学生自发上网学习,实现学生由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第二,变静态单向式为动态交互式,在设计的实施上,改变以往的以课程网页为主的单一平台,利用多样化的立体网络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主的网上网下互动。这一设计思路旨在突破传统网上教学,创造一种新型的网上教与学的文化。

二、设计内容:体现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一直以来,大多数远程教育学校的课程网页栏目设置基本统一,栏目设置较单一固化且栏目功能分工不明晰,这成为学生上网学习主动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以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为例,学校远程教育课程网页栏目设置如下:课程说明、教学大纲、教学辅导、直播课堂、实施方案、教师介绍、IP课件、课程论坛,绝大多数课程栏目都为这八项,只有极少数课程稍作添加。这种栏目设置存在以下缺陷:第一,栏目过于简单,只能传递基本教学信息,内容难易吸引学生;第二,栏目功能分工不明晰,如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师介绍等都是课程基本信息的说明,直播课堂、IP课件都属于视频教学。这种栏目设置难免让学生产生网上厌学的情绪,创新网上教学的栏目设置成为实现引导式教学的第一步。为此,笔者对《金融学》这门课程的网上教学主页的教学栏目进行了重新设计,作了如下创新:第一,对传统栏目中的相关栏目进行合并和变更。将课程说明、教学大纲、实施方案、教师介绍四项合并为课程指南栏目,将直播课堂、IP课件两项合并为虚拟课堂栏目,将教学辅导更名为章节辅导。第二,新增辅助栏目和扩展栏目。将所有栏目分为基本栏目、辅助栏目和扩展栏目。课程指南、章节辅导加上新增的作业练习与期末复习构成基本栏目;虚拟课堂、课程论坛加上新设的“案例集锦、热点聚焦及金融生活构成辅助栏目;新设实训天地与课程拓展构成扩展栏目(见图1)。图1网上教学设计栏目设置本课程栏目设计的具体说明如下:

(一)基本栏目模块

基本栏目模块是用来传导学习基本内容的,是课程的知识体系与逻辑结构的体现。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学习可以了解课程基本信息及完成基本的知识学习及学习检验。

(二)辅助栏目模块

辅助栏目模块是用来辅助学生增强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并加强师生动态交互。该模块包括以下五项:(1)案例集锦。该栏目以案例库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大量教学案例,这些案例既包括典型案例又包括热点案例。(2)热点聚焦。该栏目以国际、国内金融领域发生的热点问题为材料,为学生提供与课程内容知识点相关的热点事件或话题。如全球金融危机、中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创业板市场的建立等等。(3)金融生活。该栏目为学生提供能反映课程知识同时又与我们平常生活有关的素材,比如加息(减息)与百姓的存款、人民币升值与百姓理财等。这些素材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本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性,从而极大的提高学习兴趣,并可以将所学知识服务于自己的家庭经济生活。(4)虚拟课堂。该栏目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提供课程辅导,从而打造一个基于网络的虚拟课堂。主要有视频直播和IP课堂两种形式。(5)课程论坛。该栏目通过专门的课程论坛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答疑和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讨论等,实现基于网络的师生实时和非实时交互。

(三)扩展栏目模块

扩展栏目模块学生提供大量的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形式多样的补充内容,是课程理论知识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该模块的内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对学习该课程的兴趣,增加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并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的实训实践。该模块包括以下两项:(1)实训天地。该栏目为学生的实践、实训提供指导和平台选择。主要包括股票模拟交易、外汇模拟交易等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该栏目提供的内容和平台进行实训,实现该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2)课程拓展。该栏目为学生安排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活动,从另一个更广泛的角度来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如,近几年安排了“湖北电大经济类知识竞赛”、“网上读书活动”等拓展活动。通过以上的栏目设计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本课程栏目设计具有以下特点:第一,新设栏目内容体现“浅入深、深出浅”的教学规律。这些栏目的内容丰富多样:如案例集锦选择金融领域的典型案例,引人入胜,热点聚焦、金融生活是和我们日常经济生活紧密相连的大小事件,惹人关注,这些栏目的内容一方面足以让学生对网上教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让学生在实例中学习理解理论知识,即浅入深。作业练习和期末复习栏目为学生的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提供辅导,为提高考核成绩,学生必然会主动上网学习这两个栏目的内容。实训天地和课程拓展作为扩展栏目为学生的实践和知识拓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通过网络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即深出浅。因此,新设栏目的创新性足以将学生吸引至网上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引导式的教学。第二,基于资源与基于交互并重。这些栏目中一部分是基于资源的,侧重于实现非实时的网上教学;另一部分是基于交互的,侧重于实现实时和非实时的网上教学。这种设计就突破了传统设计中只注重基于资源的网上教学,增强了网上教学的师生动态交流。第三,整个栏目贯穿课程教学全过程。本课程的所有栏目涵盖了远程教育的每个教学环节,即学习环节(包括导学、自学、促学)—考核环节—实践环节,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基于网络的教与学(见图2)。图2网上教学设计栏目贯穿教学环节全过程由此可见,本课程从引导式教学理念出发,通过网络精品课程式的栏目设计,实现了将网上教学的所有内容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于课程教学全过程。

三、设计实施:利用多样化的网络平台组织教学

以往的网络教学大多通过以课程网页为主的单一平台组织教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对此,在本课程的网上教学组织上利用多样化的立体网络平台,实现以学生为主的网上网下互动,从而将网上教学设计得以有效实施。立体化的网络平台由课程主页平台、网络视频系统平台、课程论坛平台、模拟交易平台、专题活动平台、网上其他平台等六个平台构成。每一个平台分别对应不同的栏目和教学环节。每个平台的功能分别如下:(1)通过网上课程主页平台实现基于资源的导学。教师通过这一平台上传导学资源,学生通过这一平台进行非实时的网上资源学习。(2)通过网上视频系统平自组织实时与非实时的虚拟课堂。教师通过这一平台既可以安排实时的视频直播课堂实现和学生网上面对面的实时交互,又可以录制课程IP供学生非实时的在线观看。(3)通过网上课程论坛平台实现网上网下的交流。教师通过课程论坛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实时的教学活动和非实时的在线答疑,从而实现师生之间网上网下的交流。(4)通过网上模拟交易平台实现基于网络的实践环节。本课程选择“叩富网”让学生进行股票模拟交易并进行比赛,选择“美国嘉盛集团网站(中国)”让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这种创新型的远程教育网上实践形式极大提高了学生上网学习赢得积极性。(5)通过网上专题活动平台丰富课程拓展知识。每学年,本课程都会安排一次和课程内容相关的拓展活动,每次活动的相关资料全部通过活动专题网页平台供学生参考。如近几年安排了“湖北电大经济类知识竞赛”、“网上读书活动”等拓展活动。(6)通过网上其他平台实现对以上各个平台的有效补充。除以上5个平台之外,本课程选择了一些和课程相关的网站,如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官方网站、相关精品课程网站、金融新闻类网站等等;另外,利用网络电子邮件、QQ群等网络资源和技术。这些网络媒体不具体针对某一个栏目,而是在各栏目中都可体现,学生通过教师提供的这些网站获取各栏目所需的补充资料。以上教学设计在组织实施过程中的平台应用(见图3)。

四、设计效果:提高了学生主动性并增强了师生交互性

(一)提高了学生上网学习的积极性

本课程创新的教学栏目设计、组织和实施,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眼球,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以往形成的“网上教学资源陈旧、网上教学平台单一、网上教学环节简单”的观念,丰富的资源、立体化教学平台、形式多样的拓展活动、涵盖全方位教学环节的网上教学形式等都让学生对网上学习不再是被动的,而是转变为主动学习。课程资源的点击率大幅度增加,论坛活跃度也不断提高。

(二)增强了教与学的动态交流

由于教学设计中创新了立体化的教学平台,学生上网学习的网络平台得以扩大,师生交流的途径变得多样化,由此实现了实时与非实时并存的网上网下师生动态交流,尤其是非实时的动态交流得以突破。

篇3

在培训过程中,指导教师除了精心讲解,还时不时地与学员互动,并且时常给我们进行专题作业指导,使我们锻炼了备课的能力,提高了我们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例如,如何巧妙地处理教学重点,在突破教学难点上有什么绝招等;英语单词教学该如何设计;英语听力教学该注意什么,运用多媒体应注意哪些问题等;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分组教学,合作学习中我知道了成功实施合作学习需要坚持的五个基本原则:第一,积极主动地相互信赖。第二,面对面地相互促进。第三,个人责任。第四,社会技能。第五评价和控制。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五个原则。坚持“要有效地进行小组的构成。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不同的学校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我对合作学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三、远程教育梳理了英语知识

。教授的讲解很精彩,还适时地配以一些教学片断,形象直观,离课堂教学越近,学习的价值越高;对一线教师的实用性越大,一线教师的受益就越大。通过网络上一些教师具体的课堂案例学习、专家的经典点评,使我认识到应该如何把握英语课堂教学。使我们认识到应该怎样突破教材的重点难点;怎样才能深入浅出;怎样才能顺利打通学生的思维通道、掌握一定的学习要领,形成良好的英语素养;怎样才能将一根根主线贯穿于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之中。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通过把握课堂教学来达到以下两个目标:一方面,通过我们的日常教学,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篇4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为西部农村的孩子带来了优质的教育资源,缩小了与沿海城市在教育资源的差距。但如何能让每一位孩子都能享受到这一优质的教育资源却是一个新的课题。据笔者调查分析:目前,各项目学校的教师在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上仅仅停留在通过多媒体教室或计算机教室将远程教育资源展现给学生这一方式上。这种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远程教育资源效益的发挥,使资源与设备反而成为教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瓶颈。

笔者通过分析远程教育各类资源,结合部分项目学校的实际经验,认为:远程教育的资源运用不仅仅是一种课堂教学的应用,它的定义也不仅仅是教学这一唯一的定义,它应当是教育这一更为广泛的定义。因此,远程教育的教学应用应是全方位、多渠道的。

一、综合利用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学科教师课堂教学应用为各部门统一协调的综合应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并不只是在多媒体教室里进行,资源的呈现不一定都得通过计算机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它还可以通过接收人员打印出来的方式或者通过其它电教媒体再次呈现在教师和学生面前。就远程教育工程所传送的教育资源而言,从综合利用角度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教导处——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教师发展”这一板块进行教师教育或校本培训。这一板块中,可以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这一专题栏目对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培训。也可组织教师收看通过以泰文件接收系统接收的基础教育“同步课堂”(同步课堂既可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源,也可作为教师培训的资源),学习名优教师教学方法。在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时,条件允许的话可以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或播放室里进行,条件不允许的话可以采取骨干老师先学习,再组织其它教师学习的方式进行(在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上,可根据硬件条件的客观条件灵活机智的选择不同的运用方式)。

2、团支部或少先队——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专题教育”这一板块内容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专题教育”中所包括的内容极为丰富,既有日常行为规范培养的视频资源又有青春期教育、禁毒教育等内容,还有结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其它德育资源。资源的形式多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其激趣性和德育性并重。这一部分内容的呈现,模式二、模式三学校现有的条件都可以做到。

3、学科教研组——一是利用利用远程教育接收的IP数据(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中的“教师发展”这一板块进行研究学习。这一板块中的教材分析可以作为教研组进行学科教研的主要内容来进行。同时,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时,可以组织教师学习、研究、探讨IP数据中“课程资源”里所包括的“教案示例”这一板块的内容。“教案示例”不仅仅是教师备课使用,在学校计算机不多的情况下,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人员可以在学科教研组或教导处的统一安排下将这一内容打印出来供教研组备课时作为研究的材料使用。当然,学科教研组在进行教研活动时,所能选用的资源在远程教育所接收的资源中还有很多方面的内容。

4、模式一项目学校受设备设施的限制,远程教育丰富的资源不容易直接利用,需要模式二项目学校通过刻录光盘或组织村小教师到模式二学校进行学习、利用。

二、资源呈现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计算机(多媒体)课堂教学呈现方式为多渠道、多时段的呈现方式。所谓的多渠道,是指资源的呈现可以通过其它的常规电教媒体来进行。所谓的多时段,是指资源的呈现可以在课堂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来进行。

下面仅从远程教育所接收IP数据中的“课程资源”(这一资源是老师们最为在意的资源)、“学习指导”和“少年文化”(这一资源是最有可能被忽视的资源)三个板块举例谈谈运用的策略:

1、“课程资源”中,每一种资源都可以通过其它的渠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不通过计算机,学生同样可以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老师们最为关心的“媒体资源”这一部分内容,在没有计算机呈现的情况下,老师可以选择将特别需要在课堂上呈现的内容或画面通过彩色喷墨打印机制作成幻灯片,通过投影仪呈现在学生面前。“习题精选”和“拓展资料”等内容既可以通过幻灯片呈现,也可以先打印出来由教师书写在小黑板或是读出来呈现给学生。

2、“学习指导”这一板块的内容,如果学生能在计算机教室使用是最好的方式。但在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老师可以将一些内容通过其它的常规电教媒体呈现给学生。比如说将课文的朗读通过语音座或录音机呈现给学生,同样可以收到指导朗读的效果。

3、“少年文化”这一板块内容是最容易被老师们忽视的远程教育资源。其实这一部分内容以于西部农村的孩子尤为重要,通过这一部分可以增长他们的见识,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帮助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算是对于老师,通过这一部分内容的学习也可以提高自我、丰富自我、拓展自我。这一部分内容的呈现方式渠道非常多,时间段也比较多,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以“人物星空”为例,文科老师可以结合所教学内容,在上课以前或者是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为学生读一读;以“科普之窗”为例,理科教师可以结合所教学科特点和所学习的内容,在课前或课中为学生通过幻灯片或是小黑板呈现一些科普知识,学生一定会拓宽视野,并且学习兴趣倍增。

4、其它的远程教育资源都可以由不同学科的老师或者班主任老师在组织班队(团支部)活动时将其通过其它电教媒体或者是老师本人呈现给学生,一样可以达到让农村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目的。

当最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出现在我们面前时,不能忘记一些常规的电教设备还可以发挥它的功效。教育资源的呈现,不一定得通过媒体,通过老师来呈现说不定会收到意外之喜。

三、资源整理的策略初探。

变单一的被动接收资源为多途径的主动存储、善于搜集资源。

1、延长资源存储时间。

这一策略既可能解决教材版本的问题,又可能解决与教学进度同步的问题。首先分析教材版本问题:由于课程标准是统一的,无论什么版本的教材都必然包括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理科尤其如此,文科中选用的课文有一定的差异,但总会有相同的内容)。在这一年中所面临的教材版本问题中,笔者在远程教育资源网站上发现有些学科的课程资源在其它学期的资源中能查找到)的资源中能找到,一些课程的资源由于编排体系的不同可能有的播出在前期,有的播出在后期.因此,只要能将远程教育资源存储时间适当延长(存储一年以上,第二年就可以用上年的资源)就可能解决教材版本配套和与教学进度同步的问题。建议学校增加硬盘或移动硬盘(两都价格相差不是很大,但移动硬盘优势更为明显)来保证资源的存储时间的延长。考虑到全部学校都增加投入来储存资源有一定难度和浪费,市电教站统一下载保佑资源,供项目学校使用。

篇5

(二)课堂教学仍旧是学生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远程课堂教学虽没有传统面对面教学那样直接、快捷,但随着远程教育网络技术及各种新的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远程课堂的即时性、直观性与传统面对面课堂教学非常相似。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93.6%的学生更愿意参加面授,而不是选用视听教材学习。追究其原因,一是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认为传统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方式;二是面对面教学信息传递的速度快、更加即时,除此之外,教师的丰富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是其它课堂教学所不可比拟的;三是经济方面的影响。为了减少因学习而增加的开支,比如车旅费等,另外,相比较而言,面授课的费用会更高,学生选择远程课堂教学。四是学生思想交流以及寻求交往的需要。在远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与老师、同学交流问题,互相提供联系方式,增加了交流的机会与空间,这是现代学生所渴求的人际关系交往的需要。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及其内涵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提出

尤•克•巴马斯基(1927年-1987年)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集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科学院副院长等身份于一身。在20世纪60年代,巴氏看到他生活的地区顿河———罗斯托夫地区的普通学校的学生大面积地存在留级现象,为了克服此种现象,在以此后的20多年里,他以该地区的普通学校为基地,潜心研究、活跃在教学第一线。巴氏以其深厚的理论作为研究的指导思想及方法论,吸收并借鉴现代系统论的思想,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富有现实针对性的完整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国际教育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①巴氏体会到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手段的选取、教学条件、因材施教等多个方面。影响教学效果的方方面面都被研究,并将其在教学中的作用逐一分析,揭示在教学教程中作用与重要意义,最后,探明提出了一般教学过程最优化的规律。巴班斯基指出:“用辩证的系统观点评价现有教学任务的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乃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方法论基础。辩证的系统观点能保证针对当时条件选出最佳方案。”②“教学过程中的人(教师和学生)、条件(教学物质条件、教学卫生条件、教学的道德心理条件),教学过程结构(包括教学目的和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结果)以及教学实施的基本环节构成了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就是把教学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并且对构成该系统的有机联系的各组成部分进行综合考察。”③由此可见,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一般方法论,利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即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等,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影响教学效果的各个部分,使每一个部分互相配合,达到最佳的状态,选出最佳教学方案。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限定

按照唯物主义实践的、发展的观点,任何事物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同样,教学过程也不能例外。那么,教学过程“最优化”也是相对意义上的最优化。教学过程最优化需要结合实际,在现有的条件下,提出某种评价标准,当然,该评价标准是一种相对最优的状态,然后在此标准的引导下,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达到一种相对“最优化”的效果。巴氏指出:从所提出的准则的观点出发,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现代化教学教育形式和方法、已有条件以及班级和个别学生特点的基础上,使教育过程最有效地(最优化地)发挥效能。④“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的形式和方法、该教学系统的特征以及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为了使过程从既定标准看来发挥最有效的(即最优的)作用而组织的控制。”⑤由此可以看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对教学评价标准、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规律等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综合考量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实施的一种综合安排与控制。在这里,教师起着主导安排与控制的作用,教师须有意识地、科学的组织教学,选择最适合学生、最适合教学条件的教学方案,并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

三、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对远程教育课堂管理的启示

(一)结合实际,研究学生

教学过程“最优化”是一个相对的指认,其前提就是对现实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学生、研究教学条件,制定合适的教学依据与评价依据。作为能动的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他们的实际情况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起点。巴班斯基也指出,教学须遵循“符合学生年龄可能性的准则”。学生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或者说不同素质的学生群体,其认知结构和水平,综合素质存在差距,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进行教学,肯定不能有的放矢,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于远程教育的学生而言,更不比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师与学生面对面授课,如果教师不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不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思想心理设定教学目标并安排教学活动,这本身就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唯物辩证法。目前,很多教师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研究,基于这样一种考虑———反正不与学生见面,只要将课讲好既完成了教学任务。是故,远程教育更倾向于关注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等方面,而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力、基础知识等的研究较少,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规定教条式的执行,其结果导致教学工作陷入盲目性或者事倍功半。

(二)远程教育教学设计更需精心设计,提高单位课堂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作为一个整体协作过程,需要各个要素的密切配合,且相得益彰,力争充分发挥各个要素的作用,使每个要素互相促进,达到最优化的效果。远程教育的中介环节更多,如果不能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整体状况,就难以针对学生的情况设计好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与学生等方面,为了以上各个方面的密切配合,需要将他们看成一个整体,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优的组合方式。远程教育课堂教学,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信息传递的效率比不上传统课堂教学,只有将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连续的、系统性的活动,设计出更适合远程教育的教学方案,才能事倍功半。教师要正确看待教学过程的短期与长期的关系,只有解决好每一节课的教学,才能解决好整体的教学效果。将一个学年的整个教学内容分解落实到每一节课中,对整个教学内容与结构进行宏观的理解,梳理出一条基本线索,结合每节课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教学过程中各个要素的作用,使其相互作用,在有效的时间内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

(三)以最少的时间投入换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应有之意包含着以最少的时间投入换来最好的教学效果。没有时间的限制,任何教学效率都不值得一提。没有了时间的限制,就无从谈起教学过程最优化,无法比较哪种教学孰优孰劣。远程教育课堂管理更应该视时间为教学的生命,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在教学的过程中,都应该考虑时间这一因素,系统考虑时间在课堂中的分配与占用,视时间为课堂教学的生命线。也只有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了教学目标,才能达到“合理的时间消费”。课堂的时间管理就是组织好课堂教学,按照预先的教学设计进行,不因其它不相关的事的影响。教师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将教学内容传递给学生,以最佳的方式进行。学生的时间管理就是在有限的课堂内接受到最多的教学内容,并理解消化,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视域中的远程教育课堂教学管理

通过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我们了解到课堂教学是一个多重因素互相作用的过程,教学效果的优劣取决于多个方面的设计、控制与引导。考虑到远程教育的课堂管理的特点,远程教育更应该注重前期的对学生的研究、教学设计更加全面科学、教学手段丰富多样、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等,换言之,前期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远程教育更似“一次性”的不可逆的过程,可弥补的机会少。因此,教学过程的控制、教学设计等是远程教育课堂重要的方面,这也是上文一直强调的部分。但是,我们不应该忽视教学活动在与教师对应的另一端———学生,不应该忽视教学活动中融洽的课堂气氛,这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软环境”,是教学活动的“保健因素”,这是也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特点关注的方面。

(一)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是远程课堂教育成功的关键内因

因为远程教育的特殊性,教师对学生的课堂管理手段欠缺,在此情况下,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成了课堂管理的重中之重。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决定着教学效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目前,远程教育的教师,倾向于教学设计,对于学生的管理暂搁一边。其实,教师不论如何研究学生,教学设计如何富有针对性与科学性,如果作为受体的学生不积极主动的接受,而是在课堂活动一边听课一边玩游戏,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极其必要的。课程内容存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堂管理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资源,比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等。惟其如此,学生以积极的心态进入学习情境,课程内容才能有效传递,才能在不同学生的知识背景的支撑下有效放大,产生内涵更丰富的理解。在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课堂纪律的自我约束者,又是知识被重构、被重新理解的组建者。课堂教学过程中多元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以其原有的知识、理解为背景,对新的知识加以甄选,然后重组进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督促者。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树立学生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教学理念,不再搞灌输式的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向学生讲清道理,引导学生树立起自我管理的意识。其次,教师逐渐改变教学方式,以开放的、平等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构建和谐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6

2.1对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

在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便需要做好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多种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将文字、图片、音频以及视频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欲。

2.2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教学

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中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该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里面的资源进行有效整理,然后融入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认识实际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做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从而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知识,进一步实现优化教学。另外,利用电教手段,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通过眼睛、耳朵以及大脑等多器官的协助,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发散,进一步增强学生接受信息的能力,从而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

2.3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开阔学生视野,改善学生学习模式

我们知道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内容相当丰富,每个年级均有配套的DVD光盘。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可以充分利用DVD光盘里的资源,并结合学生实际,展开教学设计,重点放在开阔学生视野方面,对每一堂课的内容进行细化,设置典型例题解析、习题精选、扩展训练以及单元测试等环节,使学生的视野充分扩展开来,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模式得到有效改善,从而使学生实现优化学习。

2.4利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加深学生理解,进一步实现优化教学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正处于提高阶段,对于语文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往往教师口头解释较为不一,比如环境的保护、大气污染等。因此,教师便需要对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加以利用。以《清清的湖水》一课为例,在课堂教学开展之前,教师便可以利用现代远程教学资源,做好本堂课的可见设计,在课堂开展时,通过播放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环境。进一步通过观察将吃了一半的面包扔进湖水中,把香蕉皮扔进湖里喂鱼,结果把鱼儿吓跑了……通过这些与保护环境息息相关的事件的观察,便能够让学生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与行为习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以此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从上述方面进行完善,不但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还教育了学生怎样才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保护环境。显然,通过对现代远程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进一步实现优化教学。

篇7

篇8

③以特定的论题和临床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让每位同学再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以及从事科室的临床特点以形成了自我的观点和认识,以小报告形式体现和提交,抄袭和雷同没有给分,占总成绩20%;

④考试分为开卷和闭卷,开卷占考试总成绩20%,以课程内容为基本切入点,主要包括学科前沿及新知识,开课时候就布置,课程结束时就交回,闭卷考试以深入浅出的理论知识为主要考查内容,知识点小而且分散,试卷以百分制记录,但是占到总成绩20%。总成绩的80%都是在平时完成成绩的记录,20%在最后完成,最终形成终结性的结论。

二、结果

通过对考试评价手段的探索,考核评价依据多样化,加大形成性评价比重。重视与强化形成性评价,加大对学生上课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实践教学,加强过程测试,才能清晰地考查综合素质情况。另外通过加强试卷设计,提高评价效度。使试卷的设计与研究涉及到知识内容的深度、广度,知识与能力的考核比例,增强试题的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效性。课程结束,通过学生以及相关班主任及任课老师座谈以及调查问卷形式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及班主任对于考试改革是比较认可的,特别对于一些能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得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他们付出能够得到一定回报的比较满意的考核方式。

篇9

通过不断的摸索和改进,远程教育资源整合运用了以下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教学模式:

(一)认知单词

在单词认知阶段,我们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律动和情景来帮助学生认知单词。在课堂教学中可灵活多变,用多种认知方式来结合教学。

1、视觉认知单词所谓视觉认知单词,就是老师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来解释单词。远程教育资源中就是利用幻灯片的形式进行视觉认知教学。

2、听觉认知单词学生对于动物的声音很敏感,所以我们在远程教育资源中就投其所好将动物的声音运用到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3、律动认知单词学生感觉在歌声中学习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我们就很好地运用到了这一点,将单词融入歌曲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轻松学习单词。

4、情景认知单词在远程教育资源中我们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愉快轻松学习单词,这也正是情景教学的魅力所在。

(二)教授单词

在远程教育资源的辅助下,我们的英语教学模式更加重视体验、实践、参与和创造,通过单词拆分教学让学生很好地掌握单词发音。

1、拆分单词在教授单词的过程中我们采用拆分单词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同时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相似的新单词,让学生能够更快地学习和牢固掌握单词。

2、资源教学为了减轻老师的教读压力,我们通过口型资源和媒体资源进行单词教学,学生跟着口型模仿发音,不仅标准而且省时省力。

3、教师辅助实践表明当学生在模仿口型发音后再由老师来进行辅助发音将会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巩固单词

最后就是巩固单词,我们将它分为四种方式:视觉、听觉、律动和练习巩固,在教学中可运用一种或多种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1、通过视觉巩固传统的游戏做多了学生也会厌倦,而通过远程教育资源下载的资源,将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兴趣和激情。

2、运用听觉巩固将单词的形和音结合起来,将会让学生对单词的印象更加深刻。

3、通过律动巩固我们经常采用的律动方式是歌曲,将单词融入歌曲,可以达到巩固单词学习的目的。

4、通过练习巩固这种方式主要用于高年级的课堂,通过练习的方式,学生将会对单词有一个更深刻的记忆。

篇10

(二)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突出教育教学改革管理但对一线普通教师关注不足

在历届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成果第一承担人多为行政领导,或者同时兼职行政领导,这种现象在特等奖和一等奖中尤为明显。许多学校的第一承担人是校级领导亲自挂帅,如校长(副校长)或者院长(副院长),基本没有由普通教师甚至是系(教研室)主任担任的。仅就第七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来看,89%的特等奖和一等奖的第一承担人为行政领导。换句话说,有校级领导或者知名学者(同时担任领导职务)带头、获得国家级成果奖特等奖和一等奖的机率最大。一方面,突出了管理者在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设立的初衷之一即要提高教学水平和推动教学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另一方面也说明对第一教学战线的普通教师关注不够。而一线教师、学术带头人是教学改革的直接推动者,对教学的研究和探索是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直接因素。教学成果的评选应重视调动一线教师的积极性。

(三)成果构成要素突出社会效益,更加强调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创新

成果构成要素主要包括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和社会效益证明四个要素。从第七届国家级(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统计数据来看,成果构成模式主要是主报告+研究论文+专著+社会效益证明,这占到了总奖项的50%以上。所有获奖成果的构成要素必然包括主报告+社会效益证明,主报告为参评的基本材料,而社会效益证明则体现了教学成果奖的社会效益导向,更加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的改革与创新。这也是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另一个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产生具有创新性和推广价值的成果。即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质量保障、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强化实践育人环节,促进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实际需求相吻合。

(四)获奖成果出现跨单位联合模式,参与人数众多

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高教类有34项获奖成果是由2个及以上单位联合申报。高教类特等奖2项,其中第一项参与人数为18人,参与高校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第二军医大学五所高校强强联合。一等奖第二项的参与高校为跨地区的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辽宁大学、西北大学六所高校强强联合。职教类特等奖一项,参与人数16人。一等奖第一项完成人数为18人,参与单位为北京市商业学校、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关村软件园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商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博导前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种本区域高校甚至企业联合申报的模式在高职类和高教类里特别明显。在高教类里甚至出现了跨区域的高校联合模式。这种参与单位、参与人的跨部门、跨区域联合形成了强大的参评优势,效果明显。

二、独立学院教学改革困境:无奈之下的理性选择

(一)资本逐利性与教育公益性冲突:独立学院的内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使中国面临通缩压力时,“大学扩招被看作是扩大内需的可行之策”,“扩招作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之一”,“决策基本上不是基于教育的发展来的,而是基于我们要扩大内需”。独立学院是扩招生下的蛋,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大学教学资源无法满足汹涌突增的学生数量,独立学院应运而生,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92所,在校生达到275万,形成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独立学院功不可没,但问题多多。其实大部分问题并不是独立学院本身的问题,而是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急速转型衍生出来的问题。独立学院从创办开始,就客观存在营利性的问题。因为法律限制,没有一所登记为营利性组织。企业认为进入教育领域应该获得合理回报。中国青年报调查显示,全国292所独立学院近七成由房地产等投资资本掌控,一些地产商利用教育用地的优惠政策牟利、企业用投资的理念办学等问题很突出。但是教育具有公益性,教育有自己的规律可循,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遵循着市场规律而不是教育自身的规律发展,其结果就是促进了教育的市场化而牺牲了教育本身,独立学院本身更像一个民营企业。

(二)丛林法则与天空法则:独立学院的外在生存与发展之困

资本天性就是逐利性,否则就其不成为资本,企业家的天性亦是如此。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经费缺口无法解决的情况下进入的,这对于企业家来说是难得的机遇。受到国家政策扶植的独立学院以一种“方便面”的方式应运而生。学校出场地、校舍,社会出资金,还可以挂上211大学响亮的名声换取招生优势,发放母体院校的文凭。在创办初期,由于需求量巨大,生源充足。独立学院“校中校”、假独立、招生不规范、教学质量不高、办学责权利不清晰等等问题全部被掩盖着。然而,发展的稳健不能掩盖其存在的问题。与民营经济的命运类似,独立学院经历了一个由“丛林法则”向“天空法则”转型的先发展后规范的道路。2009年2月教育部下发的独立学院5年过渡期工作方案明确了独立学院未来发展的4个方向,截至2014年上半年,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高校的为40余所,而2014年6月份教育部网站显示,当前共有283所独立学院。独立学院规范化发展势在必行。

(三)过渡产物与长期存在:独立学院华丽转身亦或黯然落幕之困

独立学院究竟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中的过渡产物,还是长期存在?一些人认为它一定是过渡的,过渡性就是权宜之计,意味着独立学院自出生之日起就在时刻准备关停。也有人认为独立学院作为高等教育办学的一种机制将长期存在。自独立学院产生以来,社会与独立学院内部都充满纠结。产生独立学院这个怪胎的母体是中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仅盯着“怪胎”而无视其母体的问题,就只能得到片面的结论。在这个母体中捐赠办学没有生长的空间,为了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才出现了投资办学,投资办学的回报与投资者的期望不相符才有了通过房地产或其他产业运作的手段出现。依照投资的观念去办学最终是办不好的,所以,对于280余所独立学院来说,当下进入一个向何处去的十字路口。

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导向下独立学院教学改革方向

面对转型的抉择,独立学院既要适应市场规律,也要按照高等教育规律来办学,坚持内涵式、特色型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生存立地的根本。从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导向来看,生存下来的独立学院未来之路应当明晰。

(一)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校级领导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并加强评奖机制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的宏观层面定位为:政府宏观管理、市场适度调节、社会广泛参与、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微观层面定位为: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这样才能克服独立学院长期以来资金与学术分割的致命顽症,吸引有见识的学人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所。这是独立学院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也是为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奠定坚实的基础。一些发达国家通过捐赠等途径把大学办成名校,中国企业总想扩张,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与现代大学制度要求相去甚远。另一方面,校领导应当十分重视,积极参与评奖,加强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奖机制的研究。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获奖成果的第一承担人要么是行政领导,要么是知名学者,或者二者兼备。2009年,创办了10多年、并且以应用型培养为特色、占全国高校学生1/3的独立学院在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中仅占2席,少得可怜。这说明四个问题,一是校级领导不重视;二是独立学院的创新性不够;三是参与性不强;四是对评价机制不了解。实际上,评价体系中最重要的就是社会效益,而这一点本来应该是独立学院的强项。

(二)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

国家教学成果奖自成立以来,旨在鼓励教育工作者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这与当初独立学院的设立初衷完全一致:一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强烈愿望;二是探索高等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以质取胜,是生存的根本之道。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凡是能够存活下来发展良好的独立院校,必须大力推进以教学质量为主的内涵式发展,因为外延式、粗放式的“从林法则”已经成为过去,规范化将是必然。独立院校高校应把教学工作放在中心位置,深化以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为重点的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学投入,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校地互动、产学结合,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强化教学管理,健全和完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特别还要强调的是必须不遗余力、不惜成本,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哈佛大学前校长柯南特曾说过,“大学是大师荟萃之地,如果一所大学聘任的终身教授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那么这所大学必定是最优秀的大学”。

(三)突出特色,以就业为导向,产教合作培养应用技术人才

独立学院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当全国高校就业不景气的情况下能够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但部分独立学院办学定位不明确,发展思路还不够清晰;专业设置与母体院校趋同、各独立学院之间专业设置趋同、专业设置科类趋同和增设专业趋同,特色不鲜明,给学生培养与就业带来很大隐患。以广东省16所独立学院为例,2014年共开设专业次数467个,主要以大文科(文、管、经、法、艺、教)为主,占66%,工学占29.7%,管理学占27.9%。专业同质度大于60%的有:工科的计算机科技与技术100%,文科的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100%,其次是财务管理94%,会计学88%,其他的就是市场营销、日语、物流管理、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作为在夹缝中生存和专业同质度较高的独立学院,要从自身条件和特点出发,根据地方经济、产业结构和特殊的地方文化资源,规划学校发展目标,确定办学思路,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能力。同时,避免专业设置同质化,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在这方面,我们不妨借鉴一下美国著名大学的做法。斯坦福大学曾有一个建筑学院,在美国大学的建筑学院分专业排名中名列第十,为使学校优势学科的特色更加突出,学校毅然决定把建筑学院取消。独立学院转设后要扬长避短,避开其他学校的优势学科,形成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在差异化中发展壮大。

篇11

1针对于远程教学的现行教学模式中的不足进行详细的分析

1.1用于远程教学的资源质量不佳,约束着远程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教育资源质量与远程教育的质量有直接关联,它能够决定远程教育能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同时也涉及到社会对于网络远程教育教学的认可度。在当前社会中,尽管网络教学资源较为丰富,然而能够与教育教学相适应的资源却少之又少,教育内容较为老套,同时远程教育的视频制作不够精细,展现的教学内容多是对于教材的复制,而且课程的精讲部分与重点部分不过是教师面对面授课的情景再现,不具备创新性,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教学的主要内容并没有依据具体的学习对象进行教学,较难做到因材施教,最终致使远程教育的效果不尽理想。1.2远程教育趋于模式化,致使教育资源被浪费。在现代社会中诸多高校已经开始展开远程教育,但是存在同样的专业领域涉及的教育教学内容较为相似,缺失个性化,高校为自身的经济效益增长,招生的门槛设置较低,致使生源的质量不佳。枯燥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而接受远程教育的学生有一部分主要是为获得学校文凭,这与远程教育的设置目标相悖,最终浪费了教育教学资源。

2浅析微课程的特点以及优势

2.1微课程的特点。首先,微课教学能够有针对性的教学,同时教学内容广泛。微课程能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展开教学,且教学内容较为广泛。微课教学的基本内容一般是针对于较为具体的内容。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手机电脑进行学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专业性知识,尽管视频较短,但是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不会使学生对于学习感到枯燥。其次,微课程具有较明确的目标,且独立性较强。微课程主要的内容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知识专题,具有容量小,时间短,目标明确以及针对性强的特点。微课程能够准确定位学生的学习能力。2.2微课程教学的优势。首先,微课程教学重视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微课程教学能够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某知识内容为核心教学,做好组织设计,重视学习的主要情境与资源,能够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微课程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微课程教学能够把一个完成的课程或知识点区分为多个小的知识点,以便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最后,微课程的教学模式本身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与实用性。

3基于计算机技术的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索

微课程教学模式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而计算机技术主要运用在微课程视频的制作和设计方面。需要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设计微课程教学方案,与对微课程的开发工作。主要包括运用计算机技术编辑微课程教学的图形文字,文本文字以及动画文字等等,运用多样化的计算机技术,结合微课程教学具体内容,目的进行视频的制作。而且微课程的整个流程均需要得到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因此程教育微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3.1重视人机交互,微课程的设计需要在细节上做好深度设计。微课程的最大优势是可以将某一个课程切分成多个小的专题,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应该在教材内容的细节上,注重突出教学的重点,制作微视频,以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有效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重视教学的二次开发,使学生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在人机互动中加深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能够激励学生对于学习产生兴趣。3.2建设好微课程的交互反馈系统,有助于师生之间展开交流。若想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需要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其次加强教师对于学生学习的监督,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济宁学习,利用微课程中的搜索功能,及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程中的账户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的疑惑加以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扩充学习的内容,在微课程的交互反馈系统展开师生交流,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3.3运用信息技术开发新型微课堂。现代社会中信息技术已经普及,每个学生手中都会有信息技术设备,促使传统的课堂学习模式发生改变,学生可以利用移动通讯终端设备进行学习。教师也可以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将难点知识制作成微视频,使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

篇12

2.网络教学简介。

作为“多媒体化面授教学+立体化教学环境支持下的网络教学+传统与网上相结合的作业及考核方式+虚拟实验”的成人医学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乡医学院成人教育网络教学涵盖了《临床医学》《护理学》等多门学科,已完成投入使用的网络教学30多门。根据教学计划的统一安排,网络教学与课堂面授同步进行,有机结合,对课堂面授提供了有效补充,解决了学生课后自学积极性不高,学习与生活工作相冲突的问题。

3.网络教学平台建设。

学校先后于2005年引进美国赛尔毕博公司的BLACKBOARD教学平台,于2012年引进了由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清华教育在线”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相比BLACKBOARD教学平台更具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师生的使用和操作习惯。在平台支撑基础上,学校组织现代技术教育中心、学科教研室等单位,组织对网络教学视频、课件、虚拟实验室等网上教学资源进行技术加工,做到学生听得懂、看得透、学的实、记得牢。

二、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

参加医学成人教育的学生多是基层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日常工作繁忙,加之生活家庭因素的影响使其很难抽出充裕时间参加网络学习。另外,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端正,因为提待遇、晋职称的需要参加成人教育,对所学习的知识得过且过,不钻研、不探究,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进行网络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面授时学生与教师面对面学习,网络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处于准分离状态,学生在进行网络教学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评,往往不能引起学生对网络教学学习的高度重视。

2.网络教学建设普教化。

医学成人教育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普教化,这一点在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建设中也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在网络教学资源的制作过程中,部分教师沿用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和思路,不能很好地满足医学成人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现实性需要。在具体实施中,常常忽视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不能有效地突出成人教育特色,这些都与医学成人教育的教育目标和办学宗旨有所冲突。另一方面,目前网络课程建设缺乏针对性,未能根据学生专业特点、知识需要、心理特征、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致使网络教学得不到广泛认可。

3.对自主化学习引导不足。

自主学习是网络教学的一大特色,由于教学活动时时空、地域相对分离,学习者只能通过自主学习来获取知识,达到学习目的。在现有的网络教学学习资源对课程的延伸性、参考性、补充性材料的设置、相关网站的链接、师生及生生之间同步或异步交流的重视不足,课程教师和技术人员没有对这些材料或链接进行充分的分类整合。因而使网络教学缺乏相应的使用指导,致使学生面对大量冗杂的学习信息,不能很好地取舍,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精力,挫伤了学习积极性,使网络教学的基本特征和独特优势不能充分发挥。

三、医学高等院校成人教育网络教学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1.开展网络教学是提升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工作的有益途径。

教学质量是医学成人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医学成人教育工作的永恒主题。开展网络教学作为课堂理论教学的辅助内容,是缓解医学成人教育工学矛盾,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参加医学成人教育的学生多是刚刚步入工作岗位的学生,处于保障基层群众生命健康的第一线,工作压力大,业余时间少,其工学矛盾尤为突出,采用传统的“面授+自学”教学模式很难有效保证医学成人教育的教学质量”。但目前由于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的限制,网络教学尚不能彻底取代传统教学,因此网络教学是成人医学教育的教学模式的一个有益补充。我校经过几年的不断探索,采用了“面授课堂理论教学+网络教学+自学”的混合模式,效果显著,有效保证了教学质量。

2.加强网络教学内容建设。

制定网络教学教学计划,贯彻“简、实、新”原则,即从简从实,注重网络教学知识和观念的更新,使其符合医学成人教育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特点。在课程设计上,区别普通本科教育教学,达到优化课程体系、夯实基础知识、强化素质培养、提高理论层次的目的。注重网络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医学成人教育的学习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学生学习目的就是解决工作、生活中已经或是将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其学习要求主要体现在期望短期内更新知识结构并提高实践能力。与此相应,医学成人教育网络教学的内容选择也应以解决医疗工作一线的现实问题作为方向。丰富网络教学的学习资源。专业教师和技术工作人员要根据课程需要对现有海量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分类,为学生学习者提供相应引导和知识获取方法,提供一定的认知工具,如搜索工具、文本分析工具、概念图等等,使学生通过网络教学高效便捷地获取自己想要的资源。

3.加强网络教学技术建设。

医学教育是一门技能教育学科,医学教育多数内容仅仅靠教授口头讲授,很难使学生充分理解讲授的内容。在网络教学建设中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将大量的实验、病例记录等文本性材料,心电图、X光片、器官形态等图像性材料,通过技术手段展示出来。将教学资源多媒体化,通过文字图像展示医学教学中的人体形态、细胞结构、动物模型、实验过程、手术操作等宏观与微观的实景,还通过动画模拟演示肉眼看不到的多种医学机理,并将形态学的知识和机能学的知识有机结合。要使学生可以随时浏览网络上大量色彩艳丽、生动直观的图像,图形、视频、音频、动画、现场录像等媒体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趣味性,融教于乐,提高学习效率。

篇13

(一)元认知能力和良好学习体验的分析

1.关于远程学习的学生认知及其与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对于远程教育的特征和设计发送情况的认知度及相应的对学习行为的要求在六大学习行为中被逐一调查。认为自己清楚这些细节的学生数量在总样本中的比例如表1所示。相关性检验在此是用来了解学生对远程学习的认知度与良好的学习经历的关系。统计分析结果建议:在阅读过程中了解自己所需要的支持的学生更倾向于获得高分数(ρ=.226,p=.005),并且更难满足于自己所获得的知识(ρ=.-336,p=.000)。表述自己理解必须的学习内容的学生则更少感觉到孤独(ρ=-.248,p=.002)。对于学习支持具有认知度的学生对所获知识较难感到满意(ρ=-.262,p=.001),并较少有孤独感(ρ=-.346,p=.000),数据分析的结果具体见表2。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建议如下:学生对于教师反馈的缺乏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缺乏认知。学生对阅读任务、需要被理解的重点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认知对于良好的学习体验具备显著的积极作用。2.学生困难经历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的能力水平在问卷中被设计为对困难的体验程度。表中数据显示大多数参与研究的学生在完成阅读内容(72.1%)和参与测试(54.9%)都是有难度的,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从困难感知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来看,学生所经历的学习中的困难与他们的平均成绩、对知识获得的满意度、学生努力程度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但是,困难体验与孤独感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数据检验的结果显示:孤独感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困难程度成正向显著相关(ρ=.238,p=.003),与使用信息技术在0.005的水平上呈低度正相关(ρ=.233)(如表4所示)。本部分的研究发现和数据分析的结果建议如下:完成阅读任务和参与测试对大多数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在理解学习内容和使用信息技术时感觉困难的学生在远程在线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独。3.学生激励水平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用来测试学生在每一个学习行为下的激励水平的条目和相关数据显示:大多数的学生报告自己在理解学习内容(72.9%)、寻求学习支持(69.3%)、使用信息技术(84.8%)和准备考试(78.8%)时是被充分激励的。只有少于一半的参与者在阅读(47.7%)和应对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47.6%)时是被充分激表4困难体验与整体学习表现的相关性(Spearman’srho)励着的,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六大学习行为中的激励程度与学习有效性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为:①所有六个学习行为中的激励水平和考试成绩没有相关性。②学生对于所获知识的满意度与阅读过程中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359,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中度显著负相关(ρ=-.326,p=.000);与准备测试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96,p=.000);③学生的孤独感水平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低度显著负相关(ρ=-.260,p=.001);与寻求支持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31,p=.004);与缺乏教师反馈时学习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23,p=.006)。④学习中的干扰度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86,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ρ=-.290,p=.000)。⑤学生的付出程度与阅读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ρ=.295,p=.000),与理解学习内容时的激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ρ=.246,p=.002),这部分的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6所示。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结果建议如下:多数学生需要提高阅读和应对缺乏教学反馈时的激励水平;求知欲强的学生更倾向于在阅读、理解和准备测试时具备高度激励水平;在阅读、寻求支持和自我学习中激励水平高的学生不容易感到孤独;阅读和理解时被高度激励的学生不容易扰;阅读和理解时激励水平高的学生学习更努力。4.学生自我表现评价及其与良好学习体验的相关性检验学生每个学习行为的效果通过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评估来实现。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认为他们达到了期望的学习目标(“同意”和“非常同意”的比率和),表中最低的值是对于教学反馈的满意程度(43.7%),再一次体现了教师反馈问题在远程教育中的突出表现(如表7所示)。学生对六大学习行为中学习情况的自我测评在本研究中通过学习策略使用的有效程度来检验。对他们在每个学习行为中的表现与良好的学习体验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对于知识获得的满意度与阅读的完成情况呈显著负相关(ρ=-.286,p=.000),与对学习内容的理解程度呈显著负相关(ρ=-.213,p=.009),与对成绩的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ρ=-.316,p=.000)。具体细节如表8所示。本部分的发现和分析结果建议如下: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在远程教育中普遍存在;完成预期阅读量、理解学习内容的学生更倾向于满意他们的学习成绩,但对知识的获得不满意。从表面上看,这似乎违背常理。但是,这可以解释为获得高分的学生具有更高的求知欲。

(二)学生个人特点对学习经历的影响

为了达到数据分析的根本目的,学生在自我认知、能力、激励水平和自我评估方面的值被合并在一起生成一个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测评总值。这个总值被用来进行进一步的个体差异分析。在对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性别差异、是否承担家庭责任、母语差异和教育背景中的文化差异做分析时,T-test被用来执行检验。在这些变量中,只有激励水平总值和准备测试的能力在测试结果中产生有效值。1.是否承担家庭责任对激励水平和测试能力的影响表9中的结果显示,有家庭责任(M=22.43,n=72)和无家庭责任的学生(M=21.17,n=79)在接水平上有显著差异(p=.016<.05,n=151)。同时,有家庭责任的学生准备考试的能力(M=85.53,n=72)高于没有家庭责任的学生(M=83.21,n=79),数据可信度为(p=.038)。数据分析结果如表9所示。数据分析的结果建议:在远程在线教育中学习的有家庭责任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家庭责任的学生对于学习更有积极性、更具备准备参加测试的能力。2.是否以英语为第一语言在应对教学反馈缺乏时的能力差异第一语言对于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影响也可以在T-test结果中看出来。数据分析的结果(见表10)显示,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M=11.68,n=110)和并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M=12.68,n=41)在对待和教师反馈相关的问题时在能力上有显著差异(p=.004)。数据分析结果建议:不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比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学生更有能力应对远程学习中缺乏教学反馈的问题。3.在应对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时学生的年龄差异ANOVA被用来进一步分析年龄阶段在元认知能力上的影响。结果显示,年龄段仅对学生在面对缺乏教师反馈时的学习能力上产生显著影响,显著性为p<.05。Posthoctests的值在这里用来解读这种差异。平均值差异(1.06)在第二年龄小组(M=11.49,n=75)和第三年龄小组(M=12.55,n=49)间的差异被显示在图1中。统计分析的结果建议:年龄在35-44的学生比25-34的学生在对待缺乏教师反馈的问题上更具备元认知能力。

三、基于研究发现的讨论和建议

(一)提高学生对远程教育特色和学习要求的认知度

本研究的发现显示了远程教育中的一些共性问题:学生对于教师反馈的缺乏以及由此带来的问题缺乏认知,完成阅读内容和准备测试时的难度等。从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提高学生对阅读任务、需要被理解的重点和可用支持的基本认知对于良好的学习体验的积极作用是显著的(较高的成绩水平和求知欲、较低的孤独感)。在实践中,每个远程教育的施教机构在课程的设置、发送和支持等具体操作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学生们需要了解这些特色并学会在新的环境中学习。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施教机构首先需要提供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远程教育的形式和过程有足够的认识。这可以帮助学生适时调整他们对于学习支持的期望值和对于学习的自我责任形成充分认识,从而避免负面情绪获得良好学习体验。

(二)在远程教育的课程中传授学习理论和教育

心理学知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显示,在理解学习内容和使用信息技术时有难度的学生在远程在线教育中更容易感到孤独;完成预期阅读量、理解学习内容的学生更倾向于对知识的获得不满意。这说明,帮助学生解决阅读困难、认知困难和技术困难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他们的孤独感和提高求知欲。与校园学习相比,远程教育中缺失了多种教学功能,许多课堂活动在远程学习中很难做到,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无法实现,从而降低了认知效果。正如心理学家所指出的,认知效果受到情感和人类大脑的两个部分的功能的影响[24]。因此,施教机构需要给学生提供有用的教育心理学知识。这些知识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情绪影响有所认知。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策略的选择和应用能力。可以说,远程学习中需要做的不仅是自我学习,更是自我教学。不同的学习者具备不同的学习能力,对于“自学能力”和“自我教学能力”的提高不仅仅和他们对远程教育的认识有关,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对自己有更多了解。因此相关的学习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在远程学习中成为有用的知识。

(三)为远程学习者提供学习策略的知识

经历了语言困难和承担着家庭责任重担的学生所体现出的能力优势以及学生在学习能力上的年龄差异说明:学习能力的提高一定程度上基于更多的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体验。也就是说,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提高依赖于经验的积累。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减少其不良的情绪体验,施教机构有必要为学生提供已经获取的学习策略的应用知识。已有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自己所处的状况,通过使用策略来解决问题。但是,不断变化的学习环境、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学习社区的差异等都会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只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经历进行研究,从学生的真实体验中总结并发展学习策略的知识体系,才可以推动在线远程教育的教学质量,并优化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