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保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小学生环保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小学生环保论文

篇1

    全世界都在高速发展的今天,人类对水的需求量正逐渐地增加,而与此同时,水资源的浪费,水土的流失,水体的污染,也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其中,尤以水体污染最为严重。 

    水体除了水本身外,还包括水生生物和底泥等。天然水体本身所具有的净化污染物的能力,称为水体的自净作用。按净化的机制,水体自净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水体的自净作用过程进行得相当缓慢,自净能力也是有限的。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其含量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引起水质恶化,破坏了水体的原有用途时称为水体污染。 

    我外婆家边上有一条胜利河。因为河对岸住户家里没有卫生设施,有些住户为了贪图方便,就把粪便和废水直接倒到河里去。住宅区的排污管道也不停地往河里排污水。每到夏天,河边就会闻到阵阵臭气。河水也变得浑浊不清,每当河道的水闸关闭时,成片的垃圾堆积于河面,河面上漂浮着粪渣。水体的污染就这样形成了。此情此景与“全国十佳卫生城市”的美名是何等的“相配”啊!这样的情况还不止这条胜利河,还有很多条河都是这样。几十年前,它们都是清澈见底的小河,如今却连鱼也无法生存,这是何等的可怕,又是何等的可悲! 

    其实,水的污染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因为污染了,我们不得不花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我们应该减少对河水的污染。 

    大自然需要人类,人类更需要大自然。环境被污染,生态平衡被破坏,遭灾的还是人类自己。为了自己,为了一切生物,更为了地球,人类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不往河里乱扔垃圾、乱倒废水,还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还空气以清新!还天空以碧蓝!还河流以清澈!还山峦以绿色!还地球以健康!

篇2

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环境的恶化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灾难。环境保护是防治污染,保障人民身心健康,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造福后世子孙的千秋大业。近年来,随着环保宣传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已成为全体人民的共识。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保教育是提高全体国民环保意识的重要途径。而要做好环保教育工作应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生着手,从规范中小学生的日常行为和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抓起。中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学知识、观念意识逐渐形成的重要时期,积极开展中小学环保教育,注重培养其保护环境的态度和行动,激发青少年的爱护环境之情,是提高全民族环保意识的基础工作。

中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环保的好坏取决于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水平。如果一个人在中小学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环保教育,那么长大成人后,当他们踏入社会为祖国建设做贡献的时候,就会增强自觉性和减少盲目性。因此,让环保教育早日摆上中小学课堂,增强中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关注环保问题,让他们在受教育、学知识、长身体的同时,培养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高尚情操。使他们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落实环保行动,关注家庭、校园、社会、国家及全球的环境问题。

搞好环保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要想使我们的城市环境变得更加优雅美丽,清新壮观,环保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环保教育一定要摆上中小学的议事日程。建议编写《中小学生环保知识手册》,要求学校将环保教育纳入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教务处把环保教育与学科知识渗透列为教研课题之一,各学科组、教研组探讨学科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环保教育。政教处应把环保教育与德育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法制教育等有机结合起来。通过知识竞赛、即兴演讲、黑板报等方式及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等竞赛,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丰富学生的环保知识。组织学生到风景区踏青、写生、捡垃圾,激发学生爱国爱乡、爱生活的情感,增强他们参加环保活动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从而将环保教育从单一的知识灌输,扩展到知识、意识、技能、态度、参与五个方面的目标发展。

环保教育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环保教育的行动任重而道远,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篇3

那么,具体应该怎样去培养小学生的公民道德?什么样的方法才能最有效、最迅速地进行公民道德培养?笔者于2004年4月和7月对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3所小学的600余名学生进行了问卷测验和访谈测验。

一、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公民道德培养方法的探索

(一)自然环境

环境潜移默化法。小学生的生态和环保意识很强,教师和家长要抓住小学生本身具有的这一优点,对他们进行深化教育。问卷结果显示,39.6%的小学生认识到环境和生态问题应该引起人类的注意。43.8%的小学生表示要从自身做起。针对学生已达到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上的认识程度,应采取:

(1)利用课堂时间进行教育。例如,表演短剧《请关注大自然》。让小学生扮演森林中遭受伤害的动植物,并自编台词。让他们知道大自然的痛苦心声。(2)随时进行口头教育。(3)在学校或社区的宣传橱窗内设置环保专栏。(4)维护小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5)开展“绿色环保周”活动。(6)带领小学生走出大门,用城市已遭破坏的环境和美好的环境教育他们。(7)买一棵小树苗,和孩子一起种上,定期带孩子去照顾它,让孩子和小树苗一起长大。(8)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看到可爱的小动物,孩子会萌发怜爱之心。(9)多宣传环保的重要性,曝光破坏环境的人与事。(10)每一个人都要保护环境,加大管理力度,尽量不要让小学生看到破坏环境的丑恶现象。(11)组织环保和拯救大自然的志愿活动,吸引小学生参加。

(二)社会环境

1.树立权利意识法。长期以来,社会各方面对孩子的责任与义务的教育太过成功,大大忽视了对权利意识的培养。访谈结果显示,29.1%的小学生买到假冒伪劣商品不会要求退换。问卷结果显示,平均有78.6%的小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会选择牺牲自己,取悦他人。为了弥补对权利教育的缺陷,追求权利和义务协调发展,应采取:(1)老师和家长利用媒体和周围发生的事情教育小学生。(2)生活中,大人以身作则,积极维护自我权利。(3)社会上的各因素各尽其职,激起小学生的权利意识。

2.重点时机培养法。各种重要的节日、纪念日,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例如“五一”、“十二”;民间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纪念日。问卷结果显示,在节日或自己的生日时,只有少数小学生愿意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大部分小学生只是在家里和父母过。建议老师和家长要带领小学生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社会的相关部门也要多为小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以增加他们对国家、对家乡、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陶冶道德情操。

3.爱国主义教育法。小学生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问卷结果显示,80.1%的小学生对2002年中国足球出线怀有积极的态度,无论怎样,他们都为自己的祖国感到骄傲。以此良好状态为基础,应采取:

(1)老师和家长要经常带小学生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等有教育意义的场所。(2)利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日,开展活动。(3)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教育。例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让小学生说说祖国好在哪里。(4)学校宣传橱窗内设置“祖国好”专栏,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向小学生展示祖国的壮丽与秀美。(5)进行国旗、国徽、国歌的教育。(6)利用新近发生的国际大事教育小学生。

4.网络教育法。小学生很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问卷结果显示,77.7%的小学生会进入网上道德论坛,也有12.4%的小学生只会关注,不会参与。仅有4.9%的小学生完全不感兴趣。

在网络上,小学生完全可以敞开心扉。这样,他们的有关公民道德的问题就便于解决。学校要有自己的电脑室、要定期让小学生上网、要有专门的老师经营论坛,并清理非法网站。老师和家长要鼓励小学生参与进去。

5.人际关系法。帮助、教育小学生处理好同学、师生、亲子、邻里关系。问卷结果显示,晾在外面的衣服被邻居弄脏,只有24.3%的小学生会去与邻居说理,化解此事。其他的选项,或争吵,或自己洗干净,或报复,都会对小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具体培养方法如下:

(1)同学关系。1)在同学问出现矛盾时,老师正确对待,及时协调。2)平日里,大人讲述团结友爱的道理。3)老师之间、家长之间和睦相处。4)从小培养活泼、友善、合作等性格。5)家长注意孩子的细节问题。(2)师生关系、亲子关系。1)对小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向。2)不责骂,不让孩子望而生畏。3)亲近小学生,与他们沟通。4)露出点本领,让他们因为佩服而喜欢你。(3)邻里关系。在生活中邻里之间要像一家人一样,互相帮助。这样,孩子在温暖的环境下成长,在人与人的友好交往中,他们会悟出许多道理,自己也会变得体贴、亲切、文明。

2.小学生对于健康与保健、法律知识的了解以及坚持性品质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加和提高得十分缓慢。

这说明在相应的方法上施加的力度相当不够。各方面的教育力量要仔细琢磨培养的方法,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实施力度,弥补小学生这些方面的不足。

篇4

另外,对小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要强调实践性、参与性和跨学科性。小学思想品德课可能进行环境教育的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因此开展活动时,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美术与劳动技术教学中,应结合环境保护教育,使学生既掌握美术方面和环保方面的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在手工制作课中,利用废物制作一些有趣的小作品,当同学们用废物制成各种各样的作品其兴奋的心情可想而知,这对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二)把环境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把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形成纵横交错,更加开放,更加宽泛的教育体系。这将有利于素质教育,有利于课外活动的开展。

1、与重大环境教育日(周、节)相结合

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使之成为学校环境教育的传统。如在“世界环境日”开展“从小做个环保人”等活动,使学生树立较强的环境保护观念,切实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能力。

2、加强社会实践,丰富环境教育内涵。

让学生在保护环,全国公务员共同的天地境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激发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四年级以上各中队要成立废品回收小队,将家中即将扔掉的可回收的绣品垃圾集中起来,定时卖给废品回收处。学生要在教师家长的带领下,观察和考察社区人们的行为习惯,使学生明白造成各种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分析研究对策。

3、与生动有趣的兴趣小组活动相结合。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促使同学们产生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重点开展以绣品垃圾为主题的环保小制作(布艺)的兴趣小组活动,提倡动手做。

六、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2005.5—2005.6)

规划课题,提高认识,查阅资料,制定完善方案.

实施阶段(2005.6—2007.3)

总结阶段(2007.4—2007.5)

结题、撰写论文。

七、研究成果形式

研究报告、相关论文、有关活动案例、简明校本环境教材、调查报告、学生环保科技小论文等。

八、课题组人员及分工:

课题领导组:王庆念徐杰陆娟娟刘培张严

课题负责人:张严(负责课题的设计和编拟、主持并调控实验的全过程、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和管理、进行实验总结和理论研究。)

主要成员:张惠珍郁蓓蕾龚勇秦玲娣徐国洪及各教师(组织实验和论证、完成各阶段的实验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撰写阶段性成果报告、协助课题负责人进行课题总结。)

九、保障措施:

1.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相关理论,用理论武装自己,并联系实际,提高教科研的能力。

2.环保实践内容联系本地实际,充分发挥教育的功能。

3.注重与领导的沟通,实落相应政策,寻求大力支持.

篇5

二、环境教育目标

    从小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家乡的环保事业,帮助学生进一步增长环保知识,掌握环保基本方法,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环保实践,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习惯。

三、中心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师资队伍

1.为了使学校的环境教育落到实处,我校将调整和充实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构成我校环境教育的组织机构,全方位、立体式地推进环境教育。

2.强化师资队伍。要想使孩子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具有较高环境教育素质的老师是关键。我们决定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对教师的环保培训,在教学业务培训的同时结合环保培训。

B. 创造机会,组织校领导和教师参加环保专题培训班。

C. 订阅环境报、杂志和书籍供教师学习。

D. 定期交流环保信息。

(二)抓好四个结合,加强环境教育

A.与学科教学相结合。环境教育具有综合性、边缘性的特点,诸多学科都涉及到环境教育内容,所以要求相关科目教师积极渗透环境教育,具体要落实到教学计划、教案中,并进行环境教育教案的常规检查和好课评比,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育有机地结合、渗透、拓宽、深化,使环境教育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从而增强学生对环保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B.与环保纪念日相结合。积极利用环保纪念日及时对学生环保教育,“3、12”开展植树节活动,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无烟日等要上街做好宣传工作,发放环保宣传品,开好主题活动。

    C.与行为习惯相结合。学校将根据校本教材<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和<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要求做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教育,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乱扔乱抛杂物,不在墙上桌上乱涂乱画乱刻;学校和教师要经常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环境,如教室、班级环保区、自行车车棚等,以整齐干净为标准,评比打分,作为班级常规管理,使每一个学生在爱环境的每个具体行为上检查自己“做好事”,“不做坏事”,在公共场合,如街道、医院、公园等不随地叶痰,不抛任何杂物,不损坏一草一木。

D.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教育是一种做的哲学,学校环境教育只有与课程相结合,才能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学校将以绿色环保作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以凸现学校文化特色。

(四)以“生态校园”建设校园

我校在重新调整、规划、建设的同时,学校要始终围绕建设“生态校园”的办学目标,创造“人化”自然。学校根据自身财力,经济地制订"让每一块墙壁说话,每一棵树木寓意,每一个景点启智"的环保教育总原则,建生态校园。在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中,规范道德与自然交往行为。

四、每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  总结“暑假环保公约”活动开展情况,表扬先进。

2.  学校出好环保主题宣传橱窗。

3.  学生环保知识竞赛活动。

4.  “我和父母谈环保”活动动员

十月份:

1.  教师环保渗透优秀教案评比。共2页,当前第1页1

2.  请专家进行环保讲座。

3.  防止河水污染学生小论文评比(六年级)

4.  绿色环保主题中队观摩活动。

十一月份:

1.  班级环境评比。

2.  出好环保主题宣传黑板报。

3.  结合环保教育,开展“我爱大自然”综合实践活动。

4.  环境教育知识讲座。

十二月份:

1.  迎接全国绿色学校考评组来校验收。

2.  评选环保先进个人。

3.  “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环境教育辅导。

4.  汇总一年度环保教育资料。

5.  写好环保教育年度总结

二月份:

1.  制订环保教育工作计划及有关活动方案。

2.  各班黑板报要有环保内容。

3.  用好校本教材《保护环境,从身边做起》和《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4.  学校少先队向全校小学生发出倡议,认真实践《小学生环保行为规范》。

5.  各中队组织学倡议书,明确环保身边小事内容。

 

三月份:

1.  广泛开展为环保做好身边小事活动。

2.  用好自编双册环境教育渗透参考材料。

 

3.  3.12植树护绿活动。要求每个学生种好一棵树、栽好一盆花。

 

4.  “3、22”世界水日宣传教育活动。

 

5.  环保小卫士上街开展护绿活动,并开展清除白色污染活动。

 

6.  要求各科教师在教育中进行环保渗透,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

 

7. 开展环保征文活动。

 

四月份:

 

1.  组织学生进行“人与自然”社会实践活动

 

2.  纪念“4、22”地球日活动。

 

3.  “4.20-4.26的爱鸟周活动。

 

4.  学校环保小卫士评选。

 

5.  对校内劳动实践基地进行管理。

 

五月份:

 

1.  利用世界无烟日上街宣传。

 

2.  组织五年级学生自制环保小报活动。

 

3.  “自己动手变废为宝”小制作评比。

 

4.  环保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

 

5.  继续开展以“绿色希望”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

 

6.  5、31”世界无烟日,开展“为了您的健康,请不要吸烟”活动。

 

六月份:

 

1.6.5世界环境日主题活动暨签名活动。

 

2.环保教育课堂渗透常规检查。

 

3. 评比班级环保小卫士活动。

 

4. 制定“暑假环保公约”活动计划

 

七、八月份:

 

1.  环境教育专题宣传栏布置。

 

篇6

二、目标任务

1.生态文明教育全面加强。将生态文明教育摆上素质教育的突出位置,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态文明行为的培养与训练。积极按照市全民生态文明教育规划要求,实现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的普及率达90%以上,其中城区学校要达100%;每学年生态文明教育不少于12课时。在校园布局、建筑设计以及各类设施的配备上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理念和要求,打造各具特色的校园生态文化,使绿色、环保、低碳、节能成为校园文化的基色,深度宣传“游大湿地,做深呼吸”生态旅游名片。

2.生态文明课程体系加快完善。各校要因地、因校制宜,组织编写并认真推行生态文明教育校本课程。要积极探索并构建校本教材的循环使用模式,围绕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保护耕地、节约资源、垃圾回收、控减噪音、净化空气等内容,分专题、按学段循序渐进开展宣传教育。

3.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丰富多彩。多样化、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以绿色、环保、低碳为主题的校内外生态文明宣传活动,促进生态文明理念入脑入心、生态文明行为习惯自然、生态文明风尚迅速形成。有条件学校可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主题馆。坚持整体规划、共同参与、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扎实推进绿色学校、节水型学校、无烟校园等创建工作。

4.生态文明实践基地作用有效发挥。各校要把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落实师资、设备、教材、课时“四到位”。依托洪泽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农业示范园、湿地博物馆、湿地水生植物馆、湿地鱼族展览馆、中学生态科技馆等重要环境基地和场所,为学生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和实践创造良好条件。

三、推进措施

注重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引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形成强大合力,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强化组织领导。县教育局成立生态文明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基教科具体负责落实。各校要迅速成立生态文明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相应的全校性的工作运行管理机制,各部门协同推进各项工作。县教育局将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对各学校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建立督查机制,强化督查考核,完善考核办法,推动态文明教育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篇7

(一)店口镇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环境受到了影响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必然趋势。加速城镇化步伐、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已成为我国基本战略方向和必然选择。店口镇位于诸暨北部,素有“五金之乡”称誉,综合经济实力位居绍兴市首位,浙江省“百强镇”第4位,全国“千强镇”第18位。然而,经济的高速发展却给店口当地的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过度的开发建厂,使店口的山林和湖泊面积逐年减少;对大量生活、工业垃圾处理落后,重复污染严重。店口的环境问题日趋严峻,加强公民环境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已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要求。

(二)开展环境教育是小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小学生正处在行为习惯养成和环境教育的最佳期,通过环境教育,小学生能获得环境知识,掌握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参与意识,习得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和习惯,对于实现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店口一小接纳了该学区内的本地孩子和外来建设者子女近2000名,是店口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校教育主动与社区文明建设协同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因此,进行小学生环境教育,培养能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小公民”,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以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以一个社区影响整个街道,对推进我镇城镇化建设,促进店口镇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教育主题的提炼是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突破口

环境教育在农村起步较晚,其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与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像店口这样从农村快速走向城镇化,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没有固定的环境教育教学计划,随意性很强。2.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力度不够,村民环境意识差,没有正确的环境道德观与参与意识。3.农村的小学生不能接触社会实践与生活实践,出于安全考虑,各种考察、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总是被搁置一边,在学生和社会实践之间砌了一堵厚墙,又由于场地有限,学生难以接触生产实践。4.学生自觉维护环境的意识差。

在农村小学开展环境教育,问题自然很多,困难客观存在,但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做好他们的环境教育工作。我们认为,对环境教育主题的提炼具有很强的操作性、现实性、实践性,尤其是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问题随处都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如影相随,毫无疑问是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突破口。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实践研究”,让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二、文献综述

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把环境教育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在教学内容、方法、形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造,对其民族环境意识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学校开展环境教育的指导思想,并且正逐步渗透到学校日常管理的各个领域。国内目前江苏、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工作起步较早,发展快,我国的环境教育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

但从总体上看,国内对学校环境教育的研究还比较多地关注社会发展常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对社会转型期――“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很少涉及,且对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深入度不够,我们的研究团队通过网络开展文献检索,几乎没有检索到具有推广价值的同类研究的相关信息,因此这是一块尚待深入研究的新领域。

三、课题创新之处及研究目标

本课题研究的特定背景是城镇化进程中经济较发达的农村地区,处于这一发展阶段的社会环境问题严重于一般的农村地区,但社会治理、民众意识及教师素质、硬件设施又滞后于城市水平。城镇化是中国社会发展不可逆的变革,因地、因时、因材对处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店口环境教育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典型性和可复制性,是一个具有创新价值的研究课题,无论在实践还是理论上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以主题提炼的方式开展环境教育符合农村实际。期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环境道德水平及对环境实践的主动性,探索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环境教育的模式,为整体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四、研究内容及操作措施

(一)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主渠道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客观地说,在当下的农村全面、正式地开展环境教育是十分困难的:师资缺乏、教材缺乏。但有一门学科是可以作为实施环境教育的过渡阶段,那就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开放性、生成性很强的综合课程。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进行环境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使他们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技能,并运用这些知识技能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同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全面提高青少年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我们根据当地实际,强调学生的探索和实践,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主题活动。

1.以调查研究的方式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调查研究既是环境教育的手段,又是环境教育的方式。调查研究是指学生基于自身兴趣,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环境研究专题,强调学生通过实践调查,增强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形成一种积极的、生动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城镇化初期,许多陌生的环境问题凸显,调查研究就成为一种很好的主题提炼和深入的手段:(1)在全班征集环保研究课题;(2)按自愿报名的方式组成课题研究小组;(3)初步查找有关资料,商讨初步的研究计划;(4)按计划进行实践问卷、实地考察调查,收集数据与资料;(5)分析整理数据和资料,撰写调查研究报告;(6)推广调查研究结果,说服全班同学接受该方面的环境行动。

2.以实践体验的方式融入环境教育主题

这里说的实践体验主要是包括课堂上的手工制作、实验及走出教室,参与农村、社区、企业等社会实践活动。综合实践课程每学期都安排有专门的手工或实验课,培养学生的劳作技能和创新精神,因此,可以巧妙运用这些课渗透环境教育。如:在手工制作课中,可以引导学生好好利用废旧物品。在实验课中,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些物理现象或环保相关的一些处理过程。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实践,结合学校开展的走进社区,做社区小主人的活动。

3.与信息技术整合宣传环境教育主题

信息技术教育是开展环境教育的重要手段。如学校网站“环保时空”栏目的更新、环境小报的制作、环境资料的查找等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可以充分发挥本学科的优势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如让学生制作以“保护地球”为主题的电子报刊,画以“节约水资源”为主题的电子画,制作环保相关主题的网站等。还可以利用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的优势,让学生了解更多的环保知识。

(二)其他学科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环境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具有机会多、号召力强等特点,因此,把环境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小学各科教材中都包含了一些环保内容,我们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对各门学科的课本内容进行分析、归类,选出有关环境保护的篇目,适当地进行补充和扩展,使这些课文的教学与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环境意识,提炼教育主题,达到渗透目的。

(1)科学学科。科学学科中包含着极其广泛和重要的环境教育思想和内容,教师应通过科学课教学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树立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身边做起的信念。环境教育与科学课教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教材内容为平台,将保护环境渗透其中,提炼主题,使它们水融,让学生理解自然环境内部各要素的关系,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逐步为学生构建一座生态环境的高楼大厦。

(2)语文学科。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安排学生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就某一环境问题进行演讲或辩论,编写故事,写建议书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把环境教育内容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树立环境意识,并在生活中成为保护环境的实践者和倡导者。

(3)数学学科。数学是与环境教育有间接、隐性关联的学科,它在环境技能、环境情感与价值观培养上,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数学知识的传授和数学技能的发展在实现环境教育的计算技能中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对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也离不开数学。不论是介绍环境知识还是作出环境决策,都离不开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处理。

(4)品德与生活学科。小学思想品德课可以进行环境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即环境保护和节俭教育。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德育相关的规律,在开展活动时,教师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

(5)美术学科。美术在环境教育中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特点和优势,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视觉冲击力强。在绘画课中利用范画进行教学,能直观地向学生传授环境知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在生机勃勃的活动中提炼环境教育主题

寓环境教育于孩子们的实践活动之中,让他们在愉快的心情中很自然地接受环境教育,这样既丰富了环境教育内容,又达到了提高孩子们参与能力的目的。

1.在庄严神圣的节日中演绎主题。借助于植树节、世界气象日、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土地日等与环境教育有关的节日,师生收集、整理了大量有角色、有事件、有情节的环保故事,如《地球生物链》、《白天鹅之死》、《国家大熊猫》、《母亲河的》、《大海的呼唤》等。利用晨会课的时间,对这些环保故事进行绘声绘色的讲演,使孩子们在生动有趣的视听中学到了环保知识,悟出了道理。

2.在丰富多彩的班级、少先队活动中唱响主题。利用少先队活动渗透环保教育,既丰富了少先队教育内容,又普及了环保知识。学校每逢植树节、爱鸟周、节水日、地球日等纪念性节日,都要组织少先队员开展宣传活动,在活动中主要分“唱、答、讲、做”四步,“唱”就是让低年级学生唱环保小学生;“答”就是在中年级进行环保知识口答;“讲”就是高年级学生通过观察,撰写调查论文在主题队会上演讲;“做”就是动员全体学生人人动手给树木浇水,利用废物进行小制作。学校还充分发挥雏鹰假日小队作用,要求他们开展环保系列活动,利用暑假在店口五金城开展了向商户和游人散发自办的环境保护小报的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3.在生动活泼的兴趣小组活动中寻找主题。课内外的渗透教育,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也促使学生产生了积极要求参与环保活动的强烈欲望。各个班级鼓励学生在家种养一些自己喜欢的好种易养的植物、小动物,在班级中建立生物角,生物角里有各种花草,还养过小白兔、乌龟等动物。指导学生搜集各种资料,精心照管,并观察其生长过程,写成观察日记,掌握一些种养知识,发展观察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热爱生物的感情,以达到环境教育的目的。

4.在形式多样的校外活动中实践主题。我们认为,小学生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他们有自身的特点和多种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环保教育有机地融合于实践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参加环保实践体验活动,能使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同时,在活动中,又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我教育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我们在班级中主要开展如下实践活动:(1)成立环保护卫小队。(2)成立环保调查小队。(3)全班学生拟写环保标语。(4)学会认识各种绿色标志、学会选择环保产品,如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绿色日用品等。

(四)在充满亲情氛围的家庭活动中实践环境教育主题

为了进一步提升环境教育的作用,增强社会的共同责任感,我们把环境教育工作延伸到家庭中。在家长会上,引导、指导家长做好榜样,平时多关心、指导、帮助、沟通,并创设良好和谐的家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家庭环境。在家长广播中,学校有计划地就如何创造好的家庭环境作了专题讲座,同时让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契机,进行环境学习、宣传活动。以孩子的言行打动家长的心,推进环境教育的开展,使家长认识到了环保教育的开展对孩子健康成长的作用,主动和学生一起在社区参与环保宣传。

通过活动的开展,尤其是小手拉大手活动,许多家长的环保意识更强了,大街小巷、社区环境质量较原来有了改善。面对校小记者的采访,多位家长这样说:“我们店口社区如今有这么好的环境,还得归功于店口一小学生,正因为有他们的环保行动,才使我们社区居民环境意识强了,参与环保行为的人多了,破坏环保行为的人少了。”

五、研究结果

(一)建构了环境教育主题提炼的四条途径

通过实践,我们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小学提炼环境教育主题的四条途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学、班队活动、社区家园实践。特别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然游戏、小调查、专题讲座、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等生动活泼的活动,让同学们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参加环境教育的快乐,使感性经验与理性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小学要紧密结合本地环境问题进行,就地取材,结合小学生的学习内容、思想教育、各项活动及生活进行,让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在生活体验中感悟,从小培养他们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提升了农村孩子的环境素养

学生通过课堂上教师的传授和所参与的一系列活动,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行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清洁、讲卫生、文明守纪的良好风气基本形成。如今无论校内校外,学生见到废弃物,就捡起来扔进垃圾箱。他们能利用家里的饮料瓶做成小垃圾筒或笔筒放在自己的课桌里,有的笔筒是用几个牙膏盒组合的……外出春游或秋游时,在带好干粮的同时,学生会不约而同地带好一个垃圾袋。孩子们从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垃圾分类、废物利用等生活小事入手,养成了环保好习惯。

(三)提高了参研教师环境教育素质

在参与这一研究过程中,教师进一步认识到环境保护对人类、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丰富了自身环境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环境教育的危机感和责任感,明确了培养下一代的环境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责无旁贷的工作。言传的同时还不忘身教,参研教师不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且在课堂外注意用自身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觉悟了家长的环境意识

在家访中,我们问及孩子在家对环境宣传的情况,家长们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不同的家长都说着基本差不多的话,他们说:“过去我们不用说教育孩子保护环境,就是自己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一点也没有,只知道人家在用塑料袋,我们也用;上快餐店,人家都用一次性筷子,我们也用;家庭垃圾拿到外面角落里随便一倒。以前孩子也是和我们一样的做法。现在不一样了,孩子有了长足的进步,经常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废电池回收等的环保问题,孩子已经是我们这个家庭环境保护的监督员了。在这一方面,我们还是听孩子的多。”

六、我们的思考

(一)要发挥课堂主渠道教育途径的重要作用。环境教育的主题在各学科领域都可以进行提炼,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环保教育。

(二)把评比、表彰机制引进环境教育活动中。评比、表彰能在活动中产生激励作用,学生在活动中受到表彰就会激励主体更自觉更积极地参加活动,形成一个互相竞争、积极向上的活动群体,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力。

篇8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本年度,我们利用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中小学教师十不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小学教师行为准则》、学习《义务教育法》.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每人撰写6篇学习心得,在每周一学习期间组织观看师德典范光盘,学习典型事迹,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通过学习,更新了教育理念。今年开展了 “文明礼仪”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要求师生牢记学校文明礼仪要求并按要求做好,学校、班级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礼仪教育活动。本学年,每位班主任都结合文明礼仪记录,撰写了符合班级年龄特点的经验论文。学校还要求各班每周开展一次有质量的丰富多彩的主题班队会,同时要树立“转化一个后进生比发展一个优生更重要”的教育思想。按时检查德育工作,对各班黑板报,读书角,卫生角,通过开学初、期中、期末三次检查,班主任都能按要求填写各栏目,中队活动记录,活动内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

二、把课堂教学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积极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每位教师都撰写了质量较好的德育渗透论文。

三、创设活动载体,寓德育教育于活动之中

1、本年度我们继续抓好学生的爱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国防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等。  

2、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九月十日”教师节进行尊师周活动;“十月一日”国庆节,组织歌颂祖国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明礼貌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十一月份,我们学校分三个年级组召开了三次养成教育大会,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十二月份,举行了冬季体育运动会。通过召开体运会,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顽强拼搏、积极向上的精神。2010年三月开展了“献爱心”活动,为患肠癌的周展望老师捐款2628元。2010年四月十日,举办了“加油2010,宝洁百所希望小学快乐体育运动会”。借此东风,号召全校师生以实际行动为2010加油,以优异成绩向奥运会献礼。.五月十九日,我们学校组织开展了“抗震救灾,人人有责”活动。我们发动全校师生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向地震遇难同胞默哀活动。在这次赈灾活动中,我们学校师生一共捐款8557.5元,是双溪桥镇教育界捐款最高的一所学校。六月一日,举行了欢庆活动,表演了20多个节目。本月,我们学校还参加了咸安区教育局举办的“阳光体育活动”。在这些比赛活动中,我们学校获得了女子跳绳第一名和第四名,获得剪纸第一名、小制作第二名,小歌手比赛获得第三名,舞蹈表演获得第三名。我们张金霞校长的艺术论文获得了区比赛一等奖,我们的王燕华老师被评为优秀艺术辅导教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我们的师生陶冶了品质,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素养。

3、环保教育:通过宣传画、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组织开展以“爱护家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美化家乡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学生和老师一起清扫卫生死角,同时通过世界环保日、植树节、无烟日等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4、继续发挥红领巾小记者站、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板报作用。宣传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文明礼仪.法律知识、自纠自护知识、先进人物事迹等,每月进行一次板报评比,通过评比活动,使板报内容越来越丰富,形式多样化.并每月由校长、大队辅导员作行为规范的专题讲座.收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5、抓好养成教育,以创建平安校园为契机,全方位,多渠道,强化了养成教育,本年度,为突出我校的德育主题,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养成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争当文明班级”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文明监督岗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学校继续强化了“文明班集体”的创建评比活动,通过卫生、守纪、两操、礼貌、好人好事及爱护公物等内容,每天公布各班得分情况,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为创建平安校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

6、心理健康教育

我们加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留守、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 “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帮助这些学生转变不良心理,健康成长。

四、切实发挥学校、家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功能

坚持以学校教育为主体,以社会教育为依据,以家庭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三合一”教育活动。班主任通过家访和电访的方式与家庭经常联系,互相反映学生表现情况和提出教育建议,充分发挥家校通、亲情电话的作用,帮助老师及时与家庭进行联系。我们对家长发放有关家教资料,进行科学家教方面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与子女沟通的有效方法,提高家教水平。从每月的查阅的情况看,班主任和任课老师都能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地与家长取得联系,互相了解孩子们在学校、家庭中的表现,互相送上有针对性的建议或意见。为了更多的孩子们在双休日、长假期间的学习、生活情况,我们还要求班主任进行频繁的家访工作,做到时刻关注每一个孩子。

五、用名言警句立德,以榜样立德。

篇9

一、对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认识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就是在教师的引导和参与下,开展与科目相关内容与班级学生存在问题为内容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充分地发展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增强自我管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形成参与竞争与合作的意识,并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充分地获得自己道德发展动力和道德发展能力,从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求。

二、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我们把小学生环境教育同班会、队会、课外活动、校外活动等有机结合。采取提前安排内容,设计活动程序,有序地按照教材的内容结合实际开展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主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个案法,调查、访问法,测试统计法等。活动采取听、看、读、评、议、演、记等多种方法以“读本”和“成长册”为依托,依据环境教育教材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确定内容和方法。活动的组织,以教师指导设计,逐步形成学生共同设计、组织到学生自行设计,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

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开设,采取结合“德育读本”和“成长册”并行使用。结合班队活动隔周一节的安排课时。活动课的开设,旨在“动”字上,课中充分体现自动、互动。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活动,培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索能力有所发展,德育活动富有实际效果。

三、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施策略

1.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实践模式

我们通过一年来所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各异的环境教育系列活动,如:“我和家长谈环保”、“环保小卫士在行动”、“环保小监督员的述职”、“小小环保员”、“我的节水宣言”等系列活动,每个系列在不同时期都在其不同内容活动中形成和丰富,初步地形成综合性的操作模式。

2.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

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作为一种具有自主性、合作性、探索性的活动课,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的德育实践活动课。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生、学校与社会进行情感交流提供了宽松的环境,融洽了彼此之间的关系。进而为学生创造了多理解别人,认识自己,相互尊重,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独立、创造与合作的精神品质。

探究体验式活动课充分体现民主、集中的原则。活动课内容的提出与活动系列的形成都是在学生共同参与、集体讨论而定。

整个活动过程是学生正确地认识评价自我;合理地设计提高自我;适时地控制完善自我的教育过程。活动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了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

四、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活动课的效果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们通过“小学生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已逐步养成,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一)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经过对班主任、科任教师、学生家长、社区等方面的调查表明,各年级学生均能在不同时期分别提出自己对活动内容的个人见解。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他们大都能依据自己观察、感触的事物,提出开展环境教育活动的设想。

(二)在环境教育活动中,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增强

我们通过“开展探究体验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系列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师生的环境道德意识不断增强。

2.师生的环境道德行为得以规范。

3.环境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促进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篇10

“茅以升实验学校”是一所为纪念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先生而命名的实验学校,座落于杭州城东,拥有学生1000余人,教职工50多人,其中青年教师占80%,现有校舍近5000平方米,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室、科技制作室、多功能室、舞蹈室一应俱全,且环境优美,是一所“承茅老之德,育创新人才”,发扬光大科技教育的特色学校。

校长袁小英有着30年教龄,担任7年校长,热爱教育事业,思维前瞻独特,发表多篇关于科技教育实践模式及研究的论文,深得师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该校在校园内建立了“茅以升纪念馆”,以引导学生走近科学家,从小立下“科教兴国”的远大理想。在这份特殊的荣誉与责任里,该校充分利用独特的教学资源,提炼原有的科技教育经验,把活动焦点转向课外,从课外活动特有的选择空间,完善、凝炼学生的个性及能力,使科学教育本身所要求的实践性、探索性更能与课外活动相得益彰,联动发展。该校还专门成立了“茅以升少年科学院”以期逐步构建起科技教育新体系。

茅以升少年科学院的组织机制是“学部制”。设有科普与科学探究、科学与艺术、生物与环保三个学部,茅以升少年科学院的教学机制是“导师制”,交流机制是“论坛制”,实践机制是“项目制”,激励机制是“院士制”,通过重过程、重体验、重建构、重互动的可操作性策略和实施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参与科技活动解决难题,真正让学生有亲身的体验,积极参与科学研究中的“观察、质疑、假设、验证”,然后对科学的主张作出深思熟虑的反应,为今后建立起对科学的热爱,并不断探索、追求、开拓、创新夯实牢固的发展基础。

近几年来,该校探索怎样使单纯注重科学知识的教学向全面的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科学素养的教育转变,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以提高青少年素养为核心,以培养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为主导,发展科学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育才。运用纪念馆、活动载体、学习模式、科技教育构筑走近科学家的创新教学模式已经取得丰硕成果,获得区、市级论文、开课评比40多个奖项。市小学生车模、空模比赛均获团体一等奖,区市科学技节团体一等奖。在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全国少儿美术书法大赛、市区艺术节的音乐舞蹈比赛中同样成绩突出,获奖不断。

篇11

2.加强少先队阵地建设,抓好“规范化队室”的创建工作。继续办好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开设了“快乐队生活”、“语文知识百花园”、“英语天地”、“健康快车”和“环保与我”等五个栏目,有队员们自己投稿、采编,每天中午11:20-11:50播出,中间加插各班每天的好人好事。广播站为培养队员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创设浓厚的英语氛围。重点抓好学生会、纪律监督委员会、绿色卫士巡逻队、《育苗报》的小记者的培训工作,申报《少先队小干部》小记者站、完善社区少先队组织――雏鹰假日小队,充分发挥大队委、学生会、值勤队、绿色护卫队、鼓号队的功能和作用,使之成为学校的得力助手。抓好大、中队队角建设,学习园地的内容要求丰富多彩,每个队员至少参加出好一期园地,继续进行中队优秀园地的评比工作。

抓好少先队的标志、用品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作用。继续抓好鼓号队的训练工作,为每周的升旗仪式及参加镇的新兵欢送工作,共青团有关会议的开幕仪式、晓风艺苑的颁奖仪式等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3.加强少先队理论研究和信息交流。我校少先队把理论研究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重视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开展论文和方案的评选活动,切实重视信息交流,努力做好《少先队员》、《少先队小干部》、《育苗报》、《中国少年儿童》等报刊的订阅工作,拓宽队员的视野和增长见识。

二、强化队员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队员不规范言行。对新生一入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行礼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从,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常规训练,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求班主任严抓实管、经常、反复地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队员记清记牢,做到淳淳教导,坚持不懈;二是学校对规范队员行为采取正反两方面教育相结合的办法,学生会干部每周进行不定期的检查,通过广播及时表扬、批评,让年级与年级、班级与班级进行评比,并把检查、评比的结果列入班级考评内容中。我们还过举办家长培训班,让家长了解队员在学校时常规要求,积极配合学校共同抓好养成教育。

篇12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的主要方法是观察。以科技活动中的小发明项目为例:很多小发明项目都是来自客观实际,学生只有通过观察,其思维才能与客观事物联系起来,发现存在的不足。因此,积极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自己的生活,观察自己的学习用品,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从中发现问题。并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日常生活用品或在商场中、市面上所见到的物品存在不令人满意,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是发现问题,完成小发明项目的首要前提。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老师要大力指导,帮助学生选择成功把握性要大一些的物品进行创新。用“放大镜”找出学生认真观察事物,而后发现物品缺点的积极因素。尽最大努力帮助学生解决在制作过程中所遇到的材料或器具、技术等方面的困难。引导学生处理好完成作业和科技制作这两者间的关系,并用一些事例来打消搞科技小发明或开展其它实践活动不会影响学习的顾虑。使学生感觉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确实能开发智力,培养动脑、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的局限性,观察事物的片面性,因此在这阶段教师的指导应重点摆在介绍和传授有关的发明创新和搞实验、写小论文、参观考察、拍科学DV的一些方式方法上,以打开学生的思路。对于学生自己提出的解决办法和方案,指导教师应予以重视和肯定。绝不能随意否定,以保护他们的积极性。但又要求学生不能满足现状,停留在科技活动的某一个项目上。鼓励学生反复研究和实践,逐步改进,使科技小发明、实践活动、DV拍摄和科技小论文等项目获得成功。这样就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到学习成绩和科技创新成果双丰收。

篇13

二、重视宣传教育,让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让学生置身在一个充满环保理念的氛围中,让学生认识环保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观念的熏陶,开展环保宣传无疑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为了发挥宣传的功能,学校发动各班每期都办一至二次专门的环保墙报,刊载各种形式的内容丰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内容,学校大队部和德育处均要对此进行专门的检查。校园的花坛上设立了专门的制作精美的警示牌,上面写上了“我是花儿,请您呵护”、“保护绿色,依赖你我”等宣传语。教室的走廊、楼道随处可见“请节约用水”、“请不要随地乱扔、乱吐、乱刻”等警示牌。同时学校少先队利用升旗仪式、小白鸽报、小白鸽广播站、小白鸽电视台等宣传阵地,对环境日、地球日、生物多样性纪念日等进行全校性的主题宣传活动,教育师生认识各类环保主题纪念日,懂得当前面临的环境任务的艰巨,增强参加环境实践活动的动力。根据区第九届中小学生环境征文的要求,学校开展了让学生了解自然,认识生活环境的环保活动,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后写出了大量的调查报告和论文,获得较好效果。

三、深化环境教育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教育和养成教育中自觉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卫生的责任感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环境课外实践活动,是环境教育的有效载体。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开展多种多样的有主题、有成果的实践活动,为促进学生良好环境意识的形成和自觉环保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1、以“绿色的誓言”主题活动为起点,深化绿色学校创建工作。继续开展“绿色中队”创建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号召大家投身到“争做环保小卫士”的行列中来,积极为环保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组织学生参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的活动。结合六·五环境日、地球日和春游实践活动等组织学生清扫校园,拾捡垃圾,组织学生自己动手美化教室。同学们给教室种上了美丽的鲜花,为花坛种上了美丽的小树,为大树挂上鸟巢。同时在专家的指导下,认识了校园的主要植物,了解了这些植物的特点,增长了学生们的知识。

3、结合学校“家长开放日”、“植树节”的有关活动,开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教育,感恩自然教育,创节约型班级教育活动,外出实践活动,找春、赞春、说春、画春;结合xxx团区委“建文明城,做文明人”活动和区环保局的有关活动安排,发动学生走上街头,清扫街道和社区,发送宣传单,做义务清洁监督员。几年来,学校一共开展这样的社区宣传、清扫、监督活动十余次,不仅塑造了学校的形象,为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家长开放日”活动的开展,是学校环境教育进入了家庭,使家长也积极参与学校的环境教育。

4、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环保的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学校成立了校级的环境科学实践小组。由xxx老师任组长,由自然老师和环境老师为辅导员,在高年级抽调几十名同学参与活动。

5、学校每期都要开展环保征文竞赛。这些主题鲜明的竞赛得到了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学校每次都以全班为单位组织竞赛,然后把班上获奖的同学的文章送到学校参评。学校再把这些文章筛选,把最优秀的送到区市参赛,其作品多次获市区一、二等奖,其中学生肖琪、秦维佳写的《关于xxx滨江长廊用电情况的调查报告》(指导教师吴谦)获得区第九届环境征文一等奖,肖琪同学被区教委、环保局推荐为xxx市第三批环保小卫士;蒋雨言写的《“我”的流浪记》(指导教师潘建华)获得区第xx届环境征文一等奖。

6、认真开展好“书香校园”、“节约型校园”、“书香班级”“节约型班级”的创建活动。通过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七校学生既个性张扬又和谐发展的人文素养教育。要结合崭新的校园环境建设,充实校园文化建设内容,打造书香班级、书香校园,提升校园、班级文化建设水平。通过节约一滴水、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张纸、节约一粒米、节约一毛钱的“五节约”,培养学生节约俭朴的生活作风和行为意识。

7、围绕“诚信xxx”为主题,继续开展好诚信教育,组织学生参加五好小公民主题教育“做诚信人、办诚信事”读书、实践、征文活动。重视对学生网络道德的规范,教育学生养成绿色上网的行为规范,提高抵制网络诱惑的能力。要重视对“灰色文化入侵校园”的认识,用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占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