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运动生物化学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篇1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水平不断提高。运动生物化学精品课件不断推出,教师使用这些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十分顺手,优越性明显。更加激发了更多的教师学习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知识体系,动手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热情,纷纷将传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方法融入到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教学中,使得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方法不断进步不断创新。然而,限于自身的能力和水平,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由于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原理相关知识缺乏、动手能力不强,无法制作出运动生物化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就是免强制作了也存在明显的缺陷。真正弄清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制作出精品运动生物多媒体教学课件,才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首要课题。
一、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仍不完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送变得十分简便。基于“云计算”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非常便捷地通过屏幕将视频、图、文、声和音像等直观展示出来、生动地展现语言描述及教师形体语言难以表述的现象与过程。这对强化运动生物化学理论教学,提升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是,不少运动生物化学教师面对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课堂教学造就的教学变革和教育变革缺乏了解和认识,局限于自身的知识水平对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原理理解不透,自己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技术水平不高,导致使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如下缺陷:
(一)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能力强弱不一。对于沿用传统教学方法至今的个别运动生物化学专业课教师,总的来说都是年龄都偏大,计算机技能基础弱,自身的知识结构陈旧,十分缺乏对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及软件功能的强大的了解,对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课件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教学变革思想上准备不足,对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过程不清楚,所以对要自已如何去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感觉难度大,自然就出现了优质教学资源难以充分利用,在实际教学中就会放弃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中的音响效果、动画、影像等在对体现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的真实性、生动性、直观性和实际效果,只能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法。对已具备相当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的大学生,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代大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的教学能力遭到质疑,造成实际上运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不足和缺陷。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制作出一个好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经费,程序又比较复杂,比过去的备课工作显得既繁琐,又大增加了工作量,借用其他学校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又不太合适,这就是当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屏幕显示替代了教师板书和教学引导,失去了传统教学应有的活性。多媒体技术集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来阐述运动生物化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字说明、公式推导,尽可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知识,由于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理论复杂较难理解,课程相关知识抽象难以记忆,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采取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后,一切瞬间变得直观了,复杂的事物也变得简单了。如果仅用文字来表述很难体现出多媒体技术的先进性、适用性和科学性,其实质就是电子屏幕代替的黑板,并没有更多的不同,还缺少了师生间的互动。据了解相当一部分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仅仅停留在用电脑屏幕替代黑板进行文字板书的初级阶段,也是当前高校存在的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的普遍现象。当然也有部分青年教师则走向另一极端,什么都离不开计算机。传统教学中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对于他们来说已经不再可能,完全依靠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来展示运动生物化学教学的全程教学。一切依赖多媒体技术,老师则自始至终控制设备,学生见不到教师的面,教师搞不清学生在通过学习后有何反应,师生不再互动,这种呆板的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使教师原来的主动式教学变成了由电脑控制的被动式教学,形成了实际上的教、学分离。
(三)利用多媒体课件仅停留在简单、机械的知识层展示,课堂缺乏生气。课件中的运动生物化学知识的单纯展示是多媒体课件制作中的另一个缺陷,在多媒体课堂教学中,使用最多的是Powerpoint制作的演示型课件,因为它便于操作和使用,当然它也是最低层次的课件。对于教育理念不能转变,现代计算机技术知识缺乏,动手能力差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来说,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该涵盖些那些内容,如何制作才是科学的有效的。根据以往的经验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他们一味地追求本课程知识的覆盖面,使运动生物化学课件变成了word文档的演示档,不但课件占的空间大,不仅分散学生的注意力,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因为这种课件所展示的更多的是技术理论和原理,对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教学极不适合。究其原因,主要是这样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的难度小,技术含量低,容易做到。若要制作可视频且能体现图、文、声、情特色,色彩丰富的优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难度自然要大许多。仅仅依靠专业课的教师来完成优质多媒体教学课件是不现实的,根据课件制作要求必须请精通计算机技术的专业人士参与其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或其他专业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这样既解决了专业层面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技术层面的问题。
如何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问题,最关键的是精力的投入,时间的投入,资金的投入和技术的投入,切实解决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过程中各个层面的问题。
二、弥补多媒体技术课堂教学缺陷的对策
(一)强化计算机技能学习,掌握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技术。运动生物化学教学不仅是要从分子层面传授运动与人体的生化反应之间的关系问题,还要让学生深刻理解其原理,运动生物化学教师上课时必须把握全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解决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实际教学过程重要性的认识问题。在传统注入式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将深奥复杂难懂的运动化学原理和新陈代谢变化过程直观化、简单化,是激发学生热爱本课程学习热情的原动力和对运动生物化学实验能力发展的重要过程。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要让运动生物化学教师清楚地认识到,评价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数据就是实际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转贴于 可见强化现代科学技术修养是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专业教师自身素质提升必不可少。
(二)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中,运用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制作体育本科专业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高质量的课件。在运动生物化学课程体系中,因知识结构的教学理念较为注重对事物原理和理论的研究,自然在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文字叙述和公式的推导较多,制成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难免以文档形式展示。但是,运动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是基于对工作环境研究和工作过程教育的实践性内容,如果制作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也只有文字和公式,必然导致课件内容单调、枯燥和贫乏。因此,制作者要投入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既要熟悉运动生物化学理论与实验过程,熟悉“图、像、音、画、动漫”运用技能,才能制作出符合本科体育专业运动生物化学课程的好课件。虽然从事教学时间较长的教师的计算机操作和软件应用能力不如青年教师。但是,他们的优势是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所以,必须让从事教学时间长的教师加强现代计算机教育技术手段的培训力度,提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而让青年教师强化实践训练,二者取长补短共同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才能出精品。才能为克服课件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从而打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强化运动生物化学教师计算机应用技术知识的培训,精心打造课件精品。把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精品课件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既能使课堂教学生动起来,内容和形式、时间和空间有机结合起来,将复杂变简单,将抽象变直观,枯燥乏味的原理和公式变得更有趣,体现无比优越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精品的产生就必须在制作中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教学思路要有前瞻性、设计思想要体现先进性,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框架结构的搭建要呈现出科学性。在做任何事情首先要目标明确,构思精巧,清楚地表达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所要达到的预期目标。根据需求,收集好素材。根据“云计算”技术所具备的强大的处理音频、动画、文字、照片、图像、图、视频效果的能力将教学过程所教的内容变得通俗易懂,便于学生掌握有关知识。计算机对图形、图像、文字等处理能力的优秀,很容易把运运生物化学原理和实验操作变得简单明了,对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极为有利于提高运动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2.大学课堂教学对象是大学生,根据所教班级学生的素质情况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制作适合本班学生的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因为不论何种教学方法其目标都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学有所成。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辅助教学也要从本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出发,既简单又实用。在制作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时,弄清本班学生的知识结构情况,研究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课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不能停留在低层次的单纯演示,要实现教师、学生和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对话、互动,在课件构思时根据需要安排人、机对话和师生间的交流方面的内容。运动生物化学教师应将课件设计成学生的追踪的焦点、和热点,并注意增强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人性化界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将来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的智能化程度不断增强,这样的设计出品的运动生物化学课件才真正体现了多媒体教学的精髓。实现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最优化,克服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缺陷。
3.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不论何种教学课件都必须多做,反复做,在制作中学习,在制作中完善,在制作中提高,熟能生巧,只有熟悉了,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才能升华产出课件精品,崭新的教学理念要在运动生物化学多媒体教学课件中充分体现。
篇2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库进行了检索,查阅到65篇关于运动生物化学教学、运动生物化学实验改革的相关论文。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梳理,提出以下相关问题和建议。
二、运动生物化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
在传统教学思想中,教师是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在未来的体育教学中教师需要是一个主导者,带领大家一块去学习探索知识。同时教师不仅需要给学生传授知识点,同时应教会学生如何自主的去获取知识,教师主要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讲课,大多数是“填鸭式”教学,缺乏交流的时间和平台。运动生物化学是属于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如果教学中依然是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授课效果会很差。
(二)教材“厚”,对应的习题集没有特色
教材主要体现基础性和发展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运用体育技术、技能的态度、能力[1]。体育教材设计与编写理论一直是体育课程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目前,高校体育教材虽然品种较多,但低水平重复严重,有些教材内容庞杂,书越编越厚等等[2]。
教材“厚”,且重点不够突出是现行教材明显的特点。现行教材较之以前教材内容添加得越来越多,基础知识和重点知识不够突出。另外,有些章节内容详略不太合理。
运动生物化学习题集的习题与实践联系不够,与运动联系不足。这将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生物化学的理论重点、要素,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起来学习。
(三)教材有些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不接轨
我们编写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应重点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与理解能力。体育专业的学生有将近一半的都是文科生,他们的理科知识尤其是高中化学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运动生物化学教材里面许多的生化反应过程复杂,学生初次接触掌握有些困难。
(四)实验环节薄弱
传统的实验教学观念认为:实验教学从属于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只是验证学科理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辅助教学环节。实验主要以训练学生的基本动手操作技能为目的,限制了学生创造发挥的空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训练。
传统的教学实验是老师带领学生做,提前将实验步骤设计好,学生模仿练习,学生缺乏自主设计能力,活动缺乏创新。这是传统教学的一个很明显很重大的弊端。还有一方面就是运动生物化学的实验教学资源不足,满足不了学生做实验的需求。
三、改革措施: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积极运用。
“传统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经过长时间的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是效率较低下的教学方法。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对国内外的理论学习、总结。提出了优秀的理论和教学方法,如改革“灌输式”以及偏重讲授的教学方法,倡导启发探究式、讨论式等方法,这些教学理论将会更好的指导运动生物化学的课程学习。
(二)教材形式多样化
教材多样化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包括教材品种、教材内容、教材呈现形式和教材建设过程等方面的多样化。教材多样化是为了将不通教材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教材的多样化,可使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整理出符合学生需求的,同时将最新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根据学生专业的不同,配以不同的习题集,同时也与实践相结合,使运动生物化学真正成为为体育服务的一门学科。
(三)课本简单化
在新科技革命中,知识“陈旧率”大大加快,“半衰期”迅速缩短。一般认为,前沿科学技术知识每三五年就有50%被淘汰。将基础知识,重点知识表现在课本中,内容基础化,易于学生的理解掌握。
(四)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
教材固定的情况下,各个学校针对学生的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学重点,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从该课程的学习中汲取到专业知识。运动生物化学的教材应注重基础理论的解释,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这样学生才会向更深层次学习,最终成为运动生物化学方面的学习精英。
(五)增加交流平台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有效途,一是大多数学校的运动训练器材、设备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二是学生的内部交流较少。另外,定期举办运动生物化学的实践师生座谈会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学生只有认可实践课程的重要性,才会兴趣盎然,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结论
运动生物化学教学实验中可能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的建议是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创新式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教材内容要与学生需求紧密相连,同时增加师生交流平台,以便教师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制定教学任务。
篇3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科学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已经渗透到基础医学的各个领域,并且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最前沿的课程[1]。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对人体的生命现象进行探讨,临床上各种疾病的产生发展都有与之对应的生物化学指标。生物化学是医学、护理等专业的基础学科,与众多分支学科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交叉,并衍生出许多新兴交叉学科,例如分子免疫学、分子遗传学、分子药理学、分子病理学,生物化学的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后续的专业课学习。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在分子水平阐述各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对各种疾病如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神经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等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都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2]。因此,生化化学与基础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医教协同促进医学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要通过医教协同模式来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突出医教协同,需要我们将各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实现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构建出完整的教育体系。基于此,要进一步加强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更好的把握各种疾病在分子水平的病理研究,健全医药体系人才培养模式[3]。
2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现状
高校医学教育主要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临床实习三个阶段,其中基础医学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基础阶段。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将直接影响医学生对医生这门职业的认知和发展潜力。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更应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重视。当前我国基础医学教学主要存在的如下几个问题:
第一,生物化学的教学地位得不到足够重视。在众多的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仅被列为考查课程,课时较少,并且多和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同时开课,导致生物化学的课时被进一步缩减。生物化学在现代基础医学的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生物化学知识点较为抽象和宽泛,然而在非常有限的学时条件下,使得教师不可能有效的完成教材内容的讲解,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学时下对知识点做到融会贯通,更难以形成完整的理论知识框架,同时也难以满足当下生物化学理论和技术的迅猛发展[4]。
第二,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当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加突出学科之间的独立性,忽略了学科之间的整体性,知识点较为分散,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基础课程,强调在分子水平探讨发病机制,需要将宏观的疾病症状与微观分子水平指标相结合,更加强调的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三,缺乏实践教学。在众多医学院校中,生物化学多以理论课程为主,然而又是一门知识点抽象、众多的学科。当前的教育,众多高校都忽略了生物化学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导致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更加吃力,不易理解,长久以往学生对枯燥的知识点学习失去兴趣,更加不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
第四,考核体系单一。在传统的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的考核往往拘泥于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上,并且考试内容较为片面,题型结构设置不合理,记忆性知识较多,应用性试题较少,仅以一次性终结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考核方式,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科学、真实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5]。
3对基础医学阶段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讨
3.1提高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阶段的教学地位
生物化学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护理专业、预防专业、临床专业等打下良好基础,帮助学生利用生物化学知识衔接生命组织层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针对生物化学多作为考查课程、学时较少等问题,我们应适当增加生物化学在基础阶段的学时,各个专业统一配备教学大纲,统一安排课时标准,材和课时内容等,提升生物化学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的重要地位。
3.2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变革
传统的基础医学教学模式是按照学科的分类进行,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教学脱节、内容重复的问题,严重影响的学生对医学的系统性学习。所以改善目前的状况,需要我们将整个医学科目进行衔接,并将重复内容删除。例如,在讲解人类基因组计划、抑癌基因、肿瘤标记物及基因治疗等重要内容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联系临床医学相关知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也为学生在将来的学习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识点的重复,并且有利于学生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建立起完整的医学知识体系,从而为今后的临床课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外在整合教学内容时可以将分子水平的新陈代谢作为核心建立系统,从感觉器官系统、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方面对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解刨学等课程进行整合,从而可以形成从微观到宏观的教学模式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传授。
3.3完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
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在基础医学阶段有着重要地位,其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需要对当下的实验教学体系改革。首先要开设一部分验证实验,以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验技能。其次,增加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科研素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在此基础上,还要增添探索性实验,由学生查阅文献,设计实验方案,规划实验进度,通过实验让学生总结实验成败的各种因素,并撰写小论文,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统筹科研的能力。
3.4完善学生考核体系
篇4
92岁的张老,由于工作的性质无意中练出了一副铁脚板,俗话说:“人老先老腿。”然而这位耄耋老人却没有这种感叹和抱怨,依然耳聪目明,反应敏捷。
张老的养生之道重在心平气和,他说:“心平气和,是一种祥和的状态。”
人心若不足,唯心平才能气和。心平,无非分之念,见可欲而不迷狂,于迁变得失具平常之心。气和,不卑不亢,不疾不滞安舒宁静。
张老把保健纳入日常的生活中,并归纳为一二三四健身术:
一贯知足。俗话说“知足者常乐”。乐为长寿之要诀,如何做到笑口常开,这虽是一个综合素质的问题,却也与知足不知足关系甚大。不知足者对名利、地位、物质享受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发展下去心理变态,嫉妒强者,嘲笑弱者,自寻烦恼,自讨无趣,违背自然法规,损害他人和自己的身心健康。只有一贯知足,才能适应自然规律。人至老年要正视现实,在现实生活中获得乐趣。以此平和之心怡养天年,会更加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眼里充满美好的憧憬,身心自然平衡。在晚霞中回首前尘旧梦,在星光下凝望未来异彩,安详地过渡到更为宁静的彼岸。正是:“不悲镜里容颜老,且喜心中领域宽”、“有唱有吟空万念,无忧无虑乐长春”。
二目远眺。这里所说的二目远眺,具有高瞻远瞩之意。时下,“近视眼”颇多,急功近利者大有人在,应予矫正。人生在世充满矛盾,不可能一帆风顺。如何化解矛盾,确实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些。切忌势利眼,目光短浅,见小利而忘大义。能高瞻远瞩,坚定理想信念,顺应自然,则与身心健康大有裨益。
三餐有节。“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铨”,一日三餐是少不了的。上了年纪,可能要四餐五餐,以多餐少食为佳。不偏食,有节制,有规律,对身体有利。饱一餐、饥一顿,最容易伤胃。根据膳食科学报道:我国四大主粮大米、小麦、玉米、大豆,单一食用,其吸收利用率仅占51%-70%,而混合吃,可达80%-90%以上。玉米还有降低胆固醇、治疗高血压的作用。常食花生、豆类,可使气血化生有源,气充血旺,心身健壮。食五谷杂粮可补充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所以要想延年益寿,须五谷皆食,宜清淡,不偏食。
四季不懒。保健三字经说:“常运动,勤思考,既强身,又健脑。多动手,精神好……”
张老说,结合自身的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坚持持久,定能防老。四季不懒,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如此既可保持我们祖先的勤劳美德,又能焕发青春。
生物化学教授郑集先生谈养生
文/普权
郑集教授1900年5月生于四川。曾在美国印第安那大学获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南京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生致力于生物化学、营养学和衰老生物学的教学和研究,是我国生物化学界的一代巨匠,抗衰老研究的领头人。
为了研究科学,他熟悉了英、德、法、俄等国文字,74岁又学日文,90岁始学朝文。仅在80-90岁10年中发表的各种科学论文和科普文章就达72篇,出版专著7种,包括他的名著《衰老与抗衰老》。在年近百岁时,他还主持修订了高等学校教材《普通生物化学》。他年过百岁,依然思想敏捷,身体硬朗,还在编写《中国生物化学史》。
郑教授之所以能既寿且健,自是有一套独特的养生之道。
在饮食营养方面:他重视营养合理,荤素杂食,素食为主。多吃蔬菜,不吃动物油脂和肥肉,只吃植物油,少吃油炸、腌制食物和过辣、过咸、过甜食物,进餐定时,每餐只吃八九分饱,细嚼慢咽。饮食以“三低(低脂肪、低热量、低糖分)、二足(足够的维生素和纤维素)和易消化”为原则。他说:“饮食能给人体‘加油’,是保持机体灵活和健康的重要条件,故不可忽视。我主张,老人的饮食应有充分的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我的饮食安排是:早餐基本上是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两片面包。中晚餐则一荤两素,以素为主,常吃豆类及杂粮,上下午各饮开水两杯。除了经常吃些水果外,每天还要服些维生素片,具体服法是:每日两次,每次用维生素A一万单位1粒;维生素B1,10毫克,1-2片;维生素B2,5毫克,1片;维生素C,100毫克,3片;维生素E,100毫克,1片。我不主张多服补品,而且对当前各种各样的‘营养液’持保留态度,我认为许多‘补品’是为赚钱而在骗人的。”
篇5
1.2选题和方案设计
选题是进行科学研究的第一步,也是决定实验成败至关重要的环节。设计性实验课题的选择既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验操作技能,也要兼顾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实验周期及经费使用等诸多因素。因此,在选题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与全程指导。在实验实施4周前,指导教师给出选题范围并进行指导。选题范围主要涉及如下内容:(1)生物分子的分离与纯化(如动物血清白蛋白的提取);(2)生物分子的含量测定(如植物性药材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3)中药对物质代谢的调控作用(包括对代谢物的调控和对酶活性的影响)。各实验小组成员(4~6名)根据自身基础和兴趣点进行选题。第一周学生利用图书馆及网络查阅相关文献,第二周各组学生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讨论,初步确定每个实验小组的实验设计方案。方案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用材料(试剂、仪器、实验用动物)、实验方法、技术路线、预期实验结果、可行性分析、经费预算等具体内容。第三周,各实验小组提交实验方案初稿,并制作PPT陈述自己的设计。同学对每个方案进行讨论,最后由课题组老师与同学一起针对各组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确定最终实验方案。第四周,根据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教师指导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修正完善。本研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反复讨论,共提交了三份实验方案:(1)植物血凝素的提取、分离和活性检测;(2)剧烈运动对血乳酸含量的影响;(3)焦三仙、生三仙对雄性肥胖小鼠减肥效果的研究。通过对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以及学生的操作技能、实验条件等因素的综合考量,最终确定测定小鼠血乳酸含量和剧烈运动对其影响为本次实验内容。在实验方案完善和修改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特色,增加了益气类中药影响运动小鼠血乳酸含量的实验内容。学生在教师提出的范围内自主设计实验内容,激发了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热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在反复讨论实验方案的过程中,让学生有了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具有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通过思维碰撞,每位参与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1.3实验的具体实施
实验操作的全过程包括预实验、实验用动物及试剂的购买、试剂配制、动物饲养及给药、指标测定、实验结果分析,均由学生自主完成。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学生细化分工,责任到人。而教师则及时提供实验所需的各种试剂耗材及仪器设备,同时纠正学生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错误,解决诸如动物的采血、试剂的配制、移液器和比色皿的使用、分光光度计的调零和数据读取等常见操作问题。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勤于思考,例如:动物取血时发生溶血的原因以及溶血或凝血对实验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乳酸含量时,为什么要设立对照管;益气类中药能否调控机体的物质代谢,中医“气化作用”与物质代谢有何联系等,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同时,由于各研究小组的操作存在差异,实验结果也有较大误差。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误差的环节,必要时指导学生重复实验,并进行实验方法的评价分析。在以往的验证性实验过程中,有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实验过程中只是帮着其他同学加点试剂,洗洗试管就行了,对实验现象既不观察,也不思考。而在设计性实验过程中,各实验小组内部分工明确,每个人都必须承担工作,因此,实验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找到相关责任人,谁也不愿意承担影响实验进度的责任。于是,每个参与者都会动手操作,用心观察。通过对设计性实验的全程参与,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此外,通过实验小组内部成员的分工协作,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协调能力也得到了强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协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4实验总结与评价
实验总结是学生展示实验成就的重要形式。实验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总结,并指导学生利用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结果,提出实验结论,最终以小组为单位提交科研小论文。小论文按照学术论文体例进行书写,主要内容包括:题目,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部分的引言,材料与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分析,参考文献。论文评定后,再次组织学生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学生以幻灯片的形式讲解自己的实验内容,增进了交流和沟通。科研小论文的撰写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使其实践能力得到锻炼,并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收获的成就感。在学生撰写小论文的过程中,对实验流程的回顾及对实验得失的总结,都能帮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复杂的生物化学实验技术,避免实验过程中的差错。在今后的实践中,扬长避短,不断提高。本次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学生反馈的意见看,普遍体会到了实验成功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学生在本科阶段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尝试,为他们今后的毕业课题及科研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教师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虽不动手操作,但须承担学习活动组织者、指导者、协助者、规范者的任务;对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必须给予正确的解答。这就要求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术,还要学会解决跨学科、跨专业领域的问题。另外,设立合理的教学模块,把握好教学节奏,也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必须不断学习新的方法和技术,拓宽知识面,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2.1更新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不少中医院校在生物化学实验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演示性、验证性教学模式。实验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使用的实验方法和技术跟不上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发展的速度,因此,亟待完成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可将实验教学分为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两个模块,基础性实验应增设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如质粒DNA的提取、PCR的基本原理和技术等。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可依托学校教师的科研课题,集中成熟的研究内容和方法,面向本科生开设有中医药特色的实验项目。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设置不同的模块,把握好基础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分清主次关系,如中医专业、针灸推拿专业还应以验证性实验为主,适当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的设计,不必求全。但西医学课程设置较全、基础较好的专业如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等,就可多增加综合性实验课程的内容。
2.2构建高效合理的开放性实验室管理制度
开放性实验室的建立是设计性实验开展的必要保证。由于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的时间比较自由灵活,除正常上班时间外,中午,晚上、周末学生均有可能进实验室操作。因此,需要建立课余时间的实验安全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不同实验室间的仪器设备必须实现互通有无,资源共享,建立开放的实验室工作平台。由于要保证学生随时可进实验室操作并随时对学生进行指导,打破了教师上、下班的限制,这不仅需要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也需要学校在经费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以提高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3设计性实验课程体系的建设
篇6
人们在健身运动时会损失一定量的体液,体液的丢失很可能会造成人体内电解质代谢平衡紊乱,从而影响细胞和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体运动能力。运动中因汗液失水会导致细胞内和细胞外的脱水。既使很少的失水(1%体重)都会增加心血管功能的负担,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的立场声明认为:适当的饮料补充有助于保持体液平衡,从而提高参与正常身体活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达到最佳的运动表现。因此如何有效补充这些损失的体液,是每个健身爱好者应该关心的问题。一般在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都可进行补液,尤其是锻炼前、后的体液补充。对剧烈运动者或运动持续时间超过1 小时的锻炼者还要注意运动中的体液补充。
1.水的补充
运动中补充水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机体的正常含水量。个人应该在参与运动前24 小时饮用充足水分,并在运动前饮用大约500ml的水量,就可以使机体贮备充足的水分,如果摄入水分过多,身体也有充足的时间将多余的水分排出
保证健身爱好者的水平衡,最关键的是积极主动地补水。凉开水是最好的选择,沸水经自然冷却后与人体细胞内的水分子结构非常接近,容易渗透到皮肤组织内部。如果运动1h以上,出汗过多,可以在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且以少量多次为宜,每次100―200ml。主动补水可以避免脱水的发生, 少量多次可以避免一次性大量补液对胃肠道和心血管系统造成的负担加重。补液的时间无严格的限制,但补液的总量一定要大于失水的总量。
运动时最好饮用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天然矿泉水或凉开水,纯净水或蒸馏水会造成血液稀释,排汗量增加,进一步加重脱水。
不要喝放置时间过长的水。时间过长或者隔夜重煮的水,已经没有了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矿物质,还有可能含有某些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等。另外,还要注意水的温度,可根据各人习惯掌握,约在20℃-25℃左右。有人喜欢在夏天或运动后喝冰水,这是绝对错误的。冰镇过的水的确可以,起到暂时清爽的感觉,但血管会由于刺激过强而引起收缩,造成血液循环不畅,尤其对胃粘膜的刺激极容易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重者还会引起胃痉挛和腹泻,老年人更应注意,不要饮用冰水或低温饮品。免费论文。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补液切忌暴饮,因为在暴饮后,会增加排尿和出汗,使体内电解质进一步丢失,增加心、肾负担,稀释胃液,延长恢复时间。
2. 电解质与糖的补充
对大众健身者来说,每次运动所丢失的汗液不是非常的大,消耗的也没有专业运动员多,1h以下的低强度锻炼只会流失体内非常小部分的电解质。尤其是氯化钠,还有钾离子,在运动中都会流失。这时身体内储存的电解质会自动地释放到血液中,维持电解质的恒定。因此, 对1h以下的低强度锻炼者在运动后不需要特别补充电解质。
对不超过1小时的运动通常来说可以补充少量糖,对超过1小时的运动来说应该补充糖。含葡萄糖、蔗糖和其它多糖的补液饮料有一定功效,可以增加外源糖的氧化作用、推迟疲劳和提升运动能力
3. 运动时少服用高浓度的果汁、碳酸饮料
口味和气味较佳的饮料,尤其是微酸的饮料可以增加口感,促进摄入。运动时不易服用高浓度的果汁,因果汁中过高的糖浓度使胃排空的时间延长,造成运动中胃部的不适。尤其是溃疡、急慢性胃肠炎患者以及肾功能欠佳的人更不能饮用果汁。免费论文。可以把高浓度的果汁稀释饮用。
碳酸饮料含有二氧化碳,可以帮助消化,并促进体内热气排出,从而产生清凉爽快的感觉。它虽可补充水分,但营养成分很少。尤其是在剧烈运动之后饮用碳酸饮料容易引起胃痉挛、呕吐等消化系统不适症。免费论文。
5注重提高补液的口感
提高补充饮料的口感是达到饮料摄入与体内水分流失平衡的一个有效方法。饮料的口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温度和调味品等,虽然多数人喜欢饮冻水,受他们自己的饮水习惯影响的。试验研究显示,在运动后的恢复期,感觉最舒服的饮料温度是5℃,当然如果大量饮用时,15-21℃的饮料是较好的。当口感比较好时,自由饮用的饮料量明显提高。因此,饮料的舒适温度和口感对提高运动中饮料的补充是很有帮助的。一般来讲,味道是甜的,温度介于15-21℃,口感比较舒适的饮料有助于运动中和恢复期的饮料补充。这也是我们应考虑的问题。
综上所述,健身运动过程中应加强液体的补充,即为人体迅速补充在运动中丢失的水分、电解质和能量,从而有效的防止脱水、维持体液平衡和正常的生理功能;所补充的液体应具有刺激饮用、加快胃排空、加速小肠吸收、含有足够的能源物质以及促进体内平衡的特点;应根据各人情况掌握;补液的量应该和丢失水分的量持平。在热环境中进行相当大强度的运动时,随着出汗率的增加必须增加补液量。对于超过1 小时的耐力运动项目,饮料中可以加入适当的糖、电解质、一定量的钠离子(0.5-0.7g/L),因为它对于提高口感,延长饮料在体内的滞留时间,防止因过度饮水造成的低钠血症等都有帮助,帮助提高运动能力。对于持续时间超过1 小时的剧烈运动,糖的摄入速率建议为30-60g/h,这样可以维持糖类氧化,推迟疲劳的发生。这个速率的糖补充可以在不影响饮料运输的前提下,通过摄入600-1200 ml/h,浓度4-8%的糖饮料获得。糖可以是单糖(如:葡萄糖和果糖),也可以是多糖(如:麦芽糖)。
参考文献:
[1]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陈吉棣.运动营养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
[3]鲍勃.默里.液体补充:美国运动医学会的见解[J].体育科学,2000,20,(3):88-91.
[4]田野 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
[5]运动生物化学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6]邓树勋 王健 乔德才 运动生理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7
[7]张蕴琨 运动生物化学 [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7
篇7
中职学校;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教学效果
在质量诉求越来越强烈的今天,教学质量被各级教学管理部门提上了议事日程,教学质量被视为学校的生命。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变革,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行基础教育的新形势下,也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1]。中职学校基础学科生物化学,由于内容生涩抽象,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
1生物化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好的原因
1.1学生的原因
中职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储备不足、理解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对生物化学专业没有兴趣,对课堂学习不重视,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教师对这些现象经常提醒和干涉,但效果不理想。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如果学习态度无法转变,就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
1.2教师的原因
一方面,对学情的不了解,导致教师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学生,学生达不到教师的要求,体验不到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另一方面,专业知识欠缺和教学方法不当也是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1.3教材和学科设置的原因
生物化学课程内容抽象,教材编写并没有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情况,从而削弱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此外,由于生物化学知识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三校生考试中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所以很多学生,甚至是教师,都没能正确认识到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性。
2解决对策
2.1了解学情,因材施教
中职生物化学传统教学主要以教师单向传授知识为主,学生的依赖性强,学生很少有机会主动开动脑筋质疑问难,中职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但动手能力较强,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容易被调动,构建平等、互相尊重的良好师生关系,根据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实际情况,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2]。
2.2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中职生物化学课程和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让课堂教学贴近生活,用生活中的例子导入新课内容以及利用课程知识讨论生活中的例子,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化学的魅力。
2.3在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积极的学习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学习中获得快乐,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这就要求教师在和谐与民主的教学气氛中,对学生进行及时表扬与鼓励,使其产生更大的动力投入后续的学习活动中[3]。教师一定不要在教学过程中打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
2.4根据授课内容采用不同的导入方式
授课内容的导入十分重要,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例如,对“糖酵解过程”这部分内容,可以用问题导入:剧烈运动之后为什么肌肉会有酸痛感?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联系生活中比较熟悉的实例来掌握糖酵解过程。此外,还可以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使用多媒体,利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4]。
2.5恰当采用PBL教学法
中职学生课程多,学业负担较重,因此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很有必要的,使学生愿学、乐学,能轻松接受、顺利掌握教师传授的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5]。根据教学内容恰当采用PBL教学法,提出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提问:为什么成熟红细胞不能通过糖的有画、图片、文字等资源进行了系统化设计,改进了教学思路,改革了教学模式,使教师的角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互动方式、考核与评价等方面都有所改变。综上所述,我们利用精美视频、网络学习平台、交互软件等,有利于将教师“解放”出来,从而控制整个教学节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氧氧化获得能量?这个问题在考核无氧呼吸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复习细胞学的有关知识。由于成熟红细胞内没有线粒体,所以无法进行糖类的有氧氧化反应,有氧氧化释放大量能量的过程是在细胞的线粒体中进行的。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PBL教学模式已成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流教学模式。PBL教学中,问题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逐渐递进,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达到教学的目的。问题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章节的重点,即需要重点强调的问题;在每次考试中学生容易答错的问题;学生经常提出的问题或者普遍存在疑惑的问题[6]。
2.6课堂教学中注重讨论总结
课堂教学应避免平铺直叙地解说,而应适当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在刚开始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不太集中,组织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课后思考和自学。例如正常人的血糖浓度范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课程开始之前,笔者先让学生用15~20分钟时间分组讨论糖尿病以及合理膳食相关内容,让学生根据生活常识以及已经掌握的知识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结束让各组派代表回答讨论结果,并让学生将本组讨论结果写成论文,作为一次平时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及时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总结,能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7]。
3结语
课堂作为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要想有效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就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如何学习、学习什么起至关重要的作用[8]。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生硬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以生为本,采取种种切实有效的教学措施,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9]。
参考文献:
[1]姜昊亮.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1):66.
[2]朱明利.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方法的再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1(2):134.
[3]杨伟,杨晓芳,马莉,等.提高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质量的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74-75.
[4]李卫真.灵活运用多媒体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创新科技,2014(8):97.
[5]傅永清,魏星,周剑,等.几种教学方法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2):61-62.
[6]王秋芳.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之我见[J].教师,2011(17):91.
[7]包福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3(1):443.
篇8
婚姻状况: 未婚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 全职应聘职位:化学工程类、理科类、生物工程类
工作年限: 3职称: 中级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希望工作地区: 北京市上海市成都 个人工作经历:1996-XX,西北大学化学学院
1997-1999担任过院报编辑,校学生会学习小组干事。
1998.10-1999.5从槐米和荞麦皮中提取芦丁工艺研究
1999.2~XX.6从荞麦皮中提取纤维素,对纤维素与马来酸等接支反应,合成纤维素的衍生物
1999.9~1999.10河南洛阳中原油田分析测试中心实习
XX.9-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XX.9~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环氧树脂车间实习工作
XX.1~XX.7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环氧树脂车间实验室担任技术员,负责车间生产中间体的检测,车间生产问题解决和部分应用产品开发(环氧树脂稀释剂,环氧树脂灌封料和环氧树脂模具)
XX.8~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工程中心环氧树脂研究组,参与开发一种电子级酚醛环氧树脂和新建车间的设计,申报材料的整理,前期实验的总结等工作,并成功进行了中试。
XX.1~XX.8西安新兴绝缘材料厂担任技术研发和厂长助理工作,主要负责车间生产,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报批等工作。。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sichaun daxue最高学历: 硕士毕业日期: XX-7所学专业一: 生物学类 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本科 XX 年毕业于 西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 专业
主要从事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硕士 XX 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 主要从事植物蛋白的功能研究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外语水平: 熟练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本人具有较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化工和生物制剂等工作经历。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市研究项目,并完成多篇科技论文,得到同事和领导老师的好评。
在化学方面,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机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比较熟悉。
在生物学方面,生物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蛋白提取、分离、检测(如:Western检测,荧光分析检测,蛋白基本性质的检测等);植物体功能蛋白的分离和提取,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基本分子实验技能(PCR,DNA/RNA的提取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对生物药学相关的实验设计和要求较为熟悉。
在仪器的使用方面,能够使用多种仪器( 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原二色谱 CD, 荧光光谱FL,快速液相色谱FPLC, PAM2100叶绿素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并对主要分析仪器(核磁NMR,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原二色谱 CD, 荧光光谱FL等)的结果能够准确分析。
篇9
现在谈一下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Coltech)的一般情况。在当时它是一个较新的私立学校,前身是一个工艺学校。1891年建立,1910年迁到新址,1920年改称今名,设大学及研究院。在巴莎迪娜市中,占地东西长约三个街口,南北宽约一个街口(现已扩充了约两倍)。建了些楼房,作为实验室、教学及宿舍之用,均以捐款的人命名。如诺曼・布里奇实验室(物理)、盖茨实验室(化学)、柯卡霍夫实验室(生物)、古根海姆实验室(航空工程)等等。此外,在市外不远的地方还有附设的机构,如在山上有一个天文台,海滨有一个海洋站等。各实验室的主持人都是聘请著名的科学技术专家,很多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所以很快地成为国际上重点科技研究及培养人才的中心。
院长米立根教授,是著名的物理学家及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很会办校,更善于交际筹款。他笃信基督教,每星期日都去做礼拜,有时还去教堂讲道。caltech的青年学生多是认为科学至上,宗教迷信可笑。对他还有些议论,有人说别人信教不可恕,但他信教却可谅解,因为他的确是通过这条道路为学院拿到了不少捐款。这当然是笑话,但有时他确实陪着一些外界老太太在校内各处参观。我还在实验室遇到过,并且被抓住谈话,后来知道这些阔太太都是Caltech的财东。
也因为Caltech是私立学校,学费特别高,学生也少,当时不过两三百人,且多是有钱人的子弟。我们是公费,不成问题,别的研究生就要设法打工,半工半读还很艰难。宿舍也很贵,所以大部分学生均在外面住。
现在讲一下30年代Caltech生物学部的情况。生物学楼是由一家富商柯卡霍夫所捐建的,高四五层,有约20平方米的房间上百间。有的打通做大实验室,有的隔断成小培养室、暗室等。我在那里时,全生物部一共不到百人,教师比研究生多,技术行政人员少,所以大都可各据一间房。
生物学部门中创立最早、当时人数最多的是遗传方面了。主任摩尔根于1928年应聘到此,开建生物学实验室。他已62岁,带来他的两位大弟子(斯特蒂文特和布里奇斯)和一些较年轻的门徒及共同工作者,如比德尔、杜布赞斯基等加上几位技术员,招收的研究生,以及外来短期工作及协作人员共一二十人,占用一层楼。其次是生物化学实验室,教授是博苏克,加上副教授、讲师、研究生、技术员等十余人,占地下一层。再有1930年建立的生物物理室是由哈佛大学毕业、在柏林随瓦伯格学习回来的爱默生主持,有助教、技师等三四人,占用二楼几间。植物生理学工作则是由1933年聘来的荷兰籍的温特为副教授,开始的。他有一位助教,四五个研究生,加上技工不到十人。这部分的主要试验工作不是在大楼内,而是在院外马路旁的摩尔根私人住宅的园地上,借用一角建造了一间约20平方米的简单玻璃温室及两小间预备室和地下两间暗室,我们经常在那里工作。后来还开创了动物生理实验室,聘来荷兰籍的魏斯马教授及助手共三五人。植物方面又增加了植物生物化学实验室,由德国留学回来的邦纳工作;植物化学实验室由荷兰籍的哈根斯密特工作。都只有两三人,在大楼内占一两间房间。
至于仪器设备则没有什么先进和突出的,也不很受到重视。遗传组工作主要是用果蝇为材料,只用些玻璃瓶来培养,每人领到一台显微镜来观察细胞及染色体等。生物化学组也只有一般的分析仪器及药品。生物物理学组则是培养小球藻,用改装的瓦氏呼吸器测量光合及呼吸作用的速度。植物生理学组则主要是用燕麦的芽鞘和豌豆的幼苗来研究测定生长素。主要以温室培养的植物作材料。再如动物生理和植物化学方面,当时新创,更没有什么设备了。这也是Caltech生物部的特点。重视人才为主而不太计较仪器设备。
再谈谈上课讲授的情况。我在Caltech三年,除去旁听德语外,不记得上过什么正式的课程。虽说有高级植物生理学一课,但并未执行很久,每星期一次,一个上午,时间也不固定;没有教室,只是在实验室中教授,学生搬几把椅子围坐一起,也不总是由教授讲课,而是大家围绕着一个问题讨论,有时还是学生主要发言,因此更像一个讨论会而不像上课。研究生也没听说有什么规定的课程、“学时”和“学分”等问题。这也是Caltech的一个特色,像一个研究所而不同于一般大学。
也许由于人少,大家在一起工作,天天见面,比较熟悉,而且年龄又差不多,所以教授、学生、技术人员都常以名字相称。记得生物楼中除去主任摩尔根及一位清洁工人邦纳斯因为年龄较大,大家尊称其姓并加“先生”而外,其余都直呼其名,言谈亲密。
再一特点是不讲究修饰和衣冠不整。虽说美国人穿着都比较随便,但又没有女生,经常是衬衫没有领带,有时甚至穿背心、短裤,赤足上班。但大家还刮一刮胡须。
我的研究工作
上面说过,caltech的治学育才方式比较自由,更像一个研究所而不像研究院。我的经历就是如此。到校以后,并没有谈过什么选课读书问题,而是进入实验室,熟悉环境,了解研究工作和考虑课题。当时植物生理部分主题是新发现的“生长素”和它的形成、转运及功能等方面。它对细胞的生长作用已大致了解,由于它的分配不同而引起的一些植物运动,如向光性、向地性等业已明确,所以大家很想去探索在植物器官更复杂的运动中生长素有无作用,内外环境如何影响,如叶片的起伏转动。经过讨论和文献阅读,建议我试用一种锦葵科的植物研究,其圆扇形叶片有向阳性,能随着太阳起落而东西转动。选题之后,即着手准备材料、考虑办法,自筹自理,导师也不过问。我移植了一些植株,温室栽培,昼夜观察,还借了一台小电影机按时拍摄下来。发现它很敏感,其圆形叶片随着太阳转动,总是面对阳光,晨东夕西,日落后又恢复向东,翌晨日出后再移动。我还用人工光照不同时间照射叶片或叶柄的不同部位,发现感受光的是叶片,而使之转动的是叶柄上一小段。其内部结构是,中间是维管束,四周是薄壁细胞,它们的渗透压在变化,吸收水分而胀大缩小从而造成叶片的上下左右转动,与生长并无关系,叶柄并不
在长。这些结果写成论文报告,即未再深入下去。虽然可研究的问题还多,也有趣味,但因与当时中心工作生长素没有什么关联,需要另辟途径;创造仪器方法又无经费,所以决定放下,留诸异日,而另觅植物材料再进行研究。
经过观察和讨论选用番木瓜为材料,从加州植物园取得纯种,在温室栽培。该植物叶片为掌形,有“感夜运动”,亦可称为“睡眠现象”,即午夜后叶片逐渐升起,上午抬平,黄昏下坠,到午夜垂直向下,有些叶片在强光下还有“午睡现象”。把植物放在连续光照下,其昼夜运动可维持3~5天以至20天。周期率还是24小时,但运动幅度较小。在暗室内运动仍能继续,但周期约为21小时。在连续光下长出来的叶子没有这种运动,但当移到自然条件下时,昼夜运动立即开始。
进一步观察得知,这种运动最活跃的时期是在叶柄生长最高速时期,运动部位亦正是叶柄生长的部位。直接测量叶柄的生长速度发现叶柄上段(生长区)两面的细胞昼夜生长速度不同,其上面(近轴面)细胞只在每日中午至夜里生长,上午不长;而下面(远轴面)的细胞则相反,上午长得快,下午长得慢。
更进一步分析其中机理,得知生长素是在叶片中产生的,去掉叶片则叶柄不再生长而运动停止。如外加些生长素在切口上则叶柄又能生长。为了解生长素如何分配,又做了切片观察及叶脉和叶柄中的维管束分布。番木瓜的叶片为掌状有裂瓣,较大叶有五裂瓣,成熟的叶常为七裂瓣。各裂瓣的主脉在叶下端集中入叶柄,但其维管束中有一部分的韧皮部不融合,从叶片的“上”瓣下来进入叶柄下面(远轴面),而从最
“下”两瓣来的则进入叶柄的上面,从“中”部两侧来的则进入叶柄中两旁。由此推论,叶柄上下两面生长不同是由于生长素来源及数量在时间上的不同。试用人造生长素外加到叶片的不同部位,确能使两面的生长速度不同而使叶片上指或下垂。但是试图从叶片各部提出和测定所产生的生长素数量则未成功,可能是由于所产生的生长素少,提取时又被氧化酶破坏了。这些工作结果已写成。后来常被引用,而且写进了新出版的植物生理学教科书(增田芳雄,1988年增订版)。
除这些研究以外,我还在生物楼中的生物物理研究室随爱默生副教授作些研究。进行单细胞的小球藻的生长、光合和呼吸作用方面的实验,发现生长素并不影响细胞呼吸,但能改变其光合速度。这个效应大约是间接的,生长素能使其细胞胀大,表面增加。
另外我也曾在遗传部分学习,参加一个小课题,培养果蝇作杂交试验,但未写成论文。
这样,两年很快过去了,完成四篇论文和报告。导师温特教授通知我可以申请博士学位的考试和论文答辩了。定了日期公告,由系主任摩尔根老教授主持,有许多教授参加,还有些研究生及外界人列席,进行口试。提出的问题都很简单,不难答复。基本考试和论文答辩后,教授们讨论评议,不久导师出来告诉我已被通过,向我祝贺,就算完成。还有外国语(德语)考试更是简单,与外语老师约定日期,自己带一本专业性的德文书,教师随便翻出几页,我用英语口译出来就行了。
毕业典礼一年一次,研究牛和大学生一起授予学位。露天举行,有乐队和来宾、学生、记者百余人。我们租了方帽长袍,依次上台,由院长发给证书,并照了像。
回顾caltech这种培养科研人员的方式,正如上述,更像一个研究所而不像学校。也许由于是私立的和学生少,没有很多的规章制度、必修课程和各种专业笔试,而是看你研究中的工作态度,对问题的思考,试验的设计和安排,方法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对结果的分析和归纳,论文的报告和写作等等。通过学术讨论、日常接触、观察闲谈等所得的了解,导师们认为你已够条件时,就叫你提出学位考试和论文答辩的申请。这种口试答辩也常流于形式,差不多都会通过的,因为教授们都先已了解,而且可能讨论过了。如果觉得你还不够条件,他们就不会叫你申请学位,或再拖延。例如,和我差不多同时在植物生理学组中有两位研究生,一位是外务太多,不专心工作,时常不见;另一位“吊儿郎当”不务正业,天天与女友鬼混,也没人过问,导师也不管,后来也就不知去向了。其实这种方法也有道理,本来科学研究全是要靠自己的努力,不是靠别人的督促。而且所谓博士学位也只是表明已具有独立作研究的能力,并不一定要有什么突出的贡献。
但是太无规定的基本标准也有缺点,尤其是理工学院的学生以数理化为主,生物学的知识很少,有的连植物学也没有学过,对植物形态和结构都不知道。例如,比我早一年得博士学位的一位植物生理学研究生在论文答辩时,有人问他试验中经常用来测定生长素的燕麦苗的芽鞘的内部结构,他就答不出来。想了一会,说像一根“橡皮管”,引得大家笑起来,导师也有点难为情了。温特教授本人家学渊源,他父亲就是荷兰著名的乌得勒支大学的植物学教授,温特本人就在植物园中,与老一代的植物学家都是世交,又读植物学专业,还曾作过教员和到荷属爪哇主持过雅加达植物园,所以植物学的根底很好,见过的也多。记得他曾说过: “没有到过热带的人,不能成为好植物学家。”他在Caltech教书时常带我们出去参观植物园等处,指点我们。记得有一次开车一同到“死谷”去玩。那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名地,是一条南北行的干旱峡谷。当时移民向西海岸去开发时,一对篷车在谷内迷路,得不到食物和饮水而全部死亡。那里几乎全是砂石,很少植物,温特看见就问我们是什么。我是化学出身,没有学过植物分类,也答不出。他就对我们讲解,这些植物的属和种的拉丁名及其特有习性。
篇10
课程改革所采用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将PBL引入教学
公共选修课,一般低于50人就不予开课,《运动医学》几年来都是120人选修,大班教学,是否能广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是关系到学习质量的问题。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可以很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传统教师讲授为主的“预习一听课一复习一考试”教学方法不同,PBL强调以学生为主的“提出问题一查找资料一讨论研究一总结反思”探究式教学模式。
例如在讲授兴奋剂的时候,开讲就问学生什么是兴奋剂,常见的兴奋剂有哪些?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跟老师的讲解内容产生共鸣,启发学生对兴奋剂的作用进行了解。比如在学习踝关节损伤时可以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和运动实践中踝关节损伤有哪些形式?如何治疗?既增加学习兴趣,又可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将解剖学、生理学知识与临床学科的信息综合起来,提高学习效果。
2.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传统教学手段虽然具有教学媒体教学信息的量较低,传递教学信息的功能简单、机械等缺点,但它仍然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如师生交流,教学和谐,教师对教学过程能进行直观控制。而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有优缺点,所以我们有计划地稳步推进,将先进的教育技术融于教学活动中。课堂上既有相应内容的多媒体课件,一些小动画和视频会给学生留下较强的感性认识而且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引发学生的兴趣,也节约了教师讲解和板书的时间;如果教学内容较难理解时,教师借助口述和手写板书,实施立体化教学,使授课更加生动、直观、形象。
这样既能让学生学的轻松,教师教的也轻松,保留传统教学中启发式教与学的直接、自然的交互方式,满足大学教学要求,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转变教育理念,加强与基础理论的衔接
公选课的学生来自各个专业,具有不同学习背景,而运动医学属于一门交叉学科,学生需要一定的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和诊断学知识,考虑到非医学专业同学的需求,每次上完课之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学生的反馈,了解不同专业学生的难点,我们在课程内容设置上,重要章节之前会有课程基础知识教授部分,补充《诊断学》、《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相关学科知识,并携带教具和模型去课堂,务求学生掌握一些运动损伤包扎,运动员心跳医务监督,运动营养食谱编制等课程基本的技能。
存在的问题
篇11
在纸上组装古生物化石
走进赵闯的工作室,的确会有种“穿越”的感觉。工作室的墙上挂着油画,箱子里装着素描,地板上堆放着很多大大小小的雕塑――主题都是“恐龙”。
赵闯指着颜色不同的两只南美洲恐龙雕塑,调侃说有一只颜色调坏了,像六块钱的地摊货,随后他又拿起一只“沧龙”,指着它眼睛和鼻孔之间的小凹槽说:“这是‘颊窝’。很多远古的爬行动物都有颊窝,它们能以此来感觉温度的细微变化,判断天敌和猎物的方位。我必须做这个凹槽。小时候没玩过特别像样的恐龙类玩具,现在自己做自己玩儿。”
书桌绕了半面墙,立着好些大部头的书,基本跟化石、考古有关。两台大电脑,一台正用来绘制“长羽毛的恐龙”,一台好像正在放着一部科幻电影。赵闯随机打开了一个页面,是一张电脑绘图,此物似鸟非鸟,头羽亮红高耸,翅膀黑白相间,尾羽蓬松,两条腿强壮如兽,做站立长啸状――这也是一只恐龙,源于几年前辽宁出土的带毛恐龙化石。赵闯是在分析了这些化石的骨骼尺寸,又参考了大量科学的数据后,用艺术的手段让这只“赫氏近鸟龙”穿越了1.6亿年的时光,向我们走来的。
“这也是科学复原最吸引我的一个兴趣点,从骨骼构架到肌肉纹理,再到毛发颜色等细节,这有点像法医的破案工作。”赵闯的第一个复原古生物作品是在他21岁时,和中国科学院合作的“远古翔兽”,这个“远古翔兽”还登上了世界知名科技杂志《Nature》的封面――有的科学家穷尽一生之力也未必能与之结缘。
目前,世界已发现1500多种恐龙,而赵闯逼真复原过500多种。他和北京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北京自然博物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芝加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数十位著名科学家都有过合作。他画过的“恐龙”素描、油画等,加起来大概有一万多张。
赵闯的合作者之一,古生物学家马克・诺瑞尔博士称他“是世界一流的科学艺术家”。“许多科学家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工作。复杂的数学公式,难以理解的分子生物化学无法让研究成果显得有趣。但恐龙是大众科普教育的一个绝佳题材。赵闯基于最新的古生物科学报告以及论文进行创作,他用绘画、雕塑、素描以及电影表现恐龙,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马克还说。
一堆古生物化石,一个80后青年的另类创作――这两者,是如何打通的?
从远古翔兽到宇宙黑洞
赵闯出生在沈阳市一个普通的铁路职工家庭。童年,他迷恋火车头,7岁有了套《十万个为什么》,翻到“霸王龙”那章:“身长15米,体重6吨,最凶猛的动物之一。”他对此念念不忘,就开始自己摸索着画恐龙了。他在图书馆里翻找了资料,小学毕业时,他手绘了一本《中国的恐龙》。有人笑他是恐龙附身。考上东北大学平面设计系后,赵闯也想停下来,画恐龙都是小孩子的游戏,自己是不是也该像别人一样,画画“美少女战士”吧。那时,他自学了电脑绘图,画一张游戏场景就能收入几百元,一天能画几张,可是他觉得没意思,“恐龙”如同魔兽一般在召唤他往深了探索。这个好奇男生在大学又修了心理学、生命进化学、物理学、高等数学。闲暇时,他最喜欢济览国内外的古生物专业和博物馆网站,一边翻英文字典,一边看科学论文。别人觉得艰涩难懂,而却他沉溺其中:“过去,你能在书上看到三角龙一个正脸已经很不错了,但一连互联网,你能看见三角龙各种角度的照片,还有研究所的论文,各种科学推理。那么多资料,把我的这个心劲一下子燃烧起来了。”
边看边画,赵闯也会上传一些恐龙的彩铅素描到各种网站。中国科学院古人类与古脊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汪筱林,就是注意到了这些素描,才发邮件给赵闯,希望他参与最新发现的古生物物种“远古翔兽”的复原工作。赵闯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这是一个非常难的工作。赵闯必须学会分析一堆骨头化石,依据科学家提供的古生物肩胛骨、腿骨、头骨等数据,想象古生物的形态。他备了一本厚厚的英文书籍,内容全是关于动物骨骼研究的。另外,像《中国化石》、《周明镇科学文集》等,也都被他放在了案头。一个月后,汪筱林研究员打来电话,约他“喝酒庆祝”,因为他复原的那只“远古翔兽”上了《Nature》封面!当时,赵闯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登上《Nature》的封面后,赵闯成了名人,一位中科院院士找到他,说:“听说你给汪老师画得很好,我这儿有个鸟,你愿不愿意画?”
2008年,赵闯从吉林大学毕业后,进入了一家出版社,两年后离职,与好友兼科普作家杨杨创建了“啄木鸟”科学艺术小组,合作“达尔文计划――生命美术工程”,复原地球上已经灭绝的古生物;他们出版过多种图书杂志,如《恐龙秘史:剑龙卷》、《史前帝国:恐龙大演化》和属于《少儿成长大百科》的《超级恐龙全书》、《超级翼龙全书》、《超级海龙全书》及《跟赵闯学画恐龙》等,尤其是大型画册《它们:恐龙时代》,厚、重、大,一打开,狂野逼真的恐龙时代,就会扑面而来。
篇12
姓名:xuexila国籍:中国个人照片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广东省身材:175 cm 55 kg婚姻状况:未婚年龄:24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市场销售/营销类:业务 机械设计/制图/制造 技工类工作年限:1职称:null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一个星期月薪要求:1000--15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 深圳 东莞个人工作经历:XX-5--XX-12 在苏州现代阳光科技有限公司任销售代表,主要从事市场开发和客户维护,找出商和经销商。建立销售渠道,做好广告宣传,提高公司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江西渝州科技学院最高学历:大专毕业-XX-07-01所学专业一:数控技术所学专业二:模具设计受教育培训经历:XX-9--XX-7 在江西渝州科技学院熟练掌握了数控技术并获的了AutoCAD的培训证书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一般国语水平:精通粤语水平: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在苏州工作的期间,我所负责工作区域的产品从一个不知名的牌子,到市场占有率位列前茅的产品。如果说在学校期间学习和掌握了书本的专业知识,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使我更加懂得了人际交往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相信通过努力,明天的阳光的更加辉煌和灿烂。 详细个人自传 本着一颗勤奋踏实、仔细的责任心是我的工作格言。个性开朗、适应性强,承压性好,能不断改善工作方法,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毕业生优秀简历表格(二)个人基本简历
姓名:xuexila国籍:中国目前所在地:广州民族:汉族户口所在地:湖北身材:168 cm 60 kg婚姻状况:已婚年龄:32 岁培训认证: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建筑施工员,项目负责人,安全员 工作年限:7职称:中级求职类型:全职可到职-随时月薪要求:3500--5000希望工作地区:广州个人工作经历:公司名称:浙江省温州市中心区安置房起止年月:XX-01 ~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工程施工员工作描述:该工程荣获“浙江省标化工地”称号离职原因:公司名称: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瑞田钢铁厂房起止年月:XX-01 ~ XX-12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技术负责人工作描述:离职原因:公司名称:浙江省温州市百先得服饰厂房工程起止年月:XX-01 ~ XX-12公司性质:所属行业:担任职务:项目负责人工作描述: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湖北省襄樊市建工学校最高学历:大专毕业-XX-07-01所学专业一:工民建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起始年月终止年月学校(机构)专 业获得证书证书编号1998-09XX-07湖北省襄樊市建工学校工民建大专毕业证XX-01XX-12浙江省温州市建校工民建施工员XX-01XX-12浙江省温州市建校工民建安全员 语言能力外语:英语 一般国语水平:一般粤语水平: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能吃苦耐劳,技术过硬,经验丰富,敬业守信。 详细个人自传月薪要求:4500元
毕业生优秀简历表格(三) 基本信息姓名: xxx 先生身份证: 610104197612313***照片民族: 汉目前所在地: 成都年龄: 30 岁户口所在地: 成都
婚姻状况: 未婚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人才类型: 全职应聘职位:化学工程类、理科类、生物工程类
工作年限: 3职称: 中级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日期: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面议希望工作地区: 北京市上海市成都 个人工作经历:1996-XX,西北大学化学学院
1997-1999担任过院报编辑,校学生会学习小组干事。
1998.10-1999.5从槐米和荞麦皮中提取芦丁工艺研究
1999.2~XX.6从荞麦皮中提取纤维素,对纤维素与马来酸等接支反应,合成纤维素的衍生物
1999.9~1999.10河南洛阳中原油田分析测试中心实习
XX.9-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XX.9~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环氧树脂车间实习工作
XX.1~XX.7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环氧树脂车间实验室担任技术员,负责车间生产中间体的检测,车间生产问题解决和部分应用产品开发(环氧树脂稀释剂,环氧树脂灌封料和环氧树脂模具)
XX.8~XX.12四川自贡(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工程中心环氧树脂研究组,参与开发一种电子级酚醛环氧树脂和新建车间的设计,申报材料的整理,前期实验的总结等工作,并成功进行了中试。
XX.1~XX.8西安新兴绝缘材料厂担任技术研发和厂长助理工作,主要负责车间生产,新产品的开发和产品报批等工作。。 教育背景毕业院校: sichaun daxue最高学历: 硕士毕业日期: XX-7所学专业一: 生物学类 所学专业二:受教育培训经历:本科 XX 年毕业于 西北大学化学系有机合成 专业
主要从事植物有效成分的分离和其衍生物的合成研究
硕士 XX 年毕业于 四川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专业 主要从事植物蛋白的功能研究 语言能力外语: 英语外语水平: 熟练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一般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本人具有较强和广泛的专业知识基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具有化工和生物制剂等工作经历。参与完成多项国家和省市研究项目,并完成多篇科技论文,得到同事和领导老师的好评。
在化学方面,天然产物有效成分的提取,有机合成和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应用比较熟悉。
在生物学方面,生物化学的基本操作技能(蛋白提取、分离、检测(如:Western检测,荧光分析检测,蛋白基本性质的检测等);植物体功能蛋白的分离和提取,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基本分子实验技能(PCR,DNA/RNA的提取和大肠杆菌表达等)。对生物药学相关的实验设计和要求较为熟悉。
在仪器的使用方面,能够使用多种仪器( 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原二色谱 CD, 荧光光谱FL,快速液相色谱FPLC, PAM2100叶绿素荧光,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并对主要分析仪器(核磁NMR,紫外光谱UV, 红外光谱IR,原二色谱 CD, 荧光光谱FL等)的结果能够准确分析。
在工作中,本人能够尽职尽责,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和团队集体精神。
在生活上,本人热爱运动,喜欢羽毛球,篮球运动。写作能力好,喜欢读书,上网等休闲类活动。看过“毕业生优秀简历表格”的人还看了:1.精美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2.精美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
3.大学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
4.毕业生个人简历表格
5.毕业生个人简历模板表格
6.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表格的模板
7.大学应届毕业生表格简历模板
8.2021应届毕业生求职简历表格
篇13
流固耦合问题是另一种典型的例子.如人体心脏瓣膜是种弹性体,流体的压力会导致瓣膜运动,反过来瓣膜也会改变血液流动的区域; 在气动弹性力学领域中,飞机机翼由于受到气流压力的波动产生振荡,而机翼的振荡又会导致周围气流的周期性压力波动.这些都是强耦合的情况.
在电磁场分析中,若采用单物理场分析,可用欧姆定律中的电压和电阻来定义电流;然而超导现象使人们认识到传统认识的局限,转而用磁场定义电流.今天,电磁相互依存早已成为共识,但实际的情况往往更复杂.如,在半导体仿真中考虑载流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对流扩散,同时产生焦耳热.热膨胀导致的形变会对扩散过程产生影响.实际上,材料的电导率、热导率和扩散率等特性通常都具有热敏性.综合众多因素可以发现,半导体分析也表现为典型的多物理场强耦合问题.强耦合问题处处存在,如磁流体、电流体、光化学反应、电化学反应、等离子体以及地球科学等.
这些多物理场强耦合问题的发现说明人们正以更深刻、更贴近自然本质的方式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在牛顿和爱因斯坦将经典物理学的大厦描绘得无比辉煌的20世纪30年代,人们觉得物理学的所有基本问题都已解决,物理学不会再有大的发展,但是量子力学的诞生使人们意识到,它打开的不是一扇窗,而是进行了一次革命.今天的多物理场分析,也是重新认识这个世界的一次革命,人们正在经历又一次科研创新的大发展.
回顾物理学发展的最近100年,科研创新最为活跃的时间是在1930年以后的这几十年;而在量子力学带来的大发展之后,交叉学科的兴起又成为目前最为耀眼的创新增长点.交叉学科或跨学科研究是改变科研思维方式的体现,因此人们不再愿意受到学科领域的局限,转而从多物理场的视角重新认识、重新发现.
今天,化学与物理交叉而成的物理化学或化学物理学(Physical Chemistry),研究化学热力学、催化、胶体与界面化学、光化学、电化学、有机固体、理论化学与化学信息学等;生物与化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化学或化学生物学(Biochemistry),利用化学合成中的方法解答生物化学所发现的问题;物理与生物交叉而成的生物物理学(Biophysics),研究生物的物理特性,如光谱、成像、生物能、细胞、神经和信号传导、生物信息和生物统计等;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电子、物理、力学相互交叉融合而成生物医学工程(Biomedical Engineering),研究生物信息学、医学图像、图像处理、生物信号处理、生物力学、生物材料、系统分析、假体、医疗设备、诊断设备、成像设备和医用药品等.今天,在Science和Nature上,几乎所有的论文都来自这些交叉学科领域.在美国,交叉学科领域的研究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著名院校都异常火爆.再翻看近年来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名单以及近年来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奖名单,更会惊叹交叉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