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论文实用13篇

引论:我们为您整理了13篇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论文范文,供您借鉴以丰富您的创作。它们是您写作时的宝贵资源,期望它们能够激发您的创作灵感,让您的文章更具深度。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论文

篇1

1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

我国的建筑市场不断地成熟,需要企业不断地优化施工组织设计。高层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不仅要考虑到施工的方案、施工的进度、施工的质量和安全,还要考虑到履行合同的需求,施工组织设计应编制集管理、经济、技术、合同为一体的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规划性文件,同时也是合同履行的指导性文件以及工程结算和索赔的依据性文件。首先要有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是企业的形象与品牌,所以要有完善的监督体系,保证现场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操作,不得掺假。其次企业也应该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在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中列出具体的管理组织,有利于取得施工工程的承包权,也有利于施工管理组织的内部管理,以更好地完成施工任务。最后要做好施工任务的分包,高层建筑的施工任务量较大,承包商与业主要协调好,共同保证工程质量的完成。承包商分包必须在业主允许的情况下在投标书中做出声明,同时对所分包的施工任务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得有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业主分包在招标文件中声明,承包商在具体的施工组织设计中不要对这部分施工任务做施工组织设计,但必须对分包的施工任务的出场时间、验收时间做具体的说明,防止施工交接产生不必要的麻烦。在施工组织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是做好高处作业安全措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精神病、深度近视等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业务素质。安装安全网或栏杆,在任何危险区域设立标志牌和安全网,减少不必要的损伤。架子工在搭承重脚手架时,在二排以上(含二排)应全部铺设安全笆和安全扶手栏杆,禁止从脚手架攀登上下,井架吊篮严禁乘人。当施工的时候遇到恶劣的天气时,应停止高空起重和露天作业,保证施工人员安全。高空作业,必须设有防雷装置,不准盲目施工,在施工现场不得随意堆放材料,必须在固定场所堆放稳妥,工具随手放入工具袋,防止坠落伤人,脚手板(片)必须两头四点扎牢,防止跷头打滑。完善的安全体系才能保证现场施工的正常进行。

2建筑工程的施工工艺

首先要做到场地的平整,保证通水、通电、通路。做好地基工作须要挖基坑、做垫层、做基础,桩基础的还要打桩。做完基础后回填,没有地下室的情况,回填土至正负零以下200-300的样子。然后做主体,主体实际上就是从基础圈梁开始,绑筋、支模、浇筑,一直到建筑物封顶。当然所有的设计必须按照施工设计图来进行。其次,在做完框架主体之后,开始每层砌墙。砌墙完了是做楼地面,一般毛坯房拆模后是什么样子就什么样子,不用再做一遍地面,简装房会做一遍砂浆。防水是一个大工程,它关系到房屋的舒适度和便捷度。防水主要包括屋面防水、厕浴间防水,须要注意的是厕所的防水做完后要蓄水24小时检验,做完后做一层保护层,再蓄水检验24小时,最后才做沉箱,做面层。这样可以更好地保证防水工程的质量。施工人员在做水电管线时要注意,水电管线的一些预埋管线在做主体结构的时候就已经预埋好了,在混凝土结构内部,具体预埋的时间是绑筋后,浇筑前,同时也可以做好栏杆、门窗。最后,装修设计方面主要是由专业的装修公司来做抹灰、吊顶、地面等,使得工程整体完善。为了适应建筑市场发展的要求,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真正发挥施工组织设计的指导作用,不断优化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完善建筑施工工艺。做好施工的组织设计才能更好地保证施工的顺利完成,但是它不仅仅是一张简单的工程设计图,而是关系施工是否完善的全程设计图,有的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受传统观念和习惯的影响,只重视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忽视经济指标内容,以致在工程结算中纠纷不断,所以企业也要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完善施工工艺。

作者:杨嘉峰 单位:黑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篇2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一)符合招标文件中有关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境保护、造价等方面的要求。

(二)符合本企业实际施工条件的需要。

(三)积极开发、使用新技术和新工艺,推广应用新材料和新设备。

(四)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推广建筑节能和绿色施工。

二、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投标小组。公司可专设投标部,也可遇有投标时临时组建。不管怎样,要做到专业人员配备齐全,且水平过硬,素质要高。在人员构成中,技术标中也要注意有懂工程造价的人员,因为施工组织设计将来在工程结算时也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制定投标文件编制全过程策划书,落实人员职责分工。在领取招标文件及图纸后应及时进行踏勘现场和外业调查,了解工程所处的地理周边环境,审阅图纸,将有疑问的问题统一在答疑会上提出。

三、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招标文件的评分办法已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各项内容赋予了不同评分值。投标人应按评标办法中的项数在目录中列出,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完善其它没有分值的项,使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更加全面。目录应做到标题明确、清晰、详略得当,便于查阅,达到先入为主的效果,使评委专家一目了然。

(一)编制依据及工程概况

此项在现有的招标文件中评标办法里并没有给予评定分值,但作为一个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此内容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要对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实际进行编写。

1. 编制依据

(1)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文件、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技术经济指标;所列举的标准规范必须为有效版本,作废的应剔除,要求编写人员要熟悉现行的施工规范、标准,另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能用到什么标准就写什么,不要把所有规范均列入;(2)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对施工的要求;招标文件、工程设计文件及企业标准;(3)工程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条件、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机具设备状况、技术水平。

2. 工程概况

主要按招标文件及图纸进行编写。工程概况应包括工程主要情况、各专业设计简介和工程施工条件等。工程主要情况应包括:工程名称、性质和地理位置;工程承包范围和分包工程范围;招标文件或总承包单位对工程施工的重点要求;各专业设计简介应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机电及设备安装专业设计。

(二)施工部署

施工部署是对整个建设项目全局作出的统筹规划和全面安排。施工部署由于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客观条件不同,其内容和侧重点会有所不同。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确定工程开展程序、拟定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任务划分与组织安排,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分包情况、流水施工段的划分,机械、人员等的总体部署。

此项内容是概括的说明,不必详细写出,因后面将有更详细的说明,后面几项的内容要与施工部署所叙述的一致,相辅相成。

(三)主要施工方法

此项要根据分部分项工程内容进行编制,包括基础、主体、屋面、装饰、给排水、通风空调、电气等内容。要将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描述清楚,并与图纸内容相对应。例如:基础工程中的土方工程,要写明是机械挖土还是人工挖土,如是机械挖土,所使用机械的类型、型号,是大开挖还是挖沟槽或者基坑,是否放坡,地下水情况如何,如有地下水,如何降水,土方是否外运,如果外运,运距是多少,所采取的运输机械,装土的方式,这些都要一一写明,因为现在商务标都是工程量清单形式,如果后期工程结算有争议时,有时会以此施工组织设计作为结算依据。

(四)材料用量计划、机械设备进场及检测仪器配备情况

1. 主要工程材料计划应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确定进场时间,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工程材料、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工程施工主要周转材料和施工机具的配的配置应根据施工部署和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包括各施工阶段所需主要周转材料、施工机具的种类和数量。

2. 依据施工方法做出机械设备配备表

上面两个表格不仅是用于指导施工,在进行竣工结算时,也是需要的参考资料。例如,在结算时,审核单位和施工单位就施工时所使用的机械是自有机械还是租赁的机械争议不休时,为了说服对方,需要提供有力的证据,此时就可以根据上面两个表格来解决争议,根据施工单位目前剩余机械和拟用机械的数量不同就可以判断出所使用的机械是租赁来的还是施工单位自有的。可见,施工组织设计对于结算也是起到关键作用的。

3. 依据工程特点做出拟配备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如经纬仪、水准仪、万能表、温度计,检测尺、试模等,仪器要能满足工程的使用。

(五)劳动力计划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进度计划所拟定投入的劳动力制成此表,施工阶段包括基础、主体、屋面、装饰、水电安装等。工种可分为瓦工、木工、钢筋工、电工、焊工、架工、油工、机械工等。

(六)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应分别做出公司及项目部的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及组织机构,并列出项目部的人员配备表,包括项目经理,技术经理、质量、安全负责人、档案员、取样见证员、材料员等管理人员。保证质量的措施要与施工方法相对应。

(七)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及措施

此项应做出公司及项目部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图及组织机构,充分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工程施工现场是各工种立体作业,人员密集、机械材料集中,存在多种不安全因素,因此必须制定严密、细致的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并编制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安全生产技术组织措施应包括安全管理目标、安全施工保证体系、安全施工管理制度等内容。

(八)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环保已成为国家的一项政策,各相关部门也要求要进行绿色施工。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现场要确定项目重要环境因素,制定项目环境管理目标;建立项目环境管理的组织机构并明确职责;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源配置;

施工现场主要环境因素有扬尘、噪声、光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建筑垃圾。施工单位应根据上述因素制定对策,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九)施工进度计划

依据招标文件对工期的要求做出施工进度计划,可用网络图或横道图绘制。现在多用软件进行编制,节省了大量时间,调整、修改方便,但应注意各工序的穿插及工序关键节点应符合要求,且合理。网络图的绘制应按《网络计划技术》GB/T13400.1-2012、GB/T13400.2-2009、GB/T13400.3-2009及《工程网络计划技术规程》JGJ/T121-99执行。

(十)施工平面布置图

平面布置图应按比例及标准图例进行绘制,可做成大图然后折叠装进标书。

图上应反映:工程施工场地状况;拟建建(构)筑物的位置、轮廓尺寸层数等;工程施工现场的加工设施、存贮改施、办公和生活用房等的位置和面积;布置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垂直运输设施、供电设施、供水供热设施、排水排污设施和临时施工道路等;施工现场必备的安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护等设施;

(十一)冬季和雨季施工措施

此项内容不是每项工程都有,要根据工期而定,并注意什么分项工程是在冬季或雨季施工的,要与自己安排的工期相一致。如土方工程没有在雨季作业时就不能写在雨季施工措施里了。

(十二)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及措施

所投工程看看有没有用到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且勿生搬硬套。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中规定了什么算是新技术,应对照此标准进行编制,防止不是新的写上了,一定要注意“新”字,应查阅资料有证据证明是“新”时才可写。

(十三)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此项视工程特点及所处环境而定,看看有没有难点,并针对难点做好相应的措施加以克服解决。要注意不要自己认为难的便是难点。

四、结语

投标中的施工组织设计由于编制时间受限,所以要想编制出好的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总结、收集资料,同时要做到与工程报价相结合,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工程招标中分厘必争,因此在实际投标中,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科学合理、有效统一,同时满足招标文件所规定的要求,给工程中标以有力保障,为业主提供一个客观地反映工程实际,又具有新意,能引起业主好感的施工组织设计。

参考文献

篇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拓展以及城乡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多,强化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项目质量,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建筑施工组织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应用技术,对于提高建筑项目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控制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开展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必须完善施工组织管理,稳步有序的按照施工组织计划开展建筑项目管理,进而确保建筑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重要内容,也是项目开展施工建设的主要技术支持。施工组织管理工作作为项目施工中最为重要的技术准备工作,也直接决定了项目建设单位如何制定年度、季度以及月度施工计划,履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开展项目建设考核管理等内容。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而言,重点在于施工组织的设计与执行,施工组织设计主要包括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概况、项目规划、建筑工程项目规模、项目区域地质水文状况、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建设区域的拆迁情况、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平面布置情况、具体施工方案、施工质量管理计划、施工进度管理计划、施工成本控制计划以及施工安全管理计划、项目技术经济指标分析情况、项目招投标技术文件以及项目概预算情况等一系列技术文件组成。为了保证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过程中应该提前组织建筑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共同针对项目施工图进行会审工作,明确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协调、组织以及变更等一系列问题,为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提供良好的基础与实施环境。

2 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管理问题分析

(1)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准备工作不足。部分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之前,没有充分的针对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材料供应以及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也是简单的按照技术规范进行制定,对于具体项目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此外,部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计划在编制中没有充分结合成功实施的或者是较为完善的项目范例,在施工组织计划中未能较多的结合使用各种新技术与新工艺,质量、成本、进度以及安全等控制方式落后,不利于项目的顺利开展。

(2)建筑工程施工组织在三要素协调管理上不完善,致使部分建筑工程项目经济效益较差。在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控制之间的协调管理,片面的重视一方面,忽略了整体的协调控制,势必会使得其反,造成项目施工管理整体效果较差,制约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部分施工企业的施工组织管理落实过程中,未能全面的考虑施工效益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导致施工组织设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出现较多问题,难以按照既定的施工计划目标开展施工,或者是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目标难以实现。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施工脱节,导致施工组织计划的实际指导意义较差。现阶段,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由建筑企业内部的技术人员负责编制,但是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人员可能对于项目的具体现场情况不熟悉,或者是仅仅参照其他施工组织设计修改完善而成,参与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的技术人员又不一定参与实际施工现场管理,这就导致施工组织设计难以切实有效的指导开展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组织设计于实际脱节,施工现场的指导作用难以实施。

3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完善措施研究

(1)依照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的编制管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项目建设参与的业主单位、设计、监理以及施工等部门,同时施工影响因素由复杂繁多,因此必须按照系统科学的理论,采取按照目标控制、整体系统分析的方式,科学的编制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必须明确施工组织计划中涵盖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编制依据、项目建设概况、项目建设施工组织以及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施工各类材料以及资源供应计划以及项目施工管理措施等内容进行详细的施工组织计划编制。同时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计划编制过程中,注重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减小项目施工成本投入,充分结合先进技术,真正实现项目建设整体效益的提高。

(2)明确施工组织管理的具体内容,并对重要环节进行重点的控制。对于施工方案的确定,必须完善施工组织管理制度以及机构职能,筛选施工队伍并明确在项目中的分工,确定施工原则、施工工序、划分施工流水段,并明确施工过程中的试验检测计划;对于施工进度的安排,应该审核建筑工程项目的工程量,明确施工项目实施期间流水节拍以及分部分项工程的时间安排,进而结合施工队伍班组划分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衔接问题,合理的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控制表;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资源的需求计划,主要是按照建筑施工材料、劳动力需求、机械设备需求、构件需求、用水用电需求,结合不同资源的特性及准备时间,单独的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则主要是针对施工现场的质量技术控制、工程质量问题的预防与处理、施工现场安全作业、施工环境保护、技术资料的整理汇总、文明施工作业、施工现场成本控制以及施工管理措施的落实实施等方面,施工管理措施作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的重点,必须内容详尽,各项管理所示具体清晰,以便于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提供全面的指导。

(3)强化施工组织设计的实施,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与实际情况的紧密结合。在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尽可能的组织直接参与项目施工的技术人员开展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施工组织设计开展现场作业,并对于需要调整的内容依照相应的变更审查进行处理,实现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管理的协调一致。

结语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管理影响因素较多,涉及方面较广,而且具有较强的技术专业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必须通过科学系统的组织方式,在施工图纸的审核、施工前期准备、施工现场的布置、施工工序安排、施工技术的完善等几方面细化施工组织管理,实现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期间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与系统协调管理,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效率,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篇4

随着工程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当前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中,建筑企业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用户提供质量好、造价低、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要想生产一个优良的建筑产品,除了设计、材料供应等因素之外主要靠先进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有效、科学的现场施工管理来保证。施工组织设计,就是对拟建工程的施工提出全面的规划、部署、组织、计划的一种技术经济文件,作为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的依据施工组织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正在逐步得到纠正。

1 建筑施工组织的作用与分类

1.1 建筑施工组织研究的对象。建筑施工组织就是针对建筑工程施工的复杂性、研究工程建设的统筹安排与系统管理的客观规律,根据工程项目单件性生产的特点,进行特有的资源配置的生产组织。

建筑施工组织须详细地研究工程的特点、地区环境和施工条件的特征,从施工的全局和技术经济的角度出发,遵循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过程的空间布置和时间排列,科学组织物质资源的供应和消耗,把施工中各个单位、各部门及各施工阶段的关系更好地协调起来。[1]

1.2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施工组织设计是规划和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的一个综合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沟通工程设计和施工之间的桥梁,它既要体现拟建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又要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施工的全过程起到战略部署或战术安排作用。

①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指导工程投标与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并作为投标书的内容和合同文件的一部分。②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施工过程实行科学管理,以确保各施工阶段的准备工作按时进行。③施工组织设计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检查工程施工进度、质量、成本三大目标的依据。④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确定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劳动组织和技术组织措施等,提高综合效益。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施工组织设计按设计阶段的不同、编制对象范围的不同和编制内容的繁简程度,有以下分类方式。

按设计阶段可分为:标前设计、标后设计;按编制对象范围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或单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及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按编制内容的繁简程度分为: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简明的施工组织设计。

2 建设程序

2.1 建设项目。基本建设项目,简称建设项目,一般指在一个总体设计或初步设计范围内组织施工,建成后具有完整的系统,可以独立地形成生产能力或者使用价值的建设工程,称为一个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按建设项目的规模大小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建设项目;按建筑项目的性质可分为新建、扩建、改建等扩大生产能力的项目;按建设项目的不同专业可分为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项目、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等;按建筑项目的用途可分为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工业、农田水利、交通运输及邮电、商业和物资供应、地质资源勘探等建设项目)和非生产性建设项目(包括住宅、文教、卫生、公用生活服务事业等建设项目)。

2.2 建筑施工的特点。由于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固定性、多样性、综合性等特点,建筑施工具有如下特点:①工期长。建筑产品的体积庞大决定了建筑施工的工期长。建筑产品的工程量巨大,生产中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多工种。多班组相互配合、共同劳动,经过长时间生产才能完成。②流动性。建筑产品的固定性决定了建筑产品生产的流动性。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地点、生产者和生产设备是固定的,产品是在生产线上流动的。而建筑施工则相反,建筑产品是固定的,参与施工的生产者、材料和生产设备等不仅要随着建筑地点变更而流动,而且还要随着建筑产品施工部位的不同而不断在空间流动。③单件性。每一个建筑产品都是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和规划,根据其使用功能、建设地点的不同,进行单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制定出可行的施工方案,从而使建筑施工具有单件性。④复杂性。建筑产品的生产是一个时间长、工作量大、资源消耗多、涉及专业广的过程。它涉及力学、材料、建筑、结构、施工、水电和设备等不同专业,加上施工的流动性和单件性,从而使建筑施工生产的组织协作综合复杂。[2]

2.3 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程序是指建设项目从决策、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产或交付使用的全过程中,各项工作必须遵循的先后顺序,是拟建项目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我国的基本建设程序可划分为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文件、施工准备(包括招投标、签订合同)、建设实施、生产准备、竣工验收和后评8个环节。

篇5

1.引言

《建筑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主要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组织的一般规律,是将流水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和施工组织设计融为一体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课程具有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性强、综合性高、理论跨度大、影响因素多、技术性用性显著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采用单向灌入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效率不高,满足不了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因此我们对《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进行了积极的教学改革和实践,实施了基于“工学结合、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改革,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2.传统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多年来采用课堂教学、课程设计、现场参观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越来越不适应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1 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统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所提出的“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的要求,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知识。而目前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内容仍然源于本科教育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学习内容没有同岗位工作及时准确地联系在一起,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统一,导致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差。许多教师发现,在企业只需几个月就能熟练掌握的技能,学生在职业学校学习了2-3年后竞然不会。

2.2 理论、实践教学脱节,技能训练与知识学习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高职院校的施工组织课程基本上还是采用课堂教学的模式,以教师为主体,以书本为中心,单纯地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学方法,课程中存在大量的施工组织实践知识是通过教师以讲授的方式教给学生,其理论与实践联系不紧密,学习的目的性、指向性不强,缺乏技能训练,教学抽象,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知识。

2.3 对提升学生自主而快乐的学习能力与职业能力的空间不大

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法上采用填鸭式、一言堂,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的内容,而且偏重于理论部分的讲述,学生是被动的接受对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记笔记、背概念、背原理,应付考试,被淹没在深奥的理论和枯燥的原理中,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缺乏独立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对高职应用型人才动手能力的要求。

3.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

在反思传统教学存在弊端的基础上,我们结合高职学生实际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构了课程内容,改革了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有效地保证了这一课程的教学质量。

3.1 进行教材改革,重构教学内容

课程组通过调研和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课程设计理念及国内兄弟高职院校的做法,结合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对原有《建筑施工组织》课程进行全面改革,突出课程的实用性、针对性,注重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方法以能力、社会能力全面培养。

根据“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具体工作内容不同,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群体”的项目教学法,将其划分为:项目一: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二: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三:屋面及防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项目四:室内外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每个项目又划分成五个学习型任务。

教学内容的具体安排(学习型工作任务的构建)

学习领域项目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1)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2)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3)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4) 学习型工作任务(子项目5)

工学结合课程教学阶段 项目1: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的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的编制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2:主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主体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主体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主体工程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平面图布置 主体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3:屋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屋面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屋面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屋面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项目4:装饰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装饰工程施工方案的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准备工作与资源计划编制 装饰工程施工平面图的布置 装饰工程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编制

集中实训阶段 项目5: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子项目1:运用清华斯维尔管理软件编制砖混结构房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子项目2:运用清华斯维尔管理软件编制框架结构房屋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注:在项目实施前期,有进行图纸会审,施工特点分析和编制工程概况两个公共教学活动,后期有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集中训练)

上述以教学项目为基本的教学单元,充分考虑工作过程要素,并基于学生认识基本规律: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低级到高级,来编排教学内容。以典型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为线索组织授课,使学生将支离的施工组织课程每节内容完整地建构在真实的施工项目上,在学习本课程的同时也能亲历一次典型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模拟操作。基本做到“教、学、做”一体化。

3.2 改革教学模式,采用“126”教学模式组织教学

“1”:学训合一,即理论实践一体;教学做一体;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学习项目与工作项目一致,知识学习、技能训练、素质养成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课内课外一体。

“2”:两类完成过程相同,难度和技术水平螺旋上升的项目,即教学采用双轨并行模式,课内选择相对简单的典型工程——砖混结构建筑为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贯穿项目,在教师指导,团队合作下,按照任务导入、任务分析、教师示范、模仿试做、纠错重做、总结提高六个步骤完成教学过程;课外选择结构及平面布局相对复杂的典型工程——框架结构公共建筑为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对象,由各学习小组在团队合作的基础上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个步骤完成训练,以课内项目带动课外项目,每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安排与教学进程相对应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现场教学。每两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专任教师、一名兼职教师进行指导,对每个学习任务完成的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对每个学生所承担角色完成任务的情况进行考核,形成过程考核结果。见图1

图1 双轨并行教学模式

“6”:课堂、课外教学“六步法”,按照项目化教学的思想,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组织教学。选取实际工程项目,设计学习情境,按“六步法”组织教学活动,凸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见图2图3

图2 课堂六步教学法

图3 课外训练六步法

“126”教学模式符合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深入浅出,循序渐进,螺旋上升,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的课程作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表现、参与省市院各种比赛的获奖情况和就业情况综合来看,“126”教学模式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3.3 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1)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建筑施工组织》课程以实际工程项目引入教学内容,整个教学围绕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展开。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单的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通力协作,共同完成本小组的项目任务。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显著提高,学生的操作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2)讨论点评式教学法

课堂上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以学生为主体,由教师引导就某一问题或下达的任务进行讨论分析,发表见解。教师的指导点评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分析思路上,最后教师就讨论结果作一总结,对学生们的分析进行归纳、拓展和升华。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创造了学生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氛围。

3)施工现场教学法

对校内实训基地难以完成的教学项目,可以到实际工程的施工现场进行现场观摩教学。把“教室”设在工地,并聘请工地技术人员为现场指导老师,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如在介绍框架结构主体施工方案时,可以请现场技术人员结合现场柱、梁、板施工的实际情况讲解,边做边讲,使理论实践一体;知识学习和实际工作内容一体;课内课外一体。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4.改革取得的成果

通过近年来的课程教学改革,我们建立完善了高职《建筑施工组织》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与岗位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教学目标和岗位需求的统一,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教、实践中教理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了,学习的积极性也比以前提高了,学习效果已有明显的改善。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以及职业能力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训成果,毕业设计质量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建筑施工组织》的教学改革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教学效果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5.结语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的《建筑施工组织》课程教学改革才刚刚起步,还需要学校、系部和教师的共同努力,按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完善课程教学的方法和手段,着眼于学生的岗位能力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建林.高职《建筑工程施工》课程项目教学实践与探索[J].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10(5)

[2]周兆银,张长友.“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00-102页

[3]李晓枫.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施工类课程中的应用[J].科教论丛,92页

篇6

目前,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各类工程项目大量投资建设,很多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取得发展,踊跃参与各种工程项目的招投标活动。企业要想中标就必须做好投标工作,只有中了标,企业才能得以生存条件。本文就工程项目招投标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进行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1 施工组织设计是技术标的一个关键环节

施工企业采取工程量清单报价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优势,来吸引业主。可以合理的报价是企业中标的重要一环,而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好坏就是制定合理报价的基础工作。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具有双重指导意义。在招投标过程中,施工组织设计按照项目工程招标文件要求、施工图纸、地质勘探资料与施工环境等内容,编制符合投标需要的施工组织方案,提供报价依据,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保证与投标过程中的施工组织设计完全一致。现在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按照标书中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只为投票而进行施工组织设计,造成脱节现象。有的只把投标报价作为侧重点,这样就会形成片面的理论数据。

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指导性技术经济文件。它包含有广泛的资料依据与详细内容,要做好一个施工组织设计,不仅要能为投标报价提供可靠的理论数据,还要能让专家评审组了解到一个好的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整体风貌,为工程中标打下坚实基础。为工程中标后的施工阶段赢得时间,让施工企业快速作业做好准备,具有省时省力,节约成本的优势。

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根据我国的建筑方针和政策,从施工的全局出发,按照各种具体条件,拟定工程施工方案,明确施工程序、施工顺序、施工流向、施工方法、劳动组织、技术组织等措施,安排施工进度和劳动力、机具、材料、构件与各种半成品的供应,对场地利用、运输、道路、保证通水通电等现场设施的部署和建筑做出规划,以便预计施工中的各种需要及其变化,做好事前准备。把设计和施工、投标和实施、前方和后方、技术和经济、企业的全局活动和工程的施工组织,使投标和施工中各单位、各部门、各阶段以及项目之间的关系等更好的协调起来,使得投标工作和工程施工更为有效的统一起来。进一步达到科学合理利用各类资源,降低企业成本,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企业发展。

施工组织设计作为指导拟建施工项目进行施工准备和正常施工的基本技术经济文件,是对拟建工程在人力和物力、时间和空间、技术和组织等方面所做的全面合理的安排。在项目设计与施工的各个阶段,施工组织设计也有着不同的编制范围及编制重点。施工项目设计与施工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分类见图1。

图1施工项目设计与施工各阶段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2 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工作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丰富,是整个拟建项目或群体工程投标与施工组织的全局性、指导性文件。不管工程大小及难易程度,必须做好以下基础性工作:

2.1 充分了解招标人的要求,仔细审阅研究招标文件、图纸、附件等内容。

2.2 参加招标会议,广泛搜集信息资料。

2.3 进行现场踏勘,掌握投资环境、明确工程的具置、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因素;通讯条件;水电保证设施,现场道路状况及交通运输条件;材料进场方式,储备场地,地产材料的来源及价格;土石方外运场及运输距离等等。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答疑内容,获取答疑结果。

2.4 劳务市场储备条件和劳务费季节变动指数。

2.5 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物价行情、经济法规、计价方法、调差文件等。

2.6 充分掌握施工机械及设备的可作业状态和设备完好率以及调配状况。

2.7 分析竞争对手,掌握参加投标单位的数目、企业实力及所处环境,从而做到知己知彼,把握竞争的主动性。

3 施工组织设计的技巧

为把握投标的主动权,施工企业必须有实力、有策略。除了装备实力、经济实力外,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主要靠技术实力、所属软件,它是施工企业经验的展示,也是能力的体现。对不同类别、不同结构、不同条件的标的物,在投标阶段制订施工组织设计的技巧主要是:

3.1 筑重点突出垂直运输设备的选择,并着重考虑发挥主导机械的效率,所选机械型号尽可能少,使各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一致,达到整体运转效果最佳。充分论证选用模板(因不同品种的模板的价格不同),尽量多次周转使用。方案中,优选成套设备和成熟技术,通过先进技术措施和保证体系,保证计划工期以及质量等目标的实现,提高竞争能力。

3.2 对小区建筑或建筑群,着重解决施工总平面的布置,完善栋号间平行流水与工种间的立体交叉的搭接顺序与衔接关系,控制总工期。考虑主要大宗材料及大型设备的进场时间、临时设施计划等。

3.3 对场地狭窄或交通繁忙地段的建筑以及深基础工程,着重考虑有利于现场交通运输畅通,保证邻近旧有建筑物的稳定与安全。深基开挖、地基加固等方面,优选先进工艺或可行支护方案。如地下连续墙、逆作法施工喷桩等,在降水排水方面或避开丰水季节或井点降水等。总之,周全考虑一般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防护措施。

3.4 对特种结构及构筑物,着重突出投标者以往类似工程的经历,优选成熟的技术与先进工艺,从而以长胜短、以强胜弱而夺标。

3.5 提出修改设计方案,着重解决对设计不合理且可改变设计之处,以及构件、材料的替换代用。一方面按原设计制订施工组织设计,提出报价;另一方面附上修改设计的比较方案并作相应的报价,连同投标书同时密封送达招标单位。巧用修改设计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4 段施工组织设计对投标报价的影响

运用上述技巧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即可对标的物得出一个底价,但底价并不是报价,而是从宏观上确定承包商在投标工程项目中可能获得的恰当利润和效益,对此底价作一定幅度的增减调整,即可报出有获胜可能的投标价。

4.1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

正常情况下,在签订工程承包合同时,业主要认真审查乙方承诺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承包合同价。但由于乙方从收到招标文件到送交投标书往往时间很短,使投标书中关于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比粗,仅侧重于施工规划和布置,面对一些具体施工操作方案、质量控制点的技术保证措施等内容未能较全面反映。施工组织设计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目前仍有少数施工企业既不熟悉又不钻研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程序和编制方法,不研究施工组织措施,甚至认为只要有一个平面布置图或工程进度表就算完成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流于形式。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质量,编制人员即要熟悉和掌握预算定额,又要把预算定额结合起来灵活运用。一要熟悉预算定额采用的施工方法,编制时应注意其施工方法和现场条件等内容的设计;二要熟悉预算定额规定的工程计算规则,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对分部(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相关的工程内容进行明确的规定,便于直接或调整换算后套取定额;三要把预算定额中有条件限制执行的项目,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给予明确,便于业主认可结算;四要重视特殊工程的机械配备超过了定额规定的范围时或由于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限制超过了定额规定的机械类型和功能时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4.2 合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

4.2.1 控制工程造价必须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设计是施工组织设计的中心环节,工程造价能否得到控制,首先得有一个优良的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应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从中选择最佳的设计方案。有时也可以博采众长,形成新的、更完善的方案。

4.2.2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是降低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既可以提高生产力,又可降低工程造价。

5 提高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

5.1 系统化管理施工组织的设计编制工作

建立政府机关充分监督、业主与监理严格审批、施工单位认真执行的管理体系。建立由法规、标准、施工组织设计等组成的完整的文件系统。

5.2 标准化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工作

研究并制定施工组织设计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不同类型、等级、结构特点的工程,规定不同格式与编制标准。同时,对其中的特殊情况,规定编制要求目标,既要达到编制工作的标准化,但不要求编制内容的强制统一化。

5.3 加强技术经济一体化的观念

充分肯定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人员(包括审定人员)的劳动价值,制定合理可行的编制工作定额标准和考核办法,以便有理有据地支付编制人员应得的报酬。

5.4 加强信息化管理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应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搜集、注册与评审,不断有效的积累技术,分析、归纳、整理与,使全国各地施工组织设计的技术财富发挥效能,减少重复劳动,推广先进经验。行业管理部门应建立网站,施工企业内部建立数据库,实行施工组织设计“模块化”编制方法,以便进行积累、分组、交流及重复应用,减少无效劳动,提高各“模块”的重复使用功能。

5.5 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

为贯彻ISO9000系列标准,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各个建筑工程项目必须逐项地进行质量策划工作。逐项编制质量保证计划应与施工组织设计同步进行,并努力使二者有机地结合。

6 结语

总之,投标时的报价与施工组织编制的设计时间紧、资料粗、变化多,投标者为了既要一举夺标承揽工程,又要降低风险多获利润,就必须巧用施工组织设计,消除不利影响因素,合理报价。

参考文献:

[1]黄桂美.浅论施工组织设计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和改进[J].山西建筑,2008,34(23):209-210.

[2]黄颖华,林碧英.浅谈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造价[J].科技资讯,2007(30).

篇7

前言

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不仅关系到国泰民安,而且还是整个建筑工程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先进的施工技术管理更是工程质量的保障。如何做好技术管理则是我们做为工程施工及管理人员的一直要思考的课题。笔者将结合多年的建筑工程施工经验,在分析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和我国管理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作出全面深入分析。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1.1 图纸审核不严格

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工程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1.2 缺乏比较彻底的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不够彻底,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1.3 材料设备管理不科学

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同时,在进行设备和材料管理时候,管理人员的责任分工不明确,土建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材料管理的不严格,不仅仅使得建筑施工的成本增加,也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3.加强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3.1 有助于保证工程的施工安全

施工安全是坚持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建筑工程项目在施工中,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完善的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有序正常的进行的保障,最重要是有效的阻止错误的产生,避免工程的延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只有不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3.2 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是工程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做好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力量和技术资源在整个建筑工程的合理配置,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以使得工程的经济效益得到保障。

3.3 有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良好的技术管理不仅可以很大程度的节约资源,保障施工安全了,更可以在激烈是市场竞争中获得比较优势。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承受所有挑战,因而,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对于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对策分析

4.1 施工组织科学设计

作为指导施工准备和引领施工全过程的技术经济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一样的,要视工程的结构、性质、施工复杂程度、规模、工期要求和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条件不同而异。能够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并以最低投入满足合同要求的设计才是一份好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方案不同,所需的费用也不同,其编制对工程造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在施工前应组织相关人员,比如技术、质量、施工、安全、机械、材料等

人员共同研究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方案,反复对其斟酌,优中选优,最关键的是必须做到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所选择的施工设计组织实施。

4.2 严格做好技术的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规范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也在其列,还要详细地交待清楚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在进行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的总工程师向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就施工方案进行交底,其次,施工项目部的负责人需要向施工负责人、安全员、质量检查员、有关职能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交底。最后是技术交底的关键环节,单位工程负责人员再向参与施工的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书面交底只是其一部分。检查、督促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要反复检查,施工监督要加强,严格中间验收,最终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4.3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而如果图纸出现错误且没有被发现,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所以在工程中标之后,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组织人力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的前提下,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在某些地方不符合合同要求,若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现象要进行积极的修改,并且在审查之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者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更要尤为加以注意。

4.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

在建筑施工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土建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

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建筑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

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建筑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

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5.结柬语

建筑工程施工行业是我国近年来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建筑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建筑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朝阳.建筑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期刊论文]《中华民居》一2012年3期

[2]孙光亮.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期刊论文]《新建设:现代物业上旬刊》一2012年1期

篇8

一、前言

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施工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直至施工现场的操作工人。加之生产周期长、自然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质量管理的难度很大。甲方要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建立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有效运行,才能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提高。

二、工程设计阶段甲方的管理

1、根据工程项目的计划,优化选择( 或招标选择) 设计单位

好的设计单位能提供优秀的设计,设计成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使用效果和工程造价,选择设计单位是整个工程的关键性工作;提供准确详实的设计基本资料, 及时详细地了解设计工作进展情况和设计思想,提出甲方对功能的使用要求和意见,避免和减少在施工中固甲方原因出现大量的设计变更;组织好设计图纸和概算的审查工作;按有关程序做好工程项目的申报上作;办理前期工作手续。

2 实行工程招投标制,优选施工队伍

选择业绩优,素质好,社会效益及社会信誉高的施工队伍是目前社会的大趋势,国家建设部及省市建设主管部门有明文规定,全面推行工程招标制,凡超过1 0 0 0㎡的工程均执行招标制,我们在总结了过去几年工程施工经验的同时,为使今后工程质量年年达到优良, 实行了招投标制;1 0 0 0 ㎡以内的工程采取邀请招投标制,选择3 ~4 个比较了解的工程队伍进行招标;1000㎡ 以上的工程,实行公开招标,对中标的施工队伍,我们采取了两种措施:一是要强化技术培训,对甲方技术人员做开工前的专门技术学习,对乙方的项目经理、施工队伍、技术员、安全员、工长进行业务培训,组织学习新的规范、规程,总结以前的建筑施工经验,指出新开工的工程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提出处理问题的有效措施,强化防范为主的质量意识。二是同中标单位签订合同时要提出强化质量的有效措施,加强合同建设效益,提出工程队伍文明施工的要求,开展进度质量的劳动竞赛,定期组织校区范围的工程队伍联合检查,以打分的形式评出先进的队伍。

3 编制好施工组织设计

做好工程开工前的准备工作。甲方工程技术人员要以身作则,按图纸内容,拿出甲方的施工组织设计,将工程线路、进度计划、材料计划及预算报上级领导。更主要的是做好中标企业开工前的技术工作,要求中标单位在半月内依据图纸及施工规范要求,作出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向甲方人员提交材料计划及预算,以便于甲方控制投资。对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方案,甲方主管工程师要在半个月内认真审查阅读,批准施工方案。施工期间要根据该方案,严要求、严管理,积极配合施工单位落实施工计划。

三、影响施工项目质量的四大因素

四大因素即人、材料、机械和方法。

1、人的控制

(一)要选配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项目经理及其领导班子成员。这种“选配”可通过招投标、亲自考察等方式,尤其要考察近几年的业绩,并广泛听取有关人员的反映。

(二)要严格审查分包单位的资质。审查对象包括企业整体素质、领导班子素质以及职工队伍个人素质,尤其要认真核查技术负责人的综合素质。

(三)技术工人要持证上岗。技术人员的技术等级和相关证件要真实有效,有必要时应认真查验原件。

(四)到自上而下层层抓紧。

(五)贯彻执行奖罚制度。适当的奖励比一味地罚款更具有积极作用。

2、材料控制

严格控制建筑材料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

(一)首先要把好材料采购关。通过招投标或其他形式,优选材料供应厂家。最好组织有关人员去厂家实地考察,检查是否名列国家批准的名录以内。另外,对企业规模、资质、厂家的检测手段等项目都要认真考察。

(二)材料的试验和检验。要求承包单位对主要原材料复试,并对复试结果妥善保管。对于材料的试验和检验单位也要认真考察。

(三)对新材料新产品要核查、鉴定其证明和确认的文件。

(四)加强材料进场后的管理。要合理堆放,要有明显标志;要有专人负责,经常检查;要严格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装。

3、机械设备的控制

(一)对于主要施工设备应审查其规格、型号是否符合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设备进场并调试合格后,上报审核,需要定期检查的设备,应有鉴定证明。

(二)对于工程项目的设备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查验收,设备的安装质量以及调试和试车运转。要认真审查供货厂家的资质证明、产品合格证、进口材料和设备商检证明,并要求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复试。设备的安装要符合设备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安装过程中控制好土建和设备安装的交叉作业。设备调试要按照设计要求和程序进行,要求试车运转正常。

4、施工方法的控制

主要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季节性的施工方案、冬季施工方案、雨季施工方案等。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查和批准应符合规定的程序。

(二)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国家的技术政策,充分考虑承包合同规定的条件,施工现场的条件及法规条件的要求。注意其可操作性,工期和质量目标切实可行。

(三)对主要项目、关键部位和难度较大的项目,如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大跨度、高大结构等部位,做好处理质量问题的预案。

四、建筑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

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

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结论

作为建设单位甲方是“主人”。应主动协调好各方的关系做到公正、公平、合理。对待参建各方既要严格要求,又要热情关心。协调各方齐心协力把工程干好。作为施工单位要做到急甲方之所急,想甲方之所想。严格执行国家规范标准,履行施工合同,把工程建设好。

【参考文献】

篇9

施工项目是建筑施工企业对一个建筑产品的施工过程和成果,也就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对象,可能是一个建设项目的施工,也可能是其中的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其主要特征:一是建设项目或是其中的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的施工任务;二是建筑施工企业为管理主体;三是任务的范围是由工程承包合同界定的。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规划、项目蓝图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工程建设,如何科学准确地实施,我们认为管理中应该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项目组织设计

项目组织设计是以单位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在项目施工组织总设计的指导下,由直接组织施工的单位根据施工图设计进行编制,用以直接指导单位工程的项目活动,是项目施工单位编制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季、月、旬施工计划的依据。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复杂程度不同,其编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也有所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工程概况及施工特点分析、施工方案的选择、单位工程施工准备工作计划、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各项资源需求量计划、单位工程施工总平面图设计、技术组织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和安全文明施工措施、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施工组织设计是为了完成某一具体的施工任务对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所作的规划和设计;是指导工程投标与签订工程承包合同价款的依据;是投标书的摘要素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和经济管理措施;

工程项目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准备和施工的技术经济文件,而且它是在工程开工前就已经编制完毕。这就是说项目组织设计在工程开工前,对工程的施工组织和施工方法就设计好了项目管理论文,但是难免在开工后与施工实际情况会有不相符合的地方,为达到指导的目的必须对项目组织设计,进行必要的修改,边实施边修改完善。

二、以人为本,优选项目施工队伍

如果项目施工单位中标后,不进行分包,则可以在本单位优选项目施工队伍。选择技术水平高,有经验、责任心强的人员。也可以到社会上聘请重要岗位有能力的人员,另外在项目施工上可以对职工进行培训和思想教育,以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思想认识免费论文下载。讲究团结协作,互相配合,以大局为重,拼搏奉献,任劳任怨,建立一个勇打硬仗的项目施工队伍。如果进行分包,最好进行公开招标。对分包单位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如营业范围、资质等级、企业资金状况、社会信誉等。在满足这些条件的前提下,还要考虑以下因素:①工程报价的合理性,②建设工期的合理性,③工程质量安全的保证措施,④工程合同的信守度。不过当今社会人际关系复杂,少数项目分包的施工队伍“后台”很硬,造成承包企业现场管理困难,项目实施缓慢甚至费用增加。优选项目施工队伍,合理安排并建立各职能部门组织结构,是项目实施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 安全管理,预防为主

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行业上项目管理论文,是一项重点工作,安全工作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某一个名誉和这个单位的管理工作的素质。因此,在项目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项目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项目安全的管理,那是最大的隐患,是最大的危险,是项目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是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做足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企业也应该在安全方面进行必要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针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受到严重破坏而又具有突发性的事故、灾害,如触电、机械伤害、坍塌、火灾及自然灾害等,以努力保护人身安全为第一目的,同时兼顾财产安全和环境防护,尽量减少事故、灾害造成的损失。现场应成立专门机构进行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检查评比制度和安全例会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制,各配属队伍进场后的场地使用,均应遵守现场文明施工的各项规定。严格依照标准执行,严格奖罚制度,实现科学、文明管理。

四、严格质量管理,确保实现工程质量目标

项目施工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的过程,也是决定最终产品质量的关键阶段,要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就必须狠抓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控制项目施工质量项目管理论文,就要提高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使所有人员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现场管理人员应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项目组织和技术指导、质量检查的能力,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检查,做好过程控制,坚持项目施工过程中的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现场各级质量检查员都要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对项目施工中每道工序,每个部位进行全面检查、把关。对隐蔽工程应严格进行检查并办理签证手续,对未检验的隐蔽工程坚决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项目。决不能出现质量问题后再进行处理,这将造成资金上的损失和工期上的延误。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质量第一的宗旨,严格行使质量否决权,确保工程质量免费论文下载。

五、加强进度管理,确保关键时间节点的完成

每个项目施工伊始,项目管理者都必须对整个项目施工有个总体的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安排。单位工程的进度计划完成后,项目施工单位据此分解,制定季、月、周进度计划。每周的工程例会,首先讨论各施工单位的上周进度完成情况和下周计划安排。在实际工程中,也时常发生设计变更迟缓、材料供应拖延、指定分包商不服从管理等情况。为此,我方加强了事前控制,每月初对本月可能出现的影响进度的问题及时收集整理,主动联系材料供应单位以及指定分包等相关各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以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如出现进度滞后的情况由项目施工单位提出滞后原因、可采取的补救措施,经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批准后执行。

项目施工进度管理涉及到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作为项目管理者必须要对所管项目项目的各个工序及工艺熟悉了解,杜绝盲目管理和指挥。抓好工序衔接时间,项目施工中各工序穿插其间、交叉作业项目管理论文,项目施工工序衔接是否合理,准备工作是否紧凑有效,这都需要现场管理人员跟班当管并及时发现调整。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还要正确处理好质量和安全与进度之间的关系。不能为了抢进度蛮干项目而忽略工程质量保证。在安全方面,要始终坚持和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慢一点,安全一点”的原则,强化安全生产理念,在安全环境下确保项目进度正常。

篇10

一.引言

钢结构工程是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 以钢材制作为主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材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整体刚性好、变形能力强,故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特别适宜;材料匀质性和各向同性好,属理想弹性体,最符合一般工程力学的基本假定;材料塑性、韧性好,可有较大变形,能很好地承受动力荷载;建筑工期短;其工业化程度高,可进行机械化程度高的专业化生产;加工精度高、效率高、密闭性好,故可用于建造气罐、油罐和变压器等。

二. 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科学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和施工危险性大的钢结构工程相对增多,这无疑对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针对这些情况,首先了解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至关重要。

(1). 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素质问题。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安全操作规程掌握的少,对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而不落实在行动上。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对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纪律松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无疑给建筑安全施工埋下重大事故隐患。 

(2). 安全管理不规范。企业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还没有充分显现和保持。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施工管理混乱,一些工地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一兼多职。事故隐患消除仍存在随意性、不彻底性,甚至存在重大危险源和不安全状态,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三.钢结构进厂检验与安装工程。

1、钢结构进行检验

钢构件进入施工现场后,应检查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并对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变形进行检查与校正,确保构件的质量,同时向监理单位报验。钢构件的加工实行工厂化生产,钢构件进场前,需到加工厂进行主要制造环节的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场。构件进场按货单核查编号和数量,并按照图纸进行外观感官、几何尺寸的检查,同时还需进行以下资料的检查:一是钢材材质的复试单(原件);二是钢材的材质证明(复印件须盖生产单位公章,还需说明原件的存放地);三是无损检测报告(原件)。钢构件现场堆放时应垫平稳,避免变形。

(1). 钢柱检验。钢尺检查柱子总长度;用钢尺检查柱底至牛腿面长度;检查柱底与基础锚栓,牛腿面与吊车梁、柱与屋架、柱与柱间支之间联接孔位置、孔径和孔距;用钢角尺检查柱底平面、柱顶平面、牛腿平面的平整度;拉麻线(或钢丝)检查柱子挠度。

(2). 刚梁检验。用钢尺检查刚梁跨度;用麻线(或钢丝)检查刚梁平面挠度;检查刚梁与柱子的联接点尺寸。

(3). 支撑检验。用钢尺检查各类支撑长度和高度;检查各类支撑的孔径和孔距;用麻线检查各类支撑的挠曲值。

(4). 锚栓基础检验。

用经纬仪测定跨度及间距轴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用水平仪测检基础平面标高和倾斜度;检查基础锚栓:锚栓埋设位置,锚栓伸出长度及螺纹长度,锚栓垂直度,锚栓丝扣有无损坏。

2. 钢结构的安装工程。

(1). 严格审查承包单位的钢结构施工组织设计,实现事前控制和主动控制。对于主要工艺流程、工艺措施、安装方法、安全专项、工艺装备等要逐一详尽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单位全面指导工程实施的技术性文件,施工组织设计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进度。因此,钢结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审查要有针对性和重点。

(2). 刚梁支座预埋锚栓及钢板的埋设精度是钢结构安装准备工作质量控制的重点。单个螺栓及每组螺栓之间的间距、高低的偏差,直接影响钢结构工程的安装质量。在安装前,应根据测量控制网对支座处安装轴线、标高进行复核,用红“”在安装基础面标注好安装定位轴线,然后再进行安装。

(3).安装阶段的质量控制。根据构件的设计、施工条件、施工期限选配合适的吊运机具及人员;在安装前检查基础、地脚螺栓、柱子质量和尺寸、安装位置;起吊时在钢柱底部垫好木板,防止钢柱在起吊时拖拉影响质量;吊装时选择合适吊点,钢柱至少离地面2m,确定钢柱各部分没有问题后正式吊装;钢柱就位时回钩子缓慢,准确穿引螺栓,牢牢固定钢柱地脚螺栓。钢柱安装质量的矫正采用两台经纬仪从不同的方向进行测控,若两条基线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说明柱子没有与地面垂直,需要进行调整。柱顶之间的差距不能超过2mm,同一节高度的柱顶标高差距不能超过5mm。对钢结构的除锈、涂装施工的监管、验收工作需严格进行,严格审查钢结构除锈质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检查涂装材料的出厂证明和消防部门的认可证明;监管涂装施工的环境是否无尘、干燥,温度和湿度是否合适;严格检查涂刷的次数和涂层的厚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严格检查除锈和涂装工作的遗漏和损坏,及时予以修补;严格测试涂层的附着力;对钢结构涂装的外形进行严格检查。

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1.脚手架的安全管理。搭设方面:搭设脚手架时需要结合施工方案制定的标准进行,当搭设方案设计好后必须要交给工单位分管负责人审批签字,并提交给项目分管负责人检查验收,当确定方案合格之后才能投入具体操作。

2.钢结构吊装安全管理。吊装钢结构施工工艺异常复杂,高空作业频繁且危险性系数高,必要时可专设立钢结构吊装施工专项管理小组,钢结构的吊装安全管理重大的危险源是高空作业,高空作业的安全带是确保施工人员在高空作业安全的必要条件。所以所有参加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需佩戴合格的安全带,且严格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只是物的一种安全形式还需要结合对人的安全行为以及安全管理并考虑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有效的进行钢结构吊装安全的管理。

加强吊装现场安全管理,在钢结构吊装时,为防止人员、物料和工具坠落或飞出造成安全事故,需铺设安全网。在接柱处要设操作平台,平台周边应有操作人员的护身圈或护栏装置。吊装柱子前要先将登高钢梯固定在钢柱上,六级以上大风和雷雨、大雾天气,应暂停露天起重和高空作业。

在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是不可缺少的工作,其每个环节都需要管理人员加以控制,这样可以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消除各种意外事故及不利影响,将事故发生的概率降低到合理水平,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安全施工是钢结构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高层钢结构施工的特点是高空、悬空作业点多。为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施工现场成立了安全监督小组,各专业均设立了专职安全员,严格工序安全管理,制定了周密完善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条例和考核办法,对职工进行定期的安全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采用经济手段,切实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五.结束语

钢结构的施工过程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工程,应该充分认识到施工的困难性、复杂性,在施工前必须制定周密、详细的施工组织方案和施工计划,通过周密的计划、系统的安排、灵活的协调,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调整和完善施工方案,使其更接近实际需求,以确保施工的顺利、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 张峰 浅谈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管理技术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 -2010年17期

[2] 戴为志 贾宝华 张建平DAI Wei-zhiJIA Bao-huaZHANG Jian-ping建筑钢结构高强钢焊接对信息化技术的需求 [期刊论文] 《电焊机》 -2013年5期

[3] 牛洪涛 建筑钢结构的施工管理技术 [期刊论文] 《科技信息》 -2011年27期

[4] 王建坤 赵忆寒 钢结构建筑施工管理的技术漫谈 [期刊论文]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3年3期

篇11

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分项工程,而深基坑支护结构技术无疑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高层建筑为满足承载力、埋深要求,考虑建筑功能和成本,其基础多设计带有地下室的深基础,且大部分施工场地窄小,不能采用基坑边缘放坡,只能采用桩柱、墙等特殊支护结构。做好基坑支护的质量控制对保证施工安全、临近建筑物及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极其重要。

1.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深基坑支护结构选择,应优先考虑施工单位现有施工技术水平,优先考虑工程基础桩相同类型桩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如果工程桩采用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则基坑支扩结构应尽量选用这种桩型,其直径可相应选用较小直径,这样可减少机械设备进场费用。当基坑较深围护桩布置位置允许时,应尽量选用两排支护桩,种布置方式力学性能好,前后排桩与桩顶圈梁形成刚架结构,桩间土参与支护工作,改善围护桩的受力状况,达到减少桩的配筋数量。当围护桩要求达到防渗要求,基坑深度小于 7m,地表回填土中固体碎片含量较多时,不宜单独选用水泥搅拌桩,应采用水泥灌注浆。

基坑支护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控制的关键是基坑上部坑沿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防止基坑周边隆起、管涌与流砂等险情,并要根据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时地调整支护方案。深基坑支护结构的主要作用是挡土,使基坑在开挖和基础施工的全过程中能安全顺利地进行,并保证对临近建筑、公共设施和周边环境不产生危害。目前国内深基坑支护技术有:地下连续墙排柱支护、水泥搅拌柱、土钉墙及复合土钉墙、喷锚网支护、逆作法与半逆作法施工、环形支护结构等等。实践中根据土质条件、基坑深度、地下水情况等,结合不同支护方式的优缺点,选择经济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2.深基坑支护的基本要求

喷锚网支护是目前深基坑支护工程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支护方式它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联合支护的简称,作为一种先进的支护加固技术,在岩土质高边坡,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喷锚网支护,是通过在岩土体内施工一定长度和分布的锚杆与岩土体共同作用形成复合体,弥补岩土体局部强度不足并发挥锚拉作用,使岩土体自身结构强度潜力得到充分利用,保证边坡的稳定。坡面设置钢筋网喷射混凝土,起到约束边坡表面变形的作用,使整个坡面形成一个整体。为做到及时支护、有效地保持土体强度,喷锚网支护的施工要紧跟开挖,随挖随支,每层开挖高度,随地质条件而定,一般为 1.5m~2.5m。采用喷锚网支护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简单承载力高安全可靠:可用于多种土层,适应性强;施工机具简单施工灵活污染小噪声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可与土方开挖同步进行,工期短,本身不需要打桩,支护费用低。

控制要点是必须重视前期地质勘察工作,要熟悉并掌握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熟悉基坑开挖地的地形、地貌和地质特点,分析深基坑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可能,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地层和土质技术指标做到心中有数。论文参考网。由于地质勘察资料不一定很详细而且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出入,在基坑开挖中还要经常比对现场的地质情况与地质勘察报告差异很大时要及时书面告知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设计单位,必要时调整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必须经过专家组技术论证:由具备设计资质的支护施工单位自行设计或施工单位委托设计单位负责设计。

3.深基坑支护的过程控制

按设计方案组织施工施工前,有关人员应熟悉地质资料、设计图纸及周围环境,降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及储备应急抢险排水系统,保证必须的施工设备正常运转。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锚杆位置、长度、型号、数量,钢筋网间距,加强筋范围,放坡系数等。设计方案变更时必须重新评审。校准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的正确性和实施保护措施。审查施工单位的水平及竖向施工放线是否正确,开挖过程中要随时督促施工单位对基坑的开挖尺寸、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进行检查,注意基坑周边的土体变化。测量观测站要日夜值班,出现险情立即报告。坚持见证取样制度,对进场材料严格把关。做好隐蔽工程验收:监理工程师应对锚杆位置、钻孔直径、深度及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量,喷锚墙面厚度及强度,锚杆应力等进行检查,按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水泥浆试块,锚杆抗拔力实验。采用机械开挖时,应预留 0.3m~0.4m原始土层,人工铲除修整坡面,尽量减少边坡超挖和扰动边坡土体,使之表面平整,坡角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的钢筋直径和间距要符合设计要求,钢筋网绑扎随开挖分层进行时,搭接长度要符合要求,一般为一个网格边长。

锚杆钻孔应按设计倾角和孔深进行。论文参考网。当钻孔遇到障碍物无法钻进时,允许适当改变钻孔方向。当土层为软土时允许加大倾角,将锚杆嵌入持力的土层中:当钻孔深度达不到要求时,应在该孔的左右或下方按锚杆抗拔力等同的原则补强加固。嵌入锚杆前应将孔内松土、泥浆等清除干净,方可送入锚杆。下锚杆时,应把注浆管、锚杆和止浆袋一起放入孔内。注浆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并根据注浆情况多次注浆,以保证浆液充满孔壁,使锚杆具有较高的抗拔力。当锚固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以上且不小于 3 天,方可开挖下—层土方。 喷射混凝土要搅拌均匀,垂直作业面尽量从底部逐步向上部施喷,混凝土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喷射面要留置试块,每组不小于 3 块。

基坑支护施工要与挖土互相配合,合理安排工序及工期,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相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减少开挖过程中原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挠动基底原始土层。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可继续挖土。基坑开挖完成后,应提醒建设单位及时组织勘察、设计、质监、监理、施工等部门进行验槽,及早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严禁基坑长时间暴露。基坑回填前,支护层不能破坏,特别是坡脚部分。地下结构工程完工一层基坑及时回填有利于边坡稳定,注意地下水或自来水或排水系统水患的影响。

深基坑支护的应急准备预案:做好预测、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存在很多潜在的危险和破坏的突然性,地下工程受各种水文、地质、雨水等复杂条件的影响,特别在基坑旁有基础埋置较浅的建筑,或有重要的地下电缆和市政管线,很难预估出现的问题。论文参考网。因此,必须加强观测,出现问题,立即按深基坑支护的应急准备预案进行救险施工,根据土层位移的时空效应,及时掌握土体变形特性、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临近建筑沉降等事故发生。

4.结语

篇12

Key words: constructio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 : [X9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施工环境恶劣,安全保障工作不足

建筑行业的根本特征决定了其施工环境的相对恶劣性,工作人员经常需要进行高空、露天、工种交叉的现场作业,这些场地环境的局限性和危险性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高,经常会出现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知识教育普及不全面,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企业往往认为安全投入不能够转换为利益,不愿意进行安全方面的资金投入,导致在施工的现场安全防护工作不能落实,安全的保证设施老化、陈旧,而且采购大量假冒伪劣的安全防护产品提供给施工人员。近些年来,有的企业为了加大自身在投标机制中的竞争力,经常集中力量来培养个别的工程队,来创建省级、市级的文明工地,能够保证工地的高水平生产,但是是以其他工地的安全生产水平的降低为代价的,甚至其他工地连基本的防护设施都没有。

2. 生产基础薄弱,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施工建筑企业的往往注重于施工的具体工作,而没有重视现场管理工作,使得企业里的管理人员数量基本偏少,而且相关人员不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素质,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那些一线作业的施工人员缺乏基本牢固的安全保护知识,安全保护的意识不够强,甚至相关工程项目的主要管理阶层都不了解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安全意识和施工质量的方面,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远远不够,从而未能重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而且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并不能够很好的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不能标准化工程目标管理,也没有制定合理的施工安全技术保障。有的企业甚至将工程全权承包给一些不合格的工程团队,安全的技术得不到保障,给施工人员的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潜在威胁。

3. 有关部门监管力度不够

在土建施工现场,有的建筑企业往往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不按照正规的建筑施工流程进度,将项目进行直接分包,甚至签订阴阳合同和霸王合同,在施工的具体过程中资金到不了位,导致安全管理工作资金成本不足,使得在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防护工作不能够全面彻底落实。企业还经常性的缩短工程周期,使得工作人员进行交叉施工以及持续长时间的疲劳作业,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有关建立部门对于企业施工现场的不良行为监管力度不够,或者只是监而不管,放任企业自行施工。而且有部分的监理人员自身业务水平不过关,不能够正确的认清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持有消极的工作态度,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对工程企业的现场施工环境进行监理,对于已经发现的安全问题不能够及时责令建筑企业进行解决和弥补,没有真正的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二. 实现建筑施工有效管理的措施

1. 以人为本,提高安全意识

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永远都是一个重点,是工程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要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明确自身工作的内容,首先管理人员应该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监督,保证安全生产活动。同时应该对于参加工程项目的设计机构、施工部门、建设机构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于审核的信息做好记录和报告,随时的监控施工现场情况。安全的施工管理现场是为了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能够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国家和政府应当保证安全监理工作的经费投入,构建完善的安全监理体系,不能够对其进行剥削和压迫。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证安全监理部门的权利,维护安全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总的来说,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安全事故和质量问题来源于责任主体的不适当行为。要彻底的发挥管理工作的作用,必须要对施工单位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管理,督促施工单位按照标准来进行工作,健全相应的安全体系,实现自我控制。在企业内部要通过制定合理的评价体系,将安全工作同经济效益联系起来,对于违章行为进行大幅度处罚,能够有效地保障施工安全。

2. 强化施工技术,提升施工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型的科学技术能够给予施工项目最大的安全保障,企业要加大资金投入,来提高施工队整体的技术水平,提高管理层工作人员的管理能力,全面的促进工程的安全生产进度。企业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指导,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的技术途径来保障工地的安全,在成本额度内,多元的解决安全隐患,加强对于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制定出应急救援的方案和相应救援体系的管理。

3. 严格的落实生产责任制度和考核制度

企业只有严格的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够使得高层和各项目部的负责人真正的重视起施工管理有关工作。落实目标责任制,能够逐渐形成对于工程施工的完善管理和相应的考核机制。企业的各阶层负责人,都应当明确自身的任务,制定相关的经济利益的考核制度,督促他们能够进行认真管理安全工作。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手段,在事故发生后严格的追求相关领导干部的行政责任。在安全管理的问题上可以推行一票否决的制度,建立起完善的安全管理资料管理体系,将责任和经济利益关联起来,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工作。

4. 选择合理施工方案和施工设计

施工方案的选用应该经济适用,这样能有效的降低工程的成本。如在施工阶段各种器械的选用和搭配是否最合理等,都能较大的影响到工程的成本。因此在施工方案的选择时应该多设计出一些方案然后进行对比和筛选。只有指定了一套合理科学的施工方案,才能够在最大限度上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造价,为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施工组织设计的是否科学实用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施工。科学的、实用的。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项目的实施起推动作用,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时应该充分考虑到承包工程的特点,从而设计出科学的、实用的设计方案,而不能照葫芦画瓢、或者为了追求外观而做出不科学的设计。施工方案应该考虑到质量、进度等多个因素,综合考虑找出最适合的方案,这样的方案才能保证工程有一个合理的造价,且能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方案设计时可以多提出几种方案用来备用,同时也为方案增加了一些可变性。

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对整个项目的管理和规划,是整个施工的纲领性文件,对项目各个机构的设置甚至材料的选购等各个方面都有规划。根据科学实用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建设单位可以制定一些有效措施来降低总造价,如:加强管理,合理的配备人员、对材料选购进行严格把关等,从而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

三.总结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处于持续快速增长的阶段,建筑施工行业作为其中的重要产业,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在二十一世纪,我国的建筑业必然会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必然要解决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够实现建筑业的全面发展,提升建筑业的整体形象和产业竞争力,为国民经济的进步和我国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张万松;;浅谈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08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2] 熊丽芳;建设工程监理过程中监理安全管理责任探讨[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篇13

一、引言

工程管理是一门基于土木工程技术,涉及管理、经济、法律、信息技术、系统工程等知识的交叉学科。因此工程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较大的专业覆盖范围,目前该专业的复合型与应用型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其发展的瓶颈。[1]《施工组织管理》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连接专业与实践应用的主要课程之一,融合了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管理知识。现有的相关教学方法多是针对单一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的,因此探讨财经类专业如何发挥其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优势,进而建好《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十分有意义。

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的摸索,我校在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一条主线、两个方向,三个面对”的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教学模式。其中“一条主线”是指在教学中,坚持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主线,以课堂教学和专业实践能力训练为两翼的教学模式;“两个方向”是指在贯彻教育部对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统一要求的前提下,按照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两个培养方向形成科学、合理的科群组,在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设置中采取“3+1”式培养方式,即在前三年专业教育的前提下,在本科学习的最后一年,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志向,在房地产经营管理和工程造价管理培养方向中任选一个,在指导教师的辅导下,通过专业课程的实践环节,完成毕业设计或撰写毕业论文,最后完成全部学业;“三个面对”即在教学中彻底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积极探索和研究“面对市场、面对企业、面对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2]。本论文主要针对“三个面对”中面对项目的实践教学方法,即大项目法在施工组织管理课程及相应的实训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和交流。

三、《施工组织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理论课时外没有独立的课程设计。该课程教学课时共36课时,其中理论教学30课时,实践教学6课时。因此上课时理论教学课时非常紧张,任务量大,而实践环节因课时少,做不透彻,只能是走马观花,草率了事。这样导致的结果即是实践性环节不足,学生应用能力普遍缺乏。

2.课程设置为选修课。根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工程管理专业的整合调整,编写新的培养计划,因周课时的限额要求,在培养方案中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都是按选修课进行设置,且以合班课开设。这样一来,导致:(1)学生的重视程度不高,有的同学认为选修课就可以随意些;(2)有的同学选修施工组织管理,可之前并没有选修施工技术课程的学习,而施工组织管理的学习,是要以施工技术为基础的,尤其是在施工过程的分解、施工方案讨论的部分,这样学起来就好比无根之木。

3.教学方法单一。之前由于课时紧,主要在多媒体教室完成集中授课,在第15周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理论讲完后,进行3周共6课时的实践环节,18周结束。这也是一般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1)该课程知识点多,纯课堂的教学,易让学生感觉该课程知识点密集、知识点散乱等,从而产生难学、厌学的感觉;(2)课堂上对于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施工方案设计、现场平面布置设计部分,虽有现场照片演示,但学生在实践应用时仍有一定的难度,很难在头脑中建立起彼此的联接。

四、大项目法教学模式分析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借鉴和探索出大项目法式的教学模式,在该课程教学中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所谓大项目教学法,是指选取有代表性的已建建设项目的全套技术资料作为教学大案例,打破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界限,所有开设课程均在此大案例中选取相关知识点和技术能开展教学的全程式专业教学模式,它将传统学科教育模式转向了就业导向模式。[3]目前大项目法在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应用还仅限于工程概预算和施工组织管理这两门课程。在施工组织课程中的应用具体从两个层面入手,第一层面,即是将这门课程的教学本身看作是在做一个项目,将最初教学设计、到理论课程的教学、再到该课程的项目实训协同起来考虑,这样教与学的思路更清晰,理论与实践课程的教学课时相对合理、充足;第二层面,即是在这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多采用具体的项目进行实例讲授,在实训中则与工程概预算课程整合,采用一套具体的、完整建筑施工图纸作为一个建设项目,让学生针对该项目编制工程量清单、工程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这样实践操作性更强、更透彻。通过教学实践,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大道至简,理清学生的思路

1.绪论的重要性。施工组织管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施工中有关组织计划问题的基本能力。该课程综合性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常感内容庞杂、思路不清,因而产生畏惧心理。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引起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深感绪论课的重要性。

在第一堂课绪论中就讲明施工组织设计的实质其实就是施工计划,而计划对于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始和进展都非常重要;管理则是针对计划在执行过程中的监控和协调、调整和优化等工作。计划和调整时刻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如制订学习计划、制订月生活费的使用计划等。而针对一项建筑工程,耗资巨大、投入资源多,涉及部门单位多,持续周期长,影响范围大,需要专门来学习现场的施工组织与管理的方法。大道至简,这样让学生心里明白学习的主线,避免知识点繁多给学生带来畏惧心理。同时强调计划对于要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任何一件事都至关重要,以引起同学们的高度重视。

2.明确教与学的目标。建筑行业目前实际岗位上急需一大批既能在第一线从事现场操作、实施新技术的中等技术人才,又要能懂得现场各项资源的组织、优化与管理的应用创新型人才[4]。为此,明确该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了解建筑施工组织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规律,掌握建筑工程流水施工和网络计划的基本方法,具有编制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能力,还能熟练应用广联达的招投标软件、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梦龙平面图设计软件等相关的管理软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教材各部分内容,制定出各章的重点教学内容、一般教学内容、知识性介绍内容,然后删繁就简,设计出既符合教学对象特点,又满足实际需要的教学内容,以做到教学中胸中有数,深浅有度。

3.重点、难点要突出。重、难点突出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次分明,思路清晰。该课程中流水施工、单代号网络计划、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双代号网络计划图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同时横道图与单、双代号网络图是制订计划的方法和表现形式,是个技术问题,其核心的思想即是要尽可能地保证各施工队伍连续地流水作业,在满足质量及安全的前提下,满足施工工艺展开的顺序和要求的必要的间歇条件下,现场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不窝工。针对不同要求、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的工程宜采用与之特点相适应的形式。该课程的难点在单代号搭接网络计划和网络计划优化部分。搭接网络计划中主要是有四种基本搭接类型,按各自不同的搭接关系计算工作的时间参数有些烦琐;网络计划优化即按照既定的约束条件,按一定的目标对初始计划进行不断的调整、优化,在多目标,如工期―成本优化中,要两者协调考虑。这样在重、难点章节理论讲授中多用具体的项目进行案例教学,学生更容易将理论的学习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结合。

(二)基于大项目法的培养方案

1.调整课程培养计划。该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是一直困扰教师的问题。理论的理解掌握固然重要,实践应用更重要,只有这样才能让毕业生顺利地走向工作岗位。因此,合理安排该课程的理论与实训教学就显得至关重要。在新的培养方案中,理论在第6学期进行36课时,实训在紧接的第7学期(第7~12周)进行18课时,安排在工程概预算课的实训(第1~6周)之后,进行集中指导,第13~18周进行分散指导。这样安排,理论课时间充足,实践环节虽只有18课时,但学生是在完整的1个学期的课程内和课余时间进行综合的大项目实训,包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广联达招投标、梦龙网络计划、梦龙平面图设计等相关软件的实际操作应用,使得理论与实训一体化,更合理,更透彻。

2.大项目教学法在理论教学部分的实施。在该课程的重、难点章节的教学主要是通过具体某工程或是该工程的分部工程进行案例教学。如在流水施工的章节,用2号教学楼的基础工程进行举例;在网络计划的优化中,采用历年的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师、注册监理工程师考试中案例分析部分与网络计划和网络优化相关的真题进行举例并分析讲解。这样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综合性和难度相当,使学生将理论知识深入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将来参加相关的注册执业资格的考试。

3.大项目教学法在实践教学部分的具体实施。通过探索,在培养计划中,将施工组织管理课程与工程概预算两门课程的实训都放在第7学期进行,这样更有利于用大项目教学法的落实。目前的实际操作是6位任课老师一起讨论协商,最后两两成组分别指导工程管理同年级的3个班,各班选定一套具体的工程图纸(蓝图),在第1~6周的时间指导学生对此工程进行工程量计算、编制工程量清单,学习广联达预算软件;在此基础上,第7~12周的时间指导学生对该工程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学习广联达的招投标软件、梦龙网络计划软件、梦龙平面图设计软件;13~17周完善成果;18周交最终成果。

在教学中探索出,在学生初学用梦龙软件绘制网络计划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如图1所示。即先用EXCEL编制进度分析表,其目的在于先让学生掌握施工过程的划分。划分施工过程是初学者的一个瓶颈。在EXCEL进度分析表中,可以输入施工段数、各分部分项工程量、施工队人数、时间定额或产量定额等参数,流水节拍值即可用向上取正的ROUNDUP函数编成公式计算,非常方便。待工作分解即施工过程划分合理后,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都明确了,计算出流水节拍,直接绘制横道图,可先检查核对工期,如不满足要求,可先进行简单调整优化。在此基础上,再用梦龙软件进行双代号时标网络图的绘制,这样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简单明了,绘制起来不易出错。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这种方法非常适合初学者。

五、结论

通过以上对大项目法在课程应用中的分析,得到以下结论:(1)大项目法是以真实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实训方法,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论应用能力的提高。如:①通过蓝图的阅读,能对大一所学的制图理论进行实战应用,并学习查阅现行的设计规范,读图能力大大提高;②前期工程概预算的实训中,工程量的计算等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基础;③学生针对真实的工程蓝图,能够独立完成从识图、工程量清单编制、组价,再到施工方案讨论、进度计划的分析和绘制、对广联达及梦龙软件的学习应用,绘制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和施工现场平面图。(2)大项目法用于该课程教学是透彻地针对一个具体的工程实训模拟,这使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大大提高。可见大项目法延伸到其他的专业课如建筑制图、房屋建筑学等的实训,可以提高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大文,李立新,陈兴海.工程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